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继续教育学习总结

2024-08-18

老师继续教育学习总结(通用9篇)

篇1:老师继续教育学习总结

回顾几天来的学习收获,我感慨很多,收获也很多,体会也很多, 通过参加安全工作培训学习,使我感受到“学校安全重于泰山”重要性。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此,谈谈个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体会: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为确保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制定了一系列安全制度,落实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领导加强了有关人员的安全工作责任心,真正使学校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杜绝了责任事故的发生。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统一指挥、协调各班工作的开展,第一时间传达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任务和要求;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一线安全管理,明确分工和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带队、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将校园安全工作实绩与各班级和教职工学期评估相挂钩,实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确保了各项安全工作落在实处。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举行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赛、作文比赛、安全教育讲座、参观相关教育图片展览等活动。每学期放假前夕,我们都印发致学生家长公开信,让家长注意配合学校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甚至提出了对安全工作要小题大做、捕风捉影,保持对安全工作的高度敏感性;营造了一个“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采取切实措施,创建“平安校园”

认真落实“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的防范措施,坚持“从细微处着眼,从最小处抓起”的原则,加大安全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学校严防细查、速改快整,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安装防盗报警器。此外,在以技术防范为主要手段的同时,加强人防安全,严格值班制度和夜间值班巡逻制度,完善值班预案和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了学校师生财产和生命安全,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四、建立各种报告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建立安全工作日报告和安全整改通知书制度。要求值班人员每天对各自范围内的学生动态、教学生活设施、设备进行检查、记录,并向校长汇报后限期整改。同时坚持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制度。 4.严格值勤值班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安全检查制度》,严格校规校纪,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严肃帮教、处理,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使学校安全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五、突出学生安全重点,抓好学生安全管理

一是严格门卫制度,加强值勤值班,严格校规校纪,强调学生进入校园不能骑车。二是加强课间管理,杜绝学生在课余时间滋生事端。三是进一步发挥校外辅导员的作用,邀请校外辅导员经常性的到校对学生进行法制及安全知识的教育。四是加强交通安全法规教育,经常性的进行交通安全常识讲座,教育全体师生注意交通安全。五是定期联系家长,齐抓共管,不断提高家长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寒暑假、双休日、五一和国庆长假,学校都致家长一封信,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醒家长注意对子女的安全教育,以保证子女假期中的安全,严防事故的发生。六是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经常进行检查,杜绝食物中毒的事故发生。

六、定期进行安全工作检查

建立、完善检查制度,落实长效管理。学校认真落实了校园安全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的各项措施。学校安全检查员和各部门责任人每天检查各自范围内的工作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篇2:老师继续教育学习总结

一、中国传统教育的寻根

商海浪潮席卷中国,拜金主义成了当今时尚,时髦追求不知不觉成了时代主旋律。不经意间便忽略了泱泱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教育,各种让人心寒的现象在今天年轻一代的身上层出不穷。在这关键时刻,能有这样一场大型演讲,它既召回了学生的灵魂,又找回了几千年中华民族的根本。面对今天的宝儿贵女,我们当教师的人确实很迷茫,良心里问着不能耽误孩子的前途,可当面对孩子的错误时那种管教的尴尬局面时,教师还能成为教师吗?各种政策三声五令的对教师作出要求,形形色色的家长对教师投来鄙夷的目光,教师还有何尊何严?中国的礼教到哪里去了?“从前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我们不得不仔细思虑。

二、演讲的内容正是今天孩子的缺失

该场大型演讲犹如一场及时雨,起到了唤回学生心灵之作用,胜过我们日常的说教。在几千人的大型场面下,学生能面对老师,面对父母而潸潸泪下,可谓真是灵魂的触动。反过来又不难看出,孩子们心灵中的缺失在不经意间又慢慢的被找回。演讲催人泪下,为什么呢?我想是叩开了学生们的心灵之门,打开了学生的感情之闸,演讲与学生的心灵产生了共振。今天的孩子的所有不足,被邹越剖析得入木三分,可以说这次教育让孩子们刻骨铭心,可以想象那否极泰来的效果。我个人感觉这场教育来得太晚了,太晚了!我们的家长只注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百般呵护,关爱备至,正在让孩子们成为公主和公子,他们又何尝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们更不知道孩子在不确定中长大的意义。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自立自强正是今天孩子的缺失。这次大型演讲让孩子在不自觉中树立了人观、世界观,找到了人的价值观。

