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介绍及三峡实习报告

2024-08-11

三峡介绍及三峡实习报告(通用10篇)

篇1:三峡介绍及三峡实习报告

10月10日,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我们一大早就起床了,久久不能抑制自己内心的激动。整理好行装。坐上了通往武昌的火车,一天的奔波中我们来到了离三峡不远的地方暂住。10月11日我们去了葛洲坝水电站参观,听了老工程师的大致讲解,见到了很多水电站的大型设备。感觉到水电站相当的宏伟,气派。通过查找资料我们了解到,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距上游的三峡水电站38公里。它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1971年5月开工兴建,1972年12月停工,1974年10月复工,1988年12月全部竣工。坝型为闸坝,最大坝高47米,总库容15.8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其中二江水电站安装2台17万千瓦和5台12.5万千瓦机组;大江水电站安装14台12.5万千瓦机组。年均发电量140亿千瓦时。首台17万千瓦机组于1981年7月30日投入运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为长江总流域面积的55.5%。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4300m3/s,平均年径流量 4510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5.3亿t,平均含沙量12kg/m3,90%的泥沙集中在汛期。

葛洲坝工程具有发电、改善航道等综合效益。电站装机容量271.5万kW,单独运行时保证出力76.8万kW,年发电量157亿kW·h(三峡工程建成以后保证出力可提高到158万~194万kW,年发电量可提高到161亿kW·h)。电站以500kV和220kV输电线路并入华中电网,并通过500kV直流输电线路向距离1000km的上海输电120万kW。

库区回水110~180km,使川江航运条件得到改善。水库总库容15.8亿m3,由于受航运限制;近期无调洪削峰作用。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对三峡工程因调洪下泄不均匀流量起反调节作用,有反调节库容8500万m3。

10月14日,我们去了规模最大的三峡水电站参观.陪同我们一起去三峡参观的不仅仅有我们的老师,同时也有一个资深的讲解员。他是一个慈祥的老爷爷。现在已经80多岁了。前天下午他足足为我们讲解了4个多钟头。同学们听得是津津有味。他那响亮的嗓音让我们很难相信他是一个80多岁的老爷爷。那天下午我们过得很愉快。老师的讲解也很生动,很动听。将近五个小时的精彩讲解马上就过了。下课这后同学们仍旧意犹未尽。我们都很喜欢那个老师。回来的时候我们还特意让这位老爷爷和我们合影。永远记住这美丽的瞬间。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所谓枢纽,就是众多建筑物的总称。三峡从1997年开工,历时17年,耗资2000多亿,到2009年终于建成。他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骄傲。因为他解决了太多的不可能。克服了太多的困难,17年的努力拼搏终于建成了这个让世界称赞的伟大工程。他有着太多太多的荣誉与光环,如今的他更是跻身世界伟大工程的行列。他犹如一颗闪耀的明珠,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通过查找资料。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记载的。三峡早在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就预想过建设三峡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的中段,坝址在三峡之珠——湖北省副省域中心城市宜昌市的三斗坪,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设计正常蓄水水位枯水期为l75米(丰水期为14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水电站左岸设14台,右岸12台,共26台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为混流式,单机容量均为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后又在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建设地下电站,设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均布置在左岸。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船闸,位于左岸临江最高峰坛子岭的左侧,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米×34米—5米(长×宽—坎上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承船箱有效尺寸为l20米、18米、3.5米,一次可通过一艘3000吨级客货轮或1500吨级船队。工程施工期间,另设单线一级临时船闸,闸室有效尺寸240米×24米×4米。三峡工程分三期,一期工程5年(1994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船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升船机的施工,并完成永久五级船闸的施工。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已然,三峡水库成为了一座长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我们知道,修建水电站主要有三大效誉,一个是防洪与灌溉效誉,一个是发电效誉,还有一个就是通航效誉。这三个是主要效誉。另外修建了水电站可以为当地的农民增加收入。修建了一个水电站,为当地的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水产养殖业。为当地的百姓增加收入。

我们想想,其实三峡水得枢纽工程处在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上。

防洪与灌溉

在长江防洪体系中,三峡工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要。“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荆江防洪问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m。对荆江的防洪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具有巨大的防洪作用。具体表现在:① 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特大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后,枝城站相应流量不超过71000~77000立m/s,配合荆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措施的运用,可控制荆州市水位不超过45.0m,为避免荆江两岸1500万人口和154万平方hm耕地发生毁灭性灾害提供了必要的条件。② 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对类似于1931年、1935年或1954年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后,可控制枝城站最大流量不超过56700立m/s。城陵矶地区,依照三峡水库不同的洪水调度方式,不同年份可减少淹没耕地3万~10.1万平方hm。③ 保障武汉地区防洪安全。由于上游洪水得到到效控制,可避免遇特大洪水时因荆江大堤溃决而威胁武汉地区的安全;同时由于三峡水库拦蓄洪水,相应减少了城陵矶附近地区的分洪量,提高了城陵矶以上洪水控制能力,配合丹江口水库和武汉附近地区分蓄洪区运用,从而提高武汉防洪调度的灵活性,对武汉防洪起到保障作用。同样,三峡水库对武汉以下地区防洪也是有利的。④ 减轻洞庭湖区的洪水威胁。洞庭湖地区由于泥沙淤积,排洪出路不畅,现有湖区堤防虽不断加高,但圩垸防洪能力仍然较低。由于防洪战线长,高水位历时久,在长江上游和洞庭湖水系各河洪水来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前,湖区防洪标准很难提高,也无根本改善办法。三峡水库建成后,能有效地控制上游来水,减轻洞庭湖区的湖水威胁,延缓洞庭湖的泥沙淤积;可对澧水洪水进行错峰补偿调节,减轻其尾闾的洪水灾害,并为松滋等四口建闸控制和洞庭湖的根治创造条件。⑤ 由于三峡水库有巨大的防洪库容,将极大地增强长江中下游防洪调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便于应付各种意外情况。长江干流到今还没有一个控制性的防洪水库,使中下游防洪的机动性和可靠性极差。有了三峡工程,一般洪水可由三峡水库拦蓄;若遇特大洪水需要运用分蓄洪措施时,也因有三峡水库拦蓄洪水而为分蓄洪区人员的转移、避免人员伤亡赢得时间,作用将是十分显著的。当然,长江防洪系统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稳定长江河势,发挥防洪和航运效益,除了兴建三峡工程,营造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在金沙江河段及嘉陵江、乌江等支流修建水利枢纽外,还应坚持上下游、左右岸统一规划,并贯彻“蓄泄兼筹”的原则,加强堤防、分蓄洪和水库工程建设,走综合治理之路,才能最终实现长江流域的“标本兼治”。

