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报告

2024-08-18

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报告(共14篇)

篇1: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广大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出务工人员人数逐年增加,这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数目也相应增加。这些孩子缺少长辈的关爱和引导,心理挫伤较大,性格也比较内向,有些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所以,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也成了社会重点聚焦的问题。7月13日,机电学院和电气学院赴新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兴隆镇长乐坪村对留守儿童进行了探访。

通过与留守儿童亲密接触,亲切交流,志愿者了解了留守儿童的思想、心理、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其中,吴小东小朋友的家境和遭遇触动人心。他的父亲系残疾人,一只眼睛看不见,现在海南打工,但收入甚微。母亲已离家出走近八年,他一直都是跟随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主要靠种植小菜维持生计,生活极其艰难。

小东本人比较内向,似乎不愿与人沟通,每次志愿者在询问问题的时候,他都只是摇头或点头,偶尔吐出几个音节。此外,我们通过该村组负责人还了解了留守儿童的教育、生存和生活等现状。

通过为期一天的调研,志愿者们纷纷感到,关爱留守儿童,除了在经济上给予他们援助,更重要的还应该给予情感和心理上的抚慰,要教育和引导他们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志愿者们在这次调研中感触颇深,他们在了解了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后,决定要改正自己以往的很多铺张浪费的缺点,争取做一个朴实的人,并决心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些无助的孩子。

篇2: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报告

8月x号,阳光灿烂,我们志愿者从恭城出发,经过30分钟的车程,我们就到了我们实践活动的点“红岩”。在大城市呆久了的我们,一到那里我们就有种心情舒畅的感觉,感受到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我们首先来到村委会,取得了村委会领导的同意,在他们的协助下,我们在庭院里布置了一排桌子和凳子。在桌上放了两台血压计,在墙上贴了宣传单,挂起了条幅,竖起了旗子。我们又在村委会的广播里通知老乡们前来村口。

我们分工合作,一部分同学走进每个家庭宣传相关的医疗保健方面的知识并向大家解释一些夏日农忙时节保健的小常识, 组织村民到村口参加活动。还有“农家乐问卷调查”。 那时候的气温都非常的高,太阳公公高高的在天上笑着,看着我们在乡间小路上或是附近农家里忙着调研。说实话,觉得真的有点辛苦,有想过快点结束吧。偶尔也会抱怨为什么天气都是这么“大好”,就不能下点雨么?调研必须要在村民们都在家的时候去各个村每家每户的做调查,由于大多数村民不识字,我们都是一个题一个题地问出来的。做一份调查可能容易,但是要做许多份时就需要极大的耐心了。再加上普遍村民讲的是地方话,有些同学在交流上有些阻碍,但我们都克服了种种困难。

值得庆幸的是,当地的村民都很积极的配合着我们的工作,这让我们的工作进行的更顺利,更有效率。我们分成两个小组同时进行调研,小组间合作的都很好,大家相互鼓励,相互照顾,在工作的同时也增加了友谊,我们都懂,我们是一个团体。另一部分同学在村口开展活动宣传,运用医学知识帮助村名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病症,以及免费测血压。除此之外,我们还事先购买了一些医疗保健小药品,分发给当地需要的群众,我们的行动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我们也在这次实践中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快乐和满足。就这样我们顺利地完成了第一站的任务。

此次实践活动,让我深刻明白了一个活动可以顺利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详细的计划,也离不开大家的团结。

8月8号,我们走进了势江村,与留守儿童手牵手,共度快乐暑假。在村干部及村志愿者的鼓励和吸引下,40余名学龄前小朋友主动参加志愿者支教活动,当走进借用的教室,心中既有豪情万丈,也有忐忑不安。当站在讲台上看着那一群活泼,可爱,热情,真实的孩子们,脑子突然一瞬间变得一片空白,完全变得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他们穿着朴素的衣服,脸上显露出泥土的颜色,却活泼可爱,聪明热情,充满灵气,活得真实而开心,原以为会很尴尬很难和他们沟通。

但是,当看到那一张张稚幼的充满期待的眼神时,心中有种上帝派我们来拯救他们的感觉。很快的我们就进入了角色,和他们打成一片。我们和小朋友玩了一系列活动。例如:知识抢答,趣味拼音,诗歌朗诵,安全环保小知识学习,猜字谜。印象最深的是“二十以内加减法”抢答。还没等我们念完题目,几十双稚嫩的小手已经高高举过头顶,纷纷想“一展风采”。在游戏过程,小朋友争先恐后,场面一度失控,欢声笑语不绝耳。

短暂而又漫长,劳苦而又快乐的短期社会实践终于结束了。累,苦,却很满足。因为我知道这就是考验,这就是体验,这就是奉献,这是很有价值的,我无怨无悔。这次实践活动的开展,更让我们了解到了团队的重要性。我们通过沟通交流协助建立了有好的合作关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包容,互相体谅,这次实践活动拓宽了我们的发展空间,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服务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及奉献精神。

篇3: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报告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 一) 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情况

父亲外出与( 外) 祖父母生活的占91. 5% ,与亲戚生活的占8. 5% ,与其他人生活的占2% ,与父母一方生活的占15% ,父母与自己联系比例平均一周一次的占9% ,平均一月一次的占16% ,不定时经常联系的占72% ,很少联系的占3% 。关于父母多久回来一次,半年的占4% ,一年的占95% ,其他的占1% 。父母亲情是儿童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元素,这种东西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代替的。从上面数据可知,留守儿童与家长不能够及时联系,同时父母主要在春节、农忙时间才能回家。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缺乏与父母的正常情感交流,依恋等情感需要往往处于匮乏状态,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压力,造成孩子情绪波动,产生孤独、寂寞、敏感、焦虑、抑郁、苦闷、烦恼等消极情绪。

