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司法体制

2024-08-09

瑞典司法体制(精选6篇)

篇1:瑞典司法体制

检察官—论瑞典司法体制中的重要角色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程晓璐 张紫千编辑:studa121

1论文摘要 瑞典的检察官在他们的司法体制中扮演着十分有力的角色。检察官主导刑事案件的调查,决定采取何种强制措施,提起诉讼并出席开庭。不论是在案件调查阶段还是法院审理阶段检察官都推动着刑事诉讼程序的进展。

论文关键词 刑事政策 组织机构 检察官

一、举足轻重的起诉工作

即便从国际视野来看,瑞典的检察官也在他们的司法体制中扮演着十分有力的角色。随着检察官地位的提高,对于检察官的培训也有所改进,检察官的工作能力得以发展。这一职业的地位逐渐提升,因此今天成为一名检察官对于年轻的法律工作者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检察官主导刑事案件的调查,决定采取何种强制措施,提起诉讼并出席开庭。不论是在案件调查阶段还是法院审理阶段检察官都推动着刑事诉讼程序的进展。

今天的检察机关是现代的检察机关,它以发展为导向,致力于通过让犯罪分子以合法有效的方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来减少犯罪。

二、刑事政策面临的挑战

社会始终在发展,犯罪也是如此。因此,法律制度同样也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近些年来,瑞典的检察官在刑事政策方面遇到了很多重大挑战。以下将介绍其中的一部分。

(一)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和性侵犯的被害人通常毫无防备、或处于易受攻击的情况之下,主要包括妇女儿童。这些犯罪很难进行调查,因为犯罪的证据常常缺失或有瑕疵。在被害人为儿童的性侵犯案件中,采用何种讯问方式也会成为检察官面临的难题。

在检察官看来,容易受到该类犯罪侵害的人们必须认识到揭发该类犯罪的意义所在。这类犯罪必须被调查,并且最大可能地提起诉讼。

(二)严重有组织犯罪

严重有组织犯罪正变得日益广泛、错综复杂。国际性犯罪和体制危害性犯罪的发展尤其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长远稳定。此类犯罪能带来巨大的金钱利润。我们应当有策略地开展应对有组织犯罪的行动,并且与警方和其它部门联手合作。

(三)日常犯罪

日常犯罪(volumecrime),又称平时犯罪(everydaycrime),占全部犯罪中的一大部分。它包括机动车犯罪、盗窃、入室盗窃和毁坏公物等行为。换句话说,也就是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并造成社会不安全的犯罪。因此,检察机关必须既拥有稳定的机构、又掌握适当的方法,以此来高效地处理大量的日常犯罪。

(四)犯罪的经济利益

金钱被看做是大量犯罪背后最强有力的驱动力。因此减少犯罪的经济利润在打击犯罪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努力

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要预防青少年犯罪,并将再犯最小化。因为越早采取合法有效的手段预防青少年犯罪就能预防未来发生的严重有组织犯罪。处理青少年犯罪长期以来一直是瑞典国家检察机关的优先工作。对此,检察机关已经出台一系列计划和对策,旨在减少处理青少年犯罪的时间同时增加相应的法律规则。

三、法律程序

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是民主社会的基石之一。完善的法律保障意味着个人必须能够信任法律、权力机关和中立的法院。法律必须与时俱进,同时保障基本的自由和权利。刑事政策的总体目标是要减少犯罪、提高人民的安全感。检察机关必须要确保犯罪者通过合法、有效的方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借此为实现上述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法律程序涉及警察局、检察院、法院和罪犯监管机构,而检察官是这一程序中的重要一环。检察官在法律范围内决定是否采取提起诉讼,主导初步调查并在法庭上代表国家支持公诉。在法律程序中,上述各部门独立开展各自工作,因此各方之间的紧密合作至关重要。

四、检察官如何工作

(一)初步调查

警察在注意到犯罪行为之后,就会开展初步调查。当有理由怀疑某人犯罪时,检察官由此开始主导案件调查工作。对于不十分严重的犯罪,警察则负责从头到尾的初步调查。作为初步调查的主导方,检察官负责尽可能用最佳方式调查案件。警察根据检察官的指示开展调查。检察官对案件调查进展进行动态跟踪,同时决定需要采取何种调查措施和做出决定。当调查工作涉及严重或复杂犯罪时,检察官常常直接参与调查,比如参与侦查实验还原犯罪现场或重要的审讯工作。案件初步调查阶段中检察官的职责包括决定强制措施,即涉及逮捕、搜查和没收之类的问题。是否需要延长羁押时间取决于审前羁押阶段的听审程序。在这个程序中,检察官充分阐述对嫌疑人进行羁押的理由。

检察官还必须同时确保适当地体现犯罪被害人的利益。瑞典检察机关每年办理大约60万个刑事案件,这些刑事案件都是向警方报案的,而且都有确定的犯罪嫌疑人。其中,每年大约有3万人被逮捕,12000多人被关押候审。

(二)起诉

初步调查一旦结束,检察官就要决定是否向法院起诉。如果检察官认为案件符合起诉条件,有足够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则检察官必须对嫌疑人提起公诉。这就称作绝对起诉主义。但是,根据某些法律规定,在一些个别案件中检察官也可以决定不起诉。如果某一犯罪的通常结果不是监禁,那么检察官可以施以罚款或缓刑,称为简易处分。如果犯罪嫌疑人表示同意,那么可以不必开庭审理其案件,简易处分的法令即等同于法庭裁决。

总体而言,每年共有大约13万个刑事案件,要么直接起诉,要么被检察机关通过简易处分的方式结案。每年起诉的数量高达20万件(同一人可以因数起犯罪被起诉),而被检察机关简易处分的数量大约为5万件。

