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

2024-08-11

《拿来主义》(共6篇)

篇1:《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教学内容:《拿来主义》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作者,了解文章写作背景,理清全文思路 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拿来 教学重点:理清全文思路 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点拨教学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很浓,阅读范围比较广泛。唐诗宋词,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看了不少,每天我们也进行交流,但对于这些文学作品,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接受它呢?

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三、题解

《拿来主义》教案

读标题后,要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是‚拿来主义‛?(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四、阅读课文

(一)第8、9段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大宅子‛指文化遗产,‚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鸦片‛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烟枪和烟灯‛指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三)、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鱼翅‛)应取什么态度?吸收

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采取什么态度?批判地吸收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取什么态度?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么态度?坚决抛弃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四)、‚得了一所大宅子‛自然是指面对文化遗产,那么,其余的内容应当怎样理解?仔细阅读课文,思考‚孱头‛、‚昏蛋‛、‚废物‛各指的是什么 ?

孱头,‚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昏蛋,‚勃然大怒放把火烧光‛,盲目排斥,虚无主义;废物,‚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五)、本文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明我们必须要实行‚拿来主义‛的?是通过批判与‚拿来主义‛相反的‚送去主义‛来证明必须实行‚拿来主义‛。

1、第一段是从什么角度批判‚送去主义‛的。

本段第一句说明‚送去主义‛的由来,以后语句列举了反动政府一味送去的可耻行为。

2、为什么‚别的且不说‛,而‚单说学艺上的东西‛?

因为本文着重要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所以作者集中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

3、本段最后一句‚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其中‚进步‛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

(六)重读第3、4两段,想想一味送出去究竟有什么坏处?

1、第3段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批判送去主义?

本段用将‚送去主义‛与尼采进行比较的方法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

2、第3段开头意思紧承第1段,联系第1段的内容应怎样理解‚丰富‛、‚大度‛、‚不算坏事情‛? 这里是对‚送去主义‛的讽刺,不是‚丰富‛,而是自欺欺人;不是‚大度‛,而是媚外求宠。一味地送出去,当然是坏事情。

3、说说‚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

‚抛给‛、‚送来‛是指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侵略。‚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一句‚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把‚抛来‛和‚抛给‛之间的善恶分得十分清楚。

4、第3、4段和第6段的意思。

第3、4段通过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来批判‚送去主义‛,第6段揭示‚送来‛产生的祸患,说明‚拿来‛的必要。

(七)学习本文最后一段。

1、最后一句的‚新文艺‛、‚新人‛指什么?

《拿来主义》教案

新人指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新文化指无产阶级文艺。

2、归纳本段的本意。本段总结了全文,指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当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五、理清全文思路

作者开始先批判了‚送去主义‛,边批判边树立自己的观点,然后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拿来主义‛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明确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展示文章的提纲: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

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第三部分:(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六、教师总结

犀利的语言,讽刺幽默的风格,固然是高超的语言艺术,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对事物的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来自对敌

人和旧事物的憎恶痛恨。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没有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高超的语言艺术。我们应当透过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七、板书设计

拿来主义(鲁迅)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篇2:《拿来主义》

桑植县第一中学

黄波

电话:*** 邮编:427100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自己在“三主五部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学习中的体会和《拿来主义》教学实践的经验,从对教材的处理;重点、难点的突破;学科整合及开展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我的教学思路和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 学科整合 “导学”案 师生对话 生生对话 高效课堂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②教育是衔接历史与未来的伟大事业,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师就应该不断的创新,培育适应时代的新人才。为了提高全民素质、改革教育现状,伴随着全国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我们全县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实行了“三主五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我在《拿来主义》这一课的公开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探透教材,深入构思,精编“学案”,重点突出,让一切尽在掌控之中。2013年5月22日全县所有高中学校举行了“连片‘研训’”活动。我选择了《拿来主义》作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鲁迅的文章历来是让学生们比较头疼的篇目,由于年代距离比较远,加上鲁迅先生一些比较个性化的语言表达,都给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方面造成障碍。虽然《拿来主义》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我认为选择这一课题开展公开课教学还是比较恰当的。原因有二:第一,鲁迅的文章虽然难懂,但思想深刻,很有嚼头。帮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解读清楚,老师和学生都会有比较强的收获和成就感。第二,这篇课文的篇幅比较短,不 会把摊子铺太大,一节课的时间,专注于一两个问题深挖、挖透,这样处理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设计的三个课时,实际上教师只需要上一个课时,即上“探究案”。

