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气压带与风带

2024-08-07

高中地理气压带与风带(共7篇)

篇1:高中地理气压带与风带

第二章 第6讲 气压带与风带

考向一 全球性大气环流

(2014·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解析:首先看清图中的各项信息,图中横坐标为纬度,纵坐标为海拔,横坐标以0°为界,左侧为7月的风速和风向分布情况,右侧为1月的风速和风向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读取某纬度某海拔某点的风向(实线或虚线)及风速。第1题,就本题而言,所谓季节变化可以对比1月和7月的风向和风速,图中风向只有东风和西风两种,风速可以直接读出,任何一点,只要1月和7月风向相同就可以排除。根据上述分析,①(约60°N,海拔约7 km)和④(约49°N,海拔约7 km)两点的1月、7月均为西风,排除;③点(约4°N,海拔约7 km)1月无风,7月东风,但风速很低,变化不大,排除;②点(约17°N,海拔约8 km)7月为东风,风速5,1月为西风,风速10,变化最大,故选B。第2题,盛行风是海洋表层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与盛行风密切相关,其分布也与风速、风向分布规律相类似。

答案:1.B 2.D 3.(2014·高考安徽卷)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a)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解析:选A。图中所示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内,而东亚季风区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并且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这也可以从沙山临湖一侧垄槽延伸的方向得以证明。故A项正确。

考向二 大气环流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4.(2014·高考上海卷)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

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解析:选A。据图可知该大陆三个测站为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故受东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共同影响。在东南信风带影响下降水少,在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下降水多。故A项正确。

5.(2014·高考重庆卷)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图1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图2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1)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2)结合图2,判断图1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解析:(1)该地区有沙漠,且为大洋东岸的洛杉矶,从而判断该地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大气稳定。联系洛杉矶的位置及该地主导风向为西风,确定其为地中海气候,从而判断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晴天多。(2)联系沙丘的坡度与风向的关系分析,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结合图1中的箭头加以分析。

答案:(1)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近地面降温,大气稳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2)方向:南(偏南)。理由:盛行风向为西风(偏西风),沙丘缓坡为迎风坡(沙丘两翼顺着风向延伸),缓坡坡向为西(偏西)。

6.(2014·高考四川卷)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解析:从M、N所处的位置看,M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区域,冬、夏季气候特点不同,N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天气状况下降水、风浪等对渔场捕捞作业的影响。

答案: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篇2:高中地理气压带与风带

一、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目标分解如下: . 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3 . 运用案例,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共分 3 部分的内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使用 3 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部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关于三圈环流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分析和推导。这部分内容既是这节课的核心,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空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也是由小空间尺度地理问题扩大到大的空间尺度地理问题的迁移;还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注重通过“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实验制作或实践验证”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既注重让学生理解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最主要的成因,更强调让学生能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具备绘图说明其分布规律的能力。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后,进一步阐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发生的季节移动规律。

第二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主要阐述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下,尤其是像北半球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下,原本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在北半球变成了块状分布,形成了冬、夏不同的气压中心。教材以最典型的东亚气候为例说明了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第三部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案例的形式,用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三个例子说明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共 3 课时,本课时内容:三圈环流的成因推导与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的绘制;

四、本课时教学方法 . 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活动; 2 . 模拟演示与板图相结合; 3 . 学生绘图训练。

五、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复习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给出两个近地面的点,甲地受冷,乙地受热,让学生完成热力环流简图。、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设问:如果上面说的 A 地是极地,B 地是赤道,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动呢?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完成教材 P36 活动,画出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小结:在地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因高低纬度得到太阳辐射不同产生的热量差异,在赤道和极地间形成单圈环流。、三圈环流的形成

承转:教师提出问题,真正的地球是不停转动的,而且地球的表面并不是均匀的,因此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到底全球的大气是怎么运动的呢?我们仍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只考虑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

上图可在黑板板图,也直接印给学生,引导学生结合教材 P37 文字读图分析,或让学生制作成立体模型,加深认识。教师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以讲析北半球低纬环流作为解疑析难的突破口,讲清低纬环流的成因后,便可轻易完成三圈环流的讲解。之后把视角重点放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由于三圈环流的存在,在全球共形成了相间分布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让学生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熟练画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简图,并记住其名称。

