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事故报告表

2024-06-24

学校安全事故报告表(精选10篇)

篇1:学校安全事故报告表

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为进一步严格执行安全报告制度,使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安全事故报告范围包括:校内校外各种非正常死亡,对校园秩序和师生人身安全造成较大影响的强奸、抢劫、纵火、爆炸、盗窃、绑架等重大刑事案件以及校舍倒塌、校园火灾、交通事故、自然灾害、食物中毒、传染病、师生意外伤害、网络安全及可能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各种重大安全事故。

二、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接报时间、简要经过、抢救措施、初步原因分析等,如详细情况尚未弄清,可先报告事故概况,待详细情况调查清楚后再续报。

三、学校安全事故报告的时限:发生强奸、抢劫、纵火、爆炸、盗窃、绑架等重大刑事案件,事发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内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发生校舍倒塌、校园火灾、交通事故、自然灾害、食物中毒、传染病、师生意外伤害、网络安全及可能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各种安全事故,事发学校应当在2小时内报告。

四、学校安全事故报告方式: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各种安全事故,学校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学校发生涉及学生伤害的违法犯罪案件、交通事故以及火灾、食物中毒、急性传染病症状等情况的,除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外,还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交通、卫生、消防等有关部门报告。

五、对正常死亡(如患病住院后死亡、因病猝死等)及自然灾害死亡的人数不予计算,但发生死亡事故时仍必须及时上报,待有关部门确认为正常死亡或自然灾害死亡后,再不予统计。

篇2:学校安全事故报告表

为做好我校师生安全工作,提高师生安全意识,保障师生生命安全,落实安全制度,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把我校安全隐患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 实行网络式上报制度。成立有由校长任组长,主任任副组长,各班主任为组员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班成立相应的安全小组,一旦出现问题,层层上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二 设立门卫登记制度。外来人员必须实名登记,门卫上报经允许后方可进入,校门必须按时开关。值日老师协助门卫做好放学时段的管理工作。

三 各班每天早晨要上报班级学生的出勤情况,对未出勤的学生要迅速查明原因,记录备案。

四 严格规范教师学生请假制度。在校时间,教师学生出校门,必须报经学校批准,方可出入。请假三天以上须报学校批准。

五 值日教师负责处理记录值日中的偶发事件,特殊情况及时向学校或公安机关报告。

六 双休日,节假日极其其它重要日期,学校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巡逻,有情况及时与领导取得联系。

七 执勤人员每晚要认真检查,对办公室,教室及其它重要场所仔细检查,以防坏人入内。

八 上课时间不会客。发现陌生人在校内要进行查问,发现形迹可疑的要及时报告。

九 各班要经常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各种安全教育,丰富学生安全知识,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班级内,校内出现一般安全问题由班主任,值日老师负责处理,做好记录,出现较大安全事故分别由班主任,值日老师负责及时向校长报告并逐级上报。

篇3:学校安全事故报告表

(一)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的处理,适用本办法”。这从空间、时间上和受伤害主体上对学生伤害事故给了明确界定,在事故责任认定上以“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如学校行为并没有不当的,则可以不承担责任”。可见,学生伤害事故责任要从学校和教师的管理职责范围和过错上进行确定,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二)学校体育运动中安全事故责任的认定。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但是在认定责任时必须从空间和时间范围法律关系及归责原则上明确,这是伤害事故责任认定的关键所在。从法律关系上讲,近年来大量围绕学生伤害事故的诉讼案件,基本都为家长诉学校。理由是,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家长就认为已经将自己的监护责任委托给了学校,所以认为凡是发生在学校内的事故,学校都应该承担责任。从以往的判例看,法庭都会支持或部分支持这一观点。

二、学校体育运动中安全事故原因和定责类型分析

(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致因。

1.校方因素。

校方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可能会发现事故的情况不加以重视和认识不足。校方有关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没建立或不健全,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未将学生体质健康卡片进行学生的健康档案管理。不对学生进行体质检查,让体质差或生病的学生按正常教学活动参加体育课、竞赛和比赛的。场馆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办学经费紧缺,学校领导不引起相关问题的注意等多种原因,学校并未制定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相关的管理维护制度,未设置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未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进行必要的维护,没有做到对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2.教师因素。

有些体育教师安全意识不高,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隐患强调不够;还有一些是根本没有体育业务素养,其他任课教师上课不会管理,“放羊式”教学以及教师的过失行为或失职;没有采取各种防范措施,给予学生及时的保护与帮助。

(二)定责类型分析。

1.学校责任事故。

学校的过失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学校承担责任的客观依据。对于这种事故学校承担主要甚至是全部责任。

