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务犯罪心得

2024-08-15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共8篇)

篇1:预防职务犯罪心得

学习《山西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

心得体会

职务犯罪对社会危害极大,它不仅使国家、集体利益和职工利益遭受具大的损失,而且,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阻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还使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成为人民的罪人,不能发挥其优越的才干,浪费人才资源。对我们煤销企业来说,目前正处在转型的特殊时期,煤炭生产等新型产业已走近我们的身边,如何预防职务犯罪呢?经过学习《山西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结合工作中取得的一些经验,从煤销企业党务工作的角度出发,对职务犯罪的形势、产生的根源及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心理作简要分析,并就如何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的思路与对策略作探讨。

一、如何认识职务犯罪

从职务犯罪的概念来看,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的犯罪,它的本质特征是权力商品化,犯罪人利用社会公共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以满足个人、家庭或小集体利益,其犯罪造成的危害较之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更甚,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因此,预防职务犯罪、惩治腐败已成 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从职务犯罪的形势来看,近几年新闻媒体报道的案件中,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问题相当突出,涉案人员的身份越来越高,给国家造成的危害很大。

从产生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看,一是政治素质低。二是法制观念淡薄。三是特权思想严重。四是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五是监督制约机制松懈,没有起到干部之间相互监督,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

从职务犯罪者心理来看,大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行动诡秘、手段高明、保险可靠。还存在仿效心理。近几年,一些人钻改革的空子,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了很多不法收益,未受到惩处,而逍遥法外,个别领导干部就仿效,赚取非法收益。再一个是金钱诱惑和攀比之风影响。一些领导干部用不恰当的比较方法,越比思想觉悟越低,越比传统作风越少,为了“享受生活”,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大量非法财物供自己消费。

二、如何防治职务犯罪

打击是惩治职务犯罪的治标措施,预防才是治本之策。作为企业的党委书记,自已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教育,预防职务犯罪,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查办违纪案件并重的预防和惩治体系。

(一)、加强教育是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的基础

不少事实证明,“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意识先腐败。因此,必须不断充实教育内容,改进教育形式,创新教育载体,拓宽教育渠道,使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思想上筑起预防违纪问题和职务犯罪的坚固堤坝,从根本上杜绝违纪问题的发生,预防职务犯罪。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他们在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从政若干规定》等法纪法规及廉洁自律教育活动中受到启迪,思想复位,自觉抵制违纪问题的发生。二是开展法纪纪律教育。要教育管理人员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抗得住诱惑,经得住权力、金钱的考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具有牺牲精神,做廉洁自律的表率。第三,要大力宣传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敢于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党员干部的模范事迹,弘扬正气,以正祛邪;第四,大力开展警示教育,运用反面典型案例,特别是身边腐败案例进行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二)加强制度建设是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的关键

从职务犯罪问题的根源分析,无不和“权”字有关,所以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的发生和蔓延。

一是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将企业划分成若干个责任区,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解到企业领导、科部 室、基层单位,逐级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构建纵横协调、上下互动的责任网络,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干部人事管理。把好用人关口,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环节。我们应参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重要岗位管理人员选用注意把好“四关”。三是推行全过程跟踪式管理。四是强化对重点岗位的管理。五是发挥效能监察的提效促廉作用。实施效能监察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管理、再生产成本和节约企业资金,而且在监察过程中,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做到事前防范,随时整改,把问题消灭在初始状态。

(三)有效监督权力的运作是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的重要措施

权力一旦脱离监督,就会走向腐败。因此,预防职务犯罪问题,必须依靠有效的民主监督,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

一是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职务犯罪的根源是权力的滥用和失衡,因此,只有建立一整套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的权力制约和监督运行机制,才能预防职务犯罪问题。主要把握四点:首先,在权力的配置上,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合理配置,使决策职能、执行职能和监督职能相对独立行使,形成严密的监督制约机制。其次,要建立健全党 内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各项具体规定,使经济运行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防止无规则运行和暗箱操作。三是要建立巡查制度,这是加强监督,保证政令畅通的一种有效形式。四是在权力的监督上,要严格规范其从政行为和职务消费行为,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准则,推行领导干部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积极探索有效发挥监督作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是依靠职工群众,对干部行使权力实行有效监督。这是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保证,是强化权力的监督制约,积极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的重要措施。要推行民主评议,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公开制度,这是扩大民主和权力运行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其次,要健全举报制度,加强信访工作。必须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动员广大职工群众踊跃举报,不断加大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三、结合公司实际探索预防职务犯罪的途径

