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性格行为影响孩子的一生

2024-08-09

母亲的性格行为影响孩子的一生(通用5篇)

篇1:母亲的性格行为影响孩子的一生

冷漠严酷型妈妈:容易养成孤独型孩子

妈妈表现:有些单亲妈妈,在情感上稍显冷漠。她也许本来就没想要孩子,或许潜意识中把孩子看作自己不幸的根源。这种妈妈很少抱孩子,对孩子非常严厉,有些冷酷型单亲妈妈缺乏良好的情感疏通渠道,处于孤独的抑郁状态,对孩子的反应也是冷漠相待。

孩子心态: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容易被塑造成孤独儿童。孤独儿童往往惧怕亲密接触,因为依恋妈妈的渴望经常落空,并由此认为:我没有需要。孤独儿童的内心里,可能隐藏着一个不真实的自我,看起来独立,实际上却是否定自我的需要。

成长的烦恼:孤独儿童通常性格冷漠甚至冷酷,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他们通常在事业上很成功,物质需求淡薄,独立并富于忍耐。然而,他们的婚姻生活通常充满曲折。常见的被配偶抱怨成冷血动物、冷酷无情的人,多半是孤独型人格。

家教EQ:孩子是非常需要爱和抚摩的,在国外,抚摩和拥抱甚至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重要手段,刻意孤立孩子,不与他进行身体接触安抚,于他于己,都说不过去。

控制型妈妈:容易养成回避型孩子

妈妈表现: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或者出于难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产生的怕遭到遗弃的恐惧,以及对孩子的过度依恋,有些单亲妈妈内心渴望完全掌控孩子的行为,而难以忍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

孩子心态:这样的情况特别容易产生距离儿童。他们不害怕亲近,但总是小心保持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他们允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扭到一边,不让妈妈亲。因为他们害怕过于亲近会使自己无法从妈妈的控制中逃脱。

成长的烦恼:距离儿童成人后,容易形成回避型人格。他们下意识地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长时间忙于工作,偏爱经常出差的工作,或总是埋头 看书、看报、看电视。他们需要自己的空间,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当配偶企图保待一种亲密状态,或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你 怎么没完没了?你要求得太多了。”

家教EQ: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你和孩子“相依为命”只是暂时的,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小爱人”,只会使自己和孩子都感到一种无形的束缚。

忽略型妈妈:容易养成追求型孩子

妈妈表现:有些妈妈因为忙,或许是性格使然,表现出缺乏耐心的一面,她们总想快点从教育孩子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所以,鼓励甚至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探索和独立。

孩子心态:幼儿独立尝试对世界的探索时,如果得不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就容易造成他对独立的恐惧。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讨好妈妈做出好孩子的样子,或找出各种借口来赢得妈妈的注意力。他们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害怕离开妈妈,需要不断反复地确证是否有人随时都在关心自己。

成长的烦恼:这样的孩子,成年后通常表现出追求型人格。他们害怕被抛弃,为了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总是力图取悦对方,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 事,成为“贤妻良母”或“五好丈夫”。但这种关系却可能使对方感到窒息,而自己也常常吃力不讨好,暗自伤心,感叹“活得太累”。

家教EQ:除了教,孩子仍是需要“养”的。帮助孩子建立正面的自信,需要妈妈足够的耐心,同样需要足够的时间,这点上似乎没有捷径可走。

矛盾多变型妈妈:容易养成依恋型孩子

妈妈表现:单亲妈妈一般都有经济上的压力,承担着繁忙的工作。对孩子依恋的需要,有时能满足,有时则迫于无奈忍痛“割爱”;加之重压下的妈妈,自己情绪也难以稳定,有时不免冷淡烦躁,有时对孩子又呵护有加。

孩子心态:这样的环境很难帮助孩子建立起稳定的安全感。潜意识里,他会认为,只有不断哭闹,才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爱和关注,并经常感到愉快、满足和愤怒、伤心交替出现,不由地对妈妈形成爱恨并存的矛盾情感。

成长的烦恼:这些孩子成人后,一旦进入亲密关系,依恋倾向就会明显表现出来: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往往要求对方时时刻刻关注自己,难以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他们习惯性地使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迫使异性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强烈的不安全感使他们心生嫉妒和猜疑, 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都无法真正地信任对方。