(三)出庭

检察官工作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准备起诉和出庭支持公诉。检察官通过决定起诉、描述案情,搭建刑事诉讼程序的框架并推动案件进展。

(四)诉讼程序

一旦地区法院做出裁决,检察官或被告人可以向上诉法院就该裁决提出上诉。对上诉法院的裁决不服,也可以继续向最高法院上诉。在最高法院,只有检察总长特别任命的检察官才能受理申诉案件。

五、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检察业务工作

瑞典国家检察机关共有约1200名工作人员,850名左右是检察官,其余为辅助人员。瑞典全国有39个检察办公室负责检察业务工作,其中32个地区的办公室分散在各个区域,大致相当于郡县级。在城市地区则每个地区有一个以上的地方公诉办公室。

检察官的大量工作就是处理日常犯罪。这些犯罪包括商店行窃、人身伤害案件。大部分地方检察官办公室都有一名检察官专门负责协调全部门打击日常犯罪的工作。另外还有检察官专门负责处理其它罪行,如环境违法行为、性质严重的暴力犯罪以及家庭暴力。

全瑞典设有3个国际检察办公室,专门负责打击有组织、跨境犯罪,并负责检察官之间的国际合作。另外还有4个国内检察官机构:其一负责反腐工作;其二负责处理警察涉嫌犯罪案件;其三负责处理环境领域的违法行为;其四负责国家安全。

3个城市郡县及一些周边郡县涉及经济犯罪的案件由瑞典国家经济犯罪署办理,该署在法律上对检察长负责,但是在行政上是一个独立的部门。

(二)发展与监察工作

瑞典全国设有三个检察工作发展中心,其任务是承担不同犯罪领域的法律研究工作。这些中心还开展后续的法律行动和监察工作。举例来说,所有对检察决定提出的申诉都由该发展中心处理。发展中心的职责是在其责任区域内保持检察工作的总体水平。

(三)检察总长和检察长办公室

检察总长是全国最高级别的检察官,也是最高法院唯一的公诉人。最高法院是所有法院中的终审法院,也是纯粹的记录法院。检察总长将合适的案件递交最高法院,以此来确保与法律实际执行相关的重要问题得到足够的重视。

检察总长每年就大约10-20个高级法院的裁决向最高法院提起抗诉。被指控犯罪的人也有权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这两种情况都必须申请重审许可(areviewpermit),如果被告人提起上诉,则检察长在大多数情况下必须以所谓“回函”的形式做出申明。即使最高法院未批准重审许可,检察长写的回函也可以引起对重要法律问题的重视。

检察总长办公室除了有负责人事、财务、信息和信息技术等的部门外,还有1个负责法律指导、重要国际问题控制以及协调联系最高法院相关工作的法律部门,另有还有4个负责协调地方公诉办公室业务工作的公诉部门负责人和一个负责特别救济的公诉部门负责人。

六、国际行动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法律和刑事政策的跨境合作越来越有必要。近些年来,犯罪也越来越呈现出跨境的特点,一系列国际协议的签署以及办事程序的变更使得国际合作变得更加有效。实际工作中,国际合作包括协助外国检察官开展跨境的犯罪调查,讯问瑞典境内的犯罪嫌疑人、入室搜查和引渡通缉犯。其它国家也常常要求我们提供类似的犯罪调查协助。国际行动还包括加入各种国际行动网络和业务类检察官的组织协调机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欧洲刑事司法组织(Eurojust),该组织由来自欧盟所有成员国的检察官组成。瑞典检察官还参加了东欧和其它地区的各种发展项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http:///·(中发【2004】16号)【Z】2004年8月26日.[2]周静.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解析[J].党史文苑,2010,(04).[3]王成,朱伦,孙裔德.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现实意义及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http:///,2009,(05).参考文献:

[4]胡德海.教育理念的沉思与言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http:///1998.[6]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篇2:瑞典司法体制

一、举足轻重的起诉工作

即便从国际视野来看,瑞典的检察官也在他们的司法体制中扮演着十分有力的角色。随着检察官地位的提高,对于检察官的培训也有所改进,检察官的工作能力得以发展。这一职业的地位逐渐提升,因此今天成为一名检察官对于年轻的法律工作者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检察官主导刑事案件的调查,决定采取何种强制措施,提起诉讼并出席开庭。不论是在案件调查阶段还是法院审理阶段检察官都推动着刑事诉讼程序的进展。

今天的检察机关是现代的检察机关,它以发展为导向,致力于通过让犯罪分子以合法有效的方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来减少犯罪。

二、刑事政策面临的挑战

社会始终在发展,犯罪也是如此。因此,法律制度同样也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近些年来,瑞典的检察官在刑事政策方面遇到了很多重大挑战。以下将介绍其中的一部分。

(一)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和性侵犯的被害人通常毫无防备、或处于易受攻击的情况之下,主要包括妇女儿童。这些犯罪很难进行调查,因为犯罪的证据常常缺失或有瑕疵。在被害人为儿童的性侵犯案件中,采用何种讯问方式也会成为检察官面临的难题。

在检察官看来,容易受到该类犯罪侵害的人们必须认识到揭发该类犯罪的意义所在。这类犯罪必须被调查,并且最大可能地提起诉讼。

(二)严重有组织犯罪

严重有组织犯罪正变得日益广泛、错综复杂。国际性犯罪和体制危害性犯罪的发展尤其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长远稳定。此类犯罪能带来巨大的金钱利润。我们应当有策略地开展应对有组织犯罪的行动,并且与警方和其它部门联手合作。