泽州煤运以前的主营业务是煤炭运销。公路煤销营业站负担着票据查验、核查、回收的多重职能,原先单一的管理体制使基层站点职工手中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放黑车和收黑钱这“三乱”“两黑”是公路煤运的顽症。泽州煤运针对这一顽症创立施行的“三权制衡”管理模式,把公路营业站的原有职能划分为业务经营权、管理验票权和监督稽查权,并将这“三权”业务独立、人员 独立、责任独立,分属三条互不交叉的管理渠道。把原先的一条线上的权力,加上了“两个制衡”的约束。这样的改革,不仅使困扰煤销系统和煤销公路站点的“三乱”“两黑”现象大为减少,而且促进了员工工作作风的转变和责任意识的增强,从制度上杜绝了职务犯罪的发生。

在煤销企业转型发展的今天,煤炭生产业将逐渐建设成为泽州煤运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煤炭生产方面预防职务犯罪的制度和规定的完善就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坚持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制度建设与落实机制相结合,党内监督和群众评议相结合,把煤炭生产业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做好,做扎实,为企业的转型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的发生,关键要着手于源头预防,构筑坚固的堡垒,不断强化易发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加强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经常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按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要求,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从而预防职务犯罪。

二○一○年八月十一日

篇2:预防职务犯罪心得

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预防职务犯罪,集团公司组织全体中层干部前往市检察院教育基地,进行预防职务犯罪的教育学习活动,活动参观职务犯罪图片展,听取相关犯罪人员的学习忏悔,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为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所不容,都以法的形式将之固定下来,以法的手段惩治之,遏制之。我国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职务犯罪依然存在,人民痛恨职务犯罪,要求惩治职务犯罪,消灭职务犯罪,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活生生的事例,引人警醒,促人反思。参加这次警示教育活动,使我思想上产生了很大震动,受到了一次深刻教育,体会颇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是一个浅显明了的道理。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果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放弃了对世界观的改造,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理想信念和法制观念,丧失原则,丧失信念,在经济上有所图谋。“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服刑人员的忏悔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自身世界观的改造,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定要注重学习,不断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面对功名利禄心不动,灯红酒绿眼不迷,真正筑牢防腐、防贪、防变的思想防线。清正廉洁,这是每一名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长修从政之德“,切记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

要严于自律,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洁身自好,清廉自守。监督是一面镜子,经常照照,想一想,检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即使纠正和改进。只有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一身正气,洁身自好,才能抵御各种不正之风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切不可有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想法。

篇3:浅谈预防职务犯罪

1 职务犯罪的概念及社会危害性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的犯罪, 他们把权力当作商品, 利用社会公共权力进行“权钱交易”, 以满足个人、家庭或小集体利益, 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从陈希同、王宝森等大量的职务犯罪的案例来看, 职务犯罪作为刑事犯罪的一种, 在整个犯罪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比较突出的如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等等。主要原因就是在权、钱、情这三个环节的管理上存在漏洞, 总体来讲主要有以下特点: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职务犯罪的本质特征, 主要表现在:一是危害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职务意味着责任和管理, 如果在职人员严重不负责任, 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 或滥用职权, 就会损害多数人生命财产的安全。二是造成公共财产的大量流失。贪污、挪用等职务犯罪严重违反国家的财经纪律及有关法律法规, 往往造成公共财产的大量流失, 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三是腐蚀国家的肌体, 危害国家的长治久安。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 不仅严重腐蚀国家肌体和人们的灵魂, 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 降低国家和政府的声誉, 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而且直接危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削弱国家的职能。

2 产生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2.1 政治素质低。

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没有良好的思想基础, 又放松自身学习, 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严格自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受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 理想信念扭曲,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世界观、人生观错位, 价值观扭曲, 把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带入执法领域中, 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 以权谋私、权钱交易, 把公正执法扔到了脑后。究其根本原因是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2 法制观念淡薄。

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没有牢固树立公正执法的思想观念, 在实际工作中也就不可能自觉遵照法律规定做到依法办事。就是发生了一些违纪违法情况, 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对工作缺乏高标准、严要求, 不能兢兢业业对待每一项具体工作, 法制观念淡薄。

2.3 特权思想严重。

特权思想有两种表现, 一是在这些职务犯罪的干部中, 往往拥有特权, 以管人者的身份自居, 自认为高人一等, 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当作耍特权的资本, 认为自己可以不受法律约束, 凌驾于法律之上。事实上, 但凡腐败分子在受到惩处后都会自我反省:“如果当时有人提醒我、监督我, 就不会有如此的下场”, 但悔之已晚。二是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为人民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忘记了“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公仆为人民”的崇高宗旨。群众观念淡薄, 颠倒了主仆关系, 忘记了干部的本色是为人民服务。

