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2024-08-10

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共9篇)

篇1: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2008年12月30日

永川日报

区委十二届五次全委会强调,生态环境建设不仅仅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我们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要求我们坚持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并重,实行城乡统筹,抓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三个关键,扎实推进“生态永川”建设,加快形成有利于节能环保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全区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面对农村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实际,要找准农村环境保护的切入点,加大城市反哺农村,消除城乡环境保护二元结构,科学解决农村改革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要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城市、乡村和农田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生态环境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做强生态工业,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态旅游,建设生态村庄,逐步改善永川生态环境质量。推进“森林永川”建设,全力建设森林城市。“森林永川”既是一项生态工程,又是一项富民工程,要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核心,加快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森林永川”建设。按照森林永川规划,大力发展通道林荫工程、水系林带工程、绿色乡村工程,主要营造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速生桉、杂交竹及其他经果林。

做强生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全委会要求掀起一场发展循环经济的革命,形成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同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创新发展理念,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模式。探索循环经济担保体系建设,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向循环经济领域投入,制定扶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培育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引导企业和园区建设走循环经济之路,着力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走高产出、低能耗、低污染的经济发展之路,将生态理念覆盖企业、产业、区域、社会、政府各个层面。

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推行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油、节电、节柴、节粮,积极推行动植物共育、混养和种养殖、沼气池配套组合,发展有机肥和无公害农产品,推进畜禽养殖沼气工程和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工程建设,建设生态农业园区,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副产品无害化,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

构建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是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身心愉快的旅游方式。要把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防止超过承载环境力的过度开发,杜绝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开发。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人文生态资源,以生态旅游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

建设生态村庄,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建立城乡统一的垃圾处理制度,以“村庄整治”和“土地整理”工程为抓手,以道路硬化、环境洁化、河道净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配套建设“五化一配套”为重点,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彻底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对主城区、产业聚集区、场镇重点是村庄进行综合整治,达到村容整洁、路面硬化、给水达标,厕所卫生、塘渠清洁、垃圾收集、住房适用、设施配套、村风文明的目标。

篇2: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中共郧县城关镇党委书记 郝天斌

2001年郧县乡镇合并,原大堰乡整体并入城关镇,大堰似乎实现了由“乡”到“城”的转变。事实如何呢?用老百姓的话说“换汤不换药”。城与乡的区别并没有因为行政区划的调整而有所改变,反而更加凸显出来,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区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对比中更加显眼:城区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工业、商业为主,而农村片区地处边、远、山、贫困地区,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区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周到,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出行难就医难入学难;城区逐渐成为工、商、住、旅的集聚区,农村却因打工经济变成 “386199”(妇女、儿童、老人的代称)部队的驻地;城区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地区也是不争的事实。十几年以来,城关镇也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这种城乡差距却始终存在,而且有加大的迹象。

随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调水在即,作为核心水源地、国家限制功能开发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已经成为城关镇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对于城关镇来说,以大规模的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破解二元经济结构难题走城乡共同繁荣之路显然又是行不通的。

面对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生态保护首当其冲、工业化促进城镇化行不通等诸多难题,城关镇发展镇域经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必须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探索改革创新的锐气,立足镇情,针对性的破解难题,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难题,关键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这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问题发出了“一号文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重点发展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关系密切的项目,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设施等。

要保一江清水向北流,城关镇的发展必须立足库区实际,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走绿色发展、绿色繁荣之路,把生态建设与保护落实到规划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充分彰显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自然生态的特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城关镇为郧县的中心,是十堰市打造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率先实现城镇化是城关镇的重要职责,也是大势所趋。于是,三个问题在破解中得到了三个关键词:农民增收、生态产业、城镇化。思路越来越清晰。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提出“实施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美丽中国”;十堰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十堰市生态滨江新区”的战略;随着郧县沧浪洲大桥的开工建设,301省道的改造升级,特别是连接城区的沿江大道建设,给城关镇农村片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子胥湖城乡统筹试验区作为全国城乡一体、社会转型和全面小康的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十堰生态滨江新区的延伸和支持,应运而生。

2012年1月,城关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十堰市润景园林有限公司生态园林项目落户城关镇堰河村,投资5000余万元,初步建成生态园林基地。经过初步发展,先后得到郧县、十堰党委政府以及各及有关部门认可,随后决定将子胥湖项目融入“十堰生态滨江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面积覆盖,大手笔规划,大力度支持,大幅度保障,大步子推进。随后注册成立湖北子胥湖集团,2013年初由郧县县政府在北京与湖北子胥湖集团正式鉴定协议,建设子胥湖城乡统筹试验区,首期开工涉及生态、民生的十大项目,自此掀起了以城关镇农村片区为主战场的建设新篇章。

子胥湖总体规划面积涉及12个行政村、60平方公里。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试验区,以城乡统筹、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子胥文化、新农庄、宜人宜居六大主题发力,努力打造全国城乡一体、社会转型、全民小康示范区。

试验区在政府主导下,企业投资,政企共建,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以生态环保为统领,借子胥文化发力,全面绿化整治,构筑田园都市;以建设宜人宜居生态区、城乡统筹示范区、绿色产业聚集区、转型发展试验区为目标,计划用八年时间打造生态滨江之城、田园森林都市。

在子胥湖城乡统筹项目区域内,实行种植、养殖、加工、旅游服务等多业并举,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农民在生态建设、营运中受益,农村适龄劳动力实现100%就业。城关镇在发展中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镇化,逐步实现城乡一体。

子胥湖城乡统筹试验区主打生态牌。着眼挖掘农耕资源、春秋文化和山水人文优势,着力打造生态有机农业、滨水园林湿地景观和田园森林都市为主的园林花卉、观光度假、生态文化、文体娱乐及旅游服务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人文、地理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着力打造生态产业。这里与郧县主城区唇齿相依,与十堰生态滨江新区隔江相望,滨临汉江,依山傍水,交通便捷,山环水绕,环境怡人,各种资源并存。乡村田园风光旖旎,民风淳朴;子胥文化悠久而厚重,梨花寨、茶马古道遗迹保留完整,文化底蕴丰厚。因而核心区以旅游、服务等基础建设为主,发展涵盖六个村,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子胥湖环湖路、游客服务中心、游艇码头、风情小镇、养老养生公寓、水上乐园、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山地主题公园、田园森林都市等项目。沿301省道、312省道沿线发展园林、果木、苗木、花卉产业和生态保护、农耕体验、果茶采摘、旅游产业开发,辐射带动沿线九个村。

