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循证医学的应用论文

2024-08-16

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循证医学的应用论文(精选10篇)

篇1: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循证医学的应用论文

心血管内科学是内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心血管内科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注重学生参与能力的提高,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1。笔者在国际留学生的心血管内科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生源来自于国外,所以教学过程既要符合我国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又要考虑到生源国家特殊的教育背景,因此如何合理组织最恰当的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个重要议题。本文就高等医学院校留学生心血管内科医学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进行阐述。

1国际留学生临床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数年心血管内科理论教学经验,总结国际班心血管内科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①留学生的语言障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困难。留学生的汉语程度多为零起点,对汉语的系统学习也只有2年的时间,因此汉语水平低下2。鉴于留学生的这个特点,授课教师需要用流利的英文授课,这对授课教师的和语言能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②留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性格外向,思维活跃,适合互动式教学;不同点是基础知识有较大的差距,教育背景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别3。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留学生的共性特点又要注意个体化差异的平衡,这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③留学生由基础学科过渡到临床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还面临着以下困难:对于临床疾病的病理特征理解困难、对治疗手段感觉陌生、对进展性内容不能理解、对疾病的思考有限及难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

2改进留学生心血管内科教学水平的措施

针对以上在留学生教学中的问题,结合留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留学生心血管内科的教学水平。

2.1通过培训提高授课教师英语水平,增强教师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留学生临床课堂教学要求授课教师用英文口语准确表达教授的内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英文表达水平。教研室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面帮助授课教师圆满完成英文授课内容:

①组织授课师资进行英文培训。我校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双语内科学教材为蓝本,依托本校的外文教研室的外教师资,每年对授课教师进行定期培训,这种短期的强化培训能够帮助教师熟悉教学语境,丰富专业词汇。

②教研室实行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授课教师精心准备教案,教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良好的授课效果离不开一本优秀的教案。集体备课以及形式多样的教学经验交流会,有助于弥补授课教师个体的精力以及经验有限的缺陷H。笔者所在的心血管内科就要求授课教师全英文书写国际班学生的教案,对于教学中使用到的`医学名词及概念,查阅最新权威资料,准确掌握,同时在教案中合理安排不同章节的讲解时间,有利于授课教师能够更自如的使用英语表达教学内容。

③教学过程中应用语言技巧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多个易懂的、口语化的短句来传递长句的信息,准确精炼的语言比起复杂长句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此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合理应用体态语言在对国外留学生的英文教学中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中对重点难点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讲授相对于平铺直叙而言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2.2丰富课堂组织形式,采用多媒体加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多媒体教学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重视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6。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即教师课前提出问题一学生查找资料一分组讨论一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有利于督促学生从自身出发,完成角色转换,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如以讲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为例,先由授课老师综合视频和幻灯片等展现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资料,并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最后每组由组长代表进行回答,答辩和反馈提问,学生、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师生讨论环节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而且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上述2种教学模式的结合可使不同基础的留学生都能够有良好的收获。

2.3应用转化医学概念指导留学生心内科教学留学生通常在之前的基础学科已经学习了心内科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知识,这看似对临床内容的讲解是有利,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留学生觉得教学内容重复,对再次讲解发病机制的内容缺乏听课兴趣,很容易忽略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而应用转化医学概念将前期基础学科的学习与临床病例结合,能够增进学生对该疾病深入的理解和认识10。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迅猛发展,现有教材已不能完全满足留学生教学工作的需要,因此备课时需增加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给学生以新鲜生动的感受,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发现在教学中不做简单的重复讲述,而是结合新进展,新成果进行讲授,留学生非但没有因为教学内容的增多而难以接受,反而兴趣满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留学生的实际教学中将PBL教学与应用转化医学相结合,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和预防”的讲解为例,首先向留学生提问是否听说过冠心病这样一种疾病及回忆基础课程所学习的冠心病相关病理生理知识。留学生各抒己见,发言内容涵盖了冠心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发病机制等。其次进一步让留学生思考为什么患者会有如此的临床表现,为什么冠心病患者单纯应用血管扩张剂效果不好。最后经过留学生们激烈讨论之后,教师将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思路和粥样斑块的病理发生结合起来讲解,并对治疗的新进展进行讲解。上述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可进一步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在丰富教学内容及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有助于启发留学生的科研观念。

