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2024-08-14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共10篇)

篇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贵州省瓮安第二中学 杜洪伟 【教学思路】《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第一课,这个单元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这些文章都蕴含了深刻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课文主要探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我认为该课文对课堂教学造成的困难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文章很难,难在我们以往的教学很少涉及说明文;第二是文章很深,尽管梁思成写的这篇文章语言还算接地气,但文中涉及的很多专业用语增加了文章的深度,第三是文章很枯,中国古建筑离我们相对是比较陌生的,我们往往没有真正接触过身边的这些建筑,因此文章在现代人看来的确有些枯燥。

因此我的想法是要把这难的、深的、枯的文章上变成易的、浅的、活的,但那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想法呢?我认为必须在教法上下功夫,要想变难为易,我们必须采用更加生动的教学方法,如:直观展示法、图文结合法、创设情境法、微课法等等。

在生动地讲述清楚中国古建筑九大特征之后,课堂还必须通过合作探究环节进一步升华,要让学生探寻自己家乡传统风格建筑的特征,体会家乡传统风格建筑独特的魅力,更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中国建筑的热爱,培养他们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本课文我将设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围绕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展开,第二课时将以该课文中的“打比方”进行写作指导,也就是利用文本资源上作文指导课。正是在这一些设想上,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理清课文说明方法及结构。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了解家乡传统风格建筑的特征,体会家乡传统风格建筑的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建筑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塑造学生保护中国古建筑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体会中国古代建筑蕴含的生命性和人文性。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快板导入】(3分钟)

快板演奏:说建筑,道建筑,中国建筑忒丰富,亭台楼阁样样有,走进千家和万户,你也住,我也住,四合院里常照顾;左右对称好房屋,坐北朝南真舒服。接下来,听清楚,这个课堂你做主,特征多,数一数,说个一二三四五,最后的问题很重要,快板表演酷不酷,快板表演酷不酷……那就请把掌儿鼓。

师:大家喜不喜欢这个快板表演? 生:喜欢

师:那大家知道这首快板词说唱的的对象是什么吗? 生:中国建筑

师:对,是中国建筑,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又叫什么呢? 生:《中国建筑的特征》 师:它的作者是谁呢? 生:梁思成

师:他有哪些身份呢?

生:中国建筑学家、梁启超之子、林徽因的丈夫

生答:他主持设计过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他参与过北京城区的规划。师:好,同学们,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曾主持设计过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写的这篇科学小论文《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起走进中国建筑特征的多彩世界。

二、【设问解题】(4)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生: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中国建筑的特征)

师:这里的中国建筑是指中国近现代建筑还是中国古建筑? 生:中国古建筑

师:全文总共描写了中国建筑的几大特征呢? 生:九大

师:那是不说中国古建筑就只有九大特征呢? 生:不是

师:那梁思成为什么只写九个特征?他为什么不把中国建筑所有特征全部写完呢?

生:不能,太多了。

师:那这么多特征,你们觉得哪些特征才有资格被写进这九大特征里面呢? 生:重要的 师:对,重要的特征才会被写进这篇文章,其实这些重要的特征也是典型的。那么,对于一座建筑,哪些特征是重要的特征呢?

师:同学们,建筑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 生:居住

师:大家愿不愿意住危楼? 生:不愿意

师:所以建筑要实现居住功能,首先要保证什么? 生:安全

师:对,安全第一,那建筑安不安全跟建筑的什么有关呢? 生:结构

师:对,很好,所以大家说梁思成在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时会把什么特征放在第一位?

生:结构特征

师:对,是结构特征。(板书:结构特征)

师:好,一所建筑除了有居住功能,大家知道还有什么功能吗? 生答(明确:引导学生回答出建筑的装饰功能)

师:所以同学们,除了结构特征,梁思成还会重点说明中国建筑的什么特征。

生:装饰特征。(板书:装饰特征)

师:这两大特征哪一个居于主要地位?哪一个居于从属地位? 生:结构特征,装饰特征(板书:主——从)

师:嗯,很好,文章的结构已经明朗起来,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中国建筑独具魅力这两大类特征吧。

三、【情境创设】(18分钟)

共筑新房(12分钟)

(明确:引导学生一起参与来设计新房,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断抛出问题,并不断板书总结)

师:同学们,唐代诗人杜甫有句诗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忧国忧民的梦想,老师呢,从小就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

生:想

师:我不需要广厦千万间,我从小就渴望设计一座符合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房屋,可过了这么多年,这个梦想依旧没有实现。都说人多力量大,今天,在梁思成这篇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指导下,大家一起来帮我实现这个梦想好不好?