根据课标要求,强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的绘制:

(1)明确赤道和极地的冷热,确定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的位置,归纳出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画出 7 个风带。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原则画出 6 个风带。

让学生到黑板和在草稿纸上反复操练,教师从旁指导。5、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利用复合投影片可以轻松演示移动情况,并读 P39 图 2.11。、非纸笔作业布置

• 利用硬纸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教材 P38 活动)

篇3:高中地理气压带与风带

(一) 自然地理知识难懂

自然地理学本身是一个包括大气、水文、生物、地质等多要素的融合和多学科的交叉。各个部门的要素都呈现在自然地理教学内容当中。从自然地理学本身的尺度来看,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它的尺度比较宏观。另外, 自然地理里面的知识点大多是原因、成因探究链很强的知识点, 一个知识点没掌握好, 直接影响到下个知识点, 甚至是整个章节的学习。

(二) 学生难学

承载自然地理的教材主要是《地理必修1》, 也就是说, 高一年级的学生首先接触的就是自然地理。首先, 学生在初二会考过后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接触过地理课本, 在知识上生疏;其次, 在学习方法上衔接不到位, 初中地理学习中死记硬背的方法在高中地理学习是行不通的;再次, 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全面, 抽象思维能力更明显不足;最后, 自然地理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 如物理上力的合成、数学的立体几何知识等在高一年级还没有开设, 学生不具备相关知识储备。

(三) 教师难教

教师在自然地理教学中,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难度的定位不好把握。自然地理因具有理科的属性, 而容易人为增加难度和深度;新的地理教材对自然地理的内容进行了较大的改动, 不再是系统性地按圈层编排, 有些知识点教材上没有出现, 但是没有讲的话又会影响学生理解, 造成有的教师过度深挖, 从而导致课时不够。再者就是教师可能过于关注自然地理本身的知识, 而忽视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等。

二、优化教学策略, 寻求突破

(一) 优化教学过程设计, 化繁为简, 由简入深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流过程。新课程倡导转变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教学过程出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的局面, 形成了多样化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模式。通过对学生学情及教材的综合分析, 本节课宜采用讨论式地理教学过程模式、探究式地理教学过程模式、参与—活动教学过程模式等。

首先, 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巩固基础知识, 为新课做铺垫。在学习三圈环流之前, 必须要复习好两个基础知识:一个是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另一个是关于风向的判断。有了这些知识储备, 教师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知识, 尝试自己分析高空、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 以及气压带的形成, 近地面风带的形成。

其次, 由简单到复杂精心设计教学思路。从只考虑地表的冷热不均, 形成简单的赤道极地间的单圈环流;到叠加上地球的自转, 风向发生偏转, 从而形成了三圈环流。在环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图上标出四个气压带, 并分析高低纬度气压带之间的风向, 确定风带名称;再到叠加上地球公转的影响, 直射点季节移动, 形成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从假设地理模型, 到一步步接近现实, 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自然地理学习思路。

再次, 合理设问, 引导学习通过一系列的提问,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 逐步完成。不考虑大气运动, 不考虑地球运动时的大气运动状况, 并且通过板图表示在图上。我们可以问学生:“地球上有明显的冷热不均, 其中最大的冷热不均差异出现在什么范围呢?”“赤道地区温度高, 它形成什么样的气压呢?极地地区气温低, 大气如果运动, 形成什么样的气压呢?”答案很明显的, 学生可以推断出这种简单的单圈环流。教师再通过一系列的提问, 引导学生分析:“有地球运动以后, 这种大气运动又有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大气的运动、对气压带的形成, 会有什么影响?在南北纬60度附近, 中纬西风和极地东风汇聚对大气运动又会有什么影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思考, 最后绘制成一个大气运动的三圈环流示意图。

最后, 教师要学生反思回顾和自主探究时间, 让他们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促进整体知识的形成。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讨论, 并在空白的底图上绘制出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 相互交流争论, 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二) 优化教学媒体组合, 化抽象为直观

