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校园中发展

2024-08-13

在小学校园中发展(精选14篇)

篇1:在小学校园中发展

在小学校园中发展

摘自:《学前教育》10月

作者:白淑新

管理没有固定模式,需要管理者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做出谋划。只要充分经营好学校内人、财、物等有形资源,校内办园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一样可以促进教师、小学生和幼儿的共同成长。

利用学校场地,开辞活动空间。我们幼儿园在小学教学楼的一楼,有自己的活动和游戏场地,但活动场地不足,限制了幼儿的一些活动。而学校教育是分班分科授课,一些公用教室及操场有时闲置。何不将这些资源为幼儿园所用呢?于是,我们与学校领导、小学部的教师协商,与学校课程打时间差,把学校的专业教室用起来:画室里,老师带领孩子体验了在画板上作画的乐趣;音乐教室里。孩子对着镜子又唱又跳;大操场上。孩子们撒着欢儿地跑跳。这一举措不仅弥补了幼儿活动空间的不足,同时为幼儿提供了熟悉学校环境的机会,有利于大班幼儿的幼小衔接。

利用小学生资源,开展混龄教育。每次幼儿户外活动时,小学生正好剐做完课间操。于是,幼儿队伍四周总会围上许多小学生。于是,我们邀请小学生参与我们的活动,带动弟弟妹妹一起玩耍。这样,小学生们懂得了谦让,学会了照顾弟弟妹妹;而幼儿在游戏中听到了学校见闻,玩到了大哥哥、大姐姐开发的有趣游戏,学会了与人交往。我们还在小学生课外小组活动时间将他们请进幼儿园,开展“我做幼儿教师”的体验

活动,小学生们体验到了教师的艰辛,也初步掌握了一些组织幼儿的技巧;而在小学生的带领下,幼儿活动的兴致更浓,大家都其乐融融。

利用小学教师资源,构筑幼小衔接立交桥。不管是小学的高年级教师还是低年级教师,不管是班主任还是学科教师,他们都有其自身的教学风格及经验。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同在一座教学楼,接触便利.有很多机会与身边的小学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我们把一年级教师请进来,向他们了解幼儿刚刚入学时一般会有哪些必要的准备没有做好,为我们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了捷径。同时,我们积极鼓励教师走进一年级课堂,去亲身了解幼儿入学后的`课堂情况,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情绪情感以及对小学教师的教学教法的适应情况。掌握这些资料后,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和小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剖析,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时就能找准切人点,为幼儿提供更合适的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入学难关。

篇2:在小学校园中发展

下课铃还是一样熟悉地响了,我们欢畅阅读、亲密谈话、嬉戏打闹。我正准备写作业,一阵玻璃的碎裂声和尖叫声打破了一切和谐的画面。我闻声望去,地上一滩深蓝色的墨水,好像一个小型黑洞,要把别人吸走一般。刹那间,许多女同学尖叫着远离“事故现场”。

对于这一现象的发生,周围同学埋怨起来:“天哪!怎么会这样!”那位同学已紧张不已,他对于这一现象有些不知所措,同学们要么装作没看见,要么直接假装上卫生间。那时我也没想着帮他,自己作业还有好多呢。我想当时的他肯定懵了,肯定在想:为什么没人来帮我!他没有抹布,也忘了拿拖把,傻傻地用废作业纸拾捡地上的玻璃,其他同学则在旁看笑话,等着上课,看老师训他几句:你怎么那么不小心,把地弄得那么脏?

“这地上怎么回事?”当时我真想偷笑,老师怎么这么快就来了。再看看,原来是他的同桌刚搬好沉重的作业,在窗口往里一瞟就注意到了那一滩墨水。她拿起自己的抹布不顾作业,不顾时间,先把四周小滴的墨水擦干净。那位同学慌忙说了声“谢谢!”她笑了笑说:没关系,说完就又准备拿拖把。

不知是她的举动,还是笑容,让我们的心暖暖的,立即有几位同学帮忙。她的精神在同学间快速传播,同学们都很惭愧,乱糟糟的班级立刻安静下来。墨很快就清理干净了,可她跟着去洗拖把的人一起走了出去。她明明洗好抹布了啊!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悄悄跟了上去。只见她弯下腰,正把拖把上滴下来的墨水擦干净,我十分震惊,没想到她做得如此全面。只可惜上课铃声响了,我只好回到教室,一切还是和往常一样,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

这一天,我真正体会到了友谊的真谛。真情或许就这么简单,这么不起眼,但是它可能是你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它能让你知道人间是多么美好!

作者|昆山市振华实验小学六(3)班 吕乐言

篇3:在小学校园中发展

唯物辩证法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 可见在培养幼儿的问题上, 增加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幼儿的成长有多重要。

案例: 在自然角中, 幼儿在培育黄豆的时候, 发现杯子里的黄豆越来越大, 杯子已经装不下了。然后幼儿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换一个大杯子吧, 还是种在水里。”“也可以种在土里呀, 黄豆在土里会长的更好的。”“那沙子可以么, 仙人掌可以生活在沙子里, 黄豆行不行呀?”最后, 我给幼儿一个建议。“你们有那么多的方法, 那都试一试呀!”最后大家商量按自己的想法分组, 第一组把黄豆搬家, 种在了泥土里;第二组给黄豆换了个“大鱼缸”;第三组把沙子发配到了“沙漠”里。经过幼儿的操作以及一段时间的观察, 大家发现黄豆在泥土里越窜越高, 在水里也长出了新丫丫, 只有在沙里的黄豆一直没动静, 结果大家都知道啦!