生:好

(明确顺序:先结构后装饰)个别建筑结构:地基、房屋、屋顶

群体建筑布局:左右对称、主房坐北朝南,户外起居室

木框架结构:墙壁不负重、立柱和梁架形成框架结构、现代依旧采用。斗拱:斗形方木“斗”和弓形短木“拱”、实用性(减少梁折断可能)、装饰性。

举折、举架:使屋顶形成缓和弯曲面 屋顶:翘起如翼、装饰性、颜色:朱红

部件:部件交接处大半露出、“桃尖梁头”、“蚂蚱头”、“霸王拳”“昂嘴”、“六分头”“菊花头”“三福云”、门环、角叶、屋脊、脊吻、瓦当、结构性和装饰性一体。

材料:有色琉璃瓦、油漆、雕刻 师小结(明确:对文章写法的浅谈)以图识文(明确:9张图片,挑战作答)快板总结9大特征

四、【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问题设置:你一定很熟悉家乡房屋建筑吧?说说这些建筑在哪些方面保留了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

小组展示,老师进行引导总结。对刚才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升华。

五、【作业布置】

1、中国古代建筑多采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而西方古代建筑却大多以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呢?请根据导学案课后拓学内容,结合所学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分析中外古建筑在建筑材料产生差异的原因。

2、梁思成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提出了建筑的“文法”“词汇”和“可译性”问题,在这部分说明中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列举出来。并对其中的“打比方”这一说明方法作具体解读。

六、【赠礼结课】

小结:各位,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分享了我们各自家乡的许多美丽建筑,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希望能把这座斗拱小模型赠给你们这个有热情的班级作为纪念,请你们派出一位代表收下这个很轻却情意重的礼物。

赠礼环节

结语:同学们,短短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就要结束了,中国建筑的特征这趟列车也要到站了,我们可能不得不分开,和你们在一起的课堂是非常开心的,我也相信中国建筑的这趟列车永远没有终点,它将一直朝前行驶,带着我们的期望,带着我们的热情,中国建筑也一定会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同学们,地球是圆的,希望我们能再见,也欢迎大家到瓮安做客。

篇2:《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并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的文化宝库中有许许多多和房屋建筑有关的成语。(学生七嘴八舌、脱口而出)教师在黑板上做好记录:

金碧辉煌、美轮美奂(这两个成语需要特别注意字:“碧”“轮”)

鳞次栉比、登堂入室(鳞次栉比,是形容房屋很多的。登堂入室,后来的意思成了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琼楼玉宇、碧瓦朱甍、富丽堂皇、钩心斗角

2、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学生总体把握课文:学会怎样把长文章读短。

导引:可引导学生由透视“特征”内涵入手,指导学生如何快速阅读课文,探究文本的内容,以把握课文核心信息。

“特征”的限定范畴: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简洁、严密、醒目、层次分明。中心词“特征”二字统摄全文,是关键的信息点,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三、以图片感知中国建筑的一些特征

导引:我们就从黑板上这10个成语入手来总结中国建筑的特征

(1)从颜色上,我们中国建筑以哪些颜色为主色调?(鲜艳的红、绿、黄)师:(老师边勾画成语中有关颜色的词语)的确如此,大红、大绿、大黄是我们中国大型建筑的主色调,譬如故宫!再者,从装饰来看,雕刻、绘画、塑像融合其中。

(2)下面我们来欣赏中国四大名楼和四合院的图片,并根据图片了解一些中国建筑的特征。

①第一幅:岳阳楼。(师解说:黄色琉璃瓦、红色木质主体;上还点缀吉祥兽雕塑;房檐是典型的钩心斗角!)

请学生仿照教师解说来叙述下面一幅图片,②第二幅:滕王阁。(绿色琉璃瓦,红色木质主体,有雕梁画栋,房顶还有动物雕塑。)

③第三幅:蓬莱阁。(有雕梁画栋,柱子上有楹联。)师:看到楹联了,其实这也是中国建筑装饰的一个特点,下一个学生,严妍。④第四幅:黄鹤楼。(黄顶,红木支撑,每一层还都有回廊。)导引:接下来看一个四合院,听着解说看大屏幕。

解说:四合院在建筑上有一套固定的规格:北面是正房,东西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四面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整体由廊子贯通。坐北朝南,北边的就是正房,南边是南厢房,东边的房子叫东厢房,西边的叫西厢房。

老式中国家庭居住在四合院时,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座房,女儿住后院,互不影响。

导引:中国的建筑可谓博大精深,刚才我们只是见识了一鳞半爪,下面让我们跟着梁思成先生更深入地走进中国建筑之中,感受中国建筑的特征。

四、探究课文

检测学生理解程度

1、导引:梁思成先生向我们讲了中国建筑的9大特征,在早读预习的基础上,请把这9大特征概括为三个角度。(大屏幕出现问题)概括需要注意全面、准确、精炼。(给大家3分钟时间,同桌互助合作完成这项任务。)

2、导引:时间到,我请两组代表回答问题,男生代表一组,女生代表一组。虽然总说“女士优先”,但冲锋陷阵的时候当然是男子汉大丈夫挺身而出了。

(男生:①②③是中国建筑的构成,④⑤⑥中国建筑的结构,⑦⑧⑨是中国建筑的装饰

女生:①②是从总体上来谈中国建筑的,③④⑤属于结构特征,⑥⑦⑧⑨属于装饰特征。)

