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教师结对新教师心得体会

2024-08-12

新老教师结对新教师心得体会(共14篇)

篇1:新老教师结对新教师心得体会

高中新老教师结对制度

近几年,我们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高中部各年级的班数,由过去的4个班三年间扩大到10个班,比起规模大,师资力量充足的学校,我们依然是小儿科,但对于自身而言,却是迅速膨胀。大量新教师的加入,给学校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高一年级新教师扎堆,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上缺乏老教师的引导,有的新教师不能从起始年级的教学开始,一踏上讲台就要上高二甚至要负责跨年级的教学,新教师的心里压力很大。为此学校本学年出台了“新老教师结对制度”,旨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使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及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结对条件

1、指导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学科组长及市、区教研中心组成员;获得市、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有较强工作能力及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

2、青年教师:我校在职任课教师都可参加此项活动;教龄未满3年的青年教师必须与老教师结对。

结对要求

1、指导教师职责:指导教师要热忱指导、培养新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使所带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课堂能力有显著提高。具体要求

1)帮助新教师制订教学计划、修改教案。

2)每学期听指导对象的课不少于5次,课后认真指导并做好书面记录。

3)对新教师试卷编制、科研论文撰写等进行指导。

4)学年度结束后写出指导总结,并为指导的青年教师撰写评语。

2、新教师职责

新教师要虚心学习,努力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并在教育教学实际中能熟练运用,取得较好成绩。具体要求

1)经常听指导教师的课并认真作好听课记录,每学期不少于5次,学期结束上交听课笔记。

2)每学期须在组内上汇报课一节。

3)学年结束后对一年的学习写出总结,并完成一篇论文或心得体会。

篇2:新老教师结对新教师心得体会

高三英语备课组 汪婷

为了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抓好年轻老师队伍建设,促成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年轻老师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进一步营造学校新老教师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我校开展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的师徒结对活动。该活动不仅有利于新老师尽快适应教学,亦能增强老教师的责任心,更有利于新老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共同成长。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新老教师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活动内容和措施

我们将利用宝贵的工作时间,在议课、备课、听课、评课、交流探讨等方面进行相互学习,力争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能力,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对教材研究的帮扶

新老教师共同钻研英语新课标的教材,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册教材的重点是什么?本学年度、本学期的教学目标、训练重点是什么?这一课的重点、难点又是什么?这一课学生要掌握哪些内容?该采用哪些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对于这些重要的问题,在“老带新”活动中我们将充分开展交流,让新教师们真正走进新教材,走进教研,让教研之树常青。

2、对课堂教学的帮扶

开展听课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我们老教师将尽可能地多听新教师的课,对其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给予纠正。安排新老教 1 师每周互听一至两节课,课后进行评课,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地提出,并督促其改进。

3、对平时教育教学的帮扶

对于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问,我们将及时给予帮助和解答,并时常传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例如: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关注并能完成教学任务等。

二、指导新教师完成一定的任务:

1.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我。

2.积极参与备课,主动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提高分析能力。3.认真听课,参与教研活动,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4.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写随笔。

总之,我们要充分树立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意识。希望经过共同努力,新老教师在帮扶过程中能实现“双赢”的良好效果,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3:新老教师结对新教师心得体会

一、评课目的

评课的目的是通过辨别课堂的优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不同类型的公开课,评课的目不同,评课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示范性评课目的是让评课者从中获益,因此评课的侧重点在于学习和讨论;提高性评课目的是提高授课者教学水平,因此评课的侧重点在于指导和鼓励。新教师一般教学经验不足,对一堂课整体的把握不到位,一般开设公开课多为提高课,因此,评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授课者的教学水平。评课的重点自然是关注授课者课堂中的不足,并依据教育教学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基本功扎实,教学水平高,一般开设公开课多为示范课,评课的目的更多的是提高评课者的教学水平,因此评课应重点关注授课者在课堂中的优点。一般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都能形成一套符合教育规律且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重点关注这些优点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评课内容

评课内容一般包括教师素质、教学设计、教材处理、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评课者既要对一节课内容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又要有所侧重。授课对象的不同,评课内容侧重点也不同。对于新教师,正处于专业成长的初期,打好“教学基本素质”这项基本功对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评课要重点关注授课者的教态、语言表达、肢体动作等教学基本素质,并给予客观的点评和引导。老教师专业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一般能把公开课上得比较精彩,因此,评课要重点关注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目标达成等。老教师有多年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把握教学重点的能力较强、解决教学难点的手段丰富有效,课堂中调节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游刃有余,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而这些恰恰也是一堂课的精髓。

三、评课方式

评课方式是指评课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评课方式的运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评课目标达成。评课时既要杜绝一些“批判式”的评课方式,又要根据不同授课对象采取恰当的评课手段。新教师一般处于专业发展的初期,上公开课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可能要比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但由于自身原因可能课的效果依然不够理想,因此,评课时要用发展的眼光,重点采用激励性评价,给予更多的鼓励和信心。评课应该是对教师上课历程的理解,而不是对教师能力的定性评判,对于新教师来说更需要评课者站在授课者立场来反思课堂中的问题,深入了解授课者的设计意图,寻找闪光点。例如,新教师在公开课中经常出现的采用一些不太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来解决教学难点的现象,对此,评课者应该先倾听授课者对此的见解,或许是因为授课者对某些教学手段认识的偏差或肤浅而出现的,但他的创新理念依然值得肯定。老教师是教育工作中坚力量,是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开设的公开课不仅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是将这些理念灵活的运用到了教学的实践中,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因此,评课应重点采用探讨性评价的方式,多和授课者交流,领会教学意图,共同探讨课堂教学。

总之,评课需要评课者对公开课做出全面的评价,但必须有侧重点。不同的授课人,不同类型的课,评课重点也不同,把握好评课的重点对评课目标的达成更有利。如何根据不同的授课人确定评课重点还需要广大研究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陈火弟,邱晓英.评课理论初探[J].抚州师专学报,2002(3):75~77.

[2]谢翌.评课=单向批判?对话理解?-兼与云子老师某堂公开课的评课专家商榷[J].当代教育科学,2005(17):3~8.

