石家庄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2013年版)

2024-08-13

石家庄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2013年版)(精选4篇)

篇1:石家庄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2013年版)

石家庄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

登记管理实施细则(2013年版)

一 政策依据

为加强我市继续医学教育和学分管理,根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省人事厅《河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管理的通知》和省卫生厅、人事厅《河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 学分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3、推广项目。

参加以上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可授予Ⅰ类学分,以上三种项目中均包含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Ⅱ类学分

自学笔记、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和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指定并统一组织考核的学习项目、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外出进修、发表学术论文、科研立项、出版医学著作、考察和调研报告、医学译文、单位和科室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他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三 学分授予标准

(一)Ⅰ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2、参加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省级项目所授学分最多不超过6学分,每个市级项目所授学分最多不超过5学分。

3、国家级推广项目按课件的学时数每3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最多不超过5学分;省级推广项目按课件的学时数每6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最多不超过5学分。

4、国家级、省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批准的学分数授予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最多不超过5学分。

5、省、市级学会举办的学术年会,每次授予省级Ⅰ类学分不超过3学分。

(二)Ⅱ类学分计算方法

1、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写出综述,在科室交流,每年最多不超过2学分。

2、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杂志、音像、光盘等形式的有关“四新”的学习资料,学习后经考核,按委员会规定的该资料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

3、经单位批准,到上一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每月授予0.5学分。

凡当年参加卫生支农,援外(援藏)医疗队6个月以上者,视为完成当年规定的25学分(不区别Ⅰ、Ⅱ类学分)。

4、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第一作者4学分

省级或地(市)级刊物 3-1学分

5、科研项目

已批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课题类别 课题组成员排序(余类推)1 2 3 4 5 国家级课题 6 5 4 3 2 学分 省、部级及

市、厅级课题 5 4 3 2 1 学分

6、出版医学著作,每篇授予2学分。

7、撰写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篇授予1学分。

8、发表医学译文,每篇授予1学分。

9、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年授予参加者不超过2学分。

10、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年授予参加者不超过1学分。

第1项和第3—10项由单位继续医学教育职能部门审查授分。

四 学分要求

所有从事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含社区卫生人员、乡镇卫生院人员、乡村医生)均要参加继续教育并完成相应的学分。其中,行管人员每参加一次上级部门或相关业务部门以及本单位组织的培训等可授予1学分,每年至少完成8学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每年至少应完成25学分,其中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得超过10学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所获Ⅰ、Ⅱ类学分按单位级别和专业分类要求,两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学分分类要求如下:(一)市级医疗卫生单位

1、医、技、药、预防、保健等专业技术人员

每年至少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12学分,Ⅱ类学分13学分。

2、护理专业技术人员(含护士)

每年至少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10学分,Ⅱ类学分15学分。

(二)县(市)区级医疗卫生单位

医、技、药、预防、保健、护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含护士)每年至少完成Ⅰ类学分8学分,Ⅱ类学分17学分。

(三)乡镇卫生院及城市社区人员

每年至少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6学分,Ⅱ类学分19学分。

(四)乡村医生

每年至少应完成25学分(不区别Ⅰ、Ⅱ类学分)。(五)其他

产假人员每年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15学分(不区别Ⅰ、Ⅱ类学分)。

五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的登记和审验

(一)学员参加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时,须由主办(承办)单位采用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简称ICME系统),按批准公布的学分要求,通过IC 卡进行学分授予、登记和统计等。我市学员到外地参加学习,按相关要求持有效学分证明,由学员所在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职能科室按石家庄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规定的时间录入ICME系统,进行学分登记。外埠学员参加我市举办的国家级或省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主办(承办)单位可到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领取并发放统一印制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书》、《河北省省级Ⅰ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石家庄市市级Ⅰ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登记学分。项目活动开始(即使用POS机第一次刷卡)后两周内将刷卡学习记录上传至服务器,学分方可计入ICME系统,两周后系统自动关闭,数据将无法上传,不能计入学分,同时该项目视为未完成。

