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总结

2024-08-15

2022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总结(精选10篇)

篇1:2022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总结

2012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工作总结

XX镇卫生院

本,在上级主管部门及院长的正确领导下,我自接管卫生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工作以来,认真对待,积极学习,顺利完成了卫生院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统计、管理、上报工作,现将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传染性疾病管理及结核病管理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工作:

本,我院按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开展了五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检测及管理,分别是:高血压、2型糖尿病、恶性肿瘤、脑卒中、冠心病。本,卫生院管理的高血压病人有698人,2型糖尿病病人有139人。各村医上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以高血压最多,截止2012年10月10日,本累计上报新发高血压43例,上报新发2型糖尿病5例,新发乳腺纤维瘤1例。所有新发病例均按照要求上报县疾控部门,无漏报及错报,卫生院有上报登记及随访管理记录。截止2012年10月10日,上报死亡50例,全部按照要求上报,无漏报及错报,卫生院有登记及上报记录。

二、传染病监测:

本,卫生院新发传染病零报,有艾滋病、性病监测登记本,无新发病例。

三、结核病管理:

本,截止2012年10月10日,新发结核病6例,均按要求上报县疾控部门,卫生院有管理记录及随访记录。达到卫生院考核目标。

四、培训及总结:

我自接管上述工作以来,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对辖区所有村卫生室村医进行了1次集中培训,有签到册及培训记录,第四季度培训已做好准备工作。针对高血压病人多及新发病例高的特点,粗略综合分析影响辖区内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2个:1居民摄盐过重。按照卫生部门建议的摄盐量每日<6g为标准,我辖区内居民的日摄盐量远大于这个标准值,原因是a长期的饮食习惯使人们难以一时之间改变口味,b观念的作用,认为结束繁忙的劳作之后应当进食口味较重的饮食以缓解心理及生理的疲乏。2发生高血压的病人普遍具有家族性,性格较急躁。

五、存在的问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虽然已走上正轨,但存在的问题也较多,主要有:1卫生院与各村医的互动较少,导致村医瞒报的现象存在,村医上报至卫生院的均按要求上报给上级部门,村医瞒报的卫生院因不能及时得到第一手资料而存在漏报的现象。2传染病的监测也存在同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村医不能及时正确的做出诊断而导致漏报的现象。3因本人工作繁忙无暇经常下乡督导各村医对慢性非传染性疾

病的病人进行正规的随访及管理,因此存在各村医随访不及时不规范的问题。4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的新发报告率低,主要原因是村医对这3种疾病的认识不够,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规范理解不够。

六、下一步的打算:

时光如梭,2012即将过去,但我们的工作还要继续,在接下来的2013年,我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在今年取得的成绩上改进不足,巩固基础,针对上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制定详尽的解决方案,如加强与县疾控部门的联系,及时获得各类新的信息,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经常开展村医培训,提出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讲解,提出整改意见,严格要求村医规范管理慢病,使卫生院慢性病的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篇2:2022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总结

2016年在区疾控的指导下,在中心的领导下,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卫生部《关于做好全国重性精神疾病排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宜昌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和随访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了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取的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中心下设A、B两个区,下辖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17个村、8个社区、10个柑桔场,区域面积3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0118人,其中城镇人口:64292人,农村人口55826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做好培训,为更好地做好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我们对中心(A、B区),团队、社区站、村卫生室公共卫生人员开展了高血压、2型糖尿病防治管理规范的培训工作,为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高血压、2型糖尿病防治的宣传工作,我们通过“全国高血压日”和“联合国糖尿病日”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杂志等多种媒体广泛开展高血压糖糖尿防治知识宣传,通过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

3、推行了门诊患者首诊测血压工作,要求临床医生对首次

就诊者常规进行血压测量,以提高血压患者的发现率。

4、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较为规范的管理,根据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服务规范,中心(A、B区),团队、社区站、村卫生室采取集中访随、门诊与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进行了随访,截至目前为止中心现已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9086人(管理率达到49.5%);认真执行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提高高血压的筛查率,要求各医务人员认真为每一位首诊就诊患者测血压,并做好详细记录,以利调查随访管理,为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24297人次。新筛查登记462人,今年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体检5860人,随访24954人次。登记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2230人(管理率达到23.55%)。新筛查登记184人,今年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1428人,随访6001人次,空腹测血糖6001人次。

5、开展督导检查,今年我中心采取集中督导检查,对中心(A、B区),团队、社区站、村卫生室开展了多次督导检查,通过检查规范了高血压糖尿病的随访,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主要措施

(一)领导重视,慢病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因而领导重视是做好现阶段的工作的关键。为做好我区慢病防治工作,中心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文件,成立了慢病管理服务工作项目领导小组,对团队、社区站、村卫生室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开展了就业上岗培训,通过培训为做慢病防治工作打下了基-23

篇3:2022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总结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生命的第一杀手,具有“四高一多”的特点,为更好地将死因监测及肿瘤危险因素监测工作相配合,完善香坊区慢性病监测体系笔者,现对2014年心脑血管疾病资料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社区中心、医疗机构上报的2014年所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人口学资料来自香坊区公安局定期发布的人口数和年龄人口构成。

1.2 方法

每月各医疗机构、社区中心对所有的门诊新发病、急诊、住院病房的心脑血管病例进行收集、审核、登记,及时报到区疾控中心,由区疾控中心对上报的卡片进行信息审核、查重,将整理后的数据及时上报到市疾控中心。

1.3 统计方法应用Excel 2003进行资料描述性统计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2.1.1 性别、疾病类型构成

