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着眼点

2024-08-08

人的全面发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着眼点(精选8篇)

篇1:人的全面发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着眼点

改革*发展*稳定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强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改革也好,发展也好,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这个道理,不仅全党同志要牢记在心,还要引导全体人民牢记在心。

牢记这个道理,不仅要铭记以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更要正视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来自国际国内的新的不确定性风险和挑战,妥善处理好新时期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既要义无反顾地推进改革攻坚,聚精会神地谋划经济发展,又要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稳定。唯有把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经验,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要坚持以改革作为发展的基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需要统筹兼顾,既要防止改革措施在时间上过于集中,又要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认真考虑每项改革措施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把握好改革出台的时机和节奏,建立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补偿机制。

要千方百计地加快经济发展,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国际金融危机后是我国经济发展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要通过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和壮大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此,必须坚持“保增长”,用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来不断“做大财富蛋糕”,支持各项体制改革,稳定社会预期。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既不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潜力,也会带来就业困难、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要坚持把稳定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最终目标、最高检验标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加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劳动所得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格局中的比重。

篇2:人的全面发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着眼点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论文题目: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途径

学生姓名

专业

层次

批次

学号

学习中心

年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途径 摘要: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原则。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关键词:改革发展稳定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三者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不能互相协调就会影响很大 1.1 改革不应适时、适度时会起反作用 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现在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也仍处于攻坚阶段。当改革不应适时、适度时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引发过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而且还会出现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例如俄罗斯,实行所谓“休克疗法”,改革性质改变、跨度过大,导致社会生产力发展严重受挫,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社会急剧动荡,严重背离了改革初衷和方向。

1.2 整体不能协调发展

我国现在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方面占优势的巨大压力,如果我国经济发展不协调,就会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会扩大,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过高,超过现有资源的潜力,会引起通货膨胀和价格大幅度上涨,造成经济和社会不稳定。

1.3 维护稳定不能坚持长期经常性

当前,我们如果对以前获得的成果沾沾自喜,不能长期坚持下去,随着改革深化,利益格局调整,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社会治安状况依然严峻,经济犯罪猖獗,同境内外敌对势力斗争任务艰巨、复杂。尤其是极少数别有用心人利用群众对各级政府举办公益事业或重点项目存有疑虑,蓄意进行蛊惑煽动而引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从而影响了社会安定稳定。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

2.1 改革应适时、适度

在经济体制改革上,特别是在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我们的改革应适时、适度。深化改革必须突出重点,分别轻重缓急,防止改革措施在时间上过于集中。改革措施要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认真考虑每项改革措施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把握好改革出台的时机和节奏。还要重视建立补偿机制,对在深化改革中利益受损的群体,要通过一定形式给予补偿。每一项具体措施出台、实施时间和范围都必须考虑到时机、条件是不是成熟,人民群众实际承受能力如何等问题。如果面临改革任务极为繁重:应打好国有企业攻坚战,力争在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住房制度、粮食流通体制、公费医疗、社会保障和政治机构等方面改革。尽管难度之大可以预料,但还是应咬紧牙关,坚决推进。这是因为,第一,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未雨绸缪,深思熟虑,时机已经成熟;第二,我们相信,经过改革,能够建立新秩序,形成新机制,促进生产力新发展。应把握好改革力度,否则就会影响发展,带来不稳定问题。国内外改革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局部到整个农村,从农村到城市,从单项改革到综合配套改革过程,取得了巨大成功,国民经济走上健康发展轨道,人民安居乐业。而有国家,在层层落实责任制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加强正面宣传、抓好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妥善处理突发性事件等方面,必须清醒地看到,伴随改革深入和利益结构调整,一些长期积累深层次矛盾将会凸现出来和尖锐起来,容易诱发不稳定因素。在改革中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实际困难,如国有企业效益不高,下岗职工不少,再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对金融领域潜在风险,有领导重视不够,警觉性不高;有地方农民负担过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社会治安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地方刑事案件居高不下,特别是因各种矛盾和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上升,等等。因此,在改革中,我们既应把握好度,又应高度重视和认真处理上述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为改革攻坚提供强有力保证。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由此必然产生“三者”关系。

2.2 发展是整体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

突出发展问题,强调在加快发展问题上统一思想认识,就是应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稳中求进,再创新业;就是应强化政治意识、全球意识、机遇意识、实力意识,在加快发展中迅速壮大自己;就是应锐意改革、保持稳定,为

