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2024-08-17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共9篇)

篇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高校后勤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后勤改革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从最早实行单个项目的“承包制”、到后来的全面“承包责任制”,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终于在1999年确定了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方向。特别是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后勤社会化的改革进程,离《意见》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地区的高校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实现质的突破,多数高校还处在后勤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学校领导还没有真正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后勤依然是高校引发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方面。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就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谈些体会和看法,希能引起同行的共鸣。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

后勤社会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步骤,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等六部委在1999年联合下发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从2000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为了实现后勤社会化的远大目标,各高校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至2008年,这一目标已在大部分高校得到实现。社会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逐步转变为后勤管理,后勤服务工作由社会承担,实现后勤社会化;二是为现有的后勤发展创造条件,组建后勤服务集团,在后勤服务集团逐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与高校的剥离,使之走向社会。应该说,不管采取哪一种形式,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剥离或精简越来越庞大的后勤服务队伍,提高办学效益,最终实现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服务。

2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的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它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也没有以前的经验可以照抄。目前,全国高校后勤改革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政府主导,成立大后勤集团;二是校际联合成立后勤公司、后勤集团;三是高校自身成立后勤集团、后勤中心。许多高校还创造出适合自己学校的改革模式,如“小甲方、大乙方”、“多甲方、小乙方”、“小机关、大实体”、“小机关、多实体”、“总公司”、“一处两制”等等,多种形式的试点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根据近年来各地高校后勤改革的实际,目前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主要有:

2.1独立法人模式:俗称“完全企业化”,指学校后勤与学校行政分离时,以后勤占用学校固定资产和后勤积累为资金注册,成立后勤产业有限公司,并保留后勤管理处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代表学校后勤进行“规划建设、质量监控、经济核算、组织协调”,在理顺资产关系的前提下,利用市场机制将学校所有经营服务实体并入后勤产业集团,实现事、企分开,两权分离。

2.2甲乙双方协议模式:指高校后勤集团作为学校的产业以乙方身份为学校提供后勤保障,后勤产业管理处以甲方身份代表学校行使后勤管理职能,学校以协议形式联系甲、乙双方,使学校后勤与行政企业分离、权责明确。

2.3主体乙方模式:指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原总务处整体转制为后勤集团,由主管

院长、财务、审计等组成甲方替代原拟设置的后勤处,减少链条管理,以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甲、乙双方责权利相约,稳定发展,逐步实现良性循环。

2.4集团化服务模式:指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以联合后勤集团改革为龙头,带动和推进地区高校社会改革,这种模式打破了一校一户办后勤的旧格局,使地区高校后勤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并服务于校内和校外的两个市场。

2.5高校中企业化行政部门模式:指改革不够彻底的高校后勤,名称上为高校后勤集团,但性质没有变,还是作为学校的一个行政部门,只是带着企业的性质。

2.6社会化服务模式:主要是一批民办高校不要国家投资,由社会联办后勤,这种模式以学校后勤市场为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后勤服务,并以市场竞争机制来保障服务质量,促进学校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3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现有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中,还未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现成的“学校办社会”格局,高校办学主体不能完全放弃向师生提供后勤服务安排,后勤企业无法完全社会化,真正独立于高校按市场经济规则运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基本上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格局,投资体制、用人制度、经费管理、领导任免等没有根本变化,高校仍是以政府进行行政管理为主,没有完全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如此便出现了高校后勤改革中的种种问题。

3.1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现行的高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理顺,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国有产权主体的高校,在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不同于社会一般的企业,其兴衰牵扯面较大。目前各地高校普遍存在四个担心:担心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对学校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无法保障,还不如学校自己直接指挥,直接管理;担心后勤管理模式的转变造成学校国有资产流失;担心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不是减轻学校的负担,而是增加学校的负担。所有这些并非没有理由。在高校管理体制未进行根本变革情况下,高校管理层缺乏将后勤企业真正而完全社会化的内在动力,使后勤社会化不具备实质意义。

3.2思想观念方面。目前,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最难坚决的问题是“人”的问题。许多职工的思想行为受旧模式、旧体制的影响很深。他们害怕在改革过程中,丢掉“铁饭碗”,怕自己的生活得不到保障;还有许多干部、职工不愿意从学校的行政系列中剥离,即使剥离,也多数只愿意留在学校甲方。另外,服务对象的思想观念也存在不适应,一些师生员工习惯于享受福利服务,对新体制下的服务方式不适应,也不完全理解。

3.3改革目标和实施方面。高校后勤改革的目标是要使高校与后勤机构相互独立,实现后勤企业社会化的公平竞争,但在实际操作中,把一所学校的所有后勤经营服务部门成立一个服务集团,从形式上看虽然可以挂牌尽快与学校分离,形成一步到位,但实质上,学校管理部门习惯于对后勤“统、管、包”的工作方式未完全转变。有时为了可行性和减少人员变动的阻力,学校对后勤机构给予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偏离了社会化的本意;在需要投资时,希望后勤社会化;在需要服务时,又希望后勤福利化、无偿化,使高校后勤改革有时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而后勤在走向社会的同时,如何保证为学校、科研服务,二者之间也会经常出现摩擦和碰撞。

3.4服务质量和规模效益方面。从整体上看高校后勤改革步伐趋慢,各地各高校改革进展不平衡,模式单调,特色不明显。在现行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下,资源利用率低下,运行机制不活,因此服务水平和质量难以提高,师生们对后勤服务也不尽满意。此外,后勤的“小而全”状况使后勤自身的发展受到制约,不能形成较大的规模和实力,因而使学校经济负担越背越重,并在很大程度是分散了学校领导办学的精力,也浪费了本来就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

