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24-08-10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共8篇)

篇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济南市作为全省循环经济的试点城市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为原则,全力推进循环经济“678”工程,着力培育6个循环经济型县(市)区、7个循环经济型园区、80家循环经济型企业,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驱动、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良好局面。

2007年,全市万元gdp能耗1.18吨标煤,同比下降4.64%,超额完成了下降4.5%的任务目标;万元gdp取水64.56立方米,下降9.6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6%,与去年持平;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0.46,同比提高0.02;每公顷建设用地产出gdp328.64万元,增加35.11万元;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4.79%,提高0.36个百分点;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72.65%,提高1.37个百分点;城市再生水利用率20.01%,提高

1.34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27%,下降2.31个百分点;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11.3%,提高8.3个百分点。主要经验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济南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高度重视,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体制。一是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了市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下设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处,具体承担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形成了部门各负其责,市县上下联动的发展循环经济长效机制。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了《济南市循环经济实施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有效地指导全市循环经济发展。编制了《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的意见》、《济南市节能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济南市节能奖励办法(暂行)》等,把循环经济作为鼓励支持的重点。三是健全统计评价体系。建立了市、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100家重点用能企业三级能源利用统计体系,每半年公布一次各地区的能源消耗状况,每季度公布一次重点用能单位重点产品的能耗情况,每年对签订节能目标责任制的地区和企业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地方政府、有关企业领导班子和成员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动

(一)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一是扎实做好清洁生产试点工作。为了积极稳妥的推进全市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本着抓住重点、覆盖行业、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全市冶金、化工、建材、酿造、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工作。二是强化清洁生产培训工作。清洁生产审核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开展扎实有效的培训是做好清洁生产的基础。济南市经委积极组织开展由县(市)区经贸局(发改委)、部分企业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培训。重点是学习清洁生产的基本知识、清洁生产审核的要求和方法,先进企业介绍开展清洁生产的成功案例,大家拓宽了思路,丰富了经验。三是加强对试点企业的督导。强化对清洁生产审核试点企业的调度和监督,及时掌握企业清洁生产的工作进度,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截至目前,济南市已有51户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使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工作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一是指导服务。今年,全市先后组织了二期资源综合培训和重点讲解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认定程序、申报材料要求等内容,为全市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搞好指导服务。二是严把程序。济南市经委对通过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按照《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有关减免税政策;对年检不合格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停止其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今年将对所有认定的综合利用企业(产品)进行检查。

三、调整结构,构建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

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用循环经济的理念,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严把产业准入关,从源头遏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一是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的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等“六项必要条件”,坚决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停批和限批力诺玻璃热电联产等18个项目,全市没有新上一个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二是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按照淘汰责任书和全市淘汰计划,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淘汰任务重的有关县区、企业主要负责人下发了督导函,对进展迟缓的区县和企业派出重点督导组,确保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经济结构和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

节,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11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51.18亿元,新能源产业产值已经达到149.1亿元。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735.63亿元,同比增长33%,新能源产业产值已经达到96.85亿元,同比增长41.16%。

四、抓技术创新,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加大自主创新支持力度。济南市把循环经济技术研究列为《济南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加大支持力度。2007年,支持项目64项,经费1960万元,其中,国家、省级项目15项,经费1098万元。2008年,又加大了项目的申报力度,能源技术申报35项,占全部申报项目的5.85%,资源与环境技术60项,占全部申报项目的10.03%。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精密跟踪、阳光采集传输技术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和产品取得实质性突破。二是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循环经济技术。重点推广应用冶金、化工、轻工、纺织、建材等产业先进技术,如冶金行业的干熄焦、燃气蒸汽联合发电、连铸连扎、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热电行业的冷却水余热利用、热电冷三联产技术;炼油企业的火炬气回收、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以及推广应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秸秆锅炉、绿色照明、电机变频调速技术等。完成济钢集团、山水集团余热发电、新华能源煤矸石综合利用、十方新能源垃圾填埋沼气发电等节能项目65个,实现节能量40万吨标准煤。

五、以点带面,典型推动

市经委及时召开了全市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对在循环经济方面做的比较好、做法相对成熟的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市琦泉热电有限公司等发展循环经济经验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使大家学习先进经验,找出差距和不足,制定切合本单位实施的目标,不断制定和完善有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济南百川同创实业有限公司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试点示范,通过快速低成本收集,简化预处理后压缩成型作为燃料,即解决秸秆焚烧污染,又开发利用了新能源。

六、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央视、经济日报、省电视台、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宣传优势,广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时报道和表扬先进典型,曝光严重破坏、浪费资源的行

为。开展发展循环经济讲座和论坛等一系列大型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节约意识,营造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篇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宾县旅游局 王利明)

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由旅游资源大国向旅游产业大国发展的新阶段,成为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一个经济产业,产向着全国第三产业的支柱方向稳步发展。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加快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促进我省、我市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切实搞好旅游行风建设。有资料表明:平均每个A级景区吸纳就业人数200余人,带动社会就业340余人,带动社会就业总收入近500万元,带动社会就业人均年收入1.6万元,这充分说明景区在拉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地在高度重视景区建设,努力提高景区服务水平的同时,高度重视景区纪检监察和行风建设工作,做了大量工作。有的景区连续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有的景区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任务,与时俱进地开展行风建设工作,努力探索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下面,就旅游行风建设工作的认识以及工作中的几个建议进行初步探讨。