3、导引:抛开男女生的立场,平心而论,你更赞成哪一组的说法?(赞成女生回答的人数多),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我也赞成女生的归纳。

那位女生能再巩固一下我方的观点,批驳一下对方的见解。

①的中心句应该是“个别的建筑物,一般的主要有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②的中心句是第一句“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一节一些练习性的建筑物,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

这都是从不同角度总括中国建筑的特征。③的重点讲的是“立柱”“横梁” ④是“斗拱” ⑤是“举折”“举架”

这是中国建筑构成的主要部件,也可以说是主体结构的部件。所以总结为主体结构特征为好。

问:那么,为什么认为它的分析好?(她先找出每一部分的关键句、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句、关键词总结概括。)

4、导引:接下来我们来探究第二个问题: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问: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比喻)

(小结: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从装饰到位置,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5、导引:一篇说明文,运用比喻手法,好处也是很多的。最后,我们来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并说说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

师:回答问题的模式请看大屏幕: ①把……比喻成……

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

回答模式相应变成:①把„„比喻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

(①以弟兄关系来比喻中国周边国家的建筑与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的关系,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它们属于一个系统(大家庭),从而可见中国建筑的影响力之大已超出了国家的界限。

①以“帷幕”比喻墙壁,②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中墙壁的作用:“隔断内外”,“划分内部空间”,而不担负承重的任务。

①以“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②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恰切明了。)

五、课堂小结

现在我们共同来总结一下本节课学习目标,(看大屏幕)

1、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建筑的特征

2、锻炼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导引:中国建筑有什么特征呢?从总体上来谈中国建筑的,从结构特征,从装饰特征。

总体上:有台基、房屋本身、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构成;一所房子有回廊、抱厦、厢、耳、过厅、庭院或天井组成。

从结构特征上看:木质,有柱、梁、斗拱、举折、举架等构成。

从装饰特征来看:瓦面弯曲、红为主色、有彩色绘画图案、浮雕,构件交接的部分都大半露出。

怎样概括文段呢?(抓中心句、关键词)

说明文运用比喻手法如何阐释?(①把……比喻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

六、作业

篇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体味本文准确生动、简洁严密的语言风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文寻其脉”, 归纳文章的主要观点, 并能自主探究体味语言的角度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树立科学意识;领悟作者寄寓文中的拳拳爱国心与浓浓的民族自豪感,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并梳理文脉, 体会本文的思路美。同时, 引导学生发现本文语言的文学性。

【教学难点】体会科普小论文类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及体会文字下流淌的作者的情感, 发现文章的语言美与情感美。

【教学方法】 (1) 设疑法 (2) 启思法 (3) 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提及2008年的汶川地震, 相信每个人仍心有余悸。大地崩裂, 山川颤栗, 多少高楼夷为平地。然而, 位于震中地区的报恩寺, 这座千年古刹只受到小小的破坏, 依然屹立在群山之间。

同样, 在2010年的玉树地震中, 玉树文成公主庙的外观居然没有明显损坏的痕迹。

这些古建筑群为何在遭受强震后安然无恙?它们到底有怎样的特征?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建筑大师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 相信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理读课文

1.教师活动:文章题目是“中国建筑的特征”, 那么, 文中一共讲了几点特征?这几点特征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一下。

学生活动:自主找到相应文段, 并运用正确的方法提炼出关键词。如果遇到困难, 教师适时点拨诱导。

互动结果:九点。分别是个别建筑物的构成, 平面布置, 结构方法 (木材结构) , 斗拱, “举折”、“举架”, 屋顶, 颜色, 具有装饰效果的构件, 其他装饰。

2.教师活动:读了这几点特征, 那么你能告诉我, 我国古建筑群为何在遭受强震后安然无恙吗?注意, 从文中找理由。

学生活动:阅读文本, 同桌互动交流。

互动结果:从三、四、五这几点特征可以看出, 中国古建筑结构牢。 (板书:结构牢)

3.教师活动:那么, 这九点特征都是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的吗?

学生活动:分析六至九的内容。

互动结果:六至九是说装饰的。 (板书:装饰美) 看来, 这九点层次清晰。

4.教师活动:文章题目是“中国建筑的特征”, 那么, 知道了这九点特征是不是说就把文章读懂了? (不是) 既然如此, 在九点特征之后又写了那么多的篇幅, 那我们就要看看这后半部分内容写的是什么, 它们和前面的内容有什么样的区别, 又有什么样的联系。

学生活动:找文中关键句子或重点句子, 分析内容, 思考前后内容的关联。

互动结果:提到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和“可译性”的问题。这些是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同时指出, 就算同一性质的建筑, 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很显然, 这是对九点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文章的思路是由浅入深。

三.美读课文

1.教师活动:从体裁上看, 这是一篇关于建筑的自然科学小论文, 里面当然有很多的建筑学术语, 为了尽量让读者读懂, 作者做出了哪些努力, 尽量让语言形象易懂呢?

