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用专业的自荐信

2024-08-19

数学与应用数学用专业的自荐信(共5篇)

篇1:数学与应用数学用专业的自荐信

我学数学用数学的收获

一个学期来,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数学课堂应有探索性,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发出自己的数学学习兴趣,主要的收获如下:

1数学中有许多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对我们来说确实有点困难。因此我们要抓住重点,逐步跟随老师的脚步在知识点上,多点去练习,对课本例题要理解,再对此变式,活学活用。

2重视知识的过程和探索,数学公式理解,应用灵活,要求我们对知识理解明白,不要停留在死记硬背,更应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学会多向解答的方式。

3在数学的学习中,要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在老师给我们进行引导式,我们要学会自我归纳,寻找重点,难点,尝试多种方法做练习,这样能让我们在课前做到心中有数,专心听课,课后通过复习,落实在做题中,使我们动脑思考,提高水平。

4我们应有自我总结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讲解后,应认真的消化,归纳,在对解题思路和步骤要理解,一题多解,举一反三,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提高学习效率。

5做好数学需要严谨,要求数学过程必须精炼,准确,对公式的熟悉,每一个数字,标点都要准确。

总之,在学习数学的困难很多很多,但我们要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这才能让我们在失败面前,冷静的去总结教训,重新振作起来,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并争取今后在数学方面收获更多。这让我们爱上数学,喜欢数学,从此把学习数学当做一种兴趣,而且不再单纯的为其他而学数学。所以这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去继续探究数学的神奇与奥妙。最后,感想老师对我们这一个学期的教导。

篇2:数学与应用数学用专业的自荐信

片断一:

教师出示解决的问题:一个长方形操场长200米, 宽100米。小明沿着操场周围跑了5圈。小明一共跑了多少米?

教师请了一位学生板演, 他是这样列式的: (200+100) ×5。从学生的板演中看出来, 在他的脑子里对长方形这个概念还缺少深刻的印象, 教师需要借助直观的图形来帮助他理解题意。

教师:200+100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长加宽的和。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如右图所示:

教师:你们觉得这是长方形吗?

生:这不是长方形。

教师: (200+100) ×5意思就是在这两条边上来回走5次。 (同时配上手势) 可是题目告诉我们小明是沿着操场跑了5圈。操场是什么形状的?

生:题目告诉我们操场是长方形的。

教师:这与题目的意思一样吗?还差什么呢?

生:还少了一条长和一条宽。

教师:是啊, 要再画一条长和一条宽才是一个完整的长方形。 (教师边说边把图形补充完整) 如右图所示:

教师:知道这个算式错哪里了吗?应该怎么改?

生:要在200加100的和后面先乘2再乘5。

点评: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教师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帮助这位学生明白了自己错在哪里, 以及做错的原因, 使这位学生加深了对题目意思的理解, 也加深了对长方形特征的理解, 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 学生能自觉运用画图来帮助自己理解题意。

片断二:

教师出示问题:小英用一根长40厘米的铁丝, 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如果将它围成一个长15厘米的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这题的第二个问题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是已知长方形的周长与长求宽的逆向思维的问题。目的是想让优秀的学生吃得饱, 让他们体会到通过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快乐。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 只有四五名学生举手, 教师请其中一位会做的学生上来板演, 学生是这样列式的:15×2=30 (厘米) , 40-30=10 (厘米) , 10÷2=5 (厘米) 从这位学生的解题步骤上看出来, 他解决问题的思路非常清晰。于是教师请这位学生说说他是怎么想的。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下面的图示流程:

画完后, 教师请听明白的学生再一次说说每步的意思:先算两条长共有30厘米, 再从周长40厘米中减去30厘米 (教师用黑板擦擦去两条长, 表示减去的意思) 得10厘米, 就是剩下两条宽, 最后用10除以2得5厘米。也就是一条宽5厘米。

通过图示与讲解, 有一部分学生恍然大悟, 由不懂变懂了。

另一位学生是这样列式的:40÷2-15=5 (厘米) 。教师问学生这种方法知道什么意思吗?只有几位学生表示看得懂, 大部分学生说不明白。

教师是这样用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图示流程如下:

教师边画边讲解:40除以2就是把长方形的周长平均分成两份, 算出其中的一份, 就是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 再从和里减去一条长, 剩下就是一条宽了。

生:噢,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看懂了。

点评: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教师巧妙应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 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可以让学生看得见的图形, 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 使问题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 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 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 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 几何问题代数化。数形结合的思想, 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 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或者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量之间的联系。

