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三年总体规划

2024-08-07

课程改革三年总体规划(通用6篇)

篇1:课程改革三年总体规划

武进区鸣凰中学新课程改革三年规划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部署和规划,我省作为第二批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在2005年秋季从高一年级开始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根据《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试行)》,结合我校实际,为保证我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三年规划。

一.基本思路

坚持高中新课程的目标和宗旨,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和可持续发展。明确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目标和宗旨,做好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总体规划。以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为主,做好高中新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工作。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作为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目标,重视过程管理,做好各阶段的管理措施跟进、教研跟进、制度跟进、设备跟进等落实工作,推进教学管理现代化。做到统一认识,充分准备,落实措施,分步推进,适时调整,分步到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确保我校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

二.主要目标:

全校必须充分认识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营造各种课改情景促成教师反思。

改变教学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逐步改变课程评价,发挥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根据新课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切实加强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以网络为基础,实现校内外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利用。

三、实施原则

1、整体规划。新课程实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整体规划的原则,在学校课程设置、学生选课指导等方面立足全局,着眼三年,通盘考虑,早作筹谋,形成学校发展的三年规划,决不能随心所欲。

2、积极稳妥。新课程实验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照,也没有成熟的做法可以借鉴,而我们对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积极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又必须谨慎稳妥,既不能缩手缩脚,又不能不切实际,要量力而行,积累经验,稳步推进。

3、协同推进。新课改离不开各方面的紧密配合,协同作战。要积极倡导校行政各部门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专家学者之间的互动、合作与对话;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联系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为新课程实验工作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4、以人为本。要注重创设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民主开放的学校管理氛围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实验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重点工作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培训,将通识培训、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和实验教材培训等结合起来,把新课程培训作为当前教师教育的主要内容。

2、以高一年级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新课程培训为切入点,以全员培训、整体提高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的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规划和计划,将校本培训作为师资培训的重要途径。

3、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重视和加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组织和鼓励广大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研能力和水平,使新课程的实验过程成为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

(二)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学校课程设置和开课计划的科学、合理、规范。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开课计划要符合国家新课程方案的刚性要求,体现新课程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色,能够开设课程标准要求的所有选修课,形成优质的学校课程和研究性学习项目;同时要考虑充分利用学校教师、教室等资源,并保证学生有机会多修习一些与高考紧密相关的科目和模块。

2、高度重视新设的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保证开设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技术课程要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造力”,加强技术与社会和科学之间的联系。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和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保障学生活动安全有效。

3、改革课堂教学,按照新课程理念和各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规范、高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的意义。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4、实行学分制管理。成立学分管理委员会,根据课程方案的学分要求形成学年学分分配表,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规范操作过程,杜绝学分认定中的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行为。

5、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长期以来过于集中的教育体制使不少学生缺乏主动性,没有个性,没有主见,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在与学生的密切接触中观察和认识学生,判断他们的个性,认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帮助其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的课程修习计划,选取最能挖掘学生潜能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三)创新教学管理机制。

1、制订《学校课程计划编排办法》。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设置计划,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和发展。

2、成立学生选课咨询机构,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家长正确对待课程的选择性,切实帮助学生学会选择。

3、《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及管理办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及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措施、安全保障等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以确保课程的正常开设和教学质量。

(四)有效开发课程资源。

1、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学校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校教师而言,不仅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持,而且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离不开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因此需要对课程资源有充分的认识和便捷的获取途径。

2、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等场地和设施设备,用好教材、报刊、网络等素材性课程资源,发掘社区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为学校的新课程实施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

3、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五)探索改革评价制度。

1、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和教学监测机制。研究开发切实可行的高中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和教学监测方法,构建发展性评价制度与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特别是关于学生成长记录评价的操作与管理方法,保证学生成长记录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2、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将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课程执行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发挥评价对新课程实施的促进作用,努力营造实施新课程的健康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统一部署和协调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学校成立以下实验工作组织机构:

选课指导委员会

课程实验领导小组 → 课程实验工作小组 → 学分认定委员会

课程管理委员会

1、课程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臧自安

副组长:朱甫度

时建清

周国敏

组员:全体高中行政人员

职责:部署新课程实验,确保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师资培训,制度整改,条件保障,舆论宣传,对实验过程指导和调控,外聘专家。