(二)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项目承办单位提供学员参加学习的有关记录,报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初审经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录入ICME系统。

(三)行政管理人员需完成的学习项目经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职能科室于当年的5月和11月报市医学会备案,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并公布项目编号后导入ICME系统。

(四)学分审验工作通过ICME系统进行。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上传的学分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五)卫生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后,由其所在单位继续医学教育职能科室或本辖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管理机构将获取的学分及时录入ICME系统,并打印本单位人员学分汇总表,该汇总表作为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唯一凭证加盖单位公章,附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医疗卫生系统专用Ⅱ)”相应位置,由验证主管部门审验。各县(市)区、各单位于次年2月20日之前,将上一的学分审验结果报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于每年3月完成上一学分审验。

(六)每年审验结果在有关会议和石家庄市卫生信息网上公布。审验过程中,经核查发现有弄虚作假的卫生人员,所获学分一律作废;并对管理严谨、成绩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对管理不善的单位进行通报。六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一)本市行政区域以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本市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自报到之日起,纳入本地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范畴。

(二)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继续医学教育完成情况做为单位考核和单位领导干部考核的必备指标。

(三)卫生人员参加和完成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情况做为个人考核必备内容之一,继续医学教育达标是岗位聘任、技术职务晋升、执业再注册、考核合格的必备条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未达到继续医学教育要求的,按以下规定处理:

1、内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未达标者,不得申报、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2、在科研立项、评定学科带头人、外出进修、外出学术交流、项目评奖、个人评先等方面予以限制,同等条件下不予考虑。

3、所在单位和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处理。

(四)严格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的发放和管理工作。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承办单位存在弄虚作假、乱授学分等情况,一经查实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全市通报,1-3年停办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处罚。

七 本实施细则自2013年12月1日起施行,原细则同时废止。

八 本实施细则由石家庄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篇2:石家庄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2013年版)

关于印发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局,部、省属医疗卫生单位,大型企业卫生处,有关高等医学院校和学术团体:

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文件《关于印发〈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全继委发〔2006〕11 号),结合近年工作实际,我厅对《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鄂卫发〔2004〕68 号文件附件一)进行了修订,现

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四月五日

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完成每年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最低学分数。第二条 学分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Ⅰ类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⑴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⑵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⑴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⑵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⑶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以下简称指定社团组织)所属学术团体申报的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分别经以上学(协)会组织评审并批准后,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

⑷省级学(协)会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备案的学术年会。

3、推广项目

推广项目是为适应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培训,以及面 向全体在职卫生人员开展的培训需要(如职业道德法规教育),由卫生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组织和批准的项目(包括现代远程教育项目)。

(二)Ⅱ类学分

1、各市州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公布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第三条 学分计算方法

(一)Ⅰ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经考核合格者,按每3 小时授予1 学分;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2 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10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经考核合格者,按每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1 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6 学分。

3、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含计算机网络继续医学教育)和推广项目按课件的学时数每3 小时授予1 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5 学分。

4、省级学(协)会举办的学术年会,每次授予3 学分。

(二)Ⅱ类学分计算方法

1、市(州)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公布的项目,按每6 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1 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5 学分。

2、自学笔记: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写出综述,在科室交流,每2000字授予1 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5 学分。

3、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教材、杂志、音像、光盘等,由市(州)以上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安排进行学习。学习后经市(州)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考核,按规定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5 学分。

4、经单位批准,凡到上一级单位专业进修(含出国培训)1~5个月,经考核合格者,每月授予5 学分;进修6 个月及以上,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规定的25 学分(不区别Ⅰ、Ⅱ类学分)。

5、在刊物上发表论著和综述,按以下类别计算学分: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余类推)

国外刊物 10~9 学分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或

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 6~5 学分

省级刊物 5~4 学分

地(市)级刊物 4~3 学分

内部刊物 2~1 学分

6、科研项目

已批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课题类别 课题组成员排序(依此类推)1 2 3 4 5 6 7 国家级课题 10 9 8 7 6 5 4 学分