试验区以保护性开发为主。通过全面绿化整治的举措,试验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植被覆盖率(草坪、森林)达到100%,无裸露土层,完全改变水土流失的现状,根绝水土流失。

试验区没有工业污染。工业以农产品加工、包装为主,不制造“三废”。准备建设的茶叶加工、茶饮料加工、果脯加工、果饮料加工等农业产业化企业,没有排放;生活污水实行雨污分排,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收集管网集中到城区污水处理站,完全杜绝向汉江直接排放。

在项目区内,只要愿意,所有农户土地、房屋可以流转、出让、出租给公司;凡是有劳动能力的农民都可以在果园、茶园、创意农业园、花卉基地、苗圃基地、公园公司等从事环卫、除草、种植、养殖、加工、物业等各项劳务和管理工作;居民集中安置进小区住高楼,五配套(水、电、路、通讯、健身娱乐)、五化(硬化、净化、美化、亮化、绿化)设施统一建设,广场、卫生室、幼儿园等公共服务机构和城镇化基础设施设施集中规划,农村居民生产方式、收入方式、生活方式逐步发生转变,文明素质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通过政企共建、土地流转入股、开放股权引资等方式,农村片区的村民变成股民,村委会变成公司,调动村民全员参与新农村的建设与管理,使农民成为实验区的参与者、支持者、建设者、发展者。农民离土不离乡,既实现了农村人口转移,又有效破解了“三农”发展难题,为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探索出一条好路子。

按照三年显雏形,五年见成效的规划要求,经过五至八年开发,子胥湖将成为鄂西北最大生态园林氧吧、十堰生态滨江旅游胜地、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示范区,成为中国汉江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

篇3: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在近期经济下行压力下, 最早走向市场的电力施工企业, 生存压力逐步加大, 发展空间更趋窘迫。“新常态”下我国电力工业呈现出速度和弹性系数“双降”现象, 电力基建行业步入煤电投资增幅逐年下降、新能源投资增长发力、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的“新常态”, 建立并强化企业乃至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 倡导诚信守诺尤显重要。在目前电力基建产业的实践中, 电力施工企业大多处于合同执行中的弱势、被动和不平等地位, 在坚持守信履约过程中, “树欲静而风不止”, 直面诸多“被失信”现象, 大力推进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改善行业生态迫在眉睫。

1 施工企业“被失信”现象严重

在电力基建产业链上, 施工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其上游是发电企业建设方、总承包方, 其下游是工程和劳务的分包商、材料设备和服务供应商。电力施工企业在合同上游, 需面对的是投标保证金额度高且回收风险大、工程进度款逾期难收且账龄长、结算程序复杂、结算周期冗长等困难处境;在合同下游, 需面对的是分包商和供应商合同履约失信、非理性催讨工程款压力大等风险, 上下游矛盾交织困扰, 电力施工产业生态极易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1) 投标保证金额度高且回收风险大, 挤占企业现金流日益严重, 增加电力施工企业财务费用和运营成本。电力工程资金密集, 随着火电机组向高参数、大容量、节能环保型发展, 电力工程标的额、投标保证金同步走高。2012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取消了原有的“投标保证金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的限定, 一些招标代理机构、发包方即由此大幅提高保证金额度, 并普遍附加“电汇现金”, 拒收银行保函等额外条件, 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迫使电力施工企业不得不加大市场投标力度, 导致年度投标保证金累计额达到或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20%成了“新常态”。而在投标保证金的退还过程中, 不按时退还、以各种理由延长退还周期的失信现象屡见不鲜, 甚至个别极端情况下电力工程已竣工完成移交了, 投标保证金仍未退还到位, 严重地影响了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 使其无法对下游企业全面合同履约的现象时有发生, 导致施工企业“被失信”。

(2) 工程进度款逾期不付现象多且账龄长, 直接导致电力施工企业经营困难。近年来, 电力工程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 为降低投资总额、缓解资金压力, 电力工程合同中甲方往往以低于75%甚至更低的支付比例拨付进度款, 由此导致电力施工企业不足以支付当期已完工程的直接成本;在安全文明标准、质量标准、工程进度、工艺和技术标准、工程签证等方面往往不按合同约定执行, 而是单方面确定以合同外甲方内部管理规定的较高要求为准, 又或在合同外指定设备、材料品牌、服务供应商, 导致合同乙方即电力施工企业的实际投入增加。在进度款拨付过程中, 常因融资问题、甲方内部层层审批问题延期支付, 或以进度款计量存在异议为由拖延足额支付, 或以承兑票据支付, 从而导致电力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逐年增加, 甚至部分应收账款账龄超过二年以上且数额巨大, 例如湖南某电力施工企业仅2014年末应收账款就达9亿元以上, 如此情况, 导致施工企业“捉襟见肘”, 时时“被失信”于下游企业。

(3) 工程结算常见不按合同约定程序, 人为复杂化, 拖长结算周期现象, 使电力施工企业处于“结算心无底”状态。近年来, 时有电力工程投资主体以各种理由, 在工程竣工结算时更换合同执行关键人员, 造成接手人员因不熟悉合同执行情况而要求对工程量、过程签证、合同价款等重新认 (审) 定;或在合同条件以外将企业内 (外) 部审计资料作为结算办理条件, 导致工程结算程序复杂化, 结算周期拖长。在工程审计委托中, 建设方大多约定审计单位以结算审减额为付酬基础, 使审计单位成为了“利益相关方”, 有失审计公允。与此同时, 在施工阶段工程技术条件变化、工程量变化、设计变更、工期调整等合同内容变化, 电力施工企业难有平等的议价话语权, 在结算阶段按照“有变有赔原则”办理索赔时, 也面临上述困境。电力施工企业工程竣工交付后, 结算难、质保金回收难成为普遍现象, 结算周期达二年以上不在少数。由此导致电力施工企业无法及时与下游企业办理结算, “被失信”常常不可避免。

