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索

2024-08-13

建构主义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索(共10篇)

篇1:建构主义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索

建构主义中的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教学多从知识、技能分解中,来帮助学生构建自我认知与理解,其遵循“刺激-反应”条件反射理论,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导向者,也是知识的权威者,学生的认知是建立在控制刺激与预测行为效果基础上,具有较大的弊端性。梳理英美文学课程内容,文学教学以外部研究为主要方式,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文艺理论等板块,教师时常陷入主流式的作品研析与探讨,尤其是在理论讲授上,空谈倾向突出,缺乏对作品、作家及其创作背景、社会现实等有机部分的独立探讨。从文学研究实践来看,对于英美文学教学中断章取义现象,更多的是从社会批判层面来进行定格,忽视作品本身所追寻的道德教义,更难以从作品的文学性、时代性、艺术性、审美性上,帮助学生建树独特的认知体验,以致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作品往往被贴上相同的标签。

一、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教学观及意义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教学观念,其理论是建立在对知识的客观表征基础上,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又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知识在个体建构过程中,并非一味地消化吸收,而是与知识互动的过程。同时,一个经验世界不是单一地发现客观现实,更要强调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自主性。知识建构的意义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知识的意义是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条件下形成的。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实施者,要从知识本身呈现上,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而非依赖于教师的说教。当学生自己在阅读、聆听、鉴赏中获得自己的解释时,知识便形成了。如在英美文学鉴赏教学上,将死板的条框扣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妨碍了学生自我对文学作品的自主思维,也消磨了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好奇与向往,陷入枯燥、机械的教学模式中而不能自拔。再者,从英美文学教学方式来看,教师的个人表演肩负着时代评介、作家评介、文学常识评介、作品内涵挖掘与作品意象评介的重任,教师的角色无情的剥夺了学生的自主交流权利。以文学史为例,从文学文本到读者的研究,一部作品并非是由一个读者来阅读,而是不同时代下不同读者的共同审视,因此在文本评判中,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是多元化的,尤其是在学生的感受上,不能听命于文学学术权威的导向,要从鼓励学生的独立思维上来增强学生的意识觉醒。

二、建构主义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从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纲要来看,英语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诱导学生的创造力,并非是对已有知识的传授。建构主义教学观,更能从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

(1)多角度的探究英美文学史料及文艺理论

英美文学教学在传统模式上是以具体文学史料、文艺理论及文学作品的解读为主,对于学生来说,其主要任务是理解和记忆,导致课时较长,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析能力却无法获得提升。这一模式注重对社会文化共性的理解,而忽视对文学作品及作家所处背景的分析,从而陷入知识机械记忆的定论中。阿诺德·豪泽尔在《艺术社会学》中提出“所有的艺术都是受社会制约的,但并非所有的艺术问题都可以从社会学中加以界定”。对于英美文学,同样学生不仅要学习文本的历史意义、审美趣味,还要从作品的评价与反思中,养成正确的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建构主义教学观,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方式来建树知识形成理解和看法。可见,对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知识和经验固然重要,但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比则有所欠缺。对于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不能单纯的从文学史料、文艺理论上来灌输知识,更要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研析与探讨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从多角度来探究文学作品的内在涵义。

同时,建构主义教学观倡导随机通达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以学生自主方式来获得知识,形成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多方面的理解与认知。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中,学生不用单纯的探讨文艺理论,而是可以从文学作品的自我解读中,多视角来探索文学作品的不同表达,巩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以《大白鲸》为例,从社会学视角来审视主人公亚哈统帅的“裴廓德号”,似乎是美国社会的缩影,但从原型批判视角,小说的叙事反映了美国社会的急剧发展进程。另外,《圣经》中对于伊沙梅尔原本为流浪者,将捕鲸作为了结生命的一种方式,亚哈因不服上帝的安排,使其成为刚愎自用、报复心强的人,与大白鲸的对抗却被解释为人与自然的抗争。可见,对于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历史性与社会性,应该从具体的作品所处的时代情境中来把握文学脉络,帮助学生从独立分析文本中获得审美情趣。

(2)强调以学来代替传统的以教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对学生主体的认知性,而对于传统英美文学教学,教师是课堂架构的组织者,其重心是教,而非学生的学。因此,利用建构主义,来鼓励学生从自我亲身体验和阅读中,来感受文学世界的真实性,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来培养其独立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力的养成。为此,建构主义教学观,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确设定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地位,将时间和主动性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中来建构知识空间。如在课堂教学上,对于学生能够看懂的、读懂的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作者生平等,不再赘述,而是由学生自己从阅读中来理解。对于文学作品的研读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习策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逐步树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后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当然,对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应用,要从知识点的分解上,善于从概念框架的解读中,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运用学习方法,尤其是在英美文学教学上,不能消极的被动地发展学生的智力,要善于从教师的引导、介入来呈现知识架构,促进学生从中提升自我学习力。学生的“学”要取代教师的“教”,教师的角色要进行转换,学生的地位要给予尊重,要明确教学组织中微观细节知识的呈现方式,教师要从基本概念、学习策略导入中,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从英美文学教学中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当然,对于文学传统及文学术语等概念的理解,教师也应该从讲解方式上,通过对比与图表方式,结合文学作品的渗透来加深学生对之理解。

三、结语

建构主义教学观作为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重要环节,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知识讲授者,更多的是从知识的启发,学生认知理念的转变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要明确建构主义的理论价值,要积极从自我教学实践中,来设定那些是重要的、那些是必要的,那些是可以由学生自主获得的。对于课堂构建,不能单纯从学生视角来粗暴的扼杀学生的想法,而应该通过对课堂的开放,从师生平等对话与教学互动中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

