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传统文化

2024-08-18

和谐社会传统文化(精选6篇)

篇1:和谐社会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一、尊老爱幼

1、尊老敬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人的一生都要经过幼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等五个不同的阶段,这五个阶段又可分为靠父母抚育、独立生活和靠子女敬养的三个过程。由此可见,尊老敬老是形成人生良性循环、让人类繁衍畅流无阻的需要和要素。

2、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孟夫子的“老吾老及人之老”是提倡尊老,尊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没得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们也应该而且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为新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我们尊老敬老。孝敬老人从来是上合天理、下合人伦的事情。在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程中,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淳厚民风,才能保证家庭的和睦,也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我们的社会也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4、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和口头上,而要付诸实际行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一次充满爱心的行动,每一次尊老爱幼的行为,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甚至毫不起眼,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就必将起到榜样的作用,在无形中可以感动和潜移默化周围的人们。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养成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和谐,更融洽,更亲密,人间将到处充满爱。

5、尊老爱幼,人间美德!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行动,用心抚平老人爬满额头的皱纹,用爱抹去孩子写满童稚的眼睛,让世界亮成明灯一盏,让世界将变成最美好的人间!

6、人生最美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老年人拥有的是智慧和经验,每一句话里都饱含真情,每一个字都是渴望。不能嫌弃老年人爱啰嗦,多陪老人说说话,是最好的报达。

7、尊老敬老的可做的事情很多,关键靠行动。我们要自觉把尊老敬老根于心中,不断增强尊老敬老意识,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在家中做尊老敬老的先锋,在社会上做尊老敬老的模范,以实际行动将尊老、敬老、助老的优良道德传统发扬光大,为老人们营造一个美满、安详、健康、幸福的晚年,努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8、爱护幼小,是每位家长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明理和涵养随时随地传输到孩子的心灵。长者也要与子孙辈多点相处的时间,多一些相聚的时刻,可以知道孩子们的生活,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理所应当地为孩子的幸福快乐成长付出自己的一切。

9、尊敬爱幼的家庭是和谐的家庭,尊敬爱幼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尊老爱幼,我们责无旁贷,尊老爱幼我们必须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心和良心。

10、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积极地接过先辈们尊老爱幼的接力棒,把这个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

二、崇尚新风

1、倡议提高文明素质。要学习和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清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提高抵制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的能力。崇尚尊老敬贤传统美德,参与健康的民俗文化活动。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对老人生前多孝敬、多赡养,身后丧事简办,文明祭祀。

2、倡议开展文明祭祀活动。要以献花、种植纪念树、清扫墓碑、召开家庭追思会、网上祭祀等文明、环保、健康、安全的祭祀方式开展祭祀活动,纪念先祖,缅怀故人,主动摈弃祭祀活动中的陈规陋习。

3、倡议维护环境卫生秩序。不在街道和墓地焚烧纸钱,摆放祭品,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坚决杜绝发生火灾。要妥善安排祭祀时间,自觉服从管理人员的调度指挥,做到文明出行、文明交通,共同维护好公共秩序,消除公共安全隐患。

4、倡议党员干部作表率。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宣传文明祭祀,不从事、不参与不文明的祭祀活动,主动劝导亲朋好友的不文明祭祀行为,作“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崇尚健康”的带头人和传播者,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市民移风易俗、文明祭祀。

三、美化环境:

通过打扫卫生、植树造林、种植草坪等手段,使得环境变得越来越美观。

1、建立垃圾点,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定期处理。

2、生产垃圾、建筑垃圾尽量就地处理,不能处理的自行运送到垃圾处理厂。

3、房前屋后、路边地头,统一规划,栽花种草,栽植风景树木。

4、精心管护,形成自觉。

四、公益服务

1、环保节能公益活动: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低碳节能类的活动不仅美化环境、节约能源,还能变废为宝、宣传环保。我们要携手为环保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扶贫救灾公益活动:为灾区、为特困家庭募捐衣物。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好这里的孩子,教会他们懂得知恩图报,长大了好好地回报社会。

五、学富带富

1、按照“农科技术明白人→富民产业带头人→村组干部接班人”多向培养模式,把更多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更多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更多的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后备力量。

2、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创业服务团队,通过举办领办创办产业项目专题培训班、农村实用技术讲座、开展“菜单式”培训、进村入户现场指导等方式,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深入实施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重点抓好党员素质提升行动、“项目党员”行动、“党员带富”行动和党内帮扶行动,进一步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组织农民党员参加农村劳动力培训,参加培训的农民党员根据有关规定享受培训补贴政策。逐步扩大党员创业帮扶资金规模,每年优先向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创业的农村党员提供重点扶持。扩大农村党员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并按相关规定给予财政贴息。

5、鼓励农村党员创办领办或以参股形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及其他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6、继续加大农村党员创业示范户培养力度,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农民群众致富。

