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公德心与爱心的作文

2024-08-11

社会的公德心与爱心的作文(精选6篇)

篇1:社会的公德心与爱心的作文

高考作文——关注弱者、爱心、善良、社会公德 关注弱势群体:“井底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长期性的而不是短期作秀

热点素材:“井底人”——关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

爱心的接力:全城找耳、地震后的献血、大雨后的爱心车队

慈善事业:邵逸夫(全国各地的逸夫楼)、陈光标(高调行善、榜样的力量)

公德心:扶不扶、跳广场的舞的大妈中高考期间依旧不停歇。

当 公德心/爱心 遭遇绑架:

温暖和善良

热点素材:善意的谎言(圆梦)

善良和仁爱之心

人心的冷漠与自私(道德的底线):

1、招远麦当劳打死人案件:事发过程没有人上前阻止都成看客。

2、医院120非等到先交钱才能出车的冰冷。渔民要求给钱才捞尸的冷漠。

4、有人跳楼时,楼下看客的起哄。“什么时候跳、怎么还不跳”

篇2: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思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 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把“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作为“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的“突出”问题之一, 尤其把社会的公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最基本、最底层的道德建设, 摆在突出的位置。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 社会公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 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不断提高公民的公共道德素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道德不是外在于人、强加于人的东西;相反, 道德内在于人, 它是人们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一种社会形式。它直接指向发展人的潜能、解放人的个性、创造人的生活。道德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达到实践主体目的的手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促进公民的知行统一:

一、加强学校教育引导和强化公民社会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基本价值准则, 也是公民道德生活的基本规定, 这些准则和规定并不是与生俱来就能获得的, 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 使其形成公民理性的道德思考、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加强学校教育, 为社会公德建设奠定基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的德育教育对每个青少年的成长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 我们要不断改革学校的德育教育, 细化指标, 明确目标, 增强可操作性, 使学生从小培养出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养成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的良好品德,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德育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 因而它在学生公德意识和行为的塑造过程中, 担负极为重要的任务。但目前学校的德育教育还存在一定的漏洞, 德育的内容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 旧式的德育方式与现代社会的现实有差距, 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德育的效果, 因此要大力加强学校教育, 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

校园生活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一种生活形态, 它是师生共有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的体现。因此我们要把公德教育融入这种校园生活中, 使人置身其中就可以受到启迪和教育。引导学生有目的参加各种社会公德的实践活动, 进行社会公德情感体验, 不断提高社会公德觉悟。例如:利用节假日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公共汽车站点, 组织坐车的人自觉地排队, 用这种活动的形式让人们还有学生更深刻的体验社会公德的内涵。

二、加强自我教育, 塑造高尚人格

自我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通过自我内部因素、自觉地接受正确的思想影响, 自觉地抵制和克服消极影响, 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束缚了自我意识的培养, 限制了自我能力的发挥, 因此我们要在以后的教育中倡导自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充分的认识自我, 发展自我, 促进个体潜能的发挥。

篇3:用爱心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2009年,我担任七(4)的班主任。班级中有一位家境比较特殊的学生——俊,他父母离异,父亲对其的各方面都不够关心,遇到孩子在学校里做了错事,就动辄打骂,爷爷奶奶虽然管,但缺乏方法加上又有点溺爱。各种原因导致了俊性格暴躁,态度粗鲁,稍有不合他意,就出口骂人,甚至动手打人,目无纪律,自由涣散,是一个典型的“自我主义”者。每做一件事,他认为对的,他就去做,全然不顾老师和同学的想法和感受。

记得在一次数学课上,我提了问题叫学生回答,连着俩位学生回答的不理想。(俊的数学成绩还是不错的)他把手举得老高,嘴上大喊“老师,我,我!”但我没有理他,喊了另外一位女生。于是他就坐在下面不满意的嘟囔着,为什么不叫我回答——这样无疑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讲。课下,我找到他同他交流,对他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老师记得在我们班中你是小升初总分排第一的学生。而且你的体育也不错,在校秋季体育运动会长跑中获得了第二名,老师和同学们看到你获得这样的名次,甭提有多高兴。而且你上课发言都很积极……”,聊到这里我发现他的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这个时候我看准时机话题突然一转,“但是你有没有好好想过,班级里为什么很多同学对你非常反感,你知道同学们讨厌你什么吗?”他低下头轻声地说:“可能是平时说脏话以及动手打人。”“你有没有冷静思考过,你为什么会这样吗?”他摇了摇头。然后,我跟他一一分析原因,开始时他只是低着头,有时点点头,后来抬起头对我说:“老师,我也知道同学们讨厌我,我也想改掉这些坏习惯,可不知道为什么就做不到?”