2.教师责任事故。

由于教师的过失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这些事故则应由教师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例如:教师组织体育活动不当所发生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教师体罚学生所产生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等。

3.学生自身责任事故。

这些事故的发生过程中,学校、教师都没有任何过错,事故的发生是由学生自身情况引起或其他学生的行为所引起的伤害事故。

4.均无责任事故。

此类事故的发生过程中,学生、学校、教师各方面都没有任何过错。事故的发生是不能预见的,不可避免的。

三、学校体育运动中安全事故的防范

(一)树立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教育。

学校的安全教育是一种有预见性的教学活动,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安全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身免疫力,减少和制止侵害学生安全的案(事)件、事故和学生自身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有助于维护学校安全建立平安校园、确保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的有序进行。

(二)建立学校体育安全工作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育锻炼应与安全、卫生相结合,让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学校应该紧抓学生健康管理制度的落实。开学之初,应当对伤、病、残的学生进行登记。根据条件完善和提高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工作的质量,切实负起健康告知义务。建立学生健康卡片对伤、病、残的学生进行健康分组,采取医疗的体育教学、遵医嘱轻微锻炼或不锻炼。

(三)制定体育场馆和器材管理条例。

为加强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工作,加大提高学校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为学校和社会服务,并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学校应制定严格的场馆管理制度,而且还要明确场馆各个管理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四)张贴相关的安全守则或宣传画,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要使学生对体育事故的安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在各个体育场馆(地)内,张贴安全守则和注意事项,不仅要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同时这也是学校体育文化的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

摘要:近年来,学生在校受害事故频频发生,涉及到多方的法律责任。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事故责任认定中更是如此。因此,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学校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

篇4:给学校安全事故上好两道“保险”

抓安全工作,犹如防震,学校需要自救,孩子们需要自救。在实践中发现,当安全事故突发其来,因有先前给安全事故上好的保险,那才能解燃眉之急。给安全事故上好保险,只是这一项解困策略,易被、已被忽视。

2005年9月,在重庆市石柱县某两所乡镇学校,发生的两起同类安全事故,从两个孩子在上学和放学路上的溺水身亡事故中,完全可以让人体会到学校加强安全保险的重要性。这两起安全事故,两学校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相继一前一后的安全事故的解决办法,却因不同校方的安全保险措施的不同,最终校方所承受的民事赔偿和经济压力也截然不同。一所学校因经济赔偿,搞得学校账上再没有一分钱,并且还负债累累,差点因日常开支无法支出,而让学校关门。这一起安全事故可以说是给学校雪上加霜。另一所学校的泰然处之,经济上秋毫无犯,因有一家保险公司的加盟与撑腰,及时送来民事赔偿款。对这起发生事故的学校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第一起安全事故,是因为那所学校在孩子溺水的那天,放学比往常的日子提前约20分钟所酿成。在回家路上,那一名近六岁的孩子过小溪沟时因没有人接送而落水,被溪水冲走。如果学校按时放学,这名孩子是不会溺水而亡的。以前的每天,孩子都是由外婆按时地把他送过小河去上学,下午几乎是准时等候在溪边,接放学归来的他。不应该发生的事故发生了,孩子的死与学校不按时放学有直接联系,家长最终将学校告上法庭。学校被判赔偿家长14万多元,一个只有五六百人的乡镇小学,一学期孩子们全部交上来的杂费都不过几万元,要赔偿如此多的钱,真可说是够戗的。

另一所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是发生在孩子的上学路上。事发那天,孩子一大早就出了家门,他并没有如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往学校赶,而是哄上两个比他小,还不到8岁的孩子,跑到了离家不远的一条小溪沟玩耍。孩子没有到校,可孩子一大早就出了门,家长以为孩子一定在学校好好念书呢。即便私自下河洗澡,现在想起来这起悲剧也本是不该发生的,只要另两个孩子事发当时能发出呼救声。明明知道同伴溺水而不呼救,两个惊慌失措的孩子回答却是:“怕被人发现我没去上学。”“怕学校知道了我私自下河洗澡。”

第二起安全事故,可以肯定地得出一个结论,学校不但应该负有安全教育不力的责任,而且还应负工作失职的责任。孩子那天突然没来上学,学校不查明原因,或电话通知家长,或沿途找找,就像牧童的牛羊丢失,而懒得查找下落一样。这一所学校与上一所学校一样,最终都被判为承担民事赔款,金额都差不多。这一起安全事故本该使学校在经济上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可它却与上一个学校有所不同,理赔全部由一家保险公司承担。原来是这一所学校的安全事故预案,与上一所学校有所不同,他们在每一期的开学之初,不是单一的如其他学校一样只统一地给学生保了一份低额的意外保险,而且还与保险公司另签订了一份学校重大安全事故险,将保额提高到了50万元,也就是说学校出现了50万元内的安全事故责任赔偿,都由保险公司承担风险。

