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南丰县工业发展情况汇报

2024-08-08

2022南丰县工业发展情况汇报(精选8篇)

篇1:2022南丰县工业发展情况汇报

南丰县工业发展情况汇报

南丰县人民政府

(2012年6月20日)

为策应市委、市政府“三大战役”重大部署,我县迅速实施

了“强攻工业、决战园区”战略,聚焦点,抓重点,攻难点,不断做大工业园、做旺企业群、做强后发力,全县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机械电子三大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今年1-5月,全县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家,达家;工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税收万

元,同比增长%;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工业用电量达万度,同比增长%。现将强攻工业主要举措和成效简要汇报如下:

一、上推下举造氛围

自动员大会以来,通过宣传造势、理顺机制、强力推进,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信心。

一是召开一组会议。市委、市政府召开“三大战役”动员大

会后,我县立即召开全县“三大战役”动员会,紧锣密鼓贯彻上级精神和部署,之后又连续召开强攻工业暨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工业项目推进会、工业企业座谈会、作风效能整治等大小会议20余次,并且在年初的经济工作暨三级干部会议上对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进行隆重表彰,兑现奖励金额达114万元。二是制定一套方案。优选41户重点企业,制定跟踪服务方案,安排县级领导、服务单位和园区工作人员挂点帮扶;预-1-

算安排工业发展基金3000万元,重新修订强攻工业和招商引资方案,在扩规升级、技术改造、品牌争创、招商重点、招商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成立强攻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县重点办、县委督查室等督查主体制定严格的强攻工业和招商引资督查方案及操作细则,对在建项目一周一督查、半月一简报、每月一通报,对各招商团队洽谈签约、落户推进等情况定期公榜,对措施不力、效果不显者责其离岗招商。三是建立一支队伍。在十五支单位招商小分队的基础上,围绕绿色食品、机械电子、生物医药产业,分别成立产业招商小分队,每支专业小分队另行拥有招商经费,长期驻外,紧盯产业转移开展专业招商。

二、提质扩量奠基础

坚持“找准区域优势,把握发展趋势,突出招商重点,承接梯度转移”的原则,结合产业基础,准确定位,科学、合理地规划产业布局,凸现板块特色经济,促成抱团发展。

一是项目招引重实力。提高入园企业门槛,在严控“两高一资”项目的同时,要求固投必须达到2000万元以上、投资强度不低于100万元/亩,创税必须达到3万元/亩以上。自2011年9月份以来,一批投资规模较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相继落户园区,共签约项目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例如,佰仕通电子城投资10亿元、恒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国元天然乳品有限公司投资4.5亿元港币、喜力材料科技公司投资2亿元等。二是落户推进重效率。18个集中开工的工业项目中,铭安铝业、赛丽石英石建材2个项目正在试生产,其中铭安铝业完成投资5050万元;原野生物科技、大信环保科技2个

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正采购和调试生产设备;赛丽石英石、天宏实业、恒宇实业3个项目厂房和办公楼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其中赛丽石英石完成投资4000万元;其余项目正在抓紧土地平整、基础设施或上部结构建设中。同时,对没列入集中开工的工业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当中。三是企业培育重龙头。把龙头带动作为工业发展的“第一引擎”,集中力量培育一批主业集中的骨干企业。做大蓝欣啤酒、汇源果汁、国元乳品、华夏五千年生态酒庄等绿色食品企业,恒隆机电、南海电子、绿遥电子等机械电子企业,以及康齐药业、桔都药业等生物医药企业。继续扶持振宇实业上市融资。四是市场竞争重品牌。积极引导企业争创品牌。目前已有振宇、华夏五千年等两个工业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恬馨”、“赣龙”等6个品牌获“江西省著名商标”,蓝欣火啤等10个新产品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称号。蓝欣啤酒、华夏五千年生态酒庄2家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我县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 省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基地县”。

三、破旧立新育特色

立足县域基础和发展方向,积极开展补链、壮链和聚链招商,加快培育绿色食品、机械电子、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一是改造传统产业。以汇源果汁、华夏五千年生态酒庄、蓝欣啤酒、国元乳品等骨干企业为基础,重点引进现代化的食品加工企业,提高蜜桔产业附加值,同时做大做强红酒、啤酒、果酒、白酒和饮料产业,截至目前,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达103家,其中规模以上食品企业达10家。二是壮大支柱产业。以南海科技、绿遥电子等企业为支撑带动作用,积极承接机械制造、电子科技

等项目落户,引进了佰特励电子科技、佰仕通电子城、恒隆机电、铭安铝业等企业。三是培育新兴产业。积极鼓励引导桔王药业、康齐药业等新上生产线,扩大产能,引进了宏青药业、寿仁堂药业、原野生物科技等医药企业。目前,正在洽谈投资10亿元的神威药业。

四、挖潜引源增后劲

集中地力、电力、劳力和财力等有限资源向工业倾斜,园区用地、用电、用工和融资等难题逐步得到缓解甚至破解,全县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一是承载有平台。2012年安排园区建设资金6000万元,完善了园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启动富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建设中的黄金工业园位于向莆铁路、昌夏公路、南建公路交汇处,向莆铁路货运专轨可直通园区,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极佳,园区首期规划面积6000亩,远期可扩大到10000亩,目前有1800亩土地可承接企业落户。二是要素有保障。用地方面,争取到升级用地指标2000余亩,新征收工业用地800余亩;严控项目闲置用地,对企业土地闲置时间满2年的依法收回,目前已收回园区闲置土地4宗360余亩,大大提高了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率。用水用电方面,启动第二自来水厂、110KV配电、220KV配电等工程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可竣工。用工方面,多形式、广区域开展招工活动,今年,组织了2012年“欢乐春节家乡行”活动,举办县级招聘大会2场,在各乡镇分散举办招聘会12场次,向企业输送劳动力4761人。目前正在规划建设劳动就业服务大楼,届时可常年组织招工。三是融资有渠道。成立了中小企业金融协办服务领导小组,制

定相应管理办法,并在全市率先成立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引进九江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新增宏励、恒盛小额贷款公司,扶持成立工业园区、银河、吉利等融资担保机构。目前,正在跟踪洽谈上饶银行。1—5月份,全县工业贷款余额万元,共为中小企业融资万元。四是续力有项目。目前,已签约还未落户的项目有个,项目合同资金达亿元,在建即将投产的项目个,随着这些项目的相继落户、投产,我县工业整体实力将进一步得到增强。