家教EQ:日常生活里,刻意避免这种自相矛盾的不稳定的情感和情绪表达,在言语和行为上给予肯定,让他知道,不管妈妈怎么忙,他都始终如一地拥有妈妈的爱。

因此,妈妈应该知道自己性格的弱点,而从抚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避免让宝宝受到影响,采取扬长避短的措施。多向有经验的人士学习。

篇2:母亲对孩子人格的影响

生命伊始之时, 孩子如何形成自我的概念, 如何分辨是我的和不是我的, 这些都是人格中最基本的命题。

相比于其他动物的幼仔, 孩子出生的时候显得极其的无力。此时, 孩子的身体和神经系统都不完善, 因此还不能具备对自己的整体感知能力, 常常将自己和环境混在一起。孩子在8个月的时候出现了认人, 认生, 表示这个时候孩子已经能够将母亲和其他人做出区分。拉康认为, 在大约6-8个月中的某一个神秘时刻, 婴儿会进入镜子阶段, 在镜子阶段中的那一时刻, 婴儿在镜中看到自己。他看到自己的影像, 然后回头看其他真实的人, 通常是母亲, 然后再去审视镜中自己的影像。从这个神秘的时刻起, 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整体来想象, 同时, 把他人 (包括母亲) 也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来感知。即, 婴儿在镜子阶段同时认出了母亲和自己。

温尼科特认为孩子自我的形成, 心理碎片的整合和母亲对孩子细心的照料有关。温尼科特将母亲对孩子的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称之为扶持 (holding) 。扶持包括整天整体常规的照顾, 特别是对婴儿的身体扶持, 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扶持可以促进整合, 她把婴儿成为一个单元或单元本身, 一个生活在它整个身体中的全人。可以看出在温尼科特看来母亲的绝对的好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霍大同教授同意拉康所认为的在镜子阶段之前, 孩子只能知觉到局部并不能形成整体的自我。但不同的是, 拉康认为是镜像将分散的肢体统合起来的。在霍大同教授看来, 拉康所说的镜像可能对自我的形成中并不是那么的不可或缺。镜子这个光学仪器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它也仅仅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不能说人类直到有了一面镜子才形成了自我的完整性。霍大同进一步指出孩子形成自我认识后, 这种对自我的认识促使人类想要了解自己才会去制造镜子这个光学仪器来映照自己。通过镜像, 人类从外部看到整体的自己于是更加确认自我的完整性, 并通过镜像加强了自我整体性的认识。拉康一直强调在自我的形成中视觉所起的关键作用, 但是我们除了视觉还有听觉, 嗅觉, 触觉。霍教授认为孩子对母亲的质感是孩子获得自己整体感的主要来源。婴儿从子宫羊水的环境到空气的环境, 佛洛依德认为是一种收缩, 得到痛觉。剪断脐带, 孩子找到两种环境的一致性 (听到母亲的心跳, 呼吸) 同时获得了对母亲的触觉。孩子对母亲的质感 (燥热—冰凉, 柔软—坚硬, 细腻—粗糙) 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态度的不同而不同。孩子对母亲质感的体会是孩子获得自己整体感的主要来源, 孩子体会到母亲怎样的质感也代表着长大后孩子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二、完整的人格结构

温尼科特特别强调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足够好的母亲。这个好母亲应该根据孩子所处的特殊阶段作出积极地调适, 一边充分满足孩子。于此相反, 拉康则提出母亲必须足够坏, 以挫伤孩子才能迫使孩子进入符号界。霍大同教授对此有更加合理的解释:为了使孩子形成完整、稳定的结构, 孩子必须既知觉到一个好母亲, 同时还应改知觉到一个坏母亲, 以使两者制衡。一味的单纯强调好母亲或者坏母亲都不利于孩子形成更能适应环境的结构。我们的人格结构不是具象之间的组合, 而是理想像之间的组合, 理想像组织了具体像。在想象像中, 通过正具象构造完美的正理想象, 即将好妈妈理想化为一个十全十美的好妈妈—圣母。通过负具象构造极坏的负理想象, 即将坏妈妈理想化为一个十恶不赦的恶毒的母亲—巫婆。极化的好妈妈构成主体理想像的上阈限, 极化的坏妈妈构成下阈限。上、下阈限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距离, 越宽的想象域范围才能够纳入更多的具体像。在温尼科特强调的足够好的母亲中, 母具象的上阈限很高, 下阈限也很高, 包含的范围就很狭窄。同样, 在拉康所指出的足够坏的母亲具象里, 因为上阈限和下阈限都很低所以其中包含的范围也很狭窄。在这两种情况之下, 由具象所构成的理想像的阈限也就相应的变得很狭窄。

