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及检测技术

2024-08-07

食品微生物及检测技术(精选9篇)

篇1:食品微生物及检测技术

水及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

××××××××××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为食品监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定被检食品能否食用的科学依据之一。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环境,能够对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各项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供传染病和人类,动物和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1]。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以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中毒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它对提高产品质量,避免经济损失,保证出口等方面具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重要意义。

水是食品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必须符合饮用水的标准、水是否合乎标准,除需对其感官质量、放射性物质、与健康有关的无机成分等进行分析测定外,还必须对微生物进行检测。通常通过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群数来确定水的卫生质量,如果水源被粪便污染,则有可能也被肠道病原菌污染而引起伤寒、痢疾、霍乱等肠道疾病的流行,但肠道病原菌在水中数量较少,又容易变异死亡。因此,从水中特别是自来水中分离病原菌有困难。而大肠杆菌是肠道好氧菌中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一种,所以,常将其作为粪便污染的标志,即根据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来判断水源是否被污染,并间接测水源受肠道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一般规定,1ml自来水总的总菌数不得超过100个;每1000ml自来水中大肠菌群不超过3个。同样,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也是大多数食品微生物指标中的两项指标,只是数量要求随不同的食品而异。

细菌总数是指被检样品经过处理(如剪碎、研匀),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由于一个活细胞能形成一个菌落,因此,菌落就是待测样品所含的活菌数。由于每种细菌都有一定的生理要求(如对氧、培养温度、培养基的pH等),所以,培养时应该用不同的培养条件及不同的生理条件去满足其要求,才能将各种细菌都培养出来。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只用一种常用的方法去作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所得结果指包括一群能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上或其他培养基上生长的嗜中温性需氧菌的菌落总数。本实验通过取样对自来水和黄酒中的微生物进行了检测,以期了解该两样样品中微生物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标准,并熟悉水及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食品在食用前的各个环节中,被微生物污染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评价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要采用微生物检验指标采进行。常采用的微生物检验指标为三项细菌指标,即细菌

数量(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和致病菌[2]。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湖水、黄酒

1.2培养基

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伊红美蓝固体培养基;乳糖发酵培养基;

1.3仪器

恒温培养箱(温州康鼎净化工程有限公司);超净工作台(苏州宏瑞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蒸汽式高压灭菌锅(诸城市永泰机械有限公司)。

1.4细菌总数的测定

1.4.1采样

瓶装发酵酒的取样:用点燃的酒精棉球灼烧瓶口灭菌,用石炭酸纱布盖好,再用灭菌开瓶器将瓶启开,倒入500ml灭菌磨口瓶中,覆盖一灭菌纱布,轻轻震荡使气体逸出,待检。

湖水的取样:将无菌带玻璃塞的广口瓶浸入离湖面10-15cm水下,盛满后将瓶口盖好,再从水中取出,待检或保存于4℃冰箱保存。1.4.2检样稀释

将1ml待测液加入含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制成10-1稀释液,再吸取1ml稀释液加入到含含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制成10-2稀释液,同法,配制稀释度为10-

3、10-

4、10-5的稀释液。1.4.3倾注培养

选择10-4和10-5两个稀释液,分别取1ml于平皿内,及时倒入约45℃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约15ml,摇动混匀,待凝固后将平皿倒置于36±1℃的恒温箱内培养24±2h后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总数。

1.5大肠菌群检验

1.5.1 检样稀释

将1ml待测液加入含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制成10-1稀释液,再吸取1ml稀释液加入到含含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制成10-2稀释液。1.5.2乳糖胆盐发酵

分别取1、10-

1、10-2稀释液1ml注入乳糖胆盐发酵管,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于36±1℃的恒温箱里倒置培养24±2h,如乳糖胆盐发酵管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1.5.3分离培养

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于36±1℃恒温箱倒置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做革兰氏染色和复发酵证实实验。1.5.4复发酵证实实验

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挑取:①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②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③淡红色,中心较深的菌落。具有以上特征的菌落均为可疑大肠杆群菌落,挑取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对应接种到乳糖发酵管内进行复发酵,于36±1℃的恒温箱倒置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凡在乳糖发酵管内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如不产气或革兰氏阳性,则可报告大肠军群阴性。

2结果与分析

2.1细菌总数

表1 湖水的细菌总数测定结果

样品 1 2平均菌落数 菌落总数(个/ml)

取湖水、黄酒稀释度为10-4和10-5的稀释液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内混合培养,每一稀释度2个平板。将平皿倒置于36±1℃的恒温箱内培养24±2h后取出,采用肉眼直接观察计数各平板的菌落数,并计算两者的菌落数,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可知湖水的细菌含量为1.25*105个/ml,比黄酒的细菌含量高。查阅资料得,1ml自来水的总菌数不得超过100个,本实验所测的样品湖水和黄酒中的菌落总数均超过100个,所以细菌都超标,不符合安全标准。

