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汽车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2010032

2024-08-17

安徽省汽车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2010032(共4篇)

篇1:安徽省汽车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2010032

安徽省汽车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汽车客运站(以下称客运站)管理,规范客运站经营行为,引导和促进客运站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维护旅客和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安徽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五级以上客运站应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质量信誉考核。

本办法所称的质量信誉考核,是指在考核年度内对客运站的设施设备、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质量和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

第三条 汽车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客运站应当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加强管理,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有序的运输服务。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鼓励和支持质量信誉好的客运站发展。

第五条 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统一组织开展全省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市、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本办法规定的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章 质量信誉等级

第六条 客运站质量信誉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分别用AAA级、AA级、A级和B级表示。

第七条 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指标及主要考核内容包括:

(一)设施设备:按照《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设施设备配臵和使用情况;

(二)安全生产:是指客运站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情况、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情况、安全责任协议签订情况、客运站封闭式管理情况、客运站安全管理流程情况、安全事故预防情况、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情况、发生责任事故情况等;

(三)经营管理:是指客运站完善各种准入手续情况、岗

第1页 位设臵情况、统一售票情况、票价公布情况、基本资料准备情况、公平接纳客运车辆进站经营情况、按照标准收费情况等;

(四)服务质量:是指客运站各项服务质量指标情况、服务标识布臵情况、服务人员着装情况、服务质量投诉处理情况、服务质量事故情况等;

(五)社会评价:是指旅客及司乘人员满意度调查情况、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评价情况;

(六)科技设备应用、管理创新和获得有关部门表彰。第八条 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实行计分制,考核总分为1000分,另设加分项目50分。

具体考核计分标准见《安徽省汽车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评分标准》(附件一)。

第九条 客运站质量信誉等级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评定:

(一)考核期内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质量信誉等级为AAA级。

1.未发生人员死亡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达30万元以上责任事故;

2.未发生重大服务质量事件;

3.考核总分和加分合计不低于950分。

(二)考核期内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质量信誉等级为AA级。

1.未发生人员死亡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以上责任事故;

2.未发生重大服务质量事件;

3.考核总分和加分合计不低于850分。

(三)考核期内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质量信誉等级为A级。

1.未发生人员死亡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万元以上责任事故;

2.未发生重大服务质量事件;

3.考核总分和加分合计不低于800分。

(四)考核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质量信誉考核结果为B级:

1.发生人员死亡责任事故,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万元以上责任事故;

2.发生重大服务质量事件;

第2页 3.考核总分和加分合计低于800分;

4.被处以责令整改或者吊销经营许可行政处罚;

5.因客运站乱收费、班次安排不合理或违规经营等引发客运经营者集体停运,到省级人民政府上访事件;

6.不按要求参加年度质量信誉考核或不按要求报送质量信誉考核材料;

7.在质量信誉考核过程中弄虚作假、隐瞒情况且情节严重; 8.未按要求建立质量信誉档案或在质量信誉考核中不配合,导致质量信誉考核工作无法进行。

重大服务质量事件是指由于客运站原因,对旅客或客运经营者造成严重人身伤害或重大财产损失,或在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受到省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通报批评的服务质量事件。

第三章 质量信誉考核组织

第十条 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客运站进行质量信誉考核时,应当成立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小组。考核小组成员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运输企业、客运站经营者代表组成,并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担任考核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考核工作。

第十一条 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考核范围:

(一)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一、二级客运站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

(二)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一、二级客运站的质量信誉考核初评工作,并负责三级客运站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

(三)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三级客运站的质量信誉考核初评工作,并负责四级及以下客运站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

上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对下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做出的考核结果进行审查或重新考核。

第四章 质量信誉考核

第十二条 客运站、客运站所在地县级或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分别建立客运站质量信誉档案,并指定专人负责。质量信誉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第3页

(一)客运站基本情况,包括客运站名称、法人代表或负责人姓名、经营许可证、工商执照、设施设备情况、从业人员数、进站经营的客运班线、车辆、承运人等;

(二)经营行为情况,包括每次违法违章经营的时间、责任人、违法违章事实、查处机关及行政处罚决定书;

(三)安全生产情况,包括发生责任火灾事故情况、因客运站责任发生的站内安全事故情况、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情况等;

(四)服务质量情况,包括服务项目、服务行为和每次服务质量投诉的投诉人、投诉内容、投诉方式、责任人、受理机关及核查处理情况;

(五)客运站管理情况,包括各类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站内外经营秩序和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站务人员统一服装情况;

(六)客运站稳定情况,包括因客运站乱收费、违规经营发生的集体停运、上访等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时间、主要原因、事件经过、参加人数、上访部门、社会影响和处理情况;

(七)获得省级以上或省级有关部门、市级政府表彰情况、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报道的好人好事或先进事迹情况(需提供书面证明)、近年来质量信誉等级情况。

第十三条 客运站应加强对质量信誉档案的管理,及时将相关内容和材料记入质量信誉档案,并按照所在地县(区)级或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要求定期报送相关材料。

