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港公司日常运作相关问题的报告

2024-08-18

关于香港公司日常运作相关问题的报告(共9篇)

篇1:关于香港公司日常运作相关问题的报告

关于香港公司日常运作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一、行政方面

1、关于深港两地车

答:一般香港企业投资达到一定数额可以向大陆政府申请两地车。较快的作法是向香港持有两地车牌的公司购买或租赁其带两地车牌的车辆,该类公司还可以有偿提供司机。若想内地司机来港开车,要向香港运输署申请国际牌,两地牌车指定由专门一名司机驾驶。

2、关于大陆派港人员的工作签证

答:香港工作签证的申请主办部门是入境处。工作签证的办理没有硬性要求,而是由入境处综合考虑公司在港投资、纳税及本地人员雇用情况后,给予办理一定比例的工作签证。申请工作签证应写明公司对该人员有特殊要求,在港招不到这种人。

办理了工作签证的人即为香港居民,其配偶与子女也可随后申请成为香港居民,小孩可到港就读,成为香港居民满七年后可申请永久性居民。

工作签证在出入关时便利有限,因为香港政府认可工作签证,大陆不认可,要进出大陆口岸还要申请大陆签注,但工作签证可以走两边的E通道。

持工作签证,并无在港日常工作时间要求,员工则面临着选择在哪边交五险一金的问题。香港政府要求在港员工交纳薪俸税(个人所得税)与强基金(退休保险基金),大陆则有五险一金的要求。

3、关于在港租、购办公室与宿舍

解答:在香港租赁办公室及住宅需通过中介,一般收双边各1%的费用。

办公室租赁费用:中环(国信办公室)150港币/尺(约1600港币/平方米)

上环(国信办公室)60港币/尺(约645港币/平方米)

住宅:杏花邨(国信宿舍)

租赁:25000港币/月,80-90平方米

购买:8000-10000港币/尺,约10万港币/平方米

4、金融通信服务是否要向香港电信部门申请许可?

香港电信部门对于电信业务应用这一块没有许可要求,自由应用。

二、法律方面

1、关于香港的法院与仲裁机构

答:可选择由法院或仲裁机构仲裁,但仲裁费用较高。若选择由香港法院来管辖,需要在合同中明确“香港法院拥有唯一管辖权”等字段。在香港的仲裁单位有很多家,比较出名的是国际仲裁中心。

2、关于香港地区签署合同的免责条款

答:在合同中设定免责条款,对于在港中资企业来说一般都能接受。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也可以接受的,因为整个IT行业几乎都在这样操作,但故意或重大过失就不能免责了。

3、香港公司是否能接受约定在大陆仲裁及适用大陆法律?

答:在港中资机构可以接受,外资不一定。

4、香港地区签约的签字盖章

答:在香港一般是只认公司董事的签名,不看重公章的效力。在签署协议时,一般要加盖公章且加董事的签名。

三、财务方面

1、当期票据是否需要在报税前全部报销,可否留待下期抵扣。

答:当期票据尽量在当期报税前报销,即同一会计年度内处理。

2、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

答:账务处理依据权责发生制。

3、员工、尤其是兼职员工的个税如何缴纳,公司可否代缴?

答:员工、兼职员工的个税,公司不可代缴。

4、报税、年审流程及注意事项

答:关于报税及年审,建议通过香港会计师行处理,提前沟通准备。税种只涉及利得税,包括企业利得税及个人利得税。

5、发票、收据模版及注意事项(开具及收取)

答:发票、收据可参考对方公司模版,公司自行开具即可,须授权人签字生效,建议加盖公司章,应有相关制度配套执行。

6、香港分公司报销、补贴、薪酬的账务处理、发放方式及注意事项(参考补贴标准)

答:报销、补贴、薪酬均以银行转账处理。

7、固定资产管理注意事项

答:固定资产使用财务软件进行登记。

篇2:关于香港公司日常运作相关问题的报告

一、内地人员入港签证种类

针对内地人员入港的签证目前有三种,一种是常见的旅游签证。另外两种是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和“专业人士来港就业”,后两者的区别是前者直接批准来港定居,后者是申请来港就业。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是一项设有配额的移民吸纳计划,旨在吸引新入境而不具有进入香港和在香港逗留权利的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藉以提升香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获批准的申请人无须在来港定居前先获得本地雇主聘任。

“专业人士来港就业”:指内地中国居民具备香港特区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别技能、知识或经验,可根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申请来港工作。

鉴于本次调研针对从内地派往香港的兼职员工,所以应该申请“专业人士来港就业”签证。“专业人士来港就业”签证又分为“输入内地人才计划”、“香港本地毕业生留港就业”、“受养人入境”三类,我公司兼职员工应当申请的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类签证。

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签证的申请条件

根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来港就业的申请,如符合下列准则,可获考虑批准:

1.没有保安理由拒绝申请,而申请人亦没有任何已知的严重犯罪记录;

2.申请人具有良好教育背景,通常指持有有关范畴的学士学位,但在特殊情况下,具备良好的技术资格、经证明的专业能力及或备有文件证明的有关经验和成就,亦可予接受;

3.确实有该职位空缺;

4.申请人须已确实获得聘用,而从事的工作须与其学历或工作经验有关,并且不能轻易觅得本地人担任;以及

5.薪酬福利(包括入息、住屋、医疗和其他附带福利)须与当时本港专才的市场薪酬福利大致相同。

三、新成立公司如何办理“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签证1

“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签证需要由香港公司作为雇主与就业人员同时提出申请,对于在过去十二个月内成立的新公司,应额外提交详细的业务计划(例如资金来源资料、注资金额、业务活动性质与模式、预计营业额、销售量、来年的毛利与纯利、以及拟开设的本地就业职位等)。

四、取得“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签证后的手续

1.仅持因私往来港澳通行证和有关的赴港签注(一年多次往返)的内地人

员若在港就业,将违反香港就业法律。欲在港就业必须办理“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签证(又称工作签证)。

2.获批准来港就业的申请人将获发进入许可标签,而该标签将由其雇主(香

港公司)前往入境处领取后转交申请人。“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签证每次签发有效期一年。

3..获批准来港的申请人须向备存其户口登记的公安局申领因私往来港澳通

行证和有关的赴港签注(一年多次往返)。申请人应把进入许可标签贴在具有相关赴港签注的因私往来港澳通行证的空白签注页上,并须在抵港时向入境处人员出示。

五、其它问题

1.我们是内地公司,在香港设了子公司,欲派员来港兼职,请问应办理何种签

证?

答:入境处不管你是否兼职,也不管你派员来是筹办子公司还是正常运营,只要你来香港就业,就必须办理“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签证。

2.香港公司为员工申请“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签证,是否有本地雇用人员的比

例或数量要求?若被拒签,主要理由有哪些?

