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工业旅游发展

2024-08-13

国外工业旅游发展(精选6篇)

篇1:国外工业旅游发展

国外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对东三省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不仅是中国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世界性的共同课题.借鉴国外老工业基地的成功转型,在国家政策与资金的积极扶植下,针对第三产业服务业之旅游产业所处的关键地位,应该对东三省老工业基地的旅游产业重新规划和定位,充分发挥东北人才优势,加强东三省区域合作,推进特色旅游产品,以开创旅游市场的`新局面.

作 者:李娌 Li Li 作者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吉林,长春,130033刊 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PROVINCE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COLLEGE年,卷(期):20(3)分类号:F414 F592.3关键词:区域合作 资源优势 旅游产品

篇2:国外工业旅游发展

2011年03月17日09:49手机看新闻

“背包旅游者”(Backpackertourist)是澳洲学者Pearce于1990年率先提出的概念。这一词汇特指旅行时间较长(国际上一般为连续旅行3个月以上),喜好选择经济型住宿设施(如青年旅馆),强调与其他旅行者的聚会交流,具有完全自助而又极具弹性的旅游行程,偏爱非正式和高参与性旅行活动的那些旅游者。具有这些行为特征的人,往往背负大包(Backpack)进行长途旅行,因而被称为“背包客”(Backpacker)。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是背包旅游学术上的先行者,也是实践上的开拓者和创富者。因此本文主要以澳洲为例,适当结合英美,概括国外背包旅游市场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简述其经验对我国背包旅游发展的启示。

一、国外背包旅游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背包旅游市场规模巨大,利润丰厚

从背包旅游者的规模来看,这一细分市场的人数蔚为壮观。澳大利亚旅游局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所有旅澳的大于15岁的入境旅游者中,背包旅游者占10.2%(Slaughter,2004)。英国每十个国际旅游者就有一个背包旅游者,背包旅游者在英国一年的旅游消费总额达7500万英镑,是重要的国际客源市场(Churchill,1994)。

2.政府支持给力,政策保障齐全

国外背包旅游的宏观环境有利于背包旅游市场的发展。由于较早认识到这一市场的巨大规模和可观利润,澳大利亚政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对背包旅游者异常重视,一直不遗余力地推进背包旅游的发展。联邦旅游局的出版物《背包旅游战略》为理解和发展澳大利亚的背包旅游市场提供框架。这一出版物敦促政府、业界和学界共同努力,为旅澳的国际背包旅游市场提供足够供给,也正是澳大利亚政府的这些政策使其成为世界背包旅游市场研究的佼佼者(Slaughter,2001)。针对背包旅游者喜好另辟蹊径,不走寻常路的特点,西澳旅游局(WesternAustra-lianTourismCommission)、北领地旅游局(NorthernTerritoryTouristCommission)和南澳旅游局(South Australian TourismCommission)三局联合推出专门的背包旅游者读物《真正旅行者的真实旅行》(RealTripsforRealTravellers),设计了三条环游三州的不同线路,通过澳背包旅游杂志TNT分发,鼓励背包客探索这片远离东海岸,但资源奇特的旅游温冷区域(AustraliaTourismEx-change,2004)。

工作着的假期制度(TheWorkingHolidayMaker)在澳洲吸引国际背包旅游者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Muqbil,2004)。澳大利亚和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等15个国家签订了协议,使得这些国家的“假期工作者”一次入境后在澳旅居时间可达12个月之久。在此期间,他们常常会一边工作一边旅行,最经常从事的工作是住宿业、酒吧和果园采摘。这一方面弥补了澳洲农忙时节劳动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向背包者提供了体验环游澳大利亚最省钱、最深入了解当地的旅行机会。

对于跨国乃至跨洲的长途背包旅游者来说,能否获得便宜的机票成为他们出游选择的重要决策因子。澳洲的交通部门在国家旅游部门的支持下,推出了大量针对背包旅游者的长途旅行优惠项目。澳大利亚的国有航空公司2004年11月起开出Backpacker-sExpress专机。它辗转于澳大利亚国内最受背包客欢迎的五个城市,并有背包国际航线一周两到三班往返于澳洲和澳洲最大的背包客源地——欧洲之间(曼彻斯特-墨尔本,慕尼黑-墨尔本),经停亚洲最热门的背包旅游目的地印度和泰国的交通枢纽(新德里和曼谷)。考虑到背包旅游者具有旅行时间长、预算紧张、喜交流的特点,飞机的头等舱改为咖啡和酒吧作为乘客的聚聊场所。背包者可以向航空公司申请该种飞机上乘务人员的职位,合同为期两年,既可以为他们提供免费乘坐航空器旅行的权利,又为航空公司节约了人力成本,还便于背包者身份的空乘服务人员为机上其他背包旅游乘客提供最个性化的服务——为乘客的背包旅行设计线路和出谋划策。同时考虑到背包者旅游日程的弹性化,这种机票的返程时间随时可签,不需另加手续费,而且永不过期。为节约成本,大多数的预订在线进行,同时网站上有澳洲其他与背包旅游相关的项目链接,如经济型住宿、探险类旅游项目、工作机会等等。这类班机上的服务最省,只提供简餐(AustralianTourismExchange,2004)。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有力引导了背包旅游的产业化发展。

3.背包旅游配套设施健全,背包旅游服务专业化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拥有数不胜数的背包客栈和青年旅馆,背包旅游在这些国家被极大地市场化和商业化,给背包旅游者的出行带来巨大便利。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旅馆都加入了世界性或地区性的青年旅馆协会,拥有全球订房网络系统。目前世界上共有59个青年旅馆会员国协会,13个附属会员国组织,19个认可业务代理,广布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国家就读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缴纳较少的费用,办理国际学生等身份证明,在入住不同国家的青年旅馆时享受折扣优惠。在这些青年旅馆中能获得大量的背包旅游信息,不仅因为各种旅游景区和旅行杂志都会把他们的宣传手册和出版物免费定期地赠送给旅舍,使青年旅馆拥有全面而丰富的书面旅行资讯,更因为青年旅馆是背包旅行者集聚的场所,他们在此交流和分享背包心得和旅行资讯,提供了面对面旅行信息交流最活跃的平台。国际上背包旅游者数量的激增和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青年旅馆这种廉价住宿形式的迅速扩张密不可分。

