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山的怀抱散文

2024-08-16

走进大山的怀抱散文(精选4篇)

篇1:走进大山的怀抱散文

走进大山散文

又到周末了,心早已飞出了小镇,飞向了大山深处。带上我忠实的小伙伴――六岁的女儿,简单准备了食物和水,我们踏着湿漉漉的公路出发了。

经过两小时的车程进到了大山深处,前边已经没有路了,车无法继续前进。群山掩映中,依稀看见零零散散小屋,老人在屋前劳作,孩子在院坝里玩耍,好像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位老婆婆热情的给我介绍∶后边就是有名的凌霄城,曾经是革命根据地。我顺着老婆婆手指的方向,抬头看见我视线所能看清晰的最高的那座山。

我和女儿背上行李,兴致勃勃地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上攀登,开始徒步挺进凌霄城。路边到处都是盛开的不知名的野花,我急忙拿出相机享受这场视觉盛宴,女儿则亲手摘下这些美丽的花朵,慢慢地看着,嗅着。我们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观赏,享受着和煦的阳光,享受着习习的秋风,更享受着这大山深处无边的秋色。

走了大约三个小时,眼前除了山还是山,大大小小的山,高高低低的山。我突然发现只顾着欣赏风景,居然迷路了,连凌霄城也被我们抛到身后。空旷的大山里除了我和女儿,再也看不到人影,只有断断续续的鸟叫。

女儿也有些疲惫了,反复问到:“妈妈,到了没有!到了没有!”

我当然不能告诉女儿实际情况,只能鼓励她说:“乖乖,转过那座山就到了,坚持就是胜利!”

溪水潺潺,树叶沙沙,虫儿啾啾低吟,鸟儿悠悠高唱,大自然给我们奉上了动听的交响乐。此时此刻我深深感到,所谓的我们聪明的人类,在茫茫的大山深处是多么无助,在无限的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路在往前延伸,好像一直延伸到天边。我们也只有这样毫无目的地的勇往直前。

走过一座又一座山,剩下的还是连绵不绝的山。女儿已经快到极限了,走几步又停下来拨弄路边的`小石子。但是我知道绝对不能停下来,只好拿出我的看家本领,给女儿用路边的小草小花编起了故事。果然,女儿紧紧跟随着我,一边听着故事,一边吃着手里的面包继续前进了。

天空离我们更近了,云朵好似一伸手就能抓住,我有种登天的感觉。此时已经无心欣赏风景了,任随脚下的路引领着我们走向远方。

忽然眼前一亮,山边隐隐露出了黑黑的屋顶,我失声向女儿喊道:“快看,有人家了!有人家了!”当时的兴奋劲真是难以言表,我们飞奔向前,高呼着:“胜――利――了!胜――利――了!”

问了路边的大姐才知道我们到了五斗坝茶场,又累又渴的我向她讨水喝。我和幺儿的狼狈样引来了大姐异样的目光,狐疑的上下打量着我们。我厚着脸皮和大姐搭讪,尽量显示我的友好,还叫幺儿拿出手里的食物分给她孩子们吃。效果还不错,一会儿大姐便打消顾虑,还热情地叫我们留下吃午餐。我迫不及待的答应下来,因为我们实在累了,想休整下。我继续和大姐聊着,女儿也和孩子出去耍了。

吃过午饭,稍事休息,谢别了淳朴热情的大姐一家人。根据大姐的指点,我和女儿走小路抄近道,慢悠悠的下山了。

篇2: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在介绍自己游览的地方时,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也可以按照由远到近或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进行描写,这样能让你的文章条理清楚。接着抓住游览重点,进行详写,其余的景物要略写或不写。请小朋友们注意,文章开头别忘了交待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结尾可以写下自己游览后的感受,这样可以让你的文章更丰满。最后还可以问问家长或上网查查你喜欢的名胜古迹的由来,向大家作简单介绍。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两篇例文:

游原山森林公园

长假里的一个周三,爸爸带着我和妹妹,去位于博山区的原山森林公园游玩,我和妹妹可高兴了。

我们刚到大门口,我和妹妹就兴奋地跑了进去。首先来到了儿童乐园,里面不时传来欢笑和惊呼声。我拽着妹妹来到一个网梯下,就使劲快速向上爬,然后飞快地跑过木板桥,又小心翼翼地走过独木桥,还有索道。妹妹在后面追着我,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了。哈哈,当然有网子接着。这里好玩极了。

接下来,我们沿着一条窄窄的山路往山上爬。路旁是一些郁郁葱葱的大树,树下有一簇簇的野花,很漂亮。有红色的,有黄色的,还有紫色的。在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上面,还有一些蝴蝶在翩翩起舞,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走着走着,我看到前面有一个像塔一样的建筑,我问爸爸:“这是什么啊?”爸爸说:“这是古时候打仗时用来报警的,叫‘烽火台’。”接着,我们登上了齐长城,看到长城上站着一些高大威武的士兵,旁边还有几面旗帜迎风招展,像是随时准备打败来侵犯的敌人。