答:无本地雇用人员数量要求,入境处审批时关键看香港公司的投资规模、是否运作、引入人才对业务发展的必要性、对香港的帮助等来决定批准签证数量。对于每个具体申请人,若他/她申请不获批准,主要是由于未能符合「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的申请资格,例如雇用公司不能证明受聘人拥有本港缺乏的知职、技能或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或雇用公司给予受聘人的薪酬福利低于本地市场水平等。

3.持“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签证的人每年在港工作或居住时间有无要求? 答:无具体时间要求

4.持“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签证的人来年是否应提交租房或住房材料来证明是

否居住香港?

答:无此项要求

5.我现持有《因公往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通行证》在港工作。若我获准通过

「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来港工作,可否使用该通行证而无需返回内地另行申请《往来港澳通行证》?

答:你如通过「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来港工作,必须向你内地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签发因私《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相关赴港签注,然后把标签贴在《往来港澳通行证》空白签注页上,并在抵港时向香港入境事务处人员出示《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相关赴港签注,办理入境手续。

现时持有《因公往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通行证》在港工作的内地人士,若获淮通过「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来港工作,须先行返回内地申领因私《往来港澳通行证》及有关的赴港签注,方可来港工作。

6.内地居民可否持《往来港澳通行证》及「商务签注」来港参与香港公司日常的运作和商务活动?

答:持《往来港澳通行证》及「商务签注」的内地人士可获准以访客身份入境。以访客身份入境人士不得从事任何有薪或无薪雇佣工作。如内地人士欲在港工作,应透过「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提出申请。

一般而言,任何人士在获准以访客身份在港逗留期间,可进行以下商务活动:签订合约或参加招标、投标;检验货物或监装设备;参加展销会、交易会、(但并不包括向公众直接出售货物或直接提供服务);解决索赔问题或者进行民事诉讼活动;应邀从事商务、科技考察活动;及参与短期研究会或其他会议。

7.内地企业在港成立公司前,可否以内地企业名义提出「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的申请?

答:「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申请必须由雇主提出,而雇主必须为本地注册公司。

8.申请输入内地人才需时多久?

答:一般来说,香港入境事务处可在雇用公司提交全部所需文件后四个星期内完成处理申请程序。

篇3:关于香港公司日常运作相关问题的报告

企业在较长时期内的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营者收入, 使他们的利益走向一致, 在一定程度上, 解决了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不一致的问题, 从而使其更加尽职尽责, 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 达到激励经营管理者而取得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 关系到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与长远发展。

股权激励是通过股权的形式来分配收益, 用以激励公司员工, 增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利益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 它以某种约定的方式使经营者得到该公司一定量的股份, 通过股权这种价值纽带将所有者与经营者连结起来, 使经营者或管理者的角色发生转变, 由单纯的代理方转向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职能。

我国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试点的, 到现在也只有十多年的时间, 与国外40多年的发展历程相比, 应该说股权激励 (尤其是股票期权激励) 在国内还只是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相对于较早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美国、欧洲国家, 我国上市公司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制定和设计方面普遍经验不足, 且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也有待完善和进一步明确。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企业股权激励制度己走过“萌芽-探索-试点-推广”四个阶段, 从试点探索到深入推广, 企业自发进行激励机制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的热情始终有增无减。因此,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技术设计及改进, 尤其是5个基本要素 (实施对象、行权价格、行权期、授予数量及执行方法) 是计划安排和设计时的首要难点。

二、恰当设计股权激励数量

股权激励数量即股票期权授予数量, 股票期权授予数量的确定通常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它在公司总股本中所占的比例;二是在不同层次管理人员之间的分配。一般根据不同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和业绩分配他们所能得到的股票期权数量, 从而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一般而言, 股票期权的授予数量太少, 会使激励作用大打折扣。而数量过多, 则不仅稀释了原有股东的权益, 而且会增强经理人的内部人控制, 可能损害股东的利益。

在股票期权的授予数量上, 期权奖励是大是小不应有一个固定的界限, 不应该是一个主观的、带意识形态色彩的比例, 而应该以公司的长远展为基础来设计。在确定股票期权的授予总量之后再向每个授予对象分配时, 应综合考虑岗位贡献度、个人能力和个人业绩等因素, 可以将岗位贡献度总分、个人能力分值、人业绩完成比等按照一定的比重制定一个综合评价指标, 以此计算各授予对象在某个特定行权年份可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

三、科学确定行权期与行权价格

(一) 行权期方面

为保证对经理层进行有效的激励, 经理股票期权的设计必须考虑对企业经理进行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的有效结合。行权期偏短, 不利于对经理层长期激励作用的发挥, 更有可能诱发经理人操纵公司股价的道德风险问题。而行权期过长, 也可能导致经理人的不满情绪而丧失激励效果。行权价格。经理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是指在股票期权计划中事先约定的持有者购买股票的价格。行权价格 (执行价格) 的确定是期权方案设计最为关键的环节, 各国对此的规定不尽相同。如美国激励股票期权的行权价不能低于股票期权赠予日的公平市场价格, 而非法定股票期权的行权价可以低至公平市场价格的50%。经理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大体可以分为低于股票现值、等于现值和高于现值3种。且在实践中, 执行价格多低于或等于现值, 高于现值的并不多见。另外, 还有一些公司为将公司业绩与执行价格挂钩, 将行权价格设计为一种根据未来时期特定财务指标或行业指数的变化而变化的价格。

(二) 行权价格方面

现行激励计划普遍存在行权价格往往远低于当前流通股股价的现象, 违背了合理划分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的原则。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A股二级市场的股价与企业股票的真实价值尚存在较大的背离, 完全参照欧美国家的等现值法或现值不利法确定行权价格未必合理。因此, 我们认为, 在具体操作中企业应根据当前二级市场股价、每股净资产、每股净利润、每股股利等指标综合加权确定行权价格。对于前文提出的难点之———如何避免股票上涨时业绩平平甚至亏损的经理人获得不合理收益的现象, 同时防止股票暴跌时股票期权激励失去作用的状况, 也可以从行权价格的设计上得以解决。可将行权价格与某指数联系起来, 如同行业的股票价格指数, 若本公司的股价上涨幅度超过其行业股价平均上涨幅度, 其超额部分利得由经理人员获得。相反, 如果低于行业平均上涨幅度, 则不能获得期权。

四、合理设置股权激励行权要件

(一) 执行方法选择

股票期权一般有3种执行方法:现金行权、无现金行权、无现金并出售。现金行权是股票期权受益人以现金向公司指定的证券商支付行权费用以及相应的税收和其他费用, 由券商按执行价格为受益人购买公司股票, 受益人可长期持有或选择合适时机出售。无现金行权是受益人不必以现金支付行权费用, 转而由券商以出售其部分股票获得的收益来支付行权费用。无现金行权并出售, 是指由受益人决定对部分或全部可行权股票期权行权并出售, 以获取行权价与市场价的差价所带来的利润。股票期权的行权与否主要取决于执行价格和交易市价的差价。