当幼儿有疑问的时候, 老师通过种植活动, 让幼儿自己实践,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获得最直接的知识经验。而不是一味的传授,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让幼儿在种植活动中, 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二、生态种植活动能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是父母的掌中宝, 一切大小事宜都由父母一手包办, 很多本来应该有的能力都在减弱。通过种植活动, 能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让幼儿那颗“懒惰”的心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

案例:班级的自然角每天都由值日生负责照顾并记录自然角表格, 值日生是轮流的, 一个星期中, 每个人都会轮到当班。班上的妞妞是个任性的小姑娘, 家中的奶奶非常的宠爱, 所有事情一手代办, 以至于妞妞到大班下学期了, 还不太会叠被子, 更别说关心同学, 团结集体了!开学初, 轮到妞妞做值日生, 她总是会忘记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松土, 表格是更加忘记了。

但是经过老师、同学的提醒与鼓励, 妞妞从一开始忘记照顾自然角到每天都主动去看看自然角的小苗苗, 这个过程是让人开心的。通过自然角的种植, 妞妞不仅在幼儿园学会照顾别人、在家也慢慢的学会了为他人着想,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妞妞, 还有很多“妞妞”, 都从一个自私的孩子成长成了“小小女子汉”。

三、生态种植活动有助于幼儿的社会探索精神

近年来,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迅猛发展, 幼儿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相处, 很多植物幼儿都不认识, 甚至分不清麦苗和小草。其实, 在我们与幼儿的交流中, 发现幼儿很向往绿色的田野, 我们应该把幼儿从高楼大厦中解放出来, 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作用。所以我们开展了种植活动, 能充分的帮助幼儿接触自然, 认识自然, 感受自然。

通过种植活动, 幼儿在种植中不仅认识了植物, 学到了怎样去种植以及植物生长的奥秘等等, 而且还提高了幼儿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 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遇到了不懂的事物也会观察, 思考, 有助于幼儿的社会探索精神。

四、在生态种植活动中学习感恩, 促进幼儿的社会化进程

植物是娇弱的, 需要我们的用心呵护。我告诉小朋友们, 种植植物就像照顾小宝宝一样, 需要每天照顾它, 这样它才会茁壮成长。在种植活动中, 浇水也是需要方式方法的, 特别是在播种初期, 浇水的动作要轻要慢, 否则就会把幼苗冲倒。待我告诉小朋友们后, 小朋友们都学着很小心地浇水, 动作很轻, 嘴里还提醒着自己:“每棵幼苗每天喝一次水就够了, 喝太多会生病, ”当然, 也会有几个小朋友浇水的动作很重, 这时候也不需要老师来纠正, 就已经有很多小朋友跑过去帮忙纠正了。还有松土, 太阳很强烈的时候, 泥土很结实, 对植物生长不利, 这时候就需要小朋友们去松土了, 松土要格外小心, 千万不能碰到植物的根部, 不然植物会不生长, 幼儿会主动去看泥土是否结实, 然后报告老师是不是要去松土了。

幼儿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 会七嘴八舌的议论, “原来照顾植物有那么多的知识呀, 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就和爸爸妈妈照顾我们一样, 从我们刚出生到学会走路, 再到上幼儿园, 他们真的好辛苦哦!”“还有老师, 教我们学本领, 我记得小班的时候我连衣服都不会穿, 都是老师教会的, 老师太厉害了!”

篇4:在小学校园中发展

自动气象站是由电子设备或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进行气象观测和资料收集传输的气象站。国际上研制自动气象站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到50年代末,不少国家已经有了第一代自动气象站;60年代中期,第二代自动气象站已经能够适应各种比较严酷的气候条件;到70年代,第三代自动气象站大量采用集成电路等先进的电子元件,使自动气象站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记录和传输能力,并逐步投入业务使用;到了90年代,自动气象站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建成业务性自动观测网。截至2007年,我国已经有16 000多个台站使用自动气象站,并实现组网。目前,已经有更多的自动气象站在气象业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动气象站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

自动气象站的种类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种,它们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都是大致相同的。

自动气象站的体系结构自动气象站一般由传感器、变换器、数据处理装置、资料发送装置、系统电源等部分组成。1)传感器是一种检验测量的装置,它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2)变换器是将传感器感应的气象参数转换成电信号(比如电压、电流、频率等);3)数据处理装置则将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再转换成对应的气象要素值,经过处理的气象要素数据按规定的格式编排;4)资料发送装置用有线或无线方式传给用户,或存贮在介质上,由用户定期回收;5)系统电源是为气象站正常工作提供动力的,在野外通常使用太阳能电池。

自动气象站整个系统由一部微机自动管理。其观测的项目通常为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基本气象要素,经扩充后还可测量其他要素。自动气象站可以连续测量气压、气温、地温、湿度、风向、风速、雨量、辐射等气象要素。由计算机业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显示和打印报表,并实现观测数据的存储、上传和查询。

自动气象站的工作原理自动气象站的各个传感器的感应元件随着气象要素值的变化,使得相应传感器输出的电量产生变化,这种变化由CPU实时控制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进行线性化和定标处理,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通过预处理后,得出各个气象要素的实测值。

配有终端微机的自动气象站,可以实时按设定的菜单将气象要素实测值显示在微机屏幕上。在定时观测时刻,数据采集器中的观测数据传输到微机进行计算处理后,按设定的菜单显示在微机屏幕上,并按统一的格式生成数据文件。同时,还可以按规定生成各种气象报告;对观测资料进一步加工处理后,生成全月数据文件,利用配备的打印机打印输出气象记录报表。

自动气象站在校园中使用的历史和形式

自动气象站在校园中使用的历史并不久远。世界上最先把自动气象站引进校园的是我国台湾省的台北市政府教育局。1992年12月,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率先在台北市12个区的60所中小学采用美国Davis Instrument公司的Vantage Pro Plus整合套件机型的自动气象站,并组成全球领先的微观(micro)气象网,总称为“台北校园气象台”。这60所学校的校园气象站既是一个组合的整体校园气象网,也是各自独立的校园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在自己学校的网页上显示校内天气变化状况。同时各校校园气象站也会将每天的观测资料送至台北市校园气象网。在这集中型的气象网中,网站的浏览者除了分别看到60所学校所收集的实时或历史的气象资料,也可以同时看到60所学校在同一时间内所收集到的特定气象要素数据。

其次是“香港联校气象网”。该网是2004年12月在香港天文台的指导和实际操作下,由香港新界翁佑中学发起,香港地区30多所学校响应参加所组成的。这30多所中小学都统一安装了自动气象站,由香港天文台、香港城市大学大气实验室统一集中,每天收集各校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所获取的气象数据,通过专门网页公示。同时定时组织成员学校联合开展一系列气象科学探究活动。

第三是北京数字气象网。2007年初,由北京市气象局牵头组织海淀区8所中小学安装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并编写统一的气象科学教育校本教材,进行共同的气象科学教育与气象科技探究活动。

