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

2024-08-09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精选8篇)

篇1: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

第一单元童年

本单元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共编排了四篇课文:《绿叶的梦》、《芦叶船》、《一只贝》、《快乐的暑假》

“童年”是一个快乐和成长相伴的美好话题,本组课文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向我们展示了少年儿童不断求知、明理、梦想的成长之路。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裁多样,特别是《绿叶的梦》和《芦叶船》描写的家乡、乡野的生活趣闻与收获,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和城市的学生而言,会勾起他们很强的阅读兴趣。《快乐的暑假》可以说是学生们暑假生活的写照,可以唤起放假归来的学生们的美好回忆。

在阅读本单元课文时,同学们要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培养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特点。

四、了解比喻、拟人等写法的好处。

五、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六、通过语言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本单元“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以我们在大自然中成长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

语文主题学习中围绕《童年故事》《记忆中的童年》《一生的珍藏》等篇目的学习,感受中外小朋友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让温暖与感动伴随我们成长的每一天。

篇2: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

第一单元

放 鞭 炮 作者:步一凡

童年的生活犹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欢快地哼着小曲向前奔腾。而童年的趣事,就像一叶叶扁舟,荡漾在欢腾的小溪上。每当我回忆起那些事儿的时候,嘴角上就不由自主地露出一抹抹笑容。

去年年三十夜晚,我、哥哥和爸爸一起去放鞭炮。‚嗞——‛一声,哥哥放的钻天猴飞快地蹿上天空;‚嗵!‛爸爸的二踢脚跃上天空,炸了个粉身碎骨;可是,就在我放二踢脚的时候,二踢脚被风吹倒了,我们被吓得四处逃窜。幸好,二踢脚撞上栏杆,飞上了天空!哇!好险哪!‚啪——‛不知谁家的礼花,在天空中绽放朵朵五光十色的花;‚噼噼啪啪——‛大地红,一连串地爆炸声震耳欲聋……刹时间,漆黑的夜空被无数的烟花爆竹装扮得五彩缤纷,姹紫嫣红,好不耀眼!

我想:‚年兽是不是龙呀!‛突然,一阵电闪雷鸣打乱了我的思路,看来,我是想错了。我忍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龙王能控制天气,呼风唤雨,我多么羡慕龙王啊!

那时候,我竟然相信有龙王,真傻啊!

童年是美好的,是灿烂的,是五颜六色的。这件事,对我来说真是一个美好回忆啊!第二单元

周记一则 作者:韩琦锟

九月第三周这一周是普通话宣传周,我们班级开展了一次‚我是推广普通话宣传员‛的主题班会。我们在板报上写了:‚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主题标语。

这次班会的主持人是一凡和天姝。同学们用各种形式的节目来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有的讲笑话,有的讲故事,有的表演歌舞……其中我讲了一个笑话,笑话讲的是:一位解放军战士回家,看到一个大姐姐在河边哭了起来。解放军战士问她:‚大姐,你为什么在河边哭呢?‛那个大姐操着一口浓重的四川话说:‚我的孩子掉进河里了。‛‚什么,孩子掉河里了?我马上给你捞上来。‛说完,那位解放军战士‚扑通‛一声就跳进河里,他捞啊捞,没捞到孩子,却捞到了一双鞋。解放军战士探出头来说:‚大姐,孩子没捞到,倒是捞上来一双鞋。‛说完,那个大姐连忙说:‚就是它,我的孩子(鞋子)!‛原来,那位大姐把‚鞋子‛说成‚孩子‛了。这都哪跟哪啊?

你看,普通话说得不好,造成多大的麻烦啊!第三单元

我的好同学——‚杭杭‛

作者:刘美希

我的同学‚杭杭‛是一个学习好,乐于助人,小巧玲珑的班级干部。她就是我最佩服的同学了。

‚杭杭‛是瓜子脸,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红红的脸蛋,樱桃小嘴,个子不算高,但她的头发很长。总体说,她真的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小美女‛。她声音也是那么的动人。

‚杭杭‛的学习可好了。有一次,老师发试卷时,因为那张试卷很难,其他同学都答了90分以下。而‚杭杭‛呢,她对这张试卷根本不在意,结果她答了一个100分。这家伙,咋这么牛呢?也难怪,就凭她平时对学习的那股钻劲,那股认真劲,不考100才怪呢!

她也很乐于助人。有一次,她发现小红没带钢笔,她二话没说,从自己的文具盒里掏出一支钢笔借给了小红,感动得小红连说‚杭杭‛真是个讲究人,及时雨。她还借小刚格尺,扶着盲人过马路……人们都说:‚雷锋出门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那么,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在助人为乐做好事方面,她简直可以和雷锋PK一回了!

她还心灵手巧。‚杭杭‛的十字绣,堪称班里的一绝。她绣的东西可逼真了。你看,在夏季的小池里,一朵朵荷花粉嘟嘟的,舒展着花瓣,正在盛开着。清风温柔,池水涟漪,一叶扁舟,徐行波上,采莲女高挽云髻,华服彩绢,面貌姣好。河里的小鱼,鳞明眼亮,在荷叶下游得可自在了……看了这样精美绝伦的作品,相信你一定会瞠目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的。你们觉得‚杭杭‛是不是多才多艺啊?她还是我们学校的优秀学生呢!第四单元

校园变美了 作者:张苇杭

人们总用:‚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来描写女孩子越长越漂亮,越变越美丽。我们的校园也同样变得美丽舒适了。不信,就提起你十二分的精神来听我说一说吧!

我就先说一说校园的‚花草树木‛吧!一说起‚花草树木‛,大家肯定都知道要爱护吧!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可有些个别同学却为了不让老师说,而‚刷‛一下把吃完小食品后留下的食品袋扔到了树枝上。对校园里的这些绿色小卫士们,不但不保护,反而去肆意去破坏。没过多久,我们的‚花草树木‛就已经被他们破坏得不成样子了。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以前的‚花草树木‛吧!树根下随处横躺坚卧着各种垃圾:饮料瓶、食品袋……这些垃圾长年累月堆积着,没人打扫清理,臭气熏天,就连树上的虫子都要被熏得‚搬家‛了。看了这幅情景,同学们都开着玩笑说:‚看来大家还做了一件好事,这不连树上的虫子都被这些垃圾‘熊’跑了,就让这呛人的臭气保护着这些小树苗吧!‛

可是现在与以前不相同了。看了你一定会大吃一惊的。春天,树木一片葱绿,可爱的小鸟唱着欢乐的小曲儿‚回家‛了;夏天,许多人在树下乘凉,大家都很快乐;秋天,美丽的枫叶在树下来回地飘荡:到了冬天,天空中飘着美丽的雪花,落在树下,虽然没有以往的那热闹的景象了,却自有一番风韵。

现在的校园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真叫人惊喜啊!第五单元

晶莹的泪花落在信纸上----助人为乐的一件事

作者:陈佳鑫

今天放学一回家,我就翻箱倒柜地把我不能穿了的一些衣物翻了出来。

这时,妈妈从厨房里走了出来,问我:‚又找什么呢?‛‚老师说了,学校要为灾区捐东西,让我们也捐一些。‛‚光捐旧的也不行啊,这样吧!就把你的粉裙子捐出去吧!‛说着,妈妈从衣柜里拿出那条粉裙子。‚怎么?舍不得?‛妈妈,看着犹豫不决的我问道。说实话,我还真有点舍不得,那条裙子是我9岁生日时,哥哥给我的,还没穿过几次呢。不过,想到灾区人民缺吃少穿的样子,我还是咬咬牙,同意了,送到了学校去。

一个月过去了,我都把这件事给忘了。突然,我收到了一封信。原来,收到礼物的是一个小姐姐,她把裙子送给了妹妹。她的妹妹总是肚子疼,怕冷。医生说,这种病十分难治,需要疗养。平时就她就在床上呆着,当她穿上这条裙子后,每天都下地走一走。这是小妹妹发病过后,从来没有过的。她们一家人都十分感谢我,并特别的高兴。

看这了这封信后,我给她们写了一封回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知为什么,我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潸然泪下。第六单元

未来的笔 作者:慈雁如

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睡不着。我用手电筒一照钟表,呀!10点啦!我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二十二世纪。

有一天,我正在悠闲地看着《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突然,我发现桌子上有一封信。信封上有几个字:这是一只神奇的笔。我心里想:这笔会是什么样的呢?带着疑惑,我打开了信封。呀!太漂亮了:笔的表面是五个小公主,她们身边有一个心形的小按钮。只要按一下,五个小公主就会站了起来,为你解愁。笔帽上有一个白雪公主的小玩偶,特别好看。

它的功能很多,如果你有题不会,只要轻轻地对它说一声这道题的题目,它就会自动出现一个小屏幕,并呈现出答案。如果你的心情不好,它将会给你来一段搞笑电影,一定会让你大笑不止的。如果你没带文具,别急,这支笔会让你没有错别字,也有多色和直线的功能。这样美术课就不会担心没带用具了。

它还有防盗功能,如果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遇到歹徒,它会用强光刺伤歹徒的眼睛,用催泪烟雾来让歹徒流泪不止,还会用瞬间高电压将他击剑。

‚起床!‛一个清脆的声音把我惊醒。啊!原来是梦呀!但是,我相信这样神奇的笔到那个时候一定会有的。第七单元

办报颂英杰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崛起、祖国的尊严、祖国的荣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谱写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诗篇。为了向这些伟人志士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情,我们班级举办了一次歌颂英雄人物事迹的办报活动。

由于‚就近原则‛我选择了在我周围的几名同学。组是分好了,可是到底要写谁呢?是写伟大的领袖、杰出的科学家、可敬的爱国志士、优秀的体育,还是默默无闻的劳动模范呢?