(二) 执行方式确定

不论采取现金行权、无现金行权、无现金行权并出售这3种执行方法中的哪一种形式, 都是股票期权设计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此外, 当发生下述情况时:期权受益人离职、退休、失去工作能力;公司控制权的变更, 如公司并购、公司被接管等, 如何进行相应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的处理, 也会影响股票期权的长期激励效果。此外, 还有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实行股票期权激励后, 公司内部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可能形成巨大的差距, 甚至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会很大。我国股票市场弱有效, 股价不能有效体现公司盈利能力与长期发展能力, 且庄家操纵行为普遍, 股市价格起伏一直很大等。

五、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是企业能发挥效益、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能发挥最大作用的重要前提, 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要设计保障其良好运行的内部监督机制。从严格意义讲, 即期股票价格并不一定完全体现出公司长期价值。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后, 行权时的股票价格与经理层利益直接相关, 而经理层又控制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可以影响股票短期价格。假设两个投资项目由经营者作决策, 他们更可能从维护股价, 增加自己的期权收入来抉择, 而这个方案可能并不是企业的最佳选择。这类行为不仅会造成股东利益的损失, 更会扭曲股票期权对经理层的激励作用。因而上市公司在制定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同时也应设计严格的监督机制, 防止经营者向股东转移决策风险, 片面追求股票升值的收益, 导致新的短期行为。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激励同时作好监督与防范, 是保障股票期权激励有效行动的重要前提。

综上所述, 我国上市公司在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制定过程中, 应重点对股票期权激励的授予数量、股票来源、行权价格、行权条件和公司业绩考核、行权安排等一系列技术问题进行精心设计, 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及其影响。但是, 应正确认识和看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 不要把它看作是解决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和激励问题的灵丹妙药。即使在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发展最早、最为完善的美国, 也发生了苹果公司等股票期权暗箱操作的现象。因此, 我国在引入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同时, 更应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实施环境。如注重经理人市场的完善, 加快股票市场的建设,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等, 这些都是异常艰巨的任务, 需要积极稳妥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徐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及其倾向性选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3) .

[2]、潘颖, 刘广生.双重委托治理框架下股权激励效应研究[J].经济经纬, 2009 (6) .

篇4:关于香港公司日常运作相关问题的报告

关键词:党建工作;问题;策略

一、如今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及问题

(一)针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上,人们往往在下面两点上没有做到位。其一,针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部分政工人员缺乏清晰的认识,且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做好企业党建工作,心里没有底,如此难免会弱化党建工作的作用;其二,领导干部未能全方位地认识到如今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在一些领导干部看来,盈利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只要企业不亏损就可以了,因此他们并未高度关注并支持党建工作,造成部分正常的党建活动不能有效开展起来。

(二)政工队伍建设不适应于企业党建工作的要求

众所周知,当下的电力企业政工队伍的情况已远不适应企业党建工作新形势的发展了。这主要体现在下面三大方面:其一,政工人员的劳动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肯定,打击积极性;其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党群行政人员与企业政工机构的合并压缩各顾各的,无法凝聚党建工作力量;其三,政工人员的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且其素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上述三点直接地导致党建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问题频繁出现,最终影响到其正常开展。

(三)队伍素质水平亟待提升

因缺少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念及自由灵便的发展权限,电力企业党组织内的党员干部缺乏足够的工作热情及充分法律意识,同时也缺乏信念把持力度,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基础与法律知识基础,因此很难在群众面前发挥其标杆的作用。在当前这一新的发展形势下,身为电力企业的党员,就必须未雨绸缪,对自己作一个正确的定位分析,增强队伍的素质水平,以利于党建创新。

(四)党建工作缺乏提升党员积极性的机制及良好的工作平台

在管理党员时,倾向于行为管理,却将引导式的有情管理、说服教育、观念管理忽略掉。平时不关注党员素质提升这一方面工作,只是一味地要求党员完成新目标,符合党的新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党员创造性的发挥及党员个人主动性的发挥受限,最终导致企业党员队伍毫无生机。

二、处理电力企业党建工作潜存问题的应对策略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归咎于党员对于电力企业开展的党建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以及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党建工作的方法、原则及内容的研究还不够清楚明白,只是一味照搬照抄,在实践及理论上缺乏创新,也未曾创设一个合理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所以说对于当前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而言,要从实践着手,强化创新,打破传统思维。

(一)要确保党建工作内容丰富、扎实,仔细谋划方案是前提

电力企业在开展党建工作过程中,要建设一个好平台与好品牌、选用一个好载体,并整理出一个好思路。然后,充分联系当前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情况对党建工作的新格局进行再一次地确立,仔细做好党建工作规划工作,在思想政治上突破政工人员的“专利”思想,在管理方面坚决采用交叉式管理策略,在组织上认真贯彻落实交叉任职这一方略,从而让行政管理人员与政工人员能够担负起生产经营工作和党建工作的责任,促使党建工作的群体优势及辐射功能形成,搞好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以思想为出发点;把育人作为行为基础紧抓人员的思想,从管理入手,争取做到经济、行政手段能和党建工作同步。此外,采取鼓励表扬与批评教育相结合的手段,施行关爱与严管相结合的策略,充分结合管事、管人、管思想这三项工作,以积极正面的形式、态度带动员工促使其在自己所在的岗位将其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也要有效切合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及党建工作,从根本上处理掉企业中心工作与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够将党支部战斗堡垒效用、党员的标杆效用、党委政治核心效用、党员负责人的示范效用发挥出来,才能够进一步强化党的建设,加快创新精神改革的步伐。

(二)有效保证党组织参与企业关键性问题决策制度化

实际上,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的关键途径。为了让企业党组织将其政治领导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促使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化,电力企业必须严格依照有关决议及《党章》的要求,充分联系自身的事情,确立一套可行性高、符合实际的参与制度。第一步,要对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范畴加以明确。其范畴主要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方针、发展战略、资产重组、中长期发展规划、资本运作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财务预决算等,尤其要严格贯彻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办法、渠道以及流程进行进一步地确定,从而使得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不会受到企业法人代表及其态度等的影响;董事会及经理等在作出重大问题决策之前应当对党委的意见加以参考与尊重,并及时通报重大决策的实施状况给党委听,从而有利于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实现。而相关企业主管部门及上级党组织则应当加大督查力度,随时检查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情况,并严格追究使违反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企业行政负责人的行为责任,强化案件查处。

(三)加大力度贯彻落实决策,增强中心工作的作用

光有策略但不实施,策略再好都无济于事。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全方位联系企业的实际情况,创设同现代企业制度相同的运行机制及工作制度,让党建制度的激励、约束、规范、惩治同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加大力度开展符合企业发展、个人发展及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执行力建设。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两大方面工作,即:(1)强化支部领导团队的执行力建设力度,使支部领导团队变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业务熟练、政治立场坚定、作风好的群体,提升其对公司重大决策部署及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与坚定性,从而起到榜样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2)强化员工队伍的办事效率。众所周知,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主力军是员工,而员工的执行力就决定了企业的各项任务、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下去。为此,企业要加大力度强化员工的执行力,以“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积极引导员工,培养员工的价值取向。同时,要积极建设良好的执行文化,营造良好的执行环境,确保员工能够有效贯彻落实市供电局的工作部署与省公司的战略决策,促使企业中心工作的作用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确立创新思路,是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根本所在