随后,我们还参观了石海、恐龙谷、十二生肖树雕和一个寺院。这一天虽然很累,但很开心,因为我们不但观看了风景,还学到了一些知识。我好喜欢这样的外出游玩。

山东省高青县实验小学二(6)班 孙北辰

指导老师 晨鸣(王俊臣) 焦红景

点评:二年级学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的确很难得。文章层次分明,观察细致,结构合理,详略得当,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原山森林公园的喜爱之情。语言生动活泼,修辞手法运用恰到好处。

无 锡 游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妈妈带我到无锡去游玩。

第一站首先到了梅园,梅园的景色很漂亮,空气中散发着浓浓的桂花香,池塘里开满了睡莲。梅园里的石头很多,有又高又大的冷艳石、磬石,还有古梅奇石……我都拍照留念了。

我又来到了华溪石浪,那里的小溪水里和岸边都是小石子。我在小溪间走来走去,不小心踩塌了一堆小石子,掉进了水里,把一双脚弄湿了。

第二天,我们又到了惠山古镇,那里人山人海。我看到那里的建筑古色古香,有很多名人的祠堂。我走在街道上,如同回到了古时候。我在美食街上品尝了当地的美食,我们吃了好多东西。

这趟无锡之旅真有意思。我玩得真开心!

江苏省常熟市虞园小学二(2)班 陆路阳

点评:小作者观察细致,行文流畅,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在游记中表达了对无锡的喜爱之情。读着读着,让你仿佛有种重新踏上旅程的感觉。

阅读了例文和指导,小朋友们是不是也心动了呀?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写一写吧!仔细回忆回忆,再用自己手中的妙笔为我们介绍一下给你印象最深的那次游览活动吧!要层次清楚,语句生动。别忘了可以用上下面“词汇银行”中的好词语哟!

描写水的词语:清澈 透明 绿绿的 清清的 浑浑的 水波粼粼 碧波荡漾 水平如镜 清澈见底

描写山的词语:蜿蜒 巍峨 险峻 青青的 高高的

奇峰罗列 怪石嶙峋 连绵起伏 拔地而起

篇3:指导学生作文真正走进生活的怀抱

一、以课本为凭借、为例子,向课文要方法

叶圣陶先生讲过:“课文无非是语文教学的‘例子’‘凭借’。”我首先转变教学观念,变脱离生活、脱离实际为正确处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把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生活宝库的钥匙贯穿于听说读写教学之中。在阅读教学中,打破以往“理解思想内容、分析写作技巧”的旧模式,把揣摩作者如何观察、认识、反映生活列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教学中,我采用教师“导”课堂,学生“主”课堂,听说“进”课堂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方法。如:老舍先生当初如何观察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冰心如何观察小桔灯,茅盾如何爱上白杨树,鲁迅先生如何在百草园中捕鸟,金黄的大斗笠如何经得起那场风雨的吹打……我都引导学生认真揣摩。通过揣摩,学到了作者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方法,为学生取法课文观察、认识自己的生活提供了“凭借”。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这样,取法于课文,得益于课外,正确处理“举一”与“反三”的关系,课内“举一”打基础,课外“反三”练功夫。

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向生活要材料

过去的语文课本,在每单元后面,都依据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特征、写作技法,配以相应的作文训练,给几个题目,指定选材范围,这自然有许多优点,利于教学,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但由于这种模式不是指导学生“由生活到作文”,而是“从课文到作文”,忽视了“生活”这个写作的唯一源泉,因此出现了作文前学生搜肠刮肚,望题兴叹,苦于无话可说;作文后教师皱眉苦脸,望文生气的现象。鉴于这种情况,我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用在阅读中学到的作者观察、认识生活的方法,去观察自己的生活,孕育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明确告诉他们,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就是打开生活宝库的钥匙,学会了观察、认识生活,写起文章来就会源头活水奔涌而来了。

有人讲“作文正是对观察结果的整理和提高”。的确,学生学会了观察,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就会为自己的写作积累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就会使他们的作文内容充实,思想深刻,描绘生动。

(一)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品质时,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最佳的观察对象。

2.选择最佳的观察角度。

3.在观察中把握对象的特征。

4.树立良好的观察意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5.时刻注意保护和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积极性。

6.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

(二)我具体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1.熟悉自己的生活圈,写好身边的“三种人”。学生主要生活在家庭、学校这两个圈子中,身边主要是教师、同学、家人三种人。他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同这些人交往,按理说反映这种生活应该如同探囊取物,非常容易。但由于他们忽视观察,对自己的生活视而不见,不是写不出来,就是写不好,出现了“高射炮打蚊子”“梦断考场”等怪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我指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家庭、学校的环境特征,如周围景色、内部格局、建筑风格等。为了巩固观察所得,我布置他们写了《校园里最美的一角》《家乡的变化》《我在这里迎接你》《我们相逢在ⅹ季》等观察日记。召开了“谁不说俺家乡好”“在龙河拐弯的地方”等小型演讲会。让学生用笔记下观察所得,用口说出观察的收获。写得多了,厚积可薄发,说得好了,落笔可成文!

