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统计软件练习

2024-08-09

教学统计软件练习(通用10篇)

篇1:教学统计软件练习

教学统计软件交流分享

永平龙街上村完小赵品辉

1、除了使用折线图,你还可以使用哪些类型的图来展示学生的成绩情况? 不同类型的图分别适合展示什么样的信息? 你是否已经总结出一些常用教学统计信息最适合的表达形态?

答:除了折线图,我经常使用条形统计图、扇形图、柱形图等来展示学生的成绩情况。条形统计图可以对各项目之间的成绩分布进行比较,很直观的展现学生之间的差异;利用扇形图可以将班级学生各成绩段的比率清晰展现;柱形图可以清楚呈现出学生不同阶段学生的成绩,可以进行清晰的对比,便于进行分析。

2、你用过哪些软件来做教学统计分析工作?谈谈你对它们的评价,以及你的推荐。

答:在此之前,我只用过Excel表格来做学生成绩统计分析工作,Excel表格经常使用,因此操作相对熟练。对于从未接触的人来说,也非常简便易学,无论计算速度还是图形统计都非常准确、清晰。除此之外,从未用过任何软件来进行学生成绩统计分析工作。

篇2:教学统计软件练习

本课是在教学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新课后进行的一堂练习课,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并作出适当的解释、说明。一般的练习课教学都采取学生逐题练习、教师逐题讲解的方法,形式比较单一,学生也练得枯燥乏味,收效甚微。因此我在这节练习课上结合78页的4、5两题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当的难易搭配,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并在发言、独立练习、合作交流中都随时关注到学困生。纵观整节课,我感觉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高、都在主动思考、积极交流讨论,较好地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效果,顺利的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反思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我个人觉得本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较好:

一、题目难易搭配,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本班学生的学习常规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都较差,缺乏认真读题和积极主动思考的好习惯,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比较严重。本课的5道题中前2题学生解决起来相对较容易、较简单,后3题较困难、较复杂,因此我一改以往练习题一般都由易到难的安排,将第2、3题穿插在第4、5题中,将绘制统计图的第6题放在最后。这样进行难易搭配后,将难度适当分解,避免学生的畏难情绪,也使学生 1 练习时有一个情绪上的高低起伏变化,以免波澜不惊、平铺直叙的练习,让学生觉得单调乏味,很快就产生疲劳感。

二、创设生活情境,体现学科渗透,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与学习兴趣。

数学依赖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我将P78页的第4题作为第一个练习,让学生猜测植物是先发芽还是先长根,再用课件展示出植物的生长变化图片,从而引出记录了水仙花根和芽生长情况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和讨论活动中;在练习P78页的第5题时,我又再次创设学生航模比赛的情境,设计了“怎样判断一个航模做得好不好?”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后面的统计图中为什么要统计飞机的飞行高度和时间这两项数据,这些活动都使学生意识到统计的知识其实源自于人们需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实际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P77页的第2.3题的练习中,结合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计算机拥有量的快速增加,我又相机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体会到这些数据正好说明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增长。同时结合第4题的科学实验和后面第6题中上海和悉尼因地理位置的不同造成气温变化情况相反的问题,我又适时地进行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渗透,为今后学生学习其它学科培养良好的兴趣,作好铺垫。

三、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比较,作出判断和推理,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统计活动的过程不仅包括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还包括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适当的解释,以及根据分析的结果做简单的判断和推理。而后面这一环节对于增强学生的统计观念、发展学生的统计能力尤其重要。教学中我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结合有关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谈体会、说想法、提建议。例如,对于怎样判断增长幅度最大或最小的问题,在新课教学时,学生就出现了直接观察折线走势和通过计算差值来进行判断两种方法,我就引导学生应通过观察统计图上折线的走势直观地进行比较更简便,这更体现了统计图的优越性,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有很大好处(否则我们还制作统计图来干什么呢?直接用统计表中的数据计算就好了),而计算差值的方法可用于检验看走势得出的结论。因此学生在回答P77第2题的 “哪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更快一些”这一问题时,因为折线走势一目了然,学生就直接就选择了用这种方法进行判断,而在练习第3题时,学生观察到97~98年和98~99年的电话拥有量的折线走势都差不多、比较不出来时,我才适时引导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再用计算差值的方法辅助我们进行判断。又如,在练习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之前,我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来说说绘制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再进行动手制作。这样能避免学生盲目动手而造成的大量地、无意义的错误,完成之后再对统计图进行分析和交流,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我采取了小组讨论、自由交流、自己静思等多种教学形式,整节课都让学生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互相提问、讨论交流、互相评价补充,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都比较高,学习氛围也很好,都在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交流讨论中。另外,我在平时就很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习惯,因此在本节课中学生不仅肯听,而且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和问题,一旦发现同学有说得不对或不完整、不到位的时候,其它学生就在及时的更正或补充完善,这样学生之间既能很好地发展思维同时又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篇3:SPSS软件教学统计应用实务