2.4 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

对基层干部失察、失管、失控是造成职务犯罪的根源。领导干部的一岗四责制度 (经营管理、安全生产、廉政建设、思想政治) , 明确规定既要抓业务也要抓队伍建设, 但少数领导往往只顾压任务定指标, 忽视讲纪律, 提要求;只注重完成工作任务指标数字, 不检查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 不检查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因此, 工作上满足于一般化的部署要求, 缺少深入检查;对违纪违法干部姑息迁就, 缺乏严肃批评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表层, 缺乏渗透到每个环节的具体措施。尤其是不能有效地启动预防机制, 处理上又失之于宽。

2.5 监督制约机制松懈, 制度流于形式。

虽然企业普遍制定了相应的预防职务犯罪的规定、纪律、制度、办法等, 但在具体落实上, 却缺乏广度和深度, 没有起到干部之间相互监督, 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

3 如何预防职务犯罪

预防职务犯罪, 除了自身的修养锻炼, 还需要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和灌输, 犹如一个人得病, 需要经常性的对症注射打针, 增加抗体, 增加免疫力, 而病情严重时, 还必须运用外科手术, 用法制的手段惩治腐败, 割去毒瘤, 割去病灶。教育、制度、监督三者都是预防和惩治腐败运行机制的重要举措, 是遏制腐败发生、发展的控制手段。

3.1 加强学习, 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树立正确“三观”。

不少事实证明, “千腐败、万腐败, 都是思想先腐败。”从职务犯罪的根源看, 都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 逐步滑向腐败深渊的。以此为鉴, 必须从思想上强化预防职务犯罪的建设, 在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思想上筑起预防职务犯罪的坚固堤坝。“一”是万事万物的起点, 运动员的脚离开起跑线, 便一发不可收。《松窗梦语》的作者张瀚在初见御史都台长官王廷相时, 王没有讲什么大道理, 只讲了个乘轿见闻, 他说昨天乘轿进城遇雨, 一轿夫穿了双新鞋, 从灰场到长安街时, 这轿夫东躲西闪, 择地而行, 怕弄脏鞋, 越走泥泞越多, 不小心一脚踩进了泥水之中, 便“不复顾惜”了。王说:“居身之道, 亦犹吏耳, 偿一失足, 便无所不止矣!”。张瀚听了这些话, “退而佩服公言, 终身不敢忘”。后来, 张瀚官至明王朝的吏部尚书, 建树颇多, 这和牢记这些话很有关系。所以, 要经常教育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另外, 应根据学习情况适时的开展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 在这方面, 西北电建四公司开展的廉政建设“五个一”、“三书两报告”“廉政党课”等活动, 扩大了学习效果, 使廉政教育真正深入人心。

3.2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健全的监督机制对预防和揭露腐败的作用至关重要。历史的经验证明,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西北电建四公司建立了“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实施细则”等原则, 针对施工企业工程物资采购、工程分包、质量及安全等实质性问题进行监督。并加强对人、财、物的管理和监督, 层层落实责任制。年初, 与基层各单位及部门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 与中干及家属签订“家庭廉洁承诺书”, 与财务总监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 将中干的管理延伸到八小时以外, 构筑了牢固的家庭防腐线。每逢节假日, 他们对中层干部进行“提醒教育”, 时刻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他们在开展超前预防、配套预防的同时,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和风险源辨识活动, 还与有关单位共同抓好宣传教育, 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及参观监狱、以身说法及讲廉政党课等活动, 认真剖析职务犯罪产生的根源及危害, 做到警钟长鸣, 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加强民主监督和厂务公开。

根据《合同法》及与建筑工程有关的法规规定, 西北电建四公司先后制定了十七项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管理办法, 对工程的招标、投标活动应依法公开、公平、公正进行, 并派职工代表和纪检专干全面参与, 增加了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 使工作有章可循、监督制约有力、责任落实到人。由此可见, 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善仅仅只是预防职务犯罪发生的前提和基础, 规范运作、严格执行才是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

3.4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绝对的权力, 绝对的腐败”, 这不仅是一个法学命题, 还是一个管理学命题。过度集中的权力是滋生腐败、滋生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肥沃土壤;过度集中的权力是导致武断专横、滥用职权、权责不分、管理混乱的根源。根据历史和实践的经验, 适度而又合理的分权, 可以在权力和权力之间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制约, 有效地减少权力失控的状况, 从而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西北电建四公司每年进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群众评议、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等活动, 以及党政领导交叉任职等, 相互监督, 时刻提醒自律效果的做法值得借鉴。

