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现状

2024-08-06

农村环境现状(共8篇)

篇1:农村环境现状

阜阳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2005级(1)班 肖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脏、乱、差”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形容“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畜禽粪便乱堆,塑料袋、废地膜满天飘”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阜阳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含有塑料包装的食品、生活用品在农村已十分普遍,垃圾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质迅速增加。除了小部分用作肥料,少数镇设有垃圾填埋场进行统一填埋外,很多村庄的垃圾随意堆放在公路旁,田间地头,水塘沟渠边。垃圾长期露天堆放产生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大气;在堆放~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二:有些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偷排、超排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乡镇普遍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环境保护,许多项目没有经过环境评价和审批就建设投产,环境保护和治理明显落后经济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加上多数工艺设备落后,废渣,废液,废气排放大,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恶化了农村环境。

三:许多农村现在是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二污合流”,已大大超过水体的环境容量。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以及集约化养殖业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凸现。据有关部门统计,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农用化肥、农药流失率还普遍较高,其中氮肥流失率约 10-25%,磷肥流失率约 4-5%,农药流失率则高达 70-80%。大量化肥、农药的流失,对土壤、地表水和农产品造成了直接的污染。养殖方面,每年投放在河面上的各种饵料、肥料约有 25% 没有利用而分解在水环境中,从而使水体中有机物大量增加,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

四:全市目前畜禽粪尿直接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又进一步加剧了水体污染。这一状况已不是农民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如不及早重视、防范、治理,将会造成比现在城市环境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被动局面。在养殖业污染上大量畜禽粪便随意露天堆积,导致有害病毒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根源,直接威胁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在生活垃圾上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不少垃圾随意堆积,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生活环境。

针对目前农村现状的建议

要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整合的理念,从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大框架来思考、研究和谋划对策。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更新观念,优化机制,加强治理,强化监管。

一:要更新观念。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进一步增强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把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到农村职业学校,中小学课程,让广大农村中小学从小就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并同过他们把环境保护知识和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通过举办乡镇,村干部,加强乡镇村领导的环保知识、政策法律法规方面培训,争强农村各级干部的环保意识,提高对农村环保工作的领导能力;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报道,以增加广大人民的环保意识。

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做到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保护,力求经济和环境双赢。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来谋划和领导发展工作,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而且要重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全面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是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等脏、乱、差现状进行集中整治,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二是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三是推广各种生态农业,如”猪—沼气—菜”模式,大力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既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投资成本,方便人民生活,使资源可以循环利用。

此外,还要经一部加强环境监管工作,坚决制止随意污染环境行为,严厉打击不法排污企业,以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

篇2:农村环境现状

1.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源水质不达标;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等等

2.原因分析

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环境规划在农村难见身影,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欠缺。致使农村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

生产、工业三大污染。生产、工业三大污染。从生活污染来看,由于农村很少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再加上农民环保意识的缺乏,生活垃圾随手乱扔,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从生产污染来看,农民在使用化肥、农药上缺少科学性.流失的化肥、农药和随手扔掉的农药瓶,很容易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从工业污染来看,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城镇的环保“门槛”也越来越高,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很难在城镇立足.于是转向广阔的农村.也正因此,农村的环境正在不断恶化

3.应对措施

加强宜传引导,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常言道“唯有净土,才有洁食”。我们要以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提高农药化肥有效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有机、绿色生态农业,确保“米袋子、菜篮子”食品安全。归根结底,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新农村的建设。我们应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他们清洁生产、文明生活。可以通过环境替示教育这一有效形式,用身边的反面案例,使广大干部群众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和教育。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把“环境怡人、村镇宜居”理念充实到“村容整洁”的总体要求中,抓好改厨、改厕、改圈及沼气池建设,让农村的村容整洁起来,乡风文明起来,居住环境怡人起来。

构建保障机制,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篇3:山西农村环境现状

煤炭是带动山西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资源。这样一种带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具有双刃性:经济发展了, 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了。虽然人口在不断增长, 但对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却没有与时俱进, 由此使山西成为全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农村环境污染可分为内源型环境污染和外源型环境污染两种。外源型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城市污染向农村的转移, 即来自于农村以外的污染。而内源型污染, 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使用的不合理。例如对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使用农药的不恰当;二是农村生活污染。农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三是本地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产生的工业污染……这些污染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埋下了很深的隐患, 并且已经在农村造成了“小污易成大污、小污已成大害”的局面。

一、城市垃圾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由于我国目前经济、技术条件的落后, 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场, 因此农村成为了城市垃圾的转移地, 城市垃圾正在吞噬着农村。

二、化肥、农药、地膜的污染

(一) 化肥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农药与化肥的使用有其积极的方面, 也有其消极的方面, 即农药、化肥的残留不仅使农作物中有害成分显著提高, 也使土壤的品质严重降低。