( 二) 留守学生的情感世界情况

留守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物质生活支持能力强但缺乏对他们必要的引导、教育、管理而易于造成他们情感世界的真空,具体表现在: 是非意识淡薄,分不清好坏,没有礼貌,常常脏话连篇,出口伤人; 在行动上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蛮横霸道,不能尊敬老师和长辈,不能团结同学; 没有荣辱意识,不在乎同学、监护人及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

( 三) 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欠缺主动性、自觉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具体表现在迟到、早退、上课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较好的完成家庭作业,甚至旷课、中途辍学等,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学习成绩较班级平均水平低,较自己以往成绩低。留守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满意度是比较低的,这反映了这个群体的学习自信心相对不足,这是造成留守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二、教育管理策略

( 一)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清楚每位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 清楚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 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 清楚留守儿童临时监护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档案的建立,加强了学校和学生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共同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 二) 举办法制、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

我们在2013年9月举行过一次法制教育报告会,活动中心邀请司法单位和派出所同志为留守儿童宣讲了如何谨慎上网,预防网络不良诱惑方面的违法犯罪; 谨慎玩耍,预防意外伤害方面的违法犯罪; 谨慎娱乐,预防侵害损害方面的违法犯罪; 谨慎交友,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给学生介绍了几点和他们息息相关的防范小常识,这对留守儿童提高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观念,起到了重要作用。讲座结束后,工作人员还和孩子们开展互动,模拟现场场景,让孩子们参与其中,积极开动脑筋,学会如何适当合法地在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同时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这次留守儿童法制安全知识教育讲座受到了广大留守儿童和老师家长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年在11月份举行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讲座,心理咨询专家李老师从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母女的心理矛盾入手,对青少年的心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段老师的讲解更是别有特色,她首先让学生进入一个“休眠”状态,静静地、深刻地体会自己的父母一生的辛劳,然后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去、如何做; 同时结合我镇一名成功人士的自杀事件,向留守学生讲解如何释放自己心中的不良情绪等等,这为解决留守儿童心中的种种心理困惑指明了道路,保障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 三) 开展丰富多彩活动,陶冶学生性情

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以来,我们举行了多种文体活动及各类竞赛活动,如篮球赛、手抄报比赛、班级文化建设比赛、感恩父母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两地书亲子情”作文比赛、“我为校园添光彩”“中国梦给我力量好家风伴我成长”活动等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培育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他们的特长,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经历、体验生活、促进发展。总之,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了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其中感恩父母演讲比赛我印象最为深刻,因为在比赛现场,听着留守儿童发自肺腑的话语,评委、观众都流出了心酸、感动的泪水。

三、存在问题

( 一) 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许多活动不能正常开展,需有关部门配合。

( 二) 留守儿童的辍学仍是一个严峻问题。

( 三) 部分教师的重视不够。

四、建议

( 一) 进一步开展系列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学校应努力为留守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成长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留守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

( 二) 设立咨询机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针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要设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留守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点拨。

( 三) 对留守学生的监护人进行培训

儿童活动中心应对留守学生的监护人、临时监护人定期进行培训,首先要讲解教育子女的一些方法和手段,父母虽然在外误工,但经常要与子女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变化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用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来鼓励孩子健康成长,教会他们学会做人,这样不但了解孩子成长情况,而且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临时监护人不仅要在生活上对孩子进行照管,还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乡镇的青壮劳力外出打工,造成了“留守儿童”现状。萍乡市儿童活动中心是一所教育、娱乐、实践为一体的多功能校外教育机构,承担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儿童素质教育,校外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职责。

篇4: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报告

日前,市教育局对全市1 20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专项调研,调研显示,留守儿童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等诸多社会问题。一是亲情的缺失,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他们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在调查的1 200名留守儿童中,有焦虑心理的占27.4%,有抑郁倾向的占27.6%,有恐惧感的占24.5%,易怒的占22.7%。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导致行为偏差。调查发现,有过失、说谎、偷窃、攻击以及破坏行为的留守儿童,分别占57.6%、35.2%、7.4%、30.6%和41.3%。此外,在1 200名“留守儿童”中,有48%的孩子学习成绩较差,40%的孩子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三是监护权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如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目前,农村适合留守儿童的公益性娱乐设施非常少,而社会上的网吧、游戏厅、舞厅、不良书刊、黄色碟片等却污染着孩子幼小的心灵,不少留守儿童经常光顾此类场所。去年我市查处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案件中,来网吧上网的未成年人有一半以上是留守儿童。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问题已不仅是某个家庭、某个地区的问题,而是一个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研究其特殊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探索解决办法,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已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工作中一个比较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市各级政府、领导对此问题都特别关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加快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网络,让外出务工人员安心、放心地工作。按照“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的目标,把强化管理、方便家长、服务学生和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加强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子。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市先后下发《关于对留守儿童进行登记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孤弃儿童关爱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了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全市各中小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实行《留守儿童信息卡》和留守儿童定期登记制度,制作工作班子台账和结对帮扶台账,定期统计汇总留守儿童变动情况,确保一人一档,专人负责,专柜储存,专室保管。此外,全市中小学校还建立“家长代管制度”,发动教干、教师、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与留守儿童结对,从生活、学习、经济等方面进行帮扶。

