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2024-08-08

中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共8篇)

篇1:中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调研报告

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班级:2012级环境工程

姓名:冯雷

时间:2014年4月17日

中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3

摘要:2013年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之后,以习近平主席为中心的党的第5代中央领导集体诞生,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国外形式一片大好的阶段,但也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新的领导班子面对中国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积极地开展各种改革,中国引上了一条全面改革的道路。中国要改革,并不是习主席上台之后才提出来的,早在江泽民时代都曾有过,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全面深化改革包括政治上的改革,经济制度的改革,教育的改革,医疗的改革及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取得长期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中国人民获得幸福生活的需要。

...........................3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 经济制度 政治体制 小康社会..........3

前言.........................3

主体.........................3

1.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3

2.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4

3.全面深化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的必要性...........5

结尾.........................6

附录.........................6

中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摘要:2013年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之后,以习近平主席为中心的党的第5代中央领导集体诞生,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国外形式一片大好的阶段,但也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新的领导班子面对中国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积极地开展各种改革,中国引上了一条全面改革的道路。中国要改革,并不是习主席上台之后才提出来的,早在江泽民时代都曾有过,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全面深化改革包括政治上的改革,经济制度的改革,教育的改革,医疗的改革及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取得长期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中国人民获得幸福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 经济制度 政治体制 小康社会

前言

2013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该决议指出,今后要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这次中央下定决心改革是由社会的发展所决定的,是迎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历史的进步。从中国的历史可知,改革会伴随着风险,若改革不当,轻则使社会动荡不安,重则改朝换代,比如清末的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宋代的王安石变法,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最终还是失败。可毕竟还有很多改革获得了成功,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使秦国慢慢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了六国,唐朝的贞观之治,使当时的唐朝繁荣富强,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国。中国的改革是必须的,但也要审时度势、考虑周全、谨慎行事。

主体

1.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

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怎样理解中国进行全面经济改革的必要性,这得从中国经济发展说起,从中国经济体制的历史说起,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与中国当时的经济水平及各个方面情况紧密联系的,可以说,中国无论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由中国实际所决定的,由中国现状决定经济体制的变化。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期间都属于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由于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国家的经济体制,二是由于新中国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为了解决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为了发展农业、工业,为了使新中国在世界中站稳脚跟,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政府统一调配有限的各类资源,使各类资源充分用在紧要的事情上,解决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比如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军事实力显著增强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计划经济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暴露出许多弊端,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第一,对微观经济活动与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容易产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相互脱节;第二,不能合理地调节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容易造成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现象;第三,计划容易脱离实际,造成不必要地巨大浪费等等缺陷。1992年10月12日,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时至今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取得了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国民经济飞速发展,GDP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已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增大、就业难、工资低、生产方式落后、国家主要经济来源集中在第一产业等。

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不能满足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是摒弃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可以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我国党政机构的公职人员,是公权力的主要行使者,特别是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人员,更是其中的核心。如果他们都能够正确地对待权力、金钱、美色,言行具有良好的道德约束,那么,我国政府的清廉就有了基础。离开公职人员的清正,就不可能有政府的清廉。同样,没有公职人员的清正和政府的清廉,政治清明也就只能是空话。当然,政治的清明还有更丰富的内涵。清明的政治,不仅要有官员的清正、政府的清廉,还要有基本的公平正义、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公众认同的政治制度。

对于公众最为关注、社会普遍诟病的特权问题,在以往的改革中曾经做出许多努力,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愈演愈烈。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政治局作出转变作风的八项规定,社会反响广泛、热烈。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能够全面清理、果断废除不合理的特权,并且建立起严格的制度监督权力,不仅可以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也为规范官员的待遇、约束官员的行为产生积极作用。对于弘扬民权,实际上是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不断拓展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途径和范围。在这方面,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协商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保障公平公正的司法制度等,是很难想象的。

权力地带及其“灰色权力”、“灰色资本”、“灰色暴利”的“三灰现象”,非常值得关注。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处理“三灰现象”。首先,它直接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次,它直接威胁市场的公平和公正。第三,它根本地阻碍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完善。第四,它扭曲国家的整体利益格局,加剧了官民冲突、劳资冲突和贫富冲突。第五,它吞噬全国人民的福利。

我国一些政府机构存在自身特殊利益的现象和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政府过度主导经济生活,导致政府与民争利。第二,政府所支撑的庞大的官员体系,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是少见的。第三,政府的公共属性被自身的特殊利益异化。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是革除政府特殊利益,封闭政府权力出轨的必由之路。

