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

2024-08-12

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精选6篇)

篇1: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

高层次人才圣诞联谊会致辞

各位高层次人才,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在此欢聚一堂,沟通交流、共叙友情,喜迎一年一度的圣诞节的来临,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各位远道而来的人才朋友、向长久以来支持我市发展的企业界朋友,向在座各位嘉宾,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祝你们家和万事兴,祝你们天天都有好心情!

即将过去的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伟大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年迎来了90周年华诞,气势恢宏的“十二五”建设征程在这一年徐徐拉开了帷幕。我市上下围绕“创先争优”这一主题,抢机遇、调结构、促发展,以前所未有的扶持力度和相对科学的方式吸引、鼓励高层次人才创业,这对创业者来说是实现梦想的机遇,对企业来说,是实现腾飞的机遇,对风创投公司来说,是实现最大回报的机遇,因此,我们有共同的利益,我们可以互惠共赢。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圣诞联谊会,主要目的就是搭建创业者与企业、与风创投之间沟通的桥梁,为大家寻找合作提供可能。即将来临的2012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可以预见,我们面临的机遇将更多,我们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拓展,我们能一起共赢未来。我相信,作为承载创新创业的主体,我们政府各部门在新的一年里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都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1 —

让大家满意。

最后,祝大家今天晚上开心愉快,祝我们的联谊会成功,并再一次祝福所有来宾、朋友们:身心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篇2: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

中组发[2008]28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中办发[2008]25号),组织实施“千人计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指导下,成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负责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小组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和中央统战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中国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外专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等单位分管领导及相关司局负责同志组成。

在中央组织部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以下简称“专项办”),作为工作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

第三条 “千人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2008年开始,用5-10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20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第四条 实施“千人计划”的基本原则是:

(一)突出重点。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急需紧缺开展人才引进工作,重点引进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

(二)重在使用。创新体制机制,搭建事业平台,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作用。

(三)特事特办。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使用的特点,采取特殊政策措施,成熟一个、引进一个。

(四)统筹实施。工作小组、牵头组织单位和用人单位各负其责,形成协调有力、办事高效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 引进的海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作为特聘专家,享受为其提供的相应工作条件和特殊生活待遇。

第二章 工作体制

第六条 工作小组负责审定人才引进目录和工作计划,制定和落实特殊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引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专项办负责 “千人计划”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七条 各重点领域的人才引进工作由牵头组织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创新项目人才引进工作由科技部牵头;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人才引进工作分别由教育部、科技部牵头;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人才引进工作分别由国资委、人民银行牵头;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引进创业人才的工作由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

第八条 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和涉及人才引进工作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做好落实特殊政策、建设人才信息库、实施跟踪计划、提供窗口服务等工作。

第九条 用人单位是人才引进和使用的主体,负责提出人才需求、推荐拟引进人选、建设工作平台、安排岗位职务、落实配套政策等人才引进的具体工作。

第三章 引才标准与程序

第十条 引进的人才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55岁,引进后每年在国内工作不少于6个月,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

(二)在国际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

(四)国家急需紧缺的其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第十一条 专项办综合有关地方和部门的意见,汇总形成人才引进目录和工作计划, 报工作小组审定后发布执行。

(一)人才引进目录主要内容为各领域今后5-10年的人才需求,用于引进人才的重要岗位、重点项目及经费支持计划等;

(二)工作计划根据人才引进目录制定,主要内容是各领域每年的人才引进规模、提供的主要岗位和项目、事业平台建设意见等。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物色拟引进人选,进行接洽并达成初步引进意向后,向牵头组织单位申报。

第十三条 牵头组织单位组织专家对申报人选进行评审,提出建议并报专项办。

第十四条 专项办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工作小组审批。经工作小组批准的引进人才名单,由专项办通知有关部门落实相关特殊政策。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根据批复意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与引进人才签订工作合同,办理引进手续。

第十六条 符合基本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以自荐的方式直接向专项办申报。通过自荐、其他渠道推荐,或需要以特殊方式引进的人才,由专项办商有关部门按既定程序个案处理。

第四章 条件保障与日常服务

第十七条 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特殊政策措施,在担任领导职务、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申请科技资金、参与国家标准制订、创新工作机制、参加院士评选、参加政府奖励等方面作出规定,为引进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

