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力学复习提纲

2024-05-21

初二物理力学复习提纲(精选5篇)

篇1:初二物理力学复习提纲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提纲

【力学】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

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力和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三、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5、滑动摩擦力:①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②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③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②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

(1)研读课本。

军队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物理也是如此。新学期的书发下来,希望你能够拿起物理课本,翻开美如画的 篇章,顺着目录,大致了解本学期的内容;每章、每节上课前,再次提前预习,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揭开谜底;复习时,课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复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而且每一次你都会有新发现。

(2)认真听讲。

天才不是天生的。无论是新课、实验课,还是习题课、复习课,每一个“考试状元”都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聚精会神听讲,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不时勾画出重点,标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记录又产生的新疑问,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是一个过程,不断鞭策自己,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坚持不懈,才能到达“会学”和“学会”的境界。

(3)自我督查。

习题是巩固、复习是系统、考试是检验。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独立完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精炼结论,全面思考,规范答题;及时订正,不懂就问,学会归纳,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多题归一。

怎样学好中考物理

1.怎样学好物理概念

对于物理概念,要掌握它的定义、物理意义、大小与方向,单位和测量方法,以及与相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怎样学好物理规律

对于物理规律,要掌握它的内容、公式、应用范围、变形,以及与相近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3.怎样做好物理实验

对于物理实验,要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会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并能用学过的仪器、方法做研究性实验。

篇2:初二物理力学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知道声音产生的条件;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发声现象发声的振动部位在哪里;

2、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并能比较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快慢比较;熟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并能运用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声音传播的形式。

3、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和传播的过程。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三)声音的特性

1、了解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什么实验可以证明?

2、音色有什么作用?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物理定义和环保定义

2、噪声的危害

3、如何防治噪声

(五)声的利用

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 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3×105km/s

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光的反射

1、熟悉光的反射中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反射面的位置和之间的关系;

2、熟悉光的反射定律并能运用解决简单的问题;

3、理解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知道怎么区分实象和虚像;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特点及其应用。

(四)光的折射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现象时,光路的可逆性。

4、会用光的折射规律解析简单的折射现象

(五)看不见的光

知道什么是红外线,什么是紫外线?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3、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4、知道平行主光轴、通过光心、过焦点这三条射到透镜上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后的偏折情况;

5、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二)生活中的透镜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知道照相机所成的像的特点;

3、了解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知道投影仪所成的像的特点;

4、了解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知道放大镜所成的像的特点;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熟悉整个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2、熟练填写下表

3、实象与虚象的区别

(四)眼睛和眼镜

1、知道眼睛是怎么看清物体的;

2、知道如何矫正近视眼;

3、知道如何矫正远视眼。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知道显微镜的构造

2、知道望远镜的构造

3、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结构的共同之处 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1、知道温度的物理意义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会看温度计并读数;

3、知道0℃和100℃的规定

4、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5、知道体温计,知道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构造上的不同之处;知道体温计的量程;知道人体正常体温;

(二)熔化和凝固

1、了解熔化现象,并知道熔化吸热;了解凝固现象,并知道凝固放热;

2、了解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3、能将生活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

(三)汽化和液化

1、了解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2、知道什么是沸点,什么是沸腾;能熟练说出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过程及沸腾的特点;

3、知道蒸发现象,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能利用液体的沸点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如分离水和酒精的方法。

5、能利用蒸发吸热的特点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6、了解液化的方法;熟练运用液化现象解释简单生活现象。

(四)升华和凝华

1、了解升华现象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能举出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现象的例子,并能简单进行解释。电流和电路

1、知道电流是怎么形成的。

2、知道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知道电路的状态有哪几种。

4、知道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5、能熟练画出各种电路元件符号;

6、知道电池的基本结构

7、知道什么叫导体,常见的导体有哪些?

8、知道什么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哪些?