(4) 下游分包商和供应商合同失信风险大、管控成本高。电力施工企业与下游分包商、供应商的合同先天存在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电力工程专业分包商良莠不齐, 资质管理信息分享渠道不畅通, 一些分包商背地进行资质挂靠、违法转包, 施工中偷工减料, 违规降低安全投入和工艺投入, 降低安全、质量标准, 拖欠、克扣员工工资;部分供应商以次充好, 拖延交付时间, 这些都导致电力施工企业合同履约“被失信”风险加大, 管理成本增加。

(5) 下游分包商与供应商非理性催讨工程款, 严重影响电力施工企业社会信誉和形象。电力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高企, 难以及时足额支付下游分包商与供应商的款项, 直接导致应付账款逐年走高, 资金链紧张近乎断裂, 而电力工程专业分包商、供应商多为资金周转能力弱的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 在面对工期延长、成本增加、工程款支付延期等风险时, 动辄以撤人、停工相要挟, 甚至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 甚至个别企业怂恿或迫使农民工采取极端行为施压, 严重危及到社会稳定。

凡此种种, 无不使电力施工企业为维持企业发展、维护企业信誉的努力与回报极其不成正比, “被失信”的无奈严重妨碍电力基建产业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不利于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电力基建领域亟待改善产业生态, 加快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为贯彻国务院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精神,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2015-2020年) 》, “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深刻认识到了电力企业在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不断开放的环境下, 自身和上下游产业链各种失信行为相互交织的影响, 创新提出了“行业信用链建设”概念, 并在推进电力行业产业链中电力企业、供应商企业、电力客户三方诚信建设中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措施, 并制定了《电力企业信用评价规范》《电力行业供应商信用评价规范》等一系列的评价标准、规范和要求, 着力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培育行业诚信文化, 改善行业发展生态。诸如此类的手段, 不失为改善产业生态环境的必要之举, 是促使电力市场规范运作必要保证。

电力施工企业受到上下游供应链及需求链各种失信行为相互交织影响, 难以独善其身, 对加强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深刻的切身体会和迫切的主观愿望。今年全国的“两会”期间, 全国人大代表、国电湖南宝庆煤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定军提出“关于发挥试点先行、央企引领作用,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中, 客观、公正地指出施工企业“被失信”现象严重, 个别的循环债务已危及到社会稳定, 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倡导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甲乙双方在合同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在电力建设中的利益是共同的, 要“双赢”“共赢”。这些由建设方角度提出的观点, 是先进管理理念的代表, 是电力市场未来方向的代表。如果通过电力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 全面推动上下游企业的信用建设共进, 将有效缓解电力施工企业身处“被失信”风险的“风口浪尖”上的被动局面, 有益于电力建设健康发展。

电力基建领域推进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需要上下游企业高层充分认识到“诚信履约”的重要性, 自觉守信, 严格履约。二是需要上下游企业坚持将“合作共赢”的理念贯穿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 充分尊重产业链中各企业在各类合同中的主体对等地位, 共同维护合同的严肃性、权威性。三是需要在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框架下尽快建立企业信用联合奖惩机制, 形成守信向心力与影响力、失信震慑力与约束力, 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3 结束语

篇4: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今年,清涧县围绕中央、省、市扩大内需投资争项目,在认真筛选汇总、多次会议集体讨论基础上,确定了6大类6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70多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0.1亿元,涉及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特色产业等众多领域。

一是首当其冲地抓好作为帽子工程的“两场”建设项目。县城污水处理厂与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是市委、市政府指定完成的死任务与硬性指标,必须在6月底完成。要求相关部门、乡镇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抓进度,赶工期,确保项目快速推进,确保如期建成投运。

二是千方百计地抓好制约发展瓶颈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黄河大桥及引线、沿黄公路、清石二级公路(清辛段)、绥清高速、西城区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环城南路、河西北路、县乡道路建设及养护工程等项目,是长期以来困扰清涧加快发展不可逾越的巨大难题,是广大群众渴盼已久、梦寐以求的美好向往,经过历届领导、在外各界人士等几代人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目前已提上议事日程,列入重点项目,

或续建,或在建,或争取。

三是一如既往地抓好示范辐射的城市建设项目。城市建设发展,离不开旧城拆迁改造与新区拓展开发。华顿国际大酒店、粮油综合市场与廉租房3个建设项目,县城南门至城建局家属院、南坪综合楼、灯光球场、柴市巷、岔口原征稽所旧楼5个搬迁改造项目,旧车站、淀粉厂、赤土沟、老坟湾、天波桥桥头、稍门沟沟口、公路段旧家属区、王家湾河坪区8个综合开发项目,是清涧县今年城市建设的重头戏。县上要求所有参与负责部门、乡镇与单位务必抓住有效施工的黄金季节,运用市场化手段破解资金制约因素,盘活资产,加紧建设,进一步提升县城的品味与档次。

四是不遗余力地抓好群众受益的民生建设项目。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过上饭有所食、衣有所穿、住有所居、学有所上、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幸福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公共财政的阳光、共享发展成果。县城“三供”(供暖、供水、供气)工程、县医院搬迁、清涧河综合治理景观工程、河堤工程、笔架山休闲广场、岔口广场、市政配套工程、城区市场建设项目与笔架山生态、休闲、旅游综合建设工程等,是清涧县今年的民心德政工程。县上要求相关部门要竭尽全力,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用务实的态度与作风赢得人民的信任。

五是持之以恒地抓好深化发展的招商引资项目。要切实抓住各种招商机会,坚持多角度争取资金,积极宣传年产60万吨工业盐园区建设、年产60万吨兰炭生产线与年产240万吨冶金焦、煤化工一体化建设项目,力争让其及早“名花”有主,促使项目及早落地开工、及早建成投产。