第十八条 有关职能部门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资助、薪酬、医疗、保险、住房、税收、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方面制定特殊政策,妥善解决引进人才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第十九条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部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和科技研发、创业机制,凝聚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第二十条 建立统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为人才引进提供支持。专项办协调科技部、教育部、国资委、人民银行、中科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交部、外专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等单位,建立海外人才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第二十一条 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跟踪计划。专项办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通过组织国情考察等活动,及时掌握海外人才的相关信息,促进各方面人才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系。

第二十二条 通过“千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列入中央联系的专家范围。专项办为引进人才建立档案,制定日常联系和服务办法,建立跟踪服务和沟通反馈机制,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每年年终,专项办评价引才工作效果,总结引才工作,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报告。

第二十三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建立专门服务窗口,为引进人才落实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医疗、保险、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方面的特殊政策。

第二十四条 引进人才因个人原因未履行协议,由牵头组织单位提出意见,经工作小组审核,取消其享受的相关待遇。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根据本办法,制定《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引进人才工作细则》、《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引进人才工作细则》、《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引进人才工作细则》和《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工作细则》,对各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作出具体规定。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及各工作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专项办负责解释。

附件一

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引进人才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集聚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根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按照“千人计划”的部署,重点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所确定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从2008年开始,用5-10年,在信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生物、能源、农业、资源环境、人口健康等领域,引进5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第三条 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小组的指导下,由科技部牵头,会同国家确定的重大专项牵头组织单位实施。

第二章 工作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科技部明确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实施重点创新项目人才引进工作。主要职责包括:

(一)组织制定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引才目录和引才计划;

(二)组织专家评审,提出引进人才建议名单;

(三)协调落实引进人才的项目、经费和配套条件。

第五条 各重大专项牵头组织单位负责本专项人才引进的组织实施。主要职责包括:

(一)对用人单位提出的拟引进人选进行审核、推荐;

(二)提出引进人才的项目、经费等安排建议;

(三)协调用人单位落实引进人才的配套条件。

第六条 用人单位是人才引进和使用的主体,负责人才引进的具体工作。

第三章 引才标准与程序

第七条 本领域引进的人才除应符合《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规定的基本要求外,还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重大专项涉及的领域,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或拥有市场开发前景的自主创新产品;

(二)在海外承担过与重大专项相关的重大项目,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

第八条 用人单位与拟引进人选进行接洽,达成初步意向后,在5个工作日内准备人才引进申报书,报重大专项牵头组织单位。

第九条 重大专项牵头组织单位对拟引进人选进行审核,研究提出拟引进人选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工作和经费安排,在10个工作日内形成推荐意见报科技部。

第十条 科技部组织专家,以人选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可行性和预期贡献为重点,进行评审和遴选,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综合评审意见,报专项办。

第十一条 专项办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和审批手续。用人单位根据批复,在30个工作日内与引进人才签署工作合同(协议),协助办理有关手续,保证引进人才如期到岗工作。

第四章 事业平台与条件保障

第十二条 重大专项牵头组织单位和用人单位安排引进人才领衔重要科研项目(课题),在引进人才签署工作合同之后45个工作日内完成必要的立项程序。根据重大专项组织实施的实际需要,可聘请引进人才担任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或总体组成员,参与重大专项的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重大专项牵头组织单位和用人单位应按照有关特殊政策规定,根据实施重大专项任务的需要,在科研自主权、人事管理权和经费支配权等方面为引进人才开展工作提供支持。

第十四条 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对引进人才在科研条件、基地建设、项目经费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国家重点创新项目的引才工作,由科技部等部门参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及本细则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附件二

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引进人才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提高基础和前沿研究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按照“千人计划”的部署,围绕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需要,从2008年开始,用5-10年,重点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引进5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

第三条 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小组的指导下进行。国家重点学科的人才引进工作由教育部牵头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的人才引进工作由科技部牵头组织实施。

第二章 工作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教育部、科技部等牵头组织单位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分别组织制定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引才目录、引才计划;

(二)组织专家评审,提出引进人才建议名单;

(三)协调落实引进人才的项目、经费和配套条件。

第五条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是本领域人才引进和使用的主体,负责人才引进的具体工作。