发电效益

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kW,年均发电量847亿kW·h,将产生巨大的电力效益。1)三峡水电站的供电地区,三峡水电站发出的电力,主要供电地区为华中电网(湖北、河南、湖南)、华东电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和重庆。三峡水电站将引出15条50万V超高压线路,分别向北、东、南三个方向接入华中、华东电网,至广东建直流输电工程。三峡水电站将和华中、华东地区已建、在建和拟建的电站群相结合,使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相结合,将有力地解决华中、华东地区的缺电问题,极大地提高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2)三峡水电站对华中、华东地区供电的特殊意义,华中、华东地区工农业生产发达,但能源不足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这两个地区的煤炭资源分别只占全国的3.6%和3.2%,从北方调进相当数量的煤炭,受煤炭生产特别是运输的制约。华东地区水能资源本来就不多,条件较优越的多已开发,今后主要开发中小水电站和修建抽水蓄能电站。华中地区可开发而尚未开发的剩余水能资源70%集中在三峡河段。据两地电力发展规划,到2015年,需新增装机容量1.7亿kW,增加电量8600亿kW·h。兴建三峡工程和其他水电站,如五强溪、隔河岩、水布垭、高坝洲等水电站,并尽可能建设核电站后,仍需增建火电站1.3亿kW,这要从华北能源基地每年运进原煤2亿多t。如果不建三峡工程,则需要建更多的火电站,这将进一步加剧煤炭生产和运输的困难,并带来环境污染。3)三峡水电站巨大的发电效益,三峡水电站规模巨大,地理位置适中,将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电效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巨大的发电效益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支持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的发展,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平均年发电量相当于建设13座140万kW级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发电效益十分可观。兴建三峡工程对解决21世纪初期一段时间内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用电增长的需要,对促进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2)有利于全国电力联网,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它所供电的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供电距离都在400~1000km的经济输电范围以内。三峡水电站全部投入后,可以把华中、华东、西南电网联成跨区域的大型电力系统,可取得地区之间的错峰效益、水电站群的补偿调节效益和水火电厂容量交换效益。仅华中、华东两大电网联网,就可取得300万~400万kW的错峰效益,从而具备了北联华北、西北,南联华南,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组成全国联合电力系统的条件。(3)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每年售电收入可达181亿~219亿元,除可偿还贷款本息外,还可以向国家缴纳大量得税。(4)具有显著的增值效应,按华中、华东地区1990年每kW·h电创造工农业产值6元计算,三峡水电站每年可以国家增加工农业产值6218亿元提供电力保证。(5)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清洁、价廉、可再生的水电替代火电后,每年可少排放形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1.3亿t,可见,三峡工程也是一项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工程。

通航效益

长江干流流经六省二市,历来就是沟通我国西南腹地和东南沿海的交通运输大动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三峡工程与葛洲坝工程联合运行,对长江上中游显著的航运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万吨级船队可以直达重庆,年通航能力能够从现在的1000万t提高到5000万t,重庆至宜昌650km范围内,原有急流淮、险滩、浅滩共139处,绞滩站25处,目前只能行驶1500t级船队,严重阻碍了长江上游航运事业的发展。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淹没上述所有险滩,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时间库区航道成为深水航道,航道水深增加40%,宽度增加2倍,江水流速减缓50%,可满足万吨级船队对航道尺度的要求。经三峡水库调节,每年枯水季节平均下泄流量5860立方m/s,比建库前天然情况下约增加2300~3000立方m/s,使中游航道水深平均增加0.5~0.7m,有效解决了“中游水浅,上游滩险”的问题,扩大了重庆至武汉间航道通过能力,可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对促进西南地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② 三峡工程建成后,由于长江上中游航道和水域条件的改善,将促进船型、船队向标准化、大型化方向发展; 运输成本的降低,十分有利于充分发挥长江水运优势。③ 在天然气情况下,重庆至宜昌间航道在一年内洪、枯水位最大变幅达60m以上(巫山断面),给港口、航道建设和航标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三峡工程建成后,年水位变幅在30m以内,水深增加、水域扩大、可撤销所有绞滩站,险滩的整治、疏浚、维护费用大大减少,并为系统地进行库区港口、航道建设和航标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④ 三峡工程可与重庆市境内长江干流及支流乌江、嘉陵江的水利枢纽工程相衔接,使长江干流及几大支流的航运事业进一步发展;还可使香溪、神农溪、大宁河、龙河、黎香溪等中小支流的通航里程增加约500km。从另一角度看,如果不建三峡工程,而采用大力整治,航道的办法,可达到最大年下行航运通过能力为2000万t。与三峡工程建成后年下行航运通过能力5000万t相比,尚差3000万t。要承远这3000万t货物,需修建双线铁路,其投资、占地、移民、能源消耗都相当大。相比之下,足见修建三峡工程对提高通过能力最为有利。

其它效益

三峡库区经济落后,人均收入很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亟待开发脱贫。兴建三峡工程将有巨额资金投入库区,必然给库区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对库区的工农业生产,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的振兴,城镇的建设,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② 三峡水库能蓄洪水,经水库调节后,下游枯水流量提高了将近一倍,这将对解决华北缺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产生积极的作用。③ 三峡工程是特大型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涉及多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如大型设备制造、专业人才的培训、重大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决策方法、三峡工程中关键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等。可以预期,通过三峡工程的建设实践,必将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三峡工程的兴建,增强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初步形成,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便遇到“千年一遇”的洪水,三峡工程也能配合分蓄洪工程,防止荆江地区发生毁灭性灾害。今年汛期,三峡大坝遭遇5年来的最大洪水,洪峰流量55000立方米/秒,但大坝削减洪峰流量15000立方米/秒,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三峡工程的兴建,提高了水电在中国电力供应中的比例。三峡电站自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以来,已累计发电3500多亿千瓦时。三峡电站还促进了全国电力联网和西电东送、南北互供输电大格局的形成,提高了电网运行质量,具有跨流域调节、水火电互补调节等效益。三峡工程大大改善了长江通航条件,降低了航运成本,为沿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三峡船闸运行6年来,累计通过三峡坝区的货运量突破3亿吨,超过三峡蓄水前葛洲坝船闸22年货运量的总和。三峡工程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和生态补水效益,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与燃煤电厂比,三峡电站每年相当于节约原煤5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0万吨。通过水库调蓄,三峡工程还可增加长江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中下游通航、用水条件。三峡工程为三峡库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库区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10月16日我们去了结构最为特殊的隔河岩水电站参观,河水落差相当的大,虽然去那里的时候来回足足坐了五个多小时,感觉上有点累,但是我觉得非常值得。因为我们从这里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让我们受益匪浅。

