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自查情况报告

2024-08-10

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自查情况报告(精选11篇)

篇1: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自查情况报告

XX县卫生局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自

查情况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后,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从原来对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调整为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为确保过渡时期内我县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松、不断、不乱,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县卫生局在县政府统一负责、领导下,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全力做好我县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现将我局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为保证《食品安全法》顺利实施,把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州、县关于食品安全法实施的相关会议精神,组织学习省、州卫生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全体监督人员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食品安全法》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食品安全法》精神实质,要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转变观念、服从大局,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力度不减。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一是向全体卫生监督员发放《食品安全法》单行读本,做到人手一册,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新法,要求更好地理解立

法精神,系统、全面掌握新法内容。

二是积极组织业务科室深入研讨《食品安全法》,认真分析新法赋予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重大事故查处、风险监测与评估、信息发布、标准制定、新产品的许可及检验规范的制定等6项重要使命,要求尽快拿出相应工作措施和办法。

三是主动联系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对食药局工作人员就餐饮服务行业的行政许可、日常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等相关业务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为今后餐饮服务行业监管工作的顺利交接做好准备。

三、开展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宣传活动

为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舆论氛围,让公众和食品生产经营者了解、知晓《食品安全法》,我局积极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宣传周、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月等宣传活动。为把宣传工作落到实处,我局成立了以XX局长为组长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活动方案,动员全体卫生监督员积极参与宣传活动,切实做到了组织领导、工作部署、措施落实、宣传效果“四到位”。

在宣传活动中,我局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70余人次,宣传车辆12台次,制作宣传板面7块,张贴宣传标语4条,公共场所悬挂宣传横幅2幅,现场接受咨询人员1200余人次,发放宣传《食品安全法》及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等宣传单6000余份,并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为了使《食品安全法》深入农村,我局还组织卫生监督员深入XX等6个乡镇,在集市、学校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立法目的、法律精神和主要内容,讲授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切实履行法定职责,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食品安全法》实施后,我局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动沟通,对过渡期间我县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各种职能分工与协助进行了认真研究、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在高、中考期间,我局派出卫生监督人员对承办高、中考任务的学校食堂、大中型宾馆、酒店及周边饮食摊点等餐饮经营单位开展了以饮食、饮水卫生安全为重点的监督检查,共派出卫生监督人员80余人次,检查餐饮经营单位64户次,提出书面整改意见17份。按照县政府部署,我局积极联合工商、商务、质监、药监等部门于8月中旬至8月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联合专项整治行动。在整治行动中,对城区及石堤、王村、塔卧等10个乡镇的389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20份,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并向广大餐饮经营者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餐饮单位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

人的意识,要求广大经营者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规范餐饮经营各环节的操作行为,杜绝了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广大群众饮食安全。

通过过来的辛勤努力,餐饮经营单位负责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为更好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XXXX年XX月XX日

篇2: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自查情况报告

2011年,古城镇食品安全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努力配合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以保障群众饮食安全为工作的出发点,现对我镇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自查,自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领导,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先后6次召集卫生院及镇村干部开会组织检查,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卫生院及时成立食品安全监管小组,院长担任小组长,以加强监管。以保障食品安全为目标,以食品安全整顿为切入点,以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领导,加强宣传教育等工作为抓手,切实履行职责,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努力维护辖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卫生院及时落实责任,食品安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卫生院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积极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在镇政府牵头下卫生院6次配合工商、文教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对辖区内的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机关伙食、108及316国道沿线餐饮食服务店,食品店、小商店、小卖部等进行了一一排查。重点对中小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蛋奶工程,加工储藏、食品留样等逐一进行检查,针对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及时现场纠正解决,责令卖主及时下架销毁过期及标注不全的食品及饮料。同时严格检查餐饮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及各种证照是否齐全,确保了各项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按照工作目标,在全镇范围内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结合古城镇实际,通过多次开展春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乳制品专项整治、学校食堂整治及联合检查等工作,效果明显。近年来,古城镇无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了食品市场安全稳定。

(二)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关注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基本形成

《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使食品安全意识深入民心,我院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为保障食品安全筑起了更为严密的制度屏障。每年,我们以“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通过悬挂宣传标语、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和宣传手册、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向辖区群众大力宣传了食品安全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共散发各种宣传材料2000多份,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册200多份,向学生传授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近1000人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更加明晰,体系更加完善,机制更加科学。但是,我们还看到在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食品安全法》宣传与培训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法律原文学习宣传的多,学习领会不深、不细;宣传手段与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等。