目前,世界各国和我国各地已经有相当多的中小学校园引进安装自动气象站,并以单站独立和集中组网2种形式活跃在中小学校园中。

自动气象站在中小学校园中的运用

与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相较,中小学校园中的自动气象站省略了人工观测这一环节,使学生失去动手、科学实践、技能训练等机会。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自动气象站以自己独特的身姿与方式,在中小学校园参与了学校中的科技教育和学生的科技活动。

校园气象观测自动气象站的校园观测,就是要求学校中的气象科技活动小组,按照定时观测规定的时间,每天定时将上位计算机上的相应数据进行记录。并将观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绘制成图表或编制成报表,形成资料供气象科技活动与科学探究时用。这与地面气象人工观测活动的后半部分程序是完全相同的。

制作校园气象网页每一个建有自动气象站的学校,都必须在自己学校的局域网上建立“校园气象网页”。网页设计的界面应该包括如下内容:气象站介绍、实时天气信息、气象资料查找、气象图表绘制、教学活动设计、气象科技活动、天气预报、气象资源、气象科普、友情链接等栏目。

中小学中的校园气象网页,可以是所在学校大网页中的一个栏目。该栏目点进去以后,又引申出上述内容板块。也可以是该学校气象频道的专门网页,网页中也包括上述内容板块。

校园气象网页建好后,应该由学校的气象小组管理后台的全面工作,并负责掌握后台,如经常增加发布新内容、更换老内容等。

根据教科书内容进行探究中小学不少学科中都有气象科学知识的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可以进行若干探究活动。如语文学科中的《看云识天气》一文,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进行如下步骤的设计:1)阐述意义引起动机;2)提出问题形成探究;3)网络搜索相关知识;4)实际观测作出准备;5)从校园自动气象站中获取气象数据,验证;6)网络讨论总结反思,写成日志并上传作品,供大家分享。其他学科的相应教学内容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探究。

设计主题进行科学探究气象科学有无穷无尽的主题可以供中小学生用来进行科学探究。但在实施探究活动之前必须事先对活动的主题进行设计。如“风”的探究:探究主题——风的变化原因;探究过程——在自动气象站的网页上截取风力变化比较显著的时间段,画出风力变化曲线图;同时在网页上从相同时间段中,找出影响风力变化的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诸如气压、温度等,也画出其变化曲线图;将几个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影响风力变化的原因是……

进行网上气象科学实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利用自动气象站提供的数据,在网络上进行气象科学实验。如:在自动气象站网页上制作单站天气预报,绘制台风发展、移动、登陆、消失路线图,绘制周、旬、月降水量曲线图或柱状图等。

除上述应用外,还可以在自动气象站的网页上进行很多气象科技活动。

自动气象站在中小学校园中的发展前景

气象站进入校园是20世纪30年代由竺可桢先生提出,并率先在他任教的东南大学校园中创建。而后,我国中小学的校园中也曾建立过不少气象站。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中小学的气象科学教育与普及,因此,校园气象站犹如雨后春笋,在共和国的中小学校园中纷纷建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的杨浦区就有70%的中小学都曾建立过校园气象站。校园气象站不但在我国中小学的教育与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而且还为我国社会主义科学人才的培养作出辉煌贡献,并且在中小学的校园中形成一道蔚为壮观的靓丽风景。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蓬勃发展,校园气象站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和对中小学生实施“科技教育”的载体与平台,它更是一展丰姿,充分展现了它独特的个性和多面体的三维作用。同时,经过近80年的运转与发展,我国校园气象站的内在机制功能不断提高和完善,结构格局也不断更新发展。目前,我国校园气象站基本上形成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和地面气象综合观测站、大型校园气象站等4大规模结构格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装备逐年加大投入,自动气象站进入校园的机率越来越大。因为自动气象站既符合现代化教育装备的智能化、微型化等要求,而且还具备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维护便捷以及价格低廉、外型美观等特点,特别是自动气象站还具备网络链接和自动观测、处理数据、编辑报表及天气预报等功能。目前,自动气象站在国内外中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所以要在中小学中开展气象科学教育和气象科技活动,应该首先购买和安装自动气象站。

篇5:小学生游记作文:园中园

路旁的小花、小草一个比一个美丽。我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走路,心情真好!走着走着,突然,我看见了一个“院子”,这就是园中园。

我很好奇,于是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进去了。

一进门,一片绿油油的景象便出现在我的眼前,有竹子、青草,两旁分别有一条小路,中间是一个“储藏间”。

我们走过小路,前面就出现了一大片嫩绿地草地,草地周围有一些松柏,使草地变得更加美丽了。

穿过草地,我又往前走了几步,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颗很大很大(留下一个很大就可以了)的树,枝干的数量不计其数,那么多的树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关于枝叶的多,还可以写得更好,比如,直接用“枝繁叶茂”来表述,简单明了),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我往前走,看见一颗银杏树,那叶子是绿色的,形状像扇子,这是我第一次看见银杏树,于是我摘了几片叶子留作纪念。

太阳越升越高,我也该回家了,于是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公园。

我爱人民公园的园中园。(结尾很好)

(陈老师点评:写景的作文,很多同学容易把自己给忽略了,单纯写景,就失去了真味。这篇参观园中园的作文,小作者始终围绕自己的所见来写,按照顺序,把眼中的园中园一一描绘了一遍。算是一篇不写的写景游记了。需要提醒的是,小作者在写景方面还有待提高,多阅读,多观察,力争描绘准确、生动,吸引人。)

篇6:在小学校园中发展

通向公园,微风与我打招呼,一路的树,随我到公园。

第一位拜访的朋友,是一棵大树。它长长的树枝上,挂满树叶,供人们乘凉。每当微风吹起,我就会在树下的大石块上静坐,接受风的洗礼。

走进这片草地,经过一段石子路。树枝在与我击掌,鲜花在为我指引,石桥在为我铺路。走近一条小河,那连绵不绝的荷叶荷花,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不知不觉,我走到了河的尽头,来到了花的世界。

一片片花瓣飘落,一丛丛红花出现。啊,美丽的鲜花!你散发清香,多么有魅力。蜜蜂、蝴蝶,为你所来,我也吸收着你独特的花香。一阵风刮来,花瓣不知落了多少,那种飞舞的视觉和香味,都是无与伦比的感受。

黄昏到来,树林里一片金黄。草地变成了金色,落叶在隐隐发光,地上的落花也更加漂亮。我想象着秋天的来临,枫叶满地,秋风凉爽。

此时此刻,我也该回家了。微风向我挥手,鸟儿也跟我道别。我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我的朋友,带着金光和花香,离开了公园……