香坊区2014年共报心脑血管病例数11 799人,男性6 258人,女性5541人,分别占53.04%、46.96%。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有723人,男性400人,女性323人,所占总数比例分别为6.39%、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疾病患者有11 076人,男性5858人,女性5 218人,所占总数比例分别为93.61%、94.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2 年龄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主要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在50岁之前、80岁以后,一般以心血管疾病发病为主;在50~70岁年龄段中,脑血管疾病发病较多。通过分析发现,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其中70~7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516.57/10万,≥80岁组的发病率开始下降。

2.2 死亡情况

2.2.1 年龄别死亡情况分析

2014年香坊区心脑血管疾病共报告死亡病例1 569例,其中男性死亡病例880人,女性死亡病例689人。死亡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各个年龄段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在75~79岁年龄组女性死亡率要高于男性。见表1。

3 讨论

通过分析发现,香坊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呈现年轻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人数上升,尤其是在7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发病和死亡人数较多。因此,目前中青年、老龄人口是香坊区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和防控的主要对象。

通过对全区心脑血管疾病的监测,今后我区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通过慢病宣传日开展群众的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社区设立健康宣传栏,供居民阅读、学习;各社区、医院门诊充分落实首诊35岁以上的人群首诊测血压的制度,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通过干预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淑萍,赵利杰,刘青.北京部分地区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5):299-299.

[2]孙仁蜂,李亚东,张兵.东北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6,23(5):475-475.

篇4:2022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总结

【摘要】目的:为了解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病水平,引导医疗卫生和健康相关产业的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居民健康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方法:2010年6~9月,在鱼台县农村抽取部分18岁以以上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110人,超重率为30.45%,肥胖率为8.56%;高血压患病率为19.06%,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为15.09%,治疗率为7.08%;血脂异常率为15.59%,其中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患病率分别为3.51%、7.66%、6.39%。结论:鱼台县农村成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农村居民;患病率

2010 fish set county village over 18 years of age the residents are chronic non- contagion disease investigate circumstance investigate

Jiang Maoshu

【Abstract】Purpose:For the sake of solution village residents chronic non- contagion disease(chronic disease) fall ill level, leading medical treatment hygiene and health related industry of development, instruction the residents adopt health life style, promote residents health character of further exaltation.Method:20106~9 month, sample part in the fish set county village 18 years old with above the residents carry on investigate.Result:Investigate 1110 people, the excess rate is 30.45%, fat rate is 8.56%;The high blood pressure fall ill the rate as 19.06%,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sufferer's high blood pressure understand the rate as 15.09%, treatment rate is 7.08%;Blood fat abnormality the rate is 15.59%, among them the Gao cholesterol blood disease fall ill rate, Gao glycerin three ester blood disease fall ill rate, low egg white cholesterol of the high definition fat fall ill the rate is 3.51%, 7.66%, 6.39% 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fish set county village become adult residents' chronic disease to fall ill a rate higher.

【Key words】Chronic non- contagion disease;Residents of the village;Fall ill a rate

为了解鱼台县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病水平,引导医疗卫生和健康相关产业的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居民健康素质的进一步提高,2010年6-9月,我们在鱼台县农村抽取部分18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0年6~9月,采用等容量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鱼台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再随机抽取2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90户家庭,对家中所有18岁以上成人进行调查。合计抽取540户,调查1110人。

1.2 方法。

1.2.1 询问调查: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入调查住户,询问家庭基本情况、经济收入,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等),主要慢性疾病的现患情况及家庭史;吸烟、饮酒、体力活动等情况;营养及慢性病的有关知识、饮食习惯。

1.2.2 医学体检:以调查村为单位集中进行体检。由培训合格的医务人员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方法测量血压[1],连测2次,取平均值;用经校正的TZG-2型身高计测量身高,以cm为单位,精确度为0.1cm;用经校正的RGF-140型体重秤测量体重,以kg为单位,精确度为0.1kg。计算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1.2.3 实验室检测:在体检时,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CHOD-PAP法检测血浆总胆固醇,采用GPO-PAP法检测甘油三酯,采用直接匀相测定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2.4 病例定义: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kg,或近2周内服用降压药物者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知晓率定义为可能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在本次调查测量血压前即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者(专业人员诊断)所占比例;高血压治疗率为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近2周内服用降压药物者所占比例。依据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推荐的标准[2],总胆固醇5.20~5.71mmol/L为边缘升高,≥5.72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0.91mmol/L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甘油三酯≥1.70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患有上述3种疾病的1种即为血脂异常。采用卫生部“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3],以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

1.2.5 统计处理率(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慢性病患病情况。

2.1.1 超重与肥胖的情况:调查1110人,超重的338人,超重率为30.45%;肥胖的95人,肥胖率为8.56%。超重率男性为26.39%(138/523)人,女性为34.07%(200/587),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1p< 0.01);肥胖率为男性为6.31%(33/523),女性为10.56%(62/587),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9,p<0.05)。青年(18~44岁)、壮年(45~59岁)、老年(60岁以上)超重与肥胖罹患情况见表1。

表1 2010年鱼台县农村部分18岁以上居民慢性病患病调查情况

2.1.2 高血压患病情况。

2.1.2.1 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1110人,发现高血压212人,罹患率为19.09%。高血压罹患率男性为23.13%(121/523),女性为15.50%(91/587),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3,p<0.01);青年人为12.52%,壮年人为23.87%,老年人高达49.54%,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71,p<0.01)。见表2。