三、更坚定了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为教育付出的信心

篇3:老师继续教育学习总结

关键词:爱,母爱,师爱

教师的教育, 核心是“爱”。近十几年来意大利人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必读之物。夏沔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 就不成其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 《爱的教育》不仅能教育孩子, 而且能教育那些正在教育别人的人。对此我坚信不疑。

当今的中国, 教育出现的许多问题, 不仅仅是教学理念, 教学手段的问题, 还有教师价值取向问题。为此, 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学习斯霞的母爱教育。

斯霞的“母爱”是一种复杂的情感, 它不是单纯的“母爱”, 而是融入了“师爱”的“母爱”;斯霞的“师爱”, 也不是单纯的“师爱”, 而是融入了母爱的“师爱”。当我们讲到斯霞的母爱时, 其内涵中包含了师爱, 讲到斯霞的师爱时, 其内涵中包含着母爱。在斯霞的教育世界里, 母爱与师爱、情感与理性是一体的厚重的情感, 是富有斯霞个性的教育精神的“爱”。

上述为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班华对斯霞老师的母爱教育阐述, 实在是深刻、精辟。斯霞老师的母爱的确值得品味。

一、爱, 要多给调皮学生

教无类。教育是不分阶级的, 教育应该是博爱的。既然是博爱我们就该爱所有的学生。可是我们会有部分老师因个人的性格、好恶, 将孩子分成三六九等。有的老师或喜欢成绩优秀、突出的, 或喜欢文静、内向的, 或喜欢活泼、好动的, 或喜欢漂亮、讨喜的……在我工作的20几年里, 我努力地像斯霞老师那样去平等地爱每个孩子。

张三是个调皮的孩子, 他胆子很大, 能爬树、喜欢趴在楼梯的扶手上, 就连骑自行车都像中学生那样, 速度快, 还横冲直撞。上课自然也很不安分, 经常做小动作, 在抽屉里玩橡皮泥、毽子、看画本, 我常常来个“没收”, 过一段时间再还给他, 一学期这样的没收, 总有几次。他捣捣这个, 碰碰那个也是堂堂必有。一个上午的第四节课他跟学生说话, 严重影响了别人, 我就让他去办公室反省。等我下了课回到办公室, 同办公室老师说他已回班, 我找到班上不见他的踪影, 顾不得吃休息, 打电话与家长联系还骑车找到他的家……

家长感动, 孩子也不好意思。几次的接触, 张三有了转变, 半年后他的进步明显, 被评为进步生。

我常常提醒自己:假如这样的孩子是自己的, 怎么办?我又会希望老师怎样对待我这样的孩子?

我想。这样做了, 这就是教师该有的母爱, 更应该多多给予屡犯错误的孩子的一种母爱。

二、爱, 要善于抓住机会

爱, 不仅靠心中的爱心, 不仅仅是那种情。要爱好孩子, 还要会爱, 还要善于抓住机会。凡凡的事例让我一直不忘。十多年前我要上《乌鸦喝水》一课, 我要一些小石子儿。我在校园里寻找, 此时看见凡凡在用小石子儿“砸”东西。她是个好动却不愿意干活的女孩子, 我灵机一动, 叫过她, 跟她说:老师找不到小石子儿, 你有办法吗?她竟高兴地答应帮我找。下午放学前, 她给我找了很多的石子儿。第二天上课用她捡来的石子儿往瓶子里添石子儿, 乌鸦喝到水了。我注意到凡凡听得很认真, 没忘记表扬她。我说“乌鸦衔来的石子儿是凡凡帮老师挑拣的, 这节课还有凡凡的功劳呢。”为此凡凡很骄傲, 以后我经常有意请她做点儿什么, 渐渐的她比过去关心集体了, 还主动打扫卫生了。

我想, 这就是一个具有爱心的老师的师爱。打那, 我留意瞬间可能发生的事, 并常常收到到意外的惊喜。

前不久, 我的讲台上放有几枚小樱桃, 我想, 真不知道是哪个孩子放在这儿给我“享用”呢。虽然我不会去吃的, 但是很开心。因为孩子们知道关心老师了, 我的心有淡淡的甜丝丝。后来我发现男孩子可可围着讲桌来来回回不离去, 目光在那樱桃上……可可有些自闭, 从不主动跟人讲话, 更不要说回答问题, 班级似乎没有他的存在。我刚拿起樱桃递给他, 他却摆摆手, 无声地退后。我目光注视着他, 微笑着说:“吃吧, 没关系!”他在我的再三要求下, 拿走了樱桃。待我离开教室再回来, 讲桌上还有两个樱桃, 可可还迎过来, 说:“老师, 樱桃我洗过了。”示意让我吃。望着那带有晶莹水珠的樱桃, 我顿时万分感动———自闭?智障?即使是这样, 孩子的心还是善良, 情感还是丰富的。