2.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寄宿问题

建设寄宿制学校是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水平的有效办法。为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步伐,我市下发了《关于乡镇中心小学寄宿制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并结合“六有”工程的实施,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先普及、后提高”的工作方针,积极创办农村寄宿制学校,使留守在家的子女安心学习,外出务工的父母放心工作。目前,全市已投入1.2亿元新建和改建寄宿制学生宿舍34万平方米,全市农村中小学做到了校校都有寄宿制,共寄宿留守儿童5.3万人,占在校留守儿童总数的57.8%。为加强寄宿制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各学校从关注学生的生命健康出发,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狠抓宿舍安全管理、食堂卫生管理、学生离返校管理,强化过程管理,注重细节管

理,做到管理无盲区、时间无空档、空间无缺位、环节无失误、细节无差错,确保寄宿制的安全规范运行。

3.大力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采取多种措施,给予留守儿童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帮扶。一是落实资助政策。大力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爱心助学”等工程,通过社会捐助、对口帮扶、专项资助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顺利完成学业。二是创建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配备图书室、电脑室、活动室,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防止留守学生形成性格孤僻、亲情冷漠等心理问题,我市制订《宿迁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全市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均成立“心理咨询室”、“谈心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2003年起,我市开展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训和资格认定工作,目前全市共开展心理咨询知识培训25场,培训教师1 000余名,并有200余人取得初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四是建立家校热线电话。为让孩子能够定期与父母电话联系,全市所有学校的电话号码都向学生家长公开,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不少学校还收集了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装订成册,保持与家长联系。五是开展社会关爱活动。全市各级教育、妇联、共青团、关工委、劳动、文明办等与留守儿童工作相关的部门,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

4.努力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网络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互动,努力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网络。大力开办家长学校,在教学内容中专门开设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课程,去年我市有10所优秀家长学校被评为全国和省级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我市还成立了特色家长学校,如宿豫区的爷爷奶奶学校,帮助代管监护人提高监护能力。宿城区埠子镇中心小学通过给本校留守儿童建立“信息卡”,定期向家长、镇及村通报留守儿童在校思想、学习情况。泗洪县曹庙乡曹庙村把留守儿童教育作为村党支部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对全村1 5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进行全面调查,建立档案,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把村组干部和“五老”动员起来,专人负责,加强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况的了解、督促、关爱和帮助,收到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5.深入开展留守儿童课题研究

各地各校还重视留守学生现象客观规律的分析研究。沭阳县胡集中心小学自2002年实行寄宿制以后,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利用寄宿制学校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实效性研究”被确立为省级科研课题。学校丰富的寄宿制管理经验在周边省、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肯定,被确认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宿豫区关庙中心小学申报的“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被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立项为江苏省重点课题。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该课题已顺利结题。它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在工作和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社会文化环境对留守儿童存在负面的影响。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各种文化传播手段投入使用,人们的精神生活不断得到丰富,但由于缺乏监管力度,加之留守儿童的自律能力较弱,无法抵挡外界的诱惑,使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的受到不良文化侵扰。二是地方财力紧张,工作经费不足,给留守儿童工作带来较大难度。我市是劳务输出地,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和社会公众的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社会公众关注留守儿童的意识还不强。

留守儿童问题涉及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社会课题。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落实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大力发展农村家长学校,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教育局

篇5: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报告

武胜县万隆镇小学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南大门万隆镇的中心,与重庆合川市燕窝镇一河相隔,占地15亩,校舍面积8000余平方米,并于全面完成了村小布局调整工作。万隆镇虽然处于国道212线与沿兴路的交汇处,但全镇15个行政村都属于偏远的山村,个别村离镇距离近xx公里。由于这些村地理位臵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了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于是留守在家中的孩子的教育管理就成了学校和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仅万隆镇小学在校学生中,就有约50%的留守学生,还有一部分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他们有的是由爷爷、奶奶、外婆或外公监护,有的是由曾祖父母监护,有的是被寄养在亲戚家中,还有的甚至是被寄养在老师家中。

我们对学校留校的部分留守儿童作了问卷调查及资料查询,下面将情况叙述如下:

我们集中调查了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万隆小学五、六年级的35个在校学生,他们的年龄集中在xx-13岁之间,父母打工的地点多数在外省。首先,这是由于万隆镇地理位臵偏远,属于经济尚不发达的西部地区。人们的收入不高,家庭普遍比较贫困,有些农民靠种地已无法维持家庭的正常开销,年轻力壮的人迫于生计外出打工以贴补家用。

而广东,深圳等地地处沿海,这些地方的经济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迅速腾飞,就业缺口大,机会多,因此西部人口大量涌入这些大城市,为城市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发展中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由于城乡壁垒的存在,大多数农村孩子进城后,在户籍、教育、医疗等诸多方面与城市孩子有明显差别,特别是许多大城市在农村孩子进入公办学校的要求上设臵“高门槛”,使农村孩子进城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篇6: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报告

