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实习心得

2024-08-06

水准测量实习心得(精选7篇)

篇1:水准测量实习心得

水准测量实习心得

不经意间,为期三周的大地测量实习已经结束,回顾起来,既充实又忙碌,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我们在这次测量实习中真正把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得到了较为系统和充分的锻炼,同时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感悟良多。本次大地测量实习是大学阶段最具有组织性的一次实习。我所在的组内,组织分工明确,而且每天完成的工作量也有明确的要求。这些给我的感觉,像是一支专业的测量分队.这次实习分为外业和内业两部分,内业主要为编程,当然还有水准测量数据的处理.而外业就是二等水准测量了,而其中包括用数字水准仪测的珞珈环和用光学水准仪测的武测环.在内业编程方面,我重新熟悉了C#的语法结构,同时对Visual Studio2008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尝试使用了各种不同的控件,使自己的程序更加美观,同时也反复检查自己的编写,以提高精度。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成果。我觉得精度对于我们这一行的重要性太大了。两个不同精度的式子,算出来的结果就是有那么明显的差异。在C#中,可以显示到小数点后面十多位小数,这个时候,精度一变,小数位里的数字变化那是相当大啊。因此,高精度作业,对于我们干测绘的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自己编程遇到瓶颈或者困难时,不要一味只看教材,还要学会和同学沟通,虚心求教,还有就是要学会借助网络,查一些自己需要的公式或者思路之类.在外业测量中,由于天气炎热,测量工作不是很轻松。但组员们都各司其职,没有任何偷懒,投机取巧的行动。尤其是扶尺的同学,在阴凉地且不说,但在烈日炙烤下,他们都一点都不动摇,专心的扶尺,让测量工作顺利进行着,自己也不抱怨。我觉得这就是团队精神。在困难面前不计较各人得失,以团队利益为先。其实,最让我们头痛的还是珞珈山丧心病狂的蚊子,可谓是见缝插针,见肉就咬,一咬必肿.即使三天用了三瓶花露水,但蚊子们还是把成功把我们的皮肤咬成月球表面.而我们也戏称我们不是去珞珈山测量的,而是去献血的.可见蚊子的凶残,这其实不是抱怨什么或者是吐槽什么,只是说测绘这一行确实辛苦不容易,一定要有一颗时刻准备吃苦耐劳的决心才能兴平气和的走下去.在仪器操作上,我们严格按照国家二级水准测量规范进行操作,拒绝错误操作的同时,尽量向专业化靠齐,最大限度的控制误差.一经发现错误,立即重测,绝不含糊,比如,这次测量中,我们一共重测了两段距离,第一次,我们眼看就能测到终点时,天有不测风雨,下起了雨,我们害怕天气变化导致气温与光照条件的变化而引起较大误差,而没有选择剩下几站的继续观测而是立马停止,等雨停了之后重上一个钢点重新测量.我们组中也没有任何人有异议.第二次是由于对仪器的理解不够,导致在测钢点时把奇数站当成偶数站,为了避免零点差的影响,我们果断重测,虽然浪费了时间,但是作为测绘人,永远要把精度放在首位.实践过后,加深了我对书本上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我更深入地思考一些测量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误差的方法。另外,在进行测量工作时,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和极强的责任心,尤其是尤其在角度测量扶尺杆的同学稍有分心就有可能导致测量的角度有偏差,也许就这一点偏差就导致闭合差超限。我们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在这次顺利完成测量任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我们组的成员都积极主动的承担责任,对分配的任务毫无怨言,认真尽责,各司其职且互帮互助,大幅提高了效率,更好

地完成了任务。第二,守时,大家约定的时间就一定准时到达,这也是团队精神的体现。第三,同甘共苦。测量期间,没有一人躲去休息,一切苦与乐都一起承担。遇到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挫折时,没有相互指责推诿,而是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出现了错误也一起承担责任。在实习中,我们培养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以上这些,都是从每天的测量工作中发现总结出来的,值得自己去反思总结。单凭一个人的努力或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任务快速高效的完成。实习中,我还深刻认识到,进行一项工作,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把前期工作一丝不苟的完成,正如古语所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及后面的总结与反思,人只有不停的反思才能不断进步,还要有一颗见贤思齐的心,这样才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准.