2.1.2.2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情况调查212名高血患者,知晓自己为高血压的32人,占15.09%。高血压知晓率,男性为16.52%(20/21),女性为13.19%(12/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3,p>0.05);青年为6.74%(6/89);壮年为27.54%(19/69),老年为12.96%(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0,p<0.01)。见表2

表2 2010年鱼台县农村部分18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知晓与治疗情况

2.1.2.3 高血压患者治疗情况调查212名高血压患者,近2周内用降压药物治疗的15人,占7.08%。高血压治疗率,男性7.44%(9/121),女性为6.59%(6/91),差异无统计意义(x2=0.06,p>0.05);青年为1.12%(1/89),壮年为14.49%(10/69),老年为7.41%(4/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p>0.05)。见表2

2.1.3 血脂异常情况调查1110人,血脂异常者173人,患病率为15.59%。血脂异常患病率,男性为20.65%(108/523),女性为11.07%(65/587),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28,p<0.01);青年、壮年、老年分别为16.74%、13.84%、12.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1,p>0.05)。调查对象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3.51%(39/1110),其中男性为4.21%(22/523),女性为2.89%(17/5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0,p>0.05);青年、壮年、老年分别为2.95%、5.18%、2.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4,p>0.05)。调查人群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为7.66%(85/1110),其中男性为11.28%(59/523),女性为4.43%(26/587),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6,p<0.01);青年、壮年、老年分别为9.56%、2.07%、1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9,p<0.01)。调查人数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患病率为6.39%(71/1110),男性为7.27%(38/523),女性为5.62%(33/5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p>0.05);青年、壮年、老年分别为6.75%、7.9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62,p<0.01)。见表2。

3.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业余静息生活时间逐渐增多,催生了居民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加上人口龄化、慢性病防治措施和农村健康教育的相对滞后等因素,使得居民的慢性病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

本次调查结果,鱼台县部分农村18岁居民超重率为30.45%,肥胖率为8.56%,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2002年全国平均肥胖率5.6%,超重率为17.6%)[4]。提倡健康体重理念,保持合理体重,并积极预防和控制与超重和肥胖相关的疾病、改善健康状况,提高人群生活质量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之一。鱼台县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均从青壮年最高,女性高于男性,因此,做好青壮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的预防控制的意义非常重要。

本次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19.09%,略高于全国水平(18.8%)[4];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为15.09%、高血压治疗率为7.08%,均较低。因此,要积极推进改善膳食结构的措施,如限制钠盐的摄入、增加钾、钙、优质蛋白的摄入,预防超重和肥胖;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推动戒烟、限酒行动,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

本次调查结果,鱼台县部分农村18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15.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6%)[4];中青年较高,老年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中、青年业余静息生活时间较长,且膳食结构中高脂肪、高热能食物比重较大有关。对人群血脂异常的预防,应从控制饮食为主,通过广泛和反复的健康教育,与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病的防治相结合,使人群血脂保持在合适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16.

[2] 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T].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5.

[3]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编写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

[4] 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2002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65.

篇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结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结合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学校教育的特点,我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和卫生工作,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在深入开展校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中,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校从科学发展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于人身体健康的危害,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该病的积极预防作用。

二、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队伍的建设。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开展力度,保证工作实效,成立我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部门主任、大队辅导员、校医、体育老师、各班班主任担任。加强三方面的培训:

1、加强了校医培训。学校建立专、兼职卫生人员档案,并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让校医参加区内专项的专业培训,提高校医的专业素质。

2、加强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学校以区内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授课技能的培训。

3、加强了班主任的培训。作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重要成员的班主任培训必不可少。学校在班主任工作例会上开设专门的培训版块,提高班主任教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的认识,了解基本的防控措施、学习面对突发状况的处理办法。做到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此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三、主要工作开展。

(一)落实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健康教育实效性。

1、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开齐开足健康教育课,并配备必需的教学教材和教具。实现健康教育开课率100%。

2、进行课堂质量的监控。学校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常规性的质量监察。教师教学计划、教案由教导处安排专员检查,课堂教学质量由教学部门组织专项的督导,有随堂和示范两种类型。我校曾在2005、2008、2013学年被南海区教育局学生健康管理科推荐承担南海区口腔健康教育示范课的任务,在学校领导的引领下,在卫生科组老 师的全体努力下,我们一起备课、听试教、评课,务必提供一个有效可行的、示范性的、真实的课堂。三节示范课均以生动有趣的课堂展示,重难点突出,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均获得区、镇老师们的好评。

3、结合课程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我校长期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结合班队活动、思品课、晨会课等,在师生中开展了“关注健康,关注生命”,“应急逃生演练”等主题活动。校医也定期为师生召开健康教育的讲座。平时的工作中,引导学生从节约每一滴水、不乱丢果皮纸屑,不乱丢废弃电池、塑料袋等小事做起。为了加强环保教育,大队部倡议少先队员开展绿色进班级美化教室的活动,开展“洁净美教室“洁净美办公室”评比”活动。师生学会了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做起,从小树立环保和公共卫生意识,养成人人参与美化校园,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在这些健康教育活动中,有不少涉及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知识的活动。例如,围绕保护牙齿这个主题,除了每年按《卫生与健康》课本的内容上好口腔课以外,在口腔活动月我校都按南海区教育局学生健康管理科的要求专门为一年级的小朋友组织爱牙活动,观看生动有趣的爱牙动画片,对刷牙的正确方法进行实操,进行校内的爱牙手抄报比赛,校外进行亲子的刷牙活动等等,其他年级我们也会利用少先队活动课上一节口腔健康教育课,保证口腔教育的力度与广度。在此基础上,2012年,我校又开展了由佛山市青少宫组织的“益达”健康计划“四个护齿好习惯,32颗好牙齿”的活动,关展凌老师被推荐参加全国口腔健康教育创新课堂大赛并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被组委会派送北京参加进一步的学习与交流。2013年,德育处也组织各班主任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活动,并参加了佛山市口腔健康教育少先队活动课的竞赛。当年我校也积极配合南海区开展对二年级学生的窝沟封闭工作,窝沟封闭率达48.94%。2014年不仅如此,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科技教育,组织学生开展“碳酸饮料对牙齿的损害”科学实践与调查,这个调查论文不仅获得了重庆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查,加强了学生对牙齿健康的认识,修正了他们一些错误的生活习惯,对学生预防龋齿,保护牙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除此之外,学校将卫生保健与防病知识浸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7.4%;行为形成率85.5%,符合国家关于两率的规定。(健康知识知晓率≥80%;行为形成率≥75%。)