(二)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还比较多。比如一些种植养殖基地农药兽药使用不规范,休药期制度执行还不到位;一些食品生产加工的设施设备简陋、产品标准缺失、检验能力不足;一些食品经营企业索证索票、进货台帐制度落实不到位,农村食品市场安全水平较低;一些学校、建筑工地食堂卫生条件差,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仍然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等。

(三)执法经费不足。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中,普遍遇到经费不足的问题。

(四)食品监管人员数量明显不足、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篇3: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自查情况报告

11月9日上午, 新郑市人大主任王俊杰带领人大视察组对新郑市《食品安全法》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视察。新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智明, 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赵磊,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晓莉陪同。

视察组一行先后到莜面村、新郑一中餐厅、郑州东元食品有限公司、哈芙超市、薛店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好想你股份有限公司等地进行现场查看。在莜面村, 视察组详细询问了餐饮具消毒、所用蔬菜、食用油和肉类的相关情况, 查看了进货台账;在新郑一中学校食堂, 视察组与学校食堂负责人进行了亲切交谈, 详细询问食品安全管理、许可、健康管理及培训、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加工制作管理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等情况;在郑州东元食品有限公司, 视察组深入东元火腿发酵车间详细查看排酸、预冷、上盐、清洗、风干、无菌包装、低温发酵、中温发酵、高温发酵到恒温窖藏等各环节;在哈芙超市, 视察组重点查看了粮油、酒水、肉品、蔬果、散装食品等商品采购、生产、加工和销售情况, 详细了解了原材料采购、卫生安全保障等情况;在薛店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 视察组详细了解全市食品药品基层站所建设情况, 对其建设情况给予肯定;在好想你股份有限公司, 视察组参观了现代化生产车间, 对好想你从筛选原料到完成包装的流程化生产工序、干净整洁的车间生产环境、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等进行详细的了解。

最后, 新郑市人大视察组在好想你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室召开座谈, 会上, 视察代表认真听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晓莉关于《食品安全法》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 对全市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 认为新郑市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等方面措施得力, 成效显著。新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智明, 市人大主任王俊杰对今后新郑市食品安全工作提出新要求, 要求新郑市继续深入贯彻食品安全法, 增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水平, 确保全市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篇4: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自查情况报告

一、文件学习传达汇报情况

自农业部7号文件和省农业厅21号文件下发后,南阳农广校高度重视,给市农业局主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征得了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市农业局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召开了农广校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专门下发了贯彻落实的文件。去年10月份,各县区农业局相继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具体落实措施。

二、逐条贯彻落实的情况

1.对农广校工作的重视程度得到全面提高。市局将农广校招生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纳入了对各县区的目标管理,并将分值从去年的3分提高到了6分,各县区农业局也都在工作计划上把更多的培训任务分配给农广校来做。中职教育招生工作得到重视和支持,去年,全市招生数量突破800人。

2.全市各级农广校都保持了“三个不变”,没有撤并整合现象。

3.条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南召县农业向县政府申请,计划将隶属于农业局的农业技术培训班的场地和资源整合给农广校;社旗、新野等县通过随县农业局一起迁入新址办学场地和办公条件得到加强;内乡新增科技直通车一辆已投入教学培训一线;目前各县正在推动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等。

4.办学队伍得到加强和提升。西峡、新野、唐河等县相继选拔调整德才兼备、事业心强、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员进入到农广校的办学队伍,配齐配强农广校领导班子;部分县农业局对借用农广校的编制和人员进行了调整;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上各地农业局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师资队伍素质提升行动展开,全市第一期师资培训班已举办。

三、总结出好的做法和经验

在具体做法上,我市各级农广校一是广泛联姻,积极争取各项培训项目,不断积累培训经验,提升服务能力;二是扎实切入当地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有为促有位,不断强化公益性职能;三是以校长队伍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县校校长谋事创业、组织协调和引领作用,激发县校发展内动力;四是自我加压,积极主动要任务、争担子,将办学招生任务纳入农业局目标管理,逐步提高农广校办学工作在农业局整个业务工作中的地位和比重。

四、没能落实的方面及原因

1.个别县校在这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被拟定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上报。这主要是个别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向当地政府编制部门汇报沟通不够、个别领导对农广校认识有偏差造成的。

2.部分县校办学场地和条件较差,急待改善。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市县农广校得不到来自各级政府的专项的基础建设投入,基础条件很差、教学设施匮乏,设备陈旧老化,教学手段也相对落后,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迫切需要改善。

3.体系不稳、机构不健全。目前我市还有一个县没有农广校,部分县校没有独立的财权和人事权,财务不独立,人员编制与农业局混岗使用,大部分分校编制太少,市校和部分县校超编严重,大部分分校开展工作人手严重不足,现行体制下新生力量难以补充到基层分校去。