(三)日常犯罪

日常犯罪(volumecrime),又称平时犯罪(everydaycrime),占全部犯罪中的一大部分。它包括机动车犯罪、盗窃、入室盗窃和毁坏公物等行为。换句话说,也就是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并造成社会不安全的犯罪。因此,检察机关必须既拥有稳定的机构、又掌握适当的方法,以此来高效地处理大量的日常犯罪。

(四)犯罪的经济利益

金钱被看做是大量犯罪背后最强有力的驱动力。因此减少犯罪的经济利润在打击犯罪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努力

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要预防青少年犯罪,并将再犯最小化。因为越早采取合法有效的手段预防青少年犯罪就能预防未来发生的严重有组织犯罪。处理青少年犯罪长期以来一直是瑞典国家检察机关的优先工作。对此,检察机关已经出台一系列计划和对策,旨在减少处理青少年犯罪的时间同时增加相应的法律规则。

三、法律程序

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是民主社会的基石之一。完善的法律保障意味着个人必须能够信任法律、权力机关和中立的法院。法律必须与时俱进,同时保障基本的自由和权利。刑事政策的总体目标是要减少犯罪、提高人民的安全感。检察机关必须要确保犯罪者通过合法、有效的方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借此为实现上述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法律程序涉及警察局、检察院、法院和罪犯监管机构,而检察官是这一程序中的重要一环。检察官在法律范围内决定是否采取提起诉讼,主导初步调查并在法庭上代表国家支持公诉。在法律程序中,上述各部门独立开展各自工作,因此各方之间的紧密合作至关重要。

四、检察官如何工作

(一)初步调查

警察在注意到犯罪行为之后,就会开展初步调查。当有理由怀疑某人犯罪时,检察官由此开始主导案件调查工作。对于不十分严重的犯罪,警察则负责从头到尾的初步调查。作为初步调查的主导方,检察官负责尽可能用最佳方式调查案件。警察根据检察官的指示开展调查。检察官对案件调查进展进行动态跟踪,同时决定需要采取何种调查措施和做出决定。

当调查工作涉及严重或复杂犯罪时,检察官常常直接参与调查,比如参与侦查实验还原犯罪现场或重要的审讯工作。案件初步调查阶段中检察官的职责包括决定强制措施,即涉及逮捕、搜查和没收之类的问题。是否需要延长羁押时间取决于审前羁押阶段的听审程序。在这个程序中,检察官充分阐述对嫌疑人进行羁押的理由。

检察官还必须同时确保适当地体现犯罪被害人的利益。瑞典检察机关每年办理大约60万个刑事案件,这些刑事案件都是向警方报案的,而且都有确定的犯罪嫌疑人。其中,每年大约有3万人被逮捕,12000多人被关押候审。

(二)起诉

初步调查一旦结束,检察官就要决定是否向法院起诉。如果检察官认为案件符合起诉条件,有足够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则检察官必须对嫌疑人提起公诉。这就称作绝对起诉主义。但是,根据某些法律规定,在一些个别案件中检察官也可以决定不起诉。如果某一犯罪的通常结果不是监禁,那么检察官可以施以罚款或缓刑,称为简易处分。如果犯罪嫌疑人表示同意,那么可以不必开庭审理其案件,简易处分的法令即等同于法庭裁决。

总体而言,每年共有大约13万个刑事案件,要么直接起诉,要么被检察机关通过简易处分的方式结案。每年起诉的数量高达20万件(同一人可以因数起犯罪被起诉),而被检察机关简易处分的数量大约为5万件。

(三)出庭

检察官工作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准备起诉和出庭支持公诉。检察官通过决定起诉、描述案情,搭建刑事诉讼程序的框架并推动案件进展。

(四)诉讼程序

一旦地区法院做出裁决,检察官或被告人可以向上诉法院就该裁决提出上诉。对上诉法院的裁决不服,也可以继续向最高法院上诉。在最高法院,只有检察总长特别任命的检察官才能受理申诉案件。

五、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检察业务工作

瑞典国家检察机关共有约1200名工作人员,850名左右是检察官,其余为辅助人员。瑞典全国有39个检察办公室负责检察业务工作,其中32个地区的办公室分散在各个区域,大致相当于郡县级。在城市地区则每个地区有一个以上的地方公诉办公室。

检察官的大量工作就是处理日常犯罪。这些犯罪包括商店行窃、人身伤害案件。大部分地方检察官办公室都有一名检察官专门负责协调全部门打击日常犯罪的工作。另外还有检察官专门负责处理其它罪行,如环境违法行为、性质严重的暴力犯罪以及家庭暴力。

全瑞典设有3个国际检察办公室,专门负责打击有组织、跨境犯罪,并负责检察官之间的国际合作。另外还有4个国内检察官机构:其一负责反腐工作;其二负责处理警察涉嫌犯罪案件;其三负责处理环境领域的违法行为;其四负责国家安全。

3个城市郡县及一些周边郡县涉及经济犯罪的案件由瑞典国家经济犯罪署办理,该署在法律上对检察长负责,但是在行政上是一个独立的部门。

(二)发展与监察工作

瑞典全国设有三个检察工作发展中心,其任务是承担不同犯罪领域的法律研究工作。这些中心还开展后续的法律行动和监察工作。举例来说,所有对检察决定提出的申诉都由该发展中心处理。发展中心的职责是在其责任区域内保持检察工作的总体水平。