(二)结合校园文化的创设,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学校充分利用环境,开设健康教育专栏,保证每学年4期不同内容的宣传。在学校墙壁上开设健康宣传长廊,定期对学生进行慢性病防控,如预防肥胖、预防近视、禁烟等的系列 宣传。展板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特点,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各类防控的知识。

除此外,学校大队部还经常开展健康教育的广播主题讲话,健康小报评比,各班级还利用班会课开展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每到流行疾病多发季节,学校还要下发致家长书,告知家长流行疾病的防控方法。学校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宣传网络,提高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三)认真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体质监测,配合区学生健康管理科认真做好一年一度的学生常规体检组织工作。

1.广泛宣传,加强组织。学校广泛宣传学生体质监测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学校要求班主任加强宣传的力度以及进行具体的监测指导。

2.认真分析,及时反馈。学生体检完毕后,对学生监测的基本情况,如常见的牙病、近视、沙眼、营养不良及贫血等情况通过告家长的通知书的方式进行反馈,取得与家长的配合与治疗。校医根据区学生健康管理科下发的学生体检各项指标统计数据进行再次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并将有突发性疾病的学生姓名告知任课教师,以预防学生意外伤害事故。

3.跟进调查,落实防治的具体措施。一是学校针对学生体质监测情况从学校层面修订防控措施,防控措施涵盖宣传、课程、活动等方面,保障措施有效。二是跟进学生的防治情况。例如龋齿,在书面告知家长学生情况后1个月,学校组织班主任对学生龋齿填充情况进行再次调查,掌握学生龋齿充填的具体情况,再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以提高学生龋齿的充填率。

4.建立档案,落实管理。学校按照要求为每个学生建立《南海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表》档案,并归入到卫生室统一管理,明确责任。

(四)切实加强了学校控烟工作。

我校是无烟学校,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学校的控烟工作。1.制度健全,组织得力。

学校成立控烟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网络组织。2.专题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队活动、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对师生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控烟知识,培养师生不吸烟行为的好习惯,增强师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学校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多功能厅、会议室、办公室、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均贴有禁止吸烟的醒目标志。同时,学校还利用周一全校教师大会时间,开展教职工的控烟、戒烟、控烟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控烟意识。

3.加强督导,增强实效。学校设有禁烟监督员,定期检查学校的控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解决落实。4.家校携手,扩大成果。

学校力求将学校教育的成果扩大到社区、家庭。学校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契机宣传控烟的重大意义。5月31日无烟日,学校要求学生劝阻家长控烟、戒烟,同时宣传学校控烟措施、吸烟危害等,建议家长控烟、戒烟,以身做则为教育学生养成不吸烟的习惯做好表率。

(五)引导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

在学生中开展课间操、眼睛保健操、阳光体育活动、校园运动会。每天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在教师中,学校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健康的设、备设施,开展工间操,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或者步行6000步,开展教职工运动会。

篇6:2022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总结

我校在XX疾控中心大力支持下加强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充分履行慢性病预防控制职能,保障了学校教师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本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慢性病防制指导思想

我校慢性病工作在疾控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深入校园,大力开展慢性病防制工作,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结合控烟、控酒、饮食干预等措施,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促进,降低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我校教师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结合教育,提高慢性病专兼职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紧紧抓住大家关心的慢性病问题。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改进办事程序、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尽最大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让大家满意。做到自觉落实医疗服务工作中,进一步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新形象。

三、慢性病防制的内容及措施

1、强化慢性病防制网络工作

为了加大信息工作力度,提高信息数量和质量,提升学校整体形象,推进慢性病防制的规范。成立慢性病工作小组设专兼职人员。从分管领导到各个办公室,宣传员深入教师中间。积极落实慢性病防制工作的计划,开展各项慢性病防制工作。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快速互动、灵敏高效的信息采集网络。通过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促进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医疗费用的逐年增长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群的经济能力有限并且相对固定,和其相对巨大的医疗需求之间构成了矛盾,这就需要优质经济的服务,而社区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是最佳投入效益的干预,加强社区慢性病管理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而社区慢性病管理是社区医疗优势的一个突出体现。由于社区医疗距居民近,就医方便、快捷,医患之间易沟通,易开展健康教育,易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对一些疾病好回访,易跟踪,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社区居民生命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3、门诊诊断

学校人口构成,主要疾病谱、死因构成主要疾病患病率,以及社区主要慢性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危险因素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内容、数据更新。

4、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及时纠察纰漏

我校定期开展自查工作,严格按照疾控中心的要求,对慢性病各项工作举行日常自查工作,及时纠察纰漏,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针对工作中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分析,积极改正。

