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

2024-08-08

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通用8篇)

篇1: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巩固训练

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

A三大改造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C大跃进时期D十年文革时期

⑵中共八大后十年间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⑶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这是由于()

A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B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C苏联撕毁合同D急于求成⑷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教训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意义?

⑸科学探究

大跃进时期有许多口号如“没有万斤思想,就没有万斤收获,没有万斤指标,就没有措施”;“只要想的到就能做得到”。你认为这些“豪言壮语”有道理吗?为什么?

篇2: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

八年级历史备课人:王素艳李晓华时间:2012年2月

课题: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共八大召开背景、内容和意义,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

2、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学习流程

一、自主学习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

2、时间

3、主要内容

4、历史意义

(二)路线指引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1、错误的表现、标志

2、严重的后果

3、出现错误的原因分析

4、经济调整

(四)建设成就

(五)模范人物

二、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结合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分析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3、除王进喜等人以外,你还能说出哪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三、巩固练习

1、“大跃进”运动时一幅壁画上写道: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是下列哪些“左”的错的表现()

A、高指标B、瞎指挥C、浮夸风D、“共产风”

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这个口号相关的事件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

3、“悟空跳山没跳过,他说山中有妖魔。大山一听哈哈笑,这是社员炼的铁。”这首诗歌反映的史实是()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B.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C.工厂停产“闹革命”D.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4.我国结束了靠“洋油”主要标志性事件是()

A.1964年国民经济全面好转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大庆油田建成D.钢产量达到1070万吨

5.1956年到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中,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王进喜B.焦裕禄C.雷锋D.陈永贵 6.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不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A.王进喜B.雷锋C.焦裕禄D.黄继光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第一五年计划实施过程B.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C.建国初的土地改革过程D.三大改造过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 8.中共“八大”提出的 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开展土地革命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C.镇压反革命D.开展“文化大革命”

9、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A.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度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篇3: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回顾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时期

第一时期:从1956年《论十大关系》到1957年《在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这一阶段是良好的开端。这一时期毛泽东探索的着力点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宏观把握和全面构思。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 勾画了一幅全景式的社会主义建设蓝图。但随后的反右斗争及扩大化, 影响到毛泽东对许多重大问题的思考, 中国命运随之发生了逆转, 从而使这次探索成为一个历史的遗憾。

第二时期:从1958年《在杭州会议上的讲话》到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一时期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结合。这一阶段, 毛泽东提出了他的三笔浓墨重彩的大作。一是确定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思想———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二是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大跃进”。三是描绘了社会主义的理想蓝图———人民公社。

对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随后带来的一些问题, 毛泽东是较早发现并马上着手纠正的, 但是不彻底。在毛泽东看来, “三面红旗”的过失仅仅是技术性的, 而不是方向性的。纠“左”有政策底线, 一旦触及到了这个底线, 毛泽东是绝不容忍的。所以, 在1959年庐山会议前半期纠“左”达到顶点后, 形势急转直下, 为了捍卫社会主义的“三面红旗”, 他进行了各种反击。但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是无情的, 到1960年, 中央只能考虑对国民经济进行整顿和调整的问题。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毛泽东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又一次与周恩来、陈云等同志走到了一起。

第三时期:从1962年9月《在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话》到1966年5月《五·七指示》, 这是一个逐渐走向错误的时期。1962年后, 正当我国国民经济形势进入一个新的好转时期的时候, 毛泽东对未来探索的战略方向正在迷失, 形势又一次逆转。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选择方向上, 毛泽东开始逐渐转向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八届十中全会后不久, 毛泽东探索的重心已经从经济建设转移到上层建筑上来了。毛泽东日夜忧虑的一个问题是中共党内形成了一条“修正主义路线”。这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 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保持社会主义和我们党的纯洁性上, 防止社会主义中国出现苏联式的“资本主义复辟”。在毛泽东的内心深处已经脱离了八大所确立的正确思想路线, 他认为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 形成了《五·七指示》所描绘的中国经济模式。

二、毛泽东探索的主要成果

总的看来, 毛泽东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果是多方面的, 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关于经济建设方面。