经过我们的一番讨论和研究,我们还是决定用‚爱国志士‛这种喜闻乐见的题材作为我们这期小报的主题。

我的好朋友一听说这件事都觉得太简单了。平时一向崇拜武侠英雄的东东说:‚干脆就写古代的那些武侠得了,那场面,比两头罗马斗牛打架的场面还壮观呢!‛‚不行,这也显得太俗了,现在是什么年代了?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我反驳道。‚好,你说写些什么呢?‛吴东没好气地说。‚我说写解放战争时候的英雄,有那么多的战士为祖国人民的解放而献出了生命,难道不值得写吗?‛除了东东外,其他人都站在我这边,我的想法多票通过。

下一步,就是查找做小报的资料了,我分配我的同桌来查找文字资料,我的前桌查找文字资料。只有东东还傻站着不动,我问他:‚你,怎么不回家查资料呢?‛‚我不想找,因为我对解放战争没兴趣!‛‚我们组的小报如果得了奖,可没有你的份啊!‛他一听这句话,头也不回地跑回家去找资料了。Yeah,我的激将法成功了!

接下来这步就是排版了。我刚说完这件事,大家就地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经过激烈地投票表决,我们最后采用了‚美术天才‛鑫鑫的方案——凡是重要的题目,就用有创意的艺术字来写,其他的内容按照由重到轻的顺序依次工整地写好。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动手制作了。我们赶紧回家拿来彩笔、彩纸、水粉、胶棒等工具。随着,我的一声令下,大家便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不一会儿,我们的小报作品就大功告成了。

从这次活动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做好一件事,不和其他同学团结合作,发挥集体智慧,是不可能成功的。第八单元

孟姜女哭长城 作者:宋佰桐

秦朝的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一跳。正要叫的时候,只见那个人连连 恳求说:‚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修长城,正在到处抓人做劳工,不知累死了多少人。这时,她见范喜相貌堂堂,就准备和范喜良结为夫妻。

这天,孟家张灯结彩。突然,来了一群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做劳工,她心想:我去长城找他,对就这么定了。因此,她就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雨,她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眼泪。终于,她到达了长城。她一个一个工地地找,一个一个劳工地问,也没有找到范喜良。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劳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叫范喜良的吗?‛劳工说:‚有这么一个人,是新来的。‛孟姜女一听,提多开心了!她又问:‚他在哪儿?‛劳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到城墙根儿了。‛

篇3: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

1. 单元教材分析

重组单元的四篇课文描绘了各地的自然风光, 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泉城》主要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赞美了泉水的奇丽, 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九寨沟》主要介绍了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田园诗情》让我们领略了荷兰作为牧场之国的田园风光, 体会草原、牲畜与人和谐的交融, 充满了诗情画意。《雾凇》则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 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联系起来, 可以用练习三中“江山如画”来概括本单元的主题。

同时在结构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都是从整体到局部, 体现总—分—总的结构。《泉城》一开始总写七十二泉, 再分写四大名泉, 最后总写济南之所以被冠以“泉城”美誉实乃名不虚传;《九寨沟》先总写进入九寨沟景区就像进入童话世界, 再写雪峰插云, 古木参天, 平湖飞瀑, 异兽珍禽, 最后总结说九寨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田园诗情》先总写荷兰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 接着描绘了白天的田园风光图和夜晚静谧安详的画面, 最后由衷地发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感叹;《雾凇》虽有点类似于科学小品文但课文开头结尾都写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的美景, 结构上也体现了总—分—总的特点。

2. 单元主题教学目标

(1) 了解写景类文章归类学习的意义和要求。

(2) 通过本单元四篇写景类课文的学习, 提升学生对写景类文体的体悟水平。

(3) 提升学生对写景类文章学习的综合能力, 形成写景类文章的类结构意识和能力。

3. 单元主题教学建议

鉴于本单元类课文的教材特点, 重组单元后, 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即学生需要什么, 学生可以怎么学。我以为, 中年级的写景类课文教学不同于低年级, 低年级因为学生的年龄小, 所选的写景类课文内容相对都很简单, 篇幅短小, 概括性描写居多, 教学的主要任务除了在阅读中识字外, 还要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景物的名称、位置和主要特点, 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而到了中年级, 写景类文章的内容选取的范围逐渐扩大, 介绍描摹的角度逐渐增多, 重点部分描写得也比较细致了。这时, 我们要帮助学生能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明确景物的特点, 知道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并且能够发现作者是如何运用典型事物来具体介绍的。阅读课文时, 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能够领略自然风光, 感受自然的美好, 还要引导学生能够进入作者表达的意境, 努力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基于以上认识, 在进行写景单元课文教学时, 为了帮助学生熟悉“学结构、用结构”和“长程两段式”学习策略, 我在具体课文教学前, 增加了单元导读课, 目的是整体设计单元教学, 帮助学生了解写景类文章归类学习的意义, 了解写景类单元归类的学习要求, 进一步提高学习写景类文章的积极性、自觉性, 使他们真正地学会和会学。

随后, 我又从四篇写景文中选择《泉城》作为本单元导读课后教学的第一篇, 进行完整的教结构的课文研究。之所以选择《泉城》, 是因为这一篇课文语言优美, 结构清晰, 写作点面结合, 特点鲜明。作者首先从面上概括叙写了济南泉水的多和美, 从形态和声音两个方面, 展现了济南名泉的全貌。接着, 作者又精选了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趵突泉四大名泉, 抓住各自的特点进行重点描绘。这样点面结合, 相得益彰, 形象地写出济南泉水的姿态各异及其中的盎然情趣。全文结构严谨, 首尾呼应, 总分层次清楚, 无论谋篇布局, 还是文字运用, 都是学生模仿写作的好教材。

教学中, 对全体学生进行全程开放。一切问题均来自于学生, 经过我梳理、归纳后再次回到学生中去, 让小组充分地讨论、交流, 然后汇报, 一步一步、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感悟语言。结果学生们很快就领悟到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七十二泉的, 轻松自如, 真正地做到了水到渠成。针对写景单元主题教学的学法, 我归纳出以下几点:

(1) 明确写作顺序。优秀的写景课文总是遵循一定的法则进行写作, 以丰富的层次感来构成画面的立体效果, 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因此, 明白作者的写作顺序, 对理解全文的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2) 理清文章层次。写景类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两种:总分结构;移位换景结构。前者简洁明了容易掌握, 移位换景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文中一般有明显的提示语, 有助于我们理清层次。

(3) 体会思想感情。写景文章中作者并非为写景而写景, 而是通过对景物进行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的描写运用, 抒发自己的感受。借景抒情, 寓景于情, 这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时应把握的重点。

(4) 品析语言文字。文章的美, 全都需要依托语言来表现。或朴素或优美, 或自然或新奇, 或严谨或洒脱, 或通俗或典雅, 语言以它千姿百态的美诠释了这类文章的内涵。以读为本, 品评文章语言的精妙、结构的完美, 并主动积累语言文字。

(5) 渗透写作知识。当前学生在进行写景作文时思路紊乱、层次不清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 在学文中巧妙引导以课文为范文, 学生学会迁移运用, 渗透写法的指导, 尤为重要。

在写景单元主题教学研究推进过程中, 可以有课前积累作为补充, 比如景物的好词、好句、好段积累等。在广泛积累的基础上, 我们还可以在课外阅读中拓展其他类型的写景文章, 帮助学生打开阅读思路和写作思路, 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习作水平, 发挥好课内教学指向课外的功能。

4. 单元主题教学的后思考

对写景课文贵在读有所悟, 所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 我们还是需要给学生读书的时间, 让他们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读, 方式可以多样化, 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领悟作者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美景、美情的过程, 侧重点是学习语言, 但又与内容密切相关, 并非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

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以赏景必然离不开感受情感, 所以体会“情”很重要。同时, 赏析应该是最重要的。在赏的同时把一些基本的写景技巧传达给学生。如修辞手法的运用, 动静相结合, 等等。教会他们欣赏, 才能让他们在写作中付诸实践。