一、深化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我省旅游行风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地方在处理行风建设和旅游发展的问题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模糊认识;二是少数旅游主管部门对转变机关作风认识不足,在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法规意识、依法行政意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三是少数旅游企业,特别是一些小、散、弱、差的旅游企业追求短期效益,缺乏诚信经营意识;四是个别旅游从业人员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建设、知识水平明显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旅游业的需要;五是旅游市场的“黑导”、“黑车”等老大难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需要进一步治理和规范;六是旅游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还有待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旅游行风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解决深层次问题的途径。搞好旅游行风建设,可以促进旅游行业内练素质,外树形象。发展旅游经济、建设旅游产业大省一定要有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要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从业人员队伍,还要有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二、明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管理机制

加强旅游行风建设,要不断明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在旅游行风建设工作定位上,要维护广大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在工作目标上,既立足当前,更考虑长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在责任主体上,明确旅游行风建设工作既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也是各相关单位和个人的重要职责;在工作机制上,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形成依靠政府纠风部门和旅游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旅游管理部门和各涉旅部门齐抓共管、“一把手”亲自抓行风的工作局面;在工作方式上,既要注重治标,更要注重治本,通过聘请行风评议员、行风监督员、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参与“行风热线”、组织明察暗访等形式,推进行风建设深入发展,逐步走出一条评议、整改、建设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行风建设工作新路子。

三、增强行风观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最现实、最管用的观点和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旅游业以“人”为直接服务对象,直接服务于游客,直接服务于民众。因此,旅游行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满意度,影响到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影响到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旅游行业的行风好,则行业兴;行风差,则行业衰。加强旅游行风建设,是旅游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客观需要,各级旅游部门和各类旅游企业、旅游景区都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行风观念,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意识,推动旅游经济和谐发展。

三、营造和谐氛围,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在旅游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诚信缺失问题的出现由来已久,已经成为制约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障碍。从涉及的行为主体来看,诚信缺失问题主要可归结为旅游企业对旅游者的诚信缺失,以及旅游企业间的诚信缺失。若从涉及的利益主体分析,旅游企业经营中的诚信问题则要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旅游诚信体系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同时,也是发展旅游经济,促进广大旅游企业、广大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游客的客观需要。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要求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广泛开展行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信用意识;另一方面要对有违诚信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治理。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诚信旅游活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诚信龙江”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全省组织开展了诚信旅游活动,并收到较好的成效。通过制定诚信公约,向社会公开承诺等方式,认真维护游客合法权益,推进旅游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同时,各地开展了对旅游市场的专项治理和整顿,处理了一批违规违纪的旅行社和从业人员。建设旅游诚信体系,一要靠企业自律,二要靠行业监管,三要靠社会监督。还要把握好以下内容:一是要广泛宣传教育,营造诚信氛围;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诚信规范;三是要深化细微服务,打造诚信形象;四是要整治市场秩序,严惩诚信缺失;五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共建诚信旅游。

四、结合中心工作,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各级旅游部门要以构建和谐旅游为出发点,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为重点深入开展工作。不断加大旅游行业执法队伍建设力度,协同公安、工商、交通等综合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要以旅行社整治为重点,重点查处旅行社超范围经营,门市部挂靠承包、虚假广告宣传、无证照经营等突出问题,结合旅行社年检,评选最佳旅行社,处罚违规旅行社。加强对导游员的管理工作,对未参加年检,擅自变更团队计划,超计划购物,降低服务标准等行为的导游员进行处罚。要抓好旅游安全工作,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旅游企业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提高旅游企业处理安全突发事故能力。

五、加强制度建设,探索长效管理机制

各级旅游部门要高度重视机关制度建设,推行政务公开,明确办事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增加行政管理透明度,广泛接受公众监督,逐步形成以制度监督权力、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管理机制。通过制定落实规范的旅游组团接团合同、旅行社门市部监管办法、旅行社经理人员管理办法、零负团费专项整治方案、导游员薪酬机制、星级饭店访查等制度,规范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经营、从业行为。制度建设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江泽民同志说:“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没有好的制度,工作无章可循,就不可能有好的内部环境,发展也将直接受到制约。全国各景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推进旅游行风建设,用制度管人,依制度办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各方面工作有序进行,促进景区管理和发展。制度建设要紧密结合行业实际,紧密结合行业发展,注重操作性,注重创新性,真正达到以制度遏制不正之风。当前,行风建设工作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长效机制的阶段,制度建设是重要内容,各景区要积极走在前面,为探索建立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做出贡献。

六、开展专项检查,认真解决突出问题

针对导游员队伍的形象建设以及导游员的薪酬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国家旅游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导游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针对中央提出的禁止公费出国旅游问题,要联合纪检监察、公安、外事等部门联合开展治理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针对因治理中国公民参与境外赌博问题而停止办理边境旅游证照的问题,要联合纪检监察等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从发展的角度解决问题,做到“禁赌不禁游”。针对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中关于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收取佣金或提成问题,要与各地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人民法院开展联合调研工作,切实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针对群众反映出来的挪用、套取旅游发展基金问题,要对有关地方旅游发展基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全面彻底整改。