毛泽东在1956年首次叩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大门。他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主要是:在经济结构方面正确处理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正确处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等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在经济管理体制上, 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 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毛泽东讲到:“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 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 把地方卡得死死的, 一点机动性也没有。”另外, 他还提出要允许企业搞一点“独立王国”, 扩大企业自主权。毛泽东的这个思想, 实际上已明确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对分离的问题。在所有制结构上, 提出了中国的新经济政策, 即“三个主体, 三个补充”的经济所有制结构体制设想。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之处。

2.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方面。

毛泽东认为:第一, 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第二,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大跃进”失败后, 毛泽东同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 在中国, 五十年不行, 会要一百年, 或者更多。”根据这一思想, 我党在1963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两步走”的经济战略目标。

3. 关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方面。

1958年11月, 毛泽东第一次在郑州会议上指出:“商品生产, 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 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 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明确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 指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

4.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毛泽东探索的经典之处是:第一, 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即:造成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 既有纪律又有自由, 既有统一意志, 又有个人心情舒畅, 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第二, 深刻揭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5. 关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方面。

毛泽东认为:两种社会制度“和平共处”的过程中要防止西方“和平演变”的战略思想。这是毛泽东关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毛泽东晚年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问题上难得的一个思想火花。

6. 关于对外开放方面。

1956年毛泽东就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 他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 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 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 不能盲目地学, 不能一切照抄, 机械搬用。”由于受到当时国际环境的制约, 对外开放的政策, 实际上没有打开局面是最大的憾事。正如邓小平后来所描述的:“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 我们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 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 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等。但是那时候没有条件, 人家封锁我们。”

篇4: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

[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道路;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国家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A8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6.004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俄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没有给出答案,世界上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这是列宁及其领导的俄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几年,列宁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艰难探索,这一探索是曲折的,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弥足珍贵的是,列宁设计了很多思路,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这不仅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巨大贡献,也给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给今天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深刻的启迪。

一、国家资本主义:由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对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过一些原则性的论述,但都是以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为基本前提的,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科学预见。而在不发达的东方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实践,还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并在实践上进行检验的问题。

早在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等著作中就曾根据当时垄断资本主义所造成的大量事实,以德国战时经济为原型,提出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建立由国家控制生产过程和分配制度的设想。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倾注晚年的所有精力来试图攻克这个难题,以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已经进入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认为,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打破旧的经济秩序建设社会主义。而列宁通过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进行深入研究后则认为,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没有必要立即消灭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可以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从而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史上也是在社会主义实践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理论。列宁把这种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叫做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制度,并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他说:“全体公民都成了国家(武装工人)雇用的职员。全体公民都成了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的职员和工人”[1]202,“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的工厂”[1]202-203。

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和《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等著作中,列宁拟订了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如下初步实施计划。

一是苏维埃政权得到基本巩固后,应该把组织工作和治理工作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在列宁看来,俄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肩负着三项历史任务:首先,让绝大多数人相信俄国共产党制定的纲领和策略是正确的,即“说服俄国”;其次,夺取政权并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即“夺取俄国”;再次,组织和加强对俄国经济的管理,“用新的方式去建立千百万人生活的最深刻的经济的基础”[1]477,即“管理俄国”。当“说服俄国”和“夺取俄国”的任务完成后,“管理俄国”就被提上议事日程而作为今后的主要任务。在列宁看来,“管理俄国”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必要条件。他说:“除了善于说服,除了善于在内战中取得胜利,还必须善于实际地进行组织工作。”[1]477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管理俄国”比“夺取俄国”更困难也更有必要,因为它要用前人没有用过的全新的方式去完成极其复杂的任务,因为它要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制度,可谓一场更为深刻的革命,“因为只有解决(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这项任务以后,才可以说,俄国不仅成了苏维埃共和国,而且成了社会主义共和国”[1]477。但是,由于同时受到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阻挠,列宁的设想未能得到实施,但在他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几年里从没有放弃这一设想,并且认为,完成“管理俄国”的任务,是所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律。“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1]490