3.全面深化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的必要性

除了要全面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也要全面深化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中国人的精神文明却没有跟上。在现实生活中,中国到处充斥着不文明的现象,中国人丧失了好多传统的美德。由此可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从1978 年开始,改革始终是以经济体制为中心、以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为配合的, 这也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和工作重点相适应。改革开放28 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GDP 由1978 年的3624.1 亿元[2]增长到2006 年的209407 亿元[3]。与此同时, 我国社会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矛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凸显, 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引起广泛关注, 其中看病、住房、上学被称作新“三座大山”,医疗、就业、贫富差距成为当前社会最为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医疗体系,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完善教育,加强安全生产监察,加强社会治安,彻底解决看病、住房、上学三大问题。

在之前,中国只注重发展经济,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忽略了落后的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今,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使人谈虎色变。中国今后的发展,不仅要注重经济的增长,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要提

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结尾

中国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国的改革,必须立足于眼前,放眼于未来。当前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唯有改革方能解决。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不是一时的决定,而是经过长期的准备,在经济和政治上的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有,只是进行小方面的改革。相信在以习近平为中心的党的第五代中央领导的带领下,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一定取得重大成功。

附录

【1】汪玉凯.我国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潮州日报(J).2013-12-03:32-36.【2】李春根,李建华.论社会体制改革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

(4):38-43.

篇2:中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并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了部署。主要有6个方面: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中还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经过了多年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生产力得到了发展,GDP从1978年的世界第11跃居如今的世界第二位。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但是我国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有限的成绩,必须全面深化经济改革。

首先,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没有根本的改变。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从总体来看,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好不够高,作为发展中国家,跟发达国家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想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主要矛盾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我过基本国情与社会主要矛盾是促使我国必须前面深化经济改革的必要因素。

其次,全面深化经济改革是顺应解决社会突出问题的需求。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是建立在高投资、高消费、高消耗、低效率的基础上的。据发改委网站发布,2013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实现目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完成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以上,达到计划目标。但是根据“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指标完成情况滞后,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任务艰巨。环境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在2013年年末,全国大范围地区都被笼罩在雾霾之中。12月6日,上海PM2.5节节攀升,全市平均602.5;PM10平均浓度671.0,最高的普陀监测站达726.0。近些年来北方地区备受沙城暴的困扰。高耗能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对于资源的压力过大,因而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才能缓解多于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从源头缓解逐渐凸显锐化的环境污染问题。

而且,经济领域的改革对于其他领域具有牵引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领域的改革提供借鉴,使得其他领域的改革可以少走弯路,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将增强人们对深化其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经济体制改革每深入一步,必然对其他改革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越深化,越要求其他领域改革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许多内容贯穿于其他领域改革,比如政府职能转变,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篇3:中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刚刚过去的一年,被视为中国改革的新起点。这一年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沿着35年前改革开放启程的足迹,这次“关键性会议”突破性地为中国改革“升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并首次提出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公布后,多个领域的改革加速推进。

2013年岁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习近平任组长。

篇4:攻坚四川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这样强调说。而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6月12日部署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时表示,要以更大力度抓好改革方案制定和部署落实。四川的各项改革正全速推进当中。

当前,四川正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推进各项改革进程。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一个活力迸发的四川正打破各类“玻璃门”,现代化治理体系正逐渐形成。

Part.1政府职能转变全速推进

今年6月,当新津县永商镇宝桥村宝莲大道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负责人拿到工程施工图审批批复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与过去盖满多个部门的公章不同,这次的批复件上面,只有一个鲜红的印章:新津县行政审批局。”

新津县行政审批局,这是四川省第一个集行政审批事项于一体的局,23个职能部门的173个行政审批权,全划归该局。6月1日起,新津县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申请材料减少42项,审批时限从161个工作日(不含中介服务时限)缩短为36个工作日(不含中介服务时限)。

这是一项极有创新意义的探索。“一套资料、一套图表、一个印章”,化多个部门为一个部门,老百姓感觉终于理得清头绪了。

“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而四川正大力加强此项改革。

今年,四川省政府下发的《四川省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 (下简称《方案》)中提出,四川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推动各项改革从重数量向提高含金量转变,从“给群众端菜”向“让群众点菜”转变。 而“一窗受理、分类办理、受办分离、一窗发证”模式将在四川全面推广,并加快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审批机制,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上网运行。

“审管分离”,打破“玻璃门”,将权力关进“玻璃房”,这“玻璃房”正是“新津县行政审批局”,未来,这样的行政审批局将会越来越多。

除了并联审批,一些收费也将清理,尤其是涉企收费,将按规定取消或降低一批涉企收费,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方案》要求,8月后,将取消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务或体现一般性管理职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证统发”也是四川今天行政审批事项改革的重要内容。6月中旬,四川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下简称《通知》)。“三证合一”登记制,是指在不改变工商、质监、国税、地税部门审批职能、不改变原有证号编码规则的前提下,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一,向企业颁发加载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号的营业执照,不再另行颁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的登记制度。

今年1月1日起,成都市高新区先行启动实施了“三证合一”的登记管理办法。从这一天起,在高新区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不用再分别跑手续办审批,只需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全部搞定。