客运站质量信誉档案采用A4纸规格,有条件的可同时使用电子文本,书面档案保存期符合国家有关文件档案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

第十四条 各市、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客运站的日常监督和考核工作,每季度至少实地考核一次,考核情况列入日常考核内容,年度考核时进行综合评定。定期开展旅客和司乘人员满意度调查(见附件

五、附件六),满意度调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每次调查人数不少于10人,取平均分值。此项满分100分,按调查取得平均分值的40%折算计入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总分。认真受理社会投诉举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客运站质量信誉情况,经核实后及时记入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质量信誉档案。

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在每季度末的最后一个工作周

第4页 内将前一季度的客运站违法违章情况、社会投诉案件汇总上报所在地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将每季度相关数据汇总后在本级道路运输信息网公布客运站的服务质量、违法违章行为、安全事故等数据信息,以便客运站和社会查询,了解有关情况,并将每年相关情况汇总后上报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第十五条 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周期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考核工作应在次年3月至5月进行。

客运站应在每年的12月底前,对本年度的质量信誉情况进行总结,如实报送《安徽省汽车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报告》(见附件二)《安徽省汽车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自评表》、(见附件三)和《安徽省汽车客运站基本情况登记表》(见附件四)及有关材料。

第十六条 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组应根据其掌握的客运站质量信誉资料,按照《安徽省汽车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评分标准》(附件一)对客运站报送的质量信誉情况进行考核初评。发现不一致的,应要求客运站进行说明或组织调查。考核结束后将初评结果连同有关资料报授权其考核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审核。

第十七条 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将全省一、二级客运站,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将三级客运站,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将四级及以下客运站的考核初评结果及各项考核指标数据书面通知被考核客运站,并在本级道路运输信息网上进行为期7日的公示。公示结束后,应对客运站的申诉和社会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对考核结果进行最终认定。

第十八条 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于每年5月底前将辖区内所有客运站上一年度考核结果以书面报告形式报送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并附辖区《汽车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情况汇总表》(见附件七)。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每年6月10日前在省级道路运输信息网站上公布上一年度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结果。

第五章 奖惩措施

第十九条 质量信誉考核结果,作为客运站评优评先、站级变更、核定收费标准、新增进站车辆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条 客运站质量信誉等级为AAA级的:

第5页

(一)按原定站级和经营范围继续经营;

(二)有条件接纳客运班车的,优先安排新增班车进站经营;

(三)优先扶持配备设施设备、安排技术和智能化改造;

(四)设施设备、客运站规模相关指标达到上一站级等级的,可优先进行升级。

第二十一条 客运站质量信誉等级为AA级的,保留其站级等级。

第二十二条 客运站质量信誉等级为A级的:停止晋升站级等级,责令限期整改(三个月),整改期内,停止新增班车进站,整改期满经复评合格的,保留其原有站级等级。整改后仍不合格的,降低一个站级等级。质量信誉等级两年度连续考核为A级的,降低一个站级等级。

第二十三条 客运站质量信誉等级为B级的:

(一)停止安排新增班车进站经营;

(二)取消客运站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三)客运站等级降低一级;

(四)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责令客运站就设施设备条件或违规经营行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整改。整改期满,由负责考核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五)连续两年质量信誉考核不合格的,根据《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撤销客运站经营许可。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中客运站级别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6页

篇2:安徽省汽车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201003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汽车维修市场管理,加快汽车维修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及退出机制,引导和促进汽车维修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优质服务,根据交通部《机动车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交公路发[2006]71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我省辖区内已获得经营许可的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简称汽车维修企业),均应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质量信誉考核,是指在考核周期内对汽车维修企业的设施与设备条件、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生产、维修质量、服务质量、环境保护、遵章守纪和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

第三条 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 汽车维修企业应当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加强管理,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方便的维修服务。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鼓励和支持质量信誉等级高的汽车维修企业优先发展。

第五条 省交通厅负责全省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

县级和设区的市(以下简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的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职责,负责具体实施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

第二章 质量信誉等级

第六条 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分别用AAA级、AA级、A级和B级表示。第七条 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指标包括:

(一)设施与设备条件指标:满足《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情况;

(二)从业人员素质指标:维修从业人员配备及获取从业资格证件情况;

(三)安全生产指标:安全生产制度实施情况及安全生产状况;

(四)维修质量指标: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实施情况;

(五)服务质量指标:服务公示情况、有责投诉次数、服务质量事件和用户满意度;

(六)遵章守纪指标:守法经营和违章情况;

(七)环境保护指标:环保设施设备技术状况和运用情况,废气、废水、废油以及空调制冷剂等维修废物回收处理情况;

(八)企业管理指标:质量信誉档案建立情况、企业形象、获奖情况、计算机管理情况、连锁经营情况。

第八条 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实行计分制,考核总分为1000分,加分为100分。

在考核总分中设施与设备条件考核占100分,从业人员素质考核占100分,安全生产考核占80分,维修质量考核占200分,服务质量考核占200分,遵章守纪考核占200分,环境保护考核占80分,企业管理考核占40分。

