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谈创新创业

2024-08-08

大学生谈创新创业(精选8篇)

篇1:大学生谈创新创业

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

摘要: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 “以创业促就业”则逐渐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 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介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从多个角度探讨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思维 创业 职业规划

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1.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背景

早在1990年,我国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创业者群体中,“具有大 学学历的创业者在全部创业群体中仅占3.7%”,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完善。

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不浓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范围不广泛等等。目前,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围绕 “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运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较普遍的形式,但这种创业教育的受众面比较小。

1.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就曾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其中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

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

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

2.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2.1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缓解就业压力

2001年,我国有107万普通高校毕业生,2005年增至338万人,2006年达到413万人,2008年、2009年分别为559万人和611万 人。从以上数字我们看出,高校毕业生数量在大幅度增长。据教育部有关统计显示,2001—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只有70%,其中本科生的待业人数2001年为34万,2005年达到79万,2007年为增至144万,2008年、2009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近年来,高校招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涌入人才市场,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毕业就有可能面临着失业,这将给社会带来很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育和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业创新队伍中来,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大大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2.2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人的全面素质中,不仅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要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而创业素质的养成必须通过创业教育来实现。创业教育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培养大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和能力。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素质,培育大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注重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学毕业生目前的主导需要就是就业,在就业问题解决不了时,创业就变成了他们的主导需要。创办一个小企业,并使其不断发展,是实现其人才价值、人生理想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想展现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对创新创业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他们实现自身发展准备了条件。在创业活动中,大学生通过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以独特的思想去突破和创新,从而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3.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方法

3.1提高大学生创新积极性

目前,有的高校为激励和鼓励大学生创业,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奖励在创业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生和老师。有的学校对创业较

好或参加全国创业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这些做法都在不断地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只有机制完善了,才会吸引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才会使越来越多的创业人才脱颖而出,才会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从多个方面积极营造创新型校园文化,通过创新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2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

首先,增设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课程,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创业过程和规律。可以定期举办“创业企业家交流论坛”,“与企业面对面”等活动,请创业成功人士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帮助学生分析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

其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想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要培养出具有较高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的教师队伍,只有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在这方面,可以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校友为老师做创新创业专题客座,带领教师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使教师首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以便在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时,能够有的放矢,从而增强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3.3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社团的作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大学生科技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良好氛围。

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载体。在校园文化中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以社会实践为纽带,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参观创业成功的企业,请创业成功者介绍创业的奋斗历程,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大力营造创业光荣的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勇于创业。

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科技竞赛为依托,培育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依托校园各种科技竞赛,充分发挥“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活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的课外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3.4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为学生搭建实践训练平台,这里有三种途径,一种是校企合作,联合创立实践训练基地;第二种是在高校建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第三种是通过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学生体验创业。

以上三种途径都是在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搭建起一个发展的平台。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校与企业联姻,企业走进高校,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

3.5培养企业家精神,打造领军人物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除了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外,还必须树立起由创业导向模式向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人才模式转变的新理念。只有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从深层次不断唤醒、启发和挖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团队训练、岗位见习、创业实践等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出创业领军人物,才能在大学生中塑造创新创业理念,从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能力。

篇2:大学生谈创新创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雄厚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而且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应不断加强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

众所周知,我国就业岗位还是有很多,可是为什么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感到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更是应当学会创业,勇于创业。大学生如何再就业难的情况下学会创业呢?

大学生要想成为创业者,必须有一颗充满幻想的好奇心,这样就会对一些潜在的事物产生好奇,以便捕捉到商机,创造出潜在的社会价值。必须有一颗不屈不挠的自尊心和坚贞不谕的自信心。再创业之路上,你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自信是你成功的基石。相信自己后才能够更加努力的全身心投入到创业之中,否则还没有一点成功你的创业之路就会以失败而告终。拥有恒心的人不怕失败,他会不断的向困难挑战,向自己挑战。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创业,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创业,在你创业之前你必须培养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过程需要识别创业商机,创业者必须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创业者必须从创业机会中进行分析判断,严密论证进而作出创业决策与判断。人才是最宝贵的创业资源,善于网罗人才的创业者,通常是成功的佼佼者。要成功的创办自己的事业,创业者就必须想方设法解决资金问题创业管理能力。