党建工作服务于中心工作,因此党建工作的开展势必会对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要怎样依照当下党建工作的规律及特性搞好党建工作以从组织上有效保证企业合理稳步发展呢?为此,我们要强化党建绩效管理工作,持续研究强化并改善党建工作的新手段、新渠道,依靠确立的党建工作“同业对标管理体系”及党支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就各个党支部展开考核与评价,同时把考核结果同相关人员的升降、薪资待遇、奖惩等联系起来,开展各项活动,不断鼓舞各个党支部强化创新党建工作思路。

三、结束语

篇5:关于香港公司日常运作相关问题的报告

1.1 虚增销售收入

第一,提前确认收入。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业务确认为收入。主要包括:在尚未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就确认收入;对发出商品以及委托代销等业务提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将向附属机构出售产品确认为收入;在客户对该项销售有终止、取消或递延的选择权时过早确认收入。第二,虚增收入。有些上市公司通过伪造顾客订单、发运凭证和销售合同,开具税务部门认可的销售发票等手段来虚拟销售对象及交易公司在该客户下确认的收入远远大于实际销售收入;或在报告日前做假销售,同时增加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再在报告日后以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名义作退货处理,从而虚增当期利润。第三,扩大销售核算范围。主要手段如下:一是将销售回购、售后租回等业务确认为收入;二是将委托加工业务的加工发出以及收回,通过对开发票方式分别确认为销售以及购买业务;三是将非营业收入虚构为营业收入。第四,进行三方交易。这种舞弊手段就是互相交易,彼此虚增资产和收益,这种方式最适用的场所是一方提供劳务,另外一方提供商品。由于直接对敲容易引起审计师怀疑,上市公司会经过中间桥梁公司,A卖给B,B卖给C,C再卖给A。

1.2 任意递延费用

第一,调整跨期费用。有些上市公司将一些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等项目入账,而这些项目不是企业真实的资产,上市公司通过递延摊销、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来虚增当期利润。第二,收益性支出资本化。有些上市公司故意混淆利息资本化与费用化的界限,将期间费用以及应当与本期收入配比的营业成本等故意列作长期资产,以此虚增利润。

1.3 企业进行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会计计量本来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但为了稳健,会计学者建议在历史成本基础上在一定的会计期限内采用历史成本与市场价值孰低原则,于是产生了资产减值,这些交易或事项往往没有客观的证据,需要人为的估计。这就必然有误差,财务人员就可以利用估计达到隐蔽舞弊的目的。

1.4 关联交易

利用关联方交易虚增利润、粉饰报表是我国上市公司常用的手段。但是大额的关联方交易易于被审计人员察觉,小额的关联方交易又不能起到粉饰报表的作用。因此,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手段使关联交易非关联化,迷惑审计人员。

1.5 隐瞒应披露事项

隐瞒重大担保、重要的或者重大关联交易等严重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活动。通过对一些常见舞弊手段的分析,发现财务报表舞弊现象比较严重,但是不能把这种舞弊的审计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责任都让注册会计师来承担,应该从滋生舞弊的企业本身着手予以控制。

2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动因

2.1 利益驱使是根本原因

财务报告舞弊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动力,上市公司通过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银行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并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我国目前处于买方市场困境下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不得不与上市公司管理层“合作”,出具虚假报告,甚至主动配合上市公司造假。

2.2 舞弊收益大于舞弊成本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目的主要是虚增利润,一旦对外公布,往往带来的就是流通股股价的上升,因此,流通市值的增加是舞弊回报的重要方面。当然,舞弊也有一定的成本。但是目前在我国,舞弊收益往往大于舞弊成本,这是很多上市公司铤而走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漏洞与执行的伸缩性,为财务报告舞弊提供了条件

一方面会计准则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操作空间;另一方面会计政策提供了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会计信息提供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目的的会计政策。此外,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为会计造假提供了契机。

2.4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上市公司多数股权高度集中,股东大会成为“大股东会”,客观上造成了财务造假的土壤。董事会不但不能监督约束经理层的行为,反而还常常与之共同操纵上市公司,在利益的驱动下,肆无忌惮地造假。另外,由于监事会成员的身份和行政关系不能保持独立,其工薪、职位等基本都由经营者决定,难以担当起监督董事会和经营者的职责。

2.5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环节,未能发挥应有的揭露舞弊作用

上市公司报表使用者众多,使用目的各不相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已由对资本所有者负责扩大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社会公众一方面要求注册会计师以社会公众利益为重,揭露管理当局的舞弊,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另一方面却要求注册会计师自负盈亏,承担揭露舞弊的成本。当管理当局实际操控委托大权,即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时,作为经济人的会计师事务所很难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从而无法保证审计质量,难以发挥应有的揭露舞弊作用。

3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措施

3.1 内外结合杜绝舞弊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因利益驱使导致的财务报告舞弊,必须多管齐下,内外结合。建立相应的职业道德管理监控机制,对会计人员违规、违法行为严惩不贷,严格把好第一道关;提高相关检查、审计、监管机构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保证信息及时、准确的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发行规则。

3.2 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本,加大法律的惩处力度

一是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民事赔偿既可以使因舞弊而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得到补偿,又能给舞弊者形成经济压力;二是加大舞弊行为的刑事责任。因此,加强对相关责任人的刑事惩罚应当成为重要选择。

3.3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各方博弈的结果,留有较多的选择空间,为财务报告舞弊埋下了伏笔,所以加强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自身建设、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就成了当务之急。防范财务报告舞弊,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方面来说应该是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并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使之更加严谨。

3.4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强化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加强公司治理文化的建设;加强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建设;加快资本市场的法制化建设,提高证券监管效率。

3.5 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第一,财政部门应与注册会计师协会明确划分职责,切实肩负起监管职责。建立起以财政为主,证监会、审计署为辅的监管体系,对监管职责进行细分,将财政部门作为监管平台。设置专门的机构管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改变目前财政部门监管职能分散在各职能机构的局面。第二,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引导注册会计师诚信执业。在政府监管之外,注册会计师更需要行业自律,进行自我监督。应改善注册会计师协会人员结构,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的协会;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的行业理念,塑造“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形象。

参考文献

[1]周裕.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J].金融经济,2011(6).