21世纪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但发展必须是整体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不仅指经济增长,还包括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教育及各类文化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秩序、政治秩序等全面进步和提升。我们所追求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没有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没有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就没有动力,经济发展目标就会因人口膨胀、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治安混乱而大打折扣,难以实现。可见,发展需应决定着改革内容;发展进度决定着改革步骤。从我市实际出发,当前,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必然应求对旧大一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进一步改革,即使是发展速度指标,也可以是预测性、指导性,可以而且应该随着经济形势实际变化加以调整。这是市场经济内在需求,不是来自外部行政干预和指手划脚。所以,我们提出实现去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比增15%、地方级财政收入比增15%目标,应是实实在在速度,协调发展速度,讲求质量效益速度。同样道理,发展和建设,我们还是强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能快则快;强调既不贻误战机,也不盲干失度;强调山区沿海有别,应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另一方面,改革是渐进、有序、有计划、有步骤,不具有改革条件时候,不考虑方方面面因素而仓促行事,必然败下阵来,于发展无助,于稳定有害。

2.3 维护稳定是长期经常性任务

我们务必始终保持高度警觉,进一步提高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重应性认识,充分认识到维护社会稳定是一项长期任务,从思想、组织、工作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持续稳定良好局面,为改革、发展创造一个更加稳定社会环境。应大张旗鼓地正面宣传,宣传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巨大成就,提高广大群众思想觉悟和素质,让大家知道成果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自觉维护安定稳定社会环境。应把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同科学求实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在出台改革措施和制定发展规划时,认真缜密地调研,科学慎重地决策,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切不可草率行事、盲目决策。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下大力气研究和解决与大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相关问题。对涉及到群众利益调整改革和发展措施,对诸如计划生育、土地征用、旧城改造等具体工作,一定应做过细思想工作,消除群众疑虑和误解,理顺群众情绪,主动解决群众所关心问题,把可能出现不良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

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根据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而有所侧重。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证明,必须始终注意要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三者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另外两个方面,而且会直接影响整个现代化建设全局。从理论上看,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三者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辩证统一。只有遵循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规律,坚定不移地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在深化改革中促发展保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篇3:人的全面发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着眼点

关键词:自然环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体素质

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

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实质是人的发展,人,特别是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出发点。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憧憬和探索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其具有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通过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

1.1 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发展

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不再屈从于旧式分工和狭隘的职业划分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来选择工作领域,自由地进行创造活动。马克思就曾说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在早期人类社会,人的活动受自身认识和实践水平的局限,呈现简单性、片面性。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也日渐趋向统一,生产活动和创造活动不再矛盾,人们所从事的活动是多层次、全方面的,自由休息活动时间增多,人们的活动将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

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直接决定了人的发展程度,因而“个人的全面性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在这个层面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现实的人超越旧式分工、地域和民族的种种局限,广泛地参与到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之中,并利用人类进步的一切积极成果来丰富、完善和发展自己。在这个意义上,此时的人们,不仅是普通的劳动者,更是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人们通过更深入、更广泛的社会交往,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人的活动的全面性。

1.2 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发展

人的能力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并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力量,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有机构成的复杂系统,不仅包括脑力和体力,还包括潜力和现实能力。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发挥和发展人的能力将成为目的本身,人们能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其全部才能和力量。人的体力和智力将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劳动活动不再是束缚人们的求生活动,而成为一种身心享受。同时随着美育的普遍开展,人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人们将按照美的理念来改造自然。

素质是人的知识、经验、智能等因素的统一,是能力的基础,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取决于这个人素质的高低。拥有较高的素质,那么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更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因此,要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发掘人的潜能并进一步全面提高人的能力。

1.3 人的个性和需要的发展

自由个性的形成是人实现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马克思看来,自由个性包含着多层含义,不仅意味着自由性,还意味着自觉性与自主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标志性特征,以自由个性即个性化的人格为最终体现。

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社会中人的需要达成丰富性、普遍性,他认为首先工人要有较高的生活需要,才能真正迈入社会主义形态。人有多层次的需要,最低层次是安全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们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便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在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人的需要呈现出全面性、多样性。全面发展的个性需要,包括物质生活的需要、精神生活的需要、自身发展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创造的需要等。

2 人对自然的改造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自然是生态哲学的基本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然是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宇宙的总和,是无限多样的客观存在。狭义的自然是指与社会相区别开的物质世界,即自然界或自然环境,本文讨论的自然是狭义自然。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的,最初人们对自然是懵懂无知的状态,还不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和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的恐惧和崇拜,开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的实践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摆脱了对自然界的完全依附,逐渐成为自然的对立存在,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按照自身的生活动机去改造自然。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就决定了人不仅仅只是适应、顺从自然,而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去改造自然。