创业成功,商机至关重要,寻找商机的方法有很多,不胜枚举,主要是创业者要自己去想,运用敏锐的思维和良好的洞察力去捕捉商机。从了解消费者需要后再去思考商机,这是许多创业者常常涉及的成功之道。除了这种从适应需求方面去猎取商机外,也可以主动的创造新的消费兴趣去创造商机。

当然,大学生要想获得创业成功,不仅仅需要以上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应当学会创业,勇于创业。

总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首先大学生要确定好适合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竞争意识,克服攀比、焦虑、恐惧、依赖心理,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社会、学校、家庭也应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尽情学以致用,展其所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篇3:大学生谈创新创业

作者作为指导老师曾多次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工作, 其中负责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利用罗非鱼骨架残留鱼肉生产沙茶酱》在2013年11月长沙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获评为“最佳创意项目”和“最受欢迎项目”;暨南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大豆酸奶的研制》、《利用番石榴多糖的凝胶特性生产果冻研究》分别获得暨南大学创新项目一等奖和二等奖;《红曲霉发酵半干罗非鱼片》项目获得暨南大学挑战杯项目二等奖, 另外暨南大学食品系在国内外大学生食品类竞赛中也取得优秀成绩。我结合本人及暨南大学食品系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情况, 谈谈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的体会。

1 指导教师如何角色定位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由本科生或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题、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研究。强调以研究过程为主, 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和个性潜质培养。该项目的设立目的决定了项目的实施主体是本科生, 指导教师不宜代替学生完成项目内容, 也不得将自己的成果转嫁给学生, 只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和帮助。切忌越疽代苞, 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个性潜质培养。

2 如何选择研究课题

2.1 选题的原则

①选择学生有兴趣的课题,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它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和探索欲望。②选择具有理论或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 让学生在参与科研实践的同时, 获得一些具有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成果。③选择立意新颖的课题, 项目申报前必须查新, 找准国际、国内的研究方向, 找准创新点, 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工作。④选择难度和工作量均适中的课题, 既要考虑到创新项目的主体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均不足的本科生, 还要考虑到本科生是利用课余时间投入到创新研究, 他们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 选题切忌过于复杂, 导致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 从而影响学生的科研的兴趣和信心。

以我们申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利用罗非鱼骨架残留碎肉生产沙茶酱”为例, 中国每年生产罗非鱼片数十万吨, 由此以副产物的形式产生数十万吨的罗非鱼骨架, 以往罗非鱼骨架都用于生产饲料鱼粉, 产品的附加值低, 未能物尽其用。我们选择资源极为丰富的罗非鱼骨架为原料, 创新性地将浮选技术应用到罗非鱼肉的分离, 试制的设备能够将鱼骨架一次性分为鱼肉、鱼骨、鱼汁三部分。并针对鱼肉的应用问题, 考虑到传统沙茶酱中要用到虾米和大地鱼末, 巧妙地将分离得到的罗非鱼肉用作虾米和大地鱼末的替代物, 用于生产沙茶酱, 极大地提高了鱼骨架的利用率和附加值, 产品质优价廉, 前景广阔。该项目不仅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 而且逐级脱颖而出, 最终在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获评为“最佳创意项目”和“最受欢迎项目”。

还有一个例子能够说明项目预研和项目创新、学生常态化参与科研的重要性。暨南大学食品系欧仕益教授研究了蔬菜纸的技术, 该技术能够变吃蔬菜为吃零食, 使人们能够便捷的享受到美味的蔬菜。暨南大学食品系关瑞莹同学一直参与蔬菜纸研究, 恰逢中国食品科技学会通知参加美国大杏仁大赛, 关同学因势利导, 创新性的将大杏仁和南瓜结合, 用于蔬菜纸的制作, 结果促成由大杏仁和南瓜搭配而来绝佳美味。据给他们做产品感官评价的老师介绍, 南瓜-杏仁蔬菜纸的风味美妙极了, 当时就预感到该项目有可能获奖, 只是没想到该项目最终获得仅有的两项金奖之一。