因此我在编写“预习案”的时候,就尽量把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知识导学写得详细点,让学生明确这篇课文作者谈的是对待外国文化和文化遗产的态度,把重要的基础知识都在预习课上让学生自己解决。在编写“探究案”的时候,我仔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理出了自己讲这一课的头绪:把重点落在:

1、理解作者在文中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2、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所以我在“探究案”中只设计了两大主题,四个问题。在编“训练案”时候,我注意了两个要点,一个是基础知识的提升训练,一个是阅读题的提升训练,把这两个点都拔高到高考的水平,并且上升到规律总结、类题拓展的高度。从而让学生达到见微知著、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了解学情,精心指导,激发热情,平等对话,把课堂还给学生。在“预习课”上我告诉学生在理解背景的基础上可分三个步骤去读课文:初读: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的思路;精读:结合我提的三个问题(什么是拿来主义?在提到拿来主义之前,作者还提到了哪些主义,他的态度如何?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不同组成部分?文中哪些话可以看得出?)细读课文,并思考,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再精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思考作者行文的特点,本文可供借鉴的写法。学生通过这三读,对课文的理解深入了一些,通过设置的三个问题,我发现学生理解的障碍主要集中在8,9自然段,文中的“大宅子”、“鸦片”、’“烟灯、烟枪”、“鱼翅”等的论述,不明白到底指的是什么。

“探究课”上,为了在导入部分创设一点新意,我让两个学生说了一下预习《拿来主义》的感受,他们的感受不一定准确,但一定要真实而且应该有一 定的代表性,这样能引起其他同学的阅读共鸣,也引导了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在课前我看了他们写的感受,并选了两个学生要他们念一念自己的预习感受:

熊蓓:在“抛来”“抛给”“送来”等名词中昏头转向,找不到主题,大约应该“拿来”吧,后面大概在说怎么拿,可究竟怎么拿,我还是不知道。(教师对话:好,我们这节课就主要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拿来主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怎样“拿来”?)

王梓阳:感觉拿来主义距离我们太遥远了,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世界从很多方面都渐渐融为一体,文化也是如此。鲁迅的文章只属于那个年代。(教师对话:拿来主义在今天真的没有现实意义了吗?我们学完这课再下结论)这样一来拉近学生的距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很多学生在小声讨论,课堂气氛一下比较活跃了。

之后,我用课件形式展示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进行了重点解读,同时引出杂文的特点:一是论点明晰,有理论性、逻辑性;二是有文学因素,寓庄于谐,语言生动形象。而这两个特点正是我教授《拿来主义》的两个教学重点,可以说我的这节课就是想让学生以本课为切入点去了解杂文的文体特征。

在“预习课”上,学生完成了第一个任务是初读,解决字词,梳理脉络,划分段落结构,这是从宏观上理解和把握文章,学生可以体会到鲁迅行文严密的逻辑性和极强的层次感。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关键段落,即第七自然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是文章由驳论转入立论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脉络理清了,学生自然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了了解,对肯定什么,贬斥什么也有了初步的概念。学生在理解上就不会有障碍了,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有了“预习课”的铺垫,“探究课”我再将视角进一步聚焦,把重点落在两个问题上,第一个问题是理解作者阐述的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即认识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以及怎样拿来,第二个问题是文章的立论部分,即作者所采用的比喻论证。这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应该详细分析。《拿来主义》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在备课过程中,我把第一个重点设计了两个大问题,同时也准备了很多小问题来突破这个难点,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我设计的问题如下:

1、本文题目是“拿来主义”,第一段却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原因何在?

在课上我用课件的形式把这个大问题又分成六个小问题提示: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那么只要找出依据否定其他所有的选项就行了——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排除法。分析一个题,首先要确定这个题的答题区间,然后才能准确的找到依据。

⑴、读1-7段,把作者提供的所有选项分别找出。

⑵、什么是“闭关主义”?作者是怎样否定它的?其本质是什么? ⑶、“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 ⑷、作者是怎样否定“送去主义”的呢? “送去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⑸、“送来”都是些什么东西?这种“送来”的本质是什么? ⑹、1-7段论证的是什么问题。拿来的本质什么?