将爱给予有困难的孩子, 将爱给予调皮的孩子, 将爱给予成绩差的孩子, 才是大爱。施以爱心, 你就会收到快乐的回报。

三、爱, 要钻研教学业务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两重任务都很重要。我以为教书是首要, 育人要在教书的全过程中实现, 寓德教于教。因此教师钻研业务就是头等大事。否则教师的爱就只有母爱了, 一个只关心儿女身心的母爱了。

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又是至关重要的,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 设定了科学的教学步骤后, 就要按照“启发、引导、激励”的原则去指导学生读书。

教学要不满足于书本死的知识, 要努力拓展, 更要讲究方法。就, 即授之以渔。低中年级都接触过象形字、形声字。我在中高年级还把“会意字”“指事字”适当地介绍给学生、如:“休”“尖”“尘”“上”“下”, 讲清字的构造原理, 即明白意义, 又易于记住、辨析字形。识记、理解的目的都能达到。

在高年级的《莫高窟》教学中, 抓住课文的中心句、过渡句、总写、分写、点面结合等明显的写作特点, 再将它与《海底世界》《九寨沟》等篇章对照, 温故而知新, 再迁移到学生自己的写作上。

我以为, 语文老师的爱要在高潮的教学艺术上体现, 这样学生得到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了孜孜不倦的探索, 有了高超的教育艺术, 再施之以爱, 才是大爱。

四、爱, 要正确理解实施

课改以来, 尤其是赏识教育后, 多少老师片面的理解爱的教育, 片面理解赏识教育, 教育领域中盲目表扬, 空洞地夸赞。“不错”“你真棒”“你真能干”“你太可爱了”……不错在哪儿?棒在哪儿?能干在哪儿?可爱在哪儿?全然不知。试问这样的表扬有何意义?

更为严重的是, 因为要爱, 要赏识, 教师、学校不敢批评。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是批评不得的学生, 更不能有一点点惩罚;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是娇惯的, 是不能经受一点挫折的孩子。他们相当脆弱, 动辄跳楼, 动辄跳水……如此, 还没等成才, 就丢失了性命, 试问这样的教育好吗?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有了鼓励、赏识, 有了批评、惩罚才是大爱。

斯霞老师就对调皮捣蛋、屡犯错误的孩子关闭、自省;斯霞老师不娇惯自己的孩子, 他的儿子、外孙女就没有在她的光环下生长, 她给自己外孙的帮助仅仅是在学校借字典, 她的外孙在学校吃的午餐自己用饭盒带的饭。

我主张, 爱要会爱, 爱要深沉, 爱要严厉。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玉不琢, 不成器……这些古训道出了我们怎样对待教育。

五、爱, 要来自社会大爱

之所以我们的爱有些偏失, 是社会的问题。舆论、专家一度过分地、片面地、错误地强调爱和赏识, 以致有上述的不妥做法。现在人们逐渐开始反省, 我们期望并相信斯霞的母爱教育思想会发扬光大, 再现它应有的光芒。

我们已经看到了另一意义的爱在全社会普及——对所有孩子的爱, 对外来务工子女的爱。

随着社会的进步, 社会劳动力结构的改变, 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他们的子女上学接受教育就成了问题。过去他们只能在城市的偏远地带靠几个没有资历的“教师”办几座不像样的民工学校。民工焦虑, 孩子焦虑, 党和政府也为此而焦虑。如今民工教育初步得到解决, 他们的孩子可以接受同城同等教育了, 社会学校接收了民工子女。我以为, 这就是斯霞老师倡导的“平等教育”, 是党提出的真正的全民教育, 这是大爱的教育。

斯霞的爱包含了尊重、平等、宽容与关怀。爱是斯霞的习惯, 爱是斯霞的生活。爱也应该是我们的习惯, 我们的生活。公正地、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 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特别是对所谓“后进”学生, 给予平等的、特别的关爱。我, 我们应该为之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 (夏沔尊译) .