四、求真务实,科学防治,全面落实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

1、开展学校主要慢性病的健康教育,举办讲座、咨询、义诊等活动,发放教育宣传资料,制作慢性病防制健康教育橱窗6块。

2、进一步加大慢性病健康教育力度。以二病防治知识为重点,利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26全国疟疾日”、“10.8全国高血压日”、“11.4世界糖尿病日”、“12.1艾滋病日”等宣传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讲座活动,普及防病知识。共计展出展牌20余块,接受咨询5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五、工作体会、存在问题、打算

我校慢性病防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需要每位参与人员共同努力协调。不仅是我校组织形式的完善,更需要村居委会居民共同配合完成。在改善学校教师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同时提高教学人员健康素养,从而推广到整个片区。

篇7:2022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总结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统称慢性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国内外实践表明,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社区行动是防控慢性病的有效策略。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的精神,加快我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推动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深入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一)总目标。利用3-5年时间,在全国建立一批以区/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行动综合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风险,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减少慢性病负担,总结示范区经验,推广有效管理模式,全面推动我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在示范区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与体制。

2.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4.探索适合于本地区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三)主要指标。

1.知识知晓率:示范区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7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3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60%以下;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的比例达到35%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4.慢性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不低于35%和30%。5.慢性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

二、示范区工作内容

示范区可根据本指导方案提出的基本内容,因地制宜,创新确定本地区的工作内容。(一)收集基础资料,开展慢性病相关社区诊断。收集、整合并分析示范区基础信息和资料,建立示范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分析当地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

(二)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示范区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统,至少包括慢性病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等基本内容,不断提高监测质量。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发布示范区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信息。

(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围绕控制烟草消费、推动合理平衡饮食、促进健身活动等重点内容,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基本要求如下:

1.当地主要媒体要设置固定宣传专栏,广泛开展慢性病预防宣传教育。

2.区县慢性病防控专业机构每年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模板和核心信息,并且能够达到相关数量要求。

3.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和咨询,设立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宣传栏,发放慢性病防治相关宣传材料,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和理念。

4.学校为学生开设慢性病相关健康教育课。利用幼儿园家长会等形式,举办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等知识讲座。

5.政府组织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并参与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全国爱牙日等宣传日活动。

(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面向全人群,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广简便技术和适宜工具,提高居民自我管理健康的技能。基本要求如下:

1.政府组织,多部门参与,广泛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鼓励群众广泛参与健身运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建设有利于身体活动的支持性环境,组织职工开展群体性健身活动,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2.推广食品营养成分标签,鼓励并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发和生产低糖、低脂和低盐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合理膳食的知识,科学指导人群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3.政府部门带头,全社会开展控制吸烟行动,创建无烟场所、单位。4.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 范食堂或示范餐厅。

(五)重视慢性病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1.各类单位定期为职工提供体检,及早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在有条件的场所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提供体格测量简易设备。

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提供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糖等服务。

3.对超重肥胖、血压正常高值、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和现在每日吸烟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实施管理和健康指导。4.在有条件地区开展以儿童为重点的口腔龋齿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患有龋齿的儿童及早进行充填,开展适龄儿童窝沟封闭。

(六)加强基层慢性病防治,规范慢性病患者管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加强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率。建立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慢性病管理效果评估。强化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作用,推广“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等模式。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康复期等慢性病人,以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工作场所为单元,组织患者学习慢性病知识,交流防治经验,逐步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成立示范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当地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发展改革、财政、卫生、社会保障、宣传、教育、民政、体育、文化、团委、工会、妇联、残联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工作规划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根据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督促落实相关部门的职责,统筹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示范区成立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专家组,负责技术指导和决策咨询。

卫生部对全国示范区工作进行统一的领导和管理,定期组织检查、督导和评估,卫生部成立示范区工作办公室,设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工作指导方案,负责组织本辖区内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创建;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督导和培训;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在示范区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支持下履行相关职责。

(二)经费保障。示范区工作必须纳入当地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政府工作的任务。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长久可持续发展。

为促进各地创建示范区工作,卫生部将通过转移支付项目的形式对国家级示范区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

(三)政策保障。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基本内容包括媒体公益宣传,推动合理膳食,低盐饮食,促进身体活动,加强烟草控制,方便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早诊早治和双向转诊。

(四)能力建设。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示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慢性病防控专业科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专人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区县医疗机构有慢性病预防控制的任务。

建立指导和培训制度,区/县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期为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规范化培训和技术指导。区县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对口帮扶指导关系,提高基层卫生人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和诊疗技术水平。

四、督导与评估

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督导检查制度,组织对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示范区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对示范区防控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估,适时将督导及评估结果进行通报。

各地参照卫生部制定的《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框架》(见附件),制定本地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实施及督导考核方案。

五、验收与管理

鼓励各地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按照自愿、逐级申报的原则,对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推荐的示范区,卫生部将按照《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框架》(附件)组织考核评估,考核合格者命名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市、区),并予以公布。各省(区、市)可参照国家示范区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命名省级示范区。

篇8:2022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文所用资料来源4所市属三级综合医院信息科2005-2009年出院病例病案统计资料, 资料真实可靠。

1.2 方法

各医院信息科对所有出院病例均采用ICD-10疾病诊断为分类标准, 以出院第一诊断为主要疾病和死因录入医院病案统计管理系统。对4所医院提供的年度出院病例统计报表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住院病例基本情况

2005-2009年共收治住院病人357616例, 其中75%左右为某市市区病人, 20%左右为周围县市病人, 5%左右为其他地区病人。5年来住院病例数以5.41~20.18%/年的幅度上升, 2009年住院病例较2005年增长65.42% (表1) 。

