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2024-08-09

新版食品安全管理手册(通用6篇)

篇1:新版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关于执行新版《质量保修管理手册》的通知

通知20050

3各经理部、服务站:

为适应质量保修工作需要,二00四年十二月质量保修科编制了新版东风商用车《质量保修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新版手册汇编了目前东风商用车质量保修工作执行的各项管理制度、规定、流程等,新版手册于二00五年一月一日起实施(请各服务站到辖区经理部领取手册)。

请各经理部、服务站认真组织服务人员学习新版手册各项规定,严格按照新版手册要求开展质量保修工作。特别需要指出:

1、二00五年一月一日起东风E-SS系统已正式运行,新版手册已对《鉴定单》、《走保单》填报作了相应规定,请服务站按相应规定填报上传《鉴定单》、《走保单》;

2、新版手册中的工时定额在前期广泛征求服务网络、生产厂家的意见后,此次重新做了部分修订,请服务站按新的工时定额填报《鉴定单》(目前东风E-SS系统已按新工时审核结算);

3、为适应故障编码不断更新的需要,目前质量保修科对故障编码实行了计算机动态管理,新版手册中未编录故障编码,服务站需通过东贸网随时更新故障编码库。

4、本手册未涉及的半挂车(车辆代号:9)质量保证期为:150000km且18个月以内。

5、其他未作说明车辆的质量保证期按服务保障部发布的通知执行。特此通知。

质量保修科

2005-1-18

篇2:新版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财务人员必须要学习GSP关于财务方面的条款规定,搞好本部门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第六十六条 采购药品时,企业应向供货单位索取发票。发票应列明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单价、金额等;不能全部列明的,应附《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清单》,并加盖供货单位发票专用章原印章、注明税票号码。【细则】 06601

1.采购药品应向供货单位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增值税普通发票》。2.采购发票内容应列明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单价、金额等,不得缺漏。

3.采购发票内容不能全部列明的,应附有《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清单》,并加盖供货单位发票专用章原印章、注明税票号码。

4.采购发票或应税劳务清单所载内容应与采购记录、供货单位提供的随货同行单内容保持一致。

5.采购发票或应税劳务清单所载内容应与购进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核注记录一致。6.应在税务局网站上核实采购发票的合法性。

第六十七条 发票上的购、销单位名称及金额、品名应当与付款流向及金额、品名一致,并与财务账目内容相对应。发票按有关规定保存。

第七十条 采购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细则】*07001

采购特殊管理的药品,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1.有特殊管理药品采购管理制度。

2.特殊管理药品购销双方均应持有政府监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并在有效期内。3.特殊管理药品禁止使用现金交易。

4.特殊管理药品的运输、邮寄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需取得相应的运输证明(不跨年度),采用相应的措施保证安全。

第九十三条 企业销售药品,应当如实开具发票,做到票、账、货、款一致。【细则】*09301

企业销售药品,应如实开具发票,做到票、账、货、款一致。1.有药品销售管理制度或规程。

2.企业销售药品,应如实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增值税普通发票》,做到票、账、货、款一致。

3.销售发票上应列明销售药品的名称、规格、单位、数量、金额等,如不能列明全部内容,应附《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清单》,并加盖企业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注明税票号码。

4.销售发票或《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清单》的内容应与出库随货同行单的相关内容、药品电子监管码核销记录一致。

5.应按照《发票管理办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规定,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已经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五年。

6.计算机系统应与开票系统对接,自动打印每笔销售票据。

第九十五条 销售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及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细则】*09501

销售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及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有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一类、二类)、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药品、蛋白同 化制剂、剂肽类激素、终止妊娠药品、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等特殊管理药品及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药品的销售制度,且制度内容应全面、规范、符合GSP规范(2013年)及国家有关规定。

篇3:新版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建立食品安全制度

风险是理解食品安全工作的一把“金钥匙”。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广泛性、叠加性、高发性等特点, 现行的《食品安全法》有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警示等内容, 却没有社会层面的风险交流制度。为推进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有序健康发展, 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 新《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及其技术机构, 应当按照科学、客观、及时、公开的原则, 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以及新闻媒体等, 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进行交流沟通”。

