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工作总结

2024-08-11

建筑学专业工作总结(共9篇)

篇1:建筑学专业工作总结

2015建筑学专业工作总结

2015年是建筑学专业承前启后的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迎接湖北省学士学位合格评估并顺利通过,送走了第一届毕业生,标志着本专业已经渡过专业基础建设时期,并过渡到专业发展与创新的新阶段。

在学院支持和全体建筑学专业教师共同努力下,在2015,我们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专业建设的各项任务目标:包括教学场所、教学性实验室等教学硬件环境的基本建设,也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四次修订,课程方案的编制以及教学改革的各项探索,还开展了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等教学保障的建设工作,确保了专业教学各环节的正常运行,并经过一轮的人才培养,顺利送走了首届建筑学专业毕业生。过程艰辛,结局圆满。同时建筑学专业的建设工作也过度到一个发展与创新的新阶段。

总之,2015的专业建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成效显著,现将本专业建设工作情况总计汇报如下:

一、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学士学位授予权合格评估

2015年5月在学校学院支持与全系教师共同努力下,本专业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合格评估,并取得参评专家好评。

二、课程建设目标超额完成预期目标。

本我专业全面开展了课程建设,实施教学方法、内容、考核方法等改革,让每一门核心课程达到学校优质课的标准。要求本专业教师人人参与课程建设,并将各项工作坐实,为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本有《襄阳会馆文化概论》获得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建筑设计基础一》、《建筑设计基础二》、《建筑设计基础三》、《建筑构造》等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验收,同时,共有《建筑设计基础一》等5门课程通过学校立体化教材建设验收。

四、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校企合作,成效显著。

本我专业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成果。在巩固已有实践教学基地,又增建一处实习基地,使得我专业实习基地达到4处(襄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二建筑设计院、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襄阳是文物处),并已签署合作协议,完全满足了本专业实践教学之需。目前正积极申报校级实习基地建设立项。

五、着力推进学科竞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国家级奖励和项目均获突破

(一)学科竞赛 本结合教学,重点开展了霍普杯、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争取取得好成绩。

(二)创新创业、挑战杯等项目

1、获得建工学院首个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1项。

2、获得建工学院首个省级挑战杯三等奖两项。

3、获得校级创新训练项目2项。

(三)积极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暑期建筑系师生深入乡村调研,完成麻城河村、冯家湾村国家第四批传统村落申报书,并由省住建厅提交住建部评选;

2、本,以程伟老师为代表的建筑系教师还主持完成襄阳市美丽乡村规划项目一个,主持完成其他实际工程设计项目多个;

3、本,建筑系师生参与“中俄万里茶路”世界文化遗产申遗襄阳段的调查工作,收到媒体关注和报道。

六、首届毕业设计尤其注重过程管理,首获2项省级优秀论文奖。

严格管理毕业设计的拟提、审题、选题环节,注重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取得2项省级优秀毕业设计的好成绩。

七、学科方向日益明确,科研成果多多

明确地域建筑、绿色建筑为本专业科研方向,组织教师向两个方向努力,多出成绩。其中完成45万字《襄阳会馆》专著、获批省教育厅项目2项,申报省教育厅项目2项,省科技厅项目1项,公开发表教研、科研论文10多篇。

八、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任务繁重,但进展有序,为教学和学科提供支撑

完成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和验收2项,新获批2016教学平台建设项目1项。

专业建设工作尽管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只要是师资引进方面没有进展,高水平学科竞赛获奖没有突破。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争取下一取得更大成绩。

2015年12日 2016建筑学专业建设计划

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将迎来建筑学专业的新阶段,必须迎接行业调整和国家经济下行带来的新挑战,在这样一个新形势下,实干和创新才有出路。我们只有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才能在复杂的形势下立足,并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因此创新将是2016专业建设的主题。

一、课程建设

推进课程建设,实施教学方法、内容、考核方法等改革,形成教师人人参与课程建设习惯,并将各项工作坐实,为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各项课程建设完成验收,BIM纳入设计课程教学。

二、学科竞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等

结合专业教学,重点开展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争取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项的突破。

三、实习基地建设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成果;巩固已有实践教学基地,新增1项校级实习基地。

四、推进产学研结合,并以此为途径提升本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本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五、图书资料建设

从学校和学院层面,多方解决经典建筑专业理论书籍的购置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条件。

六、展出场地建设

开辟建筑系展览场地建设,通过师生共同设计、共同建设的方式,为大师作品展、教师作品展、学生优秀设计作业展、学生测绘作业展、学生设计课程的公开评图,以及学业评价与课程考核改革提供必要条件。

建筑学专业

2015年12月30日

篇2:建筑学专业工作总结

时间总是给人以飞逝的感觉,转眼间四个年头已经过去,回首过去四年的工作,我在公司、项目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经历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身,经历了青涩到成熟的转变。我的工作总结为两个阶段。