4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几点建议

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应重点采取措施,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宣传力度,坚决在社会、家长、学生中形成的生活服务等由高校包下来的落后观念,营造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优越环境。

4.2国家职能部门在宏观指导的基础上,要组织力量,结合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调查研究,制定出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实际的具体政策和方案,指导各校的后勤社会化工作。

4.3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区各高校的情况,抓紧研究组建跨高等学校后勤服务集团等事宜,为各高校加速后勤社会化,真正做到“只管后勤,不办后勤”提供保障。

4.4各高校应根据“高校只管后勤,不办后勤”的要求尽快转换角色,逐步开放校内服务市场,减少服务人员,使高校成为真正的后勤工作管理者。成立后勤服务集团的学校,要减少对剥离后的后勤服务集团的指挥。并考虑学校后勤服务集团参与本地区组建的、跨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集团后的相关问题,尽快脱离具体学校。

参考文献:

[1]席西民等.高校社会化组织形式与政策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7).[2]彭久磷.高校后勤社会改革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分析[J].财经科学,2006(5).[3]于国安.高校后勤社会化与内部化分析,教育与经济[J].2002(2).

篇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一、制约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的瓶颈

(一)主体因素

主体问题在这里主要是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过程及其结果。主体作用良好则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良好,否则反之。目前高校后勤工作的主体由后勤管理人员、后勤经营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三部分构成。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多年的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主体的基本情况稳定,但是不足和所面临的问题也相当突出。

1、后勤管理人员

这里所说的后勤管理人员是特指高校学校层面的从事大后勤管理工作的干部,他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肩负着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科研、保障后勤体系顺畅运行、保障后勤实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的使命,后勤管理人员的责任不可谓不大,任务不可谓不重。然而,多年来,由于思维习惯和管理惯性使然,不少高校对此重要和关键部门的后勤管理干部的定位一直存在偏差,同样是服务和服从于整个高校发展的大局,为高校发展贡献心力,但是广大后勤管理干部的地位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使得许多后勤管理人员荣誉感和成就感缺乏,致使不得不时常考虑个人出路和前途问题,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有些高校将后勤部门作为干部分流的承接单位,使得后勤管理人员基本是按经验和习惯来从事后勤管理工作,往往没有经营管理知识,业务水平不高;部分外聘管理干部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较低,加上待遇上与学校在编管理干部又有较大差异,稳定性和积极性较差;在很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又将后勤管理部门条块划分太多,缺少整体的规划和统筹,加上一些后勤管理干部本位主义的影响,人为造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壁垒和障碍。

2、后勤经营人员

后勤经营人员指在高校后勤各个实体从事具体经营管理的干部。和高校后勤管理人员一样,有较多的高校后勤经营人员也来自学校机关干部分流,存在年龄老化、专业水平低下、开拓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意识较差等缺点,使得很多后勤实体的经营管理远远滞后于社会企业的水平。而且由于大多数高校将后勤经营实体剥离(或相对剥离)学校,实体实行独立成本核算,自负盈亏,后勤经营人员的经营压力很大,往往有重经营轻服务的现象和思想,容易把后勤工作的经济效益看得过重而轻视或忽视社会效益,容易导致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产生不好的后勤服务形象。同时,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后勤经营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奉献精神欠缺,也严重影响了的高校后勤整体形象和战斗力。

3、后勤服务人员

后勤服务人员是在后勤实体工作一线,直接面向广大师生的员工。后勤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影响着对广大师生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也影响着整个后勤在广大师生心目中的地位。多年来,由于历史原因,后勤的很多一线正式员工来源于本校教职工家属、农转非人员、部队转业军人、高校征用土地后的农民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机关、学院等部门精简机构,压缩下来的不少人员又进入了后勤部门。这些人员长期在后勤工作服务,形成了一种工作动力不足、服务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等的工作氛围和态度,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积极主动思考单位进一步发展的意识。同时,对于外聘的一线员工,因与社会同类企业相比,高校后勤实体的经营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薪酬方面不具备优势,而且往往与正式职工相比差距过大,这些也使得这些外聘员工的激励不够,看不到自身职业发展的平台和前景,因此荣誉感低、稳定性较差,流动频繁,这也大大影响了后勤实体的健康发展。此外,由于后勤实体的整体实力不足,经营成本和风险相对较大,加上后勤工作环境较差、地位较低、工作辛苦等,这也使得高校后勤劳工用工面临诸多难题。

(二)客观环境因素

工作的外围是个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小环境、以及各种外在因素影响下的后勤人员自身微环境的改变。

篇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一)现有会计模式与后勤企业化运作不协调。

现行后勤财务制度是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有关会计法规制定并执行的,按收付实现制的原则记账,按经费支出的内容归集,实报实销,不计服务成本,财会部门只管记账、算账、管账、报账。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集团作为企业被推向社会,实行企业会计制度。与预算会计制度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记账不同,企业会计制度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因此,现有的会计核算模式和核算方法明显不能满足市场经济要求,不能满足后勤经济活动的需要,不利于后勤集团运用市场手段配置资源、参与竞争,不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影响了会计信息应有的决策价值。

(二)资产负债表难于满足后勤企业财务分析要求。

后勤服务的主要经费来源一直是以学校的行政拨款为主,为便于学校财务报表的合并和统计经费的需要,在会计核算上使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而对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采用行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原则上,有的按“收付实现制”,有的按“权责发生制”;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上随意性较大,编制的报表格式也不尽相同。作为后勤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资产负债表理应反映出后勤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等内容,反映出某一特定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反映出投资者在企业中所占的份额。但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法下,收入、支出不能及时纳入核算,不能完整地反映营运业绩,相应的债权债务也得不到确认,导致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节余表不真实,无法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无法客观地进行收支对比,不利于评价收支节余的性质;反映的财务信息缺乏可靠性和一贯性,不能提供未来现金流动的信息。

