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儿童节朗诵的诗歌

2024-08-08

适合儿童节朗诵的诗歌(精选8篇)

篇1:适合儿童节朗诵的诗歌

一二三四五,

我们等得好辛苦!

六∙一,我们的辉煌,我们的希望,

六∙一到来了,我们放飞梦想的时刻到了,

我们梦想,有朝一日,我们一定会做好工作,

成为祖国的栋梁,再接再励为国家效力。

六∙一,给我们带来天真可爱,给大家带来童年美梦,

六∙一,给我们带来飞翔的.翅膀,给我们带来成功的信心,

六∙一,给我们带来欢声,给我们带来笑语,

六∙一,给我们带来祝福,给我们带来希望。

六∙一,你是我们3亿6千万中国少年儿童的骄傲与自豪!

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们都来庆六∙一,庆六∙一!

篇2:适合儿童节朗诵的诗歌

篇一:适合儿童节朗诵的诗歌

《祖国妈妈》

您是蓝蓝的天空

我们是展翅高飞的小鸟

祖国妈妈

您是广阔的海洋

我们是海中欢快的鱼群

祖国妈妈

您是富饶丰美的草原

我们是幸福顽皮的小羊

啊,祖国

您是慈祥的母亲

儿女们要努力学习

天天向上

从小奋发图强

长大为您添彩增光

篇二:适合儿童节朗诵的诗歌

《祖国,感谢您》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赐予我金色的生命!

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让我的身体里流着炎黄子孙的热血!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给予我优美的环境!

游黄山,登长城,过三峡,让我在这青山绿水中自由地徜徉,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传授我渊博的知识!

学天文,习地理,明历史,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所给予我的一切!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

——感谢您,我的祖**亲!

篇三:适合儿童节朗诵的诗歌

《母校》

伟大的母校,您是春天的太阳,慢慢升起,让我们有了温暖,我们被您感动,我们因您而骄傲。

您是翅膀,带我们在知识的太空翱翔;

您是水,悄悄地流进我们的身体里。

您是风,把我们吹走,让我们

拥有美好的明天。

您无私的奉献,让我们成为世界上最炫丽的花朵。

我渺小的心灵,为您绽放,愿母校越来越美丽。

篇四:适合儿童节朗诵的诗歌

《老师的微笑》

老师的微笑

是风中的帆

没有风

哪有起航的船

是晨曦的露珠

没有露珠

哪有折射出的七彩阳光

老师的微笑

是学生心中的糖

没有糖

哪能尝出口中的甜

老师的微笑

是梦幻中的风筝

没有梦

哪有风筝飞得那么高那么远。

篇五:适合儿童节朗诵的诗歌

《感恩的心》

沐浴着爱的阳光,感受着爱的滋润,倾听着爱的语言,走在充满了爱的道路上。

爱,来自哪里?

来自妈妈的怀抱。

妈妈的爱是一杯浓浓的茶,妈妈的爱是温暖的摇篮。

爱,来自哪里?

来自妈妈的一声问候。

妈妈的爱是雨中的一把伞,妈妈的爱是寒风里的一件棉衣。

因此,我要怀着感恩的心,去细细品尝那一杯茶。

因此,我要怀着感恩的心,去听听那一声声唠叨。

我更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轻轻叫一声:“妈妈!”

篇3:适合儿童节朗诵的诗歌

正因为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 所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追求高品质的学习方式, 就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综合化。作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方式, 行为方式并不是唯一的表征, 表面的热热闹闹并不表明学习方式的高效。

传统的学习方式以传授知识为主, 以教师讲授为主, 以课堂学习为主, 学习活动成了知识技能的生硬记忆、机械训练过程,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批判这样的学习是“仅发生在学生的颈部之上的学习” (from the neck up) 。学生成为了接受灌输的对象, 被剥夺了学习的自主权, 也阻碍了主体能力及情意品质的全面发展。固然, 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就是要改革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局面, 尽可能地调动和整合学生的行为、情感、认知、社会化等要素, 推动学习任务的完成, 促进学生的全域发展。

学习方式变革的出发点及其归宿都是儿童。儿童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 他们的天然特征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什么样的学习适合他们?