篇2:建构主义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索

英美文学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还为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途径。然而,笔者通过总结与分析了解到,这门课程在开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学生对英美文化教学的认识非常模糊;二是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理念与方式的影响较深;三是教师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沿用传统的、以讲解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为此,为提高英美文化的教学质量,发挥其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主义教学理念。

一、确定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

按照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教师应重新制订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应重点培养学生开拓进取与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人本主义教学理念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教学理念,其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思维情感、道德素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为此,教师在英美教学中应融合人本主义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文化修养。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教师要大胆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人文主义理念为指导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英美文学的重要性。

二、优化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

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确保所采用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教学内容来说,英美文学教学应遵循以下几点重要原则:一是坚持由易至难的原则,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这样可让学生对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二是所选用的英美文学作品除了要充分展现出英语的语言特点,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意义与社会意义;三是作品内容应贴近现实生活,以生活化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三、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取以讲述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始终居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长此以往,基于这种模式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既难以提升学生的英文水平与人文素养,还会使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抵触心理。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位置,并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引导,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

学习环境。除此之外,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文字、图片、视频与音乐等多种形式,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其高尚的人文素养与道德情操。

四、结语

篇3:建构主义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索

一、建构主义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理论最早由皮亚杰提出,它包涵诸多宽泛而复杂的内容,然而,其核心理论思想主要归结为: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的教学,引导和注重对学生主动自我探索能力的培育和发展,使学生主动地实现对知识的建构,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在建构主义理论之下,学习活动不能由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应当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学习和建构过程,要让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根据各种相关信息和资料,通过有意义的方式实现知识的建构。在这个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对相关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在新旧知识的往复交替的双向作用下,借助于旧知识实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产生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并充分利用一切可能运用的条件,对出现的问题加以验证和解决。在这个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积极主动参与者和建构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学生的自我控制式学习。

二、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学路径探索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视角之下,英美文学教学引入高校英语教学中有其现实意义和作用,它不但可以让学生汲取英语文学知识,还可以深层地了解和熟悉英语语言,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增强英语交际水平,培育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思维和能力。

1、引入英美文学作品社会背景知识

如果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则会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以快速理解文章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因而,要引入英美文学作品社会背景知识,使学生增强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深入认知,把握文章的写作主题和意旨,从而准确地理解和评价英语教学。例如:《圣经》是西方文明的奠基石,它在英美文学中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和涵义,教师可以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和引领下,成为教学内容的设计者,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让学生充分了解《圣经》和《失乐园》相关的英美文学作品背景知识,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涵义。

2、阅读和赏析英美文学作品

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阅读和赏析英语文学作品有助于培育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索精神,学生可以在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过程中,汲取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精神营养,在与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对话的过程中,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从而了解英语国家的心理状态、文化特征、风俗习惯和社会关系等内容,通过阅读和赏析英美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扮演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并与社会背景相结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和体验,从而实现英美文学作品的知识理解和建构。

3、融合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实现对英语知识的主动建构

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之下,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主动建构,还可以运用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可以引入多媒体信息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主动在网络上搜寻相关的英美文学资源和素材,并根据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网络学习,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英美文学情境教学,使抽象的英语语言变得形象而生动,激发学生的全部感官和想象,品味和体验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化思想内涵。

4、采用多元化的英美文学教学方法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要让学生主动体验和感悟英语文学作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学习,要让学生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对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内容进行积极的小组讨论,从而全面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剧本扮演、课堂辩论、英语演讲、合作学习等方式,引领学生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学知识,在多元化的英美文学教学方法和模式之下,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教学内容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语言学习和体悟的桥梁和纽带,由于英美文学作品中富含多种词汇,并且表达方式极为灵活,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视角,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英美文学的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和探索,形成自己对英美文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课程改革教育领域,是现代教育理论之一,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学习主体,依循知识认知的规律性特点,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内化。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视角之下,我们主要探讨英美文学教学课程,要将建构主义理论融入到英美文学教学课程之中,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建构先进的多媒体信息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快速建构完整而系统的英美文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英美文学,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志雄,侯丽香.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分析[J].才智.2016(07)

[2]海燕飞.利用西方文论和建构主义理念改革英美文学教学模式[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05)

[3]江利.建构主义视角下英美文学重要性的研究[J].芒种.2013(11)

篇4:英美女性主义理论与文学探索分析

关键词:女性主义 父权制 个性解放

女性主义理论归根结底为实现男女在社会地位中的平等。纵观历史女性在全世界范围中皆处于一个被压迫、受歧视的地位。在现今这个跨历史、跨文化普遍传播的社会大环境中,女性在思想、认知观念、政治、文化、经济各种领域与男性都有差异,即使在家庭这种私人环境中,只能算男子的附属品。另一方面男权制想当然地认为,女性天生就是为男性服务、屈于男性的统治,男尊女卑的性别对待不仅不存在,而且会一直延续。然而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开展,刺激了一部分想摆脱束缚的的女性首先站出来,她们想挑战和改变男性的高等地位,这也是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封建思想的挑战。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大量地吸收和改进了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结构主义,并在吸收中不断壮大。特别是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开始在英美传播,并在英美等国成了文学研究的重点。相對的,吸引大批的女性主义作家对文学的创作进行创新与探索。

一 英国女性主义与文学

女性主义起源于动荡的西方浪潮,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在连接交流,跨文化在各个国家迅速的传播,英美国家的女性最先受到启发。在19世纪英国陆续出现很多的女性主义代表人物。如玛格丽特·芙乐,她不仅主张女性在世俗生理和法律地位的权利,还强调女性有追求心灵自由、理性创造的权利,强调女性应该活出自己的特质,虽然不鼓励与男权直接竞争,却也希望在自己权利面前极力维护。约翰·穆勒在《妇女的屈从地位》一书中将女性权益的观点融入其中,他指出在法律上对女性的不平等导致在婚姻关系中的男女就像主人与奴隶的关系,他认为婚姻关系应该是公共的,在签订婚姻契约时必须得到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在平等的条件下决定是否共同生活,而不能一味由男权决定。这种契约精神的主张实质是一种自我觉醒的领悟,是反自由反意志的一种意识。穆勒还主张女性应该有养活自己的技术,至少应该有经济独立的能力,只有这样,社会的运作不至于空白、人才类型才不至单一。