篇6:关于香港公司日常运作相关问题的报告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模式

跨境电子商务是现代电子商务产业经过不断的发展与革新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其是电子商务发展的较为高级的形式,使处在不同的国家或区域的双方通过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彼此贸易的相互联系,且与普通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存在一致性,如亦存在着B2C、B2B、C2C等表现形式。但相较于普通的电子商务来说,国际电子商务的物流运作涉及的内容更为复杂,如国际结算、进出口通关、国际运输和物流保险等。

一、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运作现状分析

1.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

通过对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模式的有效分析,了解到其在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方面还存在着政策缺失的情况。为了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有效发展,2013年商务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条文《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电子商务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近两年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方面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是当前亟待完善的关键问题。

2.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物流是我国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与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电子商务的发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完善性,无法更好的支撑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运行,其会制约着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产业的高效运行。纵观当前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模式,整个物流环境相对较差,且运输交通呈现模式相对较少,物流所需基本配套设施还存在不足,且其中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如仓储、配送、运输、报关、核税等。此外,国际电子商务物流运输所花费的时间较长,所需的手续较多,成本也相对较高,与其对国际电子商务物流便利、快捷的要求严重不符,无法实现电子商务的有效发展。为了使运输过程损耗尽可能减少,应选择更为先进和完备的物流设施。

3.与国际物流市场不适应

近两年来,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非常迅速,电子商务贸易额度增长速度很快,2012年交易额度达到2万亿元,到2013年交易额度达到3.1万亿元,贸易额度的增长速度可见一斑。但是,尽管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物流产业却并非如此,仅有少部分企业负责着跨境国际物流工作,国际电子商务物流工作的开展力度与范围较小,大部分是由国际快递公司负责的。现阶段大批量的电子商务交易量对于跨境物流产业会构成巨大的压力和负担,進而使得物流市场始终保持着相对紧绷、库存量大的情况。

二、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化策略

1.健全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相关的政策支持

为了保证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模式的高效运行,应健全国际物流的相关政策支持,对原有的法律文件予以修缮,量身打造属于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法律体系,借助法律体系来规范物流行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在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模式中,关于操作规范、通关程序、税收、仓储管理、相关企业管理等相关内容的法律化约束性相对匮乏,是制约物流运作模式构建的一个重要因素。现阶段,跨境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得到了不断的创新,法律法规成为亟待完善的重要内容,应借助法律条文来约束物流企业的相关行为,以保证跨境电子商务运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2.提高物流专业人士的综合素质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高效运行,与工作人员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物流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其还必须要掌握足够的英语水平、国际贸易知识和国际物流知识。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专业物流团队,才能大大提高物流公司的物流服务质量,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规范性树立。为了保证人才的专业性,应强化物流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且在高校中设定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专业,是获取专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为了保证学生的专业性,可以让学生到国外的物流企业去学习,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运营理念与技术,以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相互接轨。

3.打造更为完善的跨境物流服务体系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模式的实施,应强化对服务工作的重视,打造更为规范性、高效性的跨境物流服务体系,以提高企业在物流领域的服务信誉度、口碑,对未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增强跨境物流服务体系的合理性,应打造统一、科学的物流服务体系,根据服务体系的相关要求提供相配套的物流基础设施,以保证优质的服务质量。同时,强化物流服务团队建设,禁止各个物流企业、团队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避免与改善“丢包”、“拆包”、“换包”等现象,以维持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现阶段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运行现状的有效分析,我国在相关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方面的政策支持海有所不足,与国际物流市场的发展不相适应,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等,都是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运行亟待完善的关键问题。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运行,应健全我国相关的政策体系,建立更具战略性的物流实施计划,打造第三方更为优质的物流服务等,都是现阶段我国在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滨,刘小军,陶章.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运作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5,01:51-56.

[2]刘勋.探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运作模式[J].品牌,2015,10:72.

[3]曹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运作模式[J].商场现代化,2015,29:49.

作者简介:

篇7:关于香港公司日常运作相关问题的报告

一、国内因素

(一) 原则性规定

CISG作为国际经济条约, 在香港回归之后, 如何适用于香港, 应当首先遵从国际经济条约在香港回归后继续适用于香港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主要依据《中英联合声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以下简称《基本法》) 和中国政府《照会》。

由于香港和大陆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在香港回归后, 为了保持香港的繁荣与发展, 使香港继续拥有一套符合其自身发展特点的商业法律体系, 中国政府对于条约在香港适用问题的解决采取了“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政策。根据《联合声明》附件一第11条第2款和《基本法》第153条规定, 中国缔结的国际协议, 中央政府可根据香港的情况和需要, 在征询香港政府的意见后, 决定是否适用于香港。1997年6月20日,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外交《照会》, 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香港特区适用国际条约的原则立场。照会的两个附件列明了自1997年7月1日起适用于香港特区的214项国际条约。照会指出, 未列入照会附件的、中国是当事方或将成为当事方的其他条约, 如决定将继续适用于香港特区, 中国政府将另行办理有关手续。

(二) 结论

上述规定显然排除了将中国缔结的所有国际条约不加分析地适用于香港特区的可能性, 表明了中国采取的有选择、有条件适用的立场。[1]这种选择和条件是基于香港的实际情况和在征询香港政府的意见后做出的, 是一种双向的选择, 并非所有国际条约在香港回归后均应当然在香港适用。

二、国际因素

(一) CISG第93条的解读

CISG不同于一般国际经济条约适用之处在于, 缔约国可以对一国内多个领土单位的适用做出声明, CISG第93条即是对该问题所做的规定。

CISG自1988年1月1日起对中国生效, 而此时中国并未恢复对香港的主权, 中国批准加入该条约时自然没有考虑CISG今后对于香港的适用问题, 这也是中国并未在CISG生效时作出声明的原因。此外, 该条还赋予了缔约国“随时提出另一声明来修改其所做的声明”的权利, 意味着缔约国可根据本国具体情况, 对CISG在本国的适用做出修改和调整。虽然中国并未做出过声明, CISG也未对在加入公约时未做声明的缔约国如发生在公约对生效后才恢复对某一领土主权的情形时是否可以补充声明作出明确的规定, 但从中国加入CISG当时的情形来看, 中国没有作出声明是由于当时并无必要, 而不是意图使CISG适用于全部领土包括回归后的香港。

(二) 中国政府《照会》与CISG第93条的联系

就“一国两制”的宪法性基本国策和中国政府《照会》的具体安排而言, CISG不适用于香港这个结论是没有争议的。[2]但就《照会》是否能够构成公约93条规定的声明来考虑CISG对香港的适用, 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就移交后适用于香港的条约的通知函满足了《公约》第93条的正式要求———以书面形式作出并提交CISG保管人联合国秘书长, 但因其在《公约》事项上保持沉默, 故缺乏《公约》第93条所要求的声明, 因此根据该条第 (4) 款, 《公约》扩展适用于香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了一份声明, 宣布中国作为成员的条约即日应对香港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并未列入名单, 在联合王国将香港归还中国之前也未适用于香港。由此, 中国已向公约保管人完成了相当于公约第93条规定所要求的正式手续。因此,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不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笔者赞同后者的观点。