篇2:水准测量实习心得

各类测站的选择:在所选择的闭合回路上选取2个普通水准标石作为固定点,将整个闭合回路分为2个测段,每个测段中设置偶数个测站,站与站之间距离应适中。

施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四等水准测量中使用一套S3水准仪,按照国家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并参照〈城市测量规范〉CJJ8-9进行施测。

各项限差: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累计差 黑红面读数差 黑红面高差之差 高差闭合差 i角误差

≤80m ≤5.0m ≤10.0m ≤3.0mm ≤5.0mm ≤±√Lmm ≤20〃

2,地形图测绘:

(1)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方法:采用图根三维光电测距导线测量,既在控制点间布设闭合导线,利用全站仪进行数据的观测,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集成在对全站仪的一次操作中。

各类控制点的布设方案:经过实地勘察后,本小组以在点位稳定,安全性好,通视情况良好,便于观测为原则在测区内选择了6个点作为控制点,并用油漆画?作为标记,由这6个控制点构成闭合导线,并且以其中两点连线方向做为正南正北方向,给其中一控制点赋予坐标值(1000,1000,100)。

施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施测中使用的仪器有:全站仪设备1套,脚架3个,反射棱镜2套。

在各个控制点的观测时,导线的转折角,导线边,导线控制点的高程进行观测,并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其中对转折角及导线边长采用一测回观测,而三角高程测量时采用对向观测。在移站的过程中,采用三联脚架法,以减少操作和提高测量精度。

各项限差:

水平控制测量:(n为测站数)

比例尺 闭合导线长度平均边长 导线相对闭合差 测回数J6 方位角闭合差

1:500 ≤900m ≤80m ≤1/4000 1 ≤±40〃√n

三角高程测量:(S为一条导线边长,[S]为导线全长,以千米为单位)

仪器J6 指标差较差 对象观测高差较差/m 闭合路线闭合差/mm

对向一测回 ≤25秒 ≤0。4*S ≤±40√[S]

(2)碎部测量:

成图规格:1:500

测图方法及使用的仪器:根据〈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及〈1:500,1:1000,1:地形图图式〉的要求,对坐标格网进行绘制和图根点的展绘。同样根据两本规范书的要求,采用全站仪+白纸的方式对测区进行碎部点的测绘,对碎部点的施测同时测取高程与其平面位置,在用极坐标法求得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后,利用分度规与三角尺结合的方式将所测碎部点展绘到聚脂塑料薄膜上。

困难地区的技术要求:在对控制点无法通视的碎部点进行观测时,采用布设支导线的方式,并且支导线线路上的图根点不得超过两个。

各项限差:

仪器对中误差 归零差 转折角观测较差

≤2mm ≤4′ ≤2′

篇3:水准测量实习心得

关键词:水准测量,误差控制,问题

0 引言

在水文业务中, 有的项目必须进行水准测量, 如水准点的引测和校测、地形控制点测量、水尺零点高程、洪水痕迹高程和大断面转折点高程等的测定, 都要通过水准测量来完成, 它是进行勘测建站、水文测验和开展水文调查的重要工作内容, 是水文业务中一项基本工作[1]。

1 人员的分工协作

1.1 具体方法

通常的水准测量, 由四人组成, 一人观测、一人记录、两人司尺。这四人要达到心领神会, 配合默契, 才会使整个测量过程符合限差要求。有人说, 测量精度是由观测员来决定的, 这是不对的, 整个测量结果的精度是由小组来决定的, 观测员可以掌握单站精度, 但对于整个闭合环或附合导线来说, 观测员却根本不可能全部掌握。

1.2 实际操作

司尺员要注意前后视距, 一般实际工作中, 用步幅来判断, 对于三、四等水准测量, 一般在90步左右, 因一般人的步幅大约是80 cm。这样通过步幅数可控制前后视距不至于超限[2,3]。