实习心得

通过这次三峡的参观实心,不仅让我认识到水工建筑物的规模庞大,气势宏伟。而且让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很多相关的知识。特别是老师的实地讲解,有着实物的参照,对着实物讲知识,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理解到老师讲的内容。用这样的方法教学可以更好的记牢那些听起来相当抽象的知识。

为期七天的三峡实习,其间我们一共去了三个大型水电站。其实,从实地参观和老师的讲解,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我发现每一个水电站都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水电站的特点主要是由当地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每一个水电站并不是一承不变的,面对如此的水工建筑物,施工,干流等诸多困难让仍旧处在象牙塔里的我们难以想象。面对着波涛凶涌的洪水,都让人感到心惊腥膻。

我们去那些水电站走的都是一些盘山公路,行至人烟稀少的深山之中,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这个行业所面临的施工环境,我坚定将是异常的艰辛。但是我很荣幸选择了这个特殊的行业,因为正是那些默默无闻的人的辛勤工作才造就了像三峡这种让世人稀奇的伟大工程。社会的美好正是由于太多太多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人选择了默默付出。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才让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发生了质的飞越。如今的中国犹如那腾飞的巨龙,飞翔在雄鸡的上空,俯视着世界。

这次的实习,让我意识到,知识的力量,知识的强大,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在课堂上学习足够的理论知识,等到将来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大展拳脚。实现自己人身的价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国家正在飞速的发展。而且现在国家非常关注水利事业的发展,身为热血青年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为袓国的辉煌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2:三峡介绍及三峡实习报告

成果类型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

出版单位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正部级)

成果内容简介

“三峡工程及三峡总公司舆情监测分析”报告项目,监测持续时间跨度为2006年至2009年,本次申报的研究成果为2006和2007年的监测分析报告。

1.篇章结构、基本观点

2006和2007年的监测监测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论

本部分主要是对三峡工程及三峡总公司舆情态势的总结和概括,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舆情监测的背景与价值,二是监测统计与分析方法,三是舆情综合情况。第二部分:数据统计篇

本部分主要是2006年(4871篇)和2007年(3250篇)全年报道进行整体和分类统计,主要包括报道总量的监测统计、境内媒体与境外媒体的报道量统计、电子媒体与纸质媒体的报道量统计以及每月、每季度的监测统计等。

第三部分:内容分析篇

主要包括中外媒体对三峡工程及三峡总公司报道的报道内容分析、媒体结构类型分析、正面与负面报道、报道体裁和正负面关键词分析。

第四部分:典型事件篇

本部分选取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或者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件如2006年的“重庆干旱”、“随州地震”以及2007年“洞庭湖鼠灾”、“三峡款项违规使用事件”等,分析典型事件中传媒视野与语境下三峡工程及三峡总公司的角色及其如何进行危机与风险的应对和处理等。

第五部分:决策建议篇

本部分主要在对中外媒体报道监测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事件,总结三峡工程及三

峡总公司的舆情态势,分析中外媒体、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报道的差异、原因,从与中外媒体的日常互动,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应对以及建立中长期的舆情反馈、应对机制等层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前瞻性的策略建议。

第六部分:附录

本部分主要包括课题组监测视野内的中外媒体、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等。

2.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本研究的创新与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

①主要创新与学术价值:

第一,首次提出了对巨型企业作为社会舆论场焦点进行舆情监测的创新模式。这一模式,由舆论客体与舆论主体的双向互动及其内在机制构成,具有较强的学术解释力和学术涵盖力、学术预测力。从学术解释力的角度来看,它能够解释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以巨型企业为客体的社会舆论生成机制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化的总体趋势;从学术涵盖力的角度来看,它能够涵盖传统媒介、基于互联网形成的新媒介所生发、整合、提升与转化的社会组织舆论场域的各个主要的相关要素;从学术预测力的角度看,它能够有效预测社会组织在当下的金融危机蔓延、扩散与社会突发性群体事件高发叠加时期可能出现的重大公关危机事件的发生。

第二,提炼了从舆论客体的责任者向舆论主体转化的动态传导机制。本课题运用新闻传播、危机传播、风险传播以及其它相关的国学科学术资源,在长期追踪、深度洞察中国三峡工程及三峡总公司舆情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引导社会组织从舆论客体的责任者向舆论主体转化的动态传导机制。这一机制的基本构成表现在:广泛分析国际、国内关涉三峡工程和三峡总公司新闻报道文本,考察报道关键词及其频次,进而为三峡总公司实施有效新闻传播提供对策与建议,使之适时发布相关事实信息,采取有效传播对策,从舆论客体问题的责任者转化为舆论引导主体。

在此基础上,本课题解决了长期困扰舆论学与公共传播研究所涉及的媒介融合背景下巨型企业形象构建与调适的理论难题,极大地拓展了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视野,从而体现出独特的学术价值。

②应用价值

(1)本课题成果为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总公司掌握国内外舆情态势的掌握,重大新闻事件(包括突发危机事件)的发布、策略应对,塑造和维护品牌以及建立中长期舆情反馈应对

机制等提供重要决策和参考。

(2)本课题成果对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铁路建设工程总公司、中国宝山钢铁公司、中国武汉钢铁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巨型企业的舆情监测和形象塑造具有更大范围内推广和应用价值。

