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珍惜作文

2024-08-14

生活需要珍惜作文(精选6篇)

篇1:生活需要珍惜作文

生活需要珍惜作文

在生活中,任何资源都不是无限的,它们都需要我们去珍惜,需要我们去合理的使用。像电、水、石油、煤气等都需要我们节约使用。如果无限制地使用它们,浪费它们,我们就会失去这些宝贵的资源。比如电,我对没有电的日子有着深刻的印象,因为我感受过那种度日如年般煎熬的日子。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我和妈妈都在沙发上低头叹息。就在刚才,我们正倚在沙发上有说有笑地看电视。突然,一阵“嘶嘶”的声音响起,客厅随后陷入一片漆黑——停电了。我们翻箱倒柜地找着蜡烛。也不知找了多久,终于找到一支布满灰尘的蜡烛。妈妈立刻将它点燃,又小心翼翼地将它移到茶几上。

没有事情可以做,我和妈妈就开始大眼瞪小眼。才对视了一会儿,我就有些不耐烦了。咦,电视怎么不能看了?哎,还有电脑啊!啊,电脑也打不开!我按了好几次开关,这才记起停电了。但我“没有气馁”,又打开了手机,看看有没有缓存的视频。很不凑巧,缓存视频被我删掉了。就这样,我心中最后的`一丝希望之火也被当头浇下的一盆冷水毫不留情地浇灭了。

又过了一会儿,我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只好去找吃的了,我叹了口气,走向厨房。找了一阵没找到,于是我饿狼一般的目光盯在了冰箱上。就在我的手触到冰箱门的那一刻,卧室里传来了妈妈的声音:“别开,停电了,你一开冰箱里面的东西化得更快。让你吃饭时不好好吃饭,饿着吧。”我只好重新坐在了床上。

又不知过了多久,来电了!我看了看表:9:30,才过了半个小时。可这半个小时的时间对于我来说,却仿佛是一个世纪一般漫长。

没有电的日子真可怕!我再也不浪费电、乱用电了!我暗暗下了决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它并不是无限的。我们一定要珍惜它,不可无限制地浪费电。

篇2:生活需要珍惜作文

在太婆92岁时,太婆因不小心在厕所摔了一跤,刚开始只是说摔倒了脚,因太婆有住在一起的外公外婆舅舅一家照顾着,父母需要工作,我还需要上学,也没能立即赶回去看太婆。

一个多月后,国庆到了,趁着假期的时候,我们一家人立即动身赶往老家。车一停,我立即打开车门,向外婆住的院子里奔去。院子里的模样大多没变,午后的阳光洒进院子里,洒落在一位老人身上。那是太婆,白发苍苍,脸色苍白,凹着眼眶,神情呆滞。看到这一幕,我一愣,立即放缓了脚步,慢慢地轻轻地走着。空气中已经没有那股熟悉的清香的桂花香味儿了,而太婆的身后正是那一棵从前太婆亲手种的桂花树,桂花树仿佛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在阳光的抚摸竟飘下一片又一片的枯叶……

缓缓地走近太婆,生怕动静大了,太婆就会消失似的,太婆的视线一直停留在地上,我的靠近她一点反应都没有。我就贴站在太婆的轮椅旁边,轻轻地将手搭在太婆肩上缓缓对太婆说:“太婆,我回来了。”老人终于有了反应,将头抬了起来,将那空洞的眼神对着我。

“你是谁啊?”太婆缓缓开口,有气无力的一句话将我的心狠

狠刺痛。我震惊地瞪大了双眼。

在太婆摔倒的几天后,我还曾偷偷打电话给太婆。我还清楚地记得太婆笑着对我说:“没事啊,我身体好着呢!”难道这只是太婆给我在开玩笑吗?