篇4:新老教师结对新教师心得体会

【关键词】教师培养方式 学校管理 新老教师资源整合

每每谈及老教师带新教师的话题,总有不同的声音传出。有人认为很有必要,但也有人担心这样做会扼杀新老师的创新精神。笔者则认为“老带新”教师培养方案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各地各大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师培养方式之一,其优势不言而喻。青年教师刚刚从学校毕业,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他们缺乏教学经验和最基本的社会阅历,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差。“老带新”的教师培养方式能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优势,利用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帮助青年教师们快速成长,使他们少走弯路,尽快适应教学。同时,这并不妨碍新教师发挥其有活力、有朝气、有创新精神等优点。相反,新教师可以在学习老教师的同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长。教学相长,如此,老教师也能从中学到新东西,得到相应的提高。但各校对“老带新”教师培养方案的实际操作环节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致使“老带新”教师培养的效率低下,成效甚微。那么,在老带新“青蓝结对”活动中,新老教师的资源如何整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发展呢?下面我将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一种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如果只喊口号走形式,没有计划或有计划但没有具体的落实和监督评价体系支撑的话,“老带新”只会落得一个空架子,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为了结对子而结对子,口头上叫一声师傅,没有实质的教学、思想、经验等的交流碰撞,一切流于形式而已。那么这样的“老带新”是伪活动,是无效的活动,或者甚至可以說这不算是一项活动,它只是在徒有虚名地浪费学校行政人力资源而已。要让老带新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又行之有效,我们就要事先对“老带新”的新老教师双方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并由专人严格监督执行。对于新教师要观摩多少节老教师的课、老教师要听多少节新老师的课,进行多少次师徒教学研讨活动,在听课笔记、评课记录和教学札记数量等上都要有相应的规定,相关监督管理人员根据师徒双方课表不定时进行抽查。在学期中、学期末定时对“青蓝结对”活动中教学成果显著,教学成绩提高教多的班级、教师进行相应奖励。这对每一组“青蓝结对”师徒都会产生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新教师和新师之间、老教师和老教师之间也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默契的竞争意识,这是一种良性竞争,能够引领我们的教师积极向好,很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同心协力地把各自和对方的班级管好,把课上好,与此同时整个年级、整个学校的综合成绩也就自然上去了。

另外,学校还应该坚持贯彻执行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整合全组教师的资源和智慧,在讨论和研究中让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加地科学合理,教学准备更加充分,教学反思更加多元,也更容易把握和突破教学总难点。新老教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新老教师双方都能在教学思想理念的交流碰撞中成长、受益。但吸取集体智慧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不同班级采取不同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材施教。

此外,学校也可以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新老教师进行双向听课,增强新老教师总结和交流的意识。也要经常开展教学法研究,挖掘老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和和研究潜能,为新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让新教师的教学研究之路走得更加顺畅、更加有信心。“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培训模式相结合,加强新老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让新老教师都有机会接受好的理念,让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更上一层楼。

“老带新”教师培养模式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教师培养方式,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学校管理部门在实施前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并优化适合本校的“老带新”教师培养方案。要积极建立一种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坚持贯彻执行集体备课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新老教师进行双向听课,增强新老教师总结和交流的意识,经常开展教学法研究等方法来优化“老带新”教师培养方式,使新老教师资源更好地整合发展,最终促使教学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佛朝晖. 英美两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及对我们的启示[J]. 中小学管理,2004 (11).

[2] 胡永新. 对以老带新活动的思考[J]. 普教研究,1997(2).

[3] 孟洁. 新教师入职培训新途径的探索和思考[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2).

[4] 王小棉. 新教师入职初期所遇困难的研究一兼析传统师范教育的缺陷[J]. 上海教育科研,1999(4).

[5] 赖建辉. 国外“专家型与新手型教师”研究述评[J]. 教学与管理,2002(6).

篇5:新老教师结对子心得体会

寒窗读书二十余载,很荣幸自己能在大学毕业就进入了宜良一中,更让人庆幸的是我遇到了张老师。本学期学校为了让我们新老师能适应学校生活,提升教学水平等,开展了“一帮一”结队子活动,我有幸与张玲老师结队,拜她为师,学习她在教育教学方面优秀的经验和育人方法。跟着张老师,我自己在思想、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现将我的一些进步与感想谈谈,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从思想上来讲,我非常重视和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我抓住每一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定目标,下任务,积极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张老师是我们组的备课组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最基本的要专业扎实,才能驾驭课堂,也才能让学生喜爱,自信心才能提高。

第二,我坚持跟班听课,虚心向张教师学习。一直以来,我认真听课,作好笔记,学习张教师的授课方式,吸收他们教学内容的精华部分。张老师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运筹帷幄的课堂管理,轻松地教学氛围,高效的学习效率、、、、、、,让我感到了自己的差距很大,心里反复问自己“什么时候才可以像张老师那样。”成为一名优秀的专家型教师。张老师是一位尽责的老师,在这一段中,一有时间张老师就来听我的课,每次都指出我的不足,给我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同时,每次去听张老师讲课,讲完后张老师总是耐心的指导我如何上好这节课,因为张老师所任课的是未来班和网络班,我所授班级为普通版和文网班,张老师总会针对我所教班级特点,提出应对之策,给予了我巨大的帮助。,

第三,按照学校的要求,每周跟老教师一起备课一次,探讨教学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问题。作到每周一次,新老教师在一起交流、探讨,在争鸣中进步、提高。备课过程中,老教师悉心指导,细心解答新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新教师虚心请教,向老教师学习。

第四,为了能拓宽我的教学面,提升教学技能,张老师给我提出了许多有用的意见,比如:认真专研《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同时建议我去看了许多有用的书籍:《班主任工作漫谈》、《化学教学论》。除此之外,生活上张老师也很关照,哪里不对了,张老师会马上提出意见;哪里做好了,张老师会给予赞扬和鼓励;哪里有困难了就马上帮助我。

第五,在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和教学规律,在老教师的指导下,细心备课,认真讲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后学生的主体作用,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篇6:新老教师结对子心得体会

人的成长需要一个环境,教师的成长更是离不开学校这一片沃土。作为一名教龄仅三年的青年教师,我有幸在走上工作岗位伊始,便加入了七中这个大家庭,融入了这一和谐、融洽的集体当中。

应该说,平罗七中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位教师都在这个舞台上展示着他的才华和风采——董晓老师的灵动飘逸,梁立宝老师的激昂稳健,如此等等,无一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细致入微的治学态度、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条理清晰的教学思路,也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使我不由得心向往之,同时也审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有待改进之处。

有幸,在本学期,学校出台了《新老教师结对子实施方案》。董晓老师因教学方法灵活、教学经验丰富、课堂管理能力扎实而成为我的指导教师。通过近半学期的指导学习,观摩课堂教学、交流课堂管理经验,董晓老师的广博学识、热情心态,给我以方方面面的影响。下面,让我就青蓝工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向全体同仁作以汇报。