根据我的引导,同学们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接着主题一的第二个问题同学们也很容易的在课本上找到了答案,于是我安排展示小组的同学上黑板展示,点评小组的同学点评,全班同学质疑补充,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很多有质量的问题应运而生,很多学生的精彩发言得已呈现。赢得了全体同学和听课老师的 热烈掌声。

对主题2的探究,我感觉立论部分其实并不难理解,只要认真逐条分析清楚喻体和本体的对应关系,就会把握好“拿来”的实质和方法。老师的关键作用是引导,我的做法是将问题一步一步细致化,有较明确的指向性,因为太宽泛的问题学生很难把握,不知道该答什么,只泛泛而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没有意义的。我在编“导学案”的时候已用表格形式设计好了,也在课件上设计好了。我在提问题的时候又这样步步为营地解读我设置的问题:

1、大宅子比喻什么?寻找文中的依据。

2、对大宅子里的东西,作者明确的取舍态度是什么?

3、在谈及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时,作者涉及到哪三类人?他们的表现是什么?(找到关键词)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这三类人的特点?

这些问题实际是一点点解析文章,在问题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不难。在分析三类人的时候,概括任务都教给学生。在回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寻找第一题的依据的时候有一些麻烦,绝大多数学生通过预习查看资料,头脑中已经预设好了大宅子是比喻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没有留意在文中印证这一观点的依据,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必须再将课文从头到尾浏览一遍,这又是一次对文章的熟悉过程。为了和“拿来主义”相呼应,我要求学生分别以“什么主义”给“孱头”“昏蛋”“废物”取名,学生很快就分别给它们冠以“逃避主义、虚无主义、投降主义”之名。

主题2的第二个问题我基本采用了相同的处理办法,学生在辨析烟枪、烟灯与姨太太的时候略有争议,不过在讨论中,抓住“能否进博物馆”这一点,很快也达成了一致。特别是学生在展示完以后的质疑阶段,王梓阳提出:“看见鱼翅,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吃点,为什么又补充说‘只不用它来宴大宾’?” 这个问题的时候,刘红怿同学站起来抓住“大宾”一词为他做了精彩的回答,赢得所有人长时间的掌声。

学习完这两大要点,学生对“拿来主义”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细致的分析使他们对内容十分熟悉。这时候,我又适时地再回归到结构形式的问题上来,学生们很快答到了点子上,总结这两段同样也使用了先破后立的思路,这样做的好处是:破得越彻底,立得越牢靠。鲁迅的伟大不仅表现在其思想的深邃上,也表现于他行文的灵活和不拘一格。

《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的核心段落是八、九自然段,也是杂文形象化议论的最好体现。学生学习之后对比喻论证的好处是有体会的,也能做出诸如“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的总结,但我总觉得分析到这一步还显得肤浅,问题还有再挖掘下去的空间。语文学习中,阅读和写作不分家,能不能考虑把对课文的解读和学生的写作实践结合在一起呢?我在备课中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安排了“开放平台 ——拓展写作训练”这一环节,训练的主题就是形象化议论的片段写作。这一片段的写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完成是有难度的,于是我把写作课安排在讲《拿来主义》的前一周,让大家在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查阅大量资料,有意识地搜集形象化议论的语段,最后再落笔成文。由于准备充分,学生这次片段作文的完成是比较成功的,好多同学的作品都写得很精彩,我精心挑选了比较典型的三个片段,让学生自己在班上朗诵,让其他同学赏析、评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对同伴学友的文章本来就很感兴趣,看到同龄人的优秀作品也更容易对自身产生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觉,语文课的内容与实践并不脱节,鲁迅的文章距离我们也并不遥远。鲁迅写杂文的技巧在今天仍有可以为我所用的重要价值,学习的过程本身便是一种“拿来”。我认为这个写作环节的设立是我整个课时安排的一个亮点,使 对鲁迅杂文的学习少了点严肃、沉重,多了些轻松、和谐,这正是寓庄于谐的杂文应该给予学生的。