(三)检察总长和检察长办公室

检察总长是全国最高级别的检察官,也是最高法院唯一的公诉人。最高

法院是所有法院中的终审法院,也是纯粹的记录法院。检察总长将合适的案件递交最高法院,以此来确保与法律实际执行相关的重要问题得到足够的重视。

检察总长每年就大约10-20个高级法院的裁决向最高法院提起抗诉。被指控犯罪的人也有权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这两种情况都必须申请重审许可(areviewpermit),如果被告人提起上诉,则检察长在大多数情况下必须以所谓“回函”的形式做出申明。即使最高法院未批准重审许可,检察长写的回函也可以引起对重要法律问题的重视。

检察总长办公室除了有负责人事、财务、信息和信息技术等的部门外,还有1个负责法律指导、重要国际问题控制以及协调联系最高法院相关工作的法律部门,另有还有4个负责协调地方公诉办公室业务工作的公诉部门负责人和一个负责特别救济的公诉部门负责人。

六、国际行动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法律和刑事政策的跨境合作越来越有必要。近些年来,犯罪也越来越呈现出跨境的特点,一系列国际协议的签署以及办事程序的变更使得国际合作变得更加有效。实际工作中,国际合作包括协助外国检察官开展跨境的犯罪调查,讯问瑞典境内的犯罪嫌疑人、入室搜查和引渡通缉犯。其它国家也常常要求我们提供类似的犯罪调查协助。

篇3:瑞典司法体制

1. 传统公共养老金体制描述

从1960年起施行的瑞典社会保障养老金制度包含了两个部分:基本养老金 (basic pension) 和与收入挂钩的辅助 (补充) 养老金 (ATP) 。这两者加在一起替代了65%的个人收入 (低收入者的替代率更高) 。这些养老金根据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出的一个“基础值”被指数化, 这个养老金系统是现收现付制与部分辅助 (补充) 养老金积累制的结合。基本养老金的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预算负担, 辅助 (补充) 养老金则主要依靠工资基金和基金收益。

然而, 近10年来瑞典现行养老金制度的实施越来越艰难。其主要原因是:第一, 财政基础不稳, 入不敷出, 难以为继。多年来瑞典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瑞典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提供养老金的就业者的比例在下降, 而养老金开支却在大幅增加。第二, 在辅助 (补充) 养老金体制下, 代际间的收入分配对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非常敏感。如果工作人口的实际工资上升, 退休人口生活水平就会相对下降。工作人口和退休人口之间的收入分配将变得不公并导致两种人群之间的关系紧张。这威胁着养老金制度的稳定。代际内也不存在从高收入到低收入者的系统的收入再分配。该制度下的收入再分配存在于长工作时间平坦终生收入的人群和不均匀工作时间及收入的人群之间。第三, 传统体制的一个特点是个人缴纳多少养老金和其将来领取多少养老金之间的联系微弱。辅助 (补充) 养老金的数额决定于工资最高的15年。而养老金税收却是每个有收入的年份都需要缴纳的。这直接影响了劳动人口的退休决策, 对于劳动力供给有负面的影响, 是一种滋生懒惰的平均主义。第四, 瑞典社会普遍对养老金的心理期望值较高, 现收现付制条件下很少有人考虑存钱养老, 全社会的储蓄率低。

2. 改革措施及成效

1999年1月瑞典开始实施的新的养老金法案, 其特点有五:首先, 由原来的保证收益型转向保证缴纳型, 即领取多少养老金直接取决于从工资中扣缴的养老金的累积数额及其投资收益, 也就是说, 工作时间越长, 积累的养老金也越高。因此, 一般人都会积极认真工作以多缴纳养老金。其次, 由原来的现收现付制转向现收现付制与养老金投资并重。新制度规定, 每年收入的18.5%作为养老金, 进行积累并计利息, 作为退休后的养老金, 其中16%用于现收现付, 记在保险部门的个人账户, 相应数额的资金用于支付当年的养老金。第三, 改革前的制度中, 养老金用基础值计算, 基础值与消费价格指数挂钩, 物价上升, 养老金就增加, 而新的制度中, 养老金与工资指数挂钩, 就是说, 只要工资高、养老金投资的收益高, 养老金也就高。第四, 原制度中辅助 (补充) 养老金由雇主负担, 新制度中养老金的缴纳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 即:雇员缴费比例提升到9.25%, 与此同时, 工资率提高相同百分比。雇主缴费比例降低到9.25%。这样, 在经费负担的转型中双方都没有盈亏。同时, 这个转变使雇员意识到他们需要通过支付税金来得到养老金, 从而增强了工作动机。第五, 对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转换过渡, 瑞典是这样处理的:1954年之后出生的完全按照新制度安排, 1934年之前出生的仍然执行旧的制度。对于1934年到1954年之间出生的公民, 两个制度相结合。

二、瑞典公共养老金体制管理模式

1. 名义个人账户管理

国民养老金管理公司的性质与构架AF基金是1960年瑞典补充养老保险计划ATP引入的结果, 基金设立的目的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储蓄, 建立养老保险储备或缓冲基金以应对公共养老金计划发生赤字。国民养老基金的投资组合及投资规则, 自2001年1月1日生效。至少30%的基金资产必须投资于低信用风险和低流动性风险的固定收入债券。从2001年起, 基金资产准予15%的部分暴露于币种风险, 每种可提高5%直至40%的比例, 投资于单一发行者 (包括集团发行) 的基金资产不超过10%, 持有瑞典某上市公司股票不超过该股票市场价值的2%, 持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不超过其普通股的10%, 投入非上市证券的基金资产不超过5%, 这类投资必须间接地通过风险资本公司或相近渠道进行。四大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收益状况从近三年的投资收益及资产变化情况看, 第一, 各大养老基金公司的投资收益基本相当, 这为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提供了一个可供比较的平台, 有利于政府对养老基金投资的评估管理。第二, 四大基金公司的投资状况与全球股票市场的相关度较高, 养老基金投资收益随着全球股票市场的变化几乎发生同步变化。第三, 四大基金管理的管理成本相对较低, 这源于四大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竞争机制。