早在2006年, 笔者曾撰文分析SPSS11.5英文版在学生成绩排序、平均分计算、分数段统计等方面的应用, 随着软件版本的不断提高, SPSS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也不断增 强 , 这里就结 合简单易 学、内存容 量较小的SPSS17.0中文版, 以某高三学生期中考试化学成绩为例 (总体为6个班级的学生, 各班学生作为样本) , 进一步分析该软件在教学统计中的应用, 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

一、数据文件的创建

SPSS数据文件有两种形成方式:一是在软件的数据编辑窗口中直接录入数据, 得到“*.sav”格式的SPSS类型文件;二是先借助Excel等常用软件的数据输入技巧创建“*.xls”等类型的文件, [2]然后再利用SPSS的文件导入功能获取数据。关于第一种方式, 前期已有文献进行了详细阐述, [3]这里只对导入Excel文件的过程进行简单说明。

任务1:利用Excel文件创建SPSS数据

例如:现有“高三学生期中考试成绩”的Excel数据文件, 其中, 包含班级、学号、姓名、物理、化学、生物共6个变量数据, 文件第一行为各变量的名称。关闭该Excel文件, 打开SPSS17.0中文版, 在数据窗口中选择【文件】/ 【打开】/【数据】菜单, 在“打开数据”对话框中, 选择文件类型“Excel”, 单击选中需导入的文件 (如图1) ;单击【打开】, 弹出“打开Excel数据源”对话框 (如图2) ,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从第一行数据读取变量名”默认处于勾选状态, 表示Excel原文件的第一行将作为SPSS文件的变量名称, 真正的数据从第二行读起,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单击【确定】, 顺利导入文件, 将其保存即得到SPSS数据文件。

二“、率”的计算

日常教学中, 经常需要统计某次考试学生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即分数在60分以上和90分以上的学生占总人数的比例。在SPSS软件中, 以上两种“率”的计算可以通过频数分析功能得以实现。

(一) 总体“率”的计算

任务2:计算全体学生化学成绩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在SPSS数据窗口中, 选择【分析】/【描述统计】/【频率】菜单项, 出现“频率”对话框, 选中左边框中需要分析的变量“化学”, 点击, 使其进入“变量”空白框中 (如图3) ;单击右侧的【格式】按钮进入“频率:格式”对话框, 定义输出频数表的格式, 在排序方式中选中第二个“按值的升序排序”, 单击【继续】返回主对话框, 再击【确定】, SPSS结果窗口就会输出学生化学各分数的人数和各种百分数 (如图4) , 最后一列“累积百分比”代表该分数及以上的学生占总人数的比例, 即所要求的“率”, 从图可知, 90分所对应的累积百分比为“9.0%”, 即此次考试学生的优秀率, 同理, 读取60分所对应的累积百分比即可得到合格率。

(二) 样本“率”的计算

任务3:计算各班学生化学成绩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关于各班“率”的计算, 基本思路是:先通过拆分文件功能将其分为不同的班级, 然后再进行频数分析, 具体操作为:在SPSS窗口, 选择菜单【数据】/【拆分文件】, 在“分割文件”对话框中, 选中“按组织输出”单选框, 将“班级”变量通过选入“分组方式”框中 (如图5) , 单击【确定】, 数据窗口的右下角即出现“拆分条件班级”的字样 (如图6) , 表明文件正处于以班级为单位的被拆分状态。再重复任务1的操作, 即可得到各班“化学”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需要注意的是, 文件拆分一旦设定, 就将在后续的分析中一直有效, 而且会被储存, 直至重新定义拆分方式。因此, 拆分状态要及时取消, 方法为:在“分割文件”对话框中, 重新选择“分析所有个案, 不创建组”的单选框, 确定即可。