第三章 引才标准与程序

第六条 本领域引进的人才除应符合《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规定的基本要求外,还需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水平,近5年在国际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

(二)获得国际重要科技奖项、掌握重要实验技能或科学工程建设关键技术。

第七条 用人单位与拟引进人选进行接洽,达成初步意向后,在5个工作日内准备人才引进申报书,分别向教育部、科技部申报。

第八条 教育部会同中科院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重点学科拟引进人选进行评审和遴选,科技部会同教育部、中科院组织专家对重点实验室拟引进人选进行评审和遴选,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引进人选建议和综合评审意见,报专项办。

第九条 专项办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和审批手续。用人单位根据批复,在30个工作日内与引进人才签署工作合同(协议),协助办理有关手续,保证引进人才如期到岗工作。

第四章 事业平台与条件保障

第十条 牵头组织单位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通过财政资金,对引进人才提供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引进人才匹配专项支持经费。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可聘任引进人才担任重点学科首席教授或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聘任其担任学校、院(系、所)、实验室等领导职务。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根据有关特殊政策的规定,结合引进人才的具体情况,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科研管理体制和人才工作机制,为引进人才开展工作提供支持。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应为引进人才提供必需的办公和实验用房、科研仪器设备和科研启动经费,在团队建设、研究生招生、重大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并为其团队成员提供工作岗位。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依托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的引才工作,由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会同中科院等单位参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及本细则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附件三

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引进人才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根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按照“千人计划”的部署,围绕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的需要,从2008年开始,用5-10年,引进5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金融人才。

第三条 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的指导下进行。中央企业的人才引进工作由国资委牵头组织实施,国有商业金融机构的人才引进工作由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实施。

第二章 工作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国资委、人民银行等牵头组织单位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分别组织制定企业、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引才目录和引才计划;

(二)国资委组织专家对企业提出的推荐人选进行评审,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组织专家对金融机构提出的推荐人选进行评审,提出引进人才建议名单;

(三)协调落实引进人才的事业平台、经费和配套条件。

第五条 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是人才引进和使用的主体,负责人才引进的具体工作。

第三章 引才标准与程序

第六条 本领域引进的人才除应符合《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规定的基本要求外,还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升级的重大科研成果;

(二)具有丰富的金融管理、资本运作经验,在业界有较大影响。

第七条 用人单位与拟引进人选进行接洽,签署意向性工作协议后,在5个工作日内准备人才引进申报书,分别报国资委、人民银行。

第八条 牵头组织单位分别组织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评审和遴选,在10个工作日内研究提出引进人选建议和综合评审意见,报专项办。

第九条 专项办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和审批手续。用人单位根据批复,抓紧与引进人才签署工作合同(协议),协助办理有关手续,落实特殊政策和其他配套支持条件。

第四章 事业平台与条件保障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根据有关特殊政策规定,结合引进人才的具体情况,安排其担任企业和金融机构中层以上领导职务。承担重点研发项目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科研管理体制和人才工作机制,在研发自主权、人事管理权和经费支配权等方面为引进人才开展工作提供支持。

企业可根据需要为引进人才组建专门的研究机构。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引进人才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二条 其他类型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引进能够突破国家重点产业领域技术难题的高层次研发人才,由省(区、市)组织部门参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及本细则的有关规定牵头组织实施。

附件四

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做好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工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按照“千人计划”的部署,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从2008年开始,用5-10年,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含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工业园),引进和支持500名左右高层次创业人才(以下简称“创业人才”)。

第三条 创业人才引进工作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小组的指导下,由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省(区、市)组织部门会同本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 工作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遴选重点创业人才及其创业项目,协调落实对其前期创业的资金支持,提供有关创业服务,配合专项办评选优秀创业人才。

第五条 省(区、市)组织部门会同科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实施本地区的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组织对重点创业人才进行初选,协调落实相应配套支持。

第六条 各园区是引进和支持人才创业的主体,具体实施创业人才的引进工作,组织推荐重点创业人才,并为他们提供创业服务和重点扶持。

第三章 引进标准与程序

第七条 重点引进人才一般应符合《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规定的基本要求,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其技术成果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市场潜力并进行产业化生产;