我入职以来第一段工作经历,是从2010年到2012年在市场部的工作,市场部是公司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涉及到各种内外关系、各个职能部门,如资质证件、合同原件的借用,开具介绍信及保证金的办理等。市场部通过积极寻求外部资源,与兄弟单位建立战略联盟,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保证了投标项目的收益率和中标率。但这种合作方式存在着巨大的经营风险,稍有不慎,将会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情形。所以市场部一方面需要强化自身业务技能,确保自身工作万无一失,另一方面是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协调处理好各种事项。在市场部必须要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市场部,大家需要不计个人得失,尽心尽力,心往一起想,劲往一起使。积极配合,密切合作,完成公司交给我们的任务。

这两年的市场部生涯,我从一个羞涩的学生转变成了一个干练的职场人,为我的人生积攒的宝贵的财富。我非常的感谢我的老部门对我的培养,也非常的怀念我在市场部忙碌而充实的日子。

再说说我的第二段工作经历,在2012年6月,我怀着对所学专业的渴望,对项目经理、技术总工的崇敬。我申请下项目,到我现在所在项目(#####项目)学习。作为工程施工人员,不但要用到大量的专业知识,还需一定的现场经验和必要的业务能力来支配和协调劳务班组,这两年多的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协调能力;工程施工是一个群体作业的工作,它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完成的,它是需要上至质检站、设计院,下至劳动工人的相互紧密配合,才能完成的一项复杂的作业任务。所以,做好相互间的联系配合就显得尤其重要,否则,干好工程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二,责任心;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打工者如果不考虑老板和公司的经济效益,他就是在自断前程,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打工者,早晚会被社会所淘汰。作为一个施工员,对材料的管理既要从技术的角度去考虑如何节约,还要配合项目经理和同事对现场进行有效的监控,使现场的工人养成节约材料的良好习惯,为公司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为自己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专业知识;加强日常学习,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对出现的施工问题在事后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于工作的持续改进。每天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过程找出往后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施工过程中可取之处,写入施工日记。日积月累,你终究会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

匆匆四年,我得到了许多,也错过了许多,从青涩的我变成成熟的我。市场部,项目部,忙碌着也特别的充实,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运用,我的专业知识也在不断的充实。我对未来依旧是充满期望,项目经理是我的下一个目标。最后,衷心的希望各位同事,伴随着####公司的发展脚步,一起奋斗,共同努力,为了四建梦为了我们自己的梦想,拼吧!

###

篇3:建筑学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

一、建筑学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 传统教学模式的沿袭

我国传统建筑学教学模式是沿袭欧美学院派建筑教学模式的产物, 当然, 这种模式是经过多年实践得出的结论,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注重课程教学的结果, 传统知识方面基本以“填鸭式”教学为主, 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较弱, 不能全面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阻碍学生的发展及对建筑学专业学习的热情。今天的形式和条件已经完全改变, 已经不允许我们再去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学专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 教学计划的强制性

现有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存在教学计划的强制性。由于教务管理制度的限制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 致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执行中无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化并有机的调整教学内容。一味的按照教学任务组织课堂教学缺乏有针对性的引导性, 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一直都在“听课”, 学生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这种模式阻碍了教师和学生的互相发展。我国五年制的建筑学教学课程体系基本包括: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 但这些课程与建筑设计始终是脱节的, 在课堂讲授的学习中缺乏相关的整合内容, 与建筑设计实际项目本身差距也就更大。2

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概念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室”为单元的教学方法, 转为以“工作室”为载体, 将课程教学与实践项目融为一体将传统的教室“封闭”式教学转变为企业项目实践的开放式教学, 在课程知识的基础上, 将专业技术在实践项目设计中得到提升。工作室制主要以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为主要负责人, 将承接的项目带入课程教学, 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使学生在教师式企业人员的带领下完成综合性专业训练。3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由于项目实施的时间特点, 因此偏重于短期的专业化项目训练, 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使学生完成复杂而有挑战性的工作。

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优势

1. 工作室的“开放式”教学替代“封闭式”教室教学

开放式教学理念在教育改革中已经被广泛认识, 近些年来, 随着建筑学专业的办学趋势, 建筑学人才市场已趋于稳定, 不再像前些年出现较大的建筑学人才缺口,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越来越理性化与严格化, 更趋向于扎实的基本功、较强的应用能力, 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直接投入实践项目。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有必要实行“开放式”教学替代“封闭式”的教室教学模式。4作为建筑师, 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为, 还要具备项目工程方面的实践技能和优化创新能力, 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应用性, 而这些能力是“封闭式”教室教学模式不能完成的。