有一天中午,大家把吃剩的白蓝瓜皮扔进了垃圾筒,瓜皮越扔越多,这时,毛志见从座位上站起来,端起垃圾桶去倒。咦,今天太阳可是从西边出来啦,这小家伙怎么这么积极?左等、右等,第二遍铃都要响了,还没见人影。是不是上厕所又忘带纸了?(这事会时有发生,他们知道,找不到他们,我会派同学去搭救他们。)一个同学接受任务刚奔出教室,就和他撞个满怀。在那一瞬间,我注意到孩子的裤兜鼓鼓的,把裤子赘得都快掉下去了,大肚皮露在外面。哦,我恍然大悟:早晨,我把没收的小纸卡扔进垃圾桶里了我不动声色、真诚对同学说:毛志见真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可在表扬他的时候,我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他的裤兜,他似乎明白了什么,默默走到前面,十分不情愿地掏出小纸卡之后,他在日记里写道:老师,你不仅是个活字典,还是神探哪!我好佩服你!我感动于孩子的文采,倾心于孩子的智慧,当众读了他的日记,因为我知道他敬我,他在乎我对他的评价,哪怕一句微笑,一句肯定,一次严厉的批评。

因为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是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学生的人生之路。捧着一颗心来,不拿半根草去。他们宽容的纠正学生的错误,却不肯原谅自己的过失。他们能以满腔的热情去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在学生的心目中,他们永远年轻。他们以高尚的人格熏陶学生,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立志把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从他们身上,学生不仅学到了渊博的学识,更获得了终身受益的做人道理,熔铸了道德的丰碑。他无欲而刚,不怒而威,举止有道。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留守儿童就是我心中丝丝屡屡的牵挂,我愿用爱点亮一盏心灯,指引他们生命的航程。

篇7:暑期社会实践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和谐家园”

实践队队长俞洁

作为学生,这个夏天我们收获了知识; 作为朋友,这个夏天我们收获了友谊; 作为老师,这个夏天我们收获了感动!

7月2号早上,我们团队从这件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出发。弯弯曲曲的山路并没有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几经周折,我们到达了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张溪学校。

一到达目的地,我们队员就非常积极地参与打扫卫生,整理东西。不一会儿,原本乱糟糟的寝室被弄得非常干净,而且东西摆放的井然有序。

张溪学校的校长非常热情,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还特别把老师的办公室暂借给我们。校长说由于学生都放暑假回家了,所以人员方面还得我们自己去招生。

招生这样的问题摆在我们大学生的面前还是有难度的,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但是我们做的还是有模有样的。

2号下午,我们借用村里的广播播放招生的通知,傍晚的时候我们还自己挨家挨户的去宣传。也许是村民读懂了我们的努力,也许是民风的淳朴,也许是那一双双渴求知识孩子们的眼睛。不到两天,我们竟收到了130多个孩子。在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不让家长失望,不让孩子白来!

队员们也积极备课,不忽略一个难点和细点。有些队员甚至备课到深夜,因为这项备课任务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他们希望和他们的老师做的一样优秀。看着这些卖力的孩子们,我仿佛看到了感动和希望!在他们小小的心脏内蕴含着大大的力量,我相信他们绝对会做得很优秀。

每个队员上课的时候,我们的指导老师张勰书记总会细心关注每个队员的上课质量,会给他们很多的好的建议、好的方法,让队员们的质量层层攀升。下午孩子们回家后,我们总会集体开一个交流会。分享分享队员们的体验和感受,还有分析一些不足的地方。

在这些小老师的付出中,孩子们也都非常认真和勤奋。即使我们过去支教的时候是在最热的7月,但依然没有阻止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在支教期间,我们分别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舞蹈、武术、书法、魔术等课程。总想给孩子们带去不一样的东西,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给他们的暑假增添绚烂的一笔!

这里的孩子很乖巧,他们会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做客; 这里的孩子很善良,他们会把种的西瓜给我们送来; 这里的孩子很感恩,他们会理解我们的努力和付出!

有时候我和队员们常常再说,虽然我们的专业不是教师,这些孩子们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批学生,也许也是最后一批。是他们让我们读懂了身为人师,很难、但也很美。

在十几天的授课过程中,张溪的孩子表现出的精神面貌让我们深刻记忆。张溪,可谓是一个很偏远的山区。但是贫困没有阻挠求知的欲望,也没有击垮孩子们的倔强。

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身边,缺少父爱和母爱。可能是这个原因更让孩子们懂得要坚强的成长,知道要用知识改变自己的人生,甚至家族的命运!

15的酷热,我们并非一帆风顺。

我们队员有被毒虫咬的。这里的虫子威力太强大了,连杀虫剂和蚊香都不起作用,有些人腿上一块块红红的,很痒。也有队员中暑的,有位女生一连中暑三次。脖子还有身上被掐的红一块、紫一块的。刚开始的时候,她被掐会痛的哭起来。后来变坚强了,也许这就是成长。可是我看着还是好心疼。也许她从小就生活在空调房里,没有经过如此的炎热。还有队员因为扁桃体发炎感冒的,一连串的挑战时时在考验着我们。

但是我们没有放弃过,也没有想过放弃。从当初的选择到最后的坚持,那个过程让我们此生难忘。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会了坚强,还收获了友谊!

我们12个人,原本有些曾遇见但未相识的;原本也只是曾在人海中擦肩而过的都有。但是这半个月让我们组成了一个很优秀的团队,原本好比一盘散沙,现在是铁墙。

忘不了,我们一起跳《最炫民族风》的场景; 忘不了,我们一起唱《相亲相爱》的场景;

忘不了,我们一起拖着疲倦的身躯还在备课的场景;

忘不了,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谈心,一起玩闹的场景!太多太多的的一起,构成我们美丽的记忆,构成了我们离别时的不舍。我想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有机会遇见你们;有机会带领你们这样一支优秀的队伍;有机会珍藏这么一份美丽的回忆!