七、提升队伍素质,促进旅游行风根本好转

篇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生态经济,贵弱,和谐,可持续发展

1 “好”与“快”的辨析

1.1 “好”虽是相对概念, 但有其客观标准

事物不是简单分为两级的, 与好相对的是坏, 但并不是说除了好就是坏, 是对是错, 只取其一, 这种单一、两级性的思维体现的是:“是就是是, 非就是非”的二值判断方法, 把复杂的认识内容简单化, 将对立和统一绝对地割裂开来, 这是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其实好与坏是相对而言的, 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它们还有中间地带, 如不好不坏, 既好又坏等。对于是好是坏这个价值判断, 就如同善与恶、美与丑一样, 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标准, 具有主体性。但对于客体而言, 任何价值判断都具有客观的标准。如果从对社会发展角度看, 因为某一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综合实力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是客观的, 因此所谓的好或者坏就有了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主观的, 即不以满足某个主体的利益或社会部分主体的主观愿望为标准, 它是客观的。

人的生存在原始意义上是不作善恶判断和选择的, 而是一种自然运动, 顺从人的生存的自然运动 (即合本性倾向运动) 就是善的就是好的。因此在原始意义上, 自然运动对社会发展就是好的, 它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人类摆脱愚昧进入文明时代以后, 无论是农业经济时代还是工业经济时代, 人类需要在宇宙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 需要张扬的是人性而不是物性, 需要满足的是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生产力的提高, 单纯GDP数字的增长, 成了社会进步所追捧的标准。这种以追求经济增长为单一目的的传统经济, 实现了人类飞速发展的童话, 因此它便是好的。但是以极端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为指导的传统经济, 它的反自然性越来越凸显, 正如恩格斯告诫人类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当代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引领新时代的发展, 这种经济首先应该是生态的, 具有发展的后劲, 具有可持续性, 生态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扬弃确保了当代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经济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 正如美莱斯特·布朗在他的《生态经济》中所指出的, 生态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模式, 就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之需的前景, 亦即不会危及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所指出的那种未来前景的经济。布朗认为, 一种经济只有尊重生态学诸原理才会是可持续发展的, 同样, 一种经济要想能持续进步, 就一定得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如果违背这些原理, 就一定会由盛转衰, 江河日下, 终致崩溃。

1.2 “快”与“好”的结合

快与慢相对, 在现代汉语中快仅仅是一个速度概念, 本身并没有绝对的意义。但它在古代只作愉快讲, 是形声字, 从心声, 这样快与好便有了结合的基础。如果将好与快结合, 我们又得到了更多的组合, 如:不好不快、不好但快、不快但好、又快又好和又好又快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 我们从“不好不快”、“不快但好”的原始经济到“不好但快”、“又快又好”的传统经济再发展到“又好又快”的生态经济, 标志着人类的进步。

对于刘翔来说跑得越快越好, 但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则要把握适度的原则, 并非越快越好, 过快就“左”了, 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原始经济中根本谈不上快, 从不好到好就是飞跃。在传统经济中我们强调了速度概念, 与时间赛跑, 从不好到好。在生态经济中我们首先强调的是好, 是在好的基础上才可以快。可见, 经济发展应遵循经济自身发展的规律。

在社会发展中, 快慢问题体现为加速或者延缓社会的发展, 表现为事物量的变化;好坏问题在社会发展中表现为进步或倒退, 表现为事物质的改变。

1.3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是质的飞跃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虽然只是“好”与“快”两个字顺序的变化, 但含义十分深刻。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反映了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升华, 使我们对新阶段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全面, 指导发展的方针更加符合实际, 破解发展难题的途径更加明确。

纵观人类从原始经济到传统经济再到生态经济的发展, 我们不难看出“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是人类实践教训和经验的总结。十七大报告将中国经济指导思想从“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这是质的飞跃, 体现了从表象到内涵的提升, 从强调速度、数字的量到强调内涵、效益的质的转变, 从实践思维模式到科学思维模式的转型。2004年“面对局部地区、部分行业的经济过热, 中国政府采用货币、财政以及行政手段调节经济, 抑制经济过热, 同时加大对落后产业的支持, 防止经济硬着陆。①”“这种‘软着陆’不仅使中国本身, 而且也使整个亚太地区 (一定程度上整个世界经济) 受益。②”

1.4 “又好又快”丰富的内涵

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不仅仅是一种战略思想, 它具有丰富的内涵。 (1) 总量平衡。要保持总供求基本平衡, 防止通货膨胀, 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2) 结构优化。要促进需求结构趋于协调,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 (3) 资源节约。要很抓节能降耗,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生态良好。要控制并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保护和治理城乡环境, 促进生态修复和建设。 (5) 民生改善。在此基础上, 要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2 生态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扬弃确保了当代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1 “贵弱”哲学理念指导生态经济“更强”、“更好”发展

传统经济哲学理念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定胜天”。这样, 人便可以凌驾于天之上, 用强力和智巧征服自然、改造环境、榨取自然, 制造尽可能多的物品以满足无限膨胀的人类贪欲。这种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理念, 过分强调人是自然的主人, 忽略了客体自身发展的规律和要求, 从而导致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现代人竭泽而鱼的发展手段, 其经济行为必然引起全球性问题。人是宇宙的主宰这种人类对自然的“贵强”思想造成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失衡、环境恶化, 其实质是“更弱”、“更坏”。

生态经济从系统论出发, 认为社会经济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生态系统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最大限度, 它提供的生态服务被视为一种资源, 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 需要有效的管理。我们距离这个限度越近, 经济发展的余地就越小。这种观点主张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强调经济增长和技术发展本身不是解决问题的保证, 而是社会发展的量度, 经济增长如何发生、技术朝什么方向发展, 以什么样的哲学理念为指导, 才是实现可持续生态经济发展的根本。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框架, 社会应该在这个框架中采用最有效的方式来管理资源, 使所有的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