9、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是什么?金属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10、知道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11、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电路中电流的流动方向。

12、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并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

13、知道什么是并联电路,并能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14、能根据电路图对实物进行连线

15、能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16、能设计简单的电路

17、知道怎么表示电流的强弱,怎么测量电流的强弱。

18、熟悉电流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会选择适当的量程。能准确读数。

19、熟练掌握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方法。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20、知道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知道保险丝的作用;知道什么叫空气开关及其作用;知道怎么判断火线和零线,掌握试电笔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知道什么触电,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触电;触电的急救方法。知道三相电源插座的接线方法;知道地线的作用;漏电保护开关的作用是什么。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一、电压

1.电压的作用

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 1 KV=103 V

V=103 mV

mV=103 μV 3.电压测量

(1)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2)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见第七章后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三、电阻

1.1 MΩ=103 KΩ

KΩ=103 Ω

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导线越长,电阻越大。导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四、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2.滑动变阻器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压;

②保护电路。

第七章 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公式

I =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原理:I= 2.电路图:

3.步骤

4.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电压越高越危险

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2、断路和短路

通路: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接通的电路)

断路:断开的电路。如,接线松动,接触不良,也是断路。短路:电流不流经用电器,而是电源两极直接相连。

根据欧姆定律知道,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电源短路时电路上的电流会非常大。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者其他电源都不能承受,会造成电源损坏;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火灾。

第八章 电功率

一、电能

1、电灯泡把电能转变为光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动能,电热器把电能转变为热(内能)。

2、电能的计量

(1)电能的单位: kW•h

kW•h=3.6×106 J(2)电能表上“600 revs/kW•h”,表示接在该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600转。

(3)测量较小电能时,用表盘转数读数。

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600R/kwh)在10分钟内转30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W = ×3.6×106J = 1.8×105J.二、电功率

1、单位:瓦(W)

千瓦(kW)

1kW=1000W。公式:P =

2、额定功率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的测量 P = UI 根据 I=U/R P=UI 得:P = UI = U• U/R=U2/R 即P = U2/R 根据 U=I R P=UI 得:P = UI = IR•I = I2 R 即P = I2 R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与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相同)③所需仪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池组、开关、小灯泡、导线。④实验目的:测定小灯泡在三种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 U实 = U额

U实

=1.2 U额

U实 < U 额

⑤实验结论:对于同一小灯泡来说,其实际功率随着它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实际电压越大,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只有在额定电压下它才能正常发光,此时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四、电与热

1、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焦耳定律

计算公式:Q = 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

Q=W=Pt=UIt= U2t/R=I2Rt

3、利用电热: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

防止电热: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电动机的翼状散热片

4.电热器优点: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家庭电路电流过大原因: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2、保险丝的作用 ①保险丝是由电阻率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作的。②保险丝保险原理:当电流过大时,它由于温度升高而熔断,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的作用。

六、生活用电常识

1、家庭电路的组成

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进户线(火线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灯座、开关、用电器。

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2、火线和零线 用试电笔可以判断哪条是火线。

3、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

正常情况下,用电器通过火线、零线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如果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漏电保护器就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

4、两种类型的触电

①人体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人体、导线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构成了闭合电路。②人体同时接触火线和大地,人体、导线、大地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构成了闭合电路。

5、触电的急救

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

第九章 电与磁

一、磁现象

1.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2.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二、磁场

1.磁场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2.磁感线的方向:在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时,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

3.地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磁偏角: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不重合,这个现象最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三、电生磁

1、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奥斯特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有联系的人。

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四、电磁铁

1.电磁铁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插入铁芯,电磁铁的磁性会更强。

五、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1、电磁继电器

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

2、扬声器 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组成。

六、电动机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当电流的方向或者磁感线的方向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也变得相反。

2、电动机主要由转子和定子组成。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而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3、电动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七、磁生电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2、发电机主要由转子和定子组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在发电的过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1876年由美国科学家亚力山大•贝尔发明了电话。

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听筒把电信号变成声音信号。

2、为了提高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

3、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丢失信息,而且抗干扰能力不强,保密性也很差,信号衰减厉害。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二、电磁波的海洋

1、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2、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都是3×108 m/s(或3×105 km/s).c=λf

单位分别是m/s(米每秒)、m(米)、Hz(赫兹)。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发射部分主要由话筒、载波发生器、调制器、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组成。信号的接收由收音机完成。接收部分主要由接收天线、调谐器、解调器和扬声器组成。

2、电视信号的传输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只是发射部分多了摄像机,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接收部分多了显像管,显像管把电信号还原成图像。

3、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的发射装置,又是无线电的接收装置。它的特点是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天线简单,灵敏度不高,需要基站台转发信号。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微波通信

微波是波长在10m ~ 1mm之间,频率在30MHz ~ 3×105MHz之间的电磁波。一条微波线路可以同时开通几千、几万路电话。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所以每隔50km左右就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2、卫星通信

利用卫星做通信中继站,称之为卫星通信。在地球周围均匀分布3颗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光纤通信

