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高校

2024-08-17

大连高校(共9篇)

篇1:大连高校

大连艺术学院以寒假59天位列榜首,其次是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54天,大连职业技术学院53天。大多数学校都是40度天。寒假放假时间最后三名是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高校寒假时间排行榜]

篇2:大连高校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联盟名称大连市高校法学联盟

第二条联盟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校团委的规定,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积极普及法律常识、用心服务身边同学、踊跃服务社会大众。

第三条联盟职能

(一)组织各高校有关法学的学生社团,开展辩论赛、模拟审判、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强同学们的法律认知。同时为具有法学兴趣的学生群体提供交流的平台;

(二)营造高校法治氛围,培养学生法治理念;

(三)服务高校,用自身学过的知识解决身边同学们的法律疑难,维护同学们的合法权益;

(四)服务大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走进社会,义务普法,增强社会群体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五)管理维护会员信息,为会员结交朋友、学术交流提供服务平台。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

第四条联盟组织形式为高校联合大会负责制。

第五条 联盟设会长一人,副会长三人,会长助理一人,各部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一名。会长、副会长,会长助理和各部部长组成高校联合大会,高校联合大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

会长由正式骨干成员选举产生,对联盟的工作付全面责任,对外代表整个联盟。会长职责包括:

(一)向高校联合大会汇报在职期间的工作总结;

(二)根据校联合大会的决定,公布联盟章程,审核各部部长、副部长的人选 ;

(三)指挥联盟的具体工作,召集并主持联盟大会例会;

(四)对外代表整个联盟,代表联盟与其它组织签订协议;

副会长由正式骨干成员选举产生,协助会长处理联盟工作,管理、协调联盟各部工作。在会长无法履行职责时,受会长委托代行会长职责。

会长助理由会长任命,协助会长对外联系工作,受会长委托分担会长部分任务,并总管联盟财务。

第六条联盟设办公室、组策部、宣传部三大部门,各部门设部长一名,部长由会长任命,在会长领导下开展工作。

办公室负责管理会员信息,组织会员交流,发放联盟通知,召集会员大会,统筹联盟各部事务。负责保管联盟财物,审核报销经费,公开财务细节。

宣传部负责联盟外事活动,帮助会长管理联盟与其他组织的联系,处理活动期间对外宣传事宜,以及经费的征集。记录并发布联盟活动信息,联系和吸纳新会员。宣传部下设宣传组和外联组。

组策部负责以联盟名义组织各种活动,处理活动相关细节。策划开展联盟活动,收集其他地区法学社团活动,完善联盟的活动体系。

第三章会员

第七条凡大连市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对法学具有浓厚兴趣,并能遵守联盟章程,即可申请成为联盟会员。

第八条入会、退会程序:

(一)申请人提出正式申请,经联盟审查通过,即可入会,会员资料由宣传部交送办公室保管;

(二)自愿退会:应由会员本人提出书面报告,向办公室备案并通报全体会员;

(三)中止会员资格:严重违反联盟章程者,由联盟大会讨论决定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宣布,取消其会员资格。

第九条会员义务:

(一)参加联盟活动;

(二)对联盟工作进行批评建议和监督;

(三)执行联盟决议;

(四)维护联盟的合法权益和声誉;

第十条会员权利:

(一)参加联盟活动;

(二)在会员大会拥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三)获得联盟活动通知的主动推送;

(四)获得联盟服务的优先权;

(五)对联盟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六)拥有自由退会权。

第十一条会员退会应以书面形式通知联盟办公室。

第四章高校联合大会与会长

第十二条高校联合大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如会长召集、开展活动需要,可召开特别高校联合大会。大会的议程须通过(电子)通讯的方式于开会前两星期发布。并由办公室做好会议记录。

第十三条高校联合大会的投票均应为匿名投票。

第十四条高校联合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1)修改联盟章程;

(2)监督联盟章程的落实;

(3)对联盟大事进行商讨和表决;

(4)选举会长;

(5)根据会长的提名,决定部长的人选;

(6)批准联盟部门的建立或者撤销。

第十五条会长任期一年,不得连任。

第十六条会长出现严重失职时,应主动发出辞职公告,并召集高校联合大会,选举新会长。亦可由部长联名或者半数以上会员提议,匿名投票决定罢免会长;若会长罢免案得以通过,则会员大会根据部长的提名选举新会长。被罢免的会长不得进入新会长的提名名单。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十七条财务收入

(一)联盟每年向主管部门提交财务预算,从主管部门获取经费支持;

(二)联盟接受一切机构的合法赞助。

第十八条财务支出

(一)联盟的财务支出凭发票向办公室报销;

(二)联盟的财务支出应奉行节俭原则;