针对这一现象,我和他着手制定近期目标,通过商量让一位品学兼优并且是俊信服的廖同学作为他的同桌——监督他的行为习惯和平时言行,并做好记录。并要求其在与他人发生纠纷时要换位思考。例如,当你发脾气打同学,扔同学东西时,你要站在那同学的位置上,想想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例如老师的批评,表面上看是一件很没面子的坏事,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想:这是老师在关注着我,说明老师对我的关心,别的同学上课也开小差,老师都没注意他呢。

过了一个星期,当我再次找他谈话时,反思一周的表现时他对我说:“老师,你放心,我会改正缺点,与同学们和睦相处的。”听了他的话我感到很高兴,趁机对他又提出一些高要求,并让他自己制定一个行为习惯上的计划。接着每隔一周我和他的同桌都会为他的一周表现开一次碰头会,让他自己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

其次我到其家中了解俊的生活环境、个性特点,听一听家长的心声,让家长及时了解俊这一阶段的表现,学习上、行为上及要求改进的意见,并帮助融洽家长与孩子的关系。

一个学期过后,俊做事比以前大有进步,班级里发生的事情能主动找我反映,与人发生纠纷也不再随便用武力解决,而且与同学的关系和睦多了。嘴上脏话,动手打人习惯明显减少。虽然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俊还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他不再冲动,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换位思考,而且有好几次班级中学生之间的纠纷都是他主动跟我汇报的,让我得以及时解决,从而没有让事態恶化。

【案例分析】一个班级其实像俊这类学生里肯定不止一个,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不能很好处理这类事情,那么班级里越来越多的学生可能会发展为这一群体的成员。这样下去的话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班级纪律。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只要找到突破口,因材施教,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俊的转变,我觉得以下五种方法在其中起了比较有效的作用:

方法一:谈心。所谓“谈心”,就是推心置腹的谈话。要使“谈话”上升到“谈心”,使学生能对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老师必须争取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而想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老师就必须尊重和信任自己的学生。

方法二:抓住机会多表扬。当我们批评学生的一个缺点时不妨先表扬他的几个优点,这样使学生在情感上比较容易接受批评,我们所要教育学生的效果就能达到。

方法三:开展学生互帮互助互比活动。每个班级里肯定会存在一些有着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关键是如何使这些学生转变过来,这对于班级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在班级里让每个学生找一个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差不多的同学进行比赛,每隔一个星期进行评比,每周评选出行为习惯和学习上的进步之星,对这些学生进行奖励。同时也在班级里开展”一帮一”活动和”多帮一”活动,让班干部帮助那些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每周汇报,在班会课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这样就容易在班级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互帮互助互比的良好局面。

方法四:积极与家长沟通,取得支持和配合.老师与家长建立共识与沟通默契后,不管是教学活动还是教育责任的分担等方面,都能得到更有效率的配合与帮助。

篇4:论社会公德的二元价值与敬畏重塑

(一) 公德的社会层面价值

1. 公德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保证

公德作为一种公共关怀、一种公共精神, 是信任、信用和互惠的文化规范, 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重要保证。 (1) 现代社会空间的“公域”性需要公德。现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公域”的扩大、“私域”的缩小, 人们在公共空间工作生活的比重大幅提升。这就必然要求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一种契约制度, 以统一的社会规则对人们的行为边界和行为方式加以界定、规范, 使任何人的活动不能危害社会公共秩序, 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发展; (2) 公德有利于降低社会运行和治理成本。公德本质上是一种公共领域里的隐性契约, 对社会关系的处理有润滑和规范作用。社会公德资源供给越充足, 人们交往的障碍就越小, 利益诉求表达的方式就越有明确的预期, 社会成员间互利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 社会和谐稳定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增加, 也越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社会满意度、幸福度和认同度。相反, 在社会公德资源供给不足、保障公德运行的制度供给缺失时, 人们的行为就缺乏统一的规则协调, 社会就容易呈现出明显的无序性和“碎片化”。

