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三农发展报告

2024-08-06

湖南省三农发展报告(共6篇)

篇1:湖南省三农发展报告

湖南省桂东县三洞乡“三农”工作的调研报告

郭金明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坚持走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出现了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局面,取得了可喜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中国城市发展速度空前。然而,有13亿人口的农村这一块却发展十分缓慢。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从2004年到2008年,连续出台了5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农村的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2008年12月18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等工作会议上又明确提出了“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本人自1995年郴州农校毕业分配后至今,一直在湖南省桂东县三洞乡人民政府工作,现任或曾任过办公室干事、食堂管理员、组织宣传干事、农林水科教文卫干事、劳动保障员、统计员等职务,在三洞、禾坪、坪水、网形等4个行政村(全乡共有6个行政村)任过驻村组长或成员。经常进村入户与村干部和农民交心谈心,采访典型人物和事迹,了解民情做工作,对全乡的“三农”问题、“三农”工作、以及发展变化过程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一、全乡“三农”发展的基本状况

三洞乡位于桂东县城西北部,北与株洲市炎陵县平乐乡毗邻,东与黄洞乡接壤,南与城关镇交界,西与增口乡、四都乡、流源乡相邻,辖6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有农业人口1266户,4673人,总面积为59.66平方公里,其中松、杉、竹等林地面积7万余亩,有楠竹面积13754亩,耕地面积4573亩,水田面积3753亩。境内多为山地,路弯坡徒,高低不平,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上,最高海拔达1600余米,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乡镇。蕴含丰富的山水资源,生态环境优美,其中竹坑、高龙两村草山资源丰富,尤其是黄茅洞与炎陵交界,号称万亩草场,且乡风文明,民风淳朴,是一个蓄意待发宝地。106国道贯穿坪水、高龙两村,从县城三里桥进入坪水境地到高龙槽里,向西北继续延伸,途经株洲市炎陵县和资兴市进入郴州市,从而也是桂东县的“西北门”。

近几年来,在各级各部门鼎力支持及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凝聚力量,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奋发图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围绕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这个主题,以良好的工作作风,认真扎实抓好“三农”工作,取得了新突破,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因村制宜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全乡坚持以人为本、因村制宜、整体推进的原则建设新农村,建立党政领导联系项目、驻村干部包村负责、综治部门协调解决、党政办督查落实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机制,把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作为拉动乡、村经济增长的首选战略来抓,确保进度、质量“双保证”。抢抓郴州市委、市财政局等市、县建整扶贫的机遇,向上跑项目,争资金,向下引导群众自愿捐款筹资上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加强乡驻地的城镇建设、学校建设和卫生院建设,大力加强农村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教育、安全饮水、清洁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排灌条件,美化亮化庭院村庄。通过多年来的努力,100%的村完成了农网改造、程控电话、公路畅通、学校和村部建设。架设了三洞街至中心校的路灯。在环境恶劣、地形复杂、偏僻边远的竹坑、禾坪、网形3村修通了组级公路。水泥硬化了涉及网形、三洞2村的4.5公里乡道和禾坪、竹坑2村的14公里村道“通畅”、“通达”工程。完成了三洞村的红光组,网形村的铜锣丘组,坪水村的昌前组、大屋场组、长横组、香炉前组,竹坑村的张家田组、因里组等农户的分散式安全饮水工程。在边远的竹坑、禾坪2村新建了移动基站。新建了乡政府、财政所、卫生院综合办公大

楼、中心校教学大楼、三洞五保之家和坪水村组织活动中心,并进行了美化、绿化、硬化。对坪水校、三洞中心校的食堂、厕所等进行了危房改造。开发了三洞、网形、坪水3村的沼气生态能源工程,建设沼气池30多个。为农村困难家庭和灾民建设安居房13栋。2006年下半年正式启动了禾坪灾民搬迁工程,目前已完成了集中搬迁的勘察论证、征地、规划、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工程,并有8户灾民搬入了新居。同时整修水圳、渠道3000米,恢复水毁河堤1600米。今年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理事会运作”的模式,沿106国道的槽里至坪水全线对105户农户实施了以“三清五改一池三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共粉刷墙面21016平方米,硬化进户道路4600米,排水沟6710米。等等这些,为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全乡通过招商引资、以奖代投、政府引导、协会主导、回乡创业等形式和手段,充分发挥近城的区位优势和山、水、气候等资源优势,围绕“竹、药、菜、茶、菌、畜”等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出了农村产业型经济、劳务型经济和大户带动型经济等三种“特色型经济”。2007年向农民发放了生态公益林补贴13.79万元,退耕还林资金50.3万元,能繁母猪补助0.5万元;今年兑现了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农资及粮油综合补贴共计361938元。实施农业保险参保农户1194户。在推广良种良法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壮大了药材、楠竹、茶叶、甜玉米、食用菌、花卉苗木、草食牲畜、肉用家禽、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等九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了以竹坑、禾坪为主的楠竹基地,以竹坑、高龙为主的草食牲畜基地,以三洞、网形、坪水为主的食用菌、甜玉米和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基地,以高龙、坪水为主的草、木本药材基地,以三洞、网形、坪水为主的规模养殖基地。如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建起了龙潭脑电站、正江电站、兴隆电站、拱背电站、网形电站、竹坑一级、二级电站等股份制电站7座。利用近城优势引进了装机3600KVA、年产值928万元、可创利税90万元的坪水金诚硅业有限公司;创办了年出栏上千头猪的奇勇、爱民养猪场2个,高龙、坪水、网形、三洞规模养鸡场4个,坪水、网形花卉苗木基地2个。利用特色产业优势创立了高龙药材协会和三洞甜玉米协会2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乡呈现了一派调整结构、争创兴业的农业现代产业逢勃发展新态势。