篇4: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导读

单元解读

本单元学习叙事性作品。选编的五篇课文均是大家、名家之作。它们或是追述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大家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五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各有特色,人文内涵非常丰富。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篇课文在写人叙事方面很有特色。在写人方面,作者善于抓住外貌、性格特征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叙事方面,主线鲜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作者青年时代爱国、报国的心理历程的写真,通篇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我的母亲》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的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述,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活乐趣。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用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并受其熏陶。

《再塑生命》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盲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这篇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它出自一个盲聋哑人之手则尤为难能可贵。面对这样的奇人美文,我们不能不感动。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的题材都与生活经历、人生追求有关,因而,容易激发大家的情感,引发大家对自己的人生、生活进行对照。同学们学习本单元时,要注意尽量融入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

单元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字词。②理解课文的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③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倾注的思想感情。④了解随笔、传记等叙事类文体的特点。

2.方法与过程

①在朗读中揣摩、品味作品独特的风格、人物塑造的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②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领悟文章的文化内涵,进而引发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③推进相互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聆听名家讲述人生历程,了解课文深厚而丰富的人文内涵。②感悟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培养健康的伦理亲情。③感悟只有奋斗过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只要你付出爱,你一定能得到爱。

单元导读示例

《藤野先生》课文导读

(一)文题理解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遇到的一位医学导师,他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给了鲁迅很大的帮助和鼓励,作者因此很尊重他、怀念他。题目交代了要记述的主要人物。

(二)作家作品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学者,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鲁迅先生一生留下很多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摩罗诗力说》等。

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和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

(三)识记基础知识

1.生字字音

红(fēi)如(wǎn)

驿站(yì)解(pōu)

油光可(jiàn)

形(jī) 不(xùn)

名(nì)无消息(yǎo)

责(jié)

然(qī) 教(huì)

见(piē)抑扬顿(cuò)

痛疾(wù)

2.词语详解

【绯红】鲜红。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

【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诘责】质问并责备。

【匿名】不具名或隐匿真名。匿,隐藏。

【杳无消息】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疾,痛恨。

【油光可鉴】课文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鉴,照。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或停顿转折。多形容诗文的音调优美,吟咏起来,和谐悦耳。

3.词语辨析

[熟悉熟识]

课文例句:①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②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

辨析:这两个词都兼属动词和形容词,都含有“知道、了解”的意思。主要区别是:“熟悉”是指“知道得比较清楚”,可用于人(如“熟悉学生”)和事物(如例①,指抽象事物;又如“熟悉山路”,指具体事物)。“熟识”是指“了解得比较透彻”,一般常用以表示与人认识得比较久,相处得比较熟(如例②),很少用于事物,即运用范围比“熟悉”小。

[斥责诘责]

课文例句:①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②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辨析: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责备”的意思,主要区别是:“斥责”是“用严厉的言语指斥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诘责”是“用盘问(或追问、反问)的口气来责备对方”的意思。在强硬的程度上,“斥责”深于“诘责”。

(四)谋篇立意与结构内容

1.谋篇立意:本文作者通过对自己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断的回忆,高度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切的怀念。作者还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2.文章结构:本文共有38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见到“清国留学生”的情景和“我”离开东京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5段):写“我”在仙台医专学习时受到藤野先生的关照和离开仙台时与藤野先生的惜别情景。

这部分又可分为四层:第1层(第4—5段):写“我”往仙台途中所见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第2层(第6—10段):记述了“我”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第3层(第11—23段):写“我”弃医从文的原因。第4层(第24—35段):写“我”与藤野先生告别。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和行动。

(五)写作技法归纳

1.巧妙运用烘托手法。

文章以“藤野先生”为题,但在开头,鲁迅先生却并不急于让这位在仙台医专遇到的良师出场,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场面和细节。然后,又写了“我”从东京到仙台途中,经过日暮里和水户时的观感,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我”的优待等。即便是文章中写到藤野先生的时候,也仍然穿插了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滋事的事件,以及看电影时的情形。那么,这些内容对突出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呢?

鲁迅先生写留学生的醉生梦死,写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弱国子民的辛酸,写日本“爱国青年”的狭隘冷酷,写课堂上所看电影中中国围观者的麻木……都是为了更有力地烘托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正像池内莲花,唯其身处泥中,更显高洁。这些相关情况的交待,为藤野先生的活动铺设了一个色调灰暗的背景。这一背景,与藤野先生光明的人格互相映衬,取得了出色的表达效果。

同学们在作文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烘托的写法,也一定会取得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

2.抓住典型事例和人物的特征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本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关心解剖实习,表现了藤野先生待人的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表现了藤野先生对科学的求实问理的态度。作者正是借助这些典型的事例,让我们对藤野先生有了全面、立体的了解的。

作者写人物善于抓特征,用白描手法,几笔勾勒就甚为传神。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缓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对他们盘辫子进行明褒实贬的描写,很能反映他们庸俗麻木的思想本质。

在“写人”的文章中“抓住典型事例和人物的特征来表现人物品质”,这一写作方法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同学们千万要记得哟!

(六)难点解析

1.《藤野先生》一文主要表现藤野先生的伟大精神与品格,为什么文章开头要描写东京中国留学生的生活?

要解答这一疑问,可以按这样的思路:作者是怎样描写清国留学生的?表现出他们什么特点?作者对他们是什么态度?他们与藤野对比有什么不同?

首先,作者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特征描写“清国留学生”,勾勒他们的形象。辫子是清朝统治的标志,鲁迅和一些有革命抱负的青年,到日本后就剪掉辫子,表示对清政府的反抗和同旧的封建习俗彻底决裂。而这些“清国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完全是追求个人名利,准备回国凭着辫子表示对清王朝的忠心未变,以便升官发财。可是在日本又想赶时髦,只有把辫子盘起来。作者接着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糜烂庸俗的生活。他们白天赏樱花,晚上学跳舞,“满房烟尘斗乱”。作者对此十分厌恶,用反语无情地进行讽刺。因为作者怀着救国救民的目的来日本留学,看到这些“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的生活,自然深恶痛疾,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思想。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是对弱国的帮助,一个外国人尚且那样关心中国的进步,可作为“清国留学生”对国家的命运与前途却漠不关心,二者对比之下,更见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所以,描写“清国留学生”,是与文章的中心意思一致的。

2.《藤野先生》一文描述作者初到仙台,受到许多“优待”,可作者为什么说这“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

作者到达仙台之后,受到了免交学费的优待和职员们从生活上表现的关心。对于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关心和照顾,反映出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可作者把这些推断为“物以稀为贵”之故。因为当时日本正在侵略中国,作为受侵略的“弱国的国民”来到日本,往往是受歧视的。所以,他不认为自己受到“优待”就是对中国人的尊重。于是,他以北京的白菜到浙江被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的芦荟到北京得到“龙舌兰”的美名作比,推断自己所受到的“优待”仅仅由于在仙台他是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受到“优待”不过是“物以稀为贵”罢了。

这种“优待”与关心,和后文藤野先生对于作者真诚的关怀、教诲是截然不同的。藤野先生丝毫没有民族偏见,他对作者的关怀完全是真心的,希望中国进步。作者对藤野先生也是十分崇敬、感激的。因此,写这些“优待”不过是出于礼貌,从正面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关怀是无私的、高尚的。

3.怎样理解“小而言之”和“大而言之”?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深怀敬意地概述了藤野先生对自己深厚情谊的意义:“有时我常常想:他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里前一句所说的“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和后一句所说的“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的“希望”,如果能在中国实现的话,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作者所说的“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应该怎样理解呢?我觉得,“大”与“小”的区别关键在于新的医学传播的范围来说。“为中国”有新的医学,这在新的医学传播范围上就比较“小”,但其意义却不小;“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为人类造福,希望鲁迅把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在新的医学传播的范围上就比较“大”。藤野先生教鲁迅医学时,既有“为中国”有新医术的思想,也有“为学术”能广为传播的思想,前者表示他没有民族偏见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后者表示他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希望新的医学为人类造福。因此作者用“小而言之”和“大而言之”这两个方面很好地概括了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

类文欣赏

我的老师 冰心

我永远忘不掉的,是T女士,我的老师。

我从小住在偏僻的乡村里,没有机会进小学,所以只在家塾里读书,国文读得很多,历史地理也还将就得过,吟诗作文都学会了,且还能写一两千字的文章。只是算术很落后,翻来覆去,只做到加减乘除,因为塾师自己的算学程度,也只到此为止。

十二岁到了北平,我居然考上了一个中学,因为考试的时候,校长只出一个“学而后知不足”的论说题目。这题目是我在家里做过的,当时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校长先生大为惊奇赞赏,一下子便让我和中学一年级学生同班上课。上课两星期以后,别的功课我都能应付自如,作文还升了一班,只是算术把我难坏了。中学的算术是从代数做起的,我的算学底子太坏,脚跟站不牢,昏头眩脑,踏着云雾似的上课,T女士便在这云雾之中,飘进了我的生命中来。她是我们的代数和历史教员,那时也不过二十多岁罢。“螓首蛾眉,齿如编贝”这八个字,就恰恰可以形容她。她是北方人,皮肤很白嫩,身体很窈窕,又很容易红脸,难为情或是生气,就立刻连耳带颈都红了起来。我最怕是她红脸的时候。