由于地理科学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板图、板书、设计学案等教学媒体, 以降低学习难度, 突破难点。

首先, 教师可以利用PPT制作多媒体课件, 构建直观空间模型, 构建大尺度空间模型, 展现动态效果 (如图1) 。教师可以用箭头表示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气流, 并分用冷暖色系表示来自极地与副热带的近地面气流, 为箭头添加动画效果表示因冷热不均导致的空气垂直运动、发生偏转的水平运动、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先后顺序, 展示动态效果。

其次, 不忘传统板书、板图手段。板图是地理学传统上非常有用的工具, 在黑板画出包括地面、大气垂直断面和高空大气的示意图 (如图2) 。图当中, 包括右半部分是地球表面, 中间这部分表示的是大气断面, 左边半部分表示的是高空。通过图, 能够把地面和垂直大气运动以及高空大气运动联系在一起, 使得这种地面、高空和垂直大气的这三个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画过以后, 学生能再模仿着画, 根据自己的理解画, 效果会比较好。学生只有理解了, 才能通过自己表现的方法, 用这种直观的方法表现出来。

再次, 根据学情设计学案, 学案上的空白地图与板书一样, 让学生在空白的图 (如图2) 上绘制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学生相互讨论, 相互交流争论, 这样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构。

(三) 优化学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和“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提倡探究学习, 鼓励课堂讨论, 注重小组合作,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等不仅仅是希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 还希望学生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掌握一些对将来生活有用的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创设情景, 假设模型,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 不断得出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等规律, 使学生把地理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方法的训练结合起来, 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新的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在课后布置学生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的作业, 不仅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品德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模型时, 对设计思路与要求明确交代, 对制作完成的模型进行检查验收, 做出恰当的评价, 以激励和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 2009.

篇4:高中地理气压带与风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3.掌握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方法与过程

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的形成。3.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4.应用综合分析法分析不同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气候变化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

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教学重点

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2.季风环流形成,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3.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尺度很小的局地性运动,像上节课我们所学内容可以说是小尺度的大气运动,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那么,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又是怎么样运动?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教师]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本节课主要讲述最具典型意义的环流形式:三圈环流。[板书] 一、三圈环流

[教师]我们前面已经学过冷热不均引起空气运动。那从理想状态上来讲,我们地球最冷和最热的地方是在哪呢? [学生回答]赤道极地 [教师] 对。在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而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因而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在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大气冷却收缩下沉。这样,在高空,赤道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极地,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在近面,赤道地区形成低气压,两极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回赤道。因此,在北半球,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了单圈闭合环流。如上图。[板书] 1单圈环流

[教师] 但实际上赤道与极地间的这种闭合环流是不存在的,因为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着,大气一开始运动,马上就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三圈环流。[板书] 2.三圈环流

由于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着,此时仍然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说明此时大气运动情况。

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画箭头①),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画箭头②),到30°N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变成了西风。这样气流就不能继续向北流向北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了。由于赤道地区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N附近上空堆积,空气密度加大产生下沉气流(画箭头③),这样使得低空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低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副高指向赤道低气压带,大气在向南流动过程中逐渐向右偏转,形成了东北信风(画箭头④)。这样在赤道与30°N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

[板书](1)低纬环流

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向赤道低压带流去。另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形成西南风,也叫盛行西风(画箭头⑤)。与此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画箭头⑥)。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相遇,暖空气上升,形成上升气流,在低空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一部分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上空(画箭头⑦)为补充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来源(画箭头⑧)。这样在30°N与60°N之间形成一个中纬环流圈。[板书](2)中纬环流

北纬60°附近的上升气流,另一部分流向极地上空(画箭头⑨),补充极地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箭头⑩)。这样在60°N与极地之间形成一个高纬环流圈。[板书](3)高纬环流

[教师] 同理分析,南半球

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环流的方向与北半球不同。

这样,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7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

在气压带之间的风带为: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教师] 可结合p38的活动题2(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 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所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气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板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教师] 图2.11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同时,也由于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承转] 我们上面讲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而形成了一个个气压中心。

[板书]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教师] 请同学们先读图2.13“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和图2.14“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全球的气压分布不是成带状的?

