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

2024-08-18

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通用8篇)

篇1: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

附件3:

县委办„2011‟78号

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

各镇乡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县级各部门:

《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已经县委、县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象山县委办公室 象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6月8日

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学前教育队伍建设体系、学前教育保教体系和学前教育监管体系,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园舍标准化建设,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改善城乡学前教育布局。到2015年,新建、改建、扩建各级各类幼儿园40所,其中新增公办幼儿园200班,标准化建设达标幼儿园达到60%以上,省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到90%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5%以上,高标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群众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1.加快编制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和幼儿园建设布局规划,各镇乡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认真组织实施。

2.加快建设乡镇公办幼儿园。到2015年,每个镇乡(街道)至少建成1所达到省二级幼儿园标准的公办幼儿园;人口较多的乡镇应按照实际需要规划建设多个公办幼儿园或公办中心幼儿园分园;合理利用闲置中小学校舍举办符合群众需求的学前教育机构。

3.加快建设小区配套幼儿园。各街道和卫星城镇旧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在改造中应根据相关规划建设配套幼儿园。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验收合格后同步交付给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公办或普惠性幼儿园。

4.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对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按照国家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土地保障和优惠。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行动。

二、构建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体系

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建立政府投入、社会投资、家庭合理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学前教育财政经费保障制度,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逐步提高学前教育事业费在教育事业费中

所占比例,到2015年,县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 8%以上。

5.建立学前教育建设扶持专项经费制度。2011年起,连续三年,县财政每年统筹安排2000万元的学前教育建设和扶持专项资金,用于建设标准化园舍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行动。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县财政与乡镇财政以4:6比例承担。

6.完善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制度。2011年起,县财政按每生150元的标准建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每生保持50元的增长。镇乡(街道)财政进行1:1的配套。用于对合格非事业编制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险、队伍建设、中心幼儿园辖区管理和辅导、早教指导中心(站)提供免费服务、新创建等级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的补助等。

7.建立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制度。2011年起,按照不少于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的1/3以上标准安排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用于公办幼儿园的日常公用支出。

三、构建学前教育队伍建设体系

加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

8.建立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配置制度。规范事业编制幼儿教师调配工作,逐步扩大事业编制幼儿教师比例。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从2011年起平均每年招聘事业编制教师50名以上,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确保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每班至少配备1名事业编制教师,确保中心幼儿园配备1-2名管理辅导干部。到2015年全县事业编制教师占幼儿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1/3以上。

9.完善幼儿园教师管理制度。建立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教师统一的人事管理机制,全面推行幼儿教师培训考核和注册制度,建立幼儿教师的业务档案,建立常规化的上岗、培训、晋升、流动、考核等事项的登记制度。

10.健全幼儿园教师待遇保障制度。规范幼儿园教师工资福利,切实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对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非事业编制教师,纳入事业养老保险并按规定落实其他各项社会保险。到2015年,非事业编制教师享受财政性工资补助、参加社会保险比例均达到100%。

11.健全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机制。实施初中毕业起点学前教育教师培养方案,通过签订服务合约、委托培养、定向招聘等方式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办

好中专幼师专业。实行幼儿园教职工持证上岗。健全幼儿园教师培训网络,把幼儿园教师的培训纳入教师培训体系,统筹安排培训经费,教师参加县级培训比例达到100%。加强名园长、名教师、特级教师的培养。大力开展幼儿园教师支教工作。到2015年,全县具有职称的幼儿园教师比例不低于60%。

四、构建学前教育保教体系

树立科学的保教理念,提升保教质量,构建规范高效、优质先进的学前教育保教体系。

12.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加强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保教结合,改善育人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坚决防止“小学化”、“保姆化”倾向。

13.积极推进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形成有特色、有活力的园所文化。大力开展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搭建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宣传、指导,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14.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网络。充分发挥省一级幼儿

园和各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探索“名园办新园”、“强园带弱园”、“城园连乡园”等集团化连锁式办学模式,加快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延伸,努力缩小城乡、各种主体办学的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差异。

15.引进先进科学的保教理念。充分挖掘优质资源,引进国内外先进理念,开阔视野,开创特色化个性教育。

五、构建学前教育监管体系

健全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

16.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力量。为各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配备1-2名专职管理辅导干部,协助教育部门和镇乡(街道)开展对辖区内幼儿园的管理与指导。

17.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新审批的幼儿园园舍必须达到浙江省《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DB33/1040-2007)。完善幼儿园目标管理考核和年检制度。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

18.加大无证幼儿园整治力度。当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开展对无证幼儿园的清理整顿,到2011年底,力争消除

无证园。

19.加强幼儿园财务监管。加强对幼儿园收费行为的监管,公办幼儿园实行政府定价管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实行备案管理,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将政府补助经费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加强审计和监督工作。

20.加强业绩评估。教育行政部门、政府督导机构要会同相关部门定期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幼儿园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幼儿教师待遇等进行专项督导检查、指导评估。提高学前教育发展业绩在工作考核中的权重,把发展学前教育工作落实情况列为对镇乡(街道)教育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

主题词:学前教育

实施意见

中共象山县委办公室

2011年6月8日印发

(共印5份)

篇2: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篇3: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 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为实现龙江振兴、富民强省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二) 基本原则。

———政府推动、市场引导。既要发挥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 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加强统筹、分类指导。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 加强行业部门对职业教育的指导。

———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质量立教、内涵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文化基础和人文素养教育, 提高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

