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勇气》教学反思

2024-08-17

《花的勇气》教学反思(共9篇)

篇1:《花的勇气》教学反思

《花的勇气》节选自冯骥才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作者通过对话描写了四月的维也纳:开始见不到花,一阵雨之后,五颜六色的花齐刷刷地冒了出来,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这种坚强的气魄给了作者强烈的震撼,使作者明白了生命的勇气。

《花的勇气》教学反思

《花的勇气》是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这篇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进而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对课文中不少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这是教学的重点;通过对课文的研读,体会作者由物及情的变化,并升华自己的感情,这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先后看到了哪些景象;然后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情感线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细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反复品味,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在品读教学感悟作者内心情感变化这一环节中,我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在通过对草地的,绿色泛滥的绿地、藏满花的绿地、花的原野三个不同场面的对比进一步感受作者从失望--吃惊--惊奇的内心情感变化,从冷风冷雨中的小花身上感受到生命的意味。学生也与作者一起从其他一些植物或生命中感受生命的意味。

整节课教学下来,我收到了老师们的一些中肯的建议,结合自己对教学后的感受,整理出以下几点:

一、还学于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花的勇气》是篇略读课文,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感悟。然而我在教学中却有很多环节并未体现这点,如在感受作者看到四月的维也纳哪些景象?学生汇报与我原先预设并不一样,我就直接把我的意想告诉了学生。在体会作者内心感受时也有类似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不知道以学生为主体,而是教师对学生不够放心,不敢放手,担心学生说不到。我们在教学中总是怕学生答得不好或答得不全,以至于有时候不敢将课堂时间放给学生。殊不知,正因为我们过于追求知识的终极结果,往往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思维探索过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肯定,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事实上,语文教学有其本质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即有很强的主观性。对同一问题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事物的感悟因人而异,对文章的分析受生活的影响。但是,一个人的思维只要存在合理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认识,并且鼓励学生的自我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二、课堂语言的精确、精细

课堂语言应该生动形象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然语言的精确,简洁也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这样可减少课堂内的罗嗦现象。我在教学中虽然听课教师肯定我的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激情,但我还是有语言不够简洁,罗嗦的问题,对提问的目标指向性不明确。这是我该多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对课堂语言的精心设计,做到简洁凝练而准确。

三、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

“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这是每位老师都心知肚明的。然而,我在不知不觉中却把错误的知识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在教学词语时“改天换地”一词,在学生发现了我的错误“改天换日”,我在极力掩饰这一错误时却四次把这个词读错,虽然这不是我故意的但在学生读词甚至在我错误的引导下,也会浅意识的把错误记在脑中。教育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从中得到了一些收获,面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出现的问题有了一个改变的方向。要学会相信学生,该放手时就放手,他们也许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语言文字的品读要与文本结合,要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品读。作者张丽华

《花的勇气》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按常规应该一课时结束。而我虽然扎实地引导学生读了,读懂了,但拖沓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关键原因还是自己备课时不甚明了,边讲边明晰。理清了自己和学生阅读的思路,对字词句段摸着走了一遍。精髓的部分,需要升华的地方没有凸现出来。

第二节课,针对另外一个班,我又做了适当的补充,可是结果却截然不同。同样由“失望”到“遗憾”到“惊讶”,在阅读中学生的思路不由自主的形成了前后文章的对比:失望和惊讶。很明显的对比出了作者惊讶于小花改天换地勇气--冒出来的勇气,顶着风雨拔地而起的勇气。顺着思路觉得花的勇气不仅仅在于冷风冷雨中的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教学虽然结束,但我对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的结尾产生了疑问小花有如此的气魄,什么气魄?在文中小花体现出了哪些勇气?带着这些疑问,应该再细细地读文,去品味。相信,对花的勇气会有更进一步的感悟。

课后,我给学生朗读了《一个普通灵魂能走多远》。希望靠我的朗读弥补我的遗憾。遗憾我没有找到原文来读一读,遗憾自己课前没有准备的再充分一些。匆匆,太匆匆。

纷纷烦烦中反思这课的教学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1、教师自身对文本体悟挖掘不到位,不能够敏锐的抓住文本的精妙之处。

2、教师对教学中的轻重之处处理不当,导致拖沓,重点不够突出。

3、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读书的方法和阅读习惯培养不够。其实,教师自身的读书方法和阅读习惯也不够好。需要学习和培养。

如果说优点的话,应该是关注的了学生需要和面对了大部分的学生。对学生有着真诚平等的态度。

需要探究的问题:

如何提升自我,准确感知把握文本。

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探究和培养。

篇2:《花的勇气》教学反思

二是链接三幅画面,迁移明法。略读课文要求抓典型的学。在明确语言特色基础上,重视学法引导,让学生把三段主要段落链接起来,品味有同样感情色彩的词语。“傲然挺立”、“改天换地”、“拔地而起”等词的品味链接日常写法进行思辨,从中感悟对那幅场景的赞叹,对小花的敬佩。