六是毫不放松地抓好统筹兼顾的产业与农业农村项目。没恒心就没恒业(产业)。没恒业(产业)就没恒产。要让农民捌有同定的收入,离开稳定的支撑产业是无法保证的。今年的产业与农业农村建设项目,主要有百万亩红枣基地、油气开发、双红旅游、新农村示范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同、农村能源、养殖基地建设、红枣烤炉、勤工俭学聚广艺雕厂等。要求所有涉及乡镇与部门、单位切实将其摆在突出位置,精心组织落实,确保建好管好用好,发挥应有效益。

篇5: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筠连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刘朝平

筠连县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效能办的指导帮助下,深入贯彻“三项制度”,以开展“三新”(新作风、新效能、新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和加强政务中心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对于加快推进“绿色煤都”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选好三个载体,重在一个“实”

(一)开展好一个活动。我县根据省、市有关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要求,成立了“三新”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从机关部门中抽调了6名同志到“三新”办集中办公,专门负责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建设日常工作,为转变机关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今年4月下旬开始,在全县部门机关中开展了“新作风、新效能、新发展”主题实践活动,重点以查摆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线,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单位存在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一些执纪执法干部中存在的吃拿卡要、办事拖拉、作风飘浮、纪律散漫、执行力差等问题。自活动开展以来,机关干部上班迟到、早退、溜岗、打游戏、聊天等现象得到了有效整治,工作更加务实,形象得以提升,得到的来机关办事的群众广泛好评。

(二)打造好一个平台。县委、政府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推进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平台。一是加快政务服务中心场地建设。县政府投入100多万元装修扩建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大厅由原来的不足500平方米扩展到1554.3平方米,扩建后的办公大楼在功能上将集审批服务、公共服务和产权交易为一体,目前装修工作进展顺利,预计春节前可投入使用。二是完善政务中心运行管理机制。从

全县业务目标考核中划出2分纳入政务中心实施考核,并制定了政务中心窗口部门和窗口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办法,每月一次考核,每月一次奖励。三是延伸服务网络。在抓好省、市、县三级网络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政务网络体系向纵深发展。在塘坝乡开展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建立综合服务大厅,实行开放式办公,将大调解中心、便民服务站、村三职干部集中到大厅办公。同时,在筠连镇、武德乡开展县、乡、村三级代办试点工作,将服务窗口前移至村或社区,实行全程代办服务。

(三)利用好一个系统。充分利用全省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对各部门行政审批行为的监督。建立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协调联系制度、月通报和月分析制度,实行零办件和低效能重点督办制度。到目前为止,已对4个部门20项零办项目进行跟踪督办,组织了联合检查组对8个部门效率进行了检查,对2个部门行政审批项目进驻不全启动了问责程序。

二、创新三个机制,重在一个“优”

(一)创新“四个一线”机制。一是在“一线”了解情况。完善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要求领导干部从办公室走出来,深入群众中去,增强调研的深入性、针对性和主动性。二是在“一线”落实任务。全面推进“菜单式工作法”,要求各部门细化并制定每月工作任务“菜单”,建立工作任务执行台帐,定期述职交帐。三是在“一线”解决问题。推行领导干部现场办公制度,要求镇乡党政领导每月到村(社区)、企业现场办公不少于5 天,县级部门领导每月到镇乡、村(社区)现场办公不少于2 天,零距离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在“一线”体现效果。健全绩效考评机制,组织村组(社区)干部、群众代表、党员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干部和企业业主等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绩效进行测评打分,根据群众测评的公认程度确定班子和干部绩效的优劣。

(二)创新“三个分析”机制。一是由监察部门牵头,围绕项目审批进行流程分析。针对项目审批过程中出现的繁杂、拖沓、停滞等问题,对问题的每一环节进行逐一查摆分析,找出阻碍项目审批的结症所在,依法进行整改和处理。二是由信访和群众工作局牵头,围绕群众诉求进行流程分析。抓住倾听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问题这条主线,深入分析和查找机关效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由县委政府督查室牵头,围绕执行政令进行流程分析。针对一些乡镇和县级部门在执行上级决策部署等方面存在的政令不畅、执行不力、影响机关效能的问题,重点查摆政令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根本原因,切实解决影响效能的执行力不强的问题。

(三)创新“四个服务”机制。一是推行“门诊式”服务。在政务中心大厅建立“企业审批协调服务窗口”,从镇乡和大学毕业生中选派人员在窗口坐班,对企业要求快速审批事项,立即启动联合审批程序。二是推行“急诊式”服务。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要求,制定了工作程序和实施方案,由县政务服务中心牵头,各部门确定一名领导和经办人员专门负责,对企业要求特事特办的事项,各部门启动特色特办程序。三是推行“出诊式”服务。针对离城较远的镇乡和部分企业,通过镇乡便民服务站无法代办,必须本人或企业法人到场才能办理的事项,由牵头部门组织,相关部门配合,实行上门服务,现场受理,现场审批。四是推行“会诊式”服务。建立重大项目审批协调联席制度,由相关县领导牵头,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协调会,对重大项目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的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会诊,实行现场办公、会议审批、监察督办。

三、突出三个关键,重在一个“效”

(一)突出制度建设,确保管理规范。在全面落实“三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干部工作日志公示制度》、《干部工作笔记调阅制度》、《基层

群众恳谈日制度》、《“两代表一委员”社情民意反馈制度》、《领导干部现场办公制度》、《岗位责任制》、《否定报备制》、《服务承诺制》和《同岗替代制》等九项工作制度,制定印发了《机关作风及效能建设问题处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机关内部管理,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二)突出流程优化,确保审批提速。一是最大限度地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对保留的273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限进行逐项会审,做到程序最减、环节最少、时限最短,通过清理压缩,共削减审批环节280余个,减少时限3936个工作日,各部门平均承诺时限普遍压缩50%以上。二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审批速度,大力优化审批流程。大力推行联合审批、代办帮办、预约办件等快速审批方式。到目前为止,共开展各项联合审批180余次,为40名服务对象开展预约审批服务,在筠连巡司日产4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审批过程中,积极组织各部门开展代办帮办的做法,创造了筠连历史上重大项目审批的最快记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肯定。