———系统培养、多样成才。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 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 搭建多元互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三) 目标任务。到2020年, 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具有龙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结构规模更加合理。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33万人左右, 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1万人左右。招生计划增量及存量调整原则上全部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占研究生招生总数的50%以上,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98%以上。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大体相当, 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比例、本科高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比例稳步提高。

———院校和专业布局更加优化。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布局, 整合教育、人社部门和行业、企业等职业教育资源, 各县 (市、区) 要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科学设置专业, 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 推动职业院校专业布局与产业布局紧密对接。重点提升面向以现代农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龙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服务能力, 提高专业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覆盖面。建设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专业点。

———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引导并重点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示范 (骨干) 和优质特色职业院校。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特色专业 (群) 。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拓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渠道, 加大“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建设一批能够兼具教学、生产、培训和鉴定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实训基地, 其中, 重点建设50个左右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骨干专业覆盖率达到80%以上;职业院校基本建成标准化数字校园;中、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保持在95%和90%以上。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省级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基本建立, 政策法规更加健全, 相关标准科学规范, 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更加健全。全社会人才观念明显改善, 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 “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和“人人皆可成才, 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

二、加快构建具有龙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四) 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以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为重点, 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各市 (地) 要建立高中阶段统一招生录取平台, 统筹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 确保职普招生比例大体相当。鼓励优质职业学校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 整合现有资源, 优化布局结构。推进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与城市院校、科研机构对口合作, 实施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 重点推进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计划。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文化基础教育, 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

(五) 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 重点培养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沿边开发开放、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 将其打造成区域内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应用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继续教育中心。按国家相关规定, 将符合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设置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统筹管理。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结合我省实际, 研究落实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或并入高等职业院校, 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 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六) 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以我省重点建设的6所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引领,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发展, 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建设服务企业创新基地和特色专业技术研发协同创新基地。鼓励2000年以来新设本科学校和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高等学校, 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 实行分类管理, 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

(七) 完善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中高职衔接、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 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加快构建从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推进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职与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侧重对涉农、学前教育、养老护理、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专业的扶持。推进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 建立职业教育春季高考制度。对于报考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艰苦行业及少数民族类专业的考生, 可采取综合评价方式、择优录取。到2017年, 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达到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60%以上。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 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毕业生拥有同等升学机会, 构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的“立交桥”。到2020年, 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比例达到20%左右。积极探索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以及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有效模式, 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

(八) 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灵活学习的制度, 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普通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 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可承担区域内普通中小学部分综合实践课程, 并面向社区教育机构开放。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 广泛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 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复转军人和新型农民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推动一批县 (市、区) 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各县 (市、区) 要将中等职业学校建成区域内的社区学院。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 创新职业培训模式, 建立开放、便捷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 开展覆盖城乡的社区教育, 做好健康教育及老年教育。重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优待。

(九) 加快发展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发挥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示范作用, 解放思想、大胆探索, 在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基础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升、保障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切实增强服务农业产业和新农村建设能力。率先建成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龙江特点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三、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

(十) 规范、引导、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创新民办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支持引导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 举办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民办职业教育;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依法规范民办职业院校在招生、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办学行为,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 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 依法享受相关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管理和评价。

(十一) 健全企业参与制度。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策, 认真执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深化产教融合, 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和对接职业院校, 提供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的岗位。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符合现行税收法律规定税前扣除条件的,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对举办职业院校的企业, 其办学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的, 各地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对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的企业或经营活动,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十二) 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充分发挥省级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 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 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 给予政策支持并强化服务监管。行业组织要履行好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 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

(十三) 完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制定相关政策, 落实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职业院校要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 完善治理结构, 提升治理能力。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坚持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

(十四) 促进多元主体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研究制定促进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政策, 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对接我省重点产业发展, 探索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 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十五) 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 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 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15个左右、技能大师工作室30个左右, 共建实习实训平台要覆盖国家、省示范 (骨干) 院校的全部重点专业, 其他职业院校要达到专业的50%以上, 使其成为我省技术技能积累与传承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 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

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六) 加强德育和职业精神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重点培养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的职业精神, 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 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 增强劳动者的综合职业素养、法制观念和适应能力,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十七) 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

———加强示范 (骨干) 院校、优质特色院校建设。分层次推进职业院校科学发展, 努力建成3所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品牌高职院校, 建成4所省内一流、国内行业领先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建设10所左右省内一流的优质高职院校。建设25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建设20所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建设10所左右省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形成具有龙江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 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 创新顶岗实习形式, 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完善支持政策, 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 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 设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项目。建立50个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 推进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 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 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

(十八)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全省职业院校高技术技能人才聘任制度, 建立依据办学规模核定院校编制的动态管理制度, 采取购买服务方式, 鼓励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中、高级技能人才及能工巧匠等担任专兼职教师。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职务制度。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职务评审标准, 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岗位。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办法, 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加强校长、教育教学管理、教研和科研人员培训, 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 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 专业教师每两年到企业专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2个月。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 建设50个左右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提高企业实践考核标准, 加强培训课程体系建设, 提升培训质量。

(十九) 提高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 制定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政策规定、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方案、数字校园建设标准等。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促进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依托“龙学网”建设职业教育资源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由优质职业院校牵头, 校企合作建设我省产业发展急需且满足技术培训需要的省级职业教育专业资源库20个, 实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 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加快推进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全日制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实行学籍信息统一管理。

(二十)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对外合作渠道, 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 (境) 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 鼓励中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以及合作办学, 探索职业院校到国 (境) 外办学。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注重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依据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标准, 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服务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建设, 扩大与俄罗斯及东北亚地区国家职业教育合作, 培养符合现代国际物流技术技能人才。探索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援助, 提升龙江职业教育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五、提升发展保障水平