2. 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替代“课程式”教学

以工作室为单位的工作室负责人进行项目承接会更加吸引企业项目, 符合企业需求, 通过“项目+工作室”的模式, 以项目为载体, 把项目和工作室有机结合起来, 一方面可以将项目放到工作室的中运作, 可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激情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利用工作室的企业环境, 由企业技术人员、教师担任项目负责人, 带领学生团队完成企业项目, 使学生在实践项目中学习, 代替在课堂教学中的虚拟项目训练, 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三是利用工作室的平台承接项目, 既可以保证项目的来源, 又对项目的完成有一定的保障。“项目+工作室”的模式使得项目有平台、有环境、有师资、有标准, 使学生实现项目融入、标准融入、文化融入。

3.“互动式”教学替代“讲授式”教学

在工作室制的开放式教育环境下, 把教学行为看作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的多层次交流活动, 利用项目的连接来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 并非是课堂讲授中单纯的师生关系, 而是在原有关系的基础上多了一层伙伴关系, 这使工作室在师生关系中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多主体的和谐互动, 是一种新形式的提高教学效果的结构。在工作室的互动式教学中学生成为了教学主体, 学生在明确学习主题的基础上, 依据教师承接的项目师生共同讨论提出一系列问题, 使学生直接与实践项目和真实环境互动。同时在工作室的互动式教学中, 教师作为组织者, 可以创造教学情景, 使学生有机会发挥特长。通过工作室的教学互动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法出现了多样性变化, 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讨论,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 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 教师和学生可以运用讨论、辩论、判断、角色扮演、方案评价等多种方法来交流各自的观点。这种以工作室为依托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建筑学课程中为学生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极大帮助。

4. 实现与企业零距离模式

建筑学专业教学通过工作室负责人的项目承接实现校企合作培养, 工作室实现了企业的环境模拟和工作流程, 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建筑工程实践、设计创新、工程研究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实质性的帮助, 这也是建筑设计师的培养目标。

5.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作为建筑学课程的切入点, 注重实践项目的可行性, 与企业实现直接交流和互动, 也是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 使建筑学专业教育与企业服务零距离化得以现实。

四、结语

工作室制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依托企业, 推行“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了建筑设计实践教学改革, 使项目融入课堂, 企业标准融入课堂, 企业文化融入课堂。以工作室制为单元的课程体系, 使建筑学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 有效提升了教学手段, 把实践企业项目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有效实现了建筑学专业与产业对接, 为培养具有较强应用性、创新性的建筑学人才提供可切实可行的途径。

注释

11 .张晓瑞.基于WORKSHOP的建筑学专业教学[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18) .137-138.

22 .汪正章.重在过程——考察美国建筑教育的启示[J].建筑学报, 1999 (1) :43-45.

33 .卓旻.建筑专业教育趋势之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2) :130-131.

44 .张卫, 蔡云峰.关于中国建筑教育中设计类课程教学交流的探讨[J].华中建筑, 2008 (4) , 196-197.

篇4:建筑学专业工作总结

关键词:独立学院 建筑学 就业前景 就业指导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242-01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公办高校建筑学专业长期以来就业形势较好,这主要由建筑行业人才需求量和人才输出机构间的供求关系决定。那么建筑学就业前景和就业形势具体如何呢?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又该如何开展呢?

1 建筑学专业特点

建筑学专业重点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等能力的设计人才,要求该专业毕业生能在设计部门独立从事设计工作,并要求其具备多种职业适应能力,成为通才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建筑学是一门理工偏艺术类的学科,因为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很多美学的培养和熏陶,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门建筑艺术。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建筑学同许多学科互相渗透,社会学、环境工程学、城市科学、行为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都对现代建筑学产生了影响,极大地扩大了建筑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

2 建筑行业就业形势、方向及前景

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一部分学生进入建筑设计研究院及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建筑设计单位,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和研究工作;一部分学生(硕士以上)留在高校从事科研项目或担任高校教师;一部分同学考取国家规划、城建部门公务员,从事规划管理等工作;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进入房地产行业,从事房地产开发。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工资待遇大多处于中等水平,少部分人待遇较高。一般情况,刚参加工作时,月薪在2500~4000元,如果进入效益比较好的设计院,年薪也可以达到七八万。工作五到十年后,普通的建筑师一年拿到十几万的收入,工作十多年的可以拿到30万左右,所以这是一个“越老越吃香”的专业。学习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达到相应的工作年限并具有相关工作经历,还可以参加国家建设部组织的一级、二级的注册建筑师的考试。若考试合格后,可以到相关部门注册、备案,获得注册建筑师的职业资格。人类要生存发展,就离不开衣、食、住、行,就会不断进行各种建设活动,所以建筑学会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建筑学专业顺利毕业的学生不但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有良好的艺术根基;因此该专业的人才除了从事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一些综合性工作,也可以向艺术方向发展。