三、样本平均分的计算

任务4:计算各班“化学”的平均分

计算各班级样本的平均分方法众多, 最常见的思路和任务2类似——先将其拆成不同的班级, 然后, 执行常规的描述统计功能, 就可以得到各班的化学平均成绩, 前期的文献对此已有详细分析, [3]这里不再赘述。但这种方法需分两步进行, 不够简捷, 在SPSS软件中, 同时计算样本描述性统计量还有以下更简便的方法。

(一) 比较均值法

在SPSS窗口中, 选择【分析】/【比较均值】/【均值】菜单项, 在“均值”对话框中, 将需要计算的变量“化学”选入“因变量列表”空白框中, 分类变量“班级”选入下方的“自变量列表”框中 (如图7) ;单击右侧的【选项】按钮进入“均值:选项”对话框, 通过中间的箭头可以自主选择需要计算的统计量, “单元格统计量”框中默认的有个案数、均值和标准差, 单击【继续】返回, 再单击【确定】, 结果窗口就会输出各班的人数、化学平均分和标准差的表格。

(二) 个案汇总法

在SPSS窗口中, 选择【分析】/【报告】/【个案汇总】菜单, 在“摘要个案”对话框中, 将“化学”选入“变量”框中, “班级”选入“分组变量”框中, 并去掉“显示个案”前面的“√” (如图9) ;单击【统计量】按钮进入“摘要报告:统计量”对话框, 通过将“均值”选入“单元格统计量”框中, 单击【继续】返回, 单击【确定】, 结果窗口即输出各班的人数和化学平均分 (如图10) 。

(三) 分类汇总

Excel软件也有分类汇总功能, 但操作没有SPSS简单, 特别是同时对各样本进行汇总。在SPSS窗口中, 选择【数据】/【分类汇总】菜单, 在“汇总数据”对话框中, 将“班级”选入“分组变量”框中, “化学”选入“汇总变量”中, “变量摘要”框中立即出现“化学_mean=MEAN (化学) ”的函数等式 (如图11) , 表示将得到一个名为“化学 _mean”的新变量, 其值等于“化学”平均分, 教师也可通过点击下方的“函数”按钮修改汇总函数;勾选“个案数”, 并在后面的“名称框”中输入“各班人数”;最后, 在“保存”栏目中选中“创建只包含数据变量的新数据集”, 并输入数据集名“平均分”, 单击【确定】, 即出现一个名为“平均分”的新数据集, 其中, 包含班级、化学_mean和各班人数三个变量 (如图12) 。

以上三种途径都能快速得到各样本的平均分等描述性统计量,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操作方法。

四、分数段人数的统计

任务5:确定全体学生的化学成绩各分数段人数分布

平时统计成绩时, 教师还经常需要观测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分布, SPSS软件可以通过重新编码和频数分析两个操作完成该工作, [3]而在17.0版本中还可以用一项新的功能——“可视化离散”代替“重新编码”来实现。可视化离散过程用在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界面下, 使用标准差范围或其他间距方式将连续变量划分为若干组段, 直观易用, 具体操作如下。

执行【转换】/【可视离散化】菜单项之后, 将“化学”、“物理”选入“要离散的变量”对话框, 单击【继续】按钮, 系统就会对相应的变量进行数据扫描, 进入“可视化封装”对话框, 在“已扫描的变量列表”中选中“化学”, 对话框中立即出现学生化学成绩的最小值、最大值和分布直方图, 在“离散的变量”后面的框中输入新变量的名称“化学分段”, 在“网格”表的“值”一列中输入各分割点的值“90、80、70、60”, 直方图上就会看到相应的分割线, 大致显示该变量的分段情况。需要注意的是, “上端点”有两种选择, 这里选择“排除”, 表示不包含端点, 再点击【生成标签】按钮, 标签列就会自动填充 (如图13) 。单击【确定】, 弹出“封装规范将创建一个变量”的提示框, 再击【确定】, 数据窗口的最后一列就会出现“化学分段”的新变量。

分割点除了手动输入外, 一些满足特殊条件的分段 (如:等间距、等百分位等) 还可以通过输入条件自动实现:在图13中点击【生成分割点】按钮, 进入“生成分割点”页面, 如图14完成设置, 单击【确定】回到主对话框, 分割“值”一列就会自动生成。