2、课程实验工作小组

组长:朱甫度

副组长:薛文彬 吴建新

马文伟

徐焕东

组员: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实验年级的年级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若干名)。

职责:负责学校课程方案的制定,课程计划的设置,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培训学校教师,教学过程管理,教师管理与评价,学生管理与评价,组建选课指导委员会、学分认定委员会、课程管理委员会。

3、学分认定委员会

组长:薛文彬

副组长:吴建新

组员:教务处、高一年管会、教研组长、学生代表

职责:学分认定委员会是学生学分认定的最终机构。学分认定委员会制定学分认定标准,统一学分认定程序,并认真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学分认定的公平、公正、公开。学分认定委员会要为每个学生组建学生学分档案,开发学分管理系统。

4、选课指导委员会

组长:薛文彬

副组长:吴建新

组员:教务处、高一年管会、教研组长

职责:负责制定全校统一的学生选课的各种具体指南,及时提供学校详细的课程安排,并对学生的选课提供建议、指引和咨询。教研组长负责指导本学科选课指导。

5、课程管理委员会

组长:薛文彬

副组长:吴建新

组员:教务处、、教研组长

职责:具体负责学校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指导校本课程开发,建立校本课程管理管理细则。

(二)制度保障

为保障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学校将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建立、修订、完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我校的课改工作提供制度支撑,以确保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有序推进。

(三)经费保障 设立新课程实施专项经费,每年拨付相应的款项用于课程实施的有关活动,确保经费落实,努力满足新课程对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提出的要求,为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安排必须的课程实施专项经费,对课程实施中取得的优秀教学成果给予奖励。

(四)专业指导

新课程实施对我们普通高中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支持和指导。根据课改实际需要,我们将紧紧依靠区教研室领导、专家的帮助,加强对我校课改工作的专业指导,提高我校课改工作的起点和实效。

(五)舆论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家长、全社会广泛深入宣传高中课程实施的目的、任务、意义、内容及阶段成果,努力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的良好社会氛围,及时了解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全社会对实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六、实验进程

1、准备阶段(2005.4-2005.8)——成立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和课程实施工作小组,扎实开展新课程改革培训工作。把新一轮课改精神的学习、研究、落实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对教师全方位提出新要求,严格执行教育部提出的“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在完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培训的基础上,立足校本培训,把培训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各项活动中。

2、实施阶段(2005.9-2008.7)——实施前期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培训、示范等手段,迅速将全校起始年级的教师送入实施实验的轨道;实施中期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培训、交流、研讨等手段,有效地将骨干教师引入研究实验的层面,广泛动员家长和社会的力量,支持参与课改实验、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实施后期的主要任务是适时建立规范,使学校能较科学独立地实施课程改革,使学校、教师研究课程改革的活动持续化。

积极开展讲究实效、符合实际、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以课堂为主阵地,切实落实课改。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改中,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

(1)抓理念:实现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2)抓方法:抓好课堂教学的前期工作,充分发挥学科组的作用,实施集体备课。

(3)抓策略:评选校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和校骨干教师,政策上鼓励教师冒尖;举办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组织好示范课、汇报课。

(4)抓反思:着眼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时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在反思中不断提高。

(5)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6)及时总结课改成果,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增进与外界的沟通与协作。

(7)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形成课改合力。开展家长座谈、培训等形式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合作;实行家长开放日,鼓励家长深入课堂和校园亲身感受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增进家校互访,虚心听取家长对学校教学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3、总结阶段:学校分期召开课程改革研讨会,实验教师书面总结,组织教师交流课改经验和体会,提出方法和不足。总结课改实验成果,编订成册。

制定学校新课程三年发展规划,并不是工作的结束,而是工作的刚刚开始,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将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发展的各项目标。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通过我们认真学习,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实现规划中的各项目标。

2005年3月

篇2:课程改革三年总体规划

峤山镇三户庄小学

赵之余

学校基本情况:

峤山镇三户庄小学的布局现状为:现共有6个教学班,206名在校生,13名任课教师,教师中49岁的有一人,61岁的1人,60岁的4人,其余的都是50-60之间,61岁的还在代课,60岁的干着班主任.学校占地面积9762平方米,现正在校舍改造,改造好后,计划能容纳12个班,在校生500人。2017年暑假学校基础建设将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环境及硬件设施将大为改善,学校必将会把工作的重点转入内涵发展之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合他的教育;崇尚知识,崇尚情感,崇尚奉献,为教师创造适合他的舞台;逐步丰富学校的办学特色,为社会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优质的生源。

二、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将学校建设成队伍精良、管理优化、特色明显、设施先进、校园优美的镇内好学校。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现代化学校,为形成品牌校奠定全面基础。为此,我校积极开拓创新,团结互助,勤奋进取,为圆满完成三年规划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三、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队伍老化,专业教师缺乏。

目前,我校教师中49岁的有一人,61岁的1人,60岁的4人,其余的都是50-60之间,61岁的还在代课,60岁的干着班主任,而新教师却得不到补充,就是这样,教学成绩依然十分突出;由于音美等专业教师匮乏,几乎不能开设艺术类课程,使学校发展面临窘境。

(二)硬件条件参差,发展落后。

学校相关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教学仪器设备缺乏,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均不能达标,存在明显落后于学校标准化的发展不均衡现象。

(三)生源越来越少

生源少的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学校距中心小学近,家长都找门路,托关系,到中心小学就读,二是孩子随父母到打工地就读,使生源减少。据开学初统计,我校学生随父母到打工地就读的有近二十人。三是个别家庭经济好的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把自己的子女转往县城小学或私立学校就读。

(四)师资队伍不健全

要想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首先是要有一支稳定、健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老师配置不合理。不能做到老中青合理搭配,2、专业结构不合理。我校教师,大都是民师转编,但没有一人是音、体、美专业的教师,计算机、英语专业教师就更缺乏。而这些课程又不能不开,那只有五音不全者教音乐,班主任与代课老师教体育,教美术。

3、教师责任大:对学生的教育难度越来越大。以前是学生“怕”老师,现在是老师“怕”学生。不管学生犯了什么错误,老师都不能去批评他。如果老师批评学生,而碰巧学生又出事了(意外事故等),那么老师就逃不了干系。如果学生以“不读书”相威胁,老师还得去“求”学生来读书。

四、学校改革发展具体措施:

(1)加强学校建设,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建设。与中心小学协调合理搭配教师,通过加强教师的沟通,扩大影响力;树立服务意识,注重学习培训,强化责任考核,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教师成为教育的能手,协调的好手,管理的高手。

(2)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努力探索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规定,规范教学行为,深入推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校园氛围。

(3)深入开展师德学习,塑造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立足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书育人,以身示范,从小事入手,从小处着眼,推进教师精神家园建设,优化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引领全体教师严格依法治教、依法从教,规范职业行为。强化师德,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培训,推进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流的班主任队伍。

(4)实行网络化管理。在学校原有网络的基础上,把教学管理、德育管理、校产管理以及学生档案管理,通过网络信息化轨道,提高管理效能。

五、今后三年学校发展的愿景目标

1.总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实现把三户庄小学建成学校特色鲜明,教学质量高,师生共同成长与发展的目标。2.具体目标:

(1)办学目标: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以人为本,追求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办出学校的特色,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使学生学业水平提高,良好习惯养成,责任意识增强;使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艺术娴熟,综合素质提高;使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社会信誉度提升。

(2)管理创新目标:健全制度管理,由制度管理精细化逐步走向文化管理。创建“平安校园、健康校园、文明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

(3)德育建设目标:全方位育人,让小学教育成为孩子良好人格的奠基,成为学生智慧的启蒙和品德的基石。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道德高尚,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性格活泼开朗,行为善思好学等综合素养。(4)教学科研目标:继续实施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常规管理模式,向管理要质量;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积极实践研究,使学生能更快、更易的适应不同阶段的学习生活。把提高教学质量转移到依靠道德课堂构建,强化教学科研工作的轨道上来。(5)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为管理目标,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素养和能力,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求。