2.4注重文化差异,改进完善考试制度留学生初到我校面临着与本国完全不同的学习环境,非常容易产生文化休克。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留学生经常上课迟到,课堂纪律相对散漫,自律性较差。对此种因生活习惯及思维方式伴随而产生的不良习惯,可以理解,适度宽容,但决不可放纵。我们在教学中求同存异,通过提高主动性、自觉性的方法,使得教学过程亲切自然,教学效果明显。同时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严格考核教学效果,将日常的讨论、回答问题、课堂纪律、课堂考勤纳入考核范围,上述举措能够促使留学生正确对待日常学习,改掉散漫学习习惯,严肃课堂纪律。留学生回国后的行医水平也代表着中国的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水平,严格的考核制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促进了教学规范。试卷考核中我们以标准化试题为主,既避免了分数评判的偏差又有利于让留学生适应目前既行的考试制度。

篇2: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循证医学的应用论文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将20xx和20xx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心内科实习的70名学生按年级分为2组,20xx级32人采用传统教学,20xx级学生38人采用循证医学教学。2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内科学理论课成绩(70.6±7.4分vs70.5±7.7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2组学生心血管内科实习总时数均为4周,均使用人卫版的《内科学》(第7版)。

2.教学实施。

(1)传统教学组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依教材内容,以疾病为中心,以临床查房、经验传授和技能操作为主,并配以专题讲座和病例讨论,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分析和临床诊疗。

(2)循证教学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循证医学理念融入其中,在诊治过程中强调每一步流程的必要性,详细讲解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引导实习生复习和查询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与诊疗方案的关系。学生按实习计划分成学习小组,每组34人。查房时由学生根据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查寻有关临床研究证据;严格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及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对收集临床资料所提出问题的循证结果进行小结。在带教过程中,教师主要进行引导与归纳,指导学生如何对患者的各种资料进行全面采集,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分析患者的主次问题,如何进行文献的检索和评价。

3.效果评价。

采用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理论考试题按相同的难度系数从试题库中选取,均为客观题,技能考核包括文献查阅(30%)、病案分析(30%)和解决临床问题(40%)三方面。其中病案分析能力包括心内科疾病的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识图、病历书写、病例特点归纳;解决临床问题能力包括常用诊疗操作熟练程度、辅助检查结果分析、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实习结束后调查学生对心血管内科的兴趣及对教学方法的兴趣。

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X±s)。不同教学方法之间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实习结束时心内科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两组学生无明显差异,循证教学组的临床技能的评分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比较,循证教学组中有更多的学生喜欢循证医学教学法(P<0.05)。两组学生对心血管内科均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P>0.05)。

三、讨论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学习临床技能和培养临床思维的重要阶段。内科学是临床各科的基础,而心血管内科是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好心血管内科,将为学习其他临床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仍处于主导地位,主要强调知识的吸收和经验的积累,强调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注重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往往自主学习能力差、临床实际能力差,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提供了一个很好方法。循证医学教学法以临床问题为中心,通过循证医学网站及其他文献检索途径,查找解决问题的最新、最佳证据,并对证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进行严格评价,结合具体病例的实际情况,制定诊断及治疗决策。循证医学的出现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医学观,欧美等国家很早就将循证医学思想融入医学教育中。

在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运用循证医学模式,就是要遵照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即提出问题一查寻证据一分级评价证据一筛选证据一应用证据4,主张“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来实施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实习教学。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快速获取信息,学会正确评估和利用证据,突出能力培养,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讲授为辅,鼓励学生在遇到难题时查找证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确定治疗原则6。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完成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后,采用不同教学模式的两组学生在临床实习结束时理论考试成绩和病案分析方面的得分无明显差异;但采用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循证医学的教学方式,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的得分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尤其在查阅文献和解决临床问题方面更为突出,并且这种教学方式更受实习学生的喜爱,但两组学生对心内科的兴趣相当。我们的研究显示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引入循证医学模式进行教学,易于被学生接受,更有利于培养医学实习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实习教学中,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引入循证医学模式进行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以讲课、查房、专科病例讲座等灌输式教学方法,可帮助学生从被动灌输知识到主动学习知识,培养医学生获取新的医学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批判性临床思维能力。并锻炼了学生文献检索、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等能力。循证医学教育模式符合目前医学发展趋势,应用循证医学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教学,并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值得临床教学推广使用。