2. 公德是确保制度有效运行的基础秩序

孙立平教授认为, 制度必须嵌入到基础秩序之中才能发挥效能, 离开了基础秩序, 再完美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也会打折扣, 基础秩序的混乱是导致制度失败的重要原因。社会公德以潜意识形式嵌入到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过程之中, 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对制度的贯彻落实起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是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基础秩序。在实践中, 人们总是把制度失败归结为制度不完善, 总是试图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来填补漏洞, 往往却事倍功半, 社会依然呈现“不可治理”状态。其实, 任何一种制度都不可能完善到没有漏洞的程度, 即使能做到无懈可击, 其所需要的巨大监督和管理成本社会也无法承担。制度运作时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实不是由制度本身来解决的, 而是由制度嵌入其中的基础秩序解决的[1]。正因为如此, 西方国家的很多制度设计看似简单、粗疏, 甚至充满漏洞, 但在实践中却井然有序, 这就是基础秩序在发挥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 在很多方面存在不惜用毁坏“基础秩序”的方式来获得暂时性改革收益的做法, 导致作为制度有效运作不可缺少的“基础秩序”崩溃, 从而导致看似十分完美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变异。

(二) 公德的主体层面价值

1. 公德是个人德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公德是现代公民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空间的公共性, 使私人领域不断缩小, 任何人不可能脱离特定的社会背景, 也不可能摆脱公共规则的约束。公德素养成为衡量公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其次, 公德是个人修养的基础。公德在没有内化为人的行为习惯和所谓方式之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 当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之后, 它就变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梁启超在《论私德》一文中写到:“公德者, 诸德之源也。”他认为, 公德与私德并行不悖, 公德是各种道德的基础和本源。公德的长期遵守会内化为个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也即“公德内敛于己即为私德”[2], 私德是公德在私域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最后, 公德是个人拓展社会空间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作为公共精神、公共关怀的公德意识体现在个人身上就表现为一个人的魅力和信用, 以及作为社会主体的责任意识, 这在社会转型期日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成为个人吸引社会资源的重要砝码, 为个人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赢得更广阔的社会和市场空间。

2. 公德氛围是个人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

社会公德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最一般的关系, 只有大家遵守社会公德, 才能保证全体社会成员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前面分析指出, 现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现代生产生活的公共性, 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在没有规则的公共空间里, 人们的行为没有边界, 也没有对与错之分, 人人自由, 却人人权利都没有保障, 必然充满焦虑、不安与迷茫。同时, 自由、人权思潮席卷全球, 个性的张扬、人性的解放成为现代人一种时尚的价值追求, 对传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秩序必然形成强大的冲击, 形成道德激荡。在社会转型期, 这种激荡表现得尤为突出, 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处处充满不安与烦躁, 使人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社会幸福生活的享受者, 而是社会失序的煎熬者。

人是社会公德的意识主体, 公德氛围形成的基础在于公德的价值尤其是公德主体层面价值被社会所认可, 但在社会教育中往往侧重于强调公德的社会层面价值, 忽略了公德对意识主体成长的内在意义, 因而在公德教育中更强调公民的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实际上就把公德同无私、高尚划等号, 把每位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高尚化、神圣化, 使普通群众在潜意识中视公德与自己无关, 使公德教育缺发普遍的认同感和认可度。

二、公德敬畏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公德意识的历史“缺钙”与现代社会规范的变动不居

1. 公德意识历史“缺钙”

公德秩序实质上是一种横向的社会契约, 为社会各阶层在公共空间设定活动边界, 以维护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 在公德面前社会各阶层应该是扁平的。但中国几千年来社会结构是一直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 社会治理模式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性管制, 社会底层在统治者意识中只是一个统治的客体性对象, 而并非社会的主体;同时, 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私域”性也决定了社会底层的“碎片化”, 人际交往和小范围的公共活动遵循的是熟人道德和家庭道德, 公共空间意识和公德意识自然淡薄。学术界对社会公德的基础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 国家在公德秩序的治理上也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公德意识形成缺乏必要的社会历史基础。因此, 中国的公德建设和公德意识存在“历史欠账”。