一、立足哲学人类学理论, 探索正确儿童观的哲学基础

一说到儿童, 出现在我们头脑中的词语往往是:天真、淳朴、活泼、好动、情绪易变、打打闹闹、爱玩。这些特征带给我们做教师的不只是喜, 更多的是恼。而这一切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人类生命演化走过了漫长的道路, 从“死”的无机物渐渐演化有生命活力的蛋白体, 然后又演化出原始单细胞生命, 再经过原生动物、腔肠动物、两侧对称动物、后口动物、棘皮动物、原始棘索动物、原始头类、有颚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等诸阶段, 最后才出现人类。这个过程长达几十亿年, 人类个体怀胎9个多月便迅速地重演了这一辽远的征程。[2]所以, 人类胚胎发育是对人类产生以前的整个生命史的复演。

愈为久远的历史, 也就被愈后继的个体生命以浓缩的方式重演过, 因而也就被以更为精炼的形式浓缩在基因、表现在生理层面上。人类的大脑就是这种演化的产物。人的大脑由三重结构组成, 这个三重构造就是按人类进化顺序而来的, 生物进化的历史便直接刻画在人类的脑结构中。新皮层是后天进化的产物, 主司情感的大脑部位还更为原始, 这说明情绪的出现比理智、认知要早。[3]

生理层面是如此, 精神意识层面也是如此。有学者认为, 儿童6岁前后, 表现出远古时代初期人类极不稳定的阶段;8~12岁, 呈现远古时代人类的特征;少年期, 暗合中世纪文化的特征;青年期, 是较新近的祖先特征的反映。也有学者以复演说为依据, 划分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认为幼儿期是哺乳动物到原始人阶段;意识的学习期是人类古老文化的阶段;青年期是近代文化阶段。[4]所以黑格尔明确指出“每个个体, 凡是在实质上成了比较高级精神的, 都是走过 (人类精神发生) 这一段历史道路的……”[5]也就是说, 每个个体都要重走以往过去的精神之路, 这条路实质上是已经完成了的史实。

后辈重演愈为久远的历史所用的时间也就愈少, 愈是古老的遗传特性愈比后者更为稳定和强大。蒙台梭利就认为儿童天生具有一位“内在老师” (the inner teacher) “或“内部向导”, 它使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 他们在“内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工作着。蒙台梭利的“内在老师” (the inner teacher) ”或“内部向导”实际上指的就是儿童不断的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生长潜能, 也就是历代祖先生命发展的浓缩 (当然, 这一浓缩不是“死”的, 而是“活”的, 是一种具有动力系统的追求自我表达的生物潜能) [6]。因此我们可以说儿童的精神成长是随着基因规定的轨迹而成长的, 它是对人类精神文化现存历史的复演。而在成人精神发展的矛盾运动中, 遗传因素在个体成熟时已经在最高水平上表现了自身, 因此它在成人的发展中几乎不再发挥作用。这就是儿童精神成长的特殊矛盾与成人精神发展的特殊矛盾存在重大差异的根源所在。笔者认为, 这也就是在人的发展观上互相对立“预成说”与“外烁说”根源所在, 这对立的两派学说, 各有人类学的根据, 只不过着眼点不同。

就拿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游戏来说, 它就是人类祖先的运动习惯和精神通过遗传而保留至今的机能表现, 是儿童对人类早期功课的重演。要了解远古时代成人, 看儿童的游戏。儿童对某一种游戏发生兴趣, 是因为他能碰触、复活人类深切的、根本的情绪。