后来问妈妈才知道太婆是因为摔到脚,脚痛压迫了神经,已经神志不清,谁都不认识了……在不久的一天,大人们都进到太婆的屋子里去了,不让小孩进去,我深深地意识到,外婆可能再也回不来了,我偷偷躲在窗外往里看,看到床上的太婆躺着一动不动的,那疲惫的眼皮也是缓缓地动着。这就是我见太婆的最后一面。我的心狠狠地抽痛着,我是多么懊悔!懊悔为什么平时经常找借口不回来?懊悔为什么长大了总是嫌弃太婆啰嗦?懊悔为什么在她摔倒的时候不赶回来多和她聊聊天?

眼前不禁呈现出一幅画面:开满桂花树的树下面,一个小小的身影和太婆一起在树下摇动桂花树,桂花会随着风簌簌落下,像满天的繁星,然后太婆就会把摇下的将花做成一道道美味的小吃给我吃。现在,我是多想回到那时,太婆年轻健康那时……

篇3:生活需要珍惜

她是妈妈的外婆,我是她的玄外孙女。我记得初见她时,我5岁,她95岁。

乡下的春光和煦,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开得正盛。花田里互相嬉戏、追逐的孩子,是我和哥哥。当时,她就看着我们,灿烂地笑。她的牙掉光了,笑却还如少女一般。突然,她转过身去,佝偻着背,提来了水桶。外婆无奈地拉住她,她还是笑,模糊不清地说着:“我给孩子们打点水。”外婆劝不住她,只好和她一起打水,助她一臂之力,她更开心了。

就这样,她烧好了水并倒过来,让我们歇歇。我们玩得意犹未尽,又不喜欢喝白开水,就连连推辞。我看到,她沉默了一会儿。临离去时,她又笑着对外婆说:“别打扰孩子们玩!”外婆将那水放在井口上,说了句:“那渴了再喝吧!”便和她进屋去了。

中午了,我和哥哥跑得满头大汗,抓着小花、小草、小虫等战利品开心地往回走。那碗水,凉了,仍是没有人碰。

等了一会儿,开饭了。我和哥哥奔去厨房,拿了两只碗,迫不及待地叫嚷着。

“我渴!”我叫着。

“渴呀,有白开水。”妈妈应着。

“不!白开水难喝死了,雪碧才好。”哥哥吵着。

吵闹中,她出去了。未过多久,便买回了一瓶雪碧。外婆心疼她,哭笑不得地让她坐下。她笑着说:“孩子们要的嘛,我也想尝尝呢。”席间,我们喝光了所有的雪碧,她也尝了一口。碳酸饮料的呛人劲儿让她直皱眉头,可她嘴上却说:“外头的饮料真的好喝。”

直到下午我们离去,井边上的那碗水还是没有人动。

再一次去那间屋子时,我8岁,她98岁。只是此时的她,已一动不动地躺在棺木里。遗像上的她,笑得灿烂;外婆和妈妈却跪着,哭得伤心。夏日炎炎,我突然想到清凉的井水了,只是井边,早就没有为我留下的水了。我叫来哥哥,费力地拉着绳子,却未提起一桶水。我的眼眶也有些湿润了,我好像体会到了妈妈和外婆的不舍。“珍惜”二字重重地打在我心头,我明白了些什么。生活需要珍惜,珍惜身边人,别在失去的时候追悔莫及。

爸妈再一次给我端来白开水时,我没有拒绝。

(指导教师:丁延清)

教师点评

篇4:生活需要珍惜作文

在“变教为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就会生成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超出教师的知识范围,也就是教师难以回答的问题。教学中面对学生的问题,切忌急于回答。有效的应对方式是首先鼓励学生,而后记录下来,与学生共同思考研究。把学生课堂中生成的问题作为教师教学的资源。

在“变教为学”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有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表面看与本节课的数学内容无关,因此常常被教师认为是“没有意义的问题”而被忽略。事实上,应当相信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都是因为头脑中思考的某种不顺畅而导致的,这样的问题不仅应当被视为是合理的,而且应当成为教学研究的素材。

比如数学运算中的“加”与“减”,在数学中表达运算过程的含义与日常用语的含义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于乘法运算中的“乘”,学生熟悉的含义可能是“乘车”“乘风破浪”等等,而在数学中表达的是“相同加数求和”,这两个含义似乎风马牛不相及。这时自然就会产生“为什么用‘乘’表示相同加数求和呢?”这样的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表面看与数学计算无关,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都体现了数学知识的文化特征。比如考察“乘”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其最初的含义是“人在树上”,有“升高”的意思。这个意思就与乘法所说的“相同加数求和”可以沟通联系了。因此这样的问题不仅不应当忽略,而且应当融入到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下面通过对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的研究,进一步说明这一点。

一、“几何”与“方程”究竟何义?