篇2:2022南丰县工业发展情况汇报

2010年清丰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借“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的东风,发扬“六超”精神,体现“六新”要求,强力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十二五开门红,提升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水平。下面,根据我县设施农业的发展状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我县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今年,我县新发展高效农业3.6万亩,新增面积3.08万亩。新增100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园55个,其中:新建日光温室2365座,4698亩,新建大中拱棚3733座,6840亩,新建小弓棚2.5万亩,初步形成了蔬菜、瓜果、花卉三大优势产业,多数园区已投入生产并已见到较好的效益:阳邵乡范石一村,“猪-沼-菜”模式,该园区现收入已达45万余元;瓦屋头镇汉寨外农业园,总收入50余万元;闫村农业园区,玫瑰现在售价1.75元/朵,截止目前已收入近160万元;腾村农业园区,该园区已收入近18万元;六塔乡柳村园区,已收入17万元;另外固城乡东郭村一个多月每座温室已卖黄瓜10000多元(1元/斤左右)、张庄外已开始出售黄瓜;柳格乡高赵店菜椒、纸房乡陈庄黄瓜、巩营乡理直草莓等农业园区,销售也已开始。双庙西南庄、马家、姚当已定植黄瓜可当年收益;今冬明春建设33个园区,已列入台账管理,目前已有11个建设完毕,有18个正在建设,有4个正做准备工作,广大干部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二、主要做法

(一)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年初我县出台了“一号文件”,制定了奖补政策;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清丰县发展设施农业领导小组,把县农业、科技、电力、水利、交通、工商、金融等涉农部门列入成员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土地流转、融资难等问题。二是财政大力扶持。今年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全县设施农业发展进行奖励扶持,重点扶持高标准规模化农业园、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规模化经营主体,鼓励连片种植,促进设施农业发展。各乡镇政府也千方百计帮助园区筹集资金、引进技术、培养人才,支持设施农业发展。三是加大推进协调力度。金融等有关单位,加强协调服务,为设施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金融部门扩大信贷投放,协调贷款3300多万元;水利部门为重点农业园区新打机井26眼;保险公司完善承保方案;供电局实行 “特殊客户管理”服务;农机部门推广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等等,有效的推进了我县设施农业发展。四是搭建服务平台。组织动员召开县、乡、村动员会27次,联系广电部门到先进乡镇录制专题节目19期,并开设设施农业专栏节目,做到每周一期,重点宣传设施农业园区建设情况和先进典型代表;开展技术服务人员下乡活动,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40期,印放宣传资料1.5万份;近4000人次参与观摩学习与培训,提高了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二)科技支撑,加快规模发展。引进寿光先进的技术和经营模式。建设以园区为主的寿光第五、六代高效日光温室、大中拱棚设施农业园。规模发展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涉农公司为主体,如濮阳绿源公司在双庙乡西南庄建设占地200亩的蔬菜基地,领锐牧业在阳邵乡范石村建设的万头养猪基地,濮阳胜佳农林公司在古城建设的彩色甘薯基地等。二是以营销大户、经济能人为主体,如双庙乡窑当蔬菜基地,韩村乡西刘庄蓝梅基地,巩营乡丁家村大棚油桃基地等,都是由营销大户、经济能人独资建设。三是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主

体,如巩营乡设施草莓种植农业园,由绿康专业种植合作社投资1100万元,于7月份开工建设,一期占地550亩,建设砖混钢架日光温室199座,高标准育苗区120亩。该园区辐射带动周边刘吉村、崔吉村、理直集等村发展草莓种植,亩产草莓6000市斤,以每市斤12-18元的价格远销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可实现产值3600万元等等。组织众多农户进行专业生产,实行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

另外:瓦屋头镇,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由部分机关干部职工、村干部和群众共同集资268万元,完成土地流转面积402亩,建成塑料大棚320亩,日光温室20亩的汉寨设施农业园;其他乡镇也都积极动员、全力投入,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已初步形成,逐渐成为全县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三)切实服务,确保发展。目前,我县共计40家合作社和园区聘请了山东寿光技术员及外地技术人员,主要采取园区出资,政府补助,以签订合同的方式,高薪聘请,年薪5万元/人,并负责技术员的吃、住等日常用品;技术员负责园区的基础建设、生产管理、技术服务、产品销售、前景预测等“一条龙”模式发展。我县设施农业发展特点:一是效益好。一座占地2-3亩的第五代高效日光温室先期投资7-8万元,每年可连续使用10个月左右。如种植黄瓜间套种苦瓜,仅黄瓜一项毛收入就达7万元,加上苦瓜毛收入4万多元,两项合计收入十多万元,除去各种产销成本,一年就可收回先期投资。像瓦屋头镇阎村一座占地45亩的玫瑰及菊花种植园年收入就可达90万元,除去30多万元的生产成本,纯利润就达50多万元。二是销路好。目前我县主要依托山东寿光的销售渠道,销售渠道比较稳定,产品供不应求。三是积极性高。瓦屋头镇汉寨外建设的300亩日本甜瓜

基地,镇机关干部一天自愿入股70多万元,既显示了党委、政府的凝聚力,又显示了乡村干部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今冬明春及2011年的工作安排

今冬明春及2011年设施农业发展,是我县发展设施农业的关键时刻。县委县政府已经确定以实施“32211”工程为抓手,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

1、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种植面积3万亩。

2、发展2个万亩蔬菜基地:一是依托天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阳子线范石村南北发展万亩有机蔬菜基地;二是沿209线两侧(以六塔乡、瓦屋头镇为中心北延仙庄、巩营、南接双庙),发展成万亩果蔬(花卉)基地,3、年内每个乡镇至少发展2个面积100亩以上的标准设施农业园;

4、每乡(镇)都要沿国道、省道、县道等主要干线发展1个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

5、以科丰现代农业园为主体,发展1个集引进、科研、试验、示范、培训、观光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

我们将“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为契机。坚持用新理念,新思路引领农业农村工作,用新机制、新政策激活发展活力,用新作风新标准谋划农业工作新成效。确保园满完成任务。为了进一步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县委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抓好宣传动员。发展设施农业,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在依靠传统农业增收困难的情况下,必须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不但要抓落实,而且要抓出规模、抓出效益,最终形成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农民的特色产业。今年,尽管县财政困难,也拿出2000万元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奖补。我们有这样好的开局,政策驱动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要抓住今冬明春发展的有力时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帮助群众算好增收账、效益账,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是建立台账推进机制。县里对今冬明春目标分解到各乡,对每一个园区,每一项任务的质量标准,建设时间量化细化,责任到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