(二十一) 加快依法治教步伐。根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启动《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条例》的修订工作, 依法明确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 规范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办学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创新成果法制化。加快推进促进校企合作的地方立法进程,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执法监督力度。

(二十二) 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措资金, 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新增财政教育投入向职业教育倾斜, 依法落实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建立和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全省职业院校财政拨款机制。全省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原则上不低于3000元 (含免学费补助) 。到2017年, 各地公办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不低于1.2万元, 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负担。省财政将根据各地职业教育投入和绩效改革等情况给予综合奖补。重点支持示范 (骨干) 院校、优质特色院校和重点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信息化等建设计划实施。发挥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以及就业经费、扶贫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资金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县级以上政府要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审计监督公告和预决算公开制度。

(二十三) 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完善财政贴息贷款、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 健全民办职业院校融资机制。企业和个人通过符合条件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职业院校捐赠的, 其捐赠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税前扣除。企业要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 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 从业人员技能要求高、实训耗材多、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 其中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比例不低于60%。除国家另有规定外,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 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对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训经费并拒不改正的企业, 由县级以上政府依法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 统筹用于本地的职业教育。探索利用国 (境) 外资金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和机制。

(二十四)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编制黑龙江省“十三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落实国家中职和高职院校办学标准并实现基本达标。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引导高职院校深化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提高教师素质;继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各级人民政府、行业部门和大型企业要加强所办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

(二十五) 完善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规范高效的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建立高职院校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到我省基层单位就业的国家助学贷款或学费代偿制度, 逐步建立职业学校助学金覆盖面和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加大对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完善面向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农民工随迁子女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助补贴政策, 积极推行以直补个人为主的支付办法。切实加强资金管理, 严查“双重学籍”、“虚假学籍”等问题, 确保资助资金有效使用。

(二十六) 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 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 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继续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示范县和省部共建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项目进行专项支持。加快统筹县域职业教育资源和功能, 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能力。

(二十七) 健全就业和用人保障政策。认真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 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完善职业院校合格毕业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办法。各市 (地) 、县 (市、区) 政府要创造平等就业环境, 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制定高技能人才激励政策, 结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促进企业提高技术技能人才收入水平。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等制度。

六、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八) 落实职责。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省直有关部门要有效运用总体规划、政策引导等手段以及税收金融、财政转移支付等杠杆, 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各市 (地) 、县 (市、区) 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要亲自抓, 负总责。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 减少对学校具体事务干预。推进管办评分离。建立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形成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合力。省财政、教育部门每年要对市 (地) 、县 (市) 职业教育投入情况进行考核。

(二十九) 强化督导评估。健全职业教育定期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 加强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的督导, 建立督导报告公布制度。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统筹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施示范 (骨干) 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确保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职普比例大体相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督导, 督导报告作为对被督导单位及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定期开展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专业教学评估, 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以行业、企业、非行政部门为主体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篇4: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坚持需求导向。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着力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的障碍,着力解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坚持遵循规律。根据科学技术活动特点,把握好科学研究的探索发现规律,为科学家潜心研究、发明创造、技术突破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把握好技术创新的市场规律,让市场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手段,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坚持人才为先。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强化激励机制,给予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创新作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坚持全面创新。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

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

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研究降低侵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门槛,调整损害赔偿标准,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权利人维权机制,合理划分权利人举证责任。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明确商业秘密和侵权行为界定,研究制定相应保护措施,探索建立诉前保护制度。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三审合一”,积极发挥知识产权法院的作用,探索跨地区知识产权案件异地审理机制,打破对侵权行为的地方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

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

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及时发现和制止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拓宽空间。

打破地方保护,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和做法,纠正地方政府不当补贴或利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探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

改革产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对药品、医疗器械等创新产品建立便捷高效的监管模式,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多种渠道增加审评资源,优化流程,缩短周期,支持委托生产等新的组织模式发展。对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实行有针对性的准入政策。改进互联网、金融、环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监管,支持和鼓励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

健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

改革产业监管制度,将前置审批为主转变为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鼓励创新的产业政策导向。强化产业技术政策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明确并逐步提高生产环节和市场准入的环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质量和安全指标及相关标准,形成统一权威、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体系。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产业技术政策、标准执行的过程监管。强化环保、质检、工商、安全监管等部门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

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

篇5: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

龙政综〔2009〕25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委、办、局(行、社、公司),各群团组织,中央、省、市属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闽政[2009]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四求先行”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坚持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性质,按照分类管理、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分级负责、保障投入的原则,深化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着力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二)目标任务

到2012年,全市乡镇卫生院基本拥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业务用房、适宜设备和实用人才。业务用房达到国家颁布的《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无D级危房,就医环境较大改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能够提供适宜技术;基本诊疗设备较完善,急救转诊能力明显加强;人才队伍结构有所改善,人员素质有所提高;医德医风不断改善;公益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到2020年,全市乡镇卫生院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高效,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乡镇卫生院职责任务

(一)主要职责:丙类卫生院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康复等综合性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协助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负责对村级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对乡村医生培训等。甲、乙类卫生院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预防、保健、医疗技术指导中心,除承担丙类卫生院职责外,还承担协助县级卫生机构开展对区域范围内丙类卫生院的技术指导等工作。

(二)工作任务: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做好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和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及疫情检测、突发卫生事件的上报工作,推动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急症抢救和危重病人转诊及救灾抢险医疗工作;配合做好村级卫生组织、个体医生的管理、培训和技术指导及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协助乡镇政府制定和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积极参与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工作,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三、实施分类管理和指导