3 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就业指导工作方法探索

国内开设建筑学专业的本科院校有300多所,其中开设建筑学专业的独立学院有50多所。为了让让独立学院的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在与全国其它公办高校相同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有一席之地,除了重点抓好人才培养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也至关重要。

3.1 就业指导方法得当、贴合实际、注重实效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大多都是通过就业指导课引导和指导学生主动就业。然而就业指导课大多只是讲授普遍专业都适应的通用知识,而且较多老生常谈、生搬硬套。而真正結合专业特点、融入对应专业教学环节的就业技能培训较少。学生在日常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体验与职业相关的就业技巧、提高职业和就业素养及有意识联系今后就业方面的准备等就明显不足。当前,从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大多都是负责学生工作的党团干部和辅导员。他们指导就业工作的优势在于管理工作专一、政策熟悉、掌握许多就业信息和工作实例。但是从事与专业知识能力结合的专业就业指导的教师较少,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就业意识和岗位需求的老师不够多,有些高校甚至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教师配置。因此,提高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结合专业教学和专业特点,有意识地全方位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思考和探索。

3.2 普遍问题亟待解决,专业能力亟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的内涵和外延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解,对专业就业方向与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缺乏系统思考,不能像一个职业工作者一样站在一定专业高度对专业全面认识,对所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认识不足,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部分学生对自身特点认识不足,选择工作岗位盲从、跟风。对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很茫然,因此在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带有随意性和盲从性。这需要我们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并想办法认真解决。大多数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大多都是理论知识和简单的设计作业,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环节也相对不足。部分同学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往往只能依靠于书本理论知识,对自己以后“干什么、如何干好”缺乏系统、可行性的思考,一旦到了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就显得无从下手。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改变这些现状才能实现我们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的目标。

3.3 就业指导与建筑师业务实践相互结合

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发展的大方向是考取建筑师资格证并从事相关工作,所以建筑师业务实践对学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此通过安排建筑师业务实践强化学生的职业认知,既能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质,又与实现良好的就业指导也有异曲同工之效。学生通过真实工作场景的职业认知过程,职业素质和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后,又重新返回学校,进行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完善,才能更好满足岗位需求,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建筑师。

总体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深入探索研究建筑学专业特点,选准专业教学和就业指导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将业务课教学和就业指导巧妙、有机的结合是一条值得探索和提升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新途径。这有这样不断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促进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技能、顺利完成学业,最终才能实现“好就业、就好业”目标。同时这也提高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就业指导效果,增强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一条探索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汪达,张惠丽.就业指导与实践[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篇5: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实习总结

经过一年建筑初步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建筑的正确表达,对于建筑的目的也有一些初步的理解,通过这次认识实习,加深对建筑单体、建筑群体空间,城市街区风貌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设计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古时锦里即锦官城,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s“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此后,锦里为便成为成都之代称,并延续千百年。

而如今的锦里古街是20XX年由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在武侯祠旁的部分重建,耗时三年,于二零零四年十月三十一日以三国文化节的名义剪彩开市,街区内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等,充分展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古戏台会定期上演川戏的经典剧目,戏台前会定期放映坝坝电影、以特色小摊的方式举行民间艺人的展演(如糖画、捏泥人、剪纸表演、皮影表演、西洋镜等);其商业性、休闲性、互动性的定位赢合了现代游客的口味,集中展示了巴蜀民风民俗和三国蜀汉文化,弥补了武侯祠只能静态展示的不足。同时,“锦里”也是对文化、商业结合的互动式旅游景观模式的一种新探索。二零零五年,锦里作为最年轻同时又是最古老的一员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之一,更使大批外地游客蜂拥而至,同时使武侯祠的客流量有了大幅提升。以其作为武侯祠的附属景区所带来的影响,上千万的投资可谓物有所值。

锦里古街的具体地理位置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大街231号,紧邻武侯祠东侧,呈南北走向,北临锦江,东望彩虹桥。街区总长三百五十余米,采用清末民初的四川古镇建筑风格,与武侯祠博物馆现存清代建筑的风格相融,二者之间又以水为隔。街道、宅邸、府第、民居、客栈、商铺、万年台坐落其间,青瓦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宛如重回古蜀。锦里虽不大,但街道情况比较复杂,宽窄不一,窄处不足十迷,而宽的地方能达到近三十米,这大概是为了更具自然凌乱美。纵使这样,却不会给人过于杂乱的印象,更不至于迷路。街旁的建筑多为两层,这样的设计能更好的还原古蜀风貌,利于游客放松身心,成为都市人逃离喧嚣的避风港。