篇2:和谐社会传统文化

李红芹1

(黔西南州委党校兴义562400)

【摘 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及其价值观念的最高体现。传统文传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积淀,中国统文传化在天人关系、人际关系等方面包含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和谐”元素与智慧。因此,充分汲取和运用中华民族创造的智慧,以社会总体协调发展为出发点,树立和谐思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全球化为背景,融合各民族文化;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创新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和谐社会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文化,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就是建设一个富足祥和的社会。而且,中西方的不同论著中也皆含有“和谐”的思想诉求:在古代中国,《周礼》中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精神倡导,儒学中有“中和位育”、“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与建立“大同社会”的基本夙愿等,在西方,古有柏拉图“公正即和谐”的政治学论断,近代有空想社会主义“和谐制度”的理想追求等„„时至当今,社会的和谐依然是人类向往的一种理想状态,具有时代性、前瞻性与创新性的“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构建的提出则断然昭示出“和谐”的精神诉求是我们党与国家在构建国家与社会关系上,以及处理国际间关系交往中不断追求的一个崇高而又神圣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实现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更推进一步,将其纳入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说,古之传统思想与今之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渊源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巨大思想宝库,“和谐”思想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主张天人和谐,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是我国古代先哲们的理想追求,是其价值观的最高体现。

(一)“天人合一”思想——-构成中国哲人天人观的主旋律。

“天人合一”思想追求天、地、人整体和谐、交融、协调与按自然规律办事。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各有不同地论述过“天人合一”,这一思想构成中国哲人天人观的主旋律:如老子主张“顺天说”,荀子倡导“制天说”,《易传》提出天人调谐说等,但总的来说,“天人合一”论强调规律与行动的和谐性,认为人的行为以实现天道之求为已任,应体现宇宙大化之流行,强调人与自然的一致性,认为天道与人道、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才能不断维持和发展,人类社会才能与自然共生繁荣与协调发展,才能适时、适地满足代内需求,实现代际公平。“天人合一”思想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方向上的意义与思考。

(二)“中和”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流。

《易传》中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厚德载物”就含具有“和”的内涵与理念。儒学强调“以仁为体,以和为用”,其间包含有中和协调的核心思想理念,如孟1作者简介:李红芹(1973-)女 讲师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研究生毕业 专业方向:政治学

子有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曰:“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孔子的学生有若斯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中和”思想成为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流。2500 年前西周太史史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它强调的“和”乃是事物的对立统一,是一种“和而不同”,言即,不同的事物按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方可产生新事物,而相同的事物则不能够长期持续地发展下去。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为构建什么样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思想借鉴。

(三)“大同社会”——-古近代中国执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形式。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大同和平等的理想。儒家重要经典《礼记?礼运》中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大同社会”强调选贤任能,社会秩序安定有序,人际关系团结诚信和睦,人人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生活富足,社会供养有力,成为中华民族执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形式。不仅古代如此,近代以来,康有为追求的是大同,孙中山的理想也是“天下大同”。“大同社会”为构建怎么样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基本架构。

(四)“王道思想”——-传统文化人文关怀的思想重心所在。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继承周公以来的思想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王道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王道思想,荀子则将其提到了更高一种境界。这一思想强调以民为本,认为君臣关系乃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关心平民疾苦,以不忍之心爱民,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认为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思想包含有重要的人文关怀之意,认为“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仁政”说的立足点。为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宗旨上的意义和思考。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赋予这一思想以时代价值,将对于党和国家如何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真正实践爱民、利民、为民和富民的宗旨,仍具有可供借鉴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毕竟是中华民族连绵发展的文化命脉,造就了中华古老文明的经久不衰。而且,在与其他文化的接触、碰撞中,也日益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与超越民族界限的世界价值取向。近几百年来,一直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与人际关系失衡等人类生存难题。尤其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社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也因受其影响而出现诸多的社会不和谐因素。这越来越使人们日益认识到,对立、冲突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和谐共处、相容发展、协调合作才是正确的选择。为此,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掀起了一股股的“新东方文化”研究热潮,期许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积淀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也开始逐渐萌生。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是力图改变和扭转传统文化式微与社会关系失衡局面的必然结果。

二、传统文化式微与社会关系失衡要求做出“和谐”发展战略选择

(一)传统文化式微

中华民族繁衍了几千年,其间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文化终究是最深层的决定力量。但是在近代,传统文化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没有能够与时俱进,传统思想文化的地位被削弱。

而且,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也悄然登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由于西方文化倡导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主人与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和掠夺。尽管这种科学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西方科技发展,但由于其在本质上的反自然剥夺了自然本身所具有的发展权,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由此可见,西方文化不断融入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导致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政治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发展式微。试想一个没有价值观与文化支撑的社会,秩序与稳定能否维持也是个大问题。诺贝尔奖得主1988 年在巴黎发表的一个宣言也不能不令人重新来审视与思考传统文化,他们这样说道: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因此,要围绕社会和谐发展不断创新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这是实现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需要,也是积极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乃至世界和谐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社会关系失衡