二是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必须对经济建设全过程建立起最严格的全民计算和监督制度。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分散的小生产经济,而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如果没有科学的计算和严格的监督,就会丧失经济效率,甚至导致涣散和瘫痪状态,也就谈不上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列宁早就指出:“计算和监督,——这就是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调整好,使它能正常地运转所必需的主要条件。”[1]202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计算和监督的政策法令,如 “银行国有化” “工业国有化”“国家垄断对外贸易”等。当剥夺剥夺者的任务基本完成后,苏俄转向了消灭资产阶级存在和产生的条件的任务,比起前者,后者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可想而知。对此,列宁指出,当前“我们组织无产阶级的计算和监督的工作显然落后于直接‘剥夺剥夺者的工作”[1]480。为了完成这个复杂的任务,列宁甚至主张利用资本主义的人才和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如“泰罗制”等。用资本主义的方法去战胜资本主义,取得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这是列宁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提出的一个很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思想。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2015年第6期寇淑芳: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其当代价值三是提出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苏维埃俄国各种小生产经济等非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实行计算和监督的计划。列宁认为,当时俄国虽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但占优势的不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小生产经济,如果能够把这些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纳入国家资本主义,就可以极大地方便对全部经济过程实行有效计算和监督,这样就能为组织和发展全国性的社会化生产创造必要和有利的条件。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在苏维埃政权下,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社会主义取得可靠的胜利的条件”[1]536。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列宁关于把非社会主义经济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范畴,在此基础上搞好计算与监督,然后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宏大构想,是在对俄国国情有清醒认识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问题的理性思考,因为小生产经济在俄国还占明显优势这个事实不容忽视。

但是,这时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党的其他领导人一样,仍然受传统社会主义思想的束缚,认为可以直接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种思想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动势力叛乱随后到来的背景下自然影响了俄国的政策,内忧外患直接导致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直接过渡的极端措施的出台。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捍卫社会主义政权的特殊措施1918年夏,西方14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公开对俄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与此同时,国内反革命势力也蠢蠢欲动,沙皇旧部高尔察克、邓尼金尤登尼奇等在很多地方发动了武装叛乱,这使得列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无法继续实施。为了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强制性措施,要求全部经济生活服从军事斗争的需要,于是,国家生产和分配就进入了战时共产主义体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由政府规定农民所需的粮食量和种子量,其余全部上交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工业管理体制,所有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产品由国家直接分配;禁止自由贸易,国内外贸易一律实行国家垄断,对日用消费品实行配售制度,禁止私商活动;经济关系实物化,国家对产品和原材料进行统一调拨,生活用品实行配给制度;推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规定所有非体力劳动者必须参加一定的公益体力劳动,并登记造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迫于战争需要而迫不得已实行的特殊政策,对于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无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正如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所说:“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2]502然而,这一政策“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2]502。应该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构想在内外战争特殊条件下的表现。后来,列宁曾对这一段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指出:“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的生活说明我们错了。”[2]570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践证明,“直接过渡”构想不合乎俄国当时的国情,以至于使原本处于隐性状态的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迅速公开化,加之其他原因,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表明,列宁当时正处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他所领导的缺乏经验的苏维埃政权出现这样的曲折是难以避免的。

三、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的一种“暂时退却”十月革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政治危机,引起了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深刻思考,他在总结这次教训的过程中深切地认识到:在苏俄这样一个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的国家里,革命胜利后很快就 “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2]720。只有把社会主义经济与非社会主义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组织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必须改变“直接过渡”办法,转而采取“迂回过渡”的政策。经历了这次危机之后,俄国共产党在列宁的提议下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决定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减低粮食税额以利于农民休养生息等。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列宁专门撰写了《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对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充分论证,从理论上阐明了国家资本主义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意义及实现形式。

新经济政策规定:(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发展商品经济,允许自由贸易;(3)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打破国内战争时期的做法,允许私人经营企业,并鼓励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发展小企业;(4)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纽带和中间环节。从内容上来看,相较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确是一种退却,但退却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更彻底地战胜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迅速扭转了俄国政治危机和粮食危机,极大调动了人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使经济形势得以好转,这说明新经济政策是符合俄国国情的。但是,由于没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加上列宁过早去世,新经济政策没有被贯彻到底,新经济政策中闪现出的光辉思想和新理论也没有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四、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根本改变:当代价值及启示新经济政策尽管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相关问题的初始探索,但为包括俄国、中国在内的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极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内容,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实践路径。