一、反思自我,对症下药

步入工作岗位后的学习更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在第一次新老教师交流之前,我对自己近三年的工作状况进行了反思,找出自身的不足所在。应该说,几年的一线教学工作已经使我具备了一名教师的基本素养,但在课堂管理,向管理要质量方面却存在一定不足。因此,在后来的交流学习中,我留心观摩董老师面对学生时的一言一行,选取其中能用于我课堂管理的部分,转化为能为我所用的管理方法,渐渐收到了实效。

二、课堂观摩,物为我用

积极主动听课是交流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与董老师同在八年级办公室,这就给我的学习与进取提供了更为快捷方便的条件。我经常会将董老师的教学设想与我的课堂教学进行对比,及时找到差距,及时改进。

三、备课评课,主动求教

除了关注课上教学外,课后的备课评课也不能马虎。在备课过程中主动说明自己的想法,一旦在教学设计中遇到疑难之处,我也主动向老师求教,以求打通思路、灵活处理。从新课设计到复习指导,从作业批改到课后总结,董老师在方方面面给予我指导和点拨,使我更加明确教学的大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四、随时充电,优化自我

新时期的教师已不仅仅是教书匠,知识的快速更新使我认识到,现有的知识储藏已无法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脚步。因此,在教学工作的空隙,我努力阅读各类书籍。美术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我阅读内容的广博性,只有多欣赏,才能有体会,从点滴积累,促使自己朝着科研型的教师方向进一步发展。

在董老师的带领下,我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深有感触,它说,“师徒结对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前辈与晚辈之间,使我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通过交流学习,我真切的感受到这一活动带给我的益处,这也是教学工作中的一笔无形的宝藏,我将把这段时间以及今后的学习所得,运用到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累经验,探索方法,争取更为完满的成绩!

新老教师结对子心得体会

篇7:东吕小学新老教师结对子计划

新教师刚走上讲台,关心、培养新教师,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他们迅速成长,这就需要老教师对他们进行传、帮、带,把学校优良传统、在教育教学中的宝贵经验、业务技能传授给他们。对新教师的培养目标是:在教学方面一年常规过关、二年能力达标、三年争取独挡一面。孙秀娟老师和新教师刘书芹老师结对子,柴凤兰老师和新教师苏立坤老师结对子,王桂艳老师和新教师张颖老师结对子,以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我校还要联系联谊校丰润二实小姚立荣,邵金红等教师,进行新的师徒活动。

一、结对教师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1、新老教师要明确培养目标,老教师要认真地教,新教师要认真地学。

2、老教师从制定教学计划,课堂教学等方面,对新教师进行全过程的跟踪辅导。

3、老教师随时为新教师上示范课,新教师要认真听课,做好记录,逐步掌握课堂环节艺术。指导新教师做好:熟悉大纲,指导分析教材,如何分散难点、突出重点;新教师要钻研教材,备好每节课,每节课要有规范的教案。

4、新教师经一段时间教学实践后,指导老师要随堂听课,下课后帮助小结,分析得失;新教师在一学期中举行一到二次全组的公开课,汇报成绩。老教师要加强对新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经常示范、督促与检查。

5、经过一学期的传帮带,老教师对每一位结对对象要恰如其分地对新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评价,新教师也要总结好获得的成绩、体会、经验与不足。

二、“结对子”活动的主要内容:

1、与新老师谈话。新老师刚到教育岗位,什么对他来说都是新鲜的,指导老师应把教学中的一些情况告诉新老师,让他有个心理准备,以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遇到问题无法处理。

2、与新教师共同研究课标。这一点非常的重要。课标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又是什么?每一节课学生要掌握哪些内容?这一节需要几课时讲完?新教师初拿课本,一时会无从下手,这就要知道老师从旁指导,指导一两课待新老师能熟练掌握教材后,再撒手让他自己研究课标和教材。

3、开展听课活动。开展听课活动是一种提高教学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听新教师的课,可以对他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给予纠正。所谓“旁观者清”正是说的这一点。而新教师也应听指导老师的课,根据新老教师的课程安排,安排每周听课一至两节,并即使展开听课评课,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地提出,并督促改进。

4、跨年级听课。要教好课,不仅要听同年级的课,其他年级的课也应多听。每个老师在教学中都有其出色的地方,关键是发现并学习。通过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及时地纠正。

篇8:新老教师结对新教师心得体会

一、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的对比

1.新授课的课堂教学对比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而新授课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授课的特点在于知识是全新的,但又以旧知识为基础,所以把握知识的连贯性,合理地引入新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老教师在新课的引入环节能够根据学生的前知 识结构、年龄特点,简洁明了地将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新课中。新课的讲解后,老教师还能够注意到讲练的必要性和概念的使用范围,并结合练习的形式一一呈现,加深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而新教师由于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前知识了解不多,在讲解的时候容易采用直接引入概念的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对新概念学习的盲目性。

2.习题讲评课的课堂教学对比

习题教学在化学 教学中也 有着十分 重要的作 用。它能够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老教师在习题课上多能精选习题、示范 讲解、一题多解、举一反三,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一道题的常规解题思路的同时,启发新思路,探讨新解,实现思维启迪以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新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多数采取就题论题的形式,不能够拓展延伸,题目一旦 稍做变形,学生就不 知所措。在日常的作业和试卷讲评课上,新教师还容易出现“题题讲,面面全”的现象。其实,这样既浪费时 间,又没有突出重点。

3.复习课的课堂教学对比

复习课追求的境界是有效、高效,而知识与 能力合一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和高效的标准。老教师的复习课大都能够注重以下几点:能够勇于取舍整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强调基础,突出课堂教学的重难疑点;能够将所学知识连接成网络,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听过一节印象较为深刻的老教师的复习课。在学习了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 的量浓度后,该教师将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这些概念一一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知识脉络图,让学生想到一个概念时顺理成章地联系到下一个概念。

而新教师由于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教学中看问题相对孤立,复习时大小知识点一一讲解,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琐碎而凌乱,不能有效、高效地进行提纲式复习,极容易造成复习课的无效。

二、反思新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新教师对教学知识点的把握不准确,教学目标不明确

从新老教师课堂教学的对比看,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缺乏对教材知识点的梳理和把握,不能够准确认识到知识的重难点,在课堂上往往是一讲到底,没有重难点,很难达到 教学目标。这 就要求新 教师在教 学中,要精心备课,从考纲到 教材再到 学生,都要精心 剖析,最后制定合适的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这样,课堂教学中才能有详有略、主次分明,实现教学目标。