认识到了这样的人类演化进程, 你还能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吗?你还能以成人的要求去要求儿童吗?儿童经历着一个有规律的发展顺序, 这个顺序是由种系的进化决定的, 外部的影响无法改变这个顺序。所以,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精辟地说:“在万物的秩序中, 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 童年有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 把孩子看作孩子。”[7]据此他提出“消极教育”的策略:“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你开头什么也不教, 结果反而会创造一个教育的奇迹。”[8]“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 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9]周作人也倡导儿童教育“务在顺应自然”, 他认为“儿童的精神生活本与原人相似", 成人应“顺应满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与趣味”。[10]鲁迅亦主张顺应自然教育, 他认为, ”我们从古以来, 逆天行事, 于是人的能力, 十分萎缩……”[11]

二、借鉴新人本主义哲学观, 寻找科学的儿童学习观的新视角

人的精神世界有理性成份与非理性成份之分。近代以来, 科学在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取得了极其壮丽的成功。科学的成功, 一方面为科学赢得了普遍的信任和尊重;另一方面提高了人们对科学的期望。在这种信任和期望中, 对科学的崇拜和迷信逐步滋长起来。人们相信, 依靠科学和理性, 人类便无所不能, “没有一样改变办不到”。“科学万能”是这种迷信的集中体现。

“理性”是否就是人类精神的全部?科学是否万能?面对“科学理性”的极度膨胀, 哲人们惊呼“神灵”不见了, 人类的诗性消失了!所以要找回人的另一半, 唤醒人沉睡的感受、直觉、情感、幻想的灵性。

非理性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对理性的无限推崇, 看到理性的有限性。叔本华指出, “人类有好多地方只有借助于理性和方法上的深思熟虑才能完成, 但也有好些事情, 不应用理性反而可以完成得更好些。”[12]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柏格森也认为, 理性只能处理非生物, 一旦触及生物或人, 理性就一筹莫展。“理性的特征是不理解生命的本质”[13], 因为理性根本上是一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 以理性方式的认识要基于对事物的分解。

因此, 我们必须把“知识至上”从神殿请下, 而换以“完整人格的建构”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唯一和终极的旨归, 并且遵循儿童年龄特征, 以“感性”的学习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三、分学科研究, 探索高品质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构建策略

综合多学科研究的成果, 我们初步提炼出以下几种学习方式和操作策略。

(一) 亲历实践, 感性活动中获得个体经验的实践性学习方式

教育即生长, 既有个体心智、才能的增长、完善;也有社会性的生长, 对社会规范、民主平等意识的培育。就其个体心智生长来说, 孩童身处这样一个特定的发展时期, 不仅有知识习得的任务, 其感官的机能的发育也是教育的任务。这是常常被忽略了的。所以, 在单纯的知识传授、应试教育的重压下, 我们孩子的许多感官被弃之一旁, 大脑的机能区域也只是被使用了很小的一部分, 许多潜能还没萌发就被压抑了。这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最最可悲之处, 也是一些被寄予厚望、实质是被功利熏染的早期英才教育“扼杀”天才的罪恶所在。

感性是人性、人格中与生理直接相关联的部分, 如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直觉等, 它以人的本能冲动和情感过程为特征, 感性的发达意味着生命活力的充沛。[14]也正因此, 儿童天生就是探索家、天生就是主动者、实干家, 只是我们过早把这种欲望遏制了。

我们在许多教学活动中, 对于能够提供和学习对象直接接触机会的、能亲临现场的课程内容, 我们就不单纯借助文本、单纯依靠口耳相授, 也不去凭借挂图、标本、音像等间接手段, 干脆要么把学习对象请进课堂, 提供给学生;要么走出课堂, 让学生亲历现场。学生直接接触事物, 任凭他们观察、摆弄、拆装、品尝、倾听, 用眼、用耳、动口、动手、使工具, 视、听、味、嗅、思, 所有器官开启, 使他们在与对象的交往中获得个体的丰富经验。

