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学生作文

2024-08-12

生存的学生作文(共8篇)

篇1:生存的学生作文

有关生存的作文:生存方式

记得上初中那会,学校的操场上时常会出现一位老太太手提破袋子,蹒跚而走,时不时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屑,空瓶子……我当时就想,老人太可怜了,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却如此辛苦生活,等我长大挣钱了,一定要养一群像她这么样的老人。

现在,我已经工作很久了,儿时看似幼稚的想法早已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有一天,突然看到一位大爷在我们站垃圾桶里边翻着寻着,老人似乎眼神不太好,脸几乎都凑到了垃圾桶里,而他却好像一点都闻不到刺鼻的嗖臭,也不在乎腐败食物上爬满的苍蝇和寄生虫,只有发现垃圾堆里的食物时眼睛才挣得大大的,让我不由的想起那远在家乡的老人。

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一群弱势群体,也许这就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年迈之际他们为了维持生活,依靠自己仅残存的一点点体力弯腰捡起生活的.食粮!哪怕子女再富有,他们不愿意连累儿女儿女的负担,更不愿意用子女一分钱,倔强的独立生活,是多令人敬佩啊。

而有的老人,确是由于子女不管不问,导致了老人在炎热的夏天感受不到儿女的绿荫,而热死在垃圾桶里,成为蛆虫和苍蝇的“美食”,同样是为了不连累儿女,同样是出于爱,前者的爱是让人敬佩,后者却是让人心寒。我们身为儿女,扪心自问,以孝为先的传统美德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父母理解我们,溺爱我们,哪怕受再大的委屈,选择独立的生活方式,而我们呢?看到这样的画面还能休闲的坐在小车里或者阴凉处泡茶、听音乐吗?

在物价飞涨的今天,穷人更穷,我们年轻,为了钱权可以四处奔波,可是这些人群呢?所有的生活精彩光环已经悄然消失,剩下的就是无尽的牵挂和爱。父母的生活方式也许我们改变不了,但至少在他们年迈之际多给予他们一点关心!没事常回家看看!不要总是电话里说着,“妈,想吃啥给你买,想要啥我给你买。”可就是不见你回家的影子,更别说给家里生活补给点钱,父母年纪大了,生活来源也几乎越来越有限,我们总该给家里一点买菜钱吧,可是我们有些人只有在钱花光了时才想起回家,而且还理直气壮的说“妈,我没钱了!”听的我都想扇你一巴掌。

生活方式的不同,生活就有了不一样的色彩,年轻的我们啊,真的就是缺失了道德生活方式吗?看看亲人吧,看看老人吧!

篇2:生存的学生作文

我不得不说。

我们这一代很放纵。

生存离我们貌似很远,就像太阳到地球一样,我们的字典里确乎有生存这个词,但就像太阳一样。看得见却摸不到——也许未来可以,但现在不行。

我们的父母和亲朋好友,就像大气层一样保护着我们,大气层阻挡了大部分阳光,所以我们在温室里“茁壮”成长。

生存是一个严厉的词。

生存没有彩排。

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一个不小心就会犯错。于是我们就只能说我们活着,但这不表示我们会生存。

生存这个词是这个年代的.药——药是苦的。

我们不愿吃苦,即使良药苦口。

我们爱吃糖,尽管糖会坏牙。

生存的反面就是糖,这种糖有很多,但并不是你想象中的水果糖、奶糖,而是别的什么的,一些特殊的糖——一种有着漂亮外衣,充满诱惑的糖——就像白雪公主的另一半苹果一样。

我们爱吃糖。

我们不爱吃药,因为药苦,所以我们不爱生存。

可以说我们这一代如果还是爱吃糖,把药丢在一边的话,我们便不会生存——虽然我们活着。

篇3:高校亟需加强对学生的生存教育

一、生存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生存就是活着、活下去的意思。生存能力,是指一个人为了保存和发展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条件进行适应、利用、斗争、创造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生存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的但又是最重要的能力。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生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称之为“生存教育”。生存教育也叫“学会生存”,英语叫learning to be。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在全球教育基础会议上提出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主题报告,指出:”教育的使命,正是为了准备未来”,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学会生存”。1996年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个著名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提出了终身学习的任务。这四大支柱中的核心就是学会生存,它是教育追求的目标。

二、大学生生存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集体生存意识的欠缺,使得生存教育具有紧迫性

陈爱生,王汉定的《大学生生存教育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一文对南昌航院的大学生生存教育进行了抽样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对应对突发意外事件或危险缺乏必要的常识和能力调查中,学生在回答“你觉得下列哪种灭火器不能用来扑灭油类火灾”时,有86.4%的选择不能用“水剂”,13.6%的同学认为“二氧化碳粉剂”和“泡沫”也不能用(表1)。在回答“急救电话”是什么时,有90.1%回答是“120”,而回答是“110、119、114”的竟有9.9%。在回答“当遇到危机情况你习惯于怎么做”时,81.1%的同学是“靠自己”,5%的同学是“逃避”,13.9%的同学是求助他人。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还有10%左右的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在自卫能力上还有些脆弱,逃生的本领不大。

调查中,当问到大学生“是否接受过安全教育?”时,回答家庭“偶尔”或“从未”对大学生进行过教育的占56.1%,回答学生班级从未开展以“生存教育”为主题教育活动的占90.7%,有92.7%的学生自己也很少或从未看过有关野外生存和安全教育的书籍。在回答“学校是否有必要开设与安全教育有关的课程和开展自救演习”时,竟有27.8%到51.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没必要”或“只要偶尔在一些多灾害地区开展。”这些情况,一方面说明对生存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对生存问题的轻视与无知。