光纤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层、保护层构成的,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传输信号的。

4、网络通信

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因特网。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通信方式是电子邮件(e-mail),电子邮件传递信息既快又方便。电功率

一、电能

1、电能可能同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2、电能用W表示,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用单位是焦耳(J),简称焦。1KWh = 3.6 *106J。

3、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W表示,通用单位也是焦耳,常用单位是千瓦时。

二、电功率

1、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常用单位有千瓦(KW)。1KW = 103W

1马力 = 735瓦。电功率的定义也可以理解为:用电器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

2、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 = W / t

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1)、电功率用瓦(W),电能用焦耳(J),时间用秒(S);(2)、电功率用千瓦(KW),电能用千瓦时(KWh,度),时间用小时(h)。3、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4、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 = I U 单位:电功率用瓦(W),电流用安(A),电压用伏(V)。

5、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与测电阻的电路图一样。

2、进行测量时,一般要分别测量小灯泡过暗、正常发光、过亮时三次的电功率,但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电功率,只能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四、电和热

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根据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P = I2 R 这个公式表示: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3、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此时因为输电线路上有电阻,根据P = I2 R 可知,电流越小时,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就会越少。所以电厂在输电时提高送电电压,减少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失。

4、电流的热效应对人们有有利的一面(如电炉、电热水器、电热毯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电视机、电脑、电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我们要利用有利电热,减少或防止不利电热(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脑中的散热风扇,电动机的外壳铁片等)。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根据公式

I = P / U 可知,家庭电路电压一定时,电功率越大,电流I也就越大。所以在家庭电路中:A、不要同时使用很多大功率用电器;B、不要在同一插座上接入太多的大功率用电器;C、不要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而且保险丝应该在可用范围内尽量使用细一些的。

五、熟记电学中基本量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的计算

物理量

单位

测量仪器

串联电路特点

并联电路特点

(符号)

(符号)

电功(W)

W=UIt

焦耳(J)

电能表

W=W1+W2

W=W1+W2

W1: W2= R1: R2

W1: W2= : R2 : R1

电功率(P)P = W /t 瓦特(W)

电流表

P=P1+P2

P=P1+P2

P=UI

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P1: P2= R1: R2

P1: P2= R2 : R1

(伏安法)

电热

Q=I2Rt

焦耳(J)

Q=Q1+Q2

Q=Q1+Q2

(Q)

Q1: Q2=R1: R2

第十一章 电和磁

(一)1. 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5.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 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

9.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 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

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

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安培定则的易记易用:入线见,手正握;入线不见,手反握。大拇指指的一端是北极(N极)。

(注意:入的电流方向应由下至上放置)如

14.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6.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17.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18.电话基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

第十二章 电和磁

(二)1. 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 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 感生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右手定则)

4. 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 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

6. 高压输电的原理: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电压,同时减小电流,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

7.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8.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左手定则)

9. 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10.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篇3:初二物理力学复习提纲

一、高考物理答题过程中, 有时审题方向比努力更加重要

审题时要做到:“眼看”、“嘴读”、“手画”、“脑思”。

在审题时要注意括号中的文字, 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重力不计”, “摩擦不计”、“g取10m/s2”等等。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受力分析, 学生需提高“政治”觉悟, 实实在在地进行受力分析。按场力 (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进行分析, 在受力分析时特别要注意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的动态分析。注意分清合外力、向心力、回复力、牵引力、平均作用力、拉力……汽车的功率仅指牵引力的功率。

力学问题解答的两条基本路径 (力法与能法) , 学生在具体解题过程中常感觉难以熟练运用。在分析解答物理综合题时, 应注意通过审题, 把握好解题的“政治”方向, 也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在分析物理过程中, 展开你的程序性思维, 一步一步地操作, 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这样才能把自己应得的分数得回来。

力学解题的二条路径———力法与能法。

①力法:就是运用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相结合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

②能法:就是运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综合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

当然这两种方法不是相互独立的, 在解题时, 应注意这两种解题方法的穿插运用!