(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与企业对成本核算的要求存在差距。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对后勤资产实行供给制,固定资产实报实销,不提折旧;设备利用率低;固定资产隐性流失严重。在高校后勤整体改革中,尤其是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并使其增加效益,缺少较为规范的管理办法。

二、高校后勤财务核算的基本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在收入和费用发生时就进行确认,而不是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或者实际支付现金时才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严格划分收益期限,需要设置“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会计科目。采用权责发生制,可以正确反映各个会计期间所实现收入和承担费用,从而正确确定各期产生的效益。

(二)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就是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为了考核当期主营业务活动的经营成果,将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相对比,结出当期利润。这要求清楚地记录和反映各类经营活动的收入和成本、费用,从而为配比创造条件,不能混淆各类收入和成本、费用的界限,需要设置“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会计科目。

(三)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是与当期成本、费用有关的支出。资本性支出是涉及几个会计期间的支出。如固定资产的小型修理,每个月都可能发生,修理费应该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固定资产的改造,属于资本性支出,应当增加固定资产价值,以后随着固定资产的折旧逐期分摊到各个期间的成本、费用中。如果将应计入的资本性支出计入收益性支出,就会低估资产,加大当期成本,影响当期损益。

三、强化高校后勤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推进高校后勤会计核算转型。

高校后勤企业会计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科学地管理和使用各项资金,提高经营服务的效益。通过生财、聚财、用财、优化资源配置来实现目标。除了一般的记账、算账、报账的事务性工作外,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会计预测控制、监督和效益反馈上,投入到生财、聚财上,实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促使会计工作转轨变型。

(二)加强成本费用核算。

后勤集团不计运行成本,不仅加剧了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之间的矛盾,同时削弱了生产管理者的劳动积极性。后勤集团从学校行政体系分离后,成本核算成为后勤集团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它不仅贯穿后勤集团一切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而且成为后勤集团经济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从不计成本到成本核算,是后勤集团由行政组织向经济组织转变的重要内容,也是这一转变的具体表现形式。高校后勤要强化成本核算,但是其生产经营的目的和一般企业有根本的区别,一般企业的生产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对于高校后勤集团,是在满足学校对后勤服务需求的同时,追求成本的最小化。

(三)加强后勤企业使用的校有资产的管理。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高校后勤实行企业化运行的标志,把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分配到受益期,实现收入与费用的合理配比,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对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使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另一方面,有利于合理使用有限的资产,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益。高校后勤财务应结合自身特点,编制固定资产目录,确定分类方法,预计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净残值,确定折旧方法。为了总括地反映和监督折旧的提取情况,应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后勤集团自行购置的固定资产,应按照本单位确定的计提折旧办法,正确计算折旧费,计入会计期间成本,避免虚增利润,真实反映高校后勤产业的收益。具体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如下:

第一步,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账实是否相符,核查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效果、保养与维修情况。

第二步,对固定资产制卡建账:编制固定资产卡片,便于明细分类核算;注明折旧、大修理、内部转移、停止使用、清理调出等;登记账簿,分年度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账页,账内按保管使用单位设置专栏。

第三步,固定资产维护修理:提取固定资产大修理基金;大修理支出是否属于规定范围;对大修理基金的使用,要附有完整、齐全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第四步,固定资产报废处理:固定资产报废时要提足折旧;固定资产是否达到报废标准;对于清理费用的支出和清理收入的记录要详细,并要附有完整原始凭证。

为防止学校资产流失,学校应与后勤集团签订固定资产使用合同,按照一定标准收取固定资产使用费。后勤集团对学校资产实行价值管理,实现学校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实现完全成本核算,真实反映高校后勤产业经营状况。

(四)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会计准则、制度及税收政策、法规不断出现,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概念不断涌现,后勤集团要加强对财会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使财会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利用新的知识和方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并具有可比性。一方面对现有财会人员落实岗位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评比;另一方面引进大专院校的专业毕业生并充实到财会队伍,实现财会人员的新老交替,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五)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体制。

有效的财务监督是高校后勤社会化依法进行的有力保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初期,后勤实体会计核算应当严格执行《会计法》的规定,符合《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相关服务行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对校内、校外服务应当单独建账核算。对外服务要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依法纳税;为校内服务部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后勤服务净收入应当纳入学校总体财务核算体系。后勤实体使用学校的固定资产应当单独建立固定资产账目,分类反映。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执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学校财务部门作为学校的一级财务机构,应当全面履行其职责,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后勤实体的财会人员业务培训班,进行业务指导,并定期检查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情况和会计核算情况,督促后勤实体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水平。学校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后勤实体的审计监督,确保国家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和学校的管理办法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后勤集团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后,要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进行监督,集团公司进行定期的检查、核实,对会计人员实行调换轮岗制。

总之,高校后勤社会化对现行的财务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认真研究和解决后勤社会化过程中的财务问题是当前高校财务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能促进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

篇4: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关键词】高校后勤 社会化改革 问题 对策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高校后勤将自身的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活动自觉纳入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体框架,把自身活动作为社会整体活动的一部分。自1999年底以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突出成就。后勤服务设施满足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后勤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后勤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力地保障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的急剧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直接造成了许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履维艰,发展缓慢。本文试通过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完善的路径,以期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起“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最终目标。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1、政府主导不够,改革停滞不前。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高校所在地方的党政领导机关要把解决好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责任担当起来。国办2000年1号文件讲得更具体,明确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坚持“政府统筹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方针。在这个阶段政府主导作用明显,方向明确,整合各方力量开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看,开局是成功的。这更多要归功于改革的发起者——政府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目前,高效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高校后勤最大困惑是政府主导力量不够,以致改革速度减缓,改革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政府主导不够主要是指政府没有具体的政策措施,或者有政策措施但在改革过程中难以实际操作和控制。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路怎么走,近几年来,国家也没有明确指示和政策措施,很多地方政府和大多数高校存在等待观望和无所适从的现象,从而导致社会化改革停滞不前。