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随着我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也必然发生分化,产生新的利益群体,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不断涌现。在这个政治、经济、思想急剧变革的时期,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趋于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不再盲目崇拜和畏惧权威,不再屈从或被动服从政府机构输出的政策、条令,而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现实、理性地去思考和判别自己的利益,有的甚至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道德沦丧也相伴随行,这些都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影响。可以说,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的同时,也是各类社会矛盾比较集中、冲突加剧的矛盾凸显期,如道德滑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贫困、失业等社会病症和社会裂痕诸种矛盾问题,城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关系失衡,不和谐的因素空前加大。面对市场经济所产生的上述诸多问题以及当今社会所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危机,让人不得不进行深深思索:怎样处理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根本上消除上述不和谐因素与问题?这还需要照顾到各阶层群众的特殊利益,需要主张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

和谐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是针对西方的经济发展涵盖社会发展的现代模式弊端而提出的。它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由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以及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也就是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矛盾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是一个历史的、辩证发展的过程。中国特色离不开中国的特殊国情与文化传统,就此种意义上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脱离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底蕴。为此,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深入研究、发展和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批判继承中外思想文化遗产,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综合创新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

三、以整合创新传统文化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开放与博大的容纳情怀,它哺育、滋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的文化大繁荣与交流,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与“一国两制”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些制度的建设,都源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传统文化的有益成果应该而且必须用来为我们的现代化国家建设和服务。尽管其不可能给我们提供解决现在及未来种种问题的现成答案,但其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所蕴含的“和谐”思想,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予人”,“修己而不责人”,“无为而无不为”等思想,对于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协调关系、促进发展意义很大。这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为此,有必要在广泛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

第一、创新传统“和谐”思想,以和谐思维为导向促进社会总体协调发展。和谐思维并不排斥矛盾,和乃不同事物之和,即多样性的统一与平衡。只有达到多样性的平衡才能实现“和实生物”。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以协调、平衡的方式稳步推进,以求得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和而不同”的社会,其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从而达到总体上的和谐。为此,要充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思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突破单一文化思维模式,树立和谐的思维观念,以和平促发展、以发展谋合作,从而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促使社会总体统一协调与和谐发展。

第二、适应形势的发展,变革传统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竭力倡导“新东方文化”,这说明“东方文化”在现时代有巨大的价值,但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变革。现代意义的“天人和谐”已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它强调人对自然的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反对人与自然的对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有鲜明的人文精神,却忽视了对自然界本身的认识和改造,而后者恰是西方文化注重的,也是西方文化价值所在。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需要整合和包容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和谐发展以求人类全面和谐发展和世界共赢。由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无视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而要在正确认识和看待文化多样性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不断汲取营养、丰富与发展本民族文化,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为此,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并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沟通中汲取营养,丰富与发展本民族文化。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当今世界所发生的空前剧烈的变化,如山洪、地震、海啸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性失业、战争、贫困、疾病等问题和现象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归根到一点,就是一种文化信仰危机使然,是文化观念的偏差造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种关系的失调。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则可以在弥合协调自然与人、社会与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上发挥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要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全人类,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了协调各种矛盾、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是对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超越。由于社会的和谐取决于人的和谐,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是人,而人的发展又是以个体为本位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工作、办事情都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着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更好、更健康、更全面的发展,才能达成真正的社会和谐。

第四、树立共赢观念,营造合作的互惠网络。现代社会是分工与合作、多样化与一体化

统一的社会,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人们都深刻感受到国际交流、合作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和合作互补的必要性、重要性。因为,中国是世界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不仅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胜意识,为此,要收到合作互补的良好效果,需要从独赢朝向多方面合作的共赢观念转变,意即在培养竞争意识的同时,营造合作的互惠网络。这些理念的达成需要我们在汲取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上积极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以促进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不懈努力。只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调节好收入分配关系,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够得以长治久安,才能为世界和平和共同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甲明.和谐思维探析[J]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

[2]晏绍祥.人类之知——-史学启示录[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3]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论文集[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姜汝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3]。路日亮.对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辩证思考[J] .教学与研究,2005(8)。

联系方式:

手机:***

篇3:和谐社会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启示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古人主张天人合一, 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 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而不能破坏自然。老子提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 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 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 与自然和谐, 达到“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庄子·齐物论》) 。孔子提出:“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 主张只用渔竿钓鱼, 不用大挂网拦河捕鱼, 并反对射猎夜宿之鸟。很显然, 他反对人类的滥捕滥猎, 破坏生态平衡。孟子提出:“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 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上》) 他所追求的是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途径, 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这一概念, 并提出了“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的命题, 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 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 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 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 善待鸟、兽、草、木, 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前提,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无限制地掠夺自然, 会造成资源的枯竭, 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 这不仅实现不了发展的目标, 反而会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生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无从谈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