学生活动:自主探究, 品赏语言的形象美。

互动结果:大量比喻句的运用, 比如用“文法”比喻“中国建筑的风格手法、惯例法式”, 用“帷幕”比喻墙壁, 用“文章”比喻建筑, 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 用“小品”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 等等。

2.教师活动:其实, 对于科普文来说, 在语言的运用上, 除了要追求一定的文学性外, 更要做到准确性。教师出示斗拱的图片, 介绍哪是斗, 哪是拱, 并简要说说斗拱的作用, 然后,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 该怎样用语言来表达出来呢?之后, 有意识引导学生着重体会下面这段话用词的准确形象:

在一副梁架上, 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 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 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它是用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换处的剪力, 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的。

学生活动:仔细揣摩, 体会语言的准确形象。

互动结果:一连用了三个“在”准确描述斗拱的位置, 动词“挑出”生动形象地写出弓形短木组合起来的形态, “垫着”“综合构成”“减少”“剪力”等词则非常精确。

四.深读课文

1.教师活动:俗话说, 文如其人。那么, 你能从文中摘录出一些带有情感性的句子, 分析一下作者梁思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学生活动:先在文中圈点勾画, 自主探究, 再小组交流分享。

互动结果:从文中“3500年来, 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 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 达到了高度水平, 取得了辉煌成就”“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 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等句子中可以看出梁思成对中国建筑满腔热爱, 无比自豪。

2.教师活动:梁思成为什么对中国建筑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

向学生提供背景链接:

1924年, 梁思成赴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

1944年, 梁思成抱病撰写《中国建筑史》。

1946年, 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1953年, 梁思成为了北京城古建筑的拆除问题和吴晗争论, 被气得失声痛哭。

1954年, 《中国建筑的特征》发表。

学生活动:反思, 加深对梁思成情感的理解。

五.拓展反思

教师活动: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为中国古建筑的维护、修缮奔走效劳, 费尽毕生心血。然而, 谁曾想到, 2012年春节刚过, 梁思成和他的夫人林徽因在北京的故居“梁林故居”居然被强行拆除, 现在, 你们看到的就是梁林故居被拆除后令人触目惊心的情景。 (出示相关图片) 那么, 此时此刻, 你有怎样的感触?

学生活动:自主发言, 交流分享。

篇4:《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1.了解作者有关情况,掌握科学小论文的有关常识。

2.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热爱传承中国建筑文化。

3.锻炼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提高筛选概括能力。

【设计说明】

这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其核心是介绍我国建筑的特征。然而,时下高楼林立,古迹难觅,再加上一些陌生的建筑专业名词,学生阅读理解文本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讲解本文要拉近学生与古建筑的距离,尽可能直观地展示建筑图片或模型,激发他们了解古建筑的兴趣,注重建筑与文化的融合,进而达到对建筑科学文化的关注、热爱和传承的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给大家看两张图片,你能猜出这是哪里吗?(幻灯片展示开封著名古建筑图片)开封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被称为“七朝古都”,建城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一个古老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符号,就是它独具魅力的古代建筑。这些美丽而典雅的古建筑,有什么不为我们所知的特征和文化内涵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建筑大师梁思成走近中国传统建筑,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板书:《中国建筑的特征》?摇 梁思成

二、走进文本

(一)文章的标题是《中国建筑的特征》,文章哪些段落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呢?

明确:课文3—13自然段

(二)中国建筑具体有哪些特征?请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特征。(投影出示要求,温馨提醒:挂住关键词,关键句)请同学针对导学案小组交流,比一比,谁的更简洁,谁的更准确,3分钟以后,请3名同学上台展示交流成果。

教师配以实物模型,幻灯片重点图解一些特点(如2、3、4、5),以更利于学生理解。

1.立体构成

单个的建筑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部分构成的。

2.平面布局

(请学生从文本中找具体特征)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有“户外的空间”。

(四合院小模型展示)

最能体现这种特征的典型建筑就是北京四合院,坐北朝南的是正房(堂屋),正房两侧有耳房,正房前左右两侧各有东西厢房(东屋西屋),坐南朝北的叫做倒座房(南屋)。正房住长辈,东西厢房住晚辈,(《西厢记》小姐莺莺就住在西厢房),那么倒座房谁来住呢?有句熟语“热东屋,凉堂屋,傻瓜媳妇儿住南屋”,倒座房是仆人住的。这也正体现了儒家文化强调的“贵贱有等,长幼有别”的礼制。

3.木材结构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墙倒屋不塌”,这种结构以梁柱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作用,不承重,因此墙壁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开设,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有可无,如四根柱子支撑的凉亭。

4.斗拱

让学生划出课文中解释斗拱的句子,找一个同学读,提醒其他同学仔细听的,同时根据他的表述想象一下,能不能想象出斗拱的造型。

有的同学撅着小嘴摇摇头,真难为你们了。(出示幻灯片营造法式图解和3Dmks建筑设计立体效果图)

接着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斗拱作用: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幻灯片展示“九州烟雨”)你能从这张照片上找出斗拱吗?