限定地方标准的条件和范围

食品安全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现行《食品安全法》规定:“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 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该规定执行后发现, 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没有出台前, 有些地方制定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不一, 给食品的全国流通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成为地方实施保护主义的“挡箭牌”。为切实解决此问题, 新《食品安全法》限定了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条件和范围, 第二十九条规定:“对地方特色食品, 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后, 该地方标准即行废止”。重新界定企业标准的属性和效力, 现行《食品安全法》规定:“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 应当制定企业标准, 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当报省级行政部门备案, 在本企业内部适用”。该规定表明:一是企业标准制定的前提是“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二是企业标准“在本企业内部适用”、“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适应新时期我国标准工作发展的需要, 新《食品安全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在本企业适用, 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行政部门备案”。对于违反企业食品标准而没有违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行为, 新《食品安全法》没有规定相应的处罚。这更符合企业食品标准的定位, 也有利于企业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

加强食品小单位的监管

长期以来, 我国存在大量的食品生产经营小单位, 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小食杂店等。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食品生产经营小单位差别明显。为从实际情况出发, 有效解决食品生产经营小单位的食品安全问题, 新《食品安全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扩大食品生产经营小单位的范围。二是明确食品生产经营小单位的监管部门。《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 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三是明确地方政府对食品生产经营小单位进行综合治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进行综合治理, 加强服务和统一规划, 改善其生产经营环境, 鼓励和支持其改进生产经营条件, 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 或者在指定的临时经营区域、时段经营”。四是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新《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五是对食品生产经营小单位的处罚依据具体管理办法执行。《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的违法行为的处罚, 依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具体管理办法执行”。

可按照国家标准使用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包括营养强化剂。长期以来, 法律和标准对食品生产者使用食品添加剂有明确的要求, 而对食品经营者能否使用食品添加剂则没有规定。随着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食品业态的不断演变, 有的食品生产企业与餐饮服务单位 (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间的区分日趋模糊。从实际情况出发, 对餐饮服务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做出明确规定, 是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新《食品安全法》第40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当前, 应当加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步伐, 明确食品添加剂在餐饮服务领域可以使用的范围和限量。强制年度健康体检范围受到限制, 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人员进行年度健康体检, 长期以来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制度。现行《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 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 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 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由于企业食品从业人员的工作岗位不同, 接触的食品有所不同, 带来的风险也有所不同, 新《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 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食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更加灵活, 保存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出厂记录和凭证, 是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 强化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的重要手段。新《食品安全法》规定, 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 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食用农产品销售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六个月。

实施三级召回的食品可以继续销售

根据问题食品的风险程度, 问题食品的召回可以分为三级。为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分级分类管理的要求, 有必要对不同级别的问题食品实行不同的处理措施。新《食品安全》第六十三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 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但是, 对因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 食品生产者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按照上述规定, 实施三级召回的食品可以继续销售的前提是:问题食品被召回的原因是食品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者在采取补救措施后能保证食品安全;销售食品时应当向消费者采取的明示补救措施。确定食品中有害物质的临时限量值和临时检验方法, 新《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证明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需要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的, 在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前,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食品中有害物质的临时限量值和临时检验方法, 作为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强化内部举报人权益保障

在总结各地区和有关部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 新《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该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应当公布本部门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者电话, 接受咨询、投诉、举报。接到咨询、投诉、举报, 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 应当受理并在法定期限内及时答复、核实、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 应当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并书面通知咨询、投诉、举报人。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及时处理, 不得推诿。对查证属实的举报, 给予举报人奖励”。为了保护举报人, 尤其是内部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该法还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举报人举报所在企业的, 该企业不得以解除、变更劳动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违反本法规定, 对举报人以解除、变更劳动合同或者其他方式打击报复的, 应当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责任”。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设立派出机构, 长期以来, 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在基础。然而,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 目前在广大基层, 尤其是乡镇, 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十分薄弱。新《食品安全法》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 贯彻中央关于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要求, 明确规定:“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乡镇或者特定区域设立派出机构”, 这从法律层面进一步强化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对突出贡献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食品安全问题属于重大的社会问题。多年来, 无论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地方政府、消费者组织、检验机构、认证机构、新闻媒体, 还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学者等, 为提升我国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动了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稳中向好。为树立新形象, 传播正能力, 激发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新《食品安全法》充分反映了社会的呼声, 第十三条规定:“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加大对生产经营“累犯”的处罚