3、研究方法

本课题使用以定量研究为主体,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全面、有效地展开研究,实现研究目标,取得成果。

(1)定量研究:本研究采用数理统计的定量研究方式,对2006全球范围内涉及三峡工程的4871篇新闻报道文本和2007的3250篇报道文本,进行整体和分类统计,通过新闻报道总量的监测统计、境内媒体与境外媒体的报道量统计、电子媒体与纸质媒体的报道量统计以及每月、每季度的监测统计等多层面定量研究,提出结论、涉及对策。

(2)定性研究:本课题还结合使用结构分析法、个案分析、对比分析法、话语分析等相关研究方法。结构分析法,主要用于揭示报道文本的内在框架结构,洞察相关媒介的立场、价值观念;个案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事件、报道文本及其媒介,以便发现他们发布相关报道的背景、因素与指向;对比分析法,主要用于三峡工程的相关重大新闻发布时,或者国内外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国内外媒介报道话语与文本、媒介议题设置、解释性结构的异同,以便适时、适媒调整自己的传播重点;话语分析法,主要使用关键词分析技术,逐月提炼、分析报道文本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语的变化趋势,提出相关的传播策略。

4.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等

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最大的工程,举世瞩目,具有投资大、规模大、修建周期长、影响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我国综合国力、国家形象和价值观的一种符号象征。三峡工程的修建是极具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从三峡工程的立项到各项工程的修建过程直至工程最后的完工,可以说都是中外各大媒体报道的一个重点和焦点。

现代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媒介化的社会,一方面,大众媒介飞速发展,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公众,从信息交流到文化沟通,都对大众媒介产生了高度依赖;另一方面,大众媒介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具有多元化的功能,成为建构和引导公众认知的桥梁和平台。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对三峡工程及

三峡总公司的国内外舆情环境进行全面、及时、科学的监测和分析,并提供决策指导,2006年,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首次与国内专业学术研究机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合作,对三峡工程及三峡总公司国内外舆情进行监测分析,项目监测分析时间跨度从2006年至2009年,监测国内外代表性媒体近200家,至今已完成33期监测分析报告(2006年4期,2007年13期,2008年13期,2009年3期),总字数180余万,监测收集中外媒体相关报道1万2千多篇,目前均以由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验收(优秀)、采纳,获得高度评价,一些策略建议被采用,应用于对国内外媒体的互动以及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的决策中,获得了积极显著的社会效果。

从宏观层面,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三峡工程及三峡总公司国内外的舆情环境进行监测分析,掌握国内外的舆论环境,从而塑造三峡工程良好的媒介形象、口碑,进而塑造和传播积极、健康的国家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社会影响与效益。具体而言,表现为四重价值与效应:(1)政治资本价值与效应,三峡工程是我国国家形象的一个象征,塑造和传播良好的三峡工程形象促进了我国国家形象的国际化、全球化传播;(2)经济资本价值与效应,健康、积极的舆情环境为三峡工程的修建以及各种功能的发挥营造了一个良好、和谐的舆论氛围,同时良好的三峡工程媒介形象也促进了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3)文化资本价值与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三峡工程也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全球化的传播;(4)社会资本价值与效应,积极、健康的三峡工程舆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众的认知、社会资源的优化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研究成果为中国三峡总公司验收采纳,为三峡工程的国内外宣传和传播提供决策指导,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1)通过对三峡工程及三峡总公司的舆论监测,为三峡总公司掌握和了解三峡工程的国内外舆论现状以及进行重大国内外宣传报道提供决策依据和实施基础;(2)针对三峡工程的国内外舆情现状,提出的一系列策略和建议,为三峡总公司采纳实施后,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和国际影响,表现在:一是建立了定期的新闻信息发布机制,促进了三峡总公司与各主要媒体和公众关系,维持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保持了三峡总公司与新闻媒体以及公众间日常间的积极互动,了解舆情民意;二是对三峡总公司自办媒体(三峡总公司网站、中国三峡杂志和中国三峡工程报等)进行监测和策略指导,促使三峡总公司掌握对外传播的主导话语权;三是通过监测和策略建议,三峡总公司面对负面报道时(如2007年关于三峡违规挪用款的报道)应对和处理技巧日趋成熟和多元化,很好地主动、积极地引导了媒体舆论,扭转了舆论导向,塑造了良好的媒介形象;四是针对突发危

机事件如重庆干旱与暴雨、随州地震等自然现象的发生所带来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容易造成小道消息流行,尤其是和三峡工程修建想联系,针对此类突发性危机事件提供的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建议,很好地帮助三峡总公司化解危机,树立了良好的国内外形象;五是针对境外媒体对三峡工程报道负面和反思性报道相对较多的现状,针对性提出与西方媒体日常互动、沟通的方式与机制,获得显著的传播效果;六是建立和健全了三峡总公司舆情监测反馈中长期机制,使三峡工程及三峡总公司的舆情监测分析成为一种制度性的运作模式,保持了三峡总公司与国内外媒体以及公众的即使互动,科学有效地塑造和传播三峡工程及中国的国家形象。等等。

成果社会反映

三峡工程及三峡总公司舆情监测分析报告(2006-2007)被三峡总公司采纳后,获得了三峡总公司及相关机构的高度评价,“是一项优秀的科研成果”,成为该公司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和舆论环境变化的决策依据。同时,研究报告也获得了国内兄弟院校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典范之举”,“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积极为社会服务的代表性成果”,“对兄弟院校的科研和教学具有很大的示范和启迪作用。”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三峡工程及三峡总公司舆情监测分析”项目监测时间跨度从2006年至2009年,至今已完成33期监测分析报告(2006年4期,2007年13期,2008年13期,2009年3期),总字数180余万,监测收集中外媒体报道1万多篇,目前均已由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验收(优秀)并采纳,获得高度评价;本成果提出的策略与建议已被应用于该总公司与国内外媒体的互动以及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应对的决策中,获得了积极显著的社会效果。(《<三峡工程及三峡总公司舆论环境监测>项目应用情况介绍》)

篇3:三峡库区生态问题及对策研究

1.1 三峡库区水污染问题

三峡库区形成后, 淹没面积很大;同时改变了原有的水流条件, 水流速度减缓, 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自净;加上大量移民活动如扩大耕地、破坏植被, 造成水土流失, 势必加重对库区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压力。