篇4:老师继续教育学习总结

我一度感到惊讶,我的孩子进入克拉克学校之后,竟然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对自己的家庭作业应付自如,并能在学业上取得那么明显的进步。提高标准并辅以优质、扎实的教学,孩子们就能够达到高标准——这太正确了。而且如果你继续提高标准,他们也将继续进步并超越标准。克拉克先生和比尔登女士告诉我们,要在开学前对克拉克学校的功课量和功课标准作好心理准备。是啊,他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在入学的头几个星期,我五年级的孩子学起了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数学。我们不得不在网上找数学公式,并且用十年级的高中方程式检查他的作业。我当时想,我的孩子是不可能学会那个难度的数学的。但我一直提醒自己记着克拉克先生和比尔登女士说的话:“相信我们——这些学生会应付自如的。他们最终会游刃有余,耐心些。”我们一直和孩子一起努力,在家里支持他,并确保他每天晚上都学习。我甚至还模仿克拉克先生,开发了热门测试。还别说,我的孩子的成绩从40多分和60多分提高到90多分甚至100分!他真的做到了……正如克拉克先生说过的,孩子会做到的!这件事告诉我们:要相信老师,并对老师和孩子予以支持。我也想告诉家长们,请让老师“激励”你的孩子,并感谢他们所做的一切吧!

——梅多斯太太,2014届学生家长

别“放过”任何一个答不出问题的孩子

教师们在参观罗恩·克拉克学校并观摩我的数学课时,我受到他们评价最多的一个教学技巧就是:如何等待学生得出答案。例如,课堂上,我叫一名学生起来回答如何求72的立方根,要是这个孩子看着我不回答的时候,我就会等待。班级里的所有学生都知道这个规则,没有人会挥舞胳膊争着回答,没有人会在等待中变得烦躁而着急地望着我,仿佛在说:“我知道答案!叫我啊!”

教室里坐满了注视着我的教督、校长和教师们时,我转向另一名成绩最好的学生来“救场”是非常容易的。我可以简单地说:“奥塞,你能帮萨拉来回答这个问题吗?”但在我的班级中,这种“救场”绝不会发生。我想让教室里的所有学生知道,他有责任跟所有同学一起达到同一学习水平,我也绝不会为了从另一名学生那里得出答案而“放过”任何人。要是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在课堂上“放过”学生的话,他们就会意识到,他们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坐在那里,不回答,然后说自己不知道,这样他们的学习生活会变得很轻松。我们不能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可以从课堂上“失”,在罗恩·克拉克学校,尽管我们有许多“霍格威茨”主题(哈利·波特魔法学校中的魔法),但在课堂上,绝对没有“隐身斗篷”,我们能够“看到”所有的学生。

在我的课堂上,我们等待。如果学生问我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够帮助他得出答案,我会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如果学生说他不知道,我会告诉他得出答案的方法。假如他只是坐着干瞪眼睛,那整个班级都会坐着,望着他。但是,这种情形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大概安静了8秒钟之后,一个独特的场景就会发生。一个学生会说:“萨拉,加油,你能的。”然后全班学生就开始鼓起掌来。

这一场景并不完全是出于罗恩·克拉克学校的学生们无私助人的品质。一些访问罗恩·克拉克学校的教师会说:“天哪,每当我看到这些学生互相鼓励的时候,我都会觉得你跟我教的不是同一种人类。我的学生根本就不会想到这样做的。”说实话,学生们刚来到罗恩·克拉克学校的时候,他们也不会想到这样做的。

实际上,是我们教他们这样做的。在刚开学的第一周,我就告诉学生们,当一个同学被叫起来、我们正在等待他给出答案的时候,我不希望看到其他学生挥舞着胳膊,也不希望有人挺直身体坐在自己凳子的边缘上,等着抢在别人前面给出答案。我告诉他们,当我向全班同学提问的时候,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是值得鼓励的行为;但是当我叫起来一名学生的时候,回答问题就是他自己的机会,是他自己的时刻。其他所有人都必须安静地坐着,聆听他的回答。我还告诉学生们,要是他们感觉自己有喊出答案、有举手的冲动的时候,他们可以把这份“冲动的能量”释放在“加油,(同学的名字),你行的!”然后我告诉学生们要都加入到鼓掌加油中。我说,他们这样做,会大大地鼓舞那位同学,驱除课堂空气中的压力和他可能会感到的紧张,给他最好的机会来得出正确答案。

这是一件非比寻常的事情。每当学生们鼓掌欢呼起来的时候,我都能够看到被叫起来的学生脸上放松的神态。仿佛是鼓励给他们带来了5秒钟理清思路的时间,75%的情况下,鼓励一结束,那位学生就会给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情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充满了庆幸:我没有跳过一个学生去转向其他可能知道答案的人。也我知道,学生们实际懂得的要远远超过我们给出的分数。有时,他们所需要的只不过是让他们理清思绪、集中精力和得出答案的时间而已。还有25%的情况是,被叫起来的学生没有给出答案,或者他的回答是错的,怎么办?在这些情况下,我会开始引导学生解答。我会说:“好,所有的同学都抬起头来看这个题目。”让全班学生都抬头看着黑板,就解除了那名学生的压力。