2.2 选题方式

最好是由学生们一起讨论, 由学生提出课题, 教师加以辅导, 尤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交叉学科的题目;如果学生对教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 指导老师也可从自己科研、生产、实验等领域的基础或应用项目中为学生推荐适当的研究课题。以我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利用罗非鱼骨架残留鱼肉生产沙茶酱”、“利用番石榴多糖的凝胶特性生产果冻研究”、“红曲霉发酵半干罗非鱼片”、“大豆酸奶的研制”等为例, 参与这些课题的本科生无一例外都是从二年级开始即在相关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 从实践中寻找问题, 厚积薄发, 最后顺理成章的提炼出创新项目。

3 如何申请立项

3.1 申报书撰写

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需要提交申请立项书, 在申请之前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查阅文献, 从项目的研究背景、意义与目标、方法等几方面对申报的课题进行介绍, 找到创新点、分析项目的可行性, 填写项目立项申请书。

3.2 课题组人员

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 因此对有志于创新研究的学生均应鼓励。但具体到课题组成员, 尤其是负责人和骨干成员则需要精心选择。一般来说, 负责人和骨干成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探索精神, 良好的文字功底, 学习成绩优秀, 能够投入较多的时间用于项目申报和研究。申报过程坚持让学生自己写申报书, 教师提出修改意见, 切忌越疽代苞, 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应有锻炼。申报书撰写阶段, 尤其是教师指导的时候, 要求全部课题组成员参与, 让所有学生通过参与得到提高。

关于创新项目学生的年级要求, 一年级的学生基础课程较多, 必须专心功课, 四年级学生要做本科论文, 又面临毕业, 还需要找工作, 这两个年级都不是参与创新项目研究的最佳时机;二、三年级的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基础课程, 适应了大学生活, 应该是创新项目的主力。为了保证研究有一个延续性, 鼓励三年级和二年级混和搭配组成课题组。在申请之初就应提醒打算参与创新项目的学生, 参与创新项目研究的目的是培养科研和创新能力, 应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 避免单纯为了创新学分、为了赶时髦而申报创新项目,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要继续积极引导, 培养学生们的科研兴趣和毅力, 对不能坚持的同学, 劝其推出课题组。

4 如何实施项目

4.1 时间安排

创新项目以大二和大三的本科生作为研究主力, 这些学生的课时通常排得比较满, 大部分时间都要用于理论课的学习, 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新工程项目研究。因此, 申请伊始就应要求学生根据课表, 留足上课和休息时间, 规划好用于项目研究的时间, 要求列出项目研究进度表, 每星期还要列出本星期的实验计划表。

4.2 实验技能培养

本科生的仪器使用、实验设计和动手能力比较弱, 初次从事创新项目这种探索性实验, 会感到与以往验证性实验课存在显著差异, 出现茫然无绪的情况。指导教师应该在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实验动手能力等方面提前给予指导和帮助, 协助学生联系好实验场所和仪器设备, 制定实验方案、交待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与分析方法。要求项目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周有详细记录, 指导教师每月至少参与项目组会议1次, 听取进度汇报, 进行阶段性评价, 主动督促、启发和指导学生, 掌握科研质量和项目完成进度。对照研究进度表进行督促, 保证按计划完成所预期的目标。分别在项目中期和期末组织学生举行课题组内答辩、打分评审、点评等。在项目实施期间, 为更好培养更多学生, 进行答辩的学生宜采用轮流制。

举一个例子说明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 暨南大学校级创新项目《番石榴凝胶果冻制作技术》课题组学生利用番石榴多糖的凝胶特性制作果冻, 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检测凝胶强度, 但恰逢质构仪损坏, 出现不能记录的现象, 我通过引导学生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考虑问题, 学生最终想到将一个电子天平垫于凝胶下方, 清除皮重后, 开动质构仪。随着探头下降并且逐渐插入凝胶, 电子天平读数增大, 随着凝胶破裂, 电子天平的读数又变小, 通过视频拍下电子天平的读数变化, 可换算出凝胶强度。该方法在答辩时获得评委好评, 最终该项目获得暨南大学创新创业项目二等奖。

4.3 组织协调

推荐组织能力比较强, 具备探索精神, 良好的文字功底, 学习成绩优秀, 能够投入较多时间的同学担任负责人和科研骨干, 团队组合时应考虑学生的特长, 根据特长进行项目任务的分配。对那些项目获批后就以为万事大吉, 不参与团队讨论和任务执行, 消极对待科研的同学, 要督促改正。