4.体系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强制性措施和专项经费支持,部分单位、领导认识不足,认为7号和21号文件,是农业部门的行业文件,强制力度有限,工作推广有难度。

五、进一步贯彻落实的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向相关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强化业务建设,以有为促有位,加强对外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力争使存在问题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篇5: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自查情况报告

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常委会2012年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教科工委于5月23日,组织由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参加的调研组,在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张旭同志的带领下,对我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活动中,调研组先后到濉溪县厚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安徽神华肉制品有限公司、安徽康宏园食品有限公司、傣妹火锅店和大润发超市等食品生产、销售企业进行了实地视察,听取了市食安办、市农委、市质监局、市工商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关于我市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座谈交流。现将调研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依照该法规定,我市及时调整了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初步形成了政府负总责、各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的监管模式,初步形成了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不断加大《食品安全法》宣传力度。《市、县区两级政府和各监管部门把《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措施,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法》的良好氛围。一是县区政府和 1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大学习贯彻力度。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以集中学习、会议代训、外出考察、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等形式开展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及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各级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法》的贯彻落实。二是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通过举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培训班等方式,不断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意识和遵章守法意识。三是开展多途径宣传。通过媒体播发、开辟专栏、现场咨询、发放资料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宣传《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常识,报道食品安全工作动态,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普及了食品科学知识,增强了公众的食品安全参与意识,“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已初步形成。

(二)初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的工作机制。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我市顺利完成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调整和机构改革。市政府下发了三定方案,明晰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市政府成立了由30个部门组成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明确了机构和编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规定,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和保障措施。市、县(区)均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搭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组织协调的工作平台,完善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安全责任制等规章制度,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实行食品安全一票否决。全市建立并有效落实了“四层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2年终考核,有力促进了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同时,强化保障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各级政府负总责、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已基本建立,“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部门职责已有效落实,“全市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已全面形成。

(三)各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实现全链条监管。抓住影响食品安全的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问题,集中精力开展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地沟油”、“问题乳粉”、农村及农村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各监管部门还结合实际,开展了桶装水、饮料、保健食品、小作坊、“五一”黄金周、春节“年夜饭”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确保了全市食品市场安全有序。在整治工作中,对食品违法行为敢于“出重拳”,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明显遏制。其中2011年,全市就出动执法人员21000人次、执法车辆4200台次,检查食品生产厂家、小作坊950家次,各类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2200家次,各类食品经营企业8900家次,餐饮食堂和饮食摊点6500家次;立案查处食品安全案件70起、涉案金额160余万元,处罚款51万元;取缔无证经营企业7家,责令停产停业食品生产企业2家;食品抽检9500批次,查获销毁食品生产原料510公斤、过期“三无”食品743公斤、肉制品158公斤。通过整治,全市食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食品安全现状明显改善。截至目前,我市134家食品

3生产企业、89家食品加工小作坊,6300家食品经营单位,5396家餐饮单位和17家定点屠宰场得到规范。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初步实现了食品安全无缝隙监管。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食品安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规模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企业多、从业人员多,但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所占比例不高,食品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还相对较低,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法律意识亟待加强,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潜在风险仍然存在。二是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市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监管能力还很薄弱,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现有的监管力量无法覆盖到整个食品安全链条。农贸市场、城郊结合部、农村家庭作坊生产加工食品未纳入常规监管视线,对无证无照的小餐馆、小作坊、流动摊点等,还需要行之有效的政策引导和监管措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需尽快完善。三是综合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食品安全法》设定的监管部门多、监管链长的特点,为加强协调,实现食品安全无缝监管,市政府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机构编制问题有待落实,以适应我市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需要。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综合监管机构建设,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综合协调机构,建立市、县(区)、乡镇(街

4道办)政府食品安全综合管理协调机构,落实各级政府负总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队伍建设,改善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技术条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诚信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努力提高整体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突出抓好重点品种的综合治理。继续从源头上抓好食品安全,大力推进农业、养殖业标准化建设;加强生产环节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制度,突出抓好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食品店和食品摊贩的监管;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监管方式,提高餐饮消费环节监管水平。突出抓好消费量大、影响面广的乳制品、食用油、肉类、食品添加剂等重点品种的综合治理。同时,选择群众反映强烈、食品安全问题多发易发的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进行集中治理整顿,逐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三)继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异常病例报告工作。强化以市疾控中心为牵头单位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逐步提高主动发现、事前干预的防范能力。健全以市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的食源性疾病异常病例报告监测网络,以达到食品安全事故早发现、可控制的目标。