最初,班上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题目还是他的,但我们一起来看的时候,课堂上的气氛就缓和了。我会把题目写在黑板上,然后让萨拉告诉我解答的第一步;或者我把第一步告诉她,然后问萨拉是否能告诉我为什么第一步是这样的。根据实际的课堂情形和学生的反应,我可能会把解答的过程讲得很简单,也可能讲得很复杂。但是最终,我会让这名学生自己得出答案。答案是从她的口中说出来的,是属于她的成功。在我的课堂上没有鬼脸。她得出最终的答案的时候,学生们会为之欢呼,所有的人都会鼓起掌来。紧张的气氛消除了,这名学生看起来受到了鼓舞,她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一套能够行得通的理由是,我向学生们讲过,他们最终都能够获得成功。这一方法能够如此成功地提升我的课堂效果是因为,在使用这一方法几天之后,我从学生们的眼睛中看到了他们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努力。他们都想为回答问题作好准备,因为他们知道所有人都要为课堂上讲授的全部知识负责;他们还知道,当我提问的时候,他们必须到位。如果我们快速地“跳过”他们,因为他们不能马上给出正确答案而放弃他们,我们教师就是在向全班学生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而且,我们会给学生混过课堂的机会、让他们降低对自己的期望。

(摘自《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

作者简介:

闻名世界的美国明星教师——罗恩·克拉克,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毕业后周游美国55个州及世界其他地区,23岁开始在家乡的一所乡村学校任教,5年后来到纽约市哈莱姆区,取得了巨大的教育成功。

篇5:老师学习总结

在课堂上,我注重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实际去观察去体会,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学生动脑、动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本人的继续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个人继续教育总结如下: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现代课程观、现代教学观、现代评价观。

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了解、掌握当前课改任务、目标和实施策略。准确理解与把握新课程标准、掌握新课程在功能、结构、实施、评价、管理上的相关内容,提高分析发展新教材、创新教学方式的专业能力。提高本人对课程的施教与研究开发能力。

学习的内容为:《新时期师德修养》、新理念《校本研修面对面》、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学科培训学习等。

使我深切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也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由于本人的工作经验不足,在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方面以及对教材的理解都不够透彻。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并能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需要,并且能悉心研究每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不遗弃,不淘汰任何一个学生。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牢牢打好各方面的基矗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开展学生的思想工作要从心理入手。人之初,性本善,学生的思想是很幼稚的、单纯的,所以从学生的心理进行突破,利用实例和教师的谆谆教导去感化、教育他们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2、注重活动的质量。教育学生是开展活动的目的之一。应注重活动的质量,使学生真正地受到前移默化的教育。踏踏实实工作,注重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在德育工作上,有多种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任何一种管理,都离不开规章制度,制度的作用有二:一是说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二是约束作用。离开制度的管理终究是要失败的,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人性化。

篇6:老师培训学习总结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使用方便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

(5)“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6)“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三:微课学习心得体会

我听了一节由两位年轻教师共同进行的微型课,涉及的是初中二年级的内容,经过两位老师的精心设计,本次教学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知识运用到具体的题目中,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本节课由洪老师开始,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她进行了精心的课程导入,通过对不同景物图片的观察,引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对北海公园的介绍。由于洪老师要在授课过程中对本单元相应的语法知识进行讲解,所以占用了较长的课堂时间。此外,洪老师的整个课程设计得十分巧妙,她把整个文章分成了两大部分,让学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把较长的文章分解开来,使学生有一种简单的感受,不会对较长的文章产生畏惧感,并且能够很快地跟随老师进入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其次,洪老师在讲授完本课的重点内容间接引语后,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间接引语句子,加深学生对间接引语的理解,并且加入了一些具体的练习题,让学生把相应的句子变为间接引语,使他们真正能够做到活学活用。此外,洪老师的师态很好,很有亲和力并且深受学生的喜欢。

后半节课由魏老师讲授,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快适应新的老师,魏老师很自然的通过与学生进行彼此的介绍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尴尬状态,帮助学生们很好地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上。除此之外,魏老师的课件制作的十分有新意,先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分别选出自己的游戏项目,在没有任何事前准备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给学生一种刺激的感觉,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听了这节课后,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在今后的教学实际中可以对实际授课有一种具体的指导作用,使我的教学有一个可以参照的实例。