2. 强制个人账户管理

个人账户养老金分积累投资期与保险期两个时期, 在资金积累期内进行养老金纳费与投资, 在保险期内进行养老金给付领取。纳费者从61岁可以申请给付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单独给付, 也可以与NDC账户合并给付。在基金管理机构主体资格方面, 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投资应体现出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养老基金投资机构不应只局限于保险公司, 凡是符合特定条件的投资机构可申请准入, 与英国退出型SERRPS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管理模式相近。

设立清算所 (clearinghouse) 。清算所职能由个人账户养老金管理局 (PPA) 执行, 其主要职责有:与提供养老金投资的基金公司签订合同;集中纳费者个人的养老基金投资指令, 然后由清算所对养老基金进行统一购买。清算所每天集中所有的个人交易指令, 并对买卖净差额进行转移, 交易价格由交易时的基金价值决定;每天收集并公布基金投资的可用信息, 提供个人账户的投资记录。

3. 资金来源与管理

瑞典以较高的税收为发达的社会福利国家筹措资金。高度的收入转移, 广泛的公共服务主要由基层部门承担。它也是经济调节的一种特殊形式, 借助于公共消费实施对经济需求方的调节。它同时是一种特定的发展模式, 有能力促进制度结构的变化。瑞典的基本社会保险项目都采取了现收现付、代际支付的筹资模式, 具体来说,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是: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国家财政拨款补贴、地方财政拨款补贴;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是:补充养老保险缴费、基金收入;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不承担费用补贴。

三、瑞典辅助养老金体制

在费用结构上, 辅助养老金制度参加者需要支付的总费用包括两部分:基金公司的资金管理费用和辅助养老金局 (PPM) 收取的固定管理费用。基金管理人收取的实际费用一般都低于私人储蓄市场上的费用, 同时基金管理人还需要向PPM返还一部分费用, 而PPM再将它们还给制度参加者。返回款在制度参加者之间进行分配。PPM收取的固定管理费是基于制度参加者的资产规模收取的年度管理费用。2003年扣除返还款后平均的资金管理费用为资产的0.43% (平均的返回率为资产的0.37%) , 由PPM收取的固定管理费为资产的0.3%, 这样对每一个制度参加者而言, 总费用为资产的0.73%。

在投资模式上, 瑞典辅助养老金制度的政策制定者为了让辅助养老金制度参加者有更多的投资选择, 允许任何在瑞典注册的基金公司参与辅助养老金的投资管理。基金公司只需要和PPM签订一份合同, 该合同规定了基金的费用结构、披露要求以及基金需向投资者提供的信息。制度参加者被允许随时更换基金, 但必须承担相应的转换成本, 每次大约是75瑞典克朗 (合10美元) 。2004年, 已有663个基金可供选择。

四、瑞典公共养老金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隐性债务问题。我国已充分认识到解决基本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重要性, 解决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政策思路可谓见仁见智, 但通过建立名义账户制的政策思路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立足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实, 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状况, 本文以为, 名义账户在我国目前应该是一个解决隐性债务的较优的融资制度安排。一些西方学者和部分中国学者已经对该问题进行了较翔实的分析与探讨。

第二, 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思考。立足于中国的国情, 目前我国养老基金实施的较分散的基金公司管理模式 (指对全国养老保险基金而言) 是否适合于中国国情, 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第三,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资金与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问题。我国目前地方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还基本上是空账, 个别地区个人账户的实账部分也只能在财政专户中购买国债和银行存款。我国养老基金个人账户面临两个根本性困境, 一是较多地区个人账户空账;二是养老基金个人账户实账资金如何增值。上述两个问题是我国目前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如何进行个人账户的填实, 及其如何对地方个人账户基金进行投资营运, 我们借鉴瑞典养老金改革的经验, 在充分比较研究其他各国的改革实践上, 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 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基金管理模式。这是从瑞典养老金制度改革历史中应该得到的又一深刻启示。

参考文献

[1]罗文元.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比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178-180.

[2]孙炳耀.当代英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68-69.

[3]丁建立, 杨凤娟.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128-129.

[4]丁建定.北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J].南都学坛, 2003, 1:56-58.

[5]李珍.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59-60.

篇4:瑞典科技创新的体制与文化

瑞典是一个人口仅有900万、面积不足45万平方公里,偏居欧洲边缘的小国。但瑞典的科技竞争力享誉全球,举世闻名。有几个指标可以用来体现,由世界经济论坛2007年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指数,瑞典排名全球第三;200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标中,瑞典排名世界第六,其中科技创新排名第一。从企业竞争力来看,瑞典有7家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行列,如爱立信、Nordea银行、SHB银行、Skandia保险、Telia电信等。瑞典还拥有着沃尔沃汽车、伊莱克斯家电、宜家、利乐包装、SKF轴承等著名品牌。瑞典的航空、汽车、核工业、军事装备、信息产业、生物科技、医药化学、电子精密仪器、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特种钢材、建筑科技、环保产业、工业设计等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瑞典就业人口中,有38%任职于科技型企业,这一比例为全世界最高;在全球10个IT国家排序中,瑞典也是位居首位。