三是链接生活观察,仿写得法。在感悟到花的勇气是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后,引导学生联想其他植物的勇气。这样的链接迁移,是在充分感悟文本基础上的思维拓展,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跳出文本,学习用概括的方法去精炼地感情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更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意味是勇气。

篇3:《花的勇气》教学反思

比较之一: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设计一】

1.学习课前导语后,边读课文边思考: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进行交流。

3.孩子们,听出来了吗,只要讲清楚作者几次看到花和看花后不同的心情,就能把这件事讲清楚,自己试着再讲一讲。

4.学生第二次交流,教师随机完成板书。

5.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特的变化呢?你能看着板书连起来说一说吗?用“因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说话。

教学效果反馈:学生第一次概括主要内容抓不住主线,泛泛而谈,有的接近简要复述;第二次概括提升并不明显。用“因_____而_____”说话,举手学生并不多,而且发言的质量也不高。

【教学设计二】

1.默读导语,寻找学习要求,整理后呈现:

(1)说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他为什么从“失望”“遗憾”到“惊奇”“心头怦然一震”?

(2)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锁定第一个学习要求。齐读四个词,这四个词都表示——(心情)。

3.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出表示心情的四个词,交流含词的语句。

4.联系这些句子,再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一连串的变化?并把思考的结果填写在作业纸上:(作业纸上独立完成,交流中屏幕呈现)

5.如果我们把这四句话串联起来就能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回答。

6.总结:顺着作者的情感变化,我们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楚了。以后大家碰到类似的课文,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来说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效果反馈: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动笔思考,参与交流,氛围活跃。大部分学生都能借助作业纸有条理地说清楚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反思】

1.文本教学价值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个环节,两位教师都根据文章的导读选择了两个教学点:“理解作者情绪变化的原因”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不同的是课例一,教师把教学的归结点落在了“理解作者情绪变化原因”上,概括主要内容的目的是为引出后面的情绪变化;课例二,教师把教学的归结点落在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上,先借助作业纸理解情绪变化,再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前面的步骤是为后面的概括搭桥铺路。我们可以看到课例一只是停留在课文内容的理解层面上,课例二则重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两节课,教师对文本教学价值的认识不同,设计的落脚点就不同,学生在语文能力上的收获也是大相径庭的。当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在阅读中就能够和作品中的人物自由进行心灵的沟通和对话,他们在表达时就能够正确地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久而久之语文素养就能逐渐提升。

2.文本教学价值的落实要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

课例一中,教师未经任何点拨指导,就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学生的回答出现了“罗列文章内容”“不分主次”等现象,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学生刚接触文本就如同迎了当头一棒,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学习兴趣减弱了,整节课的教学氛围处于低迷状态。课例二中,教师的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学情,由浅入深,梯度前进。找出词语,画出句子,完成作业纸练习,最后概括主要内容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的发言条理清楚,表述完整,教学目标的落实是高效的。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教学路径的生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做到循序渐进,始终把文本教学价值的坐标放在学生的世界里。

比较之二:品读咀嚼描写“藏花图”的语段

【教学设计一】

出示语段指名读,改动句子后自由读: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纯洁;紫的、娇小、这么多;鲜亮、这么密、这么辽阔!

师:你觉得改动后的句子好吗?

生:不好,原文的分类很清楚,而改动后分类混淆了。

师:哦,原来同一类的,表达形式相同的词语我们应该归为一类。‘分类齐读’

师: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花的?

生:颜色、样子、数量。

师:作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花的多,花的美,让我们也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教学效果反馈:学生读得通顺流畅,也关注到了句子中分号的停顿,但语气平平。

【教学设计二】

出示语段,自由读,指名读画线的句子。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师:你发现这几句话有什么特色?

生:作者从“颜色”“样子”“数量”分类来写。

教师引读。这些花从颜色上看——,从样子上看——,放眼望去——。

师:孩子们,你们还发现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教师范读提醒学生)

生:这些词,表达得非常简洁!