篇7:美术老师培训学习总结

在这一个月的培训期间,我始终热情高涨,积极学习,聆听专家讲座;用心去领悟他们观点,吸取精华,真心探讨。带着累累的硕果,踏上新的教育征程之际,回首培训历程的足迹,发现自己不仅在美术专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教育观念也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得到了升华。总之这次的培训经历使我受益菲浅,只字片语难以尽述,以下是我的对这次培训的总结:

一、转变角色,认真进入学习状态

这次的培训内容包括:美术素描和色彩的教学技巧、人物画的创作、书法欣赏与创作、写意山水创作、写意花鸟创作、美术史论与欣赏、小学美术教育理论、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信息技术、电脑艺术设计、班主任的工作专题、教学的测量与评价和外出写生等。

在开班仪式上,省继续教育处处长对全体学员寄予了“树大气,立大志,做实践家,理论家,教育家”的殷切希望。市教育学院的院长对学员提出了要转换角色,从骨干教师到骨干班学员,认真服从学院管理的要求。这一切都深深鼓舞着我要做一个认真的学员,把握机遇,努力学习。

在培训期间,我严格遵守培训时间,认真听课,做了大量学习笔记。我们与专家对话,与同伴交流。这些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教给学生的那点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而自己知道的东西又太少,教师的“那桶水”,已成为杯水车薪,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的给自己的知识海洋注入新的生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聆听讲座,提升自己

在培训中,我聆听了许多专家关于教育理论、科研、师德方面的讲座。他们睿智的观点、精辟的论述、缜密的思维、幽默诙谐的语言,无不透露出大家风范。他们结合自身的心得体会,以丰富的知识对现代教育科学理论进行精辟的阐述,拨开了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重重迷雾,使我的眼前豁然开朗。

李教授利用两天时间给我们讲授了素描教学技巧和色彩教学技巧:“画色彩要先重后浅,先色后粉,先湿后干,先整体后局部,先暗后明,先主体后空间,后边虚主体实,表现主体大关系要重点突出特点。”短短几句话说明了色彩画的技法技巧,教授以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对于绘画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我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他的讲座折射出一种责任,表现出了一种大师的风范。另外教授还近距离地和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一线教师工作中的困惑并帮助指点迷津,他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着实令我敬佩。

王教授给我们系统的讲授了中国画――写意山水创作,也让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教授讲到:“艺术创作离不开自我,它是自然课题的基础,是自身素质的体现。”这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给自己充电,加强自身的素质,以期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

孙教授讲授了写意花鸟画创作,他边讲边示范,用娴熟的笔墨以及在对构图形式灵活应用的基础上,率性而为,随时而动。他对色彩的把握及画面整体的掌握游刃有余,畅尽胸中逸气,具有很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另外,教授还让学员们尽情作画,现场一对一的指导,让我们在佩服教授绘画技法的同时,更被他平易近人、认真教学的态度所折服。

张副教授讲授了“儿童教育心理学”和“教师心理健康”,使我在进一步了解儿童心理学的同时,也明白了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否则会严重影响师生关系,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所以教师学会心理调控很重要,要“知足长乐”,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要“心理换位”,要“合理宣泄”。

借用教授的一句话:“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容貌,但可以显示自己的微笑;我们无法样样顺利,但可以无怨无悔。”这几位教授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实例博得了我们所有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她们的讲座时而紧张严肃,时而诙谐幽默,逗的我们哈哈大笑。

篇8:老师继续教育学习总结

《网络教育学习观与传统教育学习观优势互补研究》是我院承担的

势互补研究》的子课题, 于2002年8月立项, 2002年12月26日开题, 在学院内外和阳泉市内外的大中小学校的近40名教师的参与下, 于2006年7月通过由总课题组组织的专家鉴定, 圆满结题。现就对此课题的研究做一简单回顾。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经过对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的认真分析, 我们认识到了进行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应用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对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实现优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深入反思和对现实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粗放教育”和“粗放评价”概念, 认为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人, 人的思想和理念的教育和养成才是教育的真谛。并认为教育评价要倡导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评价——“人文评价”。

指导理论及研究的方案、方法

指导理论:黎世法教授的异步教育教学理论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研究的方案与方法:首先成立包括课题领导组、课题指导组、课题组和课题顾问组的课题组织机构。由学院党政领导担任课题顾问和课题领导组的组长, 各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领导组的成员和指导组组长, 具有一定研究经验的领导和教师担任课题组的成员, 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汇报和讨论。课题组成员本着“我要研究”的原则, 主动参与、提出问题、设计专题、潜心研究, 在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教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寻找问题, 从问题入手进行研究。具体对收集的大量关于网络教育的和传统教育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对教育教学的现状认真地进行了观察、分析和反思, 对整个课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与分析。