尽管大量的女性受到运动浪潮的冲击,但当时的人们仍沉浸于封建思想的禁锢中,对新的文学作品还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如当作家在作品中写到一些亵渎的内容,则被认为不贞的象征,而她们写关于道德、情感时却备受称赞。如《傲慢与偏见》,这是一篇以生活为素材的小说,生动反映了19世纪在闭塞的英国乡镇中的世态人情,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女性智慧、独立等特点展现出来。作者奥斯丁生活的那个时代,妇女们普遍处于人性低潮,在很多场合受到歧视,尽管资本主义已被确定,但是封建主义仍然根深蒂固,男女仍得不到同等对待。作者通过主人公对生活、婚姻的观念推崇自己的理想模式,从而将作者本人对生活的格调与女性的尊严跃然纸上。奥斯丁通过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妇女独立意识的觉醒,并通过对伊丽莎白的性格塑造、语句表达了这种妇女的觉醒。在文中,正是通过伊丽莎白在傲慢与偏见中对达西有了深刻的自我认知,而达西对伊丽莎白这一过程则体现了男性对女性有了新的认知意识,这不仅仅是一个保全财产的选妻的过程,也是男性对女性有了新的看法,并从心理上逐渐改变对女性的歧视,以平等的态度相互交流。

尽管在男权的统治下女性有了独立意识,男性对妇女有了改观,但是要想彻底推翻这一理念,女性们任重而道远。

二 美国女性主义与文学

众所周知,英美处于世界经济大国的前沿,而美国的女性主义在一定形式上与英国相似。这都体现了在文化传播中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接受与继承。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在角色扮演中是不公平的,人们在婚姻中是最为不平等的。当代的贝蒂·佛里丹将18世纪的自由主义作为基本主张,并强调女性应该在公共领域参与社会活动。《女性的奥秘》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作者鼓励妇女们自我发挥潜能,争取与男性做一样的工作并享有相同的权利。在父权制的毒害下,妇女们应该将家庭塑造为一个欢乐、幸福、平等的大氛围,而不应该只局限于家庭与婚姻,这样容易迷失自己。由于家庭事物属于一个循环反复、琐碎的结构,容易消磨掉现代女性积极性,使她们在家庭角色中不易得到成就感与自我实现的价值。所以佛里丹并不是鼓励女性放弃家庭,而是希望她们可以在事业与家庭中取得平衡,并在事业与家庭中如鱼得水,“这就是所谓的爱情与事业双丰收”。

这时期还出现了擅长以家庭和婚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主要探讨女性在社会上的命运,极力地想唤醒女性的自主意识,堪称美国现当代的另一个简·奥斯丁的泰勒,其代表作有《摩根之死》和《思家餐馆的晚餐》等。这些作品都从其独立的视角探索了解放思想在文学中的飞跃,将个性解放贯穿全文。安妮·布拉兹特里特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她爱她的丈夫,却不依附于他,她善于思考、提倡男女平等,面对歧视女性的现象敢于与之作抗争。她在《至我亲爱的丈夫》一诗中明确表明了她对社会的不平等与歧视特别不满,并极力反抗,这种反抗意识被后人评为“美国女权主义思想的滥觞”。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作品的影响,人们从这些女性主义中看到奋斗与向上的力量,领悟了女性主义文学中女性的不懈努力,从而这种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美国人民的喜爱与尊崇。路易沙·梅·奥儿科特的《小妇人》就是一部成功受到美国人追捧的女性文学作品,该小说将美国女性自立自强的良好品德贯穿全文,并鼓励女性应该自尊自爱、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等积极观点,给当时的女性带去独立的勇气。

三 英美女性主义对文学的影响

女性主义理论在所有的公众领域上争取妇女权益,包括简单繁杂的生殖方面。女性普遍认为生殖是她们亲身经历的,只有她们才有资格将排经、分娩等生活经验讲述清楚,进一步来说,女性的体验涵盖了不同的情感生活与想法。肖沃尔特在其文学作品中就提出,女人与男人面对事物时想法是截然不同的,她们对事物的重要与否有自己的判断,肖沃尔特还对男女作家作品中的文学差异进行深入的研究。纵观世界历史我们不难看出,由于父权制思想深入人们骨髓,不管在生活、环境、意识还是文学作品中,人们都极力推崇男性的价值观与利益,从而导致男权偏见化和制度化。因此女性主义者们应极力地提高对于女性性压迫这一意识的觉悟。《性政治》一书简单而有力的剖析就是最好的例子,这部作品选用了男性的经典为分析依据,揭露了文学中对父权意识的性别偏见与冷暴力,解析了文学作品中被歧视的女性形象。小说试图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来重新塑造女性形象,试图唤醒人们对女性价值的认识,在深刻挖掘传统女性的的自我定位时,将那些被埋没的女性作家及作品找寻出来,并将女性生活、形象特质重新定义。随着这种性意识的不断加深,女性在文学阅读上有了选择性,不再一味地认同文本中对女性的压迫与歧视。相反的,她们正在慢慢培养自身的独特的阅读视角,拒绝与压迫者合作文学作品。这种观念在朱迪丝·菲特利的《抗拒性读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女性主义在文学历史中一直被探寻,人们总是在质问为什么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不管在英美还是其他国家,其所探讨的皆是如何摆脱父权的摆布,如何在生活中得到平等对待。不管这种理论是对本质上的本体还是对思维意识的探讨,女性主义逐渐被地被是看作历史印记和社会结构,它主要是研究女性创作的文学是怎样表现女性生活于体验的。当然也研究男性主宰的法则,并刻画了男权下她们的思想改变。从总体来说,女性主义有一个漫长的政治发展史,从19世纪到20初,在英美的发展较为蓬勃,并取得一定的影响。弗吉妮娅·伍尔夫是女性主义的创始人,她提出的很多理论成为后世女性争论不休的话题,她的《一件自己的屋子》是最大的贡献,主要从男女性物质的对比中,讨论女性文学产生的社会语境与历史。在文中她还强调说,性别、身份是一种社会构建,能够在挑战中发生形变,希望男性在女性的自我实现中保持着平衡。而托里尔·莫娃则提出完全不同的解释,她认为伍尔夫的观点只是一种策略,其兴趣不在两性写作的基础上,仅仅只是为了固定的位置平移,因此她的理论打散了伍尔夫固定的观点,从而解剖了本质主义的性别观,主动将女性主义与先锋派结合在一起。莫娃还反对将大男子主义颠倒凌驾于的女性主义之上的理论,她对女性作品的看法就是要发掘她们生活在男权制下受到的限制、并通过反抗而获得真正的平等。