人在对自然的了解日益加深的基础上,基于提高自身生存质量的考量,不可避免地开始对自然进行索取和掠夺。人们从适应自然转变为征服自然,无限度地索取自然界一切有利于人类的资源,争当“自然的主人”。科技作为人改造自然的武器,它的迅猛发展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让人渐渐产生“自然服从于人”的片面意识,认为可以利用科技征服一切。在这种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功利价值观驱动下,人们更多地从经济利益角度去考虑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却忽视自身行为给自然界造成的伤害,忘记了原本应该和自然相处的基本态度和立场。恩格斯早在《自然辩证法》中就说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也正如恩格斯所言,尤其近代工业兴起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紧张和恶化,自然生态逐渐失衡,甚至爆发严重的生态危机。

3 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不同影响

自然环境问题一直都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研究已经走过了漫长的过程,并已经认识到了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类任何形式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着自然环境,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会产生不同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和把握自然环境,利用它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3.1 对人的生理的作用

相较于生活在自然条件优越地区的人,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人,由于面临着资源匮乏、气候恶劣、自然灾害等问题,,他们的生存和生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寿命也相对来说较短。而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优越地区,人们生活在宜人的环境下,人能更和谐地与外部环境相融合,也能更好地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

3.2 对人的心理的作用

由于人对自然环境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因而一个人在清爽、美丽的环境中会感到精神振奋、心情愉悦,在贫瘠、荒凉之地会失落、会恐惧。人有生理、安全、审美、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需要,恶劣的自然环境却仅仅只能满足人最低层次的需要,甚至有时连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都不能满足,没有需要的拉动,人很难进步提升,更不可能达到自由全面发展。相反,在优越的条件下,人们不在受困于生存和基本安全问题,转而追求审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在这些高层次需要的推动下,人们才会开展丰富的活动,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进而促进人的更高水平的发展。

3.3 对人的文化素质养成的作用

自然环境不同,对人的文化素质养成的影响也就不同。优越的自然环境能让人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能让人们重塑审美观念,按照美的标准去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使人们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还能提升人们的文明礼仪水平和公共道德。激发其热爱环境、关心集体的集体主义观念,能够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优越的自然环境,可以促使人不断改善公共道德,提高个人修养。相反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们奔波于满足自身基本的生理和生存需求,无暇顾及追求美和实现自我,因而在这里自然环境对个人的文化素质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

4 主体因素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转化

一般而言,优越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身心的全面发展,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但这并非绝对。在一定条件下,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人的作用能相互转化。

自然环境作为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因素,对人的影响因人的主体素质而异。宏观的主体素质包含人的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微观的主体素质包含着人的素质、个性、爱好、兴趣、特长、能力等,能力又可以分为人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两个基本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正是由以上提到的这些主体素质的差异造成的。

4.1 适应和调节能力对自然环境作用的转化

先天适应能力是通过遗传等途径获得的个人的一种潜在的能力,个人调节能力则主要通过后天实践而形成的一种能力。先天适应能力和个人调节能力也是因人而异的。在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不同作用中,先天适应能力和个人调节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转化作用。

一个人如果拥有良好的先天适应能力和个人调节能力,恶劣的自然和外在环境对其发展的消极作用不仅会不断减弱,反而还有可能转变成为个体前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相反的,如果缺失良好的先天适应能力和个人调节能力,优越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会体现不出来。起着中介转化作用的先天适应能力和个人调节能力的不同可能会造成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不同影响。在先天适应能力既定的前提下,为了实现人的更好发展,应更注重培养和树立良好的个人调节能力。

4.2 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对自然环境作用的影响

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是人主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者不仅能体现人的总体发展水平,还能推动人进一步实现自我发展。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品格素质等的集合。思想道德素质与人生观密不可分,引导着人们如何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现代人素质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素质,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和手段,其中包括敏锐的思维、全面丰富的知识结构体系、科学合理的方法、具体的创新实践能力等,这些都有利于个人成功地开展各项活动、实现个人全面的发展。

自然环境和主体的文化素质是影响人的发展两个重要因素,作为中介转换作用的主体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自然环境对人的不同作用。由此可见,作为内部条件的主体文化素质必须与作为外部条件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主体自身文化素质不过硬,即便外部自然环境再优越,也不可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反地,主体自我素质发展强化到一定的程度,即使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也能磨练意志、激发潜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

具体到个人而言,如果未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即使再优越的自然环境也不能助其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而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若能始终保持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从自身出发,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这样的情境下,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非但不会阻碍个人的发展,相反地,正是由于形成了良好的个人主体文化素养,使其明白个人的价值要在产出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于是在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磨练了坚强的意志,树立了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了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

5 结语

良好的的自然环境不一定就会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而恶劣的自然环境并非必然阻碍人的发展,二者之间可以在主体素质这个一定条件的作用下相互转化。把握好自然环境与主体自我的建构这两者的相互关系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面对优越的自然环境,抱着谦卑感恩的心态,树立高远的人生志向,借助有利的条件,在顺境中争取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也不能灰心丧气,应该把外界的不利条件当做是锻炼自己的机会,在逆境中奋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198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09.