这种学习方式更多适用于低幼年级, 适合于认识动物、植物等实物, 接触大自然的学习内容。

(二) 联系生活, 赋予抽象的知识、道理以意义的生活化学习方式

我们的许多课程, 其内容都是从各门科学中选取、加工而成, 表现为各种知识及结构, 服务于各自的逻辑, 具有较大的抽象性。科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渗入人文学科, 使得一些人文学科也是如此演绎, 呈现严整的结构逻辑、抽象知识点的罗列。从本源上追寻, 知识来自客观世界, 许多知识直接地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提炼而来, 特别是儿童学习的一些基本知识与道理, 更直接地与生活关联。教学过程只着眼于知识的掌握, 忽视知识底下丰富生动的深厚现实根基, 教学的价值充其量只是把知识从一个容器搬到易一个容器, 教学方式势必是单向灌施, 机械记诵。

我们在研究中, 针对与现实生活有较大联系的教学内容、可以与生活世界联系的知识, 教师先对教材作生活化处理, 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 或把教学内容整个儿变成一个生活事件, 或者引入一段生活场景, 课堂教学变成师生参与生活、共解决问题、共同经历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方式数学、科学、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学科都可适用。

(三) 转换角色, 置身文本情景的体验性学习方式

对于语文、品德与社会、美术、音乐等人文学科, 其本质是关涉人的生存状态的体验、生存意义的思索, 对这样的学科, 分析、推理、判断等理性的解剖刀一经举起, 完整的作品就会被肢解, 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血肉丰富的人物形象、不可言传的内心活动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所以在这些人文学科的教学中,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通过语言描述、配置道具、播放音画等手段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 把自己充作教材文本的人或物, 获得像文本中人或物一样的感受, 替他们行动、思考。

(四) 整合内容, 确立研究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卢梭认为, 人天性好动, 在好动这一天性的基础上发展出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寻求知识, 发现知识的动力, 所以发现感探究欲是人天生具有的而不是外在要求的。[15]在孩童时代, 这种欲望兴趣显得格外强烈。教育的责任在于保护孩子的这种天性, 并且加以光大, 使它们在面向生活世界、科学世界的探究活动中自主建构知识, 获得体验, 发现科学知识的意义, 发展健全个性。

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提倡学生随时提出问题, 敢于亮出自己面临的认知上的矛盾、自己大胆的猜想、假设;教师或者鼓励学生自己解决, 或者随时点拨、顺手疏导。对于那些信息容量大、思维价值高, 在整个学习内容中有关键作用的问题, 教师捕捉后作为学生共同的学习主题, 组织起探究学习环节, 甚至延伸至课外。

此外, 教师对有相似、关联性的课程学习内容加以整合, 在完成教材教学任务后, 让学生根据各自兴趣所在, 选择相关的内容作为自己探究的主题, 把学习内容进一步深化。学生自己寻找资料、动手操作、请教他人、整理分析所获得的材料, 从而证明、证伪自己原来的观点。

正确儿童观的确立, 能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儿童主体地位的确立更加自觉, 师生关系转变成交互性主体的新颖关系, 师生角色地位发生根本的变化,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 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共同参与者、鼓励者和欣赏者。同时, 也会带来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方式的变化。

篇4:诗歌的朗诵技巧

【关键词】诗歌 朗诵 技巧

一、以真挚的情感为基础

朗诵者应以真挚的情感来深刻感受诗人的感情,再呈现出适当声情技巧。可由以下三个步骤来达到:

解诗:所谓「解诗」,就是正确分析和深入理解诗的思想感情,探索诗人的创作动机及诗篇的构思。可由以下步骤来达到:

1、熟读诗——掌握作者:把握作者对诗篇的创作理念及构思,是最好且最直接的方式。——

2、深刻解诗:「解诗」并不是照着字面上的意义分析一下就够了,除了掌握作者外,而是要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基础,努力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动机。进而分析每段,每句,甚至每个字的内在意义。不仅这样,而且要把诗内所含的思想情感,逐渐变成自己思想情感的冲动,直到情不自禁不能不说的时候,再开始朗诵。