据有关部门统计, 三峡库区现有大、中型工矿企业3000多家, 每年排放工业污水10亿多吨, 处理率为70%, 达标率更低;沿江城镇每年有3.5亿吨含粪便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江;沿岸600多处露天垃圾堆场, 年产垃圾3万多吨, 2万多艘船舶, 年产垃圾10万多吨, 污染物50多种。重庆市境内60多条次级河流已有1/3污染严重。

1.2 水土流失问题

重庆25度以上的坡耕地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8%, 且土地耕作频繁, 复种指数高, 土地长期得不到休耕调息, 处于裸露和松散状态, 极易被侵蚀, 水土流失严重。据统计, 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约为5.21万平方公里, 年均土壤侵蚀量约为2.22亿吨。

1.3 库区的生态承载能力问题

三峡水库淹没涉及湖北、重庆的2 1个县 (市、区) , 动迁人口达到了120万人。移民涉及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川鄂边境的大巴山南麓和鄂西山地, 是我国著名的连片贫困区。尽管外迁了一部分人, 但库区生态承载能力问题依旧突出。尽管如此, 三峡库区的人口密度还是由1985年的274.5人/平方公里, 上升到2003年末的342.77人/平方公里,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地少人多、山高坡陡、生态系统脆弱, 是三峡库区生态承载能力严重不足的主要根源所在。

1.4 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

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三峡水库将在库岸带145m~175m水位之间形成一个落差达30m的季节消落区, 面积达348.93km2。在水位周期性涨落影响下, 消落区易成为腐败型沼泽地带, 危害人群健康, 并造成崩塌型地质灾害、库岸带裸秃荒漠化等问题, 危及部分城镇和农村安全, 对库区水岸生态系统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 对策及建议

2.1 拆除污染企业、建设污水处理厂

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 彻底关闭所有规模以下的造纸、制革、农药、染料、电镀等污染严重企业, 关闭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年产5万t以下的啤酒厂、1万t以下的白酒厂。小氮肥厂要通过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 实现污水零排放。其它所有工业企业, 都要实现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关闭所有小型采矿点。所有搬迁企业必须实行清洁生产。对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企业项目, 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 废水须达标排放。污水处理厂建设是控制库区城镇江段近岸水域污染的重要措施, 污水处理厂必须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并考虑脱氮除磷。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及规模应分阶段 (2003年至2005年及2006年至2010年) 、分地区 (三峡库区及库区上游沿江重点城镇) 完成。

2.2 完善环境保护规划, 健全环境保护工作机制

应研究制定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战略,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 坚持政府领导、各方参与、综合治理、稳步推进、讲求实效等原则, 运用生态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等可持续发展理论, 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 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分步实施, 依靠科技支撑, 协调好经济发展、移民安置、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实现移民脱贫致富、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出台环境保护法规, 依法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应通过必要的立法和行政手段, 贯彻实施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国家及重庆市、湖北省人民政府应组织力量, 尽快研究、制定和出台三峡水库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各方关系、利益及职责, 依法开展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3 控制水土流失及农村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包括水土流失、含大量化肥、农药的农田径流、村镇生活垃圾、库区移民迁建活动、废水及固体废物等;而禽畜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转向集约化、工厂养殖, 禽畜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 也是一个重要的命源污染。

库区地形起伏大, 易风化岩层出露面积广, 降雨多且强度大, 水土流失极其严重。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兴建, 库区移民、城镇迁建、工矿企业搬迁等又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库区移民迁建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也会造成潜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同时库周两岸道路建设开挖产生的弃渣顺坡倾倒, 对地表径流系统造成级大的破坏, 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大, 同时会引发泥石流灾害, 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是控制水土流失, 减少入库泥沙量。库区和影响区内25度以上的坡耕地应全部还林还草:建立岸边生态保护带, 严禁在该区域进行任何有碍生态保护的活动。上游区采用工程措施 (金沙江和嘉陵江流域为重点) , 使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得到强制性保护。对库区和影响区内20多条污染严重的次级河流进行综合治理。

面源污染种类繁多, 产生量大, 分布面广, 治理难度较大, 必须尽快加大治理力度, 增加治污投入, 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和水土保持建设, 实施整治措施。

2.4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让人们了解库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增强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意识, 自觉减少污染, 促进库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摘要:三峡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 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 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 不仅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而且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关键词:三峡库区,生态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领导小组.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8.

[2]陈国阶.三峡库区发展态势与问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12 (2) :107~112.

[3]汪达, 汪明娜.长江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探讨[J].科技导报, 2003 (1) :20~22.

篇4:介绍大型画册《中国三峡工程》

画册展述了中国人民兴修三峡工程的百年梦想和追求,用一百多幅图片和翔实的文字介绍了三峡工程的规模、特性和效益。三峡工程创下了几十项世界之最:其一,三峡工程是世界防洪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算不上世界上库容最大的水库,但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流量达2700~33000立方米/秒以及枢纽最大泄洪能力116110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其二,三峡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水电站将安装26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小时,为世界第一。其三,三峡工程是航运效益最显著的枢纽。它将改善航运里程660公里,使重庆至宜昌航道通行的船队吨位由现状的3000吨级提高至万吨级,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万吨级船队可直航重庆。其四,三峡工程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水利枢纽主体(含导流)建筑物施工总工程量包括:建筑物基础土石方开挖10283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794万立方米,土石填筑3198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25.65万吨。除土石方填筑量外,其它各项指标均是世界已建和在建水利枢纽工程中最大的。其五,三峡工程的单项建筑物也是世界之最。三峡水利枢纽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挡水前沿总长2345米,最大坝高181米,坝体总混凝土量为1486万立方米,其大坝总方量居世界第一。其六,三峡工程水电站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电力送出工程规模也居世界第一。其七,三峡工程双线五级梯级船闸是世界总水头最高(113米)、级数最多(五级)的内河船闸。其八,三峡工程单级一线垂直升船机的最大提升高度113米,过船吨位3000吨,属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画册的第三部分用较多的篇幅介绍了三峡工程中的移民情况。三峡水库按正常蓄水位175米方案,库区淹没范围涉及重庆、湖北的21个县(市、区),共淹没耕地、果园、林地2.8公顷,需动迁移民113万人。移民工程确立了开发性移民的方针,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并出台了许多措施。三峡人民为了国家和全局的利益,舍小家顾大家,离别了自己的家乡故土。画面上移民们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神情牵动人心。全国人民对三峡工程和库区人民给予了大力支援。全国21个省市、10个大中城市,中央50多个部门,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合作、合资、兼并、技术改造等方式,合理地开发库区资源。一大批移民喜迁新居;公路、码头、通讯等专项设施复建基本完成;涉迁的10座县城中的秭归、云阳、兴山三座新县城已整体搬迁,其余的正加紧建设;114个集镇,107座正在建设,一部分已完成搬迁。望着画册中一栋栋移民新居,一座座新建的城镇,再看看旁边的老城旧影,使人更加领悟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篇5:如何介绍三峡大坝