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 导致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 化学肥料施于土壤中, 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 最好的化肥被作物吸收的程度也不足35%, 大量的剩余化肥在雨水的作用下渗透到地下, 污染了水源, 导致了蔬菜、水果某些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容易引起食道癌、胃癌等。

(二) 农药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我国农药品种较少, 单一农药品种的多年重复使用, 一方面使农业害虫和病原菌抗药性增强, 另一方面也使农药得使用效果不断降低, 因此农民必然要加大对农药的使用量。据统计, 中国每年农药的使用面积达25亿亩以上, 受农药污染的面积达2亿亩, 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7以上, 土壤的农药污染状况相当严重。

(三) 地膜所导致的“白色污染”

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 地膜污染也在不断加剧。农田中的残膜很难降解, 而且回收难度大, 自然分解则需要100年以上。土壤中的残膜不仅影响土壤耕作, 阻碍土壤养分、水分和空气运行, 破坏土壤结构, 使土质下降, 妨碍作物扎根和对水肥的吸收, 而且也影响作物得生长发育和产量。

三、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以前, 农村基本上没有生活垃圾, 极少的生活垃圾也都是以剩菜、剩饭、菜叶、瓜皮为主, 无毒、无害, 也都可以作为肥料回田, 是可以随时降解、循环使用的。而如今, 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一次性用品废弃物明显增多, 大量不可降解物也正在大举“入侵”农村。另外由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不完善, 导致会存在乱丢医疗垃圾现象……“垃圾靠风刮, 污水靠蒸发”, 这是对目前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

四、畜禽养殖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 居民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 人们对肉蛋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使得禽畜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据统计, 我国集约化养殖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物质。

五、农作物秸秆污染

山西是一个农业大省, 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在早些年, 农民对作物秸秆总是加以充分利用。但目前大部分作物秸秆走向了末路, 成为废弃物。

六、农村工业污染

为了发展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山西省各乡镇政府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招商引资等作为增加当地财政收入的良策。然而,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给农村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压力。往往是靠山吃山, 有煤采煤, 往往技术含量低, 能耗高、污染重, 不惜以牺牲环境代价获取经济利益。相当一部分企业严重地污染了农村周围的土壤、大气和水体。

七、电子产品造成的污染

现在很多村民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 也是紧跟时代的步伐, 更新换代非常快, 由此而促使了电子垃圾的飞速增长。据了解电子垃圾的危害特别大, 一个纽扣般大的电池泄漏后, 可以污染60万升水, 相当于1个人一生的饮用量。若把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中一起填埋, 久而久之, 渗出的重金属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大家吃了这些耕地上打出的粮食以后, 会产生致癌、致畸形和致突变的后果, 不仅会影响我们这一代人, 还会影响女性, 影响我们的下一代和再下一代。

参考文献

[1]王星龙.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对策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5.1.

[2]李彩宝.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4.

篇4: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一)现代化农业生产带来环境的污染。

现代化农业一方面带来了传统农业不可比拟的效益,同时化肥、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导致农田土壤污染,甚至是大气和地下水污染。农作物农药残留超标,直接影响着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另外由于农村循环经济没有有效的开展和实施,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目前,农业废弃物的来源主要是种植业废弃物(秸秆)和养殖业废弃物(养殖畜禽粪便)。每年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农作物秸秆数量40%左右随处堆放或就地焚烧,养殖业由于养殖方法落后,环保意识不强,对废弃物的处理处置能力不足,大量畜禽粪便未经有效处理处置,随意直接排放,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空气质量。

(二)生活污染加剧。

农村生活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生改变,各种用水器及洗涤剂逐渐增加,但农村地区缺乏配套的污水处理系统和设施,生活污染物仍然沿袭旧的方式随意丢弃,直接排放,对周围环境尤其是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生活垃圾约1.2亿吨,直接影响农村环境及生活。

(三)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农村环境恶化。

近年国家推进农村城镇化,农村乡镇企业明显增多,城市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能耗高、污染重、治理技术水平落后的工业企业也逐渐转移到城镇和农村,轻视对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及组合,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不注重资源利用效率和社会环境效益,加速了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农村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

(一)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缺乏,无法自觉地保护环境,更意识不到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的不良影响。部分企业经营者受经济利益驱动,在污染防范和治理上消极对待,农民对于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会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二)体制落后,机制不畅。

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一直实施块块管理,无法有效杜绝地方保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削弱了环境监管力度。某些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侧重经济发展,而不注重环境质量,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不够,错误的执政理念,加上农村环保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对破坏环境缺乏必要的监管和适当的处罚措施,没有形成环境监控和管理惩治体系。

(三)新型技术薄弱。

目前,我国环保实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较少,并在农村环境保护上尚无认定的成熟技术和治理模式,适用性和时效性技术的缺失严重制约着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三、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

(一)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要坚持环保投入优先的原则,对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加大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尽快改变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切实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地,把保障饮用水安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

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从总体上对“面的污染”配套建设基础性设施,使区域環境得到有效控制;