(6)后勤保障目标: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加快信息化教育进程。完善校园网络系统,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效能。

六、今后三年学校发展的计划

第一年:目标与工作措施(2016年9月——2017年8月)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解决影响学校发展的硬件问题。完成学校现有教学楼建设,基本改善办学条件。

2.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落实名师培养工程,通过用制度定人、用奖励激人、用研修育人、用比赛练人、用评课促人,引领教师、激励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让读书成为习惯,形成师生读书学习的良好风气。建立班级阅读角,学生人均每学年读10本新书,实施“三个共读”(师生共读、同伴共读、亲子共读)。

第二年:目标与工作措施(2017年9月——2018年8月)1.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形成合理的管理运行体系。实施“规范化、精细化、民主化、人文化”管理,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管理策略

2.养成教育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得到加强。开展养成教育比赛;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设综合实践课,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开展新课型教学研讨比赛:以问题为主导的课型;以生成为主导的课型;以探究为主导的课型;以体验为主导的课型;以合作为主导的课型;以对话为主导的课型;以活动为主导的课型;以创新为主导的课型;以自主建构为主导的课型;以主题整合为主导的课型。通过各种新课型教学研讨比赛,体现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和不同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篇3:课程改革三年总体规划

关键词:正确引导,合理规划,学业,定位,学习

现在社会高等教育高增长率、社会总就业形势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分割.大众化教育毕业生太多了, 遍地都是, 但工作少, 竞争就很激烈.劳动力市场信息又杂又多, 找工作很不容易, 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的态势.

我校是师范类专科学校, 是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学生属三制大专生, 学生进校成绩大约为300~450分, 基础差, 学习方法有待改善.学生现状如此, 而既然来到我校, 我们作为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老师, 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合理规划未来, 完成三年的学业.

今年6月份我带的一批毕业生刚刚毕业, 针对这批毕业生的管理和就业情况做简单分析, 以便能总结和改进今后引导学生完成学业的方法.

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有660万之多, 创历史新高, 再加上往届未就业的, 需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已超过700万,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我系今年毕业生数127人, 在此我只统计毕业后继续升学和考上在编教师的人数如下:专升本16人, 正式教师25人, 共计41人, 约30%的比例, 这个比例远大于以往毕业生, 成绩可喜.后来反思, 这个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三年来我对学生的引导和学生自身的努力, 现在我对三年的管理进行简单的回顾.

入学初我们确定学生三年的学业主线是学习———继续维持高考前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 主要从以下几点给学生进行分析:

一、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心理和想法

学生高考前的理想和目标并不是专科学校, 最起码都是二本类本科院校, 最后也是无奈选择, 所以心情是“悲”和“愤”, 这种心情并不是坏事, 最关键是如何调节和安排, 学生应该在“悲”和“愤”中寻找动力, 达到弥补失误实现目标的效果.所以我给学生安排的是“一定实现专升本”“一定考上上岗教师”, 以考研为最终目的.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压力, 有了方向.知道自己学习应该学到什么程度, 避免学生荒废大学三年的时光.

二、分析学生的家庭现状和个人现状

开学初做过统计, 127人中有110人来自农村, 偏远、经济落后的占60%, 家庭贫困.个人情况是年龄大, 不能一味依靠家里, 一心想找个好工作挣钱帮助家里.不管是升本还是就业, 最终都得通过考试.山西近几年除免费师范生直接安排工作外, 其余师范毕业的学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成为正式教师, 考试分笔试和面试, 笔试仍然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 所以必须好好学习.这个结果很明显, 那就是自己下工夫学习.

三、学生自身能力培养和日常管理

作为师范生, 上岗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必须会讲课, 所以我规定从进校开始就有意识学习讲课, 从大二开始, 班内分小组锻炼讲课, 毕业后学生能通过面试, 得益于日常锻炼.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我相对宽松, 因为我个人认为作为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应该能合理安排, 但从最后的结果分析, 这种想法并不正确, 所以在这方面学生做得并不好, 在某些程度上或多或少对学习有影响.