3、掌握基调:「基调」就是朗诵时整首诗的「主题意识」、「主题呈现」的整体方式。诗的基调可能是忧伤的、愉快的、励志的、哀恸的等等,

4、入诗

首先入诗的应是朗诵者。朗诵者因着深刻理解诗句而深受诗意感动,而后藉由丰富且适切的声情表达方式,感动了自己,最后感动了听者,双双进入诗境之中。

为了不使朗诵者误解诗人、诗意,因此,朗诵者在朗诵前有三项功课:一为字音正确,二为根据诗作的主旨,揣摹作者所要表达此字词的状态。譬如「冷」, 是「寒风刺骨」的冷?还是「冰天雪地」的冷?抑或是「春寒料峭」的冷?至于第三层次的抽象体会,朗诵者则需要更多练习,试着把握其中的精微之处。譬如「身冷但心不冷」的雪中送炭的「感激之情」,或是「身不冷心却冷」的世态炎凉的「绝望之情」,思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该如何用声音来呈现。透过这三项功课,用心的朗诵者便可以适切地用声音来传达他所体会到的深层情感的部分。

深刻地体会诗作中的字词意义、状态、境界后,这时朗诵者必须将自己的情感触角导向作者或是作品,从感情的角度再来深刻地理解作者、理解作品,这时需要靠朗诵者平日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累积。因此,若能在选择朗诵的题材时,配合朗诵者本身的年纪、历程等等的生命经验来挑选诗篇,相信必能有真挚的情感作后盾。反之,若相距过大,朗诵者在诠释上可能会十分吃力且容易矫情。

「完美的朗诵」是对朗诵者不间断的考验,要把握「诗情」、「声情」的轻重。重要的是,朗诵者以真挚的情感为基础,而听众是不是已经接收到朗诵者所传递出去的「诗情」。至于「声情」的技巧应该在不着痕迹之中,称职地扮演推手的角色。

二、以丰富的声情为方法

声音是很有「表情」的,不过一般人并没有特别注意它。仔细想想,我们经常能藉由别人的说话声调与语气中,探知他人的喜、怒、哀、乐。这也就是所谓的「声音的表情」。

用来表达诗情的一种方式。

1、字正:

2、腔圆:就是要求吟诵时声音饱满、圆润、优美和腔调婉转、圆活、动听。「腔圆」是对声音的再要求。若朗诵者只做到了「字正」而无「腔圆」,就算所发出的字音十分正确,但是听起来却缺乏了感情、不动听,就像是机器人说话般平述的口吻。因此,「腔圆」就是朗诵的第二重要的基本要求。

三、以适当的仪态为辅佐

任何需要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形式,如戏剧、舞蹈、相声等等,表演者整体的体态所传达出来的肢体语言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戏剧的舞台上,表情和动作是「主」;而在诗的朗诵舞台上,表情和动作是「宾」。表情和动作是不能喧宾夺主,损害了诗的「朗诵」,于是这期间的尺度就须是恰当的掌握。

在整体的仪态中,以眼神最为重要。眼神生动,是所有肢体动作的最基础的要求。若眼神恍惚、不专注,就算表情再逼真、仪态再自然,也让观众觉得缺乏真实感。但是,就团体朗诵而言,要所有人的眼神生动且专注,训练起来将十分不容易。

但是,经过严格训练后,眼神生动便可以有以下三种传达的效果:

(一)专注度

由朗诵者的眼神,我们可以立即地看出朗诵者的专注度如何?再藉由专注度所呈现出来的深浅,可以看到朗诵者的态度,是否恭敬地、全心全意地诠释诗意?若朗诵者自身十分专注地进入诗境当中,这也才能带领着观众进入诗境中。若朗诵者自身眼神恍惚、四处飘荡,又如何能说服观众呢?在方法上,可以藉由处理眼神视线停止处及眼神流转的方式来传达专注度。