整个“探究课”的课堂基本上都是学生在动,教师只做适当的点拨。基本的流程是:导入——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展示——学生直接对话(质疑补充,探究规律)——学生总结提升。[在这节课之前有一节预习课(即第一课时),在这节课之后有一节训练课(即第三课时),这两节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完全遵循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改原则,也贯彻了“导学案是路线图,学生展示是关键”的课改思想。实现了“课堂高效,学生激情投入”的目标。

三、接受指导,总结得失,继续努力,开创未来。

这节课结束以后,我征求了本校和外校同行的意见,大家的评价是比较高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条肯定意见是:

一、导入比较新颖,学生读感受,一方面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一方面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显示出老师对学生的关注。

二、对八、九自然段的分析细致入微,一一对应本体和喻体使学生对“拿来主义”的理解透彻。学生表现优秀,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三、教学思路清晰,两大重点突出:一是理清破立结合的思路,二是学习形象化议论的方法,了解杂文特征。

四、写作拓展训练是对传统教学思路的突破,学生的写作水平高,课堂气氛活跃。

五、教学过程中学生板书的时间较长,是否把这一内容安排到课前完成,或者直接让学生在展示台把“导学案”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这次公开课给我自己最深刻的感受是: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分析学生对课文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已掌握的不用展开讲,凸显教学重点,这样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另外要敢于放手,要相信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相信只要学生对这门学科和你这个老师产生了兴趣,就一定能学好。

感谢老师的倾情倾听,倾力点拨,亦感谢孩子们的热情配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语文教学路上,我将竭尽全力,努力塑造完美的自己。

【参考文献】

①《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432页

②《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的基石》

篇3:新闻切忌“拿来主义”

关键词:新闻,拿来主义,措施

《拿来主义》是鲁迅一篇著名的杂文, 着力对“拿来主义”进行了批判。尽管“拿来主义”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能够使我国科技水平、管理水平迅猛得到一个提升, 而当下新闻的“拿来主义”又是如何呢?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新闻的“拿来主义”, 发现我国很多新闻记者对“拿来主义”还有很多狭隘的理解, 这也就直接导致很多新闻记者的“拿来主义”缺乏“消化、吸收、再创新”, 成为了“拿而用之”, 这就使得新闻根本无法更好地发挥作用。这种“拿而用之”的“拿来主义”已经严重影响了新闻质量、新闻层次和新闻效果, 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改进, 切忌错误的“拿来主义”。

一、新闻“拿来主义”的表现

(一) 照抄照搬现成的材料

当前, 有很多新闻记者不能正确认识“拿来主义”, 很多时候都是照搬现成的材料, 甚至不做任何加工就使用材料, 使得很多新闻缺乏生动性。比如, 一些时政新闻记者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召开的会议, 很多时候都是对领导讲话进行“照本宣科”, 直接把领导讲话内容作为宣传内容, 而不是对领导讲话、会议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找出既具“宣传价值”、又具“新闻价值”的宣传点, 使得新闻宣传变成了“简报”, 既没有新意, 也缺乏价值, 导致很多新闻只突出了“宣传价值”, 但却缺乏“新闻价值”。

(二) 根据既有框架套素材

如果说直接使用是最直接的“拿来主义”, 那么根据既有框架套素材, 则体现了“高级形式”的拿来主义, 这主要是很多新闻记者由于对新闻工作比较熟悉, 对于不同体裁的新闻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框架, 只要将新闻内容装入到框架中就万事大吉, 这既是一种严重的偷懒行为, 更不符合新闻工作规律, 因为只有通过不同体裁、不同形式、不同模式, 才能使新闻更加生动, 否则就会陷入“八股文”的怪圈。这种按照既有框架套素材的“拿来主义”, 在当前新闻战线大有人在, 很多记者为了抢时间, 很多时候都是采取这种方式, 导致新闻缺乏生动性。

(三) 拿别人的稿件为己用

与照抄照搬和根据既有框架套素材相比, 拿别人的稿件为己用的“拿来主义”则显得十分不道德, 尽管这种“拿来主义”属于极少数行为, 但其影响极坏, 这与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新闻工作的要求大相径庭。比如, 有一些新闻记者存在着抄袭的问题, 对于别人的成果直接拿过来使用, 不仅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而且也由于没有对新闻进行深入思考, 导致缺乏深度;再比如, 目前很多新闻记者对基层联络员的稿子直接使用, 而不是进行深入思考和认真完善, 直接署上自己的名字和联络员的名字就算完成了一篇新闻;再比如, 一些新闻记者在对会议进行报道时, 通常都会管主办单位索要新闻通稿, 将新闻通稿稍加改动便成为一篇新闻。