2、产权不清晰,剥离不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市场化,顾名思义就是把后勤实体与高校剥离,纳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参与市场竞争。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整体推进阶段,在国家政策规定和政府的指导下,高校后勤实体进行了分离,然而这种分离只是形式上的分离,却没有涉及到实质性的内容,某种程度上高校依然自办后勤。一些高校后勤尚未注册成为独立的法人,只是实施后勤单独核算,后勤只能依附于高校,因而后勤市场化也就无从谈起了。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甲乙方的管理模式,从表面上看,后勤实体成为了独立法人,但由于产权不明确,后勤实体法律定位不清,使得甲乙方管理模式充其量也就是校内的模拟企业化管理,后勤实体缺乏“造血”功能,对学校有很强的依附性。另外,从学校的角度看,其意识到后勤与学校稳定的重要关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要对后勤实体进行行政上的干预。后勤实体与学校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甲乙方关系。

3、思想观念转变滞后,缺乏市场经济竞争意识。长期以来,高校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和学校办社会模式的影响,一时难以适应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很多后勤实体还缺乏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缺乏以服务取胜、以质量取胜的经营观念。从学校方面看,还没有将后勤实体真正看作自主经营公司,自然不会放开手中的决策权,仍然习惯于将后勤实体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由学校直接任命后勤实体的干部,由学校确定后勤实体干部的行政级别,并经常对后勤实体的经营管理事务进行行政干预;从后勤实体方面看,对高校后勤社会化存在着片面的理解和认识,“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独立能力不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找学校解决,可以說,这些后勤实体,搭的是现代企业的台,唱的还是以前行政部门的戏,既不能像真正的公司那样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又不能像学校的职能部门那样不用承担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处境非常尴尬,从而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步伐。

4、高校后勤改革中遗留的人事问题,制约着改革的前进步伐。高校后勤社会化,最重要的一条是后勤的管理服务人员必须社会化。按照中央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所有高校后勤人员都应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遗留了很多问题。虽然国家给出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规定,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老人”人数较多,普遍存在文化素质较低,个人技能单一,市场意识较差,风险意识和参与社会竞争能力缺乏,不能适应后勤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冲击,一方面大量的“老人”闲置,增加了后勤实体的负担;另一方面,后勤实体又难以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这对高校后勤实体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化改革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障碍和制约因素。

5、困扰高校后勤改革的新问题不断出现。一是高校后勤现有事业编制人员大量减少,面临着管理技术骨干断层的巨大风险。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校后勤系统,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不足20%,高职称人员不足10%,非事业编制员工占后勤人员的80%以上,其中农民工是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一线工作的主力军。二是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扬,高校后勤运行成本剧增。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食品、燃料等原辅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扬,特别是米、面、油、蛋品、畜产品、水产品等食品原料的价格涨幅更是惊人。面对这些情况,要么保证质量,亏本经营;要么维持保本经营,不得不暗地降低供应质量。

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1、政府应规范高校后勤市场,制定与落实相关政策。高校后勤虽然已实行社会化,但社会化不是放任自流,政府应在总结近十几年来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应根据各高校后勤企业以及参与后勤经营的社会企业与政府、高校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宏观调控,促进高校后勤市场的规范化。此外,还应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同时期的需要,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如协调有关部门,在经费扶持、规费减免、资源配置等方面制定和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保障高校后勤的公益性和社会属性,扶持高校后勤企业发展壮大。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就必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理顺高校后勤工作关系,建立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后勤企业,其核心是转换机制。一是在管理模式上要按照事企相对分离的原则,加强经营管理,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强化目标责任制,树立效益观念,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模式,为后勤企业参与社会竞争创造条件;二是市场机制上要改变封闭服务为主的状况,在满足校内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扩大服务对象,积极开拓校外市场,同时,适当引进社会产业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使之与高校后勤企业相互补充与竞争。

3、理顺产权关系,明确高校和后勤权责。资产是后勤实体提供服务的基本条件,也是其盈利的基础。只有理顺了产权关系,才能明确高校和后勤服务实体各自的权利和职责,后勤营运和国有资产管理也才能顺利进行。要做到产权明确,首先要进行全面和科学的资产清算,查清高校投入到后勤服务中的资产数目及后勤服务实体的自有资产数目。这样更有利于高校管理好国有资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同契约将资产处置权和受益权转让给后勤服务实体,以改变后勤因无资产处置权而陷入的被动和局限。有了资产使用权和处置权的后勤服务实体将更具独立性和主动性,其社会化程度和经营灵活性将进一步提高,也就能更好地進行资源配置。而高校则通过明确的合同经济关系收取资产使用费、固定资产折旧及上缴费用,不仅简化了国有资产管理,避免为后勤的亏损买单,还能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4、建立科学化的后勤管理制度,树立市场意识。如果说理顺产权关系为后勤社会化解开了束缚,而建立科学化的后勤管理制度和树立市场意识则是后勤服务实体能在营运中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将后勤服务实体与高校行政系统剥离开来,使二者关系从行政命令关系转化为经济和法律关系。高校可以以其国有资产作为股份投资注入后勤服务实体而获得股东地位和监控权利,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来发展后勤服务;后勤服务实体由此享受独立法人的身份及派生出的经营自主权、管理权和收入支配权。其次,在后勤服务实体内部必须树立市场意识,建立面向市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组织和管理体制。具体来讲,科学和制度化的管理应当在领导、组织、部门职责和奖惩机制等方面有规范的制度和准则;而树立市场意识则要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

5、加强人事制度改革,注重人力资源开发。高校后勤企业的工作人员,应全面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辅之以相对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充分用活“老人老办法”政策,可让老人先“内退”后聘任,以这种形式达到同岗同酬的目的。后勤工作是“没有讲台的课堂”,后勤工作者是“不上讲台的老师”,这种育人作用是其他部门员工不可替代的。因此,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知识型、技术型员工的比例,择优选聘优秀大学生充实管理队伍;注重员工的学习培训和不断“充电”。建立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实行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和末位淘汰制度,提高人才质量,优化结构。

【参考文献】

[1] 朱晓文: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与路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20).

