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性经营能力分析

2024-08-19

成长性经营能力分析(精选8篇)

篇1:成长性经营能力分析

背景:

2006年9月初,广州某精品川菜馆的餐厅经理向我们电话诉苦说,他们餐厅是5月份开业的,以经营精品川菜为主,营业面积800多平米,10个包房,300多个餐位。开业后生意节节攀高,每晚21:00后的夜宵生意也不错,可奇怪的就是,每月的销售收入在不断提高,但月底结算时餐厅利润却没有明显增长。于是找到我们咨询公司,期望餐饮咨询顾问能帮他们把把脉,做一个餐饮经营分析。

我们在电话里又详细的询问了解了对方餐厅的客源构成、人均消费情况以及每月营业收入、成本等相关经营数据后,马上组织咨询项目组进行讨论。

调研诊断:

通过对所掌握的情况分析,再结合以往的经验,大家心里都基本有底了,大体认为该餐厅应该在成本控制、客源结构定位、菜单的菜肴设计和菜品定位等方面存在主要问题。于是,下一步我们现场调研和诊断的重点方向就放在这几个方面。

一、通过经营收入、成本等经营数据分析,了解是否有效的获得了较多的营业收入,而同时把各项费用降到了最低?

项目专家入驻后,首先要求餐厅财务出具2006年5、6、7、8四个月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数据,进行成本率的对比分析,并列出分析要点:

1.总营业收入=各餐厅食品收入+酒水商品收入+服务费 2.各餐厅收入=食品酒水总收入/餐厅个数 3.餐饮部使用率=客数/座位数

4.每个座位销售额=食品酒水销售额/座位数 5.每客消费额=食品酒水销售额/客数

6.酒水销售额与食品销售额的比例=酒水销售额/食品销售额 7.食品成本率=食品成本/食品销售额×100% 8.劳动成本=餐饮部劳动成本/食品酒水销售额×100% 专家组通过精品川菜馆提供的财务报表得到了5—8月的收入成本、成本额及其它经营数据,见表1: 项目

营业收入(万)营业成本(万)成本率(%)

餐饮经理告诉我们,开业初的半年内,食品成本率计划在48%。但通过上面的财务报表显示,餐饮成本明显偏高。5月份由于初开业,人力资源、各类菜品材料都超成本使用,餐厅在开业前一周内推出 了吃100送50的促销活动,同时也在当月推出“吃精品川菜,品美味人生”的美食节活动,故这个月成本率高我们无可非议。但后三月大型促销活动结束后餐饮 成本仍持续超标,那么餐厅在成本控制管理方面一定就存在问题。项目专家开始从人员配置、原料采购、验收、储存发放、菜品初加工、出品标准、菜品销售、菜单 计划等方面调研成本超标的原因。

通过调研后发现,该餐厅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l 人员配置问题:餐厅正常运作后,人员仍按初开业时超编配置。未进行岗位工作分析,未进行岗位合并与精减,也未进行服务流程优化,靠想当然来配置人员。

l 采购问题:

1、无计划采购,鱼虾海鲜类、易变质的餐料类一次性采购太多,因此由于鱼虾死亡、餐料变质原因造成的成本浪费太大。

2、餐厅存在无竞争性采购,很少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也很少进行市场信息2006、5 72.6 38.6 53.2% 2006、6 63.4 33.1 51.6% 2006、7 66.8 34.8 52.1% 2006、8 70.3 35.8 50.9%

调查。

3、采购监控系统未有效建立起来,对采购过程也控制不严。餐厅实行现金采购,且采购人员和班次很少调整。

l 验收问题:

1、餐厅菜品验收都由库管负责,现场没有第二人检查发票、价格、数量的准确性。

2、对于质量未达标或重量不足的货品,库管也在供应商发放一支烟的贿赂下玩笑着收货了。

l 储存发放问题:

1、未有效控制原材料储存室的温度、湿度,由于储存失当造成原材料腐败。

2、储存时未做明显标识,未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材料发放也没有具体标准,厨房领多少就发放多少,存在管理问题。l 菜品初加工问题:

1、由于验收时未把好关,菜品质量达不到要求,比如采购的鳝鱼太小,导致初加工浪费太大,出品率较低。

2、砧板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或对粗加工流程不清楚,造成出品率低。

l 出品标准问题:

1、每一份菜没有制定精确的出品标准,菜品在量的把握上有时多有时少。

2、餐厅没有使用标准器皿。

l 菜品销售问题:

1、餐厅在低成本菜肴的推销上缺乏力度。

2、因出品慢和服务技能不熟悉导致的服务投诉类退菜和被动打折问题严重。

3、因对每天菜品销量的估 计不足造成的人为浪费严重,尤其在小吃和凉菜上,销售不完时只能倒掉处理。

4、对于各类折扣规定不严格,比如宵夜打4-6.5折,可最终客人买单时都只愿 意以4折买。

l 菜单计划问题:

1、菜单菜品太多,要么是造成厨房准备不足出品太慢,要么就是各种菜品都准备造成很大浪费。

2、菜单中高成本与低成本的菜品不均衡,开业初 由于肓目的追求“精品”,所以好多都是高成本的菜品,而低成本高利润的菜品相应较少。

3、原材料成本上升后,餐厅为保证上座率未对菜价进行相应调整。比如 该精品川菜馆经营的大都是重油重辣的川菜,但9月份以来其使用的主要原料菜油、辣椒、花椒等都成倍涨价,可该餐厅依然使用最初的菜价,导致成本增大。

篇2:成长性经营能力分析

可以通过纵向(3-5年)分析法、横向分析法(与行业指标、竞争对手或相类似企业)进行分析,尽可能找出支持或阻止该公司盈利能力成长的`关键因素。

二、采用以下财务指标对所选定公司的成长能力进

第一文库网行分析: 1.营业收入增长率 2.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 3.总资产增长率 4.固定资产成新率 5.净利润增长率 6.净资产增长率 7.每股股利 8.股利增长率

通过纵向(5年)分析法进行成长能力分析,尽可能找出支持或阻止该公司成长的关键因素。

三、采用杜邦分析法计算出该公司的杜邦分析图,并对该公司总体财务状况进行必要说明。

篇3:成长性经营能力分析

经营分析工作为促进国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 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 经营分析工作在辽宁移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成为公司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公司的财务部门由于不直接参与公司的市场运营, 从某种程度上, 财务没有部门利益, 只有公司利益、老板利益, 与业务分析人员相比, 财务分析人员具有天然的视角差异, 财务分析的立场更加客观公正。

一、经营分析的内涵与意义

经营分析是利用财务、统计数据及相关资料, 对公司生产过程和经营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为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揭示经营风险、创造公司价值以及管理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经营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总结和评价公司经营业绩, 分析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 以及对未来经营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它是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二、加强财务部门经营分析工作的必要性

财务部门经营分析工作 (下称经营分析工作) 通过利用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公司财务及业务等数据资料, 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预警, 为提高效率、揭示风险以及辅助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经营分析工作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是财务部门参与公司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也是财务部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重要途径。

加强经营分析工作是公司适应环境变化、保持健康发展的需要。受行业日趋饱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公司发展趋于平稳, 经营问题日益复杂。加强经营分析工作, 有利于及时发现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寻找解决之道, 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目前, 公司管理方式正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加强经营分析工作、以“分析思维”指导开展各项工作, 有利于推进各项精细化管理措施的执行与落地。

加强经营分析工作是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价值的需要。应公司发展需要, 财务管理工作职能与角色将从核算型向策略型转变, 而财务集中管理项目的稳步推进更为这一转变奠定坚实基础。加强经营分析工作, 有利于财务部门积极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 在公司战略制定、战略执行、战略评价各环节发挥更大作用, 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对公司科学发展的有效支撑作用。

总之, 进一步加强财务部门人员的经营分析工作, 对财务部门发挥管理职能、促进部门职能转型、提升部门工作价值以及助力公司健康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三、提升财务人员经营分析工作的主要思想

经营分析工作应紧密围绕价值提升主题, 平衡长短期利益, 追求可持续发展, 做好业务合作伙伴与管理决策参谋。

要坚持效益导向。创造效益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要求, 经营分析应紧密围绕效益目标, 深入开展投入产出分析、成本效益分析, 有效支撑资源配置。

要坚持立场客观。经营分析应以真实准确数据为基础, 用数据说话, 力求客观, 不吝啬积极评价, 不回避问题揭示。

要坚持业财融合。经营分析应在准确把握各项财务指标变化的同时, 充分结合业务发展情况, 细致剖析各项数据现象的深层动因, 不断提升经营分析广度与深度。

要坚持战略前瞻。经营分析应紧密结合公司发展战略, 着眼未来, 增强风险意识, 强化预测预警, 发挥预判、引导和参谋作用。

四、财务人员如何做好经营分析工作

财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经营分析工作机制, 提高经营分析工作质量, 财务部的经营分析人员应从思想认识、组织保障、工作机制、数据管理等方面去加以改进与提高。

(一) 各级管理者应该强化思想认识

转变分析理念, 应从推进策略型财务管理、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促进持续性健康发展的高度, 深刻认识加强经营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应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经营分析立场相对独立、视角更加全面、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 进一步提升经营分析工作水平。

(二) 要建立长效机制, 完善组织保障

分析工作的团队化和专业化分析人员充足是保障经营分析质量的先决条件。各级财务部门需要配备足够分析人员, 建立专职分析团队, 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 联合相关部门组建跨部门分析团队。分析团队应充分发挥整体协同效应, 并通过详细的工作制度, 保证团队工作有效运行。