2.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分布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结合p39活动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基本上沿纬向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而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特别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分析] 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在同样的太阳照射条件下,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要缓慢得多。夏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高得多,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低得多,形成冷高压。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具体的气压分布情况,请同学们再来看图2.13和2.14。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副极地低压带也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亚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副极地低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

冬、夏季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称为大气活动中心。它们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天气、气候有着重大影响。这些大气活动中心位置和强度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的异常。

被切断的气压带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大西洋

1月

副极地低压带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7月

副热带高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教师] 以上我们了解了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情况,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那么下面我们来学习季风环流这部分内容。[板书]

三、季风环流 概念

[教师]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结合课本p41 活动题看看季风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风向怎样变化? [板书]2.东亚季风

季风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这一地区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正如歌曲“黄土高坡”中唱到的“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实际上指的就是东亚季风。[教师]为什么亚洲东部的季风最为典型?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又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

冬季,东亚大陆位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控制之下,海洋是低压,这样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气流由陆地指向海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于是在东亚地区冬季形成西北季风。同样道理,夏季,东亚大陆受印度低压控制,海洋上则是高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东亚夏季刮东南风,由此可见,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而形成的。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板书]南亚季风

读图2.15,同学们再看一下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又是怎样? 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冬季是东北季风,夏季是西南季风。[教师] 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又是怎样形成的? 冬季,南亚地区也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在海陆间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从而形成东北季风;夏季,则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也随着北移,这样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就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西南季风。

由此可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惟一原因。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等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我国就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风来临时,给我国也带来了许多好处。

[教师] 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上,大都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如西亚、北非。我国处于这一纬度带上的长江以南地区,所以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主要是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之北,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板书]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 全球来说,大气环流把热量水分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之间,海陆这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是形成务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和风带控制下有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是。结合p42案例1。

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不同 气温:

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热量带。(1)最冷月均温>15℃为热带。

(2)最冷月均温在0℃~15℃为亚热带,但有一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均温>0℃。(3)最冷月均温<0℃为温带。降水:

年雨型:全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夏雨型:夏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少。冬雨型:冬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降水较少 气候带

分布地区

成因及特征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赤道低压带控制下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气温高年,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少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25--35大陆东岸,受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30---40大陆西岸,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35---55大陆东部,冬夏风向明显交替。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30---60大陆内部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很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40---60的大陆西岸

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寒带

苔原 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全年严寒,降水少

冰原 气候

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全年酷寒,降水少。

高原气候 和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

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日照强,风力也大。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首先,要求同学们明确三圈环流的形成同样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大气环流在近地面的结果。其次,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表现在随季节而改变的气压带和风带沿纬向的分布被破坏,北半球尤为明显。

再次,掌握季风的形成和风向的变化情况,以及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最后还学习了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及特点。板书设计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三圈环流 1单圈环流 2.三圈环流

(1)低纬环流(2)中纬环流

(3)高纬环流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被切断的气压带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大西洋

1月

副极地低压带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7月

副热带高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三、季风环流 1.概念 2.东亚季风 3.南亚季风

篇5:高中地理气压带与风带

【摘要】了解全球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其规律。

【关键词】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季风环流 对于刚从初中升上来的高一学生来说,对摸不着看不到大气的是比较陌生的,并且我们的教育模式对初中地理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匮乏,到高一来后,对高中地理学习难度加大,对抽像的大气运动规律的学习更是一个难点,然而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的大气运动,是学习高中地理的一个重点,更是后期学习气候形成及分布规律及国土的综合整治的基础。所以,把握和了解大气运动的规律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学生对这块的学习往往是懵懵懂懂的。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把握好大气运动的规律呢,只有把握规律,掌握方法,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才能让学生有规律的把握好这部分的知识点。在处理这部分的知识点教学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新课的引入要抓住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兴趣,才能够有效完成教学工作,同时更能够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规律