[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N].人民日报,1985-05-27.

[3] 曹保英、程倩:论政府作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

篇5: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关键词

一、引言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内涵及其问题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涵

(二)传统高校后勤体系存在的问题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形势与任务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新任务

(三)影响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基本问题的剖析

四、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构想

(一)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二)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几个基本问题

五、结语

篇6: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肩负着服务、管理、育人三大职能,其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高校要以“互联网+”思维推动后勤管理信息化的战略格局的形成,以大数据为基础完善物联网平台,以智能工具和设备为依托保证信息化的落地。我国高校的后勤管理信息化目前仍存在诸多掣肘:认识不足、资金有限、人才缺乏、制度缺位、安全隐患是普遍阻碍信息化程度提升的难点,文章对突破困境的路径也进行了浅析。当前,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要迈向“高效率、高质量、高满意度”和“大服务、大保障、大后勤”的“高大”模式,助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跃进。

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主要有三个功能:服务、管理与育人。服务是后勤工作“以客户为中心”的体现,后勤管理工作的“客户”不仅包含学校、师生,在更高层次上还包含高校及社会,要努力实现“客户满意”的目标;管理是后勤统一协调调配人、财、物以实现保障工作的动态过程;作为培育人才的主阵地,高校的育人功能在后勤工作中也必然要得以体现,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服务、管理与育人功能在现阶段需要有强大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融合“互联网+”的思维,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智能工具和设备加以实现,从而提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节约时间和经费,为高校整体治理的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更为便捷高效的辅助。

一、以“互联网+”思维推动后勤管理信息化战略格局的形成在传统的后勤管理工作中融入“互联网+”思维,将后勤管理信息化提升至高校发展战略的层次,需要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

(一)领导重视,全局规划

后勤管理工作事无巨细,其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合理、管理效率是否高效,对于高校发展重要性不言自明。高校内掌握决策权的领导是否重视后勤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是否将信息化发展作为高校治理现代化基石,是决定后勤管理能否迈向信息化变革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推进后勤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应从组织结构、资源调配等关键方面提供支持。在信息化变革过程中,要依据明确的战略规划逐步进行,避免资源浪费,建立“大后勤、大保障、大服务”的综合后勤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化时代后勤管理工作的螺旋式上升。

(二)管办分离,合作创新

在经济发展领域,企业对成本的管控和对效率的追求促使其主动探索了互联网应用技术,高校自身及研究院所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开发也日新月异,这些丰富的经验都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思路上的引导和经验借鉴,“互联网+”思维本身就内涵融合创新之义。积极探索管办分离,高校后勤部门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成为更高层级的管理者,将精力集中于统筹全局、资源合理分配和精细的流程管理,国际上一些高校关于后勤管理社会化實践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高校后勤管理要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实现信息化,创新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利用信息化后勤保障体系在做好勤务工作的同时,为高校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和完善后勤管理物联网平台

大数据是后勤管理信息化的砖石,要着重以下几方面的建设,以期使后勤管理工作中的数据价值最大化。

(一)扩宽信息收集渠道

丰富的基础数据可以使高校后勤管理实现广覆盖和全面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则使数据更为高效地进行传递,对基础数据的收集要做到渠道多样而畅通,努力建设PC端、移动端、微信端、客服电话、线下服务大厅、智能监控网络全方位信息收集的组合通道,实现后勤服务的快速响应。

(二)创建资源共享平台

传统的后勤管理管理方式往往会产生孤岛效应,各个系统各自为营,信息无法实现共享,造成大量的浪费,在拓宽信息收集渠道的同时,要统一信息化建设标准,打通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宽口径收集信息,集中统一处理,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实现高频应用数据的无缝对接,避免重复采集录入信息,更为高效便捷。

(三)搭建后勤管理物联网

依托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技术,按照约定协议,对高校内的人和物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形成后勤管理的物联网,提高信息传输的速率,5G时代的来临更是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增强了驱动力。物联网是对信息的终极整合,在感应、传输和应用三大层面对后勤管理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可以全面促进高校内教学、校园资源与生活的系统整合。

(四)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大数据的应用和物联网平台的建成将后勤管理的全面化和细致化推向了新的高度,庞大的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传输信息经过科学精密的计算可以准确地捕捉到个人的习惯、偏好和动态,这在带来便利和提升后勤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问题,个人隐私和信息存在泄露风险,校内资源信息全部载入互联网也给学校管理信息的安全增加了风险。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高校在后勤管理中对物联网平台的建设和使用要在信息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进行,完善信息安全的保障机制,避免高校及校内人员、财物因信息泄露造成伤害或损失。

三、以智能工具和设备为依托保证后勤管理信息化落地

智能工具与设备在高校后勤管理的全场景中皆有用武之地,其是传统电气设备与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场景和目标选取相应的智能工具与设备,完成信息的判定、传输、处理等任务。