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所难免。在制订学校安全预案时,就与保险公司有合作,它可以说是一道实实在在的保险。如果学校只注重这一道保险,也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为了真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安全事故已发生后,学生有安全自救的能力,能将安全损失降低到最小,这样的教育才可算成功的安全保险。加强对学生开展安全自救课程的教学,不单纯地只搞安全防范教育,更是给安全事故所上的第二道保险。

另一起成功的安全教育使人很受启发。《深圳商报》2005年9月22日报道了一则《七岁女孩冷静救双亲》的消息。袁媛,一名年仅7岁的小女孩,他在父母双双煤气中毒晕倒在浴室的危急关头,临危不惧,镇定地按照在学校所学到的安全知识,迅速关上液化气罐阀门,打开门窗,然后跑到室外用父亲的手机拨打110、120,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将父母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7岁的孩子看到父母晕倒在地,并没有惊惶失措,还能够果断地处理现场,并且马上报警呢?袁媛所在的深圳南头城小学每个月都有一堂安全教育课,就是在袁媛父母出事的前几天,袁媛的所在的班级刚刚上过一堂关于煤气中毒如何自救的安全教育课程。老师为了像袁媛这样的一年级小同学便于理解,还特意让几个同学排练了一个小品,这个小品模拟的刚好是在冲凉的同学煤气中毒晕倒后如何处理的正确方法。

以上两件溺水事故的发生,本来也可以像7岁女孩冷静救双亲那样,不发生或发生了也能转危为安。为何结局却不同?没有人接送,不能冒险,在溪边等一等外婆,第一位孩子就不会发生悲剧。两个小孩该呼救时而不呼救,眼睁睁地失去抢救的好时机,明摆着的就是安全教育不力。为何7岁女孩能冷静救下双亲呢?袁媛的冷静和急救能力,是因为她受到了良好的安全教育,才有这样的行事能力!

学校给安全事故上好一道“生命财产险”和一道“教育险”,学校领导摆在当前的任务就是要重新梳理管理思路,并将这两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这两道保险的效力,在不安全事故发生后才会显示出来。搞好这两道保险的建设工作,难度可以说是不轻松的。其容易被忽视,原因也许就在对这项工作的前瞻性认识上,学校管理者需要有发展的眼光。

管理失误后,我们更该总结教训,防微杜渐,防止安全事故再次发生。可以这样说,以前几乎每一所学校都在做最大努力。学校领导为此伤透了脑筋,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安全制度的建立,安全措施的实施,无不让他们操心。安全事故的发生,正如那两所学校的校长后来都总结到,我们是月月、天天、时时在讲安全,在大会小会讲安全,结果不该发生的事,不曾想到的就如山洪一样的来了。面对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承担责任之外,学校苦不堪言。

安全教育受重视的起因都是一些血淋淋的事故发生之后,亡羊补牢开展起来的一种教育。反思我们以前的安全教育,发现其实就是一个“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为核心的养成教育。安全事故的发生已给这种单一的安全教育思路敲响警钟。从这两个事故中应让人警醒,安全教育还应是一种应急教育,是当发生安全事故后,知情者应该积极参与安全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的一种教育。

篇5: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为进一步落实并做好安全工作,学校各部门要认真排查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各种事故隐患,并逐一落实各项防患措施,对重点部位、易发事故的环节,更应做好安全防患工作,为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特制订此应急报告制度。

一、报告流程:

1、安全事故发生后,直接或相关责任人要按照“先口头,后书面”的原则,第一时间、及时迅速上报学校相关部门领导。

2、各部门责任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应视事故性质、情节、后果等,临机决断,是否立即向110、119报警和通知120医疗救护。同时,应立即将事故地点、时间、类别等事故有关信息通知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安全领导小组迅速调集力量,采取应急措施,积极组织施救。

二、安全事故的类别:

1、溺水、交通意外与人身伤害等报告制度;

2、实验室、微机室、体育课意外等报告制度;

3、防火、用电安全意外事故等报告制度;

4、饮食卫生安全意外事故等报告制度。

三、报告制度类别:

1、重大事故直接报告制度。重大事故即意外重大人身伤亡、集体或群发饮食中毒事件。当重大事故发生时,任何在现场的教职工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学生,按照 “谁在场,谁负责”的原则,可以直接向校长室报告,以便学校更及时、更有效采取应急救护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或加重,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人身和生命安全。

篇6: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为了做好我校的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使我校的安全隐患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制度。

1、实行层层上报制度。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政教主任、总务主任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各级组长、班主任、全体保安为组员的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班应成立相应的安全小组,一旦出现问题,层层上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2、设立门卫登记制度,外来人员必须登记,校门必须按时开关,有外来人员需进校时,门卫必须上报校长室或总务处。各班成立治安小组,按照轮流表协助门卫做好放学时段的管理工作。

3、每班每天早晨要上报班级学生的出勤情况,对未出勤的学生要查明原因,记录备案。

4、严格规范教师、学生请假制度,上班时间教师、学生出校门时,必须报经校长室、政教处批准,方可出入。

5、学校每天安排值日教师,处理并记录值日期间的偶发事件,特殊情况向校长或公安机关报告。

6、学校每天安排保安24小时值班巡逻,有情况及时与领导取得联系。

7、夜班值勤人员每晚要认真进行检查,对办公室、功能室、教室、食堂厨房及其它重要场所,应按统一规定落锁,以防坏人入内,本校学生亦应按规定出入。

8、上课时间不会客。发现陌生人在校内活动要进行查问,发现形迹可疑的及时向值日领导报告。

9、各班级要经常利用班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各种安全知识教育。如:饮食卫生安全、交通安全等等,以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班级内、校内出现较大安全事故分别由班主任、值周老师负责及时向校长报告;出现一般安全问题由班主任、值日老师负责登记并处理。刘家塔初中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根据“河曲县学校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为扎实开展我校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学校安全工作的力度,消除学校的安全隐患,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切实保证学校师生的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为中心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科学理念,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开展学校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在巩固集中整治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杜绝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和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制度建设

1、有校长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签订层层安全责任书。

2、学校有完善的各项安全制度。

3、学校有实行有效各种应急预案。

4、值班、值宿岗位职责: 坚持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工作必须认真负责,保护好学校的一切物品。认真检查门窗,以防被盗。做好交接班工作,做好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有关部门汇报及时处理。

5、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要每年体检一次,有传染病人员不准上岗。做好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管理,勤通风、勤打药消毒、消灭蚊蝇。严防“病从口入”关,保证身心健康。

6、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的安全要求和防范措施如下:

1).进行单、双扛这类体育训练时,教师必须在场指导学生的动作,规范其动作,以防不慎,并且在单、双扛两侧站两个同学保护。万一发生摔伤事故,及时请医生或拨打120。

2).剧烈运动后,若出汗太多,切忌不可饮冷水。

3).投掷铅球时,必须有警戒线,严禁多余学生入内。

4)、学生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由班主任带队,任课教师随后,学生不得擅自离开队伍,若有特殊情况报告班主任。

7、学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总体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牢固树立“安全责任中于泰山”的意识,牢固树立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的意识,在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中狠抓薄弱环节,主动出击,排查隐患,通过活动,切实做到“十有”的领导;有领导、有机构、有专人、有职责、有制度、有督查、有重点,有保障、有考核、有奖惩、确保广大教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

三、具体做法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由樊虎伟校长任专项整治行动组长,赵鑫任副组长,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领会实质,认识到位。责任到人,并迅速开展此项活动。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积极围绕创造“平安校园”的实施方案,大力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墙报、园报、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人人关心校园安全的社会氛围,使校园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扎实深入有效地开展。

3、坚持全面排查隐患,发动全校教师齐抓共管,从细节抓起,行之有效的清排措施要到位,做到每个安全隐患排查检查情况有记录,有分析,整治隐患要有过程。

4、坚持边学边改,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要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明确责任,加强管理,整改要注重“两个结合”一是与建章立制相结合,二是与加强管理工作相结合,要把整改措施细化,确保整改真正落到实处。

5、强化责任,认真执行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条例,对整改中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要立即批评教育,真正把确保安全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落实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6、抓好火灾隐患的普查整治工作,学校火灾防范重点是学生宿舍、食堂等。教育学生不玩火,不得把火源带入寝室。认真检查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确保供电线路完好状况,检查各项防火管理制度等情况。

7、学期结束前和下学期开学前对学校房屋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8、对学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卫生教育,并对食堂进行各项卫生安全检查,工作人员要求持证上岗,严格按照卫生安全流程操作,加强食堂硬件投入,使之更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9、进行一次教职工思想教育,坚决防范不良思想的滋生和外来有害思想对师生的渗透,密切注视全体教职工思想动态,重点关注特殊教职工的动向,加强学校网络管理。