(三)会员大会召开时,会长应提交任期内联盟的财务清单,待会长选举完成后,新会长应向会员大会提交一年任期内的活动计划和财务预算。

(四)联盟财务支出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任务范围,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五章联盟章程的修改

第十九条联盟章程的修改由高校联合大会提出修改草案,由高校联合大会投票表决。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修改草案方能通过。通过后的决议报指导教师备案即可生效。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条本章程自联盟正式成立后执行。

篇3:大连高校

一、大连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作为东北亚地区对外开放型城市, 大连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高校集聚的现实, 尤其随着高校扩招和城市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连高校。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大连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已经接近9%~10%, 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国家民委公布的全国高等院校当中少数民族学生6.23%的比例, 同时也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1%的比例。大连地区高校可分为民族院校和非民族院校两类, 民族院校以大连民族学院为代表, 其他高校均为非民族院校。

大连民族学院是辽宁省唯一一所民族院校, 该院于1999年开始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 截至目前已培养了来自全国17个省区、涵盖40个民族成分的预科学生3000余名。该校仅2009届新生就有38个少数民族, 目前齐聚着全国56个少数民族, 是名副其实的“各族人民大家庭”。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65%, 主要以朝鲜族、蒙古族、满族、回族为主。

大连地区非民族院校教育主体是汉族学生, 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在7%~9%之间。其中, 大连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占在校生的比例在8.97%, 维吾尔族、藏族、回族、蒙古族数量占少数民族数量的近50%。大连理工大学也是一个少数民族相对比较多的高校, 并且特设少数民族预科班。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工业大学等驻连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相对较少。

大连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在少数民族学生招生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 预科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 使用本民族文字考试的“民考民”考生进校后一时很难适应汉语授课教学方式, 易产生因语言障碍引起的课堂授课效果差异;一些高校缺少少数民族学生生活配套设施和健全的教学、管理机制, 往往采取临时性的措施和管理方式, 使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和管理存在不足。

二、大连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连高校后, 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与大连城市生活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主要表现为:

1.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仍然保留固有的宗教信仰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土生土长在宗教文化背景下, 少数民族学生大都固有民族宗教信仰, 大连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也不例外。

例如, 新疆学生信仰伊斯兰教, 穆斯林每年都有自己的重大节日, 像肉孜节 (开斋节) 、古尔邦节 (宰牲节) 等节日, 在这些重大节日里, 他们都会采取不同的形式隆重庆祝;藏族学生信仰佛教, 常常在宿舍供奉代表自己民族信仰的宗教领袖班禅的画像。大连高校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数量相对较少, 在宗教信仰方面表现的只是个人行为, 一般没有影响别人生活。

2.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惯

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文字、服饰、宗教、习俗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传统, 由于宗教信仰和生长环境不同, 大连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饮食习俗和汉族学生存在明显差别。例如, 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进餐的地方必须是纯粹的清真餐厅;藏族学生则保留着点熏藏香、敬献哈达的民族习俗, 喜欢用洁白的哈达装饰寝室。藏族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喜欢小团体聚会和活动, 与其他民族同学交流较少。

3. 部分少数民族具有特有的民族语言和性格

从小接触的基本上是本民族的语言的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学生, 他们小学大多在民族小学学习, 往往中学时才开始学习汉语, 汉语基础比较差, 与汉族同学在语言交流方面沟通不畅。少数民族学生很自然地由于语言的同声同气而习惯同本民族的同学聚集交流, 导致他们的语言学习进度较为缓慢。少数民族学生性格大多较为纯朴直率、豪爽开朗, 重感情、讲义气, 民族自尊心强, 喜恶分明。在不熟悉的人和环境中, 常常拘谨低调, 但在认为重要的问题面前, 又会表现出激烈与固执的一面, 性格张力较大。大连地区偶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学生矛盾均是这种性格引起的。

4. 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具有较大的经济压力

大连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 大多数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由于饮食习俗特殊性带来的饮食成本较高、往返家乡交通成本较高以及大连地区的高物价等因素, 使得大连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普遍感到经济上压力较大, 其中有相当部分少数民族学生需要依靠国家和学校的“奖、贷、助、补、减、免、缓”等助困措施, 方能维持正常学习。在调查中发现, 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放弃了报考大连高校的意愿。

5.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存在较大的学习和心理问题

生活在边疆的少数民族学生基础教育与内地学生相比差距较大, 尤其对从小接触是本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学生, 汉语基础较差, 对他们来说学习汉语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有些学生几乎没有系统的学习英语, 英语就更是“外语”了。高校的高等数学、计算机、法律等抽象性和语言性较强的科目, 少数民族学生也普遍感到学习吃力, 成绩必然不理想。加上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 致使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给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带来严峻考验。