《通知》要求,全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分布实行。第一步,先在全省推行并联审批,2015年8月底前实行“三证统发”。第二步,在“三证统发”的基础上,具备条件的市(州)试点推行“一证三号”。第三步,2015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与全国同步实现“一证一码”。

按中央的安排部署,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四川正全速推进。

Part.2国企改革分类推进提速混改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2015年,正是四川省国资国企“改革攻坚年”。

四川省政府要求,加快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选人用人机制和“三项制度”改革,完善体现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激励机制,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鼓励民间投资主体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四川省属国资国企改革责任分工方案》明确的68项改革任务已经全面启动,2015年,启动剩下48项国企改革。四川省国资委主任刘国强表示,四川将提速国企混改。全省33户重要骨干国有企业,半数以上被列入省上综合改革或单项改革试点。

中央明确,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四川的国企混改,也将吸引进入,以发挥“鲶鱼效应”,在为非公经济提供更多发展空间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为了推进国企改革,四川省还制定了《省属国有企业分类实施办法》,初步将企业划分为功能性国有企业、竞争性国有企业,其中功能型4户,竞争Ⅰ型10户、竞争Ⅱ型9户。对此,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表示 ,把公益性的留下,竞争性的则推向市场。此外,有些企业面临重组,有些则需要部分或者整体出售,需要分类制定政策。

nlc202309011515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央要求,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而四川正朝着这个方向推进,川商集团与粮油集团的整合重组正进入实质性阶段,二者将整合组建省商业投资集团。《当代县域经济》记者还了解到,目前,长虹集团将改组为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化工集团分块搞活转型升级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医药集团股权转让工作已完成,获得转让收益6.8亿元。

Part.3多路突围“放活”土地经营权

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是关键。在四川,又是如何通过深化农村改革,从而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

四川的做法是:坚持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放活”土地经营权。四川要求: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今年新培育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300家、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200家。

《当代县域经济》记者了解到,四川正从土地使用权方面进行探索,从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入手,在保证土地所有权的公有性质的基础上,盘活农村土地资产。

威远县新店镇石坪村村民刘永发家有5亩地,他以每年每亩500元的租金把地租给一家果业公司,另外还应聘到公司进行管护工作,年收入超过万元。这样的事例很多,射洪县金华镇,峻原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流转了当地900余户村民3000亩土地,村民每年每亩可获600元的保底收入。村民杜志凯说,他把6亩地流转给公司,有1万元的收入,比简单土地流转多7000元左右。

2014年9月17日至18日,四川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明确,四川深化农村改革的主攻方向是,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大胆闯,大胆试,不等待观望,不驻足不前,蹄疾而步稳,四川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村改革新路。

——给土地注入金融要素。从2014年开始,四川在9个县(市、区)试点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业主可用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反担保,以土地上未来预期收益作为贷款额度的考量,向银行融资。巴中市对农业特色产业进行确权颁证,通江县广纳镇金堂村的巴山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获得两张权证:特色产业所有权证和畜牧标准化基地用益物权证,两张权证价值通过抵押,从通江县信用社获得贷款4000万元。

——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崇州市按片区建立农业服务超市9个,对接3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和12个育秧基地,服务项目明码标价,在超市可“按需下单”。

——建立土地流转交易中心。2008年10月,成都市率先在全国挂牌成立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目前,已建立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累计交易额达411亿元。除成都外,四川已建立了4个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50多个县级交易平台、600多个乡镇交易服务机构。

不追求一个模式,不设统一时限,四川的农村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Part.4市场决定价格的分税制改革

“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这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价格,将由市场决定。

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的价格,以前大多由政府决定,此后,将逐步放开。

2015年,四川正打响价格改革的“攻坚战”,而社会关注度极高的高速公路通行费有望率先改革。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唐利民用“三个最大”来表达:最大限度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凡是能由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一律交给市场;最大力度改革定价机制,创新管理办法,从主要由直接制定价格水平向规范价格行为转变,进一步下放定价权限,除确需由省上统筹协调的主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外,全部下放市、县管理。

那么,以后哪些方面才由政府定价呢?据了解,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同时,新的《预算法》开始实施,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将纳入政府预算,实施严格的收支两条线。

四川的财税体制改革亦在推进,今年6月,《四川省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实施,明确三项重点改革任务: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加快完善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健全公平公正、规范统一的财税秩序。可以预见,四川将进一步推进预决算公开,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促进公正公平公开。

Part.5改革进入攻坚期

积极进取,锐意革新,四川以更大力度抓好改革方案制定和部署落实。

经济体制改革,十条财税措施稳增长,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提速,服务业改革发展意见出炉,3年内行业协会去行政化。

社会体制改革,户籍改革方案出台,全面放开成都以外落户限制,居民生活水电气已建阶梯价格,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并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和创新社区治理,扶贫项目审批权首次下放到县,推进“精准扶贫”。