“几何”一词是明代学者徐光启(1562—1633)在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合作翻译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原本》的时候首次使用的。关于徐光启选用这个词的原因,经过考证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是在翻译《原本》中“Geometry”这一英文单词时考虑了两方面因素,其一是这个词汇具有“测量地球”的意思,而测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想知道“多少”的问题,古汉语中“多少”通常用“几何”这个词汇来表达,这是意译;其二是英文单词的前缀“Geo”的发音接近汉字“几”的发音,所以“几何”是意译和音译兼容的翻译。[1]另一种观点认为“几何”是对“Magnitude”这一英文单词的意译。[2]“Magnitude”是“量”的意思,而研究量其实关心的就是“多少”,所以用“几何”。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就是“几何”与测量以及数量的多少直接相关。姑且不论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这些内容起码包含了语言及其文化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数学学习都是很重要的。

“方程”这一数学术语与“几何”不同,并非外来语的翻译,而是由我国古人命名并沿用至今的。由于时间久远,其一般意义与数学意义的联系已经不明显了。就是说从“方程”的字面上很难联想出其“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一数学意义。在古汉语中“程”最初是一种度量单位,后来引申有度量的意思。比如,“程者,权衡丈尺斛斗之平法”[3]的说法,就把“程”理解为各种不同大小的计量工具之间如何平衡(其实就是互相转化)的方法。这样的理解在许多词汇中都有所体现,比如“路程”就是度量所走路的结果。按迄今的考证,“方程”一词在我国数学文献中使用最早的是《九章算术》第八章。刘徽在其注释本中对方程的解释为:“群物总杂,各列有数,总言其实,另每行为率,二物者再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数程之,并列为行,故谓之方程。”[4]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多个未知数的时候,就需要分别排列出来共同考虑。两个未知数排两行,三个未知数排三行,有几个未知数就排几行,有行有列,所以叫作方程。其中“方”指的是排列出来的形状,“程”就是度量方法的意思。这实际上就是现在数学中的线性方程组。在《九章算术·音义》中对“方程”的解释为:“方者,左右也。程者,课率也。左右课率,总统群物,故曰方程。”[5]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给未知量配上相应的系数,使得左右相等就是方程。其中的“方”是左右,“课率”用现在的语言说就是配上系数。 这样的解释与现在所说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十分接近。

二、加法的结果为什么是“和”,而不是“合”?

数学术语是前人命名或者翻译,经过长时间历史沿革沿用至今的。由于文字本身含义的逐步变迁,原始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比如,为什么加法的结果用“和”而不是“合”?按照一般的理解,似乎“合”更为恰当。按照何金松所著《汉字文化解读》的解释,[6] “和”最初的意思是树上的小鸟此唱彼和的场景,后来引申为很多人演唱或演奏时乐音的谐和,所谓乐音的谐和是多种声音听起来就像一个声音。由此可以推断“和”是“两个或多个在一起就像一个”的意思。比如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和面(音:huó miàn)”,其意义就是面粉和水融为一体。中国传统的娱乐项目“打麻将”中的“和牌(音:hú pái)”是把零散的牌融为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这显然与数学中加法的意思相吻合。而“合”字起初的意思是“关闭”,后来引申为“聚集”,才有了现在联合的意思。