三、建立健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制度

高校的发展为大连市提供了重要人才资源, 同时也为支撑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生力军。大连高校只有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向高校流动的特点和趋势, 逐步建立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管理制度, 才能从制度上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融入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提供保障。

1. 建设少数民族习俗的基础设施, 切实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和生活习惯

大连地区大多数高校都为新疆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学生投入建设专门的或开设了清真食堂与窗口, 为少数民族学生解决饮食上的实际困难。同时, 针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各高校都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来分配公共资源使用, 比如, 大连医科大学专门开设了留学生餐厅, 主要以清真食品为主, 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饮食;大连大学除了开设清真餐厅外, 根据维吾尔族学生的生活习惯, 每周有固定时间专门为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开放浴池, 体现出学校的人性化管理;其他高校都有不同类型的少数民族餐厅。这些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习惯建立的生活设施, 基本上能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和生活要求, 但离少数民族学生的期望还有好长的路要走。因此, 大连各高校应正视存在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文化基础、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 为尊重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习惯加强建设基础设施, 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 建立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目标, 在公平的前提下实行特殊的学习成绩管理及奖励体系

能够从民族地区进入大连高校读书的少数民族学生虽然相对汉族学生分数较低, 却是当地少数民族学生中的佼佼者。少数民族学生因对高校的语言环境、文化环境的生疏, 尤其高考第一语言是少数民族语言的考生在大学因语言交流障碍使其学习造成很多不便。如大学中法律、外语、高数等科目对他们来说学习十分吃力。因此, 大连一些高校采取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教学管理政策。比如, 大连理工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实行学习成绩达到50分即视为及格;大连民族学院、大连大学等对以少数民族语言考入的大学生成绩实行开方乘以10的形式计算成绩。大连民族学院针对预科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基础不同的情况, 组织实行分层次教学。特别是“民考民”和英语零起点学生, 实行汉语文和英语零起点配课制度。这些做法, 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性的同时, 对汉族学生也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成绩计分方式。这为其他有少数民族考试未实行特殊教学成绩管理的学校提供了借鉴。

3. 构建全方位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体系, 为少数民族学生成功、成才搭建平台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大连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和汉族学生学习都处于同一个环境, 面对一样的老师, 但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根据调查, 他们与汉族学生相比, 在心理特点及在生活、学习、民族习惯、知识素质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他们面对的困难更多。因此, 管理工作者应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 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 以人为本, 抓住思想特点, 强化针对性, 注重实效性, 走出一条有别于汉族学生教育管理方法的新路。

综上所述,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活跃了大连市的经济, 促进了大连高校学生之间的地区交流, 增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 开阔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视野。从大连高校角度研究城市少数民族融入问题, 充分了解大连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状况与特点, 才能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并将各项工作进行到位, 从而促进民族融合的发展, 使少数名族学生为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 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水明.如何作好对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及统战工作[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 (12) :171—172.

篇4:大连高校推荐

“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简简单单的八个字,足以概括大连理工大学的学术风貌。

1949年建国前期,迎着新中国的曙光,大连大学工学院建立了,她便是大连理工大学的前身,东北地区最著名的理工大学由此成长壮大。

大连理工大学以理工类专业见长,兼有经管、文学、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拥有一批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教师,在科研和教学方面才能出众。同时,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研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求学条件。

作为理工科大学,大理工的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科研实力雄厚,相关专业每年吸引大量考生报考。在文科方面,学校的新闻传播学也是热门专业,同时建有硕士点。身为工科学校的文科专业,该专业拥有广播编辑与节目制作实验室、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实验室、新闻编辑实验室、数字摄影实验室、数字艺术实验室等先进的教研硬件条件,为学生投入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读大学,智商重要,情商更重要。如果你认为理工科的学子只是戴着眼镜,匆匆奔波在实验室和教室之间的没有生活情调的书呆子,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大理工十分注重社团建设,学校有太阳帆诗社、三农学社、爱心绿色协会等涵盖各个领域的多个学生社团,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在招生方面,大连理工大学实行按大类招生的培养制度。学生经过通识课程和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专业。同时,学校允许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二年级时重新选择主修专业,充分体现了人文办学的理念。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实行双学位制,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参加辅修专业的学习,完成主修专业全部修业要求且平均成绩优良以上,并完成辅修专业学习且成绩良好的学生,可以申请继续攻读双学士学位(即在原辅修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再用1年的时间修完第二专业学士学位规定的课程),获得双学位,这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如果做学术是你的职业理想,大连理工大学是你不错的选择,学校每年在应届毕业生中推荐优秀学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免试的研究生比例占应届毕业生的15%左右,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同时,大理工具有良好的国际口碑,每年有大量学生去欧美名校继续深造。