意识的集体欠缺,大学生在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面前惊惶失措。作为危机直接承受者的学生,其危机应对的素质与能力比较欠缺,这就使得大学生的生存教育具有了紧迫性。

(二)生存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

《学会生存》报告公布后,立即在世界上引起巨大反响,其主张被许多教育部门采纳,大部分观点得到教育专家的普遍认同,成为20世纪下半叶具有指导性质和广泛影响的纲领性“教育文献。英、美、法等国把生存教育纳人学校教育范畴,大力推行。在我国,也得到了许多人的高度评价,认为它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实施途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是增强个人及国家竞争力的手段,是社会发展和个体社会化对人类自身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

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在接受高层次教育并具有巨大发展潜能,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高等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在大学生学好各门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因此,大学生的生存教育体现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培养大学生的生存意识,要以大学生具备正确的公共危机处置态度和较强的危机应对能力为基础。大学生作为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受教者,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思想心理素质,这一素质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大学生公共危机应对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公共危机应对的思想心理素质和能力,丰富了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公共危机应对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进行生存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生存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薛澜教授就指出应当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以及公务员队伍中开展系统化的危机应对素质教育课程,增加教育内容,适时进行危机应对情景训练,增强他们的危机应对意识与能力。

高校将生存教育载入课程目标之中,在进行生存教育分时候,要注意学科的横向联系。将公民教育、健康教育、职业安全教育、消费者教育、环境教育等与生存教育一起,制定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面向社会的、整合的生存教育。如开展有关生存应对的研究性学习,以生存教育为内容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和社首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不断强化危机意识。

高校还可以通过选修课、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科学、灾害科学、安全科学和危机管理的有关知识,在“两课”教学中也要引入危机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灌输“和谐”思想,鼓励学生从以往的个人危机和社会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学会防范和应对,从素质和技能上强化危机教育。

将生存教育纳入校园文化体系。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规范和谐的校园氛围是帮助学生应对危机的关键。在汶川地震后,各个高校充分发挥了群团组织和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不仅进行了募捐活动,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入手,开展疫病知识展览,举办地震灾害知识竞赛,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组织志愿服务等。危机教育将以日常教育的形式出现,就更需要借助大学特有的文化生活,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实施潜移默化的指导。

(二)注重危机意识和危机心理的培养

首先是危机意识的培养。“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社会中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是客观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

要培养学生的危机心理。广义的危机心理是指一切与危险有关的心理。人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危机,由此产生的恐惧、惊慌、忙乱都是正常现象。不当的心理会引发危机,如恍惚、注意力不集中、草率等等。这里所讲的危机心理,概括起来说,不过是人们在面对“严重地危害到成败生存的关节”时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个体人在面临“严重地危害到成败生存的关节”时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赋予了个体人在危机期生活的倾向和模式。良好的危机心理素质,是指在危机过程中短暂的恐惧、惊慌、忙乱等正常反映过后,迅速表现为临危的镇定、勇敢、果断。日常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

《左传·襄公》中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增强忧患意识,灌输危机意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大学生群体“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时刻准备同甘苦,共患难,共同面对危机,抵御风险。

(三)注重大学生责任感和民族精神的培养

对大学生进行生存教育,特别要突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着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明白在现代生活中,“公民”是每个人必然扮演的社会角色,公民在保护和促进自身权益的过程中,必须为他人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服务,积极承担应尽的责任。作为大学生,有义务去承担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责任。特别强调“爱与责任”的教育,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不可推卸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并将自由与责任教育视为现代伦理生活的核心。通过对先进模范人物的塑造与宣传,发挥同辈群体的作用,使大学生对责任有意识到内化。大学生生存教育,应当突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系统教育,不仅教育学生理解五千年历史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历史的发展中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蕴。了解民族的意志力与凝聚力在危机面前的伟大力量,多难兴邦,通过历史教育和讲述,使大学生们在磨难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责任。

(四)进行体验教育,培养危机处理能力

学校安全教育强调居安思危,掌握应对危机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强化实战演练,提高危机处理和应急逃生的能力。通过体验训练,可以感受模拟状态下的情景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更深入全面地发现问题,找到不足。为了应对突发性灾害,如地震、洪水、火灾等,经常性地组织师生开展“实战仿真”演练十分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橱窗张贴防灾、避灾知识挂图,创办防灾科普知识黑板报、手抄报等,增强广大师生应对灾害疏散逃生、自救互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让学生在重大灾害面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

危机处理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的危机知识和具备良好的危机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在危机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危机,尽量降低危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如隔断传染源的能力、自我包扎和救护的能力、野外生存的能力等。危机处理能力的获得和提高需要适时进行危机应对情景训练。学校每学期可确定一个安全周的教育活动,邀请消防、公安等部门进行危机模拟演习,使学生对危机有一个深切真实的处理体验,从而适当地改变纸上谈兵的局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危机处理能力。

(五)严把大学生军训关,增强身体素质和抵御风险能力

军训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在大学校园的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军训,学生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力,不断突破自己的体能极限,增强身体素质,这些对于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危机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指出,目前中学生和大学生必经的军训过于形式化。他认为仅仅是队列训练将无法教给学生在遇到危难时如何处置,更不用说提高应急能力了。为此,广东各高等学校应增设恐惧教育,将消防逃生等灾难性事件的最基本能力教给他们;可利用大学生开学的军训教育首设消防知识教育内容,由专门人员进行授课,制订教学计划;恐惧性教育的提出,其实就是针对的公共危机,只不过他们重点列举了一种即火灾中的大学生应对能力,而其他几种公共危机(地震、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犯罪)也可以列入新生军训当中去,其目的是使大学生明确在这些危机事件面前如何处置,提高他们的应急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危机应对意识。