在市场化的商业运作中,最能够吸引背包客的商业产品是探险旅游产品。但经营该类产品的单个旅游经营商的规模往往不大,他们便会联合起来招徕背包旅游者。如“澳大利亚背包旅游经营者联盟”(Australian BackpackerTourOperatorsAlliance)是专营澳核心探险旅游目的地的七大经营者的联合网络,而“澳洲探险”(AussieAdventures)则是自助旅行专家的团队联合,专门服务于追求高性价比的背包散客和小团队游客(Muqbil,2004)。

旅行经营商还越来越多地研究运用旅游促销文字。加拿大的旅游经营商不止是商人,而且已成为文化经纪人:他们把加拿大的形象、价值观和理想糅合起来,去创造一个有意义的“梦中假期”(Reimer,1990)。旅行经营商不仅是社会和文化变化的结果,而且成为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新西兰的旅游宣传手册更是巧妙地利用了探险旅游者,使他们成为新西兰被展示风景的一部分(Cloke等,2002),打造新西兰“探险旅游天堂”的品牌,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对探险怀有浓厚兴趣的背包旅游者。

便捷的网络和预订服务也促成了背包旅游的盛行。国际背包旅游者通过网络预订各种旅游服务比例较高,在线的直接预订达39%,间接预订(通过旅行社网上预订)达到19%。网络预订流行的原因除了便捷快速外,价格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许多国际航空公司推出“互联网机票”战略,吸引旅行者直接在网上订票以得到更多的折扣。电子机票的配合使用也使网上机票购买轻松易行。一些旅游网站还与航空公司等旅游企业达成协议,保证旅行者能在其网站上拿到低价旅游产品。如美国Orbitz与部分航空公司的协议规定,这些航空公司若未在Orbitz.com网站上提供最廉价的机票,就不得在其他地方销售。Priceline是美国另一个为广大自助旅游者所青睐的网上交易平台,其经营理念是“用户定价”的服务模式:允许消费者自行确定机票和酒店房间等旅游产品及服务的价格。以订房为例,只需旅行者事先在该网站上输入目的地及酒店大致区位,提交自己的价格,由系统自动搜索满足条件并愿意接受该价格的酒店。作者曾在Priceline上以30美元不可思议的低价拿到美国迈阿密市中心四星级酒店的套房(这一价格相当于当时波士顿郊区青年旅馆一张床的单夜价格),全部网上交易过程从价格发出到订单确认,用时仅3分钟。这种方便快捷的网上旅游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遍布西方国家发达的GDS。GDS(GlobalDistri-butionSystem)即“全球分销系统”,是应用于民用航空运输及整个旅游业的大型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通过GDS,遍及全球的旅游销售机构可以及时地从航空公司、旅馆、租车公司、旅游公司获取大量的与旅游相关的信息,从而为顾客提供快捷、便利、可靠的服务。另外,国外良好的电子商务环境,如较高的旅游企业信息化水平,安全的银行电子交易平台,普及使用的信用卡和广泛的信用卡在线支付手段等等,都促成了背包旅游网络服务的高效和便捷。

4.背包旅游指南类书籍系列化系统化

对国际背包旅游者行前资料准备的分析统计数据显示,因特网是他们最经常的信息来

源,旅行指南则排在第二位。“在旅途中获得实用信息”是国际背包旅游者使用旅行指南最常见的目的,占83%,完全不使用旅行指南的背包者只占3%,比例相当低(LonelyPlan-et,2005),因而可以把旅行指南类读物作为国外背包客身份的标志和符号。

背包旅行指南之所以会在国际背包旅游者的旅行生涯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与国外旅行指南的成熟开发密切相关。以“孤独星球”(LonelyPlanet)为代表的国外旅行指南独立客观、翔实全面、生动可信,非常注重信息的及时更新,所有内容均由作者亲历的旅行经历编写而成,能发挥实时“向导”的实际作用。这些系列丛书的出版商专营本品牌的旅行指南书籍,拥有专业的旅游资讯采编队伍和专门的公关、营销及销售部门,市场调研机构也遍布全球各地。指南内容覆盖世界各地,拥有洲、国家、地区、州(或省)等许多不同级别和套系,并有专属的网站提供相关资讯。有的旅行指南的网站还有各种不同版本的语言可供选择。这些系列丛书各本都独立成册,方便旅行者随身携带。国外旅行指南的品牌化及其品牌业已树立的良好口碑,对推动国际背包旅游增长的作用不可小觑。以澳大利亚的“孤独星球”为例,其创刊已有34年,获得权威媒体的好评不断,俨然树立起在背包旅行圈内的“圣经”地位。

二、国外背包旅游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1.搭建背包旅游接待的基础设施

由于我国背包旅游市场的迅速扩大,国内旅游服务的基础配套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背包旅游者的需求。背包旅游者是费用节约型旅行者的本质特点决定了他们以选择经济型住宿设施为主,而国内很多原有的旅游基础设施都是以团队旅游者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缺少背包客所青睐的设施服务,大多已有的青年旅馆在价格和服务上也不具有竞争优势。因此扩张背包客栈和青年旅馆的数量,保证与国际青年旅馆标准的接轨势在必行。

在背包旅游的流动渠道上,要完善旅游公共交通体系和服务,改变我国目前去往景点景区的交通以旅游包车和私人小交通为主的格局,增量自助旅行公交线路和班次;建立公交信息服务系统,使旅行者能凭借语音或图示导引系统获得准确的自助交通信息。

2.规范背包旅游的管理保障机制和法律法规建设

背包旅游作为现代旅游的一种新兴事物,目前业内对其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没有相应政策制度和法律规章来引导和规范背包旅游市场,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和安全保障。探险事故逐年上升,旅行者权益保障乏力。

除背包旅游安全外,背包旅游的基础接待设施、资讯信息、配套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也亟需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规章,规范行业发展,或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行业建设,从