生态经济这种思想正是中国传统哲学中老子的“贵弱”思想的现代体现, 即从事物的正面转向事物的反面:“正言若反”, “反者道之动”, 确保了当代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道” 即宇宙万物的本原、宇宙运动的客观法则, 人亦当从“道”, 天地人和谐统一共同遵循道。这里的自然不是自然界, 实际上“自然”是“道”的自性, 自然而然, 人从天意, 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我们有指南针、造纸、印刷、火药等发明。但是, 我们不再往前走一步。我们没有发展成大工业生产……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文化, 是内向的……不去征服自然, 而只征服自己, 只去压制自己征服自然的欲望;不去破坏我们的家园, 不去破坏太阳系中人类能够生存的唯一家园, 而是返归自然, 天人合一……”③。因此人只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不能按自己的意志办事, 如果这样则可以无所不为, 一切都会成功。

“正言若反”的“贵弱”思想, 不仅是一种辩证思维, 而且是一种策略思想。这种策略思想的基调是“反”, 即用反面的手段, 达到正面的目的。“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 (《老子》第一章) 道论要求摆脱常规常见常名而对世界作出新的解释。这种超常性集中地表现为视角的转换, 一般人贵强而贱弱, 他则贵弱而贱强。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 事物的发展遵循两条途径, (1) 物极必反, 即激烈变动的形式, 由盈满而消解为无, 传统经济正是走上了这条消解之路。 (2) 防盈戒满, 即缓慢变动的形式, 此可以长期保持事物自身的同一。“将欲弱之, 必固强之;……将欲夺之, 必固予之。是谓微明。” (《老子》第三十六章) 这种“微明”之术就是正以反取, 其基本精神在于保存自己、争取胜利并最终保存其获得的胜利成果。“贵弱”思想其实质是“可持续发展”、变得“更强”、“更好”, 这是生态经济倡导之路。

“贵弱”理念在生态经济中有三层涵义: (1) 弱生强死的价值判断。柔弱是生气蓬勃的表现, 刚强则是死亡的象征。“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 死之徒;柔弱者, 生之徒。……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老子》第七十六章) “柔弱”与“刚强”对立, “刚强”属人为, 而“柔弱”则属“自然”。柔弱作为一种生气勃勃的力量, 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坚强则与死亡相联系, 意味着自身价值的丧失。“人定胜天”的结果是遭到自然界对人类无情的报复, 如果固执下去人类将从地球上消失。 (2) 柔弱胜刚强的哲学观点。柔自身包含着它的对立面——“坚”。柔就是坚, 全柔即至坚。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人类在宇宙面前是何等的“渺小”, 但在地球上只有人类是可以思想的生物, 可以用劳动满足主体欲望的生物。人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办事, 与自然和谐统一, 就可以成为宇宙中的强者。 (3) 无为无执的政治主张。老子说:“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中国人民向世界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这不是不自信、懦弱的表现, 恰恰相反, 我们坚守和平共处原则,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这里充分表达了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思想。

2.2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就经济发展模式而言, 理想的经济模式应是使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 同时又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学界分歧大、观点多, 当今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经济乐观论、环境悲观论和生态经济论。

以《没有极限的增长》为代表的经济乐观论, 其代表人物是朱利安·林肯·西蒙, 认为恶化只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暂时现象, 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开发新的技术加以解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资源没有尽头, 人类的生态环境日益好转, 主张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他们认为只凭借技术进步和市场调节就能自动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只看到了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 忽视了其负面功效, 忽视了生态系统本身的运行规律。以《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环境悲观论, 其代表主要是罗马俱乐部, 认为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破坏已达到或超过自然界的承载能力, 为防止生态系统的崩溃, 主张经济零增长, 提倡适度消费。他们对科技进步估计不足, 只看到其负面效应, 而看不到其正面效应即: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可以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利条件。

不论是经济乐观主义还是环境悲观主义都具有片面性, 只有生态经济才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否定了唯经济主义的乐观论, 主张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共同进步、协调发展;它否定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线性发展模式, 主张建立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循环性发展模式;它也否定了极端生态中心主义的零增长悲观论, 主张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健康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生态经济是生态化了的经济, 它融入了生态理念, 生态经济的科学技术观, 实质上是绿色科技观。以绿色科技为武器, 正确解决了科学技术双刃剑的效应, 既克服了其负面效应, 又弘扬了科技的力量, 是一种有利于地球的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2.3 生态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全面扬弃实现了现代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扬弃是根本性的、全面性的, 不仅包括哲学理念、经济发展模式, 而且包括生产观、分配观和消费观, 既关注经济生产, 又注意投入方面的资源问题和产出方面的环境问题, 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的生产观是一种系统性生产观, 其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 (1) 生产效率高, 是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 属于知识密集型生产。 (2) 生产目标全面, 不仅追求经济效益, 而且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 从生产发展模式来看, 生态经济走的是一条可循环道路, 即原料——产品——商品——新原料——新产品如此循环利用。 (4) 生产成果的评价标准, 既看经济增长, 又看生态环境保护状况, 看经济增长力与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生产力是否协调一致。 (5) 在生产成本核算时, 既看经济增长指标, 又看生态环境指标, 两个指标有机结合, 构成一个综合的评价标准体系。生态经济的分配观是一种真正公正的分配观, 是建立在生态伦理基础上的分配观, 既涉及到生活资料的公正分配问题, 又涉及到生产资料的公正分配问题, 既涉及到代内的分配公正问题, 又涉及到代际间的公正分配问题。生态经济的消费观是在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指导下的消费观, 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2.4 以绿色科技为手段或工具实现了从传统经济到生态经济的飞跃