每个大学都有一个代表性的事物承载着这所大学的灵魂,就像拥有未名湖的北大一样,大理工的凌水河超出江湖的狭隘意义,当仁不让地成为大理工人的地理母亲和精神故乡,一代代大理工人在凌水河畔挥洒青春与梦想。

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始终稳居中国大学排名三十强之列,就业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的足迹遍布全球,在业内有着良好的口碑。

大连海事大学:学汇百川德济四海

也许曾经,周游世界是你的梦想,而大连海事大学就是这梦想的起点。常常听起学长们骄傲地讲起他们五彩缤纷的船员生活:他们随着先进的船舶到达多个国家,在工作中一览大海的壮美风光,万水千山走遍,享受着航海事业带来的无穷乐趣!

依托大连三面环海的地理优势,大连海事大学自1909年建校以来,历经百年沧桑巨变。从曾经的南洋公学到大连海运学院,再到今天的海事大学,校名的更迭也在呈现着一段段辉煌的历史,见证着海大前进的脚步。作为交通运输部唯一直属的“211工程院校”和被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定为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海大在航海专业领域名扬中外。

半军事化管理和校衔制结合是学校的最大特色。新生入学后将要进行为期一个月严格正规的军训,学校请来专业的教官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这段时间里,学生适应了半军事化管理制度,调整了身心状态,为四年大学生活做足了准备。航海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神圣事业,作为未来的航海家,较强的时间观念和遵规守纪的培养无疑是在学期间的必修课。学校要求航海类专业学生每天早晨出操,上课统一列队,统一着装参加各项大型活动,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充分展示了海大学子严肃认真的生活风貌。此外,学校要求每名航海类专业学生参与值班。在校门口的值班岗上,总能看见他们英姿挺拔的身影、尽心尽力地履行职责;在宿舍值班台上,他们轮流值班,做好来访者的接待工作,维护宿舍治安,在为同学服务的同时培养了青年学子的责任感。

最具特色的是校衔制结合制度,校衔分四个级别,授予海事大学实行半军事管理范围内的全体学生,授予校衔同时佩戴相应的肩章和帽带。每年的授衔仪式是最激动人心的,由校长亲自宣布授予校衔命令,授予航海类全体学生四级校衔,四级校衔可体现出专业、年级和学生干部。年级与肩章外侧的横杠数量对应,学生干部肩章最外一道横杠加粗。在接受校衔的神圣时刻,那种无以名状的神圣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

大连海事大学以航海类专业作为王牌,学校的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等汇集了一批科研能力出色的专家学者,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拥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和轮机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优秀的师资和完善的硬件条件为学子们提供了完美的学习条件。如今,航海行业的各个领域都有海大人的身影。

大连海事大学不仅在航海专业独树一帜,在海商法等社会科学专业同样别具特色。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等文科学院发展迅速,学校拥有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大宏伟的外部景观与其精神内涵完美地统一起来。充分地展现出其“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宽阔胸怀。海大正用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迎接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

大连医科大学:甚解敏行,明仁济世

1947年5月4日,中国共产党为了满足人民解放战争和未来国家建设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在解放区创办了第一所正规医科高校,这就是关东医学院,它是大连医科大学的前身。60多年的风雨兼程,如今的大连医科大学多个医学类专业齐头并进,百花齐放。学校现有1个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5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23个科研所和包括两个直属附属医院在内的10所附属医院,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房颤动导管介入消融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方面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医学类院校,严谨的学风在这里完美地呈现出来。“志学·致学·治学”体现了“学在大医、严在大医”严肃认真的学习风气和管理

风格。

如今大连医科大学形成以医学为中心,文学、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共同发展的医科大学,是辽宁省属重点高校之一。学校设有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等医学类专业,并且设置了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艺术设计等人文学科,有力地完善了学校的学科建构。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辽宁省重点学科,临床医学等专业有硕士点和博士点,为省内各大医疗机构输出大量优秀人才。

学校在本科一批、二批、艺术类二批和专科段均有招生,医学类专业只招理工科学生。在这里特别推荐麻醉学专业,麻醉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分支,人才需求较大,一位优秀的麻醉师是病人生命的重要保障。大连医科大学的麻醉学专业在本科二批招生,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十年,医学专业是众多有志于投身生命研究的考生的最佳选择。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卫生事业即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用仁心仁术托起生命的梦想,大连医科大学是你成功的起点。

大连交通大学:明德求索,锲而不舍

1956年初,大连机车车辆学校创办,它是大连交通大学的前身。随着国家运输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增加,大连铁道学院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迅速发展,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同时意味着学科发展的深入和完善。