2. 社会历史进程的压缩与快速发展, 使社会规范难以定型化

社会规范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断解构与重构的“进化”过程, 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前, 中国的社会发展是缓慢的, 社会结构与社会规范基本是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跨越式发展”和“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思维主导中国发展进程, 中国用几十年走完了西方需要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发展历程, 社会进化被社会变革所取代, 现代化进程被人为压缩, 社会结构与社会规范也在不断地被解构与重构, 而且速度在加快, 处于变动不居状态。同时,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 中国社会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西方的价值观与中国的传统的价值观的激荡程度也愈演愈烈。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很难形成一个成型、稳定、普世的公共意识。

(二) 市场法则对传统道德规范的解构与重构

市场化改革在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的同时, 也在改变着围绕资源配置这一核心而形成的上层建筑, 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对中国传统道德规范进行着不断的解构与重构。首先, 市场法则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市场法则强调“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3]。使人对人的依赖转向对物的依赖, 人与人之间陌生化了, 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利益交换关系, 社会关系日益货币化。其次, 市场法则改变了假设前提。人文法则以人的无私为前提,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强调奉献和利他精神;而市场经济以“经济人”为假设前提, 强调自由、竞争和利己, 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使人们在行为方式上遵循“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成为必然结果。

成熟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 并不排斥社会公德, 相反对社会公德有更高的要求。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市场经济还很不成熟, 市场法则被滥用的问题比较严重, 甚至突破了经济领域而进入社会领域、政治领域, 对人们的道德观念、社会生态形成巨大的冲击。人们的个体功利价值取向相对突出, 群体利他价值取向受到漠视甚至歧视, 传统体制中的积极因素遭到质疑甚至排斥, 而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却被无底线的放大。在传统道德秩序被颠覆而新的道德秩序还没有形成的背景下, 道德秩序呈现暂时性的迷失与混乱在所难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人们还将继续在人文法则与市场法则中痛苦地抉择、磨合与反思。

(三) 公德修复与惩戒机制的缺失

1. 公众的公德“麻木”使社会缺乏自我公德修复功能

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之前, 一般都会做两个方面的考量:一个是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一个是看周围人群对这一行为的态度。西方政治学家曾提出过“破窗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 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 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在现实生活中, 只要个人利益不受到直接侵害, 人们对失德行为一般是漠然视之而不是制止。少数维护公共秩序者往往被冠以“好管闲事”的头衔, 甚至被视为公共秩序的破坏者而招致社会的嘲讽。这种群体性的公德漠视与麻木比失德本身更可怕, 它会助长机会主义行为。在这种情况下, 守规则成了例外, 守规则变成了“老实巴交”和“无能”的代名词, 而玩弄规则却成了炫耀的资本, 本来是约束所有人的规则最后却成了只约束少数没有办法摆脱约束的人的规则。

2. 制度真空使社会缺乏制度性的公德惩戒机制

在禁忌面前, 人们在潜意识中一般都会呈现矛盾的状态:既恐惧又有想去触犯它的欲望, 只有当恐惧战胜欲望才会罢休。英国学者格林 (T·H·Green) 认为, 个人的道德能力必须通过作为社会和国家意志之体现的“习惯、制度及法律”等宏观性社会赏罚机制来培育和养成。当社会条件尚不具备时, 自律仅是一种理想和期望, 他律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起始阶段, 要通过制度规范强化他律的约束。在社会转型期, 道德规范在转换, 很多制度、规范尚在形成、发展与成长之中, 公共道德规范还没有定型、完善和刚性化, 公德理念还没有内化为社会的集体认知, 还只是在社会的表层上游走, 公德的惩戒与修复存在制度真空。很多时候, 人们不知道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自己有约束性力量的公共道德规范和标准, 也意识不到不服从这个规范就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效果, 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缺乏明确的预期。

三、重塑公德敬畏意识的对策

(一) 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态环境

公德实质是公平正义在意识领域的反映, 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态是公德建设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 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 社会与经济发展失衡、阶层发展失衡、区域发展失衡和城乡发展失衡也在积累。这种社会失衡反映在社会意识领域就是社会心理失衡, 在现实中表现为仇富、仇官和泄愤。社会心理失衡的滋生蔓延, 必然导致群体、阶层意识的对立与冲突, 公德秩序形成的社会心理基础就面临崩溃。为此, 首先要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推进以促进公平正义为前提的社会建设, 畅通社会利益表达渠道, 建立社会利益均衡机制和利益博弈机制, 畅通阶层流动通道, 以降低因社会失衡诱发的社会心理失衡;其次, 要有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强化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设, 遏制公权力特权化和私有化倾向, 防止和纠正公权力的“傲慢与偏见”对社会秩序的破坏。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和评价体系, 对公权力的“傲慢与偏见”进行监督、制约和矫正, 取消公权力在扁平化的公共空间里的特权, 为公德秩序的形成和定型化奠定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 营造敬畏公德的舆论环境, 培育公德“威权”氛围