企业管理指标中企业形象、获奖情况、连锁经营情况为加分项目。

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记分标准见附件一。

第九条 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等级,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下列条件进行考核:

(一)AAA级企业:

1、考核期内未发生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重大、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

2、考核期内未出现超越许可事项或使用无效、伪造、变造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非法从事汽车维修经营的违法违章行为;

3、考核期内未出现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汽车、承修已报废的汽车、擅自改装汽车或利用配件拼装汽车的违法违章行为;

4、考核总分和加分合计不低于850分,且企业设施与设备条件、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生产等考核分数在该项总分的80%以上。

(二)AA级企业:

1、未达到AAA级企业的考核条件;

2、考核期内未发生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重大、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

3、考核期内未出现超越许可事项或使用无效、伪造、变造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非法从事汽车维修经营的违法违章行为;

4、考核期内未出现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汽车、承修已报废的汽车、擅自改装汽车或利用配件拼装汽车的违法违章行为;

5、考核总分和加分合计不低于700分,且企业设施与设备条件考核分数在该项总分的80%以上,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生产等考核分数在该项总分的65%以上。

(三)A级企业:

1、未达到AA级企业的考核条件;

2、考核期内未发生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

3、考核期内未出现超越许可事项或使用无效、伪造、变造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非法从事汽车维修经营的违法违章行为;

4、考核期内未出现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汽车、承修已报废的汽车、擅自改装汽车或利用配件拼装汽车的违法违章行为;

5、考核总分和加分合计不低于600分,且企业设施与设备条件考核分数在该项总分的70%以上,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生产等考核分数在该项总分的60%以上。

(四)B级:

考核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质量信誉等级为B级:

1、发生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或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

2、出现超越许可事项或使用无效、伪造、变造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非法从事汽车维修经营的违法违章行为;

3、出现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汽车、承修已报废的汽车、擅自改装汽车或利用配件拼装汽车的违法违章行为;

4、出现签发虚假或不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或者伪造、倒卖、转借机动车维修出厂合格证违法违章行为情节严重的;

5、考核总分和加分合计低于600分或者企业设施与设备条件考核分数在该项总分的70%以下、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生产等考核分数在该项总分的60%以下的。

重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是指由于企业原因,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而受到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或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通报批评的服务质量事件;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是指由于企业原因,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而受到省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或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通报批评的服务质量事件。

第三章 质量信誉考核

第十条 汽车维修企业应当建立质量信誉档案,并及时将相关内容和材料记入质量信誉档案。主要内容包括:

(一)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名称、法人代表名称、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工商执照、分公司名称及所在地、从业人员情况等;

(二)安全生产事故记录,包括每次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原因、死伤人数、经济损失及处理情况;

(三)服务质量事件记录,包括每次事件的时间、原因、社会影响、通报部门或机构;

(四)违章经营情况,包括每次违章经营的时间、责任人、违章事实、查处机关、行政处罚和通报情况;

(五)投诉情况,包括每次投诉的投诉人、投诉内容、受理部门、投诉方式、曝光媒体名称、社会影响及处理等情况;

(六)企业管理情况,包括质量信誉档案建立情况、计算机管理情况、连锁经营情况、服务人员统一标志及示证上岗情况,以及获得市厅级以上集体荣誉称号的情况;

(七)企业设施、设备配备情况。

第十一条 汽车维修企业所在地县级或者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通过企业上报、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受理投诉和社会举报等多种渠道,收集并汇总有关信息,建立包含汽车维修企业各质量信誉考核表及考核结果为主要内容的汽车维修企业诚信档案,并将相关信息存入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第十二条 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周期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考核工作应当在考核周期次年3月至9月进行。

第十三条 汽车维修企业应在每年的3月底前,根据本企业的质量信誉档案对上的质量信誉情况进行总结,向作出许可决定的县级或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申请考核,并提交质量信誉考核申请表(见附件二推荐表)、考核的质量信誉情况总结及与质量信誉考核指标相对应的相关材料。

在异地设有分公司的汽车维修企业,按上述要求提供材料时,应当提供分公司的质量信誉情况。分公司所在地县级或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分公司的质量信誉情况进行核实,出具书面证明,并对确认结果负责。

连锁经营汽车维修企业可直接由总部向所在地县级或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按上述要求提供材料时,应当提供连锁经营网点的质量信誉情况。连锁经营网点的质量信誉情况由连锁经营总部进行核实,出具书面保证,并承担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连锁网点的相关情况不再进行实质考核。

第十四条 对汽车维修企业进行质量信誉考核,应当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汽车维修企业所在地的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的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管理档案,对汽车维修企业报送的质量信誉材料进行核实。发现不一致的,应当要求汽车维修企业进行说明或者组织调查。核实结束后,应当根据各项考核指标的初步结果进行打分,对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进行初评,并将各项考核指标数据和所得分数、初评结果于每年的6月底前上报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直接受理的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情况按上述要求进行核实,并对企业质量信誉等级提出评定意见。