三是抓好技术服务。农业、蔬菜中心等部门要强化技术人员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11月份以来举办培训班4期,提高了农技人员技术水平,更好的服务设施农业发展。要加强与农业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聘请省、市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推广沼气利用、节水灌溉、测土配方、立体栽培和生物防治等技术,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服务体系,选派技术人员蹲点抓片,在温室建造、种植过程中开展技术指导,解决农户遇到的各种难题,使良种良法到田,关键技术到户。

四是抓好产品销售。随着设施农业的壮大,市场销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提前谋划,及早与外地客商联系,拓宽销售渠道,消除后顾之忧。要发挥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强与外地市场和客商的联系,做好销售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解决产品销售问题。提高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藏能力,延长销售期;培育营销队伍,建立信息网络,逐渐形成稳定的销售体系。

五是抓好土地流转。搞好土地流转,是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基础。要向群众详细讲解土地流转政策,算好经济账,取得理解和支持。要抓住秋收这一有利时机,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 的原则,通过反租倒包、租赁、置换土地等方式,引导土地流转,加快土地向种植大户流转集中,提高组织化程度,着力提高设施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

六是增强抗灾和保险意识。过去(1994年)我们在这方面有过教训,去年冬季的暴雪、今年夏季的暴风雨,每一次天气灾害都使蔬菜大棚损失惨重。为此,我们从思想上重视,在防范技术上下功夫。做好防暴雪、防严寒的准备,加固棚体和墙体,防止大雪压塌,避免秧苗冻死。增强保险观念,近年来,灾害性天气越来越频繁,冰雹、暴雨、暴雪是不可预料和抗拒的。在强化技术防范的同时,参加保险是非常必要的。今年县里拿出一定资金按1:1的比例分担投保金,一般投保额300—400元/亩,农户投入150—200元/亩,一旦受灾得到的将是9000—14000元/亩,从而能够保证能够恢复再生产。11月份共出动宣传车辆20车次,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保险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加设施农业保险。

七是建立激励奖励机制。县委县政府已经出台了考评奖励办法,完成任务有奖,超额完成要重奖,每多发展一个百亩园区,奖金递增2万元,坚决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高标准、高质量、快节奏地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推动设施农业大发展,开创清丰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清丰县设施农业办公室

篇3:2022南丰县工业发展情况汇报

一、宝丰县实施新农合制度的基本情况

宝丰县2006年新农合参保人数为240728, 参保率58.14%, 筹集基金总规模为1335.54万元, 2012年参保人数425610, 参保率为99.3%, 筹集基金总规模12342.69万元。随着筹集资金总规模的迅速大幅度增长, 农民的住院补偿费用也得到大幅提高。表1是自新农合实施以来宝丰县乡镇卫生院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的情况。

随着新农合报销比例的逐年提高, 基本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 不敢生病的现状, 而随着住院人次的增加, 也盘活了乡镇卫生院。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无疑让农民、医疗机构和药商都获得了丰厚的收益。表2是宝丰县乡级医院近几年的医疗数据。

二、存在问题

1、随着住院补偿比例的提高, 病人向上分流的现象凸显。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随着新农合报销比例的逐年提高, 农民住院人次得到大幅提升,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得以有效缓解, 但是就医流向比例和基金流向比例却在逐年下降。虽然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报销比例要高于县级及省市医院, 病人在乡镇卫生院的住院人次比例却随着报销比例的提高呈下降趋势, 病人向县级及以上医院分流的现象在逐年凸显, 同时新农合基金也在向县级及县以上医院分流。也就是说住院的人越来越多, 却有更多的人愿意到条件比较好的县级医院或省、市级医院就医。从2008年到2011年, 在乡级住院的人次变化不是很大, 但在县外就医的人数却已由2008年的4206人增加到2011年的7912人, 用于县外的基金支出占总支出的40%。

2、报销比例的提高催生过度医疗行为, 医患双方互利于此。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 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病人, 五保户居多, 因五保户住院可享受费用全部报销, 所以难免出现他们以卫生院为家, 小病大养的情况。还有些病人, 本来门诊治疗就可以治好的小病, 却办理住院手续, 因为门诊治疗报销比例很低, 还不如办理住院个人负担的少。还有些病人, 本来5天就可以出院的, 却愿意再住上两天, 为了“使治疗更彻底”, 因为多住几天院对个人来说负担的费用很少, 而医院又不能催着病人出院, 也不愿催着病人出院。这些现象都属于过度医疗行为, 对医疗资源和基金都是一种极大浪费。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随着逐年报销比例的提高, 人均住院费用在逐年增加。从2007年的人均1108元增加到2012年的1630元。2010年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 所有乡镇卫生院必须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内用药, 并且全部零差价销售。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均住院费用的较大幅度增加, 不能不说有过度医疗行为引发的因素。县级医院人均费用的提高更是明显, 从2007年的人均2170元增加到2012年的人均3150元。

2012年, 由于提高政府资助标准, 从2011年的人均200元, 提高到2012年的人均240元, 基金筹资总规模有较大幅度增长, 所以河南省把乡镇卫生院的报销比例从80%提高到90%, 同时县级及省市医院的报销比例也分别提高20%。2012年第一季度的基金支出大大超出了预算, 宝丰全县第一季度住院人次由去年同期的8185人增长到13449人, 同比增长64%, 住院总费用比去年同期增长78%, 基金支出比去年增长135%, 其中乡镇卫生院的住院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7%, 住院总费用增长54%。可见, 补偿比例的提高对农民的住院消费产生了极强的剌激作用, 过度医疗现象更为突出。2012年前四个月的基金支出占全年预计总支出的46.5%, 全年预计超支3297万元。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医改的初衷是

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实现“小病不出村, 中病不出乡, 大病不出县”, 以方便农民看病, 缓解城市医院的住院压力。而目前的情况却使基金在发挥它本来的效用的同时, 也造成基金的极大浪费。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旨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把以治为主改变为以预防为主。但现在的乡镇卫生院却因各种原因都在忙于住院病人的管理, 根本抽不出人力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工作, 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难免会越来越表面化, 最终流于形式。