同学中敬爱她的,当然不止我一人,因为她是我们的女教师中间最美丽、最和平、最善诱导的一位。她的态度,严肃而又和蔼,讲述时简单又清晰。她善用譬喻,我们每每因着譬喻的有趣,而连带地牢记了原理。

第一个月考,我的历史得了九十九分,而代数却只得了五十二分,不及格!当我下课自己躲在屋角流泪的时候,觉得有只温暖的手,抚着我的肩膀,抬头却见T女士挟着课本,站在我的身旁。我赶紧擦了眼泪,站了起来。她温和地问我道:“你为什么哭?难道是我的分打错了?”我说:“不是的,我是气我自己的数学底子太差。你出的十道题目,我只明白一半。”她就款款温柔地坐下,仔细问我的过去。知道了我的家塾教育以后,她就恳切地对我说:“这不能怪你。你中间跳过了一大段!我看你还聪明,补习一定不难,以后你每天晚一点回家,我替你补习算术罢。”

这当然是她对我格外的爱护,因为算术不合格,很有留级的可能;而且她很忙,每天抽出一个钟头给我,是额外的恩惠。我当时连忙答允,又再三地道谢。回家去同母亲一说,母亲尤其感激,又仔细地询问T女士的一切,她觉得T女士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从此我每天下课后,就到她的办公室,补习一个钟头的算术,把高小三年的课本,在半年以内赶完了。T女士逢人便称道我的神速聪明。但她不知道我每天回家后,用功直到半夜,因着习题的烦难,我曾流过许多焦急的眼泪,在眼泪模糊之中,灯影下往往涌现着T女士美丽慈和的脸,我就仿佛得了灵感似的。擦去眼泪,又赶紧往下做。那时我住在母亲的套间里,冬天的夜里,烧热了砖炕,点起一盏煤油灯,盘着两腿坐在炕桌边上,读书习算。到了夜深,母亲往往叫人送冰糖葫芦或是赛梨的萝卜,来给我消夜。直到现在,每逢看见孩子做算术,我就会看见T女士的笑脸,脚下觉得热烘烘的,嘴里也充满了萝卜的清甜气味!

算术补习完毕,一切难题,迎刃而解,代数同几何,我全是不费工夫地做着;我成了同学们崇拜的中心,有什么难题,他们都来请教我。因着T女士的关系,我对于算学真是心神贯注,竟有几个困难的习题,是在夜中苦想,梦里做出来的。我补完数学以后,母亲觉得对于T女士应有一点表示,她自己跑到福隆公司,买了一件很贵重的衣料,叫我送去。T女士却把礼物退了回来,她对我母亲说:“我不是常替学生补习的,我不能要报酬。我因为觉得令郎别样功课都很好,只有数学差些,退一班未免太委屈他。他这样的赶,没有赶出毛病来,我已经是很高兴的了。”母亲不敢勉强她,只得作罢。有一天我在东安市场,碰见T女士也在那里买东西。看见摊上挂着的挖空的红萝卜里面种着新麦秧,她不住地夸赞那东西的巧雅,颜色的鲜明,可是因为手里东西太多,不能再拿,割爱了。等她走后,我不曾还价,赶紧买了一只萝卜,挑在手里回家。第二天一早又挑着那只红萝卜,按着狂跳的心,到她办公室去叩门。她正预备上课,开门看见我和我的礼物,不觉嫣然地笑了,立刻接了过去,挂在灯上,一面说:“谢谢你,你真是细心。”我红着脸出来,三步两跳跑到教室里,嘴角不自觉地唱着歌,那一整天我颇觉得有些飘飘然之感。

因为补习算术,我和她对面坐的时候很多,我做着算题,她也低头改卷子。在我抬头凝思的时候,往往注意到她的如云的头发,雪白的脖子,很长的低垂的睫毛,和穿在她身上匀称大方的灰布衫,青裙子,心里渐渐生了说不出的敬慕和爱恋。在我偷看她的时候,有时她的眼光正和我的相接,出神地露着润白的牙齿向我一笑,我就要红起脸,低下头,心里乱半天,又喜欢,又难过,自己莫名其妙。

我从中学毕业的那一年,T女士也离开了那学校,到别的地方做事去了,但我们仍常有见面的机会。每次看见我,她总有勉励安慰的话,也常有些事要我帮忙,如翻译些短篇文字之类,我总是谨慎从事,宁可将大学里功课挪后,不肯耽误她的事情。

她做着很好的事业,很大的事业,至死未结婚。六年以前,以牙疾死于上海,追悼哀殓她的,有几万人。我是从波士顿到纽约的火车上,得到了这个消息,车窗外飞掠过去的一大片的枫林秋叶,尽消失了艳红的颜色。我忽然流下泪来,这是母亲死后第一次的流泪。

阅读赏析

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除了父母,给予我们最大影响的恐怕就是老师了。冰心笔下的T女士,美丽善良、和蔼可亲,对学生关爱有加,对工作一丝不苟。她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还有做人的态度,同时她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无数学生的爱戴。文章对老师采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等多角度的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温暖”“温和”“温柔”等词语的使用,更把对老师的爱与“我”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阅读训练

1.本文写的是“我的老师”,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二段中交代自己各科学习的情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说说句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十二岁到了北平,我居然考上了一个中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母亲买的礼物——贵重衣料被T女士退了回来,而“我”送的礼物——红萝卜,她却欣然接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习过程中,当老师的眼光正和“我”的相接并冲“我”一笑时,“我”为什么会心里又喜欢,又难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疑,我的老师——T女士是美丽的。结合全文请你总结她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篇5: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姓名:分数

一、注拼音写词语(共10分)

yíjìxuányátâshūchán ràoānzhì()()()()()shēng cúnjǐng cháfànzuìjiàn zhùqīng chǔ()()()()()

二、字词练习。(共28分)

1、比一比再组词(6分)

锅()跺()锯()痕()建()博()祸()垛()剧()狠()键()膊()

2.给下列字加上部首再组词。(12分)

勿()并()某()直()鬼)舌)切)发)占()原()敬()京()

3.给下列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陨石(yǐnyǔn)突兀(lìwù)砸进去(zázhá)轮廓(guōkuî)冰碛岩(jìqì)携带(juànxiã)(biēbiān)(yǎnyàn)

三、补充词语(6分)

()多()广()不()心()而易()藕()丝()九()一()()()一粟

四、词语接龙。(3分)

微不足道——()——()——()

五、照样子写词语(3分)

下楼——楼下()——()()——()()——()

六、句子(14分)

A.例:小船远去了。(轻快的)小船(渐渐地)远去了。(8分)★ 泉水流着。

★太阳升起来了。

★老师对我说。★燕子飞走了。B.用词造句(6分)

1、2、如果„„就„„

3、尽管„„还是„„

八、选词填空,(3)分

1.科学家们()寻找动物的化石。(陆续 继续 连续)

2.人们模仿某些贝壳制造了外壳()的坦克。(坚定 坚强 坚固)

3.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明 发现 发生)

九、给下面的句子补充标点符号(6分)

1、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本来就有的呗一个孩子说

2、爸爸想了想说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石头叫陨石

3、我希望明天不要下雨可可说这样我就可以出去玩了

十、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2分)

1.《一块特别的石头》主要写的是在中国太行山东麓、山西大同盆地发现了的。由此了某些外国学者的。他取得这个成果主要靠的是。

2.《人类的“老师”》这一课中我们知道,根据蝙蝠发明了,根据发明了,所以说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3.请你写出两个关于努力学习的四字词语:、4.书山有路,5.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先迈出第一步的句子是。

6.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课内短文:7分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企图划破玻璃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值夜班的工作人员,()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使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后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1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2分)

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

2.根据文段内容填表:(5分)

3.新型玻璃名称()()

4.特点()()

5.用途()()

(二)课外阅读 8分

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她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从一点小事中受到启发。

有一次,他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换下来,就搬来一架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就沉思起来,忘记自己在做什么了。结果,他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倒在地上以后,他顾不得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线路运动的。”爱因斯坦想到这里,马上站了起来,一瘸一拐的走到桌边,提笔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记下来。这对他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对论有很大的启发。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取得伟大成绩以后,在世界上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但是他从来不图虚名,不爱金钱,生活一直简朴。

有一年,比利时王后邀请爱因斯坦访问比利时。为了迎接他,比利时特别组织了一个欢迎委员会,准备到火车站隆重、热烈地去迎接他。

火车到站以后,爱因斯坦避开了这些人,拎着一只小皮箱,夹着自己的小提琴,迈腿向王宫走去。欢迎委员会在火车站等着,等着,旅客都走了,他们也没迎到爱因斯坦,只好立即向王后报告情况。“什么?你们没有接到贵宾?” 王后着急地问。

★我们在火车到站之前就等着直到人都走光了也没有看到爱因斯坦欢迎委员会的人说“你们马上分头去找贵宾,一定要把他接到王宫来。” 王后吩咐道。

于是欢迎委员会的同志分散行动,到各处寻找。最后,在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个头发灰白蓬乱的老人——爱因斯坦,只得和他步行到王宫。

比利时王后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乘我派去接你的车子呢?”“我觉得这样步行要比乘车愉快得多。”爱因斯坦微笑着回答。

1.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2分)启发——()荣誉——()

2.为带★ 的那一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3.摔倒在地上后他从中受到什么启发?(2分)

篇6: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命题人:方青林审核人:方青林

学生姓名 :班级:

一,据拼音写汉字。(9)分

jūn yúnhuǎng huǎng hū hūfēng háo làng hǒuzhōujiū()()()()zhǎngcháolǒnɡ zhàopútáocaǐxiáfâitãng()()()()()

二,据意思写词语。(8)分 1,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2,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形容似有似无的,不真切、不明朗。()

3,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4.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5,指天和地随着风浪翻卷,本课形容波涛无边无际地涌来的情况。()

6,形容时间极短。()

7,浩荡,广阔,壮大。本课形容潮势很大。(),8,江面和天际会合,指地平线。()

三,把诗句补充完整,并把意思写下来。(2+2+2+1+2+1+9=18)分 1,湖光秋月两相和。

意思:。2,此花开尽更.