篇3: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循证医学的应用论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9月我院的心内科实习生100例, 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分别50例。对照组中男20例, 女30例, 年龄20~23岁, 平均年龄21.8岁;观察组中男18例, 女32例, 年龄19~23岁, 平均年龄21.7岁。两组实习生的年龄、性别及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习生进行传统教学, 带教老师进行教学大纲的讲解, 同时结合疾病进行常规查房、经验和技能传授, 结合专题讲座和病例分析讨论巩固学习, 另外指导实习生进行临床诊断和分析治疗[2];观察组实习生则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进行教育, 在诊治过程中要让流程环环相扣, 同时对循证医学的证据进行详细讲解, 并且有针对性的引导实习生进行复习和疾病相关资料的查询, 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依据有更全面的认识, 组成相应的实习小组, 每组5人进行查房, 对患者进行常规体格检查, 同时实施辅助性检查, 在查房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 并且对临床诊治依据进行重点讲解;在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对临床收集资料进行总结[3];带教过程中实习老师要带有引导和归纳性地让学生学习, 同时让实习生对学习的主次问题有一个系统认识。两组实习生均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对比两组实习生在我科实习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 同时调查实习生对心内科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情况。其理论考试是从题库中选取, 均为客观考核题, 在技能考核中则包括文献查阅、病例分析和临床问题解决三方面内容, 三部分内容所占权重相同, 其总分为100分[4]。

1.3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组间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3.5、84.3分, 无显著差异, 而观察组实习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 (89.5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 (80.1分)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观察组实习生对心内科教学方法满意度88.0% (44/50) 明显高于对照组68.0% (34/5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点内容, 不仅包括临床技能的学习, 还包括临床思维的形成, 因此打好临床实习基础非常关键, 也是心血管内科学习的重要内容。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实习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模式依然占主导地位, 其在知识的累积和临床链接中起重要作用, 需要综合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同时对学生的临床知识做一个初步引导, 传统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自主学习能力不佳, 临床操作技能低下, 同时创新精神不足等问题[5]。循证医学教学方法则是结合临床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其真实性和可行性较高, 通过让学生进行文献查找、然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6]。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为一种全新的临床应用教育模式, 在树立准确的科学学习观, 将新式循证医学教育模式融入到临床实习中, 在临床实习中要求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获取有效信息, 结合病例进行评估, 并且在带教实习中授课为辅, 讨论学习为主, 结合综合评估确定治疗原则。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医学发展的教学新模式,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查阅和总结能力, 还让学生形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7]。

本研究中, 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 而观察组实习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观察组实习生对心内科教学方法满意度88.0% (44/50) 明显高于对照组68.0% (34/50) ,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 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结合循证医学思想能够显著提升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同时提升实习生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知识学习的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循证医学思想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7-9月我院的心内科实习生100例, 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实习生进行传统教学, 观察组实习生则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进行教育, 对比两组实习生在我科实习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 同时调查实习生对心内科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 而观察组实习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同时观察组实习生对心内科教学方法满意度88.0% (44/50) 明显高于对照组68.0% (34/50) , 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结合循证医学思想能够显著提升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同时提升实习生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知识学习的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循证医学思想

参考文献

[1]王秋林, 周鹏, 朱燕梅, 等.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 2 (11) :3-4.

[2]李其富, 朱燕, 王淑荣, 等.循证医学在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 2012, 23 (4) :136-138.

[3]汪沁沁, 梁春, 吴宗贵, 等.CBL结合循证医学教学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12, 20 (6) :1268-1270.

[4]谢丽萍, 黄仁发, 史伟, 等.以循证思维指导医学本科实习生临床实践的教学研究[J].河北中医, 2012, 34 (11) :1754-1755.

[5]刘凌, 方利洲, 张剑青, 等.循证医学在呼吸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 (7) :153-157.

[6]孙玉芹, 韩海玲, 宋文刚, 等.临床教学医院开展心血管内科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必要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 16 (6) :1146-1147.

篇4: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循证医学的应用论文

临床医学教育循证医学思维方法应用效果循证医学(EBM)是指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其意义为根据目前所获得的研究证据并集合医师多年的工作经验,在考虑到患者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下,将这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循证医学思维在临床医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的同时,能够保障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将其加入临床医学教育中能够加深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印象,进而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

一、现阶段临床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滞后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制约,目前仍有许多高校临床医学教学以传授体育知识及技术为主,仍采取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并且教师没有在课后进行指导,导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临床医学业教育的原则相违背,也是造成高校医学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低的重要原因。“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仍存在,导致临床医学教学效率下降,这导致临床医学教学失去了其严谨、科学的特征,致使学生对临床医学教学的积极性下降,使得临床医学教学效率受到影响,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临床医学教学方法滞后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临床医学教学都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没有结合社会对高校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没有结合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进行,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考核,都是由学校统一制定教学任务和方案,没有联合实际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导致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没有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教学方法单一、死板,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被动进行社会实践,导致学生对临床医学学习的积极性下降,无法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任务,同时也无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内容不合适