2.新教师患得患失,面面俱到,但是全而不精

新教师由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心理压力 较大,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患得患失,对学生和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觉得什么内容都要一遍遍地讲,学生才能加深印象。虽然讲的内容多,却都是蜻蜓点水,就题论题,分析不透彻,学生学会的只是这道题,而稍加变形,就有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一劳永逸的。新教师应该勇于放手,敢于给学生自主思考反思的空间。

3.新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缺少了解

新教师由于没有教学经验,缺少对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了解,总是自认为学生应该会做,直到对作业进行批改的时候才发现问题。而老教师在新授课中就会提问可能犯错的学生,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进行特例教学,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进行有效学习。这就要求新教师应该在课前多向老教师请教,咨询学生哪些知识点可能是盲区,在哪些地方可能会出现思维错乱,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 问题和困 难所在,积极为学 生打开心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可知,经验是财 富。新教师 需要在日 常工作中,多学、多听、多看、多思,积极向老 教师请教,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感悟的能力,提升教学技能,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摘要: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多种教学技能,对于新教师而言,最直接和最有效方法就是随堂听课,通过对不同课型课堂教学的对比和反思,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技能。

篇9:终身学习,新老教师看“心态”

一、离退休教师——“终身学习”的表率

联合国老年人研究机构经过调查,将高龄者分为四种类型:清心寡欲,保守传统型;健康和平型;终身学习,自我挑战型;享受人生,乐天行动型。我所接触的离退休教师,尤以第三种居多,有些简直就是终生学习的典型代表。一位教师退下来仅二年时间,平日搜集大量报纸杂志,用他的话说,“一看二剪三练字,最后才是卖废纸。”这位教师笔耕不辍,两年时间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三十余篇。一位老校长退休十多年,仍坚持作摘抄笔记,摘文章剪贴。他说,“因为儿子还在教育工作岗位上,我坚持给他推荐好文章,要求他汲取营养,好学上进。”还有一位老教师年近八旬,一次家中被盗,他早年订阅并保存至今的教育教学杂志不翼而飞。行动十分困难的这位老教师,硬是蹬着简易三轮车,跑了周边村庄的集市,终于追回这些“宝物”。他说,“我的教育生涯中就积攒了这些杂志,说啥也不能让弄丢啊!”

作为这些事例的第一目睹者和第一倾听者,笔者感慨良多。

他们是终生学习的楷模。“活到老,学到老”、“生有涯,而知无涯”这些人生哲理在这些离、退休教师身上得到具体体现。他们是青年教师终生学习的示范者,在他们身上,我们看不到“什么老、什么身体不行、什么困难障碍”。

他们的终身学习贵在真诚。“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教育战线,这些离、退休老教师经历数十载的坎坷与拼搏,平日不离三尺讲坛,假期和老百姓实行“三同”,哪有什么“奖金”、“津贴”,真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如今,他们退下来了,然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仍在奋斗、在追求。学无止境,因为他们有闪闪发光的历史,有自己的理想,有钟情的事业,更有奉献的精神!

他们的心态是生命的晚霞。“满目青山夕照明,老夫喜作黄昏颂”。人的生理与心理老化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谁都躲不过。但比起生理老化而言,比较长久保持年轻的心态却是可能的。这些离、退休老教师选择了“终生学习”,老将不提当年勇,他们更加注重“现在”和“未来”,因此,少一些消极而多一些积极是他们永远的需要。

二、青年教师要向浮躁的“心态”开战

终身学习,需要用看得见的目标激励自己。人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无论离、退休教师,还是青年教师,每天都在感受衣食住行的欢乐和艰辛,寒来暑往、日出日落给人们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终身学习,如果没有具体目标的依照、引导作用,没有具体目标的参与和跟进,便不可能成为如同家常便饭般普遍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就会不自在,不踏实,找不着感觉,更谈不上去实现心中的理想了。常常听到有些青年教师茫然不知所措地说,我该干些啥呀?而一旦校方检查心得笔记、剪贴笔记、阅览室学习记录,他们又叫苦不迭,认为是额外负担。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和五光十色对青年教师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时髦、潮流、走向、选择对青年教师的诱惑是客观存在的,家庭、朋友、职业、生存对青年教师的压力是人所共知的。与离、退休老教师当年的学习、工作条件比起来,我们青年教师是没啥可说的,但有些青年朋友却不珍惜,上班关注大盘,下班摆弄杯盘,课余操心楼盘。如此下去,怎能写好自己“兴旺时期”的历史?又何谈理想和信念?

笔者认为,我们应针对部分青年教师的浮躁心态,区别对待,对症下药,真正收回青年教师的“心”。

一是找出部分青年教师的自省点,以解决自傲心理。部分青年教师自以为学习、工作各方面都很好,不需要再下苦功读书、研究,其心态是充满自信,但往往又比较自负,有时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听不得别人对自己的提醒。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对部分青年教师而言,要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力避教而不学、学而不思。部分青年教师年纪轻轻,职称到顶,再也不读书,不看报、不写论文,不搞课题研究,学校图书室见不到他们的身影,教师培训更是来去匆匆。当前,应特别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继续教育,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研究,从目标和制度上给予激励,使他们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二是开启部分青年教师的动力点,以解决无为心理。部分青年教师安于现状,处于中间状态,自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上游吃苦,下游危险,中游舒服”,自认为“终身学习”是软件,缺乏拼搏精神,缺乏前进的动力。对于这部分青年教师的学习,应尽可能量化,以解决无所谓的轻视心理。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中,要加强针对性,使他们找到“动力”的感觉,在心灵深处受到激励。在集体学习中学有所获,跃跃欲试,回去后主动自学,立竿见影,进而心悦诚服地改变现状,找到新的进步目标。

三是激发部分青年教师的内燃点,以解决自弃心理。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成绩排序,评先晋级名额的有限控制,出勤考核与工资的挂钩,以及来自家庭的波折和困难,往往容易使个别青年教师遭受某些刺激和打击,对继续教育会表现出沮丧心理和彷徨心理,自尊心降低,自信心减退。要不断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研究,同时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制定发展性评价方案,不断地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用一环扣一环、一个串一个的具体目标,让教师通过反思放下包袱,建立自信,稳定在一个既定的正确的方向上来。

三、搭建新老教师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教师终身学习,需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需要引导教师立足岗位,立足自学,做“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要研究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教师的素质现状、培训需求和心理状态,以此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当前,我们的继续教育培训没有深度挖掘甚至完全放弃离、退休老教师这块宝贵的人才资源。