(六)高校与社区合作,实现生存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发达国家城市的安全减灾建设中,社区和校园是两个重点。因为通过社区可最大限度地把安全带入家庭,而通过校园能最快捷有效地把安全技能变成文化与知识教授给孩子。通过校园与社区的互动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加强高校和社区的合作,对于应对公共危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社区的现有物质资源和高校的人力资源向广大社区居民和学生演示危机情境,使受灾体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提升他们的危机应对意识;另一方面,社区可以利用校园丰富的人力资源、图书资源、课堂资源等更好地学习公共危机应对的相关理论知识,使自己的实践经验更加巩固。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其他科目的教学渗透一些危机应对的相关知识,充分利用各门课程所涉及的各种危机情境,经常性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增强危机认知和解决的能力。通过渗透式教育,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危机经验,逐步培养其正确的危机认知和良好的应对危机能力。这种危机教育形式过程自然、容易为学生接受,危机教育效果稳定而持久。同时还可以通过邀请不同危机领域的一线工作者,如消防专家、防震专家等来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案例等形式开展各种各样的公共危机应对的讲座,尽量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运用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大学生乐于参与,学有所获。

兴与忧患,衰于安乐,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日月在在转换,时间在流逝,我们的社会也时刻在更新,接受生存教育,挑战生存危机,是新一代大学生刻不容缓的事情。

摘要: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生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称之为“生存教育”。生存教育也叫“学会生存”。大学生是各行各业未来的骨干力量,高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存教育,培养大学生生存技能,对丰富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全面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实施“和谐社会”理念和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生存教育,措施

参考文献

[1]专家:危机教育应列入学校课程[EB/OL]http://www.nen.com.cn/73470470774587392/20030916/1217877.shtml

[2]学生军训形式化广东官员提议增设恐惧性教育.[EB/oL].http://edu.qq.com/a/20060504/000015.htm.

[3]毛建清.生存教育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J].基础教育参考,2005(7)36-38.

篇4:应注重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主要措施

1、德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尊重社会,学会规则,追求理想

社会性生存具有社会属性,是指人是社会的存在物,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现实的人,人是社会的主体。表现在任何个体生存必须学习、接受、服从群体一定的规则。而这种规则在学校教育中即德育,德育能够帮助个体认识群体中的规则。我国的学校德育即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

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应该摆脱一时一事的功利限制,坚持以人为本。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学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外学校德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指出:学校德育只有建立在个体德育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尊重学生的意愿。

在目前的德育中,我们要反思:学校的德育是否以个人为本位?教育是否满足学生个体生存需要?班级作为学生生存的场所,每位学生在班级中是否感到安全?学生归属感如何?……以上诸多问题解答涉及德育改革。德育改革关键是清楚学生需要的德育,是能帮助学生实现社会性生存需要的德育。

只有学会适应社会的大环境,才能更好地净化社会、改变社会、创造社会。社会对学生的看法要尊重,学生对社会的看法也要尊重,大家只有相互尊重,人类社会才会健康文明快速发展。德育改革中尤其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培养学生完善自己,即从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上给自己确立人格的高标准;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内省机制,用“理想的自我”去观察、评价和调整现实的自我。要做到“慎独”,关键是有高度的自觉性。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心,常存善念,乐善不倦。

德育是教育工程中非常复杂的环节,空洞的说教、填鸭式的灌输只能让人心生抵触,更谈不上教育的效果。从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思考,从细微处人手,从具体抓起,多搞活动,让学生从情景中去感悟。如宁夏教育厅确定从2007年起,每年5月为全自治区学生“孝敬父母月”,号召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以“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主题的各类活动。这个活动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科学探索和具体实践。

2、智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育者要围绕生存能力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并培养科学态度,为学生奠定比较完善的知识基础;积极提高学生的智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培育勇于探索的精神,发挥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苏霍姆林斯基曾把教育比作一朵花,而智育只是其中的花瓣之一。的确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讲,智育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让人成为“人”的手段,是培养人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比如一个人的冷暖,必须由自己去“感觉”,如果一个人的冷暖凉热都要父母来“决定”,这个人的生存能力可想而知。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对教育的思考:不能独立思考的孩子,就没有独立性。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就要提供一些机会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觉:什么对,什么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智育到底要培养学生哪些主要的生存法则?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师生关系时曾强调:“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如此教育才有利于一个人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这一点正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智育的发展目标要有利于学生生存的需求。

就目前中国的教育来说,学生学习知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升学考试,这个目的本来无可厚非,因为升学是学生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问题是,现在许多中小学的智育全部是为了应付那几天的考试,学生长期处于苦读、死读、乏读状态之中。在这种学习状态中很少去探求知识的根源,多数处于拿来主义:唯书论、唯师论、唯一论等观点禁锢学生能力的发展,这种“智育”在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却剥夺了学生发展的权利。在这样的“智育”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即使通过了升学考试,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能力,以至严重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及其生存能力。能通过考试的,也仅仅是少数人,这种为少数人服务的选拔式的教育,全然不顾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显然这是与新课改的理念相违背的——没有面向全体。

那我们在智育方面主要从哪个角度进行培养呢?关键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教师做每一件事,上每一节课,对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要思考是否有利于学生将来生存的需要,是否能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一,教育者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充分认识独立思考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新课程大力推进的今天,教育者能否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能否真正实施教学改革,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变“讲堂”为“学堂”,使学生逐步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反思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主张——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生不懈的追求。