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我院教育教学的特点, 我们重点以学生为研究对象, 以“学习观”研究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对网络学习观与传统学习观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研究分析之后, 提出了虚践学习观 (隐性学习观) 与实践学习观 (显性学习观) , 即务虚学习与务实学习应互补优化的观点, 并提出了“学习观是天下第一观”的观点。

研究的主要过程设计

讨论了如何运用当前的网络硬件和软件及设备的应用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重点讨论了教师如何运用网络的思想和技术, 学生如何把握网络的思想和技术。

1. 整合学习、学会发现、异步设计、同步激励、优化发展设计

整合学习 (B-learning) 即混合式或结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 进行优势互补。

学会发现, 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即要将网络作为我们创新的平台, 去尝试和探索“异步教育教学”的新方法。

异步设计, 即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性和个性差异, 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学习设计, 区别于传统教学中的同一模式、同一方法和同一进程, 从学习思想、学习方法、学习进程、学习速度等方面进行的个性化设计。

同步激励, 即评价激励要一致。使得每个独特的个体在异步学习的过程中, 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同步的激励和评价、指导和促进, 保证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发展, 即科学发展和人文发展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需要以人的优化学习观为指导。

2. 课堂“3-1/3”和“2-1/2”探索研究

课堂“3-1/3”具有两层含义。第一, 课堂结构划分三个1/3:1/3教师采用传统的教授方法引导或总结;1/3教师让学生联系网络学习的资料内容,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总结归纳;1/3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或分组讨论。第二, 对学习群体设计三层目标, 使得每层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

课堂“2-1/2”也具有两层含义。第一, 课堂结构划分两个1/2:1/2教师采用传统的教授方法引导或总结;1/2教师联系网络学习的资料组织个性化学习。第二, 根据学习群体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性差异, 设计二步目标, 分别进行不同的指导。

“n-1/n”是动态建构概念, 是理想教育的终极目标。异步课堂完全是由教师自主建构的, 可以拓展为多步甚至n步, 根据学生个性、学科特点、学科内容的不同进行自主设计。

在实验中, 我们选择家中拥有接入了互联网的电脑的学生和家中没有电脑的学生组成了课堂上的学习小组和课下的动态学习实验小组, 利用网络学习和传统模式进行整合学习, 实现课下积累“量”, 课上提高“质”的教学目的。即让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共享资源, 在课下大量地积累资料、知识、方法和思想;充分发挥异步设计的作用, 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独特个性, 提高学习质量。

3.“整合学习、学会发现、异步设计、同步激励、优化发展”的教学评价与发展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要从学生首先是一个发展着的、有差异的人这样的一个前提假设出发,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评价倡导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的评价方法, 如, 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等, 以了解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与训练方面, 我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的特点, 采取了异步训练的方法, 即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训练题目, 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进行相应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以致达到可持续发展。

篇9:老师向“老师”学习什么

我们为人师者,不仅要“用教材教”,遇到以上这样的文本,还应该反求诸己,教育学生的同时教育自己,让我们也来一个拜师学艺。

学习孔子的“遇水必观”

做一个智慧的老师,确实很难,但只要不断努力,还是能够有智慧的火花闪烁的。孔子的智慧哪里来,从课文里可以“窥一斑”:

“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

正因为孔子的“遇水必观”,再加上“沉思”,才“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这样的灵感来自平时的“沉思”与“遇水必观”,和牛顿的苹果落地而发现地球引力如出一辙,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孔子的循循善诱表现在对于水的“发现”是由学生“引发”的:

“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于是,才有了孔子一段有关水的意味深长的话语。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们看不出“预设”,只有“生成”。孔子的“预设”是“遇水必观”,是“沉思”,是用自己的一生言行做精彩的“预设”。没有“一环紧扣一环”,“不太自然地”过渡到了只和颜回、子路“谈理想”,而对其他学生居然采取的是“放羊”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两千多年前孔老师的教育方法和为师品质依然如新。我们不应该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吗?对学生不应该和蔼可亲、平等相待吗?不应该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吗?在应试教育占稳天下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培养学生做一个“真君子”、培养学生把有志向放在第一,而不是把分数放在第一。如果把学生比作“水”,我们要“遇水必观”相信也能说出一段或深或浅经自己大脑思考的“意味深长的话语”。孔子在看水、说水,其实,孔子自己就是水——真君子,这是他向水学习的缘故。