离、退休老教师是青年教师终身学习的指导者、领路人、导航员。首先他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会感染、感召青年教师,他们是青年教师独立学习、独立研究的指导者。其次,他们是青年教师学习技巧的传授者和学习障碍的诊断者,不少青年教师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足、写然后知不足,需要离、退休老教师指导其有效地学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便少走弯路,快出成果。第三,他们是青年教师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客观公正的评价者。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教师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学习的质和量上、在知和行上也就存在差异,需要比较、鉴别、评估、提高。有离、退休老教师的参与,就有利于多元化评价,有利于评价的科学、客观、公正。诚然,青年教师中不乏现代教育技术的行家、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这必然会使离、退休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的交流活动技术含量更高。事实上,绝大多数离、退休老教师不仅学书本知识,也懂得社会交往知识,更乐意学习青年教师之长,壮心不已,愿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他们热心提携晚辈,激励青年教师超越自己,热望看到朝霞越烧越旺,最后推出一轮太阳。

篇10:新老教师结对新教师心得体会

各教管办、市直各学校:

为进一步加大新教师培养力度,帮助他们快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决定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确立新老教师“一对

一、手把手”帮扶对象,充分发挥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与传、帮、带作用,激励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脱颖而出,使新教师快速成为青州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同时,通过同伴互助,促进骨干教师、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整体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打造一支结构层次合理化、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可持续化的教师队伍。

二、活动目标

以 “一年合格,三年称职,五年成才”为总体目标,以一学年为一个考核阶段,引导青年教师不断进取,逐级而上,尽快成材。

三、导师的聘任、职责和待遇

1、导师的任职条件

(1)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风严谨;(2)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3)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有较高的专业造诣;(4)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效果优良;

(5)具有较高的教研、科研能力;

(6)青州市级以上教学能手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7)指导教师一般从新教师任职学校聘任。

2、指导教师的基本职责

(1)严以律己,率先垂范,发挥榜样和引导作用,全面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努力成为新教师的良师益友;

(2)加强对新教师政治思想和师德教育,引导新教师热爱教育教学工作,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加强新教师在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指导,使他们快速熟悉和规范教学规程,在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水平等方面有明显进步;

(4)督促新教师学习探究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使青年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

(5)指导新教师积极开展教研、科研工作,积极撰写、发表学术论文;

(6)帮助新教师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指导青年教师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3、指导教师的待遇(1)把是否指导新教师及被指导教师成长情况作为个人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条件;(2)评选优秀结对教师和“人梯奖”优秀导师;(3)在新教师培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指导教师在评优、树先、考核等方面优先。

四、新教师的基本任务

1、尊敬导师,勤奋好学,主动向导师请教,虚心接受导师的指导,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2、每周至少听1节导师授课,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活动,认真总结听课的收获和学习体会,逐步积累教学经验;

3、认真钻研并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自觉完成导师提出的技能专项训练,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4、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尽快提高教学能力;

5、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教研与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与水平;

6、积极承担学生管理工作,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不断提高自己对学生和班级的组织管理能力。

五、培养措施

1、共同备课。学习课标,钻研教材,吃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案;

2、互相听课。每学期至少进行两轮听课,首先新教师听指导教师的指导课,然后指导教师听新教师的实践课。期中新教师在学科组内上汇报课,由学科组、备课组进行评课,指出优、缺点。期末进行第二轮听课,然后由学科组进行学期考评;

3、指导教师帮助新教师选择教学教研课题,每学年撰写两篇教学教研文章,力争有1篇在乡镇(市直学校)以上获奖或交流;

4、每学期期末新教师须向学校上交听课笔记1本,优秀教学案例1个,论文1篇。

5、指导教师与新教师双方随时提出听课,指导教师随时检查新教师备课情况及作业批改情况;

6、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成长论坛”,为新教师创设与学校领导、特邀嘉宾、指导教师等沟通看法和想法、交流经验和体会、碰撞思维和智慧火花的平台,达到快速成长的目的。

在新教师集中培训期间教育局将组织举行新教师拜师仪式。请各单位于2009年10月28日前通过办公平台将《新老教师结对情况登记表》报教育局组织人事科。

附:新老教师结对情况登记表

篇11:新老教师结对新教师心得体会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依托省示范园和五星级幼儿园的办学经验和示范引领作用,结对帮助结对园在园务管理上趋于规范,在保育教育实施过程中能扭转“小学化”倾向,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有效共享,逐步缩小幼儿园地区、城乡、园际之间的差距,促进我区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帮扶对象

四所幼儿园:杏花岭区宝宝幼儿园、杏花岭区杏东幼儿园、市一建集团幼儿园、面粉二厂幼儿园。

帮扶园所现状:

(1)杏花岭区宝宝幼儿园是一所四星级民办幼儿园,现有12个班,幼儿360余名。教师全部为外聘,其中教师24个,保育员12个,教职工共50人,其中大专教师17人,教师稳定性差。

(2)杏花岭区杏东幼儿园是5月新成立的区属公办园。幼儿园现有六个班(小班2个,中班2个,大班2个),幼儿190余名,教职工35人,其中在编教师8人,年龄45岁以上的有5人,都不在教学一线。另有3名在编教师,一名负责保教工作,一名负责事务工作,仅有一名在编教师在一线岗位,班里11名教师均为外聘教师,稳定性差,工作经验不足,学历大多为中专。保育教师学历在高中以下,年龄都在40岁以上,我园师资队伍很不稳定。

(3)市一建集团幼儿园是一所机关部队集体企事业办园,幼儿园现有6个班级,大中小各2个班。教师队伍以年轻教师为主,老教师所占比例较小。

(4)面粉二厂幼儿园是一所机关部队集体企事业办园,现有6个班级,其中大中小各2个班,共有13名教师,学期教育专业教师10名,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3名,幼儿园大部分教师属于外聘,师资队伍不稳定。

三、帮扶目标:

1.根据幼儿园目前状况,结合我园的优势,本次结对帮扶工作重点使结对园在教育理念、教学水平、园务管理、常规工作、资料建档、环境创设、区角活动的组织等几方面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2.围绕四个设计:顶层设计(办园理念)、路径设计(办园特色)、制度设计(适合本园)、环境设计(教师和幼儿的发展,幼儿为本)达到以文化的品味办有文化的教育。

2.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促进城区幼儿园发展的同时,提升我园的办园水平。

四、实施阶段及步骤

第一阶段:3—6月 启动阶段 规范园务管理

目标:改变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制度、逐步规范园务管理

(一) 成立机构确定方案

1.成立我园结对帮扶领导小组,明确责任

组 长:申 芸

副组长:王晓莉

成 员:王宝欣、程红英、张春梅、李芳、崔珺

2.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制定“本园帮扶工作制度”。

(二)座谈调查,了解帮扶园情况

1.请帮扶园填写调查表,座谈

2.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实施方案,指导结对园结合实际拟定“三年发展规划”