三、为什么一定要把“6÷2”读作“6除以2”?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除”字的一般意义有“去掉”或“减少”的意思,又可以引申为“分”的意思。[7]如果把除法运算理解为“逐步减少”,就与乘法的“逐渐升高”相对应为互逆关系,也就是数学中所说的“互逆运算”了。至于为什么要把“6÷2”读作“6除以2”,或“2除6”,而不能读作“6除2”,其实是古汉语中倒装的习惯,所谓“6除以2”,用现在习惯的读法应当是“以2除6”。“2除6”实际上是省略了“以”,也是“以2除6”,都是用2去分6的意思。类似的例子还有分数的读法,读作“三分之二”实际上是“分三之二”,“之”在古汉语中有“的”意思,所以“分三之二”就是“分为三份中的两份”,与分数的意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类似的问题还有,除法的结果为什么叫作“商”?一般意义下这个字往往与“商量”“经商”这些用语的意思联系在一起。我国古代有一种计时仪器,叫作漏壶,也叫作漏刻。壶内有一浮标部件,上面刻有刻度,随水浮沉,称为漏箭。人们只需察看漏箭外表所显露的刻度,便可掌握壶内水位的高低,从而知道当下的时辰。我国古代字书《正字通·口部》对“商”有这样的解释:“商乃漏箭所刻之处”。[8]由此看出,“商”在古代表示计时工具漏刻中的刻度。刻度实际上就是确定标准,也就是指明“一”,以便于测量“几”。所谓“商量”,其实就是先确定“商”,然后“量(音:liáng)”。小学数学中整数的“等分除法”实际上就是“已知几倍是多少,求一倍”。这样就沟通了“商”的一般意义与数学意义之间的联系。

四、“小数”是很小的数吗?

“小数”并不是指很小的数。在十三经之一的《礼记·内则第十二》中有这样的记载:“亿之数有大小二法,其小数以十为等,十万为亿,十亿为兆也。其大数以万为等,万至万,是万万为亿,又从亿而数至万亿曰兆。”[9]大意是说,有大小两种方法得到“亿”和“兆”,一种是用小数十,那么十万就是亿,十亿就是兆。另一种是用大数万,那么万万就是亿,万亿就是兆。这里的“小数”和“大数”指的都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进率。因此,“小数”实际上是“小率”,也就是“进率小于1”的数。在十进制的小数体系中,这个进率就是。

五、“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比例吗?

“正比例”和“反比例”分别用“正”和“反”来限定“比例”。那么正比例和反比例是不是比例?首先来看“比例”的含义,这个词汇并不是用“比”限定“例”。《说文解字·人部》对“例”字的解释为:“例,比也”,[10]这说明“比例”实际上是两个字义相同的字组合而成的,隐喻的数学意义是“两个比相同”。所以“比例”这个数学术语指称的数学对象是两个比的相等关系,比如“1:2=2:4”就是一个比例。这种比例在19世纪的欧洲叫作“几何比例(Geometrical Proportion)”。当时,还有一种比例叫作“算术比例(Arithmetical Proportion)”,[11]表达的是两个“差”相等的关系,比如“19-7=127-115”就是一个算术比例。算术比例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如果把符合算术比例的四个数按顺序写出来:19,7,127,115。那么首尾两个数的和与中间两个数的和相等,也就是19+115=7+127这个性质与几何比例中“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性质非常类似。正比例和反比例与比例是不是属种关系?也就是说正比例和反比例是不是特殊的比例?数学教科书中把“正比例”定义为两个量的比值是固定不变的数,则称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如果两个量的乘积为固定不变的数,那么这两个量成反比例。从定义来看,正比例和反比例这两个数学术语所指称的数学对象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两个“比”之间的关系。因此应当说正比例和反比例都不是比例。“正”与“反”对比例的限定,使得比例这一数学术语的语义发生了变化。尽管如此,正比例、反比例和比例还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古时算术中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含义与现在不同。首先有“正比”和“反比”的概念,如果把“a:b”视为正比,那么“b:a”或者“:”就是反比。这里反比中的“反”相对于“正”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比的前项和后项交换位置,比如把正比“a:b”改为“b:a”变为反比,这种反比对应的英文是“Inverse Ratio”;第二种是对比的前项和后项取倒数,顺序不变。比如把正比“a:b”改为“:”也成为反比,对应的英文是“Reciprocal Ratio”。一个非常有趣的性质是,如果对一个正比分别按以上两种方式连续取反比,比值是不变的,用符号表示就是:

a:b=:

这样就可以延伸出当时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如果把“a:b=c:d”叫作正比例,那么就把“a:b=:”叫作反比例。英文中“反比例”有两种说法,一种是“Inverse Proportion”,另一种是“Reciprocal Proportion”。其中前者是比例的前项和后项交换位置的意思,后者是取倒数的意思。在晚清时期的一本《师范讲习社师范讲义》中还可以看到下面的例证。[12](见图1)

图1 晚清师范讲义图

(当时连接两个比不用现在的等号“=”,而是四个点“::”)

由此看出,正比例和反比例起初是一对相关的概念。之所以有正比例的用语,是因为存在与它比值相等的反比例。无论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都是特殊的比例,与现在的意义不一样了。

六、“函数”是数吗?

“函数”一词,表面看是用“函”限定“数”。但其数学意义并不是指称数,也不是对数的限定。这一词汇是清代学者李善兰(1811-1882)在1859年翻译Augustus Demorgan所著的《代数学原理》(The Elements of Algebra)一书时,首次使用的数学术语。原书中“Function”一词的解释为:“以任何方式包含x的表达式都是x的函数,所以和都是x的函数。(Any expression which contains x in any way is called a function of x. Thus, andare functions of x.)”[13]。李善兰把 “Function”翻译为“函数”,解释为“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14]这一解释更接近李善兰翻译的另一本名为《代微积拾级》(Elements of Analytical Geometry and of the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的书中对“Function”的定义:“当一个变量等于一个包含另一个变量的表达式的时候,第一个变量就叫作第二个变量的函数。(One variable is said to be a function of another variable, when the first is equal to a certain algebraic expression containing the second.)”[15]综上可以看出,李善兰用“函数”这个词汇的用意,其中的“数”是“变数”,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变量”,而“函”是包含的意思。二者组合在一起叫作“函数”,表达的就是“变量包含变量”的关系,比如“a+x”是一个变量,包含着变量“x”,那么“a+x”就是 “x”的函数。所以“函数”指称的不是数,而是变量之间的包含关系,与当时人们对“函数”的认识是吻合的。现在数学中对函数的理解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变化,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不仅仅是变量之间的“包含”关系。

按照通常的认识,数学属于科学,强调真理性和逻辑性。而语文属于人文学科,更强调“人”的因素。人文学科的知识一般具有规定性和可变性的特征。所谓规定性,体现的是人的主观意志占主导地位,一旦为多数人所认可,就成为约定俗成的知识了。所谓可变性,指的是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断变化,这种约定俗成的知识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前面论及的“几何”这一词汇,在如今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就变成了“空间与图形”。现在所使用的“质数”,过去曾经是“数根”。莫绍揆先生曾经建议分数的读法应当改变,[16]比如应当读作“五分以六”,这样更符合人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阅读习惯,而且与除法算式的读法相一致。

应当相信,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而且是有意义的,这些问题的研究应当成为新的课程资源的源泉。因此在“变教为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任何学生提出任何问题,珍惜任何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认真研究任何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

参考文献:

[1] 松村勇夫. 关于代数和几何的字源[J]. 数学通报,1951.1.

[2] 杰. 几何不是Geo的译音[J]. 数学通报,1959.1.

[3] 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M](集解引如淳语).北京:中华书局,1999:2508.

[4] 杜石然. 《九章算术》中关于“方程”解法的成就[J]. 数学通报,1956.12.

[5] 李继闵. 《九章算术》导读与译注[M]. 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24.

[6] 何金松. 汉字文化解读[M]. 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391-369.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87.

[8] 邵启昌. 中国数学若干概念汉语词义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8.6.

[9]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28.

[10]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67.

[11] Augustus De Morgan. Elements of Arithmetic[M]. Fourth Edition. Printed for Taylor and Walton, London. 1839:99.

[12] 晚清文献数据库. http://www.cnbksy.com/ShanghaiLibrary/pages/jsp/fm/index/index.jsp.