当理想域狭窄并集中于圣母一段, 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一个错误的具象时 (即在狭窄具象母之外的母亲的具象) , 那么这个错具象无法被纳入到里想象中被排斥到其他结构中去, 要么进入到了理想像之中但是却因此其而破坏了原有的结构。反之, 当理想像集中于坏母亲一段, 则会出现太多的坏母亲理想像而无法组织成为结构。由此看来要想有一个健康, 包含广泛的理想像结构, 就必须要有一个相对较宽广的理想像的范围。即母亲既要足够的好, 也要有挫伤孩子的时候, 让由具象所极化的理想像之间相互制衡 (极好的圣母—极坏的巫婆) 以去极化。如果去掉制衡, 则是一种妄想, 造成结构的破坏乃至崩溃。

三、母—子人格结构传递

人格结构传递的工作是一个无意识水平的工作。孩子在形成想象我的轮廓之前, 会有一个认同, 将母亲的部分特征转换为自己的特征。孩子和母亲需要一个周期的吐纳关系。母亲在场太多则孩子总是面对的是外部信息的输入, 没有时间和空间去处理太多的外部信息, 因此是杂乱没有秩序的, 这就会造成结构的不稳定。而要是母亲太不在场, 则就会造成没有足够的信息进入, 孩子同样无法形成稳定的结构。

孩子从一个循名不责实的状态向一个循名责实状态转变, 从生下来就不知道“娃娃”, 事前不能预想, 时候也不能判断。但是母亲则相反, 因为她是知道“妈妈”后才做妈妈的。“妈妈”可能是她自己的妈妈, 也可能是广义的母亲或者母亲的榜样。母亲与女儿的人格结构传递时最基本的传递, 因为母亲过去就是孩子。在临床上, 如果对童年肯定, 接受自己母亲给予的东西则接受翻转, 这时候是一种人格的顺向传递, 是较良好的状态。如果对童年否认则拒绝翻转, 这时候母亲不在母亲位置上, 作为母亲不认同自己, 或者自己的母亲, 不喜欢看到那些传递到自己孩子身上的自己母亲的特征, 造成对立的人格翻转。母亲不在母亲位置上还有一种情况, 母亲在青春期没有完成人格的反转, 仍然处在孩子的位置上。比如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 年轻的父母没有完成人格的反转, 虽然在生物上处于母亲的位置, 但是符号母亲不在场, 还处在孩子的位置上。现代女性所面对的工作的位置和母亲的位置的冲突, 以及女人的位置和母亲位置的冲突都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母亲不在母亲位置上。

纵向的母到子的人格结构的传递是无意识过程。先是母亲纵向的体系:母亲—女儿—母亲—女儿为基础, 其次才是一个父亲的纵向的链条:父亲—女儿。以纵向的无意识传递为基础, 人格的传递还是会受到横向的一时的修改和调节。例如母亲从其他母亲, 或者社会的新闻传媒中学到什么是好母亲, 怎样做好母亲, 从而修改, 调节了原有的纵向的人格传递。当代社会, 各种信息扑面而来, 这种信息的过度膨胀, 可能会给纵向的人格传递造成破坏。

摘要:本为在讨论拉康和温尼科特关于母子关系理论的基础上, 阐述了中国精神分析家霍大同教授对于中国母子人格结构传递的理论, 进而理解母子互动中孩子人格的建立。

关键词:人格传递,镜像阶段

参考文献

[1]马元龙.雅克拉康, 语言维度的精神分析[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6.