(三)签订帮扶协议

1.与结对园签订帮扶协议(3月31日)

责任人:申芸 王晓莉

2、与帮扶园研讨到帮扶园深入了解园情“走出去”指导。

(四)转变思维模式,重塑新形象

责任人:申芸

第二阶段:209月—6月 实施阶段

(一)年9月—12月 提升教育理念

目标:转变教师观念,树立“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

1帮助结对园根据《指南》规范一日生活及教学安排。

工作重点:帮助结对园根据《指南》,制定适合本园情况的园务工作计划和保教工作计划,规范幼儿一日生活安排及周次教学安排。责任人:王晓莉

2.示范引领:请帮扶园参加示范园园本教研活动:责任人:王晓莉 崔珺

教研主题: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优化幼儿一日活动。

采用共同开展教研活动,进行头脑风暴的形式,给教研员做示范引领

(二)3月-6月 创设教育环境

目标:根据指导结对园的环境创设,帮助她们改变环境创设观念,提升环境创设的理念,因地制宜创设室内外环境,改善校园环境。

1、“请进来”观摩。结对园派2名教师到我园实地观摩环境创设,并进行跟班学习,让结对园教师直观感受幼儿进行区域的情况。

2、到结对园进行业务指导。(工作重点:指导结对园的环境创设,帮助她们改变环境创设观念。)

3、指导结对园教师自制区域、户外活动材料、教玩具。结对园阶段工作汇报,

4、到结对园对教师进行关于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的专题讲座,帮助教师了解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区域活动开展的步骤与策略对区域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重点从区角的设置、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投放指导

5.“请进来”观摩。各示范性幼儿园为帮扶园准备一节区域活动教学观摩,让结对园教师直观感受幼儿进行区域的情况。(重点从区角的设置、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投放、活动的开展方面进行手把手的帮教。)

(三)209-12月 强化专题指导

目标:针对各园前期的调研,解决困惑。加强教研活动的指导,督导常规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提升教师教育理念。

1.一次跟班式学习。组织各结对园园长到实验幼儿园跟班学习半日活动暨教育活动观摩。

2.对民办园宝宝幼儿园及教办园杏东幼儿园进行如何克服小学化倾向

开展讨论及经验分享,组织各种专题活动:家长讲座,书香校园,家长开放日活动内容的引领等方面

3.对于面粉二厂幼儿园,一建集团幼儿园解决教研活动的组织实效性

4. 以各园为单位开展公民办“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5.教师培训。对教师进行关于《幼儿园保育教育常规(试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专题讲座,帮助教师了解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区域活动开展的步骤与策略,重点从区角的设置、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投放指导。

6.充分发挥公办校(园)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采取教学观摩点评与微型讲座形式,帮助教学技能的提高。

(四)203月—6月 师徒结对指导

1、举行“师徒结对” 签约仪式 。开展骨干教师与帮教教师师徒结对。

2、“走下去听课”。结对园各派数名骨干教师与帮教教师师徒结对,进行跟班学习。帮教教师以听课、评课的方式,从备课、活动设计、活动准备、活动组织、活动反思等方面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切实提高结对园教师的教学技能。

3、开展帮扶结对教学展示活动。

第三阶段:年9-12月 经验总结推广阶段

1.指导完善资料整理扶档案资料归档。

2.做好总结汇报,迎接检查。

3.做好幼儿园帮扶结对活动简报与交流工作。、

活动方式

每期帮扶活动周期为三年(2015年——2017年)。通过采取教学观摩、同课异构、跟班学习、业务培训、送教下乡、师徒结对、网上交流等灵活多样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共享资源,共同提高。

四、活动措施

1.制定一个帮扶活动方案。杏花岭区实验幼儿园指派专人负责结对帮扶活动,深入到结对园了解园情,确立帮扶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和实施方案,与结对园签订帮扶协议。

2、完善一套制度。杏花岭区实验幼儿园帮助结对园规范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各项制度,推进结对园园务管理规范化。

3、互派学习指导“五个一”活动

(1)一次综合指导。杏花岭区实验幼儿园学期初派教师到结对园进行教育教学业务指导,帮助结对园制定学期班级保教工作计划,指导园内环境创设,开展教师业务学习等。派保健医、保育老师到结对园指导安全、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及消毒等工作。

(2)一次跟班式学习。杏花岭区实验幼儿园学期中开展被帮扶园派出骨干教师到对方园跟班一周,并参与对方幼儿园组织的教研、集中学习等活动。

(3)一次专题讲座。每学期杏花岭区实验幼儿园选派园长或骨干教师根据被帮扶园实际需求提供一次专题讲座。

(4)一次送教活动。每学期杏花岭区实验幼儿园选派骨干教师送教下园,通过开展示范性教学,同课异构活动,传授先进的保育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5)一次观摩学习。结对园杏花岭区实验幼儿园每学期到示范园观摩学习,围绕“合理安排幼儿园一日生活”“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游戏活动的开展”等内容开展。

4、建立帮扶档案。结对园所要建立一套帮扶档案,将帮扶活动资料分类整理留存,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帮扶活动的实效性。每学期末对活动开展情况、工作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分析,形成结对帮扶活动总结。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杏花岭区实验幼儿园成立帮扶小组。

宝宝幼儿园负责人:程红英;杏东幼儿园:王宝欣;张春梅:后勤;李芳:保健;采取实地考察、座谈、查阅档案、访谈、观摩课等多种形式了解园情,明确帮扶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和实施方案,并与结对园签订“爱心拉手”帮扶协议。

2、结对帮扶,重在过程,杏花岭区实验幼儿园帮助结对园规范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园务会、教研组、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安全领导小组等工作组织;建立健全教研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幼儿入园制度、卫生安全制度、家园联系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3、制订方案,抓好落实。认真落实太原市结对帮扶“五个一”活动,做好资料收集。将结对帮扶双方幼儿园的名单、在园幼儿人数、教职工数、负责人、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制成表格报送教育局。

4.建立档案,做好总结。结对幼儿园要建立专门的帮扶档案,帮扶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总结,分别建档立卷,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帮扶活动的实效性。

篇12:新老教师结对新教师心得体会

——上海市朱行中学新老教师结对会议

在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九月,为了帮助我笑新进教师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早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专业教师。在2017年9月11日下午1时,在我校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主题为“师徒结对 携手共进”的新老教师结对会议,会议由教导处金丹副主任主持,乔辉杰书记、张美英副书记、政教主任兼校办主任胡丹英老师参加会议,与会四位新教师:胡渊元、何叶青、范天馨、丁益兰,与会带教师傅:孙燕平、周玉明、徐欢华、何愔等。