4、总额预付制度带来新的难题。2012年5月, 按照全省统一布署, 河南省的新农合支付制度又进行了一次质变性的改革。即实行总额预付制, 即结合当年新农合统筹基金总量, 测算年度统筹基金预付总额, 以收定支。实行“每月预拨、年终结算”, 即每月按预付额的90%预拨给医疗机构。若实际发生费用超支, 超支部分的70%由医院自行负担。总额预付制度可以对医保基金在总额上实行控制, 使基金的透支风险得到控制。并且给所有的医疗机构戴上了一个枷锁, 医院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医疗总费用情况, 从而达到对患者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大大约束各种过度医疗行为。尤其在乡镇卫生院, 为了有效使用医保机构给自己定的总额医疗费, 对过去因为报销比例高而小病大养的病人, 得到了医院的主动性控制, 规范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行为。但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各级医院都担心超支自负, 不敢随便接收病人, 市里往县里推, 乡里也往县里推, 县级医院超支现象严重, 叫苦不迭。

医疗体制改革作为世界性难题, 每一步的改革本就如履薄冰, 而我国新农合制度的推行因涉及人员之广, 涉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所以出现种种不尽人意, 在所难免。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是解决就医分流的关键所

在。虽然乡镇卫生院的报销比例远高于县外, 但病人分流现象仍如此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巨大的医疗服务能力差异。早在2008年, 国务院就提出提高乡村卫生队伍水平的意见, 并提出三年规划方案, 由市级到县里, 从县里到乡里, 实行下派专业医生进行帮扶, 但效果不一。有的医院派出的是技术骨干, 对基层医疗机构可以起到很大的支持, 并可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显著提高, 有的医院派出的是医院比较清闲的人员, 自然医务能力不佳, 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建议让县级医院的所有专科医生实行轮岗制, 每月定期到乡里上班一周, 并举办培训讲座, 对基层医务人员言传身教, 并将这种形式予以体制化, 最终达到县乡人才一体化。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待遇水平, 使基层医疗机构可以留往人才, 切实提升乡村医疗服务能力。让农民愿意在基层就诊, 解决农民看病难之根本, 缓解大医院的就医压力。

2、新农合补偿比例的适度与医院垫付医保补偿资金相结合,

对农民来说更为实惠。笔者认为, 一度地提高报销比例并不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唯一途径。诚然, 提高报销比例, 减轻农民个人负担,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但农民因病返贫大都因患大病或疑难杂病, 被高昂的医疗费拖累, 这些医疗费大都产生于大医院。因此在乡镇卫生院实行全额报销对农民来说并不是雪中送炭之举, 90%的补偿比例与100%的补偿比例相差无几。而因患大病需要垫付的大额资金也是农民看不起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农村, 有些人就是因为不能够一次性拿出几万甚至数十万的医疗费用而得不到有效治疗。如果农民到医院只交付自己应该负担的一部分, 无疑会让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 从而使疾病可以得到及时地治疗。在我国部分地区, 已经实行医院垫付补偿资金的做法, 得到病人的充分认可。所以, 报销比例的适度加上医院垫付医保补偿资金, 对农民来说应该来得更为实惠。

3、政府加强监管, 引导乡镇卫生院的工作重心。

随着医改的深入, 政府投入也在逐年加大, 卫生主管部门每年对乡镇卫生院的考核监督至关重要, 通过行政干预手段指引乡镇卫生院的工作重心, 监督乡镇卫生院的工作重心, 通过考核医药比、门诊转住院的比例、住院人次、住院天数、日均住院费用、人均住院费用等指标可以约束医院的“小病大养”。通过每年两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 对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健康档案的更新率、百姓对医疗知识的认知度等指标可以督促乡镇卫生院认真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通过不断宣传医改政策, 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让老百姓逐渐理解政府购买服务的真正目的, 使医改逐步进入正常轨道。乡镇卫生院做为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并且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中间力量, 所肩负的职能非常重要, 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做到双管齐下, 充分发挥承接县级带动村级的中枢作用, 为广大农民的切身健康保驾护航。

4、提高基础管理, 积极应对制度改革。

新农合实施总额预付制度,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医保基金不浪费, 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所以如何使基金得到最有效的使用, 不但是政府部门要考虑的问题, 也是医疗机构在日常做好总额控制首先要考虑的前提, 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性要求医院不能靠推诿病人来控制医疗费用。这对医院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对医疗费用由事后监管变为事前控制, 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约束, 在内容控制方面下功夫, 把医院的压力分解到内部各部门, 细化管理制度, 规范内部考核指标。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把人均统筹费用作为首要考核指标, 而不能片面地用住院人次进行考核。其次要对病种结构进行及时、有效地把握, 规范诊疗措施, 满足病人合理的治疗需求, 挤掉一切不合理的医疗费用, 强化核算, 加强分析和控制, 减少医院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永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思路[J].中国医院管理, 2004 (7) .

[2]于建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7.

篇4:2022南丰县工业发展情况汇报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云南省禄丰县一平浪镇

中图分类号:F327;F83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02

1 一平浪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一平浪镇农业经济以前以粮食种植为主,经济作物只有烤烟。为了改变这一产业结构,从1996年起,一平浪镇开始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于各级政府想让群众快速增收,采取了很多方式和办法。近十多年来,种过大蒜,种过蘑芋、莲花白、亚麻、双孢菇、中草药(主要是板兰根)和小米葱等。在这些产业中,不乏人们常听说的订单产业,但最终这些产业都未能发展壮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我们没有重视市场引导、市场调节的作用,认为只要有订单就万事大吉,其实订单只是市场调节中的一种手段,没有采取担保措施的订单;二是群众的主动性太差,凡是政府倡导的,就要包死包抬包埋,反正都是政府倡导的,不把它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对待。但可喜的是,近几年一平浪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了很大的起色。

一是青早蚕豆种植稳步发展。青早蚕豆是一平浪镇小春作物中种植规模最大的农业经济作物,群众的种植基础较好。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阿井、纳甸两个村委会,元永井、秋木园、三村等村委会近年适宜的地块也有零星种植。

二是甜脆青豌豆及甜脆早玉米种植已成为一平浪镇群众增收新亮点。依托冬早蚕豆种植销售协会,2014年全镇青豌豆种植面积达到88 hm2。由于土壤气候适应,加之销售渠道畅通,虽然遇到了严重的干旱,但青豌豆种植还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产值近380万元。