每一堂课的引入,对于教学来讲都是一门艺术,有的是采取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有的是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衔接本节课的内容,然后在提问解决。本课宜采取复习的方式进入课题,具体做法是:

首先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大气的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请一个学生来绘出图(如图1),并解说: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时刻在运动,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是热力环流,它所发生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小区域,比如城市风等,也可以是一个大区域。

其次是引申:就全球性而言,是否存在这样的环流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这就是本节课咱们学习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就会又好奇心:全球会不会也有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就带着问题去看书解决问题了。

二、引领新课的教学

首先要先把课题在黑板上板书出来: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然后就解释什么是全球的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规律的大气运动,其规律是什么呢?

要了解这个规律,应该先从三个假设条件开始着手:(1)地球静止不动(不考虑地球的自传与公转);(2)太阳直射赤道;

(3)地表性质均匀(不考虑地表高低起伏与起伏海陆分布)。

思考: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多?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少?大气将怎样运动?(绘图如图二)由学生填充箭头。

但地球是一个球体,全球大气运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三个条件写出在黑板上,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绘图(图三):

并补充解释:考虑三个假设条件,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为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赤道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而终年炎热,大气因受热膨胀上升,两极因纬度高,太阳斜射而终年严寒,大气冷却收缩下沉。进而在赤道与两极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这就是单圈环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归纳:地面受热不均而形成的。

但是,这种环流并不是全球的环流,因为是在三个假设条件的情况下产生的,但事实上地球不可能不运动,因此,去掉第一个假设条件后,这个单圈环流会是什么样的呢?

即: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和太阳直射赤道。那么地球是运动的了,地球一旦运动,大气的运动就要考虑一个力——地转偏向力了。这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吧不在是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了,二是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了。那么单圈闭合环流将变为怎样一种运动状况呢?

以北半球为例:边做图边解释(动态过程演示,如图

4、图

5、图6):

赤道大气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压带;赤道上升气流到达高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转西南风再到西风。结果在30°n附近上空堆积因重力下沉,在30°n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压带;在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流向赤道低压带,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东北信风带。这样在赤道与30°n之间就形成一个环流圈,这就是低纬环流圈。请注意提醒学生纬度范围。

在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还有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盛行西风带(西南风向),与此同时,在近地面从极地高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极地东风带(东北风向)。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相遇,形成上升气流,在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分别流向副高与极高上空,补充其下沉气流。这样在30°n与北极之间分别形成中纬环流圈和高纬环流圈。

在还有两个假设条件的前提下,全球的大气环流在每个半球共形成了几个环流圈?所以把在两个假设条件存在的前提下形成的环流叫三圈环流。让学生把南半球的画出来,然后观察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共形成了几个气压带和风带。

归纳: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三个低亚带四个高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让学生观察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位置,归纳出其分布规律。

①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并且气压带以赤道为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

②风带风向在北半球中低纬呈“s”型。这几个气压带的成因是什么?

①赤道低压带与极地高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空气运动而形成的,属热力原因。

②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是由于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变化而形成的,属动力原因。

三个假设条件才去掉一个,也就是还有两个假设条件的存在,得到的大气是作三圈环流运动,事实上由于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会随着地球的公转运动而作南北回归运动,那么,再去掉一个假设条件:即太阳直射点永远在赤道上,这时太阳直射点会有规律的随地球的公转运动而南北移动,这时三圈环流所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会不会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呢?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7),说出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为什么会这样移动?是由于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往返移动。这是使形成的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主要原因,所以,去掉两个假设条件后,大气运动的结果是大气是作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而且它们会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但是,这和实际的大气运动还不相符,因为还有一个假设条件,去掉最后一个假设条件,大气环流又是什么怎么样的呢?