篇4:解读新版《食品安全法》

比起2009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对原法90%以上的条文进行了修改,从原来104条增加到154条。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上位法,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将给我们的消费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可以减少对农残的担心了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趋紧,农药在控制病虫害、保障作物产量和质量、满足消费需求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有研究指出,如果不使用农药,农作物的损失可高达70%,使用农药可挽回40%的损失。因此,农药的作用不可低估。

遗憾的是,尽管目前我国的农药在投入生产使用前,都要经过有关部门严格论证,按规定剂量和安全间隔期使用,总体上是安全的,但由于近年来的确有不良农户滥用农药,加上有些媒体对农残夸大、片面性的报道,使得农药成了“过街老鼠”,搞得人人惶恐。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禁用了33种高风险农药。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专家指出,10年前,高毒农药在农药中占比近30%,现在还不到1.7%。目前个别高毒农药还无法被替代,如用于粮食仓储等的药品以及处理急发、爆发问题的药品等。但“这类农药如果规范使用还是安全可控的。”

尽管此次是《食品安全法》首次明确提出在蔬菜、瓜果等的生产中禁止使用剧毒农药。但这种“禁用”,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列入农业部门的规章,此次不过是把农业部的部门规章上升到了国家层面,这说明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和管理问题更加重视了。

冷冻食品消费更放心了

目前我国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850多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年产量150多万吨;乳品业1500多家,年产量800万吨;水产品年产量4400万吨。发达国家易腐食品的冷藏运输率已超过60%,而我国只有20%左右。这些总量超过亿万吨的食品都属于易腐食品,都需要冷藏运输。食品在产、销、运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成为全国人民关心的重要节点。

面对如此大的市场,新版《食品安全法》在第三十三条、第四十六条、第一百二十三条都对冷链物流做出了相应规定,并制定了惩罚措施: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食品的运输和交付控制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很多冷冻食品出现质量问题就在于运输环节的温度波动。这里面确有食品在运输环节中不规范及超市存储不当等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标准的混乱。一方面,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上存在相互交叉;另一方面,大部分冷链物流的标准多为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

而新版《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将使整个冷链过程从仓储、运输到配送,再到终端消费,都约束在规定的温度范围之内。冷链物流是对食品安全的最强有力保证,具有强制性的法规标准在冷链不再断裂,会给未来冷冻和生鲜市场带来十分显著的有利影响。当然,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

买保健食品时要用心

新版《食品安全法》将保健食品纳入“特殊食品”管理: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应当具有科学依据,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并首次明确了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及其对应的功效。

未来进入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市场将有四扇门,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谋定而后动,分别是注册与备案并存的保健食品、实行注册制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QS标识的普通营养食品,一些原装膳食补充剂还可通过申报无国家标准进口食品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因此,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认识将从过去单一的“蓝帽子”时代,迈入注册制的“蓝帽子”和橘红色的备案制标识共存的新时期。

新法还明确,保健食品标签不得涉及防病治疗的功能,并且规定保健食品必须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因此,未来您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切记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要用“疗效”对号入座。而去药店买药时也要仔细看说明,避免被忽悠买了保健食品。

网上买吃的能够安心了

在“互联网+”的时代,我国的网络购物也已从最初的“新生事物”发展成全社会参与、采用先进信息技术的交易方式。但与此同时,通过网络实施欺诈、网上贩卖假冒伪劣产品也呈高发态势。此次新版《食品安全法》对互联网食品交易做出了明确规定:第三方平台应该负责对入网销售的食品进行实名登记和资质审查;如果消费者通过该平台购物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第三方平台要提供该经营者的真实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不能提供的话要先行赔付。