就现阶段高校临床医学教学内容分析,存在“广、浅、旧”的问题。第一,高校临床医学教学内容广,学生必须学习大量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第二,由于教学内容广且多,导致无法深入学习,致使学生对于这些医学知识一知半解,无法深入探究的观念,并且滞后于临床医学研究,导致与实际临床医学不相符。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缺乏教师的指导;并且在课程安排方面相对比较独立,课程之间无法实现有效衔接。实验室教学过于简单,学生无法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成长。

二、临床医学教育中循证医学思维方法的应用优势

循证医学思维方法主张结合科学研究、工作经验以及患者医院等因素的统一,提倡科研与经验相结合,鼓励学生要多于学习医学知识,通过实践来认知社会,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循证医学思维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双向交流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因材施教。例如在分析循证医学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首先要提出循证问题:根据护临床诊疗经验、搜寻相关文献,结合患者的各方面差异,提出治疗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例如,如何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如何控制并发症的出现?如何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然后寻找循证支持。在搜寻相关文献及资料后,找到上述提出问题的形成原因和干预措施,为自身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最后进行循证观察与应用。根据患者的特征制定不同的观察方案,并制定相应的观察方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保持患者的满意度。循证医学思维方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实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有助于教师的实践教学开展以及学生的临床实践。

三、提升临床医学教育效果的相关措施

1.转变传统的教育思维

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主观看法和认知。在现阶段高校临床医学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导致教学活动仍以简单的知识传输和技能教学为主,没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尤其对提升学生的理性与感性、认知与情感、智力与心理等方面缺乏针对性计划、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内容滞后,缺乏连贯性和衔接性。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提高教学的信息化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临床医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临床医学教学效率。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临床医学教学的信息化,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观看人体的内部结构,进而加深学生对生理结构的认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临床医学教学的效率。工学结合能够实现理论联合实际,这就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医学相结合,通过应用教学、实践一体化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提升教育团队的专业素质

指导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授课经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实践经验、较好的沟通能力、强烈的责任心、较高的道德修养。学校可以通过聘请医院主治医师、医学专家对学校教育队伍进行授课,鼓励教师参与临床医学实践,进而增加自身的医学实践经验;鼓励教师进入医院进行锻炼或与医院合作,致力于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4.建立完善的教学监督体系

通过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实现对教学组织、教学计划、教学实施以及实践教学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对教育情况进行监督,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例如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团队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确保人才培养的有效性,积极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循证医学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现阶段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或者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树立良好的医学观念。

参考文献:

[1]李峻,董碧蓉.循证医学对临床实践和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03):147-150.

[2]陈虹.循证医学教育理论在临床教学医院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6,(02):99-100.

[3]陈进,李静,李幼平.循证医学教学——高等医学创新教育实践[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04):273-276.

[4]张静,仇玉兰,穆永成.在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中实施循证医学教学的比较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08):995-998.

[5]王博,杨智君,王兴朝.血管神经外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教育初探[J].中国卒中杂志,2015,(10):906-908.

篇5:神经内科中循证医学的应用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

在9月至12月间,选择分至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本科生115名作为研究对象,、参加实习的`学生(55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作为对照组;20参加实习的学生(60名)采用循证医学授课方法,作为观察组。两组学生的授课教师相同,使用教材相同,授课学时相同,两组学生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授课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即学生以教师为中心,每名教师带教2~4名同学,学生主要在带教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学习医疗经验与医疗方法,例如书写病例、病案分析、病史采集、医嘱等事项。

观察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即学生以病床为中心,将学生分为若千观察小组,每2~4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同一张病床,由一位带教教师负责,首先让学生了解医生的常规工作及日常工作注意事项,在实习后的第4周开始进行临床观察,开始搜集病例资料,结合自己床位的病例资料,提出实际问题,查阅相关文献,检索相关理论依据,进行EBM自主学习,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教每组的带教教师。同时在查阅病例资料的同时,每组同学需要在教师的允许与指导下,学习病例的书写规范。

1.3成绩考核方法与观察指标

采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制定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出科考核标准进行考试,包括理论测试和实践技能考核,理论考试考核神经内科疾病的专业理论,实践技能考核包括常见疾病的问诊、查体、病例书写规范,病例分析以及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

同时在观察组学生出科后,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态度,获得的信息资源情况,临床指南的使用情况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结果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循证医学强调医生应该通过深思熟虑,综合考虑患者疾病的全面信息及疾病证据,取得权威资料,针对每名患者进行健康服务。循证医学中的证据主要指临床医学研究的证据,按照证据的可靠程度可分为五级(可靠性依次降低),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RCT结果;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无对照的病例观察;专家意见[3]。这种科学获取医学研究证据的医疗模式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医疗效果。与之相对,传统的临床医学实习教学模式多缺乏主动性、创新性。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进步,以往学习的理论和掌握的技能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策略,要求我们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尊重客观事实,将科学的理念教给学生。