(三)因人而异整合资源开展农民培训。全乡通过整合农业实用科技培训、党员远程教育培训、村干部业务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困难农民扶贫培训、农村大学生培训等培训资源,采用聘请专家、教授、专业老师和农村经济能人到乡、村现场授课、到田间地头“手摆手”讲解的方式,分村干部、党员、富余劳动力和农村大学生4个类别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教育、培训活动,让农民掌握农村实用致富技术,了解防汛抗旱、森林防火、计划生育、综治维稳等应急管理、村民自治、依法行政知识,增强科学种养能力,提高村务管理、外出务工适应力,促进农民整体素质提高。近几年来,结合发展西芎、厚朴药材,笋竹两用楠竹,高山有机茶,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甜玉米,花卉苗木等种植产业;养猪、养牛、养羊、养鸡、养鸭、养鱼等养殖产业;小水电开发、木材加工、红砖生产、黄糍粑、硅冶炼等加工工业产业。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今年以来,结合村“两委”换届、各村特色主导产业和富余劳动力输出,举办了村干部培训班7期,党员远程教育骨干培训班1期,大学生村干部培训班1期,实用致富技术培训班7期,专业基本知识培训班2期,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扶贫培训班9期,共培训1200人次,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提供了科技保障。

二、阻碍“三农”发展的主要问题

目前,三洞乡的“三农”工作正按照党的方针政策有序推进。但“三农”的发展速度仍然十分缓慢,面临着一些“难啃”问题。比如,全乡仍有一些边远的组没有通公路。有许多地方无法接通手机电话或信号不稳定。没有开通有线电视,村民无法收看当地的电视节目和新闻。农业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产量不高,效益偏低,规模不大,没有形成强势产业。

农产品自给不足,许多还要靠外地购进。山地林业开发欠缺,林果品种少,无规模,效益低。农林产品加工基础薄弱,技术不强,科技含量低。农民居住分散,生活条件差,环境恶劣,生活质量不高。虽有丰富的农村各类资源,只因交通基础差、信息不灵、技术服务跟不上、开发资金不足等“藏在深闺无人识”。等等,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比较突出。仔细思量,不难看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农村的客观实际、基层经济的发达程度、农村的政策体制和机制密切相关。

(一)农村的客观实际。农村人口多,土地少,山岭多,人均占有面积小。由于农民现代科技知识缺乏,农村生产力低下,生活没有基本保障,为了生存发展,大部分青壮年只能外出务工、经商挣钱养家糊口。留在家里的一般是老弱病残、妇幼书童。在山林、土地经营管理上,几乎是传统耕种,粗放经营,靠天吃饭。且因农户山岭、田土少,经营成本高,在家稿种植不划算。2007年全乡农民人平纯收入仅为1618元。为此,全乡总劳动力2943人,外出劳动力1562人,占到了二分之一有余,“三农”发展特别是现代化发展缺少必要的在家青壮年劳动力参与。