三是四饼瓜种植已成规模。时下,一平浪镇舍资,苏家等地种植的四饼瓜大量上市,吸引了众多商贩前来上门收购,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镇农技、产调、扶贫等部门加大了对种植四饼瓜农户种植技术、小额贷款资金的扶持力度,并积极做好各种服务,拓展了销售渠道,四饼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零星种植转向规模化种植。

2 阿井、纳甸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功的原因

2.1 自然条件

是其充分利用当地所独有气候、土壤、水利条件(自然资源)。阿井纳甸村气候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所处地理位置阳坡较多,平均气温15 ℃,大于10 ℃的积温4 500~5 000 ℃,极端最低温-2 ℃,年降雨量1 200 mm,海拔1 700~1 800 m,全年很少有严重的霜冻天气。土壤土层深厚,壤地较多,且富含硝、钾等元素,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阿井、纳甸村种出早熟,高品质的冬早蚕豆、豌豆提供了良好的栽培环境。

2.2 充分发挥农产品经纪带头人作用

是当地有一大批活跃的农村农产品经纪带头人。多年来,阿井一批大胆尝试的农村农产品经纪带头人没有等、靠、要,而是主动找市场,通过多年的经营,已在昆明等地的市场站稳了脚跟;同时,也将阿井纳甸的青早蚕豆推向了市场,通过这些农村农产品经纪人的打拼,活跃了当地的农产品市场。此外,他们还引进新品种亲自试种成功,并向全村推广。

2.3 群众有较好的认知基础

该村所推广的并获得成功的新品种并没有超越传统的种植类型,无非是玉米、豌豆,只不过是引进了新的、早熟的高附加值的经济型品种,对于这些作物的推广,群众具有认知能力,也具有这些作物栽培种植的生产水平和经验,容易接受,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 一平浪镇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虽然通过多年来的粮烟配套工程的建设,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还相对较少,全镇农业产业调整项目的推广和巩固难的问题还十分突出;同时,由于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农户基本没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是部分农户科技素质低,粗放管理经营的习惯一时难以转变,导致农产品科技含量低,667 m2产量值低。一些农户质量意识、竞争意识不强,特别是在农药,化肥的使用上很盲目,目光短浅,多数农户加大农药施用浓度,少数凭感觉以数倍浓度施用。

三是对市场的认知能力不足。一平浪镇农村农产品经纪人太少,不能很好的拉动农产品的销售流通,致使一平浪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总是落后于市扬,新兴项目的引进推广速度较慢。

四是产业化程度低,效益不明显。农产品产业化,就是将一种农产品规模种植,并将生产规模化,最终推出市场,打出销量,创出品牌。在将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中,需要做很多工作,产业资源的聚集,产业链条的整合,不仅如此,还要根据产品本身特性找准自身定位,发展适合产品的销售渠道,打造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

4 加快一平浪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一平浪镇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认真的分析研究,下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把握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选准产业,走“一村一品”的发展路子。发展“一村一品”,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

第一,“一村一品”必须要适合当地的特色,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第二,要有一定的规模,才有可能变成产业。各地大多有自己的比较优势,譬如有的地方矿产资源丰富,有的地方区位优势明显,有的地方经商传统悠久,有的地方人文底蕴深厚。要把“优势”变为“特色”,变成品牌,这需要认清自身的优势,明确自己的产业定位,把比较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二是培养农村农产品经纪人,让更多人参与到农产品的销售流通中,以销售来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农产品经纪人的主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加快农产品商品化的速度,促进农村的资源优势快速转化为商品优势。把农产品推向市场,加快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的速度,需要有良好的流通渠道。农产品经纪人在这个方面可起到很好的沟通、中介作用。农产品经纪人可以把本地的农产品资源介绍给市场,把市场需求和本地生产紧密连接起来,在本地形成强大的商品优势,使资源优势能快速转化为市场优势。

第二,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经纪人的经纪活动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作为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一边连着农民的生产,一边连着市场上的需求,如何使农民的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农民经纪人可以发挥他的桥梁作用,让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农业的产业结构顺应市场发展趋势而逐渐的趋于合理。

5 结语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必须树立只争朝夕的精神,不失机遇,担起重任,解放思想,正视差距,全力而为,奋力拼搏,大胆探索,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向新阶段,逐步把农村经济引入一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加,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波.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10-10.

[2]储博程.滇中城市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15(30):44-46.

篇5:南丰县产科急救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南丰县人民医院(2013年7月3日)

我县产科急救中心达标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领导和专家、县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明确工作目标,对照标准,强化措施,克服困难,按照《江西省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建设标准》2012版的要求,认真做好产科急救建设达标的各项工作。为了完善了产科急救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得到加强。为了更好地把县产科急救中心建设好和管理好。现将创建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南丰县位于赣东南,辖5乡7镇1垦殖场,172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人(其中妇女、儿童约20万)。服务半径约75公里,为降低我县产妇死亡率,提高对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急救能力,确保孕产妇生命安全,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县卫生局确定将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设在我院(南丰县人民医院)。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省级、市级群众满意医院”、“市级文明单位”。2007年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中被江西省卫生厅授予“人民群众满意的医院”称号。2009年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2被省卫生厅授予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2012年全市县级医院综合目标考核第一名。全院有在编职工408人,其中技术人员占93.9%,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28人,中级医、技、护人员125人,设有31个临床、医技和行政后勤科室。全院实际开放病床320张,设有优质病房、ICU病房和新生儿无陪护病房,年收入过亿元,门诊量约31万人次,住院约1.7万人次。

医院拥有核磁共振(MRI)、德国西门子螺旋CT、美国百胜彩超、日本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仪、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C臂X光机、计算机X成像系统(DR)、超声弹道清石碎石系统(EMS)、腹腔镜等高、精、尖设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促进了各学科的发展,医院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具备产科危急重症急救能力。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012年初,县卫生局把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建设纳入全县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按照《江西省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建设标准》2012版,县卫生局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产科急救中心建设工作,从思想上统一了加强产科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住院分娩率,增强产科急危重症急救能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切实保护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认识。我院多次召开院务会和科主任、护士长会议,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和上级会议精神,从院领导到全院职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制定了产科急救中心达标建设计划,将产科急救中心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认真抓好落实。

三、明确目标,措施到位

在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创建中,我们认真对照省卫生厅下发的《江西省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评估细则》2012版,切实抓好硬件和软件建设,整个工作做到高标准,严要求。