社会公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信仰性”道德, 它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属于“义务性”道德。因此, 社会应该有一种监督、评价和惩罚机制, 构建社会公德的“威权文化”, 一旦违反社会公德的情形出现, 监督评价机制迅速自动启动, 向违规者明确地表达社会的态度, 让失德者能够预知其行为的后果。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宣传扩散效应, 将全社会引入对违规现象的监督和批判, 以公共舆论的力量强化对违反公德者的批评教育。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 一方面, 扩大了教育面, 教育了群众, 对潜在失德者提出了警示;另一方面, 也壮大和整合了正义力量, 形成了一种“威慑”力量。有人将这种方式称做“舆论暴力”, 认为这是对人权的侵害。其实不然, 群众所批判的是失德的现象, 并不是对失德者的人身攻击, 也即“对事不对人”。在网络和民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邓玉娇案”、“杭州飙车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当事件的处理结果与社会预期形成巨大反差后, 社会的监督评价机制迅速自动启动, 网上和民间“一边倒”式的舆论压力, 迫使相关部门回归常识。“邓玉娇案”和“杭州飙车事件”使社会正义力量迅速凝聚起来, 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洪流, 其意义不在于使邓玉娇重获自由和交通事故责任的重新认定, 而在于对社会灵魂的净化, 在于明确地表达了社会正义力量对突破底线道德的“零”容忍态度。

(三) 加强公德制度化建设, 建立公德约束的强制机制

从技术层面看, 公德制度化建设并不困难, 关键在于公德制度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能否形成共识。有一种观点认为, 道德是意识形态范畴, 有自己独立的发展规律和路径, 而且价值追求多元化是当前社会的客观现实, 不能也没有必要把公德上升到制度化建设高度。从根本上讲, 公德就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与制度化规则是一致的, 离开了公平正义, 制度化规则和公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基础。因此, 制度化规则与公德在公平正义上具有同质性, 同时, 制度化规则对意识主体的公德意识的形成具有引导和强化机制。制度化规则是一种刚性的约束机制, 具有权威性、规范性、稳定性的特征, 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法律制度等。它明确了在特定情况下公民的行为准则, 并明确了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具有引导和惩戒的双重功能。一方面, 使人们意识到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公共道德规范和标准, 它对自己有约束性的力量;另一方面, 使人们意识到不服从这个规范就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效果, 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有明确的预期。正如黑格尔所指出:“当个人尚未认识法律、理解法律时, 法律在个人看来便是暴力……法律在最初的时候, 必须是强制性的暴力, 等到人们认识了法律, 等到法律变成了人们自己的法律时, 它才不是一个外来的东西。”[4]

(四) 建立和完善公德敬畏意识的养成机制

公德敬畏意识的形成和定型化还必须有完善的公德养成机制。当前在思想领域里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道德教育顺序颠倒:我们教育小学生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教育中学生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教育大学生做一个基本合格的人, 教育党政干部做一个守住底线的人, 作为社会运行所必需的底线道德却成了最难以达到的“崇高”目标。这种现象充分暴露出我国道德教育尤其是公德教育存在的“夹生饭”问题相当突出。首先, 改变德育的顺序倒置, 将最基本的公德意识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放到青少年时期, 扭转青少年思想教育中大而空的现象。同时, 寓公德教育于实践之中, 使公德教育走出书本、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让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领悟和内化公德秩序。其次, 扭转公德教育泛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现象。公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规则意识教育, 以塑造人的规则意识和行为方式为主要目标, 在内容上具有全民性和普适性, 而传统的思想教育中呈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 把思想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服从政治需要上, 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 将公德教育边缘化了。公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应该各行其道、各司其职。

摘要:公共性与多元化并存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点, 现代社会对公德资源和维护公德秩序的制度供给的需求日趋强烈。在此背景下, 有必要剖析公德的价值内涵和敬畏意识缺失的深层次原因, 强化公德敬畏意识培育, 营造守德受奖、失德受损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公德,价值,敬畏,重塑

参考文献

[1]孙立平.重建社会的基础秩序[N].中国青年报, 2007-03-28.