在困难面前,我们一起克服、一起解决; 在挑战面前,我们一起坚持、一起努力。

孩子们他们知道我们的到来只是暂时的,好比他们的人生中的过客。他们想和我们留下一些美丽的回忆,于是他们和我们实践队的老师在支教结束的那个晚上共同举办了一台文艺晚会。

晚会得到了张溪学校、张溪社区、永嘉县文明办、温州银行永嘉支行的支持。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努力后,我们向张溪人们,向所有的家长,所有支持我们的领导们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晚会上,张溪学校的孩子载歌载舞,和实践队的老师们配合默契,共同为大家呈现不一样精彩的元素!

17号早上,孩子们早早来到学校。因为那天早上我们即将说一声再见,在我们上了车后,推开窗户的刹那。孩子们一个个都哭了起来,我们也是。毕竟我们都是有感情的动物,这半个月里、我们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一起享受青春的快乐,一起付出过真心。原本我以为那种只会在电视剧里演绎的场景活生生的发生在我的世界里,我坚信:队员们在那一瞬间,肯定长大了。因为大家不再一群稚嫩的大学生,而是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心中最好、最美丽的老师!

短短的十五天,在张溪的土地上留下了不舍的情。因为一群人,留恋一个村。

因为一群人,这个夏天、注定是美丽的!

篇8: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报告

一、点与面互动,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覆盖网络

围绕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总体目标,从党委政府层面、职能单位层面、民间及社会层间“布好点、连成线、铺开面、构建网”,形成“政府推动、学校主动、部门联动、家庭互动、社会行动”的关爱留守儿童的覆盖网络。一是构建“市委市政府—各乡镇(街道、景区)一村委会及村小组”的党委政府关爱网络,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制定措施,总揽、推进和督促全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二是构建“关工委(妇联及有关职能部门)一学校一家庭一家长”的职能单位(人员)关爱网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突出解决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难题。三是构建“农村‘三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一校外辅导员一代理家长—同学互助会”的民间关爱网络,注重心理辅导,在精神层面上弥补亲情缺失,在思想道德上引导正确做人做事。四是构建“社会团体一产业协会一企业及各行业”的社会关爱网络,由工青妇等有关部门引导,以产业协会为载体,适度开展向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捐款捐物活动,或者举办面向留守儿童父母招工的招聘活动,真正解决部分留守儿童家庭生活和就业方面的难题。

二、实与虚结合,推出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举措

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既要重视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教育引导,又要给予生活和物质方面的帮助支持,通过虚实结合,提高关爱实效。一是创建“留守儿童心灵加油站”,用亲情温暖“留守心灵”。以各中小学校为单位,创建心灵加油站,配备辅导老师、公用电话、电脑等,留守儿童能够定期与父母通话、视频聊天或写信交流。二是创建“留守儿童之家”,用关爱充实留守儿童的身心。以自然村为单位,利用祠堂、村组党员活动室,或者有条件的闲置场所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代理家长或校外辅导员或高年级学生监督留守儿童完成作业,交流学习生活,辅导安全知识等。三是开展“一把手关爱工程”活动。各地各部门“一把手”按照包村挂点安排,联系关爱一名留儿童,有针对性地引导健康成长,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四是开展“部门联动关爱行动”。妇联等部门编印《关爱留守儿童指导手册》,深入各地各学校加大宣传关爱活动;关工委组织老同志到各学校巡回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专题讲座;司法等部门送法进校,为留守儿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活动;消防、公安等部门派出专人到各学校开展防火、防水、防电、防盗及自我人身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授课;卫生等部门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免费为留守儿童提供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五是设立“困难留守儿童助学基金”,全市各地共设有基金23个,已筹集善款110余万元,资助困难留守儿童达1500余人。同时,各乡镇(街道、景区)还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关爱活动,有的组织留守儿童外出参观学习,有的开通爱心专列,有的专门制作了关爱宣传片,等等,促使关爱氛围更加浓厚,工作举措更出实效。

三、近与远相联,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不在一时一地,不在一朝一夕,贵在坚持,重在长远。实践中,我们注重在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上下好功夫,一是建立集中部署与日常督促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年初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年中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分片深入各地交流评比,年终进行考核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日常工作,采取“每周一督查、每月一通报、每季一小结”的方式,及时通报各地各有关单位关爱行动进展情况,关注创新举措,推出先进典型,督促落后单位,力求取得实效。二是建立集中宣传与平时引导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在春节及寒假时期,利用家长返乡之际,在市电台滚动播出关爱留守儿童宣传片,各地结合其他工作采取分发宣传资料、召开家长座谈会等方式加大宣传;在暑期,学校召开一次以安全为主题的班会课,并向监护人分发《致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一封信》,普及防溺水、防交通安全、防意外事故等知识。平时,动态管理好留守儿童档案,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通过聘请一批校外辅导员、发展一批代理家长、组建一批同学互助会等多种途径,确保每天每时都有监护、教导和关爱。三是建立集中资助与持续帮扶相结合的保障机制。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各单位“一把手”均联系帮扶了一名以上留守儿童,每年每人开展送温暖走访活动折合资金600元以上;市财政和教育部门及各地每年以助学基金的方式,倾斜帮扶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比如我市蓝坊镇成立“爱在蓝坊”济困助学基金,第一期募捐资金达30余万元;工青妇、工商联等部门给合各自职能,搭建企业与留守儿童联系帮扶平台,结成企业帮扶对子320余对。通过集中走访资助和助学基金、结对帮扶等持续资助的有效方式,为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提供了生活保障。