2.2 住院病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情况

2005-2009年4所综合医院住院病例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27740例次, 占总住院病例的35.72%, 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2009年慢病住院病例较2005年增长68.76%。其中居前五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等) 、糖尿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和高血压, 此5种疾病的住院病例为83855例次, 占慢病住院病例的65.64%, 占总住院病例的23.45% (表2) 。按住院顺位统计结果显示, 每年度之间各种慢病的顺位情况变化不大, 且与5年累加统计结果基本相同。

2.3 慢病住院病例死亡率及发生的医疗费情况

经统计前五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病例占总住院病例死亡人数的42.2%, 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占总住院病例费用的30.83%。

3 讨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通常为终身性疾病, 病痛、伤残和昂贵的医疗费用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慢性非传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疾病负担和主要死因[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近5年来4所市级综合医院慢病住院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2009年慢病住院人数已达2005年的1.7倍, 这足以表明本地区的慢病防治已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4所医院2005--2009年近36万住院病例的统计显示: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等) 、糖尿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和高血压5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全部住院病例中已经占有较高比重 (23.45%) 。其中缺血性心脏病病例在总病例数和每年增长的速度均居第一位, 与翟屹等报告相符[2]。糖尿病住院病例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三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病, 糖尿病住院病例的增加应该与百姓的健康意识增强和全民医保政策的普及有相关性。而高血压患者住院病例相对较少, 与本地区高血压高发病率不符[3], 应该与多数患者采用门诊就诊、院外综合治疗方法为主有关。其他文献中[4~6]前5位慢性病例中死亡率和住院病例数均较高的恶性肿瘤未能在本次统计中居于前5位应与本市医疗机构布局有关, 需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多往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和大学附属医院就诊。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病史长、不易治愈、费用高等特点。因此, 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本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疾病管理是一种对慢性病综合的预防和干预全新模式。如何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模式与目前我国的医疗体制相结合, 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慢病综合干预措施, 充分发挥综合医院在慢病防治中的作用, 建立临床预防的诊疗模式, 把预防贯穿临床诊治的全过程, 开展规范化诊治,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慢性疾病防治的模式是目前慢病防控的所需解决的问题。

摘要:目的 了解某市2005--2009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收治情况, 并提出干预措施及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法, 对长沙市4所市属三级综合医院2005-2009年期间收治的慢病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总住院人数和慢性病患者住院人数均呈逐年上升, 其中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高血压居慢病的前五位。结论 慢性病占用综合医院医疗资源的较大比例, 综合医院在治疗住院病人的同时应主动探讨以社区卫生保健为主体, 综合医院技术指导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模式, 积极开展慢病综合防治。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住院患者,综合干预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慢性病报告.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6.

〔2〕翟屹, 胡建平, 孔灵芝, 等.中国居民高血压造成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经济负担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27 (9) :744-747.

〔3〕李光春, 刘文, 林敏, 等.湖南省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现况的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06, 12 (6) :1483-1485.

〔4〕张利, 郝英.2782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 27 (9) :1099.

〔5〕陆冠臣, 陈娜萦.广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08, 15 (3) :692-695.

篇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健康管理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308-02

0.前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癌症、慢性肺疾病等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国务院在医改方案中制定了医改的目标,确切的提出现今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要使命就是基本的医疗服务以及公共卫生服务,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就是慢性病的管理工作,因此努力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对预防慢性病的发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概述

1.1简介与主要分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指的是那些引起病症原因复杂且隐匿、时间久以及不容易治好需要长久持续的治疗与护理的疾病总称。2014年有资料显示慢性病导致死亡的比例高收入国家比例最高,达到了87%、中高收入国家达到81&、低收入国家是37%,而我国慢性病导致死亡的比例处在中高收入水平国家之列,正在向高收入国家靠拢,因此,2104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中国正面临着慢性病风险的巨大挑战,在中国有80%以上的死亡是由于慢性病导致的。慢性病主要可以分为七个种类:一是心脑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等);二是代谢性异常(如糖尿病);三是恶性肿瘤;四是遗传性疾病;五是精神异常和精神病;六是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七是慢性职业病(如化学中毒)。

1.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原因

研究表明引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原因非常多,主要有生活环境因素、人口老年化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导致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1.2.1生活环境因素

喜欢吸烟、嗜酒、饮食习惯不好、环境污染以及缺少锻炼会比较容易引起慢性疾病的发生,生活环境是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的主要原因。《参考消息》报道指出我国有3亿国民的体重超重、而肥胖人数也有4600多万人,肥胖人数在全球排第二。而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周锻炼3次以上的比例却不足三分之一,其中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的人群锻炼是最少的,我国的烟草生产以及消费都占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国吸烟人数大约有3.5亿。

1.2.2人口老龄化因素

老年人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以及免疫力会明显降低,人口老龄化也是导致我国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5岁以上的人口占到7%以上就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2012年大陆地区65岁以上的人口大约有1.27亿,占大陆人口的9.4%,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有关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将达到2.23亿。随着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加,慢性病的预防与治疗任务也是显得越来越迫切,这将成为本世纪的一个重要的社会与公共卫生课题。

1.2.3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比如遗传因素、精神因素都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比如遗传基因变异会以及有些人的精神容易紧张,情绪波动大以及各种应激状态等都会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2.进行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指的就是对那些影响到个体与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管理过程。由于我国当前居民与政府相对于国外来说健康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因此下面主要是从提高居民的健康管理的观念意识以及让政府高度重视起健康管理这两个方面来研究。