二、高考物理题型分析———点评“723部队”

高考物理也就是“7道选择题、2道实验题和3道计算题”, 简称“723”部队, 总分120分。

1.“7”———选择题

(1) 选择题失分的原因

理科综合考试中, 物理选择题有7题, 共42分, 分数非常可观, 拉分也很大。每一次考试成败的关键在于选择题,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选择题失分比较多, 关键是处理题目的时候过于草率, 这和平时的练习有直接联系。不论是单选题, 还是多选题, 在分析解答选择题时, 建议把它当作稍大些的题来分析处理。在处理大题的时候, 会自觉地画图、审题、弄清物理情景中出现的状态、过程与系统, 挖出其中的隐含条件, 这些因素考生一般是格外重视的, 也做得比较到位。但是, 在处理选择题的过程中, 画图、审题往往被忽略, 这样就埋下了隐患, 导致丢分。所以选择题失分不要总是归结为马虎、粗心!一定要找到失分的原因和对策, 注重审题的程序, 不能凭一种单纯的物理感觉解题。

(2) 选择题的解答技巧分析

物理多选题是每年高考物理中的一个亮点, 我们可以从题干出发, 发现许多所谓的“多选题”其实可以利用单选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 大大提高解题的效率。在审题时要充分利用题目本身所提供的信息, 通过求解对照, 并运用相关的物理规律进行推理, 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解答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选择题本身的特点, 以最佳、最有效的方法快速解答选择题, 用最少的时间解答小而灵活的物理多选题。

解物理选择题时, 也应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 熟练运用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方法, 进行解答。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是物理学中的两大“基础工程”,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一手抓受力分析, 一手抓运动分析, 两手都要过硬, 不能松懈。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切实实做好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 不要认为简单就可以跳过。在高考答题过程中, 不能仅凭经验, 经验只能用作类比, 不能作为结论。除概念型选择题外, 其他选择题, 应多列方程推导结果, 不要想当然凭感觉解题。对于物理多选题, 首先, 应该看清题目, 审好题;其次, 是把四个选项都细审一遍, 找到合适的就选。做多选题不要优柔寡断, 看准了就上。多选与单选的区别就是解多选题不能像单选一样用排除法, 得一个个仔细地分析推敲。当然, 考生还应树立正确的心态, 不必害怕, 不要自己给自己找思想负担, 要有自信心, 要像平时一样, 相信自己能做好。要解答好高考题, 当然, 仔细是关键!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选择题, 解题的原则:一是提高解题的准确度;二是提高解题速度, 即在提高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的速度。为此必须掌握适当的方法和技巧, 加强专项训练。解选择题时审题要清晰, 不要解得太快, 要运用各种选择题的特殊解法, 如逐步淘汰法、直接判断法、特殊值代入法、作图分析法、极限分析法、量纲判断法、类比分析法、整体分析法、等效思维法等等。不能确定多个选项时不能太贪心, 还要注意是选错误的, 还是选正确的。

2.“2”———物理实验题

实验题关注学生的基本素养及实验的情感体验, 特别注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能力的考查。每年全国高考理综卷中的实验题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的物理实验题, 更是常考常新, 非常精彩。因此, 物理实验题的得分甚少。这些实验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 考查了基本实验的基本操作, 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其中的第一个小题一般是考查学生的基本操作问题, 而另一小题则突出考查了学生设计并表述实验过程的能力。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要注意有效数字 (估读一位) 和单位。要用实验原理分析实验, 要注意实验器材的灵活运用, 比如打点计时器的运用, 要特别注意分析纸带。要注意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和用气垫轨道进行实验的区别和联系。要能用图像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物理实验题, 虽然试题面目年年新, 但都源于课本例习题的加工和深化, 这些试题有利于指导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生对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进而达到灵活运用所学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

3.“3”———物理计算题

当学生拿到考题时, 不仅仅需要驾驭解题过程, 更重要的是要想象, 自己对面坐着阅卷教师, 甚至专家, 自己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 经过高中三年的艰苦学习, 自己掌握了哪些物理规律和物理知识。物理计算题最核心的内容是: (1) 物理建模; (2) 数学建模。两者完美结合, 是最高境界!

在解答计算题时, 切忌不假思索地跟着感觉走, 而应该在认真、快速读题的基础上, 首先确定这个题目所涉及的范围, 用到哪些知识和规律, 处理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怎样的, 等等。在对问题进行快速诊断, 大致把握解题方向的前提下, 再动笔答题。但不要待这个题目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得清清楚楚后再着手答题。否则, 非考砸不可!不要忘记考试还受时间的制约!