1992年3月, 我国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 提出了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经过十余年的努力, 我国积极有效地贯彻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足, 一味强调对自然的“占有”和“征服”, 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后果, 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 我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人口、资源、环境同经济发展的矛盾异常突出, 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2003年,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 党中央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即以人为本的,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 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要把科学发展观真正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 就必须将它转化为一系列具体的思想、行为、政策和制度, 以解决怎样才能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对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当务之急是:首先, 立足国情,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应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其次,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人口的数量众多、基数过大、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严重因素, 实施科学发展观, 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计划生育政策,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把人口增长限制在生态环境可承受限度之内。最后,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二、人与人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古人提倡宽和处世, 协调人际关系, 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意思是说, 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 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所以这里的“和”并不是盲目追求一致、同一, 没有自我, 而是要通过各种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的最佳结合, 这是人们处理矛盾, 对待差异所采取的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所提出的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和”, 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 体现了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在实现人际和谐的方法上, 儒家认为应推行“仁”。“仁”的实施原则是推己及人, 由近及远。“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仁”的实施原则还有另一方面, 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以上两方面概括起来就是孔子所说的“忠恕”。前者为“忠”, 就是对待人、帮助人要真心诚意。后者为“恕”, 即宽容精神。孟子对推己及人进一步发挥, 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老子则在“自然和谐”观的基础上, 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无为思想, 其实质上是以“道”的规律作指导, 通过“德”的感化, 使人民实现自身“德”的水平的提高, 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即实现“民自化, 民自正, 民自富”。《老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 彼此和谐相处, 宽大为怀, 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老子所设计的大同社会理想, 虽带有乌托邦的旨趣, 但它作为一种崇高的目标和理想境界, 始终引导着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追求以人际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于注重和谐,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合”。古人解释, “和”是“以他平他”, 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和谐, 包括“和生”、“和处”、“和顺”、“和洽”等。千百年来, 古圣先贤对人际和谐有诸多阐述。“和为贵”、“政通人和”、“君子和而不同”、“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这些警句格言都揭示了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关系的纽结, 单个的、现实的人首先是人际关系的总和。在这里, 社会关系既体现在人际关系上, 又以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具体的人而言既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环境资源, 又是人自我发展的推动力量。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宏观维度来考察人际关系, 是人际关系的社会性生成, 是社会系统的人与人直接的总体性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当前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凸显, 利益关系更加复杂,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在这样的条件下,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就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不断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从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 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进和谐因素的过程。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 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应该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和谐关系。我们当前所要建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即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必须把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标尺, 把诚信友爱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把充分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作为奋斗目标, 让全社会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 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三、人与自身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 古人主张人之身心和谐, 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 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孔子认为, 人之所以为人, 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 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 所以孔子以“仁爱”为中心, 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 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 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儒家不提倡禁欲主义, 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 肯定人的正当欲求, 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道家创始人老子也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 他说:“载营魄抱一, 能无离乎?” (《老子》第10章)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 (《老子》第56章) 这是说, 具有和谐的人格, 就能“消除个我的固蔽, 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 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 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1]老子也主张以谦下不争、清静无为的方式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他说:“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 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这就要求人们效法天道, 通过无争、去奢、知足, 达到人与人的相对和谐。

在各种和谐关系中, 主动性都在人, 所以人自身的和谐是实现其他和谐关系的关键。人自身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 人自身不和谐就不会有良好的道德, 也不会有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儒家非常强调修身, 《大学》中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并把修身放在首位。儒家思想认为一个社会要成为一个比较和谐的社会, 他的每个成员都必须注重其道德修养, 有了人自身的和谐,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成了必然。正因为如此, 人自身的和谐应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心环节。

所谓人自身的和谐, “主要内容包括:人的思想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人的心理处于积极的状态, 乐观向上;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协调的发展, 是能力的充分展示和价值的充分实现”。[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需要的是一大批思想和谐的人, 即思想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这种人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上, 能全面、理性地思考和处理问题, 能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 以双赢为目的, 而不损人利己;在处理与集体的关系上, 能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 努力使个人的动机、理想、目标与集体的普遍性原则相协调, 既考虑个人利益, 又考虑集体利益, 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在处理与国家的关系上, 坚持党的领导, 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那些极端个人主义者和损人利己、唯利是图者, 都是思想极端不和谐的人, 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极不相称的。

认识到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真正注重以人为本, 把加强人自身的建设,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作为一切工作的真正立足点和出发点, 从而避免一味注重抽象的关系而忽视个体生存状况, 即只见关系而不见人的弊病。在个体心理层面上, 要加强自身修养, 能尊重人、理解人, 学会容纳别人, 提倡宽和处事, 不仅能欣赏别人的优点, 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容忍别人的缺点, 创造好的人际环境;从人的发展的层面讲, 人自身的和谐就是指人的能力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所谓“全面”, 主要是指人的各项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养成和提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个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和谐统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就是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是个理想目标, 人的充分发展、最大限度发展, 是人发展的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完全达到这个状态需要经过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渐进过程。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 1984:283.