(二)有海外创业经验或曾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中高层管理职位3年以上,熟悉相关领域和国际规则,有经营管理能力;

(三)自有资金(含技术入股)或海外跟进的风险投资占创业投资的50%以上。

第八条 省(区、市)组织部门会同本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围绕培育新兴产业需要,制定实施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对重点创业人才,经组织专家评估后,将人才引进申报书同时报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第九条 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专家,对各地推荐人选及其团队的创业能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预期产业规模和效益等进行综合评审,提出重点创业人才建议名单,在20个工作日内形成综合意见,报专项办。

第十条 专项办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和审批手续。各园区和相关部门根据专项办批复,在20个工作日内协助重点引进人才完成回国(来华)创业的有关手续。

第十一条 经过1-3年的培育和观察后,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创业人才,由省(区、市)组织部门推荐,中组部会同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予以表彰。

第四章 政策支持与配套保障

第十二条 国家和地方有关职能部门对重点创业人才给予以下配套支持:

(一)中央财政给予每人人民币100万元的资助,有关地方提供配套支持;

(二)给予多次出入境签证;

(三)国家和地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资)金给予优先支持;

(四)可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产业、工程项目任务(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须另行批准),其产品符合要求的,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篇3: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探析

从某种意义而言, 人才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当前各国都在抓紧制定和调整人才战略[1], 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开发战略, 构筑人才高地, 抢占人才制高点。国内的人才流动总量是不变的, 那么, 加快高等学校海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则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是面对新时期国际竞争挑战的客观需要, 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大学的迫切要求[2]。

2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概述

顺应国际形势,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方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指出, 国家将制定和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计划, 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纲要》指出, 国家采取多种方式, 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 加大对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的资助力度。

为进一步推动海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2008年12月, 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要求各地各部门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央层面重点实施“千人计划”, 从2008年开始, 用5~10年, 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 (来华) 创新创业。可以预见, 中国即将迎来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新高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指出, 海外留学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特需资源,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以更宽的眼界、更宽的思路、更宽的胸襟, 做好吸引和用好海外留学人才工作, 充分发挥他们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3 国内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考察

国家通过一系列海外人才计划, 以及“211”、“985”战略规划, 为高校集聚海外优秀拔尖人才提供了机遇, 也带来了挑战。总体而言, 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学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高校中的优秀拔尖人才和将才还不多, 尤其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大师, 因而高校集聚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亟待提升。另一方面, 国家提供了政策支持和配套资源, 各高校则各显神通竞相角逐。近年来, 清华大学引进了国际学术泰斗, 包括杨振宁、林家翘、姚期智等人。浙江大学引进了柏林工大前校长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 组建了有影响的创新团队。南京大学成功实现了成团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等等。可见, 国内其他高校竞相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 业内竞争激烈。为了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与建议, 我们针对入选国家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部分高校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突出的其他高校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3.1 工作力度大

随着国家高层次人才制度的不断改革, 国内各高校纷纷加快步伐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各高校的方式方法类似, 如加强海外联系、以才引才、全校动员等, 不同之处在于力度。如北京大学平均每年有2万次外事交流活动, 这些活动为该校发掘海外优秀人才提供了有利平台;上海交大注重统一认识, 整合各学院、各部门信息资源, 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作用, 成立了国际荐才委员会, 逐步建立起了分类管理、分级跟踪的人才信息系统;复旦大学为了及时掌握全球科学前沿人才的信息, 专门建立了有数千个候选人的海外人才储备信息库, 并与海外校友保持广泛的联系, 尽可能地拓宽人才选拔渠道。

3.2 用人机制灵活

3.2.1 结合团队引进方式, 快速建立学术梯队

团队引进方式是指引进在某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学者, 并以其为核心组建起学术梯队。这种引进方式可以快速地组建起一批结构合理、学术方向互补、创造力很强的研究团队, 有效的发挥高层次人才梯队的作用, 使高校的研究实力、综合竞争力得以迅速提升。采用此方式的高校主要有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 (表1) 。