(一)智慧教室中的智能工具与设备

1.环境检测传感器

配备环境检测传感器的智慧教室主要应用空气温湿传感技术,对于教室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传感装置在完成教室内环境信息采集后反馈至物联网平台,经过计算处理得到相应指令,控制空调、灯光、门窗等设备以保证教室环境处于适宜条件。红外线传感器的热成像技术可以对进入教室的人员进行体温监控,可以对公共性传染疾病控制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节约了人力财力物力。智能型烟雾报警装置可以在传统装置识别火情、触发灭火设备基础之上完成火情信息的即时传输报警,后勤管理部门可在第一时间精准定位发生火情的地点,以警报、广播、短信、APP等多种方式通知周边人员立即撤离。

2.智能教学设备

教室中教师主导的讲台和学生座位区是两大基本空间。讲台区从传统的粉笔黑板变为投影仪器,再到触摸屏一体机的使用,教学工具的智能化大大提高,触摸屏一体机既可以展示教师提前准备的文稿、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料,也可以配以即时笔记对讲授内容进行注解。传统教室中的教学过程是一次性的,教学受空间和时间限制,智能教学设备应用可以在教师授课时,将触摸屏一体机所呈现的全部内容和教室内教师及学生状态进行实时传输,辅助教务人员进行课堂监督,并且自动存储在数据库中,方便调取和多次利用,既可以丰富教学资源,也可作为基础数据用于教师和学生考核。学生座位区域也可实现智能化改造,课桌椅装备自动感应和互动设备,课桌桌面即为电子屏,同步教师的触摸屏,学生也可在自己账户的课桌上实现疑问标注,实时反馈给教师。

(二)校内场馆中的智能工具与设备

1.智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思路是将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融入传统的实体图书馆管理,可以在数据丰富的基础之上完成对用户个人的阅览习惯、兴趣的分析,帮助读者更便捷地获取资料;还可以对图书馆内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整体分析,获得高校内读者的阅读和学习偏好的全面信息。

2.智慧体育馆

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政策背景之下,高校对于发展体育健身,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智慧体育馆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校内人员可通过账户进入服务平台预约场地,查看校内竞赛的安排,场馆内可配备运动监测设备,进入人员凭借“电子纹身”通行及实时监测血压和体温等健康数据,运动数据可以做类似微信运动步数排行的处理,既增强健身活动的趣味性,又能保证运动者的安全。

(三)生活环境中的智能工具与设备

1.可视化地下管网

地下管网设备包含给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暖气管道和通信管道、信息网络电缆等多个内容。信息技术和监测设备的应用可以使并不直观的地下管网实现可视化和动态监控,由于管网复杂,传统的后勤管理除了日常维护工作外,就只能对出现问题的设备进行临时抢修,严重干扰校内教学和生活的秩序,可视化的管网监测设备可以使信息即时传输,便于发现潜在风险,将安全隐患缩减到最小,保证校内各项工作的井然有序。

2.智慧宿舍

宿舍是部分青年教师和学生在校内的居住场所,是最重要的生活环境,智慧宿舍的探索在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产生较早,也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智慧宿舍通过对进门身份识别登记、更新联网电表、智能洗衣机、宿舍故障报修、防火警报等全方位智能设备改造,搭建物联网,可以形成一个APP端口、一个身份账户、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等既互通又独立保证安全的验证方式,使宿舍生活更简便,节约水电能源和时间成本。

3.智慧食堂

智能设备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食堂管理模式的问题,提高效率,提升教师和学生对食堂服务的满意度。通过移动端提前预约餐食、就餐位置、时长,精细化管理,减少浪费;可视化端口可供就餐人员监督后厨的卫生状况;出菜口使用按号传送的智能设备,减少人员接触;食堂管理的后台可以对就餐者的习惯偏好进行记录分析,在终端上进行推荐;餐具按照颜色或内置标记芯片进行分类回收清洗消毒。智慧食堂在利用智能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后,可以在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满意度。

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的困境与路径

后勤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优质是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当信息化技术融入后勤管理,使以前一直“卖力气”的后勤工作多一些“智慧”,高校的“大管家”才挖掘出了巨大的潜能,对于高校的理性、科学治理水平多有助益。

得益于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研发人才成果涌现,对于高校后勤信息化的探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不得不承认,与设想的科技化、智慧型管理相比,现阶段的后勤信息化水平还远远落后,其中有些困境可能长期存在,属于体制或机制上普遍的掣肘;有些则相对灵活,需要各高校依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克服。

(一)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的困境

1.后勤管理信息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大量资金投入是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桎梏,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但能够融入生产生活实践的信息系统在搭建初期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开发、调试,精密电子仪器的购置和维修也是高校庞大的支持,正因为如此,即使很多高校对后勤管理信息重要性认识到位,却无资金展开行动,也就使信息化水平受到制约。这一问题是长期存在并将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

2.后勤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和规范

后勤管理制度、标准和工作流程的空缺会导致工作的混乱,而信息化建设在传统后勤管理井然有序的良好基礎之上可以事半功倍,制度管理不科学,人员考评和绩效管理制度的短板需要补齐。信息化建设是更为错综复杂,需要整体推进的工程,如果没规范的制度基础作为框架,就势必会杂乱无章,使本就千头万绪的后勤管理工作困难倍增。

3.信息入网存在安全隐患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创新知识主阵地,其信息资源和校内人员的个人信息需要严密保护。目前有能力自主研发后勤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校十分有限,而科技公司则是提供信息技术支撑的主体,在业务外包,管办分离过程中,信息传递和存储会存在安全隐患,网络技术专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限制了人们对其监控的能力,如何保障在使用外部开发的程序、设备带来便利的同时,高校的重要资源、信息能规避泄露风险,也是很多在信息化建设面前踌躇不前的决策者不得不考虑的难点。