师:如果换一种方式表达,你们听听有什么不同。这些花有的是白颜色的,有的是黄颜色的,有的是紫颜色的……

生:这样表达与原文相比就没有惊喜感了。

师:是呀,在这段文字中,没有一个表达情感的词语,却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那份惊喜。文章就是通过一个个简短、跳跃的词语传递出作者看到花时眼前一亮的惊喜!(指名有感情朗读)

教学效果反馈:学生朗读特别出彩的是这句话“白的……这么辽阔!”读得轻快、跳跃,作者看到花时一刹那的惊喜溢于言表。

【教学反思】

文本的教学价值指向文本有特色的“秘妙”之处

这个环节,课例一、课例二都重点品读了“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课例一,关注到了“分类的表达形式”,通过句子比较,让学生明白:同一类的,表达形式相同的词语应该归成一组。课例二,既关注到了分类的表达形式,更关注到句子中一个个短语并排罗列的表现手法,流露出作者看到花时的那种激动与兴奋不已。这句话的教学价值到底体现在何处?乍一看,作者从三方面写花,分类清楚,这样的表达方式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从两节课的教学情况看,文本的这一特色,学生一读马上就发现了,说明在以前的学习中肯定接触过,不是这篇文章特有的,对学生而言也已经不存在“秘妙”中的“秘”了。所以此设计并没有体现出文本的有效教学价值。再来看课例二,教师通过进一步引导,朗读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把自己的心情融入一个个简短、跳跃的词语之中,这样的表达不愧出自大作家冯骥才的笔,那样的独具匠心,那样的真实自然。当学生读懂文本的这一层“秘妙”后,朗读这个句子就充满了生命力,在以后的写作中也会自然地仿而效之。文本独特的“秘妙”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魅力无穷。如果我们教师能借助一双慧眼挖掘出文本最有特色的“秘妙”,也就能使文本的教学价值趋向最优化。

篇4:《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1.认识课文中的四个生字。

2.通过自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并能学着借助情感变化的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其含义深刻,品味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感受作者语言之优美。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理解“花的勇气”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

师制作课件,生自学生字词。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第一次来到咱们班上课,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请看大屏幕。美吗?(美)想不想去看一看?(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四月的维也纳,去探寻“花的勇气”。

请同学们拿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新课导入时,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美丽的维也纳风光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二)借助提示,理清脉络。

1.注意到这个“*”号了吗?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让我们先走进“阅读提示”(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看看它提出了哪些要求。

2.反馈交流:谁愿意来说一说?先说第一点。

3.同学们课前有没有预习?(预习了)那老师要考考你。这几个词(“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加点)是文中描写作者心情的,请同学们快速地在文中把它们圈出来。“遗憾”在哪个自然段?(找得真快,看来预习得不错。)第二点要求是什么?

4.接下来让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大家认真阅读刚才所圈词语所在的段落,联系上下文找出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

5.反馈:

作者( )感到( ),因为( )。

6.了解了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谁能说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吗?(指名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个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抓住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巧妙地连接。)

7.师:真没想到,咱们班的同学这么厉害,这么快就读明白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我们这节课是不是就可以到此结束了?(不是)那还要干什么?(指名说)你真是老师的知音(握手)。同学们,有没有勇气挑战一下自己,成为作者的知音呢?(有)光说可不行,我得考考你们。

【设计意图】本文是略读课文,利用课文导读里表示作者心情的词,让学生从文中圈出来,为探索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做好准备。当学生弄清原因后,设计免刑帮助学生表达,再借助这些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词语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一来,课堂节奏要紧凑得多。

(三)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感受失望之情

(1)四月的维也纳为什么令“我”失望呢?默读课文,圈画出有关词语或句子体会体会。(看谁找得又好又快)

(2)反馈:找好了吗?谁来说?出示第一自然段。

A.引导品读“泛滥”,你知道“泛滥”的意思吗?这样的草地作者喜欢吗?(不喜欢)甚至是(讨厌),所以有个词叫“泛滥成灾”。(一个词语,不仅是一种意思,更是一份感情。)你还找到了哪些?

B.引导品读“寂寞”。一般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觉得寂寞呢?(孤单的时候)那草地也懂“寂寞”吗?(不懂)是谁“寂寞”了?(“我”)(同学们真了不起,读到的是草地的景象,读懂的是作者的心情。)

(3)让我们读出这种“失望与寂寞”。(齐读)

2.自主研读

(1)师:同学们,草地真的只是绿色连着绿色吗?(不是)作者到底有没有看到花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找找看哪些自然段描写了作者看到了花儿。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第2、7自然段,找出描写花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再和小伙伴交流交流。

3.反馈交流:下面让我们来分享阅读感受。

(1)作者先看到了怎样的小花?指名说。

A.“白的、黄的、紫的”就是说颜色很多,这样的画面就是(用四字词语说)——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简单的三个词却给了我们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真是简洁却不简单呀!)

B.“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说明什么?(数量多)

C.纯洁、娇小、鲜亮。(描写了花的样子、形态)

D.“冒”,只会冒出一、两朵吗?(齐刷刷)生命力顽强。

(2)这么美的画面,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评价。

(3)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板书)让我们读出这份惊喜。(齐读)

(4)见到了如此美丽的花儿,作者为什么还感到“遗憾”呢?(藏,花儿没有冒出来)(那么壮观的景象不能亲眼看到,真是一种:遗憾!)