无花。意思:。

3,月落乌啼霜满天。

意思:

。4,《枫桥夜泊》题目的意思是。5,“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中,“白银盘”比喻“青螺”比喻(2)分 6,日渐斜(xiá)意思是绕舍.(shâ)舍:7,谁是谁非(划去加点字错误的读音,切莫马虎哟!)(9分)堤.岸(dītí)差.不多(chàchā)闷.

雷(mânmēn)沸.腾(fâifï)空.隙(kîngkōng)凹.

凸(āoào)重叠(chïng zhîng)河堤(dītī)召开(zhàoshào)四,按要求写词语。(9)分 1.表示颜色的,如:红彤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声音的,如嘀嗒嘀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BAC式,如:若隐若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用“静”字组成四个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在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4分)1.面多突然发生的险情,他显得十分()。

2.一只只羊儿蹦跳着涌出了圈门,打破了草原的()。3.上课铃响后,教室里很快()下来。4.听了这件事,我的心久久不能()。

六、组词。(8)分

扁()笼()竖()漂()偏()拢()坚()飘()

七、课内阅读。(20)分

观潮(12)分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zhú)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bìng)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bâ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带点字的正确的读音。(3)分

2.用“ ﹏﹏”画出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这个句子具体形象地描述了从

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时()。(只填序号)(2)分

①景象非常壮观:②所听到的声音:

③所看到的样子:④所看到的样子和听到的声音: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这首诗描写的是()季节()的壮观景象。(5)分逐渐——()颤动——()3.写出你课内外积累的描写四季景色的诗句。(4)分

4.大潮是从边来的,作者是由而地观察潮来时的春天:和的。(5)分(二)用冰点火(8分)一架飞机突然失事,飞行员不得不从飞机中跳出来,打开了降落伞。飞行员落在一座荒山上,这里只有冰雪和枯枝落叶。飞行员想用枯枝落叶烧一堆火,这样,人们看见火光,就会来营救他。可是,他身边既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怎么办呢?机灵的飞行员拿起一块冰,把它磨成一块凸透镜,金色的阳光透过这块用冰做成的凸透镜,光线聚集成一点,很快就把落叶点着了,落叶着了又点燃枯枝,燃起了熊熊烈火。不久,人们发现荒山上的火光,营救了那位失事的飞行员。这个有趣的“用冰点火”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谊把自己的光和热,聚集到一点,才会燃起熊熊烈火。一个精力分散的人,常常会一事无成。1.按要求写词语。(2)分机灵的同义词是()聚集的反义词是()2.仿照例子写一句话。例:他身边既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2)分既没有,也没有。3.这篇短文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把相关句子用“”在文中画出来。(2)分4.短文中这位机灵的飞行员是怎样用冰点火的?可以用文中的语言来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语言来回答。(2)分

八、积累(13)分 1.谚语。(4)分早霞不出门,()。日晕(),月晕()。我还知道一些气象谚语:(写两条)2.《浪淘沙》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诗的前两句是:。

夏天:

秋天:冬天:

篇7: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

本单元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题材,由四篇课文与语文百花园一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三篇精读课文《绿叶的梦》、《芦叶船》、《一只贝》,与一篇略读课文《快乐的暑假》。要求学生随文识字,会写26个生字,会认12个字。重难点字词:戒、枣、毒刺、窄、喇叭、稀罕等。那令人着迷的绿叶,那放行的芦叶船,那海边藏着的珍珠的贝壳,那暑假中流光溢彩的太阳„„无不给人留下幸福的回忆.阅读本单元课文,注意抓住文章的重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绿叶的梦》一文回忆了童年时代,作者和同学们在启蒙老师的引导下,采集绿叶,制作标本,并讲述这些绿叶的知识和趣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快乐的生活和有益的活动的留恋之情。重点:

1、辨析多音字:磨、着、搂、薄;

2、学会恰当的运用排比句并且理解排比句的好处;

3、积累形容词搭配,如:广阔的田野、旷野的课堂等。

《芦叶船》记叙了童年时代,“我们”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开到长江里。芦叶船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还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想象,使我们的童年充满快乐、向往和希望。重点:

1、辨析多音字:卷、横;

2、学会辨析比喻句的好处;

3、学会将陈述句与反问句相互转换,如:“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改为“那小小的芦叶船,会翻的。”

《一只贝》写的是一只普通的贝,因为一粒沙子钻进壳里,它的壳失去了光泽,破烂了,里面却形成了一颗闪光的大珍珠。作者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是像这只贝那样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做出奉献的人,都是可敬的人。重点:

1、辨析多音字:漂、涨;

2、体会句子:“多漂亮的孩子!多漂亮的贝壳!”读出赞美、..惊喜的语气,并能用“多„„多„„”写句子;

3、体会课文中贝的伟大之处,理解“可怜”和“可敬”的意味。

《快乐的暑假》是一则欢快优美的儿童诗,描绘的是学生们结束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在丰富的暑假生活中,享受大自然的阳光,感受童年的快乐。反映了孩子们天真的天性以及他们对快乐生活、自由成长的强烈愿望。重点:

1、积累词语:蹦蹦跳跳、唱唱笑笑;

2、学会写生动的比喻句。

3、“语文百花园一”分为“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生辉”五个板块。其中,“语海畅游”重点要求

1、理解词义,掌握多音字的读音;

2、词语搭配——“童年”开花,练习“(快乐)的童年”以及“童年(的回忆)”

3、体会比喻句的好处,学写优美的比喻句。“仿佛„„”“好像„„”“犹如„„”“积少成多”要求学生朗读并背诵王维的六言绝句《田园乐》,感悟诗中闲淡宁静的田园生活。“阅读平台”讲述了一只羽翼尚不丰满的可爱的小鸟,每天在枝头唱歌,可孩子们想捉它玩儿,用弹子打伤它,从此再也见不到小鸟,听不见歌声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谐、美好情景的热爱,告诫孩子: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能说会道”要求学生回忆童年时代中有意思的、令自己高兴的、得意的,同时也是有益的事情,按顺序有条理的讲清楚,勇敢的展示自我。“笔下生辉”要求学生将有趣、难忘的事情写的生动具体。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神奇的自然景观为题材 ,由四篇课文与语文百花园二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观潮》、《火烧云》与一篇略读课文《四季童话》。要求学生随文识字,会写28个生字,会认11个字。重点字词:渐、眠、卧、沸腾、恍惚、葡萄、霞。单元导语把学生带入了那变幻无穷的大自然的“天下奇观”之中,大大激发起了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兴趣;同时还提示学习课文时能“初步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意在使学生在欣赏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的同时,还要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从而达到读中悟写的目的.《观潮》《火烧云》两课后面围绕这一专题编排了相关的思考题,这两课重点承担了本单元的专题训练任务.《古诗三首》分别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元稹的《菊花》和张继的《枫桥夜泊》。《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把最具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联想,巧妙的比喻,独具匠心地把洞庭湖美景再现纸上,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宽广豁达的胸怀。《菊花》这首诗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之中最晚凋零这一现象,引出一个道理,说明了爱菊的原因,与众不同的角度赞美菊花,表达了诗人独特的爱菊之情。《枫桥夜泊》写的是一位了旅途中的游子夜间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通过月落、霜天、江枫、渔火、古寺、客船等所见,加上乌啼、钟声等所闻,勾画了一幅凄清、幽静的秋江夜泊图,表达了诗人愁闷的心情。重点:

1、读背古诗,掌握生字;

2、掌握多音字“舍”

3、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观潮》一文描写了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时的盛况,展现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突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与壮观,由衷地赞美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奇丽、壮美的自然景观。重点:

1、掌握多音字“号”;