这些就是一直贯穿我管理班级和引导学生的思路, 从最后结果来看还是比较适用的, 因为对于师范生来说, 不同于技术类学生, 师范生要想有比较稳定的工作, 就必须通过考试, 而通过考试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习.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大专学生合理规划三年的学业?思考如下:

1. 统筹规划, 多管齐下, 明确学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学业生涯规划, 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阶段的细化和具体化.

2. 整体部署, 协同推进, 加强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性.

选定学业目标, 在全面自我分析后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业生涯规划,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 由于环境的变化, 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评估与修改, 及时纠正前期规划中不合理的地方.

3. 全面推进, 及时调整, 突出学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 注重学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

为了让学生的未来规划更具方向性和操作性, 要求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针对自我, 要体现层次性, 既要有大学期间的近景规划, 也要有毕业之后的远景规划;要符合大学期间不同的阶段特点, 在充分了解专业课程设置基础上妥善安排;要在学业素质、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三方面兼顾考虑, 统筹规划.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一位智者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不能靠自己能力改变命运的人, 是不幸的, 也是可怜的, 因为他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生命就像一张白纸, 等待着我们去描绘, 去谱写.而刚踏入大学的学生正处在茫然的十字路口, 班主任正是引路人, 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划, 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所以班主任必须正确引导学生使之踏入社会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能够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样老师也就对得起教师这个职业.

参考文献

[1]杨建坤.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与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2]郭晓宇, 涂乃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考试周刊, 2008 (17) .

篇4:三年科学规划 成就高效教学

一、课前演讲分享知识——能说会道的小舞台

叶圣陶先生提出,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思想之门,引导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教师若抓住“说”这一“总枢纽”,就能带动语文教学的全局。课前三分钟演讲,能提高学生说话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能促进阅读、开阔视野、锻炼胆识,破除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舞台,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但若缺乏规划,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根据初中三年的学情,大体加以规划:

初一:短小故事、热点新闻,兴趣至上。学生经历了从小学到初中的跨越,部分学生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语文水平较低。演讲内容侧重于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主要为小故事、小新闻等。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简明扼要表达的能力。

初二:精短美文、哲理散文,有读有析。学生进入了初中生的角色,语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没有中考的严峻压力,这个阶段是拓展阅读、提高语文素养的最好阶段。演讲内容主要为精短美文、哲理散文,这能培养学生赏析短文的能力。

初三:专题积累、精品论据,服务中考。面临中考,演讲内容需要更直接地为考试服务,便于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增加语文积淀,促进厚积薄发。演讲内容主要为精品论据,如伟人事例、时新社会热点等。素材的积累,能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据,内容丰富。

演讲素材主要来自学生。为让内容更精彩,学生须先广泛阅读,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另外教师也可以推荐内容,还可以通过师生点评,督促演讲保持良好的质量。学生每学期有4次以上的演讲机会,他们在锻炼中胆量大增,话说得更流利了,表演欲望更强了,这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他同学也在“听”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在互动交流中,课堂气氛大为活跃。

二、统筹安排阅读训练——零存整取的集训地

语文诸种能力皆以阅读为先,以阅读为基础。离开了阅读,听、说、写便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教学应成为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但是阅读能力训练也需有规划:

初一:着手培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推荐学生使用《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每天一到两段,要求翻译,应对10分附加题。

初二:着手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推荐学生使用《新阅读训练营》,两天阅读一篇,要求做好后面的鉴赏题目。

初三:文言文与现代文阅读两相结合。开展综合性的阅读训练,全面提高各方面的阅读能力。

阅读训练时,教师要推荐精品的阅读资料,有序地安排阅读进程,并及时反馈,或利用课前5-8分钟讲评,或发答案让学生自评,或小组互改。在系统地阅读训练中,学生收获能力;在有效地反馈中,学生收获动力。

三、注重摘抄促进写作——丰富积淀的源头水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必需,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基础,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学生积累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做摘抄。规划如下:

初一:摘抄精品美文,名言警句。结合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针对综合性话题,自己上网搜集,进行主题性的摘抄。要求书写工整,与练字结合,每周两次,每次不少于400字。