4.4 经费使用

课题项目刚刚获得资助后, 首先要求学生依据项目申请表制定详尽可行的项目经费使用方案, 费用通常包括材料费、资料费与印刷费、制作费用、论文版面费、会议费、其他费用等。指导老师必须对项目经费的使用进行适当监控和引导。科研项目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经费支持和条件保障是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虽然学校对创新活动项目有一定的经费支持, 但是要想深入研究, 仅靠创新创业项目经费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需要深入研究的创新创业项目, 就必须与教师承担的国家、省、市和横向科研项目结合, 获得额外资助经费, 保证项目研究的深入进行。

5 项目验收

本阶段的工作核心是数据处理与分析, 论文撰写, 结题报告编写。在此阶段, 指导教师必须给予悉心指导, 严把论文质量关, 最后要指导学生做好答辩时用的幻灯片, 进行必要的试讲, 踢好临门一脚。

6 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项目, 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实践, 对于解决当前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动手能力差, 专业面窄”的问题, 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创业项目, 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活动, 提高运用知识和人际沟通能力, 能够发现自身不足, 自觉刻苦的学习, 为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通过指导创新创业项目, 增加了与本科生的交流, 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结构和思想动态, 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内容。

优秀的指导方法是激发学生探索精神、提高培养人才的基础。指导教师在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指导方法, 指导学生选择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富有创新性的题目, 定期与学生交流, 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难题, 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悉心指导项目的申报、执行和验收等各阶段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工作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

[2]涂艳蓉, 丁晓旭.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参与大学生创新活动[J].高教研究, 2013, 1:209.

篇4: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

对于大学生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双方都有自主的选择,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来迎接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突破了200万大关,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指出,虽然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且数量逐年上升。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越来越多。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

3、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雄厚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付未来社会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和挑战的人才,是各类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要任务。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想创业的大学生至少要注意四个方面: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

在创业前,应该有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培训。劳动局经常都有免费的SYB培训班,想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去报名参加学习。其次,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建议最好先到相关行业去打工,熟悉一些行业的运作规律和流程,并且了解相关的产品是很有必要的。再次,要多方面了解政策。

大学毕业生创业者应该充分了解这些政策,哪些是可以减免的,哪些优惠是可以申请的,在创业之初,节约资金并更好地发展。最后,要有不服输的精神。

承受力差是大学毕业生的共性,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轻言放弃,是很难成功的。创业的道路很难一帆风顺,所有大学生要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途径:

1、构建个性化的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使创新创业及实践教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我国高校需为教育创新理论提供科学依据。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选拔培养考核过程中,其模式的定位、形式及体系的整合和内容的改革上,要树立以适应性为核心、以个性化为特点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仅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给学生提供更多能够发挥自己潜能的创业平台。

2、加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只有把课堂教学所学到的文化知识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3重视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模式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

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心态及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创业品质的前提,在不断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创业思想与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

4、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一己之长的事业;最后就是要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使其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多次提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群体,如果失去了创造的冲动和欲望,而仅仅安于现状和守成,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发展的不竭动力。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绝不仅是希望创业的同学所应考虑的事情,即使是在其它岗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不该失去创新之“心”。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成立活动组织,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所不同的是创业者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饭碗”(就业机会),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造“饭碗”。提倡大学生创业,除了创业不失为缓解目前就业压力的一条解决途径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要具有一种敢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 温雅.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基于25所高校《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5(03)

[2] 王彩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创业教育在中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学的抽样分析[J].教育科学.2014(06)

篇5:谈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

谈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源源不断的涌入人才市场,社会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提高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关键词:创新

创业

就业

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下,大学生毕业就可能面临着失业,这将给社会带来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新创业队伍中来,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接受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就大大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一)大学生想创业必须要注意的几点

1.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对公司运作的认识过于简单,他们不清楚如何融资、如何做商业上的事务活动筹谋、如何塑造管理团队等,甚至连基本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常识都很短缺。因此,在创业前,应该有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培训。市劳保局每月都有免费的创业者培训班,有心创业的大学生可以来报名到场学习。