2.结合农村生活污染分散的特点,对“点的污染”采取集中、就地、分散的方式建设投入少、运行管理方便的配套处理设施,使相对独立的小环境问题得以解决。

逐步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城乡统筹的垃圾处理模式,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

(二)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大力推进节地、节水、节能、节肥等节约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农业,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1.推广节约型技术,农业部门和科技部门要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全面推广实施化肥测土配量、机械化深耕使用,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鼓励农家肥、无害化处置后的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资源的综合利用;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低容量喷雾器械,减少农药使用过程中的“跑冒滴漏”。

2.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例如农膜回收再利用,实施秸秆还田和沼气发电,发展生物能源。

3.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现有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依据土地消纳能力,进行畜禽粪便还田。根据水质要求和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的种类、数量,合理控制水库、湖泊网箱养殖规模,坚决禁止化肥养鱼。

(三)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采取有效措施,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对新建企业提高环保准入门槛,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加大对各类工业开发区的环境监管力度,对达不到环境质量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引导乡镇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推行集约化经营、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推动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四)完善体制, 加强农村环境监管。

目前,农村的环境污染防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已有的农村环境保护体质也不完善。为有效落实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应迅速建立完善一个上下统一、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农村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开展农村环境状况评价工作,定期公布农村环境状况。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重要农产品产地的环境监测。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

参考文献:

[1]刘雪艳,孟祥德.论生态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状与对策选择[J].前沿,2011,1.

[2]施问超,周国良,韩香云.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态势[J].污染防治技术,2010,(3).

[3]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2004.(编辑郑云东)

篇5:农村环境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在我国,农村是至关重要的。八亿农民,占据了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二,决定了我国的前途和命运。伴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开始涌现,为此,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力将解决三农问题,为发展农村,活跃农村提供有力跳板。我们环境学院利用这个暑假,开展了水滴工程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进行“农村环境现状”的调研,希望通过这次的调研能展现新农村环境建设的成果,促进我们对现阶段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进一步了解,从而号召我们大家投身于这一伟大的事业中来,为建立一个良好的农村环境而努力。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方法:问卷调查,访谈

调研对象:贵州省西江苗寨的村民

调查时间:2009年7月14日

问卷的发放:在西江苗寨的街道上随机发放问卷,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得到数据。

调查情况:共发出问卷20份,回收20份,其中有效问卷20份,回收率100%。

三、结果与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的情况

1、新农村建设的普及程度

新农村建设近来吹响号角,本着惠众利民的精神,这项政策着眼于改善民生、促进农村更快更好地发展建设。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在这一政策的宣传普及上做得尽善尽美。

数据表明,农村人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并不尽如人意。有一半的人对此毫不知情,仅仅只有10%的人很了解。这体现出当地政府部门对于这一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效果不佳。而且在整个发放问卷及走访的过程中,我们明显能够感觉到当地村民获取信息渠道较少,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思想保守,对政府政策制度缺乏关心。从而导致“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开展有一定的困难。

2、新农村建设的宣传程度

宣传作为一种沟通政府与老百姓的桥梁,在政府政策的施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显而易见。可以说,政府政策是否顺利开展与是否做好宣传密切相关,因为,有效的宣传已经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下是当地的政府对“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宣传情况:

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大多数的人选择了“不清楚”这一选项;有四分之一的人承认,政府是有组织过,但是参与不认真;还有35%的人认为没有组织过。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村名不愿意参与进来这样的活动是关键。但是,在对选填“组织过但不认真”的群众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针对村名不愿参与政策宣传活动,政府也没有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必要的动员。而在数据中最显眼的是:“认真组织过”选项没一个人选填,这充分看出了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重视不够。

现今农村环境情况

1、对于环境状况的满意度

农村是村名的主要生活生产场所,农村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关系到村民的生活质量。但是农村本身在建设的过程中又难免会有污染环境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力防范治理。下表是关于当地村民对于现今生活所在地的环境状况满意度的有关情况。

上图表现出来现在的环境状况还是基本符合标准的。选择满意类别的人占据了90%,仅有10%的人认为环境状况有待改善。从图标上确能看出当地人有较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但在走访的过程中,从村民口中我们得知,在政府大力开发“西江苗寨”之后,消毒过后的自来水代替了原先的西江溪水成为了饮用水,街道弄成水泥的平板路。一切设施都好像比之前的要好,但发展的同时也带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为苗寨开发成了旅游区,吸引了更多的游客,街道两旁开起了更多的旅游用品商店,而为了更好的推销商品,吸引更多游客的注意,很多商家时常会把商品摆出街道路面,这便经常发生街道拥堵的情况,由于人流的增加,白色垃圾也随之增加,同时,在群众的口中我们得知:西江水没了以前清澈,没了以前干净。

由于西江苗寨地处山区,开发较晚,先如今没有造成过多的污染,这也是选项中90%的群众对生活环境持有满意度的根本原因。然而“非常满意”只有10%,“满意”35%,基本满意45%,曾递增趋势,满意度有曾不好方向发展的态势,这也说明了西江苗寨地区的环境正在逐步地不受群众认可。希望这能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注。