列宁凭借一个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激情与政治气魄,做到了既尊重实践而又不断超越实践,在没有任何现成实践或模式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没有简单地、教条式地从马克思主义本本中寻找答案,而是依靠革命者的勇气和智慧,依靠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探索,创造出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奇迹。这种实践革新精神和理论创造思维,正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社会主义高歌猛进的强大动力。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及实施是苏俄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拐点,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崭新的逻辑起点,给后人深入思考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留下了很大的余地。新经济政策完全突破了经典社会主义的理论架构,在实践上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对于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但是,不可否认,列宁虽然考虑到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的特殊国情,试图凭借国家资本主义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但终究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思想的束缚。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体现了列宁对实践的尊重,能不断根据社会发展实际而进行政策调整。列宁充分估计到了在经济水平不发达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为这将是一个比较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列宁对社会主义过渡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列宁在晚年通过总结十月革命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留下的教训和新经济政策取得的经验,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构想。列宁在《论合作社》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2]773这一论断被后人称为列宁的“政治遗嘱”,这是列宁在病重期间通过口授的方式留下来的理论。在这个时期,列宁对俄国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有了自己新的理论思考,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合作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的余粮收集制失败后,列宁就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在农业领域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过渡路线,认为合作社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好办法,因为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能为实现农业合作化提供基本保证和前提。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下,俄国要教育农民保证按照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就必须实行合作化。列宁还认为,合作化是一个长期发展战略,国家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予以支持。合作化是新经济政策在农村合乎逻辑的发展,是列宁对社会主义整个看法根本改变的重要内容。

二是改造国家机关。列宁把国家政权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苏维埃政权与其他政权的重要区别。列宁不仅将改造国家机关看作政权建设的重要方面,而且还将其提升到第一任务的高度,认为国家机关及其改善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困难、远未解决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造国家机关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根本改变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三是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列宁不仅提出“文化革命”这一概念,而且把它作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纲领。列宁指出,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度里是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的。他还认为,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为俄国的文化革命创造了全部条件,“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2]774。“文化革命”反映了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性,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根本改变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此外,列宁还认为,加快实现电气化和工业化,是社会主义赖以建立的强大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建立社会主义的唯一基础只能是大工业。他曾经用“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电气化”这一公式,来强调工业化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应苛求列宁在创新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道路方式的同时,完全放弃旧的理论思路,把新经济政策所体现的商品交换和市场规则提升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层面上来,完全摒弃计划经济思想进而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则来发展社会主义。其理由是:第一,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仅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战略,并没有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模式来看待。事实上,新经济政策的宗旨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把小农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去。第二,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列宁仍然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和原则,认为经济计划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新经济政策这个庞大的战略的组成部分。第三,列宁仍然把新经济政策中的商品和市场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因素,把新经济政策归结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包含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既联合又斗争,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否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

在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尽管列宁并没有完全突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实践上也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传统思路,但这丝毫不影响新经济政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也丝毫不影响它对东方国家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所产生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计划经济向新经济政策和商品经济的转变,是列宁“一切从实际出发”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由此说明,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都需要尊重实践,需要对失误进行反思并且不断纠正失误。虽然俄国社会主义实践时间不长,但它所产生的意义,不是区域性的,也不是一个国家的,而是国际性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都对传统模式进行了改革并走上了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充分表明,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当代社会主义所做出的最具生命力的贡献,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首先,列宁突破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不相容的传统观念,把商品货币关系用于建设社会主义过程。这种做法后来被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所借鉴,甚至成为指导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原则。十月革命后最初几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上的教训,使列宁转变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不相容的传统观念,认为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且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度里建设社会主义,任何试图迅速消灭商品经济的尝试都是不切实际的。列宁关于利用市场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次,列宁改变了社会主义在所有制上必须实行单一公有制的传统观念,进行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有益尝试。列宁提出,在不成熟的社会主义阶段,国家所有和合作社所有是这一时期合理的不同公有制形式,应该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导,允许私有制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这种观点为社会主义国家重新审视所有制问题和确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再次,列宁摒弃了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完全割裂和完全对立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路径的思想。列宁认为,在市场交换关系存在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因素在社会主义时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只要我们善于引导,资本主义就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容纳并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服务。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学说,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以上内容是列宁对不发达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探索的集中体现,从中可以看出,列宁的理论既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又有历史的前瞻性,是一个契合俄国实际的实事求是的理论,对世界社会主义尤其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启示之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性,又要有不断探索的政治气魄和理论勇气。这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能否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党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