(二)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将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送的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材料进行复核,结合本机构的企业质量信誉档案,对企业质量信誉情况进行核实,并按一定比例或选择部分企业进行抽查。复核结束后,根据企业的各项考核指标数据和所得分数,提出初步考核结果,并书面通知被考核企业。

(三)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将辖区汽车维修企业的各项考核指标数据、所得分数和初步考核结果,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本机构网站或本级交通主管部门网站上进行为期15天的公示。

(四)被考核企业或其他单位、个人对公示结果有异议的,可在公示期间向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书面申诉或举报。

举报人应如实签署姓名或单位名称,并附联系方式,否则不予受理。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为举报人保密,不得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泄漏举报人的姓名及有关情况。

(五)公示结束后,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企业的申诉和社会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根据调查核实结果对企业的质量信誉等级进行评定,其中评为AAA级企业的名单和各项考核指标数据及所得分数于8月底前上报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第十五条 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将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送的AAA级汽车维修企业认定结果进行审核,对认定结果有疑义的,应发回企业所在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复核。必要时,也可直接组织复核。复核结束后,重新评定企业质量信誉等级。

第十六条 省级和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于9月30日前分别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本机构网站或本级交通主管部门网站上公布上一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结果,并在网站上建立专项查询系统,方便社会各界查询汽车维修企业历年的质量信誉等级。

AAA级汽车维修企业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向社会发布,AA级及以下的汽车维修企业由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向社会发布。

第十七条 汽车维修企业下设的分公司与总公司一起进行质量信誉考核;子公司的质量信誉等级由其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单独考核。

第十八条 具备质量信誉等级的汽车维修企业需要分立或合并,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进行质量信誉考核,原质量信誉等级自动失效。

第四章 质量信誉管理

第十九条 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等级标注在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副本)的备注栏内。

第二十条 对新办汽车维修企业,在经营满一个日历后,依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质量信誉考核,首次考核周期为经营许可之日至考核的12月31日,并在质量信誉等级后注明“新办企业”,自第二个考核开始直接标注质量信誉等级。

第二十一条 汽车维修企业发生名称、法定代表人等事项变更,应当在办理经营许可证变更手续时,一并办理质量信誉管理相关手续,原质量信誉等级不变。

第二十二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根据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等级的高低,对企业采取推荐参加政府采购招投标、重大事故车维修、加入全国汽车维修救援网络等激励措施。

连续三年考核为AAA级的汽车维修企业,在许可证件有效期届满时,申请继续经营的,可由作出原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直接办理换证手续。鼓励AAA级的汽车维修企业投资参股(股比超过50%)或以特许经营、品牌连锁等形式扩大维修网点,维修网点可享用原企业的质量信誉等级。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的宣传工作,引导托修车辆的单位和个人优先选择质量信誉等级高的汽车维修企业,运用市场机制鼓励汽车维修企业注重质量、维护信誉。汽车维修企业可以使用其质量信誉等级进行新闻宣传或者从事相关的商业活动。

第二十三条 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等级为B级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责令其限期进行整改,实施重点监管,整改不合格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因维修质量问题造成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由作出原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予以通报;情节严重的,由许可机构依照《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吊销其经营许可。

第二十四条 汽车维修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质量信誉等级为B级。

(一)不按要求参加质量信誉考核或不按要求提供质量信誉考核材料,且不按要求补正的;

(二)在质量信誉考核过程中弄虚作假,隐瞒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的;

(三)未按要求建立质量信誉档案,或在质量信誉考核过程中不配合,导致质量信誉考核工作无法进行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三类汽车维修企业和其他机动车维修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篇3:安徽省汽车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201003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加快机动车维修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及退出机制,引导和促进机动车维修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优质服务,依据交通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及《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凡在安徽省境内已获取经营许可的机动车维修企业,均应遵守本实施细则。

本办法所称的质量信誉考核,是指在考核周期内对机动车维修企业的设备、设施条件、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生产、维修质量、服务质量、环境保护、遵章守纪和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

第三条 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 机动车维修企业应当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加强管理,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方便的维修服务。

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鼓励和支持质量信誉等级高的机动车维修企业发展。第五条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职责,负责具体实施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

第二章 质量信誉等级

第六条 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分别用AAA级、AA级、A级和B级表示。

第七条

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的主要内容:

(一)生产条件指标:设备、设施条件情况;

(二)从业人员素质指标:维修技术人员获取从业资格证件情况;

(三)安全生产指标:安全生产制度实施情况及安全生产状况;

(四)维修质量指标: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实施情况;

(五)服务质量指标:服务公示情况、有责投诉次数、服务质量事件和用户满意度;

(六)遵章守纪指标:守法经营和违章情况;

(七)环境保护指标:环保设施设备技术状况和运用情况,废气、废水、废油以及空调制冷剂等维修废物回收处理情况;