我在清明上河园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也并不懂得什么叫做斗拱,之所以拍下这张照片,也是觉得好看,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才知道,它是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

关于斗拱,你还知道它的其他作用吗?我咨询了一位建筑师,了解到,在古代,斗拱的尺寸,斗拱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房屋的面积,小小斗拱,不可小觑。

5.举折,举架(教师画图展示)

宋代称举折,清代称举架,其作用是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6.屋顶

《诗经》描述为“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骄傲的成就”。

7.颜色

大胆使用朱红色,并用彩绘来装饰。(幻灯片展示)

8.部件

大到结构部件,如梁头、额枋、斗拱,小到脊吻、瓦当、门环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幻灯片展示)

9.用材

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

(三)根据学生板书,请学生总结顺序,

板书:总体—局部

结构—装饰

提醒学生写作时,也要学习这种手法,理清思路,不可杂乱无章,胡乱堆砌。

(四)了解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我来考考大家。(出示一组图片)请同学们比较分辨,哪是中国的?哪是西方的?说一说你的理由。

看图片,根据你的了解,西方建筑有什么特征呢?东西方建筑有什么不同呢?

东西方建筑的异同:

材质,外形(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凡尔赛宫的花园,大量几何图形的运用,体现一种改造自然为我所用的一种强权意识。)

(五)中国建筑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建筑,因为它体现了中国建筑的这些特征和风格,那么作者在本文中是用哪个词语来称呼这种风格和手法的呢?

从课中画出关键句,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明确:“文法”、“词汇”。作者用语言文字作比喻,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即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六)虽然东西方建筑风格不同,表现的文化不同,但是,作者提出了一个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怎样理解“可译性”?(投影问题)

教师提示:在语言文字上,就是指不同民族的语言,语言形式虽不相同,但却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互相翻译。比如,汉语表达,你好,翻译成英语:hello;日语:こんにちは。

那么,建筑上所谓的“可译性”又指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19段,划出关键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他同学补充)

(投影)明确:建筑上的“可译性”,各民族建筑的风格,手法不同,但其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

(七)作者详尽的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并把它放在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的层面为我们解读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目的何在呢?请看文章最后一段,找到答案。(请一学生来读)

明确:最后一段第一句。古为今用,继承优良传统,建造今天的建筑。

教师小结:

正如梁思成在他的《中国建筑史》中所说,“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投影),我们只有继承了优良的传统,我们的建筑才有了自己的特点,我们的民族才有了灵魂。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这种建筑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

三、拓展探究

创新是必须以继承为前提的,我们不妨把目光聚焦于现在,请大家仔细想想,你所了解的哪些建筑继承发扬了哪些中国建筑元素?

(这一环节让学生发散思维,先讲给同桌听,然后讲给大家听,教师参与学生小组探究,了解学生探究方向。)

【课后补充】学生探究大致为以下三个方面:

*老家的房屋:主房坐北朝南 有独立空间 举折 举架 脊吻

*所在城市主建筑或仿古建筑:濮阳四牌楼,开封御街、延庆观

*中国知名古建筑:天坛 故宫 人民大会堂

(“东方之冠”模型展示)

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教师小结:

说实话,暑假里,我第一次来开封,是为了“开封有个包青天”的故事来的;是奔着早就令我垂涎三尺的开封小吃来的。但是,通过学习梁思成的这篇文章之后,我一直在遗憾,没有用心品味中国古建筑的魅力。我希望同学们,在观察你身边的古建筑,或有机会寻访祖国名胜的时候,要用心去感受中国建筑的艺术魅力和文化蕴涵。

四、课外延伸

(投影展示)一位旅美作家这样写道:“一样的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一样的玻璃大楼,站在家乡的路边,我却分不清这是北京、东京,还是纽约……”

思考:看了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请同学们课下搜集素材,形成文字,真诚的期待和大家的交流!