南京大学利用“成建制”人才引进方式在学科特区中引进一流的科学家作为负责人, 并赋予其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使之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人员的规模和研究人员的数量, 自行招聘各类人员并实施严格的聘任制度和工资奖励制度, 快速凝聚一批杰出人才。其生命科学学院通过此方式, 在模式动物中心、分子医学研究所两个学科特区汇聚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 讲座教授1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 在生命科学诸多领域内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 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殊荣。

复旦大学采用“球链”人才引进模式, 从海外引进封东来博士作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围绕封博士, 以才引才, 先后从海外引进了乔山博士、李世燕博士和陈焱博士, 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学术方向互补、创造力很强的研究团队, 使复旦强关联物理学科的研究实力跻身于国内高校的前列。

3.2.2 利用人才特区, 搭建创新平台

为吸引人才、促进人才发展, 营造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的学术氛围,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提出了“特区”的概念, 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加以实施 (表2) 。

1999年12月, 南京大学成建制引入美国哈佛大学分子医学实验室,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第一个学科特区——分子医学研究所, 让研究所负责人拥有充分的管理自主权。他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人员的规模和研究人员的数量;自行招聘各类人员并实施严格的聘任制度和工资奖励制度。截至目前, 南京大学先后建立起分子医学研究所、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现代数学研究所、模式动物研究所等5个“学科特区”。它们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项任务, 与校内的相关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互为呼应, 互为支撑, 激活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力量。

2001年, 复旦大学以海外引进人才许田、韩珉、庄原作为共同负责人, 建立了发育生物学基地, 采取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管理模式, 由首席科学家自主选择研究项目, 组建课题组, 并充分享有在用人、分配和奖励方面的自主权, 开辟了复旦首个“学术创新特区”——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建立起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平台, 筑巢引凤, 把一流人才吸引到复旦。现在该研究所已成为国际发育生物学研究, 尤其是世界哺乳动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3.2.3 实施校级特聘教授计划, 汇聚高层次人才为校服务

人才计划入选称号等, 是对学者能力的广泛认同, 满足其心理需求, 尤其是为海外学者提供了其回国后融入业界的敲门砖, 有助于其更好的在国内开展科研学术交流。但是, 国家人才计划名额有限, 且对年龄等有所限制, 提供的资助覆盖面不广。配合国家、地方各层次特聘专家制度, 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高校设置了相对应的校级特聘教授计划 (表3) , 汇聚高层次人才为学校服务。

4 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力度和工作力度

(1) 加大政策力度。

以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的实施及相关政策出台为契机, 建立健全人才特区的管理机制, 赋予人才特区首席科学家充分的选人、用人和考核权, 建立层次丰富的特聘专家制度。

(2) 加大工作力度。

营造“吸引人才, 尊重人才”的氛围,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 面向国家创新项目和跨学科创新平台, 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岗位需求, 加大学科领军人才的引进,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促进重点发展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建设。

4.2 健全灵活的用人机制

(1) 建立高效的用人机制。

通过人才特区、团队引进的方式, 快速产生团体效益, 保证教师队伍的高水平, 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和学校的事业发展。

(2) 提供全面的服务保障。

在重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 也要高度重视校内高水平人才的成长, 为他们潜心学术研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要积极探索建立人才特区和海外人才社会保障的有关工作机制, 进一步推动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柏林.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走人才强国之路[J].中国人才, 2004 (5) :6~9.

篇4: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系窗口

2008年12月,中办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提出要统筹资源、完善政策、健全机制,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为了大力引进海外人才,特别是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并加强对引进海外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体制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全国青联、中国科协及欧美同学会设立了专门窗口,开始开展咨询和联络工作。

国家外国专家局作为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指定的五家网上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系窗口(以下简称“窗口”)单位之一,已经于2009年1月完成了网上窗口(www.chinajob.cn)的建设工作,其中由信息中心设计的首页链接图标和Banner图已经作为五家窗口单位的统一规范性界面。

根据中组部专项办要求,“窗口内容”目前包括领导讲话、相关政策、工作动态和自荐窗口等四部分,此外我们还增加了公告通知、友情链接、读者留言、文档下载等功能,以及与国家外国专家局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海外专家组织的信息,并有专人负责窗口的维护和日常联系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窗口建设,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内用人单位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还在地方引智机构自助网站基础上为各地建立了分“窗口”,以方便各个地方外国专家局进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推荐及人才自荐。