事实上地表性质是不可能均匀的,去掉假设条件后就和现实之中的就非常接近了,因为在地球上有海洋和陆地之分,海陆的热比不一样,有热力性质的差异,所以也会导致全球的大气环流发生变化,从而使三圈环流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也会在位置上发生变化。

才其变化是完整的气压带在北半球断裂成块状,南半球基本呈带状分布。为什么呢?(读图8)

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决定的。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温对比与季节变化,进而影响海陆冬夏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从而破坏了气压带与风带的带状分布规律,在同纬度海洋与陆地之间形成高低压相间分布,完整的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故地表性质单一,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没有了假设条件,得到的就和现实中的大气环流大体差不多了。事实大气的运动,主要作用与意义在于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促进了高低纬、海陆间水热交换。

三、对大气环流这部分的知识点用框架进行总结以便加强学生的理解,总结如下:(如表一)(1)地球静止不动(不考虑地球的自传与公转);(2)太阳直射赤道;

(3)地表性质均匀(不考虑地表高低起伏与起伏海陆分布)。

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我国属于季风区,这个季风是怎么回事啊?事实上大气运动除三圈环流外,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重要组成部分,季风环流指的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分布在那些地区?

四、在气压带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成块状分布的基础上加强对季风环流的理解

首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什么是季风?是如何形成的?

②季风主要分布在世界哪些地区?风向在海陆间如何变化?

③为什么亚洲东部的季风最显著? 其次,逐步绘图(图9)讲解。

季风是指不同季节吹不同的风,它的形成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显著,主要是它地处世界最大陆-亚欧大陆与世界最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极大,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从内陆吹向海洋,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高温湿润。

我国西南地区及南亚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冬季,由于赤道低压移到赤道以南,南亚受冬季形成于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影响,吹东北季风,因冬季风远离源地,故势力较弱;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随之北移,赤道低压与形成于亚欧大陆的印度低压连成一体,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右偏形成西南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会带来大量水汽并形成丰沛降水。可见南亚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篇6:高中地理气压带与风带

关键词:教学难点,支架式教学,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一学习支架的理论概述

1. 学习支架的概念

支架一词原指建筑行业的脚手架, 即工人在建造、修葺或装饰建筑物时所使用的、能够为他们和建筑物提供支持的暂时性的平台、柱子等。把支架的概念用于教育: (1) 教师可以通过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 上升到“潜在发展水平”; (2) 当学生独自跨越“最近发展区”并上升到“潜在发展水平”, 就可以拆除支架。

2. 学习支架的理论基础

学习支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观、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和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等。

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学习支架的搭建设计

学习支架的设计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但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师及学校等因素。本文依据学习支架理论, 尝试通过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学习支架的搭建, 力求突破教学难点。

1. 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学习基础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气压带与风带的初步知识, 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必修1对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规律、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规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等知识的学习, 为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铺垫和方法基础。但由于高一学生此时还未学习立体几何等相关学科知识, 故部分学生在空间想象力仍有欠缺。本节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预料部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困难较大。

2.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学生潜在发展水平的要求

第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尝试用地理的视角看世界, 从而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第二,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 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3.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学习支架的搭建

第一, 搭建情景支架, 激发学生兴趣。 (1) 创设情景。二战期间, 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 对美国造成重大的危害, 这些氢气弹是如何漂洋过海的?苏德战争爆发后, 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作战影响较大等为由, 一再推迟。这是为什么? (2) 过渡。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我们运用已有的知识, 想象一下在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热力因素引起的大气环流?

第二, 搭建直观支架, 解决空间思维困难。 (1) 单圈环流。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不自转, 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只有高低纬的受热不均, 这样全球的大气环流与热力环流相似, 那么全球大气会如何运动?在对学生讲解单圈环流的过程中, 带领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单圈环流示意图。单圈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导致了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 (2) 三圈环流。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有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此时的大气运动状况又是怎样的?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节重点和难点, 教师要根据学生前面知识的学习搭建主观支架, 老师演示, 学生在黑板上和草稿纸上反复练习“全球气压带、风带大的分布”, 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 假设地表均匀, 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有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和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 此时的大气运动状况又是怎样的?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播放动画演示, 从而得出结论。 (4) 基于以上知识的学习, 为加深学生对“三圈环流”的理解, 借助多媒体动画, 向学生演示全球大气的运动规律让学生从整体角度感受“三圈环流”。实际上, 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 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 大气环流比上述状况要复杂得多。