(四)建立完善落实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四员”制度和有奖举报制度。积极推进农村监管“四员”制度,即在每个乡镇确定1名食品安全管理员,由乡镇政府分管负责人兼任;在每个乡

5镇卫生院确定1名食品安全宣传员,由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人员兼任;在每个行政村确定1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和1名信息员。相关工作分别纳入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考核范围。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设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资金,对查实的食品安全案件,积极兑现举报人奖励。

篇6:《食品安全法》贯彻落实情况汇报

《食品安全法》贯彻落实情况汇报

尊敬的市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组一行各位领导:

首先,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开发区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根据安排,我就开发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开发区总面积346平方公里,辖4镇2个街道办、?个村、2个社区,人口24.1万。辖内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个,其中生产加工企业?个,食品小作坊?个,超市?个,餐馆?户,小吃店?户,学校食堂?户,食品经营门店?个,小摊贩?多人,共有从业人员?多人。《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食安委的精心指导下,我区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管委会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保障食品安全为目标,以实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为契机,深化改革,理顺关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作配合,切实履行法定职责,积极探索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目前,没有出现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为促进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在保障食品安全中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区管委会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区食品安全工作的总协调。各镇和区直相关部门也明确了一名分管领导和食品安全联络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已经建立。2010年9月原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区人口和社会事务管理局,确保了全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推进。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先后制定下发了《开发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湛江开发区食品安全。

。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重点抓好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及上岗全过程的法律知识教育,根据管理相对人的实际情况,采取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形式进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教育,使《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教育与管理环节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教育企业牢固树立守法经营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切实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和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水平。截至目前,各成员单位在开发区管委会泰华大厦举办食品安全经营户培训班2期,培训食品从业人员256人,发放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5000余份,指导、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增强了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各监管部门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强化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执法队伍依法行政意识和科学监管水平。

(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食品安全法》实施后,由于两区整合,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面临机构和职能的调整,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的要求和我区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督体制,研究制定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整治目标,分解了工作任务,夯实了监管责任。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初级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消费各环节监管和米、面、油、酱、醋、肉、酒、豆制品、乳制品、儿童食品等重点品种监管,狠抓了重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整治和全区城乡食品市场日常监管。在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各项专项整治活动中,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参与,配合牵头部门做好专项整治行动的宣传工作。

区农业事务管理局:为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将辖区内各批发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农产品纳入了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加大农业生产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治理;开展农、兽、渔药及畜禽饲料添加剂残留及违禁药物的整治,严格种植、养殖产品农药残留检验检测,保证鲜活农产品抽检合格率。

区发展改革和招商局:建立了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出厂检验、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加大查处无证照加工食品、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使用禁用和超剂量命名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严格生产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及市场准入工作。把对乳制品、豆制品、肉制品等食品质量检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了乳品、酱油、醋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生产许可证,对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小摊点、小食杂店进行了专项检查。

区工商局:加强日常巡查工作力度,加大查处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的问题。重点对全区农药、兽药、食品、粮油经销店和各种食品加工(作坊)、熟肉制品加工点等进行拉网式检查,特别对全区各超市、食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农村集贸市场的粮、油、鸡蛋、儿童食品、散装食品及豆制品、奶制品、肉制品进行了专项检查。

区卫生部门:以检查“两证”为突破口,深入宾馆、酒店、农家乐、饮食摊点及学校、幼托机构、建筑工地集体食堂等餐饮消费单位,对其消毒设施、保管措施、“三防”设备、冷藏设备逐项检查。

区经济贸易和科技局:严格执行肉品“三章两证”制度和肉品登记制度,开展了以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清理病毒肉品、加强饲料监管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活动,清理了超市、食品批发市场及农村集贸市场等违规肉、私屠滥宰肉、注水肉、病害肉、劣质肉。

集中整治环节:按照监管部门职责和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任务分工,区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管,重点检查采购和使用的食用油索证索票情况,对来历不明的食用油实施监督检查,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用油追溯其来源。全区共出动执法车辆30台次,执法人员98人次,检查食用油经营户45户次和餐饮户85户次,有效保障了食用油质量和消费安全。

(五)精心组织,迅速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顿工作。

为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10年以来,根据国、省、市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我区高度重视,各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区食安办及时下发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实施方案》,对清理整顿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区管委会主管领导带领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经易、发改等8部门先后深入到全区学校、街菜市场、酒店、超市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检查,详细查看企业食品采购票据和记录,供货单位资质证等,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现场责令相关部门监督落实整改措施,要求尽快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记录。目前,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仍在深入开展。