省、部级课题 8 7 6 5 4 3 2 学分

市、厅级课题 6 5 4 3 2 1 1 学分

7、出版医学著作,每编写1000 字授予1 学分。

8、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 字授予1 学分。

9、发表医学译文,每1500 汉字授予1 学分。

10、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可授予主讲人2 学分,授予参加者0.5学分。参加者全年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 学分。

11、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可授予主讲人1 学分,授予参加者0.5 学分。参加者全年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第2 项、第4~11 项由单位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审查授分。第四条 学分要求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应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如下:

(一)总分要求

省、市(州)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获得的最低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得低于25 分,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获得的最低学分数不得低于20 分,以上学分数为Ⅰ、Ⅱ类学分总分,但两类学分不可相互替代。

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获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得低于10 分(不区分Ⅰ、Ⅱ类学分)。

休产假者在休假年内应完成最低学分10 分(不区分Ⅰ、Ⅱ类学分)。

民办医院及个体医疗机构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参加相应级别的继续医学教育。

(二)具体要求

1、医、技、药类专业技术人员

⑴部省级医疗卫生单位、三级医院

中级以上人员每年至少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10 学分,Ⅱ类学分中的10~11 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0 学分。副高级以上人员五年内完成国家级Ⅰ类学分最低10 学分。

初级人员每年至少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8 学分,Ⅱ类学分中的10~11 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0 学分。

⑵市(州)级医疗卫生单位(不含三级医院)

中级以上人员每年至少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6 学分,Ⅱ类学分中10~11 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0 学分。副高级以上人员五年内完成国家级Ⅰ类学分最低5 学分。

初级人员五年至少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5 学分,Ⅱ类学分中10~11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5 学分。

⑶县级医疗卫生单位

各级专业技术人员五年内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5 学分,Ⅱ类学分中10~11 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5 学分。

2、护理人员

⑴部省级医疗卫生单位

护师以上人员每年至少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8 学分,副高级以上人员五年内完成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5 学分,Ⅱ类学分中10~11 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5 学分。

护士每年至少完成省级以上Ⅰ类学分5 学分,Ⅱ类学分中10~11 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5 学分。

⑵市(州)级医疗卫生单位

各级护理人员五年内完成省级Ⅰ类学分10 学分,副高级以上人员五年内完成国家级Ⅰ类学分4 学分,Ⅱ类学分中10~11 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5 学分。

⑶县级医疗卫生单位

各级护理人员五年内完成省级Ⅰ类学分8 学分,Ⅱ类学分中10~11 项(两项合计)不超过15 学分。第五条 学分登记和考核

(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级Ⅰ类学分项目及Ⅱ类学分项目后需提供有效学分证明,其中Ⅰ类学分证书应有同级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构盖章,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每年底对有效证件审定确认,并登记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档案。

(二)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取得规定学分是年度考核确定优秀等次、聘任、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第六条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的发放和管理

(一)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均需按申报时所列条件,如期足学时举办。

(二)学分证工本费用由项目主办单位缴纳,项目主办单位不得向学员收取学分证费用。

(三)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发放,内容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举办日期、学分数等,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本人保管,作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凭证。

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由各市州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和省直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到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购领。

(四)领取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时需提供如下材料(含文字和电子版,国家级项目一式两份、省级项目一份):

1、项目开办通知文件;

2、项目参加人员登记表;

3、项目的文字或声像材料,学术会议需提供论文汇编;

4、项目日程安排(举办时间在一天以上者);

5、考试试卷(需考核项目);

6、国家级或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情况汇报表。

有关表格可从湖北省卫生厅网站()上下载。

(五)国家级与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申领程序:

1、每季度初由各市州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和部省直医疗卫生单位预领该季度开办项目的学分证;