作者|童连政

篇7:在小学校园中发展

活动目标:

1.随音乐有节奏整齐地做压腕、手挽花动作,鼓励幼儿积极创编,大胆表演。

2.感知律动动作韵味,训练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进行季节教育,知道春天的美丽特征。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准备《春天在哪里》歌曲录音,绿色彩带。

2.课前带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象,丰富幼儿对春天的印象。

活动过程: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请幼儿安静地欣赏歌曲,说一说歌曲内容与小朋友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是否一样。

2.请幼儿欣赏教师表演的律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3.先跟随歌曲节奏进行拍手、压手腕及手臂上下起伏和压手腕动作相结合的练习,教师示范动作,让幼儿注意模仿。

4.幼儿手系上绿色彩带,在教师的带领下逐个反复练习,并随音乐按动作顺序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篇8:电声乐队在校园中的发展

1.1校园电声乐队的组建

组建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进行合理搭配。采用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吉他手, 通常情况下, 主音吉他手由水平高的来担任。对于贝司手来说, 需要具备一定吉他基础, 一般选择低调, 同时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担任, 在电声乐队中, 贝司手是全能的, 能适合所有的音乐。在我国, 已经拥有了大量的键盘人才, 不用担心键盘手;受练习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鼓手人才缺口比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只要接受过初级爵士鼓的培训, 并且具有良好的节奏感就可以担任鼓手。在成员编制方面, 校园电声乐队需要确保全面性, 这样每个乐手的作用就可以充分发挥, 即使个别位置比较薄弱, 通过其他声部可以对其进行替代, 进而提高整体的效果。近年来, 随着电声乐队的迅速发展, 新的音乐形式不断出现。正是由于电声乐队的多样性也使得电声乐队已经成为了乐队广泛使用的形式, 受到广大人民的喜欢。电声乐队的形成已成为尤其是青年学生学习音乐, 它是任何其他乐队形式的优势不可替代的, 开发和推广具有显然的优势。一般来说, 组成乐队和电声音乐的普及可以培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个人的兴趣,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1.2电声乐队训练及提高能力

在进行电声乐队训练时, 需要留出半小时的时间, 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 在他人面前进行表演, 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组织开展培训课时, 需要设计一些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 培养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创造性。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思维, 不约束学生的思维定势, 对于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对于乐队成员来说, 排练是一种娱乐, 一个作品从陌生到完美演绎,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家辛苦练习和灵感的碰触。乐队排练时的即兴发挥, 很可能成就经典的歌曲, 同时依次呈现出美妙的旋律。

乐队排练是一项集体性活动, 在活动中, 需要对时间进行统一安排和固定, 迟到早退现象决不容许在成员中存在, 对于乐队来说, 没有团队意识的成员是没有好处的。

乐队排练对于键盘手来说, 在排练过程中, 要求其从钢琴手正确完成到键盘手的转变, 学生在学习钢琴作品的过程中, 往往会形成依赖乐谱的毛病, 在完全不熟悉乐曲的情况下, 一个好的键盘手可以根据旋律弹出正确的和弦连接。

对于吉他手来说, 在排练过程中, 需要注意培养各种使用技巧, 通过肢体语言激发观众的情绪。一只乐队精彩的表演, 一方面需要出彩的主唱, 另一方面需要吉他手, 吉他手能够与观众之间完成互动, 将气氛推向高潮。所以, 在日常排练中, 主音吉他手需要练习各种炫技, 使用吉他效果器熟练制造合理的音色和现场效果。

乐队在排练过程中, 需要结合乐队的实际情况, 在进行初期排练时, 可以选择难度比较低的经典流行歌曲、乡村音乐等进行排练, 随着自身音乐素材的不断积累, 努力创作, 鼓励创新。

1.3注重培养乐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营造开放式的培训学习情景, 进一步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乐队成员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乐队成员之间通过学习, 他们从中可挖掘自身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潜力。例如, 在进行培训时, 积极鼓励乐队成员进行创作, 自己选举一名队长组织创作任务。对于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精神, 在培训课前笔者一直存有疑虑, 实践证明, 最后的结果让笔者很意外:队长组织井然有序, 队员的创作堪称绝美, 他们创作的声音, 有的是笔者根本想不到的, 他们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异常丰富、强大。通过培训课, 给笔者的启示是:自己的学生不要小看, 对于这群学生要给予充分的信任, 他们会创造出很多的惊喜。通过电声乐队培训, 队员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队员的自信心, 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

总体来说, 学校电声乐队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电声乐器的实践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在营造健康校园文化气氛中, 这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通过该窗口可以展示当代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建设和发展校电声乐队, 直接关系到学校艺术教育水平。建设电声乐队一方面需要学校各部门之间加强协调配合, 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体制。优秀的电声乐队是学校有关部门的领导、老师和电声乐队队员长期努力的结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将会由更多的学校重视和关注电声乐队, 为中学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艺术空间, 为提高人才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2校园电声乐队的现状

在我国, 所有电声乐队几乎无一例外的被更为通俗的称为摇滚乐队, 主要原因是绝大部分以电声乐队形式演出的乐队都毫不例外的在作品中增加了摇滚乐的音乐元素。这也是人们更直接, 更通俗的理解。

在国内一些高校, 摇滚乐影响了很大一部分年轻人,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化及国际化不断加强, 社会各界特别是音乐界对这种另类音乐风格有所抵触, 即使是年轻人也是有大部分不愿意接受, 摇滚乐在大多数的人们眼中不是时尚, 因为他们看起来太过于贫穷太过于另类。因为摇滚乐不被大众认可为大众文化以及听众的问题, 导致了摇滚乐在我国并未能以主流音乐的姿态出现在舞台以及电视屏幕上。

摇滚乐出现在年轻人的生活中的主要原因是它所表现的内容, 摇滚乐表达的主要内容有青春期的迷惘、校园生活、友情亲情以及青涩的爱情, 甚至也有从80年代后的角度对社会的见解与思考, 所以会容易引起许多年轻人或者大中学生的共鸣。根据调查, 自02年以后, 观看摇滚演出的基本上是20-26岁的大学生居多, 这与从事摇滚乐创作的人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这一现象是不可分割的。