篇5:《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1、培养善于透视关键语言信息的能力。

2、逐渐简洁、严密、清晰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由透视“特征”内涵入手,探究文本内容。

难点:

探究“特征”的外延、思想内核与美学价值。

[教学过程]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简洁、严密、醒目、层次分明。中心词“特征”二字统摄全文,是关键的信息点,可引导学生由透视“特征”内涵入手,探究文本的内容。

一、“特征”的限定范畴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二、“特征”概念的引入

从“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最迟在公元前15世纪”、“一直保留到了近代”、“35来”等语言信息分析,梁思成引入“特征”的概念并全面展开阐述,反映了作者宏观开阔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构成了这篇小论文的独特视角。

三、“特征”的要点及其逻辑分布

作者按照事理顺序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高度概括,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简洁严密。对特征突出部分用“最显著”、“最主要”、“最大胆”等修饰语加以界定。这一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由建筑物“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和上部屋顶”的主要构成作为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再依序分别从结构原则、方法,斗拱、举折、举架的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以及屋顶、颜色、构件和材料的装饰特征,一一作了清晰的介绍,条理十分清楚。

四、“特征”的形象表述

小论文中,要做到形象而又准确地说明事物,必须注意语言的锤炼。梁思成善于运用高度概括的语词,来表达理性的思考。如“拘束性”、“灵活性”、“多样性”、“可译性”等词语,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同时,他也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阐述说明事物的性质和关系。

如“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形象地阐述了中国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建筑在文化史上的亲缘关系。

如“文法”和“词汇”的形象比喻,不仅是梁思成对建筑学理论的“惯例法式”和建筑构件、要素的形象概括,也奠定了梁思成具有中国特点的“建筑符号学美学”的理论基础。

五、“特征”的外延

梁思成并非一味复古之人,他一生致力于追求“为中国创造新建筑”的宏伟事业。在这篇小论文中,他并不是孤立地封闭地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而是将建筑“特征”的外延延伸到文化的层面,拓宽到“各民族的建筑之间”,拓展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进行对照联系。并在理论上提出“可译性”概念,辩证地看待世界建筑的共性和个性。深入探究“可译性”的内涵,可从中感受到梁思成作为一代建筑宗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的大文化观。

六、“特征”的思想内核和美学价值

篇6:《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文学知识。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二、能力培养目标

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明确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难点: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浏览过不少名胜古迹,见过不少楼台阁宇。可你们知道这些建筑中包含着多少历史文化价值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共同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吧。(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年4月生,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之子。

1915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他的学术著述,《清代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

三、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

第一部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第二部分: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1)讲立体构成。

(二)讲平面布局。第二层次: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第三层次:

(六)至

(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全文按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来展开。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时,说到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把建筑的“风格和和手法”称为中国建筑的“文法”,它们有何共同点?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所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既寓于九大特征中又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是一种“沿用的惯例”,是一种为世代遵循的“法式”,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这非常类似于语言中的“文法”,既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布置作业

篇7:《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中关于必修5册实用类文本的有关叙述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

文本分析:

《中国建筑的特征》隶属必修五第四单元,是自然科学小论文,属于实用类文本。在文章中,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接着,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无论是从全文来看,还是从每一部分来说,都条分缕析。所以,理清思路,归纳概括文章的要点,是突破本文的关键。

另外,本文中作者所提出了诸如 “文法”、“可译性”等新概念,对它们的准确理解不同于文学类文本,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实际情况,须从局部内容的分层归纳上去解决问题的。

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已经学过《宇宙的边疆》等自然科学小论文。因此,学生对这种科学小论文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其论述的严谨性,和语言的简介性。但对于文中提出的诸如“文法”、“可译性”等新概念,对其的准确理解还需要引导。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抓住关键词概括并说出中国建筑的特征和其中蕴含的逻辑顺序,能够解释“文法”“词汇”以及“可译性”概念的含义,说出本文的写作意图。

2、根据自然科小论文富在文学性的特点,能够找出本文运用的比喻句,结合上下文说说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抓住关键词概括并说出中国建筑的特征和其中蕴含的逻辑顺序,能够解释“文法”“词汇”以及“可译性”概念的含义,说出本文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1、对建筑术语如“所”“斗拱”“举架”的理解。

2、对作者提出的新概念“文法”“词汇”以及“可译性”的理解

评任任务: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结果展示,完成文本研读部分的第1、2、3、4等四问题,来达成学习目标一。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结果展示,完成文本研读部分的第5题,来达成学习目标二。

学习内容:

篇8:《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首先我对作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了解, 阅读了《南渡北归》中的相关内容, 收看了有关梁思成的电视纪录片。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收集素材, 通过生动的材料以情动人, 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是给学生的写作储备素材。将科技说明文由简单的了解内容、分析结构提升到情感、价值的教育高度。我用“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国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只有建筑而无建筑学, 是他, 用并不高大的身材挑起了这个重担, 填补了这个空白, 他就是建筑大师梁思成,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这样一段饱含深情的话导入, 先从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