篇3:国外工业旅游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工业遗产,工业旅游,国外

工业遗产是物化了的人类工业文化, 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价值的核心, 在于它所承载的技术价值。在内容方面, 狭义的工业遗产主要包括作坊、车间、仓库、码头、管理办公用房等不可移动文物;工具、器具、机械、设备等可移动文物;契约合同、商号商标、产品样品、招牌字号等记录档案。广义的工业遗产还包括工艺流程、生产技能和与其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 以及存在于人们记忆、口传和习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遗产旅游也就是以这些工业遗产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 是一种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保护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旅游形式。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与工业遗产旅游发展

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是解决如何看待和解决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要做到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真正地实现科学发展, 就必须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多种形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的政治形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学术形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具体要求的理论形态、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的方法论形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态的体现。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其根源于自然环境, 并和自然环境共同发展。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动力, 相互依存而发展。但是,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 人类的发展是以自然界的损害为代价实现的, 环境污染成为全球面对的共同课题。正如恩格斯所说, “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 面对自然以及社会, 人们注意的主要只是最初的最明显的成果, 可是后来人们又感到惊讶的是:人们为取得上述成果而做出的行为所产生的较远的影响, 竟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1]因此, 可持续发展要消除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 必须同时关注自然的人化和人化自然, 既要关注人对自然的改造和人化的现实效用, 也要科学预测人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长期影响, 从而更加合理规范人类的行为;既要着眼于人类的发展, 也要同时保护自然。[2]

然而,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很多地区缺乏全局规划和长远眼光, 并未协调好城市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 甚至将二者对立起来。而一些地方探索保护利用的过程中也出现轻视低估工业遗产价值、过分强调商业开发而忽视其文化历史内涵的做法, 偏离了保护的初衷。随着城市发展, 工业企业被不断扩展的城区包围在内, 客观上对城市整体功能的划分形成阻碍, 同时由于这些企业多为重化工企业, 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也构成潜在威胁。老工业企业的搬迁、老厂址的改造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 但关键问题在于怎么搬、怎么改。城市建设中的急功近利, 对工业遗产价值认识的缺乏和短视, 以及操作中的“随意性”, 加剧了工业遗产消失的速度, 更有甚者, 在这过程中继续对生态造成破坏或者埋下污染环境的祸根。工业遗产应是城市的财富, 而非包袱, 应该把保护与开发利用更加科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工业遗产旅游正是顺应时代的召唤, 应运而生。

二、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科学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有益启示

其实如何面对工业遗产, 是全世界工业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英国是世界上开展工业遗产旅游最早的国家, 最成功的例子是铁桥峡谷。铁桥峡谷位于英格兰的什罗普郡, 以铁桥和鼓风炉最为著名, 是采矿区、铸造厂、工厂、车间和仓库的汇集区, 还密布着由巷道、轨道、坡路、运河和铁路编织成的古老运输网络, 同时又与一幢幢老建筑共存。铁桥峡谷主要是通过对原有的工业遗产进行保护, 恢复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和建造主题博物馆的形式来发展旅游业。如今其自然环境已经得到全面恢复, 青山绿水掩映着古老的工业遗址。1986年11月该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因工业而闻名的世界遗产, 并形成了一个占地面积达10平方公里, 由7个工业纪念地和博物馆、285个保护性工业建筑整合为一体的旅游区。[3]

另外, 著名的德国老工业区鲁尔, 经过成功的改造, 也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Landschaftspark Duisburg-Nord) 位于杜伊斯堡 (Duisburg) , 前身是著名的蒂森 (Thyssen) 钢铁公司, 是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于一身的大型工业基地, 于1985年停产。这个钢铁公园现在被改造为一个以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 (Landscape Park) , 这个景观园面积很大, 约有2.3km2, 里面的活动非常丰富多样。[4]公园中有一个游客信息中心, 游客可以去索取资料, 获取相关的旅游信息。这个游客信息中心原先是一个变电站, 在许多相关的设施至今还保留在那里, 给游览增添了几分别样情趣。公园内还保留有很多以前钢铁厂时期的铁路, 这些铁路当初是用来运输铁水至炼钢厂的。当这些铁矿石变为铁水后, 会被能耐受1 000℃高温的铁水槽车和铁水包直接送抵炼钢厂, 这样可以节约铁锭再融化的能量, 降低能耗。景观公园内的一座废弃的瓦斯储放槽, 在经过结构加固之后, 变为一个潜水训练基地, 由救生协会管理。这个瓦斯槽直径45米, 深13米, 注满水之后, 里面放了一艘沉船和一部汽车, 作为救生训练的道具。这样的单一大空间, 本来很难改造利用, 但经过提案者的奇思妙想, 变废为宝, 成为极佳的训练场地。在园区内, 能看到一些巨大的水泥构筑物, 它们原先是为了存放炼钢用的焦煤而设的, 这片陡峭的水泥墙壁, 被设计成一个攀岩的训练场, 交给德国阿尔卑斯山攀岩协会管理。攀岩协会在水泥岩壁上, 依照难易程度, 设计出适合不同技术水准的攀岩者路径, 引发了一股攀岩风潮。鲁尔区并没有一座山, 但是德国攀岩协会的鲁尔分会, 因为这个场地而成为了拥有最多会员的攀岩协会。国外很多对工业遗产的成功转型和再利用, 对我国新兴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工业遗产旅游是响应科学发展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下的旅游新模式。我国目前面临资源枯竭的难题, 众多老工业区一方面几乎无能源可用, 另一方面又要响应号召节能减排, 保护生态, 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解决资源枯竭的问题刻不容缓。我国要借鉴国外工业遗产转型的有益成果, 把老工业基地转变成为一种新的旅游资源, 让老工业区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叶山土.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新思维[J].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

[3]张洁.工业旅游在德国发展历程的实证分析[J].安徽建筑, 2011 (4) .