农村水资源的情况

水,做为生命之源,对于人类至关重要。所以,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于农村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调查的情况知:西江地区农村使用水资源已经主要是自来水了,应该再没有人用外面挑的水和雨水等这类没有质量保障的水资源了。但是自家井水还是有很少部分的人使用。由于依着河畔,河水也仍然作为小部分家庭的家庭用水。但是主要还是自来水。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西江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江的经济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好处。

下表是关于民众对自来水质量的认可度情况。

可以看到,全部人都选择了满意类,其中,“满意”这一选项占据了绝大多数。这一数据说明了现在自来水的情况是符合标准的。

农村能源的使用情况

能源的燃烧使用固然要产生各种废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不仅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他污染气体的排放也总是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下表是西江苗寨地区家用燃烧能源的使用情况:

可以看到,在依山傍水的西江苗寨里面,大多数人还是使用柴草,煤气这类产生较多温室气体的燃料。由于地处山区,环境的自身净化能力较强,人口相对较少,所以并没有很明显的由于燃烧物产生的污染情况,但调查显示已有不少人

选择了电器和沼气等较为清洁的能源。共占16%,这也看出了苗寨人正不段得朝环境洁净的方向迈进。

2、农村的绿化情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居住地的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实践证明,搞好农村绿化美化,是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美好家园,提高生活质量,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要途径。调查显示,该村的绿化情况持非常满意态度的有5%的村民,50%的村民满意居住地的绿化情况,35%的村民基本满意,余下的10%村民则对绿化情况不满意。由此看出该村的绿化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村民较为满意。但是当地的干部应当发动村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因地制宜搞好绿化,美化街道更要栽植适宜树种和花草,增强观赏性和实用性。为新农村建设撑起“绿色”蓝天。

3、农村垃圾处理情况

过去,由于农村垃圾的数量和种类少、易分解,采用堆肥、简易填埋或自然腐烂等方式,基本就可以维系平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农村垃圾不仅数量猛增,而且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村生活垃圾逐步向城市“看齐”,处理难度越来越大。规模庞大的农村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其中一些有害物质还极易破坏地表植被,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土壤、河流环境污染,并成为农民健康的“隐性杀手”。随意焚烧垃圾使得空气污染严重;长期暴露的垃圾堆容易滋生蚊蝇、老鼠等,成为各种疾病的传染源。因此农村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否得当,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村民的身体健康。数据显示,该村的有80.95%的村民采取政府部门统一处理的垃圾处理方式,另外4.63%和9.52%的村民选择集中焚烧和自家处理垃圾的方式,4.63%的村民则用其他的方式处理垃圾。该村的大部分村民都选择了较为正规的垃圾处理方式,但是还有少数村民垃圾处理方式不得当。

4、农村公共卫生管理情况

农村的公共卫生管理情况的好坏决定了该村的医疗设施和环境的好坏,更直接影响到村民的身体健康。从图中可以看出,5%和 50%的村民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该村的公共卫生管理情况,有25%的村民基本满意,另外 20%的村民则不满意公共卫生管理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该村应对乡村医疗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增加对卫生院的投入,切实帮助解决卫生院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深化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强化村卫生室的基础性功能;进一步明确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承担,鼓励其他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竞争,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二)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目前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不仅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在一年前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也指出: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国人消费的食物、花卉、甚至宠物等都是在农村环境下生产的。农是立国之本,农村生态环

境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质量。农民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福祉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污染环境下生产出来的食物,最终威胁到全体人民的健康。治理乡村污染和生态退化刻不容缓。

从总体上来看,村民认为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其中居最高的三项分别为:基础设施不足(31.43%)、公共卫生(20.00%)以及垃圾处理(17.14%)。另外,认为大气质量,饮用水的村民也不占少数,分别为14.29%和11.43%。还有5.71%的村民认为噪声问题同样急需处理。

西江苗寨地处位于雷山县东北面,距县城37公里,距州府凯里39公里。苗寨建于大山之间,开发较晚,确有基础设施不足等的情况,但在开发未旅游景区之后,建设的步伐不快,发展很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西江人的努力之下,定能将西江的环境治理好,经济发展好,人民生活好。

四、建议

对当地人民群众:

1.抓住一切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积极投身于文化素质的学习当中,确实加强自身文化水平;

2.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政府部门的工作当中,努力配合好,协调好。3.发扬主人公精神,提高意识,杜绝污染环境行为,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对当地政府部门: 1.首先增强各级领导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大力向农民群众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2.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还要加强环境监测,将环境整治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科学制定规划,坚决兑现政策,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切实加强农业污染的监管,执法力度,把农业环保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3.努力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民众学习正确的环境方法,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观念。