10、对学校周边的治安,交通、经营状况进行调查摸底。

篇7: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张畈中心小学

一、工伤事故的分类

1、轻伤事故:轻伤是指负伤后需要休息一个工作日以上(含一个工作日),但未构成重伤的伤害

2、重伤事故:经医诊断为残废,或者可能成为残废,或虽不至于成为残废,但伤势严重的伤害

3、死亡事故;

二、事故的上报

1、发生工伤事故后,负伤者或最先发现的人员,必须立即报告有关领导,有关领导必须立即报告校长。

2、学校安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按照有关规定向上级领导汇报。

三、事故的调查

1、事故调查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拟定改进措施,分清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情况和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

2、发生事故后首先要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如因抢救伤员或防止事故的扩大而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作出标志或有详细记录(拍照等方式)。对事故现场的处理,必须经过当地劳动、公安、安监等部门同意方可进行。

3、按照事故类型分级进行处理(1)轻伤事故:由部门人负责调查。

(2)重伤事故:由校长组织人员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3)发生死亡事故,由学校组织人员调查。

4、事故发生后在事故的调查处理中认真落实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的原因和责任,调查分析不清不放过;对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有关责任者没有严格审查、处理不放过;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和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5、在事故调查中,要分清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破坏性事故;

(1)责任事故: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

(2)非责任事故:指由于自然的因素而造成不可抗拒的事故,或在未知领域的技术而引起的事故;

(3)破坏性事故;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蓄意制造的事故。

6、事故调查的程序:

⑴组织调查组、明确任务与分工;

⑵调查事故现场、调查事故前生产情况和事故经过;

⑶进行必要的技术鉴定和试验;

⑷事故原因分析;

⑸提出防范措施;

⑹责任分析;

⑺提出事故责任人员处理意见;

⑻填写调查报告书;

篇8:学校安全事故报告表

近年来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特别是学生的运动致死事件呈上升趋势, 如大学生因长跑猝死、因篮球架等设施伤害致死等, 由此学校体育伤害类的课题研究近年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二、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防范研究状况

目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概念还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 学术界存在分歧, 导致分歧的原因是基于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主要有两类研究出发点, 一类是以“防范”为主的研究, 将“学校体育伤害”进行了广义式的界定, 认为“学校体育伤害”是和学校体育有关的所有因素包括人、物、管理、环境等所造成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财产损失的事故, 受害对象不局限于学生。如北京体育大学“王岩”博士 (2011) 西南大学“王珍珍”硕士 (2012) 所撰文章中均采取了类似概念界定。另一类研究出发点是“认责、赔偿、善后”为主, 则主要采取借鉴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基础进行了狭义式的界定, 认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指学校组织在校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以及在学校负有职责范围活动设施及体育场所自行参与体育活动造成的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韩勇”教授 (2010) 山东大学“田雨” (2013) 西安体育学院“任亚莉”硕士 (2010) 等所撰文章均采用类似概念。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成因、防范措施:关于成因的研究大多学者是以案例研究为基础指出引发事故的原因, 如辽宁师范大学“赵强” (2011) 西南大学“王珍珍” (2012) 撰文结合众多案例分析了主客观因素, 而北京体育大学“王岩”博士 (2011) 撰文系统地分析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成因, 构建致因模型, 分析了人、物、管理、社会等因素的权重, 并指出“人”的因素权重最大。

防范措施的研究很多, 大多围绕着体育老师的教学规范、竞赛组织水平, 学生的运动知识、运动纪律, 场馆设施的合格, 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的建立等。近年来部分学者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护能力及自救与他救技能以减少伤害事故。但是目前的这些研究第一不全面, 第二是预防的操作性不强。

三、安全评价是防范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有效手段

系统安全评价应用于学校体育安全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安全评价, 国外也称为风险评价, 它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 应用安全原理和方法, 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判断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国内外安全评价的安全防范功能广泛应用于工厂、学校、治安、社会管理等, 安全评价工作在我国开展以来, 受到了广泛关注, 发展迅猛, 安全评价既需要安全评价理论的支撑, 又需要理论与实际经验的结合, 二者缺一不可。