(5)不过,就在作者即将离开的那一刻,他惊奇地看到——看到什么?(生说)(出示:七自然段)

A.抓关键词语“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指导读)

B.感受“改天换地”。这是一片怎样的景象?是作者先前看到的大片大片的绿色吗?是花儿都藏在草下吗?而是( )。跟之前比,这就叫——“改天换地”。

(6)正是这片草地,让作者:从(引导学生看板书)“失望”,到“惊喜”,再到“遗憾”,而今充满了大大的——“惊奇”。真可谓“一波三折”!

(7)让我们合作朗读,再次感受作者的心情变化。(配乐)

【设计意图】本文作者有五处情感变化,先带领学生一起感受作者的失望之情,再由学生自由合作学习,重点感悟“惊喜”和“惊奇”,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情感,从而也激发了孩子们内心的情感,为之后的写句奠定了一定的情感基础。

(四)感受“勇气”,丰实“勇气”

1.师:同学们,一片无花的绿地变成了花的原野,让作者顿时感受到了花的勇气。你发现花的勇气了吗?快速浏览最后一段,哪些词句表达出了这份勇气?

2.理解“拔地而起”。课文中用它来形容草地上的小花,是不是“大材小用”了呢?(不是)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出什么呢?(突出小花的勇气、气魄、生命力顽强)

3.这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的小花,让作者心头怦然一震,明白了——

4.齐读:

野花

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

那是

生命的勇气

5.小练笔。其实,生活中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勇气的又何止那一朵朵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的野花呢?

(1)出示“雪中梅”“缝中苗”“悬崖边上的小树”图片。

(2)编写小诗。

( ) ( )

那是 生命的勇气

【设计意图】将文中的语言编成小诗来朗读提升情感,然后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编写小诗,感受更多生命的勇气,丰富学生对勇气的感受。

(五)了解作者,拓展作品。

1.老师有个习惯,读到一篇美的课文,就会了解它的作者,再去读他写的更多好的文章。

2.冯骥才简介。

3.课件出示《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语段,并推荐阅读。

【设计意图】本节课重在学习语言,积累并运用,阅读的拓展和写作的延续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学习方法。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升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

生命的意味,是——勇气!

篇5:《花的勇气》教学反思

我由盲童安静用手触摸春天,用心灵触摸春天;温迪一家人用眼睛延续光明,用爱心延续生命;墙角的小瓜苗,奋力求生的飞蛾对生命的渴求。引入:在冷风冷雨中的小花又对生命有怎样的追求呢?

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情绪高涨。接着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让他们画出文中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和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在下面写出自己的感受。在给予孩子充分的思考时间后,小组内交流汇报,使孩子的个性与思维得到再一次体现。之后,共同交流时,我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给予他们真心的赞美。孩子们智慧火花不断闪现,竟然争先恐后,出口成章。整个课堂诗意飞扬,心情欢畅,充满浓浓春意。我与孩子们与小花一起体验生命的含义 。最后点题,无需多费口舌,孩子已领会作者的感悟:小小花儿居然有如此气魄,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这是花的勇气,是生命的勇气。

篇6:《花的勇气》教学反思

这是冯吉才先生在图片中写了维也纳三张图片,我个人喜欢这篇文章。这是一个独立阅读的文本,一课完成。对教材的第一次研究,我发现这篇文字不难理解,通过阅读文字,可以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那么这个类应该让孩子学习什么?它很amed愧,我想了很久,没有找到突破,我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后来在我们的校长的指导下,我发现,其实这个文本每个部分都有语言培训点。基于这是一个完成文章的教训,不能教每一段。我选择了第一,第二,第七,第八四自然截面作为训练点,而前三个图像对应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所以抓住了今天的主要设计这样的一课。

今天的教学和培训点已基本完成,基本目标得到满足,如第一自然段的句子练习,和经验非......不是这组相关的话,第二自然段的教会背诵美丽的句子,第七自然段学习使用各种好话来形容鲜花盛开,第八自然段模仿作者最后一句话的写作,完成这些基本目标,也充分调动学生们 在学习兴趣中,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好。

但在本课中,我对常见的问题,是忽略使用解释。以前的解释方法是传统教育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有很多缺点,不能满足今天教育的需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忽略了这种方法,害怕被评为勺子教学方法,更多地利用学习,自我阅读法,指导书法等指导。但我认为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思维能力不是很强,有一定的局限性理解,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地方,盯着。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老师可以使用说明方法,直观地告诉学生一些知识,例如在第二自然节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由四个字取代的广义词练习,学生没有想过,不会回答,当我有些恐慌,他们选择让孩子们回家去想这种方法。之后,我在想,其实这个练习是有一定的困难,为什么我不在教室里当场教一些孩子用广阔的意义类似的话?如无边无际等等,让他们把话放进句子 阅读,体验,让孩子不能学习新知识?显然,这比让他们回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更有效。下次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可以使用很多。