1、打牢基础,硬件过硬。硬件建设是产科急救中心建设的基础,也是产科服务的有效载体。我们在产科急救中心建设过程中,着力抓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明确科室职能。确保足够的床位急救高危孕产妇;二是合理规范产房。县人民医院原来的产房是按旧标准要求设制的,功能分区不合理,针对不足,我们请市级产科专家组结合标准和房屋布局的实际情况,对产科一些不当之处加以改进,改进后的产房严格划分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有标准的产妇和医生通道,功能布局符合标准要求;三是对产科病房增添一些电子传呼器、洗脸台、电视机、输液轨道、隔离布帘,营造了舒适的分娩环境;四是添置产科专科设备。按照要求先后添置了胎心监护仪、新生儿辐射抢救台和婴儿培养箱,妊高症监护仪、全自动麻醉机、呼吸机等产科设备,产科急救中心硬件设施达到急救中心建设标准的要求。

2、加强管理,软件做硬。软件建设是产科急救中心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产科急救中心建设的难点。我们一是加强领导,健全体系。成立了以县卫生局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孕产妇急救领导小组,负责高危孕产妇急救工作的协调和总调度;同时我院成立了由产科、儿科、内科、外科、急诊科、麻醉科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院内产科急救专家小组。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成员认真学习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熟练掌握急救工作流程和步骤,实行危重孕产妇报告制度,明确规定急危重症孕产妇要逐级上报。孕产妇抢救工作由县卫生局统一调度指挥,为了让全县人民都知道孕产科急救的成立及其功能和求救方法,由院领导带队派工作组到各个乡镇张贴急救中心和县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电话,建立与县乡妇幼工作人员建立通信网络和覆盖全县的孕产妇急救网络,确保了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畅通。二是建立制度、强化管理。按照产科急救中心建设要求,制定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特别是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制度、孕产妇转运急救制度、重症监护制度、会诊制度、新生儿窒息复苏制度、产儿科合作制度、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症人抢救报告制度、接受转诊和反馈转诊制度、孕产妇急救工作流程等制度;建立了基础信息登记本,孕产妇急危重症接转诊、抢救、病例讨论、转运等均有登记。产科急救中心认真填写各项妇幼卫生信息表格和记录,及时上报县卫生局和县妇幼保健所。建立了质量管理控制制度,孕产妇急救领导小组成员、急救专家组及县人民医院质控科定期进行产科质控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内练素质,提高服务能力。在产科急救中心建设中,我们始终将人员专业技术素质和产科服务管理等软件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目前,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开放床位50张,其中90%以上是产科病床,另外专设无菌产房及待产室,门诊设有产科门诊、妇科诊察室、门诊手术室及阴道镜室,拥有胎心监护仪、阴道镜、自动输卵管道通水仪、宫颈微波治疗仪等多项设备。共拥有医师13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7人),护士31人(其中专职产房护士13人)。急救中心新建了全封闭式产房,儿科医师每天都到妇产科对新生儿进行业务查房,儿科新建了全封闭式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并于元月30日开诊,目前运行良好。2012年产科急救中心住院总人数4490人,其中孕产妇总人数3965人,承担了我县80%以上的孕产妇就诊及住院分娩工作,剖宫产数683人,剖宫产率16.1%,在全省县级医院中是较低的。

一方面有计划选送人员进修学习。根据产科急救中心建设工作需要,安排了产科急救中心医师到省妇保院进修,选送了数名医师到上级医院产科学习,有效提高了产科急救中心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另一方面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在岗人员培训。一是积极派出人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产科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班;二是组织院内产科知识学习和讲座,我院制定了详细的学习培训计划,每月组织1次以上产科集中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是产科危急重症急救处理,重点学习了产产休克、DIC、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症处理、急危重抢救知识、心肺脑复苏、急救药物应用、产科病例和护理文书书写等,每季度组织1次三基和产科急救知识理论考试,1次操作考试和模拟练习。每天组织学习1小时以上。通过反复学习培训,产科急救中心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产科病例书写规范、内容完整、标准统一。

四、注重实效,加快发展

在产科急救中心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规格设计、高标准要求。在硬件建设中,按照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建设标准要求,查漏补缺,缺什么补什么,配齐孕产妇急救所需的设备设施。在软件建设上,主要是提高产科急救中心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急救能力。在效果上,注重实效,以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为目标,促进产科质量和服务能力的整体提高。自产科急救中心建设以来,县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与产科急救中心及急救专家组坚持24小时待命,产科值班医生分成一线急救组和二线急救组,分工合作;救护车、产科急救设备24小时处于功能状态。在接到出诊电话后,能迅速启动急救预案,5分钟内出动急救。

产科急救中心的建设,为我县产科业务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为我院产科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作出了应有贡献。如: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开展了无痛人流、镇痛分娩、妇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剔除术、宫外孕的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宫切除术、宫颈原位癌手术(锥切术)等,达到了我省二甲医院妇产科的先进水平。我院妇产科张莉萍副主任代表抚州市二级医院参加全省第五届县级医院临床实践技能大比武获产科级第一名。

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还承担了所有住院新生儿的二苗接种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以及宫颈癌免费筛查技术指导等公共卫生项目工作,是全国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点,是全国危重孕产妇监测点。

篇6:丰县户外广告管理情况汇报

为掌握丰县户外广告设置现状与管理的基本情况,探索户外广告长效管理机制,按照县领导要求,近期,我局安排人员对丰县辖区内设置的所有户外广告进行了摸底调查,情况如下:

一、丰县户外广告基本情况

(一)户外广告的主要存在形式。目前丰县户外广告主要有大型户外单体广告、楼顶广告、墙体广告、附属公共设施广告、门头牌匾、利用交通工具设置的广告和以其他形式在户外设置、悬挂、张贴的广告等,其中:立柱式大型户外广告5处,楼顶广告18块,楼体墙体广告22处,总计面积约在8640平方米。

(二)户外广告规范整治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县创省级文明城市、市容管理示范路、城市严管街等活动的开展,我局对户外广告进行了多次整治和规范,累计拆除和规范户外广告、门头字号2300多块,使户外广告管理整体面貌得到了改观和一定程度的加强,效果显著。

二、户外广告设置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规划,随意性较大。虽然我县于2007年出台了户外广告管理办法,但目前城区主要道路未经许可随意设置广告牌的现象普遍存在,广告牌设置过多、混乱,大小不一,高低不一,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有些路段的店招店牌设置随意、杂乱无序,尺度形式各异,变相发布广告,严重破坏景观环境,影响建筑整体立面效果。