篇4:国外利用影视发展旅游的方式总结

[关键词] 影视旅游影视拍摄地影视节庆影视文化旅游

利用影视发展旅游,是影视的边际效应在旅游经济中的体现,这种活动和产品在国外被称为“movie and TV induced tourism”, 可翻译为“影视诱导的旅游”或“影视旅游。它是指“所有因影视活动的开展而引至的旅游成果”,包括影视拍摄地旅游、影视节事活动地旅游、影视文化演绎出的旅游等,统称为影视旅游。因此,从行业范畴上来说,它属于后影视产品中的旅游吸引物。

由于国外利用影视发展旅游的起步时间较早,到目前为止,许多国家都有了比较成熟的利用影视发展旅游的经历和经验。综观各国的影视旅游成果,可对国外利用影视发展旅游的方式做如下总结。

一、迪斯尼主题公园

1955年沃尔特·迪斯尼建立了第一座以影视内容为题材的旅游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将一个个荧屏卡通形象,展示在现实场景中,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迪斯尼主题公园成功地将影视与旅游结合起来,带来了可观旅游经济。以洛杉矶迪斯尼乐园为例,自1955年开放以来,每天到此游玩的人4万~8万人,仅一天的门票收入就近百万美元。东京迪斯尼建成至今,短短二十多年已接待游客约3亿人次,而且周边所有酒店几乎天天爆满,在2001年其凭借1700万的入园人次成为《福布斯》杂志上全球最赚钱的游乐园。

从1955年至今,全球共有5个这种融入影视艺术的迪斯尼旅游主题公园。同时,这种以影视形象为基础塑造主题公园的模式也逐渐成熟,在世界各地出现了不同内容的旅游主题公园。

二、加拿大的影视“招摄”

争取成为某影视片的拍摄地,是宣传该地旅游的一个极好的捷径。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约有10家旅游局下设影视“招摄”部门(其主要工作是争取获得在当地拍摄影视片的机会),而现在这种部门在全球已逾300家之多,其中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北极地区的一些国家。每年各旅游局的“招摄”部门共计5000多人,定期在洛杉矶举行拍摄地争取大会。

其中,加拿大的“招摄”在全世界最为成功,该国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极力以各种优惠成功吸引美国影视大片摄制组。影视拍摄给当地带来的旅游经济有直接和间接两部分。直接的旅游经济有:几百上千人摄制组的吃、住、观光、消遣、等,象滚雪球一样推动当地餐饮、旅馆、休闲、购物、场地租赁、临时人员的招聘等,甚至仅每天摄制组喝掉的咖啡一项开支就大的惊人。

影视拍摄后的间接旅游商机带来更大的经济繁荣,仅以美国在加拿大的艾伯塔省拍摄《断背山》为例,该电影在全球热播后,立即带动了当地持续的旅游升温。旅游部门适时推出的影视旅游产品有:美丽的拍摄地加拿大艾伯塔省草原风光游、体验牛仔风情游、谈情说爱游、同性恋者大聚会,同时因同性恋者聚会而招来大批猎奇观光游客等等。而在这每一类别旅游产品中,又都会带动当地观光、交通、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等的需求集聚增加。

加拿大为何能吸引美国的大片摄制组呢?原因有如下:一是因为两国之间货币的购买力的比值问题,让摄制组觉得在加拿大拍摄更经济,这是除距离近之外的最大的诱惑;其次就是税率的优惠,加拿大联邦政府和拍摄地地方政府给予摄制组双重的减免税收加起来往往达到30%以上,同时这种减免手续的申办走政策上的“绿色通道”,在很短的时间就能办妥。所以,仅以多伦多一地为例,在2000年就从好莱坞招了13亿美元的剧组资金,这些资金带来的旅游“乘数效应”是可想而知的 。

三、奥斯卡影视节庆

节庆活动带动的旅游效应具有“短、频、快”的特点。奥斯卡这样的大型影视节庆活动每次的总收益都不低于6亿美元,虽然绝对数值无法与奥运会相比,但如果从承办奥斯卡的低投资、低风险以及该活动持续的短短四五个小时考虑,评价谁的收益更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节庆活动的主办方出让颁奖活动电视转播权。美国的ABC每次的买断费约1亿美元左右,这笔收入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本万利的。其次是影视节庆带来的凑热闹旅游经济,它们包括:明星到访的开销:商务客机、豪华酒店住宿、高档服务;当晚全美国举行大大小小奢华至极的派队活动;全球的200多家媒体700到1000多名记者的工作和生活开销;影星影迷的购物等,都带动当地相关旅游行业的直线上升。其中还不包括活动所起到的城市宣传效应对旅游业的间接的无法统计的贡献。

除奥斯卡颁奖典礼外,西方的电影节和电影交易会非常多,而且很受欢迎。以美国为例,其著名影视节庆有: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纽约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伦敦电影节、旧金山国际电影节、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米兰国际电影节、西部电影展等。这些节事活动往往集影展、评选、交易活动与一体,对当地的旅游起极大的带动作用

四、美国的影视博物馆和档案馆

外国游客对博物馆和档案馆的参观有着很浓的兴趣,这些场所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集旅游和科教与一身的场所,是有内涵、品位的游客到某城市后重点要到访的场所之一。由于美国影视业的兴盛,其影视博物馆和档案观也对人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最著名的有: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即奥斯卡的主办单位)博物馆、美国电影博物馆、美国电影馆(坐落于具有影史传奇色彩的好莱坞罗斯福饭店)、美国电影学院(以评选百佳和表彰影人终身成就著称)博物馆、乔治.柯达之家(胶卷诞生地)、哈佛大学电影档案馆、太平洋电影档案馆等12家。

除一些国家性质的博物馆档案馆之外,在美国西部地区,一些长期作为西部片拍摄地的乡镇,也建有既类似我国的“影视城”,但又带有博物馆性质的观光旅游目的地。例如,加利弗尼亚附近的Jamestown和Lone Pine两镇,都是早期的西部片拍摄地,在这两地派的片子累计有500部以上,现在该地分别建有博物馆和档案馆性质的“铁路电影时代展”和“Lone Pine电影节”(其电影节收入直接用来建设当地影视博物馆)。