雄伟的三峡大坝闻名中外,它位于中国湖北宜昌,也就是西陵峡的中断,大坝高180米。长二千九百多米,建有钢筋混土大坝,有船闸,发电厂,还有放洪水的地方叫泄洪闸,坛子岭景点是三峡大坝区最高点,上坛子岭现在有修了电梯,站在坛子岭可以将三峡整个工程尽收眼底。

三峡大坝已经全部造成,已经发挥了预定的效益,把强大的电流输送了半个中国,又解决了长江下游洪水的灾害,万吨的船队可以直达到重庆。三峡施工中,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真正的实现了中国的水利梦,也实现了毛同志的“裁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理想已顺利的实现了“防洪水、通航、发电”三大目标的三峡工程蔚为壮观形成,新三峡旅游龙头——三峡大坝。目前,三峡大坝旅游还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坛子岭景区,并于近期成功开发了“泄洪观景点”“平湖观景点”和“185平台观景点。”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将促进综合治理和开发长江,也必将加快中国现代建设近程。

篇6:介绍三峡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壮丽的长江三峡,首先,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长江。

长江,我国最长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长江至奉节奔腾而下,便形成了我们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峡就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他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三段峡谷各有其特色,瞿塘峡是雄伟险峻,西起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大溪镇,全长8公里,是最短的;巫峡是幽深秀丽,从重庆巫山县大宁河口至湖北巴东涫渡口,全长45公里;西陵峡是滩多险急,西起湖北巴东涫渡口,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70公里。

篇7:三峡介绍及三峡实习报告

涉外豪华游船的客源以海外客人为主。被称为流动宾馆。像宾馆酒店一样,房间以双人标准间为主,四星级以上的豪华游船还设有豪华标准间、单人间和总统套 房等豪华房型,载客人数在100―250人之间。一般船票价格为全包价,包含了船费、上岸游览费、餐费等。

费用:

重庆至武汉,一般被称为长线,四、五星级船票价在500―700美元之间。重庆至宜昌,一般被称为短线,船期一般固定在每周的某一天开航,游客容易安排行程,三至五星级船票价在300―600美元之间。三峡游船公司一般会根据市场状况,推出内宾的优惠船价,有时会比国内普通游船的一等舱的票价要低,大致船价在1500―4000元之间。

季节性:

它的旺季为每年的四、五、九、十月;其余为平季,船票价要低10%―30%,如六、七、八月份,游船公司往往给予较大的折扣优惠。一般来说,无论长线与短线,上水的票价要低于下水10%―30%。

国内普通游船

它虽然没有涉外游船硬件好,但是费用相对较实惠。船票一般在300―1600元之间,房间分为一、二、三等舱。一等舱是双人间,二等舱是四人间、三等舱六 人间,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但是要指出,太低价格成行的团队在服务品质上很难向船公司提出过高要求,少花一点钱但缺少很多关心和尊重。

费用:

国内普通游船以国内客人参团为主,载客人数在300―500人之间。一般船票价格只包含了船费,不含上岸游览门票和餐费。

季节性:

国内普通游船的航线一般有重庆至宜昌、重庆至上海,游客选择下水行程居多。每天都有游船开航,容易安排行程。在“五一”、“十一”、“春节”等黄金周和寒暑假期间,船票价一般会上浮10%―15%。

篇8:三峡工程保险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1992年4月3日, 全国人人七届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1993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作为三峡工程建设项目法人 (业主) 。从1993年开始, 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就与保险公司开展了合作。2001年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对三峡建设者统一办理雇主责任保险, 包括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的正式职工、合同工和临时工。2002年11月4日, 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和中国人保签订保额4.68亿元的合同, 保险范围包括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和截流后即将修筑的三期混凝土围堰工程。2002年12月29日, 中国人保为首席承保人、太平洋财险公司和平安财险公司参与共保三峡右岸大坝和电站厂房土建工程保险, 合同保险金额逾30亿元。在赔款支付方面, 从1993年到2002年7月底, 建筑工程保险共获赔付1 830.6万元, 平均赔付率 (赔付金额/保费支出) 为28.2%;施工设备保险赔付率 (1995年至2001年累计) 为33.4%;雇主责任保险赔付率 (2001年度) 为53.9%。其中永久船闸1995年开挖至今, 保险公司已为因塌方、暴雨灾害而造成的损失赔付564.49万元, 赔付率为40%。由此可以看出, 保险对三峡工程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有力地支持了三峡工程建设。

二、三峡工程保险模式的特点分析

(一) 业主集中投保。

在三峡左岸电站设备安装保险过程中, 由于被保险的设备绝大部分从国外进口, 其中14台进口机组分别来自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九个国家的十几个制造厂家, 设备的制造、运输、安装和调试均应达到当今国际水平。同时, 由于左岸电站设备安装任务和作业面相对集中, 存在多家施工单位和多项设备的作业交叉、干扰频繁, 最终需经系统联合调试, 造成安装施工作业的层面和界面责任难以划分。采用分项保险则会导致不同项目的安装工程险赔付责任难以划分。在电站设备进行安装的同时, 厂房及相邻坝段的土建施工也在进行, 两者又存在相互影响。而且, 对于同一设备, 出险原因可能涉及到制造运输、安装等多个环节或多个险种的赔付责任, 也存在交叉, 因此, 该项目采用不切标块, 以开口大保单方式由业主统一投保左岸电站全部设备安装工程险和高压电器设备运输险。