(二)形象传达

在朗诵中,形象的传达当然绝大部分是由声音的感情表现来呈现。不过,眼神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譬如:当朗诵者正慷慨激昂时,眼神的传达却是柔弱无力的;当朗诵者正哀凄悲痛时,眼神却是炯炯有神的。这时,不论朗诵者的声音呈现如何丰富恰当,眼神一不对味,整体的感觉就走味了。对观众而言,更感觉到声情与诗情的格格不入。所以,朗诵时,眼神要配合诗意呈现,传达出诗中不可言喻的鲜明形象。

(三)增加意象

对朗诵而言,舞台上的道具布景呈现并不是重点。而在舞台上,也不太可能将所有的道具布景一一备齐。这时,便可善用眼神的暗示来让观众想象。藉由想象,不但可以使舞台的空间无限加大,更可容易地使观众进入他自己所想象的诗中世界。譬如:朗诵到「高山」时,朗诵者的眼神自然就会往上看。如果是很高、很高的山,还要将眼神的视线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延伸,以展现「很高」的意象。在方法上,朗诵者可善用眼球转动的方式或眼神停止处的方式来达到增加意象的效果。

篇5:适合儿童朗诵的诗歌

明天,将茁壮成长,绿荫成行。

今天,我们是待放的花蕾;

明天,将花开满园,桃李芬芳。

今天,我们是潺潺的小溪;

明天,将汇成大河,汹涌奔放。

今天。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明天,将放出万丈光芒。

看,鲜艳的红领巾迎风飘扬;

听,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篇6:适合7-8儿童朗诵的诗歌

那安谧的姿态时刻感动着我,

教育我潜下心来,

熄灭一切物欲的喧嚣,

注目你,

篇7:适合儿童节朗诵的诗歌

一百年前的七月,

黑暗的东方迸射出希望的曙光,

雄狮昂起不屈头颅,

中华大地终获新生。

这是开天辟地的日子,

这是太阳升起的日子。

无数先烈前仆后继,

用鲜血染红了她。

最优美的诗,

是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

最动听的歌,

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全国人民由衷的心声,

传遍了神州大地每个角落。

井冈山的道路,延安窑洞的灯火,

改革开放的春风,科技发展的累累硕果……

篇8:浅谈诗歌朗诵中的情感表达

一、朗诵表演中的情感

诗歌是一种富于魅力的情感艺术, 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一种无限遐想的自由想象空间。朗诵者在朗诵时要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运用朗诵技巧, 准确、清晰、有感情、有变化地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 将作品的思想内涵阐释出来, 把情感抒发出来。一首诗歌的演绎, 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这样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地朗诵。

1. 充分理解作品抓住基调的整体性

基调本指音乐作品中的主要调子, 朗诵中引进基调的概念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 作品总的态度、感情。一篇作品能不能朗诵得好, 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充分理解作品中蕴涵的深层含义, 细心体会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把握住基调。不同的作品往往有不同的感情基调。同时, 作为朗诵者还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这样有助于理解作品内容并形成相应的朗诵风格。如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有两首脍炙人口的名篇《汉江临眺》和《使至塞上》, 前一首有“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的千古名句;后一首有“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千古名句, 但是, 作者写诗的背景确是迥然不同的。前一首, 作者受命南巡, 考察并提拔官员, 位高权重, 一言九鼎, 风光无限。所以诗人高唱“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后一首, 随着张九龄被贬, 唐玄宗假出塞宣慰河西驻军之名, 意在将王维排挤出朝廷。所以, 王维单车行至河边, 以悲戚之情写道:“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两首诗的背景不同, 作者的心情必然不同, 朗诵时的感情色彩和声音色彩也必然随之不同。另外, 对于作品的诠释, “功夫在诗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那“诗外”的功夫就是朗诵者的人生阅历和广博的学识。因此, 朗诵者要深入生活, 体验生活, 开拓自己的生活接触面, 力求生活的广度和感受的深度;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丰富对作品深刻内涵的领悟, 不可单纯地从技巧来谈朗诵表演, 只有对作品进行深入理解, 诠释的作品才能越准确, 表达出的情感才能越完美、越真实生动, 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声情并茂。