2 仪器整平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水准测量的基础工作

水准测量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水准仪整平, 这直接关系到测量工作的速率和进度。a) 确定水准仪的脚架高度, 这关系到观测方便与否, 在三条架腿未分开时, 打开脚螺旋, 使架头与观测员肩部平齐, 切不可将各脚伸至最长 (个头过高者除外) , 以免在调整观测高度中顾此失彼;b) 双手各抓住一脚架, 将第三支脚架放至面前约80 cm处, 向后拉, 分开三只脚, 使架头保持基本平整, 将各脚踩实 (在较为坚硬的地面上, 可忽略该项) 。注意各脚不要拉开过大角度, 能保持仪器平稳观测即可;c) 在水准仪固定在架头上后, 应检查水准仪脚螺旋是否处于合适位置, 勿使其过于靠近任何一侧, 最好处于中间位置。在圆水准气泡被压得很扁的情况下, 不要过于依赖脚螺旋, 应重置水准仪, 使其基本水平, 保证在脚螺旋的调整范围之内。

2.2 遵循的规则

仪器的粗平, 遵守“左手大拇指规则”, 即圆水准气泡和左手大拇指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在操作过程中, 勿转动仪器架头, 避免重复性工作, 当操作熟练时, 可采用两手中指进行配合, 一次到位[4]。

2.3 精确调整

长水准气泡 (精平) 的调整, 根据仪器的不同略有差别, 在操作初期应注意长水准气泡是与调整螺旋的方向一致还是相反, 以利于后边各站的操作 (自动安平水准仪可略掉该项) 。

3 观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三点一线原则

在各项基础工作完成后, 即可进行观测。观测目标尺, 遵循“三点一线原则”, 即目标尺、物镜上端凸起、目镜上端三角凹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自动安平水准仪只有一瞄准器) 。切记在观测过程中, 双眼要保持睁开, 不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3.2 记录方法

记录员应注意观测员的读数规律, 或事先约定读数规则, 或上、中、下或中、上、下, 一般为中、上、下, 以利于同记录手簿中的记录格式相匹配。记录过程中, 一般记录员不带计算器, 在观测员读出黑面读数后, 其红面读数范围应在脑海中出现, 例如:三等水准测量中, 若黑面读数为1025, 因一般一对尺子的黑红面差为4787和4687, 则红面计数范围最后一位应在4和0之间, 若最后一位有超过此范围的数, 则说明观测结果超出限差范围。实际工作中, 只需默记后一位或两位即可, 从概率论角度讲, 其大数的读错机率要小得多, 且在内业工作中, 也更容易发现错误。

4 测量误差分析

水文测量对仪器测具的要求、测量方法的要求、测量中的观测要求, 均严格按照“水文普通测量规范”规程执行[4]。但在水准测量中, 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仍然存在仪器误差和观测误差, 为保证在水准测量路线中高程测量的精度, 必须控制各种误差, 现就水文测量误差控制进行分析。

4.1 仪器误差

a) 水准仪的望远镜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所产生的误差, 仪器虽在测量前经过校正, 仍会存在残余误差。因此造成水准管气泡居中, 水准管轴居于水平位置而望远镜视准轴却发生倾斜, 致使读数误差。这种误差与视距长度成正比。观测时可通过中间法 (前后视距相等) 和距离补偿法 (前视距离和等于后视距离总和) 消除。针对中间法在实际过程中的控制, 立尺人是关键, 通过应用普通皮尺测距离, 之后立尺, 简单易行, 而距离补偿法不仅繁琐, 且不容易掌握;

b) 是水准尺误差, 主要包含尺长误差 (尺子长度不准确) 、刻划误差 (尺上的分划不均匀) 和零点差 (尺的零刻划位置不准确) , 对于较精密的水准测量, 一般应选用尺长误差和刻划误差小的标尺。为消除尺的零误差的影响, 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在一个水准测段内, 两根水准尺交替轮换使用 (在本测站用作后视尺, 下测站则用为前视尺) , 并把测段站数目布设成偶数, 即在高差中相互抵消。同时可以减弱刻划误差和尺长误差的影响[5,6]。

4.2 观测误差

a) 符合水准管气泡居中的误差。由于符合水准气泡未能做到严格居中, 造成望远镜视准轴倾斜, 产生读数误差。读数误差的大小与水准管的灵敏度有关, 主要是水准管分划值τ的大小。此外, 读数误差与视线长度成正比。水准管居中误差一般认为是±0.15τ, 根据公式:

式 (1) 中, m为到水准尺的距离, m;τ为水准管分划值, 取值20";L为符合水准器分划值, mm;ρ"为角度换算常数, 其值为206 265"。

DS3级水准仪水准管的分划值一般为20", 视线长度为75 m, ρ=206 265", 那么, mτ=0.5 mm。由此看来, 只要观测时符合水准管气泡能够认真仔细进行居中, 且对视线长度加以限制, 与中间法一致, 此误差可以消除;

b) 视差的影响。当存在视差时, 尺像不与十字丝平面重合, 观测时眼睛所在的位置不同, 读出的数也不同, 因此, 产生读数误差。所以在每次读数前, 控制方法就是要仔细进行物镜对光, 消除视差;

c) 水准尺的倾斜误差。水准尺如果是向视线的左右倾斜, 观测时通过望远镜十字丝很容易察觉而纠正。但是, 如果水准尺的倾斜方向与视线方向一致, 则不易察觉。尺子倾斜总使尺上读数增大。它对读数的影响与尺的倾斜角和尺上读数的大小 (即视线距地面的高度) 有关。尺的倾斜角越大, 对读数的影响就越大;尺上读数越大, 对读数的影响就越大。因此, 在水准测量中, 立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此项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一定要认真立尺, 使尺处于铅垂位置。尺上有圆水准的应使气泡居中。必要时可用摇尺法, 即读数时尺底置于点上, 尺的上部在视线方向前后慢慢摇动, 读取最小的读数。当地面坡度较大时, 尤其应注意将尺子扶直, 并应限制尺的最大读数, 最重要的是在转点位置。

4.3 外界条件的影响

在水准测量过程中, 应选择有利的时间, 一日之中, 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这段时间大气比较稳定, 便于消除大气折光的影响, 但在中午前后观测时, 尺像会有跳动, 影响读数, 应避开这段时间, 阴天、有微风的天气可全天观测。

a) 仪器下沉。仪器下沉是指在一测站上读的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之间仪器发生下沉, 使得前视读数减小, 算得的高差增大。为减弱其影响, 当采用双面尺法或变更仪器高法时, 第一次是读后视读数再读前视读数, 而第二次则先读前视读数再读后视读数。即“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这样的两次高差的平均值即可消除或减弱仪器下沉的影响;

b) 水准尺下沉。水准尺下沉的误差是指仪器在迁移过程中, 转点发生下沉, 使迁站后的后视读数增大, 算得的高差也增大。如果采取往返测, 往测高差增大, 返测高差减小, 所以取往返高差的平均值, 可以减弱水准尺下沉的影响。最有效的方法是应用尺垫, 在转点的地方必须放置尺垫, 并将其踩实, 以防止水准尺在观测过程中下沉。

5 结语

对测量误差具体方法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在实际工作中, 对水准测量的操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在测量中为减小和消除误差, 应采取有效的方法, 严格执行规范, 熟练操作程序及步骤, 就能够有效地把误差控制在精度要求内。为提高观测速度, 司镜与立尺互相配合, 才能得到正确结果。最终达到动作快、效率好、多干事、省时间的目的。以上对误差控制论述仍有不足之处, 希望进一步提出意见, 使之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总局.国家水准测量规范[M].北京:测绘出版社, 1974.

[2]扬州水利学校.水文测验[M].北京:北京水利出版社, 1979.

[3]水利电力部水利司.水文测验手册[M].北京:水利出版社, 198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文司.SL 58—93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3.

[5]国家测绘局.GB 12898—19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篇4:水准测量实习心得

【关键词】GPS水准;高程异常模型;精度对比

1、GPS高程异常的差值模型

在测量学中,在准测量中水准路线上的重力值采用实测重力值,但是待测点的正常重力值需要替换沿重力线到大地水准面的重力平均值。这样由于重力值的改变,相当于高程起算面也发生了变化,这个起算面成为似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与似大地水准面之差的距离称为高程异常,计作。地面上任一点i的高程异常为式中:Hi为i点沿法线方向到椭球面的距离,成为大地高;Hri是i点沿垂线方向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正常高。

在工程测量领域,研究局部范围,大地水准面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认为比较平缓。再结合地球重力场理论,大地水准面的实际重力位W,可分解为正常位U和扰动位T,即W=T+U,由布隆公式,可得出=T/ γ,式中γ为正常重力。扰动位T可以看作平面坐标xOy的函数T=T(x,y),把它展开(1)