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完善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以土地经营权为重点的“多权同确”,建立农村改革工作“台账”,农村改革试验加速。

科技体制改革,绵阳科技城实施中关村先行先试4项政策,增列2000万高校科研资金,实施“科技咨询集成云服务平台”等重大项目。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点生态补偿制,省级生态文明试点村镇建设启动。

文教卫生体制改革,推进20项教育体制改革,文艺院团改革步入深水区,启动学校艺体改革试点。

……

一项又一项的改革内容,一个又一个的革新目标,既要抓改革方案制定,又要抓改革部署落实,改革已进入攻坚期。

“要下更大气力把改革工作抓细抓实抓具体,推进各方面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言辞谆谆,对全省改革寄以厚望。

6月12日,《四川省关于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四川省省属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办法》《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四川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四川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6个专项改革方案等已经过审议,四川的各项改革正全速推进。

革新的四川正迸发出新的活力,激荡着改革之魂,气象万千。

篇5: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摘要】: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改革是新形势下对我党、我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新要求。历史和时间都证明改革在推进社会进步方面的必要性,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导下,现阶段,我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深刻而广泛的变革,在围绕“改革与实现中国梦”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之后,值此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特以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我国现阶段的改革现状作深刻分析,论证其必要性,提出整改意见。

【关键词】: 改革的条件 改革的机遇和挑战 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的历史意义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

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场伟大斗争肩负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确保用今后几年时间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无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阶段既有别于过去30多年,也与过去10年有明显不同。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华民族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另一方面,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更为艰巨复杂,这些矛盾和问题躲不开绕不过,解决不好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看我们在改革上能否迈出新的重大步伐,越过这道大坎。

面对这样一个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有没有迈出新的改革重大步伐的信心、智慧、勇气,打开新的局面,广大干部群众充满期待,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两个全面”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贯彻十八大精神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充分表明了 中国共产党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鲜明立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巨大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我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举措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历次三中全会都聚焦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主题是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十三届三中全会主题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企业改革,十四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农村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七届三中全会主题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由此可见,这6次三中全会基本上都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方面的改革,而且都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协同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改革,改革涉及的领域之多、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可以说,这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就改革作出的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部署。正因为这样,全面改革就成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重大历史特点。

三、改革的必要性

从现实情况看,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远比以往更为敏感和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35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化,破解了许多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重大难题,但还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不仅如此,随着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发展又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老问题新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国际因素相互影响,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外艰巨,需要攻克的是体制机制上的一系列痼疾。中央提出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就是对改革所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的一个形象而又准确的重大判断。基于这一判断,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特别提醒全党,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从推进改革的方式看,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是前所未有。现阶段,随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融汇不断深化,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影响到其他领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的配合。不同领域的改革可以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快有慢,但必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而不能各自为政、畸轻畸重。只有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共振效果,才能放大改革的效应。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未有过的重大举措。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最广泛、最深刻的一场变革。

四、改革的重大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带来新的重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等。这与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即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和十七大提出的“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即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包括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应当说,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而全面提升,就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在新条件下系统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从现在起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尔后再经过30年奋斗,基本实现现 代化,这无疑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动。新的大变动必然带来新觉醒,而新觉醒又必然造就新的大变动。这就要求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包括我们的军队,对我们的光荣传统和今天的理论、道路、制度有新的自信,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上有新的自觉,在看世界上有新的眼界,从而能够抓住新条件下的新的战略机遇。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联系这种形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的重大意义更加突出。

一是时间节点特殊。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从改革开放开始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大体是70年时间。这70年的前35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干成了一番大事业,顺利实现了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那就要看后35年我们怎么干。而这后35年当中,又首先要看今后这几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我们怎么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好担负起启动今后几年决战决胜伟大斗争的光荣使命。

二是思想条件具备。正因为在这样一个关键点上,全党上下和社会各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呼声和期待非常强烈,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总体一致,这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整个社会来看,人心思安、人心思进、人心思富是主流。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但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继续向前蓬勃发展的大势。

三是改革基础扎实。改革开放35年为全面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改革开放的方向、路径、目的之把握以及实际驾驭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能力达到了新水平,创新活力、创业活力和抵御风险挑战能力显著提高。

四是国际环境总体有利。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而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全球合作和利益汇合点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力增强等因素,又为我国改革发展带来新机遇。当然,形势复杂,正面和负面因素相交织,这样的“两重性”将长期存在,对此我们也一定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五是归根到底,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全面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这为我们伟大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篇6:中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68)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

(69)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推动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党和人民的事业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波浪式向前推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除了全面深化改革,别无他途。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我们党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这次全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力量,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70)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在前进道路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2.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71)全面深化改革往什么方向走,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回答好这一问题,要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统一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全面的。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历史经验表明,经过长期剧烈的社会变革之后,一个政权要稳定下来,一个社会要稳定下来,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而形成比较完备的一套制度往往需要较长甚至很长的历史时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今天,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可以说,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前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后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