引入循证医学的教学模式进入学生的临床实习,应该注意医学教育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更新教育观念。首先要转变人才培养目标,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医师的个体经验,循证医学教学要求经验与科学依据进行有机结合,要求带教教师要教授学生如何掌握要全方位地搜集证据、分析证据、运用证据的科学方法。其次要改变授课方法,传统教育重在灌输,知识掌握不灵活,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强调能力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主动学习,引动学生充分发挥求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探究知识。再次,要变终结性教育转变为终身学习的教育模式,教会学生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养成不断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科通过四年来对实习的学生成绩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后,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没有受到不好的影响,相反通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实习成绩得以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针对观察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待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具有积极意义。

篇6: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循证医学的应用论文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以及患者价值观的结合.EBM的核心是证据,强调临床医生要全方位收集证据、研究证据和应用证据,用最适宜的诊断方法、最精确的预后估计及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指导医疗实践,使得临床决策更加科学.

作 者:夏学巍 杨丽莎 梁志清 覃泱 龙静 黄艳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西桂林,541001 刊 名:华夏医学 英文刊名:ACTA MEDICINAE SINICA 年,卷(期): 22(5) 分类号:G642.44 R6 关键词:循证医学   外科临床   实习教学  

篇7:正畸领域中循证医学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正畸领域,循证医学,临床应用

随着我国医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以及医疗技术手段的多元化, 患者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正畸领域中的临床决策也愈加困难和复杂。循证医学是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而快速发展起来的, 是一门基础性的新兴临床医学学科, 该技术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主要应用方向为口腔正畸学领域, 其治疗过程的核心是通过掌握最佳的证据来做出相应的临床决策。本院自2009年起将循证医学应用于口腔正畸学领域,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口腔正畸患者为对象, 其中, 男性56例, 女性44例, 患者年龄范围在8岁至62岁不等, 平均年龄为 (35.2±0.2) 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50人, 并保证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治疗方法

正畸治疗前全面收集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 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观察、记录和储存患者的疾病资料, 通过X线全景片及正侧位定位对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和临床症状进行彻底检查, 掌握患者的正畸治疗所需的费用、特点及疗程。患者在佩戴矫治器前, 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准备好所需物品, 操作过程中保证视野的清晰, 及时清除患者口中碎屑及唾液, 减少患者张口时间。在粘结带环及牙槽时, 护理人员需要首先将患者牙齿表面清洗干净, 并进行防潮处理, 防止带环压迫患者牙龈组织, 同时将带环周边多余的粘连剂和毛刺清除, 特别是牙龈的边缘, 要尽可能降低酸腐蚀的发生率, 防止牙龈与腐蚀剂相互接触。同时, 告知患者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每天早晚和餐后要仔细刷牙, 且保证每次3 min以上的矫治装置清洗时间, 清洗时使用含氟牙膏。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使用两把牙刷, 一把用于清洗正畸装置, 所使用的牙刷中间刷毛较短, 顺弓丝牙槽托的方向进行横向刷洗, 无法刷洗或是刷洗难度较大的地方, 要使用探针或牙签, 对着镜子进行异物清除;另一把牙刷用于日常的牙刷, 选择纵刷的刷牙方法, 把牙刷压在牙齿表面和牙间隙之间, 顺牙龈纵向直刷, 依据上下内外的顺序, 保证所有的牙齿和表面都完全洁净。刷牙后, 使用普通的漱口液漱口, 例如, 洗必泰漱口液, 从而保证患者口腔内部的清洁卫生, 避免发生严重的牙龈炎。对于患有牙周疾病的患者, 正畸治疗应遵循先治疗牙周疾病再实施正畸治疗的原则。对于治疗期间的饮食, 接受正畸过程中应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严格控制, 不应食用太硬、太黏、高糖和高酸的食物, 严禁牙咬骨头或水果等, 从而避免牙槽托脱落。及时纠正患者不合理的口腔卫生习惯, 包括吐舌、张口呼吸及咬笔等。嘱患者严格执行矫治器的日常护理规范, 刚佩戴矫治器时, 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不适感, 唇和颊黏膜会受到矫治器的刺激而发生疼痛, 如果疼痛症状不剧烈, 可不予处理, 待佩戴时间增加, 疼痛感会有所减轻直至消失[1]。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 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 如P<0.05, 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 其中,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GI等级评分以及随访结果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如附表所示。