式中T0为参考点的扰动位。在小范围正常重力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参考点的垂线偏差及变化率公式,可将高程异常表达式改写

(2),式中,为参考点在x、y方向上的垂线偏差;是垂线偏差的变化率。

式(1)中是以参考点为基准进行建立的模型,但是在通常工程控制测量中,范围小,在建立高程异常模型时,可以选取测区内接近高程异常平均值的相对于测区中心的已知高程异常点p做为基准,其他各点的高程以此点p为参考点求出,可以得到区域内任一点i的高程异常差值的二次模型为

(3)

式中,可将式(3)改写成高程异常的差值模型 (4)

这个表达式是基于比较中心的已知点建立起来的模型,采用GPS定位技术,只要在一个区域内精确确定高程异常,就可以代替等级水准测量精度。

2、模型数据有效性诊断

在一定工程区域内,首先会布设一定数量的GPS高程控制点,然后通过这些已知点,建立测区的高程异常模型,来推算其他待求点的高程异常值,并对其精度进行检验。高程异常模型的精度相关因素:与待求点的空间位置有关系,还与布设好的GPS高程控制点的精度有关系。这样就要对所建立的高程异常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进行检验。保留那些精度高的点,舍弃含有粗差的点。这是所建模型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含有粗差的点被采纳,拟合精度也会被大大降低。

结合测量平差公式,高程异常拟合模型可以改写为,式中,B为未知系数矩阵,x为各点坐标的计算值。如果高程异常拟合模型拟合的N组数据中舍弃第i组数据,对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影响可以表达为(5),式中:为需要舍弃第i组数据后解算出的系数阵;为未舍弃数据时解算出的系数阵。进一步推导可以得出(6),式中;n为观测组数;p为未知参数个数,是分布;,根据统计学原理,进行检验时,取显著水平a,则可以得到(7),如果由(5)计算出的结果大于(7)计算出的结果,则该组数据对建立高程异常模型会起到显著的影响,该点须纳入模型的建立中。

在工程测量中,高程异常模型拟合的点比较有限,建模的已知点数据必须进行可靠性检验,保证所建立的模型准确可靠,剔除含有粗差的点,提高高程异常模型的拟合精度。

在粗差点较少并且方差未知的情况下,一般对标准化残差进行检验。

,取显著水平为a,当>(a)时,则这个残差为粗差,必须加以剔除。

3、工程应用实例

吉林市松花江下游罗圈背滩群河段位于吉林市临江门下游133~143.6km处,河段右岸隶属于榆树市大榆乡,河段左岸隶属于德惠市,临岸村屯有罗圈背村。在该汊道河流中,整个河段由两汊道组成,左汊为大背江,右汊为罗圈背,左右汊长度均约为10km。实地勘察及河床质取样表明,该滩群右汊河床两岸及江心洲上两岸岸壁土质为粘土和砂质土,抗冲刷能力较弱,需要在右汊两岸修建整治建筑物,过河宽度达到200米,此项目为交通部委托省航道管理部门的重点整治项目。由于两岸跨河水准难度较大,决定采用GPS水准建立测区内的高程异常拟合模型,与常规三等跨江水准进行精度对比的方案,这样所建的模型可以应用下游丁坝群的跨江水准,能够解决下游(模型覆盖区域)通视差,常规水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难题。

3.1两岸控制点建立

在松花江北测区采用三台GPS1200双频接收机,采样时间90min,采样间隔20s,以精密星历解算基线向量,江北布设有8个GPS水准控制点,解算江南布设的5个控制点正常高,江南5个高程控制点的高程已经采用三等水准平差结算完毕。测区两岸地势比较平坦,测区内平差变化很小。采用高程异常的差值模型进行拟合。

3.2高程异常模型与粗差检验

利用北区的8个控制点和水准高程建立差值模型:

并且使用检验结果如下

通过以上两个表可以分析出:差值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达到三等水准精度,通过系数也可以看出,本测区的垂线偏差和变化率表较小江北8个GPS点数据经过检验均对模型产生显著影响,都得参与建模。

3.3 与过江三等水准观测值比较

通过以上江北8个GPS水准点解算出了江南5各点的正常高,以LQ03为基准点,通过LQ02和LQ04两个江边水准点采用经纬仪倾斜角法在实现较好的条件下进行跨江观测得到以LQ03为基准的江南的5个控制点的三等水准高程。