(二)基层经济的发达程度。桂东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三洞乡是人口小乡。虽然前些年郴州市财政局在三洞村扶贫,留下了一个村里占52%的股份制电站,每年村级可收入6万元以上。但全乡6个村中的其他5个村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企业、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连正常的工作运转和村民自治都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乡里也只有一个小林场,且效益不佳,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只能靠上级的转移支付维持正常运转。在当前的许多项目发展中,一般都要求县、乡拿出配套资金,而乡、村经济的极端薄弱,对当地“三农”的发展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农村的政策体制和机制。八十年代初我国全面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山林清山划界工作,实施自留地、自留山到户制度,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耕地经过几轮承包后,受承包期稳定在30年不变政策的影响,农村中后期分得的耕地面积与实际到户面积和质量出现了很大差异,且后来各村、组再也没有调整承包地,出现了许多农民没有耕地,部分农民耕地较多,耕地承包到户严重失衡现象。一部分村民因自己承包的耕地、林地地势陡峭,或处于山体滑坡、地基下层、泥石流等自然隐患区,生活、安居万分困难。当时清山划界划分山林时,有的由于操作不规范,出现了部分村组干部将山林权证交叉填写登记,造成了较多权属不清的问题,山林纠纷频发。加上村组公路等乡村公益、公共事业占地补偿标准不统一、无法补偿或无保障。这些人居环境、征地占用和承包权益的矛盾问题,成为了“三农”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解决“三农”发展问题的对策措施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农村优惠政策下,三洞乡农业和农村面貌出现了可喜变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全乡农业基础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为了有效解决“三农”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本人认为,应该从改革农村体制、机制入手,研究扶持、引导政策,进行科学规划,切实加大投入,形成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改革农村发展体制和机制,解决农村平衡发展问题。要促进农村加快发展,就必须首先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在体制方面,要坚持“城乡协同发展、和谐发展”理念,加快破除城乡差异的二元化体制,实施统筹发展的城乡土地(含耕地和林地)、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特别是无地农民与城镇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养老、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政策和发展权益,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在机制方面,要改革农村补贴机制,建立健全对无地农民的基本生活补贴。从而形成有地农民耕地、林地补贴与无地农民生活补贴互补平衡的机制,解决耕地、林地承包不平衡问题,实现农民内部平等。研究探索土地、林地有效流转、再分配办法,征占用补偿和失地保障机制,有效解决公益公共事业占地、集中服务建

设用地、移民搬迁安居用地问题,促进现代生产、交通、物流、服务等,加快推进农村村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小康化建设。

(二)研究农村扶持政策,促使涉农政策向边穷山村倾斜。边穷山村本来就因为交通、通讯等落后于近城村庄,且生活、建设成本偏高,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但由于耕地、林地承包问题,在建设村组公路等公益事业时,使边穷山村农户要额外承担较重的接口负担,农民负担加重。边穷山村因偏僻、边远等因素,导致了土地、林地开发困难,生产价值率相对降低,影响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为此,各级各部门在研究“三农”政策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发展、兼顾向贫困区倾斜的原则,注重农民内部的平等发展权益,重点向边穷山村倾斜,解决近城村庄与边穷山村的平衡发展问题,促进边穷山村农民脱贫致富,加快边穷山村新农村建设进程。

搞好农村发展规划,加大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投入。广大农村蕴藏有丰富的土地、山地、水利、矿产、野生动物、植物、药材、菌类等优势资源和物产资源,是一块后开发的“黄金宝库”。在“三农”工作中,要发扬“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滴雨水见石穿”的精神,用“跳出农村看农村,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民扶农民”的思路,引进城市建设的经验,旅游经营的理念,市场开发的观念,重点抓好“三个规划”:一是搞好农村“中心村”的建设规划。研究制定科学的集安居建房、娱乐休闲、集中服务、市场吞吐等能功于一体的规划方案,建成“农村化村镇”。以节约土地,转移、集聚农民,形成农村市场链,连接城乡。二是搞好“强基础”规划。实施农村路、电、水、讯网络工程,土地、山地整理工程。切实加强进村、进户、进山的公路、道路建设,耕地灌渠建设和地力建设。三是搞好“兴产业”规划。研究完善“政策促动、协会拉动、大户带动、产业推动”的农村现代产业发展机制。采取综合措施,大力优化农村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农贷款、涉农保险制度,加大农林牧渔产业化经营贷款发放,促进农林牧渔产品质量和产量“双提高”。强化产业区域建设规划,形成粮食生产、畜牧生产、蔬菜生产、药材生产、林果生产、茶叶生产、花卉苗木栽培、食用菌栽培等特色产业基地群。加快建立自主创新、自我服务的农民协会、农民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信息化、科学化”的农村产业服务体系,建立“公司(企业)+协会+产业基地+农户”的、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现代化经营”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努力挖掘山村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三洞“绿色、凉爽、宜居”的独特山水环境,结合桂东的“红色、绿色”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合理开发旅游区和旅游景点,大力发展农村观光旅游新产业。着力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绿色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城里人到乡下来体验“山村游”、“田园游”、“风光游”等“乡下游”,促进三洞农村大和谐、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系三洞乡组织宣传干事

篇2:湖南省三农发展报告

摘要:该文分析了云南省城乡金融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从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主体的能力与素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及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等五个方面着手,实现城乡金融统筹发展。