学校以交通运输相关专业见长,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3个省一级重点学科,覆盖了11个二级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在全国同领域内具有较强竞争力。车辆工程为辽宁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为东北三省输出大量专业人才。

如今,大连交通大学设有4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经济学和法学等6个门类。学校在部分专业实行中外合作“3+2”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率先开展“传统专业+软件工程”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当下,很多大学生抱怨老师上课照本宣科,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而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很多同学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不仅对本专业知识深入掌握,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深受企业青睐。

随着办学理念不断完善,大连交通大学已经形成“轨道交通、产学研合作、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随着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和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工程地不断推进,交大学子面临更好的就业机遇。交通运输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交大人正用智慧和汗水投入其中,在交通运输事业上越走越远。

学校现在有两个校区,即沙河口校区和旅顺校区,有大量设备完善的学生公寓,新建了23000平方米的新实验馆和4500平方米的现代轨道交通研究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篇5:大连市高校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现在想对大学生做一些关于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的调查,目的是研究大连学生的花费以及消费观,希望大家能够积极配合,在适合您的选项上打钩,我们会对您的信息保密,谢谢您的合作!

您的性别:男---女---

1.您的生活费的来源是(可多选)

A父母及亲人B外界资助C兼职D其他

2.您每月的生活费大约是

A 600以下B 600—899C.900-1200D1200以上

3.您每月生活费用于吃饭的数字大约是

A.300以下B300—399C.400—500D.500以上 4.您每月购买衣服的平均花费是

A200以下B200—399C.400—600D.600以上

5.您每月的电话费大约是

A.50以下B50—99C.100—150D.150以上

6.您每月在生活用品方面的花费大约是

A.50以下B50—99C.100—150D.150以上 7.您每月用于人际关系的消费大约为

A100以下B100—199C.200—300D.300以上

8.您每月在休闲娱乐方面的花费大约是

A.100以下B100—199C 200—300D.300以上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还希望您能协助我们回答以下问题:

1.您的消费观是

A.超前消费B按计划进行消费C需要时再考虑

2.您的父母规定您每月的生活费吗

A是B 否

3.您觉得大学生是否该为父母分担一些费用

A.应该B.不应该

4.您认为您目前的消费水平

A 一般B.高C.低

5.您是否想改变一下您目前的消费水平

A.想B.不想C.暂时还没有考虑

6.如果您想改变消费水平,您想将它

A.变高B.变低C.不变

7.你觉得您的哪项消费可以节约一下(可多选)

A.吃饭B.穿着C.话费

D.生活用品E.人际关系F.休闲娱乐G.无

8.您认为您的哪项消费会在以后逐步提高(可多选)

A.吃饭B.穿着C.话费

D.生活用品E.人际关系F.休闲娱乐G.无

感谢您的合作,祝您顺利,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前程似锦!

篇6:大连高校

活动说明及比赛要求

1. 本次演讲比赛以“圣火的传递,使命的延续”为主题,旨在号召当代研究生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2. 演讲内容:围绕“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相关历史,联系当前形势及当代研究生实际,传承“一二·九”精神,抒发爱国主义情怀。

3. 选手要求:普通话发音标准,感情充沛,举止端庄。在比赛前必须提前十分钟入场,按指定位置入坐,出示学生证和身份证,严禁冒名顶替,弄虚作假。

4. 选手选拔:通过预赛选出符合参加决赛的选手,各院系也可举办相关的院内活动推选参与预赛选手。

5. 演讲时间:应控制在6分钟内,届时将有工作人员提醒,若选手超时,该选手总评分中将扣除一定的分数。

6. 评委邀请:在预赛当中,由各院系学生会主席和校研究生的主要干部担当评委。在决赛中,邀请研究生院的主要领导和其他高校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担当评委。为保证比赛的公正性,在预赛中,各院系最好都可以派出评委。

大连市高校研究生12.9爱国演讲比赛评分标准

实行10分制,具体分布如下:

一、普通话(2分)

1、发音基本标准(0.5分)

2、普通话流利(1分)

3、节奏优美,发音标准动听,富有感情(0.5分);

二、主题内容:(3分)

1、内容紧扣主题,充实生动,有真情实意(1分)

2、语言流畅自然,文彩华丽(1分)

3、内容健康,演讲具有独特的见解。(1分)

三、情感表达(3分)

1、表达生动,动作恰当(1分)

2、感情处理得当(0.5分)

3、感召力强,富有创意(0.5分)

4、演讲中能灵活运用语言速度、语调、手势动作等演讲技巧。(1分)

四、台风礼仪(1分)

1、上下场致意、答谢(0.5分)

2、服装得体,自然大方(0.5分)

五、熟练程度(1分)

1、演讲要求脱稿。(0.5分)

2、时间控制要在5-6分钟。(0.5分)

篇7:大连高校

昨日,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就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

●列入“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有哪些待遇保障?