(二)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

虽然受制于诸多因素,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多重困境,但参考国际相关经验和国内不断地实践探索,对困境的突破和解决仍有迹可循。

1.提高重视程度,由具有创新思维的领导组织专门机构负责

从领导层到学生,都需要提高对后勤管理信息化重视和关注,促进高校治理现代化建设,提高后勤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只有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才能有的放矢。对于信息化建设不是喊口号,是对后勤管理工作整体性变革,既需宏观的战略思维,又需对精细化管理有理论和实践心得的人来主导,因此,从组织架构上要由具有创新性思维、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领导牵头组建信息化建设的专门负责机构,确保实体权力,可以有效地调配资源和人力投入到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之中。

2.完善后勤管理的制度規范,将信息化水平纳入绩效考核

对信息化技能的考评要纳入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价,后勤管理各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也要纳入其整体的绩效评价,对于制度规范的完善小到一个终端设备的操作,大到部门长期战略规划,都是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只有制度的地基打牢打稳,才能使信息化体系类别清晰,职责明确,真正实现集约化运转。

3.法律和技术手段双管齐下,保证信息安全

在与科技公司合作及使用和购买信息服务时,高校要善用法律武器和契约协议,严防信息的泄露,保证校内人员信息的安全,也确保高校科研成果、数据等重要信息无隐患。有能力的高校应在课程设计上有所调整,培养自身的科技人才,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后勤管理信息化设备,或有能力对外包公司的工作有效监管。法律和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安全保驾护航。

五、结语

篇7: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任重道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员思想及业务素质,树立服务理念与创新意识,在市场机制下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特点与需求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笔者对此提出了一些浅显的看法.

作 者:夏继萍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后勤集团,湖北,武汉,430072刊 名:理论月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年,卷(期):2007”"(4)分类号:C93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 社会化 科学发展观

篇8: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1 我国高校餐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餐饮基础设施不足。

高校餐饮服务的基础设施滞后、建设发展资金缺口大, 是制约高校饮食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 高校餐饮服务普遍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已经很不适应日益扩大的教学规模和需求水平提升的需要。

1.2. 餐饮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同高校餐饮公益性的矛盾。

近年来, 市场上主副食品原材料料价格上涨较快, 人工工资及社保支出逐年提高, 餐饮职工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 使餐饮经营成本大幅度增加。市场经济应该随行就市, 完全放开进货价格, 但高校餐饮价格却要相对稳定, 不得随意涨价。因此, 随行就市、完全放开的市场价格, 同相对稳定的校内餐饮价格之间就出现了矛盾。饭菜价格若完全市场化, 学校食堂的服务性和公益性就会被弱化, 就餐者难以接受, 处理不好, 还会影响学校的稳定。但是长期人为地维持低价格, 又会出现亏损。

1.3. 当前高校餐饮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程度不高。

高校餐饮队伍大体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属于学校事业编制的人员, 他们大部分担任管理职务, 人数少, 年龄偏大, 积极性较低, 缺乏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相适应的专业素质。另一部分为编外人员, 主要从事一线工作, 其专业素质、文化程度较低, 安全卫生意识淡薄, 技术骨干流动性大, 员工竞争意识淡薄。

1.4. 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存在隐患。

由于高校食堂普遍存在竞价承包和二级窗口承包等现象, 经营者往往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加上一些经营者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承包人以经济利益为中心, 为了短期经济效益或采购廉价劣质原材料, 或操作不符合卫生要求, 这就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制度得寸;到有效落实, 经营者的卫生安全意识淡薄, 食品生产流程安全操作不规范等。

2 高校餐饮管理对策探讨

2.1. 加大硬件设施投入, 创设一流的就餐环境。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 (如湖北省高校伙食管理专业部) 的参谋指导作用, 统一制定高校食堂的软、硬件设施标准, 为高校食堂新建、改扩建项目提供政策依据, 并通过与主管部门的合作开展实施监督工作。另外, 整合本地区餐饮市场和相关资源, 为各校措建供需见面的市场平台。各校均应逐步开放餐饮市场, 引进社会优质资源服务, 缩小自办后勤份额, 以利加速形成区域性大市场, 不断提高市场化建设水平。

2.2. 建立合理浮动的价格机制。

行业协会定期发布餐饮供需信息、价格信息, 包括各种炊具设备和餐饮主料、辅料、调料、燃料等的质量规格、指导价、成交量、合同价, 预测、跟踪市场动态, 详细核算食堂各种原料、能耗、人工、管理成本, 制订行业性耗用指标与劳动定额, 规定主要饭菜品种的“毛利率”与“公益性”水平, 并规定合理的浮动范围, 以利宏观控制与监督检查。监督食堂饭菜价格“平抑基金”的使用情况, 并及时汇总上报, 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3. 建立合理用人与员工培养机制。

高校餐饮工作必须以人为本, 以员工发展为基础, 建立一整套选拔人、培养人、使用人、激励人的制度。 (1)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与烹饪专业学校和人才市场的联系, 引进适合企业发展的相关人才。 (2) 完善人才培训机制:根据队伍的培训需求分析, 确定培训的内容、人员、方式等。 (3) 完善人才考核、激励机制;要彻底革除僵化的人事管理形式, 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 尊重知识、能力、技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价值。使人事管理与考核纳入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 营造一种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内部环境。同时, 要做好编制外用工的聘用与管理。

2.4. 加强宣传学习教育, 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学校及后勤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积极组织宣传学习《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卫生管理规定》、《产品质量法》、《餐饮卫生管理办法》等。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及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对食堂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 要求食堂员工除应具备健康的身体状况外, 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卫生知识, 食品营养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3 总结

随着各高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 高校后勤改革的全面推进, 作为高校后勤工作重点的饮食管理服务部门来说既是一个发展机遇, 又面临各种挑战, 如何保证学生饮食健康、安全, 是一件必须认真对待、高度重视的大事, 要切实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要做好餐饮服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敏.浅议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食堂管理J.法治与社会, 2011 (8) :218-219.