其二,在课堂上要努力构建“问题一引导—探究”教学模式,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尝试困难,激发思维,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领悟、去探究。问题的答案,教师不必急于呈现给学生,在困难面前让他自己爬起来,不要总是把捕好的鱼送到他们嘴边,要教给他们正确的捕鱼方法。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由幼稚变为成熟。我们要让他们明白,生存最主要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而不是一味依赖别人。并且以后还要让他慢慢学会避开荆棘,要让他从失败中能够学到教训,指导下一次的成功。

其三,在教学内容、方式上,教育者应该传授学生“为生存下去、为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为能够做出有见识的决策,以及为继续学习所需的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对照这些,检讨我们目前的基础教育,是很难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要求的。

新课程指出,教学内容应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针对长期以来封闭孤立的“教育”,陶行知有着极为精辟的论述。他鲜明地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把笼里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他能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显然这是新课标努力提倡的——智育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这不仅仅是因为知识只有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才能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还因为社会生活本身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更重要是,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对于日常所见所历的各种事物能够提出、能够发现、能够回答而引发出来的一些问题。他们才能把知识化为修养,注入信念,铸进人格,同时也才能真正逐步形成改造生活和社会的能力。

最后,在方法上要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具备了独立生存的能力,独立适应社会的能力。怎么才能学会独立思考呢?告诉学生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不唯书,不迷信书本;不唯师,即不迷信老师的讲解,对于问题应当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不唯一,寻求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求异思维能力;不唯我,学会交流,学会与他人合作。

篇5:生存的作文:我的生存观

人为什么要活着?——题记

人为什么要活着?为了生存。既然你被安排到了这个世界上,你就必须遵守生存法则。

一、自尊

无论你在哪个岗位上工作,无论你是哪个人种,都应该自尊,因为这是生存的最低保障。

如果你是一名清洁工,请不要因为职业的原因而总在别人面前低头。因为劳动最光荣。如果不是你们,哪里会有干净卫生的公共场所?不要理会别人对你的嘲笑·冷漠·无视,永远都要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每天清晨,整个城市还睡在摇篮里时,你们已经起身劳动,或者更早。那些身穿亮丽的黄色外套在公共场所任劳任怨,殊不知你们已成为城市最亮丽的风景线?我最崇拜黑人民族,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被奴隶了若干年后,奋起反抗,只为争取到人人平等的权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们最终胜利了,这是最值得敬佩的.地方。圣马丁·路德,这个伟大的黑人领袖,曾经说过“人人生而平等”,是的。历经磨难的黑人民族,终于自立自强,这不正是自尊的体现吗?请大家记住一句话:为了生存,别人可以藐视我们,可以无视我们的存在,但是我们不可以忽视自己的,要活的有自尊。

二、精·气·神

人生存就必须要有精气神,缺一不可。我们是学生,是充满朝气蓬勃,敢于挑战创新的90后,所以缺一不可。精,指的是精神的面貌;气,指的是气质;神,只用心。如果失去以上三者,就是一个剩下躯体空壳。

三、自强不息

自强,自立是生存法则里的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不自立,自强,你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现在的高中生大多处于十六七岁的阶段,很快就会到法定的成人期18岁,这就意味着父母的监护工作完成了,你必须独立,自己养活自己,可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在温室里成长下的孩子如何自立?我觉得再完成自己的学业同时,应该为自己先铺一条路,无论是勤学俭工还是写作投稿都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自己挣来的钱是踏实的。只要你肯做,努力做,坚持做,相信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你便可生存。

四、不断充电

21世界是个知识世纪,只有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才能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下生存。

篇6:生存的智慧 作文

贵州的山多石少土,而这种石山上竟然长着树,虽不十分高大,却也绿树成荫。细看树干都从石缝中长出,树根则长长伸出,团团抱住大石,以使树可以牢固地站立,抵御暴风骤雨的侵袭。它们无法汲取土壤营养,就靠汲取阳光雨露生存。这些生机勃勃的树居然打破了“植物生长靠泥土”的自然铁律,显然这已不能仅仅用生命的顽强来解释了,在它们身上最让人赞叹的是生存的智慧。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你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分析】本段材料赞颂了从石缝里长出的树。这些树打破了“植物生长靠泥土”的自然铁律,体现出生存的智慧。材料最后一句话,点明了材料的内涵与倾向,强调了“生存的智慧”。这种“生存的智慧”,就是当后天生存条件满足不了先天生长所需时,生命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改变自我,适应环境,战胜环境,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让自己的生命价值展现出别样的风采。据材料,“智慧”的内涵应当侧重于:面对现实,改变自我,适应环境,战胜环境,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写作时要从树延伸到现实社会与人。

【立意参考】

1、用智慧让生命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2、用智慧开创生活的新天地。

3、在不可能中开辟生命新的通道。

4、智慧改变命运

5、无法改变,就去适应

6、山不转水转

7、在逆境中要学会调整

8、路在自己脚下

【写作指导】本次作文材料赞颂了从石缝里长出的树。这些树打破了“植物生长靠泥土”的自然铁律,体现出生存的智慧。材料最后一句话,点明了材料的内涵与倾向,强调了“生存的智慧”。最后一句的提示语很重要,也在降低审题的难度。这种“生存的智慧”,就是当后天生存条件满足不了先天生长所需时,生命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改变自我,适应环境,改造环境,战胜环境,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让自己的生命价值展现出别样的风采。基于这个材料,对“智慧”要有新的认识,那就是面对现实,要改变自我,适应环境,战胜环境,打破常规,勇于创新。