(二)质量、品位不高,安全隐患大。广告从业人员总体素质较低,所制作的户外广告不够规范,品位偏低,个别广告内容不真实、不健康、格调低下。广告设施的材质及制作工艺总体水平不高,部分户外广告粗制滥造,偷工简料,加上平时管理和维护不到位,长期风吹雨淋,破损严重,安全隐患大,因广告牌倒塌、坠落造成的砸伤、砸死行人等现象不可避免,威胁城市公共安全。

(三)户外广告多头管理且互不牵制。户外广告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其中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广告设置是否影响市容和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审批,公安交通部门负责广告设置是否影响交通安全,工商部门负责广告内容的监督管理。户外广告相关管理部门在认识上主要存在一个问题以偏概全。往往一个部门作出其职责范围内的审批,其他部门就不再履行其管理职责。

三、对户外广告设置与管理的建议

根据目前户外广告设置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充分发挥户外广告在城市景观资源、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等方面所体现的特色和作用,更好地展现地区的形象和品位,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城市户外广告分区设置。

结合城市不同的功能区特点,将城区户外广告分为严格控制区、一般控制区、一般展示区和集中展示区。

严格控制区包括主要包括城县的行政办公、绿地广场、文保单位等用地,该区域禁止设置各类商业性广告。如县政府楼体、博物馆等。一般控制区主要包括城市的居住用地以及文教、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用地,该区域要相对安静,不能在声、光等方面 造成干扰,不宜设置户外广告,特殊情况经批准可设少量公益性、商业性广告,如教育局、各院校、文体局、医院等。一般展示区主要包括城市的居住区商业商业服务中心、城市干路沿线区域等,该区域可以设置一定数量的户外广告,但是要进行一定的限制,在设置上要要注重广告的韵律感和协调感,不能设置光源闪烁、有声广告,不得对居民生活、交通安全等造成干扰,如解放路部分路段、向阳南路。集中展示区主要包括城市的商业中心、次中心、车站地区、步行商业街、市场区等,在不影响城市整体景观的前提下,鼓励设置各类户外广告,创造繁荣的商业气氛,招商场、华地街区等。

(二)设置大型独立落地式广告

1、大型景观节点型落地广告。展示城市形象与特色的规划建议布置2处,分别在高速公路东出口、北出口;展示区域形象的规划建议布置5处,分别在开发区大型交通路口。

2、大型高立柱广告。允许设置大型高立柱户外广告的路段有:主要以广告塔形式展现,以体量大、板面高为主要特征,主要设置在城区四关路口、及托起辉煌附近。

3、独立式灯箱。设置在人行道或道路绿化带中,如城区中阳大道、向阳路、人民路、解放路、工农路。设置间距与城市道路设置户外广告分类控制相对应。同一条道路广告设置间距应综合考虑附公交站点、报刊亭等设置位置,统一间隔设置。

4、遮挡型广告。部分路段低矮破旧房屋等影响市容观瞻的建筑物,或建筑工地而设置的遮挡式大型临时性广告墙,高度应不低于2.4米,如烟草局东面的破旧楼体等。

5、动态型广告。采用墙面、电子显示屏、三面翻、光纤显 示等设置的动态型广告形式,主要设置城区刘邦广场、凤鸣广场、栖凤园、收费站出入口设立的长廊动态广告等。

6、门式构架型(过街桥广告)。多采用金属跨路龙门架作为支撑,根据县城区现状,在人民东路设置3座,渲染城市热闹的商业氛围,丰富城市景观。

(三)加强户外广告管理、监督

1、加强户外广告行业管理,避免管理无序现象的发生。在审批户外广告时,要审查广告的设计、制作,规范其操作,引导户外广告与城市建筑风格相符合,并科学、合理、具有艺术美。户外广告的发布要增强其公开性、透明度,实行公开招标,公开公平竞争。

2、尽快落实《丰县户外广告管理办法》,为建设单位和管理部门提供了依据,同时加强日常监管,不断推进规范化管理进程。针对我县目前户外广告管理混乱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分阶段、分步骤的开展综合整治行动。可先选择基础设施较好的街道,对违规户外广告、不规范牌匾进行彻底治理,创精品样板街,加强日常巡查管理,对未经审批、超期、陈旧、破损、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严管重罚,确保户外广告得以及时维修、更换、保洁、拆除。

篇7:2022南丰县工业发展情况汇报

2012年春季开学在新春的气息中正式拉开了序幕,我校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开学日程安排,1月31日上午,在西办公室召开班子成员会,下午全校教师在东办公室签名报到,并召开了全体教师会、班主任会,在岗教师34人,其中2名教师请假,其余教师全部到岗,正月十早晨全校师生举行升旗仪式,学生进班正式上课。班级数按上期的9个教学班不变,当天到校学生数为419人,各类数据与信息在统计之中,努力做到让教师多吃点亏也要保证学校开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具体做法

1、尽快组织学生入学。为了降低我校在校学生的辍学率,我们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对未到校的学生包班教师要进行家访,弄清去向,确保学校学生的返校率达97%以上。

2、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表上课。

3、狠抓食堂卫生安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学生的安全大于天。为进一步提高我校食堂服务质量,正月九下午六点,学校召开了后勤工作会议。我们将对全体后勤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要求他们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安全意识,把学生饮食卫生安全放在首位,一切按照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五四制”,狠抓落实,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制定《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为全校师生的饮食卫生提供有利的保障。

4、我们将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禁止烟花炮竹进入校园,让网吧远离学校,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

5、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学校的中心是教学。“一切为了教学,一切服务于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我校教学的工作目标。

为保证我校教学的正常运行,正月九晚自习时间教务处将学生课本发放到位。教师备好了开学第一课,使每个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扎实、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使我校的教学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为2012春年秋季学期的教学开一个好头。

三、学校目前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1、学生的返校率不尽人意,学生外出务工现象严重。

篇8:长丰县农村面源污染情况的调查

一、长丰县面源污染现状分析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 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 随机性大, 发布范围广, 防治难度大等特点。通过调研, 该县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 养殖业污染。2009年长丰县出栏家禽2746万只, 出栏生猪80.1万头, 奶牛年存栏16000头, 但该县在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上尚处于起步阶段, 大部分场户未能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处理不当, 使畜禽粪便顺雨水四处流淌, 周边更是恶臭难闻, 污染物直接排入周边的河道、水库、土壤, 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水产养殖业也对一些湖泊、水库、池塘造成污染, 这种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鱼类粪便、饵料沉淀以及为使水生植物生长而撒播的各种肥料。