篇7:《花的勇气》教学反思

带领学生积累,引入课

在教学中,我先带领学生积累,也现鲜花盛开的画面,然后让学生说说由此想起的平时积累的词句。这时,学生兴趣很浓,有的说四字词语,有的说古诗词名句,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准确地运用上,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初读,知大意

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后,我让学生自读“阅读提示”,看看这篇课文我们需要知道什么?理清了问题,我让学生带着提示中的问题读书。然后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概括主要内容还是一件比较难的,于是我让学生抓住“阅读提示”中作者心情变化的词语来概括,这样就简单了很多。然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这些心情变化都是与什么有关?学生很明显就知道是跟花,然后再去感受花的羡。

品读,感悟美

在品读的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段,感受作者在维也纳没有见到花而感到失望的心情。先让学生谈感受,然后指导学生朗读,着重指导读好“只是”、“寂寞”、“真乏味”等,同时注意强调“行”字的读音。接下来我放手让学生自学:静下心来读文,课文中还有许多地方是写花的,读读看,拿起笔把它画下来,随机交流。当学生交流到“原来青草下边藏着……齐刷刷地冒出来……”时,我让学生说说从哪可以看出作者的那份激动?学生有的说是三个“这么”,有的说是“藏”,也有的说是“满满”,然后指导学生读好这几个词。当学生说到“纯洁,娇小,鲜嫩”时,我引导学生说话,“‘纯洁’的就像――”“‘娇小’的好比――”“鲜亮鲜亮的小花,仿佛是――”学生的想象很丰富,语言也很有特色,通过宋的说话练习,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在学生头脑中生成。然后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想象的画面读出来。这样朗读更有实效性。再如:在交流到“隔过雨窗……在车窗上流动”时,我也是引导学生想象在你头脑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通过想象说话,学生仿佛也置身其中,然后再去指导朗读,这样读得更有层次。

回读,抒胸臆

在交流最后一小节时,我说:“平时你听到的‘拔地而起’是形容什么?”有的说是树木,有的说是大楼。“而这里却说是――”“小花”。“从哪些词感受到的呢?”“一下子。(冒、改天换地)”“瞧,那冷风冷雨中的小花好像在对你说……”引导学生说话,由此引入到作者对生命的意味是什么呢――勇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有的说:“当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地面对,这样才可能战胜困难。”有的说:“就拿我们平时学习来说,如果遇到困难就放弃,遇到困难就放弃,那到头来将一事无成。如果能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才会取得胜利,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勇气。”

拓读,扩视野

篇8:《花的勇气》教学反思

关键词:尊重,阅读体验,阅读指导,能力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下文中简称“2011版课标”) 至今已实施两年多了, 2012年春在石家庄参加省课标培训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那时, 笔者做教研员两年, 对课程标准指导教学的作用刚有一些理性的认识, 培训结束后便下功夫开始研究2011版课标。

2013年, 从教研员回归教学一线, 重新登上三尺讲台, 和学生一起学习语文。生活回到了原点, 但内心却极清楚四年的纯教研生活对自己的影响之大, 其中之一就是改变了一些教学观念, 比如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对课堂的指导作用。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使笔者深刻认识到, 要想真正落实课标精神, 必须勇于否定自我 :否定已经熟悉的教学方式、否定已经成型的教学认知、否定已经形成的教学习惯 ;要想真正地落实课标精神, 必须建立新型的课堂 :建立以解决学生疑惑为教学中心的课堂、建立以展示学生思维成果为主体的课堂、建立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的课堂……一次次的否定、一次次的重建过程中, 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终于成了现实, 体现在了教师的课堂上, 虽然不够深入, 不够全面, 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些2011版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 却扎扎实实地在每节阅读教学课上得到了落实。

一、落实课标阅读建议, 要从关注学生的课前阅读开始

人的天性是对未知的事物有好奇心, 这种好奇心在小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发下的新课本, 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往往是打开课本看目录, 选自己喜欢的文章读一读。一般情况下, 一周之内, 语文程度再差的学生, 也能把全部课文读上一遍, 对文章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即便一年级的学生, 也会借助自己学前的知识储备、课本中的插图和家长的力量, 看一遍课本。所以, 从某种意义说, 我们很多教学公开课上, 教师板书课题后, 提的诸如“看到这个题目后, 你最想知道什么”, 很多时候是伪问题, 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把戏。让人无语的是, 这一方式在更多的课堂上被复制。可怕的是, 我们的课堂基本上看不到揭穿皇帝新装的小孩儿, 学生们坐在那里假装自己不知道课文内容, 以“配合”老师的演出。

2011版课标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这种阅读指导不应只体现在课堂上, 更应延伸到课前的预习性阅读和课后的拓展性阅读中。课前阅读指导, 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文本, 可以让学生形成自己初步的阅读体验, 可以通过质疑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准确把握学情后, 可以根据学生所需调整教学思路、设计教学环节, 使课堂真正成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场所。