2、每个项目结束后10 天内,必须向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提交电子版项目资料;

3、每季度末各地各单位再次申领学分证时,提交该季度所有项目的文字资料,经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发放下一季度开办项目的学分证;

4、相关资料经审核后定期上网公布,供各地各单位及卫生技术人员查询。

上一个项目举办结束后不能按要求上报完整项目材料的市州和单位,将停止发放其学分证书,并在卫生厅网站上予以公布。

(六)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不定期检查全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情况,抽查部分项目的举办情况并现场核发学分证。

(七)对于虚报参加人员、不按项目申报所列学时举办或滥发、售卖学分证书者,一经查实,将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全省通报、1~3 年停办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资格的处罚。

第七条每年五月份前查验上一年的学分登记情况。各市、州证书验证工作由当地继续医学教育领导机构实施,部、省属医疗卫生单位证书验证工作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实施。验证部门要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所记载的内容,检查继续医学教育的完成质量和完成学分。

第八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4 年发布的《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第九条 本实施细则由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主题词:继续医学教育 学分管理 通知

抄 送:卫生部,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

篇3:石家庄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2013年版)

资料与方法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3年被湖北省卫生厅核定为三级综合医院,截至2015年9月1日,开放床位1 000张,全院职工1 146人,专业技术人员975人,纳入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系统,其中医师系列360人,护理系列493人,药师系列62人,技师系列60人。目前医院正在积极开展三级乙等医院创建工作。《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1.5.4.1条款要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C1:有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组织,管理制度和继续医学教育规划、实施方案,提供培训条件及资金支持。2:有专门部门和专人对全院继续教育项目实施统一管理、质量监督。B3: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率≥90%。A1: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率≥95%[1]。2010年全院学分达标率9.93%,2011年7.98%,2012年4.57%,2013年15.74%,2014年53.81%。

方法:收集本院2010-2015年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的各种数据和资料,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全力解决存在的问题。

存在问题1:医院继续医学教育政策宣传不足,仅在医院科主任例会上传达相关政策,是否清晰准确地传达给职工无法知晓;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不了解政策。解决方法:科教科成立后,根据2011版卫生部医管司指导、中国医院协会主编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参考《卫生部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活动及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在医院HOA办公系统中长期公示;同时多次召开全院会议,包括各职能科室、临床科室人员学习《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活动及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通知中明确建立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质量监控小组;以科室为单位对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进行管理,采取主任负责制,各科指定1名科教秘书,协助办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中的日常事务,确保科室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达标率早日达到三级医院要求,科教科将定期检查并公布各科室执行情况,检查结果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考核。

存在问题2: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严重不足,2010-2013年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由质控办副主任兼管,仅1人兼职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解决方法:2013年8月,医院成立科教科,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由科教科主任负责,并配备专职科教管理员1名,办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的各项日常工作,科教科其他工作人员也可随时协助工作。建立医院科教工作群,及时在群中与各科科教主任、护士长、科教秘书联系沟通各项工作。

存在问题:医院在继续教育上投入少,没有教学场所、教具等硬件设施,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条件完成学分要求解决方法:①2013年以来,医院全天候开放多个会议室和学术报告厅,方便无教学场所的人员随时开展各种规模的学习;科教科陆续申购多套投影仪等教具,为全院各科学习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②在《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活动及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文规定并严格执行:医院按科室人均400元/年的标准,核定科室继教预算、科室继教预算用于各科室参加省内举办的中华医学会及分会核准的继续教育项目、远程继续教育项目、科内业务培训等学术活动。科主任按医院预算,负责本科继教等学术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本科室专技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本科室专技人员继教学分达标。继教预算内学术活动发生的费用,按规定程序报销。