根据乡镇常住人口、地理位置以及服务工作量等因素,将卫生院分为三类。卫生院分类及其建设标准如下:

(一)甲类卫生院建设标准:甲类卫生院指乡镇常住人口在10万以上或现有床位数100张以上且床位使用率在70%以上的卫生院。

1、人员配备:此类卫生院按常住人口每千人口0.9~1.0名的标准或按每张床位1:1.0的比例配备卫生技术人员,专职公共卫生人员至少配备9名。卫技人员应占本院人员总数的90%以上。

2、建设面积:建设规模参照国家《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中200—300床综合医院标准,按80平方米/床标准建设。

3、设备配备:重点配备200mAX光机、B超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无创呼吸机、心电图仪、心电监护仪、洗胃机、普通麻醉机、高压灭菌设备、救护车等。门诊、病房等业务用房安装取暖设施,手术室、产房等同时安装空调。

4、科室设置:必须设置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职能的公共卫生科室。临床科室应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中医科、中医骨伤科、急诊室、手术室等,重点加强急救和产科建设。同时要设立相对独立的传染病门诊及隔离观察室;医技科室应设化验、放射、心电图、超声诊断、消毒供应室及中西药房。

5、床位设置:按每千服务人口0.6~1.2张设置床位。

(二)乙类卫生院建设标准:乙类卫生院指现有中心卫生院或现有床位数在15张以上且床位使用率在70%以上、年门诊人次在1万人次以上的一般卫生院。

1、人员配备:卫生技术人员按常住人口每千人口0.9~1.1名的标准配备,专职公共卫生人员至少配备6名。卫技人员应占本院人员总数的90%以上。

2、建设面积:业务用房按照50—55平方米/床标准建设。

3、设备配备:重点配备200mAX光机、B超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无创呼吸机、心电图仪、心电监护仪、洗胃机、普通麻醉机、高压灭菌设备、救护车等。门诊、病房等业务用房安装取暖设施,手术室、产房等同时安装空调。

4、科室设置:临床科室应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中医科、中医骨伤科、急诊室、手术室等,重点加强急救和产科建设。同时要设立相对独立的传染病门诊及隔离观察室;医技科室应设化验、放射、心电图、超声诊断、消毒供应室及中西药房。

5、床位设置:按每千服务人口0.6~1.2张设置床位。

(三)丙类卫生院建设标准:丙类卫生院指除以上卫生院以外的一般卫生院。

1、人员配备:卫生技术人员按常住人口每千人口0.9~1.2名的标准配备,原则上至少配备3名临床医生、3名护理人员、2名医技人员、2名药技人员、4名公共卫生人员。卫技人员应占本院人员总数的90%以上。

2、建设面积:业务用房建筑面积300-1100平方米。

3、设备配备:根据业务开展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

4、科室设置:可根据业务开展情况,设置相应科室,但必须设置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职能的公共卫生科室。

5、床位设置:按每千服务人口0.6~1.2张设置床位。

县(市、区)中心城区所在地的卫生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建设。

四、健全完善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健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按职责负责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和经费的管理。

1、卫生院编制与岗位管理制度。各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本级卫生、人事、财政部门按照精简、高效原则,根据服务人口、工作项目等要素,科学合理核定辖区内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并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要用好现有卫生院人员编制,严格准入条件,并根据编制和人员结构比例,进一步规范乡镇卫生院科室和岗位设置。

2、卫生院的人事管理制度。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人事关系收归县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县级机构编制、人事行政部门宏观管理、指导和监督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乡镇卫生院人员进行调配和交流。

严格准入条件,凡新进入乡镇卫生院临床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医技和公共卫生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并严格实行公开招聘,统一考核。进一步压缩非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禁止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

3、卫生院领导任用制度。实行乡镇卫生院院长聘任制,院长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提出人选,在征求当地乡镇党委、政府意见后聘任,并报县(市、区)主管医疗卫生系统干部工作的组织部或宣传部备案。

4、卫生院内部管理制度。卫生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发挥卫生院基层党组织的监督保障作用。卫生院应将预防保健组改建为公共卫生组(科),承担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等任务,受委托做好公共卫生管理等工作;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严格人员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提高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加强人事管理。规范科室和岗位设置,推行全员聘用制,建立职工绩效考核制度。

5、实行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制度。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工作量、服务质量、完成公共卫生任务情况、服务人群健康状况及服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乡镇卫生院业绩和奖励的主要依据。

(二)健全完善卫生院经费保障机制。

乡镇卫生院经费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预算至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及时拨付给卫生院。

1、保障人员经费。在核编定岗基础上,丙类卫生院和山区的乙类卫生院编制内人员工资按事业单位的标准由财政全额核拨。甲类和除山区外的乙类卫生院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和院领导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核拨,其余人员实行差额补助。

《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养老保险暂行规定》(闽政〔1994〕1号)下发后,各地开展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之前,乡镇卫生院原全民和集体所有制离退休人员,其离退休费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核定,由县级财政预算安排;各地开展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后,已纳入当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乡镇卫生院的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由当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支付,未纳入参保的继续由所在地县级财政安排;现有编制内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形式由当地政府确定。进一步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政策,各县(市、区)要按规定的比例和标准为乡镇卫生院在编在岗工作人员配缴基本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2、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确保乡镇卫生院开展公共卫生所需经费,逐步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至2012年,各级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的经费投入,力争达到按农村常住人口计算年人均6元的水平。今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经费补助水平。