篇6:农村公共环境卫生现状调研

(1)与以往相比现在农村在公共环境卫生方面的改善

①道路设施维护。修路不仅能够使交通更加方便,而且路况改变之后,路边绿化也有效地改善了污染的状况,路边环境也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②绿化景观优化。绿化景观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在修复生态、改善环境的基础上,加大绿化力度,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乡村经济、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③架空线入地。架空线入地不仅提升了环境景观水平,实现了空间整洁有序,还能完善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保障设施运行的安全稳定。

(2)目前存在的问题

①土地污染。由于污水灌溉、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等因素,造成了农村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土壤酸化与盐碱化等退化问题,已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河流断流、湖泊淤积、赤潮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珍稀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威胁等。②违章搭建。在政府监管不严的情况下,农民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违章搭建,会造成农村脏乱的局面,同时会影响农民的公共生活秩序。

③河水污染。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农业污水流入河流,造成了水质的污染。

④公共场所生活垃圾管理差。大多数村民对房前屋后的卫生比较讲究,但对公共场所的卫生不关心。如公路、大操场、空场地垃圾成堆。有些村民缺乏卫生意识,随处放鸡鸭,粪便随处可见,让人难以步行。

⑤公共厕所问题。公厕的建设和管理,设施和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规划不落实、布局不合理、数量不足、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

(3)造成此现象的原因

①农民公德意识较差。由于多年形成的陋习,不少群众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懂得珍惜环境资源,随地吐痰,乱丢纸屑烟头,乱倒垃圾等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时有发生。另外,建筑废料、生活污水到处乱扔、乱倒,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等行为也较为突出。

②环卫保洁队伍不健全,人员素质较低。很多街镇没有专业的环卫保洁队伍,而且保洁人员年龄偏大,缺少必要的专业培训

③环境监管、保障体系不健全。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规划在农村难见身影,农村环境治理的范围广,牵涉部门多,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而按现行的监管体系,农村几乎成了环境保护的死角,没有全面形成衔接协调的执法管理网络。

④工作经费缺口较大。由于乡镇财力十分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村一级组织更是没有这笔资金,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为零。由于环卫设施缺乏,加之没有有效管理,造成垃圾无序堆放污染环境的现象。

篇7: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毕业论文

二、主题一: 对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一)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农村主要存在三类环境污染问题: 1,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由于地膜的不可降解性,残留地膜严重污染了土壤,使得农作物大幅减产。2,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差,管理制度欠缺或不完善而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了“脏乱差”现象:如农村生活垃圾露天 2 堆放、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等问题,使得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群健康造成了威胁。3,乡镇企业及畜禽养殖造成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崛起,给农村环境带来的压力日益俱增。受经济水平和科技、文化等因素影响,乡镇企业大多为技术含量低的粗放经营,污染治理水平不高。又因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造成污染分散,治理起来难度很大。同时畜禽养殖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受此影响,农村大气、水体及土壤等生态环境日益脆弱。(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困难 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成因多、涉及面广,治理起来难度比较大,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等特点,这使得对面源污染的管理难度很大,目前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同时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且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2,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3 农技推广系统为了获取收入,多从事卖化肥和农药等经营活动。由于激励不相容,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一直在加剧。3,治污资金缺乏导致治污不力。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因而治理效果不佳。4,现有的治理模式不适应农村污染防治工作。农村污染问题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即末端治理,都存在着技术、经济障碍: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其它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三)、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法及建议

1、积极引导,提高广大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广泛开展环境生态文明教育,逐步推进生态保护工作。引导农民发展无公害绿色产业,减少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严格控制秸秆焚烧,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和青贮氨化工作;植树造林,提高农村绿化覆盖率。通过 4 宣传,使广大群众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自觉参加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环境管理。以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为着力点,借助改水、改厕、修路等工程,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修建沼气池,农作物秸秆和动物粪便等废物的再回收利用,有效改善人居环境。3,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一方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从源头控制污染。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清洁生产、对生态环境有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另一方面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执法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对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源严格监督和查处。主题二:对乡镇企业污染现状的调查(一)乡镇工业污染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量大面广。在工业废水方面,1995 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为 59.1 亿吨,占当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 21%。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 611.3 万吨,占全国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 44.3%;氰化物排放量 438.3 吨,占 14.9%;挥发酚排放量 11958.5 吨,占 65.4%;石油类排放量 10003.9 吨,占 13.5%;悬浮物排放量 749.5 万吨,占 47.9%;重金属(铅、汞、铬、铜)排放量 1321.4 吨,占 42.4%;砷排放量 1875.3 吨,占 63.3%。5 在工业废气方面,1995 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441.1 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 23.9%;烟尘排放量 849.5 万吨,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 50.3%;工业粉尘排放量 1325.3 万吨,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 67.5%。在工业固体废物方面,1995 年,全国乡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3.8 亿吨,占当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 37.3%;全国乡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1.8 亿吨,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的 88.7%。二是增长迅速。同 1989 年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了 121%,化学需氧量增加了246%;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了23%,烟尘排放量增加了56%,工业粉尘排放量增加了 182%;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了 39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增加了 552%。三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业污染占很大比重。乡镇工业中的造纸、纺织、煤炭采选、金属矿物制品、化工及食品加工等 6 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 73.1%,其中造纸业占总量的 44.9%。乡镇工业中的造纸、饮料、食品加工、纺织、化工等 5 个行业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 85.3%。其中,造纸业占总量的 67.3%。乡镇工业中的水泥、砖瓦、陶瓷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排放二氧化硫 220.3 万吨,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 49.9%;排放烟尘 547.0 万吨,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 64.4%;排放工业粉尘 1017.5 万吨,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 6 总量的 76.8%。乡镇工业煤炭采选业和矿业的固体废物产生量占乡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 75.0%。其中,煤炭采选业 38.4%;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36.5%。乡镇工业煤炭采选业和矿业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占乡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的 83.5%。四是中西部乡镇工业技术水平低,污染水平高。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由于起点低,起步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均不如东部地区,因此,污染水平也比东部地区明显要高。据调查,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的产值仅为乡镇工业总产值的 22.4%,但污染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却占到 60.3%。(二)乡镇企业发展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