(八)企业管理指标:质量信誉档案建立情况、企业形象、获奖情况、连锁经营情况。

第八条 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实行计分制,生产条件指标情况考核为100分,具体计分标准见附件1;其他指标情况考核总分为1000分,加分为100分,具体计分标准见附件2。

生产指标考核中设备条件考核占70分,设施条件考核占30分;其他指标情况考核总分中从业人员素质考核占100分,安全生产考核占150分,维修质量考核占200分,服务质量考核占200分,遵章守纪考核占150分,环境保护考核占150分,企业管理考核占50分。

企业管理指标中企业形象、获奖情况、连锁经营情况为加分项目。

三类汽车维修企业及一、二类摩托车维修企业和其他机动车维修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记分标准,由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参照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记分标准制定,并报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第九条 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等级,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下列条件进行考核:

(一)AAA级:

1、考核期内未发生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重大、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

2、考核期内未出现超越许可事项或使用无效、伪造、变造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非法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违法违章行为;

3、考核期内未出现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机动车、承修已报废的机动车、擅自改装机动车或利用配件拼装机动车的违法违章行为;

4、生产条件指标考核90分以上,其他指标考核总分和加分合计不低于850分,且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生产等考核分数在该项总分的80%以上;

5、无有责投诉。

6、上一年度被评为AA级质量信誉企业(升级条件)。

(二)AA级

1、未达到AAA级企业的考核条件;

2、考核期内未发生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重大、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

3、考核期内未出现超越许可事项或使用无效、伪造、变造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非法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违法违章行为;、考核期内未出现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机动车、承修已报废的机动车、擅自改装机动车或利用配件拼装机动车的违法违章行为;

5、生产条件指标考核80分以上,其他指标考核总分和加分合计不低于700分,且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生产等考核分数在该项总分的65%以上。

6、无有责投诉。

(三)A级

1、未达到AA级企业的考核条件;

2、考核期内未发生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

3、考核期内未出现超越许可事项或使用无效、伪造、变造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非法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违法违章行为;

4、考核期内未出现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机动车、承修已报废的机动车、擅自改装机动车或利用配件拼装机动车的违法违章行为;

5、生产条件指标考核70分以上,其他指标考核总分和加分合计不低于600分,且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生产等考核分数在该项总分的60%以上。

(四)B级

考核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质量信誉等级为B级: 发生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或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 2.出现超越许可事项或使用无效、伪造、变造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非法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违法违章行为; 出现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机动车、承修已报废的机动车、擅自改装机动车或利用配件拼装机动车的违法违章行为;

4.生产指标考核低于70分,其他指标考核总分和加分合计低于600分或者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生产等考核分数在该项总分的60%以下的。

重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是指由于企业原因,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而受到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或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通报批评的服务质量事件;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是指由于企业原因,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而受到省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或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通报批评的服务质量事件。

第三章 质量信誉考核

第十条 机动车维修企业应当建立质量信誉档案,并及时将相关内容和材料记入质量信誉档案。主要内容包括:

(一)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名称、法人代表名称、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工商执照、分公司名称及所在地、从业人员和企业的生产设备、设施情况等;

(二)安全生产事故记录,包括每次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原因、死伤人数、经济损失及处理情况;

(三)服务质量事件记录,包括每次事件的时间、原因、社会影响、通报部门或机构;

(四)违章经营情况,包括每次违章经营的时间、责任人、违章事实、查处机关、行政处罚和通报情况;

(五)投诉情况,包括每次投诉的投诉人、投诉内容、受理部门、投诉方式、曝光媒体名称、社会影响及处理等情况;

(六)企业管理情况,包括质量信誉档案建立情况、连锁经营情况、服务人员统一标志及示证上岗情况,以及获得县级以上集体荣誉称号的情况。第十一条 核发机动车维修企业《经营许可证》的县、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通过企业上报、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受理投诉和社会举报等多种渠道,及时记录、收集并汇总有关信息,建立包含机动车维修企业各年度质量信誉考核表及考核结果为主要内容的机动车维修企业诚信档案,作为当年度机动车维修质量信誉考核的重要参考,并及时用全省联网的《安徽省汽车维修行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报送相关信息。

全省联网的《安徽省汽车维修行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机动车维修企业诚信信息,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外,应依法公开,供公众查阅。

第十二条 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周期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企业的考核工应在次年3月~6月完 成;三类汽车维修企业、摩托车维修企业和其他机动车维修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一般应在次年8月底之前完成。

第十三条 机动车维修企业应在每年的3月底前,根据本企业的质量信誉档案对上年度的质量信誉情况进行总结,向核发机动车维修企业《经营许可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申请考核,并提交质量信誉考核申请表(式样见附件3)、本企业上年度的质量信誉自评结果、总结及与质量信誉考核指标相对应的相关材料和证明材料复印件。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已经掌握被考核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息考核指标情况的,可不再要求机动车维修企业报送此项指标的相关材料。

在异地设有分公司的机动车维修企业,按上述要求提供材料时,应当提供分公司的质量信誉情况。分公司所在地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分公司的质量信誉情况进行核实,出具书面证明,并对确认结果负责。