篇3: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的探究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性

数形结合就是通过对应与转化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来解决数学问题, 它通常包含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分别是以形助数以及以形解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简单化, 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具体化, 它结合了数的严谨以及形的直观两种特征, 是对数学解题过程进行优化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 初中数学的几何缺少一定的严密性, 而初中数学的代数又缺少一定的直观性.把两者积极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才能在解题的过程中对思维的限制进行突破, 从而推动数学的发展.现如今, 尽管新课程改革没有把初中数学分成代数与几何两本书, 但是代数与几何两部分内容自始至终都是互相渗透的.比如代数中的行程问题就要依照几何图形来解答才能变得容易.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在初中起始阶段就把数轴引入进来, 这就给初中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数学教材依照数轴把相反数的定义直观地给出来, 把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给揭示出来, 显示出了数形结合的威力.在初中数学中, 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答问题以及分析问题, 可以帮助学生对抽象知识进行学习, 能有效对他们的数学思维进行锻炼.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一) 数中思形在解答函数方程中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当中, 函数方程是重点章节, 也是学生学习与掌握的难点之处.学生在对一二次以及正比例函数进行解答的时候, 往往从数学语言的内容出发来进行解答, 这样就会让“数”给束缚住, 不能够把问题有效解答出来.而在解答函数方程的时候既能正确掌握“数”的内容, 又能利用图形信息, 把问题所给的条件读出来,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形中觅数在解决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学生在解答平面几何图形的时候, 通常会遇到对图形进行结合分析与观察问题的活动.比如在解答平行四边形或者菱形和直线位置关系中, 都要从图形的直观性出发尽量把数学语言进行直观和具体化.比如, 在Rt△ABC当中, (如图1) ∠C=90°, AC=5, BC=12, ⊙O的半径是3. (1) 当图中的圆心O和C进行重合的时候, ⊙O和AB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2) 假如图中点O沿着CA进行移动的时候, 当OC是多少的时候, ⊙C和AB是相切的?

这道题是典型的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 在对这样的问题进行解答的时候, 学生们必须要依照图形中的内容并与问题条件相结合才能把问题解答出来.

(三) 结合数形关系在计算不等式中的应用

有这样一道题, 某城市中的出租车起步价格为10块钱, 在行驶或者超出5千米以后, 每一千米要增加1.2元.现在有人坐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去, 到达目的地以后, 此人支付了17.2元的车费, 请问甲地到乙地大约有多少路程?

在解答这种问题的时候, 很多初中学生都普遍用直接推断法来进行解答, 这种解答方法比较麻烦, 而如果利用作图方式, 依照问题给出的条件把对应的图形给画出来, 然后与图形的内容相结合, 在解答的时候就会非常容易.

结语

在初中数学中, 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如果遇到数量问题就要对它的几何意义进行考虑, 如果遇到图形问题就要对它的代数关系进行考虑.在初中数学当中,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实例有很多, 通过本文所列举的实例就可以看出, 代数与几何尽管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不同, 但完全可以把两者的知识进行联系,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数学教师要在结合代数与几何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 只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积极实践, 学生的数学素养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摘要:在数学当中, 数形结合是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 也是组成数学的两个基本要素, 通过数与形的相互结合, 可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使数学学习的内容更直观和生动化, 从而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出最精确的答案.本文就对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做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形结合,数学思想,应用探究

参考文献

[1]张海.例谈高中数学数形结合的转化思想[J].考试周刊, 2011 (82) .

[2]姚进.探究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及应用[J].新课程学, 2012 (11) .

篇4:数学与应用数学用专业的自荐信

1. 数形结合解题方法在函数解题中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函数章节一直是初中数学内容的重点, 其中二次函数可以说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加重点。所以在学习二次函数课时灵活动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就尤为重要。

例:若关于x的方程x2+2kx+3k=0的两根都在-1和3之间, 求k的取值范围。

解:令f (x) =x2+2kx+3k, 由题意及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

解得:-1

评注:学习一些一元二次不等式或者一元二次方程都可借助图像分析, 这样解题更加直观, 更加快捷, 而且错误率也比较低。

2. 数形结合解题思想在应用题中的应用

应用题一直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题型, 它占据着中考的较大分值, 而且由于其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学习中都有很大难度[3]。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可在应用题解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有一个公司推出一种产品, 其中x (件) 是产品推销的数量, y (元) 是推销费用, 其关系图如下已表示了公司每月付给推销员推销费的两种方案, 看图解答下列问题:

(1) 求y1与y2的函数解析式;

(2) 解释图中表示的两种方案是如何付推销费的?