北京体育大学“王迪迪”博士 (2011) 撰文《学校体育安全风险管理探究》将此问题上升到“安全学”的高度, 安全学关于防范的最重要措施是安全评价。西南大学“鲁维娟” (2011) 撰文《学校安全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将安全评价运用到校园安全防范, 其中也将学校体育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但是学校体育安全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也是校园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应该受到更重要的关注, 因此, 从安全学的角度看, 构建一个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体系的主要手段是研究“学校体育安全评价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才能防患于未然。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呈上升趋势, 此类事故的发生对学校与社会危害大, 严重影响社会和谐, 而事后的急救、认责、赔偿等处理措施是否得当又成为影响家庭与学校关系、社会和谐的二次诱因, 因此本课题具有理论与实际价值。从教育学、体育学、安全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以学校安全评价体系为核心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防范体系, 可以常规性、制度性地对学校体育安全程度进行系统评价, 提前发现安全漏洞并予以改正, 比如可以对体育老师本身的安全技能与教学技能进行评价而提高老师的相关能力, 而一线的体育老师正是学生与学校体育伤害之间最为关键的防护环节, 因此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

构建一个以学校体育安全评价体系为核心的防范体系, 对学校体育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诊断”, 找到学校的体育安全薄弱环节与漏洞, 然后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 以达到系统防范的目标, 其内容应该包括如下:

(一) 搜集整理国内外学校体育安全评价与防范研究资料, 归纳分析学校体育安全评价与防范研究现状。

(二) 依据学校体育伤害致因模型, 分析归纳出学校体育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 建立学校体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应包含“人、物、管理、环境”所涉学校体育因素。指标确立以“人、物、管理、环境”为一级指标, 然后在一级指标下确立下属指标。

(三) 参照国家、地方和学校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编制学校体育安全检查量表。根据制定出的量表, 抽取若干学校进行评价实验, 然后结合实际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并以此检验该防范体系实效性。

四、总结

学校体育安全问题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 大多学校往往是在伤害事故发生后才“亡羊补牢”式的进行专项检查与改正, 如江西某大学2013年因篮球架倒塌致学生死亡后才引起江西教育界对运动设施的检查, 某些大学因长跑致学生死亡干脆采取取消长跑项目的不合理做法, 这都是对学校体育安全防范的认识不科学、不合理甚至消极的表现。

构建一个以学校体育安全评价体系为核心的防范体系, 并制度性、常规性地实施评价, 能够系统而全面地评价学校的体育安全薄弱环节和漏洞, 将隐患提前解决, 由此可提高学校体育安全程度, 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达到防范的目的。

摘要:从教育学、体育学、安全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以学校安全评价体系为核心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防范体系, 可以常规性、制度性地对学校体育安全程度进行系统评价, 提前发现安全漏洞并予以改正, 以减少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安全评价,体育伤害,防范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岩.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 2011.

篇9:学校安全事故报告表

一、体育安全事故原因的分析

1.体育教师的因素

教师在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中起着教育、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能因素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事故的发生。经本人长期参考文献与观察得出,因为教師的因素造成学校体育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体育教师的责任心不足,对运动风险和伤害预判能力不足。特别是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未发生过严重的体育安全事故,并且对当前学生的身体素质了解不够,因此对教学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完全没有防备,一旦事故发生则不知所措。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现在体育教师大多采用练习为主的教学形式,有的老师中间擅自离开教学现场或做些与课堂无关的事,责任心较差。张华、王岩、刘栋梁等学者在分析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原因中指出,体育教师的责任心不足是主要原因。可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首要因素。(2)在组织教学上,有些体育教师对体育运动规律不重视,准备活动不到位,课后的放松活动大多忽略。在课堂中对练习人数和场地安排不合理,尤其是投掷类项目练习安排不严谨,将极大提升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3)教学能力上: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一些技术动作的讲解不够全面,示范不够精确;安排的体育项目不适合学生当前的状况,以及运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等等;学习体操动作时教师在学生练习中的保护方法不当,这些都容易引发课堂安全事故的发生。

2.学生自身的因素

中学生由于身体和心理的发育还不成熟,对于运动风险的认知和防范意识较差,加上好奇心和好胜心强烈,活泼好动,在体育活动中难免造成扭伤、挫伤甚至骨折等意外伤害。首要原因是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特别是男生,在运动过程中只追求体育运动的竞争性带来的快乐,完全忽略了运动的危险性,严重缺乏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此外,体育课中不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准备活动,擅自进行危险动作的练习都可能导致意外发生。更有一些学生不遵守纪律,不听从教师指挥,擅自行动或与同学打闹。其次,学生的体质状况不佳也是导致其在运动中受伤的原因之一。有些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太差或者某些部位存有生理缺陷与疾病,而课堂教师不知情,使学生不能适应课堂安排的体育活动。第三,技术动作掌握不到位或者没有按照老师要求练习,尝试超出自己运动水平的练习;不遵守运动规则,严重违反体育道德也容易造成身体伤害。