(六)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严厉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

《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区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重罚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农业部门先后开展农业综合执法检查2次,农业投入品市场检查4次,出动执法车辆20多辆次,参加执法人员37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121余户次,查处各类违法违规问题案件24起,涉及金额7.1万元,责令整改20起。

区发展改革和招商局整治重点区域4个,重点单位3家,重点品种8个,出动执法检查车辆12辆次,执法检查人员25人,监督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45家,对8家食品生产企业使用的16种食品添加剂进行了备案,备案率为98.6%。

工商部门共检查批发市场16户次,检查食品经营户2300户次,出动执法检查车辆62辆次,执法检查人员580人,取缔无照经营23户,查获假冒伪劣和过期、变质食品30公斤;查获中文标识酒11瓶;查获“赖茅”酒和假冒洋酒共500多瓶;查获假冒“燕京”啤酒231箱;查获问题猪肉393.5公斤;收缴一次性泡沫盒12000个;发出行政指导书615份,行政告诫395份,责令改正通知80份。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112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4778元。

篇7:三重一大贯彻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三重一大”贯彻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县纪委《关于落实省纪委监委近期召开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相关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交纪办发[2018]4号)文件要求,我中心结合工作实际,严格贯彻落实了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民主决策制度。现就我中心贯彻落实“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执行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中心领导班子依照“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有关文件精神,深入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正确解决和处理好“三重一大”事项,把坚持贯彻和落实好“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作为党务政务重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作为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常抓不懈,确定了“强化责任,完善制度,民主集中,公开透明”的工作思路。强化责任即要强化领导班子贯彻“三重一大”制度的组织责任、推动责任、执行责任;完善制度即要细化、量化“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使之既成为制约不良党风政风的紧箍咒,又成为指导党务政务的指南针;民主集中即事先要经过充分酝酿,要广泛征求意见,要经过会议集体研究,最后形成决策;公开透明即要坚决实行政务公开、党务公开,重大事项决策不仅实现结果公开,更注重重要过程环节的公开。

(二)构建制度体系,有效规范运行。按照“三重一大”制度有关文件要求,科学制定制度,细化了“三重一大”的具体内容,明确了“三重一大”的决策范围、决策程序、议事规则、责任追究等,切实理清了工作思路,量化了工作任务,规范了工作程序,明确了工作方向。

1、重大事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党的建设、作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等事项;决定本中心工作人员的考核、奖惩等;全县重大重要工作部署,以及向上级请示报告的重要事项;预算的制定和调整;中心内部机构设置、调整等事项;其他有较大影响的疾控工作事项,由中心党支部研究决定。

2、干部任免:对于我中心内的股级干部任免;科级干部推荐,优秀后备干部推荐、选拔;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候选人推荐,股室工作人员的调整。

3、重要项目安排:大宗物品采购等均由中心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实行公开招投标和政府采购。

4、大额度资金使用:做好资金预算安排,加强经费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原则。

(三)严格执行制度,狠抓贯彻落实

1、强化组织保障。“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由中心领导班子统一领导,各部门组织协调,为“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的贯彻执行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领导班子把“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作为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根本性制度,严格贯彻执行,有效地避免了在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上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2、强化责任制落实。中心党组把是否认真执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作为对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体系,促进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贯彻落实。

3、强化民主决策。广泛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和专家意见,深入进行论证和协调,传阅论证报告或立项报告,经事先充分酝酿论证后再由中心党支部集体决策。

(四)强化监督检查,严肃责任追究

1、制定监督制度。明确了监督主体、监督职责和程序,责任追究和纠错制度建立并严格执行。组织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的作用,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贯穿于“三重一大”民主决策的各个环节之中,做到决策运行中有监督机构参与,对落实情况和决策质量进行全程监督。

2、加强干部考核。把贯彻执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作为领导班子日常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述廉、评廉、考廉”的重要条件,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主要依据。

3、接受群众监督。把“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纳入党务政务公开内容,让群众对决策效果进行评审,把群众的认可程度作为评价决策是否正确的主要依据。

4、严肃责任追究。对“三重一大”民主决策的内容、决策程序、执行程序、执行情况建立考核追究制度,对不能很好实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个人擅自决策或集体用权失范的,要严肃进行问责追究。

二、存在的问题

1、对“三重一大”的概念认识不一,标准把握不一 由于上级对“三重一大”涉及的范围、内容没有明确界定,对“重大事项”、“重要干部”、“重要项目”、“大额资金”的理解和判断不很准确。

2、制度不完善,操作不规范

单位制定的制度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的少,且议事规程的设计缺乏规范性文件作为指导,导致操作过程中随意性、盲目性较大。