启示之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允许发展中有失误,但必须善于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不断完善发展模式,优化发展方式,用科学理论指导发展,用成功实践引领发展。

启示之三: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背经济规律,不能违背群众意愿,要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转化成千百万人的自觉行动。

启示之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不断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和发展方式,让改革和创新成为党的生命力的源泉。同时,要不断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用管理和制度规范各种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否则,任何不合理的个人感情因素和随心所欲都会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极严重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5:《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反思

在导入新课上,我利用了一棵小小的知识树,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让学生了然于心,这样更有利于本课的学习,导入新课也很自然。

同时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授的过程中引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一些历史漫画,对于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中的失误很有必要。既充分发掘教材拓展知识面,又培养学生利用辩证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结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我党出现的严重事物的原因,谈谈在现阶段改革开放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史为镜。

利用教材内容进行爱国情感教育,比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模范人物,我们应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呢?对学生进行优秀品质的教育,升华其认识。

篇6:初中历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1)知识与技能: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内容及历史作用;掌握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了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客观的评价“斯大林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播放《大国崛起》视频和阅读保尔的名言,展现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伟大情操。

2、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处理方式:学生自学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处理方式:提供材料、小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斯大林模式”形成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从长远看也存在严重的弊端。

3、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大国崛起》视频

出示“自学提纲”

教师巡视学生阅读教材,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渡:下面我们来理解几个问题,教师播放多媒体,出示材料

教师提问:

教师补充讲解,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出示苏联地图

教师讲解

请同学们归纳列宁的功绩:

出示图片《列宁》

引导学生

出示材料并提问

教师补充讲解

播放多媒体

教师补充:

教师过渡,并导入下一个问题

播放视频《大国崛起》斯达汉诺夫,并补充:

教师补充:

出示毛泽东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课堂小结】课件演示

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谈谈观看视频的感受。

1、新经济政策的提出者、开始实行的时间、内容、意义。

2、苏联成立的时间、全称、最初加入的四个加盟国。

3、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领导者、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重点。

4、“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时间、标志、弊端。

材料一:列宁:“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战胜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日益引起不满,工农联盟面临着破裂的危险。1921年2月28日,在波罗的海舰队基地发生了喀琅斯塔得水兵暴动,它警示苏维埃政府,必须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尽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提问:结合材料,哪位同学谈谈:

①为什么说“我们错了”呢?

②“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是什么办法?

③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极大的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1927年国民经济恢复到战前19的水平。苏俄在经济步入正轨之后,在政治上也进行了探索,1922年底,苏联成立。我们要正确区分“沙俄”“苏俄”“苏联”三个名词: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底解体,如今已成为历史名词。

1924年,列宁逝世,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列宁的主要成就:

列宁逝世了,但也并没有阻断苏联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步伐,紧接着领导苏联人民的是斯大林。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把重点入在重工业上?

材料: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1/8,全国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对此,斯大林指出: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的确,为了社会主义政权的继续存在,为了避免被推翻,就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经济。从而苏联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开始了五年计划,与此同时,也加快了农业集体化的步伐。我们来看看所取得的成就。(第聂伯河水电站图、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图)

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加强。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社会主义成分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相对于同一时期的欧美国家经济萧条,苏联却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气象。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苏联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呢?

材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说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苦恼,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临终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过渡:面对苏联如此巨大的成就,我们的小平同志却说了这样一段话:“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请问:

后来僵化的苏联模式被称为什么?