连锁经营机动车维修企业可直接由总部向所在地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按上述要求提供材料时,应当提供连锁经营网点的质量信誉情况。连锁经营网点的质量信誉情况由连锁经营总部进行核实,出具书面保证,并承担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连锁网点的相关情况不再进行实质考核。

第十四条 对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质量信誉考核,应当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核发机动车维修企业《经营许可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根据本机构的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管理档案,对机动车维修企业报送的质量信誉材料进行核查。发现 不一致的,应当要求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说明或者组织调查。核实结束后,应当根据各项考核指标进行打分,对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进行初评,并将各项考核指标数据和所得分数、初步考核结果上报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机动车维修企业所在地为设区市的,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对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情况进行核实,并对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进行初评。

(二)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辖区机动车维修企业的各项考核指标数据、所得分数和初步考核结果进行核查,将核查结果通知被考核机动车维修企业,并将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的考核结果上报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三)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各市上报结果中的AA级以上一类企业、AAA级二类企业进行审核,并在本机构网站对全省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的考核结果进行为期15天的公示。

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本机构网站上对辖区内的机动车维修企业的考核结果进行为期15天的公示。

(四)被考核企业或其他单位、个人对公示结果有异议的,可在公示期间向发布公示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书面申诉或举报。

举报人应如实签署姓名或单位名称,并附联系方式,否则不予受理。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为举报人保密,不得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泄漏举报人的姓名及有关情况。

(五)公示结束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受理的企业的申诉和社会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根据调查核实结果对企业的质量信誉等级进行评定。

第十五条 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于6月30日前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或或本机构网站上公布上一年度二类以上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结果(按照考核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并在网站上建立专项查询系统,方便社会各界查询机动车维修企业历年的质量信誉等级。

三类汽车维修企业、摩托车维修企业和其他机动车维修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结果(按照考核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应于8月30日前在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网站上公布。

第十六条 机动车维修企业下设的分公司与总公司一起进行质量信誉考核;子公司的质量信誉等级由其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单独考核。

第十七条 具备质量信誉等级的机动车维修企业需要分立或合并,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进行质量信誉考核,原质量信誉等级自动失效。

第四章 质量信誉管理

第十八条 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等级标注在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副本)的备注栏内。

第十九条 维修企业可在醒目的位臵悬挂全省统一样式的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等级的标志牌,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规定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条 对新办机动车维修企业,在经营满一个日历年度后,依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质量信誉考核,首次考核周期为经营许可之日至考核年度的12月31日,并在质量信誉等级后注明“新办企业”,自第二个考核年度开始直接标注质量信誉等级。

第二十一条 机动车维修企业发生名称、法定代表人等事项变更,应当在办理经营许可证变更手续时,一并办理质量信誉管理相关手续,原质量信誉等级不变。

第二十二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根据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等级的高低,对企业采取推荐参加政府采购招投标、重大事故车维修、加入全国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等激励措施。

连续三年考核为AAA级的机动车维修企业,在许可证件有效期届满时,申请继续经营的,可由做出原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直接办理换证手续。鼓励AAA级的机动车维修企业投资参股(股比超过50%)或以特许经营、品牌连锁等形式扩大维修网点,维修网点可享用原企业的质量信誉等级。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的宣传工作,引导托修车辆的单位和个人优先选择质量信誉等级高的机动车维修企业,运用市场机制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注重质量、维护信誉。机动车维修企业可以使用其质量信誉等级进行新闻宣传或者从事相关的商业活动。

第二十三条 机动车维修企业一经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质量信誉级别即为B 7 级:

(一)不按要求参加年度质量信誉考核或不按要求提供质量信誉考核材料,且不按要求补正的;

(二)在质量信誉考核过程中弄虚作假,隐瞒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的;

(三)未按要求建立质量信誉档案,或在质量信誉考核过程中不配合,导致质量信誉考核工作无法进行的。

第二十四条 机动车维修企业一经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质量信誉级别下降一 级:

(一)被新闻媒体曝光或举报到市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经查实存在严重损害维修行业声誉行为的;

(二)维修企业不执行机动车竣工出厂质量保证期制度的;

(三)维修企业只收费不维修或者虚列维修作业项目的。

第二十五条 对质量信誉考核为B级的机动车维修企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考核得分由低到高顺序发布考核结果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实施以下行政措施:

(一)进行质量信誉考核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具体整改要求,B级企业应按要求在3个月内整改完毕。

(二)B级企业应在质量信誉考核结果公布后15日内向质量信誉考核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所在地行政许可机构报送整改书面措施,接受管理机构的监督和稽查。

(三)整改到期,由质量信誉考核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所在地行政许可机构进行整改核查。

第二十六条 整改不合格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因维修质量问题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由作出原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予以通报;整改后企业的设备、设施条件仍不符合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要求的,由原许可机关撤销经营许可。