2.熟悉社会“大气候”,积累生活“闪光点”。为了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我鼓励他们把目光投向社会,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察社会生活。因为学生生活圈中的“小气候”必然要受到社会上的“大气候”的影响,所以让学生到社会生活的大潮中去游泳,是大有益处的。基于这种想法,我一方面同他们一起学习报上的感人事迹,一起讨论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然后指导他们给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打分。这样做,学生加深了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不但解决了写作中无米下锅的问题,而且由于评判、打分,吸取了精华,淘汰了糟粕,使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更高层次。

为了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欲望,我还鼓励他们“自己找米下锅”,寻觅生活中的闪光点,并把这些积累在名为《我这样理解生活》的小册子里,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三、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向多练要能力

古人讲:“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紧密联系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扩大语文教学空间,在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几年来,在我任教的班级开展了以观察日记为基本形式的课外练笔活动。例如,办手抄报、小杂志、写广播稿、搞论据汇编、办优秀作文展览等。还以说写结合的方式组织了演讲比赛、热点话题讨论、辩论、现场采访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和勤观察、勤思考的习惯,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广开生活之“源”。

与此同时,积极改进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创造多练的机会。我的具体做法是:结合每周的教学重点布置灵活多样的片段练习,促成知识向能力的迁移。例如,学习《春》,我布置了《早春印象》;学习了《背影》,我布置他们写了《送别》。在片断练习的基础上,结合观察日记进行成篇训练,每周一次大作文。在这两项训练中,教给学生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作文技巧,导好表达之“流”。

四、积极改进教法,向兴趣要质量

古人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其“乐之”。我做了如下尝试:

为了刺激学生观察生活的欲望,提高其写作积极性,我别开生面地上了“聊天课”“作文美术课”“作文服装课”。“聊天课”上,引导学生讲生活中的传奇,校园里、宿舍里的趣闻,鼓励他们根据观察指物作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了《开关儿》《板擦儿》《零的断想》等佳作。“作文美术课”上,指导学生根据美术知识描写人物肖像和自然景物,使学生知道人体各部位的名称、解剖特点,把握人体的静态、动态特征;指导他们在描写景物时,注意近景、远景的透视,冷暖色调的协调。“作文服饰课”上,鼓励一些有经验的女生,介绍各种时装的款式、特点,穿着要求。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让自己身边的人穿起从书中“借”来的、早已过时的服装来。

总之,通过“三课”,我力求三方面的效果:一是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二是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和想象力;三是使学生作文中的描写真实、生动、具体。

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验,我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的怀抱,既“开源”又“导流”,走出了一条由生活到作文的道路,开创了作文教学生动、活泼的新局面,较好地解决了“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的问题。

篇4:走进大山深处的“石板房村落”

上世纪80年代未,当地政府为改善兴隆庄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规划该村整体搬迁山下,由于眷恋故土老宅,全今尚又65户村民仍居住在山上,但村里的中青年都陆续需下了山,在城里从事务工、经商,有的还在城里定居下来,只有少数老人和小孩留守在山上,过半封闭式的“世外桃源”生活。

所谓“石板房”村落就是一个名叫兴隆庄的小山村。它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驻地约5公里的翼云山上,属山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因其房屋都是用石块、白板建筑而成,被当地人称为“石板房部落”。

翼云山,海拔620.4米,是鲁南地区最高的山;亦为鲁南第一高峰。山上悬崖峭壁、奇石丛生,沟壑处森林茂密、坡壁陡峭:兴隆庄村就坐落在翼云山之阳,距今已有260多年历史。

兴隆庄村的起源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问。当时有一单姓人家和一陈姓人家为躲避战乱,举家迁至此山中定居,以打柴。垦荒种地为生,至清代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又有一户单姓人家来到山上投奔族人,从此,2姓3户人家在大山深处和睦相处、繁衍至今。

石板房部落

“石板房”村里都是老年人、妇女和小孩,今年85岁的单张氏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据说她是“石板房部落”的“活化石”,能讲述半部村史,见到她时,老人家正在靠着石头墙晒太阳,“前些年,村干部叫喊着搬到山下住,唉!‘人穷不赚地面苦’,都没动的。”她停了会对我们说:“庄里年轻的都下山挣钱去了,过年才回来一趟……”。

石板房村落

目前,枣序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办事处已对该村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并注入3000多万元资金,把改善利民的居住生活条件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着力打造成山东首个“石板房利落”观光旅游景区。届时,兴隆村的利民们将过上真正的兴隆生活。

石板房

兴隆庄利自然环境优美,虽然生活活状态较为原始,但这里的“石板房”建筑群保存如此完好,在山东省还不多见,是一处难得的民俗利落。兴隆庄村村民们使用的门锁,至今已不多见。

石板房

上一篇:元素层叠级别(stack level)及zindex剖析网页设计下一篇:企业文化与班组团队管理(判断题)