3组建电声乐队的优势

学校通过组建电声乐队,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校园创造校园文化品牌, 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通常该情况下, 校园文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 在学习、生活、教学等方面, 形成一种文化意识行为。假如, 在校园中, 每学期组织一两场关于流行或经典歌曲的演奏表演, 进而可以让全体学生感受良好的艺术熏陶, 在艺术活动中, 让学生丰富审美体验, 同时可以提高高中校园的文化魅力, 提高办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帮助。基本的舞台表演和音乐感知能力电声乐队演奏的音乐风格新颖、简单明了, 明快的节奏, 给人一种轻快、愉悦的感受。传递的电声乐队的气势, 提升了乐队的人气, 随着音乐舞台的整体性能, 乐队成员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专业学习过程中, 会经常练习, 学生的心理素质将得到改善, 对音乐认知的感知会更加精确和细腻。

4形式和内容的创新

电声乐队的成员可以在学校内外参与艺术实践。为了使电队的发展可以有持久的生命力, 我们可以进行歌曲原创, 由音乐老师谱曲, 供乐队演出应用, 不断增加兴趣。电声乐队的实践给了笔者很多启示, 电声乐队的建立不但加强了对此的理解掌握, 也会提供扩展的机遇, 使得音乐人的个人才华和激情也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5结束语

综上所述, 音乐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在现阶段, 很多高中学校由于办学时间比较较短, 没有强大的校园文化。而建立校园电声乐队, 就是建设校园精神文明的重要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通过电声乐队可以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方面能够巩固和强化学校的综合实力, 另一方面强化学校的文化底蕴, 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群体, 有着丰富的创造活力。在校园中建立一支电声乐队, 经常表演, 从音乐中让更多的学生学会享受美、学会智慧地生活。长此以往, 他们也会慢慢形成高雅的审美品位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学会区分高雅艺术和低俗艺术的不同, 进而热衷于参加高雅的艺术活动, 自觉远离低俗的娱乐活动, 促使健康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卧彪.浅谈如何建设校园电声乐队团[J].儿童音乐, 2013.

[2]王倩倩.电声乐队在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团[J].音乐大观, 2013 (07) .

[3]刘元静.论中职院校音乐课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青春岁月, 2013-06-08.

篇9:徜徉在水绘园中

跨入古色古香的东大门,踏上拱形小桥,旧园主冒辟疆的雕塑巍然屹立于眼前。他长衫飘飘,正手执书卷凝望前方,眼神里含着淡淡的忧伤,不知是正在构思新的诗篇,还是在慨叹明代的灭亡。望着他,我想起了那段历史:清兵入关后,“明末四公子”中唯有他隐逸山林,不事清朝,全节而终。多么令人敬佩的民族气节!

再往前行,蜿蜒曲折都是水,廊前水盈盈,轩后水汪汪,这里的水把亭台楼阁巧妙地连缀在一起,展现出一个恬静淡雅的世界。倚着小桥西望,洗钵池的水在阳光下泛着点点波光。在池子的那边,古水明楼仿佛一艘画舫,从300年前的烟雨迷蒙中驶来,载着冒董的传奇,驶过风风雨雨,停泊在幽静雅致的皋城一角。探出花墙的一丛翠竹,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向游人讲述着旧日的故事……

在这画舫里,究竟藏着怎样的风景呢?走过曲折回廊,我进入了池畔的古水明楼。放眼望去,雨打芭蕉,水韵氤氲。透过临池漏窗向外远眺,真觉得“人在舟中,舟行水上”,多美的意境!看着董小宛当年摆放瑶琴的古琴台,我似乎看到她正轻拨瑶琴,指尖流泻出动听的旋律,才子冒辟疆正和着琴声吟诗作对呢!一旁展示的红木竹屏,以红木整板雕刻,那竹子叶叶清晰,刀刀分明,不由得让我佩服古代匠人的好手艺。

出了古水明楼,赏过了波烟玉亭、小三吾亭及镜阁,我登上了园中最高处——悬霤峰,环顾四周,园中美景一览无余:古树葱郁,栏绕廊转,宛如一幅绝妙的画卷。当年,冒辟疆就是在这儿与董小宛推敲诗句的吗?当年,冒辟疆就是在这里相会文人志士的吗?当年,冒辟疆就是在这里收留抗清将士遗孤的吗?我不由得又一次坠入历史,遐思万千……

“名园名人名天下,雉水皋城水绘园。”我徜徉园中,品读着绿染翠绕的文人情怀,心中涌起了无比的感动与敬意。

(226100)江苏省如皋市高新区实验小学

指导老师 沈国英

篇10:在小学校园中发展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书香在校园中飘荡,让生命在阅读中精彩》。

它黑白分明,收藏天下;它无声无息,却是成功的翅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本好书就是与一位智者交谈,与他们笔下的人物交谈。

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通向成功的钥匙;是多情的土地,能盛产宝物;是思想的结晶,情感的流溢。让我们走进书中,尽情地品味着文字的精妙,敞开心扉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

清晨的校园,空气中早已弥漫着醉人的诵读之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让我不禁地感慨到昔日革命先驱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斗志。

读一本好书,可以使我们开拓视野,可以使我们通古感今,可以使我们陶治情操。或许,我们曾为书中的人物感到悲伤、惋叹;或许,我们在读某篇文章时,会与他人持不同的看法;或许,我们在读到某个故事情节时,也曾潸然泪下。是呀!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智者交谈,从中知晓一位伟人的思想、精神。

晨曦萦绕,望着窗外朦胧的万物,此时此刻,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在校园里,翻开手中的书卷,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涌上心头,思绪也随之飘扬。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诗人文天祥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宁死不屈,更是振聋发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禁让人想起那些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了一生甚至生命的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禁让人想起那些为民族之大义而坚贞不屈的英烈;“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让我们领悟到只有经历磨练,才能有所作为,成就大业。

在书中,我可以感受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可以感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旷达心胸;可以感受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对未来的憧憬;可以感受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可以感受很多很多。

记得,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记录了一个又一个的史实。

同学们,热爱读书吧!读一本好书可以通古今,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洗涤我们的心灵。