[13] Augustus De Morgan. The Elements of Algebra[M]. Second Edition. Printed for Taylor and Walton, London. 1837:168.

[14] 燕学敏. 晚清数学翻译的特点——以李善兰、华蘅芳译书为例[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

[15] Elias Loomis. Elements of Analytical Geometry and of the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M]. Nineteen Edition.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New York. 1865:113.

[16] 莫绍揆. 试论初等数学符号的改进[J]. 数学通报, 2000.12.

篇5:作文:生命需要珍惜

有的人说,生命就像是一场告别,从开始对结束说再见;有的人说,人总是要离开的,只不过是早是晚罢了。我觉得,像司马迁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要让生命变得有价值,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有意义的事。

今天中午,我兴高采烈的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走在路上,突然有一辆黄色摩托车从我们旁边擦身而过,把我们吓了一跳。速度特别快,真让人担心啊!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我们一家人愉快的心情。我们招了一辆出租车,出发咯!看着窗外的.风景,心情真好啊!忽然,爸爸大惊失色,我问爸爸怎么了,他指着窗外。天哪!车祸,我看见救护车、警车把现场围了个圈,有两个男孩子躺在地上,现场一片狼藉。旁边是,,,天哪!黄色的摩托车!我震惊了,怎么会这样,刚才他们还好好的啊!简直不敢相信事实。妈妈对我说:“危险处处有啊!”“孩子,死神也许就在下一秒等着我们,决定我们生死的,不是时间,而是对生命的珍惜,生命的敬畏,我们要把握好每一秒,每一刻,不能瞎显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爸爸的话让我受益匪浅。哎,我想啊,如果他们可以好好的开车,保持好的心态,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所以,生命是顽强的,有时也是脆弱的,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也许就会对生命造成伤害,生活中有许多突如其来的情,我们要时刻保护自己,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篇6:共享也需要珍惜作文

走在街上,放眼望去是一排排整齐的,五颜六色的的共享单车。走进书店,捧起一本畅销书阅读,突然下起了雨,不必着急,有共享雨伞呢。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正涌入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一次,我逛完书展,走出会场,提着一大包书,抬头望望天,夜幕好像被刷了一层深蓝色的颜料,已经八点了。我四下张望,寻找共享单车骑回家。不远处的一抹黄色吸引了我。我快步走过去,刚准备解锁,再仔细一看,这辆车竟没有车座。它孤零零地躲在一棵大树下,仿佛在无奈地叹息。我按下报修键,继续寻找别的共享单车。

马路的对面,有两辆。等待了一个红绿灯后,我穿过马路,先仔细观察了一下车子的外表,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后,我将一大包书放进车篮,拿出手机解锁了它。我的手指在密码盘上跳动着,但当我按下最后一个数字时,一声低沉的“嘀”声响起,车锁上的红光一跳一跳地闪着。我看了眼手机,有仔细,小心地按了一遍正确的密码,不料它还是发出沉闷的“嘀、嘀”声。我又尝试了旁边的一辆车,满心希望他能够运作。可同样低沉的声音和闪烁的红光再一次上演了。我联想到最近的新闻:几名“熊孩子”用石头砸共享单车,把车子的锁砸坏了。看着眼前同病相怜的“双胞胎”,想象着他们可能也遭遇的`不幸经历,我无奈地提起书,走向远处,继续寻找共享单车。

一路上,我又遇见了几抹黄色,可它们要么是“缺胳膊少腿”的“残疾”车,要么是车锁无法打开的“囚车”。损坏最为严重的一辆车,它的链条拖在地上,好事拖着一截断了的腿,摇摇晃晃地站在马路上,向人们述说着自己的悲惨命运。几经周折,我终于找到了一辆比较完好的共享单车。

骑在马路上,一边感叹着我找车的不容易,一边也在思考:共享确实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考验了我们对公共物品的爱护的程度。在共享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同时,我们也要爱护这本不属于我们自己的共享资源,为下一个使用它的人着想,让它能够长久地使用下去。

上一篇:热水器基础培训资料下一篇:急诊科护士长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