篇3:母亲参加体育活动对孩子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该文主要运用访谈法就母亲参加体育活动对孩子有什么影响这一问题,对30人进行了访谈,访谈对象要求本人(被访谈母亲)或母亲(被访谈孩子)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母亲和孩子各15人,其中孩子又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5人。此外,还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对相关内容进行查阅。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 . 1 母亲对孩子的特殊影响力

母亲与孩子之间有着强烈的感知,每一个孩子与母亲都是心灵相通的,母亲总能准确的知道孩子的需要并给与适当的帮助,而孩子对母亲的言行举止有着敏锐的洞察力。生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母子感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灵感应。目前医学界认为,母子感通大约在出生前三个月就已形成。在母子精神交流频繁时期,即出生后数日内,特别是出生后的数小时内最终建立。[2]科学证明,这种始建于胎儿晚期的母子感通,并不是自发产生的。在感通上,母亲处于主动地位,只有母亲爱抚胎儿、理解胎儿,才能不使胎儿产生精神上的障碍,帮助胎儿建立最初的安全感跟信任感。母子感通是维护孩子与世界联系的一条精神脐带。它是摇篮里建立起来的感应频道,是子女成长的心理支撑,是人生依赖的感情基础,是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根本。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母亲的含义是影响!”母亲不仅是孩子教育的启蒙者,更是孩子人生道路的领路人,母亲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人从小到大,只要母亲伴随着他的成长里程,母亲的一切,包括母亲的形象、母亲的做人原则、母亲的思想等等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孩子长大后身上会有母亲的一些特质。教育家、社会心理学家,中国第一个母亲研究所创办人王东华先生在他的杰作《发现母亲》中这样阐述:在孩子的成长上,母亲的作用要在90%以上,一个瞽母胜过一打特级教师。女人的名字叫母亲,母亲的手是摇摇篮的手,推动世界的手是推动摇篮的手。[3]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母亲在孩子成长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2 . 2 孩子视角下母亲参加体育活动对自己的影响

2.2.1 母亲参加体育活动对小学生的影响

通过访谈发现,有2名小学生认为妈妈参加体育活动对自己没有影响,一人认为作业太多,没有跟妈妈一起运动过,没有影响,另一人不知道有什么影响。而有3名小学生认为妈妈参加体育活动对自己有积极的影响,他们认为,妈妈参加体育活动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生活上的好榜样,一位学生说,妈妈参加体育运动就很少打麻将了,不会再输那么多钱;还有同学说妈妈转呼啦圈时自己也跟着转,可以带着自己锻炼身体,培养兴趣,还能学到一些运动技能,感到很开心。通过对小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妈妈参加体育活动对孩子影响的认识停留在一些直观的表象上面,而对于一些深层次的像意志品质、性格等方面的影响,他们有时不会很准确的感受到,即使有深层次的影响他们自己可能浑然不知也无法表达这种影响,但是他们知道妈妈参加体育活动对他们来说是好事,他们很开心。

2.2.2 母亲参加体育活动对初中生的影响

对初中生的访谈中,只有一人认为妈妈参加体育活动对自己没有影响,妈妈经常与其他大人一起运动,并且运动中习惯与大人们进行社交,孩子在运动水平上跟妈妈相差甚远,在运动中的沟通中孩子没有参与的机会。有4名初中生认为妈妈参加体育活动对自己有积极的影响,并且他们都是与母亲一起运动,提高了运动兴趣,锻炼了身体,受到妈妈的夸奖和鼓励,很开心,增强了自信心,能够大胆挑战,有自豪感,并且运动中更加愿意与人交流,性格越来越开朗,整个人都觉得活泼热情有活力。这一阶段的孩子处于叛逆期,身心都非常敏感,妈妈更应该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我认为妈妈与孩子一起运动的过程中,妈妈对孩子应该有一个带动、鼓励和引导的作用,这样子双方在运动中都会感受到成功和喜悦,妈妈看到孩子的进步会很开心,并且会有通过体育来教育孩子的成就感。孩子都需要妈妈的关心和陪伴,这一时期与孩子一起运动可以增进双方的感情,减轻孩子的叛逆心理,为孩子塑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身心。