此外, 对于多个变量的相同分段处理, 只需根据以上操作先设定一个变量 (如“化学”) , 然后利用图13左下侧的“复制块”框组, 将设定好的属性复制“到其他变量”, 在弹出的“从当前项复制块”对话框中选择目标变量 (如“物理”) , 单击【复制】, 就可以轻松实现多个变量的分段设定。

为完成任务5, 教师还需对“化学分段”执行频数分析操作, 具体过程如任务2, 结果如图15。当然, 如果要进行各班的分数段人数统计, 则只要先分割文件即可。

SPSS软件功能强大, 综合利用某些功能可以快速、高效地解决日常教学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为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便利。

摘要:SPSS软件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专业统计软件之一, 分布于医疗、银行和教育科研等多个领域。在教学工作中, 综合利用SPSS17.0软件能解决不少实际问题, 不仅能轻松得到总体和样本的优秀率、合格率, 快速计算各班的平均分等描述性统计量, 还能高效统计各分数段的人数, 为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便利。

关键词:SPSS软件,教学统计,描述统计

参考文献

[1]张文彤, 邝春伟编著.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11:1.

[2]竺丽英.Excel软件在成绩统计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 2008, (11) :45-46.

篇4:教学统计软件练习

【摘要】现代统计与传统统计相比,其对于先进的统计工具应用比较广泛,在高校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应用各种先进统计软件,全方面结合统计软件、统计理论与统计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统计学,更好地应用在实践中,从而提高高校统计学教学效果。本文就统计学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统计学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统计学教学与统计软件之间的融合,以期提高高校统计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统计学;统计软件;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4

在现代统计学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统计逐渐应用在各领域,新时期将会步入统计时代。在高校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大学生普遍存在惰性,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要充分结合统计软件、统计理论与统计方法,只有在统计学教学中融入统计软件,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的理论方法,提高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1.统计学发展的现状

高校统计学主要是与数据有关的一门学科,其主要是从数据中获取知识与信息,在分析、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有效的预测未来与推断对缘的本质。二十世纪前,国内统计学领域主要是经济统计、人口统计、社会统计与生命统计。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统计学也逐渐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统计学中逐渐出现决策科学、推断统计与统计预测,使统计和多分支的科学互相结合与渗透。

近几年来,统计普遍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哈斯利特曾说:统计方法应用非常普遍,在人们生活中,统计学影响巨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统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相关部门已经把统计学设立成一级的学科,经调整后统计学整合了应用经济学与统计学,同时在一级的学科下设置了风险管理、统计、生物卫生的统计与社会经济的统计等,可以授予经济学、物理学的学位[1]。 2.统计学教学中的问题

进行统计学的教学时,各层次教学的理论性都比较强,但实际应用却相对薄弱。目前统计学教学主要是介绍统计方法与经典理论,如果没有统计软件,统计思想、理论与方法介绍就难以进行实际应用。但由于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轻实用、重理论的现象,很多学生不能真正掌握与理解统计学精髓、方法,即便学生理解了教师讲授的知识,但是不会利用统计的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时,也就不能取得真实有效的结果,导致提取的知识与信息存在缺陷。

如:讲授极大似然的估计法过程中,其理论方式主要是通过似然方程求解来估计极大似然。在高校统计教学中的案例,一般属于似然方程的有解析解情形,但是实际应用时,大部分似然方程并不存在解析解。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用数值计算的方式来求取极大似然的估计,很多教学课程中并没有深入分析,这导致学生分析数据时,难以估算出具体的结果,从而致使极大似然理论方式不能得到真正的应用[2]。

近些年来,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这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统计学的应用发生巨大变化。目前计算机技术逐渐变成高校统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很多统计学教材中逐渐涉及到Excel与SAS等工具。然而,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软件实际操作环节还比较薄弱,很多学生遇到问题之后,不能有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或是不能合理的解释分析结果,导致统计学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3.统计学教学与统计软件融合

在高校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统计学的思想方式教学,加强学生对统计学理论的认识,将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适度的加入统计学软件,提高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还可以转换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極性。教师要充分结合统计结果总结、统计理论学习、数据分析、思想领悟与软件操作,转变重理论、轻实用的教学思想,充分培养大学生独立处理问题、自主分析数据的学习能力,从而真正掌握与理解统计学基本方法、理论与思想。