照哈姆《第二性》中的描述,她也明确看到了两性之间利益的不同,并嚴厉抨击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严重地对她们的生理、心理与经济造成的影响。此书讲述一个女人开始试图界定自己,并逐渐揭示了男性与女性之间在根本上存在着不对称。男人所界定的不是女人是人,这种界定在《旧约》中比比皆是。女人游走于男性中间,没有独立的历史,没有单一的人物事迹,莫名其妙地被圈进一个受男人制衡的世界里。而这种屈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上天的意志,对人世的稳定是有利的。

然而,多数的女性主义者认为,随着封建意识的逐步深化,女人确实被长期的父权制意识形态折服了,这种意识强化了男人形象而羸弱了女人。康拉与克里斯蒂娃的心理分析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他们把女性与男性的话语权威通过意识过程联系起来,认为女性是革命的、颠覆的、反叛的,拒绝对女性的性进行界定。继伍尔夫之后,人们将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权利平衡起来,实质上是对女性性观念表示了肯定与支持。也是在这之后,关于各种新的性的坦诚,如通奸、同性恋等进入了作家的作品中。在同性恋中,人们认为女同性恋不完全是一个性倾向的问题,更多是偏向于对女性的认同并终结男性的优势权,因此又被称为政治女同性恋者。这一观念引起文学上的众多探讨。阿德里安·里奇就是其代表人物之一,她在《强迫性异性恋与女同性恋的存在》一文中提出,所有的女性都应该认同女性,并在情感、性欲、政治中相互认同。盖尔·卢宾在《论性:性欲取向政治的基进理论笔记》里写到,文化是以男女生理不同而掌控着社会,在女性主义阵营中,她提出了“情欲少数”的口号,认为女性的任务并不局限于对男性性欲的提供,重要的是获得男性的尊重与爱护。

四 结语

对于西方的文学传统最重要的女性主义重读发生于法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文化的冲击,不同的历史文化受到很多外来文化的冲击,并逐渐进行去伪存真,在接纳与吸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文化的特点。女性主义对西方的各个国家都很重要,各国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发展皆是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诠释着文学在各阶段的影响,并清晰地告诉我们女性主义思想在跨文化的传播中,是如何与女性主义文学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白烨:《女性写作的个人化与多样化》,《北京日报》,2002年3月24日。

[2] 黄苹:《女性主义文学观的美学解读》,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3] 窦冰:《双性同体理论视野中的性别诗学》,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4] 西水:《女性文学话题座谈纪要》,《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年1月12日。

篇5:建构主义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索

赣州三中  郑素萍

 

一、前言

AECT(美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94年提出一个有关教育技术的新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这里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概念很明确、很具体。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技能的认识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所有教学媒体是物化的硬设备,而教学环境不仅有硬设备还包括通过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学生与外界(学校以外)的某种交流作用而体现的教学模式。为了优化教育过程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学习资源的设计不仅要注意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也要注意教学模式的`设计,忽视了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是不完善的,不可取的,是不符合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的。

应作者要求,本文已删除,请到来源站点查看该文:

篇6:建构主义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索

一、英美文学的授课形式

在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中, 教师通常的方法就是将作者已经呈现的思想进行解析, 然后依由浅到深, 从部分到整体, 有规律地加以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记笔记, 而学生则是死板的记忆, 再以背诵的模式完整的呈现给老师, 这就实现了掌握的目标。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行为主义认识论机械认知, 认为学习只是一种输液似的输入过程, 目的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稳固的“刺激——反应” (S-R) 联结, 教学时, 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检测行为和预测行为, 从而也就可以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

传统英美文学教学方式存在的另外弊端是:教师在教学时又常常自觉与不自觉地醉心于空谈史实、讲纯理论, 发表一家之言, 而忽视了让学生对作家作品进行独立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郭英剑博士指出,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 文学教学已经彻底滑入到语言教学的范围之中去了, 也就是说, 文学教学仅成为语言教学和学生学习语言的一部分。而在分析文学作品时, 教师只会侧重研究作家作品的伦理教义或时代呼声, 康奈尔大学德国文学教授Biddy Martin在其Teaching Literaure, Changing Cultures一文中提出了他对伟大的文学作品前途的忧虑。他指出, 如今,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研究过多地要求即时消化, 过多地在文字含义上做文章, 缺乏想象力和对语言的效果的思考。他认为, 文学本身的目的是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回应, 文学能够唤起激情的同时也能创造文明。

二、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动态教学模式

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习。仅仅从教授语言的角度来教授文学, 恐怕会大大减少文学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的丰富的学习机会。Widdowson也提出过:“如果我们单为读者提供一系列的文学选段阅读, 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其语言, 而不是作品中那些有趣的, 并与这个世界相关联的话题, 实际上我们从某种程度上误读了文学”。