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③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篇7: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

葛店中学 万兴奎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两大重点内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本课所讲述的史实表现出在曲折中前进的时代特点,内容抽象,知识点较多,学生不易理解和把握.本课也是第二单元的重要部分,展示当时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学情分析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初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前面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本课知识的学习.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利用已有的资料去引导学生探究.教学方法

图片、文字资料展示,直观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中共“八大”“大跃进”的目标、中心和危害

人民公社的性质、特点、危害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与识图能力

2.运用问题导学法,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严重失误的表现、危害及其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先进事迹的了解,学习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

教学设想与互动设计

1.安排一课时.2.感知,比较,师生互动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1953年——1956年我国开展了哪三大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简述:(1)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2)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习新课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中共八大和八大二次会议

展示图片: 1956年北京中共八大会址

中共八大会场

毛泽东致开幕词

刘少奇作政治报告

思考一: 中共八大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1)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经济建设方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思考二:

1958年中共八大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是什么?其精神与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是否一致?(1))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不一致.2.大跃进运动

(1)大跃进运动的中心事件:大炼钢铁(2)为什么要大炼钢铁? 追求建设的高速度,钢产量翻一番(3)全民大炼钢铁效果如何? 实现了钢产量翻一番,但不合格土钢达300多万吨(4)大跃进运动有何严重后果? 大量砍伐树木

生态环境极大破坏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5)浮夸风

看法: 经济规律

破坏生态环境

影响极坏

教训: 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实事求是,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3.人民公社化运动(1)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2)严重后果: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1)1959——1961年(2)原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 三年自然灾害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5.对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1)措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效果:从1962年开始,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二、1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 1.10年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1)1957——1966年

(2)成就:大庆工人欢呼第一口油井喷出原油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模范人物(1)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2)解放军好战士雷锋(3)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思考一:你知道王进喜 雷锋 焦裕禄的哪些事迹?他们事迹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考二:除以上人物外,你还知道在社会主建设中涌现的哪些英雄模范人物(孔繁森)作业设计:

一、单项选择: 1.下列事件中,不是发生于1968年的是()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运动

C中共八大召开

D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2.1959——1961年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有()(1)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同

(2)自然灾害严重

(3)提出八字方针

(4)左倾错误的危害 A(1)(2)(3)(4)

B(1)(2)(3)

C(2)(3)(4)

D(1)(2)(4)3.下列人物中,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王进喜

B焦裕禄

C 雷锋

D陈

二、畅想天地

1958年建立的人民公社能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吗?请说明理由.不能.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社会调查

到附近的老年人中了解一下,1958年大办公共食堂的做法,听听他们对人民公社食堂的看法.板书设计: 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中共八大和八大二次会议 2.大跃进运动 3.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三年严重经济困难 5.对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二.1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 1.10年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2.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模范人物

《**中的国民经济》教案

葛店中学

万兴奎

教材分析

十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国民经济受到了严重损失,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使破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四五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个伟大的党,有能力解决自已的问题

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课全国大**的学习,学生对文化大革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本课知识学生感兴趣且易接受

教学方法

1.研讨分析法

2.以史为鉴,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全国大**中经济形势恶化的表现

九一三事件 周恩来调整国发经济

邓小平全面整顿

经济建设的某些成就

四五运动

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相继逝世

四人帮被粉碎(1)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感知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认识政治**的危害性,理解经济发展与政局稳定的相互关系

(2)运用比较法教学,理解周恩来调整经济和邓小平调整全面整顿对经济恢复发展的积极作用

(3)运用问题讨论法,弄清林彪江表两个反革命集团覆灭的原因及文革的历史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破坏,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2)历史再次证明失民心者必遭唾弃,得民心者得天下

教学重点

**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教学难点

林彪江青两大反革命集团

教学设想与互动设计(1)安排1课时

(2)合作、探究、互动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新课

思考: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国大**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它造成了哪些影响?(1)上海夺权

(2)武斗党政机关瘫痪民主与法制破坏国民经济恶化

学习新课

一、经济形势的恶化(1967年——1968年)1.原因:全国**,全面内乱局面中,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