建筑外部风格古朴,多见砖墙与木制格窗的搭配。建筑外部是游客对景区最强烈最直观的感受。这种风格的外部设计对街区作了进一步的定位,烘托了复古休闲的主题。而灯笼这一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物品也被广泛应用,使街区的中国气氛更加浓厚。而街道上的路牌、移动售货车等小品多为木制仿古设计,更是锦上添花,与街区主体容为一体。街区中段更有一处休闲广场,除一些各具特色的流动摊点外,休憩小廊和尚未开放的湖亭是劳累游客小憩的绝佳地点,如有兴致,还可买来一小袋饲料坐在湖边喂鱼。从规划的角度来说,这样人性化的设计往往能给景区汇集更多人气。但和中国大多数景区一样,纵使有很多清洁人员,锦里的卫生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特别是在一些小巷处和小吃店前。游客的素质是有待提高,但垃圾桶的缺乏也有待解决,而用来急用的蓝色大垃圾桶犹如一块块蓝斑,与景区极度不和谐。实在有损古街的形象。

建筑内部风格与外部基本一致。基本为仿明清风格。而根据销售内容的不同,内部装饰又有所变化。较多的店铺都使用了挂饰、吊饰、丝绸画等作装饰。而部分店铺更摆设有鱼缸,缸底有零散的硬币,据说有招财的寓意。但可惜的是店里不许拍照,只有这张在店门偷-拍的照片。值得一提的是锦里客栈,其客房全是仿清装修,十分逼真,但不知住在里面会否有一思恐怖。

我还了解到,锦里二期“水岸锦里”的修建工作已进入尾声,但由于地震等原因影响,估计要下半年才能对游客开放。希望到时的锦里能秉承一期古朴自然的建筑风格,并且能带给游客全新的感受,再创中国商业步行街。

篇6:建筑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参加工作之初,我所掌握的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如何让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施工操作中去,对此,我在实际操作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多请教,努力弄懂每一个设计环节中蕴含的理论依据,并形成自己的设计意图,在老领导、老同事的指导下,运用于实际设计中去,在其后的各项建筑设计工作过程中,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参加工作之初,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踏踏实实从基本做起,从日常琐事做起,掌握了传统的、大众的建筑设计流程,才能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积累,利弊分析,才能提出自己的具有新意的、更科学的、更利于指导设计的理论,再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再实践,再创新。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二、统筹全盘考虑,兼顾细部安排

设计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关系城市道路规划,时间紧,任务重,地下管线众多,设计难度大等等问题,对此,必须做出总体施工安排,以便各施工环节科学合理。通过对周边环境的调查,结合本工程实际,我提出并制定适合施工总体特点的总体施工安排。针对城市建筑、人口比较密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实的实施方案,在征得项目经理及业主有关方面后,以此来指导全局施工,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细部方面,从安全角度出发,制定了详细的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立安全警戒标示。在施工期间,确保整个施工区域井然有序,使得工程最终得以圆满竣工。

三、运用高科技手段,推行高效率办公

我在在潜心钻研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努力探索和研究电脑的软、硬件知识,把微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和AutoCAD系列软件成功应用于日常施工管理之中,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推进工程管理资料的无纸化管理,应用Word完成汉字处理工作,打印各种记录表格以及文字材料;应用Excel完成工程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应用PowerPoint制作培训用的电子幻灯片,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形式,生动、活泼地讲解施工技术知识和施工构造常识,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培训的方式,使高科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真正服务于生产和质量管理。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在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施工技术人员彻底甩掉了笨重的绘图板和铅笔手工作图的重担,使工程绘图变得异常轻松。

我通过学习和钻研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积极动手实践,完成了工区内部计算机局域网的建设,使各个科室的计算机实现了资源共享,除了共享数据以外,还能够共享诸如打印机、绘图仪等硬件设备,节省了大量宝贵资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学习更新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经常进行不间断的学习和交流,就不能适应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就要被淘汰。为此,我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技术交流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再教育,使我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同时也让我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篇7:建筑专业个人工作总结

在房校两年的生活,我学会了勤奋,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坚持,学会了诚实。在职校的学习与初中的学习不同,职校的学习是为了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而初中的学习是为了升学。所以在房校的学习,我变得更有自信。对专业课的学习需要多练,不能空想,我比以前增加了动手的能力,。我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遇到许多挫折,面对着这些,我选择了勇敢去面对,而不是退缩。

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每个学期均拿到奖学金,荣获“学习积极分子”、“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等。这些源于我对学习的热爱,我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兴趣,特别是学习,没兴趣就学不好。我认为对专业课学习不应只停留在课本上,还应该多阅读课外书。所谓“学海无边”,学习不应只停留在课本上,应经常对市场材料价格做调查。施工技术和材料是不断发展的,只有不断关心最新施工技术和材料价格,才能学好专业知识。