存在问题3:医院继续教育项目举办少,特别是Ⅰ类学分更少,业已举办的少数项目,消息封闭,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得知情况,无法满足学分达标要求。解决方法:①获准立项的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数量的多少与举办质量的优劣,是一个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教学、科研等综合水平的具体体现,同时成功地举办项目对促进本单位学术水平的提高及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2]。科教科在《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活动及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鼓励申报举办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医院对申报举办成功的项目负责人一次性给予2 000元/项目的奖励。医院协助科室承办学术年会及其他继教学习活动、科教科配合申报科室做好项目协调工作,协助其实施完成。②

2014、2015年,我院连续两年都成功申报了3个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014年的3个项目都已顺利完成,医院及市直各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累计1 337人次取得了省级Ⅰ类学分3分。2015年的项目正在积极筹备中。③每次中华医学会的各级继教项目或全院性继教项目举办前,科教科提前2~3天在医院各个交通要道张贴醒目海报,提前1天从医院短信平台发消息到科主任、护士长手机提醒参加,在医院职工组建的各个群中发送继教项目消息,努力让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得知学习的机会,也让广大的患者直接感受医院浓厚的学术氛围。④Ⅰ类学分不足的情况下,可在网上学习华医网远程教育项目(CME)。2013起,每年9月,科教科查询全院学分达标情况,组织科教秘书开会并在科教工作群中发布通知,Ⅰ类学分不足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在华医网登录个人账号学习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并做题通过考核,如果12个月仍无获得其他I类学分的机会,则向所在科室申请购买CME学习卡,各科室汇总到科教科,科教科统一向华医网申购,未超过继教预算者由科室预算支出,超过者自行支付。

存在问题4:医院举办的全院性继续教育项目专业性强,非此专业人员为了学分勉强学习浪费时间,学习意义不大。解决方法:①科教科与上级医学会沟通,同意医院各科室举办的业务学习可授予单位自管的Ⅱ类学分,科教科按上级要求,结合医院新的绩效方案,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评价指标,量化评价方法,纳入绩效考核②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组织科内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4分/次,8分封项;科内业务学习管理规范,2分/次,4分封顶(电子版继教项目申报表、授课讲义、讲课签到记录、学习情景照片、学习笔记等);及时提交。

存在问题5:医院工作压力大,专业技术人员无暇顾及,或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完成学分要求。解决方法:①科教科在日常工作中大力宣教继续医学教育规定和要求、继续教育学分在晋升中的要求,与科室主任、科教秘书沟通,密切关注科室人员学分达标,及时提醒和督促。②大部分学分可由科室向科教科申报学习,在下午或者晚上工作较少、人员集中的时候学习;科教科携带刷卡机到科室刷卡,免去专业技术人员为刷学分,花费大量难得的休息时间听非专业的知识,也免去往返奔波之苦。③制定评价标准,综合扣分细则,纳入医院每月绩效工资考核;各科室按计划每月组织学习,科教科负责刷卡计学分,每月按实际完成情况统计表进行绩效考核,并反馈到科室;每季度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改进计划并认真实施。让继续教育学习成为工作的一部分,成为习惯和必须。

存在问题6:医院已举办的继续教育活动很多,内容单调、呆板,专业技术人员勉强为了学分听课,听后没有收获,影响听课积极性。解决方法:①为从根本上吸引听课人员,科教科首先分析和调查目前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针对当前临床存在的关键问题,请上级或本院知名教授以病案讨论会的形式,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病例为引子,引出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最佳处理方案。师生现场互动,气氛活跃,反响强烈,吸引了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听课和咨询。从而保证学员通过学习真正能够开阔思路,提高临床诊治能力和理论水平[3]。②结合工作实际,各科室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按创建三级医院条款的要求,制成日常工作的制度和流程,在每月的业务学习中进行专题学习,分次学习,根据学习效果可反复学习,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务必掌握创建三级医院所涉及的条款。

结果

2010-2014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达标率,见表1

讨论

基层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层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起步迟、起点低,医院投入不足、宣传不够,职工不知晓、不重视、参加人员少、学分达标率低,整个医院学习风气不浓

基层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对策:结合我院开展三级乙等医院创建工作,通过学习三级医院的要求和标准,建立完善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体系和组织,加大投入,加强上下级联系,大力宣教,以最适合基层医院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为前提,用最简单、快捷、有效的方式,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同时,全院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终身教育和职业发展,早日实现创建三级医院的目标。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法:收集和分析5年来在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结果:在基层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存在较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效果显著。结论:科教科不断学习研究,总结经验,全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达标率有显著提高,形成了学习风气,提高了学习效率和专业素质。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达标率,适合基层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管司,中国医院协会.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郝宗山,申翠华,黄庆华.加强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2):24-25.