4、结论

在地势平坦,起伏不大的工程测区范围内,采用GPS水准建立高程异常差值模型,可以达到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特别是对跨江水准,某些区域通视较差,在测区内建立高程异常模型,进行数据有效性诊断,剔除粗差,保证模型精度。在通视较好区域内进行跨江水准联测,检验模型的观测精度,尤其是测区四周的控制点,要确保水准测量和GPS高程测量的精度。

参考文献

[1]华锡生,黄藤.精密工程测量技术及应用.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

篇5:水准实习测量报告

测绘XXX

测量员:XXX 记录员: XXX跑尺员:XXX

指导老师:XXX XXX

一,水准测量要求 我们测得四等水准,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法)实习目的和要求如下

一、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视线高度>0.2m;视线长度≤80m;前后视视距差≤3m;前后视距累积差≤10m;红黑面读数差≤3mm ;红黑面高差之差≤5mm。容许差d容=±20√s。

二、仪器和工具

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支,记录板1块,尺垫两个尺垫。

三、方法与步骤

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

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验

(1)从某一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路线长度200~400米,设置4~6站,视线长度30m左右。

(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3)记录者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表明次序⑴~⑻记录各个读数,⑼~ ⒃为计算结果:

后视距离⑼=100×{ ⑴-⑵ }

前视距离⑽=100×{ ⑷-⑸ }

视距之差⑾=⑼-⑽

∑视距差⑿=上站⑿+本站⑾

红黑面差⒀=⑹+K-⑺,(K=4.687或4.787)

⒁=⑶+K-⑻

黑面高差⒂=⑶-⑹

红面高差⒃=⑻-⑺

高差之差⒄=⒂-⒃=⒁-⒀

平均高差⒅=1/2{ ⒂+⒃ }

每站读数结束(⑴~⑻),随即进行各项计算(⑼~⒃),并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满足限差后方能搬站。

(4)依次设站,用相同方法进行观测,直到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20√L mm,L为线路总长(单位:km)。

四、注意事项

(1)四等水准测量比工程水准测量有更严格的技术规定,要求达到更高的精度,其关键在于:前后视距相等(在限差以内);从后视转为前视(或相反)望远镜不能重新调焦;水准尺应完全竖直,最好用附有圆水准器的水准尺。

(2)每站观测结束,已经立即进行计算和进行规定的检核,若有超限,则应重测该站。全线路观测完毕,线路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以内,方可收测,结束实验。

五、测量路线及时间

南京XX大学水塔到大门往返,全长大约5000M的闭合路线。9月1号到7号完成。

二,i角检验

使用水准以前我们对i角进行了检验。我们组用了书上第一种方法即取A,B之长为80,第一次仪器安置在A,B的中间,得读书a'=0762mm,b'=1877mm。第二次仪器安置在B点的一端距B点10米,a=0290mm,b=1394mm。计算得两次的高差分别为h'=-1115mm,h'=1104mm。两次不相等说明存在i角误差;计算得h-h'=+11mm;所以i=11*10^(-3)*ρ/80=14.2’’符合。

三,测量过程

水准测量我们组我是第二个测的,我边测边记,其夏昊跑尺,赵银银记数据。我的水准测了一天半,从三号早上到四号下午。我测得时候天气还好。没有下雨,我们组长夏昊测的时候天天下雨我们没来的及躲衣服都湿透了。很辛苦。

我们每天早六点晚六点,才发现上课其实是最幸福的。

水准测量时,一开始测得好慢,仪器整平,瞄准啊,都很慢,一开始测了两站用了一个小时,再加上我们用的是两米的尺,南京XX大学又是到处都是坡其他组测一站,我们要测两站,其他组测两站我们要测四站五站,所以我们要比别人测得慢,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每天要比别的组早起一个小时,早干一个小时,晚上又要比别人迟回去。所以每天五点都就得要起来,干到下午六点多。而且那几天真的很热很热,中午我们没时间吃饭只能买盒饭在路上吃。真的感觉自己跟农民工一样的。其实后来结束以后才发现时间是很充足的,根本没必要,那么幸苦。测完以后每个组都休息了好几天啊。