篇11:在小学校园中发展

代园中老人

作者:耿  朝代:唐  体裁:七绝      佣赁难堪一老身,皤皤力役在青春。

林园手种唯吾事,桃李成阴归别人。

篇12:在小学校园中发展

园中书触目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气候今年晚,浓霜始此回。

残梧未全槁,晚菊有初开。

乌柏先枫赤,寒鸦後雁来。

篇13:海洋文化在锦州世博园中的运用

1 海洋文化与锦州城市发展

海洋文化, 就整体来说, 绝不仅仅限于直接的涉海文化, 它是一个全面意义上的整体文化概念。就世界范围来说, 它是一种世界文化;就我们中国来说, 它是一种华夏历史文化, 一种民族文化, 关系和联结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未来的文化[2]。就当今的海洋文化而言, 不仅仅是一种文化, 而是经济形式的重要载体、思想意识的象征,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开拓、包容和进取[3]。

锦州是辽西古代文化的摇篮之一, 经过先民开发和建设,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海洋文化。锦州这座历史厚重、发展迅猛而又风光迷人的滨海城市, 将海洋文化与音乐这一最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形式相结合, 使人的情感得到升华, 助推经济文化发展。开放的、多元的笔架山海洋音乐节, 依托笔架天桥的品牌效应, 深入挖掘海洋文化的内涵,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不但提升了城市品味, 还使得滨海新锦州的城市形象愈加光彩。

2 锦州世博园规划设计

锦州世博园位于锦州龙栖湾的人工岛屿渤海北极岛之上, 园区总占地7km2, 其中陆地面积3.3km2, 海洋面积3.7km2, 是世界上第一个海上世界园林博览会[4]。

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园区共规划建设各类展园近百个, 每个展园内不仅有精美绝伦的人文艺术景观, 更是一园一花, 百园百卉, 与各园区人文建筑交相辉映, 园中有花, 花中有景, 园园不同。随时节而更替, 开四季而不败。在海天一色中,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争妍斗丽, 呈现出“一园一花一特色, 好山好水好家园”的人间美景。

园区总体布局在充分考虑滨海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地域文脉的前提下, 提取当地的乡土元素, 以本地自然景观要素为主, 将山林、盐碱地、滩涂、红海滩融合, 结合中国传统造园艺术, 力争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园艺境界, 创造诗意的自然。

3 海洋文化在锦州世博园应用

3.1 选址贴近海

将园址选择在海边, 这是锦州世博园最具海洋文化特色的标志。纵观历届世界园林博览会, 都是利用现有的公园、山林等地的既有场所。而锦州世博园是在闲置的盐碱滩地、废弃的养虾池上通过人工填土改造建立起来的, 对闲置的盐碱滩地进行了再利用、再开发, 在很短的时间内再现了“沧海”变成“桑田”的现代神话。

3.2 主题紧扣海

彰显海洋特色, 这是锦州世博园的另一大特色。锦州世博园以“城市与海, 和谐未来”为主题, 表达着锦州这座城市基因里所蕴含着与大海拥抱的自然秉赋, 寓意着这座城市转身向海, 传递着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和人类生存发展空间的理念。通过山地、岛屿、建筑着力打造园林与大海融为一体的具有浓郁海洋风情的园林艺术。

3.3 理念融入海

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理念融入海, 以倡导保护地球大自然, 改善居住环境, 传播“海洋、绿色、欢聚、和谐”的思想, 力求理念在继承世界园林博览会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 充分体现世界园林博览会共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物质与能源的循环利用, 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而不懈努力的宗旨。

3.4 布局体现海

在空间布局上, 锦州世博园围绕大海, 通过“一心一环、两轴六区”的空间设计, 规划了众多与海有关的特色节点。

“一心”即海洋之心。位于园区主入口的视线通廊上, 也是园区主轴的核心节点, 以IFLA国际展园为主体, 从全球征集的百余件作品中优选20个集世界风景园林艺术之大成的特色庭院, 与海洋科学创意馆、渤海湾水景、多条花带等共同构成错落有致、赏心悦目的中央景观。“一环”人车共行的游赏主动线, 全长6.8km, 是园区游览的主干线路, 配合北、中、南区的三条人行游览动线, 共同构建联系各类展园、主题建筑、震撼景观、演艺空间等便捷的交通体系。

“两轴”即规划中设计的海洋园林风情游览轴和海洋文化展示轴。海洋园林风情游览轴由东向西空间序列为海星广场、海韵大道、海洋科学创意馆, 最后到达梦想之源。以具有海洋特色的园林景观, 体验别样风情。整条轴线以气势雄浑的海星广场拉开序幕, 海星广场与世博园入口两侧高地上的奇幻丛林共同构成入口景观。进入园区, 呈现在眼前的是长280余米的海韵大道。这一广场同时也是重要节庆活动、大型表演等的重要活动场地。在广场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景观小品、喷泉、花廊、花坛等元素, 丰富广场景观, 同时给游客创造舒适的游览尺度。穿过广场, 到达景区核心渤海湾水景、海洋科学创意馆, 最后到达轴线的终点梦想之源。

海洋特色文化展示轴形成以展现深邃的海洋文明、壮阔的海洋景观为特色的空间序列。从北到南依次为国际古生态馆、水韵之舞剧场、百花塔、台湾大花园等, 移步换景, 相映成趣, 可充分感受海洋文化的神秘与梦幻。

通过“两轴”, 将六大园林区有机地连接起来。六大园林区的海岛园林区、海滨园林区和海上活动区, 处处体现着海洋特色。

3.5 景点突出海

3.5.1 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由新加坡设计师Maurene Tan Ling Ling设计, 景点同高度的珊瑚组成花园的中心建筑, 每个珊瑚面上分层种植了花草, 巨型的珊瑚艺术品为我们展现了奇妙的海底世界。

在海底世界景区里, 仿佛徜徉于炫彩的海洋, 欣赏着斑斓的世界。当游人走过蜿蜒曲折的长廊, 徘徊于绚丽缤纷的林间, 或粉红、或青绿, 是童年青涩而懵懂的记忆。设计师采用借景的设计手法, 从天边取一片蓝做翼, 从林间取一只柠为妆, 聚海天间七色霞光为裳, 或湛蓝、或炫紫、或洁白、或柠黄, 编制对未知最美的记忆。

3.5.2 海上小渔家。

海上小渔家, 位于以呈现“海洋”为主题的世界园南区, 保留着原始的盐池滩地、废弃的养虾池, 它完整的呈现着世博园建园前的本来面貌。

当涉足于此, 一抹荒凉突兀的嵌在生机盎然的世博园中。海上小渔家, 世博园中唯一与美丽无关的景点。寥寥的青草、废弃的虾池诉说着这里原来的贫瘠;木桥搭在渔船之上, 茅屋坐落虾池之边, 呈现着过往的萧瑟。然而, 经过人们的改造, 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设计师向我们呈现出的是由荒芜到丰饶的变迁, 是沧海变桑田的奇迹,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3.5.3 海韵大道。