例如:描述统计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介绍统计学饼图、直方图与条形图绘制方式,这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据的理解,又可以通过统计软件直观、方便地表达数据特点,从而避免繁琐手工计算的过程[3]。因为统计学是一门比较复杂以及系统的学科,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的讲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切身体会统计学的奥妙。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进而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推动统计学知识的实践应用。

又如:进行多元统计的聚类分析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在理论的基础上详细介绍类和类、样本和样本之间的距离,同时在教学中讲授聚类分析步骤和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统计学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每一个操作流程,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在这种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真正掌握与理解聚分类方式,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具体、更直观的掌握与了解聚类分析思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统计学普遍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尤其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由于很多高校在统计学教学中,仅是简单讲解理论知识,导致大学生无法将统计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因此,在高校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也就是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融合统计软件,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高校统计学教学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圆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24(04):125-127.

[2]杨锐.基于统计学发展趋势的高校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5(10):102-102.

篇5:模块六教学统计软件交流分享

1、除了使用折线图,你还可以使用哪些类型的图来展示学生的成绩情况? 不同类型的图分别适合展示什么样的信息? 你是否已经总结出一些常用教学统计信息最适合的表达形态?

答:除了使用折线图,我经常使用的是柱形图、条形图。柱状图用来显示各项数据之间的多少比较。折线图常用来强调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条形图用来显示特定时间内各项数据的变化情况,或者比较各项数据之间的差别。它强调数据的比较,而淡化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使用图表统计信息主要是看自己需要展示什么信息,之所以常用折线图、柱形图、条形图就是在教学中会对学生的成绩做一下分析,而这些图表却能反应出学生成绩动态。实时对学生成绩进行监控,有益于对学生进行客观分析。

2、你用过哪些软件来做教学统计分析工作?谈谈你对它们的评价,以及你的推荐。

篇6:教学统计软件练习

一、填空题

1、正方体的各面分别写着数字1、2、3、4、5、6,掷一下正方体,使得“2”朝上的可能性是()。

2、口袋里有一个白球,一个红球和一个黑球,任意摸一个,有()种可能结果,分别是()

3、口袋里有2个黄球和一个红球,任意摸一个是黄球的概率是()

二、名词解释

4、平均数

5、中位数

6、众数

三、简答题

7、在小学进行统计与概率知识教学有什么意义?

8、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四、实践题

10、估计你们班所有同学一个月内丢弃多少个塑料袋,通过实际调查验证你的估计。

篇7:教学统计软件练习

课题:9 使用打字软件练习指法课时:1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了解打字软件的功能

2.掌握打字软件的使用方法

3.会使用打字软件练习自主打字

教学重点:1.初次使用金山打字“用户登录”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金山打字软件多种使用方法

课前准备:1.教材。

2.教学软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问:基准键是哪几个?分别对应哪个手指?

打字的正确姿势是什么呢,同学们做一做,复习巩固打字的姿势。

今天我们继续进行指法练习,不过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用《金山打字通》软件来练习,熟练了以后,我们还可以在里面玩游戏哦!

二、新授

进入“金山打字通”的主画面后,用鼠标选择一个项目中,然后选择弹出菜单中的某一项,就可以开始打字练习了。

三、学生练习

1.今天我们首先来练习比较容易的“键位练习”。(学生练习,教师练习指导纠正指法)

学生汇报成果(速度,准确率)。

2.启动打字游戏,玩游戏练指法

四、小结

篇8:统计软件SPSS教学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趣味教学,统计软件,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