篇4:石家庄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2013年版)

为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省卫生厅和人事厅《安徽省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省人事厅《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分类

(一)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推广项目授予Ⅰ类学分。

(三)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科技成果、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四)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是继续医学教育举办形式之一,按照项目所属等级授予相应学分。

二、学分要求

(一)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都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并取得规定的学分。

(二)完成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或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卫生技术人员,在县及县以上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15-20学分。其中,在省级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五年内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低于10学分。

(三)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卫生技术人员及在乡镇卫生院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Ⅱ类学分20学分。

(四)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获得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超过10学分。

(五)Ⅰ类、Ⅱ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三、学分授予标准

(一)Ⅰ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10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 1学分,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10学分。

3、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推广项目按课件的学时数3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5学分。

4、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每一天最多按8小时计算学分,不包括学员报到、考核考试和撤离时间。

5、按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有关规定验印的各种Ⅰ类学分项目的学分证明,是参加项目学习并经考勤、考试考核合格学员获得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的有效凭证。

(二)Ⅱ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2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10学分。项目活动每一天最多按8小时计算学分,不包括学员报到、考核考试和撤离时间。

2、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写出综述,由所在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授予学分。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杂志、音像、光盘等形式的有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自学资料,学习后经考核,按委员会规定该资料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此类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3、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标准授予发表当年学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余类推)

国外刊物 10-8学分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

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 6-4学分

省级刊物 5-3学分

地(市)级刊物 4-2学分

内部刊物 2-1学分

4、已批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课题类别 课题组成员排序(余类推)1 2 3 4 5 国家级课题 10 9 8 7 6 学分 省、部级课题 8 7 6 5 4 学分 市、厅级课题 6 5 4 3 2 学分

5、出版医学著作,按每编写1000字授予出版当年1学分。

6、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7、发表医学译文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

8、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可授予主讲人2学分,授予参加者0.5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9、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10、经单位批准,参加所从事的卫生技术专业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学习成绩合格者,或到外单位专业进修(含出国培训),或参加援藏、援外、支农等医疗服务活动并参加当地继续医学教育,当年累计6个月以内经考核合格者,按每月4学分授予Ⅱ类学分。

3-10项由单位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后授予相应的学分。

(三)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的授予

1、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以下简称远程Ⅱ类学分)活动的管理,按照安徽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通知》(皖继委〔2005〕3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在省内举办远程Ⅱ类学分项目的机构,须经安徽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核准同意。

2、拟开展远程Ⅱ类学分活动的省直有关单位或省辖市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应与远程Ⅱ类学分项目举办机构签订相关协议,并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一份备案。

3、远程Ⅱ类学分项目按课件的学时数每3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5学分。

4、远程Ⅱ类学分项目举办机构每年拟举办的项目,经省直有关单位或省辖市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核准后,由有关省直单位或省辖市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公布,同时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一份备案。

5、由项目举办机构和省直有关单位或省辖市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共同验印的远程Ⅱ类学分项目学分证明,是参加项目学习并经考勤、考试考核合格学员获得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的有效凭证。省直有关单位或省辖市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本单位或本辖区远程Ⅱ类学分项目学分证明发放档案,具体内容可参照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通知》中所附《安徽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明发放审核表》。