注意:对生存智慧理解不到位,仍然存在偏题、离题现象。有一部分考生对材料的理解有偏差,只关注到材料的前半部分,忽略后部分。很多考生集中写树的“顽强”“坚韧”等以及“在逆境中前进”等,可能考生读材料时没有看读懂最后一句话:“这已不能仅仅用生命的顽强来解释了,在它们身上最让人赞叹的是生存的智慧。”比如,有的考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在长长的生命轨迹中,难免会有无助的时候,但是不论你面前的黑暗有多长,只有怀揣着最坚定的信念,用最炽热的热情,用最最不屈的姿态去面对它,将一切的一切都当

成一份不可复制的回忆,用最无悔的青春去迎接它吧,艰难险阻,皆成风景。”很明显,文章都落点在信念、热情上,却偏离了生存的智慧。

【参考最佳立意】用智慧让生命焕发出别样的光彩。用智慧开创生活的新天地。在不可能中开辟生命新的通道。

【优势】1.本次试题从立意来看,许多考生比较深刻。有一批考生能够紧扣“生存的智慧”,从树延伸到现实社会与人,就“生存的智慧”的内涵、来源、因果等,比较完整而清晰地表现或阐释自己的思考。比如有的考生写到“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那我们就要改变自己”。2.选材典型,运用恰当。从这次作文来看,许多学生作文没空洞说理,而是比较充分的占有材料并较好的运用材料来说理,选用古今中外特别是当今社会中热点新闻人物,用这些事例来阐释自己的观点,并论证分析。还有的考生在作文中用到“骆驼刺”“依米花”“驴子出井”“乌鸦喝水”等材料,深入分析,形象阐释“生存的智慧”。有的讲犹太母亲问其孩子的故事来阐释智慧是人之根本。许多考生举例霍金、史铁生、刘伟等人物来阐释生存的智慧,都比较恰当。

【不足】:1.对生存智慧理解不到位,仍然存在偏题、离题现象。有一部分考生对材料的理解有偏差,只关注到材料的前半部分,忽略后部分。很多考生集中写树的“顽强”“坚韧”等以及“在逆境中前进”等,可能考生读材料时没有看读懂最后一句话:“这已不能仅仅用生命的顽强来解释了,在它们身上最让人赞叹的是生存的智慧。”比如,有的考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在长长的生命轨迹中,难免会有无助的时候,但是不论你面前的黑暗有多长,只有坏揣着最坚定的信念,用最炽热的热情,用最最不屈的姿态去面对它,将一切的一切都当成一份不可复制的回忆,用最无悔的青春去迎接它吧,艰难险阻,皆成风景。”很明显,文章都落点在信念、热情上,却偏离了生存的智慧。2.材料运用不到位,缺乏论证过程。本次考试议论文居多,但仍有较大部分议论文还停留在“单一材料”+“结论”这种简单结构模式上。仍然还有许多作文处在“开头一观点——中间独立一事件——结尾再结论”这种低幼的行文结构上。本次考试很多考生用到了“断臂天使”刘伟这些材料,写他游泳、弹钢琴,最后落点到“人们被他的顽强所打动”。这都是没有用好材料,还有“少年派”等,也都一样。

3.没有材料,抄试卷材料的。有好几位考生抄用了语用题材料,完全堆砌,言不及义。

【论据参考】

1、驴子出井的故事

有一天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深深的枯井,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要救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农夫决定放弃,他认为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免得再有人或是有价值的东西掉进去,同时也能免除驴子的痛苦。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大家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当这头驴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它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背上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堆积的泥土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到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跑开了!

2、依米花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6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3、骆驼刺

骆驼刺主要分布在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分和营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耐旱植物。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唯一能吃的赖以生存的草,故又名骆驼草。

骆驼刺在戈壁滩、沙漠随处可见,不论生存环境如何恶劣,这种落叶灌木都能顽强地生存下来并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在白杨都不能生存的环境中,只有一簇又一簇的骆驼刺在阳光下焕发着生命的活力。

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骆驼刺尽量使地面部分长得矮小,同时将庞大的根系深深扎入地下。如此庞大的根系能在很大的范围内寻找水源,吸收水分;而矮小的地面部分又有效地减少了水分蒸腾,使骆驼刺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下来。

骆驼草往往长成半球状,大的一簇簇直径有一、二米,一般的一丛直径也有半米左右,小的星星点点无计其数,一直延伸到视线以外。据当地人说,这种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是地表上茎叶半球的两倍甚至三倍,在春天多雨的季节里吸足了水分,可供这一丛骆驼草一年的生命之需,这为它在沙漠这样的环境中生存起到了重要作用。

绝处逢春

雨果有句名言:“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加拿大物理学家罗伯特在进行环球考察时,来到智利北部的一个十分干旱而又荒凉的小村子,他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这里除蜘蛛外没有其他任何生物。蜘蛛在这里四处繁衍,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蜘蛛能够在如此干涸的环境里生存来下来呢?罗伯特借助电子显微镜,发现这些蜘蛛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极易吸收雾气中的水分。而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这里生生不息的源泉。在这个世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6、男儿有泪不轻弹。北京奥运会天大的挫败,刘翔没有流泪;面对波涛般的责难和跌到命运低谷,刘翔没有流泪;遭受到伤病三年的困扰和一轮轮外界的嘲讽,刘翔没有流泪;在世界冠军金牌几乎到手,但却发生碰撞后,刘翔在赛场上也没有流泪;但是,回到住所,夜深人静,他的泪水默默地流淌下来。

7、鳄鱼的生存之道

大约在6500万年前,“冰川世纪”突然降临,地球在一夕之间没有了阳光,在一片黑暗中,许多物种包括当时地球的统治者恐龙都相继灭绝了。而鳄鱼,却奇迹般地存活下来。那么鳄鱼有什么独特本领呢?