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过程就是把“冷冰冰的表述”转化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 最后形成诗歌式的表述———呈现给阅卷教师!一次规范化的解题, 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因此要求在平时的计算训练时, 一定要注意规范化解题, 按照自己的思维程序表达, 抓住物理情景中出现的状态、过程与系统。一般来说, 物理计算题评分时, 有列式分和求解分, 具体可按照“三步曲”来规范计算题的解题过程。

(1) 系统———确定研究的物理对象

拿到题目, 首先确定研究对象的实体模型是谁?涉及多个研究对象的综合问题, 可以将其拆成局部研究与整体研究, 即通常所说的整体法与隔离法, 考生必须选择恰当的研究对象!伴随着题目研究对象实体模型的建立, 习题的性质就被确定了, 有什么样的物理概念, 就要运用什么样的物理规律和公式。如果不能正确建立研究对象的实体模型, 那么这道题的“政治”方向就判断错了, 如果在没有建立研究对象的实体模型前, 就毫无把握地乱套公式, 则会像盲人骑瞎马一样, 难以正确解题。

(2) 状态———确定研究对象的情景状态

通常对物体受力分析、运动情况分析, 指的就是分析状态模型, 分析清楚物理场景中的初态与末态。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哪些量是描述状态参量的, 给出状态参量的集合。状态模型的建立, 确定了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知识的范畴。

(3) 过程———确定研究对象的物理过程

所谓物理过程分析, 就是要分析状态的变化过程, 确定状态参量中哪些是变量, 哪些是不变的量, 列出过程模型的物理表达式。以实体模型和状态模型为依据与已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分析状态参量的变化, 得出状态参量变化的物理过程模型。

(4) 规范解题三步曲

在审题的基础上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过程分析, 把握好解题的“政治”方向, 然后运用具体的物理规律解题, 如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功与能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能量守恒) 。形成规范的三步曲表达, 特别要注意列式分与求解答案分。具体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必要的文说明;

②列出具体的物理规律公式;

③代入数据解出答案。

如果是字母题, 最后一定要检查一个答案中字母是不是全部都是已知的。具体列式时要抓住物理情景中出现的状态、过程与系统, 你是对谁列方程, 哪一物理过程, 这一物理过程的初态与末态是什么, 有时要画出几何关系图和位置图。

涉及多个物体、多个物理过程的综合题, 可采用拆的方法解题。在拆解问题时, 要能够恰当地选取研究对象 (整体研究与局部研究) , 按照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顺序进行程序化解题。

(5) 案例赏析

【例题】 (20 分) 如图1 所示, 在粗糙水平台阶上静止放置一质量m=0.5kg的小物块, 它与水平台阶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 且与台阶边缘O点的距离s=5m。在台阶右侧固定了一个1/4 圆弧挡板, 圆弧半径R=1m, 今以O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现用F=5N的水平恒力拉动小物块, 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 小物块最终水平抛出并击中挡板。 (已知g=10m/s2)

(1) 若小物块恰能击中档板上的P点 (OP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 已知sin37°=0.6, cos37°=0.8) , 求其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

(2) 为使小物块击中档板, 求拉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

(3) 改变拉力F的作用时间, 使小物块击中挡板的不同位置。求击中挡板时小物块动能的最小值。

【情景剖析】本题的物理情景涉及了最基本的状态、过程与系统。

系统———小物块。

状态———初态为起始位置, 中间态是在O点, 末态是在圆周上的某点。

过程———匀变速度直线运动与平抛运动过程。

【评分标准】 (1) 小物块从O到P, 做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Rcos37°=v0t (2分)

(2) 为使小物块击中档板, 小物块必须能运动到O点,

由动能定理得:Fx-μmgs=ΔEK=0 (2分)

解得:x=2.5m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 (1分)

解得:a=5m/s2 (1分)

由运动学公式得: (2分)

解得:t=1s (1分)

(3) 设小物块击中挡板的任意点坐标为 (x, y) , 则

x=v0t (1分)

由机械能守恒得: (1分)

又x2+y2=R2 (1分)

三、“考商”是影响高考成败的重要因素

智商代表了一个人的智力水准, 在情场上还有情商, 那么在考场上的“考商”则是影响高考成败的重要因素, 这个“考商”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应试技巧与心理的动态调节能力。每年高考, 都有一些超常发挥的考生, 也有发挥失常的考生, 那么, 怎样才能使自己在高考中拿出真实水平?如何使自己可能有超水平的发挥呢?