(三)突出效能问责,确保监督有力。一是严格“五步”问责制。对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定期派出专项督查工作组,采取定点督查、定向巡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形式,扎实开展效能监察。目前,已开展33次,向责任单位发出《行政效能提示书》、《行政效能告诫书》、《行政效能整改书》12张,有26个单位和37名干部被通报批评。二是加强对机关干部的诚信监督。对工作中不诚实、政绩上弄虚作假或不如实提供去向的情况的记入干部诚信档案。目前,已有1名科级干部不诚信被查实,4个单位被亮“红灯”和“黄灯”。三是推行干部卸职待岗制。对机关工作人员、村(社区)组干部不服从组织决定和安排,工作中“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不作为或乱作为,影响

篇6: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旬阳县红军乡茨坪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沼气的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对旬阳县红军乡茨坪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沼

气的调查研究分析,指出了该县在发展农村新能源建设的成功做法,并针对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提出了有利于农村新能源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沼气能源;改善人居环境;后续服务;对策建议

旬阳县实行以“畜沼园”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圈、沼、厕、厨、园“五位一体”建设,打造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县,成为推进村域经济突破发展的新模式。红军乡茨坪村在整村推进的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沼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地位,为农民在产业发展、增加收入、美化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省组织的沼气建设大回访中,我对该村发展沼气进行了具体的调研。

一、茨坪村的基本情况

红军乡茨坪村,地处旬阳县东北部,双河的上游,蜀小公路穿村而过。全村8个组,460户1687人。有土地面积3786亩,其中水田422亩,旱地3364亩。全村总面积22.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 26934 亩。由原来的三个村合并,是个典型的中高山村。该村作为革命老区,受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限制,属于落后的贫困村。自从2009 年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村开始,注重把沼气建设作为该村改变村容村貌的首要项目来抓,按照县上确立的“畜沼园”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圏、沼、厕、厨、园“五位一体”建设,打造农业循环经济示范村,人均收入达到3300元。全村已建沼气 148 座,开始使用85座。

二、茨坪村实施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和做法

茨坪村整村推进,属于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项目,将住居在沟岔高山的农户,通过移民搬迁“一建三改”进行建沼气,结合改路、改水、改房和庭院绿化美化,彻底改变了项目实施前“厨房烟熏

火燎、居室黑暗杂乱、厕所臭气难闻、人畜粪便随意排放、蚊

蝇成群、雨天污水横流”的落后状况,基本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环境卫生彻底改观,流行

性疾病明显减少,农村面貌和农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特别

是沼气项目的推广,为新农村的面貌改观,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效益,确实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从而进一步改善了该村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卫生,实现了燃料、肥料、饲料有效转化和农业废物的回收利用,节约了林木资源,减少

了污染,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奔小康的步伐,促进农村

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在调查中,重点对全村建立的三个集中搬迁点进行了了解。该

集中点共有搬迁户40 户,新建和改建户建设沼气40户,村上为

每户制定了具体的目标规划,户有

一、两亩基本农田,三到五

亩经济园,户养五至十头猪,沼气做饭又肥田和园。很受农民

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该村上集中点的蔡乾太、王茂宏等农户,建了8立方的沼气

池,从5月份沼气池投入使用至今5个多月,供3-4口人的炊事(做

饭、烧水)之用,仅此一项家庭节约生活能源投资650元,沼渣、沼液直接抽到院落小菜地使用,此项又节约生活开支200多元,并且人、畜粪便入池发酵,既杀虫灭菌,减少了污染环境,又

获得优质能源和肥料,沼渣、沼液上水田,成为很好的生物肥

料,今年秋季粮食产量增产每亩100多斤。改变了过去做饭靠烧

柴的局面,出现了沼气灶做饭有火无烟无灰烬,干净卫生,彻

底改变了过去农户家庭院落、圈舍“脏、乱、差”的卫生状况,大大改善了农民生活卫生环境。全村今年建好的148座沼气池,已投入使用的85座,就为农民节约开支近20万元,促进了农村

经济快速发展。

三、沼气项目的实施给该村直接和间接带来的效益

一是沼气改善了农村面貌。在该村的民居中,整齐的楼房,房前宽敞的道场,再没有过去门前左厕所,右猪圈,夏天苍蝇

和蚊子乱飞,没有了旱厕和畜禽圈蚊蝇孳生繁衍的温床,由于

建沼气池的同时进行三改,即改旱厕为水冲式厕所、改牲畜圈

舍为硬地可水冲圈舍,从而改变了农村过去脏、乱、差的卫生

状况。沼气的推广,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二是沼气促进了退耕还林、林特生态建设。经调查了解,农村沼气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缓解农村能源紧缺的局面,减

少林木过伐的使用量,保护了森林植被。过去为了生活用柴,而滋生的纠纷也少了,山上绿了,河里的水清了。该村1912亩

退耕还林得到了巩固,生态大大好转。村民们说:有了沼气,就不用砍柴了,山上的树,也没人砍了。

三是沼气促进了新能源建设。建一座8立方米的沼气池,正

常使用情况下,可解决4口人农户的正常生活燃料,年节柴二十

立方,节煤1吨,可节约燃料费1500元左右。

四是沼气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收入。在今年刚开

始使用,沼渣、沼液没有完全综合利用的情况下,一座8立方米的沼气每年大致可节柴20立方,煤1吨,节约燃料1500元,预计

全年可提高收入1500元。同时沼气节省了劳动力,减轻了农村

妇女的劳动强度。

五是沼气改变了农村的卫生状况。推进沼气建设,可减少

农药化肥和空气污染,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减少蚊绳繁殖,减少疾病传播途径,带动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作用,达到了改变农村面貌的要

求。仅此该村今年就减少化肥使用20多吨。

六是沼气建设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根据入户实际测

算,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年产沼气400立方米,既可用作

生活燃料,又可用来日常照明,每年减少燃料和电费支出

300-400元左右,利用沼渣对农作物进行浇灌、施底肥、追肥,可减少化肥的支出400元左右;利用沼液浸种,可以增加出芽率,提高幼苗抗病、抗虫、抗逆能力,增加粮食产量8%-10%;沼液