鳄鱼之所以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凭借的是平静、理性和耐心。我们可从电视节目中看到鳄鱼的捕食非常具有策略性:它通常处于平静状态中,像一节飘浮在水面上的树桩般的纹丝不动,只露出一对鼻孔和眼睛,观察水面和陆地上的动静;每当发现岸边有可捕食的动物时,马上将身体躲到水面下,然后慢慢的朝动物所处的方向游去,缓缓接近目标,趁其不备时突然从水中一跃而起,将动物一口咬住。在冰川世纪食物极度短缺时,鳄鱼凭借其运动量小、食量小,捕猎时用最少的体力消耗获得猎物等特点,得以逃脱了被灭绝的命运。而那些凶猛的食肉恐龙,虽然竭力奔跑追逐猎物,却因为获取的食物远不能满足其消耗,最终被彻底灭绝。

这则材料一共四句话,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三句写了贵州石山上树的生存状态,属于“现象”;第四句,透过现象挖掘出了这些树之所以能够生长的“本质”,并对此大加赞颂,“显然这已不能仅仅用生命的顽强来解

释了,在它们身上最让人赞叹的是生存的智慧”,在肯定“顽强”的同时,更强调“生存的智慧”,这是材料中的关键句,直接关乎此次作文审题的准确性。“生存的智慧”应是审题立意之关键。当然,“生存的智慧”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我们不能撇开材料天马行空地写,因为题目明确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所以我们还要弄清楚材料中的树到底体现了怎样的智慧,要弄清智慧的内涵。材料告诉我们,这些树打破了“植物生长靠泥土”的自然铁律,“无法汲取土壤营养,就靠汲取阳光雨露生存”。这种“生存的智慧”,就是当后天生存条件满足不了原本生长所需时,要勇于直面现实,敢于打破常规,改变自我,适应环境,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让自己的生命呈现别样的风采。

该题立意方面按四类评分:一类,紧扣“生存的智慧”,从树延伸到现实社会与人,就“生存的智慧”的内涵、来源、因果等,完整而清晰地表现或阐释自己的思考。最佳立意参考:用智慧使生命焕发出别样的光彩、用智慧开创生活的新天地、在不可能中开辟生命新的通道。二类,能够扣住“生存的智慧”,比较完整而清楚地表现或阐释由树及人的思考。三类,泛泛而谈材料所涉及的内容,重点未能突出;或脱离“生存的智慧”大写特写“生命的顽强”等。四类,脱离材料,另起炉灶。在一类立意中,有部分考生对“生存的智慧”进行纵向的深入的思考,把全文分成了三个部分“什么是生存的智慧?”“这种智慧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运用这种智慧?”层层深入,条分缕析,从而获得了高分。

【教学建议】

1.要特别注意引导考生加强对材料的剖析与解读,加强多则材料之间逻辑关系特别是事物间辩证关系的分析,增强思维的严密性与思想的深刻性。

2.注重材料积累,形成几个方面的自己的“经典”:

第一、经典语录,使语言美起来。比较优秀的作文都有一些语言亮点。要求学生整理这些语言亮点。如果自己经典语句不充分,还可以适当储备一些经典名句。这些语句应该设计到不同的话题,同时根据话题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变通。一般来讲,在准备时,可以设计到自然、社会、人生、学习、生活等至少六个方面的内容。考试时,将自己储备的现成的“经典”语句直接调动出来。比如,有同学在考前就将自己作文的语句整理如下:1,“其实,远和近,不在于路,而在于走路人的心。”(《距离》)2,“明月装饰你的弦韵,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可谁来装饰你枯竭的渴望和思念?”(《千年的美丽》)其实,很多语句是可以化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性话语方式,如果准备六句经常在作文中用用并成为一种自觉,语句自然就会优美起来。

第二、经典素材,让内容充实起来。腹有诗书气自华。储备必要的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作文的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储备素材要具有一定典型性。如果选择某些人物,可以记叙他们的生活经历,想象他们的生活画面,尽可能地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抒写人文情怀。如果选用历史素材的时候,要尽可能避免选用几个被写烂的人物,避免“套话作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比如,孔子其人其语、庄子其人其文、史铁生其人其文、托尔斯泰其人其坟等。尽可能地把几个人物、事件弄透。一般来说,准备五则素材基本就可以了。

篇7:生存的意义作文

这时,正在休息的大树被叫醒了,它笑着对小树说孩子,你看,我在这儿生活很多年了,也从未抱怨过。你怎么刚来就抱怨这儿不好啊!小树打断了大树的话,说这儿就是没有森林好,那里有很多朋友,可以整天过得很开心。在这里孤孤单单的,还不如郁闷死啊!这时,路上过来几个行人,他们走到大树下乘凉。

其中一个人异常高兴地说“幸好这儿有棵大树为我们乘凉,不然就晒死了,路边要是都有这样的树那该多好啊!”另外两个也赞同地说着·笑着。大树低下头,对小树说“小家伙,听到人们讲的话了吗?这的环境虽然不好,但是我们可以天天为人们做贡献,所以我觉得十分快乐。”小树听了不服气的说了一声“哼”了一声。大树又意味深长地说着“我们的一生不能仅仅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别人想想。我们坚守在人们需要我们的地方,才能体会出生存的意义,给别人带来快乐。看到别人快乐了,难道你不快乐吗?”小树沉默了。