当代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科技进步成了经济发展的关键。科学技术作为实现人类价值和目标的手段或者工具, 社会功能的发挥具有双刃剑效应。促使现存科学技术的绿化或生态化就是张扬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 抑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这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绿色科技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 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因而有时又称之为生态科技, 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以绿色科技为手段或工具实现从传统经济到生态经济的飞跃具体表现在:

2.4.1 绿色科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科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经验积累和抽象概括, 是人们对自然的正确认识, 是对自然现象的分析和自然规律的揭示, 生态自然是科学产生的母体, 而技术则是科学的延伸, 是对科学的实际运用。可见, 科学技术本身就具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潜能, 而绿色科技则把这种潜能发挥出来, 并以此作为发展科技的优先原则。传统科技的运用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对抗的基础上, 目的是使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掠夺自然的速度更快、规模更大和程度更深。而绿色科技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 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 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 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 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 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就将是越融洽,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

2.4.2 绿色科技支撑生态经济的发展

从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来看, 生态经济是一种高科技经济, 它要求经济发展伴随高科技的大量投入, 如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以及有益于环境的高新科技和管理科学技术等, 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 也应该是第一生态生产力。与此同时, 从资源的利用来看, 生态经济是一种阳光经济, 它是以可再生无污染的资源为主;从经济发展的模式来看, 生态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 它将上一个生产过程的废弃物又作为下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料来重新利用, 这也需要绿色科技的支撑;从经济发展过程本身的特点来看, 生态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 由规划设计到生产的每个环节乃至产品的运输、销售和消费都力争做到低能耗、无污染和可循环;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来看, 生态经济是一种生存经济, 它不以眼前的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 而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主旨, 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从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来说, 生态经济又是一种可持续性经济, 它的基本原则是用生态理性来绿化现代经济, 而生态理性又包括坚持环境容量对人类经济总体规模的限制性、坚持区域经济活动与地方生态系统协调一致的必要性、坚持经济决策中环境考虑的优先性。

2.4.3 绿色科技实现与生态价值和生态伦理的统一和协调

大力发展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高新科技, 是人类逐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缓解人与自然之间对抗的惟一有效手段。科技的生态负效应最终还要靠科技进步来解决, 需要发展更高更新的科学技术。但是, 科学技术越是进步, 就越是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 就越是需要科学的伦理观的规范和约束。当今出现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无不源于科学技术的滥用, 源于科技进步与科技伦理、科技价值的不协调、不一致。绿色科技是与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相匹配的科学技术, 三者的有机统一与整合是绿色科技特点和优点。

综上, 生态经济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自然观基础上, 以“贵弱”哲学理念为指导, 以绿色科技为工具, 发展谋求的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优化的有机统一, 即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循环式经济发展模式, 是一种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因而确保了当代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布朗.生态经济[M].林自新, 戢守志等译.东方出版社, 2003.11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 2007.10

[3].柳可白.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M].青岛出版社, 2007.8

篇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环境

新罗区紧紧抓住中央继续鼓励东部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支持苏区老区发展的三大历史机遇,以加快发展为动力,以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为目的,坚持把转变政府职能放在首位,不断破除影响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体制和政策障碍,把工作的着力点调整到改善经营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上来,全力推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是营造浓厚的舆论环境。广泛开展了民营经济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招商引资、经济强区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强化“希望在民营、活力在民营、发展在民营”的理念。结合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每年组织若干批次民营企业家到广东、浙江、江苏等先进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并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对青年企业家进行授课,以此开阔视野,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胆识和气魄,使民营企业家逐步摆脱了“土打土闹”的思想束缚;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在区委学习中心组中召开专题讲座,提高领导干部发展民营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定期组织开展“经济人物”、“十佳民营企业”、“优秀企业家”、“诚信企业”等评选活动,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在全区上下形成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浓厚氛围。

二是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的思想,根据国家和省、市文件精神,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投资与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龙州工业园区标准厂房优惠政策办法》和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等文件规定。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按规定实行前期经费奖励、贷款贴息、用地安排、挂牌保护等方面优先和优惠;对获得中国名牌、驰名商标的企业或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奖励。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减免税费及发放下岗职工创业小额贷款等措施,积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投身于民营经济建设,促使下岗职工自主创业。

三是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始终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坚持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办法、一套机制的产业扶持政策,对产业领军企业、潜力企业均采取领导联系、部门挂钩制度和贴息优惠、银企挂钩等优惠政策;对重点项目均实行区领导挂钩负责制,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领导协调、有一个部门负责、有一个工作班子服务、有一套实施方案和有一个保证落实的工作督察机制,在全市率先对发展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实行单列目标考核,“一票否决”;成立一站式的行政服务中心,实行阳光行政,精简办事程序,最大限度地为客商提供方便、快捷、高效服务;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负责制。着力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创新、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难题,并帮助解决外来经商人员子女就学等问题,解决后顾之忧。包括新罗区在内的龙岩市投资软硬环境已连续三年在全省投资环境监测评价位居第二,被亚洲制造业协会评为“2007年中国制造业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入选“2D07年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区)”。

明确发展方向培植骨干企业

民营大户是民营经济的顶梁柱,也是重要的后续财源。在实际工作中,新罗区围绕做大做强“125”产业,紧紧抓住那些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以及管理水平高、企业效益好的民营企业,引导企业不失时机地加大投入,促其不断上规模、上水平。