篇5:深圳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办法

(2018年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评审工作,根据《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的意见》(深发〔2011〕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工作遵循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第三条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负责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二章 评审对象和标准

第四条 评审对象为符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办法(试行)》所规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基本资格条件,但不能按照《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试行)》直接认定,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学术水平在本领域内具有明显优势,专业成就突出,对我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可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人才。

(一)年龄要求。申报人年龄应在提交材料日之前满足:申请A类人才评审的申请人年龄不超过65周岁,B类人才年龄不超过60周岁,C类人才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二)申报周期和时间。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原则上一年举行一次。每一位申报人最多可申报两次评审,且第二次申报评审时必须有符合评审要求的新业绩或其他相关材料。已经认定或评审为海外高层次A、B、C类人才的,不可参加评审。

第五条 评审标准以《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办法(试行)》中关于A、B、C类人才的界定为基准,申请人专业成就、科研成果、技术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为A类人才,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顶尖水平的为B类人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为C类人才。具体标准为:

(一)A类人才。研究方向和项目目标属于国际重大科技、重大基础理论、重大应用研究问题前沿,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和一流水平,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发明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对本专业领域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具有明显的持续创新能力或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二)B类人才。研究方向和项目目标属于国内重大科技、重大基础理论、重大应用研究问题前沿,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在国际同行中处于先进水平,拥有国际先进或国内顶尖水平的发明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对本专业领域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具有持续创新能力或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三)C类人才。研究方向和项目目标属于国内科技、基础理论、应用研究问题前沿,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发明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对本专业领域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具有一定的 2 持续创新能力或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A、B、C类人才按照专业领域和技能类别,分为社会科学类、基础研究类、医疗卫生类、文学艺术类、创新创业类、工程技术及其他等类别,评审机构将按照相应的指标体系,对不同专业领域人才分类进行人才评审。

第三章 申报程序和材料

第六条 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申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个人申请。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采取自愿申报方式,个人通过所在单位向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提出评审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二)单位审核。申请人所在单位对申请人各项条件进行审核后,登陆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网站下载《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请核准表(评审类)》(正反面打印),填写信息,加具推荐意见、盖章。

(三)主管部门审核。将《申请核准表》连同相关证明材料报送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加具推荐意见后报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申请人所在单位无主管部门的,由单位直接报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

第七条 申请人应当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和完整,全部材料装订成册后按规定时限提交。申请人所在单位应当对申请人各项条件进行审核,并由负责人或委托人在所有材料、签名、盖单位公章。评审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申请书》;

(二)《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请核准表(评审类)》;

(三)国外专家提供有效护照,以及《外国人工作许可证》(验原件,收复印件);

(四)港澳台专家提供《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台港澳人员就业证》(验原件,收复印件);

(五)留学回国人员提供身份证、《深圳市留学人员资格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

(六)可证明其身份、年龄的证件(验原件,收复印件);

(七)学历、学位证书(验原件,收复印件);

(八)国内外曾任职等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现用人单位与申请人的聘用合同(验原件,收复印件);

(九)荣誉及奖励等证书(验原件,收复印件);

(十)申请人拍摄的一份个人视频(时长5分钟内),简要介绍个人基本情况、研究领域、专业水平、业绩与荣誉、工作计划与目标、所处研究领域展望等,以及申请人在学术交流、团队合作与管理、人才培养、行业及社会贡献等方面的情况;

(十一)如获得发明专利,请提供发明专利证书、发明专利说明书;

(十二)如有技术未申报专利的,请申报人出具一份《技术总结报告》;

(十三)如有发表论文,请提供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出具的《论文收录引用检索证明报告》,并注明“他引”次数;

(十四)主持(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以及本人在该 4 项目中承担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十五)如有著作或出版物,请提供封面、封底及关键内容复印件;如有影视、音乐、美术、雕塑等艺术设计类作品的,请提供视频、音频及图片文件,同时提供获奖证明材料;

(十六)国内外任职、缴纳社保及纳税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

(十七)创新创业类申请人提供其所在企业的行业地位、企业规模、经营业绩等相关材料;

(十八)其他证明申请人学识、技能、职业道德、业绩及成就的材料;

(十九)申请人提交本人无犯罪以及2年内无行政拘留处罚承诺书;