其实,很多时候,消费者不怕买到假货,怕的是买到假冒伪劣后没人理、没人赔、没人负责。新法对互联网食品交易的规定首先明确了食品安全的管理责任,其次明确了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管理义务。10月1日后,消费者若网购食品有问题,在无法找到经营者的情况下,可以要求第三方交易平台先赔偿,不但可以要求赔偿食品本身的价钱,还可以要求赔偿受到的损失等费用。

宝宝的奶粉不用再那么糟心了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后,婴幼儿配方奶粉成了食品安全的焦点问题。尽管人们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已经在慢慢恢复,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需解决。新版《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注册时,应当提交配方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此外,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从某种意义上说,婴幼儿乳粉的监管应该比普通食品更加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不仅要有安全保障,还要有营养保障。但目前,我国的乳粉配方多达1900个,行业内多个品牌应用统一配方的企业很多。为了市场营销,有的企业就有可能会随意制定一些不具有科技含量、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也没有什么特别意义的配方。

nlc202309030409

婴幼儿乳粉配方注册制的实行,意味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会对企业提交的乳粉配方进行审查。这表明国家对婴幼儿乳粉的配方将采取更为严格的管控,企业在设计配方时也必须对其科学性和安全性更加注意。

目前,国产奶粉生产还存在分装方式,即进口国外“大包粉”,在国内进行加工分装。但这种做法,不仅容易发生二次污染,还可能出现原料调包、掺劣掺假等问题。所以,新《食品安全法》还特别强调,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这一做法也会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提升企业研发能力。

对转基因可以稍作宽心了

转基因食品一直备受关注,新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

需要说明的是,转基因产品强制标示并不是此次新版《食品安全法》才规定的。早在2002年,农业部即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制定了首批标示管理目录,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大豆、油菜、玉米、棉花、番茄5大类17种转基因产品进行强制标示,其他转基因产品可明确标示。《食品标识管理规定(2009修订)》第十六条也规定,“属于转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的应当在其标识上标注中文说明”。

之所以说是“可以稍作宽心”,是因为本次新法特别强调了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应当“显著”。但由于采取定性方式标识,定性又依赖于2011年的法律解释,而当时5大类17种所涵盖食品行业的种类明显落后于目前食品行业的发展。所以,业内有专家担心这会让企业钻法律的空子。

今后索赔更有信心了

受到损失理应获赔,但在过去,对这一点,消费者多少有些理直气不壮。此次新版《食品安全法》则给足了消费者底气。

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根据相关规定,如果企业生产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不仅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还可以向生产者或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或者损失3倍的赔偿金。

有的环节还不敢太松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的说明》中强调:“为了以法律形式固定监管体制改革成果、完善监管制度机制,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法治方式维护食品安全,以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体制制度保障,修改现行《食品安全法》十分必要。”

但是,任何法律的实施和修订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而市场上的变化却是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就此次新法而言,虽然亮点颇多,但在某些环节上还有不太明确或不易操作之处,因此消费者的某些隐忧恐怕还不敢太松心。

但不管怎样,对这部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三易其稿,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我们都有理由相信它能保证我们餐单的安全。

篇5: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手册

作为食品经营者,为了规范经营行为,保障食品安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我单位愿意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并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贯彻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各项条款,依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如有违反,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1、食品经营者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制定培训计划,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应定期更新,每次培训须有培训记录。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按时参加培训,出席情况纳入本人日常考勤。

2、新招收的食品经营人员必须经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方可上岗。

3、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并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4、食品经营企业组织职工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学习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食品安全知识,并建立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

5、经营食品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定期学习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食品安全知识,认真做好学习记录。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

1、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拟经营食品的人

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其检查项目等事项应当符合本市相关规定,体检合格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2、食品经营者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体检合格后方可参加食品经营活动。

3、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

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食品从业人员凡患病或有疾病征兆须向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及时就诊,凡患有

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务必离开工作岗位,待完全康复后可继续上岗工作。

5、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健康档案保

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健康档案的管理应当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