一、乡镇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对环境的污染 乡镇企业污染物排放及其对环境影响大小依次排列为: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

1、工业废水排放情况(1)主人污染物和分布区域(见表 1)表 1 1999 年无锡农村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名称 江阴市 锡山市 宜兴市 COD(吨)7179.35 8711.70 1736.49 石油类(吨)17.07 15.47 0.00 悬浮物(吨)5013.38 3682.46 815.50 氰化物(千克)148.30 204.66 0.00 砷(千克)0.00 792.00 0.00 镉(千克)7.56 0.00 0.00 六价铬(千克)13.93 557.56 0.00 挥发酚(千克)485.68 1342.27 0.00 表 1 显示:污染物的种类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指标为 COD,由于无锡农村矿产资源不多,除了采石矿外,其它采矿作业基本没有,故污染物中汞、镉、铅、铬、砷等重金属含量很少。废水中含有少量的氰化物,其原因是 7 化工企业和电镀企业的废水排放。除此之外,部分石化企业、冶金企业也排放了一定量的酚。(2)主要行业污水排放情况(见表 2)表 2 各行业废水排放情况及污染负荷比(Ki%)行业 挥发酚 石油类 化学需氧量 悬浮物 污染负荷比 位次 1 0.012 18.27 0.028 0.30 7 2 83.38 0.01 1.35 5 3 1.03 1.70 0.05 12 4 1758.02 24.78 28.73 2 5 356.66 16.47 6.0 3 6 0.078 4.32 0.02 0.07 11 7 1355 4.29 2269.84 25.76 58.9 1 8 0.11 22.69 27.42 0.8 10 9 130.69 12.05 20.31 2.63 4 10 2 29.68 10.56 7.6 6 11 0.05 5.45 0.38 0.09 8 12 0.304 3.83 1.02 0.08 9 合计 1357.11 165.1 4546.1 125.57 100 位次 2 3 1 4(注:行业名称编号

1、食品加工业

2、食品制造业

3、饮料制造业

4、纺织业

5、造纸及纸制品业

6、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0、金属制品业

1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表 2 显示,占企业总数 10%和 9%,占乡镇企业总产值 18%和 7.5 %的纺织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污染负荷比却分别达到 28.73%和 58.9%,是主要的排污行业。

2、工业废气排放情况(1)废气排放分布情况(见表 3)表 3 1999 年无锡农村工业企业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名称 江阴市 锡山市 宜兴市 烟尘(吨)7143.20 3231.86 2057.00 粉尘(吨)4013.16 4001.34 SO2(吨)39171.36 8720.81 2766.58 无锡农村企业的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废气污染主要是 SO2、烟尘和粉尘。此外,一些小化工、小印染企业的有毒气体排放给予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一些小水泥厂的粉尘污染亦使居民怨声载道。(2)主要行业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 4)表 4 主要行业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情况行业 二氧化硫(吨)烟尘(吨)8 工业粉尘(吨)合计 占总排放量(%)1 407.69 251.25 14.44 673.38 0.61 2 64.95 40.07 0.06 105.08 0.1 3 126.95 66.57 21.11 214.63 0.2 4 10836.31 5670.54 366.03 16872.88 15.25 5 509.19 164.24 0.00 673.43 0.61 6 125.85 87.19 28.85 214.89 0.22 7 8356.05 6761.42 267.26 15384.73 13.91 8 22933.28 18349.05 8537.43 49819.43 45.14 9 6843.02 4482.17 1610.46 12935.65 11.69 10 2325.00 1385.37 829.68 4540.05 4.10 11 349.03 326.62 133.60 809.25 0.73 12 274.86 172.95 7.05 454.86 0.41 13 4874.26 2900.32 0.00 7774.58 7.03 合计 58026.44 40657.76 11815.97 110500.16 100(注:行业名称编号