3 讨论

随着我国口腔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以及口腔保健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于口腔疾病的治疗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临床口腔医疗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 创新医疗技术, 掌握先进的医疗理念, 强化循证医疗意识, 不断更新自身的证据库和知识积累[2]。虽然我国的口腔正畸学起步较晚, 但发展较为迅速, 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无显著的差距。所以, 我国的口腔正畸学领域的医疗工作者应抓住机遇, 积极学习循证医学的相关知识, 参与正畸学领域的相关实践, 从而为我国口腔正畸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 在正畸领域应用循证医学, 需要及时全面地检索临床问题的证据和答案, 检索证据的策略主要包括:首先, 检索Cochrane和Cochrane图书馆的临床试验注册库,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若没有找到合适的依据, 则可先确定问题的干预措施, 再对研究质量进行分析, 最后通读全文获取证据[3]。

综上所述, 在正畸领域中应用循证医学技术进行临床治疗, 通过积极合理的正畸健康教育与系统的循证治疗, 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使患者了解正畸领域中应用循证医学的重要性, 使患者更加积极、主动、配合地接受正畸治疗, 提高临床治疗的效率、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降低治疗的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使患者形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 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敏玲.循证医学在口腔正畸进修生教学中的运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8, 6 (3) :211-212.

[2]史宗道.我国口腔医学领域应用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现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2, 11 (6) :472-473.

篇8: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循证医学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CPPT 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076-01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医学院实施“新途径”综合课程计划将多门医学学科进行整合,以知识集约的形式将医学各门课程重新组成课程集群[1]。芝加哥大学在其医学教学改革中首创了一门课程—— 临床病理生理及治疗(Clinical Pathophisiology and Therapy,CPPT),将病理生理与临床疾病一同讲授。此后CPPT延伸到整个医学教学模式中,形成了CPPT教学模式。

心血管内科学这门临床学科不仅要求从事本专业的医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能够熟练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教研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特点,将CPPT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实践工作当中,为能培养出新型优秀的医学人才。

1 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1.1 课程较多,内容重复,占用大量学习时间

传统的医学教育是三段式教育:基础医学-基础临床-临床实习。醫学生从走进医科大学校门到进入临床实习要学习40多门课程,知识数量巨大、枯燥,另有许多知识重复,每天课后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记忆学习课堂知识上,身心俱疲,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自主学习,致使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及能力低下。

1.2 内容分散,使理论与实践脱节

传统教学模式割裂了课程之间联系。许多学生都有这种体会,学习基础课没什么用,等接触临床课后又发现基础知识不牢固,没法理解临床课内容,故此又花费时间重新学习。另外现在心血管内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速度很快,这些知识在理论授课阶段是很难体现的,故此造成医学生进入临床后无所适从。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很多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信心。

1.3 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教育以教师、课堂为中心,为“灌输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大班授课,导致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愿意主动学习。另外以书面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致使学生更多的注重知识的记忆,而非实践技能的培养。致使学生形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

2 心血管内科实习课程的CPPT改革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课程量大,联系较少。我们借鉴芝加哥大学的经验,将CPPT教学模式引入我们的临床实习教学当中。从典型病历出发,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整合,使学生能对医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能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

我们教研室对五年级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采取CPPT教学模式进行实习指导,将学生前4年所学的心血管相关的基础及临床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将基础与临床之间多门学科有机的联系起来,与接受传统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对比,以观察CPPT教学模式在循环内科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我们采取实验对比的方法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差异。选取两个基础成绩无差异的将要进行心血管内科课程实习的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同学接受CPPT教学模式实习,对照组同学接受传统形式实习。实验组同学的教学模式,除常规课间实习外,增加了以“典型病历及问题”为引导的整合基础及临床知识的小班课,小班课以同学讨论为主,课程结束前教师进行总结及相关知识的梳理及整合。教学评估采取两种方式:(1)理论考试:以毕业考试(心血管部分成绩)及出科考试的方式测评两组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评价:教师和学生分别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通过CPPT教学模式实习是否较传统形式实习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临床推理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CPPT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典型病历及问题的引入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主动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去查阅相关书籍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参与课前预习及小班讨论课。从而改变了同学们多年来的被动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2)通过CPPT教学使同学们将前4年所学的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成为一脉相承的知识体系,不再是分散的知识片断,这也大大激发了同学们进一步获取知识的兴趣,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3)通过CPPT教学模式的典型病历引入,小组讨论方式教学,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逐步建立临床推理思维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缩短,有助于五年级毕业学生能较快的适应角色转变,由一名医学生变成为合格的医生。