(7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特别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要进一步理顺,必须继续朝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社会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7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

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确保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74)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纵观社会主义从诞生到现在的历史过程,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的全新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中没有解决得很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深入思考和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治理中国的问题,虽然也发生了严重曲折,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和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问题,实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这同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断出现乱局形成了鲜明对照。

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也要看到,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靠高素质干伍。

要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放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

4.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正确方法论

(7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

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要厘清重大改革的逻辑关系,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和领域实现改革举措系统集成,打好改革“组合拳”,压茬推进重要改革,做到前后呼应、衔接配套。坚持整体推进,讲求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整体推进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

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对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可以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看得很准了再推开。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协调性。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的基础上来谋划。既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又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全面深化改革胆子要大,但步子一定要稳。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搞改革不可能都是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风险。只要经过充分论证和评估,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就要大胆地干。胆子大不是蛮干,必须坚持正确方向,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对一些重大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稳扎稳打,做到蹄疾而步稳。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我国发展走到今天,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76)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相伴而生。要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做到改革和法治同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穿透力。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发挥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

5.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生根

(77)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当前我国改革到了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关键时刻,能否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攻坚克难,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直接决定着改革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

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领导干部要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争当改革促进派、实干家。什么是改革促进派、实干家?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的就是促进派,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的就是实干家。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亲自抓、带头干,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健全正向激励体系,着力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

(78)遵循改革规律和特点,建立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实现精确改革。要抓主体责任、抓督办协调、抓督察落实、抓机制完善,确保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不偏离、党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不落空。督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一竿子插到底,对敷衍塞责、拖延扯皮、落实不力的要严肃追责问责。要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

改革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注重加强对改革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为顺利推进改革营造良好环境。

6.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79)开放也是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这是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客观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

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只有主动参与、推动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才能为我国开拓广阔发展空间,为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80)推动全面开放,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坚持公平开放、共赢开放、包容开放,构建公平竞争的内外资发展环境,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探索求同存异、包容共生的国际合作新途径。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首要之义是反对保护主义。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

篇7:全面深化改革铸就中国梦

二十七中学

【背景材料】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通过改革开放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依据实现中国梦的总体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4、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属于青春的节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问候,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他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教材链接】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让青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2、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原因: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生产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6、高举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7、坚持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8、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作用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9、我们取得辉煌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10、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2、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人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的根本大法依据:宪法

13、我国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14、两个百年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15、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确立的依据: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资产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16、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7、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18、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1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0、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22、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23、理想对人的行为作用: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

24、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①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②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推动理想的实现。③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我们需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还需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预测设问】〔共筑伟大中国梦创造精彩人生〕

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属于青春的节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问候,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他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1、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圆了哪些梦?

答:民族独立梦、经济腾飞梦、百年奥运梦、航天航海梦、港澳回归梦、“入世”梦、航母梦等等。

2、圆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本世纪头20年和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分别是什么?

答: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4、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将会遇到哪些困难:

答:①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生产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④面临着严峻的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⑤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面临着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恐怖势力的威胁等。

5、我们必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答: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面对困难,你认为国家应该怎样做才能早日实现中国梦?

答: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③坚持基本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④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维护社会正义;⑤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走自主创新之路;等等

7、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答:①关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勇担历史使命;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④培养国际视野,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⑤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自身素质等。

8、习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提出,青少年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即将毕业的你有何梦想?谈谈如何才能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答:梦想:升学、就业等方面应做到:①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②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推动理想的实现。③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我们需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还需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全面深化改革铸就中国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

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通过改革开放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依据实现中国梦的总体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十八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请你谈一谈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答:①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②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东西;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④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2、你是如何理解“通过改革推进中国梦的实现”这一观点的?

答: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③改革开放经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④改革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活力,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等。

3、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说明了什么?谈谈国家这样做的原因。答:①说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原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是由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4、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是什么?它确立的依据是什么?

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的依据: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5、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建设法治中国有哪些要求: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做到依法治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人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政府要自觉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③公民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篇8:中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形势下,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影响, 对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所做的全局性和基础性改革设计。为此, 需要用全局意识和全球视野来认识改革, 用系统思维、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做好改革顶层设计, 更需要打破常规, 对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改革。

一、摒弃“打补丁式改革”, 做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高等教育改革, 主要采取“打补丁”的方式, 即在保持原有高等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框架的前提下, 针对现实高等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查漏补漏;或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增加一些新成分和新做法。如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高校招生并轨制度改革、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面向21世纪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 等等。此外, 还有一些高等教育专门领域的改革, 如民办高等教育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等。上述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问题导向型的分项改革, 针对形势的变化和社会需要的变化, 以及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局部问题, 进行“打补丁”式的改革, 以解决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没有涉及高等教育理念和现代大学制度的革命性突破。目前, 这种“打补丁”式改革已经难以解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需要进行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整体, 不能简单看作“全面改革”和“深化改革”两个部分的相加, 而是高等教育理念、体制机制甚至高等教育体系的重建和系统重装。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解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 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和体系, 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开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设计。总体设计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政府在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角色和责任问题;二是要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