高安市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些成效仅是阶段性的、初步的,要真正实现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的“五有”目标,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持续强力推动和各行各业及全社会的长期关注关爱。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1、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社会性工作,涉及农村千家万户,需要政府、家庭、学校及各有关部门互动联动,才能提供工作保障,夯实关爱基础,实现有为有效。教育部门及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和骨干的作用,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不仅关乎学生学业,还关系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仅靠教育部门和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各级党委政府要担负起总统领、总筹划的角色,各有关部门要担负起强推手、好助手的角色,家庭及监护人要担负起情感慰藉、生活保障者的角色。为此,我们要求有关部门要摒弃三种不良心态,一是事不关已的心态,真正担负起应尽的职责;二是冷漠麻木的心态,真正送去温暖的关怀;三是应付了事的心态,真正给予长久的帮扶。同时,临时监护人做到既不溺爱,又不放任,经常与学校、孩子沟通,督促养成良好习惯,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心理性工作,涉及儿童精神需求,需要真心、诚心、贴心地给予关爱,才能有的放矢工作,找准适当途径,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围城。调查统计显示,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习优秀的,还是相对落后的;无论是性格开朗的,还是相对内向的,他们最集中的需求就是希望与父母在一起,盼望父母多回家看看。这反映出他们内心亲情关怀的缺失,情感需求的强烈。这种亲情的饥渴得不到有效的供给或替代,久而久之将会患上严重的心灵营养不良,导致封闭、孤独、敏感、自卑等心理问题,表现在行动上,或不愿交流、或胆小懦弱、或情绪不稳、易怒暴躁。鉴于留守儿童的上述心理特点,在实践中要讲究方式方法,一是要真心关注,赢得孩子们的认同,不刻意贴上留守儿童的标签;二是要诚心帮助,让孩子们得到实惠,不图形式不走过场;三是要贴心慰藉,缓解孩子们的亲情需求,不让消极心理漫延。在集体活动中,尽量与其他同学同等对待,一视同仁,不另眼相看,不区别对待,防止无形中扩大“我不一样”的潜意识,真正增强他们的认同感、信任感,真正让他们感觉到“我与其他同学一样”。

篇9: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报告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镇中心学校及各中小学校分别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学困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各中小学校认真调查,摸清留守儿童的底子,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相关内容。

三是真情关爱,做到“三个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学困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随时了解他们的疾苦,学校、教师做到有求必应,消除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顾虑,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四是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学困生制度。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

五是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学困生的谈心交心制度。学校广泛利用家长学校这一阵地,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班主任、任课教师每月至少分别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

六是注重对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上好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这些有力措施,形成教育合力,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机制,不断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篇10: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在炎热的七月里,我们商英一班的团体去到桂林市七星区的上边村;我们来到上边村的目的是想要看望村里的留守儿童,陪他们玩游戏、聊聊天,教授他们一些知识,了解了一些他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给他们传授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这次上边村的的教育服务活动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让我们心情及心态也得到积极的改变。

每当看到一群群的孩子们背着书包的样子,总会想到自己小时候。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地提高,家庭的担子跟着加重,许多家长迫不得已背井离乡年迈的父母及年龄尚小的孩子而外出打工。他们也有不情愿的,为了维持生计而迫于自己的孩子天各一方,这却苦了对世界好奇的孩子们,没有了父母那温暖的怀抱,却要自己独自面临成长路上的风风雨雨,熟知这对还小的孩子们是一个怎样的事实。他们需要更多人的关爱、呵护成长!岁月伊始,未来的日子还长,在我们的空余时间,真真切切的走进孩子们的生活,给孩子们的童年更多的关心。我们细微的一小步,就能促进社会的一大步,我想用我们的微博力量,让更多的孩子得到爱与保护。通过这次关爱留守儿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相信我会渐渐地让身边的人也关注身边的留守儿童,让他们也得到一样的的关爱、一样的健康快乐成长!

篇11: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报告

一、活动时间:

20xx年8月13日

二、主办单位:

区图书馆、黄花镇文体服务中心、杨家畈村委会

三、活动流程:

8:30——9:30 区文化馆中巴车接黄花镇及该镇杨家畈村20名留守儿童到达区图书馆。(负责人:刘子俊、易卫国)

9:30——11:30 参观图书馆、共享工程支中心学习上网、阅读课(负责人:谭莉、张祥品、袁蕾)

11:30――12:00 全体人员合影,送图书纪念品

12:00——13:30 午餐(负责人:谭莉)

13:30——15:00平湖国际影城看电影,初定《捉妖记》(负责人:吴全蓉)

15:00——16:30参观夷陵博物馆(负责人:吴全蓉)

16:30 集合上车返回,活动结束。(负责人:刘子俊、易卫国)

四、媒体宣传:夷陵发布、三峡夷陵网

五、人员分工及其它事项

1、参观、组织引导:

2、安全:

3、后勤、摄影、宣传:

篇12: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报告

应温家宝总理发出了“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号召,我院组织了以一位经历资深教师指导、一位07级学生队长、6位08级精干学生及下车乡政府的2位大学生村官为队员的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于今年7月份在灌云县下车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以“携手明天、共享成长”为主要内容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团委响应江苏共青团省委“服务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号召,我院采取“双赢”政策,将理论实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小分队成员在实习的过程中将理论回归到实际中去指导社会实践,突出高校服务地方的功能,受到了淮海工学院领导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先后多次召开服务团成员会议,对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行前准备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和分工。对于实践方案的制定,也力求科学化、合理化、创新化,经过服务团全体成员的几天努力,一套思路明确、实际结合紧密并结合学科特色的方案出炉。