湖水10-4 12 13 12.5

1.3×105

湖水10-55 5

黄酒10-4

0 0 0

<1×104

黄酒10-5

0 0 0

2.2大肠菌群检验结果

表2 湖水及黄酒的大肠菌群检验的结果

伊红美篮平板上

稀释度 管号 乳糖胆盐发酵

有无可疑菌落

1003 1

10-13 1

10-23

分别取黄酒和湖水1、10-

1、10-2稀释液1ml注入乳糖胆盐发酵管,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进行乳糖胆盐发酵的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湖水的三个稀释度的九只试管中大肠菌群均为阳性,即都含有大肠杆菌。而黄酒的三个稀释度的九只试管中大肠菌群均为阴性。查MPN检索表可得出每100ml湖水中大肠菌群最可能数>2400个,每100ml黄酒中大肠菌群最可能数<30个。这表明了湖水中大肠杆菌含量较高,而黄酒中大肠杆菌含量较低。

无气泡

红色

无气泡 大肠杆菌群阴性

无气泡

红色

无气泡 大肠杆菌群阴性

无气泡

红色

无气泡 大肠杆菌群阴性

革兰氏染色 复发酵

结论

3讨论

食品中的微生物有许多种类,有的可导致人类产生疾病,有的对人类无害,也有的可产生一些不能令人忽视的代谢产物,因此食品中的微生物,尤其是一些致病微生物常常是作为人类是否能够食用该食品的重要指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态平衡的不断破坏,可导致人类感染的致病菌的种类越来越多,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中都有污染致病微生物的可能。一旦污染,微生物将大量繁殖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或导致食源性感染和食物中毒,对人们的危害极大,快速检验方法是社会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

[1] 龙夫.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动向[J].食品安全, 2004, 6:55-56

[2] 陈庆森, 冯永强.食品中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食品科学, 2003, 24(11): 148-152

篇2:食品微生物及检测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测检内容

在绝大部分食品检测标准中都有微生物这一指标,那么食品微生物检测都检些什么,笔者就这一问题走访了质检部门有关专家。

据专家介绍,食品中的微生物按照其对人类有无危害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益菌;例如酵母菌、乳酸菌等,可用来酿造美酒或腌制咸菜;另一类是有害菌,例如大肠菌群及其他肠道性致病菌,它们会引起食物中毒或引发传染病。

食品的微生物检测内容比较多。其中,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食品中的细菌数量一般是以单位(g、ml)食品中细菌的个数来计,常用菌落总数来表示。利用菌落总数一方面可以起到监督食品的清洁状态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预测食品的保藏期。大肠菌群是肠道致病菌污

染的指示菌,它一般直接或间接来自人与温血动物粪便。食品中如检出大肠菌群,就表示食品曾受到污染。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是食品的卫生指标,绝大部分食品都需要检验这两个指标是否合格。其中,菌落总数培养时间是48小时,大肠菌群的检测时间也在24到72小时之间。按照国标要求,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是食品企业出厂时必须检验的项目。

除卫生指标之外,食品中还需检验是否含有致病菌(致病菌不得检出),包括霉菌和酵母菌以及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种类很多,并非所有食品所检致病菌都相同,常检的致病菌有沙门、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篇3: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发展趋势

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分子生物学法

PCR检测是分子生物学检测的重要方法, 该方法基于DNA的复制, 可快速使DNA数量增多。如运用PCR技术可使少量的DNA片段在短时间内增加几万倍, 甚至几百万倍。PCR的技术有很多优点, 如简便、易操作、非常灵敏、准确度高, 因此被广泛使用。在实验中, 常遇到一些人工无法培养或很难培养的微生物, 若用PCR技术即可增强对这些微生物的培养能力。但由于PCR检测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检测结果仍需其他手段进行进一步验证。核酸探针技术也是当前较先进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 该方法同样十分灵敏, 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但该方法仍有一定的技术局限, 如部分食物虽受到毒素的污染, 但在食品中并不含有产毒的细菌, 使核酸探针技术无法办法检测出来。

代谢学技术

电阻抗技术是一种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代谢学技术, 并已在微生物的研究中应用。该技术可使培养基的导电性增强, 因为在微生物生长的过程中, 该技术能使微生物中很多电惰性的物质变为电活性的物质, 即可增加其导电性, 使电阻发生变化, 检测出食品中的细菌, 它可很容易地检测出食品中的细菌含量, 速度快、准确率高。微热量技术主要是通过监测细菌在生长时的热量变化对食品中的细菌数量进行检测。每种微生物在生长时都会有一定的热量存在, 而记录下这些数据, 并在适当的模拟界面中绘制出热量曲线图, 就可检测出微生物中的细菌动态, 有效地减少食品中的细菌含量。放射测量技术同时利用到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它是一项新型的技术, 可用来检验食品中细菌培养基的含量。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 且可自动生成的特点, 已被广泛运用于多种细菌的检测中。

免疫分析检测与分析化学技术

免疫分析检测技术中, 本文主要介绍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主要通过在抗原或抗体样本上标记出荧光素, 通过对荧光素的标示形成荧光抗体, 在运用荧光抗体进行检测时, 可在检查的样本中滴上抗血清, 在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结果, 这是免疫荧光技术中的直接检验法。还存在一种间接检验法, 主要是在检查样本中滴入抗血清, 然后经过充分的洗涤, 洗涤后再加入荧光标识。该技术有很高的检验速度, 且能提高效率, 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特异性的染色问题。该方法的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并未广泛使用。