接下来我一改往日简介作者的做法, 而是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 并且写成了一段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话: 历经半个世纪, 他和她, 一对学者伉俪———梁思成和林徽因, 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知。梁思成在具有远见卓识的父亲 (梁启超) 的引导下和具有非凡远见的妻子 (林徽因) 的建议下选择了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的建筑学。 学成归国后, 面对种种高薪聘请他不为所动, 而是选择了一家专门研究中国建筑的私人机构———中国营造学社。从此他们夫唱妇随, 积极地投入我国古建筑的研究中去。抗战期间他们辗转奔波, 却在特殊待遇———一盏油灯的亮光下完成了巨著———《中国建筑史》。内战期间, 他为我国在焦土废墟上的重建积极培养人才, 并到世界各地介绍中国建筑, 还有幸成了联合国总部大厦11人设计团队之一, 成为走出国门的中国建筑学第一人。 他为保护我国古建筑免受炮火袭击作出了巨大贡献, 尤其是北京古城的和平解放, 更让他欣喜若狂。新中国成立, 他选择留在大陆, 并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北京古城的重建中来。并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可这样一位伟大的建筑师文革时以复古和奢侈的罪名被大加批斗。1972年7月9日这颗中国乃至世界建筑界的巨星陨落了!学生写作文时总出现内容单薄的现象, 我把上课和写作联系起来,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收获了写作素材, 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学生的活动是这节课的亮点, 所以调动学生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先布置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结合文本中提到的古建筑特点做成相应的PPT, 并写出调查报告。事实证明学生做得非常棒!他们选择典型建筑去拍照, 然后将照片和文本结合做成课件, 有一个学生还画出了简易图, 还有一位学生通过查资料, 画出了八种屋檐的形状, 这些成果让我又惊又喜!课堂展示时, 有一个小组将幻灯片做成了动态效果, 将房屋的屋基、屋身、屋檐一一展示出来, 有些学生的语言幽默, 有些学生的语言干练, 我觉得这是一节集动脑、动手、动口于一体的高效课堂。

科技说明文相对比较枯燥, 为了润色课堂, 我将科技与文学相结合。例如说到建筑的布局时我引用了《红楼梦》里的一段话: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 进了垂花门, 两边是抄手游廊, 当中是穿堂, 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 小小的三间厅, 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 皆雕梁画栋, 两边穿山游廊厢房, 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的鸟雀。再如说到屋檐的形状时, 我又引用了《红楼梦》里的两句: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精心的问题设计也是至关重要, 问题不在多而在有效。我用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的拘束性和灵活性”、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这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本文的后半部分内容紧密连接起来。第一个问题指向中国建筑的独特性, 第二个问题指向中国建筑的多样性, 如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小镇, 大气凝重的北方大院, 还有庄严肃穆的庙宇等等。 第三个问题指向中外建筑的互通性, 即“美美与共”, 如作为地标性建筑的凯旋门和琉璃牌坊, 祭天祭地祭祖宗的天坛皇穹宇和进行宗教活动的罗马大教堂, 它们之间都有相同的元素和相近的用途, 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完成。

我的这节课设计是关键, 功夫在课外, 学生在上课前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考察, 他们考察的主要对象是有古建筑风格的庙宇, 在考察的过程中拍照, 然后制成课件以备展示。上课时学生的展示是亮点, 老师的点拨是关键, 学生精美的课件和精彩的解说让我惊叹不已, 我的有效点拨让学生彻底理解了我的设计思路。

摘要:科技说明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上好这类课的关键是要有新颖有效的教学设计。通过《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的教学设计,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PPT, 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走出教室, 进行实地考察, 实现高中语文科技说明文教学的突破。

篇9:《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科学类文章的教学常常重视了文章的工具性,忽视了文章的人文性,其结果是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厌烦。如果发掘这类文章的文化性,以文学性的方式授课,也是一条不错的教学途径。本文在重点探究科学小论文的学术价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掌握文体特点。

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结构层次;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树立科学意识;热爱传承中国建筑文化,领悟作者寄寓文中的拳拳爱国心与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

对文中部分术语和主要观点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幻灯片显示岳阳楼图片)这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享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而今天我们走近它,是去品一品这座名楼里蕴含的中国建筑的味道。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课堂活动一:

(幻灯片显示岳阳楼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来复述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用文学作品中的诗句文句或成语来印证九大特征,说明九大特征在社会生活中的深远影响)

2.课堂活动二: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属于装饰特征?

3.课堂活动三:

播放视频(中国古建筑视频4:节选与斗拱相关内容),再次巩固中国建筑的部分特征。

4.课堂活动四:

一段视频,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文章在描述九大特征时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文章可不可以到此结束,为什么?

如果是一篇说明文,它写完九大特征可以结束。但这是一篇科普作品,属于建筑学小论文,它就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那么它的学术价值或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又何在呢?

(三)合作探究,完成重、难点

学术价值1: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

合作探究一: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也具有独特的个性,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举例:乔家大院和北京四合院的不同风格,来说明“灵活性”与“千变万化”。

教师再以四合院为例,帮助理解。“正房、厢房、游廊、垂花门”等是构成四合院的“词汇”。词汇和词汇的组合构成四合院这篇“文章”。而词汇之间的组合不是随意地、随机的,是有规则的,这种规则就是“文法”。

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种价值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是智慧的结晶,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财富。

学术价值2: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合作探究二:

1.什么是“可译性”?“可译性”可能给各民族建筑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呢?