篇4: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法制建设

摘要:文章从“和谐社会”的政策目标出发,在分析“和谐社会”与法制之关系、传统文化与法制之关系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应当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和法制建设之间的三种关系。

关键词:和谐社会;法制;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0-0163-02

1“和谐社会”与法制

自十六届四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社会目标以来,全国各个行业中的各项工作无不以“社会的和谐”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那么,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是“和谐社会”?

在我看来,“和谐”一词意指一种非冲突状态;那么“和谐社会”便是指非冲突的社会状态。如果将这种“非冲突的社会状态”看作是一种应然之理想的话,那么它的标准在哪里?换句话说,达到它有什么样的要求?在我看来,一个社会能够称得上“和谐”,必须具备如下要件:第一,该社会是一个包容多元价值观的社会。第二,该社会整体上运转有序而安定。第三,该社会中人人得以正当的手段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要满足第一个要求,即“包容多元的价值观”必须注重自由和平等;要满足第二个标准则必须注重安全和秩序;要满足第三个标准则必须注重人权和正义——自由、平等、安全、秩序、人权和正义——这一切恰恰是法制的内在基本理念!我们完全可以说,良好的法制是“和谐社会”的构成要件,法制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制度保障。

如果说,法律是由“规则——政策——原则”构成的话,那么“和谐社会”这一政策目标的提出,就对法制提出了一种更新的、同时也是更高的要求:

其一,它要求法制坚持和完善自由、平等、安全、秩序、人权、正义等基本理念。也就是说,我国的法制必须沿着既有的道路深化和发展,并尽快的修正在以往的实践中的那些忽视上述理念的做法。其二,它要求法制拓宽自己的视野,在运转——也即司法实践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只重视“法律和谐”,也必须将“社会和谐”作为法制行动的目标。也就是说,法律不能再仅仅只以自身的逻辑行动,而必须以社会效果作为目标来行动。其三,它要求法制必须利用自己“正义的看门狗”的身份,去化解社会的冲突,把社会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保障社会的安定。

简而言之,“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在根本上是对法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也就对正在进行中的中国法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的法制建设既要提高法制自身的水平——改善既往那些不合理的法条和配套制度;也对法制的运转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法制在社会生活中更广泛的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面对这种种的、更高的要求,法制建设必须注重更多的因素,必须仔细审视自己所身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以便与社会生活相协调,而传统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2传统文化与法制

美国学者萨皮尔在《文化:真与假》一文中科学的指出,文化一词有三种用法,进而也就有三种意思:

其一,指文化的物质和精神的两方面;其二,指一种确定的、衡量的性价值标准;其三,指有关生活的各种普通态度和观念。

在我看来,前两种意思属于对文化学研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对于法律学理探究来说,更重要的是第三种意思上的“文化”。因为法律是以调整人的行为为手段来达到自己所希望的社会关系的,而人的行为,总是基于一定的关于生活的普通态度和观念来实施的。因此,对于普通生活态度和观念进行探讨,便在是法制建设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这种探讨是处理“法制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国的法制(法律及其配套制度)是一个舶来品,其内含的对于生活的普通态度与观点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关于生活的态度和观念并不完全相容——二者之间有交集但并不是全面重合。仔细思考,便会发现二者之间有三种关系:

其一,相同。也就是东西方社会所共有的那些普世性价值观念。例如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事实上便是一种人道原则。这一点,和西方法制理念中的人道主义是相同的。

而这种相同的状态,无疑会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因为相对于法律是一种“应然意志”而言,文化总是一种“实然存在”。当实然存在的的某种理念、价值观和意蕴与我们欲求的法律关系之间有某种共同之处的时候,这些实然存在的文化总会在事实上起作用去促进法制。

其二,相异。例如在西方法制观念中,将婚姻看作是仅仅关于个人的事务;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却将婚姻看作是一种家族事务,并对婚姻的双方附加了许多家族本位的责任——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便是从家族延续的本位出发对于夫妻双方附加的一种生育上的责任。

人们在这些传统文化的主导下有可能实施一些与法制理念不合的行为,但所造成的结果并不一定就与法律的欲求相违背。例如将婚姻看作是家族事务的观念,就有可能从责任、义务的角度出发去要求婚姻双方善良、忠诚行事,这可以使得婚姻更加稳定——这也是《婚姻法》的诸多欲求之一。

其三,相反。例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说法,这在事实上表现的是一种厌讼的情绪;而主张、甚至鼓励人民用法律的手段和途径来解决纠纷却是西方法制的基础理念之一。