预防职务犯罪不是一个能孤立解决的问题, 预防职务犯罪和反腐倡廉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只有建立在对职务犯罪本质问题的清醒认识上, 才有可能运用各种工具来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几年来, 西北电建四公司按照领导干部“有职者必须忠于职守、有权者必须秉公办事、失职者必须严格问责”的原则, 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和纪委、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的合力作用, 强化“三项机制” (“不愿违”的教育机制、“不能违”的预防机制、“不敢违”的威慑机制) , 做到“四同时” (预防工作与项目组建同时进行、与工程进度同时进行、与过程管理同时进行、与“四好班子”创建同时进行) , 实现了“工程优良, 干部优秀”。

摘要: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的犯罪, 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政治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松懈, 制度流于形式是职务犯罪产生的重要原因。教育、制度、监督三者都是预防和惩治腐败运行机制的重要举措, 是遏制腐败发生、发展的控制手段。

篇4:预防职务犯罪心得

十八大召开以来,党和政府对于反腐败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开设职务犯罪预防课已经成为各地开展廉政教育的一种必备手段。检察机关因为 自身法律监督的属性和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所积累的大量经验,成为开设职务犯罪预防课的最佳选择。但最佳选择并不意味着就能带来最佳的上课效果。当前职务犯罪预防课还有以下四个方面需要改进。

1.课程内容的同质化。目前而言,大部分职务犯罪预防课的内容基本上是由“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职务犯罪的概念”、“职务犯罪的常见案例”、“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等部分组成,出现一种“天下讲义都雷同,一篇讲义走天下”的现象,内容同质化的情况非常突出。

2.讲授形式的单一化。一张讲台、一个话筒、一个幻灯片的大屏幕、一个检察官坐在讲台上读讲义,这是很多职务犯罪预防课现场的画面。与这个画面相对应的是下面的听众要么左顾右盼,要么昏昏欲睡。原本被寄予厚望的职务犯罪预防课变成了毫无吸引力,甚至被受众看成一种浪费时间的活动。

3.讲师的随意化。谁去上职务犯罪预防课?在很多地方这似乎不是个问题,谁有空谁去上,在一些地方看来,不过就是一堂课而已,于是就会出现讲师的随意化。每一个可以把职务犯罪预防课上得受欢迎的检察官一定是名优秀的检察官,但不是每一名优秀的检察官必然就能把职务犯罪预防课讲得生动,有吸引力。

4.释法说理的枯燥化。法律本身是严肃的,生硬的法条、学理化的解释,案件办理中所使用的法言法语在受众听来如同云里雾里,而从网页上复制粘贴下来的案例,又缺乏深度的解读,个性化的表述,使得很多职务犯罪预防课被贴上“枯燥”、“乏味”等标签。

二、原因分析

1.对职务犯罪预防课的定位不準。职务犯罪预防课到底应该怎样定位,看上去似乎并不是问题。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职务犯罪预防课和学校里老师给学生上的课是一样的。实际上,职务犯罪预防课的受众与学生相比有太多的不同,他们都是成年人,绝大多数还是国家干部,国企的管理人员,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在错误的定位之下,就会导致思想的僵化、不再去研究、创新,去探索更与时俱进的课程。职务犯罪预防课不应定位于校园填鸭式的课程,而应是提供一种法律知识、法律文化的服务课程。

2.对受众的研究程度不够。一档好的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对受众的研究已经达到了非常精细化的程度。而当前很多检察机关的预防部门却忽视了对受众的研究,不了解他们的职业特点、年龄层次、知识结构,仅凭个人经验和主观臆断来揣摩受众的心理,来撰写课程的讲义,这就像一个做粤菜的厨师被要求做一桌菜给东北人吃,显然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3.讲师自身能力的局限。做一个好的讲师,必须拥有比普通人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做一个好的职务犯罪预防课的讲师不仅要求精通相关的法律规定、典型的案例信息,还需要掌握法律以外的知识储备。但当前很多地方的职务犯罪预防课的讲师只注重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忽视了其他知识、能力,诸如哲学、心理学、网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这种自身能力的局限也使得职务犯罪预防课的吸引力不足,导致台上讲得兴致勃勃,下面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的情况。

三、如何打造检察机关的“预防好声音”

1.精心准备个性化的讲义。首先,在课程的开始,职务犯罪预防课的检察官要以对受众工作、生活特点的了解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引起受众的共鸣。其次,要针对每一场不同的受众准备不同的课程内容,因为不同职业、不同工作单位、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结构的受众,对于职务犯罪预防课都有自己不同的需求。例如,针对乡镇基层干部,可以多采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多引用在基层出现的案例;针对国有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多采用理论分析的方式;针对年轻人占大多数的单位,可以多引用网络上的事件、网络流行的语言;针对银行业的金融从业人员,可以多使用算经济账的方法,重点讲授涉及资金类的职务犯罪的知识、案例。再次,在分析原因、对策的时候,要运用多种方法,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把法条口语化、案例故事化、哲学道理生活化,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视角,带来新鲜感和吸引力。