分析化学技术更新速度快, 使用仪器的分析手段和在微生物的检测方面都已十分成熟。分析化学技术在检测方法上, 并不依赖于生物化学的特征检测法, 而是通过对微生物化学组成来分析检测和鉴定微生物中的细菌。该检测方法在微生物检测领域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新, 也是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质量管理与发展趋势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质量管理

食品微生物的检测质量控制体现在各个阶段, 包括检测室设计质量、生物实验室清洁质量和检测人员的质量等。检测室要保证有完备的功能分区, 如有特点的更衣室、灭菌室等, 同时与人们的日常工作流动相分开, 以免受到污染。还要有完善的空气过滤系统, 能将空气的清洁度进行三级过滤, 很好地调节检测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实验室的清洁方面, 要注意清洁的频率, 至少每一周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 且在清洁过后要有反馈机制, 在确定清洁的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实验。在检测人员方面, 要提高检测人员的个人卫生, 对检测人员的身体状况要进行严格检查, 要坚决隔离有传染性疾病的工作者和食品、实验室。检验人员要做到责任明确, 分工清晰。

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发展趋势

随着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日新月异, 检测方法也逐渐增多, 除本文中介绍的方法外,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还有流式细胞数等。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者要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检验技术, 在多种方法中综合衡量, 择优选择以提高检测的精准度, 达到微生物检测的规范化, 制度化。定量的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操作, 确保食品安全。

结语

篇4: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

关键词:食品检测 微生物 检验内容 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T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6-0000-00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主要是由于食品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从现如今的食品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保证食品安全迫在眉睫。食品厂商在食品进入到销售环节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全面地检验,其中包括对各种细菌数量以及种类的检查。只有符合标准才能够出售。因此,对食品微生物检测内容和技术进行掌握是保证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点。

1食品安全检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1)检验工作人员素质要达标。通常情况下,食品检验活动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相对较强的活动类型,因此,对于工作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资格,才能够参与到具体的活动当中。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才可以从容地应对食品检验工作中出现的各类棘手问题。在检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检验了流程的重视,操作的全程都要使用无菌设备,将最为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应用到食品检验工作当中。(2)加强对存放装置的重视。在食品检验的过程中,使用存放装置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在检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想保证食品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仅要考虑到食品检验实验室中的各种设备,还应该着重对装置存放的条件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够保证食品检验工作在一个相对比较科学的环境中进行。(3)装置和药品装置配制要科学。在配置各项装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严格地按照安装的顺序和流程来进行,其中包括安装条件以及安装过程中的气温等等。另外,工作人员在装置配置的过程中,应该做好消毒工作,保证检测设备处于一种相对比较安全的运作状态。一般来说,进行药品配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在120℃左右的温度下灭菌。如果培养基比较敏感,就应该采用专业的过滤膜和过滤装置。在食品检验的过程中,对装置和药品的配置提高重视也是保证药品检验工作安全性的前提和基础。(4)样本处理工作。食品检验工作主要是在无菌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在样本收集和处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尽量保证药品不被污染。在药品抽样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就应该将其送至到测试区域,这一过程的时间不能低于3小时。如果条件不允许,就应该将气温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贮藏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检测。

2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

(1)检验食品污染程度指示菌。对食品污染程度指示菌进行检验是检验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细菌的总数就是人们常说的菌落总数。在处理的过程中,对1g样品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整体细菌的个数,用这一指标来判定食品和饮用水中的细菌含量。通常情况下,大肠菌群菌落可以在37℃的环境下发酵,并且生成其他类型的细菌类型,比较常见的就是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杆菌。由于这种细菌多存在于人类或者是牲畜类的粪便当中,因此,可以将粪便作为主要的检测对象。(2)检测食品中的治病菌。在食品检验工作中,微生物检验指标中明确包含着微生物的标准数量。所以说,在检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食品污染的程度来对指示菌进行检验。经过测定,工作人员要对一些常见的治病菌进行掌握,包括沙门氏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等。检验工作中对这两种菌体进行检验,可以有效地提升检验工作的高效性。

3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方法

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主要的检测方式就是以琼脂平板为主要的依据,一般要经过两天或者是三天的时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提升检验工作的规范性。食品检验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采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来提升检验结果的精准性,保证食品安全。具体的检测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和阐释:

(1)采用电阻抗法。在使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电阻抗的变化情况来对食品中微生物的细菌量进行判断。在细菌繁殖的过程中,采用电阻抗法就是将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脂类等进行代谢,使其成为分子量相对较小的物质。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培养基的导电性,使得阻抗出现变化。最终监测出细菌的总体含量。(2)采用快速酶触反应以及代谢产物的检测。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物质,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在细菌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细菌在释放的时候,往往会释放出不同数量的酶。检测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特性和指示剂来进行检测,并且做好信息的记载工作。(3)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它涵盖两项内容:1)核酸探针技术。结合碱基互补相关的概念,使用独特的措施来对物体进行标注。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其原理为通过加热使双链DNA经裂解成两条单链,成为引物和DNA聚合酶的模板;接下来把气温变低,使寡聚核苷酸引物与DNA分子上的互补序列退火。(4)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细菌抗原和抗体的技术。具体有三项措施:1)荧光抗体检测技术,它又有两种,分别是直接的以及间接地。其中第一种是直接在样本上滴加已知特异性荧光标记的抗血清,然后对其清洗,进而获取信息。而后一种措施是在检样上滴加已知细菌特异性抗血清,等到发生反映之后再仔细地清洗,再加入荧光标记的抗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2)免疫酶技术,其是将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原理结合,此法非常的独特,而且功效非常好。3)免疫磁珠分离法,即应用抗体包被的免疫磁珠,用一个磁场装置收集铁珠。

4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中笔者主要介绍了食品微生物安全检测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且对检测内容和所用方法进行重点地阐述。主要是为了提升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效率以及准确性。虽然现如今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人们,但是随着科技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食品安全问题将会被彻底解决,食品行业也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高晴.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9).

[2]武霞.试论食品微生物检验[J].标准化报道.2010(04).

[3]姜占元.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方法[J].中国卫生产业.2014(16).

[4]王云国,李怀燕.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发展趋势(一)[J].黑龙江粮食.2010(02).

收稿日期:2015-03-25

作者简介:王永梅(1975—),女,汉族,黑龙江庆安人,职位:科员、职称: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微生物检验、传染病检验。

篇5: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要求

一、微生物实验室设计

微生物实验室由准备室、洗涤室、灭菌室、无菌室、恒温培养室和普通实验室六部分组成。这些房间的共同特点是地板和墙壁的质地光滑坚硬,仪器和设备的陈设简洁,便于打扫卫生。

二、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

(一)准备室

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专柜、实验台、电炉、冰箱和上下水道、电源等。

(二)洗涤室

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置洗涤室。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去污粉、肥皂、洗衣粉等。

(三)灭菌室

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烘箱等灭菌设备及设施。

(四)无菌室

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由于存在许多尘埃和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1.无菌室的设置

无菌室应根据既经济又科学的原则来设置。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无菌室应有内、外两间,内间是无菌室,外间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过大,以便于空气灭菌。最小内间面积2×2.5=5m2,外间面积1×2=2m2,高以2.5m以下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2)内间应当设拉门,以减少空气的波动,门应设在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上;外间的门最好也用拉门,要设在距内间最远的位置上。(3)在分隔内间与外间的墙壁或“隔扇”上,应开一个小窗,作接种过程中必要的内外传递物品的通道,以减少人员进出内间的次数,降低污染程度。小窗宽60cm、高40cm、厚30cm,内外都挂对拉的窗扇。

(4)无菌室容积小而严密,使用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很高,故应设置通气窗。通气窗应设在内室进门处的顶棚上(即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最好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百叶窗,内层可用抽板式窗扇。通气窗可在内室使用后、灭菌前开启,以流通空气。有条件可安装恒温恒湿机。

2.无菌室内设备和用具

(1)无菌室内的工作台,不论是什么材质、用途的,都要求表面光滑和台面水平。

(2)在内室和外室各安装一个紫外灯(多为30W)。内室的紫外线灯应安装在经常工作的座位正上方,离地面2m,外室的紫外线灯可安装在外室中央。

(3)外室应有专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盛有来苏儿水的瓷盆和毛巾、手持喷雾器和5%石炭酸溶液等。

(4)内室应有酒精灯、常用接种工具、不锈钢制的刀、剪、镊子、70%的酒精棉球、工业酒精、载玻璃片、特种蜡笔、记录本、铅笔、标签纸、胶水、废物筐等。3.无菌室的灭菌消毒

(1)薰蒸:这是无菌室彻底灭菌的措施。无菌室使用了较长时间,污染比较严重时,应进行薰蒸灭菌。可用甲醛、乳酸或硫磺薰蒸。(2)喷雾:在每次使用无菌室前进行。喷雾可促使空气中微粒及微生物沉降,防止桌面、地面上的微尘飞场,并有杀菌作用。可用5%石炭酸喷雾。

(3)紫外线照射:在每次使用无菌室前进行。紫外线有较好的杀菌效果。通常应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60min。

(五)恒温培养室1.培养室的设置

(1)培养室应有内、外两间,内室是培养室,外室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大,以利于空气灭菌,内室面积在3.2×4.4=14m2左右,外室面积在3.2×1.8=6m2左右,高以2.5m左右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2)分隔内室与外室的墙壁上部应设带空气过滤装置的通风口。(3)为满足微生物对温度的需要,需安装恒温恒湿机。(4)内外室都应在室中央安装紫外线灯,以供灭菌用。2.培养室内设备及用具(1)内室通常配备培养架和摇瓶机(摇床)。常用的摇瓶机有旋转式、往复式两种。(2)外室应有专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手持喷雾器和5%石炭酸溶液、70%酒精棉球等。

3.培养室的灭菌、消毒 同无菌室的灭菌、消毒措施。小规模的培养可不启用恒温培养室,而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