另外要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综合素质。生产经营分析质量的基础是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分析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工作激情、较强的业务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心态。省公司会定期组织召开经营分析培训会和研讨会, 推进省公司和市分公司的分析人员轮训、交流制度, 建立分析人员培养常态机制。

(三) 完善工作制度, 优化工作流程

1、推行经营分析工作项目管理制度

通过细致的计划制订、明确的职责分工、严格的执行监控, 不断提升经营分析质量。加强分析的计划性。分析人员应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与思路制订年度分析计划, 并结合公司经营重点、热点问题实时修订完善, 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注重分析的日常化。应注重平时分析工作的开展与积累, 就一些专题展开日常化的深入研究。分析工作日常化, 一方面可以为经营分析积累经验和素材,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把握好分析工作节奏, 提升分析质量。

应加强对分析质量和工作进度的监控。财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与分析人员应定期召开分析工作例会, 讨论分析材料, 商议亮点难点, 掌控进度质量。

2、加强总结提炼工作

为了持续提高经营分析工作质量和效率, 应注重对分析工作的总结与提炼。首先, 编制常规分析模板。对于常规分析, 应将每月相对固定的内容按照科学、合理的思路总结提炼成工作模板, 以提高常规分析效率。常规分析模板化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 而应根据每月经营发展形势, 在模板基础上适当补充重点关注问题。其次, 建立专题分析案例库。专题分析是每月经营分析的重点, 也是衡量经营分析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建立相关专题分析案例库, 选择典型案例, 归纳和总结其分析背景、目的、思路、方法、数据口径与来源等要素, 以促进经营分析知识的交流与传承。

3、建立跟踪反馈机制

为了保证经营分析实效性, 应逐步建立分析问题的跟踪反馈制度。对经营分析中发现确实存在的问题, 各公司应给予充分关注, 制定整改计划, 明确责任部门, 并持续跟踪问题解决情况, 监控各项整改要求的执行落地情况, 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四) 拓展分析内容, 突出分析重点

分析内容应围绕公司战略, 聚焦关键举措, 坚持价值理念, 以效益提升为导向, 实现长远效益最优化。分析内容应具备一定的广度, 包括宏观环境、竞争态势、公司业务运营以及分公司经营情况等各个方面;分析内容应具备一定的深度, 能将分散在各部门、各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科学地整理, 形成串珠成线、聚沙成塔的完备体系, 为公司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分析内容还应具有指导性和实效性, 能为经营决策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措施, 能够有效指导实际工作。

当前形势下, 根据通信行业的特点, 经营分析的重点应关注收入增长潜力及其驱动因素变化、营销资源使用情况及其效益评估、各类设备资产的效率效益、3G、4G业务、数据及信息业务、集团业务、国内电信行业竞争态势以及国际电信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内容。

(五) 完善调研机制, 加强交流沟通

应建立专项调查机制, 针对经营重点开展专项调查, 辅助概率抽样、数据挖掘等方法, 对特定公司与特定业务开展深度分析, 探索表象背后内在动因, 概括公司阶段性发展状况, 总结经营发展经验, 把握调整优化方向。分析人员应注重与业务部门和基层一线的沟通和交流, 熟悉业务经营, 了解经营重点, 掌握经营战略, 在日常交流中收集分析信息和素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六) 优化数据管理, 确保数据质量

夯实基础, 防范数据失真。数据信息是经营分析“加工”的原材料, 其真实性和一致性会直接影响经营分析报告的质量。各公司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分析数据的收集和储备机制, 规范和夯实统计基础工作, 梳理相关系统, 统一数据口径, 健全审核机制, 坚决杜绝数据编造行为, 有效防范错误数据误导管理决策的风险。

(七) 创新方法, 优化信息获取。

完善系统, 提升分析效率。经营分析数据来源广泛, 必须借助完善的信息系统和高效的数据库管理、数据挖掘、结果展示工具, 以满足快速收集、灵活处理、高效整合的需要。各市公司应加强经营分析数据的分类管理, 按照相应类别归类存储, 建立数据更新、优化和数据库升级机制, 建立关于各种数据口径、用途和关联度说明的元数据体系, 以更好地满足基本面分析和专项分析需求。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经营分析内涵、意义以及对未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为适应通信行业现今面临的内外环境复杂多变, 公司发展的挑战, 财务职能需要转型, 而转型的主要方式是组织开展财务部门经营分析工作, 提升财务人员深入参与公司经营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因为财务人员具有先天的优势, 可以利用财务统计数据及相关资料, 对公司生产过程和经营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为改进公司生产经营效率、提升公司价值和满足管理层的决策要求提供支撑信息。

关键词:经营分析,财务人员职能转型,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立.《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的综合分析》2008.11.