食品进货查验制度

1、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进货查验制度,食品经营者进货采购食品,应当查验

供货者的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等相关资质,保存相关资质复印件并每年进行核对。

2、经营预包装食品,食品经营者须检查预包装食品标签,并检查标签是否载明如下事

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时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四)保质期;

(五)产品标准代号;

(六)贮存条件;

(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八)生产许可证编号;

(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3、从事经营进口预包装食品的,食品经营者应当检查进口的预包装食品的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不得进口。

4、从事经营农副产品和散装食品的,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必须查验其

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购进。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1、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建立食品台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并在相应位置粘贴进货票据。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2、从事进口食品的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

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出口商和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

3、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

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4、食品经营者要妥善保管食品台账和相关资料,不得污损,不准转借,并且要配合工

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的日常监管工作。

食品退市制度

1、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退市制度,有义务自行通过相关媒介获取不合格食品下架信息,若发现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单独存放,根据不合格食品质量状况,将不合格食品退回厂家(供货商)或作无害化处理,并做好退市记录。严禁食品经营者擅自处理不合格食品。

2、如接到有关监管部门关于不合格食品的下架退市通知,应按照相关规定立即处理,协助食品生产者完成食品召回。

3、食品经营者一旦发现售出不合格食品,必须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将有关情况报告相关部门,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4、食品经营者禁止经营下列食品,如发现下列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采取退市措施。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三)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四)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六)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七)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八)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九)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十)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经营的食品;

(十一)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的食品;

(十二)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进口的预包装食品;

(十三)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对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停止经营的食品,在食品生产者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生产者采取的补救措施。

食品检查、存贮、运输制度

1、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检查、存贮、运输制度,应做好对所经营食品的检查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经营活动。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2、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识。食品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明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3、食品经营者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4、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存贮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5、存贮食品周边必须保证清洁及无污染源,食品的摆放要分类、分架、离地存放,食品存贮应有专人负责记录食品的进出库,定期处理过期食品,保证存贮环境符合食品要求的条件,并定期做好保洁工作。

6、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7、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可以自行对所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也可以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8、食品经营者的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的,食品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食品批发销售记录制度

1、从事批发的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批发销售记录制度。落实食品经营者的责任,要求做到问题食品可追溯。

2、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食品经营者销售食品,应当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相关信息的销售票据。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冷链销售制度

1、从事冷链销售的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冷链销售制度。冷冻冷藏食品必须低温流通,食品经营者必须保证冷冻冷藏食品在存贮、运输、销售过程中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

环境中。

2、食品冷链销售的各环节均需投入必备的设施和设备作为基础保证:

(一)冷藏运输设备的要求:必备各种冷藏运输工具,如冷藏车;测温记录仪;清洁消毒器具等。

(二)冷藏储存设备的要求:必备冷库及封闭式站台、测温记录仪、装卸运货车辆等。

(三)销售终端设备的要求:必备各种冷藏陈列柜;小型商场超市暂存冷库等。

3、从事冷链销售应当建立必要的冷库清洁制度、车辆保养维修制度、温度调节管理规定、装卸货规定、交接验货手续、食品贮期管理规定等。

4、冷链设备应按规定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冷链设备要有专室或固定空间存放,并有专人负责管理或维修。控温设备在使用时应定期对其运转情况及温度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冷链设备要保持整洁、没有积水,摆放整齐,存放符合要求。管理人员发现冷链设备损坏、遗失、破裂情况时要及时向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反映,以便及时处理。

篇6:食品企业销售管理手册

迟竹强 原创 | 2006-11-23 17:43 | 投票

标签: 11

一、工作职责描述

职位:区域销售经理

部门:销售

上级:销售部

岗位的主要目标:通过确保关键目标的达成和对下属的支持,使公司在一定区域内实现公司产品销量的迅速增长及良好的市场占有率。

主要工作:

1、根据公司安排的全年销量指标,公正合理地分配给每个业务人员,并全力以赴地负责完成目标。

2、开发新的客户,维护 调整及管理经销商。

3、合理安排使用通路促销费用,密切配合区域市场部进行良好的客户促销活动,推动公司产品销量的有效成长。

4、定期开展销售会议,以加强团队合作性。

5、分析区域内(包括竞争对手)对日常工作有影响的因素。

6、参与销售培训项目的计划并给予所有销售人员有效的培训。

7、审核、评估市场的投入与销量产出,以确保公司销售和利润目标的实现。

8、定期以月报形式给销售部提供销售报告和建议。

9、在客户服务和资源要求方面,给予下属支持。

10、责与区域内和公司总部其它各相关部门沟通和相关工作

11、督促区域内业务主管及业务人员的表格回传

职位:业务主管

所属部门:销售部

直属上级:区域销售经理

直属下级:业务代表

工作目标:业务主管的业务目标实通过确保关键目标的达成和对下属(业务代表)的支持,完成既

定的销售目标;保持市场占有率以及新客户开发;贯彻执行生动化工作;进行促销活动,并最终实使客户满意。

工作描述:完成销售和市场占有率,开发新客户和促销执行跟踪。合理控制业务代表路线活动的效

率及有效性,确保按要求拜访客户的频率,以及对客户拜访的有效性。

主要工作:

1、实现在选择范围内配合销量和分配目标所进行的销售计划和活动。

2、管理、组织和控制业务代表的活动,确保在服务和拜访频率方面达到要求。

3、计划、组织和控制业务代表的活动,确保在指定范围内完成客户开发目标。

4、保持与指定范围内的客户联系,确保销售和运输人员的服务达到令客户满意的水平。

5、每天向区域经理汇报客户销量、市场及竞争对手的情况。

6、提供业务代表的有关工作业绩与销售目标的每月评估报告。

7、每天与业务代表开会,指导和了解工作业绩以及业务目标完成情况。

8、必要时协助业务代表处理客户投诉。

9、监控指定区域竞争对手的活动,并及时向上级反映。

10、根据业务代表的发展需求安排培训,并向上级提供汇报。

职位:业务代表

所属部门:销售部

直属上级:业务主管

工作目标:通过定期拜访所有有潜力的客户,利用优秀的销售和生动化技巧,达到预期的销售额,并做

好生动化工作。

责任:

1、做好公司所有产品的销售和生动化,协助送货工作,达到并通过每月的路线指标。

2、在指定路线运作并保持拜访频率,以提高拜访成功率和销售量。

3、积极地开发指定路线上的客户,增加销售量。

4、按照公司规定每日完成客户卡、业绩表等相关报表工作,出差时应电话报告每日销量完成情况。

5、按公司要求在工作时间满负荷工作。

6、严格贯彻执行促销和市场活动的规定。

7、确保公司产品按规定形式在最佳位置利用售点广告进行有效地展示。

8、及时向业务主管汇报竞争对手地活动和客户动向。

职位:销售内勤

所属部门:销售部

直属上级:销售部长

工作目标:通过

关于人员招聘录用相关事宜

通过前一阶段的市场运作,发现人员招聘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1.用人部门尚未提报人力需求表,或尚未得到人力需求批复,即自行招聘相关人员。

2.用人部门未要求应聘人员向公司提交完备资料,即入职使用;

3.用人部门尚未与公司管理部有效沟通,即自行招聘人员。

4.用人部门自选招聘录用人员未作资质与背景调查,即录用人员:

5.用人部门在本部门相关人员解聘或辞职后未及时通知公司销售内勤

6.用人部门招聘录用未有效选择、利用招聘误填报试用评估表。

7.试用转正未及时填报试用评估表,或错误填报试用评估表。

上述问题我司在招聘录用人员时应予根除,现就招聘录用中存在问题重申规定如下:

1.员工招聘申请。用人部门应填写《人员需求表》,对空缺职位进行描述,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方可招聘录用; 2.招聘录用负责部门。招聘录用负责部门为销售部。在销售部能够提供相应人务资源服务时,由销售部负责先择招

聘途径和渠道,并负责招聘录用过程;在管理部无力承担驻外人员需求的招聘录用时,由驻外主管或用人部门负责人组织招聘,管理部提供相关招聘咨询及后续录用服务;