2.表现:经济工作机构瘫痪,经济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企业的规章制度被废弃,大批工人干部离开岗位闹革命,交通运输阻塞,物资供应难以保证,市场供应紧张,日用消费品短缺.二、周恩来调整经济,邓小平全面整顿 1.九一三事件(1971年)思考:林彪已被确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他为什么还要发动政变,阴谋杀害毛泽东?(1)不安:四人帮的争权夺利

(2)着急:自已身体不好,拖不过毛泽东

(3)紧张:自已的地位由毛泽东确定,也就可能由毛泽东废除.强调:1971年9月13日是,林彪企图乘飞机叛逃苏联,飞经蒙古人民共和国时,机毁人亡.2.周恩来调整经济及四人帮的破坏

(1)九一三事件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是谁?他主要做了哪些工作?结果怎样? 周恩来

调整国民经济,解放干部

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国民经济回升,社会趋向稳定.(2)在周恩来的领导下,1973年国民经济开始回升,社会趋向稳定,为什么到1974年又急转直下呢? 1974年,江青王洪文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 江青集团的煽动与破坏

3.邓小平全面整顿及其被中断

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从哪里开始?效果如何?后来国民经济为什么又遭到破坏? 从铁路运输开始

效果:国民经济再度回升,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四人帮毛泽东发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三、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某些成就 1.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

10年文革使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了哪些损失?什么原因使损失如此巨大? 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没有提高,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原因:长时间全局性的错误没有得到纠正 3.经济建设的某些成就:(1)工农业总产值保持了一定速度的增长(2)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完成(3)国防科技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思考一: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周恩来、邓小平的努力

广大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思考二: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政治局面有何联系?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四、文革结束

1.周恩来逝世和四五运动

(录像)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

(1)四五运动

(2)1976年清明节

(3)实质:对文化大革命极左错误的反对(4)结果:遭到四人帮的镇压

(5)意义:为后来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2.朱德毛泽东逝世

(1)1976年7月6日,朱德逝世

(2)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 3.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标志:四人帮被粉碎

分析:林彪四人帮两个集团先后被粉碎,说明了什么? 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阴谋家野心家绝没有好下场

作业设计

一、温故知新

1973年和1975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回升局面,其原因是什么? 周恩来调整经济

邓小平全面整顿

二、畅想天地

阅读四五运动时悼念周恩来的一首诗: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回答:1.诗中的鬼和豺狼指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叫和笑?(1)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为首的四人帮集团

(2)他们认为周恩来逝世,对他们夺权有利,他们为篡党夺权大造舆论 2.扬眉剑出鞘的含意是什么? 人民群众准备同四人帮作殊死斗争

三、自已动手

讨论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

板书设计

第八课 **中的国民经济

一.经济形势的恶化(1967年——1968年)二.周恩来调整经济 邓小平全面整顿 1.九一三事件 2.周恩来调整经济及四人帮的破坏 3.邓小平全面整顿及其被中断 三.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某些成就 四.文革结束

篇8: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重视价值规律的理论观点。

建国初期, 毛泽东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这一概念, 他多次在讲话中指出:“不能把商品生产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1]他这一观点打破了苏联认为商品生产就是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商品生产只能局限于生活资料的观点。他在纠正人民公社运动时, 明确指出, 要“等价交换”、“各计盈亏”、“按劳分配”等[2]。这一系列论断都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奠定了在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商品经济的理论基础。他还对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论述, 尤其是《论十大关系》,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一系列精辟阐述, 成为他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代表性著作。他还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 以工业为主导”的指导思想, 把这一思想确立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他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使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都同时高速度地向前发展”的论断[3]。这些思想都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和综合发展, 体现了他对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深思熟虑, 是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的重要贡献。