1. 教师的桥梁作用

作者、教师、学生, 三者是教学活动中统一不可分割的主体。教师既是作品的推荐者又是学生的引导者, 但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老师能把课讲得又多么完美, 而是在于学生的吸收与理解, 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通过老师这一座桥梁进入到作品当中, 发现属于自己的智慧之光。而要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建构主义的指导方法就认为:让学生走进作品近距离地感悟作者, 这是帮助学生理解文学内涵的教学形式之一, 而老师只需要充当一座桥梁的角色。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习者另辟思路, 此时教师就是学生与作品对话的推进者, 这种自由式的教学, 可以使学习者认识到自己思维的独特之处和欠缺之处。而这种交流方法, 是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也是情感交流, 因为学习者得到了教师的认可和尊重, 从而提高文学学习的积极性。

2. 互动的探讨学习模式

假如你有一个苹果, 我也有一个苹果, 相互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也有一种思想, 相互交换后就变成了两种思想。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 这种互换思维的思想尤为重要。对于英美文文化的人来说, 不同的学习者之间具有信息差, 不同的学习者会对某一作家或作品有个人的见解或评价, 虽然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 但共同的学习者通过彼此交流, 可以丰富和拓宽视野, 可以碰撞出新的智慧和思想。建构主义的教学思维就是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和学生开展动态式的教学讨论方法, 一方面是学生对英美文学免除畏惧感和枯燥感;另一方面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同时建构主义教学法认为, 采取互动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文学打破过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即实现教学的重心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三、结语

探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目的是在于培养学习者增加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 提升学习者对人文思想的探究精神, 使每一位学习英美文化的人找到更轻松、更高效的学习途径。同时作为高校的教师一定要明白:文学的价值绝不仅限于语言和内容形式, 更在于它的思想和内涵, 它是我们了解全人类的文化和文明历程的一个途径, 并且也是从审视历史和人文文化的一种证据。本文通过论证建构主义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来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这种科学方法来改进英语教学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高校教育的学习方法。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 学习英美文学对于学习英语的人来说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本文从对目前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方式的反思的角度出发, 以探究式的方法提出在英美文学的课堂中注入建构主义的新学习方法, 希望能对当前学习英美文学的广大高校师生有一些学习上的帮助, 能对目前僵硬的教学模式有一些触动。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美文学教学,动态探讨

参考文献

[1]郭英剑.What is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Foreign Litera-ture[J].郑州大学学报 (网络版) , 2002 (7)

篇7:英美文学教学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实践;现代手段;对话理论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高年级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课程比重,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大纲》,2000:26)。由此可知,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语言学习是基石,能力训练是手段,而文学素养的养成是最终的教学目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在课时条件、学生主观意志以及整体教学指导氛围的多重因素影响下,英美文学课程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边缘化境遇,笔者所在的学院自2015年开始进行了一场以实用型为导向的“普及经典、听读并行”的英美文学教学实践改革,试图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重新唤起学生的兴趣,改变当前的局面。

一、现代手段辅助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的独立院校,其中英语系的大量生源来自江浙沪地区,中学教学资源良好,学生在近两年的专业训练后,也已具备一定程度的英文素养,有能力进行更高程度的学习,然而在甫一接触文学课本时,大部分同学都不可避免地出现畏难情绪:以英国文学为例,传统的文学史课程从贝奥武甫开始,讲述上古英雄的传奇,文本中也留有晦涩拗口的古英语痕迹,继而历经中世纪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等宗师级人物,学生在进入文学世界的学步阶段就已捉襟见肘,进而意兴索然。做为专业教师,首要任务是消除学生和名著之间的陌生隔阂,让他们在文学课堂上常有故友重逢的惊喜,而这种惊喜和成就感,常常是化解畏难情绪,吸引学生深入学习的重要动力。

自2015年起,针对大一大二新生,我系展开了以英文原著简写本和有声书为主要素材的教学实践改革,在传统课程之外开设读写和听力实践课,规定学生依据各自程度和兴趣“认领”每学期的学习任务,撰写读书报告,已经略见成效。一些同学从被动完成作业到主动对文本发生兴趣,产生了阅读原著的“野心”;一些同学被有声书的新颖形式吸引,开始自主收集更多的学习资源;反映在文学课堂上,则表现在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普遍提高及兴趣点的不同发散上。简写本和有声书做为现代文化和科技手段下的产物,大幅降低了学习难度,在低年级学生迈向高阶学习的过程中担任了有效的过渡角色。

二、对话理论指导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传统的文学教学模式是“独白式”的教学(吕洪灵,2006:61),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的传统角色,从英美文学史的整体脉络,到具体文本的阐释解读,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要打破课堂的沉寂,必须改变这一局面。在现代教学行为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倡导“对话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最早可追溯至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的“对话概念”,他倡导一种“积极开放、互相倾听、在平等交往中拥有自己独立声音的主体姿态,倡导对话的主体进入同一语境,进入对位式交锋状态,从而使思想的对话行进在富有成效的轨道上”(张媛,2009:233),也历来被认为是学术发展的有效手段。对话的原生平等性激发了参与者的自发创造能力,对话不仅是局隅的个体行为,更是集体合作学习行为。在对话中,解释、挑战、思考和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学生的学术素养就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

具体到实践中,我们采用了最简便有效的分组讨论,即seminar的形式来实现对话功能,将选择相同读写或听力任务的学生定期集中在一起,学生可以直接分享其阅读体验,也可基于文本深入到具体的人物乃至字词的理解进行交流,还可发散思维,延伸到文本以外的任何相关话题,而教师在此过程中是集体合作学习行为的引导者,也是对话合作中的一员。在不同主题的讨论中,教师可带领组员将贝奥武甫、亚瑟王传奇乃至哈利波特的情节设置进行串联,也可从奥斯汀、勃朗特姐妹的写作经验衍生到现代女性文学的探讨,在潜移默化中将文学课程的学习拓宽到更深的理论层面。这样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便于教师从旁观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把握。

三、结语

随着实用性课程的兴起,高校英语专业也面临一场改革,不少院校的英语系开始向商务、旅游等方向转型,越来越多的教师也选择从事ESP (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的教学,如何在新形势下守住传统经典文学的阵地,将实用性注入英美文学教学,是相关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文学课程走出困境,学生素质整体提升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高等學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吕洪灵.独白与交往,何去何从?[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60-62.