第一,突出帮扶措施,做强企业。一是坚持扶大扶强。重点扶持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优势企业,集中各种资源向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倾斜,增强龙头带动能力。涌现出龙工、三德、春驰、森宝、标致、龙马等33家产值超亿元的骨干企业,并有6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经济300强,其中龙工集团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前三强,综合实力已跻身全国企业集团500强、世界工程机械50强,其产品为中国名牌产品。二是坚持育小扶优。重点滚动抓好每年60个新增长点项目的实施和50家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和经济运行调度。全区规模企业累计达308家,到2010年可突破500家。三是坚持达产达效。制定了“七位一体”工作机制,重点滚动推进各年度30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一批投资超亿元项目的建设进度。从项目引进到竣工投产,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全程跟踪服务,有力推进各项目早投产、早达产。

第二,突出科技创新,做优品牌。坚持“科技兴企”战略。引导并支持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并通过“6·18”等平台,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不断增强,民营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仅2007年,全区企业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新技术200多项。目前,全区已拥有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3家省级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15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高新企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企业产值五分之一强。有5家企业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或免检产品、2家企业产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34家企业产品获省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品牌企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三分之一强。龙工集团、卓越新能源于2005年、2006年先后在香港、英国伦敦上市。此外,新罗区还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产学研”洽谈会,督促和引导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和储备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全区有100多家企业与大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第三,突出要素保障,做大企业。一是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缓解企业资金短缺压力,新罗区于2003年6月注册成立了龙津担保公司,采取政府投入、企业入股的形式募集担保基金,自公司运作以来,已经为129家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15.3亿元,推动企业新增产值15.8亿元,新增税收1.9亿元,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和信誉。二是构建银企对接平台。加强与市经贸委、银监分局的协作,携手为辖区内金融单位与企业搭建对接平台。从2006年起,每年组织举办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洽谈会暨金融产品推介会,筛选推动一批项目投资前景好但资金不足的企业与金融单位进行需求对接,并使企业、银行能在第一时间双向对接,实现共赢。累计促成200多家企业与7家金融机构达成贷款协议,100多家企业现场签约贷款。三是鼓励强强联合。鼓励一大批企业加强合作,抱团发展,推动企

业联合投资,参与行业整合,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股份制公司,探索合作共赢、资本运作的创新发展思路:春驰集团与龙岩路达水泥厂、华龙水泥有限公司、太保林水泥厂、天宇工业集团公司等5家企业于2006年3月联手、合资组建福建春驰集团有限公司,有效解决了银行贷款资金未能及时到位影响资金筹措问题。实现了强强联合,携手走上了品牌、资源、资本、人才整合之路;此外,紫金建材与恒发火电合资建设年产500万吨熟料旋窑项目;辉业连锁购物加盟福建新华都等,有效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四是搭建企业用工服务平台。重点抓好劳动供需平台和校企合作平台建设,2004年起筹资800多万元建设劳动力市场,每月定期召开企业用工招聘会,推进招聘会日常化,仅2007年,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0085个,求职登记14318人次,职业介绍成功10302人次,被国家劳动保障部评为综合优质服务窗口。此外,从2006年起,建立常年性校企对接平台,每年举办一次“4·26”校企合作恳谈会,引导、鼓励职业学校及培训机构紧贴企业生产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培养技能人才,两年来,共通过平台促进校企双方达成各类产业用工培训计划8591人,为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夯实经济载体推动规模集聚

工业园区、城市市场、小城镇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工业园区建设方面,本着“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分期实施”的原则,紧紧抓住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这一载体,以产业集群理念推进福建龙州工业园区及各类工业集中区建设,切实增强工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努力为产业聚集创造更好条件,为发展民营经济提供平台。2003年至2007年,全区共引进各类项目1083个,总投资190.3亿元,其中开工建设超5000万元的项目10g个、超亿元的项目48个。目前,各类工业园区已开发工业用地8平方公里,完成标准厂房建设100多万平方米,入园企业达209家。入驻标准厂房38家,2007年底,实现工业产值42.5亿元。

在城市市场建设方面,狠抓闽西交易城、闽西粮油饲料城、陈陂陶瓷广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建设,积极开展新城区沿街商品网点建设和乡镇驻地新一轮集镇规划建设。使城乡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的商贸流通网络,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载体支撑。目前,区、乡两级形成了58个专业市场、17条商业街和30处集贸市场的市场体系。

篇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桐宣通〔2010〕 号

中共桐梓县委宣传部

关于转发《关于〈中共遵义市委 遵义市

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宣传报道方案》的通知

县文广旅游局、县电视台、县外宣中心:

现将《关于〈中共遵义市委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宣传报道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桐梓县委宣传部2010年3月22日

关于《中共遵义市委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 于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宣传报道方案

各县、自治县、区(市)党委宣传部,市属各新闻单位: 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遵义市委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对于开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做好《意见》精神的宣传报道工作,现作出如下安排: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做好《意见》精神的宣传报道,继续加大对公有制经济的报道力度,引导各级各部门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三个发展”的重要抓手,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中放手、放开;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管理、提高素质,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报道重点

1、宣传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三个发展”的重要抓手。宣传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在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推进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宣传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宣传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大跨越;只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才能实现遵义在新一轮发展中不掉队、不落伍。