3.招聘录用资料审核与提报。拟录用人员应向公司提供以下有关文件、证明;

3.1身份证(公民证)、学历证明、职称证明、技术等级证明、经历证明(上家公司开具的离职证明)等原件及复印

件;

以上文件、证明其中任何一项不符职位要求及限制,公司不得录用该员工; 谎报资料者录用后一经发现,劳动关系即自动解除,且公司不支付任何报酬与补偿。

以上文件、证明必须在正式录用前或入职一周时间内,向销售部完整提报。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备提报资料者,公司对其入职进间不予确认,并不计发其薪资。

1.《员工异动审批表》的填报。《员工异动审批表》由用人部门填报,并经员工直接主管和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名后,提交管理部。

2.薪资与试用期核定。用人部门在招聘录用过程中,只核定应骋人员的适有性。薪资与试用期确认则由管理部依权

限进行核定。

3.入职培训。驻外新进人员不能由管理部组织进行的,由其直接主管或主管或部门负责人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入

职培训。入职培训内容为华丰集团《员工手册》所涉及内容、公司规章、技能培训等。

4.试用评估与结果。不同职等人员根据规定填写报表相应评估表:用人部门需在员工试用期满前三个工作日,将评

估表提交管理部:试用结果为试用期内辞退、试用期满终止劳动关系、正试录用,任一试用结果皆需办于是相应手续。

5.离职手续。离职员工应办理书面工作移交手续,并办理好其他相关部门手续,员工离职时需由

其直接主管担任交接监督人。在所有离职手续办妥之后,公司方为其结算薪资、出具离职证明。6.离职通告。销售部人员离职,销售部应及时制发书面通告,知会公司业务客户。

关于规范员工离职手续办理的通知

为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华北区区域管理部、财务部、及用人部门应紧急配合,加强离职手续(包括集团内部、及区域内部的调动手续)的办理,根据集团总部发文特别强调,现重申如下:

管理部办理离职手续时,一般岗位包括如下固定内容:耐用办公用品的归还,所使用固定资产的归还,个人借贷的清理、保管档案文件的移交。

特殊岗位还应包括以下固定内容:

1、工务、行政:负责管理的固定资产的盘点及移交;

2、仓库:负责管理的存货的盘点及移交(不包括企划已领但尚未使用的促销品、广告宣传品)

3、企划:负责管理的促销品、广告宣传品的盘点及移交;

4、销售:负责跟收的应收账款的对账及移交;

5、财务:负责管理的货币资金、印鉴、凭证、账册的清点及移交;

以上内容中应加以注意的是:

1、个人借款的清理:除了个人借支的备用金、差旅费的清理外,由个人负责贯经手诸如租房押金、租赁办公设备押金等一切与离职员工有关地预支款项都必须进行清理或办理移交手续;待人签字借款的,财务部将认定待借人为实际借款人,由代借人负责偿还。

2、管理部是离职手续办理的全程跟踪人,财务部是以上清理结果的审核人,其中特别是存货、固

定资产的盘点及移交、应收账款的对账及移交,其结果必须通知财务部,只有取得财务部的认可,方可通过。

离职手续办理中发现的各个问题了,必须根据集团的授权范围决定处理方案,管理部方可结合处理方案为离职员工结算工资、补偿及办理劳动关系转移。

清理移交完成后,新的责任人必须在所接收的内容负全责,不得以任何借口推卸责任。

对于未按上述规定办理离职手续的,造成的损失将按一下情况由相关责任人负责偿还:

1、员工离职,其所属部门未及时书面通知管理部,管理部发放工资造成损失的,由所属部门负责

偿还;

2、员工离职,所属部门已书面通知管理部,管理部未进行相关内容的清理而发放工资、补偿及给

予办理劳动关系转移造成损失的,或经过清理后,相关部门将处理方案通知管理部但管理部未能在其工资、补偿中扣除或暂缓办理劳动关系转移而造成损失的,由管理部负责偿还。

3、员工离职,管理部通知相关部门清理但相关部门未能正确清理造成损失的,由相关部门负责偿

还。

上一篇:承诺书环保下一篇:规培基地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