《花的勇气》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其所处的单元主题是“热爱生命, 感受生命的美好”,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篇相关主题的文章, 对于生命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知,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命的价值, 能够借助书面语言表达情感 :“一定要珍惜生命, 决不让它白白流失, 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在此基础上, 笔者请学生借助“自学提示”, 结合本课的三个学习目标完成预习。

小学生的预习很多时候都是简简单单、毛毛糙糙的。经过初步的了解后, 发现学生都能做到为生字注音, 勾画生字词、四字词语, 一部分做事认真的能够划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 个别学生会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写到句子的旁边。

了解了学生初步预习的情况后, 笔者利用下午放学后十分钟的时间,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找出让作者“失望”、“遗憾”、“惊奇”、“心头怦然一震”的原因, 用横线划出来, 试着体会作者当时的内心感受并用一两句话写出来。接着请学生回家后, 用波浪线划出文中使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方法的句子, 想想使用修辞方法的好处 ;试着找找课文的中心句用双横线划出 ;完成学案“预习导航”部分的内容。

第二天一到校, 马上批阅学生的学案, 除了解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外, 更关注的是他们最后一题“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填写情况, 令人欣慰的是, 有目的的预习效果远胜于无指导的预习, 学生们认真完成字词部分和对课文内容的简单梳理外, 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如 :“改天换地”是什么意思? 作者在这里想突出什么? 文章最后一段中为什么加上破折号? 为什么说生命的意味是勇气? 难道只有勇气是生命的意味? 如果不是, 还有什么? 文章为什么以“花的勇气”来命题, 而不以“生命的勇气”或“花的气魄”呢?

还等什么, 赶快写评语 :“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认真读文并思考了!”“你很善于提问题, 佩服佩服!”溢美之词毫无吝啬地批改到学生们的学案上。写完之后, 再选几个最能体现文本内涵的问题打到PPT上, 这节课的教学就以它们为中心了。

一册书共有32篇课文, 教师一学期只要了解32次学生自行预习的情况, 花32个十分钟指导预习,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就会有32次小小的提升, 32次的叠加, 理解力再差的学生, 阅读能力、质疑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2011版课标中提出的“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想象力, 开发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要求, 在学生的预习阶段就可以一点点地落实下去, 并能做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所以, 很多时候, 不是学生们的能力能够提高多少, 而是我们做教师的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做多少, 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思考多少。学生从来不会辜负我们的期望, 只要我们的期望在他能够落实的范围内, 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告诉他们怎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这一期望。

二、落实课标阅读建议, 要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为基点

课前预习的指导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虽然有作用, 但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展开的, 课堂才是他们提高阅读能力的主阵地, 蔡塘学校的“教学案”授课方式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实现自我的提升, 因为学生在这种课堂上, 已经习惯了先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 再按照老师的要求展开进一步的分析。有这样一个小插曲, 刚接手四年级这个班级时, 笔者习惯性地采用自己熟悉的传统授课方式教学, 比如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说话, 笔者问他为什么不听讲, 他昂着头, 闪着亮亮的小眼睛 :“老师, 你总是讲啊讲的, 我听得都困了, 说话就不会睡着。”他的这番话刺激了笔者, 清醒地认识到, 面对一群已经习惯展示自我学习成果的学生, 传统的课堂他们已经从内心排斥了。教师需做的, 只有改变自我以适应他们。

为落实2011版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这一要求, 笔者在指导学生充分预习课文, 初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写作线索、作者的情感变化, 并抓关键句写出自己独特感受后,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结合学案“预习导航”中的第四个问题, 找出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 并把自己的找到的原因及读到这一原因后的感受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有了预习打下的基础, 学生很快就把自己的思考梳理了一遍, 没过几分钟, 小组间的讨论展开。深入到各组听学生的思考结果, 遇到学生理解不透的地方指导一下, 说得不完善的地方提醒一下, 看到经引导后组内讨论的质量明显提高。当然, 最让人欣慰的, 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本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独特的感受。

一个学生读“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这句话时说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作者虽然并没有见到花, 但他非常爱花。因为‘寂寞’是形容人的, 只有我们人才会寂寞, 花是不会寂寞的, 作者用了‘寂寞’这个词, 是想告诉我们没有花的草地是不好看的。”

组内的另一同学听了, 马上说 :“我从‘绿色到处泛滥’的‘泛滥’这个词中, 感受到维也纳到处都是绿色的, 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是绿色的。本来到处都是绿色是很美的, 可作者却说‘见不到花, 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说明他非常爱花, 没有花大片的绿色也不美了, 下次再来还要躲开四月。”