关键词: 三农; 城乡金融; 统筹发展。

1 引言。

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是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一种经济现象,即使是发达国家,这一现象也会在特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但是,就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伴随经济市场化进程有着向城乡金融统筹发展转型的必然趋势,由此,发展中国家可通过金融体系改革实现城乡金融统筹发展,进而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最终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目标。然而,在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相对城市经济来说发展严重滞后,农村金融资源作为所有资源中最重要、最稀缺并具有自配和配它功能的战略性资源,却长期遭遇种种掠夺: 国有商业银行的纷纷撤离、农村信用社的网点撤并、民间金融的受抑限制,导致农村金融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 空间结构、主体结构与产品服务结构)与功能性( 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基金等) 缺陷,即便自 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强调发展农村金融,但也难挡农村金融资源不断外流、供给不足和主体缺失之命运。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政策与实践范式上长期实行全国高度统一无差异的农村金融模式是直接原因,金融发展观念上的城乡分割、政府权利垄断和不相信民众是其根源。对于云南省而言,农村金融也逃脱不了上述命运,如果任其持续下去必将威胁和影响到整个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也可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本文以“三农”视角为切入点,以云南省城乡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上构建起具有云南边疆民族特色的城乡金融统筹发展模式,以此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 云南省城乡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云南省城乡金融供给状况。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云南省城乡金融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乡金融的发展及其不均衡,金融资源不断向城市集聚。从机构体系看,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集中了大部分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在昆明设立了监管部门; 四大国有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本地银行、外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一应俱全,这些金融机构构建了昆明市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为昆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支持。从存、贷款看, 年,云南省全省年末存款余额为 11 119 亿元,昆明市为 5 849亿元,昆明市存款余额为全省存款余额的 52. 6%,而 2009 年云南省全省贷款余额为 8 779 亿元,昆明市为 5 450 亿元,昆明市贷款余额占全省贷款余额的 62. 08%。而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而导致的金融机构撤并,部分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以全省 15 个州市( 昆明市除外) 为例,2009 年与 2001 年相比,共减少1 040 个金融机构营业网点; 全省 1 213 个乡镇中,金融服务缺失的乡镇有 122 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10% ,共涉及 130 万人,18 个少数民族。即使有的乡镇有金融机构往往也只是有农村信用社或是邮政储蓄银行,而这些年的实践表明,邮政储蓄银行其业务往往取到“抽水机”的作用,相当大一部分资金通过邮政储蓄银行回流城市,进一步加剧城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此外,云南省现有两家证券公司和 68家证券营业部,但其业务主要集中在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等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其营业网点很少延伸到乡镇等农村地区,从而使得农村人口的投资渠道比较少; 而保险公司其业务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在农村其业务覆盖了一部分经济相对发达的乡镇,虽然近年来保险公司相继开展了烤烟、林木、奶牛、能繁母猪等保险业务,但其业务往往属于政府主导型,缺乏应有的活力。从表 1 可以清楚看出,云南省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金融资源相对匮乏。

2. 2 云南省城乡金融需求状况。

2. 2. 1 云南省城镇金融需求。

自从 年国家实行稳健货币政策以来,金融市场资金供给普遍比较紧张,但还没有影响到云南省大中型企业的营运,调研中发现,70%左右的大中型企业资金相对比较宽裕( 房地产公司除外) 。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过去他们贷款的主要目的是购房,但现在国家对购房进行限制,购房贷款比较难以获得,但对于消费贷款等用于其他用途的贷款,还是比较容易获得。

2. 2. 2 云南省县域中小企业金融需求。

云南省县域中小企业以及乡村小企业营运资金都比较紧张,有的由于缺乏资金面临倒闭的风险。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小企业 3 年期以上长期贷款基本不能够得到满足,只有 10% 的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相对宽松,40% 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基本上处于正常状态,20% 的中小企业今年以来流动资金比较紧张,已经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20%的中小企业今年以来根本无法从银行贷到款项,面临倒闭的风险。

篇3:云南省农行推进“三农”业务发展

日前, 农行云南分行召开“三农”和县域业务工作会议。会议提出, 全省农行将持续把“三农”业务作为全行的战略重点、工作重点和发展的重头戏, 按照“站在高点、突出重点、做出特点、培育亮点”的思路, 推动“三农”和县域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该行将着力做好“三农”重点领域金融服务。以特色农业、水利贷款、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城镇化、集中连片金融扶贫、农户贷款、涉农贷款等为重点, 加大支持力度, 做好金融服务;全力抓好“三农”负债业务的营销工作。继续开展“六类专户”营销活动, 做实总行“千百工程”、“旅游百县”等专项活动, 大力拓展县域高端客户, 实现“三农”存款的稳定增长;扎实推进“千百工程”、重点支行推进帮扶工程、“金穗惠农通”工程, 使之成为推进城乡联动、提升县域支行竞争力和基础金融服务的亮点工程;进一步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 激发县域支行经营活力;切实加强“三农”产品和服务渠道创新, 因地制宜开展辖内区域性三农产品创新, 构建物理网点、自助银行、“金穗惠农通”工程和互联网金融“四位一体”的新型渠道体系, 进一步提升三农服务影响力。