4 心血管内科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实践过程中确实收到了一些良好的效果,但因为实习时间较短,加之临床兼职教师要承担大量的临床工作,应用于教学的精力有限,这都对教学效果造成了影响。在今后,随着我们经验的积累,典型病历的充实,教学大纲完善,以及对兼职教师以全脱产的形式[2],都将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教学效果,使我们的同学有更大的获益。

5 结语

CPPT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导思想,将众多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进行整合的课程改革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割裂了基础知识及临床知识间的联系,通过CPPT教学模式将基础与临床之间多门学科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整体的、连贯的认识,应用起来得心应手。同时激发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热情,做到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有机结合,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实践,不再是“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而是成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过硬的实践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万学红,卿平,石应康.“从树干到树叶”:医学八年制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4):367-370.

篇9: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循证医学的应用论文

1 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级临床医学系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的本科生有150名,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各75名, 各组平均年龄、在校成绩等均无明显差异, 带教教师均由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担任。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由带教教师采用讲授、查房、病例讨论等传统教学方法, 用带教教师的临床经验来指导实习生进行临床诊疗。实验组进入临床两周后则由循证医学专业教师讲授循证医学的相关知识, 包括循证医学的定义、步骤、在呼吸内科疾病诊疗的应用等内容。3个月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技能考试, 包括病史采集、查体、病历书写、病例分析、疾病诊断和治疗, 总分100分。

2 结果

3个月后两组学生均进行临床技能考核, 实验组平均成绩 (87.2±5.1) 分, 对照组平均成绩 (77.5±4.9) 分, 经t检验, 两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本实验经过对150名本科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和循证医学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3个月后从两组学生临床技能考核结果分析可以看出, 循证医学作为一种新型的临床教学模式是值得推广的。近年来, 国内已有部分医学院校进行了有关循证医学教学的探索, 但其收效甚微[1], 并且将循证医学引入临床实习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循证医学是一门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 其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 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 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 完美地将3者结合在一起, 制订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医学生和年轻医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 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将来临床诊疗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传统医学模式以理论推理为基础, 以教科书、研究报告、临床经验以及高年资医生或专家意见为指导, 制订医疗决定, 医学生一直用这种思维模式和方法进行临床实践。当然, 传统经验医学在过去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使得一些医疗决策无益、甚至错误有害。循证医学以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RCT) , 特别是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双盲RCT的客观证据为基础, 研究结论更具可靠性和可信性, 使临床治疗决策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改变。循证医学教育不是完全摒弃传统教育, 而是在其基础上贯穿引入。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的方法论, 贯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机会[2], 并向他们介绍必备的医学知识搜索技能, 例如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利用网络医学资源, 借鉴流行、权威的网站等。

循证医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与传统模式相比, 其更注重强调学生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参与性, 通过多方面的查证来得出结论, 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创新能力, 提高了文献检索和资料评价能力[3]。

在医疗过程中, 虽然医生对疾病的准确认识和判断相当重要, 但如何与患者沟通也十分重要。循证医学强调3方面的平衡, 即当前最佳证据、医生的经验判断和患者的价值取向, 3者达到平衡是循证医学实践追求的目标。在循证医学中, 患者应该能够充分参与临床决策, 医生有义务将自己获得的证据如实告诉患者, 帮助患者依据其价值观做出选择, 循证医学有助于培养医生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 减少医疗过程中的医患纠纷, 为医疗过程创造美好和谐的环境。

循证医学模式的临床教学不仅使学生在临床业务及职业素质等各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对带教教师来说, 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在循证医学模式的教育过程中, 学生提出的问题, 不仅要求教师以最真实的答案告之, 还需要更多关于此问题较前沿的知识;而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 师生可以共同探讨,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和兴趣, 而且也提高了教师对循证医学精髓的理解, 从而更好地运用到以后的医疗和教学工作中。

循证医学的出现推动了医学的科学化进程, 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应该引入循证医学, 使学生和年轻医生认识到经验医学的缺点和循证医学的价值, 通过应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指导临床教学工作, 才能帮助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 为今后科学严谨地工作和创新性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童嘉毅, 马根山, 冯毅, 等.循证医学在见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J].循证医学, 2009 (9) :51~55.

[2]李丹, 米粲, 赵勇.循证医学与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J].医学教育探索, 2006, 5 (3) :204~205.