篇4:成长性经营能力分析

2005年1000大工业企业总体水平与增长情况如何?通过对比不难发现,2004至2005年各项指标均有所增长: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水平来看,从2004到2005年我国1000大工业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约30%,表明领头羊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水平提升较快;以企业资产总额平均水平来看,从2004到2005年我国1000大工业企业平均总资产增长了约16.9%,表明领头羊企业的竞争实力有所提升。

对于企业效率增长的评价,我们从资产周转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两方面来考察。从2004至2005年,1000大工业企业的平均资产周转率增长了9.0%,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了21.3%,表明领头羊企业的综合效率有较大的改进趋势。

2005年1000大工业企业的单项冠军。分别从三个测度指标选出1000大工业企业的单项冠军,这三个指标是企业市场扩张能力、企业经营实力和企业综合效率。

可以看到,1000大工业企业中确实有一些企业在市场扩张、经营实力方面是比较出色的,但这三个单项冠军并没有让一家企业独霸。

2005年1000大工业企业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为了展现很多企业在一些指标水平上的不均衡问题,我们基于2005年1000大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强,按照前面三个单项,进行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竞争性统计分析。

我们认为,如果一家企业在三个单项指标上的排名比较接近,说明该企业成长的均衡性比较好,这对于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标志。

而在企业成长的均衡性上,却得到了让人遗憾的结论。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前100强企业的市场扩张能力明显强于企业经营实力和综合效率水平。

具体的统计结果进一步反映出,前100强企业经营实力的排名平均落后企业市场扩张能力的排名约52名,企业综合效率的排名平均落后企业市场扩张能力的排名约283名。这说明1000大工业企业中的强者虽然在主营业务收入上水平比较高,但在企业经营实力和综合效率上却相对落后。

虽然很多企业的成长顾此失彼,但是,从2005年前100强企业分析看,也不乏一些具有潜在能量的企业。

我们发现,100强中39家企业经营实力排名高于或等于企业市场扩张能力排名,有21家企业综合效率排名高于或等于企业市场扩张能力排名,不存在经营实力和企业综合效率排名均高于或等于市场扩张能力排名的企业。也就是说,100强中约70%的企业存在着一定的成长潜能。

篇5:成长性经营能力分析

PO审查“去库存”速度正在提升,越来越多公司跃龙门的同时,也有很多公司被刷了下去。

解读新三板研究中心统计发现,过去两个月来IPO上会通过率有所下降,其中创业板最为明显,低至78.3%。去年11月迄今IPO审查未通过的15家公司中,10家是创业板。

从审查意见看,对这15家未通过审查的公司,证监会发审会主要关注的问题集中在3个方面:

1、持续经营能力;

2、财务数据真实性和合理性;

3、关联交易规范性。此外,内部控制有效性、经营规范性、信息披露真实性和准确性三大问题也多次出现。

持续经营能力 无论是主板、中小板还是创业板,持续经营能力都是IPO审查中最为关注的问题。

上面IPO被否的15家公司中,至少10家公司的审查意见直接或间接提到了持续经营能力。审查人员针对业绩下滑、收入合理性、成本真实性、行业趋势、客户变更、甚至关联交易发表的意见,实际上都可以归结为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审查。

华光新材可能是近期因为持续经营能力存疑IPO被否的最典型案例。华光新材主要产品是钎焊材料,2013年至2015年钎料销售持续收缩,净利润连续3年下滑,降幅介于23%-46%,该公司预测未来可能出现下滑50%以上的情况。

华光新材银钎料销售持续下滑,有市场需求波动的原因,也有该产品被替代的原因。下游客户通过使用降银钎料,或者通过自身研发和改进工艺,用铜钎料代替银钎料,而华光新材的铜钎料产品还处于市场推广阶段。

在审核中,审查人员要求保荐人核查华光新材“经营业绩是否存在继续大幅下滑的风险,主要产品之一银钎料是否存在被其他产品替代的风险,所处经营环境是否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持续盈利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相关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是否充分。”

尽管业绩下滑已经不是IPO的绝对拦路虎,但业绩大幅下滑仍然是一块硬伤,尤其是在华光新材案例中,业绩大幅下滑同时还存在主要产品可能被替代的风险。

润玛股份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已经明显产能过剩的传统太阳能光伏行业,因为回款问题应收账款多次进行债务重组;从事节能服务的硕人时代2016年上半年亏损;川网股份手机月报计费用户主要依靠群发外呼维持,而群发外呼2015年被监管叫停;中山金马关联交易减少和规范可能影响未来经营;日丰电缆业绩异常波动;思华科技大客户结构变化较大、资金实力与采购规模匹配性存疑,这些公司的持续经营、盈利能力都被审查人员打上了问号。

目前新三板已经申报IPO的84家公司中,29家公司在2014年或者2015年出现过业绩下滑的情形,丽岛新材、曙光电缆和长江材料三家公司连续两年业绩下滑。

慧尔股份、耐普矿机、泰林生物、世纪天鸿和日懋园林5家公司2014年业绩下滑超过30%;海纳生物(已中止审查)、派诺科技和曙光电缆2015年业绩下滑超过30%。除日懋园林和曙光电缆,其他几家公司的IPO目标都是创业板。