(二十)用人单位证明材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登记证书、股权构成、经营业绩、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等)。

(二十一)以上所有材料须统一胶装成册(评审申请书置前,其他材料作为附件置后,附件要有目录),并将全部文档、扫描资料、视频、音频拷贝到U盘(务必做好标记以便识别)。

(二十二)申请人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四章 评审组织和实施

第八条 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依据申请人的专业领域,聘请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国内外同行专家组成专业评审小组进行评审:

(一)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以及发达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

(二)国(境)外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重大工程项目首席工程技术专家;

(三)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四)中组部“千人计划”人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五)在国(境)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

(六)在相应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其他专家。

专业评审小组人数由不少于7人的单数组成,其中市外专家的比例不低于70%;科技创新领域的专业评审小组至少须有1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或发达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

第九条 评审工作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材料受理。按照海外高层次人才基本资格条件的要求,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发布《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申报指南》,接受申请人提交评审材料,并对申请人的申报材料进行合规性审核,合规审核不合格者,申请人可补交证明材料,仍然不合格者,将不得进入评审阶段。

(二)专家评审。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根据申请人所属专业领域,聘请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分类组建若干个专业评审小组。专业评审小组以通讯评审方式对申请人提交材料进行评判,评审专家将对本小组各申请人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综合素养、科研成果、发展潜力、学术贡献、经济社会影响力以及用人单 6 位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书面意见,并作出同意或不同意推荐的最终判断。得到所在专业评审小组半数以上专家同意推荐的申请人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拟定名单,未能得到半数以上专家同意推荐的申请人视为评审未通过。

(三)公开公示。复审之后,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将依照程序将材料评审的结果反馈给各申请单位。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综合专家评审意见,确定海外高层次人才人选名单,并向社会公示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有异议,经调查属实,情形足以推翻评审结果的,取消该申请人获选资格。

(四)确定人选。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做最终确定,并颁发《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证书》。

第十条 退出惩罚机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海外高层次人才资格,收回海外高层次人才证书,视情况终止、追回其享受的相关优惠待遇、奖励和资助:

(一)学术、业绩、成果等弄虚作假的;

(二)提供虚假材料骗取海外高层次人才证书的;

(三)存在严重道德瑕疵,或引起重大舆情事件的;

(四)期内受严重警告以上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的;

(五)其它需要取消海外高层次人才资格的情形。

第五章 评审纪律和监督

第十一条 评审专家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严格依照评审工作的有关程序和标准,实事求是、独立、客观、公正地对 申请人作出评价和判断。

评审专家不得擅自披露、使用申请人的技术或商业秘密;不得索取或接受申请人以及相关人员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可能影响公正性的宴请或其他好处。

评审专家与申请人存在利益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关系的,应当主动申请回避。

第十二条 申请人和推荐单位在评审过程中应当配合评审实施部门和承办机构工作,按要求提供与评审有关的全部资料和信息,保证所提供资料、信息的真实、有效。

第十三条 评审实施部门和承办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评审规则和程序,不得违反保密规定擅自泄露评审资料、评审专家名单、评审结果,不得向评审专家施加任何影响,不得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投诉或举报影响评审工作科学、客观、公正、公平开展的行为。有关人员在评审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予以处罚、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篇6: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

服务对象

具备以下条件,且符合相对认定标准的申请人。

(1)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研作风和科学、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

(2)外籍高级专家需与应聘单位签订一年以上的聘用合同;留学回国人员应是来深创业或已与在深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的优秀人才。

受理条件

具备以下所有条件,且符合相对认定标准的申请人可以提出申请:

1、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研作风和科学、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

2、外籍高级专家需与应聘单位签订一年以上的聘用合同;留学回国人员应是来深创业或已与在深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的优秀人才。

3、满足年龄要求:

(1)海外高层次A类人才年龄应在60周岁以下;

(2)海外高层次B类人才年龄应在55周岁以下;

(3)海外高层次C类人才年龄应在40周岁以下;有特别突出成就的,年龄条件可适当放宽。

申请材料

1、《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申请核准表(认定类)》

系统申报并正反面打印,一式2份

2、身份证明材料

(1)外籍高级专家提供有效护照个人信息页、签证页和居留页,以及《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或《外国人就业证》(复印件),(若外籍高级专家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亦需提供验原件,收复印件;