答:1、享受工作和生活补贴。“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服务期间工作和生活补贴标准为每月1200元,按月发放。2、参加社会保险。“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服务期间按照当地的规定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3、服务期限视同工龄。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进入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其服务期限视同工龄;进入企业工作的,其服务期限视同社会保险缴纳年限。4、代偿助学贷款。在低收入乡镇或低收入村工作的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其在校期间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和利息均由市和所在区市县财政各按50%%的比例代为偿还。

●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进入事业单位工作有哪些优惠?

答:“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当年内,其所在的涉农区市县、先导区事业单位以及本市直属事业单位,可根据岗位空缺情况和招聘条件,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优先招聘“三支一扶”大学生。

●在事业单位服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有何优惠政策?

答:在事业单位服务的`大学生服务满1年后,在现岗位有职位空缺情况下,经考核合格,可与所在单位签订不少于3年的聘用合同。

●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报考事业单位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答:服务期满后3年内,符合其服务所在地区市县事业单位招聘条件的,参加招聘考试时,笔试成绩加5分。

●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可享受哪些优惠?

答:可享受国家、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优惠政策。

●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哪些优惠?

答:可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加分政策。

【注意事项】

1.报名人员年龄要求在30周岁以下,即1980年6月1日后出生。

2.各区市县招募学历要求有所不同,甘井子区、高新园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开发区、保税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和花园口经济区招募本科以上学历普通高校毕业生;普兰店市、瓦房店市、庄河市和长海县招募专科以上学历普通高校毕业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招募师范类专科以上学历普通高校毕业生。其中,中学招募师范类本科以上学历普通高校毕业生。

3.各区市县对所招募的毕业生进行了专业方面的规定,请考生届时认真阅读招考公告,仔细核对自身的报考专业,以顺利通过资格审核。

4.每名考生只限报考一个地区(区市县)的一个岗位。

5.报名信息一经确认并提交,不允许更改。考生报名时要仔细阅读诚信承诺内容,如实提交有关信息和材料。

篇8:大连高校

近年来, 各地学校体育工作都在围绕着如何丰富课余运动项目展开讨论, 特别是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推广课余运动项目以来, 这项活动已在全国不少大中城市学校蓬勃地开展, 各地学校积极执行国家教育部政策,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余体育活动。高校课余运动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对高校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当前, 高校课余运动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体育活动形式, 而运动项目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

1 课余活动的种类

随着课余活动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课余活动种类也在逐渐增多, 根据每个学校的侧重点不同, 各个学校会采取符合自身发展的体育项目。据调查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 跑步是大连市各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最普遍的体育项目。有53.3%的学生在运用跑步锻炼身体, 一方面说明跑步是简单易行、锻炼有效的体育项目;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目前所掌握的体育运动技能较少或者适于体育锻炼的项目、场地较少。

其次, 有45.5%的学生选择散步;40.1%的学生选择了广播体操, 这与学校广播体操优势有很大关系;35.5%的学生喜欢参与乒乓球运动, 这与大连市乒乓球运动开展比较普及和学校场馆优势有很大关系, 有好多学校都有自己的乒乓球活动室, 便于学生参与锻炼;23.3%的学生喜欢参与羽毛球运动, 这与在没有羽毛球网、狭小空间也可以打羽毛球锻炼身体有关。

再次, 有20.0%的学生参与三大球类运动, 这与篮球运动在我市开展较好, 学校篮球场地较为充足, 并且在有些社区也有篮球场地, 很多学生对篮球有一定兴趣有关系, 这部分人群男生占多数;17.7%的学生做有氧操、瑜珈运动, 由于锻炼项目运动量不大, 对技术动作要求不高, 所需场地器材也比较简单, 容易坚持锻炼。

最后, 有15.5%的学生选择了器械健身, 在很多高校校园、家属区都有“全民健身路径”, 学校工会等部门有健身房, 一些学生家庭有小型健身器械、跑步机等;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跳绳、踢毽、网球、武术、台球等其他体育项目。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体育兴趣有不同的影响。丰富的课余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

2 性格和兴趣影响运动项目的选择

所谓的性格是指一个人从内心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 每一个人的个性差异一般都会表现在性格上, 一个人的观点会控制着一个人的性格, 并通过性格特征将其表现出来[1]。个性的形成与先天因素有关, 同时也受周围环境、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 教育对个性的影响最大。