(3) 如果你是推销员, 应如何选择付费方案?

(2) y1是不推销产品没有推销费, 每推销10件产品得推销费200元, y2是保底工资300元, 每推销10件产品再提成100元。

(3) 如果推销员的业务能力强, 可以保证平均每月推销多于30件时, 就选择y1的付费方案;否则, 选择y2的付费方案。

评注:只要借助图象分析, 就能直观的显现这种应用题规律, 有图像可知在上方的说明它的函数值较大, 反之较小, 那么当两图象相交时, 这一点就说明在交点处的函数值是相等的。那么通过这种数形结合的分析解题方式就能很好地解决应用题。

3. 通过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解决不等式类型题目

在初中数学题目中有一类判断大小值的不等式题目, 我们也可以借助数形结合的图像分析方法, 用函数图像数轴分析就能很好地解决此类题目。

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和学习中时时都会出现。在教学中一旦让学生掌握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 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作为一线初中数学教师, 我们要不时地教授学生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

摘要:数形结合解题思想是初中数学解题中最常用且最方便的解题方法之一[1]。与其它解题方法相比数形结合解题方法有着直观、形象、易接受的优点。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多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锻炼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数形结合

参考文献

[1]袁桂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及其运用[J].广西教育, 2004 (15) .

篇5:数学与应用数学用专业的自荐信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数形结合方法的意义

初中数学课程与小学的不同在于,平面图形知识学习的增加,而借助于平面图形又可以解决很多“数”方面的难题,比如勾股定理的验证、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不等式的解等,借助图形可以得到很快的解决. 因此在初中的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 一) 可以化抽象的数学概念为形象的几何图形

数学的知识带有很大的抽象性,尤其是一些概念、定理,学生理解起来非常的难,借助于几何图形,可以让学生很容易的理解数学的相关概念以及定理. 比如初中学习的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即“勾”,“股”) 边长平方和等于斜边( 即“弦”) 边长的平方. ”单从定义来看,学生很难理解什么是勾什么是股,但是如果借助下面这个图形( 图1) 的话,就不难理解了,直角三角形垂直的两边为“勾和股”,也就是AC,BC分别为“勾和股”,AB为弦,根据这个定理以及结合直观的图形我们可以很容易推导出数量关系: a2+ b2= c2.

( 二) 可以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数形结合的思想常常能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几何的问题,同时又用几何的方式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尤其是函数问题,常常必须要使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例如: 一个扇形OAB的面积是1 cm2,它的周长是4 cm,求圆心角的弧度数和弦长AB. 对于这个题的解决,如果不借助图形的话,将需要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如果借助于图形的话将很容易得到答案. 解题的思路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 根据题目的要求,可以作图如下:

然后可以设圆的半径为R,弧长为L,根据周长以及

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很快解决问题.

二、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应用策略探讨

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只是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它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将数学的问题几何化,将几何的问题数学化,从而降低解题的难度.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这样的方法,可以采取的策略主要有:

( 一) 注重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

初中的学生由于刚接触几何图形,所以对于数形结合的方法的应用能力往往比较弱.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能够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解题的应该尽量灌输这样的解题思路,引领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有意识的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同时能够自由的在“数”与“形”之间转化,鼓励学生在解决比较复杂的数学难题的时候,可以借助直观的图形来解决让学生能够形成一种“见形思数”、“见数想形”的思维. 比如,在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ax2b = 0( 其中a≠0) 的解题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求解复杂的二次方程式,ax2+ bx + c = 0( a≠0) ,同时结合直观的图形来推导这个方程式的解题思路.

( 二) 数形结合的方法应该与数学史的讲授相结合

我们知道,每一种定理、规律以及每一个公式的出现都是前人不断探索的结果,而且前人在探索相关的定理、数学规律的时候,总是与生活中很多的空间结构分不开,也就是说前人在获得这些规律定理的时候,也常常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推导出来的,所以对于数学史的讲授,很容易引导学生学习前人的这种“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

( 三) 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在于能够通过提供具体教学模型、生动的图片以及视频动画直观快速动态的展示几何图形的变化以及数形结合的过程,在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够使上课输入的信息密度增多,提升教学的效率,对教学的气氛也具有较强的调控作用,实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三、结语

上一篇:中秋品鉴会活动方案下一篇:技术部工作管理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