3、保障建设经费。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诊疗设备配备,应由各级政府安排专项经费保障。

(三)健全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

1、乡镇卫生院补充工作人员要根据岗位设置的要求,原则上实行公开招聘,对乡镇卫生院在编制内补充全日制医学类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可由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县(市、区)人事行政部门批准,直接采取面试、考核的方式招聘。

对2008年12月26日前已聘用在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岗位满1年,大专及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应执业资格的编外人员,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乡镇卫生院岗位设置需要,经县(市、区)人事行政部门批准,可在编制范围内,直接采取考核和必要的考试方式入编聘用,并予以公示;以上人员在首聘单位服务期原则上不得少于3年。

2、扩大“学费代偿制”的范围,继续实施赴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补助政策。对于到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连续工作五年的本科毕业生,给予每人每年5000~7000元的学费补助。2009年起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山区乡镇卫生院。

3、实施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定向培养制度,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卫生技术人才

4、努力解决卫生技术人员的住房问题。对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符合当地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的,可享受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待遇。鼓励各地采取多种形式解决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住房问题。

(四)加强农村卫生监督工作。

积极开展农村卫生监督试点工作,县(市、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从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中聘任卫生监督员或助理监督员,协助县(市、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开展乡镇卫生监督工作。具体为:10万人口以上的乡镇,可聘任6名卫生监督员或助理监督员;5万以上、10万以下人口的乡镇,可聘任4名卫生监督员或助理监督员;5万以下人口的乡镇,可聘任2名卫生监督员或助理监督员。

五、加强组织领导

加快乡镇卫生院的改革与发展,是落实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举措。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以对农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各乡镇政府要继续履行政府公共卫生职责,把农村卫生工作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和解决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切实做好乡镇卫生院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和管理,维护卫生院治安和安全,治理卫生院周边环境等工作。卫生部门要认真落实农村卫生各项工作任务,做好协调工作,加强卫生院业务和人员管理。财政部门要确保卫生经费及时到位,加强资金监管。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开创我市乡镇卫生院建设新局面,为提高农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

龙岩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七月十日

篇6: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

(2003年6月10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川委发〔2003〕14号),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始终坚持高举服务经济建设的旗帜,始终坚持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始终坚持培育与发展、管理与服务并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促进四川发展新跨越。现就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降低门槛,放宽市场准入

1.放宽市场主体准入限制,保证民营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上的机会均等。继续清理对个体私营经济带有歧视性的前置审批。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的行业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开放领域,国有、集体等公有制企业可以进入的,都允许个体私营经济进入。

2.放宽注册资本限制。投资者设立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允许其注册资本在3年内分期注入,首期注册资本在3万元以上的,经载明即可申办设立。知名字号经认定评估,可以作为无形资产出资。鼓励自然人或法人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为无形资产投资申办科技企业,其成果经专门机构评估和省以上科技主管部门认定后,科技成果占企业注册资本的比例可不受限制,由投资各方协商约定。

3.放宽企业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支持企业跨行业交叉经营和采取灵活的经营方式,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企业意愿按国民经济大类核定经营范围。同时,改革企业经营范围核定模式。通过试点,逐步推行在国家允许的经营领域内,不再核定企业具体的经营范围。即:国家法律法规限制的经营领域,企业经审批后方可经营;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经营领域,企业不得经营;国家法律、法规允许和鼓励的经营领域,由企业自主经营。

4.放宽组建企业集团的条件。积极支持民营经济组织组建企业集团。凡私人投资并控股的企业组建企业集团的,其母公司注册资本最低放宽到1000万元,母公司和子公可合并注册资本放宽到2000万元。

5.放宽所有企业名称冠用和使用省名的限制。凡符合《公司法》申办的企业,冠省名不再受注册资本规模的限制。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经市(州)工商局认定、推荐,申请冠“四川”名称。支持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和企业集团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无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

6.放宽外资企业准入的限制。鼓励省内外投资者(不受企业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限制)作为股东与外商合作、合资申办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的比例,最低可占注册资本总额的15%。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

7.改革审批制度。按照“工商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反馈、一次办结”的原则,实施审批办照的“互联审批制”和“一审一核制”,搭建统一、透明、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新办个体工商户,凡持有本人身份证明、手续齐备的,由县(市、区)工商局委托工商所正式受理后3个工作日内审批发照。按照“互联审批制”要求,企业的设立、变更,只要资料齐备,由受理员受理、审查员核准,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

二、立足职能,营造宽松环境

8.大力引导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为困难企业、国企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营的帮扶活动。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凭《再就业优惠证》,3年内免收登记类、证照类、管理关费用。

9.帮助一批个体私营企业进行公司化改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组建以产

权为纽带的母子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大公司、大集团。

10.支持和鼓励个体户、私营企业实施商标名牌战略。建立省、市、县三级名牌培育、认定、举荐体系。培育认定一批市级知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支持、协助一批商标知名度高、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覆盖面广、出口比例大的私营企业商标申请认定中国驰名商标。指导企业进行商标国际注册,维护其商标国际权益。

11.支持和鼓励个体户、私营企业实施广告宣传战略。支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私营企业运用广告宣传战略,有重点地开展广告宣传,以提高其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12.构建企业信用信息体系,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统一领导、共建共享、积极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登记注册和日常监管的信息为基础,以政府有关部门和司法部门提供的相关企业信用信息为内容,建立覆盖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济组织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帮助、引导民营企业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开展争创“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和诚信个体工商户活动。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省级以上“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等有较高企业信誉的企业,在对其营业执照年检的当年实行免检,由登记机关直接办理年检手续。