为了使此次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我院特别邀请了历年来多次指导学生暑期实践工作的资深教师佟瑛亲临指导。小分队成员是由院学生会主席为分队队长、08级各班学生中经过层层考核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和自愿请缨加入的当地大学生村官组成的。大学生村官的加入为此次实践活动增加了筹码也是历次实践活动所没有的成员,不管是师资队伍还是实践团队,可以说,此次实践活动我院倾注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

二、扎根基层、服务社会

1、村官加入,如虎添翼。

服务团成员到下车乡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同时下车乡两名村官自愿请缨加入。由于村官长期居住于此,对下车乡实地情况相当了解,有他们的加入更能了解当地留守儿童在的生活情况、心理问题等各方面,因此也更有利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顺利进行。村官加入,我们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如虎添翼。

2、指导老师也成了“服务队员”。

此次实践活动,文学院指导老师佟瑛亲自带队,与队员们一起生活、一起开会讨论、一起和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完全成为一个“小大人”,成为服务团队员,他没有架子,没有教师的严肃,很多孩子们都很愿意和他交流。

3、领导亲临,指导监督。

在实践开营式上,校团委书记金芙蓉、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芦海英等一行人冒雨前来现场指导慰问,给实践分队成员极大鼓舞,大家当场表示认真完成学校赋予的使命,向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案。

4、活动多样,孩子们受益匪浅。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开拓思路集众人之力想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缩短了孩子们与父母的距离,让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释放,达到了亲子情感互动的目的;素质拓展训练培养留守儿童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合作;爱心家教,让孩子们能在暑期得到免费的辅导,解决了孩子们学习中的困难;世博宣传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深深扎在孩子们心中,开启了还在们放眼看城市的窗口等等。这些活动使孩子们增加了见闻、增长了见识。

5、家访,感触颇多。

时间后期,在指导老师佟瑛的带领下,服务团成员们自筹资金买了一些文具、水果等慰问品,以表他们的关切之情,看到留守儿童家庭的实际情况,队员们都感触很多,让队员们知道生活的不易,大家当即表示要趁次机会好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天,让生活绚丽多彩。

三、及时总结、收获丰厚

实践期间,成员每天都要抽出时间进行开会,大家发表各自意见、交流思想以及对服务内容进行分阶段性整理补充。并且每天编辑通讯稿。每天实践归来,队员们都会齐聚在临时办公室,对当天的实地服务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分享实践心得,并及时发现并改正在实习中出现的错误,以免再犯。

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大家及时分析数据,撰写社会实践总结、心得体会、调研查报告。在短短的一周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全体实践队员收获颇多,在时间服务过程中大家懂得如何运用理论结合实践,让专业知识又得到质的飞跃,在工作中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使合作意识在队员们的心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篇13: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报告

一、“驻企少年宫”的实施背景

(一) 从社会热点的视角来看。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渐凸现, 已受到社会普遍重视和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要“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解决“留守儿童”暑期流动期间的文化教育问题, 需要家庭、文化教育机构、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作, 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 从永康的市情来看。

永康是外来人口输入大市。截止2013年6月, 流动人口登记在册数达到58万, 每年到永康过暑期的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不断增多。在暑假期间, 他们虽然暂时生活在父母身边, 但也客观存在着“假期生活无人照料、安全事件易发、学业辅导缺失”等等诸多现实问题。

(三) 从流动留守儿童的需求来看。

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 他们很希望有亲情的陪护, 有同玩的伙伴, 有可以实现心愿、梦想的机会和舞台, 同时也渴望享有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和更加便捷的校外活动场所。

(四) 从青少年宫的职能定位来看。

少年宫作为公益性校外文化教育主阵地, 有义务和责任介入青少年文化事务。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缓解他们的现实困难, 帮助他们快乐生活, 全面发展, 让流动留守儿童与本地孩子共享文化教育的同城待遇, 这也是开办“驻企少年宫”的出发点。

二、“驻企少年宫”的具体做法

(一) 多方携手, 共筑成长平台。

由青少年宫牵头, 整合少年宫、企业、高校和社会的资源, 共同构筑流动留守儿童的校外活动平台。一是整合企业社会资源, 优化办宫条件。由企业提供室内场地, 分设教室、活动区、表演舞台、办公室等功能区。购置风扇、乒乓球桌、投影仪等活动教学设施;二是联合高校教育部门, 强化师资保障。会同师范学院, 挑选多名师范类大学生承担活动教学工作。不定期聘请教育系统的实践课程教师, 执教特色手工课;三是参照活动场所要求专业运作。由市青少年宫负责整体策划、过程管理、活动实施, 并派驻多名专业人员承担管理工作。由企业团组织负责招生报名和条件审核。