初二:摘抄美文与赏析、写作结合。主要摘抄300-400字的美文,要求有主题、有赏析。第一学期赏析为100-200字,第二学期赏析为300字,逐年增加,促进学生思考,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时在学生摘抄一段有突出技巧的美文后,要求马上进行仿写。

初三:摘抄专题素材,并与写作结合。如古诗词中关于风、花、雪、月、春、夏、秋、冬等的名句,分领域的专题论据(学校、家庭、自然、科学、政治、文化等),分主题的典型事例(道德、精神、生命、环保等),等等,并写随笔和感悟。

摘抄、赏析与写作的完美结合,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快速提高写作水平。语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成效地指导学生坚持不懈地开展读书摘抄,能让学生感受读书的无穷乐趣,并提高能力,优化习惯。

四、宏观策划序列提升——突破写作的主阵地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体现学生驾驭字、词、篇、章的能力,体现学生全部的语文知识水平。其他题的分值一般无法与这“天下第一题”的分值相提并论。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如何开展有效训练,让学生爱上写作呢?这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

1.分年级训练文体。初一阶段突破记叙文写作,初二阶段突破散文、说明文写作,初三阶段突破议论文并集中主攻中考专题文章。如此,形成一条训练主线,就能全方位地提高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又能直指中考。

2.分专题训练技巧。在各个阶段中划分小阶段,设定短期目标,训练专题技巧多采用片段作文的形式。如记叙文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以小见大,议论点睛等;议论文分析说理的各种技法,增设亮点的各种技法等。

3.分主题广涉领域。初中三年,写作的领域要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如友情、亲情、自然、道德、文化、思想、科技、经济、娱乐等,促进学生在各个领域的积累、运用和思考。

4.分等级进行讲评。在评改作文时,精心发现优秀的作品,将其作为学生学习的示范;中等待升格的作品,在课堂上可做升格训练,寻找让作文跳级的办法;有典型问题的文段,让学生引以为戒,并督促学生同题演练。

5.精心选择作文题目。学生训练的大作文题目不能随心所欲,需精心选择。以同题作文的方式,主题式编辑印发满分作文、学生优秀作品、名家美文,以供学生学习借鉴。

五、临帖练字坚持不懈——优化书写的撒手锏

电脑的普及带来了汉字书写的危机。写好规范字,是弘扬中华文化的起码要求,是语文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优化卷面的必然选择。每人备一本字帖,已成共识。从初一开始,每周要求学生对照字帖约交三份练字作品,可小组自查,或教师检查。每个学期在年级范围内或学校范围内举行两次优秀练字作品展播,激励学生不断改善。

练字需要长时间地坚持,要求学生摘抄与练字结合,既积累素材,又加强书写;每学期每班评选出最优秀的摘抄本,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放在讲台上或放在图书馆阅览室里展览,对学生都是一种莫大的激励。通过练字,学生的书写和卷面都将大为改观。

六、朗读背诵腹有诗书——气质轩昂的奠基石

不论是诗歌、文言文,还是讲读课文,常融入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教师范读、个人朗读与集体朗读结合等形式多样的朗读环节,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与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使其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文本,快乐地学习。

背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材料,增强对文字的感受能力;也能帮助学生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除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背诵的篇目外,还可鼓励学生每天背诵一段话,包括名人名言、古诗文、优美语段等,具体内容可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而定。如此长期积累,融会贯通,必能促进学生的语文水平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朗读与背诵,作为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与手段,需贯穿在三年的教学之中,这对学生能说会写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系统论研究表明,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列,其效能就越高。《有效教学新论》中提出:“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高效性原则、目标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立足语文根本,三年科学规划,有效地建构起一个扎实深厚的语文素养提升体系,并在实践中朝着更有效的方向不断调整,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就高效的教学策略,开辟出语文教学的洞天风光!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出版文集[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

[2]高时良.学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李森,张家军,王天平.有效教学新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邱连学广东省中山市云衢中学528451)

篇5:课堂教学改革三年发展规划

课堂教学三年规划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越来越受到校长、老师们的重视。但是,那种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观念及其课堂教学方法依然有一定的市场,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和新形势下人才培育的需要。我们大口乡中心学校始终关注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更好地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大口乡课堂教学改革三年发展规。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1)》为指针,全面落实《偃师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引导教师反思并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优化评价体系,促使全乡小学课堂教学效益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目标