(2)港澳台专家提供身份证、回乡证或台胞证,以及《港澳台人员就业证》(复印件);

(3)侨胞提供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出具的侨胞证明、公安机关签发的注销户籍证明、中国护照个人信息页;

(4)中国籍留学人员提供身份证,境外留学人员提供国外护照或港/澳/台身份证以及回乡证或台胞证,《出国留学人员资格证明》(复印件);(5)用人单位与申请者的聘用合同(合同期限需一年以上,另有要求的除外)

3、认定标准材料

根据《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试行)》具体条款,提供相应条款所涉及的所在荣誉证明、任职证明、发明专利证书、产业证明、销售额证明、纳税证明、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等各类证明材料。

4、受理部门要求提供的辅助材料

(1)申请人劳动合同必须填写完备。合同期内有试用期的,试用期结束方可申报;合同条款最后规定“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的,则甲方必须有法人或授权人签字,属授权人签字的还需同时提供授权书;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为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须提供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复;申请人为公司法人的,须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不需提供劳动合同。

(2)申请材料为外文的,需另提供有正规翻译机构(正规翻译机构是指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合法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括翻译业务的翻译公司)盖章的翻译件。

(3)按受理部门要求,可能要补充的其他相关材料。

填报须知

1、申报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业务,申请人必须在我市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以上(不含补缴),且当前社会保险缴纳单位与申报单位一致。

2、中国籍申请人必须以身份证进行申报,号码为18位格式;侨胞申请人需持中国护照进行申报,所填报姓名必须与护照姓名一致。

3、外籍申请人(包括外籍华人)持国外护照申报人才确认时,所填报姓名必须与护照姓名一致。

4、申请人必须完整填写个人简历,含高等教育、留学、研究经历,并提供申请时上一个工作单位的联系电话(填写在简历中),如上一个工作单位为市外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研究机构、国有企业的,还须提供原工作单位的离职证明材料。

5、申请人劳动合同必须填写完备。合同期内有试用期的,试用期结束方可申报;合同条款最后规定“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的,则甲方必须有法人或授权人签字,属授权人签字的还需同时提供授权书;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为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须提供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复;申请人为公司法人的,须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不需提供劳动合同。

6、申报单位的商事主体登记及备案信息查询由工作人员后台比对。

7、申请人的社保缴交情况,由系统自动比对。

8、近X年,以受理之日起计算,倒推X周年之内属有效范围。

9、个别认定条款由受理部门发函调查。

10、复印件须经推荐单位审核,并由核实人签名和单位盖章。

11、申请材料为外文的,需另提供有正规翻译机构(正规翻译机构是指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合法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括翻译业务的翻译公司)盖章的翻译件。

受理标准

网上办理流程

1.申请

(1)个人向所在单位提出认定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单位审核。申请人所在单位对申请人各项条件进行审核后,登陆深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门户网站首页“网上申报”板块,进入“高层次专业人才业务申报系统”,输入信息,提交并打印《申请核准表》,单位加具推荐意见并盖章;

(3)单位主管部门审核。将《申请核准表》连同相关证明材料报送到单位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加具推荐意见后,由单位经办人持身份证向市人力资源保障局递交材料;申请人所在单位无主管部门的,由单位经办人持身份证直接向市人力资源保障局递交材料;

2.受理

深圳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

3.审查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4.办理结果

本事项的网上办理流程见网上办理流程图。

窗口办理流程

1.申请

(1)个人申请。个人向所在单位提出认定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单位审核。申请人所在单位对申请人各项条件进行审核后,登陆深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门户网站首页“网上申报”板块,进入“高层次专业人才业务申报系统”,输入信息,提交并打印《申请核准表》,单位加具推荐意见并盖章;

(3)单位主管部门审核。将《申请核准表》连同相关证明材料报送到单位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加具推荐意见后,由单位经办人持身份证向市人力资源保障局递交材料;申请人所在单位无主管部门的,由单位经办人持身份证直接向市人力资源保障局递交材料;

2.受理

深圳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

3.审查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4.办理结果

上一篇:观看我是医生心得体会下一篇:家风家规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