第二, 农村生活污水和固体废物污染。目前, 全县绝大多数村庄无完善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或者是有收集无处理,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村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尚未开展, 部分新农村示范点虽有垃圾集中回收设施, 但无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农村当前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将固体垃圾倾倒在门前、河道旁或低洼处, 在一些地方出现“围村、塞河、堵门”之势, 其渗漏液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存在污染隐患, 造成了更大范围的环境污染。

第三, 农业废弃物污染。各种农作物秸秆等未得到妥善处理或资源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率仅为30%左右, 特别是夏、秋两季在一些农业主产区乡镇基本上采取焚烧方式, 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大气环境。另外, 随着现代农业的推广和普及, 地膜广泛地被使用, 地膜污染无法回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一些农户把用完的农药瓶、农药袋等农药包装物和一些塑料薄膜、地膜随意丢弃、遗留在田间地头, 塑料薄膜中的有毒成分就逐渐释放, 破坏了土壤结构, 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成为农村污染的又一因素。

第四, 农村低级加工业污染。在该县各乡镇及农村地区还存在部分工业企业属于有污染工业, 更有不少企业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将产生的污水未经达标处理就直接排放, 另外, 随意堆放和倾倒加工废弃物也对周边环境带来了污染。

第五, 农药、化肥的残留污染。化肥的大量施用和不合理施用, 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 肥料利用率低, 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 湖泊富营养化。另外, 由于某些害虫对农药的耐药性增强, 迫使农民不得不增加农药的使用剂量。而农药的施用, 一般来讲, 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 而80%-90%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 在灌水与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污染地下水, 必然造成农药残留在土壤或水系。

二、长丰县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 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意识薄弱。由于农村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不易监测、难以量化等特点, 人们对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意识不足, 特别是农业生产者缺乏治理意识。本应成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主力军的农业生产者却成为环境破坏的主力军, 致使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难度较大。

第二, 基础科技支持不足。该县缺乏对农村面源污染长期的基础性监测调查与研究, 系统的基础性不完善, 导致有效的防治技术标准和措施无法制定。

第三, 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 环保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 一些强制性、引导性技术标准和规范缺乏, 农民掌握使用的技术规范更少;在政策层面支持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优惠政策不明确。

第四, 农业环境治理投入不足。长期以来, 环境保护实行“谁污染, 谁治理”, 环保投入的主体是业主, 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投入难以落实, 而政府有限的财政投入主要集中投入在城市和工业污染的防治上, 对农村环保投入经费不足。另外, 由于历史欠账多, 落后的基础设施与污染防治负荷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致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加大。

三、对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几点建议

第一,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真正把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高到政府议事日程上来。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直接关系到农业安全、农村环保、农民生活质量, 关系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成立专门的领导组织, 专人领导, 责任到人,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第二,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环保氛围。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解决更需要农村居民的全力支持和配合。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 在村民中广泛宣传面源污染知识, 树立维护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形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引导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提高环保意识。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 广泛听取农民意见与诉求, 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加强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 增强环保责任感, 使其能够在开展工作时, 也能够大力宣传农村环保工作, 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的、遍布城乡的农村环保宣传队伍和面源污染防治的推动力量。

第三, 走长期坚持、统筹协调、综合治理之路。长丰县是全省农产品的重点产区, 是农业大县, 农村、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大, 解决好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是关系人民健康和生态和谐的大事,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大事, 必须要抓早、抓好。一是要走长期坚持的道路, 树立打长久战的思想。农村面源污染涉及千家万户, 不是一蹴而就的, 必须要逐步推进, 坚持用几年、几十年的时间逐步地做好这项工作。二是走统筹协调之路。农村面源污染涉及面广, 涉及范围大, 需要动员全社会各方的力量和集中各方的智慧。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 联合各方力量。三是坚持走综合治理之路。根据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 开展多环节整治, 在不断实践和积极探索的基础上, 根据我县农村面源污染的特点和存在的实际情况, 分层次、分步骤、有重点实施。突出抓好种养殖业的专业户的垃圾回收和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农村河道的整理。具体由环保部门牵头, 规划部门负责统一规划, 农业部门充分发挥沼气技术等生物技术, 抓好农家肥的宣传推广使用。各乡、镇 (区) 要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综合治理, 具体组织实施, 使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得到解决。

第四, 理清层次, 突出重点进行污染防治。面对当前农村环保基础薄弱的现状, 需要分层次处理, 有重点地解决污染环境的重点项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一是重点治理好畜禽粪便, 突出治理养殖场的畜禽粪便。结合农村新农村建设, 大力推广沼气技术等生物处理技术, 重点奖励、补贴那些在沼气技术应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在新农村建设地建造大型沼气工厂, 让农民用上清洁、高效、廉价的能源, 不断扩大沼气使用范围, 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结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方法, 村民定点投放垃圾, 再由村收集, 乡中转, 县处理。三是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 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 结合养殖业的发展, 做好秸秆的收集储备工作。推广使用可收集秸秆的农业作业机器设备。支持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改造, 努力做到变废为宝。四是推广环保农业。宣传和指导正确施用农药、化肥。鼓励和支持使用农家肥、生物肥、专用肥、长效肥、缓释肥和有机复合肥等新型高效肥料。积极研究以控制氮、磷流失为主的节肥增效技术。推广生物防虫防病技术。严查违禁农药的使用。五是抓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挖掘和利用生物技术, 把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引入专门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沼泽地或人工湿地, 实施绿色处理, 无动力处理。六是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支持完成环保任务的集体和个人, 进行奖励, 对违反环保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对重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项目进行奖励扶持;对重点农业环保技改和技术创新项目进行奖励。

第五, 落实保障措施, 全面推进农村环保工作。为保障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形成长效机制, 必须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环境监管保障。逐步形成覆盖农村的环境治理保障组织体系。二是制定整体推进的政策保障。把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作为生态县创建的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三是落实资金保障。多渠道为农村重点环保项目筹措资金, 拓宽农村环保资金渠道。四是建立长效监管保障。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区域实施重点监管, 确保重点监管对象不出问题。一般行业、一般单位、一般地区实施有效监管, 强化村组自我监督, 环保部门负责, 县乡两级监管, 进一步明确县乡村三级的监管责任。

上一篇:监测平台下一篇: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紧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