第二十七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对机动车维修企业实施质量信誉考核时,应当有2名以上人员参加,并向当事人出示交通行政执法证件。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是上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下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实施机动车维修行政许可和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十九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对机动车维修企业实施质量信誉考核时,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篇4:安徽省汽车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201003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管理,规范运输企业经营行为,引导运输企业加强管理、诚信经营、优质服务,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根据2006年交通部印发的《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对经我省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许可设立的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含非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进行质量信誉考核,应当遵守本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所称的质量信誉考核,是指在考核内对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行为、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

第三条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省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的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具体工作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统一组织实施,设区市、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职责,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第四条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 质量信誉等级及标准

第五条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等级分为优良(AAA级)、合格(AA级)、基本合格(A级)和不合格(B级)。

第六条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实行计分制,考核项目总分值为1000分,加分为100分。具体考核记分标准见《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记分标准》。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等级为优良(AAA级)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考核项目和加分项目得分合计不低于850分;

(二)考核期内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交通责任事故;

(三)考核期内未发生一次特大恶性污染责任事故;

(四)考核期内未发生一次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为合格(AA级),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考核项目和加分项目得分合计在700-850(不含850)分之间;

(二)考核期内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责任事故;

(三)考核期内未发生一次特大恶性污染责任事故;

(四)考核期内未发生一次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为基本合格(A级),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考核项目和加分项目得分合计在600-700(不含700)分之间;

(二)考核期内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责任事故;

(三)考核期内未发生一次特大恶性污染责任事故;

(四)考核期内未发生一次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

考核期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等级为不合格(B级):

(一)考核项目和加分项目合计低于600分;

(二)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责任事故;

(三)发生一次特大恶性污染责任事故;

(四)发生一次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

(五)不按要求参加质量信誉考核或不按要求报送质量信誉材料,拒不改正的;

(六)在质量信誉考核过程中,故意弄虚作假,隐瞒情况或提供虚假情况,情节严重的;

(七)未按要求建立质量信誉考核档案,导致质量信誉考核工作无法进行的。

本细则所称的交通责任事故是指驾驶人员负同等或者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

特大恶性污染责任事故是指由于企业原因,造成所承运的货物泄露、丢失、燃烧、爆炸等,对社会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造成国家和社会公众财产重大损失的运输责任事故。

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是指由于企业原因,对货主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而受到省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通报批评的服务质量事件。

第七条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指标包括:

(一)运输安全指标

1、交通责任事故率:发生交通责任事故次数占该企业所有营运车辆数的比率。

2、交通责任事故死亡率:所属运输车辆交通责任事故导致死亡人数占该企业所有营运车辆数的比率。

3、交通责任事故伤人率:所属运输车辆交通责任事故导致受伤人数占该企业所有营运车辆数的比率。

(二)经营行为指标

经营违章率:违反交通行业管理行政法规、规章和规定的经营行为受到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行政处罚的次数占该企业所有运输车辆数的比率。

(三)服务质量指标

社会投诉率:经查实,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由于其服务质量原因,损害他人正当权益,受到消费者或群众投诉以及新闻媒体曝光累计次数占该企业所有运输车辆数的比率。

(四)社会责任指标

1、国家规费缴纳情况: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依法缴纳的各种税费,不得有偷、漏税费的行为。

2、投保承运人责任险情况: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投保承运人责任险情况。

3、指令性运输任务完成情况: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完成县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指令性应急运输任务的情况。

(五)企业管理指标

1、质量信誉档案建立情况:按本实施细则规定,建立和完善考评台帐和档案,并按要求及时报送有关资料和信息等情况。

2、企业稳定情况: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做好稳定工作,道路货物运输企业不得因企业管理原因,导致发生违反《信访条例》规定,出现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或过激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3、企业形象:企业建立ISO质量认证体系,所属运输车辆统一外观标识,从业人员统一着装。

4、科技设备应用情况: 安装卫星定位安全服务系统或者行车记录仪并有效应用。

5、获得荣誉称号情况:获得省部级政府及交通行业管理部门授予的关于评优创先、安全生产、文明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集体荣誉称号;获得地市级政府及交通行业管理部门授予的 关于评优创先、安全生产、文明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集体荣誉称号。

第三章 考核计分方法

第八条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考核项目得分部分与加分项目得分累计,计算出最后得分。所有项目的考核分不计负分,扣完本项目规定考核分数为止。各项考核指标的有效数据按四舍五入的原则,保留到小数点后3位。

在考核项目部分中,运输安全指标为300分,其中交通责任事故率指标为50分,交通责任事故死亡率指标为150分,交通责任事故伤人率指标为100分;经营行为指标为200分;服务质量指标为200分;社会责任指标为150分,其中规费缴纳指标为80分,投保承运人责任险指标为70分;企业管理指标为150分,其中质量信誉档案指标为50分,企业稳定指标为100分。

加分项目分值中,企业形象指标为20分,科技设备应用指标为30分,荣誉称号指标为20分,完成政府指令性运输任务指标为30分。

第四章 质量信誉考核时间及要求

第九条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周期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考核工作应当在考核周期次年的3月至6月进行。