用“语言和文字”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的形式却有很大的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影响:从利的方面讲可以促进本民族建筑风格、建筑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建筑风格和文化的交流,让本民族建筑特色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从弊的方面分析,这也可能导致本民族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被其他民族建筑的风格和文化替换而至于消失。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这个问题?

梁思成并非一味复古之人,他一生致力于追求“为中国创造新建筑”的宏伟事业。在这篇小论文中,他并不是孤立地封闭地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而是将建筑“特征”的外延延伸到文化的层面,拓宽到“各民族的建筑之间”,拓展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进行对照联系。并在理论上提出“可译性”概念,辨证地看待世界建筑的共性和个性。深入探究“可译性”的内涵,可从中感受到梁思成作为一代建筑宗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的大文化观。

学术价值3:中国建筑要有中国特色(民族情结)

合作探究三:

1.作者提出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最终目的是什么?

【明确】文章第20自然段写到: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

作者希望“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在创新时不能忘根,只有“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才能在创新中尽可能融入中国元素,保持中国建筑的特色,我们的建筑才能在世界建筑史占一席之地。足见他对中国建筑的酷爱。

2.作为一篇科技论文,科学、严谨的说明是为文的基本要求,作者主要的任务是介绍科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可本文有很多句子带有浓烈的抒情成分,找出这些句子,品味作者的情感。

全文的2、17和20段。(投影)

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

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这些句子表达了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的满腔热爱,无比自豪。

过渡: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梁思成先生的生平,就知道这种热爱其实由来已久,而这篇文章的写作,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3.老师补充:(知人论世)

一个长久热爱着建筑,把自己一生最好的时光都献给了它。这是一个因为对中国古代建筑错误的做法而义愤填膺的人。梁思成先生守护的,不仅仅是一座城,更是一种悠久而辉煌的建筑艺术,是一份独具魅力的东方文化。

“中国文章”怎么写,是梁思成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问题。面对如今我们中国建筑中高耸的大楼,同质化的住宅,这个问题显得是那么鲜明和尖锐。令人稍许欣慰的是我们的一些古建筑被保存了下来,还有一些建筑师在践行梁思成的建筑美学思想。

篇10:《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个单元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旨在理清作者思路,归纳文章要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必修三第四单元已经学习过科普小品文,对于本文的学习既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又可以获取新的知识。从教材的编排位置来看,它体现了循序渐进、学以致用的教学规律,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中国建筑的特征》本文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况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可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普遍兴趣不高,学习本课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本文作者梁思成,家学渊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浸染,且学贯中西,养成了谨严的治学风格,探究这篇小论文的语言运用,学习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可作为本课学习重点。对于忽视汉语基本功训练的同学,是学习品味语言,锤炼文字的典范教材。善于透视关键语词所传递的语言信息,逐渐形成简洁、严密、清晰的语言风格,对提高阅读和写作小论文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

2、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关注现代建筑的变革发展,理解大师的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

3、尝试在网络环境中解读文本,充分凸现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4、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建筑的“文法”、“词汇”、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意思,体会中国建筑求同存异的特点。

2、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的文化宝库中有许许多多和房屋建筑有关的成语。(学生七嘴八舌、脱口而出)教师在黑板上做好记录:

金碧辉煌、美轮美奂(这两个成语需要特别注意字:“碧”“轮”)

鳞次栉比、登堂入室(鳞次栉比,是形容房屋很多的。登堂入室,后来的意思成了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琼楼玉宇、碧瓦朱甍、富丽堂皇、钩心斗角

2、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启超长子194月20日生于日本,19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写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1954年1月。建国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1950年5月7日梁思成发表了《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1953年,在极“左”思想影响下,一些人主张扫除北京古建筑和古城墙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在北京城墙存废的辩论会上他说,拆城墙如同抽他的筋、剥他的皮一样他曾向中央政府谏言,力主在北京城的西面建一座新城作为政府所在地,这样便可以完整地保留全部老北京城然而,他的呼吁无济于事,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并蒙受不公正对待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

四、走进文本

(一)阅读文本

初步探究: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文题资讯:

标题“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题目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五、整体把握:

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 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文章主旨:本文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况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六、合作探究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结构特点)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七、本文特色总结: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先总后分,分具体后抽象。作者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概括时,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步步深入,简洁严密对特征突出部分用“最显著”、“最主要”、“最大胆”等修饰语加以界定这一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由建筑物“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和上部屋顶”的主要构成作为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再依序分别从结构原则、方法,斗拱、举折、举架的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以及屋顶、颜色、构件和材料的装饰特征,一一作了清晰的介绍,条理十分清楚。

2.举例说明、打比方说明方法的运用,使介绍事物非常清晰,明确,通俗易懂。

3.语言严谨,有逻辑性。

惜缘

上一篇:Lucky你真幸运的散文下一篇:写雪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