13.支持个体户、私营企业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和壮大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培育引导,鼓励其与现代物流对接。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支持农产品营销组织、各类专业协会的发展。

14.指导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作用,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和提升会员的整体素质。加强牵线搭桥,推荐一批外向型私营企业参加国际产品展销会、项目洽谈会。积极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个体私营业主到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固定营销网络、商品市场、技术开发中心,支持经济实力较强的个体私营业主到全国大中城市开设连锁店、专卖店、精品店和仓储式批零市场。加强与各类高等院校的联系与合作,有计划地开展各类培训教育活动,组织民营企业负责人参加高层次专家学者论坛、现代管理等培训讲座,分期组织民营企业负责人赴国内著名大学进行高层次培训,建立民营企业家人才库。

三、依法维权,促进有序竞争

15.严厉查处部门垄断、地区封锁等各种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民营企业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全省市场的自由流动。

16.建立重点民营企业打假维权协作网络,完善与企业联手打假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商标侵权和合同欺诈行为,如大对注册商标的保护力度,保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17.按照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加大对无照经营的查处力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

四、强化服务,保证职能到位

18.加强调查研究和宣传工作,广泛宣传投资环境、市场环境、招商引资政策,引导个

体私营经济产业投向,积极为个体户、私营企业提供工商法律法规的支持和咨询服务。每年集中开展与民营经济发达的兄弟省市发展环境的对比调研,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修订完善发展我省民营经济的政策建议,制定支持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同时,不定期地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总结、评比、表彰。

19.坚持“积极扶持、放手发展、合理引导、规范经营”的方针,在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继续开展以“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尽力,人人都为跨越式发展作贡献”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深化“首办责任制”,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和办事效率。坚持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对有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违章违规行为,一经举报并查实,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篇7: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

教育部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卫生部 中央编办 中国残联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

1.继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以下简称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要基本达到当地普通儿童少年水平;已经“普九”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其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要逐年提高;未“普九”地区要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70%左右。积极创造条件,以多种形式对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儿童福利机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2.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为残疾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具备条件的地市要举办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需要举办残疾人高中教育部(班);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拓宽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普通高中要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

3.加快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进一步完善国家招收残疾考生政策,普通高校应依据有关法律和政策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高等特殊教育学院(专业)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扩大招生规模,拓宽专业设置,提高办学层次。各地要为残疾人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提供更多方便,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4.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条件的城市和农村地区要基本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地方各级教育、民政、卫生部门和残联要相互协作,采取多种形式,在有条件地区积极举办0-3岁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特殊教育机构。

5.大力开展面向成年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培训。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多种形式的残疾人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6.采取多种措施,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将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纳入当地扫盲工作整体规划,同步推进。残疾人教育机构、各有关部门和民间组织、残疾人所在单位要积极开展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工作,使残疾青壮年文盲率显著下降。

二、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

7.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在“两免一补”基础上,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各地应按照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宗旨,结合本地实际,支持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

8.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在人口30万以上或残疾儿童少年相对较多,尚无特殊教育学校的县,独立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不足30万人口的县,在地市范围内,统筹建设一所或几所特殊教育学校。各地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坚持标准,确保质量。东部地区也要加大投入,按照本地区特殊教育规划和国家有关建设标准做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作。

各地要统筹安排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者其他机构附设的特教班、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班)和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

9.做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资助工作。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生中残疾学生要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在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班(部)就读的残疾学生也应享受国家助学金。

10.加大投入,确保特殊教育学校(院)正常运转。各地要从特殊教育学校(院)人均成本高的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特殊教育学校(院)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保证学校(院)正常的教育教学需求。

中央财政将继续设立特殊教育补助专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继续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费并不断提高。中央财政加大专项补助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地方办好现有的面向全国招生的高等特殊教育学院。

各地要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院)开展包括社会成年残疾人在内的各种职业教育与培训。

三、加强特殊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

11.根据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乐观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加强残疾学生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

在课程改革中,要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特点,注重提高其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融入社会、劳动和就业等能力的培养。

12.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重点推进县(区)级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所有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

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定期委派教师到普通学校巡回指导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确保随班就读的质量。

13.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特殊教育学校要在开足开好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同时,开设符合学生特点、适合当地需要的职业课程。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加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课程的建设。不断更新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教学内容,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促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和扶持各类特殊教育学校(院)、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残疾人职业培训经费投入,在生产实习基地建设、职业技能鉴定、就业安置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和具体扶持保护措施。

14.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进程。建好国家特殊教育资源库和特教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促进优质特殊教育资源共享。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特殊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特教学校要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高残疾学生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15.深入开展特殊教育研究。建设一支理论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特殊教育科研骨干队伍,提高特殊教育科研质量和水平。各省、市(地)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教学研究部门和科学研究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特教教研人员,组织并指导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继续开展盲文、手语研究,使之更加科学、实用。

四、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16.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要适应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普及水平提高的需要,加强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专业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特教师资的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各级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院校举办特殊教育专业或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各地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时,要把特教师资培养纳入培养计划。加大特殊教育或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力度。注重特殊教育专业训练,提高培养质量。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机构等单位任教。

各地要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对在职教师实行轮训,重点抓好骨干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要加强对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其他机构中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和特殊教育学校巡回指导教师的培训。要高度重视残疾人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培训。依托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其他有关院校和专业机构建设“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基地”。

17.配齐配足教师,确保特殊教育学校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省级有关部门要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教师需求量大的特点,合理确定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并保障落实。