[2]佟明光.浅议后勤社会化下的高校食堂管理.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 :107-108.

篇9: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思考

摘要:上世纪80年代,中央正式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现已经历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在这三十年间我国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的问题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实际,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化改革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高校后勤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领域,为实现高校后勤体制创新和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全面推行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经过30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以及不断地调整完善,我国高校后勤开始走上了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轨道,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师生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30年间取得的成绩固然可喜,然而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和困难仍无法忽视,形势不容盲目乐观: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如何处理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与高校教育的公益性的关系。所谓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为主,适合高校办学需要的法人化、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 。其核心就是使高校后勤進入市场,使市场成为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而同时高校后勤又必须保持将“树才育人”作为其最根本的职能,这是高校后勤工作的本源所在。众所周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不追求利润就谈不上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形势要求人们具有功利意识;而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高校在与企业、社区、社会组织进行的有偿性、慈善性、服务性活动中,需要履行公共责任,体现公益性的价值取向。它不仅具有公平性和公共性的特点,更有要求人们所必须遵守的教育规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的功利性和教育的公益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这也是“教育产业化改革”之所以饱受争议的根本原因所在。一言以蔽之,由于自身性质决定,高校后勤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化,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使高校后勤系统体现出公益性、服务型,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拿捏好高校后勤市场性和公益性之间的度,是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

(二)如何健全高校后勤的用人机制。实施社会化改革后,高校后勤的用人机制已开始由传统的大锅饭模式向现代化企业化模式转变,这一定程度上为高校后勤管理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后勤职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然而如今的高校后勤用人机制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健全的方面。

(三)如何规划高校后勤产权,使责权更加明晰。在我国高校中,相当部分的后勤实体并没有注册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全部资产属于学校,后勤实体仅仅拥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真正的所有权,因此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实施真正的企业化管理,更加无法真正的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而另一些学校虽然对后勤实体进行了工商注册,成为了独立法人,但基本都是国有独资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界限相对模糊,无法实现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 ,由于产权关系不明晰,在后勤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问题,诸如学校过多干预后勤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行为,后勤企业的经营受到掣肘;后勤企业的员工无法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企业经营,关注企业发展等等,造成了后勤企业管理权力的缺失。

(四)如何解决高校后勤企业市场竞争力低的问题。高校后勤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普遍显现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前文提到的缺乏专门的市场经营管理人才的领导和产权体制不明确的牵绊引起的 ,但除此之外,仍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首先,在过去旧有的体制中,后勤部门隶属于各个高校,学校出钱,后勤花钱,后勤部门既没有必要也不被允许去通过服务创造利润、增加积累,从而造成其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的活力。其次,许多后勤实体自身的实力比较差,由于没有获得国家的相关资质证书或资质等级较低,在残酷的市场中其竞争力极低,在某些市场领域,甚至根本就不具备进入市场的资格。以上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高校后勤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

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一)对高校资产进行属性细分,实施分类管理。按高校资产性质可将高校内的各种资产分为服务型、服务经营型、经营服务型、经营型 四种类型,按照不同性质的类型分别进行管理。服务型资产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公共环境设施、水电暖气设施、学生公寓等。服务经营型资产以为师生提供服务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为主要属性同时兼具市场经营性质,一定程度上参与市场竞争;经营服务型则以参与市场经营为主要属性,同时兼具一定的服务属性。根据不同类型的属性,选择不同的后勤实体运营方式,对于服务型实体可以选择后勤实体托管或代管,学校承担维护及服务费用的方式,如此学校能后享受服务,后勤实体则能获得相关的服务费用。

(二)完善用人机制,加强后勤实体队伍建设。高校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新形势下的高校后勤改革中需要:

1、开展对高校后勤在职人员相关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实现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和渠道,培训的对象既包括高校后勤的管理干部也包括在一线工作的普通工人,通过多种渠道加快人才培训。

2、更新用人理念,创新用人机制。在加强对已有人员的教育培训的同时要不拘一格的吸纳人才,人才的竞争力直接决定着后勤企业的命运,要增强对人才关键作用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科学的吸引人才,打破束缚人才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的体制障碍,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提升后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

3、建立健全高校后勤绩效考核标准,实施规范化管理。高校后勤的绩效管理应提升员工技能和工作成就感为目标,引导员工进行个人绩效计划的制定并实施自我管理。

(三)进一步推进高校后所有权改革。在我国高校后勤产权制动中,高校后勤资产的占有权在高校,终极全在国家,后勤只拥有经营权。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针对国有资产的处理方式主要由间接性管理和经营型管理等两种方式 。

(四)提升高校后勤实体市场竞争力。完善高校后勤实体用人机制以及推进高校后勤所有权改革会提高后勤员工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从主观上,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竞争力。但更应该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发扬创新精神,进行深化的探索。譬如在推行联办模式组件跨校的集团性后勤企业,在这一点上广东省的高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学院、湛江师范学院三校按联合办后勤的模式组建了湛江高等学校后勤集团,在各省、市、自治区等高校较为集中的城市由各校剥离出来的后勤实体联合组建的跨校后勤集团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在资金、技术、成本等市场竞争的各个方面都完成了优化,实现规模化经营,也是提高高校后勤实体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三、结语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高校后勤深化改革的方向,改革的前景是光明的,但其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制约着改革的因素仍有很多,因此,及时的发现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改革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唯有改革,唯有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换的新形势、才能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基燕.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思考 [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3)

上一篇:食物牙齿美白方法下一篇: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