2、宣传我市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宣传我市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加快形成强大合力,大力推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成为促进工业、带动农业、活跃第三产业的主导力量。宣传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平等准入、公理待遇,坚持加快发展、整体提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宣传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1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到全市经济总量44%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基本确立;到2020年,非公有制占到全市经济总量60%以上,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3、宣传我市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五大计划”,做大做强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宣传我市实施私营企业培育计划,为私营企业留出更多发展空间,扩大私营企业数量,增强私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施个体经济发展计划,加快发展个体经济,大力发展一批个体经济群体。实施重点领域扶持计划。实施工业园区集聚计划,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入驻园区做大做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入园创业和发展。实施全民创业发展计划,以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为载体,推动全民创业。

4、宣传我市全力打造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环境。宣传我市放宽投资领域、出资限制、经营范围等准入条件;简化行政审

批,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减轻企业负担,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等行为;维护企业权益,进一步完善投诉机制;健全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市县两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发展社会服务机构、加强司法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服务建设。

5、宣传我市加大非公有制经济扶持力度。宣传我市加大资金支持的政策、项目和服务;宣传我市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税收政策服务工作;宣传我市强化金融扶持,创新扶持形式和内容,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宣传保障用地需求,将非公有制经济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计划。

6、进一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宣传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非公有制企业科学发展的正面典型,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服从国家宏观调控,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学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有关规定,自学遵守市场规则、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不断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有效提高非公有制经济自身素质。

三、报道安排

报道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市属各新闻媒体于2月下旬统一开设“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月下旬至3月下旬,以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宣传《意见》精神,系统解读《意见》和有关文件精神,通过采访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等,分专题做好政策解读阐释。

第二阶段:市属各新闻媒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时间节点,宣

传各地各部门贯彻《意见》精神的情况。

1、大力宣传一批有成效、有经验、有特色,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非公有制经济典型,具体展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2、及时反映社会各界对市委市政府支持非公企业发展相关政策的积极评价。充分报道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

3、适时展开舆论监督,对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较好的部门进行表扬,对落后的单位和部门进行适度曝光。

4、做好每“十佳非公有制企业家”、“十强非公有制纳税”、“十佳促进就业非公有制企业”、“十强个体经营纳税大户”评选表彰活动的宣传报道。

各县、区(市)党委宣传部按照统一要求和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当地新闻单位做好《意见》精神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宣传报道。

四、工作要求

1、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意见》的宣传政策性很强,各新闻单位要认真领会有关精神,准确把握报道基调和政策界限。程序报道要完整、准确、及时,成就宣传要实事求是。

2、精心组织安排,做好选题策划。宣传报道既要有舆论声势,又要有思想尝试;既要纵览全局,又要贴近群众;既要注重理论阐述,又要注重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要对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剖析,要有分析思考和建设性意见,力求对工作具有指

导意义。

3、加强协调意识,做好相互配合。各新闻单位要动联系相关部门,采访专家学者、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全市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协助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部门和单位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尽可能为新闻单位的采访报道工作提供采访线索、推荐重要典型。

篇6: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正是这些成就和变化,为我们走向“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和重要的体制性基础,使我们有条件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无论是从现实出发还是从未来着眼,都要求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但是,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3.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也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地球关系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新型农民,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深化国企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快形成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篇7: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张红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促进“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准确把握形势变化,在关键问题和主要任务上花力气、求突破。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近年来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粮食生产实现了1958年以来的首次连续7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实现连续7年增长6%以上。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的形势,为实现全局发展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使“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一是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四取消、四补贴”、最低收购价、大县奖励等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二是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8.89亿亩、49%和51.5%,农业组织化程度稳步提高。三是支撑力量更加强大。去年,全国财政收入接近7万亿元,外汇储备达到2.4万亿美元,“十二五”时期农业的外部带动力量将会更加强大。四是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方面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关注农村的氛围十分浓厚。

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必须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继续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城镇规模扩张将促使农产品需求刚性持续增长。面对不断加大的供给压力,农业发展面临着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耕地和水资源约束加剧等突出问题,需要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以更好地支撑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必须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最大的潜力在农村。但目前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结构不优、波动脆弱的特征十分明显,消费能力有限。“十二五”时期,需要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和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的过程中加快农民增收步伐,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势头,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近几年农村面貌虽然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仍比较落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与城市居民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些发达国家把加强农业作为重要的战略突破口,将农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将对未来国际农业发展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十二五”时期,面对日趋复杂激烈的国际农业竞争,我们既要坚持对外开放,又要从战略高度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安全,做强做大国内优势农业产业,切实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

“十二五”时期,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需要特别关注以下重大问题。

尽管支持保护农业的氛围日渐浓厚,但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任务仍然艰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还不完善,带有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的利益取向尚未根本调整。从投资结构看,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慢于城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很小且增长缓慢。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农业占比仅为3.1%。从财政支持看,“三农”投入历史欠账太多。而且,资源要素流出农村的趋势还在继续,“三农”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建立。2009年我国土地出让收入约1.42万亿元,但耕地补偿机制尚不健全。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收的能力偏弱,农业很容易被边缘化。

尽管粮食实现连续增产,但维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难度依然很大。继续保持粮食增产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大。2009年,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75%的13个粮食主产区,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的39%,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农民种粮行为发生重大变化。近年来粮食生产成本刚性上升,2007年—2009年水稻、小麦、玉米价格年均上涨7.1%,而总生产成本年均提高11.7%。2009年,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比例下降到29.1%,粮食生产兼业化、保口粮、粗放经营的现象比较明显。“十二五”时期,粮食问题的核心仍是保供给,需要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在统筹协调中实现综合平衡。

尽管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未改变。2004年—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高出农民收入增幅2个