篇8:生存的学生作文

生存论哲学将人的生存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从生存的高度把握知识与人的精神生命和意义世界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更根本的、更关注人的视角。“人”这个词所强调的是每个人的唯一性,“作为人,我们是无与伦比的,不分等级的,不可计量的,无可替代的”。[1]所以,当我们在考虑学生的身份时,应该意识到学生是独一无二的人,是学习如何成长的人,是需要被理解的人。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布伯说:“一切真实的生活乃是相遇。”[2]这里的“相遇”就是要建立人与知识、人与世界的对话关系,“相遇使主体摆脱自我主义,为对话创造条件。在相遇中,个体接受生命中所遇之物,形成无限的关系世界”。[3]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对“学生”二字的理解也具有强烈的生存论意味,“‘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生’字的意义,是生活或是生存。学生所学的是人生之道。”“学就是生,生就是学。”“你哪一天生存不是学?你哪一天学不是生存呢?”[4]这就从源头上寻找到了学习与人的生存的同一性。

一、学生是知识的探究者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指出,“人的本质在于创造、自由、主动、无限、内在生命、独创、理性、自我活动等”。[5]儿童在进入学校情境时不是无知的、无力量的“弱者”,相反,儿童的内在力量远远超乎知识和经验上占优势的成人的想象。“虽然我们想训练、教育孩子,但实际上进行教育的却是孩子本身。……实际上教育并非在教师之中,而‘教育的王国在儿童之中’。如果不承认自我塑造、自我教育、自我创造这种自我发展的人格活动能力,教育则无从成立,多么有名的教师,多么好的方案、下多大的工夫也终归徒劳”。[6]学习者应该处于教育活动的中心,伴随着他们成熟程度和心智、经验的增长,学习者所能享受和运用的自由也越来越多。

首先要承认学生作为知识的探究者身份,承认他们构建的区别于学科专家和一般成人思维方式的精神世界的价值,才有可能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儿童和青少年作为求知者和思考者,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和他们自己”。[7]如果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到自己的思想受到尊重,如果课堂更深深地接受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不强求千篇一律,那么学生的独特性不仅能被及时地关注,而且能得到加强,学习的个体意义才真正显现。

面对无限丰富而复杂的大千世界,尽管无数伟大的科学大师、文人墨客都以自己的视角对世界做出了揭示、解释与描绘,但这都不能代替儿童以自己的眼睛、双手和心灵去进行“再探索”、“再发现”和“再创造”,儿童获得的属于个人的知识成果与情感体验的价值丝毫不逊色于前人的伟大发明与创造。杜威强调个体独立思考和个体差异性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教育上所重视的个性因素有两重意义:第一,一个人必须有他自己的目的和问题,并且能自行思考,在心理方面才是一个个体。……除非一个人为自己思考,不然就不是在思考。只有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反思,自己提出建议,自己检验建议,他已知的事物才能得到发挥和证实。思维和事物的消化同样是一件个人的事情。第二,各人的观点,喜欢学习的对象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都存在个别差异。如果这些差异为了所谓一致性的利益而受到压制,并且企图使学校中的学习和答问都必须按照一个单一的模式,就不可避免地使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混乱和故意矫揉造作。学生的独创被逐渐摧毁,对自己心理运作的质量的信心被逐渐破坏,被灌输要驯顺地服从别人意见,否则就是胡思乱想”。[8]当我们高呼“知识改变命运”,要求学生“好好学习”的时候,首先应该尊重学生作为知识的探究者的身份,而不是把他们作为知识的消费者和储蓄罐。

二、学生是意义的创造者

美国著名存在主义学者赫舍尔在《人是谁》中这样理解存在与意义的关系:“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他总是牵涉到意义……对意义的关注,即全部创造性活动的目的,不是自我输入的,它是人的存在的必然性。”[9]每个学生都是作为意义的创造者而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这种创造表现在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对生活的体验的各个方面。

1. 学生是独立的发现者

在存在主义哲学家尼采看来,我们所获得的任何关于世界的观念永远是对世界做了某种加工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整个世界不过是用来表示我们作用于它的不同方式的总和的一个词。根本不可能有与人无关的纯粹的世界概念,即所谓‘自在之物’或‘真正的世界’。‘这是什么’这个问题总是以‘这对于我是什么’这个问题为基础的。”[10]

当儿童观察、理解和表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不是从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出发,以科学为镜子来映照这个世界,而总是要在世界和自我之间发生意义关联,思考这个世界对我“意味着什么”。这样一来,“一个儿童”眼中就有“一个世界”。受个人经验的影响,儿童眼中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超越科学关于“客观”与“真实”的定义的,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科学以人对外部世界中物的支配为鹄的,这种支配诚然也体现了人的主体作用。但是,一旦人仅仅按照对物的支配这个目的来建立自身的生命活动,他实际上就使自己服从于物,反而受物的支配了。”[11]这里并非抹杀科学本身的价值,而是反对把科学当作目的,如果无止境地追求对物的支配,最终会丧失人生本真的意义。只有当我们理解了科技与人文、学科逻辑与儿童的心理逻辑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教育中有“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所看到的世界”留下足够的空间。