“还有还有……”旁边的同学迫不及待地说 :“请大家看第二自然段第四行‘白的、黄的、紫的 ;纯洁、娇小、鲜亮 ;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作者一看到花, 就用了这么多的词来形容, 有颜色, 有样子, 数量还很多, 说明他非常爱花。”

“就是, 作者还说‘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 ‘满满一层’, 好多好多的花, 作者看了一定很开心!”第四个同学也不甘落后。

同样是爱花, 不同的学生却从不同的句子、不同的词语中感受到作者对花浓烈的爱, 这充分说明面对文本,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当教师尊重并珍视学生这种独特的阅读感受时, 学生们就乐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表现欲强的还会有不吐不快之感。很多时候, 面对每个小组都高高举起的小手, 笔者总在犹豫、平衡, 哪个小组先说, 哪个小组补充, 哪个小组的思考代表性强? 怎样鼓励其他小组同学既能认真倾听又能积极补充说不全的地方?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 每堂课下来, 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遗憾。在所有的遗憾中, 笔者最喜欢面对的是学生因未被提问到而失望的眼神, 那代表着他们思考了, 代表着他们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并愿意把自己的见解分享给大家。这种思考是有价值的, 是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 在发展思维的同时, 学生的情感必将受到熏陶, 思想定会受到启迪。

三、落实课标阅读建议, 要指导学生的表达方式

四年级的学生多在十岁左右, 这一年段的孩子, 即使能够认真思考, 乐意表达, 但囿于年龄, 阐述观点时, 总会存在着诸如表述不明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更主要的是, 很多学生关注的是自己说了没有, 至于有没有人听, 就不在意了。结果, 被选中的小组几个学生自顾自说, 其他学生自顾自举手争取说的机会, 却很少有人关注别人说了些什么。以至于刚接手班级的那段时间, 课堂上总是出现重复表述的现象, 这既不利于学生借助他人的思考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 又耗费时间, 容易产生“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的满堂说现象。

为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 落实2011版课标倡导的“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教育理念。笔者从指导学生表达入手, 引导学生不但会说、会听, 还要会补充、会质疑, 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真正成为落实阅读建议的有效方式。

首先, 组内表达要由弱到强, 有层次, 有梯度。由于班上学生一年级就开始分组, 每组的成员多为四人, 基本按优生、中上生、中下生、学困生组合, 因此形成组间实力相当、组内强弱互补的格局。学生经过几年的合作, 已经形成默契。这种默契的优点是能够很快整合出自己小组的观点, 形成统一认识, 缺点是程度越差的学生, 发言的量越少、质越低, 组内成员间的差距容易越拉越大。

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根据各小组特点, 分别指导小组间的合作学习。指导小组长时, 侧重“分配任务”、“组织讨论”、“总结提炼”三种能力的指导, 和小组长一起研究讨论内容、分析讨论题目, 制定分配方案, 努力做到把不同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学生,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都有话可说, 说不同的话, 遇到需要总结的题目时, 还能组织组员归纳总结学习收获, 形成统一认识。指导组员汇报时, 要求每个小组内的组员汇报顺序要由弱到强, 让程度差一点儿的同学先说, 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说了什么, 在此基础上, 或补充或创新, 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 要关注其他同学说了什么, 做到汇报内容不重复, 听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质疑、讨论, 能在组内解决的问题不放到班上解决。

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明确组间讨论的方式, 笔者利用课余时间, 以两种方式指导学生, 一是把各组程度相似的学生集合到一起, 针对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指导 ;二是指导每个小组的具体学习过程。有针对性地指导可以使学生以最快地速度进入讨论状态, 并根据自己在小组中所处的位置, 发挥自身的作用, 提高组内讨论质量。组内的讨论质量提高了, 组间的汇报交流质量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深刻, 感悟到的内容自然会相应在增加。

其次, 组间交流要说重点, 有补充, 有质疑。组内的有效学习与讨论结束后, 组间的汇报交流便开始了。组间交流时, 要求学生在汇报时, 首先要有礼貌地告知大家自己汇报的内容在第几段第几行, 等大家找到相关的内容后, 再汇报自己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感, 汇报结束后, 要认真倾听同学们的补充意见, 耐心回答同学们的质疑。如果同学补充的意见自己不认同, 可以再次谈自己的想法 ;如果同学质疑的问题自己答不出来, 可请班上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同学相助, 同学解决不了的, 可请老师帮忙。

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 学生汇报的质量明显提升, 其他学生补充、质疑的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教学《花的勇气》过程中, 就有很多高质量的补充与质疑, 如 :A小组的学生说了自己小组对“白的、黄的、紫的 ;纯洁、娇小、鲜亮 ;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这句话的理解时, B组的同学补充道 :“我还从这句话感受到花的美, 我从‘白的、黄的、紫的’感受到花的颜色美 ;从‘纯洁、娇小、鲜亮’感受到花的形状美 ;从‘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感受到花的气势美!”并且美美地读起这句话来。C组的同学继续补充 :“第七自然段也是写的花多。我从‘竟是一片花的原野’和‘改天换地’中可以体会出, 原本都是绿色的草地, 现在全都是花了, 成了花的原野, ‘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说明草地已经看不到一点绿色, 全都成了花的彩色。”D组同学 :“这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的‘傲然挺立, 明亮夺目, 神气十足’这几个词可以看出花的姿态美、气势足, 有一种风度翩翩的感觉!”E组同学 :“我还可以从D组同学这句话中感受到花儿不惧风雨、傲然开放的勇气!”