2.探索更丰富的授课形式。职务犯罪预防课不仅可以坐着上,还可以站着上;不仅可以在会议室里上,也可以在办公室里上,甚至可以在剧场里上;不仅可以使用PPT播放图片,还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去制作播放音频、视频;不仅可以一个检察官用声音上课,还可以有类似小品表演的片段穿插其中。职务犯罪预防课的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因为在网络时代,受众接收了海量的信息,仅以单一的形式已经不足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正如“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在于摈弃了“选手讲故事+评委毒舌”的模式而采用了“盲选+导师”这一独特的方式一样,要打造出检察机关的“预防好声音”,就要求检察机关顺应潮流,与时俱进,采取更好听更好看的授课形式,让受众在开心愉快的过程中接受预防教育,实现预防的效果和目的。

3.锻炼出更加专业化的预防检察官。只有好的模式,也不可能带来“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有好的选手和导师。同样,再好的讲义和形式,也需要优秀的预防检察官的讲授,同样一篇讲义,不同的检察官讲授能带来不同的感觉和效果。受众的耳朵越来越挑剔,这就要求检察机关锻炼出更加专业化的预防检察官。这里所说的专业化,不仅是专业知识上的专业化,更应是讲授课程的专业化,包括从普通话的掌握到现场气氛的调动和掌控能力;从个人形象的塑造到课堂技巧的使用;从沟通能力到应变能力等诸多方面。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

篇5:预防职务犯罪学习心得

按照县委组织部安排部署,我 日参加了处长讲授的《预防职务犯罪》。通过学习,我对什么是职务犯罪、如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的方针、原则和主体是什么等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使我思想上产生了很大震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体会颇深。

一、正确认识国家赋予的权利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正确的行使好,就能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反,之就会成为以权谋私的魔杖。通过学习职务犯罪的典型案例,使我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憾和教育。这些反面典型人物腐化堕落的根本原因,在于背离党的宗旨,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放松党性修养和锻炼,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不保持警惕、保持冷静、保持操守,更没有慎独慎微,忽视从根本上考虑人民的利益,不甘清贫,崇尚拜金主义,最终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甚至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危害党的事业。

二、充分认识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特别是当今世界格局不稳的情况下,如果不坚决反对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听任腐败现象滋长,就必

然会造成社会动荡,甚至一个国家的分裂和政权的更迭。同样道理,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不能有效地杜绝腐败,预防职务犯罪,轻则使国家和单位蒙受经济损失,重则可能引起社会问题。因此,深入开展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是保证一个单位健康发展的根本举措,对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是一个浅显明了的道理。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少数干部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放弃了对世界观的改造,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理想信念和法制观念,在权力关、地位关、金钱关和美色关面前丧失原则,臵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做出了有悖于原则的事,把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当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在政治上丧失信念、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堕落腐化,“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金钱,不讲原则”,从而踏上了不归路。“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活生生的事例,引人警醒,促人反思。我们一定要注重学习,不断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面对功名利禄心不动,灯红酒绿眼不迷,不义之财手不伸,污泥浊水身不沾,真正筑牢防腐、防贪、防变的思想防线。

四、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

清正廉洁,这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干部不廉洁,2

不仅会使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切记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干。

五、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尽管目前我们的法制还不健全,监督还难以到位,但作为干部应严于自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守。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时刻想一想,检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及时改进和纠正。只有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一身正气,洁身自好,才能抵御各种不正之风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篇6:预防职务犯罪的心得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伴随着阶级、国家、职务、法的产生而出现的,它为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所不容,他们都以法的形式将之固定下来,以法的手段惩治之,遏制之,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江山社稷的稳固。我国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职务犯罪依然存在,人民痛恨职务犯罪,要求惩治职务犯罪,消灭职务犯罪,以维护自已的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现将个人参加报告会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首要基本特征,也是其本质特征,职务犯罪自然也不例外,其也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职务犯罪由于其犯罪主体的特殊性而表现出其比一般犯罪更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更大的显著特征。

一是危害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职务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管理,其对象涉及人数多,涉及面宽,如果职务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或滥用职权,就会损害多数人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是造成公共财产的大量流失

贪污、挪用等职务犯罪严重违反国家的财经纪律及有关法律法规,往往造成公共财产的大量流失,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为贪污、挪用行为人往往掌握有一定职权,掌握着数额较大的公共财产管理权、使用权等,如果私心严重,利欲熏心,就会不择手段违法违纪,侵吞、动用公款,就会造成大量公共财产的流失,就会造成比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行为更为严重的公共财产损失。