篇4:湖南省三农发展报告

关键词: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工业化;对策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破解“三农”难题有特殊重要意义

(一)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器

农产品加工业与现代农业的关联度极大,它的发展不但可以促进农业种养结构的优化,帮助农民调优种养的品种和品质,大幅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业的整体效益,带动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有利于促进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形成,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加工业汇集了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有利于形成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营销,带动农村地区仓储、运输等三产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又可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必要的支撑,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推动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加速城乡统筹和城乡共荣的实现。

(二)农产品加工业是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扶农力度的可靠保证

农业基本属于弱质产业,在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双重约束下,整体经济效益偏低,单纯依靠自身的积累很难自我完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为农业夯实发展基础。而政府支农的力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财政实力的强弱,财政实力的强弱又取决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在这种状况下,属于工业范畴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程度就具有特殊意义。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起来了,农民收入必然随之增加,地方财政也就有了基本来源;农村经济总量得到壮大,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就有了经济支柱,工业反哺农业就有了基本条件。

(三)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支撑点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农村地区特别是县域城镇的繁荣;农产品加工业的园区化集聚,必然能增强中小城镇的活力,提升广大城镇的档次,为农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奠定良好基础,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拓展出广阔空间。近年来大量农民工向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流动无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就业压力,但这种较大规模和较远距离的劳务输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力相对较小,且外出的就业成本和社会成本相对较大。而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但可拓展农民的当地就业领域,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向生产加工领域的转移,还可为城镇富余劳动力和下岗人员提供再就业机会,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

(四)农产品加工业是发展循环经济、创造农村新环境的重要载体

深度发展产业化和企业化的农产品加工,通过加工过程中对高科技、新工艺和信息化手段的不断运用,特别是通过加强标准化管理、精深开发和综合利用,以及零废弃物生产体系的建设,可有效提高农业投入物的利用效率,逐步实现农业投入物的减量化,节约加工资源,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高效率的可持续农业体系的形成。

二、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一)农产品加工业形势喜人

近年来,在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指引下,湖南依托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产品加工业现已初步形成粮食加工、竹木加工、油脂加工、果蔬加工、肉类加工、茶叶加工和特种养植加工等7大行业,2006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1700多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116家,涌现出了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和一大批起点高、成长快、规模大的领军企业。2007上半年,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又增长到367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2000家,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达220家,销售收入等经济指标也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为激活全省农村经济、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起了巨大作用。

(二)问题与矛盾比较突出

1、资源利用率相对低下,产品加工率不高。例如,湖南食品工业产值还不到农业总产值的1/10,而全国这一比例将近1/3,发达国家则通常是农业总产值的1.5-2倍。目前湖南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品的产值比例仅为1︰0.92,而我国这一比例为1︰1,发达国家则高达1︰3左右。调查资料还显示,湖南每年出栏生猪约6600万头左右,可加工率还不到5%;湖南的油茶产量长期居全国之首,油菜籽产量也在全国排名前五,但由于加工水平不高和加工能力不足,湖南的相关品牌在全国难以称雄。

2、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集约化率偏低,辐射和带动力有限。在湖南现有的3万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的只有2家,超过10亿的也只有10家,平均的资产规模仅为几十万元,且总体上设备比较陈旧,工艺流程和技术水平也较落后,产品加工质量和科技含量不高,产出率也较低。即使是全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其收购省内农副产品原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仅为14.1%,制约了丰富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及本地农业传统优势的充分发挥,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3、产品结构不合理,名优产品较少。在全省3万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目前仅有唐人神、正虹科技、金健米业、隆平高科、加加酱油等10多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仅有益鑫泰等8家企业获得“中国名牌”;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和“湖南名牌”的企业总共不到300家。

4、质量和食品安全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一些工业污染,一些加工企业或加工环节的节能减排工作不到位,致使部分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残留物经常超标。这种状况如不彻底改变,必将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也将严重影响湖南农产品加工的市场竞争力。

三、深度发展湖南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和对策

(一)牢牢把握重大发展机遇

湖南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大省,诸多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特别是稻谷、猪肉、麻类产量历年排在全国的前一、二位,烤烟、柑桔、茶叶、油菜籽等产量也榜上有名,农产品加工资源极为丰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也已初具规模,特别是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已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发展的历史轨迹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之后,恩格尔系数降到40%左右之时,将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期,此后农产品需求将由追求数量向营养、多样、便捷和安全转变,增速一般将保持在10%以上,并可能持续20-30年。当前,我国及湖南就正是处在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2002年以来湖南人均GDP已达800美元以上,并且城乡恩格尔系数也降为40%-50%之间,发展机遇难得。