用于叶面施肥,可有效杀灭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每户养二

至三头猪,可供正常使用,全村实施沼气后,养殖业增长了50 %,新增养殖户80 户。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折算

起来,建有沼气池的农户一年可增收1500至2000元,为农民增

收开辟了新空间。

四、存在问题及后续服务的建议对策

在沼气回访的调查中,虽然该村的沼气项目推广的很好,群众

热情高涨,认同了这一新科技,但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总体在建和建起的148户中,能正常使用的只有85户,尚有

55户不能正常使用。原因是有部分户养殖规模不够,沼气所需的原料不足,还要继续加大养殖牲畜数量,确保有足够的原料

供应,以达到供料充足,到能正常使用。

二是选址不当。该村所处秦巴山区,山高沟深,受地理环境限

制,部分户把沼气池选在低洼地带或沟边,不符合沼气池选址

要求,出现有积水、露气进风等问题。需要在选址中,规避低

洼地带。已建的要采取措施进行排水、勾缝密封,确保所建沼

气能正常发挥作用。

三是少部分户技术力量不足,建设的户多,技术员难以在每个

环节到位指导,致使在安装的沼气部分部位达不到技术要求,而不能正常使用。应加大项目村的技术培训,扩大技术推广范

围,使农户达到能建,能管,能用。对个别文化程度低的农户,要派技术员逐户进行检查,逐部位检测,使所建沼气达到技术

要求,尽快正常使用。

四是加大沼气的管理,从项目的实施和服务,资金和物资的使

用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要进一步做好沼气的安全使

用常识培训,技术员要定期上门检修。可尝试开通沼气热线服

务,使农户遇到沼气使用故障后,能随时拨打电话咨询。

通过茨坪村的沼气建设及使用情况看,沼气作为一种新能源,在农户的人居环境综合改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洁净、美化、综合利用作用,必将成为引领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村循环经济的有效载体,成为农民增加收入致富奔小康的富民项目,发挥其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中国能源建设发展报告》,《旬阳县统计报表》

调查人:胡玲,女,技术干部,农业助理农艺师。单位旬阳县农业局能源站,地址:旬阳县商贸街号,邮编:电子邮箱:985389447@qq.com

2011年6月29日

篇7: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农村和城乡过渡带的生态规划建设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对我国城乡一体化中生态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原理及国内外优秀案例分别对城市、城乡过渡带和农村的生态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字:城乡一体化生态规划建设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城乡一体化不仅是指经济产业的一体化,同时也包括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1. 我国城乡一体化中的生态规划现状

城乡一体化在我国的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是改革开放后到1980年代中后期,是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探索阶段;二是 1980 年代末期到 1990 年代初期开始对城乡边缘区进行研究;三是1990 年代中期至今,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臻完善时期。到目前为止我国城乡生态规划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伴随着挑战。

1.1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就非常重视城市生态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是1992年,国务院还印发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将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升到国家政策的角度,代表着党和国家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高度重视。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建设生态省市,海南省成为第一批重点建设的生态省,紧随其后的山西、福建等省也加快了建设步伐,到了本世纪初,已有包括广州、上海在内的20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愿景。

1.2城乡过渡带的生态规划现状

城乡过渡带是一种不同于城市和农村的特殊系统,它是城市生态系统与农村生态系统的交接地带。我国目前城乡过渡带的生态规划建设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城乡过渡带的经济可以依托于城市得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城乡过渡带一般都拥有较好的自然资源,可以通过对其生态与景观的保护与规划使之更好地衔接城市与农村生态系统,并由此带动城郊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1.3农村生态规划建设现状

我国农村生态规划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有一部分地区由于生态环保意识淡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等原因使得当地的生态系统被破坏。同时农村的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问题也应该引起更大的重视。

2.国内外优秀案例

2.1中新天津生态城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中新天津生态城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和科学管理的规划理念,聚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造就自然、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致力于建设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城市。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效循环。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的生态人居系统;注重与周边区域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及政策的协调,实现区域协调与融合。

2.2日本北九州

日本北九州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其具体规划包括:环境产业的建设(建设包括家电、废玻璃、废塑料等回收再利用的综合环境产业区)、环境新技术的开发(建设以开发环境新技术、并对所开发的技术进行实践研究为主的研究中心)、社会综合开发(建设以培养环境政策、环境技术方面的人才为中心的基础研究及教育基地)。市民积极参与,政府鼓励引导,是北九州生态建设的经验之一。为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北九州开展了各种层次的宣传活动,例如,政府组织开展的汽车“无空转活动”,制作宣传标志,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家庭自发的“家庭记账本”活动,将家庭生活费用与二氧化硫的削减联系起来;开展了美化环境为主题的 “清洁城市活动”等。

3.对城乡一体化中生态规划建设的建议

城乡生态规划建设的实施一方面需要国家通过立法的手段来硬性制止一些破坏生态的行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向人们普及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从而从根源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城市生态规划建设主要取决于工业,因此可以将生态学原理应用到工业发展中,通过政策的优惠和引导将相关企业集聚到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城市交通对于城市生态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汽车尾气的排放也成为破坏城市生态的重要因素,因此绿色出行的提出很有必要,目前已有不少城市提供了公共自行车供市民使用。

城乡过渡带的生态建设可以依托于原有的自然资源把开发旅游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同时也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另外城乡过渡带可以利用本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工业和特色农业。

农村生态规划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减少源头上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像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

参考文献:

[1]浅谈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规划建设 郑斌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版2012年第6期

[2]浅析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建设杨燕鸣(抚州市临川区城市规划管理处,江西抚州344000)

[3]城乡过渡带景观特征与规划建设探讨张国斌,李秀芹(黄山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安徽黄山245041)

[4]于伯华,张金萍,郑新奇.城郊生态过渡带的特点及建设模式(九)———以济南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3):11-13.[5]王如松.生态建设的三大理论支柱.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M].北京:气象出版