海韵大道是进入世博园的最主要通道, 东起海星广场, 西至梦想之源,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设计者通过丰富多样的设计手法, 在景观轴线上展现出从城市到土地再到海洋渐变、融合、和谐的关系。

海韵大道中心区是整个中轴的重要景观节点, 通过热闹的景墙叠水, 造型新颖的白色景观“花篮”, 尺度亲人的旱喷广场, 整齐的树阵, 亲水的大台阶, 斑块化的景观树池、水岛, 宽阔的大水面, 无一不体现热闹、欢乐的景观氛围。通过对景观元素的运用, 来体现“城市与海和谐未来”的世博园主题, 并且充分满足游人集散、等候、休憩、问讯、购物等需求。

3.5.4 沙雕展园。

沙雕展园位于百花塔南部, 面积约20000m2, 内有沙雕作品20座, 园内沙雕作品造型多样、制作精美。即有海神波赛冬、美人鱼、哪吒等神话人物, 又有努尔哈赤、萧太后等历史人物, 更有张仃、大康、张宁等锦州文化体育杰出代表。几十米长的巨型沙雕给人以巨大的视觉震撼。渤海边雕沙而成的各种雕塑, 宁静庄严, 大方美观, 让人在沙雕艺术的殿堂中体验到时空交错般的享受。

3.5.5 梦想之源。

“梦想之源”位于世博园“中轴线”最西端, 与海相接。总占地面积4.6万多m2, 其中水体面积4500m2、绿地面积2万m2、广场道路面积21745m2、建筑面积3800m2。其设计理念突出梦想的园林——呈现炫目的视觉奇观和梦想, 世博园主轴线端点与高潮;生态的园林——以生态理念为核心, 集中展现“和谐共生”这一终极目标;未来的园林——面向未来, 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未来客厅。

大海是生命的起源, 两侧对称的山体犹如海洋中的波浪, 异型景亭点缀其间, 仿佛海中礁石, 游人穿行其间, 如同海中畅游, 回归生命与梦想之源。广场中轴线是有音乐喷泉的中心水景, 水池中海鸥与海豚雕塑各自不同的姿态, 仿佛正在奔向大海的方向。水池尽头视线豁然开朗, 地势由高变低, 在此游人可以沐浴海风, 拥抱大海。广场铺装以不同颜色的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为主, 其平面构图形式为同心圆切合梦想之源的主题。

3.5.6 海风广场。

海风广场作为中央轴线的又一个高潮着重打造大气、绿色及充满海洋特色的公共开敞空间。海风广场主要由公共休闲大草坪、中心观演广场、特色滨海步道和沙滩活动区组成。观演广场主要由大台阶和中心演绎草坪组成, 可观赏热烈非凡的海上表演。喷泉广场以中央喷泉为核心, 两侧分布休憩设施, 以地面发散状的地灯铺装为主;其中在中心大草坪中设置了简约的海洋文化雕塑作为点缀。在特色滨海步道和沙滩广场上也设置了海洋文化的相关雕塑, 尤其是沙滩上的一组迎着风面朝大海的主体人物雕塑更体现了锦州充满活力的未来。

4 结语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也是人类主要的聚居地。人类与海逐渐亲近的过程, 也就是城市逐渐向海靠拢的过程, 海洋拉近了人类的距离。锦州从内陆城市向滨海城市的逐步转变, 正是这一过程的有利印证。锦州世博园规划设计规划从辽宁地域文化、世界各地文明发展、人类改造与利用自然等多方面展现城市特色, 构建人类文明交流的平台, 体现世界民族融合的和谐未来。以“城市与海”为主题, 以填海造地为园区开发的基础, 打造出了一个真正意义的“海上世博会”。通过对海、河、湖、岛、沙滩以及舟、灯塔、桥等海洋符号的提炼与应用, 丰富了世博园的景观元素, 浓缩人类对海洋的幻想与向往, 展示海洋的力量与博大, 增添了海与人的互动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吴继陆.论海洋文化研究的内容、定位及视角[J].宁夏社会科学, 2008, (7) :126-130.

[2]赵一平.海洋文化与大连海洋旅游开发[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5, (3) :88-92.

篇14:关注中学校园中的欺负现象

【关键词】欺负现象;应对策略;校园和谐

【中图分类号】G 63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99-02

欺负是一种以欺负者和受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平衡为特征的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欺负往往是力量相对极强的一方对力量相对弱小的一方进行的攻击,通常表现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众欺寡。它给卷入其中的学生个人和学校环境等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的影响与危害。应该引起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关注。

一、欺负现象的表现与危害

(一)欺负的类型与表现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欺负的表现会有不同的特点,根据调查与了解,在中学生中发生的欺负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表现类型:

1.身体欺负型。身体欺负型是指利用身体力量,通过身体动作来完成的欺负行为。表现如下:校园中的打架斗殴事件,抢夺、破坏物品,甚至敲诈勒索钱物(当前这类敲诈行为越来越猖獗,最容易引发青少年犯罪,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等,还有的学生依仗身强力壮强迫别人帮他做作业、搞卫生值日等现象也可以归为此类。这类欺负多为学生的自发行为,属于原始的欺负行为,欺负中的智力含量较低,虽然发生的个案较多,但只要老师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容易解决的。

2.语言欺负型。语言欺负就是利用语言,通过言语活动来实施的欺负行为。表现如下:辱骂人、说脏话、讽剌挖苦别人、写恶意小纸条及信件、叫取外号等。言语欺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方式。比如当面言语欺负、间接言语欺负(小纸条、信件)等。

3.人际关系欺负型。这种欺负主要是运用人际关系来实现的欺负行为。包括背后说人坏话、散布不利于别人的谣言、设法孤立别人等,这样欺负比较隐蔽、不易察觉,相对于前两种类型,也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它同样会给受欺负者造成严重伤害,特别是持久的心理伤害,使受害者感到孤立,不被别人喜欢,这种欺负行为有成人化的趋向,有一定的智力含量属于高级欺负。我们解决时要讲究方式、方法,注重心理引导与疏通。