2.2.3 母亲参加体育活动对高中生的影响

高中生普遍认为妈妈参加体育运动对自己有着积极的影响。他们认为,与妈妈一起运动缓解了学习压力,放松了身心,锻炼了身体,并且有了跟妈妈相处的时间,加强了沟通,拉近了关系。有的高中生以前不喜欢运动的,在妈妈的带动下开始锻炼身体,并且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高中生面临着高考,学习压力更大,此时的他们更需要通过体育活动来放松身心。很多高中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增加了跟母亲的交流沟通,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的任何事,身负压力的他们有了倾诉的对象和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人,更加有利于他们缓解压力。运动过后神清气爽,他们的头脑更加灵活,思维更加清晰,有利于他们提高成绩。可见妈妈参加体育运动对高中生来说作用非常大,不管是妈妈与孩子一起运动还是单独运动,对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都有帮助。

2 . 3 母亲视角下自己参加体育活动对孩子的影响

对15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母亲进行访谈发现,母亲参加体育活动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为孩子树立榜样,使孩子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了锻炼意识,养成了锻炼习惯。他们认为身教重于言传,自己参加体育活动,为孩子树立了榜样,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喜欢体育活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体现。体育运动可以使人精神焕发、心情愉悦、乐观开朗、善于交际,有这样阳光向上的妈妈,孩子自然会受到妈妈的影响,向妈妈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体育运动对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人们很享受那种运动过后的轻松愉悦,一旦接触便会爱上它,从此养成习惯,并且这种意识也会潜藏在脑海里,使体育运动成为生活必需的一个部分,进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不断的保持身体健康。有妈妈说,这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其次,妈妈参加体育活动对孩子影响比较大的是培养孩子优良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共同的兴趣、增进了双方感情。在运动的过程中,孩子不免会叫苦叫累,或者遇到一些运动技能方面的困难,这时就需要妈妈的支持与鼓励,在妈妈的帮助下孩子渡过难关,便会心情愉悦、信心大增,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懂得了坚持、培养了毅力,在以后的生活中便会不畏困难勇往直前,是孩子更加坚强自信。妈妈与孩子进行同样的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从而增加了一个沟通话题,一起运动也增加了母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使彼此更加贴近。孩子与母亲一起做同样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幸福的。

最后,仍然有妈妈认为自己参加体育活动丝毫影响不了孩子。即使是妈妈带着孩子一起运动,结果也是妈妈运动,孩子休息,导致妈妈都快放弃运动了,有人认为这种影响与遗传有关,如果孩子天生有运动细胞,那么自己就会主动接触,如果天生没有的话,即使母亲在后天通过自己的努力爱上体育活动,对孩子的影响也会很小。但是我认为,体育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孩子不喜欢的原因,仍然在于母亲,可能是母亲的引导方式不对,也可能是母亲其他方面没有做好,是孩子对母亲失去了崇拜感等等,原因有很多,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孩子不好应从父母身上找原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母亲参加体育活动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对小学生来说,妈妈是一个模范和榜样,他们会将妈妈的行为看在眼里并加以学习;对初中生而言,妈妈参加体育活动更有利于他们塑造良好的身心,顺利的度过生长发育的敏感期;而对高中生来说便是增加沟通、缓解压力和提高成绩。

(2)母亲采用正确的方式带动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对母亲和孩子都有促进作用。不仅孩子需要母亲的赞美、支持与鼓励,母亲也需要孩子的赞美、鼓励与监督,孩子会因自己的努力而骄傲,母亲也会因自己优秀的教育结果而感到欣慰,这种状态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母亲与孩子更加热爱运动并且享受运动带给他们的喜悦。

(3)母亲参加体育活动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健康生活的榜样。这种健康生活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开朗的性格。母亲喜欢体育活动孩子也会喜欢,母亲身上积极阳光的东西孩子也都会学习,有这样的妈妈孩子很幸福。

(4)母亲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孩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母亲锻炼带动孩子也一起锻炼,当锻炼成为一种习惯,锻炼意识也就自然存在,终身锻炼,终身健康,这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5)母亲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锻炼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孩子在母亲的鼓励下不畏困难,坚持到底,挑战自我,增强了自信,意志力更加坚强。