(二) 课程丰富, 满足多元需求。

针对民工子女的多元需求, 设计了内容多样、形式新颖的活动课程。一是兴趣社团促成长。开设书法、绘画、唱歌、舞蹈、棋类、球类、演讲、游戏等8个兴趣小社团。举办了讲故事、乒乓球比赛, 开展海洋标本科普展、科技小制作等活动, 培养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 促进综合素质提升。二是中国梦教育重引领。拍摄“小候鸟梦想”题材微电影, 举行“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队会、“我的梦想秀”展示, 排演《木木夕的冠军梦》舞台剧等形式, 开展“中国梦”教育。成立临时少先队组织, 播映红色题材儿童电影和讲述“美德小故事”的形式, 深化思想引领。开展“感恩蛋糕DIY”活动, 带领孩子把亲手制作的蛋糕送给父母, 加强孝敬教育, 增进家庭情感沟通。三是自护教育创平安。邀请公安、卫生等单位的专业人员来宫, 举办交通出行、消防禁毒、安全用电、防溺水、应急救护等专题讲座, 开展疏散演练, 播映宣教电影, 提升平安自护技能。四是感受城市促融合。开展走读游学活动, 带领孩子参观武警军营、消防警营、五金城、国际会展中心, 游历西津桥、博物馆, 感受永康的历史人文积淀和社会经济发展成就。举办方岩纸花制作、永康百工图片展, 增进他们对“第二故乡”的认知度和归属感。五是亲情陪伴暖童心。开展贫困学员家访, 增进“家宫互动”。举行“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汇报演出等活动, 邀请家长来宫联欢, 共度欢乐暑期。

(三) 完善机制, 注重过程管理。

结合未成年人校外文化活动要求, 建立长效机制, 确保驻企少年宫安全、实效、有序运作。一是以童为本, 规范学员管理。制定各类制度, 规范学员行为准则;建立学员评价机制, 开展“雏鹰争章”活动, 用雏鹰章见证孩子们的进步成长;加强学员的自主管理, 执行小干部轮岗值周。二是岗位考评, 加强师资管理。成立“支教大学生党员小组”, 发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制定《教师岗位职责》等制度, 明确教师组职责, 对任教大学生的岗位表现进行联评。三是注重实效, 细化活动教务管理。每周召开活动、教学工作例会, 结合留守儿童特点, 商定每周活动课程安排, 做好活动方案策划, 完成集体备课。四是多措并举, 重视安全管理。与企业、家长、大学生层层签订责任书, 明确各方职责。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成立应急处置小组,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学员实行全程封闭管理, 采取安全教育、到宫点名、家长接送等措施, 加强安全防范。

三、“驻企少年宫”的成效

(一) 赢得社会的普遍认可。

《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浙江卫视等媒体也相继对该项目进行了报道。具体做法受到了团中央调研组的肯定, 并指出:驻企少年宫在流动留守儿童输入地的服务模式创新方面, 在全国尚不多见。

(二) 促进文化教育的供给均衡。

“驻企少年宫”项目以流动留守儿童为主要指向对象, 让特殊群体青少年享受到普惠、均等、公益的文化教育服务, 实现少年宫为本地少年儿童服务向为全体少年儿童服务的跨越。其理念, 体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

(三) 实现文化教育服务边界的拓宽。

围绕“立德树人”主题, 在内容上重视思想道德建设, 突出德育、实践体验和“中国梦”教育内容, 采用活动课程设置, 不再简单的进行暑期培训, 实现活动育人, 扩大了文化教育形式边界。在留守儿童的家门口办起少年宫, 零距离服务“小候鸟”的暑期生活, 拓宽了服务的地理边界。

(四) 助力社会管理创新。

通过服务流动留守儿童, 进而解决了外来青年民工的后顾之忧, 间接的服务了企业发展。项目已成为党政部门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14: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关键词: 留守儿童;儿童档案;心理健康教育

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把自己的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这样,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二、真情关爱,给留守留守儿童温暖

班主任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班主任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例如:我班的莫福仲在和同学戏闹中右眼损伤,我及时带他去看医生,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定期走访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向

班主任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例如:学生谢番全,父母都在广东打工,家里只有兄弟俩,没有人照顾。有一段时间他经常逃学,上课时经常睡觉。于是我对他进行了走访,发现其由于精神空虚,缺乏关爱,结交了社会一些缀学的少年,在家里抽烟搓麻将。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教育,让其重新振作精神,免其走入歧途。让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关怀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四、对留留守儿童的错误及时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例如:我对一学生进行家访时,这位学生怎么也不让我进去。我认为定有玄机,夺门而入,一股恶臭把我冲了回头。屋里几个月的生活垃圾堆在正厅,从卫生间里漫出的臭水在厨房积了一寸多深,发出阵阵恶臭。几十用过了的碗筷随处可见,在不能再乱的房间里两位缀学的少年。地面到处都是烟蒂,桌上有一副准备开局的麻将。于是,我对其进行了教育,让其知道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在我对其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发现他他两次想哭,于是我打通了他父亲的电话让他们父子进行思想工作交流。

五、注重对留守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相结合心理教育工作模式。对“留守儿童”表现的共性问题,要召开专题会,有效面对他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行解答和疏导。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需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疏导和解决。在工作方法上,对存在问题严重和突出的,要采用多个老师共同帮扶的办法;对碍于情面,自尊心特别强的学生,要采用一对一的疏导和管理;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对学生设身处地的去做同学的疏导工作。总之,个别辅导与集体引导相结合,疏导要及时,要有耐心,帮助学生彻底解除心理障碍。

六、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一是采取正面引导与严管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正面引导政治教育学习,如印发疏导材料,组织不同形式的有趣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引导留守儿童保持并提升良好的心情,学会面对现实,自我调节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要帮助留守儿童克服自卑感,培养自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二是提高自我控制,增强意志力。学会正确面前挫折,敢于挑战,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三是引导“留守儿童”如何正确交往,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让留守儿童从班级集体中感受大家庭的温暖,得到爱的需求感,从而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总之,搞好调查、访谈、分析是做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前期准备工作;客观分析研究“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对策,帮助“留守儿童”摆脱困扰,重建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上一篇:讴歌作文300字下一篇:找朋友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