4.声讯网络欺负型。这是一种新型的欺负类型,它主要通过电话、手机、网络等传递信息,它是一种最“时尚”的欺负。表现如下:打电话、恐吓辱骂别人、发短消息欺负别人、在网上发email羞辱别人,特别在别人生日时发不健康信息,在贺卡上做文字游戏等。当前这类欺负正呈上升趋势,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欺负的类型与表现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特点,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式,要防止种族歧视的出现,要保护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欺负现象的危害。

勿庸质疑,欺负行为对双方都是有害的,这里仅从它对学习、心理两方面的影响简单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

1.学习方面

通过调查表明,那些经常受欺负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注意力分散,做事自信心不足,对周围的环境有不安全感,他们学习成绩不断地下降,厌学,甚至喜欢逃学。学业问题是比较明显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受欺负者的学习能力一般低于欺负者和没被欺负的学生。因为受欺负使他们讨厌学校的学习生活,注意力分散,学习兴趣下降最终学习成绩的不断地下降;反过来,因为上课不专心,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又使他们更容易受欺负。这几乎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同样,在多数人心目中,经常欺负他人的学生也存在着学业问题,他们中的大多数学习成绩不理想,爱起哄,喜欢破坏,他们的学习很马虎。“许多研究表明,作为欺负者的学生,往往有扭曲心理和较高的学习焦虑症状”。由于他们在学校里经常不守纪律,惹老师生气甚至与老师之间发生冲突,他们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往往是批评和惩罚,师生之间关系不好甚至紧张。因此就难以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与帮助,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对老师的话一点也听不进,最终导致成绩更差,这也等于进入了我们常常说的恶性循环。后果不言自明。

2.心理方面

受欺负者由于经常受到攻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久而久之,他们就容易自卑,缺乏自信,产生抑郁和焦虑的心理。这对发展健全的人格及健康的心理都是极为有害的。

研究表明,欺负者的自控能力较低,脾气急躁,容易被激怒。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学习有困难或者生活中遭到了挫折与打击。他们往往缺少自尊、自爱。特别是近年来单亲家庭越来越多(有的班级达到了近三分之一)有一定的关系。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都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阴影,这些易于使他们产生攻击心理和报复心理,久而久之,会导致心理失衡。

二、欺负现象的应对策略

众所周知,我国学校继承了儒家教育思想中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历来重视对学生德行的培养,从学生入校之初便对其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这是我国教育的传统优势。而欺负现象的不断发生告戒我们,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付出不懈的研究与思考。寻找符合时代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我以为要解决欺负问题,必须努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学校干预措施

学校要动员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对欺负的研究与干预活动,培养他们的反欺负意识,为干预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有利的条件与保障,可以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

1.进行欺负调查。摸清本校欺负问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工作。这类调查要立足于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同时兼顾全面性。要注重公开问卷调查与私下谈话暗访相结合,力争掌握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最好多与情况类似的学校交叉进行,以提高掌握信息的可信度,为下一步开展干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成立学生互助小组。众所周知,学生之间有着相近的年龄,相近的兴趣爱好,现实生活中当他们遇到困难或者受到欺负时,他们首先不愿意让老师介入,他们大都愿意寻求伙伴的帮助和支持。一般来说,学生比老师更容易察觉同伴中的欺负行为,学校里的许多欺负事件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它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而在这个方面,我们的学生比我们更清楚,所以成立学生互助小组是必要的,它能更好的协助我们解决欺负问题。

3.加强巡视,创设平安校园。学校欺负事件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学校要在上学、课间休息、午餐时间、放学这些容易作案的时间段加强巡视,不给学生作案时间;另一方面学校要在容易作案的地点,比如车库、操场、围墙边、厕所、小树林等地段留专人值班看管。确保不给学生留下“作案”的地点,从而遏制欺负事件的发生。

4.设立“知心”帮扶热线。受欺负者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特别是当他们受到欺负时。他们往往害怕遭到欺负者的报复,当他们受欺负时,一般选择沉默。如果学校设立了“知心”帮扶热线,无疑在学生中就多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多了一个信息反馈的渠道。“知心”帮扶热线还能疏导学生的不健康心理,传授学生反欺负的技能。当然电话号码最好在校门口公示,让学生人人把它当作自己的知心港湾。

5.“兄弟学校”齐抓共管。实际上,一些危害较大的欺负行为来自于欺负团伙,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这就要求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要单干、蛮干,要注意与“兄弟学校”多交流、多合作,以增强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此外,校团委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一方面努力让同学们都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减少一些无聊的时间;另一方面还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

(二)班级管理措施

1.班级中可以直接制定班规约束学生的欺负行为,明确班级成员必须遵守以下约定:A.不欺负他人;B.努力帮助受欺负者;C.关注易受忽视的同伴。

2.召开主题班会。班级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弘扬正气,引导同学们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3.积极引导大家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创设一个安全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4.定期召开“特殊学生”座谈会、家长会,与学生、家长一同讨论欺负问题。

(三)与欺负者双方开展针对性的个别谈话

1.与欺负者的谈话。谈话时要努力发现对方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引导他说出自己的不足。谈话时,可以从关心学生的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入手,最大限度的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及心理状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说话(甚至不好听的),努力掏出学生的心里话。对于学生的困难,老师要表达自己的关注与关心并给予力所能及的承诺。帮助其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努力使他更好地换位思考,理解受欺负者的感受。另外谈话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引导他每天多反省多思考。

2.与受欺负者谈话。在与受欺负者谈话时,我们要努力帮助学生找出受欺负的原因,表达对他更多的关爱。在和他一起分析受欺负的原因时,尽量表达老师的愤懑与不平,让他更多的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最后和他一起商定应对欺负的策略,帮他走出心理阴影,树立战胜欺负信心与决心。

欺负现象不仅是校园里的问题,它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要想解决它,最终还需要学校、家庭、社区、派出所等多方持久的协作,一齐抓好欺负问题。只要我们齐抓共管,相信解决这一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参考文献】

[1]王文科.教育研究法.1987.

[2]张文新.学校中的欺负.2001.

[3]柯浚哲.中国研究生.2003(02).

[4]周静等.教育科学研究.1995(01).

[5]陈向明.在行动中做质的研究.2003.

[6]纪林芹.青少年发展心理学.2002

上一篇:描写丽江的作文800字下一篇:医院法治建设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