[2]廖小平.公德和私德的厘定与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J].社会科学, 2002, (2) .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8.

篇5:社会的公德心与爱心的作文

关键词:社会公德,公德意识,公德行为

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缺失是目前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 这种社会公德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公德意识和公德行为的脱节, 即高校大学生普遍都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道德认知水平较高, 但社会公德行为欠缺, 与社会公德意识发展不一致。

一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具体行为表现

语言低俗, 与教师相处缺少基本的礼貌、课堂上手机乱响、在自习室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吃过的食物残渣和包装袋胡乱丢弃、食堂打饭不排队、考试作弊等。

当代大学生一味地追求物质利益, 奉行“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把个人利益置于一切利益之上, 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 凡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

二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

1. 家庭教育的欠缺和应试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社会公德素养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认为父母文化程度越高, 子女道德水平越高, 虽然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家庭社会公德教育并无必然联系, 但普遍认为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 对子女社会公德的教育也越看重, 然而, 从整体上来看, 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忽视了社会公德的教育, 这其中就不得不说到目前的应试教育对家长观念产生的影响, 国家每年都提倡素质教育, 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于庞大, 导致竞争压力日益加剧, 落实到学校这一层面就变成了应试教育, 为了能够比其他人有竞争优势, 只有不断地强调分数的重要性, 强调各种特长的重要性。

2. 社会风气的影响

我国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 各种新的观念层出不穷, 对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的青少年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和影响。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贪污腐败、权力滥用、金钱至上、道德无用等不良现象和观念充斥着家庭和校园, 对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带来巨大的阻力和障碍。

3. 传统社会公德教育的弊端

传统的社会公德教育着重于意识的学习和领会, 然而在行为上的引领和公德意识的实践方面做得并不到位, 有研究表明, 无论在不同学历层次之间、不同学校类型之间, 还是不同性别之间的数据都显示出公德意识与公德行为存在普遍的差距, 也即虽然大学生对于公德意识有了很高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还不能把意识与现实的行为完全统一起来。

三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建议

作为高等院校来说, 是社会公德教育的主体, 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除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及各类社会公德讲座进行宣传教育外, 还应积极地举办各种活动来引领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 缩小公德意识与公德行为之间的差距。同样还要积极的采用各种流行通讯软件进行宣传教育, 如QQ、微信、微博, 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下面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建议:

1. 爱心慈善义卖

保山学院教育学院自行设计和组织了爱心慈善义卖活动, 号召每一位同学捐出自己不需要的一件物品, 然后公开进行义卖, 最后募集的钱用来为农村贫困小学的学生购买学习用品, 活动本身包含了很多趣味性的元素, 如活动现场有拍卖会, 每位教师提供一件比较有价值的物品进行现场拍卖;让有艺术特长的同学利用其特长进行募捐等, 考虑到可能有些同学想要参与但义卖的物品中没有他们需要的, 所以我们也邀请了社会上一些企业来进行参与, 如一些饮料、特色食品等企业, 同学们每购买一份这些企业的产品, 就可以同时为活动捐赠若干额度的金钱。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我们在一天之内募集到了超过六千元的善款, 随后公开透明地将所有善款都以物资的形式捐赠给了农村贫困小学。

2. 光盘行动

光盘行动由一群热心公益的人发起, 2013年1月16日于北京正式启动。光盘行动的宗旨:餐厅不多打、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养成生活中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习惯。我校在开展这一行动时, 积极地利用了QQ、微博、微信这些大学生最常用的社交软件, 由教师示范, 每天在食堂都将吃干净的碗盘进行拍照并上传, 同时号召广大学生进行参与, 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了全校师生的热情参与, 食堂剩饭剩菜的情况大为好转, 即便是活动停止后, 这一好习惯也并没有消失, 而是持续的进行了下去。