第十条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及所属县级或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分别建立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档案,并指定专人负责,质量信誉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基本情况档案

1、企业及所属分支机构名称明细表及《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2、工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3、企业及分支机构设立地办公及经营场所证明;

4、企业及分支机构从业人员情况汇总表;

5、企业及分支机构运输车辆汇总表。

(二)交通责任事故情况档案

1、交通责任事故台账及汇总表;

2、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责任事故认定书;

3、有关部门对企业的处理意见;

4、企业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三)违章经营情况档案

1、经营行为违章情况台帐及汇总表;

2、交通行政处罚决定书;

3、企业对责任人、当事人的处理意见。

(四)服务质量情况档案

1、服务质量投诉情况登记及汇总表;

2、有关部门的查处意见;

3、企业整改意见、反馈材料和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五)完成政府指令性运输任务情况档案

1、完成政府指令性运输任务情况表;

2、县级以上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求完成指令性运输任务的证明。

(六)企业稳定情况档案

1、影响社会稳定事件情况表;

2、相关部门的处理意见;

3、企业的整改报告,对责任人、当事人的处理意见。

(七)企业管理情况档案

1、运输车辆技术档案(含车辆安装和使用GPS情况;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承运人责任险保单,罐体检测合格证);

2、企业统一车辆标识、统一人员服装的图片资料;

3、获得荣誉称号文件、证明文件、牌匾照片等。

第十一条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的分支机构及分支机构所在地县级或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参照第十条的规定分别建立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分支机构质量信誉档案。

第五章 质量信誉考核具体方法

第十二条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含子公司)应在每年的3月前对本企业上的质量信誉情况进行自评和总结,并持相关资料 和本企业的质量信誉档案向原许可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考核申请。

申请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一)上质量信誉情况总结,包括运输安全、经营行为、服务质量、落实社会责任、企业管理、公益形象、科技设备应用、获得荣誉称号、完成政府指令性运输任务等方面情况;

(二)《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评分表》(表一)自评及《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申报表》(表二);

(三)企业质量信誉档案;

(四)经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其分支机构核实的资料;

(五)其他应提供的资料。

第十三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当根据自身建立的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档案对运输企业报送的企业质量信誉情况进行核查,发现不符的,应当要求企业进行说明,必要时可到实地进行调查核实。

具体负责考核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日常应当主动收集所辖企业的相关资料。相关部门抄告的企业车辆违法经营行为、重特大交通事故、群众的投诉或被新闻媒体曝光的服务质量问题等,一经核实后应及时归档,并作为对该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的依据之一。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日常工作已掌握被考核道路货物运输企 业质量信誉考核指标情况的,可不再要求道路货物运输企业报送此项指标的相关材料。

第十四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受理的申报资料核实结束后,将各项指标考核情况和所得分数、初评结果书面通知被考核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并在当地媒体或本机构网站上进行为期15天的公示。被考核企业或其他单位、个人对公示结果有异议的,可在公示期间向做出公示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上一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书面申诉或举报。受理申诉或举报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企业的申诉和社会反映的情况进行核实,并根据核实的情况对企业的质量信誉等级做出评定(表三)。

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举报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有关情况的单位或个人,应加盖单位公章或如实签署姓名,并附联系方式,否则不予受理。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为举报人保密,不得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泄漏举报人的单位名称、姓名及有关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举报人。

第十五条 在开展质量信誉考核期间,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于次月5日前将上月考核结果进行汇总上报设区市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并由其统一汇总上报。

第十六条 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于7月30日前将辖区内上一货运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结果汇总上报,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于8月30日前在本机构网站或本级交通主管部门网站 上公布全省上一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结果,并在网站上建立专项查询系统,方便社会查询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历年的质量信誉等级。

第十七条 道路运输企业同时经营道路旅客运输业务和道路货物运输业务的,应当分别根据企业营运客车、营运货车的质量信誉来计算客运业务和货运业务的各项考核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分别评定企业的道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质量信誉等级。

第十八条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和分支机构应分别建立道路货运企业质量信誉档案,下设的分支机构与总公司一起进行质量信誉考核。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由分支机构所在地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对分支机构的质量信誉情况进行核实,出具书面证明,并对确认结果负责。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的道路货运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上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加强对下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考核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或撤销存在重大失实的考核结论。

第六章 奖惩措施

第二十条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结果,作为企业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连续两年被评为AAA级的,在符合政府或行业管理部门评优评先条件下优先予以推荐;

(二)鼓励货源单位在选定货物承运企业时优先选择质量信誉等级高的道路货物运输企业;

(三)道路货物运输企业上一质量信誉等级为B级或上两连续考核为A级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责令其进行整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经整改仍不合格的,由原许可机关按照相关规定吊销其相应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试行)》解释权属于福建省交通厅。

第二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试行)》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主题词:运安 货运 信誉考核 通知

抄送:交通部公路司,省交通运输(控股)公司,各设区市(道

上一篇:兰陵历史悠久下一篇:高难度儿童脑筋急转弯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