在学习上,我认为对建筑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的知识面广了,涉及施工技术、材料性质、设备等方面的内容。学习专业课程,需要与实际结合,更需要认真的学习态度,细心、谨慎的性格。有一点特别的是,建筑工程与经济相挂钩,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减少材料的损耗,选用更经济的材料。

在班上,我担任体育委员。在工作中,需要经常与班上同学交流,倾听他人的意见。房校第xx届校运会开始前,我号召班上同学积极报名,在这次活动中,我学会了工作的耐心和严谨。号召同学参加学校各类球赛活动。我需要做好带头作用,呼吁同学们积极参加,为班集体争荣誉。

在学生会裁判团工作中,我担任足球裁判。我执法了多场比赛,我比以前更有责任心和耐心,以及面对突然事件的果断决定。一场比赛的最终结果掌握在裁判手中,裁判不能偏帮任何一方,判罚应公证,在场上不能有任何的放松,否则会影响判罚。当双方队员发生冲突时,我会第一时间去制止,分开双方队员,避免不愉快事情的发生。

我经常利用放学及休息日的时间去锻炼身体,包括跑步,踢足球,打乒乓球等,运动能更好地舒缓压力,所以运动是非常必要的,我认为自己最自豪的一件事是,20xx年x月x日,星期二,下午4点到6点半,我在学校组织的“阳光长跑”活动中,在学校操场跑道上跑了67圈(合计0米),我亦因此获得“阳光长跑”第二名。我在这次长跑中学会了坚强,我懂得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

篇8:建筑学专业工作总结

关键词:遗漏问题,规范表达图纸统一性,表达重点

本文以辽宁地区项目为例, 所涉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1 图纸目录

(1) 总平面位置图。

(2)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3) 工程做法表 (根据需求可能会包含建筑装修表) 。

(4) 平、立、剖面图。

(5) 局部放大图1:50比例 (必要的平、立面, 楼梯, 卫生间, 必要的墙身及排砖、分缝) 。

(6) 门窗放大图。

(7) 节点详图1:20比例 (必要的平、剖面节点) 。

(8) 索引图集 (即图纸引注所用到的标准图) 。

2 总平面位置图

(1) 比例:确定合适的比例并统一比例, 包含线形、文字、标注、填充等;

(2) 表达:首层建筑轮廓为粗实线并进行填充或涂红, 屋顶及各层看线为细实线, 地下室为中粗虚线;

(3) 内容:指北针、主体层数、建筑高度、总尺寸、正负零对应的绝对标高、室外标高、建筑间距、建筑坐标、主要的轴线及轴号、局部层数、建筑出入口名称、位置、用地红线及坐标、建筑控制线、周边建筑情况、基地出入口位置、基地内必要的路网、绿地、停车场、设施等;

(4) 竖向:主要控制点的绝对标高、坡度、坡向、距离、必要的截水措施;

(5) 备注:图例、指标、必要的说明 (如坐标所标注的位置、总尺寸所标注的原则、竖向取值的依据、所参照的地形图版本等) 。

3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应有必要的法规、规范、文件、批件、规划图、任务书;

(2) 项目概述应有项目名称、建设地点、用地指标、单体数量、主体层数、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场地情况、设计指标、结构形式、基础形式、使用年限、抗震设防等叙述;

(3) 常遗漏场地情况、使用功能、占地面积, 当有多个子项时应列表说明;

(4) 设计标高建议增加关于建筑高度的说明;即:建筑高度=主屋面建筑面层标高 (建筑面层厚度按**mm计) +室内外高差;

(5) 消防设计的说明顺序有如下建议:建筑定性→执行规范→采取的一般措施 (如消防控制室设置、自动喷洒、火灾报警、自然或机械排烟等) →采取的附加措施 (如防火窗、联动排烟窗、性能化等) ;

(6) 总平面消防设计 (应写具体情况, 不建议见图纸) ;

(7) 外墙外保温→执行的文件→措施应按文件原文进行明确说明;

(8) 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分地上地下写→防火分区面积→疏散距离 (注意有喷洒时的数值) →楼梯间设置情况 (注意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开敞楼梯间和敞开楼梯的界定) →疏散宽度 (涉及人数时一定要按分区、按楼层列表说明) ;

(9) 各类建筑构件、防火门窗的耐火极限应列表说明; (有钢结构防火的应特殊说明) ;

(10) 防火门的设置原则和要求:防火门应安装闭门器, 双扇防火门应安装顺序器, 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应设观察窗并不应设置门槛, 防火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防火卷帘的设置原则和要求:防火卷帘应具有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的功能。防火窗的设置原则和要求:该项目所采用的防火窗均为固定防火窗 (依据12J609选取) , 当防火窗为外窗时应保证与普通外窗一致的物理性能;