3. 随手转发, 传递“正能量”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因此, 学校积极地利用了正能量这一热点词汇, 开展了随手转发, 传递“正能量”的活动。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求助信息、校园中看到的一些寻物启事进行网络转发, 号召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 关爱他人, 创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总之, 高校作为社会公德教育的主体, 必须要把社会公德教育放到头等重要的地位, 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 并且要通过具体活动引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 努力缩小公德意识和公德行为之间的差距, 为构建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 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未来社会人而进行努力。

参考文献

[1]潘烈、周燕.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与行为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 2010 (5)

[2]王伟林.论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及教育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0)

[3]周碧蓉.论新一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素养的培育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3)

篇6:社会的公德心与爱心的作文

公德指“益群、利群”, 即对群体有益处的道德, 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 与之相对的概念是私德, 即私人生活中的道德。

传统意义上对公私的理解:“众所同共谓之公”、“己所独断谓之私”实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私;现代意义上的公德指必须由公众参与、决策实施并为公众服务的道德。其特点是共有、公开、透明, 以分工为基础, 以理性为纽带, 以制度为载体。

二、我国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原因

公共精神 (社会公德) 是指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的主观认可和客观行动上的遵守、执行。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来看:

1. 历史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私为本位差序格局的社会, 这就决定了公共意识很难产生。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结构, 人与人之间仅靠世俗人情建立关系。传统的以孝亲为本的仁爱道德本质上是亲疏狭隘的差等之爱, 道德选择仅仅限于血缘的区域内。而且这还是传统中国社会集权专制的需要, 权力过分集中, 公私对立是集权专制的需要。

传统文化中公共精神的缺失。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 “个体”被弱化, 封建国家制度和权力阶层的支配与制约, 使人们自然形成崇拜权力的意识和仆从习惯。独立的人格精神建立在“个体”发达的基础上, 强调“自我”在人格组成中占主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培育独立的人格精神方面有所不足, 在人格组成里面包含着很大的他人成分, 强调“做”一个人, 而忽略“是”一个人。

所以, 中国传统道德发达实质是“私德”发达而“公德”薄弱。中国人公共精神的缺乏,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孔子曾经在《论语》中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表达了人们对公共事物的态度。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深受“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的影响。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国民, 缺乏公共精神也是不足为奇的。

2. 现实原因。

解放后实行的计划经济政策不利于公德的产生。加之多次的政治运动降低了社会信任度。社会治理理念影响公德的产生。首先, 重视群体轻个体;其次, 治善优先取代了正义优先, 强调善不强调正义, 重善轻正义;最后, 等级逻辑取代了平等逻辑, 只讲义务不讲权利。

经济转型过程中滋生的不良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 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和渗透, 一些人为了一己之利丧失了社会公德和社会的责任感。同时由于我国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在普及法律意识时, 比较强调维权意识, 对法律责任义务强调得少一些。总之, 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是导致公共意识缺失的原因之一。

三、培养社会公德的对策

道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起点, 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 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 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健全管理制度, 加强公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教育。利用舆论宣传大力弘扬高尚文明行为, 批评不道德、不文明行为, 使公共精神培育对每个人都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此外, 要重视道德实践教育。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道德实践教育。“使许多人体验到人间的困苦, 同时也使他们体验到能够帮助他人的那种人间真情和乐趣”, “强化义务思想”, “唤起人们的责任意识”。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实践要求有现代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支撑, 需要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理念和运作体系。在向市场经济转变之后, 强化了作为市场主体的不同社会成员的共同身份———“公民”的角色。要及时跟着转变思路, 转变到公民教育上来。

提倡自主自律, 加强公共精神的自我修养。公共精神提倡自主自律, 对待公共事务不是看别人“脸色”, 而是要看事情本身对错与否, 即是以内省的方式审视是否违背自律的原则。培养人的公共精神意识, 单靠外在的道德教育, 是无法完成的。他律必须转化为自律, 才会有内心永恒的精神法则。增强人格独立意识, 树立正确的公共精神价值观。首先, 每个人应该自觉培养独立的人格、良好的自我意识、独立的价值判断、明确的兴趣志向、较强的实践能力等心理品质。其次, 应该树立正确的公共精神价值观。公共精神旨在使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成员适合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与健全公共生活的需要。它既责成我们追求社会共同体普遍幸福的律条, 又让我们善于感受随之而来的个人幸福的保障。

上一篇:个人所得税网上申报下一篇:美丽书香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