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21∶1扩大到3.33∶1。在农村内部,农户之间、区域之间的农民收入差距较大。2009年,上海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是甘肃省农民的4.2倍。因此,需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加农民收入,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尽管农村劳动力还有富余,但职业农民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将成为常态。2003年—2009年,40岁以上的农业劳动力的比重由57.7%提高到67.8%。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受过短期职业培训、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分别仅占20%、3.4%、0.13%,而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接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在70%以上。随着农村劳动力继续转移,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还会加剧。特别是高素质的职业农民严重短缺,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尽管农业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但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从贸易结构看,2004年农产品贸易逆差为46亿美元,2008年猛增到181.6亿美元。特别是园艺、畜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频频受阻,而大豆、棉花、食糖等资源性大宗农产品进口急剧增加,农业比较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国外资本通过并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控制种业研发、布局粮食收购市场等多种方式进入我国农业产业领域。

尽管农村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但关键领域改革仍然滞后。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不完整,征地制度改革滞后,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妥善保护。部分地区探索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等,也对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扶持政策还难以调动商业金融机构的支农积极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育相对缓慢。由于法律

地位不明确,我国开展信用合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促进“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应始终围绕促进城乡统筹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个中心任务展开,在保供给、强基础、转方式、拓功能、遏差距、促开放六个方面有所突破。保供给,就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总量增长、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要求,千方百计确保农产品供需平衡。强基础,就是着眼于中长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下大力气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培养造就职业农民,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转方式,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拓功能,就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拓展农业在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和能源替代等方面的新兴功能。遏差距,就是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中心任务,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开放,就是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改善要素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

完成“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必须重视两大政策取向:一是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协调城乡、工农关系,是未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方向。应进一步完善税收、补贴、价格与民生政策,着力构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二是注重面上政策与区域政策的协调配合。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新时期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十二五”时期应在继续完善面上政策体系的基础上,注重健全完善区域性

篇8: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发展方式,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 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 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关键点, 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

经济发展方式, 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 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 而且包括结构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 、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 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 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 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转变”, 主要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 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加快推进“三个转变”, 逐步形成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以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相协调的新格局, 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一)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目前, 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2006年居民消费率降到36%, 成为历史上的最低点。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 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 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 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消费率的持续下降, 还对扩大内需造成严重制约, 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而外贸顺差过大和国际收支盈余过多, 还会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 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因此, 无论是着眼于改善民生, 还是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平衡, 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 鼓励合理消费, 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 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 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近些年来, 我国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 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年~2006年, 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目前,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9.5%, 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只有32.2%, 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对此,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是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过多年努力, 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 自主创新不足, 转化水平不高, 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 还是从国内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的现实看, 都到了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保证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影响又好又快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基础。

(一) 发挥市场作用配置市场资源已进入制度化的阶段。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通过经济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 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 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党的十四大以来, 我们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把改革推向深入, 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实现了由国家计划配置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日益充分的发挥, 对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 集中表现在计划体制、投资体制、全要素市场和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发展上。

(二)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条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国内外的事实证明, 市场作用的有效性与其完善程度成正比, 而市场作用的有效性又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生产效率, 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因此,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三) 加强宏观调控是避免市场配置资源盲目性的必要手段。市场配置资源必须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因为市场不是万能的, 市场作用有其盲目性的一面。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要想在经济上赶上发达国家, 必须实施正确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及配套的方针、政策, 引导资源配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战略、重点、方针、政策等, 集中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 在规划的指导下全国上下统一步调、协同动作, 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转变方式完善体制的具体举措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深化体制改革,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抓好这两个重点, 也就抓住了全部经济工作的要领。我们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能环保水平、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切实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 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着力构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互相促进的体制, 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在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培育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是加强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 缓解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

四是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与工业反哺农业结合起来, 把扩大农村就业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结合起来, 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稳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 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五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深化区域分工合作, 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 形成工业化、城镇化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国土开发格局。

六是调整内需与外需结构, 逐步形成内需与外需互动型增长机制。统筹协调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 统筹协调“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 统筹协调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参与全球多边、区域合作的关系,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

(二)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举措。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的重要内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大的生机活力, 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基础。

一是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要按照履行职责与提供资源相对称的原则,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 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围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制定和实施差别化的财税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 提高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 深化税制改革, 引导经济活动主体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同时,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 着力建设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二是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首先, 要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主要有:加强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 解决资本市场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矛盾。改革和完善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方式, 经营性土地使用权一律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积极发展人力资源市场, 建立健全市场化的用工机制和服务体系, 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健全和完善技术市场, 保护知识产权, 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其次,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体系的基础, 要结合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 通过道德建设、产权改革和法律约束, 加快建设社会信用服务体系, 健全并严格执行失信惩戒制度。

三是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十七大报告中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这是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平等保护物权, 从根本上确认和保障了公平竞争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 是有机统一的。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首先, 要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为着眼点, 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进一步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其次, 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键是切实落实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 进一步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 重点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行业准入难、融资难等突出问题, 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 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四是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目前,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吸收外资不断增加, 对外开放进入了商品和要素全面双向流动的新阶段, 国内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相互影响不断加深, 经济利益互相交织, 我国对外经济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应积极利用近些年来我们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机遇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树立国际眼光, 加强战略思维, 把握发展机遇, 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2007

[2].曾培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3].十七大报告解读:要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 新华社, 2007年12月09日

[4].十七大报告解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大众日报, 2007年11月02日

[5].郑新立.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人民日报

上一篇:初二以养成好习惯为题的作文下一篇:如何分析新浪微博粉丝展现营销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