二、新闻“拿来主义”的解决措施

(一) 提升职业素质

当前新闻记者普遍存在的“拿来主义”, 暴露了一些新闻记者缺乏职业素质,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要想解决新闻“拿来主义”问题, 就必须从提升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上狠下功夫。这就需要新闻记者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职业意识,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认真对待新闻采编工作。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加强自身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建设, 始终恪守自身的职业操守, 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来, 正确处理好“拿”与“用”的关系, 将新闻素质当成丰富新闻采编工作的工具而不是主体。

(二) 转变新闻作风

要想解决新闻记者“拿来主义”问题, 就必须积极教育和引导新闻记者转变新闻作风, 特别是要结合“三贴近”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积极推动新闻作风转变, 这样能够使新闻记者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新闻采编工作中来。新闻记者作为新闻采编工作的主体, 必须改变“拿来主义”的作风, 将新闻报道的“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紧密结合起来, 既要体现党和政的喉舌作用, 又要注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新闻需要, 通过深入思考, 挖掘具有较高层次的新闻点, 通过自身独立思考精神的展现, 使新闻报道成为观点论战和思考交锋。

(三) 学会正确拿来

新闻记者在对待“拿来主义”方面, 要学会正确拿来主义, “拿来”不是“直接拿用”, 而是“拿来借鉴”, 只有树立这种理念, 才能博取众家所长、体现自身特点。比如, 在对相同新闻点进行报道过程中, 可以参考和借鉴别人的观点, 但切忌照抄照搬, 而是要将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深度融合, 形成新的新闻升华, 体现新的新闻价值;再比如, 对于基层联络员提供的新闻资料, 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整理, 将基层联络员的新闻资料当成“第一手资料”, 更多的是要通过自身的思考来强化新闻资料的使用价值。

篇4:拿来主义、送来主义、买来主义

鲁迅发明“拿来主义”这个词的原意,直接针对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间接针对的是崇洋媚外。“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兴起,所谓“新文化”,其实就是西方文化。与之相对的,就是中国传统的“旧文化”。在胡适等人的大力倡导下,新文化以“全盘西化”的口号扫荡中国社会,似乎中国传统旧文化只有裹小脚、留辫子、娶小妾、八股文之类的糟粕,因此,传统文化几乎统统被置于应彻底抛弃的行列,甚至竟有人提出要取消汉字。然而,当时很多“新文化”也非常拙劣,一味地模仿西方,弄得不伦不类,遭到很多嘲笑。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一个传统文化的回潮,当时称为“发扬国光”,也有人称为“复古”,其对立面就是“全盘西化”。鲁迅就是在反对“全盘西化”、提倡“发扬国光”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拿来主义”的。

我认为,鲁迅在1934年写《拿来主义》一文时,对自己过去过分偏向“五四”新文化、痛批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有了一定的反思,从否定传统文化的道路上退回了一些。因此,鲁迅“拿来主义”的对象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拿来主义”也是其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按照鲁迅在文章里的阐述,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继承、有吸收、有改进、有抛弃。换句话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是主张客观地对待传统文化。这一态度的产生,一是因为“全盘西化”过于偏执,二是因为针对“全盘西化”而反弹的“全面复古”过于顽固。因此,鲁迅的“拿来主义”主张对传统文化要动脑子、有眼光,自己去“拿来”,实际上也是对“全盘西化”的间接批评,不能一味否定传统文化。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特意提到西方的“送来主义”在中国引发的“恐怖”,已经清楚地表明他对于“全盘西化”的否定。鲁迅在这一时期的立场,与他自己过去的主张已经不完全一样了。

然而,在鲁迅首创“拿来主义”很多年后,一些人对于“拿来主义”的理解与鲁迅当时的本意已全然不同。现在的“拿来主义”更主要的是要从西方“拿来”,而不是鲁迅所说的要从传统“拿来”。现在的“拿来主义”在某些时候甚至等同于鲁迅批评的“送来主义”。当年西方送来的是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如今,有些还在继续送来;有些已不再好意思厚着脸皮强行送来了;有些换了新东西,仍源源不断地“送来”。而现在很多人打着鲁迅的旗号高喊“拿来主义”,其实就是鲁迅批评的“全盘西化”,对“送来主义”照单全收。与此同时,现在的“拿来主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差不多也就是全部抛弃,统统视为垃圾。事实上,这正是鲁迅反对的,这样使用“拿来主义”,鲁迅地下有知,恐怕也不会同意。