关于政府在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角色和责任问题 (1) 。对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来说, 高等教育改革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政府往往是改革的设计者、领导者和推动者。我国的历次高等教育改革都是由政府部门发动、推动和实施的。如20世纪末开展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 (院校合并和划转)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 (“211工程”“985工程”) 、高等教育大众化等等, 都是由中央政府教育部门主导实施的。目前即将实施的新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改革也沿袭了这一思路。由政府部门发动、推动和实施高等教育改革, 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管理传统, 也的确在不少方面体现出其固有优势。但是, 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充分体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 摒弃长期以来奉行的“打补丁”式改革思维, 对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改革。

首先, 必须将高等教育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 建立高等教育改革的约束机制和问责机制。高等教育改革不一定都是成功的, 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效和后果需要接受实践检验。当改革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甚至出现严重失误时, 必须要有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对高等教育改革实行责任追究和问责。只有建立了相应的改革责任追究机制, 才能使政府在设计改革、领导改革、推动改革时做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以增强改革的科学性, 减少随意性和主观臆断。为此, 政府要自觉将高等教育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 保证高等教育改革的合法性。特别是政府在设计、实施和推进涉及全局、影响深远的高等教育改革时, 更应该利用政府在领导和管理公共事务时所形成的权威以及自身在政策和信息方面的优势, 将高等教育重大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 使政府依法行政, 依法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要主动用法律来约束和规范中央政府自身的高等教育改革行为和决策行为, 而不是只约束高校、约束地方政府而不约束自己。这就是说, 中央政府主导和设计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应该在法律框架内, 接受法律的约束和规范, 特别是要接受法律问责和社会监督, 承担改革失败或达不到改革发展预期目标的法律后果。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其次, 政府领导和推进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 不是政府操纵、把控整个改革进程。政府应该以公共事务组织者的身份, 以服务性思维, 利用政府自身优势, 营造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环境和条件, 一方面为高校松绑, 另一方面帮助高校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水平, 真正把高校建设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而不是改革一次, 政府的控制就强化一次。为此, 政府需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为改革大计着想的勇气, 而不是出于政府私利和既得利益来设计和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也就是说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进一步简政放权,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让市场竞争机制进入高等教育领域,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高校办学活动的干预;对那些的确要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 必须依法管理、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要领导重新设计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高等教育制度和现代大学制度, 不仅要约束高等教育的各利益相关者, 也要约束政府自己的行为。

关于把高等学校建设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 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要推进这些改革, 我们必须在思想观念上确立大学自治的理念, 在法律和大学章程上确立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地位, 使高校依法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参与市场竞争, 自主接受市场检验, 从而改变目前高校隶属于政府部门或者作为政府延伸部门的状况。

我国高校与西方国家高校具有性质上的重大差异。在西方国家, 无论是公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 都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高校对自己的办学行为负责, 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市场机制获得办学和发展资源, 办学绩效和教育质量接受市场检验。特别是政府和高校享有同等法律地位, 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政府资源只是高校办学资源的来源之一, 政府利用资源分配对高校实施影响也必须利用市场竞争机制, 由此形成了一种多主体、多中心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而我国高校由于特殊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传统, 高校办学权来自政府授权, 要经过政府的“授权审批”才能开展办学活动, 政府掌控着高校的办学资源和资源分配权。高校实际上是接受政府委托和授权, 作为政府的“被委托人”和“代理人”来开展教育活动和办学活动的。

目前, 我国仍然采用的是“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提法, 这一提法与西方国家的大学自治理念是有本质差异的。早在1979年, 时任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等高校领导, 就发出了“给大学一点自主权”的呼吁。“大学自主权”呼吁了30多年, 每一个时期的重要教育政策文件也都把扩大高校自主权作为重要内容, 各级政府也的确下放了一些办学自主权, 但在实际运行中总是陷入“一放就乱, 一乱就收, 一收就死”的怪圈中。政府部门困惑, 认为已经下放了不少自主权, 但高校自我约束能力不够, 下放自主权越多, 高校的办学行为越难以控制和规范;而高校总是感觉政府下放自主权不够, 办学自主权太少。形成这种相互矛盾甚至相互指责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全社会在思想观念上没有形成大学自治的理念, 在法律和大学章程上没有确立高校是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地位;另一方面, 政府和高校在法律地位上处于严重不对等状态, 政府对赋予高校哪些办学自主权、多大办学自主权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没有法律来约束政府的乱作为、不作为和越位现象, 政府也不承担高等教育改革决策失误的法律后果, 或者把后果转嫁给高校———由政府对高校进行责任追究和问责。与此同时, 由于没有建立起来源于市场竞争的自我约束机制, 高校在获得一些办学自主权后, 投机办学、“报复性”地使用办学自主权的现象非常普遍。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说, “当前, 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原因有很多, 究其根本, ……在教育管理部门, 在于我们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体制落后, 以及由此带来的管理方式落后、管理能力落后。”[1]