1、引导教师转变思想观念。调查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因素,反思并更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树立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树立课堂教学反馈矫正意识,树立课堂教学的情感意识。通过教师培训、校本教研、优质课评比等措施,使老师们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感受实施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从积极投入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改革中去。

2、加强校本教研、教师培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模式,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优化学习心理,优化学习习惯。大力开展集体备课,深入进行课题研究,通过大面积的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3、认真落实《偃师市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标准》,努力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

4、采取推门听课、课改课展示活动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全乡课改课比例逐年上升。2010年底,争取全乡教师课改课合格率达到30%以上。2011年底,力争全乡教师课改课合格率达到50%。2012年底,保证全乡教师课改课合格率达到80%以上。

三、主要措施

1、精心编写导学案,增强实用性。

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市局提出的《导学案编写原则》,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情,注重提高导学案的实用性。

中学大学科的导学案由各校备课组统一编写,中学小学科和小学各学科由乡中心校统一组织编写。校内编写的,每周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校际间共同编写的,由乡中心校每两周组织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在导学案的使用上可因校制宜。每次课后,教师要对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进行查阅,评价学生达成教学目标情况,对遗留问题及时发现和矫正。

2、严把练习质量关,增强针对性。

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做到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活动、实践类作业并重。课内作业要以基础题为主,体现基础性、层次性,注意梯度,兼顾覆盖面。

教师必须及时批改作业,检查教学效果,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般作业当天批改,作文一周内批改。作业批改要认真、细致、规范,对有创意、进步大的学生要适时表扬和鼓励,对学生改正的错误要及时复批,对典型错例要分析原因,作为课堂讲评或改进教学的依据。

教师要适时进行错题回放练习,真正让学生把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弄清楚、理解透、掌握牢固。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作业要分类要求,提倡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

严格控制作业的难度和总量。初中学段,作业的难度要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准,课内作业课内完成,当堂消化,书面的家庭作业,每天各科总量不超过1.5小时;小学低年级,除了记忆背诵类、小活动(小制作)等类作业外,不得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小学高年级各科的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

3、精心设计教案,增强有效性。

教师要认真进行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在教案的书写上,与导学案内容一致的部分可以简略。每课时教学结束后要认真进行教学反思。

4、抽签评比展示活动要形成制度。

全乡范围的展示,初中集中进行,小学分学区进行,展示活动每季度每个年级每个学科至少进行一次;学校内部的展示,较小范围的每月要进行一轮,中等范围的每两个月要展示一轮,超大范围的每季度要进行一轮。各校要把本学期校内的课改课展示于学期初通盘安排,排出时间表报中心校。

5、展示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典型。

搞课改公开课展示活动,基本出发点是提供一个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互动平台,贵在研讨交流,要以研讨促进步,以交流促提升。要注意发现先进典型,及时总结,逐步壮大课改骨干教师群体,扩大优秀课案的比例,促使全校、全乡课堂教学上层次、上水平。学校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级公开课展示,并积极参加研讨,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大口教育网将作为广大教师交流课改经验、共享信息资源的一个平台。欢迎广大教师刊发优秀的导学案和优秀课例、课改心得和优秀教研文章。

6、公开课展示活动要与推门听课相结合。

公开课抽签展示活动要与推门听课相结合。要通过抽签展示营造集体研讨的氛围,相互学习交流;要通过推门听课督促课改经常化,逐步实现日常教学与集中展示一个样。中心校人员和学校领导要以推门听课为主要形式,以此掌握基层真实的课改进展情况;校内新老教师间的传帮带活动也要提倡推门听课,鼓励青年教师自觉、主动地向骨干教师、高级教师学习。

7、充分发挥校长的核心作用,做好组织、管理和引领,聚精会神抓好课改。

各校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在课改上要充分发挥组织、管理作用,用较高的工作标准要求自己。校长要根据本校实际,亲自组织制定学校的课改方案,学校的发展规划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生存状态,防控学生两极分化,做好学困生转化提高,在落实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方面有具体思路。课改计划要体现校长的办学思想,能针对上年课改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保证课改计划、发展规划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并扎实执行。