瑞典的科技奇迹让世界各国羡慕和钦佩。但要知道,瑞典直到19世纪末还是欧洲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土豆,曾经有高达1/4的人口因为饥荒不得不移民北美,在美国东北部各州就有很多瑞典人后裔。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北欧小国在今天的世界科技创新领域拥有这么强的竞争力?笔者以为,每个成功故事的背后都有着很多的原因,我们很难穷尽。但至少以下几点原因对于帮助我们了解瑞典的科技创新力奇迹还是十分有用的。

一、悠久的创新历史与创新传统

瑞典的科技文明对于不了解它的人来说似乎是一夜之间冒出的奇迹。但实际上瑞典雄厚的科技基础绝对不

是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悠久和光荣的历史。瑞典人对探究自然奥秘似乎有着天生的兴趣,很久以前就对世界做出了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世界上最知名的瑞典科学家恐怕当数19世纪末期发明炸药和设立诺贝尔奖的阿弗雷德·诺贝尔,在17世纪有发现淋巴管的欧鲁夫·鲁德贝克,18世纪有发明植物分类法的卡尔林奈。另外还有标定温度计度量单位的安德斯·摄尔西乌斯。早在1739年,瑞典就成立了皇家科学院,开始有组织地展开自然科学研究。

19世纪后半期,在欧洲大陆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瑞典工业的创新也是层出不穷。1844年帕驰发明了用安全性高的红磷火柴以代替白磷火柴,安全火柴因此被称为瑞典火柴。1876年爱立信公司创立,在电话设备制造上可以同美国贝尔公司相抗衡,爱立信公司从那时起就一直是瑞典工业科技创新的集中代表,延续至今。二战后,来自瑞典人的发明创造更是数不胜数。比如由沃尔沃发明的汽车安全带,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速冻蔬菜、饮料的纸质包装、电脑鼠标指针、心电图记录仪、治疗肿瘤的伽马刀等等,在工业方面则有高压直流电缆、防滑机车、高压发电机等。最新的一个发明传奇是Skype软件。这是由瑞典一名青年电信工程师发明的即时通信暨网络电话软件,在2005年9月12日以41亿美元卖给电子商务巨头eBay,创造了一个用网络科技换来财富的神话。由来已久的创新文化,已经深深浸入到瑞典人的骨子里和瑞典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是瑞典科技竞争力永不枯竭的活力源泉。

二、资源贫乏引发忧患意识促进创新

瑞典人很早就认识到,国小、人少、资源贫乏,除了大力开发智力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开拓国际市场,没有其他强国富民之路。瑞典人有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政府决策层,高度关注国际经济环境一丝一毫的波动对瑞典造成的影响。笔者在瑞典就学期间曾经带领一批某省政府培训班去聆听瑞典中央银行的讲课,其间一位银行高管演讲时就曾表示,瑞典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瑞典的影响,比如中国经济过热而过多拉动瑞典的出口贸易,可能对瑞典带来通胀压力。很多瑞典人认为,小国寡民,国内市场狭小,立国之本就在于必须掌握别人没有的技术专长,这样才能持续发展。

由于瑞典不具备劳动力成本与人力的优势,一旦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技术,那么瑞典很快就会被挤出国际市场。为此,瑞典人深刻意识到要时刻保持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他们善于学习其他国家的最新科技,拿他人之长为我所用,更强调创造和保持自己的独特竞争力。

三、对教育和科研的长期投入、良好的人才储备,是瑞典科技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瑞典每年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占全部GDP的4%,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企业R&D投入占GDP 的比重为2.7%。企业人均R&D投入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工业科技的强大离不开基础研究,瑞典拥有一批世界顶尖水平的知名学府。如卡林斯卡医学院,被广泛认为在医学研究上仅次于美国哈佛大学;有500多年历史、贡献过9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乌普萨拉大学,再加上斯德哥尔摩大学、隆德大学,瑞典这么一个不到1000万人口的国家却有4所位列世界百强大学排行榜的大学。瑞典的皇家工学院、查尔摩斯工学院也都属于欧洲最著名的工科大学行列。长期以来,瑞典人均发表科学论文数仅次于瑞士,位于世界第二。

瑞典对国家的人力资本投入举世闻名。没有丰厚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就是最宝贵和最无穷的资源。很久以来,瑞典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就实行免费,政府还为中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自1965年以来,上大学不仅免费,还可以得到政府资助和贷款。目前,瑞典每个大学生每月都可以拿到2000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约等于1.1元人民币)的政府无偿资助,5000多瑞典克朗的政府低息教育贷款,总共7000多瑞典克朗的生活费,足够满足租房和日常生活开支。教育贷款从大学生毕业找到工作后才开始偿还,可以还到60岁。瑞典22—25岁的青年人完成高等教育的比率在50%左右,其他的青年也基本都接受了职业技能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2001年,瑞典每万劳动力人口中从事技术研发的人数为154人,从事研发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86人,均为世界第一。

四、瑞典人崇尚合作精神

笔者从瑞典同事那里了解到,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讲究和谐、平等、协作,尽量不突出个人主义。他们在教育中经常要求团队合作完成作业,总有人干得多有人干得少,有人干得好有人干得差,但教师们要求干得好的人不得嘲笑干得差的人,干得多的人也不得埋怨干得少的人,干得好、干得多的人不会受到教师的刻意表扬,干得差、干得少的人也不会在班上受到歧视而有心理负担,一切都任由天性和本能。在这种文化中树立和培育起来的心态,让有创新能力的人不会带有功利思想,不会急功近利,而更多地出于个人主观爱好,更加自由与从容地进行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因此,瑞典科技人员中存在着十分和谐的团队合作精神。笔者看到,瑞典科技人员之间很少会为个人著作权、谁署名前谁署名后而发生争执,大家都会认为成绩是大家共同的,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地位不同。因此合作起来通常是愉快的。