测量水准时我发现了许多问题,有几个组他们比较心急i角没检验就开始测,后来发现超限又返工,一反工就导致他们测得更慢了,所以我觉得要做好前期工作再去实践。还有一开始测得时候后视读完数值以后,转为前视的时候没有重新调焦,导致误差变大。还有在测量的时候边测边算不仅让我们测得速度变慢而且导致好多数据测量错误,只得回来重新检查。重新计算。

四,遇到的问题

测量水准时,一开始的时候,连整平都很困难,一站整平水准仪都要好几分钟,但是几站测过,速度就不知不觉的快起来了,我们组的有的成员为了读书和整平仪器快,前一天晚上就专门练整平,和对着水准尺读书,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我们工作的效率,从第一个人测水准花两天的时间,到后来我们其余两个人的水准也就用了不到一天半的时间。另一个问题是视距差超限耽误好多时间。一开始我们就随便走搬站,由于随便走导致距离一远我们就视距差超限,就得重新搬回来重测。后来我们仔细的步量每一段,把视距差缩小在三米以内。再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用的是两米的尺子,两米的尺子就造成我们的测站比别人要多很多,我测了整整一百站。而且一到坡我们只能走五步就设一站。所以我们组最后一个人是在其他组测完借了三米的尺子测得。这样就避免几步一站了。

五、提交成果以及收获

我们把测四等水准完以后,收获很多,从这次的测量实习不仅使我了解了基本测绘工作地全过程,系统地掌握了测量仪器操作、数据处理、施工放样等基本技能,也是对我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测量要求认真、仔细、精确、严谨,很小的错误也会在工程中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包括任何工作都必须这样要求自己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当然这次实习也让我进一步体会到团结合作、合理分配的重要性,以及在任何工作中都必须要有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开始组员之间老出分歧,到后来我们达成一致,这次合作让我学会,听取别人意见很重要,团队合作很重要。、从中也体验了在外业工作的幸苦,学会了忍受。但看到自己测得数据最后满足要求,误差很小,自己也说不出的高兴。成果见水准表。同时

篇6:水准测量实习报告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使之系统化、整体化和对《数字测图原理》课程的理解,具体包括一下三个方面: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过程与测绘方法,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程序及相关软件的应用。

2、通过实习的全过程,提高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测量计算能力和绘图能力,掌握测量基本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步骤,具备从事测绘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3、掌握路线工程测量基本工作,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引导专业素质的养成。

4、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5、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和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严谨而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并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引导专业素质的养成。培养同学们快速,严谨而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习任务

1、外业测量:

(1)测量控制点高程。

(2)测量控制点距离。

(3)测量控制点角度。

2、内页计算:

(1)计算控制点高差,推算各点高程。

(2)计算控制点之间距离及相对误差。

(3)计算内角闭合差及内角。

(4)根据以上计算推算出坐标。

3、测绘地形图:

(1)将坐标范围内的控制点标到图纸上。

(2)根据控制点周围地貌形状测出高程,并标到图纸上。

(3)每小组完成一幅1:500比例尺地形图。

实习过程:

第一天:四等水准测量闭合导线;平面控制测量闭合导线。

第二天:普通水准测量。

第三天:平面控制测量附和导线。

第四天:四等水准测量附和导线。

第五天:碎部测量。坐标格网的绘制。

实习内容

篇7:测量实习报告.(水准仪)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专业

实习报告

题目:

姓名:

学号:

教 学 班:

分校工作站:

完成日期: 水准测量 王霞 1162001401355 2011春建管专业 白银分校平川工作站 2012年11月20日

建筑测量是建设工程的基础,是一切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依据。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所以我们为了加深对测量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强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特安排了一次测量实习。

1. 实习地点及特征

实习安排在位于山沟里。地形复杂,整条沟呈南北走向,沟深约在40m左右,长约2.5Km,右岸山坡坡度较陡沟顶往下2.5m时坡度陡然变为悬崖。左岸坡度较缓,但山脊山谷如麦垄一样,重叠相间,沟内小山丘呈散状分布,沟底地形起伏较大,测量难道较大。这次测量实习的任务就是绘制该地1:1000的地形图。