13、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其他与表 2 相同。)表 4 显示,工业废气污染排放大户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化学原 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 1999 年江阴市工业企业 80 家,产生工业固体废物 107.7 万吨,其中危险 废物 2.02 吨,综合利用 104.18 吨,贮存 3.91 万吨。锡山市工业企业 293 家,产生固体废物 44.12 万吨,其中危险废物 0.16 万吨,综合利用 33.35 万吨,排放 0.17 万吨。宜兴市工业企业 96 家,产生固体废物 25.23 万吨,综合利用25.20 万吨。须要指出的是,无锡至今未曾建立危险废物处理场。统计调查数据提示我们:一是无锡农村工业中,化工、纺织企业废水排放 占到整个废水排放量的 87.63%,废气排放占排放总量的 37.86%,工业固体 废弃物产生量占总量的 33.93%。二是无锡农村现有乡镇企业产生的污染量 已经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因此,调整工业结构,鼓励发展轻污染、无污 染的产业,限制发展污染产业,禁止发展重污染企业是发展乡镇企业的必 然选择(三)乡镇企业环境治理 9 为了推动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效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切实改善农村生 态环境,需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调整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从近期的乡镇企业污染源调查结果来看,小造纸、小化工、小印染、小冶炼、小电镀、土焦、土硫磺等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这些企业产值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控制住这些企业污染的发展,就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了乡镇企业的污染。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鼓励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行业和产品,抑制重污染的行业和产品的发展。这要作为有效控制乡镇工业污染,提高其经济效益,保障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2,加强区域规划和合理布局。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是降低企业效益、扩大污染危害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合理布局和适当集中。有计划地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对企业污染采取分散处理与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措施,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居民区、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名胜古迹周围建立有污染的企业。3,大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要引导乡镇企业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推行集约化经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以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对于新建企业,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清洁工艺,减少每个生产环节的污染物排放,对污染实行全过程控制。对于老企业,要大力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以降低物耗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要积极研制开发污染处理技术,对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实行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4,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督管理。首先要根据农村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实行分区域管理,对东、中、西部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措施。例如.对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应与城市企业同样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集中控制、限期治理等制度措施,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环境标准;对中部地区,重点控制产业结构,限制重污染行业的发展,认真抓好工业的合理布局;对西部地区,重点引导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注意采用适用技术,特别注意避免对水源的污染。其次,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县、乡(镇)政府的环境目标责任制度和县、乡(镇)的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切实把农村生态保护和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纳入各县、乡(镇)政府的工作日程。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和健全乡镇一级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管理制度,为乡镇一级的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组 10 织和制度上保障。

篇8:新常态下农村环境现状分析

关键词:新常态,农村环境,现状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在三农中对国民经济影响最大的就是农业问题, 人与自认要想有一个和谐的发展就要做好农业和农村的额工作, 保护农业资源和改善农村环境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重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保护农村生态, 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环境现状分析

(一) 农村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据《2014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揭示,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 农村环境形势愈加严峻。突出表现为:工矿业对空气和水资源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 生活以及养殖业污染局部加重。环保部门的检测结果显示, 农村地区空气质量整体较好, 但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农村地区的环保形势不容乐观。把农村环境问题总结如下:

1.水资源遭到了严重污染,

我国农村地区不仅水资源严重短缺, 而且水资源还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的环境污染愈发加剧, 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日趋下降, 并且生产和生活用水受到了严重威胁, 农民饮用水缺口巨大, 我国有大概5000 多万人口生活在干旱缺水区, 不得不忍受缺水对他们生存发展所带来的威胁。资料显示, 我国的农业用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尤为严重。从环境方面来分析水资源问题, 可以看出, 水源环境的变化一般会使原来合格的饮用水变得不再合格。农村地区大部分的河流都遭到了污染, 这不仅会对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而且会直接威胁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据调查显示, 我国患病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与生活用水不合格直接相关。由此可见, 农村地区水资源的污染, 不仅会影响工农业的生产, 而且会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2.现代化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由于在农业中普及了大棚生产, 地膜污染更加严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科技迅猛发展, 地膜的使用技术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 我国已经成为地膜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地膜残留对我国土地、农田的污染严重, 在发达地区污染更为严重。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的养殖业迅猛发展, 由此带来的污染却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南方地区, 部分地区养殖业带来的污染甚至超过了工业污染。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排放的粪便和粪水达到每年17 亿吨, 此类污染源点多面广, 治理难度很大, 处理率低, 总之, 此类污染源导致水体和环境污染极为严重。

3.农村居民生存和生活造成的污染和乡镇企业造成的工业污染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新农村建设规模也迅速扩大, 但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规划和配套设施大多没能跟得上。大多数城镇只注重城镇本身的建设规划, 忽视了和土地、产业发展、环境、资源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各种规划之间不协调。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由于没有垃圾处理厂以及政府管理不到位, 居民随意倾倒垃圾, 不能合理处理生活垃圾, 不能进行垃圾分类, 也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造成农村周边环境恶化, 被垃圾包围, 天气一热, 苍蝇乱舞, 臭气熏天, 这也是造成我国农村环境失衡的主要因素。