首先,教导处宣布带教名单,师徒相互介绍认识,签订《带教合同》;由乔辉杰书记为带教师傅颁发《聘书》。紧接着,四位新教师分别发言,表达了对学校和师傅的感激之情,并表示虚心学习、尽快找到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好每一件事、学习师傅的每一个优点。孙燕平老师作为带教师傅发言,她表达自己作为徒弟时的真情实感,鼓励新教师们用心待学生、用计(技)管理班级、用情呵护学生。张美英副书记作为带教师傅表示我校几十的不断发展中,知名度不断提高,学校对新教师的期望值也在增加,并给徒弟们提了几点希望。

接着,教导处金老师为新教师提了几点要求:

1、细读《上海市朱行中学教学五环节细则》,规范教学五环节;

2、努力实践“生态课堂811”,课前课后勤反思。

3、制定个人学科学习计划。

4、尊重带教师傅,学师德、学技能、学习班级管理,多听课多被听课,用好听课本,仔细研究师傅的讲课技巧,通晓讲课思路。

5、见习教师要写详案,主动给师傅指导,虚心听实践中改进。

6、要多问、勤思多写,每周至少一天听师傅的课,主动要求师傅听课。

7、认真学习,阅读教育教学名著和杂志,了解教育前沿动态,争取有研究专题和积极撰写论文,每学期写总结。随后,政教主任胡老师给新教师们一些建议:有着一颗亲近孩子们的新教师们,你们在接下来的教学生活中,要善于和学生保持距离,言爱有加;不只做教书匠,授业之外善于传道;一言一行重细节,处处都要积极传递正能量;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了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才能;做好副班主任,不断向优秀的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

最后,乔书记为本次会议讲话。他要求新教师们有理想爱学习,敬业爱岗,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同时要求师傅们能倾囊相授,互有所长,教学相长,在新教师身上学新东西,有创新意识、有高品质工作。会议结束,师徒和行政领导合影留念。

篇13:多措并举广结对促进教师共成长

为打破地域限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笔者所在区教体局采取“下乡支教和城区挂职”的办法,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成对子,互派教师交流,区教研室也积极推行“城乡互动、典型带动、区域联动”的教研策略,将全区58所小学划分为六个大学区,针对体育骨干教师多数集中在城区、分布不均衡的状况,教研室牵线搭桥,将大学区内体育教师合理搭配,让城区骨干体育教师与农村体育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师傅指导徒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与徒弟一起研究教学策略,认真备课,看课后及时点评,提出改进意见,指导徒弟认真撰写好教学反思;徒弟虚心接受指导,有计划地观看师傅上示范课,主动邀请师傅看自己上课,进行磨课,修改教案,上汇报课,写好拜师体会等。

教研室定期举行大学区教研活动,加强城乡教研活动交流,展示师徒结对成果。通过送教下乡、开放课堂等形式,对农村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业务素质以及业务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力求做到“四个结合”,即把“结对”工作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与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结合起来,与学校体育今后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打破人数限制——立体分层结对

骨干教师是先进教学理念的承接者和传播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示范者。针对笔者所在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人数较少的现状,采取以下对策:一是改变传统的“一对一”结对模式为“一带几”模式,改变“平面培养模式”为“立体培养模式”,因人而异,实行一师多徒或多师一徒制,有的教师既可拜师傅又可带徒弟,注重讲求师徒结对效果,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多角度、立体式相互切磋;二是确定目标,合理选择“准骨干教师”为培养对象,指明努力的方向,制订分层培养计划,让现有的骨干教师与“准骨干教师”结成对子,适当加任务、压担子,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并给予系统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吸纳骨干教师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技能,尽快成长起来,使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带动更多的年轻教师成长。

三、打破年龄限制——教学相长

师徒结对应该避免师道尊严以及一味复制模仿的“现象”,新老教师要在学习中教学相长,互相促进,实现共同提高。首先,老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爱才惜才的伯乐精神,要善于发现青年教师的长处,发挥他们的优势,倡导适合各自特长的教法,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指出不足,探讨合适的方法。其次,老教师要虚心向新教师学习,青年教师思想解放、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有许多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也是值得老教师学习的,尤其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制作微视频等,此时,师徒结对的徒弟就成了师傅。再有,年轻教师都有自己专项特长,在专业技能方面是老教师不能比拟的,老教师也应该虚心求教。比如,在全区小学体育教师健美操技能培训中,就是发挥青年教师在健美操方面的特长优势,让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对,以少教老,发挥青年教师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打破时空限制——网上结对

篇14:校企师徒结对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校企合作 师徒结对 专业化成长

“校企师徒结对”不同于传统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期间临时性的师徒关系,它是一种更稳定、更长远的结对关系,并且通过学校层面签订师徒结对协议、颁发聘书予以确认,师徒结对活动的机制更趋于常规化,内容涉及课程教学、专业建设、技术指导、创新实践等各方面。

一、校企师徒结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价值分析

(一)开展校企师徒结对是职业教育对接企业需求的“催化剂”

从教育的起源来说,职业教育发轫于企业员工培训,因而职业教育主动对接企业需求、职业学校教师扎根企业拜师学艺,正是职业教育在本质上的一种回归;而从教育的发展来说,与普通教育的相对独立不同,职业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职业教育只有时刻保持与企业、行业、产业的密切联系,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因而,通过“校企师徒结对”推动大量的一线教师到企业拜师学艺、顶岗实践,必然能够有效地扩大、密切校企联系,也更有益于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乃至融合。校企之间良性的互动和融合,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开展校企师徒结对是职校教师优化企业实践的“稳压器”

事实上,近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要求下,大多数中职学校已经建立起了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培养培训的制度和体系,但是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不少中职学校的教师下企业实践往往安排在暑期进行,其应付任务的痕迹明显,至少呈现出三大弊端:首先,几乎都是短期行为,没有延伸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其次,在实践企业、指导师傅的选择上,往往呈现较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整个下企业实践显得十分盲目;第三,在实践内容方面,几乎都是依据企业的安排,缺乏自主意识,更没有系统化、长效化的构想和设计。

传统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其存在的随机性、偶然性、盲目性,导致实际的成效并不明显,而采用校企师徒结对式的下企业实践培养由于其规划性、系统性、针对性,使得下企业实践的成效更加长远且稳定。

(三)开展校企师徒结对是职校教师跻身技术前沿的“孵化器”