另外,第三者造成的运动安全事故也是不容忽视的,而且这种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有的学生不听从教师的指挥,逆向跑步,与迎面而来的学生发生碰撞,则非常容易造成摔伤、骨折;在进行激烈的球类比赛时,有些学生横穿场地而被撞伤;在我校发生最多的是足球的大力射门,由于水平不到位,足球常常越过门框砸到跑道上的其他同学。虽然第三方的伤害是无意的,但其潜在的危险却是巨大的,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时时保持安全警惕,在人多的时候不要进行不能控制的器械运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环境物质的因素

良好的物质环境是保障学校体育安全开展的客观条件。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器材、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和安全标准,一些器材有明显的不安全因素;有些设备过于陈旧,比如有的露天器材在长期风吹日晒的环境里极易生锈、腐化,而学校为了应付检查,总是刷上一层厚厚的油漆来掩盖它的真实面貌,但其潜在的危险却很大。学校体育场馆、设备的管理维护不及时,造成运动场所缩小,学生的练习空间更加拥挤;过多的学生和有限的运动空间必然使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受到影响,体育教师的疏忽和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都极有可能导致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校内建筑、水、电、施工等因素对正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学生造成伤害;学校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或竞赛时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未设医务组等等。

4.学校管理的因素

学校在体育管理方面诱发的安全事故主要体现在对师生的体育安全教育不足,对体育设施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事故的应急制度欠缺等。比如,学校对于学生每天进行体育活动使用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没有定期检查、保养的制度,造成无具体负责人管理的局面,导致器材设施存在一些未知的安全隐患。安全是健康的基本前提,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对体育安全问题的疏忽,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教师和学生对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此外,学校缺乏对体育教师安全事故应急方面的专业培训或缺少专业的急救校医,导致在意外发生时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缓解与保护,就不能将运动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5.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表现为: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过多高热量和高脂肪,导致很多学生肥胖或超重;有的长辈过分溺爱使得学生的活动能力极差,这些因素都给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及学生的体育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家长对体育活动的安全认识不足,或者说思想上重视,但实际上不知如何正确指导孩子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有的家长就干脆不让孩子进行稍微有点危险的运动。另外,常常发生的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给众多家长蒙上了一层阴影,因为害怕孩子在学校出现运动伤害,甚至到医院开具虚假的疾病证明,来免上体育课或体育运动比赛,这样的行为严重制约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体育教师应对各种安全隐患的措施

1.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法制观念与安全意识

必须加强学习学校体育法制法规,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体育法》,提高体育教师的法制观念,增强体育教师的安全责任感,树立全心全意关心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良好作风,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学会应用法律手段保护学校与学生的合法权益。要明白体育安全事故对学生身心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对老师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带来的重大影响。

2.给学生灌输各种体育安全意识

体育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对各种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隐患在思想上有清醒的认识,做到对各项带有危险因素的项目时时警惕与提防。用专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认真讲解各项体育活动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方法,并举例说明怎样在各种体育活动中保护自己。如在身体冲撞比较激烈的项目上,怎样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一些遠距离运动,如足球、投掷项目,如何不伤害别人。同时,举例说明一些安全事故引起的严重后果,来让学生时时警惕,提前预防。对学生在运动中如何避免危险进行演练,熟练掌握在常见的运动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预防措施。

3.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遵循体育教学规律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对于本身有疾病与伤痛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让学生做一些不适应个人(会加重疾病与损伤)的运动。其次,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要让学生明白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在准备活动中通过集中注意力练习、慢跑、徒手操、游戏等方法,使学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得到运动,能适应体育课堂活动的基本要求。第三,依照各类运动项目的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引导。第四,教师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之前,一定要充分检查场地、器械安全状况,对长久没用的器材要亲自实习,不能只看器械外表,尽量克服体育活动中所有不安全的因素。第五,强调并示范体育活动中的保护与自我保护动作,特别是体操运动项目,由于动作比较复杂与危险,在练习中要采取不同方式的保护与帮助,最好培养一批体育骨干,让学生相互进行保护与帮助,这样既能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又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间的情感。

4.让学生了解如何对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简单的预防与处理

对学生要进行“生命安全与运动损伤”的讲座。对学生户外死亡率最高的溺水,老师有责任让学生了解各种溺水的原因以及对应的急救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学生学习抢救溺水者的方法,包括水中施救与上岸后的抢救措施。另外,要学会辨别运动中常见的异常状况,包括运动中的腹痛、胸闷、头晕、呕吐,并学会对应的处理方法,要让学生学会对运动意外造成的挫伤、扭伤、脱臼、骨折等的应急措施。