不同的学生对文本有不同的解读, 组内的讨论可以帮助他们去粗存精, 表述时更简洁、更清楚、更深刻。把讨论后的结果汇报给全班学生时, 全体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 更多地了解其他组同学的所思所想, 充实自己的头脑, 完善自己的思维。

爱思考的孩子也爱提问, 同学间的质疑也利于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同时完善自己的思维。如听了第十小组汇报完学习第八自然段的感受后, 就有一位学生提问 :“这篇课文一直在说花很有勇气, 我想请问十组同学, 作者写这篇文章, 仅仅是为了说花很有勇气吗?”这一问题直指文章中心, 问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这个问题的带动下, 全班学生又进入新一轮的讨论中, 形成了新的认知, 对文本的内涵也有了更深入地理解, 有的学生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前面几篇课文的内容谈了自己的感受, “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得到了有效落实。

课内阅读结束后, 再为学生们补充上几篇相关的阅读材料, 他们对单元主题的理解会更深, 独立理解阅读材料的能力也会提升。

一节节课上下去, 一篇篇课文学下去, 一份份阅读材料补充下去, 学生获得的语文素养用“基本”一词是无论如何也涵盖不了的, 阅读自然成了“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篇9:《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1.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美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命的意味在于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认读词语。

出示:

纯洁 娇小 傲然挺立 明亮夺目 拔地而起 失望 遗憾 惊奇 怦然心动

2.说说这两组词语分别用来描写什么,用“拔地而起”来写花是否合适?

二、初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1.速度读文,思考课文写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他为什么会从“失望”“遗憾”到“惊奇”“心头怦然一震”?把文中写花儿拔地而起的句子划出来。

2.练习根据作者的情感变化概括文章大意。

3.朗读写花儿拔地而起的句子,初步感知“拔地而起”所表达的情感。

三、品读欣赏,由景及情

1.欣赏画面“千万朵小花藏身草地”,感受吃惊之情。

过渡:作者的感受时刻与花联系在一起,只有读懂了作者的感受才能读懂“拔地而起”。作者第一次看到了千万朵小花藏身在草地,课文是怎么写这片景象的?

引导:读一读,你能否从写花的景象中读懂“我”的心情与感受?

出示: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全冒出来……

①静静地读,脑中只有这一段话、这个场面,读着读着,涌上心头的是一种什么感觉?(新奇 惊喜 高兴 舒畅 惊叹……)

②作者没有用一个表示心情的词语,却能把这种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每一丝的感觉,都藏在字里行间,再细细地读,哪些词会跳到你的眼中,在你眼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边读边动笔,圈圈点点。

③自读,交流。

④指导朗读。

过渡:只要一使劲儿花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谁能给它劲儿?现在花儿能冒出来吗?

2.欣赏画面“花的原野”,感受兴奋、惊奇之情。

学生聚焦最有温度、最有情感的词进行交流。(预测:改天换地、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重点引导品味“改天换地”。

①“改天换地”是不是说天地都改变了?改变的是什么?联系整句读一读。(出示三个段落)

②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改变的仅仅是眼前的画面吗?学生自读。

③此刻你就是一朵维也纳的小花,你的心中充满了什么,脸上洋溢着什么?指导朗读。

作者整个心灵、整个心情,从失望到惊喜,又从怕见不着花的遗憾到无比的兴奋。因为曾失望、吃惊、遗憾,所以这一片花的原野更令作者激动不已。

四、扣词想象,理解勇气

过渡:几天里,没有花的绿地成了花的原野,让作者想到了花的勇气。(出示最后段)同学们,读到这里,你发现花的勇气了吗?

再次引导体会“拔地而起”:“拔地而起”用得贴切吗?除了让你读到了花儿的坚强、勇气,还读到了什么?

(我被那份力量与勇气深深地折服了。)

指导读最后一段,读出内心的震撼与敬佩。

五、拓展写话,内化理解

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那是花儿的勇气,同学们,当我们融进大自然,你会发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鸟一虫这些平凡的生命都在竭尽全力展示自己的勇气,大家也来动手写一写。

出示: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那是花儿的勇气。

在( ),那是( )的勇气。

上一篇:怎样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下一篇:干部职工自查自纠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