五、韩国影视文化旅游

影视作品中涉及的相关事件、活动、艺术,思想等文化内容,能够有效地向旅游领域渗透,拉动旅游的发展。近年来,韩国通过影视文化,带动了旅游的持续升温。以2005年韩剧《大长今》热播为例,韩国旅游局借影视文化的影响,不仅推出拍摄地济州岛、鹭岛,而且开发出与影视内容相关的“大长今”文化旅游线路,同时极力推介《大长今》中的主要话题——韩国餐饮,带动了世界各地韩国料理的销售,此外韩国服饰、韩剧光碟等旅游纪念品也因此直线升温。

同时,韩国还积极利用影视文化名人来促销旅游。例如韩国影片《All In 真爱赌注》热播后,男主角李秉宪被选为韩国旅游广告代言人。在其海外市场上,曾聘用我国歌星孙悦作为旅游形象大使主打中国市场,之后又在2005年任命陈慧琳为其旅游形象大使。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国外利用影视发展旅游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国拥有广大的影视受众和丰富的影视题材,这些都蕴涵着发展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可是在目前,我国的影视旅游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总的来说,还存在如下的状况和问题。

一是利用影视来发展旅游的意识还没有不是很明确,更没有象上文中提到的那些国家那样专门为旅游成立影视“招摄”机构。二是虽然有几部大片在著名景区拍摄,但由于保护意识和相关技术措施不到位,给旅游带来的不是促进,而是适得其反(如《无极》造成的景区损伤)。三是有的地方虽然发现了影视对旅游的拉动效应,但推出相关产品时,没有长期规划,也没有考虑影视旅游产品特殊的生命周期,造成短期内人满为患,长期上却是昙花一现。例如当年的《故宫》播放后,“故宫游”就是如此。而如今的“乔家大院游”也属于这种局面。如再没有合理的规划引导措施,无论对该景点承载还是对游客的旅游质量都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最后就是在利用影视发展旅游的方式上还比较单一,导致我国目前的主要影视旅游产品还大多停留在影视主题公园阶段。

可喜的是,在有些地区影视对旅游的促进已初显成效。例如2006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就吸引了大批欧美影迷前来观光,根据浦东国际机场的数字,电影节期间入境游人数比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还高10%,每天高达25000余人次。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我国发展影视旅游的潜力和前景。

篇5:国外工业旅游发展

浙江远见旅游设计有限公司 袁欣(QQ:983966706)摘要:海洋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热点。现在,国外很多海洋旅游目的地达到了高度发展的状态,而中国海洋旅游正处在积极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中,因此,需要借鉴世界一些已经成熟发展的海洋旅游经验来促进我国海洋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世界海洋旅游开发成功经验的分析,对我国滨海旅游发展提出一些新的建议。关键词:国外海洋旅游

滨海旅游

发展启示

一、海洋旅游概况

1、海洋旅游简介及中国海洋旅游发展趋势

海洋是由作为海洋主体的海水水体、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邻近海面上空的大气和围绕海洋周缘的海岸及海底等几部分组成的统一体[1]。海洋旅游不仅包括滨海旅游, 海上旅游, 还有远洋旅游, 其范围极广。弄清了海洋旅游的范围, 再结合旅游的定义, 我们可以给出海洋旅游的概念——所谓海洋旅游,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以海洋为依托, 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和度假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2]。它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洋面积辽阔,开发潜力巨大。中国滨海旅游业与世界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海洋旅游业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中国越来越重视海洋产业的开发,根据中国总体经济持续增长发展态势预测,中国未来旅游业发展同样会持续增长,而滨海旅游未来无论是资源利用深度或是品味等级层次都必然进一步得到拓展。随着海洋旅游的发展,海洋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成为关注的焦点。我国对于海洋旅游产品的研发也亟待创新。

2、海洋旅游资源分类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海洋旅游资源分类,多数学者认同2003年颁布的国家标准为依据。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进行细化。自然资源分为海洋地貌、海洋气候气象、海洋水体、海洋生物;海洋人文旅游资源分为海洋古遗迹、古建筑、海洋城市、海洋宗教信仰、海洋民风民俗、海洋文学艺术、海洋科学知识[3]。世界上大多数沿海地区气候宜人,生产生活资料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宗教色彩,在漫长而广阔的滨海地区广泛分布有丰富的海

洋文化遗存,构成滨海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世界滨海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初期滨海旅游的主要功能为疗养康复,旅游产品主要为医疗保健及少量的娱乐活动,对气候等条件的要求不高,这个阶段滨海旅游目的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滨海旅游目的地距离主要客源地的距离较近。起步阶段的滨海旅游目的地主要分布在靠近大城市的多阳光地带。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扩张导致人们对喧嚣的城市生活越来越不适应,开始怀念自然世界,去滨海旅游、休闲、度假成为游客的自觉追求和共同向往。滨海旅游已由人类的生理需求转变为一种自觉追求和心理需求。大量的投资转向滨海旅游业,大规模的度假设施和娱乐设施开始形成。旅游产品除了传统的项目外,还出现了一些水上运动和水上娱乐项目,如滑水、划船、潜水、帆船以及室内娱乐、陆地体育活动等。出现了新的滨海旅游热点地区,如加勒比海地区、佛罗里达州等。

二战后,大洋洲、南美洲、亚洲、非洲的殖民地地区相继出现了国家独立运动,一些新型国家诞生,推动了世界滨海旅游的发展。在发展传统滨海旅游的同时,海滨度假旅游逐渐成为新的和主要的滨海旅游形式。如西班牙的马洛卡岛、墨西哥的坎昆、美国的夏威夷等。旅游目的向休闲化、多元化发展,旅游产品不断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旅游项目,比如度假村、海底隧道、水族馆、高尔夫球、大型游乐园等。同时滨海旅游产业开始形成。滨海旅游业成为一些海滨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或主要创汇来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4]。

三、世界部分著名海洋旅游目的地发展特征

全球滨海旅游目的地海岸可分为:平原海岸、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等集中类型,每种类型的海岸由于处于不同的气候带,拥有不同的地质作用,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海岸地貌和滨海旅游资源。国外很多海洋旅游目的地已经达到高度发展的状态,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经典海洋旅游地区的特征。