篇8: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一、生态文明的本质及要求

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 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与积累。

可见, 生态文明有着与传统文明截然不同的世界观, 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是一场从观念到行为、从表层到深层、从局部到整体的深刻的、彻底的变革和转型。而传统经济学思维框架是建立在以线性假定和还原论为主要特征的线性分析范式基础上的, 以为只要通过研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就可以把握整体, 解决了各要素的问题, 就解决了整体的问题。这种对事物之间关系的线性假设导致了对现实系统的过分简化, 不能给予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合理的解释。面对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 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分析范式, 应用非线性系统范式研究自然—经济—社会生态复合巨系统的演变规律。即从还原论发展观向系统观转变, 从把城市与乡村对立、城市与乡村割裂转变为城市和乡村统筹发展、协调发展, 从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转变为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 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共生共荣。

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城乡关系

1.城乡关系的演进

农村与城市是两种非均质的地域经济空间。农村, 这个人类社会最初的空间组织形式, 或是以血缘、亲缘, 或地缘等关系网络构成的生活共同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周期长,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家庭成为了最基本的生产和经营单位, 形成“大分散, 小集中”的人口空间分布状态。而城市则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而形成的新的空间组织形式。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非农业生产活动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需求上都具有很强的空间集中性, 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 存在着广泛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有着很强的产业分化及演进的特征。如马克思所说:“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1]

城乡关系指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乡村两个端点间的经济交往和要素流动关系。[2]主要涉及到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其根本指的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城乡关系始于城市的产生, 且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客观存在。在农业社会, 农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主导地位, 城市依附于农村, 城乡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乡村为主导。发端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变了城乡关系的性质。工业革命冲破了自给自足的乡村自然经济的束缚, 使得资本和人口在机器大生产中高度集中, 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急剧增加。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生产要素流入城市, 工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部门, 乡村日渐成为了城市粮食、资源和工业原料的单纯供应者, 并依附于城市的发展。而经济的主导地位也从农村移向城市, 城市成为城乡关系的主体, 成为人口主要的聚集地,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此同时, 由于农业和工业在经济上的巨大差异, 乡村和城市的地域分工也越来越明显, 导致乡村和城市在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 城乡关系走上了分离的道路。

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 西方国家的城市发展先后进入了郊区城市化阶段, 中心城市和郊区形成了相互竞争、相互依存、彼此分离、相互对立的局面。在中心城市, 昂贵的地价、拥挤的交通、恶化的环境既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也不宜于居住, 这与郊区低廉、宽敞的土地、清新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城市中心聚集效应逐渐下降, 郊区聚集效应逐渐上升。进入70年代, 西方国家城市与郊区的分化加速, 呈现分散化、多中心格局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征。相比工业化时代的集中化发展, 新型城市化具有完全不同的表征, 一方面是以制造业为标志的工业向郊区转移, 另一方面是城市人口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转移。如美国1950年有64%的城市人口住在市区, 而到了1980年, 却有58%的住在郊区。城乡空间结构以及城乡关系的变化, 意味着新的城乡关系重构的开始。

而发展中国家包含中国大多是在20世纪中期, 才步入工业化的轨道。由于在我们建设起步时, 深受城市偏向和二元结构理论的影响, 选择了以重工业为主的计划赶超型工业化道路, 并通过城乡体制性分隔和政府主导的资源强制分配机制, 在较短时间内构建起了国民经济工业化体系。然而这种“工业优先、城市本位”的建设方针导致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发展长期迟缓, 农民收入普遍低下, 城乡关系从分离走向对立。改革开放以来, 在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基础上,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共同作用更是加剧了农村人财物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 大量资金流向城市, 大量人才流向城市, 大量土地被占用, 而废物、垃圾、污染却向农村扩散, “三农”问题越演越烈, 城乡对立日益加剧。

2.互利共生的城乡关系

工业文明导致人类同自然界的疏离, 人类要想恢复一种合乎生态的存在方式, 根本的是要用更文明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与工业文明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同, 生态文明把人与自然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认为人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其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 并且是以自然界尤其是以人类生态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及其社会的方向演化发展为前提的。

城市和乡村是一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缺一不可的两个子系统。乡村生态系统对于城市不仅具有自然生产的服务功能, 还具有维持人类生存环境相关的服务功能。[3]如维持生物多样性, 调解气候和物质循环, 减轻自然灾害, 保持和改良土壤, 净化环境, 以及感官、心理和精神调解, 美学和旅游价值等,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这种生存不仅是供给意义上的, 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态性的保障。从根本上说, 城市不能离开乡村, 乡村也不能离开城市, 城市与乡村关联共生, 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环境, 相互依存, 协调发展。因此, 不论是城市的建设还是乡村的发展都要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如芒福德所说:“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 城与乡同等重要, 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 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4]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构建城市与农村和谐共生的新型关系, 使城乡由对立走向一体化的过程。

三、城乡一体化的系统内涵

中外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表明,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生产力及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由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的历史过程,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作为过程,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过程, 根本的是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要素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优化配置的过程。作为终极目标, 城乡一体化要彻底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 最大限度地缩小现存的城乡社会差别, 实现城乡共享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城乡一体化内涵极为丰富, 它涉及到城乡人口结构变化、空间结构变化、生态结构变化、社会结构变化、经济结构变化等方面, 是一定地域内城乡两个系统的人口、空间、环境、社会和经济等要素的协同、融合发展。说到底,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两大异质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复合而成的系统演化的过程。总之, 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 不是要把农村都变为城市, 农民都变为市民, 而是要将城市和乡村按照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统筹其发展, 以实现系统整体功能最优。

四、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思考

按照生态文明观的基本要求,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 必须注重体系建设, 克服简单化倾向,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一要贯彻公平原则, 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 即不损害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体系;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 即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农村、农民的发展为代价。二要贯彻整体性原则, 以实现区域整体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 即要注重城市、乡村各子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协同, 最大限度地减轻区域的生态负担, 实现城乡自然、人口、经济、社会、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2.坚持城乡统筹原则, 走城乡差别化协调发展道路