[4]弗洛伊德.自我与伊德[M].何清新,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1.

[5]王顺顺.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不同作用之哲学探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篇4: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血肉相联的统一体。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社会制约着人的存在并规定着人的本质。反之,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存在与进步离不开人的存在及其活动。没有人的活动及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人的理性的自然展开,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大限度发挥。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通过劳动,使社会历史进程赋予人的各种潜能素质统统得到开发,最大限度地从潜在可能性转化为客观现实性;二是指与这种最大限度转化相适应,人的对象性关系的全面生成和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第一层意思表明,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发展相一致;第二层意思则表明,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相辅相成的。

人的全面发展历程,和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一样,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表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归结到人的发展。社会进步表现为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动力的生产方式的更新和社会形态的更替,而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本质力量及能力发展的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就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一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因而,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全面发展的规定,因而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获得其历史性。这个历史局限性,与其说是全面发展的桎梏,不如说是全面发展的必须内容。马克思所强调的是努力实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力求全面发展理想的实现,而不去坐等客观条件或静等客观规律的作用,从而达到每一历史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

二、唯物史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唯物史观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联系起来,承认历史是人的活动,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历史中的作用,因而使得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成为可能。

首先,唯物史观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的一致性,使人的全面发展理想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其一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自身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特别是大工业发展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与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反而是生产力发展所必需。其二,以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由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只有以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真正得到解决,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动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唯物史观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必将为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为人的全面发展指出了光明前景。

最后,唯物史观论证了历史是人的活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的主体创造性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使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成为可能。

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在经济现代化建设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和富裕的物质丰富的基础上。为实现经济现代化,我们党确立了建立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这种经济体制的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对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最佳配置的基础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工业、农业、科学、国防方面物质形态的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最终改善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市场经济使人摆脱了昔日的依附隶属关系,确立了人的独立自主意识;市场经济要求通过竞争实现自身利益,增强了人的公平竞争意识;市场经济要求把每个主体的个别劳动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强化了人的分工协作互利合作意识;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节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增强人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和质量观念;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公平竞争,有利于树立自立、自信、开放、自强的思想意识;市场经济打破了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地方狭隘性的束缚,消除了计划经济体制对人的积极性、能动性的压制状况,提高了人的社会交往意识,通过自我决策和选择,积极参与广泛的社会交往,使个体真正成为社会关系中的独立主体。

其次,在建设民主政治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就其内容讲,无不涉及到人的自主发展和人的民主权利问题。

建设高度的民主政治,是社会政治关系的理想。它突出了人的内在精神,即独立选择的自主精神,内在道德自觉信念的自律精神,对人才尊重,对他人理解和宽容的平等自由精神,有利于人民在享有广泛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民主权利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篇5:人的全面发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着眼点

中国网7月1日讯 今天上午10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大会由吴邦国主持。胡锦涛说,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胡锦涛强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这个道理,不仅全党同志要牢记在心,还要引导全体人民牢记在心。

篇6: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本文就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相辅相成,血肉相连的`统一体,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唯物史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相一致,社会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指出了光明前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同一历史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作 者:张景春 Zhang Jingchun 作者单位: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贵州,铜仁,554300刊 名: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NGRE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5(4)分类号:B038关键词:人 全面发展 社会进步

篇7:人的全面发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着眼点

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篇1:《论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摘 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重要的人文关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为之奋斗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核的解读、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反思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论述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时期促进人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 新时期 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尺度、最高价值,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中进行,有赖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现代化是各国家、各民族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推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同时,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

程中,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人的片面发展也即人的异化。基于此,文章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力发展整体的现代教育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途径和重要举措。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核

(一)精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马克思等精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论述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初步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历史之迷解答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①。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唯一使人可以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②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把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自由人联合体”,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原则,认为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的基础。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作为人的发展学说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为基本出发点,从而第一次把人的发展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概括起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第二,满足人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条件;第三,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结合;第四,解放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第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解读