2.测量仪器和绘图工具

本次测量实习所用测量仪器有:水准仪、经纬仪、塔尺、花杆、尺垫、钢尺。绘图工具有:直尺、圆规、量角器、铅笔和橡皮等。

3.测量方法步骤

首先是控制点的测绘。根据测量原则,先控制后碎部,采用闭合导线来控制整个沟。主要完成控制点的平面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角度测量。

在测量中控制地形,首先要根据实际地形找出控制点。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控制点的踏勘选点,踏勘选点有四个要素:a.点与点之间必须通视,便于测角、测距。b.点位应视野开阔,地形坚实,便于

安装仪器。C.相邻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d.导线点长也有要求,一般不易大于0.8Km。根据以上理论要点,在实际地形中选择了8个符合要求的控制点并在控制点上打了木桩,做了容易找到的明显标记,这是很重要的环节,控制点不可以动摇移位、损坏等,以免使测量数据出现误差,按顺时针方向在木桩上排了序号,依次为BM1、BM2、…… BM8。

接下来是确定控制边。控制边的选择要求是:相邻点之间地形平坦,中间无障碍物,无大的地形起伏。选择了BM8、BM7做为控制边,用钢尺做了精密丈量,测出BM8、BM7之间的距离为242.844m,然后用森林罗盘仪测定BM8、BM7的方位角为83°21′ 44″。假定BM8点的高程为1380.000m,开始测量前的基础工作就做完了。

高程测量为闭合水准测量,以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从BM8出发开始测量闭合于BM1,BM1为终点。

测量组的人员安排:1人观测读数、1人记录、2人跑点(轮换工作)。首先进行高程测量,测区高程从右岸传递到左岸,中间以跨过沟底,控制点与控制点之间地形起伏较大,为了保证测量精度,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每一站要求前后尺距离相等,当读完前后尺读数后,记录者用K+黑-红≤±3mm、前后视距差d≤±3mm、高差累计差∑d≤±10mm的检核条件进行检核。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后方可迁站。另外,为了防止记录误差,记录者在观测者读数后复读一遍。观测采用后-后-前-前的观测顺序。从沟顶往下测量是,由于坡度较陡我们采用“之”字形测量方向进行。每站水平距离较短,测站数较多,故对测量精度也要求越高。BM5控制点在沟底,是最复杂的控制点,所在地地形起伏大,测出的数据

误差较大,为了缩小误差在BM5与 BM6之间增设了控制点BM5′利用BM5′向BM6过渡,增设控制点使误差缩小并使工作量大大减少。从沟底控制点BM5开始往上测,同样坡度较陡,测量难度高。在BM6控制点上地形较平坦,前后视距都控制在100m左右,测至BM8路线闭合了。

由于在测量过程中完全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操作,测量数据经过内业计算后完全符合要求即fh=∑h-(H始-H终)≤fh允。本次测量成果将做为绘制地形图的原始数据,所测数据符合要求后计算出各控制点上的高差,根据BM1点的假设高程计算出各控制点的高程,并进行了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水准测量完成后进行了角度测量。角度测量是为了确定地面点的位臵,采用的仪器是经纬仪。经纬仪架设在BM1点,以BM8点为起点,测BM8点与BM7点之间的水平角度,以确定BM1的位臵,依次确定各控制点的位臵。人员安排与水准测量时的相同,观测1人,前后两桩立花杆2人,记录1人。在BM1架设仪器,达到点下对中及长水准管精平后,观测者手拿红旗指挥立尺手立点。角度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者以正镜照准BM8,使水平度盘臵数略大于0,将读数a记录在册,然后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右边目标BM3,读取读数b左,记录在册。B左=b左-a左;以侧镜照准BM3,读取读数,记录在册为b右。然后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右边的目标BM8,读取a右,计入手册,那么B右=b右-a右;本测回β值=1/2(B

+ B右)。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我们分别观测了几个测回,每测回变动一

下度盘位臵,如90°、180°、270°、360°。为检核测角精度,上下两个半测回所测水平角之差<36″,测回差不超过24″,以此做控制。

内业随即进行了闭合导线计算,推算出了各控制点方位角及其x、y轴坐标。至此,经纬仪角度测量完成。

经纬仪测量中,出现的误差较多,如目标偏心差、照准误差、竖盘分划误差等。以上误差根据理论知识在实际中予以缩小。

4.实习体会

上一篇:绿色校园诗歌下一篇:结对子心得体会--张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