18.要切实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各地要采取措施,确保国家规定的特殊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得到落实。要将承担随班就读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列入绩效考核内容。要在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中提高特教教师和校长的比例。

五、强化政府职能,全社会共同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19.进一步强化政府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各地要把各级各类特殊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把特殊教育发展列入议事日程。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教育、发展改革、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税务、残联等部门和社会团体发展特殊教育的职能和责任,在保障残疾孩子入学、孤残儿童抚育、新生儿疾病筛查与治疗、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教师编制配备、工资待遇、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特教学校企业税收减免、残疾人口统计等方面通力合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篇8: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 (教委) 、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局) 、新闻出版广电局、体育局、团委:

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 是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足球发展水平和成就中国足球梦想的基础工程。近年来, 校园足球事业取得了积极进展,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发展模式不断创新, 校园足球定点学校达到5000 多所, 举办各种比赛10 万多次, 青少年足球人口不断扩大。但总体上看, 校园足球发展还比较缓慢, 发展不平衡, 存在普及面不广、竞赛体系不健全、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落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和《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 现就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充分发挥足球育人功能, 遵循人才培养和足球发展规律, 理顺管理体制, 完善激励机制, 优化发展环境, 大力普及足球运动, 培育健康足球文化, 弘扬阳光向上的体育精神,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为提升人口素质、推动足球事业发展、振奋民族精神提供有力支撑。

(二) 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强顶层设计, 强化政策、标准和项目引导, 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增强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破解发展难题, 转变发展方式, 加强基础条件和基础工程建设, 持久用力、久久为功, 促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健康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以政府为主导, 学校为主体, 鼓励社会参与, 整合多种资源, 完善支持政策, 形成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合力。

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当前实际, 着眼长远发展,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 不断创造良好条件, 鼓励探索多样化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模式。

(三) 工作目标

到2020 年, 基本建成符合人才成长规律、青少年广泛参与、运动水平持续提升、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基础条件保障有力、文化氛围蓬勃向上的中国特色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体系。

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学校普遍开展足球运动, 学生广泛参与足球活动, 校园足球人口显著增加, 学生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和意志品质明显提高, 形成有利于大批品学兼优的青少年足球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体系。支持建设2 万所左右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025 年达到5 万所。重点建设200 个左右高等学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

教学改革更加深入。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材施教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教学标准、教材教法和教学资源等教学要素更加衔接配套, 校园足球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竞赛体系更加完善。形成赛事丰富、赛制稳定和赛纪严明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 球队建设、课余训练、赛事运行等更加规范高效, 校园足球运动水平稳步提高。

条件保障更加有力。师资配备补充、培养培训、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等更加多样有效, 完成5 万名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兼职教师的一轮培训;鼓励学生习练足球的综合评价体系更加健全;场地设施和运动安全管理更加完善, 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多元投入, 形成青少年校园足球持续发展保障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 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

加强统筹推进普及。统筹城乡区域布局, 统筹各级各类学校, 统筹各类社会资源, 鼓励有基础的地方和学校探索实践, 加大对农村学校帮扶力度, 着力扩大校园足球覆盖面。鼓励支持各年龄段学生广泛参与, 积极开展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 让更多青少年体验足球生活、热爱足球运动、享受足球快乐。以普及校园足球示范带动校园田径、篮球、排球等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发展。

扶持特色引领普及。遴选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重点建设一批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 支持其加强建设、深化改革、提高水平和办出特色, 发挥其在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中的骨干、示范和带动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和足球综合改革试验区, 先行先试, 积累经验, 整体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

培育文化巩固普及。把开展竞赛、游戏等形式多样的足球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让足球运动融入学生生活、扎根校园。大力发展学生足球社团。鼓励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搭建信息平台, 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 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

(二) 深化足球教学改革

各级各类学校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 积极推进足球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以足球为特色的“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足球特色学校可适当加大学时比重, 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足球课,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科学统筹足球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 在课时分配、教师配备、教学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为足球教学改革创造良好条件。发布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标准, 规范指导校园足球教学。建设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资源库, 鼓励各地各校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开发共享高质量的足球教学资源, 逐步实现优质足球教学资源全覆盖。依托有条件的单位建立校园足球运动研究基地, 加强理论与与实践研究, 提升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三) 加强足球课外锻炼训练

要把足球运动作为学校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内容, 鼓励引导广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 积极参加校外足球运动。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班级、年级和校级足球队。鼓励组建女子足球队。妥善处理好学生足球训练和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教育部门会同体育等部门指导学校制定科学的校园足球训练计划, 合理组织校园足球课余训练, 为喜欢足球和有足球潜能的学生提供学习和训练机会。

(四) 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

开展丰富多样的赛事。各地各校要广泛开展多样化的足球竞赛活动, 形成“校校参与、层层选拔、全国联赛”的足球竞赛格局。要组织小学低年级学生参加趣味性足球活动。从小学3 年级以上到初、高中学校, 要组织班级、年级联赛, 开展校际邀请赛、对抗赛等竞赛交流活动。高等学校组织开展院系学生足球联赛和校际交流活动等。鼓励学校参加社会组织举办的足球赛事和公益活动,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 组织或参与国际青少年足球赛事活动。