(四)经单位批准,参加所从事的卫生技术专业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学习成绩合格者,或到外单位专业进修(含出国培训),或参加援藏、援外、支农等医疗服务活动并参加当地继续医学教育,当 年累计6个月及以上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的规定学分。参加人员将有关学习成绩单或支农、进修等证明、考核材料交所在单位,省直单位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审核授予规定的学分,省辖市辖区内的各级单位报所在市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授予规定的学分。

四、学分证明发放和管理

(一)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明分别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和省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

(二)在省内举办的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明的内容、样式和编号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制定,举办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机构负责印制。

(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指定社团组织举办的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在安徽省内举办的,应接受安徽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监管。举办单位应在项目举办2周前将有关资料报安徽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

(四)凡弄虚作假、滥发证书、乱授学分的单位,一经查实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全省通报、1-3年停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资格等处罚。

五、学分登记、验证和考核

(一)学分登记

1、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和取得的学分,由所在单位负责审核、登记和存档。每年的学分登记工作,应于下一年的3月份前完成。

2、各医疗卫生单位应建立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个人档案和学分登记管理制度。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和保管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个人档案(实行继续医学教育智能化管理的单位可为电子档案),每年定期对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取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情况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项目内容与本人专业和岗位是否相关、学分类别与授予的学分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是否完成学分要求等,并将审定的卫生技术人员当年取得学分的各项具体内容、学分类别、学分数及学分完成情况,在其继续医学教育个人档案上进行登记和存档。

3、卫生技术人员每年都应将当年参加各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凭证,按单位有关学分登记的要求和时间安排,报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确定当年所取得的学分与学分完成情况。

4、学分登记的有效凭证为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明、自学综述、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进修证、成绩单、单位组织的各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登记单等原始材料,或根据继续医学教育智能化管理的进展需要,在全省、省辖市辖区内或本单位统一使用的继续医学教育电子信息卡。

5、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明、单位组织的各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登记单、继续医学教育电子信息卡,内容应包括学员姓名、单位、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举办日期、形式、认可部门、学分数、签章等,由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本人保管,作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凭证。

6、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完成学分情况,由所在单位负责在省人事厅统一印制的《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该证书是记载卫生技术人员每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情况的有效凭证,由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本人保管。证书的发放和使用按省人事厅《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7、各单位在《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完成学分情况时,应登记在证书的“继续教育登记”页,登记内容为:“××××年Ⅰ类学分××分、Ⅱ类学分××分、学分总数××分”,加盖“完成”或“未完成”印章,同时由登记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8、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在完成每年的学分登记工作后,应将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学分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并按《安徽省继续医学教育统计报告与评估试行办法》有关要求上报。

(二)学分验证

1、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完成学分情况的验证分省、省辖市两级。除省直医疗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负责验证外,各省辖市辖区内医疗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由各省辖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负责。

2、验证部门要根据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继续教育登记”页上由单位登记、签章的学分情况,按照我省对不同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分要求,审查其继续医学教育的完成情况。凡完成规定要求的,在其继续教育证书“验证登记”页“验证意见”栏中加盖“完成”印章,未完成的,加盖“未完成”印章,同时由验证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3、继续教育证书的验证每年进行一次。具体时间由验证部门另行通知。

4、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在每年继续教育证书验证后取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可依次计入下一。

(三)考核要求

1、各单位职能主管部门每年应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完成学分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继续医学教育 合格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2、卫生技术人员未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其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申报聘任、晋升卫生专业技术职务或申办执业再注册者,必须出示本人经验证合格的继续教育证书。

(四)在学分登记、验证和考核工作中,各单位和有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工作中发生的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五)各级卫生、人事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和验证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检查评估。

六、各医疗卫生单位非卫生类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按省人事厅《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工作按照安徽省卫生厅《转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中医药继续教育登记办法〉的通知》(卫中秘〔2007〕452号)执行。

八、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004年省卫生厅、人事厅印发的《安徽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试行办法》同时废止。

上一篇:为祖国骄傲作文下一篇:民俗文化展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