篇8:关于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探索

一、情趣教学

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作为英语教师,应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课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设计教案要突出重点、难点,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使其乐于学习,否则会很容易陷入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如在介绍现实主义时期的大文豪马克·吐温时,学生对他的名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知之甚少,预习时难度又很大(因为马克·吐温在写作时口语严重,一些词语字典上也无法查到),若单纯授课,效果不佳。如何能恰到好处地介绍这位大文豪及其大著作,是要花一番心思。在教案设计时,为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其心理特点,故从马克·吐温的出生地、星座谈起,然后选择小说的一大主题“奴隶制”来讲解,步骤是奴隶制的追本溯源,两主人公对奴隶制的态度,以及作者在奴隶制解决方面的局限性。其间举了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如:高二英语课本学过的《根》、美国总统林肯、电影《钢琴家》等。因此在三个课时的教学中,师生都其乐融融。

通过赋予教材某种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智力情绪,使他们爱学、想学。前苏联教学论专家休金娜曾经讲过:“如果认识活动是枯燥的、纯理性的,缺乏深刻的印象、满足感和智力活动的快乐,那么这种认识活动的发展性意义就是不完备和不充分的。”将教材中原有的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学生的兴趣会一下子激发起米,将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教材内容的学习之中。

二、和谐师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的情感活动左右着人的情感世界的全部。情感活动是心理整体机能的基础和动力,愉快活泼充满信任、友好的气氛能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的改观。在英语教学中,构设一种学生乐意接受的、宽松愉悦的学习心理氛围,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力十分显著。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能够让学生展示真诚的自我主体,与教师进行平等的思想对话和交流,获得思想情感的感悟和共鸣,真正展示纯真活泼的天性,享受学习的快乐。

记得有一次要求学生翻译苏格兰诗人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六班有一位学生译得很传神,也很有特色。

And fare thee weel,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

And I will come again,my luve,

Tho’s 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

告辞了,吾之独爱,

吾恐要暂别于汝;

虽吾汝二人相隔万里,

吾必返寻吾之爱。

我在全班同学跟前大大赞赏了她一番。这位女生性格内向、英语成绩不是太好。可以感到当时她眼中好像有什么在闪烁。后来她在给我的一封信中说到:“范老师,打从一开始我就喜欢上了您的英美文学课。在您的课上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开心,所以在翻译这首诗时,灵感就自然而然地打开了。您的鼓励与表扬我会一直铭记在心中,它是我学生生涯中的引航灯。虽然我的文学不怎么好,但是您让我平静的心中充满了学习的动力,给了我新的力量和信心,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可见,建立融洽、平等、愉快的课堂人际关系是多么重要,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

篇9:建构主义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英美概况作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所涉及的内容繁杂,信息量大,教师虽采用多媒体教学,但仍难免以传统教学为主,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自主学习。本文试图探讨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英美概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收集资料、参与教学、展示成果并展开讨论,促进学生英美文化知识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美概况;多媒体;小组互动

一、英美概况

英美概况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英、美等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况,如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使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繁杂,信息量大,涉及面广,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保证教学效果。而目前由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教师想要上好这门课,必须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或者有国外求学或生活的经历,这样才能在上课的时候更加生动、透彻。第二,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虽然图文并茂,但由于信息量大,难免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学生唯有被动接受,久而久之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加之由于近年本科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三本院校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增加实用性课程,英美概况课时减少,教师往往疲于奔命,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生动、大量、多渠道的向学生传输信息。因此,为了加强学生对于英美文化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对于英美文化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本文试图探讨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的互动教学模式。

二、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 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卡茨和维果斯基等人对这一理论作了进一步研究,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建构主义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如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从而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性的、积极互动的学习文化。也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角,教师只是引导者,辅助学生学习和提供资料,而教学过程则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美概况多媒体互动教学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英美概况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英美概况课程涉及的英美地理、历史、教育、人文等各方面知识都可辅以多媒体的图文声像资料展现在课堂之上,把难以理解、不易讲清或不宜用语言表达的内容生动直观的表达出来。由于这种直接的感官刺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非常适合信息量大,知识琐碎的英美概况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虽然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但由于课时和教学任务的压力,仍然采取传统讲授式授课方式,学生仍然只是接受式被动学习。因此,只有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于英美文化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一)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虽然现今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但是面临实际教学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对于英美概况这门课程,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发现、了解、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教师与教学环境互相影响,从而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教学效果。

(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媒体辅助互动式教学。在建构主义的教学中,可采用支架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帮助学生围绕当前学习主题建立概念框架,将学生引入框架中的某个节点展开独立探索,教师给予适当引导,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凭借主动学习,使学生亲身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全过程。本文侧重探讨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收集资料、参与教学、展示成果并开展讨论的教学模式。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英美概况主要侧重两国文化知识的介绍,其中部分知识可由学生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建构。教师在教授新的章节之前,先向学生简单介绍相关内容,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特点分组分工,提出与当前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或者设定一个目标,让学生去解决,也就是“抛锚”。以英国地理章节为例,首先可播放介绍英国地标建筑或自然风貌的视频,让学生对英国风光有初步印象。其次介绍该章节涉及的主要内容:地理位置、国土面积、地形、山河湖泊、气候、主要城市等等。对于较难理解的如地形地貌等内容,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向学生详细讲授。而对于国土面积、主要城市介绍等内容,教师可提出问题,为学生设定自主学习目标,由学生分组分工寻找资料完成。