从建国初直到毛泽东逝世, 中国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8%~9%, 国民收入平均每年递增7%。与同一时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相比较,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了11.1%左右, 而当时的美国只有4.0%、英国2.5%、法国5.2%, 甚至日本、联邦德国也分别只有10.9%、5.7%。建国后30年时间, 中国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值从120亿元增长到到4892亿元, 相当于旧中国百年发展积累的40倍。工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 建立了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等一大批新兴工业生产部门。农业经济取得巨大成果, 农业总产值也从329.5亿元增长到1698亿元, 粮食产量从1.12亿吨增长到3.048亿吨, 大规模扩大了农村灌溉面积, 近30年时间, 增长了32倍。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农村的水利建设、改良土壤及培育杂交水稻、建成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等, 这些成就是旧中国的历届政府, 甚至西方发达国家也是望尘莫及的。成渝、宝成、成昆、湘黔、川黔等大量的公共和交通基础设施也得以建设。在他的领导下, 中国走完早期工业化国家近百年的发展之路, 开始了独立自主地对外经济交流,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貌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建立起了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工业体系, 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 为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变迁。

二、政治建设的主要成果

毛泽东通过深入思考, 在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重大理论。他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并用于指导社会主义建设。这些重要的理论思想, 是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源头, 为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 为几千年来中国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画上了句号, 让广大的无产阶级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 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充分的调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维护了各民族共同管理国家的权利, 开创了民主建设的新路。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还创立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并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一极富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 充分调动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形成了既生动又活泼的民主政治局面, 对新中国迅速平息战后创伤, 发展经济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挥了巨大作用。历史证明,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历程中的一大创举, 为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具有显著的中国特点和自身优势, 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在中国, 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敏感话题, 为解决好这个问题, 毛泽东提出:要始终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并开创性地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保障了各民族间的团结和平。他指出, 我们党要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压迫, 要把民族团结看做国家统一稳定的基本保证。纵观古今中外, 这样的民族政策是从来没有过的。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奠定了中国民族事业发展的坚实根基, 让中国的民主事业建设向前迈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在对外关系上, 毛泽东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与和平的外交政策, 在他的倡导下, 确立了对外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他反对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与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尤其是与第三世界国家建立良好的发展关系, 这些都直接奠定了我们今天外交事业繁荣发展的基础。

党的八大之后, 为了吸取苏共二十大引发的社会动荡等教训, 毛泽东又把更多精力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怎样防止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如何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等问题上。他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不论是积极的影响, 还是消极的影响, 都对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借鉴。

三、文化建设的主要成果

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政治、经济大发展的直接反映, 毛泽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把文化建设同政治、经济建设都看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其中专门提出要实现“科学文化现代化”[4]。明确指出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具有的战略地位。

毛泽东始终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推动文化发展的延续性和继承性, 认为本民族的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历史地位是不容否定的, 应当挖掘优秀文化传统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服务。他在讲话中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 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5]对于外国文化, 他也认为应当吸收外国文化中的先进成果, 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 他提出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应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大众服务, 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6]。他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服务对象指明了方向。他还针对文化思想领域中出现的乱贴政治标签及片面化、绝对化、教条主义倾向, 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建设方针, 允许文化艺术界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本原则下, 可以有不同流派学派、创作风格等在他的指导下, 群众性文化事业蓬勃开展, 创作出一大批群众性电影、舞台剧本, 开办各类文化艺术学校, 等等, 促进了文化艺术创作更倾向群众, 更面向基层。催生了电影《上甘岭》《智取威虎山》《地道战》、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小说《闪闪的红星》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 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等传统戏曲也得到较大发展。直到今天, 在改革开放的30年后, 我们仍然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方针, 经过历史检验, 说明“双百”方针是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的方针。

可以说, 正是“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双百”方针的提出, 才确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 彻底解决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等重大问题, 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石。

总之,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 尤其是建国后, 毛泽东始终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等问题进行探索, 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提供了历史经验和教训。习近平同志在《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上指出:“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 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 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 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一切向前走, 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 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7]可以说,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提出的诸多富有创造性的思想, 从不同方面初步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石, 为改革开放后, 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 (上) [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977.

[2]《毛泽东选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 1999:14.

[3]《毛泽东选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 1999:121.

[4]《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 1999:116.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 1991:707-708.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 1991:708.

上一篇:感恩800字高中作文下一篇:祝福新房子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