(六)普通实验室

篇6:食品生物技术论文

基因工程的应用进展与未来展望

摘要:食品生物技术具有悠远的发展历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由狩猎向农业、畜牧业转变出现的,在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食品生物技术已经渗透到食品工业的方方面面。食品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用全新的方法和手段设计新型的食品和食品原料。21世纪的食品工业将是建立在现代食品生物技术和现代食品工程技术两大支柱上的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

关键词:食品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转基因食物食品工业应用安全前景展望

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首先是基因工程的应用,即以DNA重组技术或克隆技术为手段,实现动植物、微生物等的基因转移或DNA重组,以改良食品原料或食品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其标志是第一例重组DNA基因工程菌生产的凝乳酶在奶酪工业的应用。微生物源基因工程食品是最早的转基因食品,在1988年瑞士当局通过了重组DNA基因工程菌生产凝乳酶的安全性评价,允许在奶酪工业中使用。目前,转基因微生物主要生产用于食品加工的酶和食品添加剂。

从转基因食品的发展阶段来看,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可以分为三类:

1.第一代转基因食品,是以增加农作物抗性和耐贮性的转基因植物源食品。

2.第二代的转基因食品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增加食品的营养为主要特征。

3.第三阶段的转基因食品是以研究增加食品中的功能因子和增加食品的免疫功

能。

1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由此而引发了当今世界各国所瞩目的生活技术。基因工程用人工的方法把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剪切、拼接、重组,形成基因重组体,然后再把重组体引入宿主细胞或个体中以得到高效表达,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基因产物。2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

2.1不同基因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

2.2基因是可切割和转移的。

2.3多肽与基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并且有着相同的遗传密码。

2.4基因的遗传信息是可以遗传的。

3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即采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按照人类的特殊需要将具有遗传性的目的基因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剪切、组合、拼接,再将人工重组的基因通过载体导入受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并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高速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或组建成新的生物类型。

塑料作为四大包装材料之一,由于其质轻、强度好用量逐年递增。但由于用石油产品制成的传统塑料,其废弃物很难降解,造成白色污染。因此,可降解塑料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目前PHB的生产成本依然太高,用细菌发酵生产PHB 的成本至少是化学合成聚乙烯的5 倍,这严重限制了PHB 在商业上的应用。为降低PHB 的生产成本,提高PHB 与传统塑料的市场竞争力,可向植物体内引入PHB 生物合成途径,以植物为表达载体,利用CO2 及光能合成PHB,是大规模

廉价生产PHB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用转基因植物来生产PHB是降低生产成本的较好选择。

在食品保藏、贮运方式上,利用基因工程可延长食物的贮藏期,改变传统的贮运方式。如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的延熟番茄,主要通过乙烯合成途径调控,抑制乙烯合成,从而达到延迟成熟、耐贮藏的目的。郑铁松[5]等报道,促进果实成熟和器官衰老是乙烯最主要的生理功能,在果实中乙烯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主要是ACC 合成酶和ACC 氧化酶,在果实成熟时这两种酶的活力明显增加,导致乙烯含量急剧增加,促进果实成熟。另据刘全永[6]报道,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使外源性基因导入马铃薯中,可赋予其特定的抗病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原材料的品质。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具体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利用基因工程改造食品微生物

3.2 利用基因工程改善动物食品原料的品质

3.3 利用基因工程改进食品生产工艺

3.4 改良食品风味

3.5 利用基因工程生产食品添加剂及功能性食品基因工程的历史发展概况

4.1 基因工程的前期准备阶段1944年,美国

微生物学家Avery等通过细菌转化研究证明DNA是基因载体,明确了基

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即遗传的物质基础。

4.2 基因工程的诞生1972年,Berg

等首次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切割病毒SV40DNA和噬菌体DNA,经过

连接,组成重组DNA分子。1980年人们首次通过显微镜注射培育出世

界第一个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小鼠,1983年美国和法国的科学家在世

界上第一次进行了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的田间实验。

4.3 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阶段

近20年是基因工程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基因工程基础研究方面,开发

了大量的基因操作技术,开发了许多共供转化原核生物和动物、植物细

胞载体,并获得了大量转基因生物。在农业上,基因工程发展速度势头

强劲。据估计,200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hm2,增加到4420万hm2,增加了25倍之多。基因工程基本技术

5.1 目的基因获得与序列分析

5.1.1 目的基因的定义与结构

5.1.2 目的基因的制备方法

5.1.3 目的基因的分离策略

5.1.4 DNA序列测定

5.2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重组与克隆)