2. 理清结构层次注意基调的变化性

把握诗歌的基调后, 要进一步对其内容与结构进行分析, 目的是为了理清其情感变化的层次。朗诵者在朗诵作品时, 基调应贯穿始终, 但并不是说全篇作品用一个腔调来读, 不同的内容、心情都应有不同的语气表达, 是异中有同, 在生动丰富的语音表现中, 有着内在的和谐色彩。另外诗歌具有“跳跃性”与“含蓄性”的特点, 所以它的潜在语比较多, 朗诵时要注意分析把握这种潜在语, 对潜在语不同的诠释, 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表达。

3. 充分发挥想象形成画面展示意境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想象对于诗歌来说, 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内在因素, 充分发挥想象力是诠释诗歌作品时的必要环节。朗诵者应根据诗歌中所表达的意境, 借助丰富的想象力, 在头脑中形成相对应的画面, 并迅速进入角色, 把自身融入到作品当中, 以展现出景中有情, 情在景中, 情景交融的生动形象。朗诵者的生活阅历与情感越丰富, 形成画面、展示意境的速度就越快, 诠释出的内容也就更加丰富。因此, 朗诵者日常要多注重生活中的细节, 锻炼和培养自己对外界事物的观察能力、敏捷的反映能力和艺术的提炼能力。

二、诗歌朗诵中的语言表现

诗歌朗诵的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 是为了艺术情感表达的需要, 朗诵的语言呈现, 既要有感情色彩的千姿百态, 又要有声音色彩的万紫千红。标准的普通话、规范的语音、优美动听的声音是朗诵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条件之一, 要准确而清楚地表现作品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 还必须掌握好节奏、重音、语调等朗诵技巧。

节奏是诗歌的生命, 它是由作品的内容决定的, 是思想感情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循环往复。它是情感变化的晴雨表和温度计。赋予音韵美的语言节奏是由舒展的音节、变化多端的语气构成的。把握节奏就要对诗行中的音节进行恰当地划分, 根据诗歌意境, 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 以充满变化的语调表现丰富、具体的感情色彩。相对于散文、小说等文体来说, 诗歌的情感变化、节奏、语调的变化相对要大, 所以朗诵中情感性的重音、停顿比较多, 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也比较大, 朗诵者应注意对它们的控制。这种控制取决于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把握和引发状况。

三、朗诵表演中的情感与诗歌语言的融合

众所周知, 所有的朗诵技巧都是为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内容服务的。完美的字正腔圆、圆润动听的声音所传达出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 而声音的技巧加上诗歌的语言, 结合丰富、细腻、准确的情感表达, 充分地体现了声音与语言结合的艺术价值, 使语言表达更清晰明确, 感情抒发更细致动人。诗歌的情感是朗诵者通过优美的声音来传递, 诗歌的语言又进一步地让朗诵者传达出所体悟到的真正诗意, 感动自己, 感动听众, 最后双双进入诗境之中, 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 在朗诵学习过程中, 必须要重视学习朗诵者的情感与诗歌语言的融合。

首先要深刻“解诗”“解诗”就是了解诗歌的风格、创作理念与构思, 探索诗人的创作动机, 分析诗行、诗句甚至每个音节的内在意义, 做到全面了解作品。而且要把诗歌的思想情感, 逐步变成自己思想情感的冲动, 诗歌中的文字就是自己想说的话。其次是要“入诗”。所谓“入诗”是朗诵者要调整心态, 以设身处地的想象为基础, 迅速进入角色。因为有了“入诗”, 才有了诗人和朗诵者的浑然一体, 才有意境的开拓和情感的共鸣, 从而将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完美地表达出来。

摘要:本文从朗诵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和诗歌语言的有机结合进行探讨, 从而在朗诵过程中良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和语言, 达到完美的朗诵效果。

上一篇:他的微笑高三作文下一篇:采油厂集输站原油储罐火灾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