三是腐蚀国家的肌体,危害国家的长治久安

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不仅严重腐蚀国家肌体和人们的灵魂,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降低国家和政府的声誉,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直接危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削弱国家的职能。同时,职务犯罪还必然阻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干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的贯彻和实施,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危害国家的长治久安。

篇7: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一、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组织监督

作为个体的我们总是工作于社会组织机构中,并承担必须的工作职责,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自然会与社会的人、财、物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在工作中实施有效的组织监督将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保证。“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当一个单位或机构在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组织监督是无漏洞的、可操作的,我们认为组织监督也是有效的。有效的组织监督主要表此刻,首先要建立健全规章管理制度,切实做到科学、规范管理,管理制度要覆盖所有的管理人员和工作行为,这样即使有职务犯罪之心,也无职务犯罪之力,好的管理制度本身就是让“有心犯罪之人”无犯罪的可乘之机。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职务犯罪无非是在“财”和“物”上下功夫,“物”从另一方面说也是“财”的一种。只要盯紧“财”这根主线,就能遏制住职务犯罪的源头,完善财务监督一要强化财务人员的内部监督,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遵守程序、遵守纪律。二是强化外部审计监督。财务工作的除了理解资料审计外,还要理解审计机关的专门审计。用审计的手段尤其是外部审计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堵塞漏洞,防患未然。相信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能遏制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加强自身修养,强化自我监督

自我监督就是自省自律,自我约束,少犯或不犯错误。一是提高认识,加强学习,自觉在思想上筑牢自省自律的防线。认真解决思想、作风上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修养,提高拒腐防变本事。二是廉洁自律,勤勉务实,当前社会,物质化、享乐化倾向严重,越是领导干部应对的环境越是日益复杂,那就要求我们更要坚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糖衣炮弹”击中。财务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诱惑是多方面的,财务工作的领导干部更要做到以身作则,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管理者的自身不廉洁必定会给被管理者造成落差,一旦心里不平衡,便会产生你贪我也贪,不拿白不拿的心理,所以管理者必须先管理好自我,以榜样的作用去影响别人。“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仅有廉才能服人,仅有服人才能转变风气,仅有转变风气才能去做事、做成事。三是要认清犯罪代价,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既要有反面的教材使人明白职务犯罪的代价与痛苦,又要有正面的案例做榜样使人明白自由身的完美与心安,享受欢乐的生活。

三、丰富信息渠道,强化社会监督

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就是指公开理解社会监督,隔离“暗箱操作”这个职务犯罪的温床,社会监督就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对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进行的一种监督。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保卫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管理秩序,并且使各种社会力量能够方便、快捷、顺畅的到达社会监督的目的,这必然构成对违法犯罪的有力抵制。我们保沧高速能够经过公开监督电话、设置监督台、举报箱等措施理解社会各界的监督,一方面方便了人民群众倾诉自我的心声,另一方面更是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保护了职工、维护了利益,也使人民群众的监督进一步发挥了作用。

篇8:论职务犯罪的预防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和新特点

(一) 职务犯罪的概念

职务犯罪是指具有一定职务的特殊主体, 违背职责, 利用职权或通过职务行为进行违法活动, 触犯刑法有关规定, 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职务犯罪活动是公职人员从事公务活动, 实施滥用职权, 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 具有较大额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所以其应承担相应的刑罚惩罚。职务犯罪活动, 使得维持社会公平正义给予了重创, 所以应该严厉打击。

1.法律上的职务

职务是指在国家活动中, 担任指挥、监督和管理性质的事情, 而不是指工作中的一切事情。[1]职务是行为人因依法者或者受委托从事公务而取得的法律身份, 是以执行相应的公务为内容, 职权和职责构成职务的基本内容, 职务是构成职务犯罪的前提和基础。[2]

2.职务行为

公职人员担任一定的职务, 从事与其职务相关的活动就是所谓的职务行为。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该在压滤法规授权的权利范围内行驶权利, 同时应该履行相应的义务, 坚持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不能以权谋私, 滥用职权, 违背职责, 放弃义务, 背离人民。要做到“权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情为民所系”。任何违法的职务活动都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 任何背离人民的公务活动都将被社会抛弃。只有执法公正和执行职务公正, 才能使得良好法律得以有效实施, 司法公正才能更好的体现, 才能搭建好立法公正和司法公正的桥梁。公务人员的职务行为, 应在法制的框架下, 从人民的角度行驶权利。