如上文所述, 中国在加入CISG当时未作声明是由于当时并不存在公约对香港的适用问题, 在恢复对香港的主权后, 则要求中国对CISG的领土适用问题表明立场。判断中国政府《照会》是否能够构成公约93条规定的声明应当从条约本身出发, 但不应局限于该条规定的字面意思。

三、结语

CISG协调了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在合同制度方面的差异, 为国际贸易对买卖合同制度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被越来越多国家所采纳。但不能因为这一趋势, 而使没有意愿受其约束的缔约国领土单位适用公约。适用CISG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为对外贸易提供便利, 但就目前状况而言, CISG不适用于香港更符合香港利益。

摘要:CISG是否适用于香港学界存在分歧。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 公约对生效后缔约国才恢复对某一领土主权时公约如何适用的问题未做规定。就我国“一国两制”的宪法性基本国策和中国政府《照会》的具体安排, 结合CISG第93条规定, CISG应不适用于香港。

关键词:CISG,适用,香港

参考文献

篇8:关于香港公司日常运作相关问题的报告

一、国有独资公司含义及运行机制

(一)含义。国有独资公司是为一些特殊行业的国有企业设计的一种特殊公司形式。依据《公司法》第二章第三节之相关规定,“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的机构构成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是以公司形式经营国有资产,是国家所有权实现方式的重大变革。国家一旦投资设立独资公司,就相应产生国家股权及法人财产权,而且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其相应的职权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授权的部门与董事会作以分配,公司法也没有规定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而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国有独资公司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总之,国有独资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特就特在它的国家授权、国有专属、国家独断之属性上。”

(二)国有独资公司运行机制。国有独资公司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实践中“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一个‘隔离带’,这个‘隔离带’表现为一种代表国家的企业性专门公司。”国有资产所有权已通过独资公司转换为国家股权和公司法人财产权。作为公司的投资者,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只能在公司法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和行使股权,最终实现投资收益;企业同时也获得了法人财产权,可以按照公司规定的组织机构和活动方式,享有企业法人应享有的全部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这是立法者将公司制度运用于国企改革的良好构想。如果说,投资者所有权向股权和公司法人财产权的转换是公司运行的基础,那么, “在这一新的产权制度中所包含的由所有权主体对投资收益的追求而产生的股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权的相互制衡,则是公司运行机制形成的根源。国有独资公司因为只有一名股东,其股权大多通过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来行使,实践中,国有独资公司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设计独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最大限度地避免国家对国有独资公司的直接干预或行政干预。

二、关于国有独资公司出资主体所有权行使方式的思考

尽管国有独资公司设立的初衷是良好的,但是它实际运作却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突出的是国有独资公司国家作为所有权出资主体,行使方式值得思考:

(一)实际中的矛盾。国家作为国有独资公司的唯一股东,是一个抽象的主体,法律原则性地限定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实践中揽括了企业主管部门、计委、财政局等行政机关。由于国家所有权与其他私有权有着明显的特殊性,最大差异就在于主体是国家。由于国家具有政治实体的性质并以各种国家机构为其表现形式,因此作为所有权主体,国家所有权的行使只能通过国家机构(或者授权机构)的活动来实现,这就不可避免地加入了过多的行政性色彩。

(二)变革之构想。针对上述实践运作的矛盾,变革的关键是要求国家在相应领域放弃以行政方式行使资产所有权的传统模式。笔者有几个构想:(1)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宏观管理机构,并且保证其他国家行政机构不得介入国有资产的管理,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国家直接经营企业;(2)“通过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的证券化”,就是通过证券投资的方式,根据市场行情决定资金投向; (3)加强对国有资产所有权行使的法律监督。

三、关于国有独资公司的适用范围的思考

公司法对国有独资公司的适用范围作了规定,即限于“国务院确定的生产特殊产品的公司和属于特定行业的公司。”有人认为适用范围应当放宽,甚至主张将旧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普遍改建为国有独资公司。笔者认为,国有独资企业的适用范围不能定的过于宽泛。

不能认为将国有企业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操作比较困难,就主张多数变为国有独资公司,这是对国有资产管理极不负责的一种态度。立法者将范围界定是出于对国有独资公司的局限性考虑的。因为国有企业的改制的关键是明晰产权,国有独资公司正是基于此而产生,但国家所有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权关系的问题在实践中如前文所分析,并未得到彻底的解决;另外,我国适合国有独资公司形式良性、高效运作之人文基础与法制环境仍不具备,公司经营管理机制极不健全,所以对国有独资公司的范围不能简单划一,应予以适度的控制。

笔者认为应当限于以下两类企业:(1)关系国计民生重大利益必需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如军事工业等;(2)亏损性较强需要财政补贴的公益事业。如铁路、邮电等行业。

四、关子国有独资公司经营管理机制的思考

国有独资公司投资主体的单一性决定了它无法组建股东会,制衡机制选择只好在董事会和监事会。我国立法通过设立董事会行使股东会部分职权未尽量减少投资主体对独资公司的直接干预;同时也赋予国家对国有独资公司的监管,主要体现为决定公司重大事务,如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增减资本、发行公司债券及资产转让等事项;国有投资主体有权委派公司董事会成员,指定董事长,制定或批准公司章程,并负责对公司资产进行监督。

国有独资公司经营管理机制固然有其合理性与适用性,但不能不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董事会的地位非常重要,那么董事的能力、适任问题不能不考虑,以保证董事会的职能正确行使; (2)如何保证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地经营管理公司,规范和加强监督管理体制不容忽视。从国外情况来看,提高董事会成员中专家数额的比例、将竞争机制引入对董事的任免和评价,将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与公司经营效益挂钩、重视发挥经理阶层在公司日常经营中的作用等,是立法的趋势。对此,我国公司立法中缺少相应的规定,值得我们予以思考和借鉴。

篇9:香港地铁运作的成功经验启示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 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诞生。当今社会, 地铁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城市经济实力、人们生活水平及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的城市化率在2010年将增长到47%, 中央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将发展轨道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许多城市正在筹划建设大型地铁项目, 这不但帮助解决交通问题, 提高生产效率, 节约资源, 也能从结构和源头上促进经济循环发展。

但如何将地铁建设纳入城市发展中, 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一方面, 地铁要解决的是交通问题, 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另一方面, 它又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需要大量投资。因而地铁建设的成功与否, 取决于它是否能合理配合城市的长远规划, 土地使用和资源分配, 满足公众的需求, 还有能否盈利。所有的这些在地铁建设中都是极为重要的, 需要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高度重视, 积极配合, 全面参与。香港在地铁建设方面以卓越的表现闻名全世界, 能给我们的地铁建设规划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香港地铁简述