在现代条件下,我们在对西方文化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时,应该要有点新的认识,要有自己的头脑和眼光,这样才能判断西方文化的本质,才能知道哪些是需要“拿来”的,哪些是不该“拿来”的,哪些是需要“拿来”后加以改进的。当然,“拿来主义”在这里多少也有点天真或不准确,因为,我们希望的“拿来主义”与西方希望的“送来主义”并不合拍。西方想送来的东西,有些是免费的,有些是要付钱的,甚至是强行摊派的。但是,我们常常不知道,西方免费送来的东西往往是钓鱼的诱饵,我们某些人则以为那是“拿来主义”成功的证明。而我们想拿来的东西,绝大多数是拿不来的,是需要付钱的,一厢情愿地“拿来”,很容易被西方起诉、惩罚。所以说,对于西方,我们兴高采烈地想象着“拿来主义”,却常常会被西方视为“偷盗”。因此,我们也发现,“拿来主义”有时就是“买来主义”,“拿来主义”也经常成为内外勾结的幌子,这可能就是某些人偷换鲁迅“拿来主义”概念的动机。

针对西方文化的“拿来主义”与针对传统文化的“拿来主义”还有一个巨大的不同。对于传统文化,如果想拿来,一般不会有什么障碍,最多讨论一下,拿来后到底好不好?是否适合现代?而且,对于传统的“拿来”,基本上是免费的,没有“买来主义”,也没有“送来主义”。但是,对于西方文化,我们发现,某些我们迫切需要的东西,确实是有用的好东西,我们非常渴望“拿来”,甚至愿意花大钱,彻底兑现“买来主义”,西方还不愿意,比方说高科技,这似乎可以称为“拒绝主义”。所以,对于西方文化的“拿来主义”,除了要有头脑、有眼光,挑选着“拿来”外,还不能太一厢情愿,以为我们只要想“拿来”,别人就愿意给,以为我们想买来,别人就愿意卖。已经有太多的事实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我们渴望“拿来”,却遭到拒绝,根本“拿不来”“买不来”,而很多我们不想要、不需要的东西,西方正源源不断地“送来”。

如果说,我們判断传统文化如何“拿来”可以用西方文化做参照,那么,对待西方文化如何“拿来”“买来”,也需要用传统文化做参照,同时还需要用中国现实做参照。这应该是现代中国人对待“拿来主义”的态度。

(选自“一个人的世界”博客,有删改)

篇5:拿来主义(沁源)

——沁源县教师进修学校 杨晓峰

述教材

《拿来主义》是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第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属于杂文。本单元阅读与欣赏的重点是提炼文章主旨。学习本文,要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提炼主旨。《拿来主义》一文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方面的一篇杂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和一些人对待外国文化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外国文化的基本原理、正确态度和方法,指出了“拿来主义”对于创新民族新文化的重大意义。鲁迅先生对外国文化的见解,时至今日,仍然放射着思想的光辉,值得学生认真学习和借鉴。述教学目标

依据本单元“导读提示” 和本课“训练重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正确理解本文的主旨,准确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2.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本文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正确理解运用反证、具有讽刺意味的语句。

3.通过诵读、讨论,正确理解文章中各个比喻的含义。学习本文综合运用类比、对比、举例、比喻等进行论证的方法,4.树立正确对待外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掌握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方法。述学情

学生对议论文的把握程度还只停留在运用引证和例证这两种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来阐明一个道理的水平上,而其它的论证方法如较常见的比喻论证的方法还未掌握,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本册前面单元学习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品味语言、等阅读方法,结合本单元具体情况我把

“1.理清文章思路,正确理解本文的主旨,准确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习掌握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2.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本文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定为本课的重点。而“正确理解文章中各个比喻的含义。”则被定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述教法与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要求:课堂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考虑到本文在单元的位置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打算采用“问题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通过泛读、精读、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来自主学习。并配以相应的图片,使学生深入文章,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学会正确对待中外文化。述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并布置预习作业。)