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着手开展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 促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参照国际惯例, 把政府管理高等教育和大学自主办学都纳入法制化轨道, 明确高校是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 处理好“管教育”和“办大学”的关系, 实现“政府宏观管理, 高校自主办学, 社会广泛参与”的高等教育治理格局。政府要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大局出发, 确立从高等教育管理走向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政府理念, 改变政府独大, 大包大揽, 不计改革成本, 缺乏责任追究意识的惯性思维, 从改革政府自身开始, 主动下放权力和归还权力, 朝着把高校建设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的目标而努力。

二、突破高等教育双重体制, 让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1992年之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我国开始在长期实行政府计划体制的高等教育领域逐步引进市场机制, 由此形成了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双重体制。即在高等教育管理和资源配置方式上既有行政体制又有市场体制, 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都在发挥作用。目前,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高等教育高度集权管理的传统惯性, 政府主导的行政体制和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 而且政府实际上也决定着在高等教育领域是否推行市场竞争机制, 以及在哪些领域、在多大程度上推行市场机制, 高等教育实际上仍然是行政机制在发挥主导作用。

这种双重体制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在我国, 教育从来都是国家和政府管控的重要领域, 而且在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 我国从来就没有解决好社会自治组织和中间组织的发育和建构问题。学在官府, 以吏为师;科举制度将教育制度和官僚制度神奇地结合起来;书院自由讲学制度最终沦为科举考试制度的附庸;近现代高等教育思想和制度体系孕育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特殊背景和环境中;私立大学在1949年后彻底消失;等等。今天,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在强大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推动下才能实现赶超。这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促使我国建立了一种高度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政府既管高等教育又办大学, 并形成了统一的入学考试制度、统一的国家学位、统一的质量标准、统一的评价体系、统一的改革政策。以致1992年之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在高等教育领域不仅推进缓慢, 而且所涉及的具体方面极为有限 (如收费上学和毕业生自主择业) , 其他方面的市场化改革基本没有实质性进展。

双重体制和双重机制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 甚至可能比单一的行政机制对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更大。如前所述, 在高等教育双重体制中, 政府享有是否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以及在哪些领域或多大程度上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的决定权, 这实际上并没有对政府分权和限制政府权力, 而是增强了政府高等教育管理的自由裁量权。就大学办学而言, “大学在双重体制中办学, 极易滋长办学投机行为———既想规避市场风险又要同时获得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资源的好处。这就给大学领域违背办学规律的行为甚至权力寻租行为提供了制度空间, 导致大学竞争成为非完全市场竞争, 严重的就会出现大学竞争异化, 从而使大学竞争成为脱离办学质量的无序竞争甚至不公平竞争。”[2]由于政府管得过多、统得过死, 高等教育多样化和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就成为一个说起来重要但却进展不大的问题。“高校准确定位为什么这么难”的体制性根源, 在于政府统一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代替了市场竞争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 我们试图建立的除了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之外, 还想建立一些榜样大学和示范性大学, 以此作为所有大学的标杆, 让所有大学向榜样大学学习和看齐。政府希望建立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且不说建立起这种国家标准难度极大, 即使勉强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它也必然会将我国大学引向高度统一化而丧失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这仍然是一种政府本位而不是市场本位的思维, 仍然会通过统一的质量标准进行统一的质量评价, 对大学办学进行统一规范和约束, 从而将大学办学自主权最终控制在政府手中。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 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这虽然是针对经济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而言的, 但对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市场经济的精髓, 在于市场主体的自主权、市场调节机制和资源的市场配置, 但是这些方面在高等教育领域极少得到体现。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 必须突破高等教育双重体制。首先是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 在‘管办评分离’中, 政府管理的改革是前提、基础。推进政府管理改革, 核心要义是加快转变职能, 进一步简政放权, 同时督促基层和学校把权接住、管好, 确保放而不乱。”[1]为此, 政府必须退出高等教育具体领域和具体事务,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强化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机制, 使市场竞争机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着力解决高等教育市场体系不完善、非完全竞争以及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其次, 政府要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对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壮大以及形成的合理院校结构体系的经验一再表明, 竞争导致高等教育多样化, 竞争促使大学准确定位并在自身办学类型和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竞争带来办学压力、强化大学发展动力和增强办学活力, 竞争增强了大学的社会适应性和市场反应能力, 竞争也使民众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来评价和检验大学的办学质量。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 唯有政府才能堪当营造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环境的大任。