城乡统筹就是突破城乡二元化的发展结构, 实现城乡空间、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结构一体化。其中, 城乡空间结构一体化是基础, 它既是城乡经济运行的结果, 又是城乡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也是城市化进程中诸多问题产生的源头。城乡空间结构的优化核心是土地资源配置如何实现生态效益最优化、经济效率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因此, 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统筹城乡交通、通讯和基础设施的布局, 统筹城市化的规模、经济布局、人口分布, 切忌简单地照搬城市建设模式改造农村、农业。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尊重固有的城乡差别。如从生产来讲, 乡村是以农业、家庭经营为主, 城市以工业、企业为主;从消费水平和方式来讲, 农村的消费是低水平、低成本、循环式的, 任何东西都可以得到循环利用。如果把城市与农村搞成同一种发展模式, 其实就是“同性恋”, 不可能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

3.坚持系统协调发展原则, 发展循环经济

系统运行的基本模式是循环。与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传统线性经济模式相反, 循环经济模式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 通过循环利用, 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 形成资源——产品——污染——资源的可持续循环模式, 最大限度的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建立起共融共生的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体系。一是把消耗资源的城市中心和以生产为主导的农村外围地区有机联系起来, 作为一个完整统一的生态系统对待;二是要尊重农村、农业生态系统演化的特点, 注重生态保育和环境保护、提升乡村生态系统的效率, 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而不是简单地在农村发展工业, 盲目地进行城市化改造, 破坏生态环境, 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

4.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 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自组织的, 不能完全为人们左右和控制,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又离不开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他组织活动。城乡一体化是一种自组织和他组织复合发展的过程, 遵循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自组织规律, 咨询生态系统演进内在规律以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适时、适度地利用他组织机制, 引导其有序发展, 是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途径。

总之,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 推进城乡一体化, 必须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 从维护城乡整体利益出发, 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乡共生发展。

摘要: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 它有着与传统文明截然不同的世界观。本文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解析城市与乡村的互利共生关系, 探讨城乡一体化的系统内涵, 提出统筹城乡共同发展、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系统观,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 陈甬军, 景普秋.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理论及发展目标预测[J].经济学动态, 2008, (09) .

(3) 于贵瑞, 谢高地, 于振良等.我国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几个重要生态学命题[J].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7) .

篇9: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一、必须正确把握机遇和挑战的关系,既要敢于面对困难,又要勇于担当责任

“十二五”是我省环境保护工作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一是治污减排的压力继续加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能源资源消耗还要增加,环境容量有限的基本省情不会改变,治污减排指标在增加、潜力在减小,在消化增量的同时,持续削减存量,任务十分艰巨。二是环境质量改善的压力继续加大。人民群众对享有良好环境的新期待有增无减,水、空气和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任务非常复杂。三是防范环境风险的压力继续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呈高发势头,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不容忽视,保障环境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当前我省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经济增速出现了下行的迹象,招商引资、推进项目、提速增长的意愿会更加强烈,这就有可能出现一些局部“过热”和落后产能“死灰复燃”的现象,更进一步加重环境保护压力。这些都需要我们以更大决心、付出更大努力去解决和克服。

同时,也要看到诸多有利条件,我们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一重要论述,是党中央从现阶段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深化认识的重要战略成果,是我们新时期推动科学发展的方向和指南。二是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前不久召开的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着力改善“两个环境”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省人大将水污源治理作为一号提案督导推进,省政协把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作为一号提案着力推动,省委、省政府正在起草关于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实施意见,下一步还将召开全省着力改善“两个环境”的大会,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出台。所有这些,将为我们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增添无穷的动力。三是生态环境建设已经奠定了坚实基础和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组织、物质、制度和社会保障基础得到了有力加强。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在机制体制创新、政策法制建设、基础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进工作的举措经验也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可以说,虽然我们受命于环境保护最艰难、最复杂的时期,但更处于环境保护最受关注、最受重视的时期。善识机遇者,揽先机;善抓机遇者,赢全局。面对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机遇,我们必须百倍珍惜,因势利导,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努力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必须正确把握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既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又要注重在保护中发展

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提出了“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一新时期环保工作的基本方针。环境与经济两者关系日趋紧密,不可分割。只有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实践证明,脱离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就是缘木求鱼;脱离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必然竭泽而渔。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始终是摆在我们各级政府面前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局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省委、省政府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提出着力改善“两个环境”的重大战略,高瞻远瞩,意义深远。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就是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提升生活质量,就是要把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发展进入转型的轨道,把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同时,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优化和保障作用、对经济转型的倒逼作用,把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必须正确把握依法行政与服务公众的关系,既要敢于说“不”,又要善于说“行”

环保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执法监督是环保部门的基本职能。作为环保部门既要有敢于执法的气魄,又要有善于执法的智慧。要依法执法、严格执法,体现出为环境把关。一要用好“调节器”,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和执法监管,促进宏观调控,以《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基础,统筹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空间格局,促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二要用好“控制闸”,为不欠新账把好关口。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标准和审批程序,通过听证会等多种方式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确保阳光操作。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控制“两高一资”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三要用好“晴雨表”,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综合分析行业规划环评信息,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为结构调整出谋划策;要综合分析区域环评信息,对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优化发展提出建议;要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对经济总量、投资方向、结构调整提出意见。四要用好“撒手锏”,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一方面,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另一方面,要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体现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监管和执法中,做到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强化监管与热情服务相结合,杜绝粗暴执法和行政不作为行为。要讲究执法的艺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取得相关部门的配合。要坚决制止以强化监管为由,随意抬高门槛,人为设置障碍,故意刁难企业现象的发生。要主动为基层和企业想办法、出主意,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要牢固树立“为发展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思想,绝不能简单说不行就打发企业一走了之,绝对不能办的要说清为什么不行,能想办法办的要告诉企业如何改、如何办,树立环保窗口部门新形象。

作者:河北省环保厅厅长

(责编/于亚博)

上一篇: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案例下一篇:中文版主持人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