在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的现代化。什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即人的综合素质的现代化,是指人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各种素质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中国人的现代化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能力的现代化,即人的能力由“专”向“通”的转变;第二,认知结构的现代化,即从单一结构向复合结构转变;第三,需要的现代化,即由单一物质生活的需要向全面需要的转变;第四,行为能力的现代化,即由盲从行为向文明行为的转变;第五,思维模式的现代化,即由片面思想方式向辩证

思维方式的转变。③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反思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快速、科技进步巨大和文化交流频繁。这为人的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稳步增长、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民主政治权利日趋完善,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机遇。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机遇的背后意味着挑战,成绩的产生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生产生活问题。经济的迅速增长并不能完全消除经济生产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一些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第一,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普遍摆脱了贫困,但并没有实现“共同富裕”,而且基尼系数居高不下。第二,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

地理条件和国家政策倾斜度等的不同,我国的中、东、西等三大区域的发展呈现了明显不平衡的态势。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教育发展还是人均收入的增长,地区间的差距都在不断扩大。第三,就业问题突出。高校在扩招的同时,也带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世界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而也影响了作为其主体的人的发展。

二是文化生产的反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不可避免地打上商品经济的痕迹,文化生产单纯追求“卖点”和“流行”,从而违背文化生产力的核心价值,出现反文化的结果,人仍然在物欲的统治之下,导致人的发展的新异化。在中国,大众文化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不断占领文化市场并导致精英文化边缘化。而精英文化所倡导的重视审美、人文价值等文化特质恰恰是有利于人的发展的。④大众文化通过影视、网络等将其理念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每个领域,使文化的价值意义日益削减,从而导致人的发展平面化。

三是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而人的发展状况影响着生态文明的状况。现代社会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质污染、物种灭绝、自然灾害频发等无不是生态系统破坏的真实写照。这也充分表明,人与自然的冲突不断加剧,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对此的强烈回应。

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存在,说明了“我国现代人的总体素质、生活行为、思想观念等方面具有不发达、不成熟、不平衡、不完全的过渡性特征”⑤。基于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当下的问题,从整体上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

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篇2:《试论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论文摘要:

教育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教育状态的完美设想,表现为教育目的和教育行为的应然状态。人的全面

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其实质是教育的理想追求;而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作为教育理想实现的两个基本条件,则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

论文关键词: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理想作为一种指向未来的观念,是指人们对未来教育状态的完美设想,它通常表现为教育目的和教育行为的应然状态,并和教育的实然状态相区分。

尽管客观现实对教育理想的产生和实现有着一定的制约,但教育主体对理想的教育形态的追求却是从没中止过的。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充分发展以及个人能力和社会全体成员能力的统一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解放全人类,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充分、统一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教育组织对受教育者的价值期望,也是受教育者自我的价值追求,因而是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而且,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理想的实现过程。因此,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关联、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

一、实现教育理想的两个基本条件: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

作为人们的理想追求,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也是实现教育理想的两个基本条件

教育平等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内在条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必须遵循的规律,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揭示的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来认识教育功能、教育过程、教育管理的相互关系。托尔斯顿·胡森(Husen·T)把教育平等分为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教育起点的平等体现为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教育过程的平等是指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以及其他教育影响因素(教材、教法等)在教育活动中所享受的平等,而教育结果的平等则是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中的主体的最终体现。综合教育平等这三方面的内涵,教育平等就是指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在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中的平等权利的实现。教育理想的实现,不能不以教育平等这一内在条件作为前提。

社会平等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外在条件。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必须适应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处理好与

科学技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以及人口、资源、民族、地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并对这些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涉及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应当说,社会平等体现为在同一社会中任何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阶级和经济能力不平衡的存在,人要享受平等的社会权利只是一种理想追求。当教育理想适应社会关系发展规律时,它就会相应得到实现;可一旦教育理想与社会关系发展规律不相适应时,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就会成为教育理想实现的障碍。可以说,教育理想的方向性和可行性掌握在占社会统治地位的阶级所能实现的社会平等程度上。

教育理想是一个

历史范畴的概念,随着主体认识的改变与社会背景的变化,人们对教育理想的设想也会发生转变。但无论这种主观期望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教育理想的实现都不能超出其内部关系规律和外部关系规律。教育理想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应然形态,与教育平等、社会平等有着重要的联系。

二、教育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自由的,因此被称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或“自由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如马克思所明确指出的,是指“社会全体成员”中的“每一个单个人”的发展。然而,没有教育平等,就不可能实现个体的整个身心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人的发展只能是全社会的每个人的发展,而不应是一部分人得到发展,另一部分人却得不到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教育就要通过智育、德育、美育和