统计是通过搜索、排序、分析数据等手段来推测研究对象的性质, 甚至可以预测未来的一个综合性的科学. 统计方法中用到了很多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 就目前而言, 统计方法几乎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统计学研究的数据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两种, 分别由多元统计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这两种统计方法来研究. SPSS作为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括相对于其他的统计软件来说, 最大的优势入门快, 也就是操作非常简单. 对于初学者, 完全利用菜单命令就能完成操作. 其对用户的计算机编程能力要求不高, 所以在金融研究、科研分析等领域内SPSS统计软件得到广泛应用. SPSS软件作为统计学系本科生主要的掌握软件之一, 许多院校的统计专业都开设了该课程, 将其作为培养学生统计软件应用能力的主要课程. 该课程是基于相关专业方法和思想之上的, 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都要求较高, 故难免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的兴趣和主动性. 目前, 越来越多的大中专院校开设统计学相关课程, 不过与其他基础课程比较起来, 统计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还稍逊了一点.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最低要求应是“有效教学”. 对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成果. 2011年, 高卓阐述了趣味教学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09年, 张林泉对SPSS软件在统计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等, 针对如何才能让学生更易、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的问题, 本文从趣味教学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一、构建SPSS趣味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是特殊的认知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主导, 教师除了讲解课本内容, 还要拓展课外相关联知识, 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或相关科技的关联性, 增加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从基本概念、 定义和定理出发, 以简单严谨的逻辑方式推演出所需要的结论. 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内容, 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 但是给学生甚至于一些专业课教师的感觉是枯燥的甚至是无用的. 这种课堂教学总结为“老师说, 学生听; 老师问, 学生答; 老师写, 学生记录”的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学生通过手机、网络等多媒体接收课程信息, 使得学生对于接收课程信息趋向于极度的丰富化, 学生追求新颖、趣味方面的需求非常强烈, 这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同时SPSS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课程, 我们更注重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认为难学且枯燥无味甚至怀疑所学知识在实际中无用武之地, 失去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课堂效当然不会好, 教学效率差. SPSS统计软件作为一门统计的专业课程, 学习兴趣同样重要. 一般情况下,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 所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刺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发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时间学列模型对实际案例的关注和探索, 让学生体会到SPSS在生活中的价值, 这一点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

二、SPSS趣味教学的实施初探

本节从趣味教学的角度出发, 对于在时间学列分析实际教学中开展趣味课堂给出几点见解. 在信息化的当代, 学生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获取课本中介绍的基本理论知识, 这对课堂教学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改善学生主动吸收课堂所授内容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种形式下, “趣味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 成为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不错的突破方式.

1. 实施SPSS趣味教学的基本要求

( 1) 明确教学内容. 趣味教学首先是教学, 授课教师要非常清楚哪些内容是基本知识点, 并且分清重点和难点, 这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 2)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心理. SPSS软件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应该先给学生介绍该课程主要内容及在实际中的用途, 了解学生学习需要所在, 注重学生的行为以及反馈, 教师好及时更新教学方法.

( 3) 了解课程前言, 贴近社会. 这一做法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本专业的整个体系, 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社会的联系, 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生可以胜任的工作,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 4) 将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趣味教学形式转化, 让课程内容有趣.

2. SPSS趣味教学的具体实践

在上述要求下, 我们可以通过案例法、建构法、开放式、 思辨式、启发式、情景式、讨论式、探究式、协作式等方法的有效整合, 灵活应用, 来实现SPSS趣味教学.

( 1) 案例法与开放式教学. 采用与学生实际密切相关案例教学, 让学生深刻体会所学内容在实际中的价值. 原有的SPSS软件课程中原始数据均是课本或实验中自带, 这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密切, 对此也就兴趣不大.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增加学生热情;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比如, 在讲授数据分组知识时, 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实际案例 ( 如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情况、学生对食堂满意度等) 采集数据.

( 2) 自主协作式教学. 将教学班学生分成学习. 针对特定的教学测试, 教师事先要求学生课余以小组形式完成, 并将小组内部分工工作进展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实践能力而且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 3) 讨论式和互动式教学: 利用网络科技的特点, 把课堂延生到课外. 建立SPSS软件QQ群或微信群, 提高师生互动.

三、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深刻的学习兴趣, 但如果完全采用了“兴趣教学法”也是不可行的. 所以应该在紧密围绕教学内容的同时, 将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趣味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 要积极探索和研究适合教育的新思想、新方法, 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 提升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气氛, 乐教乐学, 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振龙.时间序列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2]李红.浅谈提高统计学教学效果的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09X) :324-324.

[3]高卓.关于大学数学趣味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1 (15) :50—51.