只有这样, 才能改变高校对政府依赖过多, 政府对高校过度干预, 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僵硬, 对社会需要和市场变化反应不及时、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才能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需要和变化, 形成对市场和社会需要的灵敏反应机制和应对机制;才能实现从面向政府办学到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的转变, 从高校办学质量的政府评价向社会评价和市场评价的转变;才能真正体现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 与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相契合。

三、避免对“中国特色”“中国国情”的滥用, 切实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 目标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体系, 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在滥用“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情况非常普遍。既得利益者用它来维系自身利益不受损害;改革者因为它丧失改革信心和方向, 模糊该领域的普遍通则;人民群众觉得无能为力, 顺从忍受旧体制和旧的利益格局。滥用这两个概念已经成为维系旧格局的思想理论基础, 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思想障碍。在高等教育改革领域, 我们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但在现实中却出现把“中国特色”“中国国情”凌驾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全球共识和普遍规则之上的现象。目前, 高等教育国际化正在使各国高等教育超越地域限制和意识形态壁垒, 全球互联网正在使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具有高度一致性, 大学成为日益具有全球性和共性规则的组织。大学模式和大学制度的相互借鉴和影响, 是一种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大学模式和大学制度在全球流动和扩展过程。当然, 大学制度同时又是一国对自身高等教育体系和大学系统所做的一种制度安排, 因而与国家的政治制度、行政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高度相关, 大学制度因此表现出鲜明的国别特色和多样性特点。但是, 大学制度的国别特色只是体现现代大学制度基本思想和框架基础上的国别特色。脱离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和框架讨论国别特色, 是没有意义的。在这种背景下, 如果我们过分强调现代大学制度的“中国特色”, 必定会淡化普遍规则, 必定会使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裹足不前, 从而丧失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

毫无疑问, 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必须尊重国情、尊重传统。但是, 尊重国情、尊重传统, 是为了更好地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科学地选择改革途径和方法, 确定改革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在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中, 有时必须要顺应传统, 但顺应传统只是一种改革策略, 而不是看到传统的强大力量而不去改革。同时, 我们也要认识到传统也是变化的, 只不过其变化的幅度小和速度慢, 以致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 甚至我们这一代人都感觉不到传统的变化。但是, 从历史发展来看, 从大跨度时间来看, 传统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把传统看作是社会和文化的核心, 那么, 我们所说的社会进步、文化发展, 实质上就是传统的变革和进步。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尊重高等教育传统, 不能成为阻碍高等教育创新的理由。尊重高等教育传统的目的, 是为了更好地开展高等教育创新, 是在改革和创新的前提下尊重传统、尊重国情, 而不是相反。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大学的崛起, 深受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大学制度和模式的影响, 它将先进的德国大学模式和美国国情, 以及从英国大学中延续而来的大学传统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了高等教育理念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创新, 形成了美国高等教育和大学的传统, 进而影响了全球高等教育和世界大学的发展, 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思想理论武器。但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和开放的产物, 没有改革开放, 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绝对不能成为阻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否则就丧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思维品性。

改革要考虑国情, 需要根据国情来进行改革。但是, 在有些领域或方面, 有时候改革就是要改变国情。所谓国情, 无非就是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笼统地强调国情, 会阻碍具体领域的改革。在不同领域强调的国情, 内涵是具体的但又是有差异的, 所针对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领域, 所强调的国情是不一样的, 所实施的改革, 其难度也是不一样的。在政治改革领域, 可能需要更加强调国情、尊重国情;而在经济改革领域和教育改革领域, 可能更需要遵从共同的经济规律、教育规律和普遍规则。如果强调国情在前, 改革在后, 就不会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所带来思想解放, 就不会有1992年的“南巡讲话”, 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 我国国情的具体表现是:政府办学、高度集权管理、大学行政化运行;在教育文化和传统方面, 我们是集权文化、关系社会和官本位文化。如果只是根据国情和传统来设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路线图, 高等教育改革就会裹足不前, 举步维艰。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是有共同规律的, 现代大学制度是具有普适性的, 高等教育是有共同价值内涵的。大学以追求真理为目标, 为增进人类福祉作贡献, 追求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学者治校。高等教育是解放人和完善人的, 而不是用技术和实利来束缚人和限制人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达臻自由个性, 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因此, 高等教育要全面深化改革,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的发展为本;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 尊重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

摘要: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高等教育改革, 首要任务是对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改革。一是要摒弃“打补丁式改革”, 做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政府要转变思维观念, 将高等教育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 同时营造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环境和条件, 真正把高校建设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二是要需要突破高等教育双重体制, 让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三是要避免对“中国特色”和“中国国情”的滥用, 切实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市场机制,现代大学制度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 2014-02-13.

上一篇:贪污心得体会下一篇:健康体检核心制度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