瑞典人在接受中级与高等教育时,较多的是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很少盲从地去学习热门专业,主要以个人职业发展为导向而求学。瑞典青年上大学的比率在欧美国家并不算高,很多年轻人更愿意去上职业学校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瑞典很多工业设计作品都是在小公司的普通技师那里产生的。

瑞典有很多优秀的科技人员,完全可以到美、英等推崇自由竞争与个人主义的国家拿到高得多的工资。但绝大多数瑞典人包括优秀的青年才俊都不愿移民到这些国家。笔者从周边朋友和同学、同事那里了解到,瑞典人普遍觉得瑞典这样的社会结构比那些国家都要好、都要合理。他们认为,高收入往往意味着竞争压力大,同时与周围人群差距过大,瑞典的收入虽然相对低一些,但足够保持体面的生活,竞争压力较小,心情愉悦放松。他们从心里厌恶那种由于收入差距过

大而带来的社会矛盾激化与各阶层的尖锐对立,非常认同社会和谐比个人收入多寡更重要。

五、和谐与平等的社会文化

很多人都知道,瑞典经济的发达程度世界闻名,同时,瑞典国民的收入分配却非常平均,各阶层收入差距十分小。瑞典是世界上著名的福利国家,其基尼系数只有0.25。瑞典实行的是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起美、英等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来说,瑞典的高工资岗位较少,国民的工资水准比较平均。

瑞典2004年就业人员的平均年工资是30万瑞典克朗(约4万美元),中等收入阶层年工资是26.9万瑞典克朗,高工资阶层的年工资是43.7万瑞典克朗,低工资阶层的年工资是19.5万瑞典克朗。根据瑞典税务局记录,2004年瑞典全国只有4.5%的人的年可征税收入超过44万克朗。瑞典一名大学教授的月工资为4万瑞典克朗,已经属于高薪了;但一名清洁工月工资也有近2万瑞典克朗,而教授要缴纳的个人收入所得税高达45%,清洁工所得税率为31%。各阶层、各工种就业人员的实际收入差距非常之小。甚至失业人员拿到的失业保障金、儿童补贴、住房津贴等各种福利总额并不比就业人员的收入少。

看起来这种近乎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机制似乎会抑制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但实际上,即使不敢说全民,至少大多数瑞典人还是十分认同这种社会分配模式。在瑞典有一个很诙谐的说法,瑞典人不好意思把自己的手拿出来看,因为五个指头都不一样长。尽管这个说法带有打趣意味,但可以管窥瑞典社会的风气,注重平等的心态到了何等地步。

篇5:改革司法体制根治司法腐败

一、正确认识司法腐败的含义

司法公正一直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价值目标,许多 政治 家和仁人志士、专家学者,都曾为寻觅和实现司法公正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千百年来,司法公正一直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话题。司法公正是司法机关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全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对司法机关的期望,是司法机关的价值取向和工作目标。有些人认为,凡是法院错判就是司法不公正,凡是不公正就是司法腐败,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尽管公正是人们的主观判断,公正作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它不但与人的主观需要相关,而且它还与客体的客观属性相联系。对于凡是法官没有利用审判职权谋取私利的,而是由于法官认识错误或者业务水平不高造成所办案件错误的,都不是司法腐败。反过来说,如果法官在审判过程中收取了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即使判决结果是正确的,也属于司法腐败。

司法腐败,“当之无愧”是司法公正的头号敌人。在各种腐败当中,司法腐败的实际危害性最大,也最令老百姓痛恨。法官是掌握审判权的人,是社会正义和公信的守护者。司法是社会正常秩序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司法一旦与腐败结缘,社会秩序就会陷入不公、不正、不义之中,失去了健康有序,失去了公平正义。为了维护司法的公正,我们的反腐败矛头应毫不犹豫直指司法腐败。“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 问题,这些寄生于权力土壤的司法,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腐败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形式,但最主要的 内容 是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或权官交易)、权色交易和权力对司法的干涉。其实质不是出于对 法律 的忠诚,而是以权谋私、对于既得利益进行权衡,徇私枉法、贪赃枉法的结果。

二、司法腐败的来源。

第一某些领导干部借着手中掌握的党、政权力,对触及本部门或者个人或者亲属的利益向司法机关发号司令,在法律面前搞特殊化,向司法机关的领导施加压力,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办案,致使司法发生扭曲变形,而走向腐败,这是最大的司法腐败行为,由于这些人的特殊身份,一般人是奈之如何。第二在我们的司法队伍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人为了某些 经济 利益,丧失法律的原则,徇私枉法、贪赃枉法。第三社会外部司法环境的恶化,有一定社会背景的人,现在只要案件一进来,就想方设法托人说情,有几个案件没有“人”找过?甚至给人造成一种错觉,没有托人说情是不正常的。如果没有人说情好象就不正常。

三、要健全完善防止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的保障机制

防止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不仅司法机关应当重视,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司法公正问题。健全完善司法公正的保障机制,主要应加强和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职业化法官队伍

1、建设一支适应司法公正要求的司法队伍,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障。司法队伍素质不高,是出现司法不公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面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执行法律的司法人员的素质问题,其中的素质包括了法律专业知识的缺乏和政治道德素质的欠缺及法官执法的社会环境。我们抓法官职业道德,抓法官行为规范,抓法院廉政建设,就是要从思想 教育 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防止出现司法腐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就是要提高司法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法官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要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做到自尊、自爱、自重、自警、自省、自强;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清贫面前不眼红,困难面前不动摇,挫折面前不低头,待遇面前不攀比,责任面前不推诿,成绩面前不骄傲,始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要一心为公,摒弃私心杂念。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警惕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远离低级庸俗;要有强烈的法制观念。要勤学法,学透法,守好法,用准法,摒弃“人比法高”、“权比法大”、“钱比法灵”、“情比法重”等陈旧观念。坚决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真正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法,实实在在为百姓祛邪气、惩丑恶、扬正气。