1.给自己创造一份好心情

高考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较量, 更是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较量。以良好的心情面对高考, 是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根本保证。好心情不会凭空产生, 需要自己去创造。创造好心情, 要有一种主动意识。我们要努力克制自己, 不要去想不愉快的事, 多想想日常生活中使自己感到快乐的事、高兴的事。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相信自己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顺利解决试卷中的问题, 既使碰到从未见过的新情境、新模式、新问题, 凭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也不在话下。凡是自己不会的东西, 人家也未必会;我感到难的题目人家也未必轻松。从而使自己的情绪较快地稳定下来, 在最佳的思维状态中, 发挥应有的水平。

2.整体把握

有些学生一拿到试卷就按照题号顺序一一解答起来, 即使遇到难题也寸步不让、盯住不放, 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应考时, 首先通观全卷、整体把握, 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和解答顺序, 留有余地。先用一点时间把试卷从头到尾浏览一遍, 对试卷各题的难易程度有个全面的、初步的了解, 以便安排答题顺序。然后集中大量时间用于审题、解答。最后还要留出一点时间用于检验、复查。采用这样的整体把握策略, 就会避免出现前松后紧、虎头蛇尾的现象。

3.先易后难

刚进入考场, 心情一般比较紧张, 记忆、思维未达到最佳状态。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 先做容易的题目, 不仅有利于顺利地拿到基本分, 而且因为“顺利”还会给自己增添信心、稳定情绪, 使智力活动恢复正常, 从而使自己的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 先从难题入手, 往往会出现思维“卡壳”现象, 使自己有“开局不利”之感, 从而加剧自己的情绪冲动, 还会白白挤掉做容易题的时间。

4.自信从容

高考是一种要调动多种积极因素的复杂劳动, 也是对学生的思想、作风、毅力的考查, 更需要在情绪稳定的前提下有条不紊地进行。遇到生题要从容、镇定、不急躁, 要想到:“我感到生疏的, 别人也会感到生疏。”自信自己的水平不会比别人差多少。有些学生“上场昏”, 见到生题紧张、害怕, 有时一道题做不出, 越想越紧张, 影响一门学科的考试, 有的甚至因一门学科考砸了而影响整个高考;而另一些学生见到熟题却因掉以轻心, 粗枝大叶, 不假思索地解题, 而铸成大错。

5.合理取舍

篇4:初二上物理复习提纲

编题者: qiji5761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

第二章

光的传播

一、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 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

把、太阳); 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

二、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

小孔成像:

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 c=3 × 10 8 m/s;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 4 3 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 3 2 c ;、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1 光年≈ 9.4 6 × 10 15 m ;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 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

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 100m 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 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 面成 θ

角,入射角为 9 0 °- θ,反射角为 9 0 °- θ)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 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 θ,反射光旋转 2 θ)

(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 0 度,反射角亦 等于 0 度。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

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编

编题者: qiji5761

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 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

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

(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 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五、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 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

(镜中人的左手是人 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

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 2 倍距离)。、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

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

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 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 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 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 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 面对称)

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

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六、凸面镜和凹面镜

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 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

七、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八、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 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编

编题者: qiji5761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 0 ° , 光的传播方向不 改变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九、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 到位置的后下方)

;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 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

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 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十、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 色散;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世界上没有黑光; 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

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 反射的色光决定

(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 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 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 绿色)

十一、看不见的光:

1、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

(从左往右其波长逐渐减小;散射逐渐增强;人眼辨别率依次降低)应用傍晚太阳是红的,晴天天是蓝的,汽车的雾灯是黄光。

2、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1)

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的夜视镜)

(2)

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遥控探测)

(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

3、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1)

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

(2)

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 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

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3)

荧光作用;(验钞)

(4)

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 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篇5:初二物理力学总复习―填空解读

第一部分运动和力

1、力的概念: 力是;所以力不能离开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对它施加这种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力的作用效果是: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指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力的测量: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它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使用弹簧秤应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它的和,指针调到处,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力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3、力的图示:(1力的三要素: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只要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2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都表示出来叫做力的图示。具体做法是:①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②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③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④在图上附上,以精确表示力的大小。

4、重力

(1重力: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表示。

(2重力的大小:可用来测量,当物体时,弹簧测力计读数即所受重力。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成正比;即G= ,式中g是常数,g= ,它表示:.(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应用:重锤线。(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叫做重心。

5、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大小有关,还跟有关。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滑动摩擦力越大。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②。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 ②,③。

6、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定律。我们把物体保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的有关。与物体的速度。