体育来促使个体整体素质的发展,而教育平等则是确保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人即目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个体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只有尊重每一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做到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教育起点的平等,是指教育组织为全社会的各个人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应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自由、和谐、全面、充分地发展。各个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接受教育的起点也应有不同。教育起点的平等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起点,个体如果享受不到受教育权利的平等,连最基本的发展机会都不存在,那么其全面的发展则无从谈起。

真正的教育平等不仅仅是教育起点的平等,而且是教育过程中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是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所应享受的受教育的平等,是指每个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都享受到的平等且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思想的本质并不在“全面”二字,而是表现在个性发展、自由发展以及自由个性(即独立个性)的发展。在每一个受教育者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未特定化”都不同的情况下,却采用相同的教学规则、教学方式及教材等进行教育,是无法培养个体真、善、美统一和谐的理想个性的。在我国教育传统中,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学记》中提出的“豫时逊摩”的教育原则,都闪烁着“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之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是否具有平等的理念,与能否实现教育过程的平等有最直接的关系。教师面对在智力、个性、相貌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都应给予尊重。“人格的尊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均等的,不管地位、才智、经济的差别多大,人本身作为应该被尊重的主体,而具有绝对的价值,尊重是对人格的承认,也是人格实现的基本条件”。根据教育平等的差异性对待原则,教育应使全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得到最大的利益,为有所差异的个体人的发展提供合理的、有所不同的机会。另外,应重视对从教人员平等意识的培养,要求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给予平等的对待;尤其是对于天赋较低的、个性素质不好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以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受教育的环境,使他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体验到机会的平等,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只有在教育的起点和过程实现平等,教育结果平等才会实现。个体在诸如禀赋、能力等生理心理条件方面以及生活环境、机遇等社会条件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植钜欤庖簿偷贾赂鎏逶谝院蟾髯苑⒄沟慕峁钜臁6杂谥诙嗖灰谎母鎏澹从猛骋坏慕峁垂娣叮舛杂谑芙逃呃此凳遣还降摹=逃峁降鹊木咛逄逑郑饕嵌允芙逃咂兰鄣谋曜际欠穹峡凸坌院涂蒲裕芊褚济恳桓鎏逖≡袷屎献约旱姆⒄菇峁竦米杂傻姆⒄埂�

三、社会平等与人的全面

发展

马克思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著名论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无不是一个

历史范畴,受到他所在的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的制约,是

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人的发展也现实地体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是人在自身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发展,是人在各种素质综合作用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从缔结社会的意义上说,每个个体人的基本贡献均是不可缺少的,是平等的。也正是由于得益于每个个体人的“前提性贡献”,人类社会才具有自身特有的种属尊严,个体人也才因之具有相应的作为人的尊严。因此,作为社会中的人,都应是平等的。

对于

教育来说,社会平等是指:不论人在种族、民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社会出身、家庭背景等存在任何差别,都不能限制、取消或减弱教育中的平等对待。它体现在:①某个体或某团体进入各级各类教育的机会的平等;②不使某个体或某团体限于接受低标准的教育;③不为某些人及团体的利益,坚持分流教育制度;④不使某些人及团体处于与人的尊严不相容的境地。体现社会平等的教育,才“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社会平等是保障教育平等的外在条件、导致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加剧,很大程度是源于社会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如精英教育政策、重点学校制度、择校高价生规则、教育特权和教育腐败等等政府的教育公平政策是调节教育活动.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的根本。提高教育政策的平等程度,不仅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育活动本身的内在要求。政府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通过完善政策、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确保教育活动公平运行,使社会各阶层的受教育群体和个体所享受的教育利益相对平等。

社会平等也是人的发展最为基本的外在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平等的发展:《联合国人权宣言》第26款宣称:“不论礼会阶层,不论

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最早主张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广收门徒。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则最早提出通过 法律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一夸美纽斯也在《大教学沦》中明确指出:“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社会平等足一个相对存在的范畴,社会平等的程度越高,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没有社会平等这一外在条件,人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人的身心就不能获得健全的发展,自然也不能做到与社会和谐发展了。

四、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互动

英文版《大不列颤百科全书》“教育

哲学”条目称马克思是教育哲学领域最有影响的人,因为他关心的是中心问题,是医治人类的异化和非人化一在他看来,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段,作为解放手段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和喈的发展.规定一个教育目的,就要从理想本身和对教育者的应然要求这两个方面去考虑,教育目的的双重特征在于,它不仅必须被理解为各种“理想”.而且至少在机构化的教育中还必须被理解为各种规章据此,教育目的就是一种对教育者的应然要求“,教育理想也自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完美实现。