2. 学生是与自然的对话者

自然现象的意义并非是科学家所揭示的本质、原理与规律的集合,科学的视角也并非认识和理解自然现象的唯一最好视角。相比之下,儿童更倾向于以渗透了个人情感体验的认识方式来理解自然。“即使是一棵树,如果不把它仅仅当作观察和研究的对象,不仅仅看到它吸收空气土壤的过程以及如何将它加以植物学的分类甚至把它单纯归结为一些数字公式等等,而是以‘仁爱’、‘仁慈’的态度对待它,那么,这棵树就不再是‘它’而是‘你’,人和树就处于‘我—你’的‘关系’之中,树对于‘我’而言就成了有‘回应’、有意义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物’”[12]。如果儿童被迫或习惯于停留在他人(包括科学家、成年人、教师、家长等)的意义上思考,而不在自己的意义上进行新的思考,那么儿童就无法体验到自我的力量和精神的自由。事实上,儿童对于很多自然现象的理解,既不同于学科专家,也不同于成人,他们往往以仁爱之心释放想象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比如,天上的闪电在一个小男孩看来是“上帝在拍照”,所以每次看到闪电他都会抬头微笑;下雨在一个孩子的眼里是“上帝在浇花”。所以,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摒弃对于世间万物过于简单化、纯科学化的理解,还世界以复杂,还学生心灵以创造和想象的自由。

3. 学生是生活的体验者

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经历、情感、故事都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因而进入学习视界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每个学生鲜活的生活体验,这些生活体验不可能、也不应该被关在教室大门之外。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分析了生活的教育意义,“生活作为个人自身所过的日子,其本身就是一本自然的书籍。这里面蕴藏着开明的教育力量的秘诀。学校如果不把它的工作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就会误入歧途”[13]。学生作为心智处于生长发育中的人,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与节奏、经历、兴趣、爱好都有很明显的个性特征,其生活体验也具有强烈的个性化意义,而这里的“意义”不是在生活之外“悬设”的,也不是他人直接“给予”的,而是学生自己体验到的对现实的领悟。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是真实的生命历程,是情感与理智的融合,是对生活世界中各种关系的深层觉察。学生的生活体验不仅可以作为教学资源进入教学过程,恢复教学作为生活的本意,改变预设的教案对教学的控制,而且有利于保持教师和学生心灵的开放性,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和精神相遇。

三、学生是学校民主生活的参与者

学校不是以学习功课、应付考试、准备升学为目的的机构,而是向民主社会进发的学习共同体,这一观点早在20世纪初在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被旗帜鲜明地提出来。在杜威看来,“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14]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具有伦理责任的社会机构,惟有当学校文化具有“关心”、“创造”、“民主”、“自由”的品性,民主社会才有生长和发展的土壤。很难想象从缺乏民主生活、强调控制与服从的学校里走出的学生有朝一日会成为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推进者。“我们要注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应该高于他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地位。我们应该使他了解:他能够而且必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民主作用;他作为个人或集体的一员,能够把社会变得更好些或更坏些。我们应该使儿童养成一种世界观,使他按照这个世界观生活,使他能够决定他的未来前途。”[15]美国学者卡利尼精辟地指出:“学校更像我们自己的生命或我们自己”[16]。由此,我们可以将学校定义为一件“永远处于创造中的集体作品”,赋予学校以生命,赋予学生以创造者的身份和不断再思考、再想象的责任。当学生在学校过的是一种民主生活,学校与社会就共享了一种富有真实性和连续性的生活方式。

某初中“音乐与生活”研究小组的学生敏锐地捕捉到学校教材循环使用的制度欠缺,制定出了符合本校实际的制度,明确了学生、教师、学校领导和后勤保障等各方面应尽的责任。该校的“校园浪费”研究小组在进行调查研究之后把问题聚焦在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他们为学校提了很多建议:一方面,校方要建立相关组织和制度,比如“把学校的食物做好”、“每次的饭菜分两类,一类给饭量大的人吃,一类给饭量小的人吃”等;另一方面,学生在生活细节中注意节约,“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开灯和电扇”、“用完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等。正如杜威在论述人与世界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时所言,“如果有生命的有体验的人是他所在世界活动的亲密参与者,那么认识就是一种参与的方式,这种知识有多大效果,就有多大价值。”[17]在日益加快的社会改造过程中,学校能否彰显其自由、民主性格,正是学校是否具有精神活力的重要标志。当教师和学生组成学习和实践共同体,以积极的参与者的身份合作探究问题、改进校园生活方式并由此而培养民主意识、习惯和能力,民主就不再是抽象的原则,而开始真正走近我们。

总之,每一个学生都是拥有内在力量、具有独特性与创造性的人。当学生作为知识的探究者、意义的创造者和学校民主生活的参与者的身份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将以自己的好奇、想象、智慧和行动丰富自己的心灵,改变他人的观念,并还世界以惊奇。

摘要:“对学生是什么”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生存论哲学将人的生存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为我们提供了更根本的、更关注人的视角。在生存论的视野里,我们可以从三个侧面来理解学生,即学生是知识的探究者、学生是意义的创造者、学生是学校民主生活的参与者,从而确立学生的知识与体验在教育中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学生,生存论,知识,探究

参考文献

[1][加]马克斯·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

[2][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我与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2.

[3]米靖.马丁·布伯对话教学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3,(2).

[4]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0.

[5][6][日]小原国芳著.由其民等译.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50.

[7][16][美]帕特丽夏,F.卡利尼著.张华等译.让学生强壮起来———关于儿童、学校和标准的不同观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1.93.

[8][14][17][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20~321.97.356.

[9][美]赫舍尔著.隗仁莲译.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46.

[10][11]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72.166.

[12]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23.

[13]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6.

上一篇:农村党建宣传标语下一篇:2024秋教导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