(11) 设备、设施箱体暗装时, 应能保证其暗装部位的墙体耐火极限不会减少。

4 工程做法表

(1) 柔性防水上方铺设细石混凝土时, 必须设隔离层 (10mm厚低标号砂浆) ;

(2) 关于平屋面构造层分隔缝的概念及作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分隔缝为贯穿缝, 尺寸控制一般为6mx6m, 缝宽20mm, 密封胶填实;水泥砂浆面层分隔缝为表面压缝, 尺寸控制一般为1mx1m, 缝宽5mm, 密封胶填实;水泥砂浆作为找平层时, 尺寸控制可适当加大, 但不应大于6mx6m;设缝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控制由于温度及变形产生的裂缝;

(3) 关于隔汽层的设置应注意:潮湿房间或纤维状保温材料时, 其对应屋面处应设置隔汽层, 垂直方向应上翻形成闭合并高出保温层150mm;当局部设置隔汽层时, 虽无法形成闭合, 但隔汽层应扩大至潮湿房间范围以外1m处;

(4) 关于坡屋面预埋钢筋头的要求, 应注意与持钉层内的钢筋网绑扎的要求, 可查阅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中P58的相关叙述, 伸出长度应满足构造厚度;

(5) 有关保护层、持钉层与屋面结构交接处应预留30mm缝隙, 缝内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填充并用密封胶嵌缝;

(6) 地面构造应注意周边、非周边地面保温层的设置;

(7) 室外工程应注意抗冻层的设置:如散水、台阶、坡道等;

(8) 外墙外保温应注意防火隔离带的设置要求及采取岩棉板+外墙涂料时的薄抹灰做法;

(9) 外墙防水应依据设计项目所在地的年降水量与基本风压指标来确定, 当设置时, 防水层应位于墙基层与饰面层之间;

(10) 室内房间门口处防水设计:地面防水向外延伸至200mm范围, 内墙防水向外延伸至门口两侧, 上翻高度与内侧一致, 采取上述措施有利于在迎水面使形成闭合;

(11) 地下室防水应注意施工缝、桩顶、后浇带、管穿墙、变形缝等位置的防水设计;

(12) 正负零板下应设计保温层, 通常采用硬质岩棉板满粘+锚栓的形式进行板下固定, 面层采取薄抹灰。

5 平、立、剖面图

(1) 平面:指北针、各部位标高、门口线、防火墙、箱体设施、安全防护、总尺寸、必要的结构标高、装饰控制线以及防火措施的范围、大空间设计使用人数;

(2) 立、剖面:饰面分格、门窗开启线、材质图例、建筑高度尺寸、建筑标高、夹层和回填区域的表达、体量前后位置关系、必要的看线。

6 局部放大图

(1) 楼梯:梯段净宽、疏散路径范围、梯柱、梯梁、安全防护、开启扇位置及方式;

(2) 电梯:井道、轿厢、基坑、顶站、机房尺寸及净高;以及梯速、载重、数量等必要指标;

(3) 扶梯、自动人行道:基坑、跨度、角度、高度;速度、数量;

(4) 卫生间:蹲位与楼层高差、无障碍通道、无障碍设施引注、排气道 (有横向转换的情况需明确表达) 、拖布池、工具间;

(5) 立面、墙身等设计控制要素:材质分格、完成面尺寸、退进关系、二次设计范围;

(6) 其他:消防电梯集水坑与电梯基坑之间的过水洞。

7 门窗放大图

(1) 开启线:外开为虚线, 内开为实线;

(2) 楼梯间、中庭空间开启扇高度应便于开启;

(3) 有需要消防联动开启、普通电联开启的部位应有注明;

(4) 门窗边框与分格框的宽度一般为50mm~60mm;

(5) 门窗洞口周圈退尺建议统一为50mm;

(6) 防火窗、防火玻璃的范围填充;

(7) 窗底距楼层高度、安全防护范围、转折线;

(8) 结合方案需求对明框、半隐框、隐框幕墙的准确表达。

8 节点详图

(1) 造型部位的平面节点设计;

(2) 平台处标高应满足无障碍设计, 即不大于15mm;

(3) 外墙在地面部位节点表达, 如散水、台阶、坡道等与地下室外墙或地梁的关系;

(4) 女儿墙顶标高, 应与建筑高度一致, 应充分考虑完成面;

(5) 室内通向屋面、露台、阳台门口处的构造应结合降板情况确定, 当满足泛水要求时应做卷材+刚性防水;当难以满足泛水要求时建议做涂膜+刚性防水;非疏散路径上的门口处高差做法, 可只在一侧做台阶;

(6) 出地面、屋面的各类竖井应明确表达其高度、开口定位;

(7) 窗口、门口处的饰面、保温及防水措施;

(8) 出挑部位的挑梁及边梁与建筑立面之间的关系;