正是上述这个“其三”,即传统文化中与法制内核理念相冲突的这一部分,是值得去探讨的问题——它可能是法制建设进程中的绊脚石,也很可能阻碍“和谐社会”的达成和实现。

人是历史性的社会存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途径去继受该社会既往的文化观念(事实上,当我们在阅读所谓的“经典”著作的同时,就是在接受一些既往的文化)。这些文化观念进入人的大脑,和个人的现实生活与际遇相结合,相“发酵”来生成个人的主观精神。换句话说,传统文化——尤其是那些关于生活的普通态度和观念——是人的主观精神的渊源之一。又由于人的行为,是其个体的在主观精神支配下的所为;而我们法律是以调整人的行为作为自己作用的机理的;因此,法律便不得不考虑和重视传统文化这种人的主观精神的构成性要素。

一个社会传统文化具有坚实的地理基础、生物基础、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当这种坚实的、牢固的传统文化发生作用,指引人们实施某些与法制理念不相符合的行为的时候,我们的法制应该如何去做才会、才能达成当下的和谐?才会、才能不制造新的矛盾?

3解 题

我个人认为,用现实消解传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原因只在于:

首先,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的、客观的存在,这种特性决定了我们根本无力对其进行任何作为。因为——正如上一段所指出的——文化的产生是在一定的地理基础、生物基础、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之上产生的,而传统文化是基于其产生当时的地理情况、生物情况、社会情况和心理情况的条件而产生的,面对既往已经客观存在的地理、生物、心理和社会情况,我们根本无力也没有任何可能去对其进行改变。这也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对传统文化本身有任何作为。

其次,我们能作为的,可能改变的只是我们当下的现实。我们可以大骂秦始皇“焚书坑儒”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禁锢了人民的思想,导致了文明的断裂……。但是“焚书坑儒”这一事实已经过去了几千年,它已经成为我们永远无法去改变的事实,我们唯一能作的只能是:①继续承受“焚书坑儒”这一历史事实给我们带来的后果;②在已经明白“焚书坑儒”的破坏性后果的情况下,在今天不这么做。

在面对既往已经客观存在的历史的时候我们惟一能作的只能是去承受它带给我们的后果,然后吸取它所带来“教训”。

综上所述,我们只能去改变的是“当下的现实”,我们也只能用当下的作为去改变过去的那些“消极因素”。我们已经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的转变(尽管仅仅是在路上而未达目标),这种转变给当下的中国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不应该——事实上也不可能——回头。那些产生于“农业社会”的传统文化,如果和我们今天相冲突,那么就去消解它,改变它!

并且,在我看来,很多学者是过于夸大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法制理念之间的冲突关系。事实上,就像上面第二小节分析的那样,传统文化理念和现代法制理念之间存在相同、相异、相反等三种关系。“相反”这种导致冲突的关系只是三种情况中的一种——也就是说,传统文化理念和现代法制理念之间的冲突事实上是有限的,是在某些极个别的领域中和极个别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冲突——此其一。

其二,一切社会中文化从根本上看都有一种“劝人向善”的内核。很多不同的民谚、学理学说从根本上看都具有这种指向。所不同的是,可能表达的角度相异,针对现实情景相异,表达的手法相异而已。这种“劝人向善”的基本内核,在我看来会产生良好的后果——只要当前的现实是良好的。这和法制的基本理念是“相通”的。

其三,正如上面第二小节所说的:文化观念进入人的大脑,和个人的现实生活与际遇相结合,相“发酵”来生成个人的主观精神。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并不是单纯的自己便成为人的主观精神的一部分,它总是和人的现实际遇相结合的。人都是“趋利性的”,这种特性也决定了人会主动的去适应现实,进而也主动的去适应现实观念,并且人也认为这是一种好的趋向——一个例子是“食古不化”一词是一个贬意词。当我们的现实为人提供一种能够使其生活得更好,对其更有利的观念,那么这种观念会被他/她主动接受。惟一的问题只是——我们当下厉行的法制是否够好,是否能保障他/她能够得到一种好的生活。

因此,我认为,落脚到法制建设上的解题思路就是:第一,对理念相同的传统文化,法律予以承认甚至强化;第二,对于理念相异和相反的传统文化绝不妥协和退让。只要我们的法制是“良法”,只要我们的法制足够好——能够为老百姓今日提供一种更好的幸福生活,那么法制应该站出来大声对那些传统文化说“不”——我们法制应该有这种勇气,也有这种责任!

4结 语

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

第一,老百姓在生活中不寻求法律。当前出现的大量“私了”现象便充分说明我们的法律,在很大的程度上不过只是一些诉诸纸面的“死法”,而并不是社会行动的“活法”。

第二,判决得不到遵守。即便是纠纷的双方诉诸法院,获得了判决,那么由于有“法律并不是值得信赖的纠纷解决机制”这样一种认知存在,败诉的一方也没有一种道德上的压力去自觉自愿的遵守法律的意志——这也就是执行难的问题所在。

一个可以对上述事实予以证明的事实是,在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的一句民谚“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在今天重新流行起来。如果仔细审视这句话,就可以看到在这句话的背后,事实上包含着这样一种由思考和逻辑交织而成的对法律的认知——法律不过是金钱和权势的附庸品,不过是为金钱和权势的拥有者服务的;法律自身并不是正义和公理的代表。这句民谚产生于封建社会时期,它反映了老百姓对于当时的公权力的失望和对正义的绝望。但是,它在今天被老百姓屡屡提及而成为一句流行语,这种“流行”不也正反应了老百姓对于今天的法律及其配套制度的某种认知吗?