形成稳定规范的赛制。规范竞赛管理, 构建包括校内竞赛、校际联赛、区域选拔在内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衔接和规范有序的高校、高中、初中、小学四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机制。实行赛事分级管理, 建立县级、地市级、省级和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制度。小学阶段联赛范围原则上不超出地市, 初中阶段联赛范围原则上不超出省 (区、市) 。高校足球竞赛成绩要纳入高校体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从2015 年起, 各地教育部门要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方案, 依托行业组织、专业机构或社团等分级组织实施本地竞赛活动。注重校园足球赛事与职业联赛、区域等级赛事、青少年等级赛事的有机衔接。

维护公正严明的赛纪。完善竞赛监督制度, 使足球成为青少年学生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提倡公平竞赛, 安全竞赛, 文明竞赛, 完善裁判员公正执法、教练员和运动员严守赛风赛纪的约束机制。规范青少年观赛行为, 引导他们遵纪守法、文明观赛, 形成良好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风气。

(五) 畅通优秀足球苗子的成长通道

各地要注重发现、选拔和重点培养学生足球运动苗子, 认真组建本地学生足球代表队, 开展多种形式的集训、比赛和交流活动。有条件地方的体育、教育部门联合创建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 为提高学生足球运动水平提供综合服务。组织全国性校园足球夏 (冬) 令营, 聘请国内外高水平教练集中培训各地选送的优秀学生足球运动员。建立教育、体育和社会相互衔接的人才输送渠道, 拓宽校园足球学生运动员进入国家足球后备人才梯队、有关足球职业俱乐部和选派到国外著名足球职业俱乐部的通道。依托全国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建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管理信息系统, 动态监测学生学习、升学和流动情况, 并提供相应支持服务。研究制定学生足球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

三、保障措施

(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多渠道配备师资。各地要采取多种方式, 配足补齐校园足球教师。制订校园足球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鼓励专业能力强、思想作风好的足球教练员、裁判员, 有足球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和志愿人员担任兼职足球教师。完善政策措施, 创新用人机制, 为退役运动员转岗为足球教师或兼职足球教学创造条件。建立教师长期从事足球教学的激励机制。

多方式培养培训师资。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 鼓励学生主修、辅修足球专项, 培养更多的合格足球教师。制定校园足球教师培训计划, 开发相关培训资源, 组织开展足球教师教学竞赛、经验交流和教研活动, 着力提升足球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2015 年起, 组织开展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骨干师资专项培训。各地要结合实际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师培训。联合行业组织, 聘请国内外高水平足球专家培训校园足球教师、教练员、裁判员。选派部分优秀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管理人员、教师、教练员、裁判员到国外参加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

(二) 改善场地设施条件

加快场地设施改造建设。各地要把校园足球活动的场地建设纳入本行政区域足球场地建设规划, 纳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按照因地制宜、逐步改善的原则, 加大场地设施建设力度, 创造条件满足校园足球活动要求。鼓励建设小型多样化足球场地设施。在现有青少年培养、实践基地建设中, 规划和建设好足球场地设施。

推动场地设施共建共享。各地要统筹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投入、建设、管理和使用, 鼓励各地依托学区建立青少年足球活动中心, 同步推进学校足球场地向社会开放和社会体育场地设施向学校开放, 形成教育与体育、学校与社会、学区与社区共建共享场地设施的有效机制。

(三) 健全学生参与足球激励机制

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 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加强足球特长生文化课教学管理, 完善考试招生政策, 激励学生长期积极参加足球学习和训练。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合理流动, 获得良好的特长发展环境。研究完善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管理办法和招生政策, 增加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数量, 适度扩大招生规模。拓展青少年出国交流机会, 经过选拔推荐可以参加国际校园足球赛事和交流活动。

(四) 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各地应当加大对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投入, 统筹相关经费渠道对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给予倾斜。探索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参与、多方筹措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各地要优化教育投入结构, 积极创造条件, 因地制宜逐步提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经费保障水平, 支持学校开展足球教学、训练和比赛。

(五) 完善安全保险制度

各地要加强校园足球运动伤害风险管理, 制定安全防范规章制度, 加强运动安全教育、检查和管理, 增强学生的运动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完善保险机制,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 解除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

(六)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各地要加大规划、政策、标准引导力度, 多渠道调动社会力量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职业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鼓励有条件的体育俱乐部、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联合开展有利于校园足球发展的公益活动。完善相关政策,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校园足球领域。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基金, 多渠道吸收社会资金。创新校园足球利用外资方式, 有效利用境外直接投资、国际组织、外国政府以及其他组织的支持。

四、组织领导

(一) 充分发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作用

教育部门应履行好青少年校园足球主管责任, 负责校园足球的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体育部门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 加强技术指导、行业支持和相关服务。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统筹场地设施规划与实施。财政部门负责制定推动校园足球工作的相关支持政策。宣传部门加大宣传支持力度, 统筹营造社会舆论氛围。共青团系统负责组织或者参与开展校园足球文化活动。教育督导部门要将校园足球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 制定校园足球专项督导办法, 定期开展专项督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配齐配强工作人员, 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执行领导小组决策、协调成员单位积极推动各项任务落实。成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 加强对校园足球的指导。

(二) 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各地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 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参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模式, 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制定本地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规划, 实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项目, 明确支持政策, 增强管理能力, 提升服务水平。鼓励各地成立青少年校园足球协会, 承担本地校园足球的具体工作。加强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质量监测, 定期发布全国和各地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水平报告。

(三) 优化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舆论环境

大力宣传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理念、育人功能, 校园足球文化和先进经验做法, 及时报道和播出学生足球赛事, 鼓励影视行业和企业拍摄有关校园足球题材影视作品, 在广大青少年中掀起爱足球、看足球、踢足球的热潮, 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跳绳风波下一篇:关于教师坐班制度暂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