5.2.1 亚克隆

5.2.2 黏性末端连接

5.2.3平端连接

5.2.4 同聚物加尾连接

5.2.5 人工接头连接

5.3 重组DNA向受体的转化

5.3.1 转化反应

5.3.2 磷酸钙沉淀法

5.3.3 体外包装转染法

5.3.4 共转化

5.3.5 电转化法

5.3.6 基因枪法

5.3.7 微注射技术法

5.3.8 脂质体导入法

5.3.9 转化酵母菌

5.4 植物细胞转化技术

5.4.1 重组DNA载体转化法

5.4.2 植物细胞外源基因的直接转化法

5.5 重组体的筛选与外源基因的鉴定

5.5.1 重组体的筛选

5.5.2 重组体的鉴定

5.6 反义基因技术

5.7 RNA沉默技术现代生物技术食品安全

自从发现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

一个崭新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末斯坦福大学教授Berg尝试用来自细菌的一段DNA与猴子病毒SV40的DNA连接起来,获得世界第一例重组DNA。但这项研究受到其他科学家的质疑,因为SV40病毒是一种小型动物的肿瘤病毒,可以将人类的细胞培养装化为类肿瘤细胞。如果研究中的一些材料扩散到环境中将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

1990年召开的第一届FAO/WHO专家咨询会议在安全性评价方面迈出

了第一步,认为传统的食品安全性评价毒理学方法已不再适用于转基因食品。1993年经济发展合作组织召开了转基因食品安全会议,会议提出了《现代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概念与原则》的报告,报告中的“实质等同性原则”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

虽然生物技术食品代表着未来食品的发展方向,但其任然存在一定的潜在性风险,目前世界各国已经达成共识: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技术体系,加强生物技术食品的安全管理,积极促进生物技术在农业和食品领域的发展,使生物技术可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7我国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上建立的五大体系

7.1 法规体系

7.2 安全评价体系

7.3 技术检测体系

7.4 监测体系

7.5 标准体系

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评价是依据CAC的指导原则,以“实质等同性原则”为基本原则,结合个案分析原则,分阶段管理原则,逐步完善原则,预防为主原则等制定的。我国的转基因技术研究尽管起步晚,但是由于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发展速度非常快,在某些领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1993年我国的抗虫草的烟草进入了大田试验阶段,2000年我国抗虫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超过了36.7万hm2。转基因食品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变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越来越认识到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8前景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更关注食品的内在营养和食品的卫生安全,同时提倡绿色消费,这就对食品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所起的作用是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它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涉及到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微生物(发酵)工程等当今公认的四大生物技术体系。重点开发的几个领域为:开发新酶品种以及酶的固定化和细胞工业化应用;加强高产菌株和耐特殊环境微生物的遗传育种;用生物法代替化学合成生产食品添加剂;综合利用技术,进行原料的深度加工,采用清洁闭路生产工艺,将废弃物资源化,达到节粮、节能、减少污染的目的;工业化生产中生物技术产物的分离提取水平低一直是阻碍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生物技术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及高收率的提取技术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面;研究开发多功能、多指标的生物传感器,有效监控生产过程,利用生物技术建立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快速简便的食品卫生检测方法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结束语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用来制造某些特殊风味的食品;还用于改进食品加工工艺和提供新的食品资源。食品生物技术已成为食品工业的支柱,是未来发展最快的食品工业技术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美好的未来。

篇7:食品生物技术简历表格

基本信息   个人相片 姓 名: 中国人才网 性 别: 男 照片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90.11.26 证件号码: ****************** 婚姻状况: 未婚 身 高: 170cm 体 重: 60kg 户 籍: 湖南 现所在地: 广州 毕业学校: 中山大学 学 历: 本科 专业名称: 食品生物技术 毕业年份: 工作年限: 一年以下 职 称: 初级职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食品生物技术应用领域的工程技术与管理部门 职位名称:   工作地区: 不限 待遇要求: 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四级)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9月 - 206月 中山大学 本科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xxx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6月 - 208月 公司性质: 上市公司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职员 工作描述: 认真工作,受到上司和同事好评 所获奖励 - 学业优秀二等奖 2010-2011 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1- 学院三好学生 2011-2012 “广东xx大赛”二等奖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本人工作认真、热忱,责任心强,创新意识好,合作精神佳。本着集思广益,不断进取为原则;为自己及集体努力工作,为末来创造更多的才富而不楔奋斗。

个人性格特点:自信、乐观、诚恳、稳重。

发展方向: 能通过自身的行动,积极主动实现自身的价值。有较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对事情认真负责,有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

希望未来的工作是我发挥所长的地方,人生有时可以不用期望很高的物资享受,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只要给我机会,我将尽我所能的去为贵司效力,在工作上严谨负责, 工作积极,认真。

在这一行业创出一定业绩,成为一个真正的职业食品生物研究者。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38********

篇8: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

1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

食品微生物检测内容主要有三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菌落总数是将要检验的食品经过恰当的处理, 在合适的培养基上培养之后计算单位表面积、容积、重量上所生成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反映了食品中微生物含量的多少。大肠菌群是指一群革兰氏阴性菌, 大肠杆菌存在于人体和动物体的肠道内, 是肠道的常在菌, 大肠杆菌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在食品检测中, 将食品中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在37℃的温度下培养24小时后, 大肠杆菌会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根据产酸量和产气量来判断食品中大肠菌群的多少, 大肠菌群越多, 说明食品受到粪便的污染程度越重。致病菌是可以使人和动物体生病的一类细菌, 对我们危害极大, 也是在食品中绝对不允许存在的细菌。一般情况下, 在大肠菌群数量超标后, 会进行致病菌的检测。在我国的卫生检测标准中, 食品中的致病菌由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链球菌这四类组成, 这些细菌都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但是这些检测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食品中除了存在有微生物之外, 还可能存在病毒。禽流感让我们都谈之色变, 原来只存在于禽类的病毒到现在可以再人类蔓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病毒存在于食品中却没有被检测, 从而致使人类得病, 所以病毒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也十分重要。除此之外, 细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害的代谢产物, 这也是我们未来检测的重点。芽孢、寄生虫等的检测都是食品微生物检验需要丰富的内容。