(二) 公开询价, 进行保险招标。

中国三峡总公司作为项目业主采取公开询价、专家评审、领导决标的方式进行投保, 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首先, 中国三峡总公司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三家保险公司总部发出了邀请报价通知书。在得到三家响应后, 邀请三家保险公司到三峡工地进行现场风险查勘并购买询价文件。中国三峡总公司对各保险公司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答疑和澄清。各保险公司用20天时间作出建议书, 中国三峡总公司再组织评标议标, 最后以书面形式通知中标。中国三峡总公司邀请国务院三峡办、长江水利委员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国际达信保险顾问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和总公司有关方面代表共同组成专家评审小组, 专家评审小组依照“公正、公平”的原则, 采取定量打分、定型分析、记名投票, 最后形成了专家组的推荐意见。总公司领导充分尊重专家评审组的意见, 并将评审结果派人向中国保监会作了专题汇报, 以利保监会帮助政策把关。最后决定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共保, 其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首席承保人, 三家共保比例是5:3:2, 中国人保占50%, 太平洋保险公司占30%, 平安保险公司占20%。

(三) 多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

由于左岸电站设备安装和高压电器设备运输投保的金额大、风险因素高, 国内一家保险公司难以承保。为了有效地转移和分散风险, 又兼顾三峡工程已投保的左岸厂坝土建建筑工程险可能的交叉责任和三峡工程第三阶段工程投保项目以及左岸电站机组投产以后的财产险的竞争选择。因此, 由国内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三家保险公司以共保的方式承保。共保方式确定首席承保人, 各共保人与投保人联合签署一张保单, 统一保险费率并以首席承保人建议书费率为准。明确首席承保人一家现场服务机构归口服务, 出险后按共保比例赔偿。

(四) 合理安排再保险。

按照我国保监会在2001年的规定, 保额的20%必须首先由中国再保险公司办理法定再保险。根据各家保险公司的各自资本金及准备金比例确定自留额。余下的保险金额需要在国际上进行再保险, 以化解风险。为了进一步落实和降低国际分保的保险费率, 由首席承保和三峡总公司共同选择首席国际再保险人, 并由首席国际再保险人牵头组织其他国际分保公司, 以层层分担和转移风险、落实责任, 首席承保人和中国三峡总公司 (含达信保险顾问公司) 组成联合工作小组, 发挥各自优势, 共同向国际再保险市场推荐被保险项目。

三、启示

(一) 有必要在工程建设中引入保险机制, 并为工程保险制度的推行创造条件。

保险在三峡工程的应用说明了保险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一方面, 工程项目可以获得保险人、再保险人提供的风险管理服务;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支出一定的费用, 使工程项目在遭受所投保的风险损失时, 能够及时获得风险保障, 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建成。因此, 要推行工程保险制度, 要完善建设项目管理机制, 使项目的参与主体真正成为风险责任的承担者, 为工程保险制度的推行创造条件。

(二) 对工程项目本身的保险实行以业主投保的投保方式。

国际建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建筑业市场是以一个业主主导的市场, 业主是建筑业发展的动力。要满足业主的需要, 就要保证工程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因自然风险或意外事故的发生而陷入停顿, 要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建成。在我国现阶段建筑市场属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 存在着市场竞争无序, 业主的行为不规范的现象, 例如:压低承包价、要求承包方垫资、拖欠工程款、与承包商签订不平等的条约等, 承包商为了节约开支, 会尽量减少投保计划。另外, 从世界工程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 在英国等发达工程保险市场, 在投保方式上, 逐渐由以往的以承包商投保为主向业主投保为主转变。因此, 结合我国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外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 对工程项目本身的保险实行以业主投保的投保方式, 可以避免漏保或重复保险;可以获得谈判的优势, 不仅会减少保费, 也能降低免赔额, 有利于业主控制投资;业主可以根据工程进度情况, 决定是否需要增加保险或续保, 从而使工程建设获得较充分的保险保障;当发生索赔要求时, 由业主一家与保险公司谈判, 可以使索赔程序得以顺利进行, 业主就能迅速获得由保险公司支付的索赔款项, 及时地恢复施工。

(三) 积极寻求专家、风险顾问和中介组织的支持。

业主在进行保险安排时, 可以组织专家、风险顾问或保险中介人来协助投保, 为其选择合适的保险人和合理的保险方案服务。项目业主采取通过编制保险招标文件, 组织保险招标, 公开询价, 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投保, 可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 组织有关方面代表共同组成专家评审小组, 采取定量打分、定型分析、记名投票, 形成专家组的推荐意见, 便于进行保险决策。在进行再保险安排时, 也需要国内和国际的再保险人积极参与, 以便在更广的范围内分散和转移工程风险。

(四) 大型工程项目的保险需要共保、再保险来进行风险转移。

在大型工程项目的保险活动中, 可以采取选择多家公司组成共保体来对工程项目进行承保, 通过确定首席承保人, 共保人与投保人联合签署一张保单的方式进行。同时, 在大型工程项目的承保中, 保险公司要十分重视再保险的安排, 以便降低承保风险。工程风险通过再保险、甚至不同层次的转再保险, 可以将风险在更多的承担主体、更广的范围内进行分散。因为对于工程保险而言, 在一定程度上, 实际上是再保险主导了原保险。原保险人能否获得再保险人的支持以及再保险的安排, 是原保险人签发保单的重要前提。有了再保险人的支持, 可以扩大原保险人的承保能力, 增强业务开拓能力;减少保险责任准备金的提取;降低原保险人的财务风险;增加被保险人的信任, 为建设工程项目提供可靠的保险服务。

(五) 保险公司应当加强风险管理。

保险招标的方式对投保人有利, 保险公司会面临竞争压力, 可能会给保险公司带来风险, 保险公司应重视风险管理。保险公司要在保前、保中和保后作好风险调查和评估, 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 注重发挥保险的防灾防损职能, 切实防范自身的风险, 从而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提供风险保障。

摘要:从三峡工程的保险实践来看, 三峡工程形成了“业主集中投保、公开询价招标、多家公司共保、合理安排再保”的保险模式, 为在工程项目中推行保险制度, 加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 有必要引入保险机制, 并为工程保险制度的推行创造条件, 对工程项目本身的保险实行以业主投保的投保方式, 积极寻求专家、风险顾问和中介组织的支持, 通过共保、再保险来进行风险转移, 切实加强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 从而充分发挥保险的作用。

关键词:三峡工程,工程保险,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工程险欲从三峡走出去.http://www.sina.net产经网-中国商报, 2002-10-29.