三、整改措施

1、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增强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意识应加强培训,提高领导干部坚持民主决策的自觉性,坚决克服单凭个人经验和主观意愿、以个人说了算或少数人说了算的方式进行决策的现象。

2、出台《“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实施意见》,将“三重一大”的范围和标准、决策形式、决策程序和方法等决策要素加以固化。一是要进一步明确“三重一大”的范围和标准。将发展规划、计划、重大工作部署、上级文件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事关单位人员重大切身利益的问题等事项,纳入“重大事项”范畴;将单位人员调入调出、中层干部任免、重要岗位人员的调整等纳入“重要干部的任免”范畴;根据单位性质、规模和相应情况,界定“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的范围或标准。二是要进一步明确“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形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三重一大”问题,应根据权限和责任,分别采取局党支部会进行集体研究决定。凡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问题,事先都要经过党支部会议集体讨论研究。三是决策程序和方法进一步规范。遇到“三重一大”事项时,相关问题的解决先由业务股室提出初步方案,提交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决策形成后,由有关业务股室负责组织实施。在集体讨论决定“三重一大”问题时,要对会议必须出席的人数、有效通过的人数以及表决的具体方法等,都要作出明确规定。

3、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坚决纠正四风问题的要求,中心通过组织学习,加强廉政教育,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关键环节;整顿机关作风,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带头深入基层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对照要求认真查找问题,积极整改,严格控制公务接待,严格管理各类因公差旅支出,严格公务用车管理,严肃机关纪律,坚决刹住各种不正之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4、切实加强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 探索建立对“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考核评估制度,逐步建立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把落实 “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作为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条硬指标,对未经集体讨论、个人或少数人擅自决定或改变“三重一大”问题的,或集体决策出现失误以及党支部发现决策失误不能有效制止,造成经济损失或政治影响的,坚决上交上级部门。继续深入学习宣传“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对“三重一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感。充实完善“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进一步明确、细化、量化集体决策的事项范围,优化、规范决策方法和决策程序。强化监督制约,自觉接受上级纪委的监督和指导,自觉接受干部职工的监督,不断地在监督方法和公示制度上加以创新,扎实推进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

篇8: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自查情况报告

我们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全年的果菜等农产品及食品交易量达近80亿公斤,交易额达280多亿元,是食品安全的“航空母舰”和“北京市著名商标”。同时,新发地还被誉为北京和全国的“菜篮子”,是首都绿色食品和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和代名词。新发地市场之所以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得益于坚持科学发展和不断推进建设和谐社会,得益于狠抓食品安全监管,得益于狠抓党团员建设,形成了坚强的政治堡垒。

为了落实《条例》的规定,我们新发地市场将更加严格履行《食品安全法》及《条例》赋予市场开办单位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我们作为市场的开办单位将督促新发地市场的商户执行食品进货查验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责任,引导商户围绕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的有效证件和货源渠道证明建立管理台账制度,做到食品经营的相关证件、资料齐全有效。此外,新发地将继续加强配备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健全完善食品质量自检或送检制度,严把入市食品质量关,切实对消费者负责。继续加强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和商户的合法权益,继续配合卫生、工商行政管理、质检、食品药品、农业等执法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升质量水平,努力把新发地建设成为京城老百姓食品安全的“摇篮”。

我们市场开办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监督批发企业、批发市场入场经营者建立以批发记录制度为核心的食品安全内部监控体系,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机制。

监督食品批发企业对购入的食品索取并仔细查验供货者的资格证件,查验证件主要包括: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格证明和许可证件。监督批发企业、批发市场入场经营者按食品品种索取并仔细查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批发企业、批发市场入场经营者查验的食品合格证明文件主要包括: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质量检验合格报告、进口食品的商检证明,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供的其他形式的证明文件。监督批发市场开办者履行对入场经营者的管理责任。

监督食品批发企业记好进货台账。进货台账应当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包含上述内容的进货票据,并按照供货商或进货时间等标准,将包含记录内容的票据统一规范装订或者粘贴成册。

篇9: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自查情况报告

一、为什么说生产经营单位是贯彻落实《条例》的重要主体?

在《条例》所明确的相关主体中,生产经营单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人员的义务和责任作为较为具体和明确的规定。《条例》共六章四十六条,其中与生产经营单位直接相关的内容就有第三条、第四条、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九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等17条的规定。因此,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职责。

二、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根据《条例》第三条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以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划分为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 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条例》还规定上述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三、《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报告方面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报告方面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四条、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等的内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事故报告及补报的时限与程序。第九条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第十三条规定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事故报告的内容。第十二条规定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五)已经采取的措施;(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事故报告的要求。第四条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四、《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应急处置方面有哪些规定?