2 食品微生物检验特点

总的来说, 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食品微生物检测的细菌种类多, 范围广。虽然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看起来只有三项, 有人会认为检测内容很少, 不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殊不知, 微生物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 在检验的三项中, 包含的微生物种类十分多。比如对于致病菌来说就有人类病原菌、畜禽病原菌、人畜共患病原菌这三类, 而这三类中包含的细菌就有几百种。更不用说引起食物中毒、食物霉变的细菌了。数量种类繁多的细菌为采集食品微生物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第二, 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要具有准确、迅速的特点。食品讲求新鲜程度, 理论上来说食物越新鲜, 细菌繁殖的时间就越少, 细菌数也就越少, 造成食源性微生物疾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所以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时, 便需要快速同时要准确, 这也是对检验技术的一个挑战。在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过程中还存在一个特点那就是食品中所含细菌种类较多, 而我们检验的只是其中的几种, 这就出现了在检验过程中, 杂菌数量多, 被检测细菌不容易被分离的问题。在当今的食品卫生检验标准中, 只对微生物的数量进行了定量的规定, 例如只有大肠菌群超过某一个数量, 才会检测致病菌。某种细菌的含量超过一定浓度, 才会被判不合格。这样的检测标准忽略了对细菌质的检测。有些细菌在很微量的情况下也能引起疾病, 例如食物中毒。

3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

3.1 代谢学技术

细菌的生长繁殖能力极强, 繁殖最快的细菌在接种后的20-30分钟内就可以繁殖下一代, 并且如果培养基环境合适, 营养物质充足, 细菌的数量会呈指数级增加。大量的繁殖会使细菌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 而这些代谢产物则会改变培养基的环境, 通过检测代谢产物的生成和培养基状态的改变就可以检测到微生物的数量以及菌落的组成。代谢技术主要由电阻抗法、放射测量技术、代谢产物检测法等等集中技术组成。其中, 电阻抗法的原理是微生物在生长繁殖中产生的代谢产物会使得培养基的电阻发生改变, 通过对培养基阻抗变化的检测, 从而得出细菌的类型、生长繁殖规律与特性。电阻抗法的检测范围比较广, 可以检测大肠杆菌、酵母菌、沙门氏菌等。放射量检测技术的原理是将培养基上的营养物质用放射性技术标记, 当微生物利用营养物质后会产生带放射性的二氧化碳或水, 通过检测这些就可以可以判断出细菌的数量与类型, 从而实现对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放射量检测技术一种快速、准确、并且具有自动化特点的技术, 对实践很有意义。

3.2 抗体技术

抗体技术属于免疫学检测技术的一种。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来判断抗原的数量、性质等。抗体技术由免疫酶技术、荧光抗体检测技术和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等组成。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法比较常见。其主要过程分为三步, 首先利用抗体包被聚苯乙烯孔捕获抗原, 然后用另一个结合了酶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最后用一种生色酶底物通过肉眼观察或比色法记录结果。颜色的变化通过肉眼就可以观察, 十分简单方便, 但是这种方法具有成本较高, 检测所需时间较长的缺点。

3.3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有两种技术组成。一种是基因探针技术, 一种是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其中基因探针技术是对DNA进行标记, 然后使标记的DNA裂解成单链, 然后与微生物的的DNA结合, 进而检测微生物的基因种类, 从而判断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由于每一种细菌都有自己的DNA, 所以此类技术的灵敏度较高。在实践应用是十分广泛。

3.4 仪器技术

技术固然重要, 但是仪器才是根本, 检测仪器的发展可以为食品微生物检测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浪费。随着仪器技术的发展, 检测可以越来越快速准确。

结束语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与微生物交叉的一门学科, 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还不是很长。在现有的微生物检测技术中, 每种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局限性。微生物检验内容单一, 所以我国在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领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 人们对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关注。丰富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 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不仅为防治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对人民的生活也有参考价值。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食品由以前的粗茶淡饭到现在的山珍海味, 不断地在提高。但是在我们食物来源更广泛的今天, 食品的安全问题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众所周知, 我们身处的环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 可以说我们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在这些众多的微生物中, 大部分是对我们有益的, 只有少数是有害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目的就是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 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保障。丰富食品微生物检测内容, 发展微生物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1]左登平, 秦寒, 侯毅.餐饮食品微生物检验应注意的几个环节[J].中国科技信息, 2012 (17) .