1、加勒比海

凭借当地良好的气候、清澈的海水、温暖的阳光等滨海旅游资源,以及邻近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客源市场潜力巨大,旅游产业因具有投入少、建设周期短、对国家安全影响小、见效快等特点,成为加勒比海地区国家首选的创汇产业。

2、泰国普吉岛

普吉岛是东南亚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度假胜地。是泰国最大的岛屿,具有安达曼海的“珍珠”的美誉。它的魅力首先在于美丽的大海,岛屿的西海岸正对安达曼海,这里遍布原始银白的沙滩,每个沙滩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魅力,有清静悠闲的海滩,有豪华的、私人度假的海滩,有海上体育运动盛行的海滩,还有夜晚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的海滩。

3、芭堤雅海洋旅游

芭堤雅地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其中四分之三是岛屿与海洋,芭堤雅以阳光、沙滩、海鲜名扬天下,被誉为“东方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新兴海滨旅游度假胜地。休闲度假和民族文化观光是芭堤雅最主要的旅游方式。

4、澳大利亚昆士兰

澳大利亚“阳光之州”的昆士兰州,幅员辽阔,面朝太平洋,且没有很高的山脉。正是在这样单一的自然条件下,动物演化缓慢,大量珍惜物种得以保留。各种奇花异草和稀有树种安静地生长在这里。除了人们熟知的袋鼠之外,这里有多达上百种有袋类动物。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昆士兰成为世界上最早实践“生态旅游”的地区之一。

5、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具有明显的热带气候。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度假地之一。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典范。开发推行“四个一”模式,即:一个海岛只准许一个开发公司租赁使用;一个海岛只建设一个酒店;一座海岛强调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一座海岛配备一套功能齐全的休闲娱乐设施和后勤服务,如天然的海水浴场、迷人的海底世界及令人享受的海上乐园等。将市场定位于高档生态旅游度假地。最大特点在于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社会文化氛围。目前有87个岛被开辟为旅游度假村。每家度假酒店都有不同的品味与风格,有用椰树干做柱子,用树皮、树叶编成席子盖房顶;有用珊瑚、贝壳砌墙等。构思精致,用材简朴,尽可能将一切融入自然。除了提供旅行社服务、住宿餐饮服务、交通运输服务等基本服务外还提供游览观光服务、旅游购物、休闲娱乐服务等。如呼吸管潜游、夜间捕鱼、风帆冲浪、喷气划水和乘驾香蕉船等项目,它也是全球三大潜水圣地之一[5]。

四、对中国滨海旅游发展的启示

我国虽然有着众多的海洋旅游资源,但目前对滨海旅游产品的开发只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产品结构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环境破坏严重,可替代性较强等问题,一般为观光、度假等常规项目。亟待进一步的对海洋旅游产品进行创新,需要借鉴国外一些海洋旅游成功发展的经验。

从世界各国滨海海岛旅游发展状况看,无论是高端旅游还是中端旅游,生态保护型开发、健康型开发、特色型开发已成为未来滨海旅游旅游发展的理念共识。滨海旅游开发也应基于这三种模式。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海洋旅游产品开发上有诸多启示:

1、特色型开发原则

坚持突出自身特色是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则,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纵观我国的海洋旅游没有著名的识别度高的景区主要是因为缺乏特色。因此也缺乏竞争力。因此我们在保持海洋自然美和人文美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其特色。深层次挖掘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自己最具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海洋旅游资源,在市场上树立鲜明而稳固的旅游形象。突出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越性和独特性。打造自身品牌。

2、完善的规划

滨海旅游开发, 要强调规划先行, 拥有完善的规划, 将有利于海洋旅游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例如,马尔代夫旅游业的成功, 首先得益于其有完善的发展规划。马尔代夫在海岛开发过程中特别重视海岛规划, 规划是政府的职能, 规划的设计充分考虑单一岛屿的整体性及与其他海岛的关联性, 以规划指导开发,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使得一岛一风格, 整体如诗如画,而马尔代夫的每一个小岛都是一个天然的景色, 由政府出租给不同的公司经营, 各有各的风格和特色另外,规划也控制了马尔代夫的工业污染, 使海水清澈见底。

3、坚持生态化的发展模式

随着人类旅游需求的变化,到大自然中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怀旧情结,使自己融入自然中的最高境界的享受已经成为一种追求,人们从身体的享乐为主的旅游转化为精神需求为主的生态追求。生态化作为今后一般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也是海洋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方向。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生态旅游模式。

4、发展体验化的海洋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体验化是指将作为经济产出类型的体验设计成为旅游产品的一部分或者设计成为一种体验式旅游产品,以吸引旅游者参与和消费来获取体验的高经济附加值[6]。一方面,体验化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差异化进行体验和消费并获得精神享受和满足,同时增加旅游产品的体验化效用;另一方面,旅游产品体验化是旅游经营者围绕满足旅游审美和愉悦等精神享受的价值核心设计和提供旅游产品,是多重体验价值的追加。体验化产品能让游客在差异化体验和活动参与中追求身心享受,获得难以忘怀的经历和回忆;让经营者在提供体验机会和情感消费中获得长期的发展机会和持续的经济效益,让海洋旅游和经济的互动作用中获得综合效益的最优化,使各主体都能获得自身的最大效益。

5、丰富产品层次,加强休闲度假品质

充分利用优良的海域、港口等海洋旅游资源 ,适度发展航海旅游、置业旅游 , 丰富产品层次,满足高中低端消费人群的需要 ;弥补或淡化海滨旅游淡旺季明显的缺陷 ,使海洋旅游产品在时间上发展均衡。滨海旅游的产品也应丰富多彩, 要用各种娱乐项目去增强海岛休闲旅游的品质, 同时也用休闲度假的主体功能带动其他旅游产品的发展, 使游客在岛中既游又玩, 既休闲又娱乐。例如, 开发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和人造景观等观光型旅游产品; 3S(Sun, Sand , Sea)享受、美食旅游和豪华游船等度假型旅游产品;展览、办公和会议等商务会展型旅游产品;民俗、博物馆、寻古和学术等文化型旅游产品;自然旅游、观鸟旅游和海洋公园等绿色生态型旅游产品;水上运动、温泉康复和高尔夫等健身康复型旅游产品;探险游、海底游和极限运动等猎奇刺激型旅游产品。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海洋旅游产品, 让海洋旅游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以吸引大量的海内外游客, 让游客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6、完善海洋旅游管理体制