篇9:天道、人道及三峡工程

人是什么?自然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什么?

西方自从文艺复兴以来,就有人声称:“人是万物的尺度”,更有人扬言:“人能够为自然立法”。

在中国,荀子说过“人定胜天”。到了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被发扬为“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为此,国人曾上演过一些悲剧。如:全民大动员,对麻雀进行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围剿;农村一些地方为了使亩产上万斤,而总结出的那个“合理密植”,以及“劈山造田”、“围湖造田”、“围海造田”……广大群众发扬着“要把山河重安排”的冲天气慨。

大自然始终是人改造和利用的对象,尽管,有“合理”利用这一限定。在我看来,在这个“合理”所赖以形成的价值坐标中处于中心位置的,始终是人!其它一概被排斥在中心以外。诚古人所言:“万物皆备于我”,此乃天经地义。而且,“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人所考虑的只是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兴利除弊。所谓“合理地”或“更好地”开发、改造和利用大自然,其实质只是如何协调人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如何把握人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类是自私的,并且对其自私缺乏全面深刻的反省。至今,即便人类的自责,也多是从自然科学(工具理性)方面就事论事提出来的。譬如:乱砍滥伐造成的森林面积减少并由此而派生的土地沙化;无节制的开采所造成的能源匮乏;大量的捕猎使得动物物种日益减少因而导致的生物链的断裂;工业烟尘的随意排放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及其对臭氧层所形成的破坏等等,似乎我们只要克服了以上诸般不利因素,便可万事大吉。人与自然的改造与被改造、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在不少人那里已被视为当然。

我以为,造成灾难的症结恰在这里。

从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首次提出三峡工程设想,至1992年4月全国人大七届五次大会审议通过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七十三年过去了,对于一个跨世纪工程来说,这点时间不算长。

三峡工程上马,是中国国力提高和科技进步的一个见证,不少人为此而额手称庆,其实,更值得称庆的是,诸如“自然”、“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三峡工程讨论的重要内容,被专家们反复论证着。真正难能可贵的是,三峡工程的上马是民主表决、审议通过的,还真有一些代表投了弃权票和反对票(赞成:1767票,反对:177票,弃权:664票)。不像过去官话中常说的那样:热烈鼓掌,齐声欢呼,全票通过。政府一项重大决议,其中的利弊得失,要经过充分酝酿与讨论。老百姓对于有关部门的种种方案,有提出质疑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力,并不为此耽心会被打翻在地。人们更应当关心的是,这些不同意见,能否得到充分重视和认真研究。在中国,一些事情开始有了一定的透明度,更多的人冷静下来了,开始学着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问题,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个民族的盲从。看样子,中国进步了的不光是科技。

毋庸讳言,三峡工程上马后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大坝出现了裂缝;库区的污染问题;地质灾害……这些问题都相继被处理着。在一条堪称中国命脉的大河上筑高坝,外国的一些专家把三峡工程称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这么一个世界级的大工程,涉及到诸如资金、移民、泥沙、航运、坝工、土方、材料、设计、管理、技术保证、质量监督、地质地貌、生态环境、自然灾害、文物抢救等诸多问题,人们对长江和三峡工程的认识也不可能一步到位。重要的是,我们当初是否对这些问题有过预见?

人是一个会犯错误的动物,对于自身的浅陋,应时刻保持一种高度的警觉。

“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定位,似乎早有成论:人类在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中认识了自然,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高对自然的认识,来适应自然的规律,然后改造自然的条件以获得自身的发展。

问题在于,人类目前对于自然及自然规建的认识和适应,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对自己往往估计过高,何以如此呢?正是那种以改造和利用为目的的认识论使得人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变得心浮气燥,站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立场上来观察事物,无法做到全面而深入,这难免为人类日后的生存与发展埋下隐患。

今天,如果我们再不及时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一味地强调对于大自然的改造、开发和利用,势必导致人和自然的紧张对峙。多少年来,战天斗地的国人已经吞咽了许多苦果,难道非要弄到山穷水尽再来反省吗?我不知道,人们对于大自然这种改造和利用还有多大的空间,大自然还能充许我们再犯多少次错误,还能再给我们多少次改正错误的机会。

事实上,大自然的规律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有某种限制的,在这种限制面前,人类不可能为所欲为。世界,包括中国,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尊重这个限制,开始在“人”的局限面前心平气和并心安理得,这应该是人类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不少人终于明白:人类不能总以“向大自然发出挑战”的形式,来强调人类的创造和发展。人类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就不可能背离天道,另立人道。

篇10:野三峡导游词介绍

野三峡黄鹤峰林景区分三段,第一段从开门见山到黄鹤之巅,讲的是廪君成长文化。第二段是从黄鹤谷到洞天福地,讲的是廪君征战文化。第三段是从参狮门到轮回长廊,讲的是廪君遗迹文化。黄鹤峰林景区台阶共3598步,从游客接待中心到黄鹤之巅1599步,从黄鹤之巅到罢剑山是步,是景区建设者开发商独具匠心设计的,这是天机,只有他知道玄机。

廪君得到玉皇大帝册封后,成为一名巫师(又称巴巫相)。当时人类还过着洞居和渔猎生活,住山洞、吃猎物,非常崇尚鬼神,因而对巫师特别崇拜,靠巫师占卜凶吉,预测未来,决定行止。巫师在人们心目中是“神”的化身,是人神对话的主要途径。

新石器时代,在清江流域不仅居住巴氏一族,还居住着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等部落。平日里,各部落和睦相处,相安无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清江以外的一些部落,开始了种植业和养殖业,逐渐强大起来,威胁着居住在清江流域还处于渔猎时代的各部落。于是,年轻的巴巫相想把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等四个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五姓联盟,共同对抗外敌入侵,确保部族安全,四姓都表示赞同。

上一篇: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到校上晚自习的安全管理工作下一篇:个人申请加入精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