教育理想具有无穷性,要达到真正的理想状态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教育理想以理念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是非现实存在的。这表明,教育理想只能是一种应然性。同时,从实现教育理想的两个基本条件——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来看,真正的平等也同样是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的社会中的,它们仅是人类对社会的一种价值期望,是社会形态的应然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理想都是以其应然性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教育理想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上。人的全面发展越充分,就越接近教育理想;教育理想实现程度越高,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由此可见,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是无止境的,它们之间的互动永远不可能有完结的一天。不过,尽管应然的教育目的不可能完全实现,但人追求其理想的状态仍是必需的。这是因为,教育理想对教育产生思想与行为上的导向,使教育行为者不会处于无所适从或无所作为的状态。人是未完成的存在,教育没有理想作为发展的动力,也就必然会束缚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篇3:《浅析职业教育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职业

教育

自由

发展

全面发展

论文摘要: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诉求中,职业教育不仅是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理想途径,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方法。职业教育要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把握好,职业教育与人的自由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承担着为

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重任。职业教育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优势,把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因此,职业教育就是着眼于人的发展的事业,既是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满足人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诉求中,职业教育不仅是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理想途径,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方法。

一、职业教育与人的自由发展的辩证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就是要解放人,要让人独立出来,不要成为物或者是制度、更不是他人的附属物,而是完全的独立个体。“也就是用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只是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局部生产职能的痛苦的承担者。”显然只有经过担负着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能够满足各种社会职业需要的现实职业者的任务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人才能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才能“把不同的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换的活动方式”。也就是说职业教育能使人按照自身的内在要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与客观条件相结合来实现职业的发展,并通过职业活动来唤醒人自身内的各种潜在的本质力量,使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的能力获得最充分的表现,从而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因此职业教育是人的自由发展的源泉和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理想途径。

职业教育可以充分挖掘个体的潜能,实现个体的个性自由发展。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所言,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而是要“使每个人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所以,一般而言,个体在进入某个职业领域之前,都必然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由于其特点所决定,恰能按个体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来设置被选专业,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通过不同的专业或工种、不同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来充分挖掘人的个体潜能。所以,职业教育为个体进行个性化的职业选择提供了前提和可能。个体进入个性化选择的专业之后,能更好地发挥积极主动性,投入到专业学习当中去,最大程度地挖掘个人相关方面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个性化发展。

一方面人的自由发展需要通过受过职业教育的人的劳动来实现。现在,职业活动仍是现时代人类活动和交往的基本方式,社会分工乃是职业活动得以维系的基础。人们必须从属于一定职业,在特定职业岗位之内实现其发展。每一种职业和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知识,每一种行业和岗位都有一定的专业需要和技能需求。而职业技术教育正担负着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能够满足社会各种职业需要的现实职业者的任务,尤其是那些尚未找到自身社会角色的新增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是责无旁贷的职业引门人。

另一方面人的自由发展也对人的职业教育方向和方式提出了要求。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是指人的生活、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等在每个人身上的个性化表现,主要包括人的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只有独立才能自主,只有自主才能自由。而自主性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对自己活动能力的控制上,“使这种能力的活动受他自己的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们逐步摆脱了以往的依附性和服从性;独立性、自主性和选择性不断增强。因此,每个个体都会根据自己的个性差异来选择个人发展的方向,使个体向自己可能成功的方向发展。人在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智力结构的差异,由此又造成个体的人在专业领域或技能领域的分野,进而使人走向不同的职业分野。这是人的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需。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关注和探求,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只有珍视人的个性和需要、强调人道化和个性化,只有适应社会,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才能使人的潜能才能得到更大地、自由地发挥。

二、职业

教育与人的全面

发展的辩证关系

根据我国教育方针的规定,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平衡发展。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的人定义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马克思则认为,所谓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精通本行血”、“具有广泛的普通知识”的人,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从事真正的自由劳动”“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人”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了的“完整的人”。“完整的人”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过程的直接统一,人对

自然

规律的能动掌握和自觉运用,以及人有能力自觉地控制这些力量为前提的。也就是说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然“要求教育同生产相结合”,这“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把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重要桥梁的职业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职业技术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具体的发展形式。人的全面发展以人在不同经验方式中的发展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技术教育通过精心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具体的经验方式使之掌握社会