7、二力的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状态或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作用在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

小,方向,并且,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合力为零

1.人干体力活的时候,很讲究巧用力,这个“巧”字说明:人用力的时候,必须注意施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理选择。

2.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运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铅球落地时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小坑,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

3.一辆卡车空载时行驶速度为25m/s,满载货物时行驶速度为20m/s,满载货物时车的惯性比空载时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4.小明用20N 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5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N。若小明将推力增大到30N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5.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的作用是的。

第二部分压强和浮力

1、压强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的方向是于受力面。压力的作用效果由和共同决定的。物体上受到的叫压强,用符号表示。

压强是描述的物理量。压强的定义式是:,压强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1帕= 牛/米2。

由公式P=F / S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就可以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可以减小,即压力分散,减小,可增大,即压力集中。

2、液体的压强

液体的压强是由于而产生的,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使液体对容器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由公式可知:液体的压强只与和有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重力的大小,液体质量的大小,体积的大小无关,与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无关。

3、连通器

上端,下部的容器叫连通器。当连通器里盛有同种液体,在液体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压强相等是原因。

4、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是由于而产生的,大气所对浸在它中的物体的压强叫。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就是利用把水抽上来的。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实验是测定大气压值的重要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当管内水银面下降到某一高度后,管内上方是、管外水银面受作用,是支持着管内一定高度的水银柱,这一定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跟大气压强。通常把

Pa的压强叫标准大气压,它相当于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强可以用测量。

大气压值随高度的增加而。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气压增大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体积越大,压强。

5、浮力

1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的方向总是 2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周围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而产 生的,即: F 浮=F 向上

-F 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用公式可表示为 F 浮

= =。浮力的大小只跟和有关。4计算浮力大小的四种方法: ①浮力等于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F 浮=F 向上-F 向下。

②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物体浸在液体中称得的重力。即:F 浮=G 物-G 浸

③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F 浮=G 排液 =ρ 液 gv 排

④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或悬浮在液体中的条件F 浮=G 物 ,应用二力平衡知识求物体受 到的浮力。

5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和的大小。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①如果F 浮﹤G 物 ,物体;②如果F 浮 ﹥G

物 ,物 体;③如果F 浮=G 物 ,物体。

2、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叫浮体,对于浮体有F 浮 G 物 ,浮体公式: 6浮力的应用:轮船、舰艇(即利用空心的原理增大可利用的浮力、潜水艇、气球和飞艇。

1.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它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___N。

2.体积为2×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牛,方向竖直向________。距水面0.1米深处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帕。

3.浸在水中的苹果受到竖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苹果排开的所受的重力.物体的沉浮取决于物体所受的与的大小关系。

4.火车站台边缘处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候车.其原因是火车急速驶过车站时,安全线以内的空气流速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以上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易发生安全事故。

第三部分功与机械

1、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转动的硬棒(可以是弯曲的叫做杠杆,这个固定点叫。的力叫动力,的力叫阻力,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用公式可表示为。动力臂L 1是阻力臂L 2 的几倍,动力F 1 ,就是阻力F 2 的。

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这种杠 杆,省了,费了。

(2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这种杠杆,费了,省了。

(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这种杠杆,既不省 力也不费力。

2、滑轮组:(1定滑轮实质上是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但能改 变。

(2动滑轮实质上是个动力臂是阻力臂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 省,但不能改变。(3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

变动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

物重的,即F=G/n。

(4奇动偶定原理:使用滑轮组时,直接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为n。若n为偶数 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滑轮上;若n为奇数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滑轮 上。

3、功: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上通过一段,这个力

就对物体做了功。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二 是。功的计算公式:,式中F表示作用物体

上的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表示力对物体做的功。功的国际单位

是,用符号表示,1J= N·m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这个结论叫做。

4、机械效率: 有用功是对人们有用的功(通常W 有用

=Gh,额外功是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 做的功,总功是有用功加额外功(通常W 总 =FS。

机械效率是跟的比值,用字母表示。机械效率的公 式是:。

5、功率: 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叫做功率,用符号表示,功率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计算功率的公式是:,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用符 号表示,1W=1J/S。

6、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质量越速度越,则物 体动能越大。

7、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质量越举得越,重 力势能越大。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弹性形变越, 弹性势能越大。

8、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

9、机械能:和统称为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情

上一篇:产品推广新闻稿范文下一篇:语言障碍行为的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