2、学会由远及近、穿插描述的写法;

3、体会带点句子的意思,读出气势;

4、掌握丰富的四字词语,如:人声鼎沸山崩地裂等。

《火烧云》这篇课文,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火烧云的奇妙景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重点:

1、学会作者在写作时运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想象与比喻的方法;

2、积累AABB、ABAC式的词语以及事物词+颜色,如:葡萄灰、茄子紫等;

3、对美有一定的感悟,能从课文中感受美;

4、区别多音字:模、茄。

《四季童话》以春姑娘、夏娃娃、秋姐姐、冬哥哥四个可爱的人物形象为主人公展开情节,描写出四季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重点:学会采用拟人的手法使景物描写形象化。

“语文百花园二”分为“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语文大课堂”四个板块。其中,“语海畅游”重点要求

1、辨析形近字并组词,如:扁-偏、竖-坚、笼-拢等;

2、选择意思相近的词语填空:如:安静、宁静、平静这类都带有“静”的意思的词语进行选词填空。“积少成多”要求学生

1、朗读并背诵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一诗,在背诵的过程中理解体会古诗的意境;

2、采集与气象有关的谚语,进行背诵并默写。“阅读平台”是一则周记,记录了“我”在普通话宣传周中表演的事,通过我的认识,说明了普通话的重要性。“语文大课堂”要求学生能按照周记的格式写一则周记,把过程写清楚,并有自己的收获和感受。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周记。格式: 周记一则 X月第X周

„„„„„„„„„„„„„„„„„„„„„

„„„„„„„„„„„„„„„„„„„„„„„„„„„„„„„„„„„„„„„„„„„„„„„„„„„„„„„„„

„„„„„„„„„„„„„„„„„„„„„„„„„„„„„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本单元由四篇课文与语文百花园三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三篇精读课文《满山的灯笼火把》、《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成长》与一篇略读课文《球王贝利》。要求学生随文识字,会写30个生字,会认15个字。四篇课文写的是不同人物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忘怀的事情,是以“成长”为题材的文章,其目的,一是让学生明白人的成长少不了别人的关爱帮助和教育。二是一个人的成长自己必须付出不懈努力;该单元的训练重点仍然是“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讲述的事件,用心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单元导语中有这样的话:“从别人的成长经历中,吸取有益于我们成长的东西”,这些语言中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告诉学生要从本单元课文中了解文中的主人公成长之路是怎样的(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告诉学生要向这些人一样健康成长。

《满山的灯笼火把》一文,是作者回忆小时候有一次遇到了危难,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出动救援的动人情景。既表现了孩童时的“我”具有自救意识和野外生存能力,有体现了浓浓的亲情。重点:

1、认识倒叙的写作手法,并能试着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去;

2、体会“坚持”“渴望”“漫山遍野”的意思,并造句;

3、能够简略的概括文章大意,抓住文中重点句段,反复朗读,理解、体会作者遇险时和得救后的心情,从作者童年这件难忘的事中得到成长的启示;

4、区别多音字“溜”“卡”。

《树叶都是绿色的吗》写的是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在学生时期,启蒙老师的教学方法给她的其实,影响了她的一生,使她在以后的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事,说明了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向老师学习丰富的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重点:

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人云亦云、不折不扣、实践、思维”等较难理解的词语;

2、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及老师的讲解,感悟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3、辨析多音字:调、系。

《成长》描述的是一个意大利的小男孩儿约翰买香肠、可乐和送报纸的故事,告诉人们约翰的父母从小培养他生活能力的做法,更利于他的成长。重点:

1、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找重点句段,付以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之可爱,学习人物描写方法、感悟课文的主旨思想。

《球王贝利》讲的是世界著名的“球王”贝利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他想方设法刻苦练球,他的天赋和真诚赢得了教练的帮助,后来成为了“球王”的故事,从而证实了“爱好出勤奋,勤奋出人才”的道理。重点:

1、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引导学生自己多读、多想,用心感悟;

2、辨析多音字:“场”“壳”。

“语文百花园三”分为“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生辉”五个板块。其中,“语海畅游”重点要求:

1、掌握多音字“一”的读音(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在去声前读阳平);2通过象形文字“析和拆”了解字的演变过程,分清字的不同意思;

3、一词多义,学会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积少成多”要求学生朗读并背诵关于勤奋的名言警句。“阅读平台”讲的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少年时代立志发奋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要谦虚,不能狂妄自大。“能说会道”旨在启发学生回忆观察别人身上的可贵品质,以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笔下生辉”要求学生选择一件能体现同学闪光点的事写下来,语言通顺,表达真情实感。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人和自然”为单元主题,由四篇课文与语文百花园四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三篇精读课文《麻雀》、《让它们自由生息》、《蒲公英的梦》与一篇略读课文《台湾蝴蝶甲天下》。本单元要求:

1、认读33个字,认识字形,读准字音。会写32个字,正确掌握字形,能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2、理解课文,感悟文中的景,感受自然的美、了解动物的爱、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3、在阅读中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麻雀》生动地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奋不顾身从猎狗眼前拯救从巢里掉下来的幼儿的故事。赞扬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抒发了作者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重点:

1、学会揣摩动词,体会描写对象的内心世界;

2、体会重点词句:“扎煞、绝望、强大的力量”等;

3、掌握多音字:悄、扎、强;

4、掌握同音、形近字:“撼、憾”;“绒、戎、茸”;“猎、腊、借”。

《让它们自由生息》介绍了日内瓦这座世界著名现代化城市中野草自由生息,野鸟与人共处的景象,赞扬了日内瓦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回归大自然的情怀。重点:

1、会用“虽然„但是„”“几乎”造句;

2、能够在学习课文后与现实生活作对比,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爱护环境;

3、体会比喻句的好处,学会在作文中恰当运用;

4、掌握多音字:还、种

《蒲公英的梦》用童话的形式抒发了蒲公英在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中对清洁美丽的环境的渴望,形象的向人们介绍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重点:

1、感悟童话形式的写作题材,会自己归纳主要内容,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

2、会用“愁眉苦脸”“迫不及待”“震耳欲聋”写话;

3、掌握多音字:迫、钻、传、担。

《台湾蝴蝶甲天下》课文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台湾成千上万、种类繁多的蝴蝶和蝴蝶谷奇异的景色,使人感到自然的神奇与美好。重点:

1、培养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信息;

2、积累优美的四字词语:雨水充沛、草木长青等;

3、积累AABB及AABC类词语;4、掌握多音字:禁、种。

“语文百花园四”分为“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生辉”五个板块。其中,“语海畅游”要求巧记成语,如:通过自己的想象理解“风吹雨打”“风雨交加”“红彤彤”的意思;促进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收集并记忆“风”字打头的成语。“积少成多”要求学生朗读并背诵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五言诗《乐游原》,诗人描述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诗中蕴含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这样妖娆,是因为接近黄昏时才显得无限美好。“阅读平台”以一个有趣的字谜开头,介绍了云南大理特色的风光——风、花、雪、月。“能说会道” 通过“环境变好了”还是“环境变坏了”进行辩论。促进学生接触、了解社会,重视环境保护,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笔下生辉”要求学生以“„„变„„了”为话题,写清一个地方环境的变化。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四篇课文与语文百花园五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三篇精读课文《小草之歌》、《争吵》、《小泽征尔的判断》,与一篇略读课文《皮巧根桥》。本单元的专题是“意志品质”,教材中涉及的人物,无论是伟大的艺术家,还是弱小的小草、普通的孩子,他们身上都具有一种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不是空洞的。纵观几篇课文,都有个“小”与“大”的辩证关系:小草虽然十分弱小,但它不气馁、不灰心、不计较,而是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大自然做出巨大贡献;一对小朋友发生了争执,却能用自己的宽容与微笑化解矛盾;未成名时的小泽征尔以小人物的身份,在众多权威面前坚持己见,最终获得成功;皮巧根以自己微小的力量为人们架设起一座安全方便之桥,带给人们方便,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

《小草之歌》是一首现代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以自述的形式,抓住小草的特点,赞美了小草的奉献精神。诗歌想象丰富,形象感强,意境清新,通篇押“ao”韵,读起来悠扬悦耳,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全诗共七小节,可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1——3小节概括描写了小草的奉献精神。三个小节开头重复“我是一株小草”,然后进行转折,突出了小草虽然渺小,却不灰心、不计较,不求索取,只求奉献的精神。第4——6小节具体描写了小草在防洪、固沙及美化环境方面的贡献。三个小节结构相同,采用先提出“不要责怪我„„”,而后说明理由的方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第7小节描绘了小草蓬勃的生命力。重点:

1、体会拟人手法的好处;

2、感知诗歌的意蕴美和韵律美;

3、积累ABAB和AABB类词语。

《争吵》选自《爱的教育》一书,课文记叙了“我”和克莱谛吵架以及克莱谛主动找“我”和解的故事,教育我们要知错就改。课文从“我”的视觉写事件的过程以及人物的神态举动,通过“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将“我”的态度、想法、行为和克莱谛的态度、行为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出了人物的思想品格。重点:

1、体会“可是„„”“不是„„而是„„”“既然„„就„„”的意思,并用这些关联词语造句;2、改写被字句、把字句;

3、辨析多音字:挨、折、干。

《小泽征尔的判断》一文记叙了小泽征尔参加欧洲指挥家大赛决赛时,不附和音乐界权威的意见,果敢地做出判断,指出乐谱中的错误在大赛中夺魁的事。

表现了小泽征尔不迷信权威,做出果敢判断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敢、自信的可贵品质。本课以第三人称来叙述和介绍小泽征尔是怎样做出正确判断的,把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而人物的品格也就在这一刻充分体现出来了。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全神贯注”、“郑重声明”“再三”等词语的意思;

2、辨析多音字:冠、曲、处。

《皮巧根桥》记叙了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砍倒一棵大柳树,在一条小河上造起一座木桥的事,表现了一个孩子虽然力量有限,却用爱心为人们架设起一座安全方便之桥,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文章结构简单,语言朴实,字里行间蕴含着真诚的“爱心”。皮巧根对人们的爱心和人们对皮巧根的爱心交织在一起,相互辉映,令人感动。重点:

1、能够选择恰当的量词填空;

2、进行形容词搭配练习;

3、辨析多音字:便、倒。

“语文百花园五”分为“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生辉”五个板块。其中,“语海畅游”要求:

1、积累“光亮、亮光”“喜欢、欢喜”等这类两个字变换位置,词语意思也改变意思的词语;

2、掌握不同位置的“说”字,相应的标点符号的位置练习。“积少成多”要求背诵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阅读平台”的短文讲述了苏格兰国王布鲁斯从一只蜘蛛身上学会了顽强不服输的劲头,终于振作起来,第七次战斗,打败敌人,告诉学生遇事不慌张,坚持不懈一定会成功的道理。“能说会道”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发生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举止,并且说说自己会如何去劝说、制止这种不良行为,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掌握如何劝导的口语能力。“笔下生辉”要求学生学写一件接受别人帮助或主动帮助别人的一件事,注意格式与语言的通顺。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三篇精读课文《一块特别的石头》、《地图上的发现》、《新型玻璃》,一篇略读课文《人类的“老师”》和一个《语文百花园》组成。本单元课文都围反映了“热爱科学,执著求索”这个主题。课文中的几位科学家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精神能够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立志探索科学奥秘的的可贵品质。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1.认读17个字,认识字形,读准字音。会写19个字,正确掌握字形,能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2.在阅读中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感悟科学家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立志探索科学奥秘的可贵品质,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默读课文。4.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引导学生初步感悟关联的句子之间的关系。

《一块特别的石头》讲述的是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表现了李四光积极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重点:

1、体会疑问语气的读法;

2、理解问句与设问句的区别;

3、掌握同音字“竟、境”;

4、辨析多音字:哄。

《地图上的发现》讲述了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赞扬了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重点:

1、理解“逐渐”的意思,并且能够造句;

2、掌握形容词的搭配:()的冰雪,()的环境;

3、体会课文中事情经过的发展顺序;

3、辨析多音字:参、差、漂。

《新型玻璃》紧扣一个“新”字,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鼓励人们创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重点:

1、掌握关联词“尽管„„还是„„”“如果„„就„„”并能写话;

2、学习之后能有所启示,发挥想象发明更新颖的玻璃;

3、辨析词语:“警报、报警”及“强烈、强弱”

4、辨析多音字:划、粘。

《人类的“老师”》通过介绍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启发,发明许多有益于人类的东西。

1、复习AAB、ABAC类型的词语,如:尖尖的、又大又圆;

2、辨析词语“发明、发现”“坚强、坚固”的区别。

“语文百花园六”分为“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生辉”五个板块。其中,“语海畅游”要求:

1、进行四个字的词语接龙:轻而易举——举一反三——三心二意;

2、扩写句子,将简单的句子补充完整。“积少成多”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关于勤奋好学的好词好句;“阅读平台”的一篇短文讲述了人们从鼹鼠身上受到启示,发明了地铁,为我们的出行打来方便,与课文《人类的“老师”》相呼应,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人类往往可以从其他生物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同时也让大家对“仿生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说会道”要求学生了解最初的笔是什么样子的,以及观察现在使用的笔有什么优点与缺点,并谈谈自己的改进方案。(训练表达能力)“笔下生辉”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自己想要发明的笔是什么样的。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英雄品质”为主题,一共选了《倔强的小红军》、《小兵张嘎夺枪记》、《虎门硝烟》、《“0”的突破》四篇课文。这是一组爱国精神的颂歌。读完课文,我们被那坚强的小红军深深感动,为嘎子机智勇敢夺下鬼子手中的抢拍手叫好;林则徐虎门硝烟令我们精神振奋,许海锋为祖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令我们无比自豪。

本单元课文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丰富,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教材,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用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1.认读26个字,认识字形,读准字音。会写21个字,正确掌握字形,能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2.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用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人物的特点和崇高的品格。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默读课文。

《倔强的小红军》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小红军忍受饥饿和疲惫,又不肯接受别人照顾而牺牲的事,赞扬了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重点:

1、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人物的心理,如“陈赓啊陈赓,你怎么对得起这位小兄弟哟。”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2、学会外貌描写:()小脸;一双(),两片();

3、辨析多音字:“倔”“挨”;

《小兵张嘎夺枪记》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小兵张嘎不畏强敌,从鬼子手里夺下手枪的故事,赞扬了小兵张嘎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重点:

1、体会嘎子的机智之处;

2、能够从“眼珠子一转”“目不转睛地盯着”等词句了解主人公的心情;

3、积累ABCC、ABB类型词语:如“气势汹汹”“恶狠狠”等。

《虎门硝烟》记叙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收缴 13

洋人近两万箱鸦片当众销毁的壮观场面,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重点:

1、体会作者场面的描写;

2、学习课文后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0”的突破》一文记叙了我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23界奥运会上不畏强手,勇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第一金的事,表现了他沉着冷静,勇于为国争光的精神。

“语文百花园七”分为“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语文大课堂”四个板块。其中,“语海畅游”要求:

1、感悟比喻句、拟人句的修辞方法在表达上的作用及好处;

2、认识修改符号并能够正确使用;“积少成多”要求学生读背关于理想、勇气的名谚警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等。“阅读平台”的短文是讲的是《儿童和平条约》,表达了世界儿童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作法与希望。“语文大课堂”要求学生搜集名人事迹,办一则丰富生动的小报。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一组反映中外民间文化的课文,有动人的传说《重阳节的传说》,有含义深刻的寓言《掩耳盗铃》、《守株待兔》、有感人的童话剧《快乐王子》,有优秀的神话《牛郎织女》。优秀的民间文学,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如《重阳节的传说》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赞扬了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打开民间文学的大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在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洋里遨游。课文就是优秀的范例,因此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阅读,读出感情,读出味道,感受劳动人民善良、勤劳、勇敢的美德,憎恶坏人自私、贪婪、懒惰的恶行。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扩大学生阅读范围,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同时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民间故事,既广泛学习劳动人民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机智勇敢的品质,同时为写美丽的民间传说打好基础。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能够认识汉字24个,会写11个。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老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检查反馈,再引导学生总结辨析容易读错,写错的汉字的方法,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可自作聪明;凡事都应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能寄希望于意外的收获;感受快乐王子把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受苦受难地穷人地伟大精神;感受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

3、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能说说主人公是怎样做的,哪些地方令你感动,续编故事,复述故事。逐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掌握儿化韵的正确发音方法,正确读出儿化词。

5、正确使用关联词语,能把句子的意思说得更明确。

《重阳节的传统》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说结合。,从学里行间感受主文公的形象。

《寓言两则》教学时采用图文结合。明白故事,抓住重点词语,想象情境,感受寓意。

《快乐王子》是朗读表演深,教学时采用先读代演,以演代品,让学生轻松愉悦的掌握课文,领悟道理。

《牛郎织女》属于讨论深类型,教学是围绕人物形象组织学生各抒己见,互讨论中掌握内容,品读词句。体会思想。

篇8: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

一、从学习内容出发来设计单元练习活动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首先应该尊重学习内容, 围绕学习内容来设计单元练习活动。这里说的学习内容, 主要是指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包括单元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等。

1. 依照单元导语设计单元练习活动。本单元的导语是这样的:“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古今中外, 许多作家妙笔生花, 为它们写下了一篇篇生动的文章……我们来认真读一读, 具体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还可以试着比较一下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从这一导语分析, 它既是整个单元学习内容的引子, 也是整册教材学习目标的具体序列之一, 体现了语文课程总体目标或阶段目标要求。所以, 针对导语学习内容, 我们可以设计整体性的单元练习活动, 既面向单元学习目标, 又针对学生学习需要, 从而逐渐达成目标序列。

设计一:这一单元导语告诉我们学习的主题是 _______, 这些动物在作家笔下都写得 _______、_______。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_______。

设计二: 什么叫妙笔生花?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妙笔生花在哪里?怎么又叫栩栩如生?作家们又是怎样把相同动物或者不同动物写得栩栩如生的?