经济活动的所必需的各种职业劳动技能,进而实现人的发展。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这种经验式的培养特性,无疑会使学生快速地完成由自然人向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转变,并使人重新占有自己的本质而获得全面的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也符合马克思提出的通过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来实现人的发展的原则。人的全面发展涉及许多条件,但教育是其中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因为:“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这种教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而是

现代意义上的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职业技术教育既传授生产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又注重生产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体力,并有效地将两者在实践环节中融合起来,形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决定》在职教改革方面要求“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与

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

实习和社会实践”,通过这样的准职业活动使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更为广泛,不断加深对社会各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并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来树立并实现自己对职业理想的追求。

篇8:人的全面发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着眼点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同时, 许多企事业单位又急需大量留得下、用得上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多规格、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结合社会实际, 来谈谈我们的改革和实践。

1 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的教育思想观念

教育思想的转变和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 也只有在教育改革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和完成。因此, 教育思想观念转变要贯彻在研究和改革实践的全过程中。

1.1 树立“全人”教育观念

就是教育学生成为“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和学会与他人共处”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注重素质教育是针对当前高等教育过弱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而提出的一种教育观念,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第一, 要传授有效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第二, 培养和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第三, 营造有利于发展创造能力, 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好环境。

2 积极探索并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位, 学校将培养模式设计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 以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为重点, 以专业特长培养为特色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

2.1 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传统精英教育模式下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承的系统与完整、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与就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产生严重脱节, 以学科为本位的学术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形式更是难于适应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适应培养人才的多样性要求, 学校把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 (专业方向) 课程三大模块。

2.2 建构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来说, 产学研合作应该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学校坚持“立足湖北, 服务行业, 辐射全国”的办学方针, 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办学与行业和地方需要紧密结合的原则,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己任。学校先后建立120多个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 通过与合作单位在合作研究、双师型教师聘用、共建实验室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取得了成效。

2.3 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 构建包括基本素质层次、基础技能层次、专业技能层次、综合训练层次与素质拓展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实习实训模块、论文设计模块、科研训练模块的“四层次五模块”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 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引导学生尽早接触实践、全程参与科研活动。同时深化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增设科研训练和劳动实践等课程, 以拓宽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劳动意识的培养途径。

2.4 建设积极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 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人才分类培养。一是, 实施教学改革试验班计划, 构建行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具有深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强, 具备初步科学研究能力, 个性与人格全面发展的相关学科领域的行业精英。二是, 构建“师”字号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会计师、工程师、建筑师、咨询师等应用型创新人才。三是,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 积极拓展校企之间的合作, 将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 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

3 以创新教育为目标, 创新活动载体, 为学生的素质拓展创造条件

学校围绕“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大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 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层次的需要。

3.1 构建素质拓展教育体系, 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学校制 (修) 订了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和思想品德行为学分等管理办法, 将素质拓展教育纳入创新学分认定范围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将创新实践教育、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劳动实践纳入必修课程, 使素质拓展教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创新活动载体, 拓展学生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实验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等平台, 将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以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身心健康、文化体育、创业就业等为主要载体的素质拓展项目体系。

3.3 设置科研训练环节, 培养学生的初步科学研究能力

学生通过科研训练课程的理论学习和科研训练,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 完成相关研究实验, 并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总结报告、学术论文或申请专利, 在毕业时具有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为今后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学校不断加强毕业设计 (论文) 的管理和监督力度, 促进学生科研水平提高。

3.4 广泛搭建学科竞赛平台,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学校积极组织优秀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等影响范围较广的各类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 广泛搭建学生参与面较大的校级或学院级学科竞赛平台, 为调动学生的竞赛热情和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丰富了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内容。

4 成效

(1) 学生在学科竞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近几年来, 我校的学生获得各类竞赛奖励1200余项。 (2) 我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学生以综合素质高、能吃苦、肯钻研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近几年就业率一直名列全校前列, 保持在90%以上, 每年有多位学生到深圳华为公司、上海贝尔公司、武汉中粮公司、武汉烟草集团等著名企业工作。2012届学生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毕业生王越因为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在和许多知名高校的硕士、博士同台竞聘中脱颖而出, 被日本的知名企业录用。 (3) 研究生考取率逐年提高。每年有多名同学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摘要: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的教育思想观念, 采取以创新教育为目标、创新活动载体、为学生的素质拓展创造条件等办法积极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拓展,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文凯, 姚安庆, 孙文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江大学农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9) .

[2]彭兴东, 宋华, 李胜利.提高专业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09 (05) .

上一篇:蜗牛的优秀学生作文下一篇:语文文言文阅读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