篇10: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循证医学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神经内科,循证护理,应用效果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发病率在逐年增加, 部分神经内科患者病情较严重, 多伴有严重的神经功能和意识功能障碍, 并发压疮、院内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1]。对此类患者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 易产生诸多不良后果,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大多年龄偏高, 体质较弱, 临床护理任务较为繁琐[3]。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进步, 循证护理在现代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循证护理的核心是证据支持, 其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强的护理方案, 以科学实证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 是临床认可的有效护理方法之一[4]。2014年6月—2015年6月, 该院共收治96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 对其中部分患者在临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6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 女23例;年龄23~66岁, 平均 (52.5±3.5) 岁;病例分布:脑卒中28例, 古兰—巴雷20例;器械通气8例。对照组男26例, 女22例;年龄25~68岁, 平均 (53.7±3.8) 岁;病例分布:脑卒中30例, 古兰—巴雷18例;器械通气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

入院后,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包括:1皮肤护理:神经内科患者病情较为特殊, 患者需长期采用相同体位, 易并发压疮。因此,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皮肤加强护理, 经常为患者清洗、擦拭压疮易发部位, 严防患者发生皮肤破损导致感染。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搭配日常饮食, 在保证充分摄入营养物质的基础上, 避免患者出现营养过剩问题。3心理护理:患者在治疗期间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安慰与疏导, 引导患者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积极配合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由护理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的护理人员组成, 护士长、督导护士、护士各1名。2循证培训:定期对护理小组成员进行循证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 促进每位成员均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循证护理知识, 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5]。3寻找问题:由循证护理小组组长带领组员, 每日两次进病房查房, 详细询问并统计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 以此作为研究项目。4循证:根据统计出来的护理重点和难点, 通过文献查询、网络查询等方法, 科学评估护理方法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并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操作方法。5护理方法:根据研究出的循证护理结果对患者制定出一套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方案, 如遵循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经济能力护理, 遵循护理人员的能力护理等因素进行临床护理操作。

1.3 观察指标

护理干预两周后, 对两组护理效果、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护理效果分有效和无效两个标准:以患者经护理干预后, 病情得到明显好转, 未发生过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为有效;以患者经护理干预后, 病情没有改观, 且经常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为无效[6]。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统计, 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为95.8%, 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81.3% (P<0.05) 。详细见表1。

2.2 两组压疮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4.2%, 显著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22.9% (P<0.05) 。详细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9%, 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3% (P<0.05) 。详细见表3。

3 讨论

神经内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患者病情以危重症居多[7], 患者多伴随严重的神经功能和意识功能障碍, 需长期卧床接受治疗, 加上营养供应不足、大小便失禁等原因, 患者病发压疮的风险极高[8]。临床研究表明, 患者压疮等并发症的高发生率与患者家属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 医护人员需及时做好压疮高发人群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9]。此外, 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进行鼻饲、吸氧、吸痰及导尿等护理内容, 由于护理内容较为复杂繁多, 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往往无法达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患者病发压疮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护理满意度并不理想。因此, 采用优质合理的护理干预模式来改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预后显得极为重要。

循证护理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 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 指明智、谨慎的运用医学界的科学研究成果, 根据护士的专业技能与经验, 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 为患者制定一份个性化的护理方案[10]。循证护理的核心精神在于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并对解决方法进行验证。与传统的常规护理比较, 循证护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较高的真实性以及可操作性。因此, 将循证护理模式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 能够起到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罗芬[11]将128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神经内科疾病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护理, 结果表明, 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3.8%, 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8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 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宗艳红[12]将90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法护理,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 结果表明, 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3.33%, 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62.22% (P<0.05) ;且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8.89%, 显著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28.89%,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该次研究中, 笔者将96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采用常会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 结果表明:观察组有效率为95.8%, 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81.3% (P<0.05)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4.2%, 显著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22.9% (P<0.05) 。该次研究结果与前述学者的结论相一致。

由此可见,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采用循证护理, 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改善护患关系,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杰.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3, 11 (5) :394-395.

[2]王艳兰, 冯照新, 冯清云.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 (11) :72-73.

[3]黄巧莉.论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24 (1) :192-194.

[4]石媛.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褥疮预防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 2014 (17) :146-147.

[5]王海鹰, 邱兆兰.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慢性病学杂志, 2010, 12 (9) :978-979.

[6]杨玉娟.循证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 2003, 17 (13) :759-760.

[7]赵宇慧.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 2013, 2 (18) :273-274.

[8]黄月红.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 (3) :79-80.

[9]母蕾.浅谈神经内科褥疮预防与护理方法[J].医药前沿, 2013, 34 (27) :302.

[10]贾巧红.在神经内科治疗中循证护理的运用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 2013, 27 (12) :38.

[11]罗芬.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3) :656-657.

上一篇:中心组学习情况的报告下一篇:奥尔夫教学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