财务数据真实性和合理性

纵观15家过会失败公司的审核结果说明,财务数据真实性和合理性是审查人员关注的另外一个焦点,有9家公司收入(支出)、成本、毛利率等数据受到质疑,财务数据真实性还涉及信息披露真实性问题。

永泰隆IPO审核未通过,最大问题便在于收入真实性存疑。永泰隆的主要产品是电能表和电能表配件,海外销售收入占收入比例在90%以上,主要客户集中在俄罗斯、巴基斯坦、韩国和荷兰等国家,审查人员要求保荐人进一步核查永泰隆海外收入真实性并发表意见。

与国内大客户可以现场核查不同,海外大客户现场调查显然并不实际。海外收入占比越大,相关的核查程序要越复杂完整,才能让审查人员相信收入的真实性。永泰隆也不是个案,1月4日上会失败的日丰电缆三年一期报表中海外销售收入逐渐增长,占总收入比例从10%出头上升至24%,也被要求进一步说明海外销售增长的原因。

如果对大客户的销售收入与该客户的业务需求、资金实力存在明显出入,也容易引发审查人员关于收入真实性的关注——IPO审查中只要露出了一条缝,就有可能被挖到一个坑。

思华科技的客户力飞网络2015年8月成立,10月份与发行人签订大额合同;客户盛汀信息2016年11月设立,12月与发行人签订大额合同,这种模式重复出现并且发生在IPO审核后期,导致审查人员仅针对这两个客户便发出了多达5个问题:

5大问题

1、力飞网络和盛汀信息与发行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2、该等客户成立不久就向发行人大额采购的原因和合理性;

3、产品或者服务规模与客户业务需求和资金实力是否匹配;

4、最近一个年度业绩对关联方或存重大不确定客户是否存在重大依赖;

5、盛汀信息主要服务对象的股权是否发生或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除此之外,力飞网络这个2015年突然冒出来的大客户回款还特别及时,与其他原有的大客户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异常和不匹配性成为质疑的起点,而且审查人员的思路并未停留在对匹配性的追究上,而是一层层深入到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是否存在特殊利益安排、是否存在重大依赖,销售真实性存疑进一步延伸到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在IPO审核中,业绩真实性被怀疑通常伴随着毛利率异常,上述15个IPO被否案例有4个被审查人员指出毛利率异常,而毛利异常通常有两种情况:远高于可比同行上市公司,或者变化趋势与可比同行上市公司相反。

智迅创源毛利率达到70%左右,远高于A股同行其他上市公司平均水平50%出头,这点引起了审查人员的注意。发审委会议针对智讯创源的第一条询问,就是要求说明毛利与同行上市公司相比是否存在异常;永泰隆三年一期毛利略低于上市同行平均值,但逐年上升的变化趋于与同行整体逐年下降刚好相反,也被要求进一步说明毛利变动的原因。

关联交易规范性

在一些案例中,关联交易涉及财务数据真实性问题,尤其是成本真实性。

前面提到的15个IPO被否案例,有5家被问到关联交易或者关联关系相关问题。在一些案例中,关联交易涉及财务数据真实性问题,尤其是成本真实性。

华龙讯达1月6日上会未获通过,被否核心在于业绩下滑和关联交易。审查人员注意到,2016年上半年华龙讯达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6%,对关联方中臣数控的销售1353万元,达到2015年全年的82.4%,对关联方销售产生的毛利占当期毛利34%,较上期大幅提高。最大异常在于:关联交易产生的毛利率长期高于非关联交易。

针对关联交易的相关询问,贯穿了中山金马整个审核会议。首先发行人与关联方多为上下游关系,而关联方经营状况大多为微利或者亏损,其次对关联方的销售毛利率与同期非关联交易毛利相比变化异常,从低于非关联交易变为高于非关联交易。

审查委员要求发行人进一步分析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合理性和持续性,进一步说明规范关联交易的承诺和整改措施,说明减少关联交易之后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在中山金马这一案例上,审查人员的思路从关联交易出发,并未停留在关联交易上,而深究到关联交易之下业绩(毛利率)的真实性、减少关联交易之后的持续经营能力变化。

其他方面的,审查人员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询问主要涉及资金往来问题;关于经营合规性的询问主要涉及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和商业票据是否具有真实交易背景。

智讯创源2013年、2014年市场推广费用分别为825万元和1068万元,但发行人未能提供相关费用的完整资料、预算明细,服务价格没有基础数据支持,没有完整的服务成果资料存档。审查人员要求保荐人核查和说明相关市场推广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以及发行人内控制度的有效性。