(二)全力实施深度加工战略

今后必须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进一步在全省实施农产品加工战略,努力实现由粗加工向精加工、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的转变,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总的思路应当是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破解“三农”难题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推进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加工转化增值为方向,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途径,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及检验检测体系为保障,立足当地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放眼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利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建好一批农产品加工及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辟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园区,依靠技术、体制、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使之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全省产业经济的强力支柱。

(三)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1、抓好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的培育,充分发挥龙头作用。要牢固确立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意识,从产出规模、加工水平和外向型经济三方面入手,在财税政策、信贷政策、投资政策、科技政策和外经外贸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为龙头企业创造条件,使其不断做强、做大,特别是要注意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鼓励国外和省外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者来湘发展,共同开发名牌产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带动其他农产品加工关联企业的发展和农产品资源基地的配套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2、抓好农产品加工业的商品基地建设,满足农产品生产加工需要。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基地专业化、布局区域化、产品商品化、加工配套化的思路和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建立一大批有规模、有特色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优质原料基地。要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根据国内外市场和农产品加工业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建立高度专业化、优质化的大型原料基地和健全的储藏流通体系。同时还要注意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小城镇集中,促进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带的形成并与优质原料商品基地协调配套,以原料基地和加工业基地所形成的优势产业带推动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3、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努力提高整体素质。要进一步推行科教兴省战略,不断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大中型农产品骨干加工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并搞好“产学研”结合,组织有关专家和科研单位对制约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食品新产品、加工新设备和新工艺技术等。还要有针对性地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设备、技术及工艺流程,依靠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湖南农产品精深加工及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出率,减少农业和农产品资源的浪费。

4、努力增加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完善落实金融扶持政策。要进一步用足已有的财政贴息、投资参股、税收、土地使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并积极参考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相关政策,特别是要将农产品加工业列入财政专项,逐年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资金支持力度。对于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改及工艺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经济实力和自我积累能力较弱、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资金缺口较大这一突出问题,金融机构应积极提供信贷支持,重点解决好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需求,并尽量简化抵押和担保手续。

5、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安全监测和保障体系。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国家有关粮食及食品卫生等各项标准,鼓励生产加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环保食品。尽快完善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工业产品检验检测、安全监测、技术规程、质量认证和管理体系,特别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质量技术监督和卫生防疫部门要全过程把关,搞好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检疫、农药、兽药、渔药残留检测、环境质量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严禁生产、销售和消费高残留农药等污染加工产品,确保消费安全。

参考文献:

1、梁尔郁.国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湖南的几点启示[J].湖南省统计局决策咨询,2002(36).

2、中国工程院课题组.“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DB/CD].中宏数据库,2007(7).

3、张晓等.实现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篇5:服务三农发展

之关注农民工子女

“三农”作为一个概念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自此以后,“三农”便常常在新闻报纸中出现,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

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三农问题还是不断的向外拓展,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农民本身,同时也应该关心那些未来可能重复父辈的道路,成为农民的孩子们。一方面,在农民为了生计忙于农活时已经鲜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一起成长;另一方面,农民们为了能增加收入,离开农村,离开家人,步入陌生的城市,成为建设城市的新生力量——农民工。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子女有的被留在农村,成为留

守儿童,有的随父母到了城市,成为城市新移民。他们在成长、教育和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一、留守儿童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

一是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二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三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

带孩子一同来到城市的家长,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在孩子身边,照顾孩子;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孩子能在城市中接受更好的教育,希望他们能彻底脱离农民的身份,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长大,最后能够留在大城市,从而改变孩子们的人生。但是,事情并不像她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这些孩子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首先受教育机会。受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不平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机会直接反映到这一群体的受教育的平等权益问题。农民工的受教育机会问题具体反映在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渠道等方面。

1、就学渠道。

(1)在公立中小学借读。流入地学校参照当地政府生均拨款作为收费标准;吸收农民工子女借读。学校安排儿童插班学习或单独编班。公办中小学师资正规、管理科学、教学条件好;是农民工心中最值得信赖的学校。因此大部分的农民工都愿意把子女送往这类学校。

(2)就读于流出地政府在流入地所办的学校。针对某些流出地的人口在流入地居住相对比较集中的情况;流出地政府经流入地政府同意;自投资金、人力;在流入地办学;吸收本地区的农民工子女入学。这类学校已成为吸收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3)进入民助公立(或公助私立)学校学习这是一种正在探索的就学形式;即由企业出资修建校舍;购置必备的教学设备;而管理上由自己运作;费用由教育行政部门(政府)负担;按正规学校进行管理;学生需交纳少量的借读费用。这种学校既有公立学校的优势;又有企业的支持;因而是一种较好的办学形式。