2. 依照课例内容设计单元练习活动。本单元围绕“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两精两略的课文, 再加上形态可掬的动物插图、思考题以及《猫》后面的阅读链接, 内容丰富, 让学生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一道理。所以, 针对这样的课例, 我们可以设计遵循学习内容的练习活动, 达到熟悉课例内容, 学会表达方式, 以增进人类与动物之间感情的目的。

设计三:“白鹅”是我国作家 _______ 和 _______国作家 _______ 描写的同一种动物, “猫”和“母鸡”两种动物都是我国著名作家 _______ 写的。

设计四:“白鹅”在不同的作家笔下, 有着不同的形象, 在丰子恺笔下是 _______, 在叶·诺索夫笔下是 _______ ;“猫”“母鸡”等不同的动物在老舍笔下各有的形象是 _______、 _______ ;除了老舍写“猫”, 还有 _______ 也写了“猫”。

设计五:比较丰子恺和叶·诺索夫两位作家对“白鹅”的不同描写, 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哪些表达方式值得学习?老舍在写“猫”和“母鸡”时, 有哪些相同的或不同的表达方式?

设计六:作家很喜欢动物, 画家也很喜欢动物。请将插图和课文相比较, 又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3. 依照语文园地来设计单元练习活动。本单元语文园地目标非常明确, “口语交际”“习作”都是围绕“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主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先说后写, 运用一定的表达方式, 把动物的特点说清楚、写具体。“我的发现”其实是对表达方式的进一步体会, 字面上是作者不喜欢动物, 实际上是表达了深深的喜爱之情, 这在生活中也是常有的事。“日积月累”是有关动物的成语, 足以表明人们对动物的喜爱。除以上四个固定栏目外, 还增加了一则“对联趣味语文”, 让人感觉语文是有情趣的。针对这样的学习内容, 我们可以设计巩固性或延续性的单元练习活动, 以加深对动物的印象, 巩固“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设计七:你最喜欢的动物是 _________, 因为它_______, 跟这动物有关的成语有 _______ 。

设计八:我跟动物有着亲密的关系, 我们之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九:我知道“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课文中, 还是生活当中, 有许多看上去不喜欢, 实际上喜欢得不得了的现象, 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从学习的程度要求出发来设计单元练习活动

尽管单元主题明明白白, 学习内容清清楚楚, 但针对学习的程度要求和不同层次的学生, 单元练习活动的设计是不一样的。

1. 学习的程度要求决定着单元练习活动设计的程度。“动物”专题组教学共花10~13课时, “学习和积累单元词语”“感受每一种动物的形象”“发现和运用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等成为单元学习的主要目标。然而, 具体目标的确定可以随着教材的编排, 或者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变而作出分解与调整。所以,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要遵循学习的程度要求, 根据不同的学习程度, 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单元练习活动, 这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 符合学情和训练状态的。

通过充分读书, 读单元导语、读四篇课文、读语文园地, 运用单元整组学习方式来设计。

设计一:单元导语是 _______, 分别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篇课文, 写出了每一种动物的 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特点, 让我们感受到了动物的可爱, 语文园地又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以及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运用单篇教学方式, 在初读课文时了解课文的内容, 体会作者笔下的动物形象, 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设计二:分别画出表现“白鹅”“白公鹅”和“猫”“母鸡”特点的句子。想一想这些特点是怎么来具体描写的?

设计三:同样是写“鹅”, 为什么分别用“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来形容?课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鹅”的确是个“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的动物?

设计四:读《猫》和《母鸡》的第一句话“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我一向讨厌母鸡”。“古怪”的意思是 _______, “讨厌”的意思是 _______。老舍是喜欢“猫”和“母鸡”的, 而课文的第一句话这样写, 是为了 _______。

突出专题训练要求, 可以配合本组专题, 运用精读带略读的方式, 然后运用于略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精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借助画、圈、议等方法, 充分理解作者笔下动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来设计。

设计五:学了四篇课文,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想学一学, 写一写。我喜欢的动物是 _______, 它有 _______ 性格特点, 可以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证明。

2. 不同层次和不同学习水平也影响着单元练习活动设计。单元练习活动是学习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改善教师的教学, 因此, 我们应该立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基础, 有差异地设计单元练习活动。

依据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结合单元学习目标和每一堂课的差异程度, 突出什么功能就设计相应的单元练习活动。

设计六:精读课文《白鹅》和《猫》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学习应该是有差异的, 其学习目标指向分别是 _______ 、_______。而略读课文《白公鹅》和《母鸡》的学习目标应该是 ______________ 。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程度, 设计不同的、有层次的单元练习活动内容和形式, 如同样是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七:优秀学生可以借助总起句、过渡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课文内容和某个动物的特点;而薄弱学生借助一定的选择、填空或者提供一定的语境来概括主要内容和动物特点。

设计八:优秀学生可以直接运用“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进行小练笔;而薄弱学生可以模仿动物的叫声、步态和架势, 开展表演练习, 然后进行小练笔。

三、从提出内容的学习条件出发来设计单元练习活动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还应该基于提出内容的学习条件。因为学习条件能够保障内容的学习和目标的达成, 有什么样的学习条件, 就会设计针对性的单元练习活动, 有什么样的单元练习活动, 就会促成学习内容掌握。

1.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应尊重教材条件和文本思路。不论怎么样的学习条件, 教材和文本是统一的, 城市小学生和农村小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一致的, 目标要求也是一致的。因此,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应依据教材编排和文本内容。

如“动物”专题单元, 通过比较, 不仅应让学生掌握“白鹅、猫、母鸡”等动物所具有的特点, 以及该特点的表达方式, 还要掌握“明贬实褒”的写法, 并能够模仿或创造。

设计一:《白鹅》一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中的“高傲”, 字面上的意思是 _________, 实质上表达的是 _________, 并没有 _________。尤其是从白鹅的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 中, 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白鹅的无比喜欢, 也让我们看到了白鹅特别的性格。

设计二:在写作方法上, 《白鹅》和《白公鹅》都是 _________ 来写的, 《猫》和《母鸡》则是通过_________ 方式来写的。

2.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受提出内容的学习条件制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尽管媒体资源发展很快, 但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 其学习条件还是相当的不同, 即使是相同的学习目标, 也会因学习条件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单元练习活动。如人教版是在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编制的, 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但是对于全国各地来说, 实施是不一样的, 就是同一个地区, 在实施操作的过程中也会不一样。从“动物”专题单元看, 应该说对农村学生比较贴近, 白鹅、猫、母鸡等动物是农村孩子常见的, 有的甚至还饲养过, 对它们的习性、脾气比较了解, 可是对于城市里的孩子就不一样了, 可以设计观察类单元练习活动和上网搜索类单元练习活动。

设计三:农村的孩子可以亲自去观察这些动物的生活状态, 包括吃食、叫声、步态以及和其玩耍, 直接体验动物的温驯和敬业、顽皮和淘气。

城市里的孩子则可以通过网络去搜集有关它们的介绍, 了解闲情趣事 , 感受动物们的习性、脾气。

设计四:课外布置适当的阅读活动, 查找相关的书籍阅读, 可以是中国的, 也可以是外国的;可以是古代的, 也可以是当代的;可以是著作类的, 也可以是绘画类的。

四、从目标整体要求出发设计单元练习活动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要按照教材编排体例, 充分展现整组教材所特有的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特点, 力争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整体目标要求。以《白鹅》中“鹅的步态, 更是傲慢了”一段描写来说明。

1. 突出知识与能力目标。《作业本》上针对以上语段安排了两个练习, 一题是“将句子按顺序排列, 并加上标点符号”, 另一题是“读一读, 写一写”, 可以作以下补充。

设计一:理解“步态”的意思是 _______, 文中的“_______”“_______”都是步态;“更”的意思是_______ ;“颇”的意思是 _______。

设计二:按照内容填空题:鸭的步调 ( ) , 有 ( ) 之相, 鹅的步调 ( ) , 有京剧里的 ( ) 之相, ( ) 。

设计三:用“非但……竟……”仿照着写一句话。

2. 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针对“白鹅”动物的特殊性, 可以设计相关的练习活动, 以体现学习过程与方法。

设计四:读读语段, 画出概括这一段主要内容的句子: _______。

设计五:议一议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具体介绍鹅的傲慢?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融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每个练习活动都要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很不容易, 但是要力争融汇, 逐渐培养。

设计六:圈出“它常傲然地站着, 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 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句子中描写“鹅更傲慢”的字词, 想一想, 这样写为了什么?

设计七:课文中像这样的写法还有许多, 请画出来, 并学着这样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喜爱的动物。

设计八:课外长时间去观察动物, 和动物交朋友, 之间能说话、能倾吐, 体验快乐。

上一篇: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下一篇:中学实习教师个人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