对已经申报或者准备申报IPO的新三板公司而言,好消息在于从已过会和反馈的少数几个案例看,新三板公司反馈的问题较少,前提是目前尚未涉及到股东人数和结构的问题。新三板公司在挂牌过程中相当于经历了一场“小IPO”,挂牌之后经历了持续规范经营和信息披露,但也正因为这样,信息披露差异方面可能更加棘手。

IPO被否的永泰隆在反馈文件中回复某客户委托第三方支付货款4527万元人民币,这一数目在预披露更新文件中变成了3261万美元,这个差错被审查人员注意到,因而对其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性产生了疑问。

信诺传播在回复文件中,拟对《招股说明书》收入、成本确认方法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导致三年一期营业成本、销售费用、毛利率发生较大变化,被要求说明会计调整的原因和合理性。

篇6:成长性经营能力分析

爱乐集团的老总曾说:“要生自己的孩子,不要总是替别人生孩子,过去替人生孩子,是想学会怎么生孩子”,一句大白话为“加工成长式”做出了解释。

加工成长是指企业通过对外加工学习技术管理,积累实力,在一定基础上自创品牌,或者通过继续加工辅助品牌成长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应该说是全球经济化发展给予中国的企业带来的“借牌立足”的机遇。

目前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知名企业的生产基地,国内许多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都是国外的知名企业的定牌制造商。中国的电器业、服装制造业中是定牌制造商最多的,在广东顺德一带的许多电子制造厂都是国外知名电器品牌的加工商,而在福建晋江,有很多鞋厂都是为耐克、阿迪、康威等品牌加工的。同是一个厂家出来的产品,只是因为贴上名牌,就可以卖上比自己的牌子高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钱,被形象的比喻为“有人吃肉,有人喝汤”。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国内很多企业都宁愿做国外企业的

OEM ,也不愿费力去自创品牌。

但也有一批企业抓住机遇,在 OEM 合作中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并成长为国内知名企业,电器业的格兰仕,鞋业中的安踏、爱乐、日化行业中的立白等都是

OEM 方面的典范,他们是在国际大品牌的 OEM 下,养大、养结实的品牌。

同样是加工成长,安踏的选择是从国际转向国内,从贴牌转向创牌,但格兰仕却正好相反:格兰仕为了开拓国际市场,不惜将自己的产品贴上外国企业的牌子,它的定位是做“‘世界制造中心’的

OEM 模式“,先做 OEM ,再收割品牌价值。

终端反推式

在产品走向趋同,品牌竞争加剧、消费者成熟的“微利时代“,谁能在提升品牌附加值上做好文章,谁就能赢得青睐。因此一批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眼于追求高附加值,走出了一条终端反推之路。

终端反推即一部分企业走非常规化的品牌推广路线,通过反推服务、设计等其他的流程在市场形成品牌效应的一种成长模式。例如戴尔的“个性化定制”、耐克的“多元化设计“,星巴克、宜家的“体验式营销”等。他们没有仅仅将视野局限在“卖产品”之上,而是通过开发其他流程,将卖产品转换为“卖服务”、“卖设计”、“卖感觉”,在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另辟蹊径吸引消费者,

美国耐克公司以“虚拟经营”闻名于世,自己没有一家生产工厂,一个制鞋工人,仅仅依靠品牌运作,使“耐克”牌成为称雄全球运动鞋市场的世界品牌。“虚拟经营”并不是耐克首创,但耐克却运用的最得心应手。在把生产流程包销出去后,耐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产品设计和品牌经营等其他流程上:进行疯狂的体育营销、建立全球化的销售网络、投入花费惊人的产品研发。尤其是耐克的产品研发,超越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阿迪达斯,产品组合更为丰富、款式更为新颖,为耐克树立了“品种最全“的个性形象。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者们在弄明白原来耐克并不生产一双鞋,却仍然忠诚于耐克品牌的原因,因为耐克鞋的样式的确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随着市场趋于同质,终端反推式运用越来越普遍,也有更多企业品牌仰仗这一策略而取得成功。听闻,广州就一家有名为“小牧童“的小型鲜奶企业依靠增值服务击退了大企业,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借势经营式

何谓借势经营?可以归纳为国内企业在与外资合作中,借得品牌与技术、管理资源,逐步走向独立品牌开拓与经营的一种品牌成长模式。这种模式在企业战略中比较常见,也就是俗称的“傍外资”、“傍大款”。像大家熟知的

TCL 电器、德赛电子都是“傍”的比较成功的,而汽车业更是“傍款”成风:江铃与美国福特,天津汽车与日本丰田,长安汽车与日本铃木、美国福特,上汽与美国通用,一汽与德国大众

年中国汽车业兼并成风,与上汽、一汽的兼并、重组不同,重庆长安走的是一条与外国公司合作来做大做强的策略之路。自从 1993 年与日本铃木合作组建长安铃木汽车公司,去年长安又与另一巨头美国福特联姻,成立长安福特有限公司。在与外国公司合作的过程中,长安引进技术、车型,引进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并且始终坚持自己控股,致力于打造中国汽车自己的品牌,推出了“长安”,“长安. 奥拓 ” 、 ” 长安。羚羊 ” 、 ” 奥拓 . 都市贝贝 ” 、 ” 奥拓 . 快乐王子“等一系列主副品牌。目前 ” 长安 ” 已是中国微型车市场的一块黄金招牌。