(4)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为自己的子女选择这类学校的家长大多数是出自经济方面的原因;民工子弟学校收费要便宜得多。除了便宜;照顾农民工的工作情况也是这些学校受欢迎的原因。农民工一般早上五六点钟就把孩子送来了;晚上到七八点才来接;学校早晚都有人看管;这大大方便了农民工。但是这类学校的弊端也较多。如①办学者和教师的素质较差;有的学校从校长到教师没有一个人有过从教经历;教育质量无法保证。②缺乏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最基本的安全和卫生条件;学生在这样的学校里没有人身安全保障。③不少学校办学以赢利为目的;办学条件被降低到最低水平;从而使办学者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这类学校属于应规范管理的范围。

(5)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在家乡接受教育为主。根据抽样调查;有65 %的适龄儿童在家乡接受教育;他们的父母亲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处在教育的边缘地位。

(6)少数农民工子女失学在家。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失学的首要原因是居住地的不确定性;父母就业的机会和收入水平决定着他们的去留。其次;家庭的贫困是农民工子女失学的又一原因。、失学率

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有学者认为;这100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和尽快解决

其次是师资。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学校的师资力量在整体上是好的。特别是公立学校、部分民办学校以及流出地或流入地政府设立的流动人口子女专门学校的教师都具有正规大学或师范院校的学历;也都接受过正规的师资培训;能够胜任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过;部分简易民工子弟学校中的师资情况则令人担忧;由于教师中师范学校毕业的很少;因此大部分教师缺乏教学、教法等方面的专业训练;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此外;这些教师尤其在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缺乏训练;这些课的开设存在很大困难。

还有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指的是学校的硬件建设;包括校园建设、教学设施、设备、文化娱乐设施等。它们的建设程度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及教学的质量。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良莠不齐。在这方面;公立学校由于有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以及学校长期的积累;教育教学设施相对较为优越和完善。而简易民工子弟学校与之相比;差距极为明显;其状况极不容乐观。据对上海市民工子弟学校的调查;这些学校的校舍、课桌、图书馆等硬件设施普遍不足甚至是严重不足。废弃的厂房;厂房在改为校舍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建;安全设施的功能上需要调整;这是民工子弟学校校舍存在的最大问题。此外;教室面积过小;学生过度拥挤;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其他设施也因陋就简; 同时;城市的图书馆、书店、博物馆、科技馆、公园等文化教育场所设施和各种信息、科技、人文资源等无疑都给流动儿童提供了直接的受教育的机会和素材;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这些对于城市儿童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对于农村儿童来说;都是望尘莫及的。调查表明;农民工子女及家长对城市的教育环境普遍是满意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满足的。这种满足感不是来源于与城市儿童的比较;这点他们不敢奢望;他们比较的对象是在农村的就学儿童。正如有家长表示;在城市里就算第二、第三课堂孩子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在老家普通话都没普及。从中也可反映出一个事实;即城乡教育环境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农村儿童教育环境的状况极不容乐观。

学业成绩。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的学校中;在学业状况上大部分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尤其是公立学校中的农民工子女;他们的学业成绩进步较为明显。而简易民工子弟学校的状况令人担忧。由于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的限制;民工子弟学校教学手段落后;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很多学校都没有按照国家的要求设置课程;学校教学只是停留在“识字教学”和“扫盲教育”的层次上。如广州市某区在教学督导中发现有些学校课堂教学不合格率竟达75%。

最后是孩子们的心理状况 外来民工子女一方面沿袭父辈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另一方面又在繁华的大城市中耳濡目染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他们能够深切地感觉到出生地与大城市生活的极其悬殊的差距;切身体验到父母的无能为力;这种强烈的落差再与他们在学习和交往中感受到的排斥和歧视相结合;这很容易就导致相对剥夺感的加强、认同上的危机;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难以与城市生源的学生相融合;并可能引发反社会的行为。据调查;农民工子女普遍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存在“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

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相同年龄段的受教育学生中,农村学生也占大多数。而在这个群体中,约有百分之二十是属于以上两种情况。也就是说,在三四十年后,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中将有百分之二十是现在的留守儿童或城市移民儿童。但是就目前他们受教育的状况和父母移民带给他们的心理问题来看,似乎很难保证他们中不会出现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的人物。由于所占比例太大,这个问题让人无法去忽视它,我们不由得开始担心,一旦出现上述情况,社会发展状况堪虞啊。

因此,这些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也变成了目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首先,义务教育