2.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既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创业,那创业就必须符合市场规律,不经过市场调研,盲目投资,成功的可能就很小。因此,在创业之前,应该冷静地思考,选择什么行业来做才能更接近成功。建议最好先到相干行业去打工,熟悉一些行业的运作规律和流程,也可到市劳保局到场见习培训,有50多种岗位可供选择,在见习培训中选择创业方向。

3.要多方面了解政策,充分哄骗政策。对大中专结业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相对会有不少相干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充分了解这些政策,哪

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

些用度是可以减免的,哪些优惠是可以申请的,都要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才气在创业之初,节约资金更好发展。

最后,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心理脆弱是大多大学毕业生的通病,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轻言放弃,是不会取得终极成功的。创业的道路没可能一帆风顺,以是,大学生在心理上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途径

1、构建个性化的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使创新创业及实践教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建立合理的个性化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使高校教育更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为我国高校进一步深化、细化教育创新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选拔培养考核过程中,其模式的定位、形式及体系的整合和内容的改革上,要树立以适应性为核心、以个性化为特点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仅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给学生提供更多能够发挥自己潜能的创业平台。

2、加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只有把课堂教学所学到的文化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尤其是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得以提高。

3重视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模式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 2

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

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心态及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创业品质的前题,优秀的导师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所以在不断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创业思想与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培养出具有敢于探索、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4、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具体要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重视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创新思维开发等方面得到主动发展。所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及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一己之长的事业;最后就是要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使其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

总的来说,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创新创业是一种以识别和发现创意机会为起点,以创新开发为手段的创新性的、市场导向和个体推动共同作用的价值创造形式,这种创业活动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社会效益,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变革。大学生应当有这种创新创业精神,之所以提倡大学生创业,除了创业不失为缓解目前就业压力的一条解决途径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要具有一种敢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百度文库,《当代创新创业与就业的关系》

10室内设计二班

安淑亮

篇6:大学生谈创新创业

近年来,我国的大学生除了选择就业、公务员、考研作为发展方向之外,更多的大学生投身进入大学生创业的大军当中,不少成功的例子摆在眼前,促使更多的学生踊跃尝试。本学期学习参与了创业技能与实训的课程教学,使我们作为准毕业生感受到了创业的魅力,也明确体会到了当今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通过查取相关资料,我了解许多对大学生创业的先进观点。下面是我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一些看法。

二、现状分析:创新创业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三、目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的思想意识不强

首先是大学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较深,经历了从“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阶段,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理解不够深入。其次是人们对职业的认识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普遍对行政事业单位、国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比较认同,对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不认同。再者,大学生创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成功的几率较小。目前来讲现行的教育模式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引导不够,致使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

(二)大学生创业的素质能力不足

由于应试教育的结果,学生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对现有知识传授,学生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再加上高等教育基本以专业为主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了解较多,对跨专业的知识缺乏了解,综合能力不强,应变能力不强,学校对创业的教育重视不够,致使大学生创业的能力素质出现不足。

(三)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创业环境是创业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对创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首先是扶持力度,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分别就改善创业环境,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健全服务体系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但扶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其次是创业的社会氛围不浓,由于缺乏创业的氛围,风险意识不强,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还不够,缺乏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业、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

三、想创业的大学生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

(一)要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

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对公司运作的认识过于简单,他们不清楚如何融资、如何做商业上的事务活动筹谋、如何塑造管理团队等,甚 至连基本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常识都很短缺。因此,在创业前,应该有一个相对 系统的理论培训。市劳保局每月都有免费的创业者培训班,有心创业的大学生可 以来报名到场学习。

(二)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既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创业,那创业就必须符合市场规律,不经过市场调研,盲目投资,成功的可能就很小。因此,在创业之前,应该冷静地思考,选择什么行业来做才能更接近成功。建议最好先到相关行业去做一些兼职,熟悉一些行业的运作规律和流程,也可到市劳保局到场见习培训,有50多种岗位可供选择,在见习培训中选择创业方向。

(三)要充分熟悉政策。

对大学结业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通称里有不少相干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充分了解这些政策,哪些用度是可以减免的,哪些优惠是可以申请的,都要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才气在创业之初,节约资金更好发展。