2.1观念意识提高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对于许多疾病尤其是对慢性病来说,能否及早发现并且进行及时的治疗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居民努力提高健康管理观念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意识到没有不适感不等于没问题,最好能不定期的去医院进行体检,做到变消极治病为积极防病。警惕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居民需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吸引、不嗜酒以及经常锻炼身体)、让自己的身心保持愉快、遇到困难需要学会释放压力。有条件的居民可以进行专项检查,体检只是把我健康的第一步,医院一般都会对体检中发现问题的患者进行跟踪治疗。健康管理不是一项简单的体检,而是需要向居民提供健康的体检、风险评估以及动态的慢病管理和干预等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第一时间把居民身上存在的健康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2.2政府重视

引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因素非常复杂,对其预防与治療工作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关系到每一个人。卫生部门的力量是单薄的,依靠卫生工作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所以政府应该高度的重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需要督促相关的部门一起参加到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中来。因此笔者建议政府组建高层策决机构以及专家咨询小组,根据每个地方的具体情况,出台一些针对性的政策与法规,明确各个相关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卫生部门应该掌握国内外防治慢性病的现状,借鉴国外防治慢性病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并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究拟定出慢性病的防治策略、途径以及方法。

3.结语

通过上述的研究知道我国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如何对我国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预防与治疗是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难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给我国居民已经各级政府在如何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以及健康管理有一定得启发与借鉴作用。同时也希望对今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研究此课题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金变.预防保健科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的作用[J]. 护理研究 2011

篇10:2022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总结

携手防慢病

健康**人

——**县创建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工作纪实

【解说】**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全县总面积1674平方公里,辖5镇3乡,86个村(居)委会,477个村民小组。2013年末全县总人口数42.15万人,居住着20多个民族,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彝、回、苗、壮、傣族5个,占总人口的14.80%。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6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63元。

【解说】**县是国家级卫生县城、云南省园林县城、云南省文明县城。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0家,医疗技术人员1208人,有床位840张,平均每千人有床位1.99张、有卫生技术人员

2.87人。

【标题】以政府主导为牵手,整合资源强化保障(1)【解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创建工作,于2014年4月组织召开了启动会,将创建工作列为“县长工程”,制定下发《**县创建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机构,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创慢”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各责任单位明确“创慢”联络员1名,协调、解决慢性病防治重点工作。

【解说】为保障“创慢”工作的人员、经费到位,**县将慢性病防控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投入“创慢”工作经费40万元。从各医疗单位抽调11名专业人员成立“创慢”技术专家组,共开展6次培训和4次现场技术指导。

【解说】为加强慢性病管理,2011年,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意见》,建立了长效机制。2013年,县卫生局制定出台了《**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县居民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工作方案》,《**县居民肿瘤登记报告工作方案》等文件,并创新性的开展了慢性病“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同期声】县委常委、副县长** 通过创建,我们力争实现六个转变,一是从卫生行业的被动干预转变为群众主动参与;二是将专家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三是将专业行为转变为群众行动;四是把工作重点由示范转变为普

及;五是把重点人群转变为大众人群;六是把工作重心由治疗转变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标题】以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开展宣传干预(2)【解说】慢性病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有害的行为习惯导致的“现代生活方式病”,健康教育是最为重要的慢性病防控有效手段。**县通过电视台、报纸、网站、微信、健康步道和慢性病防治知识专栏等方式的宣传,实现了慢性病媒体宣传覆盖全县大部份居民。

【现场同期声】记者 杨** 我现在是在**县阿庐文化中心,我县在这里创建了健康主题公园,在我身后有这样的一个示意图,大家可以看出,整个公园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慢性病政策宣传区、运动健身宣传区、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宣传区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区。

【解说】为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县投资8万余元,在阿庐文化中心、秀山公园创建“健康主题公园”2个,“健康步道”1条,宣传知识牌覆盖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并配备健康解说及线路地图等。每天在健康主题公园晨练和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

【同期声】市民 袁** 我每天都来公园,走了过来才来打太极拳,看了这些宣传牌,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健康知识,促使我们自觉调整生活方式,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很有帮助。

【解说】2014年,县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在县城主干道、无业主管理小区及机关单位增设80块健康教育宣传栏;县卫生局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开展“创慢”宣传及义诊活动,发放宣传材料及控油壶、限盐勺,免费为群众测量血压、血糖。各乡镇的乡村医务人员深入村委会(社区)、企业、机关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同期声】**镇迎宾社区居民 王** 我们社区的大多数人都收到了这个控油、限盐的(工具),医生也教会了我们使用,我每天只吃一小勺盐,对我们的健康有极大的帮助。

【解说】县卫生局、教育局联合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小手拉大手”、“阳光大课间”活动;“**之窗”网站建立“创慢”专题平台,“**电视台”定期向群众播放慢性病防控知识;开设“健康**”微信公众平台,每周2次向公众宣传健康知识,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营造出慢性病综合防控浓厚氛围。

【同期声】**小学校长 ** 创慢工作开展以来,我校通过宣传橱窗、班会、家长座谈会和课堂等多种形式向全体师生宣传了大量的健康知识,有力促进了广大师生自觉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并通过“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将知识传播给家长。