2. 自主学习,分工协作。在教学中,可以改变完全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音像资料并讲授的形式,将部分内容交由学生完成,并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讲授所准备的内容。教师可预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于提出的问题或设定的目标,让学生讨论与交流。然后给各小组分配不同任务,小组成员在课外分工合作,搜集图、文、声、像各种资料,自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供课上展示。教师只需给学生以引导,告知学生需要搜集哪些资料,从哪里获取相关资料与信息等。如对于美国节日的介绍,教师可分配各组负责不同节日的介绍,如马丁·路德·金纪念日、美国独立纪念日、感恩节、万圣节等。各组首先要学习该节日的信息,如时间、由来、传统习俗、庆祝方式等,通过讨论与交流对这些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针对性的找图片、声像资料和文字信息加以充实,这能够进一步加深组员对内容的理解;通过小组成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达到对该节日较为一致和较确定的认识。

3. 交流展示,互动讨论。此环节中,各小组将准备好的课件在课堂展示,由成员代表讲授该部分内容,以供各组学生学习。然后教师组织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基础性的知识已经了解。此时,教师可给学生提出一些较难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可以由小组互动产生,由各组进行组际交流。教师可依次让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其对该内容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论。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间进行讨论。如前面提到的美国节日,在完成展示及讨论环节之后,教师还可提出较难问题,如将中美节日进行比较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就共性的问题,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找寻答案;错误的地方,教师予以指正;而较难的问题,教师可做进一步详细阐释。

4. 教师小结,效果评价。经过激烈讨论,学生对各部分内容已经有了较为全面清晰的认识,教师需对所讲内容进行补充、修正,并加以评价。这个评价并不需要进行专门的测验,只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下学生表现,予以总结,由此也体现抛锚式教学以学生为评价的主体。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使用多媒体参与教学,不仅增加其趣味性,而且使其语言技能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得到开发,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时,能促进学生英美文化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学生主动探求新知,变静为动,变被动为主动。

总之,为了加强学生对于英美文化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对于英美文化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好的、适合于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的建构英美国家的社会与文化知识,真正使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艳. 探讨英美概况教学现状,创新英美概况改革空间[J]. 青年文学家. 2014(3):169-170.

[2] 孙鹏. 探究式学习模式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0(4):61-63.

[3] 邰茜. 浅谈构建多模态英美概况课教学模式[J]. 华章. 2010(31):98.

[4] 王静,王雪玲.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概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职工教育. 2013(20):159-161.

[5] 王淑芳.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美概况教学探索与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6):172-174.

[6] 高文,徐斌艳,吴刚.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2-1

[7] 王俊生,刘沛富.最新英美概况[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10.

[8] 谢福之.英语国家概况[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4.

篇10:人文主义教育与高校英美文学教学

一、人本思想的树立

教育兴盛,贵在坚守育人之道。英美文学课作为一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不仅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而且携带有极其丰厚的世界文明和历史文化遗产。这就为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而广阔的优质资源。以人为本,其主旨就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自由、平等,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英国民族史诗《贝奥武夫》到20世纪,英美文学作品无不充满这样的精神。文学是人类心灵的产物,关乎人的情感,文学大师们“探测了人性必须提供的几乎每个问题的深度,并以令人吃惊的深度和洞察力解读了人类的思想和态度”。英美文学中所体现的人人享受、独立自由、冒险进取、勇于探索的意识能够强化大学生民主、平等、人权、竞争的观念。在《贝奥武夫》中,勇士贝奥武夫毫无畏惧地与怪兽格伦德尔激烈搏斗,使其断臂而亡;怪物之母为子复仇,又被勇敢的贝奥武夫追踪杀死;后来他又挺身杀死了来犯的火龙。他最后伤重而死,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这首史诗再次证实了一个人类普遍的传统思想,那就是人类可以在虚构力量的帮助下得到掌控生活的能力。这样的气魄能感染每一位读者,对当代大学生树立个人自信,发挥个人才华大有启示意义。18世纪英国作家笛福笔下的鲁滨孙故事,更是一首人的颂歌。鲁滨孙吃苦耐劳已深入人心,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精力充沛的劳动者。经过年复一年的辛勤耕作,他在荒岛上创造了一个伊甸园。这种充分发挥个人力量改善生存环境,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的伟绩带给大学生们以精神上的鼓舞。而美国作家海明威主张的悲剧式的抗争,更是体现了人的尊严,如《老人与海》中张扬的“硬汉子”精神。这些文化精神让大学生在英美文学课上,不仅感受高雅文化的熏陶和高尚人格的感染,而且感知到文学的真情实感、历史的集体记忆、哲学的睿智和宗教的终极关怀。同时也拓展了大学生的精神空间,进而树立人本思想。

人本思想的树立应置于高校教育改革的首位。我们要清醒认识英美文学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无论中世纪骑士文学对“骑士精神”的推崇,莎士比亚戏剧对金钱罪恶的批判,还是对18世纪启蒙文学功绩的赏析,对19世纪以来现实主义文学成就的评判,大学生只有通过对外国文学经典的细读,才能体悟蕴涵其中的深沉的生命意识和人本思想,才会借助经典作家的精神人格和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开启自己的心智,培养自己的创造素质,进而将自己塑造成与时俱进的“现代国人”。从某种程度上看,英美文学史就是一部关于人的发展的历史,一部人类认识自身、发展自身的历史。