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系统的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模式,因而职校教师走的几乎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成长路径。所以,若想我们的职校教师昂首阔步走在技术的前沿领域,若想我们的职校学生游刃有余于职场的千锤百炼,必须借力于“校企师徒结对”,求索于企业实践中,从而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四)开展校企师徒结对是职业学校提升师资水平的“试金石”

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成长为专业技术领域的行家里手,在校企师徒结对的学习中,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革新、项目开发等工作,并且应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通过“校企师徒结对”,职业学校的老师需要从“学徒”成长为技术上独当一面的技师,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

二、校企师徒结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解析

(一)整体规划是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基本保障

首先,学校应将校企师徒结对定位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须建立由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室、专业部、实训处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专业教师校企师徒结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通过学校全体教师会议、教研组长会议、专业教师会议等形式宣传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目的和意义,定期组织校内交流活动,在校内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其次,学校必须制定出台相应的活动方案和实施办法,如制定《关于建立开放式、跨界性的教师‘技术成长团队暨校企协作式授课的实施办法》《校企师徒结对工作暂行条例》等制度,就参与师徒结对的专业范围、结对师傅的要求、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内容等相关情况进行明确规定。同时,结合活动方案和实施办法的要求,每学期制订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活动计划,指导推进活动开展。

再次,学校将师徒结对纳入学期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以及专业教师继续教育范畴,作为专业教师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先进评比、专业带头人选拔、出国培训与教学骨干推荐的重要参考条件。

(二)导师遴选是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关键举措

在开展校企师徒结对过程中,师徒对应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一般稳定期是1~3年,只有稳定的师徒结对关系,才能保证指导内容的长效性和深入性,也才可能形成有价值的成果。也因为如此,企业导师的遴选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企业导师应该具有一定资质。如学校开展校企师徒结对对企业导师明确如下要求:参与结对的企业师傅应当是企业、行业中的专家能手,一般至少应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并在该行业工作满五年及以上。此外还应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条:行业中的领军人物,在同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企业内公认的技术骨干,具有工程师及以上的技术职称,具有高级工及以上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其次,企业导师来源应有一定的方向。一般来说,学校可以允许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自行选择结对的企业导师,但对于那些之前很少接触企业的专业老师,应该提供一定的平台和资源库。比如,学校在2006年发起成立“平湖市校企合作研究会”,2012年升格为“平湖市校企合作促进会”,目前有会员单位42家,主要是平湖市机械、光机电、服装、箱包四大支柱产业的骨干企业,专业老师可以从这些会员单位中寻求结对的技术导师;此外,学校还是“嘉兴港区石油化工协会”“平湖市服装行业协会”“平湖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平湖市五金紧固件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依靠行业协会与更多的企业单位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拓宽教师培养培训的资源和范围。

再次,学校层面应积极固化校企师徒结对关系。学校应在每学年初,通过组织“校企师徒结对启动仪式”等活动,邀请专业教师的企业技术导师来校,并由学校出面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导师签订结对协议,由学校出面颁发聘书,以强化企业技术导师的身份认同感。此外,学校还应积极与企业技术导师所在企业联系沟通,争取企业的支持,在安排技术导师来校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或接纳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等方面提供便利。

(三)规范活动是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根本命脉

首先,常效化的活动时间。一方面,学校要求结对教师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在每年暑期赴导师所在企业实习10~20天。此外,要求每个“师徒对”每月至少活动一次,可以是企业技术导师来校与结对的专业教师开展实践技能指导或个别交流,也可以是结对的专业教师去企业技术导师处学习实践。

其次,互动型的活动形式。在互动型的校企师徒结对活动中,学校专业教师既可以获得来自企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企业技术导师来校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开展技术指导、课程教学,能够帮助专业教师充分挖掘校内教学设备的使用效能,体验充满企业元素的专业教学。

再次,专题性的活动内容。学校要求每个“师徒对”以学期为单位,确定本学期的重点研究或学习方向,可以在课题研究、技术案例、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有侧重点地进行研讨。校企师徒对的活动专题,必须与学校科研项目相结合,即带着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结对活动;必须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以充实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专业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教学实效;必须与学校专业发展相结合,以进一步储备学校专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并为学校的专业发展提供富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必须与自身专业发展相结合,着力提高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拓展专业外延。

(四)绩效考核是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重要抓手

1.定量考核。学校要求每个师徒在每次开展活动后都要详细记录该次活动情况,内容涵盖活动时间、地点、主题、情况记载以及反思和体会。以学期为单位,每个师徒对上报本学期结对活动开展情况,汇总活动数量,每月活动不足一次的为不合格(详见表1)。

表1 校企师徒结对活动情况记录表

2.定性考核。学校组织进行效果检测,一方面检测专业教师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为以后工作提供改进的依据。一是进行即时性效果检测,即检测专业教师学会了哪些专业技能,掌握了哪些专业知识,了解了企业哪些情况等;二是进行持续性效果检测,即检测专业教师是否有了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比没有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进步快等;三是进行广泛性效果检测,即检测其他专业教师对挂职锻炼的看法,对学校专业建设、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毕业生职业能力、发展后劲的影响等。

三、校企师徒结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成效评析

(一)教师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

通过将近两年的校企师徒结对活动,学校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技能、职称结构、双师型比例等方面得到较大改善,教师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目前学校有平湖市名师2名,嘉兴市学科带头人4名,嘉兴市名师3人,嘉兴市名校长1人。2012年以来,学校不少专业教师在校企师徒结对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革新、项目开发等工作,并且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二)教师业务竞赛成绩突出

通过近两年的校企师徒结对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业务水平飞速提升,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能力竞赛、教学设计竞赛、创新作品大赛等赛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自2012年以来,学校仅数控加工技术、电子运行与控制、化学工艺、服装设计与工艺四个专业的教师就获得了30项省级以上竞赛成果。

(三)专业教育教学成果斐然

通过近两年的校企师徒结对活动,积极推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幅提高,教育教学成果斐然。

自2012年以来,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中职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2012学年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成果20项、2013学年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成果12项。2012学年(2013年度),学校886名学生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单考单招)考试,上线822名,上线率达92.8%,上线人数名列嘉兴同类学校第一。机械(数控加工技术)、工美、化工、计算机、体育五个专业的上线率均达到100%,共有113名同学进入省各专业前100名。

【参考文献】

[1]中国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china.com.cn/,2010(3).

[2]孙泽平,田书芹.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2(4):105-107.

[3]韩秋黎,冯正良.“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发挥作用机制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11(1):57-61.

上一篇:社工求职信下一篇:舆情管控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