制度应该进一步的在中国的广大农村进行普及。另外,在这一方面还应该有一定的资金投入来减免特困学生的学杂费。

2、完备农村教育资源,推进素质教育,增加农村教师的心理学培训,以便老师们能为孩子们提供心理上的帮助。

3、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提供绿色通道。大部分入城的农民工子女都没有办法获得当地的户口,而这一点严重影响孩子的城市中的学习。每年小学入学时都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都在为无法给孩子报名而发愁。还有高中入学和高考的区域限制都给这些家长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4、规范和扶持农民工子弟学校。民办中小学及打工子女学校承担了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 在相当程度上也缓解了公办学校及政府财政的压力。但是它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相关教育部门的规范,这样才能使其达到和公办学校同一水平的教育质量。

5、规范课堂内部的平等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教学公平。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上应该是一视同仁;体现平等。应该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和希望;而不应该厚此薄彼。努力消除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的心理门槛;克服这一群体产生的自卑、认命心理;培养自立、自信、自强的心理形象;提高弱势群体子女的适应能力。

篇6:三农调查报告

——论城镇化

土地是农民的立足之本,如果失去土地,很多农民就失去了赖以谋生的基本手段。“城镇化”的提出过程,其本身就是一个汲取了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和妥协的过程,体现了中国理论界在政策制定方面要实现自主创新是相当长期的、复杂的。

1992年正式宣布进入市场经济;1998年我国明确提出的“城镇化”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制定“全面小康”新战略的同时,针对“城乡二元结构”强调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方针;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则把这个方针列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2005年,出台了“新农村建设”来振兴包括县级以下的城镇在内的地方经济,以此体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2007年又批准了成都和重庆作为这个专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

据9月28日《新农村商网》中《三成失地农民就业难》一文披露,湖南省统计局农经队日前发布了《湖南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现状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就业难、补偿低、社保不健全等成为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突出问题。报告抽取了长沙、益阳、郴州、永州、怀化5个市33个区县1460户调查户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失地农民中只有69.1%的农民已经就业,其中,仅10%通过政府社区介绍就业。拥有失业保险的农民只有2.6%。而比较失地前后的家庭收入,仅34.3%的农户收入有所增加。文章以“担心坐吃山空”“征地补偿偏低”“社保覆盖面窄”“期待完善政策”四个小标题,透视了当下“被城市化”农民的生存尴尬和困境。

近两三年,全国各地农村出现了一种拆村并居的现象,即把七八个村并到一起,把农民房子拆掉、建新房。这个思路的本意是,通过农民集中居住,节约出部分农村的建设用地,然后通过置换,拿到城市使用。

土地指标到城镇或城市之后,价格就会提高,然后政府再利用得到的土地出让金,补贴农村的新房建设。这个办法,有些专家学者支持,认为这解决了城市发展缺地、农村建设缺钱的问题。

这里有一个最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以城市为中心、继续“剥夺”农民的情况。有些问题需要我们非常冷静和客观的思考,即城市到底缺多少地?还需要多少地?这个问题回答不清楚,就会有问题。

正好前段时间不是有人在网上上传了一张小区“晒黑灯”的照片吗,中央二套财经频道节目组在北京做了两个普通社区调查,一个在望京片区,一个是在城南片区,连续一个星期,看小区每天人车进出情况和晚上灯亮情况。结果,有一个小区,大约卖了1100套房子,每天早晨出门上班的车辆约100辆,走出来的人不超过200人,到晚上不亮灯的房子超过70%。南边社区好一些,不亮灯的房子超过40%。

在10月5日《新京报》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财政和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均认为,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造成了中国的“伪城镇化”或“不完全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量中71.8%是农业户口,但只要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在城市实现永久性定居,任何人口城市化指标体现出来的高城市化率都是“伪城镇化”或“不完全城市化”。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杨伟民解释说,我国现有城市化率的统计口径,包括了1.45亿左右在城市生活6个月以上,但没享受到和城市居民等同的公共福利和政治权利待遇的农民工,也包括约1.4亿在镇区生活但从事务农的农业户籍人口,这些并没有真正转变身份的人口约占城镇总人口一半。

再说说我们中国,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这几年农业不被重视,但农业依旧养活了我们这个泱泱大国里的13亿人口。有农业肯定就有农民。但是,由于“城乡一体”的出现,拆老房修小区,农民集中居住,土地征用,农民没了土地,他们都已经不是真正的农民了,但是,他们进了城去打工,别人仍叫着他们“农民工”,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是从农村里来的,他们除了种地,既没文化又没手艺的,他们只能去做哪些力气活。试问:这样的工资真的够他们家里那一大家人的生活吗?没了地、没了老房院落,他们不能养牲畜、不能种庄稼,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吃饭这些了,就连喝口水都要花钱,他们真的能够生活下去吗?

——罗娅

上一篇:精品项目评选策划方案下一篇:学生对老师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