篇9:教学统计软件练习

关键词:概率统计教学;数学软件;作用

【中图分类号】O21-4

一、概率统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概率统计教学的主要内容来看,这一部分的经典内容所占的比重很大,现在的内容所占比重很少,而且概率所占的比重明显高于统计。这些内容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数学教学的要求了。

从概率统计教学的重点以及效果来看,需要对计算技巧进行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理解、证明推理和应用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到结合范围狭窄的限制,学生缺少进行综合训练的机会,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中。

从概率统计的教学方法来看,数学教师注重的是讲解细致、全面和透彻。但是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数学教学课时有限,只能勉强完成基本内容的讲解,严重束缚了数学教师的思维[1]。例如,在讲解习题时,担心学生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就想把所有的题目类型和解题技巧灌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培养学生应用概率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致使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和实际的应用情况存在较大差距。

二、概率统计教学应用数学软件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西方的教育学家认为,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法则定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但在我国的数学教育中,只關注了基本概念和法则定理,没有对创造性解决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概率统计会随着专业的不同而出现细微的差别,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从整体来看,也只是适应当代人才培养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从内容上来看,它已经脱离了现代数学的范围,从教学方式和方法来看,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信息时代的主要工具,理论和实践存在脱节,没有真正发挥出概率统计的作用。导致了学生就数学论数学,学习与应用相脱离,这就要求对这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概率统计这门课程的要求[2]。

由此可见,传统的概率统计教学内容的陈旧与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概率统计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教学改革[3]。而在概率统计课程中引入数学软件,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参与课堂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结论,自主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数学软件在概率统计中的具体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相对较为乏味和枯燥,学生难以感性认识数学知识,教师在对概率统计知识进行讲授时,可以适当增加数学实验,让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和实践,得出合理的结论,激发学习趣味。

如在对概率的古典定义加以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相关问题加以思考:甲、乙两位棋手在棋艺方面相当,两人相遇于奖金为2000元的比赛中,赛局为五局三胜,在进行三局比赛后,棋手甲为一负两胜。现因故需要停止比赛,应该怎样公平分配2000元的比赛奖金?部分学生认为棋手甲胜了两局,则甲可获得奖金的2/3,棋手乙则获得1/3,但是这样的结果合理吗?一般在考虑应由什么来决定奖金的分配时,可以利用甲乙棋手分别获胜的概率来加以决定。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数学实验:以甲一负两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模拟两人后面的比赛,从而计算两人获得的奖金。两人棋艺相当,可以假定两人在下一局比赛中各具一般的胜负机会,利用数学软件中产生的随机函数0和1加以表示,其中0表示甲胜,1表示乙胜。同时连续模拟1000次,在模拟时可以让乙胜三局,并在此基础上对奖金进行分配,计算两人每次的平均奖金,则这是该棋手应的奖金。模拟结果表明并不是甲获得奖金的2/3,乙获得奖金的1/2,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利用古典概率的相关定义对该问题甲乙解决。

(二)有助于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在数学概率统计的学习中,很多数学概念和公式都比较抽象,只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知识,只能对这些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数学软件,设计有趣味性的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知识,既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4-5]。

以正态分布的学习为例,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会根据教材,告知学生,正态分布在概率统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最重要的分布。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会利用中心极限限定理论来对其具体内容进行说明。此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既然正态分布很重要,那么它的分布从何而来?” 虽然中心极限定理严格阐述了理由,但中心极限定理本身是抽象的,其证明要用到其他的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工具。所以很多学生学完概率统计都没有理解正态分布,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数学实验,正态分布和中心极限定理的教学理解上的难点将会得到突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概率统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涉及到多个领域。概率统计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概率统计的课程教学中应用数学软件,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利用数学软件来完成统计计算,做出准确的统计推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东海,彭丹.“概率统计”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5(13):135-136.

[2]敬成林,韩爱华.数学软件在概率统计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科技信息,2013,21(02):150+161.

[3]吕林燕,王学红.新课标下大学概率统计教学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15):78-79+82.

[4]黄晓梅,李建耀.引入数学实验的概率统计课程的两种教学模式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5(02):22+24.

篇10:统计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一个单位有职工8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6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320人,具有初级职称的200人,其余人员120人.为了解职工收入情况,决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40的样本.则从上述各层中依次抽取的人数分别是()

A.12,24,15,9B.9,12,12,7C.8,15,12,5D.8,16,10,6

2.某城市有学校700所.其中大学20所,中学200所,小学480所,现用分层抽样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70的样本,进行某项调查,则应抽取中学数为()

A.70B.20C.48D.