(6)母亲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拉近亲子关系,提升孩子幸福指数。在运动中妈妈与孩子相互交流,亲密接触,彼此更加了解,孩子更能感受到妈妈的爱,跟妈妈一起运动孩子更加开心幸福。

3.2 建议

(1)母亲应重视自己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并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了解不同阶段孩子的身心特点,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进行体育活动,并在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希望学校和社区为亲子活动创造条件,多多举办有关亲子活动的专题讲座,提供知识和技术指导,并定期开展相应的活动。

(3)希望体育工作者做好宣传和指导工作,让人们在思想上加深对母亲参加体育活动对孩子重要作用的认识,使人们科学的进行体育活动。

(4)希望社会加强对亲子活动的科学研究,设计并推广易于开展、趣味丰富并且有良好教育意义的活动让母亲和孩子参加。

摘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母亲参加体育活动对孩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查阅了母亲对孩子特殊影响力的相关内容,对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母亲和孩子进行了访谈,并分别从孩子的视角和母亲的视角对访谈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如下:母亲参加体育活动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母亲采用正确的方式带动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对母亲和孩子都有促进作用;母亲参加体育活动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健康生活的榜样,有利于孩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有利于锻炼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利于拉近亲子关系,提升孩子幸福指数。

篇4:家庭氛围决定孩子的性格

1.家庭氛围应该轻松、温馨、民主、自由, 不要专制、蛮横、高压、独裁。想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的家长请注意:如果你在孩子面前强势, 孩子就会形成服从型的性格;如果你在家里是一头狮子, 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一只绵羊;当你盛年, 孩子会崇拜你的智力、见识, 甚至是体力;但当你暮年衰弱, 而孩子强盛之后, 他很可能会反抗你、抛弃你;你要孩子必须听你的, 就意味着你给孩子画了一个框, 以后无论孩子怎么发展, 都不会比这个框更大, 而一个人最应该追求的, 不正是人生的可能性吗?

2.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平等的, 都有自己的尊严。很多父母认为“小屁孩”什么都不懂, 不能给他太多尊重, 否则, 孩子会养成桀骜不驯的性格, 会不好管教, 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误区。当你充分尊重孩子的时候, 恰恰是赢得孩子真正尊重的开始。不要以为孩子看不见、听不到, 你的这些一言一行, 都深深地镌刻在孩子的心中了。不要以为你看到的就是孩子的真实面貌———当孩子走出你的“势力范围”, 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 你试着悄悄观察一下, 那才是孩子的真实性格———而这个性格, 很多时候都是从你那里拷贝来的。

3.尊重孩子的性格差异, 尊重科学的成长规律, 营造良好的环境。无数教育实践证明,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 如果有生动、充满活力、令人愉快的体验, 最容易学会、最容易记住。那么, 我们为什么还要盯着孩子的作业本, 一道题没做对就大吼大叫、施以重压呢?这样的环境下, 孩子的性格养成、学习能力怎能有良性发展呢?所以, 家长要做的, 不是陪孩子写作业, 而是陪孩子玩游戏;不是训斥孩子不听话, 而是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是撕碎孩子的考卷, 而是陪孩子阅读;不是逼孩子成才, 而是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篇5:母亲的性格行为影响孩子的一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00 例2012 年7 月‐2014 年7 月在该院就诊并确诊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母亲作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患儿系母亲亲生。②患儿均符合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③患儿于母亲共同生活。③年龄24~45 岁, 接受过教育且具备监护能力, 排除精神病、情绪障碍及其他神经性疾病。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100 例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儿童母亲作为对照组, 两组年龄、经济状况、教育程度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基本情况调查采用自编的一般状况调查表调查母亲年龄、婚姻、身体、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孩子年龄、残疾原因及残疾程度等基本情况。

1.2.2 抑郁、焦虑症状评价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评价受访对象抑郁、焦虑症状。得分≤16 分为有焦虑抑郁症状, 17~19 分为可能有焦虑抑郁症状, ≥ 20 分为有抑郁症状。得分越高, 症状越严重。