一、、查找有关杂文的相关资料。

二、、查找作者鲁迅的相关资料,如生平、作品、评价性的文章。

三、查询有关对待中外文化的言论、故事及相关的图片、音乐、歌曲。

(以上预习作业,让学生在个人查询、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述教学流程

一、导入

有人记得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却记不清楚端午节、重阳节;有人喜欢坐在肯德基、麦当劳里享受美国快餐,却很少去品味粽子、元宵的味道;有人喜欢看韩剧,成为哈韩一族,却难得去看看京剧,欣赏一下唐装。面对众多的外来文化,我们应该怎样做?早在70多年前,就有这样一位思想的伟人为我们解出了答案。今天,就让我们就一起来拜读一下鲁迅先生所作的《拿来主义》,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保护好传统文化。

导语的设计不仅在于激趣,还在于激思,激情,而且应争取学生的参与,挖掘学生智力潜能,激活他们的思想,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为本课的顺利进行作准备。

二、作者简介(课前已布置预习)

三、写作背景(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补充,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拿来主义》最初发表于1934年。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实行屈膝投降的卖国政策,对内采取高压政策,进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文化界反动文人的复古主义逆流,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的“全盘西化”思想甚嚣尘上。在左翼文艺队伍内部,在是否继承和怎样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上,认识也比较混乱。针对这些情况,鲁迅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指出正确的继承和借鉴是建设新文化、塑造新人的必要条件。

四、整体感知课文

(快速朗读课文,听完录音后回答)

思考:1.“拿来”的观点是在哪一个自然段提出来的,是从哪一个自然段开始阐述的?

2、课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

五、泛读,初步体会文章主旨

1.文章总的论题是什么?

提示:这实际上涉及文章中“大宅子”的比喻内涵。

明确:笼统地说,本文谈的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

2.文章前半部分重在批判“送去主义”,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谈起?

提示:我们不妨先看清王朝的“闭关主义”。当时清政府以“国情特别”等为借口,盲目排外,与世隔绝,“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结果使古老的中国处于腐败落后的境地,最终在别人的枪炮面前,不堪一击,“碰了一串钉子”。

明确:国民党的“送去主义”与清王朝的“闭关主义”有着内在的历史的联系,而且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闭关自守”的“大门”没有了,“守”也失去了立足之地,于是就会由“闭关主义”走向极端“送去主义”。作者从历史上的“闭关主义”起笔,意在说明:(1)二者是衣钵相传的;(2)都是腐朽、落后、反动的本质的反映。

3.作者在哪一自然段提出拿来主义的内涵?

提示:第7自然段,关于拿来主义,说得明白些,就是用自己的脑袋去分析,用自己的眼睛去鉴别,用自己的双手去拿来。

4.作者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

提示:第7自然段劈头一个关联词语“所以”,这就表明,前文所述都是属于“我们自己来拿”的原因。

明确:(1)第1、2自然段所论,是“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送去主义”乃是一种“有往而无来”的行径,它与“礼尚往来”的交往原则不符。(学生体会举例、反语的应用)

(2)第3、4自然段所论,是“送去主义”必然造成严重后果。“我们的子孙„„讨一点残羹冷炙”,这些话语说明:按照历史的发展,长此下去,必然让我们的子孙沦为乞丐,让我们的民族亡国灭种,让我们的人民更加陷于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用《“友邦”惊诧论》中的话说,就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因此,我们要正视历史发展的逻辑,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学生体会类比、比喻的应用)

(3)第6自然段是揭示“送来”的危害性。

教师小结:本文前半部分作者采用先破后立(板书)的方法得出结论性观点,回答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那么,怎样实行拿来主义呢?