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两种情况所产生的后果,我们便会发现:①法律被束之高阁,而这必然导致法律的意志被“空化”——已如前述,法制的内在理念(自由、平等、安全、秩序、人权和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构成要件。那么这种法制理念的被“空化”就必然导致我们不可能达成和谐社会的目标;②法律制度不能去化解社会纠纷——这是因为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寻求其他的途径解决问题,则纠纷在事实上依然隐性存在,这种隐性的纠纷随时可能爆发来破坏社会的和谐;③法律本身成为社会冲突的助推器——当事人在寻求其他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必然伴随大量的涉及钱、权的“灰色交易”,而这种“灰色交易”又是新冲突的制造根源。那么在事实上,我们的社会便一直坐在“火山堆”上,随时有可能有新的冲突出现,这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达成“社会和谐”的。

上述因素是我们迈向“和谐社会”的“绊脚石”。要真正的迈向“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搬开这块“绊脚石”。但是难题在于:这块“绊脚石”的内部因素之间形成了一个死结——各个因素之间互为因果。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使得我们无法破题——解哪一个环节都是必须的,也是可以的。但正因为这样,导致我们无从下手。

这是法制的困局,是法制建设的困局,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困局。如果说我们法制应该有这种勇气,也有这种责任站出来回应传统文化的挑战的话,那么今天的法制是否有这种资格?

参考文献:

[1]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篇5:探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贡献给世界的一个普遍价值观,可以与西方文化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法制”的普遍价值观相提并论。中国的经典书籍《礼记》中,生动地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妙与和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理念最早的文字表述,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同期。“大同社会”代表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理想的最高境界,从此中国人民对和谐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不断延续,直至今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就此简单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思考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以期合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做到古为今用,从而加快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构成

简单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道家和佛家思想为两翼的文化思想体系。

在孔子、孟子确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观后,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贯穿了中国从先秦到“五四运动”以来几千年的历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其基本思想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像中国古代儿童入学,首先要读“四书”,即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读物——《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除了儒家思想以外,道家和佛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完美的补充,儒、道、佛三家水乳交融、和谐共存,构建了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说把握住这三家文化的内涵,就把握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从而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其对和谐社会的思考和贡献。

二、儒家文化的道德人生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理论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其主要内容简单说就是是仁和义。仁义的观念是儒家思想最为强调的观点,以前人们说某某人是伪君子,骂他“假仁假义”,就是说仁义观。其实儒家仁义观是一种高尚的个人道德情操观,他要求人们做事情必须符合道德标准。如果是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是“不义”的行为,用一个为孔子和后来儒家学者所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义”与“利”之间的辩论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热门话题。

其次,儒家理论强调家庭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被儒家经典理论提倡的一个和谐社会的基本次序。“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社会的平安、和谐。儒家思想强调依靠道德的规范作用来实现家庭和谐,通过提炼、宣扬相应的伦理规范来调适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从而构成了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及和谐繁荣的道德世界。

三、道家文化的自然和谐观——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文化与儒家思想简单地说是一种对立统一。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常说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中国哲学的这两种趋势,约略相当于西方思想中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传统。儒道两家文化既相互对立,同时又相互补充,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道家文化认为只有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界万物在不断变化,万物变化所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是“物极必反”,这种思想来自道家的祖师——老子。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方向发展,这些性质一定会使它转向自身的反面,这构成一条自然规律。所以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掌握“度”这个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

那么,怎样衡量事物变化发展的“度”·事实上,没有人能划出适合一切事物、一切情况的绝对界限,必须依据客观不断变化。例如过去人们认为海南不能发展工业,而现在,我们提倡“生态立省”和“一省两地”战略,就是考虑到海南保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发展工业的优势等现实情况,合理把握事物发展的“度”,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佛家文化的平等和谐观——内心自我的和谐

佛教传入中国,是中国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传入中国以后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相结合,推动着中国的哲学思想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文化——禅宗,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影响深远。

佛家文化的和谐理念首先是关于心境之间的和谐,也就是在人的认识层面构建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和谐。佛教的平等和谐观教人摆脱苦难的方法主要是教人掌握一种新的认识体系,从自我的心理上寻求突破。在这种新的认识体系的指导下,既体悟到世间一切的虚幻性,又认识到世间一切存在的价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圆融与和谐,从而在实现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圆融和谐的基础上,完成精神的终极超越。