《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面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十四条、第十六条两条的内容。如第十四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事故的处置中要注意保护现场。如第十六条规定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五、《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调查与处理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方面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等条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配合、协助做好事故调查。如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第二十六条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2)组织事故调查。如第十九条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并接受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按照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整改建议采取措施抓好落实,如第三十三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4)公布事故处理情况。第三十四条规定事故处理的情况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有关部门、机构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六、《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有关人员不履行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有关规定要承担哪些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有关人员不履行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主要体现在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等规定中。具体可以从两个层面看:

(一)以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为主体承担的责任

有以下十五种情况之一的,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可能被处于以下处罚:

第三十五条规定的三种情况之一。即(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

至80%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六种情况之一的,即(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三)转移、隐匿資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四)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六)事故发生后逃匿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 00%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规定的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即《安全生产法》第17条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法定职责。主要有六条:①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②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③保证安全生产投入;④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⑤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⑥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第四十条规定的对事故发生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依法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此外,有上述情况,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以事故发生单位为主体承担的责任

与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有关的六种情况之一的。即第三十六条六种情况之一的(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三)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四)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六)事故发生后逃匿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 OO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不落实导致事故发生的,第三十七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 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歉:(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

七、《条例》中有关规定所说的“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中的“负有责任”主要是指哪些情况?

“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中的“责任”,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操作规程的规定。落实安全生产保障措施。从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情况,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未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及相关证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2、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的。

3、没有建立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落实的。

4、未按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产生重大安全隐患的。

5、不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

6、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危险物品从业单位及矿山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安全的资格。

7、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或者未按规定审批、验收,擅自组织施工和生产的。

8、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证照、关闭的生产经营单位,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9、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10、违章指挥,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

1 1、未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允许从业人员上岗,致使违章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没有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证书而上岗的。

12、制造、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或者产品的。

13、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经营,拒不执行有关部门整改指令的。

1 4、拒绝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隐瞒事故隐患。不如实反映情况的。

1 5、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按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场所和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

1 6、生产经营单位没按规定对生产安全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定期检测并确保正常运行的。

1 7、不按有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制定应急措施及监控的。

18、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工宿舍的安全距离情况以及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出口通道情况。

1 9、生产经营单位对爆破、吊装与交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落实情况。

20、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监督使用不到位的。

2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日常管理不到位的。

22、对承包租赁的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没有专门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对安全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的)。

23、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管理、演练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及维护、保养情况。

24、不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或规程规定的其他情况。

篇10: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自查情况报告

省行营业部:

根据省行文件精神,结合我行实际,开展了2011行规行约贯彻落实情况自查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在接到ⅹ文件后,我行非常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会议,成立了2011行规行约贯彻落实情况自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全行排查工作负责,主要职责是负责自查活动的组织领导,方案制定,有关事项的研究会审以及沟通督导,反馈报告等。具体实施工作由综合管理部牵头,统一组织,逐项目逐单位实施排查,相关部门积极参与。

二、高度重视,切实履责。

根据上级行的工作要求,我行各部门、各网点高度重视此次自查工作,在开展自查前,先进行了动员工作,统一了全员对此次自查工作的思想认识,为此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遵照要求,开展自查。

根据要求,我行组织各条线、部门就《中国银行业自律公约》、《中国银行业文明服务公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工作指引》、《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道德行为公约》、《中国银行业反不正当竞争公约》等16个公约,按照检查

要点进行了逐一自查。经查:

1、我行能够认真学习公约并熟知相关内容;

2、我行能够规范自律地开展存款及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3、我行能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中国银行业票据业务规范》的实施;

4、我行能按照自律要求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告知消费者服务项目及收费信息,充分尊重消费者知情权;

5、我行能按照《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工作指引》开展服务工作;

6、我行能遵守公平竞争原则,并注重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等。

通过自查开展情况,我行对各类公约贯彻执行情况良好。

特此报告。

篇11: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自查情况报告

马克思主义政党之所以实行民主集中制,是由它的性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决定的。因此,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认识并掌握其实质,对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领导,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意义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是保持党的性质的重要保证

民主集中制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最根本的制度,也是我们的传统制度。坚持这个传统制度,并且使它更加完善起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事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这种先进性,不仅表现在它有正确理论、纲领和路线,而且表现在它有正确的原则和制度,这个原则和制度就是民主集中制。用民主集中制把党员和各级党组织连接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才符合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才能适应党的伟大历史使命的要求。国际上,前苏联、东欧剧变的一个沉痛教训,就是那里的党长期背离和最终放弃了民主集中制,导致党改变性质,甚至崩溃、瓦解。这就告诉我们,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是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坚持党的这种制度,关系到党能否巩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胜利成果,关系到党领导的改革事业能否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最终实现宏伟目标。因此,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新时期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保证