(二) 原因分析

1.造成污染的生活方式根源

我国农民的生活方式受传统的生活方式影响较深刻, 日常生活中很少考虑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消耗浪费。第一, 农民的居住分散, 布局极为混乱, 缺少整体规划。这样不仅浪费土地, 破坏了自然环境, 还不利于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第二, 有的农民生活垃圾到处堆放, 任其污染环境,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污染村落环境, 甚至是附近河流, 对农村自身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危害。第三, 对森林的乱砍乱伐, 靠山吃山, 不会合理使用森林资源, 造成了水土流失的严重后果。第四, 牲畜养育没有规划, 和人们的住所混杂, 畜禽粪便到处排放, 对农民居住周围的空气、附近水体造成污染。

2.造成污染的生产方式根源

由于我国农业主要以家庭为单位, 从事简单的、原始的方式进行家畜养殖和生产经营, 再加上对农药和化肥的过度的、非科学的使用。主要原因还是我国人多地少, 造成土地资源已基本上被开发完毕, 只好用化肥农药来提高土地生产水平, 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了土壤板结、土地生产力下降;而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 会造成农药残留和严重的水体污染, 农民连自己养的鱼、种的粮食都不敢食用。地膜的大规模使用, 在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的同时, 也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对土壤的持久肥力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近年来, 大规模、集约化、工厂化家畜家禽养殖业粪便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成为一个新的污染源。

3.“经济利益至上”的因素

从现今实际来看, 我国农民生态伦理道德素质普遍不高, 利己思想很严重, 只知道关注自身的利益, 把经济利益作为最高目标, 常常忽视他人的利益和环境的长久利益。由于缺乏公德意识, 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的人们, 漠视社会的整体利益, 淡漠了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更不会对自己造成的环境污染状况有任何愧疚感。人们只管自己的家里干干净净, 不会考虑对别人造成的困扰, 属于别人的地方只管污染;乡镇企业也是这样, 只为埋头赚取经济利益, 不管污染环境的问题;有的农村养殖户的公德意识也缺失严重, 只关心自身获得更多利益, 把牲畜粪便往街道上胡乱堆积, 使得农村环境更加恶化。在农村, 诸如此类的问题枚不胜举, 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平衡。

二、新常态下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防治对策

中国于2015年召开了一次环境保护的会议, 在会议上,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提出, 必须把科学认识、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新常态作为环境保护的原则, 而用新常态来观察和分析环保事业发展的趋势带来的新任务, 要随机应变, 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 让环境有所好转。在年度十项重点工作中, 加大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位于首位。要想实现新常态, 就必须实现新状态, 也就是把新状态大力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作为常态下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 进而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地位, 尽最大的努力把农村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

(一) 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

要想把这一工作做到位, 就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任务:一是在保护的水源地放置显眼的标识, 二是完善农村饮用水源地的制度, 并做好水质的检测工作, 不定期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专项检查, 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地的环境监管。

(二)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要想使土壤侮辱得到防治, 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工作, 呼吁农民使用先进的农耕技术, 在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放置时, 要使用低毒、高效和无害的农药, 这样不仅能减少农药对人体的伤害, 还能减少环境的污染, 另外, 还要向农民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要把土壤污染修复工作落实, 通过采取试点的办法, 为防治土壤污染提奠定基础。

(三) 加强宣传发动, 增强参与意识

通过使用各种各样的宣传手段, 比如媒体和传单, 对农民进行教育, 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的生态知识水平, 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让农民养成环保的同时还要美化环境的习惯。加强村级农村环境卫生知识和技术培训, 传授他们环境友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 让农村环境保护变成生产者的自觉行动, 真正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四) 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布局

在建立畜禽养殖场之前, 就应该做好总体的规划, 第一畜禽养殖场必须建立在区域的外面, 并且还要规定拆除的时间, 第二畜禽养殖场必须要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治理的要求, 如果不符合要求, 就要对其做出拆除或者是封闭的处罚。第三对畜禽的粪便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利用或者是处理。大力推广“猪、沼、菜”“鸡、沼、鱼”, 以及连片建设大型沼气池等粪便清洁处理模式。

结论

总体来看, 目前我国农村的设施还比较落后,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不够高, 农村人民居生活环境还有待提高, 针对这种情况, 就应该使用先进的设备设施, 来改善农村环境, 为农民建造一个干净和整洁的环境, 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由“物”到“人”, 要把“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魏智勇, 石海田.新农村环境保护手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

[2]杜鹃.农村环境污染防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3]环境保护部自然主义保护司.农村环保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4]张晓红.浅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研究[EB/OL]. (2011-7-13) [2015-2-23].http://biyelunwen.yjbys.com/fanwen/gongchenglixue/368209_2.html.

上一篇:三年级学生学情分析下一篇:监理工作方式方法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