“借势经营“,无疑能加快企业的发展,使企业能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但要注意不要患上“傍款病”,在合作中丧失了了自我,丢失了自有品牌,要强化保护意识,毕竟“傍大款”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身品牌。

篇7:经销商经营管理能力提升

[主讲老师]

美国格理集团专家团成员,门店销售与管理讲师 李治江

[讲师资料]

李老师具有多年的家居建材产品营销推广经验,他曾在欧普照明担任过高级市场经理的岗位,全面负责门店管理和宣传推广工作,并以优异的业绩表现荣获过欧普照明“标杆市场经理”的称号,目前是该公司唯一获得该殊荣的市场经理。同时,李老师还曾经在国美电器、伊莱克斯等家电企业从事过销售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一线市场实战经验和销售团队管理经验。

[课程背景]

本课程针对建材行业经销商量身打造,不但积极地引导经销商实现经营理念的转变,从夫妻店向公司化运营转变,从“坐商”向“行商”转变,而且更从业务操作的层面,讲解了立体化渠道的建设和充满竞争力的门店打造系统,帮助经销商实现规模扩张,销售快速健康增长。

[课程收益]

全面分析建材行业的竞争格局,推动经销商向公司化运营管理转变;

重新审视经销商赢利模式,引导经销商从“坐商”向“行商”转变;

打造立体化渠道多网点布局,加强经销商的区域市场销售实战能力;

门店管理七个关键要素分析,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强化质量增长;

经销商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课程,将彻底解决经销商增长乏力的困境。

第一模块:经销商生意的重新认识

一、经销商的生意来源

_经销商在生意拓展上面临的挑战;

_经销商的两条出路:猎人还是农夫;

_经销商生意的四个来源。

[案例分享:中小经销商的四种死法]

二、经销商的赢利模式

_什么是经销商的赢利模式;

-利润和投资回报率(ROI)分析;

-从“向销售要利润”到“向管理要利润”

[案例分享:宝洁经销商靠什么赚钱]

三、从夫妻老婆店到公司化运营

_为什么要推进公司化运营

_从夫妻店向公司化过渡要过九座桥

-公司化运营的人员管理1234工程

[案例:“任人唯亲”导致门店人走茶凉,门可罗雀] 解决问题:

本单元重点在于初步建立经销商对于生意的理解,从而检视自己的生意结构,引导经销商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经营进行思路上转变。

第二模块:打造立体化销售渠道

一、经销商生意的四大渠道管理

1、零售渠道:

-顾客购买建材产品决策七步骤模型

-基于顾客购买步骤的销售动作分解

案例分享:整合资源,打造区域市场强势品牌

2、工程渠道:

-中小工程的分类与操作意义

-中小工程开发的基本步骤

-中小工程开发的七条真经

案例分享:EMC合同能源管理

3、隐性渠道:

家装公司

-家装公司的推广策略与操作要点

-针对设计师的两种推广形式

案例分享:衢州经销商的会员卡营销

专业人群(装修工)

-针对专业人群(水电、油漆)工的销售奖励政策

小组讨论:如何成功地举办一场(水电、油漆)工联谊会

4、分销渠道:

-分销商网络的拓展思路

-分销网点的有效管理

-分销商销售政策的制定(奖励计划)

案例分享:如何成功地组织一次新品定货会? 解决问题:

本单元对建材行业产品销售的四种渠道进行深度讲解,从而引导经销商进行多渠道操作区域市场,“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既能提升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又能实现经销商销量的快速增长。

第三模块:经销商门店零售生意管理

一、品牌体验三大核心要素:产品、位置、陈列

-产品:解决卖什么的问题

80/20法则:20%的产品创造了80%的销售

以门店经营为目的的五种产品角色划分

[应用工具:《产品销售数据分析表》]

-位置:解决在哪里卖的问题

店外位置:如何让死角位置的店面同样吸引人

店内位置:顾客的行走路线与卖场设计

-陈列:解决怎么卖的问题

陈列的方向:是否能够引起顾客的注意

陈列的状态:陈列的原则与标准

[案例分享:基于顾客体验的深度陈列技巧:情景体验、对比体验]

二、销售增量四大动销因素:价格、助销、库存、促销

-价格:是顾客判断产品价值的重要符号

-助销:助销物料的使用与卖场氛围的塑造

-库存:库存管理的四个重要指标

-促销:建材行业的主要促销方式

[案例分享:五种感官刺激把顾客留下] 解决问题:

本单元将深度讲解门店终端管理的七个关键要素,从产品、位置、陈列、价格、助销、库存和促销七个纬度,来详细阐述店老板需要做的每一件事情,同时通过“门店氛围”的营造,打造感官营销的卖场环境,最终将顾客留在店中。

篇8:成长性经营能力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调查选取12家校企合作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其中药品零售企业5家、药品生产企业2家、药品流通企业5家。

2.调研方法。对12家校企合作药品生产经营单位以及60名往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样本分析。

3.调研内容。(1)企业调查的主要内容。了解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的人才结构现状、;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企业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职责;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求;企业对毕业生持证上岗的要求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企业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要求等。(2)行业企业专家访谈的主要内容。了解药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药品经营、服务企业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建议;对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的建议。(3)对毕业生调查的主要内容。了解学生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能力培养等情况的反馈;了解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情况;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实际工作中得知识短缺等。

二、调研结果

1.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人才结构需求与岗位设置,(1)分析显示,药品零售与流通企业一线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高中、中等职业院校毕业,企业经营人员主要为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和本科学历层次,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较少。同时,药品零售与流通企业对未来人才需求的学历要求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2)分析显示,在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从事岗位中,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以从事药品购销员、药品调剂员、药品营业员等岗位为主;本科毕业生则以从事质量监控岗位为主,研究生更加侧重从事药品研发岗位。调查显示出低学历层次主要从事服务技能型操作,而高学历层次倾向于研究开发。(3)分析显示,药品经营企业的岗位设置主要有门店经理、药品营业员、库管员、收银员等;药品生产企业的岗位设置主要有药品生产、产品营销、研发等。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进入两类企业选择擅长的工作岗位,培养独特的技能。

2.药品企业对药品从业人员的知识要求。为了了解药品企业对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的需求,我们从课程体系设置角度队从业人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见表1。

表中显示,从业人员对企业管理知识、药品储存与养护知识的需求最高,市场营销、财务会计、药事管理与法规和市场营销的知识要求次之,整体反映了药品从业人员对药品管理知识和营销知识的需求。药品炮制技术和药品鉴定技术的低需求反映了岗位的差异,调查对象更多从事服务技能型的岗位,缺少详细的药事指导服务。

3.药品企业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从业人员能力与职业素养的要求。(1)企业对专业人员在通用能力方面的要求。通用能力是现代职业人的基本素质,主要指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要获得成功都要具备的能力,是跨职业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调查结果见表2所示。

调查结果表明,药品企业对员工通用能力的要求由高到低分别为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与他人合作共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往和联系、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意识。其中,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能力,表明企业看中员工的自我学习能力,希望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岗位技能,培养竞争优势。

(2)企业对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药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包括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知识、技能、行为以及运用这些专业知识的程度等,调查结果见表3。

调查结果显示,按照专业能力的需求程度,由重到轻依次是市场营销能力、储存与养护能力、公共关系、财务能力、药品炮制、药物鉴定能力。

(3)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针对药品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调查分析见表4。

调查结果显示,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从业人员最需要的能力,其次是法律意识、诚信度,还需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性、敬业精神、挑战精神。其中,企业最为看重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表明企业希望员工具备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并愿意与团队成员一起为达成目标而努力。

三、讨论

1.通过调查显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并且对学历层次的要求正在逐步提升,希望招聘高层次的优秀员工。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多样的岗位类型为毕业生提供成长的平台,同时也对毕业生的岗位胜任能力提出了综合性要求。课程体系设置应当在考虑学生的综合性素养养成的同时,注重学生专项岗位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中应当按照比例来设置理论课程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并通过设置实训实践课程增加岗位技能的培养。

2.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应逐步增加场景式和项目化教学方法,营造逼真的教学、实习环境,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场景式教学主要通过模拟药房、沙盘实训室、商务谈判室来实现。在模拟药房教学环节中,按照企业实际运作流程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以此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工作流程,掌握特定岗位的工作技能。沙盘实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宏观决策能力。

3.课程体系应逐步增加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模块,以培养学生工作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法律意识、诚信度和敬业精神

项目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与社会、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实操模拟、讲座和各种兴趣小组。

4.学校教学应当更多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工学交替办学等模式,强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素质培训。

一是加强教师和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和需求,理解企业对职业素质的具体要求,在授课中积极导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将用人单位引入校园,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对通用能力的认识,帮助学生认识通用能力在职场的重要性,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定位、就业心态,客观、真实地认识企业和个人,增强学生对通用能力的认识和重视。

摘要:分析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岗位能力,为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建议。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校企合作单位和毕业生进行岗位能力的调查,认为课程体系改革应当通过设置合理的课程模块和创新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职业素养、岗位胜任能力。

关键词:药品经营与管理,岗位能力,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S].教职成[2011]12号,2011-09-29.

[2]杨裙等.基于岗位任务的高职高专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

上一篇:2022-2026年党员经常性教育规划下一篇:姥姥的爱-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