(一) 港铁概况。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世界金融、信息、经济中心之一, 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快速轨道系统。自1979年开始运作以来, 地铁已成为香港公共交通运输网络的主要工具。在最近多项国际铁路系统的标准借鉴表现报告中, 香港地铁被列为全球最卓越的铁路系统之一, 铁路的规划、设计、运营、维修服务, 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在安全性、服务水平、经济效率方面更见出色。香港地铁由香港铁路有限公司 (前地铁有限公司, MTR Corporation Limited) 营运, 地铁自1979年起为乘客提供市区列车服务。2007年12月2日, 地铁与九铁的车务运作正式合并;当天, 九铁营运告终;与此同时, 地铁公司也易名为港铁公司。合并后的综合铁路系统全长168.1公里, 由9条市区线共80个车站组成。香港地铁日乘客量超过220万人次, 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系统之一。每日提供19个小时的列车服务, 所有的轨道及轨旁维修工程则于每日非行车时间内进行。列车装有自动保护及控制系统, 可自动调校行车时列车与列车之间的距离, 由沿线计算机决定最适当的加快及刹车速度, 以及在不同轨段的滑行速度。列车的行车路线及时间均由新设于青衣的控制中心的计算机讯号系统进行控制。

(二) 港铁盈利情况。

香港地铁是世界上盈利状况最好的城市地铁。2008年上半年, 香港地铁总乘客量较上年同期上升66.1%, 达7.212亿人次;2008年1~5月香港地铁的市场占有率由上年同期的25.0%增加至41.6%, 主因为两铁合并;2008年上半年, 香港地铁总车费收入为惊人的55.92亿港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72.2%。在2007年, 香港物业市场十分活跃。由于写字楼供应有限, 而强劲的消费开支及旅游巿场推动零售业, 写字楼及商铺租赁市场持续良好增长。2007年的地铁物业发展利润大幅增加至83.04亿港元, 其中利润摊分占70.77亿港元, 主要是来自住宅销售, 另外, 递延收益为12.24亿港元。2007年香港地铁的广告业务规模亦有扩大, 车站内及车厢内广告媒体数目分别为20, 564及27, 011个。如今在香港地铁的每一个出口, 地铁公司都建了很多建筑, 反映出了香港地铁上盖物业巨大的商业价值, 而香港地铁公司也成为香港大的地产开发商之一。

(三) 港铁服务。

香港地铁每日乘客量超过250万人次, 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系统之一。香港地铁在大部份日子提供每日19小时的列车服务, 大约由上午6时至午夜1时, 非行车时间则进行轨道及轨旁维修工程。在一些假期, 例如平安夜及除夕, 地铁更会通宵行走。由于每日有大量乘客使用, 因此香港地铁的月台均设有大量扶手电梯, 虽然早期由于认为伤残人士不适合搭地铁而未设旅客用升降机, 但因应机场快线的开通, 现在绝大部分车站最少有一部, 以方便携带大型行李的旅客之余, 同时亦方便伤健人士。与此同时, 为配合无障碍运输, 地铁在1998年起作出多项改善措拖, 以方便伤健人士使用地铁。包括在车厢内加设轮椅专用位置、盲人引导径、阔闸机及升降机等。然而, 有别于世界各大地铁系统, 香港地铁基于卫生及安全理由, 于大部分车站均不设洗手间设施, 只有机场快线及迪士尼线是例外。香港地铁车站拥有不少商店, 而且自从地铁私营化后, 种类不断增多。在大部份香港地铁车站内, 都有以下服务:恒生银行分行及自动柜员机、中国银行自动柜员机、7~11便利店或OK便利站、美心西饼。此外, 每个地铁站亦设有收费电话、自助售卖机及自助照相机。而站内的报刊派发处, 则免费派发四份免费报刊:新闻娱乐报章《都市日报》、《快线周报》、《都市流行》以及求职招聘刊物《招职》。

(四) 港铁运营机制。

香港地铁由地铁公司运营。地铁公司是香港政府全资拥有的一家公用事业企业, 但并不由政府直接经营, 由港府委任有关人员组成董事局, 按“商业原则”进行地铁的修建、运营和管理。在投资、筹资体制方面, 香港政府对官办企业的投资力求“花小钱、办大事”。在经营管理体制方面, 采取两权分离、自主经营模式。在香港, 地铁公司是一家“官办民营”的企业, 既接受政府和市民多方面监管, 又在不受行政干预的环境下运行。

在政府、地铁公司、开发商三个主要市场参与者中, 香港地铁公司扮演了“向上承接政府战略, 向下启动市场资源”的角色, 成为整合政府与市场资源的平台。而香港地铁公司之所以能成为这一平台, 其核心就是获取围绕地铁沿线的土地物业开发权, 充分实现规划升值。

二、香港地铁成功运作的经验分析

(一) 引入市场运作机制。香港地铁公司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建设与运营没有亏损的快轨系统之一, 其最关键的原因在于, 在建设与运营中引入市场运作机制。香港地铁公司是特区政府全资拥有的一家企业, 但并不由政府直接经营。而是通过有关条例, 由政府委托有关人员成董事局成员, 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地下铁路的修建、经营和日常管理。因此, 在人们心目中, 地铁是一家“官有民营”的企业。公司成立于1978年, 按市场商业原则运作, 不接受政府补贴, 财政独立, 自负盈亏。2000年, 公司开始实现局部私营化, 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共发行股票50.55亿股, 其中香港政府拥有股份38.7亿股, 占总股本76.55%, 其余为自由流通股, 股票市值为515.63亿港元、每股收益0.85元;拥有5家全资子公司, 分别经营工程顾问咨询服务、旅游服务、保险包销、财务、物业代理等。到2008年底, 公司资产总额981.28亿港元, 净资产667.44亿港元 (其中实收资本540.5亿港元) 、公司利润42.84亿港元 (其中物业发展利润32.48亿港元) , 公司员工7, 231人, 其中管理人员960人、车务及工程计划5, 734人、物业发展及管理537人。

(二) 理想的融资模式。香港地铁公司采用多元化的债务结构, 以均衡的还款期、固定息贷款略大于浮息贷款, 同时也运用了多种金融衍生工具来管理、调控利率水平和汇率风险。一是从资金来源看, 理想融资模式的资本市场、中期贷款、出口信贷、短期贷款及银行透支, 一般分别为50%~70%、30%~50%、0%~10%、0%~15%, 而香港地铁公司实际债务结构分别为76%、20%、2%和2%, 主要来自于环球债券、中期票据、杨基债券及144A债券、银行贷款及出口信贷。二是从贷款利率类别看, 理想融资模式固定利率、浮动利率一般分别为40%~60%、40%~60%, 而香港地铁公司实际上采用固定利率的占52%、浮动利率的占48%。三是从还款期限看, 理想融资模式的还款期限一般两年以内的占20%~40%、两年到五年的占20%~50%、五年以上的占30%~60%, 香港地铁公司实际上的贷款期限为两年的占17%、两年到五年的占43%、五年以上的占40%。