二、道德素养的加强

“作为调和一切人类活动的思想支柱和判断维度,道德和文化错综而复杂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家和文学批评家高度关注的对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正是他们正确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当今贫富差距、就业压力、行业落差等社会问题,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若不及时加以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对他们个人的精神成长和国家未来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之所以主张大学英美文学课程要用“以人为本”的视角进行审视,就是因为英美文学课为我们解决了精神文明建设不足的问题。如果说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那么,英美文学课程也不愧为培育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生动教材。在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中,卡尔顿死前的那段内心独白读来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卡尔顿意识到自我牺牲行为的伟大意义,因而从容安详地走向死亡,在爱情与友情之间找到了永恒。道德与人性构成了这部小说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在爱的极致中,人是能够为所爱的人奉献一切乃至生命的。因此,卡尔顿的行为是符合人性的,是人性最完美的表现。卡尔顿虽然死了,但其精神永存,被作者奉为献身精神的典范。卡尔顿的故事告诉大学生:纯粹的悲观厌世、消极无为是无价值的,只有把自己与崇高的事业联系起来,生命才会有价值。大学里的道德教育如果只有空洞的理论,将缺乏说服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也会让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仅仅给大学生讲大道理是不够的,他们需要从文中获益。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富有正义感和叛逆精神的儿童形象。他一开始对逃犯吉姆居高临下,常常捉弄他。但后来吉姆的言行举止教育了他。哈克的故事给大学生诠释了人人平等和种族平等的思想,从而使他们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外国文学名著在揭示生活本质的同时,也浸透着作家的爱憎感情与道德理想,改造、吸收其合理成分,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阅读西方经典的真正作用是“增进内在自我的成长”。加强大学生道德素养,能让大学生历尽困苦,不断成长,成为意志坚强、心灵高尚的人。人文主义视阈下的英美文学教学,要引导大学生进入作家通过其作品所构建的艺术世界,使其窥见作家创作时的内心世界和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使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英美文学发展的脉搏,在解读文学史的同时,解读人的心灵史,感受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道德魅力。这样,大学生能获得一种看待人生的更为丰富的态度,才能够认识到自己体验的有限性和所持道德立场的相对性。然而,道德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缓慢和潜移默化的过程,依靠的是社会中每一个个体在道德上的内在成长,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中,英美文学可以发挥其更为重要的作用,产生其更为深远的影响。

三、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学因其在我国高校人文学科中超越本学科的特殊影响和特殊地位而成为显学。审美批评作为对意识形态批评的一种纠正,以其审美的非功利性和审美的情感作用,使文学恢复了本体地位和对人本身的关注,还文学以本来面目。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就是珍贵的艺术品,是美的产物、审美的对象。但我国高校的英美文学研究和教学,忽视了对文学的美学意蕴的阐释。文学作品的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功能,被纷繁的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所遮蔽、所掩盖,使得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作品独特的审美意义和整体价值,从而削弱了文本所渗透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他们的熏陶。

审美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且各有要求和特点,需要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首先,可以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来感受美。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得到审美体验,发掘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人格美、情感美,培养其审美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大学生可将自身的情感体验、生命意识融入到对作品的审美体验,这样不但获得了英美文学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的人格养成和人文素质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譬如,让大学生在悲剧的赏析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悲剧能使人从中体验到震撼,感受生命力的存在。“激情固然有时使人痛苦,但没有激情的生活却更使人痛苦”。悲剧的理性意蕴及其领悟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它可以唤起人自觉的人生意识,认识到人生路上存在各种难以调和的矛盾,正确地对待困难,培养不懈奋斗的勇气。所以,大学生通过细致深入的阅读,在体验英美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征的同时,就能够把获取文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人文素质逐渐结合起来,进而就会不知不觉地接受艺术的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浸透。其次,可以在作业中进行审美创造。课外小论文和读书笔记是在大学生阅读名著的基础上,对其阅读情况进行检查的有效方法。可以规定大学生一学期必须精读十本以上的英美名著,并要求他们认真阅读、详细记笔记。同时,经过作业批改、评讲、传阅,大学生就能把英美文学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相结合,把所学内容与思考判断、文字表达训练相结合。这样便会提高他们的认知、学习、鉴赏等能力,进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最后,可以在课堂讨论中训练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可以在大学生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向他们放映由名著改编的电影,并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在讨论前,教师要把各种观点介绍给他们,以便于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思维。讨论中教师应适时穿插其中,抛砖引玉,寻找相异观点,以形成争论,并及时掌控好讨论的导向。讨论后,教师要尽量全面、正确地作出总评,对于悬而未解的问题,可引导他们再次深入研究。课堂讨论不仅有助于训练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审美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学会生活,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最终实现人的精神与审美观的解放和自由发展。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氛围中极易迷失自我,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思想造成了他们人文精神的普遍缺失。精神上的迷茫、道德上的滑坡都在呼唤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回归。人文主义教育视阈下的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开展,完善和纠正了过去过于注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无视人的主体位置及轻视人的发展的、不科学的教学理念。从闪烁着人文之光的圣经文学,到现代文学巨人辈出的文艺复兴时期,再到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现代西方文学人文精神的式微,直到当代西方文学呼唤人文精神的复归,英美文学史可以说是一部展示人与自然、灵魂与肉体冲突的历史。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社会的智力水平,培养公众思想意识,纯洁国民趣味……为时代思想观念开阔视野和增强严肃性”,而强调树立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就是对大学教育本源的回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在全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潮流中,中国大学需要的不是迎合各种利益的改革,而是大学本质的回归,大学精神的回归。我们要深入理解英美文学传统,吸收其合理内核,以丰富大学生的人学理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美]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M].何曙荣,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23-25.

[2][美]罗伯特.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47-49.

[3]胡书义.外国文学精品的思想道德价值[J].外国文学研究, 1999, (3) :130.

[4][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江宁康,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21.

上一篇:拆装机外联策划书下一篇:标杆员工事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