篇9:食品微生物及检测技术

关键词:食品 微生物检测 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2-0037-02

现阶段,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越来越先进,并且仍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发展,在将来的发展中,各种技术手段一定会逐步得到完善,微生物检测技术不仅只应用于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方面,而且还会逐步应用于公共卫生、疾病预防等方面,对保障人类的身体健康发挥重大作用。

1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现状

在食品当中,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的主要卫生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检测这些指标,可以衡量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假如检测中有一项指标存在不合格现象,则就能断定此样品不合格。反映食品新鲜程度的指标有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同时可以得出食品原料是否变质,从侧面可以看出食品生产的卫生情况,所以可以据此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

在食品检验中,一般检测过程有:菌落总数计数、大肠杆菌群计数、常见致病菌检验。一般运用的检验办法有:微生物形态检查、生化试验、噬菌体分型、血清学分型、毒性试验以及血清试管凝聚试验等。一般情况下应用的试验有:糖酵解试验、淀粉水解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明胶试验等。虽然利用这些传统检测办法也可以达到检测目的,但确实存在很多缺陷,如试验数量多、不易操作、需要时间长等。

2 食品微生物检测新型技术及发展

2.1 重量分析稀释计、自动旋转平板、激光菌落计数

运用重量分析稀释计能够准确完成稀释液的制作。依据多次试验得到的数据,可以得到,如果稀释比率在1∶1到1∶100时,稀释结果将会非常准确,有时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百。利用这种仪器,可以将稀释和称量当中的误差降到最小,使计算过程变得简单,所以节约了大量的试验时间。在试验中利用自动旋转平板技术,可以使实验操作更加规范,它的工作原理是把液体样品运用螺旋方式分布,由于平板的旋转,可以使液体向平板的边缘移动,保证样品分布更加均匀。这种实验方法广泛应用于细菌、酵母、霉菌及乳类样品中。在样品倒入平板后,可以利用激光菌落计对菌落数进行计数。利用电子技术进行计数,代替了传统的视觉计数,提高了计数质量,并且可以节省大量的实验时间,减少实验误差。

2.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在对食品当中含有的微生物进行检测时,首先要设置高温环境,使蛋白质改变性质,使DNA双链解旋改变为单链,然后马上进行降温,使每条DNA单链退火,然后再升温使DNA复制。循环利用这种方法,一般要达到21-31次,可以将一分子的DNA增加到110个分子。完成此类检测的全部过程一般需要一小时。如果依据理论研究,利用PCR技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检测到食品样品中含有病原菌的数量,即使只含有1分子病原菌的DNA也可以准确的检测出来。利用这种检测方法只需很短的时间,并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只需少量检测成本,但存在的缺点是容易使PCR产品受到污染,所以必须进行规范操作。利用PCR技术,可以准确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肉毒梭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O157∶H7、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及大部分致病菌。

在传统PCR技术基础上,创新发展了实时定量PCR技术,两者的基本原理一致,但定量技术原理不一致。为了保证实时定量技术的特异性能,在实时定量技术中应用了荧光染料和探针,并且荧光信号的强弱程度和扩增产物的数量同比增长,所以能够保证定量准确。运用这种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基因表达、检测转基因食品等,具有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成本低等。

2.3 酶联免疫吸附法

这种方法是一种固相酶免疫分析方法,在固相载体表面吸附特定抗原或抗体之后,酶标记物可以和对应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酶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假如遇到相应底物,则结合物上的酶催化底物就会发生水解、氧化或还原反应,生成肉眼能够观察到的有色物质,依据颜色的深浅不同进行定性、定量,来检测对应微生物。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大量节省检测时间,一般可以缩短4到5天,可以说速度很快。

2.4 免疫磁珠技术

这种技术将抗体包被的磁珠作为载体,使抗体和特异性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外部加以磁场的前提下,会产生定向移动现象,使抗原分离。这种技术具有固相化试剂的优点,同时具备高度特异性,而且还拥有众多优点,如反应速度快、效率高、易于操作、成本低等,当前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测和其他领域当中。

2.5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将固定化的生物成分当作本身的敏感原件,结合对应的能量转换器,可以接收某些信号,并及时将这些信号转变为计算机系统可以处理的信号。最近几年,在食源性致病菌等微生物的检测当中广泛应用生物芯片和微芯片,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生物传感器具有很多优点:灵敏度高、较稳定、成材低等,可以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中进行检测,所以一定会在未来的生物检测技术中得到普遍应用。

2.6 电阻抗技术

细菌在培养基内不断生长繁殖,同时会改变培养基的大分子电惰性物质,使其成为小分子电活性物质,同时使培养基的导电性发生一定的改变,利用测量培养基的电阻抗的改变情况,可以断定细菌在培养基内的生长与繁殖情况。这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酵母菌、霉菌和支原体,具有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等。

3 结语

上面论述的几种食品检测方法是最近几年在食品检测中最为常用的技术方法,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可以看到,每种检测技术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检测人员可以依据检测需要和检测标准确定应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当然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检测方法,以保证检测质量,收到良好的检测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伟华,张新武,周靖波,黄继红.食源性微生物快速检测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0(04).

[2]莫玲宾,许思昭,郭大捷,马乃良.2010年潮州市食品微生物抽检检测报告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11(05).

上一篇:初中生物国培作业下一篇:千岛湖旅游心得总结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