5.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

生命在于运动。作为体育老师,首先要反对懒惰、家长溺爱与饮食不规律,这是造成学生肥胖与运动能力低下的三个重要因素,而肥胖与运动能力低下又是增加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所以老师要让学生明白这三种因素是身体健康的大敌。“健康第一”是体育课的重要指导宗旨,也是学生要达到的最终运动目标,要让学生明白健康是一切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尽量屏蔽一切有害身心健康的因素,培养正确的终身体育运动习惯。

综上所述,在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安全意识淡薄与运动技能知识掌握不够所造成的。因此,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要重视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安全知识的教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加强责任心,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习惯与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只要学校、老师把安全预防工作做好,没有不能组织的运动,也将没有不能开展的活动,那么学校体育活动将会更加丰富多彩,学校体育教学也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吕新.试析安全意识的增强与自我防护能力的提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0).

[2]郭艳菊,谢翔,彭峰林.中小学校体育安全事故成因及预防措施[J].体育科研,2012,33(1).

[3]胡莉萍,夏成前.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运动损伤及安全教育[J].贵州体育科技,2004(3).

篇10:学校安全事故报告表

罗田县落梅河中学

为加强学校安全监督管理,动员广大师生全员参与学校安全隐患的及时排查整改,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学校安全工作条例》的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隐患和事故的举报

1.全校教职工和全体学生均有权及时向学校领导、安全职能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和举报学校存在和发生的校园消防、食堂食品卫生、校舍环境建筑、财产安全、教学活动等各类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和安全管理违法行为。

2.学校指定安全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并按规定程序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工作人员:方锐、吴明远、夏阿童、金春晖 举报电话:0713-5763215 工作时间:全天24小时。

3.学校接到有关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和安全管理违法行为的举报后,登记编号,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及时核查处理;应由其它部门受理的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应由上级部门处理的及时移交上级部门;移送、移交的举报材料要严格办理交接手续。4.举报人原则上向学校领导或安全职能部门及按规定程序上级主管部门举报。

所举报的情况应具体明确,包括名称、地点、行为时间和行为人等。举报可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和当面举报等方式,也可委托他人举报。提倡署名举报。

5.学校对重大、紧急、线索清楚的举报要急事急办,可直接查办或指令科室限期办结。涉及多个科室的举报案件,有关部门联合办理。对上级部门交办的举报案件要及时将办理结果报告上级部门备案。

6.学校对查证属实的举报案件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重大案件的查处结果按规定程序及时向社会公布。

7.在办理群众举报案件的过程中,严格为举报人保密,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照片等。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从严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8.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限制、刁难、压制举报。对举报案件推诿、拖延不办或有意隐瞒案件真相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9.举报人应当如实举报。对于借举报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或者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一经查实,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由于对事实了解不全面而发生误告、错告等检举失实的,不适合前款规定。

10.学校建立举报奖励制度,举报案件经查基本属实的,在案件结案后,对举报人应予一定奖励,奖励额度由校委会研究决定。

二.安全隐患事故举报奖励

学校建立举报奖励制度,举报案件经查基本属实的,在案件结案后,对举报人应予一定奖励。

(一)学生奖励

1.举报学生所在班级当周班级常规管理加1—3分; 2.每学期末评比“安全小卫士”,发给奖状,并记入档案 3.在各级各类评比中,同等条件下,获得过“安全小卫士”的同学优先考虑。

(二)教职工奖励 班主任奖励方案

1.作为学年末班主任考评的一个项目,加分的具体分值视班内学生举报的次数与价值决定。2.在优秀班集体评比中,同等条件下,获得“安全小卫士”同学人次多的班级优先考虑。

(三)教职工奖励方案

1.安全事故及事故隐患举报事项一经核查属实,将给予举报人一定的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

2.对一般事故或一般事故隐患的举报人,给予精神鼓励。3.对重大事故或重大事故隐患的举报人,学期()绩效安全考核加5分,考核称职优考核,同等条件下优先。

4.对重大事故或重大事故隐患的举报人,并能在第一时间妥善解决或消除安全隐患的,在学期()绩效安全考核中加5—10分,考核称职优考核,同等条件下优先。

5.同一内容如有多人举报的,则奖励第一举报人。

说明:已列入学校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举报项目,不再予以奖励。

(四)校外人士奖励

上一篇:机关作风对照检查材料下一篇:年度事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