综上所述,儒、道、佛三家文化都在各自的立场上提出了其对和谐社会的思考和探索,包含了不少思想的智慧和精华。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新一代炎黄子孙的职责所在。我们将倍加努力,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地继承和发展和谐理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而奋斗。

参考文献:

篇6:中国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中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中价值

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和谐社会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向量和根本精神。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成答案,但它却可以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提供历史的智慧和现实的参照。

一、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

和谐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精神和气质。从字源上来看,“和”就是“谐”,“谐”就是“和”,两字都是指音乐的 协调、合拍,如《左传》中说:“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古人多用单字表意,“和”、“谐”、“中”等字都有“和谐”的意思。“和谐”一词则出现 稍晚,如《晋书》上说:“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后来,古人把音乐之“和谐”用于考察整个人类社会是否和谐的问题,从而有了社会和谐的思想与主张。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说其“博”,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 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起自然和 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 功利的和谐一致。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兵家讲求“令民与上同意”,强调“先和而造 大事”,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视“和谐”为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 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6月25日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列举了孔子、墨子等人的有关主张。2008年4月,胡总书记访美期间,在耶鲁大学作演讲时,概括性地介绍了中华文明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并特别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1]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旨在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

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形式与政策

二、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观。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反对破坏自然、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孔子 提出“钓而不纲”,主张用鱼竿钓鱼, 反对用大网拦河捕鱼,以防止鱼资源的枯竭。孟子主张在适宜的季节伐木, 以免妨害树木的正常生长。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更是直接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根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而是天生平等的,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还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这就是说,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理想的境界,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与快乐。在《荀子·王制》中,荀子也说: “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龟鱼鳖鱿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吁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 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的“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是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赶尽杀绝”,不能无度索取,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 和谐相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章句》意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汉《淮南子》的作者明确反对“涸泽而鱼”、“焚林而猎”等等, 这些思想都表达了古人对待自然万物的和善友爱态度, 体现了古人维护生态平衡, 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贵品德。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中国历朝历代,从夏商周起,就对环保有明确法律与禁令。可以说,中国古代在伦理哲学、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社会结构上都深深体现着生态智慧。难能可贵的是,古人还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用于“王道政治”的需要。如孟子所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 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人类源于自然, 理应与自然融合,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回复, 不是受制于自然的主宰, 而是因势利导, 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 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 合理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为人类造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人和谐。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孔子区别了“和”与“同” 两个概念,“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同”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结党营私。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还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形式与政策

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准则能有效 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耗,使人际关系带有浓厚的人情味,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性功能。《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更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荀子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又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体对于个体来说是前提,无数个体只有结成群体才能战胜自然,求得生存。不仅如此,更进一步就是要“泛爱众”、“兼爱”。墨子说:“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最反对社 会冲突,最希望实现社会的和谐。道家代表作《老子》说:“知和曰常。”在老子看来,整个天地是一个和谐。《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的理想社会。老子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他主张人要效法天道,通过无争、去奢、知 足,达到人与人的相对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身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的正当欲求。孔子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反对放纵欲念。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 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但是,欲望对于人来说是生命的需要,不仅无法去除,而且还有益处。荀子认为,欲望是“知所必出也”。老子也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他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是说,具有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庄子为达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自由境界,明确提出“坐忘”、“守道”、“心斋”等修道方法,通过摒弃内在的心理干扰以及外在功名利禄等利害关系的束缚,以开阔、通达的心态面对现实人生,将阻碍和不利于个体达于静极状态的因素驱散、排除,使心灵澄明出一个纯净的天地,使人真正成为自由意志的人,而不是异己力量的奴婢,从而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越境界。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

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形式与政策

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本身的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价值和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生命,是一个民族保持自性和特性从而成为自己而不是其他民族的本质规定。保持自身的、必要的文化认同是实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根本所在。我们必须重新构建起中华传统文化,反对从整体上否定中华文明的民族自虐症与民族虚无主义,同时,应从更为广阔的角度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天人合一”把人和自然界看作一个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天地以生物为 心”,人则“以天地生物之心为心”,从而能“为天地立心”。这说明人既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这一整体的具体表现。人和自然界不是处在主客体的对立之中,而 是处在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二者具有同构性,可以互相转换,是一个双向调节的系统。这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思维范 式。

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理念。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于社会关系的和谐。而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建立在道德规 范上的。我们今天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就要充分汲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资源,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认真汲取传统和谐思想中所提倡的包容性、平衡性、互补性。传统和谐思想中所提倡的包容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 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活力具有启迪意义。传统和谐思想所主张的平衡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怎样协调好各阶层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也不无借鉴价值。传统和谐思想所强调的互补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在发扬民主的同时健全法制,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优化社会秩序的问题,有重要参考作用。

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和谐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和谐思想,其核心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到具体的政治实践上就是要以民为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需要继承这些智慧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理念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六年级科学上工作计划下一篇: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