(四)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心理脆弱是大大都大学结业生的通病,遇到一点挫 折和困难就轻言放弃,是不会取得终极成功的。创业的道路没可能一帆风顺,大学生在心理上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四、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和成功率的对策途径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创业就成为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为促进高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有关机构应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创业教育创业知识的掌握对于创业动机的形成和创业的成功而创业教育作为学生能够有效吸收创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努力方向应为:

(一)构建个性化的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

使创新创业及实践教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合理的个性化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使高校教育更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为我国高校进一步深化、细化教育创新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选拔培养考核过程中,其模式的定位、形式及体系的整合和内容的改革上,要树立以适应性为核心、以个性化为特点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仅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给学生提供更多能够发挥自己潜能的创业平台。

(二)加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只有把课堂教学所学到的文化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尤其是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真正得以提高。

(三)重视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教育模式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心态及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创业品质的前题,优秀的导师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 障。所以在不断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创业思想与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培养出具有敢于探索、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四)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具体要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重视综

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创新思维开发等方面得到主动发展。所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及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一己之长的事业;最后就是要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 到恰当的结合点,使其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篇7:大学生谈创新创业

摘要:近几年来,民办本科院校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进步的贡献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但是,民办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相对于公办院校仍显不足。民办本科院校普遍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缺乏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普遍不强,创新创业能力普遍较弱。所以针对当下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应该结合当今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现如今培养创新型大学生已成为各国大学教育培养的目标,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前提下,怎样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创业型人才,逐步成为各大高校所面临的重大又迫切的任务。

一、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动力,也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然势在必行。民办高校就更应该积极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深化我国发展战略,进而服务于建设我国创新型国家。

(一)加强创业教育是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民办高校近年来发展迅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也离不开民办高校的推动,民办高校毕业生已累计近千万,成为了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学生在面对就业时,由于高校扩招使高校大学生承受巨大压力,因此,毕业后自主创业成为了学生们实现理想、解决就业的新途径。有些民办高校在实训和实验方面,因?Y金问题还没有很完善,从而导致与公办院校的差别、经验不足、办学时间短等问题。

(二)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民办高等教育改革

高校作为一个培育机构,在社会大环境的未来竞争中,要把更多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这就需要学生加强科学和人文的素养,这样更有利提高学生的创业和就业的能力。教改活动在全国各高校中逐步深化,在繁杂的大环境下,民办高校想要长足发展,就要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创业教育是更应关注的重点,学校培养学生不再单单是使学生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大环境需要,还要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自己创建企业,为更多的人争取到更多的工作机会,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国内部分试点院校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很多院校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其中。

在对部分国内高等院校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方面,很多高等院校已经在学校内开始宣传,但因为培育环境不适合的原因,在理念实施的过程中,教学受到阻碍。很多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意识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对创新创业活动内容的完成也是因为学校中的学分规定,一些学生本质上对创新创业意识缺乏兴趣和认识,一些学生是因为专业经验的欠缺和水平的限制。在这些学生中常表现出无助,因此自身来说不够自信,致使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参与不积极等问题的出现。在高校的师资队伍当中缺少能够高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师资源,这一问题的普遍存在成为了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绊脚石。

三、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的对策

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较为特殊,在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有对此提出相应对策,这样不仅保障了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解决了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民办高校所面临的问题。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是民办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目标,对此为解决现有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法:

(一)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需要正确的、良好的观念形态,这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际关系等,观念形态的正确形成会推进人才培养的进程。塑造学生的精神和心灵,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性格,需要一个正能量的推动,这需要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体系,并与社会大环境协调发展。

(二)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

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的重要性决定了创新教育的必要性,这项工作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是重要的也是紧迫的,这就要求各民办高校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方面,民办高校在办学中协调好素质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就业择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三)创建优秀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教师决定了人才的培养,因此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教师是分不开的,不断的创建良好的师资队伍,对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是最有力的保障。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很多途径,例如提供教师外出调研锻炼的机会,请一切优秀的企业家来学校做兼职教师,开展校园和企业间的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对骨干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的培训等。只有不断的组织教师交流和培训,进行国内外不同创业模式的交流的探索,师资队伍才会越来越优秀越有保障。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我们对创新创业的教育不断进行探索,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在民办高校的教育过程中积极改进,解决到问题的根源,一定会使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健康发展,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王磊.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机制建设――论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J].才智,2014,12:165.[2]王芳.浅析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J].学园(教育科研),2013,01:56-57.[3]孔德懿,喻娟.创业型大学与大学创业文化的建设论要[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06:28-31.[4]谷伟.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林区教学,2013,11:9-10.[5]高颖.推进大学生创业是时代的要求[N].中国信息报,2011-08-01(007).作者简介:李厚萱(1988-),男,辽宁本溪人,助教,长春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师。