篇7:“气压带、风带”试题解析技巧

1.气压带的成因

赤道地区由于受热多,近地面空气上升,极地地区由于冷却,空气下沉,由此可以知道低纬和高纬环流主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环流,中纬环流是动力因素形成的动力环流,所以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原因形成的。

2.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

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随太阳直射点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 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太阳始终直射在赤道上,气压带和风带不移动。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导致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也有季节性的变化。

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

海陆分布使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变得复杂。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块状,形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以北半球为例,1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冷高压(如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切断, 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热低压(如亚欧大陆的亚洲低压)切断, 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

海陆分布形成了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图1就是不同季节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季风环流的示意图(虚线箭头表示高空的大气运动方向)。

南亚季风的成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 还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而向北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西南季风。冬、夏季风势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4.气压带、风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大气降水的影响:大气中的尘埃与水汽是降水的必要条件。大气运动的方向是形成降水的重要因素,大气从高温区向低温区运动,水汽凝结成的水滴增大、增多,故降水多;大气从低温区向高温区运动,大气中的水滴因蒸发汽化加强,水滴变小、减少,故降水少。全球各地都处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所控制的大气环流运动之中。因此,降水的一般规律是: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都是上升气流,空气是由下部高温区向上部低温区运动,水汽易凝结,所以降水多。因此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地区,一般都是降水多的地区。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都是下沉气流,空气是从高空低温区向下部高温区运动,水滴易汽化,所以降水少。因此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地区,除了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很大形成季风的地区以外,降水都少, 极地高气压带地区降水也少。在风带中,信风带和东风带地区降水少,因信风和东风都是从高纬度低温区向低纬度高温区流动的,水滴易汽化,所以不易形成降水。但是,如果信风或东风经过海洋暖流上空,把水汽吹到陆地上,遇到地势高的地区被抬升降温凝结,也能形成丰富的降水。盛行西风带中的西风,是从低纬度高温区向高纬度低温区流动的,水汽易凝结,所以降水多。表1示意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二、气压带与风带常见的考查方式

1.考查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

例1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图2),完成(1)~(3)题。

(1)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

A.赤道低气压带

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2)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M表示3月份、春季

B.N表示7月份、夏季

C.M表示12月份、夏季

D.N表示1月份、冬季

(3)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M气压带影响,地中海沿岸多雨

B.受P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受Q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D.受N气压带和P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1)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先根据纬度与盛行风的大致方向判断M气压带为高压带, 再根据盛行风的偏转方向判断为北半球。(2) 图中M气压带反映了北半球的冬季气压分布状况,N气压带反映了北半球夏季的气压分布状况。(3)图中Q为西风带,P为信风带,受M气压带影响,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受P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少雨;受Q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受N气压带和P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1)B (2)B (3)C

【规律小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结果,由于大气环流的规律性,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从全球来看,气压带与风带是相间分布的,即两个气压带之间必定存在一个风带。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风带的分布也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即南、北半球各有一个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

2.考查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例2图3示意某时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纬度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1)~ (2)题。

(1)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昼长夜短

B.太阳直射南半球

C.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北

D.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

(2)关于图中2气压带或风带特征的叙述, 下列正确的是( )

A.盛行上升气流

B.气流下沉,炎热干燥

C.在其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D.水平方向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图中各气压带的分布与纬度的关系,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状况,确定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方向。(1) 读图可知,赤道低气压带(图中1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南,说明此时气压带与风带明显向南移动,且赤道低气压越过了赤道,到达南半球,所以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为冬半年,所以北京昼短夜长;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向南移动, 所以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南;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此季节为冬季,温暖多雨。(2)2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其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水平方向气流可以由低纬流向高纬,也可以由高纬流向低纬。

【答案】(1)B (2)B

【方法指导】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最大范围约10个纬度,即赤道低气压带完全可以移动到另一个半球。我们常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是不完全对的(这里夏季和冬季是指北半球), 因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如果就南半球而言则相反。北半球的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为什么向北呢?这就要分析此时极地高气压带的情况了,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北半球夏半年,极地地区有极昼现象,获得太阳辐射量多,所以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势力减弱,范围缩小,因此所有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冬半年极地地区有极夜现象,气温低,所以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势力增强,范围扩大,因此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