海洋旅游业需要政府部门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旅游主管机构兼有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市场监督和宣传营销等多种职责,甚至直接参与开发旅游接待设施、经营国有旅游企业。政府要从创新旅游规划编制机制、创新旅游行业管理机制、推行国际化旅游营销机制、推行国际化旅游培训机制和改革旅游资源管理和配置机制等5个方面创新运行机制。

7、加速与国际接轨,建立我国的海洋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是现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旅游业利用模式 ,其实质是一种以保护为根本的资源利用模式 ,是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良好状态的、协调多功能、多层次资源利用方式的经验总结模式。就我国海洋旅游业的开发模式总体而言 ,主要以风景名胜区模式为主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国家公园的发展思路、发展理念 ,通过改造我国的海洋风景名胜区或建立我国的海洋国家公园来实现我国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6:浅谈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2009-03-25 浏览量:1537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佟 敏*

摘 要:二十几年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全球每年生态旅游收入的增幅达到20-30%。本文分别探讨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肯尼亚、泰国、马尔代夫等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此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二十几年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各国根据本国的资源特色和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如美国的国家公园游,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乡村可持续旅游,肯尼亚的野生动物生态游,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之旅等。目前,从全球来看,美国、欧洲、日本、非洲的肯尼亚、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亚太地区的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都是生态旅游发展得较好的国家或地区。

本文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个角度重点分析上述几国的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以此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一、发达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

发达国家生态旅游开展得较早,相对也较为成熟。

(一)美国

美国是最早设立国家公园的国家。1872年,美国划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以后又逐渐发展形成了包括国家公园、国家保护区、国家纪念地、国家游憩区等22种类型、669个自然保护区、388个公园在内的国家公园旅游对象体系,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0%。

1990年,美国尤斯梅蒂国家公园建立100周年之际,发表了名为《爱,勿至于死地》的宣言,被媒体称为“揭开了生态旅游取代大众游园式旅游的新纪元”。1991年美国成立了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ES),1994年制定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从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角度对生态旅游加以规定。从目前来看,无论是旅游接待还是客源产出方面,美国都是世界上生态旅游最发达的国家。美国92%以上的林地(包括公有林地和私有林地)都开展户外游憩,每年参加户外游憩的人数高达20亿人次,几乎是美国人口总数的10倍,其中每年

有一千余万人参加各种形式的生态旅游1。

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美国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

1.公园的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

国家公园管理局及各公园的管理层都是非营利性质的机构,他们只负责管理公园的日常

行政事务,不从事具体的经营。它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部分——国会拨款和自谋收入,政府

拨款是国家公园资金的主要来源。2002年,国会拨款26.8亿美元给国家管理局,而国家管

理局的自谋收入只有2.44亿美元2。公园内的各种营利性经营活动如住宿、餐饮和娱乐等的兴办与经营由各服务企业承担,但必须向国家公园管理局申请注册并核发特别许可证,并通

过特许商业经营处批准,而且必须严格按公园的规划进行建设,否则即会被取消特许经营权,它们在经营上不受公园管理机构制约,独立经营,在财务上实行独立核算3。

2.对环境实行严格的科学监测

美国国家公园于1991年就专门拟定了有关生态旅游的管理方法,重点包括以下几项内

容:

(1)设立入口管制站,暗示经营管理的权威,并为游客提供相关资讯;

(2)将游客中心视为环境教育的第一站,并提供完整的生态旅游资讯,以纠正游客的不当行为;

(3)有效执行区内相关法律;

(4)避免植物、动物资源被携带出园区,以确保资源的永续性;

(5)以各种解说教育方式,为游客提供丰富的生态之旅,且不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例如导游同行步道之旅、晚间节目、展示等环境教育。

应以此为依据,加强对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管理。

3.以严格的立法保障生态旅游对环境的保护

在国家公园进行生态旅游,要受到许多法律,如国家环境政策法案、空气清洁法案、国

家环境政策法案、国家历史保护法案、原始区域法案等的制约。除此之外,美国还有针对国

家公园整体的立法、各国家公园及重要自然与历史性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专门立法,立法的详细程度已到了操作层次,从而使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有了物质基础和法律保证。

(二)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1992年日本旅游业协会(JATA)发布了

《生态旅游的指导方针》和“游客保护地球宣言”;召开了旨在促进生态旅游的多次研讨会;

设立了“公益信托JATA环境基金”,用于保护访问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等。近年来观鸟旅游、徒步长征成为十分盛行的生态旅游项目。纵观日本生态旅游的发展,大体的思路有:

1.通过严格立法和有效执法保护生态环境。日本的生态旅游活动也是以各级自然公园

为主要场所,它的自然公园分为三种:国立公园、国定公园、都道府自然公园,共有28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5.44%,为了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促进公园的有效利用,日本先后颁

布了《国家公园法》和《自然公园法》,2002年又对《自然公园法》进行了部分修正,规定

在公园内指定一些区域为限制利用区,进入这些地方,须经环境部部长或都道府政府有关负

责人批准;在公园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签订风景保护协议等4。

2.宏观管理和微观经营相结合。自然公园的国家管理机关是环境部。其中,国立公园

由环境部指定,国家管理;国定公园由环境部指定,有关的都道府(地方政府)管理。旅游

业者可以多样化经营,但必须与管理机构签订风景保护协议,如积极采取措施严格保护生态

环境等等5。

3.倡导社区参与,帮助当地居民在经营中受益。在日本,自然公园会定期举办一些讨

论会等激发居民的参与意识;社区有权参与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的讨论与决策,并对资源的开