【同期声】**小学学生 李** 上了健康课以后,我们学会了很多知识,比如说刷牙要上下

刷,不吃腐烂变质的东西,还有不喝生水,吃东西前要先洗手,学习卫生课以后,我们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标题】以基本公共卫生为抓手,规范有序推进创建工作(3)【解说】全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测网络体系,于2010年实现了对慢性病患者的信息化管理,健全和完善慢性病动态监测管理系统,规范开展社区诊断,逐步强化慢性病监测。一是开展人群死因监测。2013年开始网络直报,2014年死亡网络报告覆盖率达100%;二是开展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我县高血压患病率为19.83%,糖耐量受损比例为1.83%,平均每人每天摄盐量为9g;三是开展肿瘤监测。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肿瘤报告覆盖率为100%。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是支气管肺癌,其次为肝癌、直肠癌、白血病和乳腺癌。四是开展心脑血管监测。全县医疗机构心脑血管疾病监测覆盖率100%。结果显示,心脑血管发病率311.47/10万,死亡率215.40/10万。

【解说】**县通过职工体检、居民健康体检等途径主动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各医疗卫生单位均开展了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1次健康体检。2013年,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体检覆盖率为80.81%。设立了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健康小屋)27个,统一配发了电子体重秤、身高仪、腰围尺、血压仪等自助检测工具。

【同期声】**镇新寨村乡村医生 万** 我们新寨卫生所,从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来,慢性病管

理是我们的工作重点,35岁以上的来到这里看病,我们都帮他们测测血糖,测测血压,还有些糖尿病、高血压中风这些老人,他们来不了,我们每三个月到他们家中做一次随访,交待他们的饮食起居及用药情况。

【解说】县卫生局按季度对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考核,有力地促进了慢性病的规范管理。截至2014年10月,群众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81%,群众慢性病服务满意度达79%,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率分别为99.91%、98.44%,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为91.34%、91.82%,控制率分别为56.89%、61.53%。

【解说】积极开展患者自我管理,共组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39个,覆盖率达31.40%,通过自我管理小组开展活动,促进患者康复。

【解说】中枢镇新寨村村民王福仙,已患糖尿病、高血压八年,通过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慢性病管理及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有效控制了病情。

【同期声】**镇新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王** 他们最多一个星期就来测一回,我们不去找他们,他们都会上门来,量血压,测血糖,钱一分也不要,并指导我们平素的饮食起居及服药。我这两年,血压也不高,血糖也不高,我在家生火做饭也有精神,有力气。

【标题】以文体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全民健康行动(4)

【解说】以“天天健身、天天快乐”为活动口号,倡导“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自2013年以来,全县组织开展了“千人广场舞、瑜伽、民族舞”的培训推广活动,2014年开展了第九套广播体操、自行车、广场舞等比赛,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工间操,全县共86个社区/村委会,配置了145处健身场所,86名健康指导员,覆盖率100%;共有群众健身团队259支,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

【同期声】XX单位职工

XXX 今年县总工会在全县普及推广工间操,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大家在办公室工作时间长了,做做操,活动活动筋骨,为了身体健康,我们一定会长期坚持下去。

【解说】2014年文体局配备了国民体质监测设备,让公众免费使用,让广大群众学会自我监测体质,预防慢性病。经调查,我县平均每天运动量达到6000步以上成年人的比例达45.41%。

【解说】**县全面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来,共创建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餐厅、示范食堂,示范学校各5家,对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创建“无烟卫生单位”28家、“无烟单位”67家、“无烟学校”184家、“无烟企业”5家,实现了无烟政府办公楼和无烟学校全覆盖;在全县推广食品营养标签,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达到39.41%,城区超市设置低盐低脂食品专柜达到70%。

【标题】探索特色差异化管理模式,创慢工作亮点纷呈(5)

【解说】亮点一:“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借鉴上海管理模式,我县创建工作注入新内涵,走出一条新路子。在农村,针对传统医防分离和基层医生“全科不全”的问题,在条件较好的乡镇卫生院探索开展“家庭医生管理模式”,由临床、公卫、护理、村医四类人员组成工作团队对重点人群实施健康管理,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果。中枢镇卫生院首批与辖区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签约,首批300户家庭,今后将逐步向全社区覆盖。

【解说】亮点二:“慢性病精细化管理模式”。按照需求对病人进行套餐分流,对刚得病或控制不好的患者采用“细节关爱”,愿意接受健康知识培训的采用“团队关爱”,有自我管理技能的患者采用“友情关爱”。各村委会或社区成立“健康自我管理领导小组”,县疾控中心及各乡镇卫生院派出专业医生指导小组活动,通过讲座、交流、茶话会、读报等方式,实现形式多样的特色慢性病精细化管理,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患者的好评。

【解说】亮点三:“慢性病关爱家园管理模式”。县疾控中心联合县医院创新开设了“慢性病关爱家园”,建立“高血压俱乐部”及“糖尿病俱乐部”,遵循“需求、适宜、依从”六字工作理念,实施健康专员、专科医生、全科医生、慢性病患者志愿者和慢性病患者四位一体互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提供适宜的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目前,我县俱乐部已登记100余名会员,受

到了病友们的热烈欢迎。

【同期声】**镇社区居民 高血压患者*** 我觉得很好,只要我们有时间就会来坐坐,有什么问题也找得着地方问,大家在一起互相学习、交流,对我们的病情控制也很有好处。感谢了!

【解说】亮点四:“专业团队管理、志愿者共同参与管理模式”。加强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慢性病科学防治水平。积极开发社会志愿者资源,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人才参与慢性病防治工作。目前,我县共有30余名慢性病志愿者进行了登记。

【同期声】**镇慢性病志愿者 XXX 我自己就是一个高血压患者,自从加入**慢性病志愿者团队以来,我们经常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志愿服务,和其他患者在一起互动、相互交流,增强大家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一篇:历年全国119消防日宣传主题下一篇:音乐活动《走路》的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