3.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

例3图4为北半球某季节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当P气压值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此时为(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关于图中P气压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气压中心是一个因气温过低而形成的冷高压

B.该气压中心是副热带高气压中心被切断后残留部分形成的

C.该气压中心对日本的天气没有影响

D.该气压中心垂直方向气流做上升运动

(3)形成图示气压分状况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

D.全球大气环流多样性

【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气压中心的位置分析气压带的成因和形成的时间。(1)读图可知,此时欧亚大陆为高压,此高压出现在冬半年,而1月气温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所以该气压值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是在1月。(2)P气压中心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内部气温低,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的冷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可影响到日本。(3)此时,大陆为高压中心,海洋为低压中心,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这两个气压中心的纬度相差不大,所以不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造成的; 此时两个气压中心的形成时间相同,所以不是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造成的。

【答案】(1)A (2)A (3)B

【归纳提升】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北半球冬季陆地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夏季气温高,形成低气压,但这两个气压中心的位置不同,所以切断的气压带也不同。在水平方向上, 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所以夏季风来自低纬度的海洋,所以温暖湿润,冬季风来自高纬度的陆地,所以寒冷干燥。南半球由于陆地较少,所以等压线基本上呈平行状分布。

4.考查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特征的影响

例4读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图5), 回答(1)~(3)题。

(1)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形态B.大气环流

C.人类活动D.太阳辐射

(2)甲地冬季降水比较多,主要是受到( )

A.副热带高压控制

B.西北风的控制

C.反气旋的控制

D.西南风的影响

(3)乙地夏季( )

A.易发生洪涝灾害

B.以偏北风为主

C.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D.是一年中晴天最多的季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形成与特征的影响。(1)读气候资料图可知, 甲、乙两地气温差别不大(纬度相同),主要是降水的差异,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甲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到大陆气团的控制;乙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到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所以甲、 乙两地气候特征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2)甲位于亚洲西部,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冬季受到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3)乙地夏季降水集中,且占全年的比重大,所以易发生洪涝灾害。

【答案】(1)B (2)C (3)A

【方法技巧】气压带与风带影响气候类型的形成,总体来说,有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也有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气压带、风带影响气候类型的特征,如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少雨就是因为终年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就是因为受到夏季风和冬季风的影响。

三、能力测试

图6为某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图7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为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月下旬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状况和图7大致相同

B.图6气候类型夏季受丙控制,冬季受乙控制

C.图6气候类型受丙和丁交替控制

D.戊控制区域大都有明显的旱雨季

2.下列关于图6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气候类型全部分布在欧洲西部

B.该气候类型在北美洲呈条带状沿东西方向分布

C.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20°~30°的纬度范围

D.雨热不同期是该气候类型的显著特点

表2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海平面在一年中气压系统交替变化的规律。 据此,回答3~ 4题。

3.甲高气压最可能是( )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夏威夷高压

C.北美高压

D.亚速尔高压

4.五到六月,该地区频繁出现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天气B.暖锋天气

C.准静止锋天气D.寒潮天气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图8是2013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据此回答5~6题。

5.当1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 )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6.野生食草动物从2地迁徙到3地的时间可能是( )

A.12月~次年5月

B.7月底~8月中下旬

C.10月底~11月底

D.1月中上旬~3月底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读图可知,图6所示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丙(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乙(西风带)控制;戊控制区域大都为热带雨林气候。

2.D读图可知,图6所示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30°~40°大陆西岸,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A甲为高压系统,且出现在冬半年,所以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4.C五到六月,该地区为低压系统控制, 有锋面存在,且时间长,所以该地区频繁出现的天气系统是准静止锋天气。

5.D据图中位置判断,1地位于南半球, 且是热带草原气候,当1地有充足水源和青草时为湿季,受赤道低压控制。

上一篇:宁德凝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简介下一篇:中班数学活动 图形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