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而要制定正确的路线,除了有正确的思想路线外,还必须有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制度加以保证。因为,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建立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没有广泛的民主,不可能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民主,意见不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方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是由于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制定出符合我国新时期需要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重要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和观念,是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为何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中国共产党正是根据党内生活的经验教训,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时候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党就朝气蓬勃,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不按民主集中制办事,就困难重重,党的事业就遭受损失。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组织保证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还要不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自发经济,而是有组织有领导的,它并不排除民主集中制。相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及包括作为党和国家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在内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我们党已经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胡锦涛同志指出: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这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政治上讲,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因而,我们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不排斥民主集中制,而且是要健全民主集中制为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我们党是执政党,地方各级党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领导者。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提高各级党组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第一,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党全国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保证党决策的正确和有效实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决策要民主化、科学化,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以保证政策的正确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党同志都必须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极端重要性,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扎扎实实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使党的决策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第二,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之间的关系,维护党的纪律,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我们党的改革事业越是深入,越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有利于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统筹规划、协调配套,使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

第三,坚持民主集中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当前,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及其派生的平等观念,对于强化人们的民主意识,消除特权思想和等级观念,克服官僚主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经济领域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常常被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带到党内,导致出现把党的原则、党的权力、党内关系商品化的倾向。为了抵制和消除这种现象,保持党的纯洁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消极腐败现象,保持领导班子的清正廉洁,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健全和发扬民主集中制的要求

(一)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调动全党的积极性

第一,发扬党内民主要以引导、保护、发挥全党积极性为出发点。我们党担负着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这就更要求发扬党内民主,调动广大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使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发扬党内民主,一定要致力于活跃党内生活,扩大和提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和程度,进一步增强党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全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集中全党的智慧,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使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要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不仅要履行一定的义务,还要享受党章规定的各项民主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侵犯党员的权利。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当前尤其要强调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广大党员要了解并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对任何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及个人,要追究其责任,给予党纪处分,情节严重的,还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要推进党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党面临的任务比过去更加繁重复杂,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也都大大发展了、丰富了、深化了。党在做出重大决策前,不仅需要调查了解情况,而且需要对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多层次的考察、分析,并从它们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中作综合的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所谓决策的民主化,就是说一切重大决策都不能仅凭领导者个人的经验和意志做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而发展又极不平衡的大国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全靠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去探索。要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中错综复杂的问题进行决策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个人或少数人,即使有超常的智慧和能力,也是难以独立应付和驾驭的。只有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发挥全党以至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及时总结来自基层和实践的丰富经验,广泛开展讨论,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反对的意见,我们的决策才会拥有最基本的实践依据。

所谓决策的科学化,就是说一切重大决策都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科学的论证。这就需要一套严格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并依照这一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咨询系统、评价系统、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不断修正完善决策方案,使决策尽可能地符合实际,减少和避免出现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二)加强党内监督

正确而有效的党内监督,既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内容,又是这一制度得以顺利贯彻执行的可靠保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倡导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奢侈浪费。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积极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使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完善巡视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推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改造监督检查职责,维护党的纪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党内监督工作的重大举措,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使党内监督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这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班子成员坚持过双重组织生活,重点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而不是流于形式,这是加强党内监督,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党组织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拓宽党员和群众对领导干部及领导机关工作的监督渠道,重视信访工作,建立和完善党员群众定期审查领导干部的制度。要把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监督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以保证党的肌体的健康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三,充分发挥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作用。党员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何种领导职务,都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同时,为强化党内监督,必须严格执行党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违纪党员要严肃查处。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必须支持和保证纪检人员正当行使职权,凡干扰、阻碍纪检部门工作和打击报复纪检人员的人,都要受到严肃处理。

(三)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

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这是民主集中制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一条重要纪律。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和建设任务,如果没有党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也不会有可靠的保障。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性,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就指出:“我的中心意思是,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党中央、国务院没有权威,局势就控制不住”,“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就要保证党中央的政令畅通,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每个党员、党的干部都必须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任何重大问题在未正式做出决定之前,都可以而且应当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展开充分讨论;对于党中央已经做出决定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绝不允许在报刊、广播等公开宣传媒介中发表同党中央的决定相反的言论。

上一篇:商务电子邮件的礼仪分别有哪些下一篇:大班阅读活动《海底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