六、研讨第9自然段的比喻论证

背景中已介绍本文主要谈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可8、9两个自然段只字未提“文化遗产”,却谈什么“大宅子”之类的问题。(先研讨第9自然段的比喻论证,学生易于接受。)

1.同学阅读讨论第9自然段,想想“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

太太”分别指什么?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学预想:这里“大宅子”、“鱼翅”、“姨太太”并不难理解,对“鸦片”的含义可作适当启发:清末有些人吸食鸦片,身体垮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看来鸦片不是好东西,但鸦片作为药用,有很好的止痛效果,看来鸦片又是有用的东西;那么究竟应当怎样评价鸦片呢?想想文化遗产中什么样的作品与鸦片具有相似之处,可见它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内容

2.明确了“大宅子”、“鱼翅”等所指内容后,再进一步明确拿来主义者对待这些事物的态度。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齐答:

第八自然段内容,学生可能不易理解,需教师多启发。

3.用一句话概括“拿来主义”的做法

明确:“他占有、挑选。”或“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4.研讨第8自然段

“得了一所大宅子”比喻面对文化遗产,其余内容如何理解?(同学讨论、交流)选择班级中较有表演才能的同学,让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把孱头、昏蛋、废物这三类人物演绎出来。使学生明确:

“孱头”:“怕被污染徘徊不敢走进门”,指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昏蛋”:“勃然大怒放把火烧光”,指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

“废物”:“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指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显然,作者对这三类人是持批判否定的态度。本段末句中的“全不”,足见作者的态度。

5.小结:第8自然段批判对待外国文化的错误态度,第9自然段阐明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和方法。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总结全文,阐述实行“拿来主义”的要求和重大意义。

七、研讨第10自然段

学生讨论第10自然段,这一个自然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题?设计出五个相应的问题。目的:引发学生逆向思维。

小结:本自然段是全文小结,显示了鲁迅在改造民族素质和创造民族新文化上的真知灼见。

八、讨论活动

有报刊载文《洋节入侵,圣诞节将成“第二春节”?》,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洋节入侵与传统节日的不断淡化?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洋节盛行、传统节日淡化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以及我们如

何运用“拿来主义”思想对待洋节,传承并发展传统节日。

九、通过课题练习体会本文语言特色

(一)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回答:这一自然段中区别了哪两个词?为何这样区别?对“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应怎样理解?

(二)请同学们说说下面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结:鲁迅先生犀利的语言,深邃的思想让我们为之折服。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位思想的先行者。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没有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高超的语言艺术。我们应当透过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全文小结:

没有拿来的,就没有今天思想的解放、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社会的发展是如此,个人的发展亦如是。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应学会运用好“拿来主义”,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要注意防止不良习气、不健康的思想文化的浸染。

十、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及外来文化影响等方面展开调查,形成调查报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板书设计

拿来主义

破闭关主义(排外)

送去主义(媚外)

立拿来主义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述教学反思

本节课立足课本,着力挖掘,设计合理。开头的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尾的讨论符合实际,学生有话可说。课文中的比喻义也是通过课堂练习水到渠成的加以解说。在教学思想上,既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突出探究能力的训练,创新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体验求知的乐趣。

篇6:拿来主义课文

拿来主义(1)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2),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6),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3〕。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4〕,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5〕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6〕。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7)。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

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六月四日。

注释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六月七日《中华日报·动向》,署名霍冲。

(2)“闭关主义”指清政府奉行的闭关自守政策。

〔3〕“发扬国光”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四年间,美术家徐悲鸿、刘海粟曾分别去欧洲一些国家举办中国美术展览或个人美术作品展览。“发扬国光”是一九三四年五月二十八日《大晚报》报道这些消息时的用语。

〔4〕“象征主义”一九三四年五月二十八日《大晚报》报道:“苏俄艺术界向分写实与象征两派,现写实主义已渐没落,而象征主义则经朝野一致提倡,引成欣欣向荣之概。自彼邦艺术家见我国之书画作品深合象征派后,即忆及中国戏剧亦必采取象征主义。因拟„„邀中国戏曲名家梅兰芳等前往奏艺。”鲁迅曾在《花边文学·谁在没落》一文中批评《大晚报》的这种歪曲报道。

〔5〕尼采(F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和“超人”哲学的鼓吹者。这里所述尼采的话,见于他的《札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6〕一九三三年六月四日,国民党政府和美国在华盛顿签订五千万美元的“棉麦借款”,购买美国的小麦、面粉和棉花。这里指的可能是这一类事。

(7)指当时国民党政府在巴黎举办的中国古典艺术展览

(8)这里是讽刺作乐富家翁的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等人

文章《拿来主义》:

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什么叫“拿来主义”呢? 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 这就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弄明白的问题。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上一篇:2016司考民法知识点: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下一篇:电线电缆质量检验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