23.下列问题中,最适合用分层抽样方法抽样的是()

A.某电影院有32排座位,每排有40个座位,座位号是1~40.有一次报告会坐满了听众,报告会结束以后为听取意见,要留下32名听众进行座谈

B.从10台冰箱中抽出3台进行质量检查

C.某乡农田有山地8 000亩,丘陵12 000亩,平地24 000亩,洼地4 000亩,现抽取农田480亩估计全乡农田平均产量

D.从50个零件中抽取5个做质量检验

4.某学校有高一学生720人,现从高

一、高

二、高三这三个年级学生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80人进行英语水平测试.已知抽取的高一学生数是抽取的高二学生数、高三学生数的等差中项,且高二年级抽取40人,则该校高三学生人数是()

A.480B.640C.800D.960

5.某高中在校学生2 000人,高一年级与高二年级人数相同并都比高三年级多1人.为了响应“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学校举行了“元旦”跑步和登山比赛活动.每人都参加而且只参与了其中一项比赛,各年级参与比赛人数情况如下表:

其中a∶b∶c=2∶3∶5,全校参与登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为了了解学生对本次活动的5满意程度,从中抽取一个200人的样本进行调查,则高二年级参与跑步的学生中应抽取()

A.36人B.60人C.24人D.30人

6.某校共有学生2 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表,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二年级女生的机会是0.19,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64名学生,则应在三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A.24B.187.如果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x,方差为s2,则2x1+3,2x2+

3,„,2xn+3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x和sB.2x+3和4s2C.2x+3和s2D.2x+3和4s2+12s+9 8.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儿童的健康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某幼儿园对本园“大班”的100名儿童的体重作了测量,并根据所得数据画出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体重在18~20千克的儿童人数为()

A.15B.25C.30

D.7

5^

9.已知施肥量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 =4.75x+257,则施肥量x=30时,对产量y的估计值为()

A.398.5B.399.5C.400D.400.5

10.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为40和0.125,则n的值是()

A.640B.320C.240D.160

11.观察新生婴儿的体重,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新生婴儿的体重在[2 700,3 000)的频率为()

A.0.001B.0.01C.0.003 D.0.312.在某项体育比赛中,七位裁判为一选手打出的分数如下:

89 90 95 93 94 93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A.92,2B.92,2.8C.93,2D.93,2.8

二.填空题

13.某单位200名职工的年龄分布情况如图,现要从中抽取40名职工作样本.用系统抽样法,将全体职工随机按1~200编号,并按编号顺序平均分为40组(1~5号,6~10号,„,196~200号).若第5组抽出的号码为22,则第8组抽出的号码应是__________.若用分层抽样方法,则40岁以下年龄段应抽取________人.

14.某校有老师200人,男学生1 200人,女学生1 00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师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已知从女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80人,则n=________.15.某企业三月中旬生产A、B、C三种产品共3 000件,根据分层抽样的结果,该企业统计员制作了如下的统计表格:

A产品的样本容量比C产品的样本容量多10,根据以上信息,可得C产品的数量是________件.

16.某单位为了了解用电量y度与气温x℃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某4天的用电量与当天气温

.由表中数据得回归直线方程y =b x+a 中b =-2,据此预测当气温为5℃时,用电量的度数约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7.某一效益好的大型公司有员工3 000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中层干部、一般职员的比例为1∶2∶7.税务部门想了解公司员工的收入情况,要从中抽出容量为400的样本,则应采取何种抽样方法比较合适?

18.某中学高一女生共有450人,为了了解高一女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部分高一女生测量身高,所得数据整理后列出频率分布表如下:

(1)求出表中字母m、n(2)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估计该校高一女生身高在149.5~165.5 cm范围内有多少人?

19.甲、乙两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的若干次预赛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记录如下:

甲 82 81 79 78 95 88 93 84 乙 92 95 80 75 83 80 90 85(1)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

(2)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合适?请说明理由.

20.为了研究三月下旬的平均气温(x)与四月棉花害虫化蛹高峰日(y)的关系,某地区观察了2003年至2008年的情况,得到下面数据:

已知x27℃,试估计2010年四月化蛹高峰日为哪天?

21.农科院的专家为了了解新培育的甲、乙两种麦苗的长势情况,从甲、乙两种麦苗的试验田中各抽取6株麦苗测量麦苗的株高,数据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10,20; 乙:8,14,13,10,12,21.(1)在右面给出的方框内绘出所抽取的甲、乙两种麦苗株高的茎叶图;

(2)分别计算所抽取的甲、乙两种麦苗株高的平均数与方差,并由此判断甲、乙两种麦苗的长势情况.

22.从高三抽出5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由成绩得到如下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试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

上一篇:竞选班长作文素材下一篇:支部大会讨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