1.2.3 与家庭环境的关系评价应用家庭环境量表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 FESCV) 评价患儿、患儿母亲与家庭环境的关系。量表由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等10 个因子组成, 每个因子得分越低, 说明表现越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 X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情况

资料显示观察组计算SAS、SDS得分分别为 (47.30±7.82) 分、 (39.32±8.17) 分; 对照组SAS、SDS得分则分别是 (15.44±9.21) 分和 (16.28±10.02) 分, 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提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母亲均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症状。

2.2 两组FES-CV评分比较

经统计, 观察组FES-CV包含的10 个因子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得分分别为 (5.82±2.07) 分、 (5.32±2.14) 分、 (3.13±1.57) 分、 (5.73±1.43) 分、 (5.86±2.01) 分、 (3.52±2.12) 分、 (3.85±2.32) 分、 (4.15±1.27) 分、 (6.11±1.58) 分、 (3.36±2.32) 分;对照组则分别为 (7.32±2.27) 分、 (5.89±2.36) 分、 (3.36±1.35) 分、 (5.71±1.50) 分、 (6.40±2.22) 分、 (3.52±2.12) 分、 (4.05±2.48) 分、 (4.35±1.26) 分、 (6.54±1.60) 分、 (3.71±2.20) 分。两组除独立性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 (P >0.05) , 其余9 个因子均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小儿精神发育迟滞会恶化为异于正常儿童的认知、行为及社会障碍, 且短期内难以治愈, 康复期长, 往往给患儿父母造成明显的心理应激和精神压力。由于精神迟滞发育康复期漫长, 且预后普遍差, 使患者错过发育关键期, 患儿父母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精力、体力和时间, 以及来自于外界的社会压力, 因此精神压力会恶化成心理疾病, 给家庭蒙上阴影。

本组资料显示,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母亲抑郁 (ADS) 和焦虑 (SAS) 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母亲 (P <0.05) , 说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母亲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这与大量的研究结果趋于一致[2]。而母亲心理问题容易蔓延成家庭问题, 久而久之形成不健康的家庭环境, 反过来会对患儿康复训练产生不利影响, 形成恶性循环。心理学家认为[3], 健康的家庭基础是健全的家庭结构, 即领导- 组织及权利分配- 成员角色明确- 有效的焦虑- 感情支持等。家庭家庭应有强烈的家庭认同感, 有着共同的生活重心, 能随着家庭内部变化而随时调整, 始终确保家庭稳定。家庭结构失衡会影响到内部成员心理状态。从调查来看, 当孩子被确诊为精神发育迟滞初期, 大部分家庭是趋于团结一致, 认同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孩子病情未见好转, 智力低下反应日趋明显, 康复希望日趋渺茫时, 许多家庭开始裂变, 内部结构失衡, 表现出消极负面情绪, 家庭的正向作用消失。从具体的个体性格层面来看, 一项针对有发育障碍的患儿母亲群体的调查发现, 出生发育障碍患儿的母亲普遍存在性格异于正常人群的表现, 较正常儿童母亲表现出更明显的焦躁、消极、偏执、狂躁甚至极端等, 这些负性的性格会转化为相应的认知行为和肢体行为[4]。进一步推及到家庭, 其所在家庭环境普遍处于不健康状态, 存在诸多的家庭问题。笔者认为, 原因是这类群体的性格缺陷会导致家庭内部沟通不畅通, 甚至停滞, 以至于无法形成良性互动的内部情感及交流模式。基于此, 本研究选用家庭环境量表 (FES-CV) 来评估家庭环境与患儿母亲的内在关系。本组资料显示, FES-CV10个因子中, 除独立性外, 其余9 个因子观察组得分均少于对照组 (P <0.05) , 说明家庭环境因素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母亲心理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子中的知识性、娱乐性、情感表达等均与内部情感、交流模式有关。从这个角度上说, 从家庭系统支持和心理干预层面加强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目前性格进行引导, 形成积极、正向情绪, 或许对孩子的康复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秋, 苑静进, 张嘉默.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母亲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 13 (7) :675-676.

[2]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2010:318-320.

[3]张奕, 易春丽.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父母抑郁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 19 (6) :776-777.

上一篇:感动校园十大学生人物下一篇:医院营销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