马悦(1991-),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建筑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辅导员。

篇8: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重要性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简单概述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起步、发展和成熟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下, 创新创业教育的侧重点不一样。在起步阶段, 它主要是以传授创业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在发展阶段, 它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成熟阶段, 它则转而注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 它也形成了三种教育模式, 即以课堂教育为主的专业化教育模式;高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通过创业竞赛和创业项目形成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相比较国外,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步晚、发展慢, 因此借鉴国外的相关教育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

1.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性的有效途径。

2001年, 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 2003年有212万人, 而到了2013年则迅速升至699万人之多。然而社会整体的就业岗位并没有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而出现相应的增加, 即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不少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 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从2001年的34万升至2003年的52万, 至2013年达到了144万, 而且其持续上升的势头并没有得到遏制的迹象。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的影响, 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对于如何突破教育瓶颈, 缓解就业压力, 教育者正进行各种思索和尝试。作为高知识群体, 大学生有着创新创业的良好内在基础和条件, 能在全民创业中起到很好的引领和带头作用。所以, 除了学校里组织的创新创业选修课程外, 2011年开始, 安徽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免费创新创业培训, 有针对性地开展“GYB” (产生你的企业想法) 、“SYB” (创办你的企业) 等培训模式, 帮助一些有着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增强创新观念, 明确创业目标, 掌握创业必备的专业知识, 从而使他们在日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的需要。

当前社会科技快速发展, 人才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从而导致现代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同样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以化学专业来说, 对于化学物质及反应过程的观察与检测, 已从最初简单的肉眼观测发展为各种高端精密仪器的准确定位, 如原子光谱、分子光谱、色谱、分光光度法、激光光谱法、拉曼光谱等, 再加上与计算机的联用, 使其检测与分析效果更加方便、快捷、准确。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使用高科技仪器的必要技能, 如果我们不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不去学习和改进我们的各种仪器, 那么化学的发展前景将会变得黯淡。在工作上, 我们不仅要有严谨务实的作风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 还要有扎实的基础及非凡的创新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成为同龄人中出彩的一个。

3.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 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 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可以为社会输送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的新青年, 能有效地维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 符合我国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性国家的发展战略。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旨在激发和挖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 从而使同学们了解社会上科技发展的新动态与创业的新契机, 为今后的学习和创业指明前进方向。近几年, “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在大学生中被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有两个并列项目, 其中一个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另一个就是创业计划竞赛, 主要是创业项目。该创业计划竞赛的实施, 不仅仅是为取得几块金牌, 而是给学生一个平台, 希望通过这种模式给予学生创新教育, 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此类活动在大学生中起到很好的效果, 如2012年12月16日, “昆山花桥杯”安徽省第七届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 我校外国语学院荣获了职业规划组金奖、机械工程学院荣获了创业组金奖及化学工程学院的创业组银奖。在大赛中学子们团结一致, 积极配合, 不仅体现出了富有创造力的开拓精神, 还表现出踏实肯干的决心, 展现了90后一代的新风貌、新精神, 使大众坚定了对90后的信心。同时也激励了众大学生, 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 树立明确目标,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勤于思索, 并开始各种创新创业的尝试。

时代呼唤创新, 时代呼吁创业, 对当代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我们势必会培养出大批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从而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使社会得到更好发展。当代大学生应加强自身历练, 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 更有力地接受社会赋予的使命, 从而成为社会的领跑者, 走在时代前沿。

摘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各高校大学生之间已愈显重要, 它能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进而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应加强自身历练, 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 更有力地接受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 从而成为社会的领跑者, 走在时代前沿。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综合能力,竞争力,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施庆辉.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分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理论研究) , 2010, (10) :80-82.

[2]董亮, 罗明明, 涂小东.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科技创业月刊, 2007, (09) :43-44.

上一篇:广西大学园林专业就业前景下一篇:关于组织南浔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员外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