发利用实行全程监督;在经济上真正让社区居民受益。如通过发展村民家庭旅馆、观光农业、农村休假旅游等增加乡村居民经济收入,并在诸如《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市民农园

促进法》、《农村休暇法》、《促进农、山、渔村地区发展逗留型旅游活动的相关基础建设之法

律》中进一步明确地给予了保证6。

二、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肯尼亚

肯尼亚是世界上开展生态旅游最早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生态旅游的先驱者。肯尼亚的生

态旅游主要是野生动物旅游,目前已成为肯尼亚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成为该国最

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1990年生态旅游收入占肯尼亚外汇总收入的34%,2003年生态旅游

共为肯尼亚带来了240亿先令(约合3亿美元)的收入。虽然肯尼亚的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

也出现过反复,但总体来说,它的经营与管理模式还是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政府的授权与支持

20世纪70年代中叶,肯尼亚政府成立了“野生生物保育暨管理部”(后被“野生生物服务

署”取代),并赋予这一机构主导自然保护和旅游发展的重要使命,肯尼亚的所有国家公园及

两处保护区皆划归野生生物服务署直接管理。它直接隶属总统领导,预算独立,从而实现了

专款专用,可以有力地推动野生动物管理与观光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全面布局,有效且及时地

推动与保护区附近居民切身相关的计划。1975年肯尼亚政府将生态旅游视为重点项目。

2.积极倡导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

肯尼亚野生动物服务署首任主席理查利基非常重视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关系,他于1992

年成立社区服务协会(CWS),目的在于通过该组织给予居住于国家公园或保护区周围的民

众以实质的帮助,如提供经费赞助地方发展计划。利基承诺,将肯尼亚野生生物服务署自门

票所得收入中提拨25%受野生动物骚扰的村落作为回报,邀请当地居民亲身参与国家公园的管理。民众也开始改变原来排斥肯尼亚野生生物服务署的态度,开始支持生物多样区保护

计划的推动。

(二)泰国泰国位于亚洲东南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亚洲最早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国家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泰国开始推行“有责任心的、讲究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生态旅

游。大体的措施有(陈莹,2002)7:

1.政府通过立法及相关政策措施规范生态旅游的发展。在泰国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政府起了重要的作用。1992年,泰国政府制订了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政策,1995 至1996

年间, 泰国旅游观光局(TAT)着手制订生态旅游政策与规划,在制订《1997-2003 年促进

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中着重强调要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泰国国家环境委员会下属科技与环

境部门以此为指导,制订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管理规划、环境保护地区、环境影响评

估等指标,并设立了控制污染委员会直接管理、监测、控制污染地区。

此外, 泰国政府还专门制订了一项发展生态旅游的五年计划,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全国

性的生态旅游促进机构。该机构将重点在青年游客中开展生态旅游宣传,并为有志开发生态

旅游的投资者设立数据库。

2.以点带面,建立生态旅游示范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泰国开始有针对性

地在一些旅游景点,如南部洛坤府著名景点考峦山,实行名为“有责任心的、讲究生态和社

会效益的旅游”的“生态旅游村”项目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采用经济手段对旅游景点加以控制,如热门景点采取限制游客人数、增收使用税、采取不同价格体系和建立商业准入许可证等方式,目的是使游客量不超过景点的承受能力,将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

到目前为止,泰国政府对于生态旅游的重视开始有了积极的结果,生态旅游正逐渐成为

到泰国旅游的一种主要选择。

三、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各国旅游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开展生态旅游的方式手段千差万别,但它们都呈现出一些共性,可以为我国今后的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1.注重发挥政府的力量,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

在发达国家,国力雄厚,可以给予国家公园体系极大的扶持,公园所需资金大多以国家拨款的形式获得。因此,由国家以垂直的方式对开展生态旅游的国家公园实行严格的保护与管理,使各级公园产权关系明晰,所有权与经营权能够实现彻底的分离,在经济效益之外,可以更好地考虑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使保护的效果更为明显。美国与日本基本上都是采用这一体制。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像泰国、肯尼亚等国若没有政府的支持,生态旅游是发展不起来的。

在我国,可开展生态旅游的各类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在行政上隶属于不同部门,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国家建设部管,自然保护区由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国家环保局和中国科学院等分头管理。除了行政上各有主管部门外,从地域上来说,同一个风景区周边地区往往又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县市,行政隶属关系十分复杂,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方面归属于武陵源区政府所管辖,另一方面业务归口省林业厅,形成多头管理,从而使各生态旅游区产权关系模糊,政出多门。同时,旅游景区政企不分,管理单位直接从事景区内各项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对景区的各类开发公司没有明确规范其保护环境的义务,由此造成诸如乐山大佛对面修建巴米扬大佛之类的闹剧发生,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可以借鉴国外在旅游管理体制上的经验,对开展生态旅游的各级旅游区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实现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分开,以提高管理效率,保护环境。

2.尽快促进生态旅游立法进入可操作层次

在美国,对开展生态旅游的各国家公园的法律法规及其授权涉及到国家公园总体和个体管理的各个层面,而且立法的详细程度已经到了操作层面;日本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陆续颁布了《国家公园法》、《自然公园法》及其它一些新法等,这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保证和监督生态旅游的法律体系,可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而我国开展生态旅游近二十年来,还没有直接相关的法律,现在所沿用的基本上是宪法、野生动植物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及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针对性不强,生态旅游管理和经营中碰到的许多问题做不到有法可依。如我国对旅游景区没有立法规定特许权的出让原则,对资金来源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目前各生态旅游景区可执行的规范大多是地方性法规,缺乏权威性和相应的法律效力。所以参照发达国家的立法,对生态旅游重点景区个体进行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的立法迫在眉睫。

3.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及居民的利益

在发达国家,对于社区的参与观点也不尽相同,美国国家公园相对独立于所在地区,并不对当地社区与居民承担维护与发展的义务,不存在社区发展责任,所以美国发展生态旅游并不存在社区参与问题,这与其百多年的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有关。而在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和肯尼亚、泰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大多强调生态旅游对社区发展的带动作用和社区参与的必要性。

上一篇:学校德育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下一篇: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管理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