学习安妮·沙利文和萨勒“为不幸的人服务”

《海伦·凯勒》里,有这样几句话写到了安妮·沙利文老师:

“一次,她们路过水井旁时,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水管口上。这时一股清凉的水在海伦手上流过,沙利文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拼写了‘水’这个单词。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磨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沙利文老师一生就教了海伦这样一个学生,可以说,是沙利文创造了海伦这样一个奇迹。沙利文老师为什么选择“为不幸的人服务”呢?原因之一是沙利文本身是一个不幸的人,是一个不知名的清洁女工的关心创造了沙利文这个奇迹。原来,爱心是可以传承的。

“萨勒发音时,要海伦把手放在她的脸上,用感觉来判断萨勒舌头和嘴唇颤动的情况,以此体会怎样发音。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我们完全可以体会萨勒教海伦说话的艰难程度。沙利文、萨勒是世界上最了不起、最有爱心的老师。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海伦·凯勒是一个“废人”,但沙利文、萨勒不仅不这样看,而且相信她和正常人是一样的。她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努力证明了一个真理:人都是一样的,人人都应该平等相待。在她们身上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人的尊重。反观我们自己,真的做到了对学生——这些身心健康的学生一视同仁?分数排名屡禁不止、对后进生另眼相待、对“贵族”学生刮目相看……

我在教学《海伦·凯勒》时,时时被背后的两位幕后英雄所感动。我们太需要这样的老师了。她们的爱心使得她们坚持一个信念,使得她们想尽一切办法,有爱就有希望。她们告诉我,爱的力量是无限的。

想一想,我们与安妮·沙利文和萨勒老师差距有多远?

学习福楼拜的“直截了当”

老师要“循循善诱”,也要“直截了当”。福楼拜的“直截了当”在《莫泊桑拜师》里比比皆是:

“他坦白地说:‘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

‘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

‘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

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学生坦白,老师坦率。学生求学心切,老师倾其所知,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有时,我们对自己的学生“直截了当”还不够:写个评语,以“表扬为主”,兼以“希望”,反而让家长摸不着头脑。有的语句不知是褒还是贬,直接和老师沟通也是语焉不详。

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在学识上“直截了当”,没有厚的底子,是无法直截了当的。福楼拜能一眼就看出莫泊桑存在的问题,并且马上给他开出“药方”,缘于福楼拜的眼光、学识,这就是福楼拜“直截了当”的底气。语文老师要教作文,试想,现在有多少语文老师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有多少老师“下水”写作试笔?“春江水暖鸭先知”,老师不“下水”,何以知道“水”的温度、深浅和甘苦?福楼拜其实也没有用什么启发法,无非是把自己是怎么学写作的告诉莫泊桑,让莫泊桑少走一些弯路,让他进步得快一些。我们现在比较重视怎么“教”公开课、研讨课,说来说去就是怎么教学生写作文,但效果却不明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很少知道也很少去了解学生是怎么“学”的。不了解学情,就很难对症下药。要知道学生的“学”,其实用老师自己的“学”来体会也是可以的。你听福楼拜指导得多细致: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么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些你能写得清楚吗?”

当莫泊桑有所进步时,福楼拜继续指导:

“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他的篝火、其他的树木不同的地方。”

“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就描写这个工厂的守门人,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以后,不至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一个老师肚里没有些“货”怎么指导学生?要让学生“尊其师”,首先老师要有“道”,而“道”更多的来自于老师的实践。

《明天,我们毕业》写到了一组本土老师的群像:

“是您,在课堂上一丝不苟地向我们传授各种知识;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

“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这是孩子的角度,可做看做是孩子对我们的期望,不妨作为鞭策。要想真正做孩子们心目中的“天使、大树、海洋”,要做很多的努力,首先让我们以“孔子、安妮·沙利文、萨勒、福楼拜”为师,虚心地做一名勤奋认真的学生。孔子才是“海洋”,安妮·沙利文、萨勒才是“天使”,福楼拜才是“大树”。

宽泛一点,巴金也是狭义的“老师”,《给家乡孩子的信》也是给我们老师的丰厚的精神食粮,把这封信看做是给我们的:

“不要把我当做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感情……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我们对孩子有这样的爱心吗?有这样的真诚吗?有这样宽广的胸怀吗?我们该怎样度过平凡的一生呢?我们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了吗?

上一篇:日常保洁服务合同下一篇:教师节快乐的小学一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