2、法官要树正气

众所周知,法官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天使”。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弘扬正气是法官神圣的职责,除恶压邪、为民解难是其义不容辞的义务。正气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正大光明,公正无私,正直坦荡,刚正不阿,坚持真理,秉承正义。倘若法官不讲正气,是非就无法评判,曲直就失去标准,公平就没有尺度,正义就无处伸张,邪恶就势必蔓延。只有讲正气的法官,才能不为金钱所驱使,不为名利所惑,不为酒色所诱惑,不为人情所动,不为权势所迫,不为腐败所奴役。才能真正廉洁奉公、执法如山。才能真正让百姓放心,使人民满意。

(二)健全完善司法公正保障机制

要遏制司法腐败现象,关键是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设高素质的司法队伍,建立分工合理的司法机构、司法监督机制和司法保障机制,司法腐败将会得到有效遏制,司法公正就会大步向前迈进,靠制度才能治本,从制度上设计出符合 时代 的保障机制。

司法不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般都认为主要原因是地方保护主义,重点又是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干预。应该说这种干预是比较普遍的,法院、法官长期工作、生活在一定区域,形成了许多关系包围着法院和法官,司法活动不可能完全摆脱它们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中你只要求法官“中立”、“公正”、“刚直不阿”来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

1、实现法官的独立

篇6:浅论司法公正与司法体制改革

浅论司法公正与司法体制改革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它对于维护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司法公正的内涵司法公正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素。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光明与黑暗、愚昧与科学、善良与罪恶、正义与专横的斗争史,而这一斗争的原动力,来源于人们对光明、科学和正义的不懈追求。公正与公平、公道、合理等词义等同或者类同,它们是人类生活在群体之中,谋求公平地分配权利和义务,合理地处理善恶、荣辱、得失等问题,为保障共同的安全、自由和幸福而维持和谐的社会关系所遵循的伦理准则。公正未必与法治相关,而法治则必定以公正为基调。在宪法体制下,法律的权威和法治的公正性要依赖于司法公正;没有公正司法,就不会有法治。无论是实质正义,还是程序正义,都是宪政社会的本质内涵。要实现宪政社会的这一本质要求,最首要的是要实现司法公正。没有司法公正,就谈不上民主宪政,而没有民主宪政的社会,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明社会。可见,文明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国家的首要标准。法治国家是一个充满着民主、自由和公平、正义的国家,在那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再是一句口号。而要真正达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彼岸,非“司法公正”之舟莫属。可见,公正司法是法治社会一条最根本的司法原则。换句话说,现代法治国家的根本标准之一,就是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司法公正是良法的本质要求。自古以来,法律有“良法”与“恶法”之分,现代法治所要求的是良好的法律,亦即“良法”。17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业已成为英国全社会的细胞,并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开始形成近代市场经济体制。契约自由、平等竞争和人身安全已成为人们的价值准则。这种价值观念反映在治国思想上就是法治。英国法治思想的奠基者哈林顿与洛克顺应时代潮流,提出和论证了法律一方面要保护和扩大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独裁、专制和限制政治权力这一法治原则。19世纪,英国著名的宪法大师戴雪在其代表作《英宪精义》中。把英国法治思想系统地概括为“法律主治”,并形成一个思想体系,这就是他立于英国法治的三要素论,即:第一,“英吉利人民受法律治理,惟独受法律治理”。这一要素的实质,就是反对政府专断,要求政府只能按法律办理,而不能在没有法律根据情况下去处罚公民;第二,任何英国公民都必须受命于英国的普通法;如果违反,均受普通法院管辖,这一要素的实质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对英国人来讲,宪法不是一切法律规范的渊源,而是个人权利与自由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良法的本质就是,法律是维护个人权利与自由的必然产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么,要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实现良法的这些本质内涵,就必须严格司法,通过严格司法来实现司法公正。如果只有良法,而缺乏严格的司法活动,那么,再好的法律也不过是写到纸上的空话而已。司法公正是司法权行使的最高目标。正因为人世间有“冤情”,才需要设置司法;正因为社会上有“不平”,人们才格外渴望“公正”。司法人员是人间“公正”的捍卫者。为了维护司法权的公正性,法律赋予其如下六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被动性;二是程序性;三是独立性;四是中立性;五是审查性;六是终极性。司法的最高准则就是公正,如果没有公正,那么这种司法对社会就是一种反动。要做到司法公正,就必须要求司法人员把追求司法公正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司法人员应当是社会正义的卫道士,应该是公平的化身。二、我国司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司法领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司法不公的问题在某些地方或个别案件中还相当严重。司法腐败问题令人忧虑。司法腐败的外在表现林林总总,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甚至索贿受贿,徇私枉法。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是随时都可以碰到的,只要是有人一涉讼,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首先想到的不是依法诉讼,而是“找门子”、“托关系”,好象不找关系,不托人,这场官司就无从下手,就不好打。当事人把能否胜诉的希望,不是寄托在有力的证据、客观的诉讼请求和法官公平判决之上,而是寄托在自己的“路子广不广”、“门子硬不硬”、“下的本钱大不大”。打官司“找关系、托熟人”,已尼成为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而作为司法人员的法官,办案

上一篇:小学迎新年策划书下一篇:感动人心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