根据调查显示, 有28.57%的男生和33.93%的女生认为高校学生个性的发展能促进体育兴趣的发展, 更能通过体育活动张扬个性。体育兴趣对学生个性的塑造具有特殊的作用, 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的表现, 体育兴趣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体育需要的满足使学生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 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生的体育兴趣既可以成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 也可能成为制约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 还可能与学习的责任感联系在一起, 成为终身体育锻炼的行为和习惯, 从而反映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倾向性。在体育教学中, 应该丰富教学内容, 完善教学体系,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 使学生在一个乐教、乐学的教学情境中爱上体育课, 从而启发和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 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3 学生个体身体形态因素影响运动项目的选择

调查结果表明:75%的男同学对体育运动很感兴趣, 25%的男同学对体育有一些兴趣, 21%的女同学对体育运动有很大的兴趣, 60%的女同学对体育运动兴趣一般, 19%的女同学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由于每一个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 就导致学生之间产生的爱好有所不同。身体形态其实对体育活动内容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有的运动对身体形态要求很高, 如胖同学做技巧的练习, 个子小的同学做高杠练习, 这些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时间久了, 学生会对体育活动产生厌倦感, 失去兴趣, 从而使这些学生失去了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动机。

4 学生心理素质影响运动项目的选择

大学生所具备的心理素质也是影响体育活动选择的一个因素。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 心理特征处在不成熟时期, 所承受的能力也非常弱;当受到一些小的挫折的时候, 就会出现自暴自弃, 觉得自己没有能力, 从而情绪低落, 极大地影响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3]。再加上大学生学习的压力比较大, 只是单方面重视文化课学习而不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大学生片面的追求所谓的时尚和娱乐, 不能较理性地认识体育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根据调查显示, 有21.42%的男生和26.79%的女生认为心理素质对体育兴趣有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是衡量个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 它包括智力正常、个性健康、意志健康、人际关系和谐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4]。在体育教学中注重给学生讲授《体育与健康知识》相关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性地认识体育的本质, 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可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 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5 家庭环境和学习压力影响运动项目的选择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龙成凤, 希望孩子把所有的经历全部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甚至假期也不让学生去休息。更有甚者, 家长设法把孩子的体育课都给停掉了, 让孩子全部的时间都去用心学习, 家长的这些做法严重地影响孩子的体育锻炼的兴趣[5]。大学的学习阶段是比较重要、比较有压力的, 尤其面临就业带来的压力, 他们无心参加体育锻炼。根据调查显示, 有14.26%的男生和8.93%的女生表示家庭环境和学习压力大, 没有时间参与体育, 体育兴趣不高。因此, 缓解家庭和学习压力至关重要, 对提高体育兴趣有重要作用。

6 结语

总之, 高校学生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 担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提升其身体体质是全世界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影响高校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的, 如何激发学生投入到课余运动中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急需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努力, 在提升青少年的体质的同时, 将其变为一种兴趣、习惯, 长期坚持下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然而在对我国高校体质健康的检测中发现, 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呈现下降趋势。因此体育界人士将目光由体育课堂教学研究转向课余运动项目的开展研究, 以便探索新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途径。文章主要以大连地区高校为研究重点, 认为课余运动在选择上要考虑性格和兴趣因素、学生个体身体形态因素、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以及家庭环境和学习压力影响, 促使高校课余运动更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课余运动项目,选择因素

参考文献

[1]曹荣芳, 周光辉.“阳光体育运动”相关政策及实施现状探究[J].中国教学学刊, 2009 (3) :19-20.

[2]向阳写.学校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9 (3) :83-74.

[3]刘淑芳, 范峰.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学校体育, 2003 (2) :52.

[4]段海俊.疾病运动健康[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

篇9:大连与青岛高校实力调查

6月,滨城和岛城即将进入一年中最美的时光。海风拂过之处,尽是草绿花红。阳光、海浪、沙滩以及让内陆城市羡慕的海滨温度正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6月的校园,也是热闹非凡。一部分学生正紧锣密鼓地为进入海滨高校奋战,而另一部分则在毕业歌声中与校园做最后的话别。迎来送往间,不得不说的,是两座城市因着各自发展与高校结下的缘分。

海滨城市吸引高校扎根生长

大连与青岛,是两座相像相知而又独具魅力的城市。从自然地理环境到人文历史背景都有着太多相似之处。大连是东北最重要的口岸城市,为东北经济龙头,京津门户,是中国重要的工业、贸易、金融、航运城市之一,被誉为“北方明珠”。青岛是山东第一大城市,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城市之一,被誉为“黄海明珠”。大连和青岛因着各自良好的气候环境和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高校扎根生长。与高校的缘分都可以追溯到百年前,与建市时间相合。由于两个城市发展思路不同、经济腹地不同、企业发展状况不同,逐步形成了各自独具倾向性、伴随多样性的高校教育特色。