(三) “地铁+地产”组合的盈利模式。香港地铁实现盈利主要是依靠票务收入、沿线物业开发、地铁商业以及地铁广告等其他收入, 其核心的盈利模式可以总结为“地铁+地产”的组合。港铁充分利用了地铁沿线地产增值的优势, 由于地铁大大改善了沿线的交通状况, 使沿线各站形成许多新的繁华地区, 沿线的地产也不断增值。地铁公司充分运用这一优势, 把发展地铁与发展房地产业结合起来, 这给地铁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解决了工程建设部分资金来源。从70年代中期香港第一条地铁线开始建设至今, 香港地铁公司从18个沿线土地项目开发中获利逾40亿港元。1989年起不仅做到了在运营阶段自负盈亏, 而且还能在政府给予必要投资的基础上对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如机场快轨线建设成本351亿港元, 据估计最终的沿线房地产开发总投资为1500~2000亿港元, 到2001年底, 公司已经收到248.74亿港元的收益。香港政府在公司上市后维持主要股东地位不少于20年, 同时规定香港地铁公司拥有地铁专营权50年 (并可延续) , 拥有车费自主权 (与政府研究, 一般与通胀率同步同率) ;政府批出地铁新项目时采用公平竞争方式, 新地铁项目的商业回报率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WACC, 指股东资金加债务资金) 加1%~3%。香港地铁公司根据政府发展规划, 按照审慎的商业原则运作, 指定地铁发展规划, 在确定沿线土地用途后, 结合市场需求, 协调好各个项目的开发时序, 控制楼宇的类型和上市量。如于1998年年度建成的香港机场铁路, 沿线共有5个物业发展计划, 总面积约62公顷, 实行分期逐步完成, 避免了在同一时间有过量单位推出市场。地铁公司在充分利用沿线土地的发展潜力同时, 将发展项目的投资规模核定于发展商可以应付的水平内, 将沿线物业发展项目分成几个独立项目组合进行逐一招标。在快轨沿线土地开发模式上, 采用地铁公司与发展商合作开发的形式。地铁公司首先向政府取得有关车站、上盖或邻近地区的发展权, 然后与发展商签定协议书。发展商以自负盈亏方式, 按照地铁公司制定的发展标准兴建有关物业, 并向政府交付地价。物业出售所得利润则由双方分享。例如, 机场铁路沿线的五个发展项目中, 有三个采用发展项目组合的形式。地铁公司历年出售物业所获得的利润, 全部用于地铁建设, 成为香港地铁发展重要资金来源和盈利的主要来源。

(三) 提高员工素质, 提供优质服务。香港地铁是世界上使用密度最高、利用率最好的铁路之一, 特别是列车正点率高达99.71%。但他们不满足于现状, 积极地寻求改善, 不断地与其它国家中出色的同行业相互交流经验, 取长补短, 始终保持强劲的竞争能力, 成为全世界服务最佳及最安全的城市轨道运输系统之一。港铁秉承“顾客至上”、“安全至上”的宗旨, 积极推行“内部顾客理论”, 以三环信念 (服务至上、互敬互重、准时按值) 作为员工行为及工作表现的规范, 加强了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和员工之间的密切沟通, 令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在运营安全上不止是单单设立一个安全组织机构, 开几次安全会议, 发出安全指令;而是透过一个安全管理系统和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方法, 使安全工作得到贯彻落实, 运营效率大大地提高, 促进了运营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 香港地铁公司重视员工培训和人才选拔机制, 不惜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来支持培训教育, 设立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 不断增加教学设施, 逐步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他们采用“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以及启发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为学员提供优质和全面的培训, 并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使全体员工的知识不断地更新, 技术素质不断地提高, 适应了地铁发展的需要。在培训中心内设有“影视制作中心”, 配备具有专业水平的人员和先进的器材, 专门负责摄制、编辑、制作录像带, 配合培训中心以及各有关部门在培训、教育、宣传、信息传达、事故处理和事件记录等方面发挥出大众传播的作用, 特别是在培训教学中发挥出应有作用。香港地铁公司还注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重视选拔人才。如通过公开招聘, 严格挑选人员, 把具备不同素质、能力和特长的员工分别选拔到适当的岗位上, 使人员配备尽量适应各类职务的要求, 充分挖掘每位员工的内在潜力, 发挥每位员工的聪明才智, 实现人员与工作任务的协调匹配, 从而保证运营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香港地铁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一) 地铁建设带动了以站点为核心的城市区域发展。

香港地铁发展在旧城改造、新区开发不仅起到了先导作用, 而且对地面城区发展、交通网络布局起到了主导作用, 实现了以轨道交通建设带动以站点为核心的地区的发展。如青衣站的开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站占地原为船舶修理厂厂址, 作为机场地铁青衣站后, 与地铁出入机场相连的5万平方米商场拔地而起, 周边同时建设了居住区, 由于采用浮动铁轨技术, 地铁穿越了住宅也未造成噪音污染。再如机场铁路双线之一的“大屿山线”, 全长30多千米, 为保证运行速度和避免分散开发, 全线仅设6个站点。其中终点站东涌原是邻近新机场的大屿山北岸的一个无名小镇, 由于新机场和新铁路的建设, 将发展为终期有20万人口的配套完善的新城镇。这样, 既可为机场提供直接的服务和后期配套, 又可使机场带来的发展机会由于集中投资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与规模效应。

(二) 地面、地下的一体化规划、发展。

香港地铁每日客流量能够高达200多万人次, 与地上建筑发展和地下空间开发一体化结合密不可分。香港地铁的运量是通过地下、地面一体化设计, 同步建设做出来的, 而不是靠设计院设计出来的。通过地面居住、购物、休闲、娱乐等活动与地铁紧密结合在一起, 真正使地铁成为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香港地铁车站及周边集聚着大量的常住人口和产业工作人员, 所以香港地铁公司实际上还起到了带动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地铁公司负责协调快轨工程和物业的配合, 促使地铁沿线物业开发项目的设计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 实现其他公共交通和商家与地铁公司的密切协作和配合。

四、结语

香港地铁在长期的运营管理中创造了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 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 对内地地铁的运营管理产生了有益的启示,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如能认真地掌握并能根据城市和地铁企业自身的特点, 灵活运用香港地铁的成功经验, 不断地改善规划思路和管理工作, 将对内地地铁运营的长期发展大有裨益。它将促进我们更好地应用先进的理念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向现代化的地铁运营管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虞同文.香港铁路新近发展[J].交通与运输, 2002, 4

[2].谭仲平, 郑光前.中国内地与香港铁路过境货物运输的现状与前景[J].铁道运输与经济, 1997, 7

[3].蔡美芬, 罗志松, 曹钟勇.回归前后的香港铁路[J].交通与运输, 1997, 4

[4].王铮.香港铁路运输的现状及展望[J].铁道货运, 1997, 3

[5].宋健.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二期工程的造价控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0, 3

[6].刘强.上海与香港现代物流的比较分析[J].时代经贸 (中旬刊) , 2007 (SA)

上一篇:有关同学的友情作文下一篇: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