3.刑法上的职务犯罪

刑法上的职务犯罪是指任何公职人员在工作上的利用职权所犯的罪。有学者认为, 职务犯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滥用职权或放弃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的国家工作人员, 依照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3]由国家公职人员作为主体, 其犯罪行为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道德情理和社会公平。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从事公务的人员, 违反法律, 背离人民, 做出与其职权不相称的行为, 都将受到国家以及法律的严惩。

(二) 职务犯罪的新特点

1) 职务犯罪的犯罪主体的自我保护能力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犯罪者, 因为其自身拥有权力, 所以其总把权力用来保护自己的犯罪行为, 利用自身的职务之便来掩护自己进行违法犯罪, 从而不利于检察机关开展侦查活动。

2) 其次职务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易显露, 作案隐蔽性强。职务犯罪一般不以公民个人利益为直接侵害对象, 其犯罪侵害的法益不像杀人抢劫行为表现的那样突出, 为社会人民所厌恶, 揭露其犯罪的积极性高。职务群体在多是在为他人谋取利益之后才收取相应财务, 这就导致了这些人不但不愿意主动揭露职务犯罪行为, 更多的是成了保护犯罪的群体。职务犯罪的行为对发生在不易被人察觉的内部。

3) 职务群体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这就决定了其作案的智能化水平较高, 有的在表面上看起来做实事, 其实私下却做着以权谋私, 勾结黑恶势力, 与人民群众相背离的事。就像重庆打黑除恶的文强, 就在重庆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二、职务犯罪预防的原则和措施

(一) 预防职务犯罪的基本原则

所谓职务犯罪是指与职务有关的一类犯罪的总称。[4]能够从源头上预防犯罪而不是一味的依靠法律的惩罚性才能发挥法律的应有之意。为此应该积极贯彻以下原则, 以保证预防工作能够在较好的轨道上发展。

1.运用多种手段结合人民共同参与预防活动

职务犯罪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呈现各种状态, 为此预防职务犯罪就应该全面开展。实行这一工作就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 在党的统一领导下, 运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手段, 全民参与, 综合预防。检察机关运用职能开展专门工作, 是国家和党反腐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参与预防具有最直接性的特点。让国家权力至于人民监督下, 才能最大的弱化职务犯罪的生成。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检察机关的贪污受贿的预防, 能够发挥出罪强大的力量。这种舆论的力量, 能够减少部分贪污受贿犯罪行为的发生, 有效的发挥犯罪预防的功能。

2.主观措施和客观措施共同使用

对于职务犯罪的预防应该根据犯罪的原因从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两个角度着手, 采取相应措施和手段, 综合考虑, 全面加以控制。从主观方面考虑, 积极加强国家工作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法制, 使得公职人员形成完整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从内心深处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抑制职务犯罪可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最大限度的减少潜在的犯罪人群, 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二) 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社会恶害, 基于社会的基本价值观, 为了维护社会的道德尊严, 维持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保持公务队伍的亲民性和廉洁性, 维持社会的正义必须对职务犯罪予以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预防就要抓住问题的核心, 从严, 务实的打击职务犯罪, 从源头上建立健全预防措施, 未雨绸缪, 做到公职人员思想上不想腐败, 行动上不敢腐败和制度下不能腐败的完美结合。通过自律和他律开展职务犯罪活动。

1.公职人员自我意识应加强

即自己从本质上认识到职务犯罪的罪恶, 从内心上抵制职务犯罪, 不触犯刑法不触犯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在法律的威严之下履行公职。自律的实质就在于能够从本质上认识到职务犯罪的错误, 在心理建立公正执法的平衡点, 充分认识法律的威严, 从根本上不敢、不会犯罪。建立健全职务犯罪预防机制能够更进一步的提高公职人员的自律意识。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进一步的开展教育活动, 揭露职务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使得法律的威严深深地在公职人员的内心里扎根。从而使得国家公职人员能够认识法律, 认识自我, 有效的自律。增强职务人员的内心自律, 从而达到自我有效控制和外在社会控制的相对均衡。进一步使得职务人员能够了解到犯罪的代价进而产生恐惧感和威慑感, 从根本上打消职务犯罪的妄想, 从而达到预防职务犯罪的功效。

2.通过其他途径保持公务人员廉洁

通过对职务犯罪的刑罚预防, 充分发挥刑罚对抑制犯罪起到的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功效, 使得职务人员不敢轻易试法。首选的加强预防立法。完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符合中国特征的检查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 是新世纪检查任务的目标之一, 对于推动同腐败斗争的开展起到重大作用。其次加强职务犯罪的治安预防机制的建立, 针对性, 专门性, 有效性的从宏观和微观针对职务犯罪给予预防机制, 加强对重点职务犯罪人员的控制, 对于有犯罪趋向的人员进行教育和管理, 从而保持公职人员的廉洁性。