从数据上看,在有着669万常住人口、13237平方公里面积的大连,本科二批次以上的高校有20所,占辽宁省同等高校数量的38%。其中,211或985工程院校2所。用11282平方公里面积养育着900万人口的青岛,本科二批次以上的高校有11所,占山东省同等高校数量的22%,211或985工程院校3所。

高校反映城市特色

不论高校数量还是种类,大连都具有很大优势。在本科二批次以上高校中,理工类院校7所,艺术类院校3所,财经类院校3所。另外还有师范类、医药类、语言类及军校等特色院校。其中,大连理工大学作为大连高校的种子选手,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四所重点工学院之一,是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迎接新中国而创建的第一所正规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以航运为特色,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海事院校之一,系晚清至新中国建立40余年间中国仅有的三所海运高等院校合并而成,见证了我国百年的海事沧桑。大连民族学院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型民族高等学校。大连交通大学是东北地区惟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大连工业大学是中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学院之一。

大连的高校无不反映着大连“外向牵动、口岸经济、科教兴市、区域共同”发展方向,而各具特色的高校又为大连乃至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促进东北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城市文化品牌上看,青岛被誉为“中国海洋科技城”,海洋科技、海洋名人、海洋文化功不可没。青岛创建“帆船之都”更是体现青岛的海洋文化优势。从海洋科技和经济发展上看,青岛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海洋科研机构,在青岛工作的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占全国海洋科技人才50%以上,青岛已成为国家海洋科学知识创新的源头、海洋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和高水平海洋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中国海洋大学作为我国重点综合大学中唯一的以海洋水产学科为特色的大学,在海洋自然科学、海洋工程技术科学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是全国海洋学科最多并集中在一起的一所大学,最为典型地代表了青岛的地域特色。

为弥补驻青高校数量和类型上的不足,20世纪末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青岛逐步引进了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电影学院、青岛农业大学等外地高校入驻,为岛城的普通高等教育增添了新生力量。同时,在专业设置上,驻青高校也在不断与地域发展相融合。如青岛科技大学在去年新增了休闲体育专业,是继山东体育学院之后山东省内第二家开设这个专业的大学,是驻青高校第一家。而今年9月,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将在青岛举办。青岛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的陈处长介绍:“青岛在休闲运动方面已经走在前列,开设这个专业,与社会日趋追求的休闲文化有关,也与青岛的地理区位优势有关。”

在谈到大连与青岛高校情况的对比时,高等教育管理专家、青岛大学商学院教授赵普光认为: “大连和青岛的高校大多数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的,在布局和数量上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原因。虽然青岛高校数量上不比大连,但是规模较大。青岛在校生3万以上的高校有3所,大连只有1所。根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主持的《2015中国大学评价》排行来看,青岛进入前100的高校有3所,大连只有1所。这是青岛的高校优势。”

大学城与城市齐飞

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中,有的大学聚集在一地,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城镇,这种大学发展的模式常常被人们称为“大学城”。世界上著名的大学城有英国的牛津大学城、剑桥大学城,美国的波士顿市坎布里奇镇的哈佛和麻省理工大学城等。“大学城”除了具有解决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作用外,还具有聚集人才、改变城市和产业的布局、人口的区域分布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催生高科技企业等作用。20世纪70年代剑桥大学建设成第一个科学园区,周围形成了高科技产业群,被称为“剑桥现象”。拥有地产达8800英亩的斯坦福大学城为其所在地区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硅谷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连与青岛的大学城建设也有着相似之处,市区内所谓的“大学城”一般都是高校老校区、规模较小且较分散。为了更好地协调城市发展、聚集高校资源,大连和青岛都在新的规划蓝图中着重强调了高校的位置。大连陆续建设了开发区大学城、旅顺口大学城,青岛高校也纷纷在崂山区建设校区,鳌山卫蓝色硅谷吸引了山东大学、哈工大青岛科技园、天津大学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能源与环保研究院等高校科研单位入驻。

2014年6月,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和大连金普新区成为我国第九和第十个国家级新区,大连和青岛又一次齐头并进。西海岸新区的高校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黄海学院、青岛滨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等。金普新区在原有的开发区大学城基础上又引入了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环境学院等,成为实至名归的高校聚集区。

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

赵普光教授认为,大学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在高校林立的当下更加注重“质”。要尊重人才、引进人才,营造一种积极、宽松的学术氛围。他引用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的名言说:“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另外,他认为同城高校之间应该加强校际交流,由竞争态转为合作态。形成一个类似美国常春藤的联盟。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也可以借此整合资源,营造更好的学术氛围,吸引更多人才。

今年3月,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称北京地区内的高校将实现学分互认,以促进相互带动,提升北京高校学生的专业水平。这一举措也为城市高校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上一篇:财务报表总结下一篇:预防打架斗殴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