(9) 地下室外墙的转角、施工缝、套管部位的附加防水层; (10) 坡屋面当防水设于保温层下方时, 应在最低点预埋泄水管;

(11) 出挑空调台应预留地漏及立管孔洞, 空调接入室内的管线应在外墙做好预留;

(12) 室外上人区域的建筑完成面应有控制标高;

(13) 透明幕墙内侧为结构梁时, 应考虑装饰层, 并满足防火要求;

(14) 面造型有二次深化设计的内容时, 应给出控制尺寸以及二次设计的范围;

(15) 当无地下室时, 外墙应在地面垫层位置设置防潮层, 防潮层应在建筑周边形成闭合;

(16) 内墙与外窗冲突时, 应有相应解决措施;

(17) 窗台室内安全防护高度计至窗台板或墙基层应明确。

9 结语

希望通过总结、记录的方式, 使我们在绘图阶段就能够消除其中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我认为都是施工图设计中易忽略的, 多数也并不涉及复杂的概念, 只需要设计人细心、认真就能够避免, 希望本文的内容可以对施工图表达的统一性和设计效率起到一点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褚振文.《建筑施工图实例导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

[2]《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篇9:建筑学专业工作总结

关键词:高职学生党建探討

一、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1.学生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大学生“自由化”、“西化”的思想渗透还在进行,特别是少数极端组织,加强了对高校这片净土的侵蚀。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还将长期存在。

2.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是互联网发展的需要

网络已深入到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网络对于高职学生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利用网络学好知识。

3.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高职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而多数高职院校办学硬件设备跟不上办学规模的急剧增大,资金相对紧缺,在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学院通过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创造良好的校风。在艰苦的环境下,培养学生正确面对,专心学习,提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就业,提高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

4.进一步促进当代青年对党的正确认识

现在的高职生多数是90后青年,他们对党的了解和认识,主要是从电视、网络、校园活动中得来。而高职阶段是学生发展重要阶段,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有利于学生对党的正确认识。

5.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有利于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榜样、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功效,从而带动整个学生工作的开展。

二、高职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1.学生入党动机多样化和复杂化

有的学生看见部分同学写了入党申请书,自己也跟着同学一起申请入党,对党的认识却不深刻。有的学生认为入党可以为自己将来就业带来好处,把入党当作未来找工作的一个有利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功利倾向。

2.学生党员发展重数量轻质量

在前几年学生党员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重指标,轻标准”的情况。在制定党员发展计划时,往往根据学生人数划定学生党员发展比例,造成个别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下降。

3.学生党员的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调

党组织活动形式缺乏创新,部分学生党员认为枯燥乏味。大部分学生党员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只是出于纪律要求不得不参加。另外,学生党员活动经费缺乏,活动场所匮乏,学生党支部活动开展不丰富,难以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

4.忽视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问题

入党前都有比较完善的党章学习、党校教育和入党思想汇报,而入党后的教育相对减少,学生党员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致使部分学生党员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一些迟到、旷课现象,损坏了学生党员在普通学生中的形象。

5.学生党建工作者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党建工作者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对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研究不够。另外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学生总数成倍增长,要求入党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学生党建工作任务繁重, 学生党建工作者配备不足,无法保质保量的开展好此项工作。

6.三年学制不利于党建工作的开展

目前,高职学生实际在校时间只有两年半,最后一学期学生处于顶岗实习状态。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直到批准为正式党员一般需要两年半时间。也就是说,只有在一年级就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才可能在毕业前发展为正式党员。而学生党员发展的成熟期一般在大二或大三阶段,许多入党积极分子因为考察时间不够,在毕业前无法成为中共预备党员。部分预备党员在毕业离校之前,因考察时间不够而未能转为正式党员。

三、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

1.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

对提交入党申请书的青年学生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伟大而光荣的历史、党的宗旨、新时期的党员要求和使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等方面内容。

2.注重党员发展质量

在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质量,对于不成熟的入党积极分子要多培养,多考察。

3.创新党员的教育形式

党员的教育形式可以结合专业的特点进行创新。例如: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党建工作可以和企业党建工作相结合,利用企业的优势,创新党员的教育形式。

4.注重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

既要注重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也要注重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问题。应该给学生党员一些新的要求。比如:帮扶困难的学生;在普通学生中起好示范作用;为支部党建工作积极献策;在学生工作中争做骨干等等。

5.注重顶岗实习期间党员的发展

由于高职生在校时间只有2~2.5年,有0.5~1年的时间在企业实习。在这个期间,也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表现,对于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也需要及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欣田.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徐月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2

[3]李晓明,许静.“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J].教育与职业,2013,(23):53-54.

上一篇:部编版一语上教学计划下一篇:2022大学生实习鉴定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