8、教师培训要积极主动。

课改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制度,舍得在提高教师业务水准上加大投入;要组织好业务骨干的学习培训,走出去、请进来,访名校、拜名师,开阔眼界,使之尽快成为课改的行家里手;要组织好校本教研,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课后反思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讲究工作艺术,落实分类推进,想方设法激励观念比较陈旧的教师参与课改,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在课改中有所提高和进步。

9、坚持中心校人员包校制度,齐心协力推进课改。

审查所包学校课改计划、规划方案等,参与、指导课改活动,督促课改计划、规划的贯彻落实。帮助学校总结、推介课改典型经验,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所包学校在推进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坚持深入学校听课,参加学校公开课展示活动,指导纠正课改实施中的偏差,密切关注所包学校课改进展。

10、进一步加强对课改工作的评估考核,通过强有力的奖惩机制推进课改

篇6:路家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三年规划

一、改革思想:

以中心校倡导的有效备课,打造高效课堂为宗旨,备课切实要为上课服务,通过有效备课提升课堂效率。加强推门听课、课前说课、课后议课的检查力度,狠抓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真正落实高效课堂。

为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需要和配合中心校的工作,我校将在今后三年从两个方面重点抓课堂教学:

1、倡导有效备课,打造高效课堂。

2、强化课堂作业设计,突出实效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否成功重点看课堂教学是否体现课堂改革主思路,看作业练习设计是否利于学生发展,看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

二、改革目标:

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有效性为重点,以有效备课为载体,全力打造高效课堂,以实现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大飞跃。

三、实施要求:

1、有效备课:

每节新授课必须有备课,并且是详案,精备细备,先周备课。语、数、外、科学、品社上新授课必须有备课。备课原则上实行电子备课与书写备课相结合。45岁以下教师上新授课必须要有课件,课件必须有实用型。精心备课堂练习设计,选择的练习题要有针对性、典型性,要特别重视变式题和检测题的设计。

2、有效上课: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有效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应做到“三必讲”,即“重点与核心内容必讲,思维规律和科学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及典型错误必讲”。

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人的地位,课堂上教师少讲精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后,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探究,从而得出结论。根据不同的课型,要求不同:新授课要求:强化预习,突出展示,当堂反馈;复习课要求:提出问题开始,解决问题结束;讲评课要求:创新变式、揭示过程、指导方法、总结规律。

3、更新教育观念,聚焦课堂:

其实更新教育观念,聚焦课堂,就是改变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重在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抓手,以课堂教学实例与典型课例为载体,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与有效性的研究,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策略,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结合教师教学实践与经验,关注教学细节,运用教学理论和新观点剖析“教法”与“学法”的成效,帮助教师获得专业上的成长。

四、我校目标:

第一阶段:(2012.3—2012.12)2012年是我校课堂教学管理年。

我校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启动仪式。主要是课改模式的实践、校正、完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争取模式成型,本阶段争取培养一批学科骨干教师。

第二阶段:(2013.1—2013、12)2013年是我校课堂教学提高年。

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第二轮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对课

堂教学模式进行再实践,再研究,并在学校全面推开。本阶段争取人人都能熟练上好课改课,在县里部分教师能上优质课。

第三阶段:(2014.1----2014.12)2014年是我校课堂教学规范年。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反思课堂改革,找出不足与缺点,研究纠正措施,引导广大教师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全面总结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本阶段争取人人都能成为骨干教师,并形成一整套课改理论,并在全县推广。

我校将通过磨课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我校本着“为学生的成长铺路,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的思路。下一步我校将加大教科研力度,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创品牌学校。

总之,我校的课堂改革要以这次有效备课改革为契机,扎实备课,认真备课,备实效课,力争使备课既能更好地服务于上课,又能节省备课时间,提高效率,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实效课堂。

五、课改领导小组:

组长:张玉文

副组长:宋殿勇高希恩

成员:杨国英张洪喜丁秀华

上一篇:爱学习小学生作文下一篇:铅笔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