三、职务犯罪预防的工作机制

(一) 预防职务犯罪的外部工作机制

1.建立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制度

在我国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是预防职务犯罪的不可或缺的外部机制。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在预防职务犯罪的活动中也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国家工作人员作为职务犯罪的主体, 履行着国家政治集团赋予的各项职能和权力, 为这个政权服务。政党领导下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完全可以从权力的分配和制约的角度入手, 从而起到威慑和保障作用。群众预防具有权利制约优势, 通过群众预防的实质是通过民主化, 法制化的公共权力对职务犯罪行使权利的公开透明以及程序的健全、科学、民主有密切关系。

在我国, 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 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由群众来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就显得尤为必要, 任何公职人员以权谋私的行为都将在人民的监督下得到惩罚。

2.通过法制措施减少职务犯罪

加强法律建设, 通过比较研究, 汲取国外立法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在法制的保障下建立健全我国的预防职务犯罪的体制机制, 不断加强法制建设, 推动立法、执法、司法的公正进行, 是减少职务犯罪的必要措施。

通过立法实现职务犯罪法制化的四条途径:

第一条途径是制定专门的法律, 从立法途径公正明确检察院, 法院, 审计等部门的职责以及工作原则和方法。创新法制法规, 发挥各部门在监督方面的长处, 积极配合, 维护法律尊严。

第二条途径是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 融合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于一步法律, 设置包含查办案件和预防犯罪双重职能的反腐机构, 从中明确预防的权力, 责任和程序。

第三条途径是职务犯罪预防的内容加入到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中, 和侦查同时进行, 检查机关管辖。

第四条途径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应针对职务犯罪的预防制定出相应的决定, 对这项工作的目标、内容, 原则等进行规定, 由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代表国家意志, 在一时难以制定规范性法律的情况下, 可以占时解决无法可依问题。

(二) 职务犯罪预防的内部工作机制

一直以来, 打击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与预防职务犯罪内部机构怎样配合与协同, 是当前检查机关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检察机关的职务繁重, 在思想上存在重视办案法律效果, 忽视办案社会效果的模糊认识, 从而使得在工作中出现重打击轻预防的倾向。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内部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预防工作责任制

检察机关各部门应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根据各自的特点, 将预防责任分解、在各个部门落实。其他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统一组织, 协调各机关之间的关系。在统一的领导下开展各种形式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2.检察机关各部门应该协调进行管理

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 像审判机关, 侦查机关, 监管机关以及党委、政府等部门发出预防职务犯罪的检察建议。同时检察建议经过检察长批准后, 由职务犯罪预防部门进行归档, 一致管理。

3.坚持打击与预防并重, 开展个案预防

构筑办案, 预防一体化新局面。打击与预防一直是检查机关预防工作的重头戏, 在检查机关的统一协调管理下展开预防工作, 积极搜集、调查和使用预防职务犯罪的信息。协调好公安机关, 法院的关系, 相互配合, 相互协调, 共同应对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 建立预防犯罪预警机制。检察机关内部之间在开展预防工作时应加强协调配合。对典型案件, 由检察长牵头, 各级机关相互合作, 共同参与到案件的侦查, 起诉等活动之中, 共同的探究职务犯罪的原因, 手段和规律。从而总结出预防职务犯罪的经验, 开展预防立项, 由检察长牵头共同的展开职务犯罪预防项目。

4.预防工作督促与考评

检察机关实行预防工作应与其他部门共同开展, 共同检察, 共同考核, 考评工作小组应重点考评预防职务犯罪开展情况。业务工作共同部署、同检察、同考评, 年终院工作考评小组在考评部门业务工作同时, 考评该部门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情况, 以此综合评比该部门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应不定期召开会议, 协调、监督各部门, 让各部门能够准确, 及时的开展工作。

只有外部预防机制与内部预防机制协调, 才可以使得检察工作能够协调开展, 才能使得预防责任落实, 把职务犯罪预防内外部机制充分结合, 才能促进职务犯罪预防的工作能够顺利展开。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下的职务犯罪预防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樊凤林, 李涛.职务犯罪的法律对策及治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4.

[2]张穹.职务犯罪概论.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1.

[3]孙谦.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8.

[4]樊凤林, 李涛.职务犯罪的法律对策及治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4.

[5]陈国权.不发达国家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的腐败问题研究.刘海年, 李林, 张广兴主编.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6]刘建柱.检察机关如何开展职务犯罪行业预防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2.

[7]敬大力.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与预防职务犯罪——中国犯罪学研究会预防职务犯罪专业委员会年会和预防职务犯罪理论研讨会专题发言之三.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8]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82.

上一篇:城投人才工作计划下一篇:岁月请你手下留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